地籍个人工作总结

2024-08-11

地籍个人工作总结(12篇)

1.地籍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

个人述职报告

2010年度即将结束,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忙碌的一年,充实的一年,奋进的一年,学习的一年。。

从事地籍管理工作已近4个年头,自从我局实行窗口办文以来,我一直被安排在窗口受理土地登记业务,通过几年的工作历练,使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业务知识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在普通人看来,地籍就是到实地去搞搞调查,扯扯尺,在本子上登记造册这一简单的工作。其实不然,地籍管理不仅是土地管理的基础,还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工作,特别是土地确权发证,关系到国家,集体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容不得丝毫差错,尽管被安排的窗口,俗话说的“坐大厅”,看似一个清闲,一杯茶,一张报纸的活儿。我们股室人员缺乏,不仅要内业登记发证,还要外业地籍调查,处理调节权属纠纷,参加二调等等一切列纷繁而复杂的工作。每受理一个初始登记,都必须亲自到现场,找到相邻宗地指界人签字,总会越到这样的情况,经常性的白天找不着人,要不就是去上班了,要不就做生意去了,要不就外出务工,为避免纠纷,查清权属界线,只得利用下班时间,华灯初上还穿梭在 的大街小巷。尽管很累,但每完成一宗调查,心里就会觉得很踏实。本年度在股长及股室工作人员的 协作下,共计办理土地登记发证718宗,其中集体土地使用权证101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617宗,他项权利证明书31宗,较以往发证率有所提高,我们地籍股的工作在同事中也是有口皆碑的。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今年是“收官”阶段,作为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要求严格,责任重大,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进行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艰巨的任务面前,不能畏难退缩,再此之前,自己从未接触过此类调查,没有一点方法跟程序,至于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好?心里没有一点底。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随时听候召唤,坚决服从安排,经常披星载月去挨家挨户收集资料。我们几个女同志时常被山间巷道突如其来的几声犬吠吓的大叫,这个中调查滋味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接下来被安排的建库学习着实让我不知所措了一回,由于以往从未接触过这类软件,更别提操作了,要在短短时间内掌握并能运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坚信活到老就要学到老,通过钻研跟努力,完成了农调考试,但由于身体原因,未能继续城调的学习及考试,在此还要感谢领导的关心,同事的理解及兄弟股室的鼎力支持。

在处理权属纠纷中,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查清事实,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土地确权的有关规定,协助领导 及时调处纠纷,确定土地权属界线,作为一名年轻的女同志难免在解决纠纷的时候受到质疑,没有足够的威信去制止一场土地争议的爆发,这也是我在地籍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不断加强学习,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使自己能够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以德服人,以法治人。

作为一名党员,从一点一滴做起,严于律己,在窗口工作,对前来咨询办理登记的企业和个人热情服务,耐心解答,把我局的办事“六不让”落实到行动中,不拖拉,不推诿,争取做到高效,便捷服务,由于我们股室是办证的最后一道环节,因业务的不同,或许还要经过地产,用地,测绘等窗口办理,许多老百姓都很不理解,怎么到国土局办一个证要那么久的时间?遇到刁蛮的,还会恶言相向,甚至谩骂,有时候也觉得挺委屈的。但只有遇到问题才能总结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学会怎样去做人。

2.地籍个人工作总结 篇二

对于已完成土地登记发证的宗地, 资料完整并经城镇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复查无误的, 可不再重新进行权属调查, 前期权属调查资料继续使用。这类问题处理可称为权属核查。权属核查包括外业核查和内业核查。外业核查是在现场逐宗对土地使用着者名称、土地权属性质、土地使用类型及界址线进行核查, 对于外业核查时发现权属性质及界址线发生变化的宗地应查明原因。内业核查是在内业逐点 (已有界址点坐标) 与外业实测该界址点相关的地物点进行比较, 发现异常应到外业现场查看与处理。对于外业核查、内业核查均符合要求的宗地应在原地籍调查表上加盖核查章并签字, 同时按新的地籍编号及界址点编号结合原地籍调查表重新填写一份地籍调查表并附在原地籍调查表后。

(1) 在界址点比较过程中, 对于不同时期测绘的界址点, 因早期技术的原因, 本身精度就不高, 为了规范操作, 在作业时, 若所展界址点点位与实测地物点位误差小于10cm时, 可把地物点直接归到该界址点上。对于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点位与实测地物点位误差小于10cm~15cm时, 也可把地物点直接归到该界址点上, 但要处理好该地物点与其他地物点的关系。误差大于上述规定要求的界址点, 应结合外业核查情况决定是否重新调查, 若外业核查确定是由于地物新建、扩建、违法建造或协议占地的情况造成的现状与原界址线不符, 甚至出现界址线压盖建筑物, 对于此类情况, 应保持原界址线形状, 不再进行权属调查。经界址点比较, 原界址线符合于现状, 但权属性质发生变化的宗地应进行变更调查。

(2) 已完成土地登记发证的宗地, 但由于条件限制, 界址点无坐标或是图解坐标。此类宗地应现场核查其界址线类型、权属性质等, 若该宗地界址线类型、位置无变化, 且权属无变化的, 可不进行权属调查, 但界址点及地物要进行重新测量。

2 不同坐标系下细部点坐标转换问题

由于早期的城镇地籍测量坐标系均建在54年北京坐标下, 而现在城镇地籍调查坐标系要求建立在1980西安坐标系下。为了充分利用过去已有的成果, 减少权属调查的纠纷, 提高工作效率, 采用了界址点坐标转换方法。

(1) 对某县国土局1997年测绘的54抵偿坐标, 实验调查区内用静态GPS联测已有54抵偿坐标的四等点12个, 1980西安抵偿坐标系的D级、一级点10个, 各项技术要求均按四等点观测计算进行。经平差计算, 点位误差均小于5个cm, 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四等控制网的技术指标要求。根据联测的坐标, 利用坐标系转换软件, 求解出1980西安抵偿坐标系与市国土局54抵偿坐标系的参数, 通过这些参数可把已发证54抵偿系下的界址点坐标转换到1980西安抵偿坐标系下, 从而可与本次调查的坐标系对接。通过实地回访检核, 经转换后的坐标能够满足界址点的要求。

(2) 以没测区为实例, 从GPS网中挑选出满足点位分布均匀、精度较高的80抵偿坐标系下的54抵偿坐标点, 利用《野外数据智能处理系统》参与转换参数求解。平差结果见:表1。

3 界址点测量方法

(1) 权属调查滞后于地物调查的情况。先进行地物要素测绘和编图, 然后进行权属调查。对于界址点落到地物点上或地物点存在几何关系, 该类界址点可由地物点直接替代或根据给定的条件和距离采用截距法、解析交会法等方法解析求定界址点坐标。对此类地物点必须是在二级或二级以上图根导线以上的各等级导线点上施测。

(2) 权属调查先于地物测量情况。一般情况下, 测绘人员根据已有的资料, 先对测区街区进行权属调查, 绘出草图, 然后根据草图按照有关技术要求使用全站仪进行野外全解析数字化实地测量界址点。对街坊外围和内部明显的界址点一般采用全站仪实测。对街坊内隐蔽地区的界址点, 采用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等方法求得。

4 结语

3.地籍个人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城镇地籍;地籍调查;更新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汇总与统计分析,为全面掌握城镇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土地利用强度等信息的重要工作途径,对实现对城镇土地利用状况的全覆盖管理,为城镇土地的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数据支持。

1、地籍调查的涵义

地籍调查指依据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工作。地籍调查按照调查区域的功能不同,可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

2、城镇地籍调查更新汇总的长远目标

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工作以城镇地籍调查成果为依托,对城镇内部的每块土地利用现状,按照“建制镇—县—市—省—国家”逐级汇交的方式,汇总形成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形成了全国703个城市、18599个建制镇连续五年(2009~2013年)的城镇各类土地利用数据成果,详细掌握了我国城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状况。

该数据汇总成果已经在“地耗”评价与监管体系建设研究、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及优化配置专题研究、全国城镇土地资产总量测算等国土资源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该数据汇总成果已经为税务部门的“以地控税”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将根据部工作安排,继续完善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工作机制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加大数据发布力度,加强数据分析,强化数据成果在节约集约用地、以地控税等方面的应用,更好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整合城乡土地调查、登记等各类数据,打开城镇村边界,建成自治区、国家地籍数据库,建立地籍调查信息年度(实时)更新机制,满足城乡一体化的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需要,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平台建设提供数据“底板”。

3、工作方法和思路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更新汇总内容主要包括城镇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和面积。要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全面调查或补充调查2014年土地变更调查核定后城镇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重点对原来未开展实地调查的区域或新增建设用地区域进行补充调查,对已调查但有变化的区域进行更新。宗地内含多种用途,且各种用途能计算出面积的,按各类用途进行统计汇总。

完成调查后,汇总获取镇(街道)内部细化到《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级类的土地利用类型与面积,利用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更新汇总软件,以镇(街道)为最小单元,将自治区所有城市、建制镇内部的土地利用类型和面积,从镇(街道)-县-市-自治区逐级上报汇总。同时填报201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城市、建制镇图斑汇总面积,以此检核汇总范围的合理性。

城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更新汇总要以地籍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土地变更调查、土地登记、用地审批等数据资料。各地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将更新汇总范围分为存量和增量调查范围,选择以下方法获得城镇村控制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3.1对城市和建制镇的存量调查部分,应利用地籍调查及土地登记成果进行统计汇总。即应用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及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统计汇总出存量范围内所有地块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如果地籍调查成果数据现势性较差,结合近年的土地登記、用地审批、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更新数据成果。

对存量城镇用地(即已建立城镇数据库的城市和建制镇范围内土地)更新工作,可以尽早启动,充分利用土地变更登记、旧城改造等资料,开展数据更新工作,注重工作积累,做到一年比一年精准。

3.2对城市和建制镇的增量调查部分,开展实地补充调查,细化调查地类和面积信息。并结合近年的土地登记、用地审批、遥感影像等数据资料更新数据成果。

3.3对已完成地籍调查的村庄,要在地籍调查数据成果基础上,根据203图斑范围要求开展补充调查,获取203图斑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利用数据。

4、2014年度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更新汇总特点

4.1村庄地籍调查范围扩大

今年村庄地籍调查范围发大至已完成调查的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汇总工作。查清并汇总村庄内各类土地利用现状及分布状况。

4.2新增地籍数据库整理汇交工作

开展先行地区地籍数据汇交等国家地籍数据库建设前期工作。示范县市开展地籍数据库整理,按照统一的数据格式和要求,导出以宗地为单位、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地籍数据库,通过报盘汇交至自治区,并编写地籍数据库整理汇交工作报告。

4、结束语

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保障,是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地籍调查成果是地籍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根据地籍管理发展要求,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更为有利地保证了城镇土地使用状况的现势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1]国家土地管理局.城镇地籍调查规程[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2]杜海平,房长根,李兴林.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3]樊志全.地籍调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地籍管理资料总结 篇四

现阶段我国地籍管理内容为: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

地籍管理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各项内容也不是相互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相互联系和衔接的。其中,土地调查是基础;土地登记、统计是土地调查的后续工作,是巩固土地调查成果并保持其现势性的必要措施。地籍管理的各项工作成果是地籍档案的基本来源,而地籍档案又是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成果的归宿,并为开展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提供查考和依据。地籍信息系统为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作环境和简捷的工作程序,从而保证地籍管理工作具有高效率和高质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任务: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基本、最首要的目的是摸清国家土地资源家底,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土地资源家底包括土地的数量、分布、类型、权属和利用状况等;

(2)查清各类土地权属状况,为土地登记、土地纟计、土地分等定级和建立土地档案服务;

(3)了解当前土地利用的经验教训及存在的问题,为国家和区域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目的:(1)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服务;

(2)为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为建设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制度服务;

(4)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内容:(1)查清调查区域内村、农、林、牧、渔场、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厂矿、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和村以上各级行政区范围界线;

(2)查清调查区域内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3)量算出各地类面积并汇总调查区域内的总面积及各地类面积;

(4)编制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和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5)对调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状况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及设想。9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任务和内容: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指采用不小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简称土地详查)基础图件比例尺的现势性强的遥感资料制作的数字正射影像图及相同比例尺、最新测绘的地形图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底图,参考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图件、数据等有关资料,查清土地利用现状的分类、分布、数量、面积和土地所有权状况,在此基础上建设或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对土地详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进行全面的更新调查。

(1)任务:a基础延续: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延续 b更新资料:是变更调

查的核心任务 c纠错改错:在实际使用或监测中发现错误改正也是变更调查的任务 d补遗工作:调查中难免存在遗漏的情况,变更调查肩负着补遗任务

(2)内容: a地类的变化 b图斑的变化 c权属的变迁 d行政境界调整 e飞地争议地的调整 f单位更名的变化初始地籍调查的程序:初始地籍调查是指初始土地登记前对登记区的第一次普遍调查。程序和内容:a准备工作:组织准备、收集分析资料、野外踏勘设计、制定调查计划、准备表格仪器 b权属调查:制定调查工作底图、划分调查区域预编地籍号、发放指界通知书、实地审查申请书内容、确定权属界线设置标志、实地勘察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c地籍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细部测量(户地测量)、编绘地籍图、面积预算、制作宗地图d材料总结:编写调查技术报告、编写调查工作报告e资料整理:成果归档管理f检查验收:“三检一验”制度地籍的概念:p2地籍是国家为一定目的(如税收、土地规划、使用权流转房地产估价等),记载土地的权属、界址、数量、质量(等级)和用途(地类)等基本情况的图薄册。12地籍调查:地籍调查是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册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13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对土地的坐落、面积、用途、等级、价格、权利等项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的一项制度。土地他项权利:指土地所有权或土地使用权以外的其他土地权利。它的实质是对其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行使使用权和所有权的一种限制。这种限制,一方面要无损于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正当合法利益,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和方便对方的合理需要,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都有好处。

15初始土地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在一定时间内,对所辖区域或者特定区域的全部土地进行普遍登记。也称土地总登记。地籍管理的任务和原则:

主要任务是:(1)维护和巩固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2)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3)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4)加强土地用途管制;(5)为社会提供地籍信息服务;(6)为土地管理服务。

原则:(1)地籍管理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2)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3)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4)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17 城市土地经济条件调查的主要内容:(1)城市规划(2)繁华程度(①商服中心位置、数量与范围 ②商服中心的商店总数、零售额)(3)交通条件(4)基础设施条件(①供水 ②排水 ③供电 ④ 供气 ⑤电信 ⑥供暖)(5)环境条件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

(1)收集调查资料,准备调查底图;

(2)标绘调查范围,划分街道、街坊;

(3)分区,分片发放调查指界通知书;

(4)实地进行调查、指界、签界;

(5)绘制宗地草图;

(6)填写地籍调查审批表;

(7)调查资料整理归档土地权属调查:(1)意义:土地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重要环节,是地籍测量的前提和基础。鉴于地籍测量是在土地权属调查基础上,在权属调查明确界址点、线的情况下进

行的,因此权属调查对于整个地籍调查来讲是核心工作。

(2)内容: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及其权利所及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调查。

1、变更土地登记:是指在初始土地登记后,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以及他项权利拥有者因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事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土地登记。

2、注销土地登记: 是指经登记的土地权利因法定或约定原因消灭,或者因自然及人为原因使土地灭失,从而使土地权利失去效力,由土地权利人向土地登记机关申请注销该权利的登记。

3、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是在初始土地登记以后对一宗土地上新确认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进行的土地登记。

4、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是指在初始土地登记后,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以及他项权利拥有者因土地权属、土地用途等事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土地登记。

5、土地登记的性质?

土地登记是国家用以确立或认定土地权利人对土地权利的法律措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它又是按规定用途,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的有效措施,是对国家税收实现的一个保证,也是保护土地合法的使用权买卖、变更等的法律保证。

6、土地登记的主要法律依据?

土地登记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措施来实现的。即通过国家法律承认的各种权益,由代表政府管理土地的部门严格依法审核后,依照法律程序并记载入案的一项工作。

现阶段我国与土地登记有关的法律主要有《宪法》、《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相关的行政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国务院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有关土地登记的主要文件有《土地登记规则》、《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

7、土地登记的基本种类?

土地登记种类的划分,可以按照登记的时间、对象、内容、目的、效力等进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主要是从时间及内容上进行的划分,分为初始土地登记与变更土地登记两种类型。

8、我国现行土地登记的对象及主要内容?

我国现行土地登记的对象是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

内容主要包括:土地权属性质与来源;土地权利主体所涉及的土地权利人;土地权利客体所及的土地坐落、界址、用途(地类)、等级、价格、图号、地号等。对于出让土地使用权还包括使用期限。

9、权属审核的步骤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权属审核是土地登记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文件资料和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土地登记机关的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权利和权利变动事项,是否准予登记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

(1)对土地登记申请人的审核;(2)对宗地自然状况的审核;

(3)对土地权属状况的审核;(4)审核两个阶段,初审和复核。

10、初始土地登记形成哪些主要文件?

(1)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权属证明文件、材料;(2)土地登记收件单;

(3)地籍调查表,地籍图;(4)审批表,土地登记复查审批表;(5)土地登记卡(簿);

(6)土地登记归户卡(册);(7)土地证书,土地证书签收簿。

11、变更土地登记的特点及类型?

1)变更土地登记与初始土地登记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I.分散的、个别的登记;

II.经常的、及时的登记;

III.一宗地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申请者;

IV.申请人直接依法申请。

2)根据《土地登记规则》规定,变更土地登记分为四种类型: I.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II.土地权利变更登记

III.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变更登记

5.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汇报(模版) 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我县城镇地籍调查工作进行验收。在此,我代表库车县委和政府对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是我县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一项重要工

作。在2003年城镇地籍调查中我县调查面积为28.9平方公里,由第一测绘院承担。近年来我县工业发展迅猛,原有的28.9平方公里远远不能满足城镇范围用地的需求,因此申请增加了

5.91平方公里,达到原面积的1.2%,现请求对我县的城镇地

籍调查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我县自开展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得到了地区国土资源局全

方位指导和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攻坚克难、求真务实和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使全县达到城镇地籍调查面积约34.81平方公里,共完成70个街坊、8888宗地及地籍数据库建设工作。

一、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合力搞好城镇地籍调查工作

库车县城镇地籍调查是对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和地类等的调查,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线、面及其他地籍要素、位置、形状等,并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真正实现“对内以图管地、对外以证管地”的管理机制。一是成立机构,明确任务。为加强对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经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城镇地籍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给 1

我县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城镇地籍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库车县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目标、任务,并通过县人民政府批准执行。二是宣传发动,营造氛围。为提高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效率、保证城镇地籍调查成果质量,国土资源局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以流动宣传车、散发宣传单、广播电视等形式,广泛开展城镇地籍调查宣传发动工作,还以悬挂横幅、设立永久性墙体标语、散发宣传单、出动宣传车,设立咨询台、大型墙体宣传,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土地调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加强组织培训,统一作业标准。为统一技术标准和操作方法,提高调查人员对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规程、规定的理解和掌握,本着以急用先学、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试点示范等多种形式,对28名基层国土资源所地籍人员进行轮训,重点讲解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变更以及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培训,提升了调查人员技能、强化素质、熟练业务、统一标准。四是落实经费,保障有力。为确保城镇地籍调查的顺利实施,我县从财力、人力、物力全力支持,保证调查车辆、调查设备及调查人员差旅费三落实,投入经费共计13万元。根据城镇地籍调查项目合同约定,国土资源局已向技术单位首付100万元。五是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采用了试点先行、总结经验、点面铺开的作业模式。选择了城乡结合部用地相对复杂的乌恰镇为试点镇,宗地密集的老城区街道为试点街道。通

过试点,探索出了城镇地籍调查的技术方法,确立了技术路线,完善了城镇地籍调查实施方案,为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整体推开提供经验。

二、依法依规,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城镇地籍调查工作

一是外业调查工作有序开展。通过地区第二次土地调查办

公室招标,库车县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由新疆国地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为确保调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作业单位抽调33名人员(测量人员25人,权属调查人员8人)与国土资源局28名干部分成7个小组,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对城镇所有宗地坚持做到“走到、看清、问明、记全、绘准”,对外业调查成果及时整理,核实工作底图与填写的外业记录手簿是否一致,对遗漏部分及时修改或补调。地籍调查表和宗地图及时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在整个调查工作中,始终坚持天天清、片片清、宗宗清、幅幅清,保证地籍调查表与地籍图一致,做到图、表的统一。对每一道工序,按《设计书》的要求进行作业人员自检和作业组互检。

二是阶段性成果已形成。通过多方努力,共同协作,库车

县完成测区87.76平方公里的首级控制点的布设和观测,布设四等GPS控制点7个,一级GPS控制点83个,采用RTK方式布设图根点507个,在原有的28.9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增加的5.91平方公里,共分4个街道,70个街坊,绘制地籍图198幅,宗地图8888幅,全面查清了城区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为开展科学、规范的地籍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性资料。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查清了“家底”,更新了地籍档案。通过城镇地籍调查,既掌握了城镇土地使用权情况,又搞清了各类土地面积的分布情况,以核实宗地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为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合理利用存量土地以及土地确权提供了可靠的地籍资料和法律依据。二是加强了土地管理,提供了办证依据。通过调查,查清了每宗土地的位置、权源、界限、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从而为土地登记、土地公开查询和随时掌握土地静态和动态变化情况提供技术依据。有利于“数字国土”信息建立,以及地政统一管理。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重点

在库车县城镇地籍调查工作开始时,因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业务基础薄弱,在地区领导的指导下发现以下问题:一是宗地图应整理后装订成册,宗地图内部分地物表示不全;二是地籍调查表内部分宗地姓名与身份证姓名不一致,个别表格“说明”、“共有使用权情况”项未填写清楚。地籍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此次城镇地籍调查为地籍管理工作提供了最新数据成果,成为将来开展地籍管理工作中的核心资料。在应用成果的同时,使我县的地籍管理工作从原来传统低效的管理模式向科学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优化我县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促进我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将以此次地籍管理工作为契机,一是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依照国家的规定依法管理、规范管理,同时为我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

安的需要还要主动管理、积极管理,做好经济用地的服务保障。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围绕转变作风,提高效能提升队伍的执行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支撑水平。三是加强基础工作。我们要推进调查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强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大投入,完善和强化信息化建设。四是严格把关,加强执法监察。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把关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坚决抑制浪费,粗放使用土地的现象;加强执法监察,进一步规范管理秩序。使地籍管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6.国土局地籍科的工作总结 篇六

地籍科在市局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以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开展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我科室始终坚持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以“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水平。把深入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活动有机结合,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学习,采取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学习中做到有学习内容、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每人学习笔记人均达到5000字。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个人分析检查人人谈”、“交心谈心”、“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一系列活动,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虚心接受群众意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更新观念。通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进一步增强了科室人员的政治意识、学习意识、自律意识、监督意识,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先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提高了科室人员心系群众、立足岗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二、规范地籍管理,夯实基础业务。

1、严格执行土地登记审批制度。在日常土地地籍管理中,我们严格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按“五个不登记”规范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提高土地登记发证的准确率,充分利用地籍信息系统和国土资源“oa”系统,在登记过程中要做到权属清楚、材料齐全、程序合法,切实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为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共办理土地登记 5485宗地,其中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1204宗,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4060宗,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权设定登记123宗,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权注销登记98宗。

2、科所联动,提升管理效能。为了不断推进地籍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以市局开展的岗位风险点活动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认真抓好地籍管理业务的改革创新工作,全面提升地籍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地籍的保障功能和服务作用。一年来,我们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网上办公系统,开展网上办证作为地籍管理的重点工作,在经过XX市国土资源oa系统试运行的基础上,联合信息中心对软件系统管理和操作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一是规范各乡镇所的土地登记人员,明确操作人员的权限、责任及制度;二是规范土地登记资料管理。全面实行电脑化操作,规范土地登记发证行为,使用统一的表格和规范性的填写方式;三是改革现行的地籍档案管理模式,将地籍档案单独分出来,对个人的地籍档案实行一户一籍一个卷宗进行管理。编好案卷号和归档号,并将其录入国土资源oa系统的每宗地电子材料之中,实行电子号管理,将资料扫描后上传,建立更方便、快捷的查询地籍档案。

通过科所联动活动,把基础业务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广泛征求乡镇国土资源所对规范土地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到各乡镇所进行指导土地登记业务以及国土资源oa系统的操作,做各乡镇所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操作。从而减少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3、规范档案管理。按照档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进行系统分类整理,将去年地籍档案分类整理归档,共整理档案251卷,其中永久类94卷,短期157卷。

对查封、预查封、解封、抵押登记、抵押注销登记等建立登记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做到随时变更随时登记,一年来受理法院查封、解封5宗地。

三、依法行政、诚信服务。

1、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对前来咨询、办理登记的企业单位或个人,热情接待,不拖拉,不推诿,阳光作业每个环节。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观活动要求不断提高办事效率,依法按程序减化办事环节。对资料齐全的尽量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办结,当天不能办结的,办结后电话通知当事人,诚信服务于群众。一年来接待来访群众达485人次,为他们提供土地登记资料查询、政策咨询、办事程序指南等便民服务。受理网上群众来访4件,按规定已一一答复,做到了群众事无小事,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2、为企业办实事。随着县域经济迅猛发展,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和工业园区项目建设日俱增多,在为企业用地服务上,我们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大大缩短办结时效,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提供了优质、快捷服务,特别是为企业土地抵押融资中做了大量工作,为企业及时办理,保证了时间为他们解决了抵押贷款资金问题。一年来,为企业和个人办理土地使用权用权抵押权登记123宗地,融资额达20亿元人民币。

四、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进展顺利。

农村土地转库及外业核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农村数据库已经省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核查,已上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办公室。

基本农田调查上图正在准备中,等规划、耕保等科室确认后上图。

城镇土地调果外业调查已完成,数据库正中建设中,准备上报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办公室。

五、完成今年度地籍管理进度汇总工作

以今年度地籍管理进度汇总工作以历年土地登记汇总数据为基础,结合今年度土地登记发证情况,已按工作要求完成地籍管理进度汇总上报工作。

六、明年工作计划

1、今年12月底以前完成第二次土地调查统一时点变更工作的外业调查工作。

2、明年1月上旬按照统一时点更新、上报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及其他成果,并迎接宜昌及省的检查验收。

3、完成城镇土地数据库建库工作。

4、进一步加快地籍信息化系统建设,对国土资源oa系统进行改版升级,逐步实现土地登记网上审批,做好日常地籍规范管理工作。

4、完成明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7.地籍个人工作总结 篇七

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在初始地籍调查之后, 为适应目常地籍管理的需要, 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权属及其界址点、线的变更调查。通过变更地籍调查, 不仅可以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 还可以使地籍成果提高精度、逐步完善。

根据界址点线的变化情况, 变更地籍调查主要分为宗地合并、分割、边界调整时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调查和不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调查两种。不更改的变更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 恢复界址点、线。例如, 为了使新建筑物不超越界线, 为了处理土地权属纠纷就要恢复界址点、线。 (2) 精确测量界址点的坐标。 (3) 精确测算宗地的面积。这通常是为了转让、抵押等土地经济活动的需要。 (4) 宗地出让、转让、抵押、出租等活动时的复核性调查。

一般说来, 变更地籍调查是变更土地登记和经常土地统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变更登记的内容不涉及界址的变更, 并且该宗地原有地籍资料是用解析法测量的则经地籍管理部门负责人同意后, 允许不进行变更地籍测量, 而沿用原有的资料。

整体上来看, 变更地籍调查方法、原理与初始地籍调查基本相同, 但又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

(1) 目标明确、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

地籍变更工作是在初始地籍信息系统建立之后进行的, 是日常地籍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 不同于初始地籍时的统一调查, 而是局部的宗地在统一调查完成后进行的变动, 调查和测绘的范围是特定的待变动或己变动的宗地。

(2) 政策性强、精度要求高。

初始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 在系统精度、成本、工期等诸因素的综合考虑下, 虽然满足了建立地籍信息系统的精度要求但从整体上讲, 系统的精度不均匀、不够高。地籍变更则要求精确地测算出变更后宗地的各界址点坐标和面积, 所要求的测绘技术和方法都要比统一调查时的要高有利于逐步提高地籍管理系统的整体精度。

(3) 变更同步、手续连续。进行了变更测量后, 与本宗地有关的表、册、证、图均需进行变更。

(4) 任务紧急, 程序连贯。

土地权利人在提出变更申请后, 往往就要求立刻着手实施组织工作。同时, 由于目标明确, 一般在进行了地籍调查之后, 如果四邻关系清楚, 就可展开相应的测绘工作。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2 变更地籍的权属调查

变更地籍的权属调查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初始地籍的权属调查基本相同, 变更地籍的权属调查是依据土地权属变更的形式和内容而进行的。当前土地权属变更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征用集体土地; (2) 划拨国有土地; (3) 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4) 继承土地使用权; (5) 交换土地使用权; (6) 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 (7) 承包集体或国有土地使用权; (8) 土地分割; (9) 土地合并; (10) 土地权利人更名; (11) 城市改造拆迁; (12) 土地权属界址调整。

此外, 还有已设定的他项权利的变更, 如抵押、出租等。在变更地籍的权属调查中, 应着重检查和核实以下内容。

(1) 检查本宗地及邻宗地指界人的身份。 (2) 检查变更原因是否与申请书上的一致。 (3) 全面复核原地籍调查表中的内容是否与实地新情况一致, 如土地使用者名称、身份证号码、土地坐落等。以上各项内容若有不符的, 必须在调查记事栏中记录清楚。遇到疑难或重大问题时, 留待以后调查研究处理, 待有了处理结果再修改地籍资料。

3 变更地籍测量

变更地籍测量是在变更权属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为确定依法变更后的土地权属界址、宗地形状、面积及使用情况而进行的测绘工作。包括更改界址的测量和不更改界址测量。在工作程序上, 可分两步进行, 一是界址点、线的检查;二是进行变更测量, 其具体方法如下。

3.1 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测量

3.1.1 原界址点有坐标

(1) 界址点检查。

(1) 这项工作主要是利用界址调查表中界址标志和宗地草图来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检视界标是否完好, 复量各勘丈值, 检查它们与原勘丈值是否相等。按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下。

如果界址占丢失, 则应利用其坐标放样出它的原始位置, 再用宗地草图上的勘丈值检查, 然后取得有关指界人同意后埋设新界标。

如果放样结果与原勘丈值检查结果不符, 则应查明原因后处理。

(2) 若检查界址点与邻近界址点间或与邻近地物点间的距离与原记录不符, 则应分析原因按不同情况处理。

如果对原勘丈数据有把握肯定是明显错误的, 则可以修改。

如果分析结果是标石有所移动, 则应使其复位。

(2) 变更测量。

(1) 宗地分割及调整边界时, 可按预先准备好的放样数据, 测设新界址点的位置, 设立界标;也允许在有关方面同意的情况下, 先设置界标, 然后用解析法测量界标的坐标。在变更界址调查表 (包括宗地草图) 中注明做出修改。 (2) 合并宗地及边界调整时, 要销毁不再需要的界标, 并在原界址调查表 (包括宗地草图) 复制件中, 用红笔划有关点或线。

3.1.2 原界址点没有坐标

(1) 检查界址点。

(1) 界址点丢失的处理。

利用原栓距及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标示, 在实地恢复界址点位, 设立新界标。

(2) 检查勘丈值与原勘丈值不符时的处理。

分析判明原因, 然后针对不同情况, 如果勘丈值明显有错、原勘丈值精度低、标石有所移动移动等给予相应的处理。也可先实测全部界址点坐标, 然后进行界址变更。

(2) 变更测量。

(1) 宗地分割或边界调整时, 可按预先准备好的放样数据, 测设界址点的位置埋设标志;也可以在有关方面同意的情况下先埋设标志, 再测量界址点的坐标。 (2) 宗地合并及边界调整时, 要销毁不再需要的界标, 并在界址资料中相相应的修改。 (3) 用解析法测量本宗地所有界址点的坐标, 并以此为基础, 更新本宗地所有的界址资料, 包括界址调查表 (含宗地草图) 界址点资料、界址图、宗地面积以及宗地图。

3.2 不更改界址的变更地籍测量

(1) 界址点的检查:包括界址点位检查, 以及用原勘丈值检查界址标志是否移动。具体内容同“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

(2) 变更测量:一般是用当时已有的高精度仪器, 实测宗地界址点坐标。具体内容除没有分割、边界调整及合并宗地时设置新界址点及销毁不再需要界址点的工作外, 其他与“更改界址的变更界址测量”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

[1]詹长根.地籍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8.地籍个人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应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镇地籍管理作为保障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的手段,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使得与之有关的地籍信息都具有空间信息这一基本特征,数字化地籍测量较之以前传统的地籍测量方法,无论是在测量精度、效率和后期成果的使用等诸多方面,都需要一种有效采集地籍信息的方法和手段。

一、数字化地籍测量概述

数字化地基测量是利用GPS接收机、自动化成图软件、电子全站仪,测量和量算城镇占地位置和面积,综合数据的处理,以及生成地籍测绘图。城镇占地权属、面积、界址线等的清查是城镇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以数据、表册、图件等资料的形式,为城镇地籍管理系统的建立做基础性依据。其中,城镇占地的面积、位置、经济价值等是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主要目标,采集地籍信息并制成数据,最后建立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模式。此外,数字化地籍测量主要内容还包括了占地面积量算、分类统计、汇总;地籍首级控制测量、地籍图根控制测量等。

二、作业流程

我们将数字化地籍测量作业流程以图示的方式展示,更加直观。

(一)外业作业方面。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的有效应用,实现了与现代化科技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了城镇地籍测量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有效应用,静态定位和快速动态定位具有高效化特点,满足了城镇地籍测量工作的实时性需求,促进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便于地籍测量人员通过全站仪对相关地籍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测。实际的外作业需要首先选点,在10到20平方公里的面积里要布设导线控制网,并通过GPS系统对控制点进行加密,观察均匀分布的卫星保证没有遮挡物。当外界条件完全符合规定就可以进行观测了。

(二)内业编绘方面。在完成外业测量工作之后,地籍测量人员必须及时将自己搜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设备中,然后采用大比例尺绘图软件对测量草图进行细致的编辑与政改,在进行编辑工作时,要求工作人员将草图中的标记与计算机绘图软件给出的标记做出精确对比,防止工作中出现标记错误。此外,在进行连图的时候需要时刻进行核对,并且在绘图完成后,还要进行后期实地核对检查,争取最后的绘图稿件零失误。实际测量中,如果结果大于一分米就需要重新测量与编绘。然后将准确数据输入到数据库,利用软件生成地籍图。

(三)面积分类统计。针对面积分类统计工作,需要将分幅控制和逐个汇总工作作为面积分类统计工作的原则。经过前面将数据采集完成后,就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图表,根据测量的界址点对宗地的面积进行提取,并将属性信息录入,生成平面图。事实上,面积分类统计工作属于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最为复杂的一个环节。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切生产手段都在不断更新,面积分类统计工作自然也不例外。目前的分类统计工作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精确计算,其结果的精确度要远远高于人工分类统计的结果。

三、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优点

(一)自动化程度高。由于采用全站仪在野外采集数据,自动记录存储,并可直接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绘图,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后续信息管理工作。

(二)精度高。在传统的测绘中,地表物平面位置出现的误差主要是因为在解析图根点时,由于受到展点误差、测定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的影响,导致测绘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而数字化地籍测量配合全站仪测量,测量的信息转换为数字数据形态,可直接进行传输记录、储存、绘制成图。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全站仪的测量数据不会产生传统测绘中的展点误差、视距误差、方向误差,为整个地籍测量工作提供了一个高精度且准确的测量成果。

(三)整体性强。地籍测量工作中,测量控制点始终是一项重要的因素,具有系统性和全面化的控制网络的建立,对于土地测量工作实际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显示,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切实提高地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测量结果具有强烈的整体性,便于相关地籍测量人员对受到损坏的界址点进行科学化的维护和处理,从而为地籍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可见数字化地籍测量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的侧绘仪器在地籍测量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字化地籍侧量不仅降低了人力和物力资源消耗,缩短了测量周期,更提高了测量精度。数字化地籍测量的发展满足了城镇地籍调查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叶青.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视界,2015,(29):149.

[2]张年胜.浅谈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J].华夏地理,2015,(12):173-174.

9.地籍测绘管理科工作职责 篇九

2.管理并组织全市土地资源现状调查、动态监测、地籍权属调查、变更调査及土地统计。

3.指导监督地籍管理技术规定、标准的执行,指导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指导和办理土地确权、土地定级和土地登记、发证工作。

4.承担调处重大土地权属纠纷;组织并管理全市基础测绘、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籍测绘和其他重大测绘项目,指导监督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和测绘成果资料汇交、审核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5.审核测绘单位资格和测绘任务登记,指导保护测量标志。

10.在全省地籍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十

同志们:

为切实推进全省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及地籍管理各项工作,确保**年地籍管理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省厅决定召开这次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暨地籍管理工作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总结交流经验,研究工作,部署任务。上午富阳市自然资源局介绍了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经验,绍兴市自然资源局介绍了土地更新调查市级汇总试点工作经验,各市还交流了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土地更新调查以及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等好的做法和经验,杭州网新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演示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系统;下午大家对省厅拟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意见》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交流了经验和做法,研讨了问题,进一步理清了做好今年地籍管理各项工作的思路,效果很好

刚才,华元春主任对当前土地更新调查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盛乐山处长对当前地籍管理应该着重抓好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我都同意。下面,我再重点强调几点:

一、扎实推进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

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是《土地管理法》赋予我们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是省政府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全覆盖的需要,更是当前地籍部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若干意见》、依法保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具体行动。关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以前的会议上都已经强调过了,就不再讲了。这里,我再着重强调三点:

(一)认识要有新的提高

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工作的认识,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说:一是自然资源部是非常重视的。早在2021年自然资源部下发了《关于依法加快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一定要站在加强城乡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建立亿万农民自觉保护耕地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全局高度,从自然资源管理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加强领导,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并明确:今后凡农用地转用、集体土地征收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立项,必须提供《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作为项目审查、征地补偿的依据。据说,这一条有可能很快就会实施,就是说:到时报项目必须提供《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如果到那时,因为我们没有完成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致使项目报批不能如期进行,那责任可大啦。二是省政府是非常关注的。**年在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全省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就明确要求:土地更新调查要与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相结合,土地更新调查成果要满足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要求。**年省政府办公厅又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年底前完成试点工作,2025年全面铺开,**年基本完成全省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近年来,这项工作都被列入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这一切都说明省政府对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是非常关注的。三是自然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我们应该把这个认识转化到我们的行动中,要把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作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加以落实,要抛弃“无用论”、克服“畏难论”、战胜“担心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二)工作要有新举措

一是要做到“心中要有位,行中要有为”。

要把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作为今年地籍管理的重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抓紧抓好抓落实。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稳步开展,确保今年累计完成总工作量60%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二是要做好权属调查工作。

目前大多数地方已经完成土地更新调查,各地要在充分利用土地更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切实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核查工作。若土地更新调查中权属调查手续不完备的,或图上界线不明确或与实地不一致的,应进行补充调查;原界址点设立不符要求或已发生变化的,应重新进行调查和指界确认。

三是要规范具体操作。

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为规范操作,省厅在下发的《浙江省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基础上,总结各地经验,又起草了《关于规范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的若干意见》(讨论稿),这次已提交会上讨论,会后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地籍处抓紧修改完善,尽快下发,以指导和推进这项工作,确保今年完成总工作量的60%的目标能顺利实现,也为明年基本完成全省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奠定基础。

(三)成果要有新突破

一是要尽快全面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

各地要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尽快全面开展当地的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确保在**年基本完成全省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任务。当前,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条件已经完全具备,各地通过试点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开展土地更新调查,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又作了全面的核实;省厅也已经委托三家系统软件开发单位,基本完成了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系统软件的开发任务。只要各地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确保年内全面开展,**年底前基本完成任务。

二是要明晰土地产权,调处和化解集体土地产权纠纷,依法维护农民集体的合法权益。

各地要通过加快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发证工作步伐,切实做好土地权属调查和核实、规范登记发证程序,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及时调处和化解集体土地产权纠纷,依法保护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土地产权保障。

三是建立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和系统。

我省的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相比西部和东部的山东、江苏等省份,开展比较滞后、进度比较慢、进展也不平衡,但我们也要发挥和体现我们的优势----我们是在全面完成土地更新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我们的工作要更扎实、成果要更可靠,我们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以规范管理,方便变更。

二、切实加快推进土地更新调查工作步伐

我省的土地更新调查工作,在各级自然资源部门的高度重视下,总体比较顺利。到目前为止,已有64个县(市、区)通过了自然资源部或省厅的验收,还有19个县(市、区)通过了省厅的预检。按照今年年初提出的工作目标,要求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县级土地更新调查任务,年底前全面完成市级汇总任务,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奠定基础。对此,我再提三点要求:

(一)要全面加快土地更新调查工作步伐

虽说这次土地更新调查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但个别地方进展还比较缓慢,一些地方虽已预检但成果补充完善比较慢。根据工作安排,今年我省将全面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做好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意见》(浙政办发[**]42),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拟定了时间表,今年5月底前要完成市级规划前期工作成果评审,9月底前要完成县级规划前期工作成果和县级试点规划大纲评审,10月底前省级规划方案上报国务院,市级规划大纲报省,12月底前要完成市级规划大纲评审、试点县(市、区)的规划方案要上报,**年要完成市级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县级规划和乡级规划的编制。任务相当重,时间非常紧。土地更新调查成果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要基础,省政府办公厅浙政办发[**]42文件明确规定:我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采用经验收合格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要求各地抓紧完成土地更新调查,并对采用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处理后,及时上报确认,推进规划基数审定工作。所以,各地要继续抓紧、抓实、抓好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特别要重点督促进展相对较慢的县(市、区)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6月底前完成县级土地更新调查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并通过应用好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土地更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

(二)要切实做好土地更新调查市级汇总工作

土地更新调查市级汇总是在全面完成全市各县级土地更新调查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工作,是省级汇总的前提和条件。土地更新调查市级汇总着重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做好市内县际接边,也就是说要通过市内县际接边,达到县与县之间的界线达到等同坐标串接边,这样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就是一个完整的、无缝隙的数据库了,而这一条绍兴市的试点经验表明完全可以做到。二是编制新的市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确保能够满足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需要。我省现有的市级土地利用现状图是在完成土地详查的基础上编制的,距今已经15年了,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例如高速公路由原来只有100多公里扩展到现在的2000多公里,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从4702平方公里扩展到7300平方公里、扩展了53%,耕地从原来的3661万亩减少到2921万亩、减少了20.2%,这些变化在市级土地利用现状图已经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这次,绍兴市分别展示两次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我们可以看出差异是非常大的。三是要在全面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编制市级土地更新调查报告。各市要尽早启动市级汇总工作,尽早落实,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市级汇总任务。同时,要确保成果质量。

(三)要适时开展土地更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

这次土地更新调查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成果质量要求严,大家为此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劳动和努力。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和榜样,省厅初步考虑将在今年下半年适当得时候,开展土地更新调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对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组织得好、能按期完成、成果质量好的单位以及贡献大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这里我要强调的时,县级土地更新调查成果如不能在6月30日以前完成的、市级土地更新调查汇总成果不能在10月31日前完成的,将取消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资格。希望至今还没有完成土地更新调查的县(市、区),抓紧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三、切实加强土地登记和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我们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地籍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在新形势、新情况下,如何切实加强土地登记和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完善土地登记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

土地登记是各级地籍管理部门最主要的职责,土地登记的法律地位已经确立,各项制度也已经有了。但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许多新问题,以及历史遗留的许多复杂的老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分析和研究,制订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操作办法和规范性意见,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的各项制度。省厅将根据各地在土地登记工作实践中反映的共性问题,适时组织开展调研,制定相应规范性意见。各地也要根据不同时期具体情况,及时研究制定相应的具体操作细则和意见,以规范土地登记,确保土地登记质量,确保土地登记结果经得起行政诉讼、经得起历史检验、经得起公开查询。

(二)大力推进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调查,加快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步伐。

开展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更新调查,提供现势的、数字化的地籍调查成果,是确保土地登记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地籍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早在2022年,省厅就下发了《关于开展新一轮城镇数字化地籍测量工作的通知》,要求“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测量任务,逐步建立“以图管地”的新机制。但据统计,这项工作总体进展很不理想,各地进度也很不平衡。今年,省厅的目标要求是年内全省市区和县城以上城镇累计55%以上完成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调查任务以及地籍数据建库任务。各地要切实抓好这项基础工作,制定相应实施方案,落实计划,落实经费,落实调查队伍,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期完成任务,确保调查成果质量。

同时,各地要将开展新一轮城镇数字地籍调查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加快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系统建设的总体方案,根据总体目标选好平台和软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地籍数据建库力度,力争年内全省累计55%以上市、县、区完成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并建立日常地籍数据库更新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地籍管理现代化水平。

(三)继续抓好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

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地籍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通知》精神,我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具体考核标准,至今年3月份已有17个市、县、区通过了省厅组织的地籍管理规范化达标考评。从已经通过地籍管理规范化考核市、县、区看来,这些地区的地籍管理基础工作扎实、制度健全、工作规范、档案资料完备、服务优化,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得形象,例如杭州市以土地登记为主要内容的窗口,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按照今年地籍管理工作目标,到年底要求累计40%以上市和县(市、区)通过地籍规范化建设达标考核,各地要抓紧落实。当然考核不是目的,而只是个手段,目的是以此为抓手,推动地籍管理各项工作,促进地籍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加强调查研究,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

(一)加强调查研究。

调研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通过调研,可以为制定出台有关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做好前期工作。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和地籍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自然资源管理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确定专题,及时组织开展相应调查研究,适时组织召开研讨会,提出对策,指导实际工作,使地籍管理工作能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现代地籍管理制度建设的需要,并为乡村振兴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业务培训。

今年是自然资源部确定的转变作风、提高素质年。省厅正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对全省自然资源干部职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地籍管理的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还直接面对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为切实做好地籍管理的各项工作,要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素质。培训可实行分级负责形式,省厅将在适当的时候对分管局长和地籍科(处)长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其它人员由市和县(市、区)负责培训;培训方式可灵活多样,可举办专题培训或以会带训,还可以组织不同形式专题研讨会等;培训内容可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包括土地登记、土地调查、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等,目的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地籍管理人员对政策、业务的熟悉程度和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三)加强廉政建设。

自然资源系统的廉政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检察系统已经将我们自然资源部门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重点领域,我们自然资源的干部必须警钟长鸣,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希望我们地籍战线的干部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良好的心态。忠于职守、依法行政,避免失职、渎职现象的发生。

11.地籍个人工作总结 篇十一

1 地籍测量的特点

地籍测量为了满足地籍管理的需求, 进行地籍信息的采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地籍测量的手段更加的丰富, 技术更加的先进, 更能很好的进行地籍的测量。另外, 地籍测量都是政府进行的, 只有进行地籍测量, 才能切实维护个人的土地产权, 保证国家的土地税收。在另一方面, 地籍的测量都是由法律保障的, 切实的维护人民的土地权利, 与此同时, 土地的测量必须要符合土地管理法规的规定, 切实的保障人与土地和谐发展。因此, 地籍测量的特点不单单要求技术上的先进, 更要求符合法律上的标准, 不断的发展地籍测量, 以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地籍测绘是地籍测量的前提条件, 因此要想进行好地籍测量的工作必须要加强对地籍测绘的重视, 促进地籍测绘工作的发展。

2 地籍调查

在进行地籍测量和地籍管理之前, 最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地籍调查。了解土地的位置、地形、面积、权属问题等问题, 为后续的地籍测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只有进行好地籍调查, 才能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最适宜的测量手段, 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做好地籍调查, 更能保证土地登记记录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为后续的测量工作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有做好地籍调查, 才能更好地开展地籍测绘工作。

3 地籍测绘

3.1 地籍测绘的意义

获取土地、地籍信息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地籍测绘。通过专业的方法手段对土地的利用和再开发进行检测和管理, 只有利用好地籍测绘技术才能在根本上促进国家土地使用开发的规范化。地籍测绘采用先进的测量手段, 把地块及地块上的物体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 使用情况都进行准确的测量和绘制, 为土地登记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籍的管理。只有很好的进行地籍测绘, 才能使国家更合理的利用土地。

3.2 地籍测绘的内容

地籍测绘是地籍管理中的专业测绘, 把地块及地块上物体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 使用情况等, 进行准确的测量、绘制在图纸上。地籍图在地籍测量和地籍管理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3 地籍测绘的技术

1) GPS技术, 只要采集地理坐标的信息和一些属性信息, 就能开始进行测绘, 大大的减少了人力物力, 减少了测量经费的投入, 而且精度也是传统手段所不能及的, 操作上也更加的方便, 但是由于GPS卫星信号容易被遮挡的特点, 导致一些高建筑物密集的地方, 容易造成测量的不准确。2)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地籍测量, 使信息获取更加的准确而及时, 能够大大的扩展观测范围, 较传统的方式比, 监测内容更加的详细。但是这种方法的工作效率较低, 而且要经费投入比较多, 测量上会造成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3) 摄影测量技术, 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籍测绘上的作用越来越大。摄影技术进行测量, 成本较低, 而且精确度较高, 操作也比较简单, 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会促进测量工作的高质量的完成。

3.4 地籍测绘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地籍管理对地籍测绘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地籍测绘工作要与时俱进, 加强科技的投入, 促进地籍测量的准确与及时, 更加的为地籍管理做贡献。

4 地籍控制测量

1) 地籍控制测量的意义。地籍控制测量是指实施在地籍测绘的前期工作, 为满足低地籍管理进行基础的控制, 也为了满足地籍图绘制的需求, 是地籍图册的基础, 是切实联系测绘精度的重要部分, 以地籍区或地籍子区为测量范围, 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测量法规和精度的要求进行测定基本的控制点。因为地籍图比例尺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大的, 这时就要求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一定要精确, 尽量减少误差, 或避免误差的出现。2) 地籍控制测量的要求。对精度和误差的要求较高, 要求精度高, 误差小, 要求测量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为地籍测绘打下良好的基础, 是地籍测绘的前提, 地籍控制测量做的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地籍测绘工作避免或减少误差。3) 做好坐标系的选择。地籍控制测量的坐标系选择应该与国家、城市的坐标系统一致, 这样有利于加快测量的进程,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节省人力和物力, 能够更加全面的进行地籍的测量。更有利于对地籍的规划和使用。此外, 要注意任意投影带的坐标系的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 建立独立的坐标系, 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4) 加强对地籍控制测量的重视。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的基础的环节, 所以必须重视控制测量的设备, 环境等等因素, 加强科技的投入, 促进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得而顺利进行, 只有重视地籍控制测量, 才真正的服务于地籍管理工作。5) 首级控制网。地籍控制测量是地籍测量的基础内容, 而建立首级平面控制网是地籍控制测量的基础环节, 对后期的测量工作定位, 是后续测量的基准。首级平面控制网要遵循分布原则, 以便更好地进行测量。6) 加密控制网。加密控制网要首级控制网相比较更具针对性, 更加的符合区域地籍测量、管理的需求, 了解区域的地籍情况, 进行检测与测绘。在加密控制网的区域进行图根控制测量, 根据控制点来进行测量, 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 不断的进行完善和改变, 以保证测定的精度和准确程度。

5 结束语

要想发展、完善地籍管理工作, 必须提高科技水平, 进行技术上的革新, 掌握地籍测量基础的知识, 把地籍测绘和地籍控制测量作为地籍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重视地籍控制测量, 明确控制测量的要求, 建立测量时的坐标系, 建立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只有保证控制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更好地进行地籍测绘, 才能确保地籍图册的准确性, 才能更准确的开展测量工作。只有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地籍测量手段, 才能促进地籍管理工作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詹长根.地籍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12.地籍个人工作总结 篇十二

跟班学习汇报

尊敬的局领导:

今年11月2日至12月3日,根据局党组的安排,我们四位同志(龚创新、张海峰、徐赞、詹东海)到湖南第一测绘院跟班学习城镇地籍数据库变更管理操作。县局和第一测绘院领导都非常重视本次学习,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关心关注和帮助支持,县局要求各相关单位全力配合并安排了专项经费,第一测绘院指派了2名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学习并安排了专门的学习场所。通过1个月的学习,我们在城镇地籍数据库的管理操作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已基本具备独立进行数据库变更、管理的操作能力。现将1个月来跟班学习的情况和心得体会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习情况

此次跟班学习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1月2日-10日),我们学习了数据库的附加、配置,网络数据的配置以及管理系统变更的相关流程等基础知识。第二阶段(11月11日-12月3日),我们从今年办结的土地初始登记发证等相关业务中,选出典型的103例档案进行变更的实践操作。包括初始登记发证、变理登记发证、土地使用权注销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学习并熟悉了数据库变更的管理操

作,也遇到了很多难题,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譬如开始变更时不能生成房屋层,房屋层的权利人的属性栏有时无法变更,新增加的宗地无法录入附加属性和挂接影像数据。通过第一测绘院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和与中地数码公司的实时联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我们也与业务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今后独立完成相关工作时,可以及时与他们联系沟通,确保工作进程的推进。

二、变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变更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宗地的宗地号重复,并且已经发证。登记发证中有些宗地缺少地藉调查表,还有个别宗地当时批准书面积小于现状的建筑面积,而现发证的面积是当时批准面积与现状不相符,有些宗地图无坐标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数据库的现状变更。

回顾学习过程,结合桃江实际,我们认为,桃江县城镇地籍数据库变更管理操作有如下特点:

1、变更数量巨大。近年来桃江县经济发展速度快,县城面貌日新月异,城区地籍在项目验收后变化比较大,约新增加宗地变化6000宗。此6000宗地都属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变更管理操作范围。

2、完善地籍资料和坐标测量的工作量大。按照此次变更的103宗地的工作量计算,约40%的地籍调查表需要完善,合计2400宗地要到现场调查;约20%的宗地无坐标,合计

1200宗地需要到现场测量定点。

3、变更步骤繁琐。变更的图层包括宗地权属层、房屋层、地类图斑层、房屋线要素层、宗地和房屋注记层。我县部分需要变更的宗地还要进行外业测量和地籍变更调查,每宗地都要进行内业档案资料扫描。根据我们实践操作的估算,比较熟练的技术员平均每人每天大概能完成10宗地的变更操作,这还不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和内业档案资料的扫描。

4、软件尚不完善。目前,城镇地籍数据库软件还在逐步完善,操作很复杂,性能不稳定。对于新增的宗地,还必须结合电子政务平台才能添加附加属性和挂接影像。

三、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开展本项工作能为桃江县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有利于提高我局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加强桃江县城的土地监管力度与确保土地合理利用。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的开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1、建议成立高规格领导机构。成立桃江县城镇地籍数据库变更管理操作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建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另从各相关股室抽调人员7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名(衡阳培训的4人),助理3名(其中2

名负责协助专业技术人员工作,1名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因此项工作涉及档案资料种类多、数量大、价值高,建议给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2间独立办公室作为专门办公场所。

2、建议配齐配好办公设备。(1)专业技术人员用电脑人手1台,另配备办公室用电脑2台,扫描复印打印一体机2台,档案柜2组,加密狗1个(有两种加密狗可供选择:单机加密狗9万元/个,可供1台电脑使用;网络加密狗16万元/个,可以供4台电脑使用,建议购买网络加密狗)。

3、建议安排专项资金。按照建议机构、人员和办公设备配置(使用网络加密狗),不计前期准备工作时间(包括清理档案、核实数据、补充测量等),要近6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目前6000宗地的地籍数据库变更管理操作。而每宗地的变更管理操作费用在200元左右,合计120万元左右,故建议设立专项资金。

4、建议向省厅申报争取试点。

全省各市、县的变更还没实施,鉴于我局在全省二调城镇数据库验收中被评为优秀,建议我局到省厅争取在我县设立城镇变更试验点。

四、培训期间的几点请求

1、请求解决培训期间的支出费用。本次培训我们向局财政借支了2万块钱,一共支出14975.2元,其中包括此次培训的住宿费,伙食费,差旅费,以及招待第一测绘院领导 的相关费用。请求局里能按实报销。

2、请求给予培训人员适当工作补贴。

本次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按实报销,请求我局给培训的每人补贴一点公杂费。按照有关规定公杂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实行定额包干,省内15元。每人450元,合计1800元。

3、培训经费预算39920.0元,以上支出和补贴共计16775.2元,比预算节约23144.8元。

感谢领导对我们此次的重点培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加倍努力,完成好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汇报人:龚创新、张海峰、徐赞、詹东海

上一篇:《喝茶》教案下一篇:企业项目建设部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