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馆

2024-08-17

辛亥革命纪念馆(精选15篇)

1.辛亥革命纪念馆 篇一

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武汉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如火如荼,在老师的启发下我们参观了辛亥革命纪念馆。

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这一间间静止的房子、遗物,向我们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武汉在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武昌首义。

这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结束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将中国引入世界近代文明的轨道之外,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场革命,为无产阶级首次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准备了条件,没有这场革命,也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这次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不仅仅让我又一次温习了这历史的宏伟篇章,先辈们为中国富强而流血牺牲奋力拼搏更激励我努力学习,做一名优秀人才,在和平年代为中国经济繁荣做贡献。

2.辛亥革命纪念馆 篇二

近日, 武汉市将投入200多亿元人民币筹备庆典, 用以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消息引起争议。有人评论说:“如果孙中山先生知道了, 他会哭的。”此前, 南京1950万元人民币回迁孙中山铜像等大手笔打造文化工程的举动触动民众神经, 有网友呼吁:“人民尚未富裕, 同志勿乱花钱。”对于200多亿元的庆典费用, 武汉市长阮成发是这样解释的:100多亿元用于打造辛亥革命百年标志性纪念景区, 另外100多亿元则将建设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是用心来铭记的, 花这么多钱有烧钱的感觉, 反而使文化变了味。”武汉某在校大学生如是说。也有市民表示理解。“200亿元投资肯定是一个系统工程, 既是为庆典, 同时也包括改善城市面貌、出行条件等一系列配套项目。但最好能把投资比重调整一下, 加大用于公共事业方面的比重。”有学者认为, 各地争相打造文化工程的实质是希望通过文化这张牌将本地炒热, 从而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学者认为, 无论质疑还是支持, 公众关注的焦点都是希望政府投资可以用在刀刃上, 不要铺张浪费。对于利国利民的政府投入, 在注意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应予以支持, 同时需要一些程序上的保障。如果借文化建设之名, 暗度陈仓, 仅为换面上荣光、攫一时政绩, 势必劳民伤财, 铺张浪费, 乃至玷污文化名声, 影响未来文化建设。

3.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篇三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接近、还原、触摸辛亥革命,寻找、追问、反思近百年来中国与中国人的变与不变,以及将变。重温那段历史,向为争取革命胜利而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的志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辛亥百年·起义之火

广州起义: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由孙中山领导,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广州起义。一昼夜血战,不幸失败,同盟会骨干成员牺牲百余人。革命人潘达微冒死出头奔走,收殓烈士遗骸72具丛葬于城东红花岗。当年11月,广州人民大规模公祭烈士,之后爱国人士和华侨捐款兴建陵园,改名黄花岗,取黄花晚节之意。

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孙中山先生凭吊:“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图为黄花岗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首次举义成功

10月9日,孙武在汉口赶制炸弹时不慎爆炸,机关暴露。蒋翊武立即召集紧急会议,决定当晚起义。但因命令未能及时送到,起义没有实现。

10月10日,湖广总督瑞澄继续按册捕人。当晚7时过后,工程第八营革命党熊秉坤领导该营首先发难,顺利地占领了楚望台。午夜时分,瑞澄闻炮丧胆,从督署后墙凿洞逃遁。次晨2时,革命军再次发动进攻,终于在黎明前攻下督署。武昌起义胜利了!

11日晚及12日凌晨,革命军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完全光复。这是孙中山领导革命起义以来第一次取得的胜利。

图为战火中的武汉三镇。

辛亥百年·图片报道

1912年2月15日,一身戎装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携陆军总长黄兴等南京临时政府高官谒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明孝陵。

1905年,广西桂林举行关于立宪改革的集会,左边是穿着满清官服的官员,右边是穿着西式学生装的洋学堂学生。

鸦片传入中国之后,不仅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还摧毁了中国人的意志,“东亚病夫”的帽子在中国人头上戴了很多年,这张青岛鸦片烟馆的照片传神地表现了当时人耽溺于大烟的情形。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胜利之后,革命军官兵脸上的笑容灿烂而轻松。

清末民初的中国陷入混乱局面,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地方武装,力图自保。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100年来,中国与世界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这场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并没有被淡化和忘却。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变革,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军替群众剪掉了大辫子,以此宣告清政府的倒台。

武昌起义之后,湖南人焦达峰等人在长沙响应,兵不血刃,起义成功,焦达峰被推为湖南都督。

由意大利神父南怀谦拍摄的北洋军军官肖像。

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驻南湖的新军炮队立即起义,进驻中和门开炮轰击湖广总督衙门。清朝政府的官员们被吓得心惊胆战,狼狈出逃。

1911年10月,几名被俘虏的革命党人被绑在汉口的大智门火车站。从服饰上看,他们本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加入革命军后不幸被清军俘虏。

武昌起义时准备开炮的革命军。

武昌起义胜利之后,革命军在汉口市区巡逻。

湖北军政府成立不久,清军大肆反攻武汉,并对革命军实施火攻,放火焚烧汉口大片民房。

孙中山(1866-1925)

孙中山名文,原号日新,后以粤语谐音,改为逸仙。1897年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用中山樵的化名,故辛亥革命后,即以中山为名。幼时很穷苦,6岁即参加农业劳动,到10岁才进私塾读书。12岁跟随母亲到檀香山看哥哥孙德彰,即在那里进学校,19岁回国,以后在广州、香港读书,学习医学专业,27岁毕业于香港英文西医书院。以后曾在澳门、广州行医。他从12岁起到27岁止,受殖民地的教育,先后有15年。但他绝不为外洋的物质生活所迷惑。他心里总不忘祖国的危亡,人民的困苦。

孙中山在澳门、广州行医时,开始革命活动。他曾与郑士良结纳会党;与陆皓东北游京津,以窥清廷之虚实,深入武汉,以观长江之形势。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孙中山曾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的主张。李鸿章未加理睬,这时,孙中山才放弃上书请愿和平改良的想法,决心再度到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政党组织。从此以后,他就从事实际革命活动,先后失败达10次之多。

1911年,武昌首义,各省纷纷响应。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职。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被迫宣布退位;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了袁世凯。从此以后,中国的大军阀、小军阀就扰乱不休。军阀混战,成了中国的家常便饭。“四方八面战,十室九家空”。中国的国脉民命,已不绝如缕了。孙中山尽瘁国事,亦迄无宁日。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中山革命40年,建树是很多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推翻帝制。辛亥革命前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聪明才智之士,都集会在孙中山推翻帝制的旗帜之下,一干到底,不推翻清朝统治决不罢休。这一着棋下得好,清室终于被推翻了。这不能不引起中外一切人们的惊奇!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建设开辟和铺平了道路。中国的前进,这是第一道关。推翻几千年的帝制,谈何容易?孙中山的功勋是照耀千古的!

第二是缔造共和。本来,推翻帝制,缔造共和,是一件事的两面,用不着分开说。不过,中国的帝制,基础太深,影响太大,不等于把帝制推翻了,就一切变成了共和。帝制推翻了,缔造共和的艰难,仍是值得重视的!建立了共和,还要保卫共和,还要巩固共和。孙中山领导了一次讨袁、二次讨袁的斗争,还领导了护法的斗争。他总以为帝制余孽一定要打倒,共和制度一定要坚持。帝制的基础,固然根深蒂固,但总敌不过共和的新生事物。经过孙中山等有识之士的奋斗,共和之在中国,已奠定了永久不拔的基础。正如他在1918年发表的《〈孙文学说〉自序》中所说的:“文奔走国事,30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

第三是国共合作。孙中山晚年,恰逢世界上的大事層出不穷。1917年爆发了俄国的十月革命;1919年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1921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孙中山对这些事,不能漠然视之,无动于衷。孙中山曾尊称列宁是“革命的圣人”,对俄国的革命,早有向往之心;中国共产党是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诞生的,所以他也不能不倾心于中国共产党。他检阅了自己的队伍,深深地感觉一般老国民党人已日即消沉,再也负不了时代的使命。于是在共产国际推动之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从此,中国的革命形势就起了很大的变化,波涛汹涌,滚滚向前。建立了武装,开始了北伐。虽然在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叛变后,革命力量受了很大的顿挫。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这一次的失败,以后的成功,是不可想象的。

第四是确立三大政策。孙中山从辛亥革命以后,一直慨叹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原因是只推翻了清室的大皇帝,而来了“大清帝国留下来的老官僚武人”这些小皇帝。孙中山在1924年以后几次讲演,特别强调了列宁的伟大,十月革命的成功。他说,俄国有革命党,有革命军。所以他派人到苏联去学习;兴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武力。1924年6月他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中国革命所以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是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没有广大人民为基础,……现在为了完成我们的革命使命,所以我才下决心改组国民党,建立自己的革命军队。

孙中山决心“以俄为师”,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还把他的旧三民主义,加进了新的内容而成为“新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

1924年11月,冯玉祥推翻军阀“总统”曹锟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应邀北上抵天津时即病重,扶病至北京后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享年59。他在遗嘱中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4.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篇四

5月19号,我们参观了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纪念馆。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敲响了两千年封建制度的丧钟,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革命。如今,物是人非,而在这同一片热土上,我却分明感受到了铮铮不屈的革命精神。

游历的时间过的很快,但这一切的一切却不是过眼云烟,而在我心中留下了烙印。百年辛亥,风云激荡。那段峥嵘岁月虽已成往事,但留下来的确是我们全人类都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辛亥革命是我国革命的首战成功,更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希望。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干、敢试、敢闯、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岁月更迭,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除了精神财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的光辉业绩,以及这场革命留下的深远影响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是一直坚守着自己的这个信仰。我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于讲民主、平等、自由、博爱的精神深入人心,击垮了封建专制的思想。

但是,最终辛亥革命还是失败了,它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没有彻底的发动群众力量,没有一个坚强的政党作为强有力地核心。而这不禁让我想起的伟大共产党革命的成功,不正是吸取了这些教训吗,也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资产阶级革命没能救中国,只有先进的共产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救中国,救中国人民于水火。

5.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篇五

辛亥革命纪念馆馆算是武汉的新地标之一,这座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而建的建筑,正对红楼而立,是武昌阅马场一道新的风景。博物馆分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主要展厅有五个,每个展厅都反映辛亥革命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表现了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和辛亥百年五个大的主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里结合了高科技手段,尽可能的复原历史场景,令人叹为观止。

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主要是第二展厅和第四展厅以及第五展厅。

第二展厅的主题是革命原起,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各地的革命思想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建立。思想的传播主要表现在各地革命思想家创刊宣传革命,比如民报、湖北学生界等。而革命团体的建立以孙中山建立中国同盟会为代表,这个场景被真实的搬到了博物馆的展厅。我不由地回忆其学过的历史知识,当时——主要是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与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掀起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做好了思想舆论上的准备。而在这样的论战中,各地的起义运动开始。比如广州的黄花岗起义,是同盟会领导的最大一次武装起义,主要是黄兴率敢死队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

我们接着参观第四展厅。第四展厅的主题是创建共和,整个展厅大体向游客介绍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之后,鄂军都督府成立,黎元洪发布文告宣布“共和”号召各省相应,推翻清王朝。各省以武装或和平方式响应起义,成立军政府易帜独立。而在1911年12月29日,孙中山被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清帝溥仪宣告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余年的帝制终结。因此,辛亥革命被中国共产党称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从四号展厅出来,到五号展厅。主要向人们呈现的是辛亥革命之后,辛亥百年的纪念活动与学术研究,从辛亥革命的民元纪念到民国时期的纪念活动,然后展示的是辛亥革命旧址遗迹以及今日首义之城的百年沧桑巨变。以图文的形式向人们呈现百年武汉巨变,展示出这座老城生态、科技、人文气质的全方位,传承“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

在纪念馆中,我看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进而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正是他们的英勇无畏,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才换来的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虽然他们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他们的灵魂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们的精神将万古流芳,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努力奋斗。

6.草稿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有感 篇六

当历史从书本走到我们身边,一切都洋溢着无限的充实与厚重。准备阶段:

当近代史老师布置了实践教学作业,我们小组一致决定到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而辛亥革命纪念馆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我们想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实施阶段:

作为“九省通衢”、“南北枢纽”的华中重镇,武汉在军事上具有扼险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是从武汉开始改变中国历史的行程,武汉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辛亥革命成就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武昌作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而千古留芳,红楼作为这场革命的策划中心而受到世人的瞻仰。

怀着一种激动而又沉重的心情,我们来到了辛亥革命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馆座落在武昌的首义路南端。在阅马场北端的绿荫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楼房,因为它红墙红瓦,武汉人亲切的称它为红楼,这就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旧址。红楼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其前身是清政府为了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震撼惊全世界。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次日,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红楼前广场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面南而立,凝视远方,不禁引起了我们的敬仰之情。南端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为方型,四面中突,顶呈锥体,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慨。红楼纪念馆的墙上悬挂着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匾额。红瓦覆顶,屋顶正中矗立“圭”字形望楼。主楼平面呈“山”字形,门前有突出的门廊和回车道,前方及两翼为门厅和办公室,后方正中为会堂。

馆内设有鄂军都督会议厅、外交部等。鄂军都督府的会议厅,它原来是咨议局的议事堂。在会议厅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面旗帜,它叫做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民国成立后,十八星旗被搬定位民国陆军军旗。旗上十八颗黄星代表的是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主题和象征意义是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用“铁血精神”即武力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外交部由革命党人胡瑛曾任部长,它是1911年10月25日后鄂军都督府所设置的九部之一,它是鄂军都督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的重要标志。军政府成立之初,曾给汉口的五国领事馆发布过外交照会,呼吁承认中华民国。但五国却迟迟不给答复。直到10月17日,民军和清军在汉口刘家庙展开激战,民军大获全胜之后,五国这才看到革命党人的力量强大,于是就发布了一纸布告,承认民军与清军是对等的实体,他们保持中立。这份布告实际上是承认了民军的地位,对清王朝是一个打击。“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展现了从清朝末年的武汉、武昌起义的孕育、到武昌起义的爆发、鄂军都督府的建立,再到民国的肇建,和现在武汉首义的历史,同时也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和影响。

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随即成立鄂军都督府,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并发布公告,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武昌起义得到了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响应,1911年,孙中山自海外归来,1912年元旦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告终。

参观感想:

辛亥革命的伟大,在于它推翻了封建王朝的残酷统治,也在于它取得了我国革命的首战成功,更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辛亥革命离开现在已快100周年了。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具有爆发力、原创力,是一种宝贵的人文精神。岁月更迭,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辛亥革命的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永载史册,彪炳千秋。《礼记》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正是这一信仰的坚定实践者。我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

记得刘醒龙先生曾说过:“有的人也许因为肚子而生活在苦难中,而现在更多的人却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而痛苦的生存着。这样的苦难,也许更让我们感到悲伤吧。”现在的我们似乎早已远离了生命的崇高感。我们生活得卑微,我们生活得浅薄。但是曾经的先烈却可以用那么短暂的岁月画出自己人生里最浓艳的一笔。而我们,不也更需要在这样恬静美好的岁月里去描画属于自己的蓝天吗?

孙中山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那苦难的岁月里,革命者尚且用这样的话语提醒自己不要安于现状,而要用饱经战火

7.辛亥革命纪念馆 篇七

我国文化部指出,纪念馆就是为了我国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人或者事的地方,这个建筑是为了收藏和保护各种革命资料而建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讲的效用,同时可以进行科学的革命史料研究,隶属于我国博物馆中的一种。红色革命纪念馆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公共的、永久的机构,它的存在就在于给大家展示,这段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并且对于这些宝贵的历史证物,进行收集、保管、研究和宣传等,给参观者带来的是视觉上的、思想上的一种震撼,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红色革命纪念馆的对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它是带有我国政治文化意义的,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烘托。这个以杰出人物以及历史事件为主的,对于一种时代和历史的精神的传播的过程,就是一种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对于红色革命纪念馆所展示的教育对象是不确定的,它是不同的,对于历史事件的传播内容是特定的。所有的观众都能从这些内容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启示,参观者也会根据自身的特殊背景,得到不同的感悟,这是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融合性的地方,同时产生的教育意义和效用,是不可估量的。和学历教育是不同的,它带着政治色彩的同时,它也是一个灵活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二、红色革命纪念馆的教育现状

国务院指出,红色纪念馆的发展,对于传统革命教育,对于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我国民族精神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发展红色纪念馆,就是对于这些的宣扬和改进,红色革命纪念馆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地。红色纪念馆是一种旅游资源,作为中国建国所付出的革命先烈的,重要的纪念地,它承载了了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今年来红色纪念馆的参观人数,与日俱增,而且增长的速度也是极快的。这说明通过红色纪念馆接受革命教育的人,是越来越多的。从2008年一月开始,我国文化部通知,全国的红色纪念馆都实行免费参观,这样的大型公益性文化的国家政策支持,更是支持红色纪念馆的重要性,让它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现在的红色革命纪念馆出现了展现内容不够全面、文物资料失真、一味追求视觉冲击、陈列展示的教育目的不够、接待功能展示不够高、馆内经费不足等现象还是存在的。

三、谈讲解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作为一个讲解员,他的工作内容虽然是有了大方面,但是他的服务对象是不同的,有着地域、职业、教育背景等的差距,因此他的语言必须是规范的,虽然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性,但是对于规范性要求,是非常高的。讲解员必须带着美的情感,这样才能传播出来正能量,才能通过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别人。讲解过程必须是灵活的,针对不同场景、不同人员回答不同的问题。关于讲解员的站姿、仪态、讲解位、专业的手势动作等等,都是要求专业化。对于直接与听众交流的工作人员,是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的,这样才能使得说出的话更有涵养。

四、红色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的要求和修炼、提升

红色革命纪念馆内的讲解员,应该记得把纪念馆的重心,进行完美的展示,从而让更多的参观者能够从内心中,感受到这段历史。讲解员是需要与参观者进行内心的交流,因此必须因人而异的,提供适合的解说词,而不是一成不变。因人而变的解说词,例如针对校园儿童,就必须用童趣的、故事性强的解说词,针对成年人就应该升华主题,从而激发更多人性思考,老年人就该讲解时候语速要慢,对于老革命的故事,给予他们理解和感受。讲解的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单调乏味,要是能参差舞蹈、歌曲、话剧、情景剧等等形式,也能更加精彩的呈现解说内容的同时,还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理解。

五、总结

纪念馆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讲的效用,同时可以进行科学的革命史料研究,隶属于我国博物馆中的一种。红色纪念馆可以给参观者以爱国、爱人民、爱生活的正能量教育。国家也推行发展红色旅游,对众多红色革命纪念馆实行免费政策,以发扬这种正能量厂带来的效用。这个以杰出人物以及历史事件为主的,对于一种时代和历史的精神的传播的过程,就是一种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在纪念馆与参观者的连接中,讲解员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红色革命纪念馆中的讲解员应该时刻修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完善应有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在每次介绍中,发挥更大的效用。同时因人而异的解说,也是一个好的讲解员的基本要求。

本文从简要介绍红色革命纪念馆的基本情况, 红色革命纪念馆的重大意义开始,接下来引出讲解员的个人素养要求,到红色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的要求和修炼、提升。讲解员应该从各方面综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8.论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工作 篇八

关键词: 革命纪念馆;讲解;服务

革命纪念馆是纪念近、现代革命史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并依托有关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纪念馆除了进行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对社会大众及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活动。在众多的宣传教育方式中,讲解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宣教方式。一般来说,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就是纪念馆的讲解员以陈列展览为基础,运用生动、形象、富于感情的语言和其它辅助表达方式,将陈列展览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传递给观众的过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讲解工作是革命纪念馆对外宣传教育工作的中心所在。因此,做好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对于革命纪念馆利用自身的优势,提升其影响力,更好地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革命纪念馆要做好讲解工作,必须要认识到讲解工作在革命纪念馆发展及社会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讲解工作是沟通革命纪念馆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是纪念馆的名片,讲解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观众受教育和参观质量,影响着革命纪念馆的窗口形象。其次,观众参观革命纪念馆的主要方式就是观看陈列展览,而大多数革命纪念馆的陈列展览是利用文物、图片及简单的文字说明等组成的固定的静态的陈列。这样的陈列无法让绝大多数的观众在独自参观过程中获得对陈列展览内容的深层次的理解。只有通过讲解,对每一个展出的图片、文物、场景进行形象、生动的描述,恰到好处的历史背景的叙述和历史气氛的渲染,才能对观众理解文物、图片的基本内容起到导向或者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革命纪念馆所依托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及收藏的文物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争取独立自由,维护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革命先辈、先烈为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尊自信,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精神。这些精神价值,更多地需要通过富于感情的讲解,才能打动观众,感染观众,并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日常行为,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当然,要做好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工作,仅有对讲解工作重要作用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然而就实际情况而言,讲解工作在许多革命纪念馆,甚至在文物博物馆(纪念馆)业内是得不到重视的。这从革命纪念馆的职称评定、干部提拔任免的比例中可以看出,能突出的可谓凤毛麟角。这使得优秀的业务人员不愿从事讲解工作,从而影响到讲解的水平和质量。所以要改变这一状况,革命纪念馆就应该将讲解工作置于重要的议事日程,必须解放思想,实施合理的人才战略。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待遇等方面进行改革。例如在待遇、奖励及职称评定等方面,向讲解人员倾斜等,以吸引、鼓励优秀的人才从事讲解工作。切实解决讲解工作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对讲解员的社会地位,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进行积极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讲解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升革命纪念馆整体的讲解水平和服务水准,发挥革命纪念馆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对革命纪念馆(博物馆)来说,讲解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注重相关讲解工作的研究。这是因为研究是革命纪念馆做好讲解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只有对革命纪念馆赖以生存而所依托的近、现代革命史上具体的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及地方革命史进行深入详尽的研究,深入挖掘其深刻内涵,把握观众的心理诉求及对传播手段的要求,从而可以为讲解员进行生动的讲解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素材以及恰当的针对观众的讲解方式。

革命纪念馆应对每一件文物、每一张图片来历、背景、背后的传奇故事、历史价值所在以及附加之上的革命人文精神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与革命纪念馆依托的旧址、纪念建筑物相关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人物进行认真的调查和考证,研究它蕴含的精神内涵及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教育意义。并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革命文物史料进行科学的诠释,赋予鲜活的时代内涵。同时,陈列展览是革命纪念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方式,所以,还需要研究陈列展览所反映的内容、地域、时空特点,把握其内涵和本质,即其历史价值所在,以及对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积极影响的社会价值,所有这些研究,可以增强讲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宣传教育的说服力。

我们知道,观众是革命纪念馆讲解服务工作中所面对的唯一对象。所以革命纪念馆要使讲解工作卓有成效,就必须了解观众、熟悉观众、争取观众、千方百计为观众服务。要做到这些,革命纪念馆应研究不同年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观众的心理和诉求。通过直接的、间接等各种调查手段,了解、分析观众的特点及参观的目的和要求。这样,革命纪念馆讲解人员就可以根据不同类型观众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的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例如对小学生,要侧重于让他们了解革命历史和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讲解方式上,以故事性、提问式、互动式为主。可以说,这样的讲解更容易让观众深受感触,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其实主要是靠讲解员来承担。换句话说,纪念馆讲解工作的好坏,纪念馆的讲解员起着关键的作用。而革命纪念馆的讲解是语言和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专业性、知识性和艺术性高度融合,它要求讲解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革命纪念馆要提高讲解员的素质和讲解水平,招聘和培训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对现时的大多数革命纪念馆来说,讲解员基本上以聘任为主。因此,招聘基本素质较好的讲解员,是革命纪念馆讲解工作顺利开展和提高的前提。革命纪念馆在招聘讲解员的时候,必须严格设定基本的任职条件。这些任职条件主要包括:一是喜爱纪念馆事业,热爱观众。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对纪念馆事业的真挚感情,清楚讲解职业所赋予的责任,树立起观众至上的理念。二是要求大专以上学历,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知识修养。在精通专业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三是容貌端正,身体健康,公众形象良好。四是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观众交流。除了上述条件外,由于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有可能面临各种突发情况,所以,讲解员还应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组织、应变能力。

对讲解员的培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对讲解员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宣教人员尤为重要。革命纪念馆应根据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既要有长期计划,又要有中短期计划;既要有年度计划,又要有月计划。对每项培训计划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具体实施的办法,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价以及计划完成后的认真考评。培训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专业及相关知识学习、讲解基本技能训练、处理突发事件等紧急事故的流程等。培训方式应灵活多样,例如可以邀请专家或由经验丰富的讲解员讲课,了解博物馆知识和陈列内容及讲解规律和技巧。组织讲解员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和进修班,提高讲解艺术水平。每年要派出一定数量的讲解员或出外学习考察,或参加各种形式的宣教工作研讨会等。

讲解工作是否赢得观众的好评,主要体现在讲解员的讲解服务质量和讲解水平上。而要提高革命纪念馆的讲解服务质量和讲解水平,除了在招聘上严格把关,加强培训外,就是要强化对讲解员队伍管理,调动讲解员自我努力,自我超越的积极性。

讲解员等级管理,是一些革命纪念馆采用的管理讲解员队伍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对于激发讲解员不断进取是行之有效的。也给讲解员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一般来说,讲解员等级大致分为一级讲解员、二级讲解员、三级讲解员、普通讲解员四个层次。每一等级对应相应的岗位津贴,任期l年,每年底经综合考核后,根据其表现予以升降。等级制度的基础是将每一级讲解员的讲解工作细化和量化,使之能成为具体可操作、评判的标准。例如一级讲解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讲解业绩突出,获得观众的好评和年度考核考评综合成绩优秀,能够编写多篇语言生动,构思新颖的讲解稿,在省级以上报刊中相关论文2篇等。等级管理是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的结合,它的最终目标是鼓励每个讲解员通过努力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对讲解员队伍进行管理时,有一个重要的外部监督力量,那就是观众。因为讲解是针对观众的,讲解员讲解水平高低、服务质量好坏,观众是最有发言权。革命纪念馆应定期邀请各行、各业、各种层次的观众就讲解工作举行座谈会,指出讲解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应制定相关的具体的可实施的措施,把讲解员的整个工作过程置于观众的监督之下。例如,纪念馆可以发给观众评议表,由观众对每一位讲解员的表现进行评议,评议的内容包括:讲解接待是否热情,服务是否文明,仪态是否端庄,语言是否流畅,口齿是否清晰,能否因人施讲等。这些评议作为讲解员等级评定及年度考核的依据。观众的参与、监督,可以促进纪念馆完善讲解员队伍的管理,使讲解员更加努力为观众提供人性化的讲解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更新的需求。作为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工作,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转变观念,运用多种讲解的形式,改进讲解方法,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传统意义上的革命纪念馆的讲解,是如同中小学校所普遍应用的“说教式”或者说“灌输式”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是讲解员讲解,观众听,没有互动和交流,它给观众的感觉是高不可攀,拉开了讲解员与观众的距离,无法调动观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讲解效果不佳。所以,革命纪念馆要开创讲解新形式,研究新时期观众的心理要求,更多地运用启发性和参与性讲解方式,使讲解工作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与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如在讲解时,可以在适当的场合和观众互动,与观众一起唱、跳与陈列展览有关的革命歌曲或舞曲,增加观众的兴趣和吸引力,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参观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革命纪念馆不应被动地固守纪念馆内的陈列展览或者所依托纪念建筑物进行讲解,而应改变坐等观众上门的被动局面,走出纪念馆,主动地开展各种宣传讲解,开创讲解工作的鲜活力和创新力。例如,革命纪念馆可以与每一时期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举办各种专题展览,深入学校、部队、社区、农村等基层,开展巡回展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活动。又如,革命纪念馆可以组建由讲解员组成的宣讲演出团,采用讲、唱、跳及小品等多种形式,到各地的企业、农村、学校等单位巡回讲解演出,宣传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和民族爱国精神。这些创新的宣传讲解形式,可以说是新时期革命纪念馆适应观众多元化要求的有益尝试。

总之,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是纪念馆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在吸引观众参观,推动纪念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革命纪念馆应加强讲解工作,通过不断的讲解创新,努力培育社会大众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使革命纪念馆成为提高广大民众素质的基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志英.讲解员素质之我见[J].博物馆研究,2003(3).

9.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参观有感 篇九

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掀起了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起义,即武昌起义,由此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序幕,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推翻了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给封建主义致命的一击;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风气和习俗;解放了清朝专制统治禁锢下的生产力,为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进入较大规模发展的“黄金时代”开辟了道路。在即将迎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今天,我和小组成员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接受了革命的洗礼,政治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2012年4月22日,我随团学联成员一起来到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进行参观。明年就是辛亥革命101周年了,前来参观的人很多,以此追悼革命先烈。我们从纪念馆的西配楼进去,刚进去看到的是一幅汉口租界图,这幅租界图向我们述说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腐败。在往里走会看到张之洞的画像以及汉阳铁厂和湖北兵工厂的照片。张之洞以及由他主持建造的这些重工业工厂,极大地推进了湖北的经济发展,也奠定了武昌的经济基础,为武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墙上的照片中,我还看到1909年《舆论时事报》的文章,上面记录了一些当时的事情,为我们理解武昌起义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史料。当时的湖北还很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1898年湖北籍留学生合影照、修习证明书以及张之洞创立的两湖师范学院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些人才也为辛亥革命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在纪念馆里陈列了一些起义军的照片和作品及当时创办的一些杂志,如《湖北学生界》、《洪声》、《警世钟》、《猛回头》、《醒狮》、《革命军》,这些作品、杂志很好的声援了当时的革命,革命提供了先进的思想,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的进行。在纪念馆里,我还看到了武昌起义前共进会负责人设计和制作的军旗样式,及革命党人的袖章、刻刀和印模。起义情形的雕塑及起义军用过的刀、枪等不能不使我想象起义时波澜壮阔的激烈宏大场面,历史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纪念馆的正厅是武昌起义后成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北都督府,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当时军政府的各个机构,如民政部、军令部、军务部、鄂军都督府会议厅、外交部等各个部门。看到各办公室干净整齐的办公桌椅时,我们不难想象革命军认真办公的情形,他们为了中国为了人民兢兢业业的工作着,作为后代的我们不能不为之动容。参观完各个部门办公室 后,这次的参观也就宣告结束了,但是这里的一切花草树木、各种照片文物却都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我相信这次的参观每个人都受益匪浅,每个人的思想都有着极大的触动。我们的先烈在一百年前为了中国和苦难的人民奋起反抗,他们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给中国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革命先烈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即为人民服务,坚韧不屈,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在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烈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地努力和奋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人被各种欲望控制着,忘记了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背弃了党和人民,做出一些令人痛心的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肩负起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完善自己,用党规党纪严格要求自己,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0.辛亥革命纪念馆 篇十

据该馆专业讲解员的介绍,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它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靠近黄鹤楼与蛇山,又因为旧址主楼呈现出的是红墙红瓦的景致,我们大家都俗称它为“武昌红楼”.19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湖北革命党人蓄势起义,为天下先,打响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后,260余年的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随之终结。1961年,武昌红楼经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维护,这里成为了武汉市、周边城市,甚至全国的重要红色教育基地,受到无数人民的敬仰与关注。

该纪念馆内主要有两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两个基本陈列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专题展览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览》和《湖北咨询局史迹陈列》。

虽然旧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在“白色恐怖”时期,物质生活非常简陋,武器装备也跟不上武装需要,但是革命前辈们却时刻不忘历史使命与革新的紧迫性,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志同道合战友们的互相配合,硬是掀起了这一伟大的起义。由此可见,物质平乏并不可怕,只要意志坚定,富足的精神世界也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与灵魂充满能量,让我们的行为具有无穷的爆发力!它指导着我们的步伐,向着前方不断前进!

11.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 篇十一

2015年6月13日是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70多年,功勋卓著。陈云毕生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为行动准则。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地处陈云出生地——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馆区北依市河,南临西塘港,占地面积52亩,由主馆、陈云故居和附属设施三部分组成。建筑设计既体现江南特色,又与陈云故居及周边建筑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

纪念馆主馆高14米,共三层(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陈列布展面积4800平方米。陈云生平业绩四个展厅位于主馆的一楼、二楼,基本按时间顺序生动反映了陈云伟大、光辉的一生。展厅共分为八个部分:一、店员出身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二、在历史转折关头;三、党的组织工作的杰出领导者;四、参加领导东北解放战争: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六、在逆境之中;七、推动拨乱反正:八、参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在陈列内容上,既坚持了“少而精”的原则,又较好地反映了陈云的革命业绩和崇高风范。陈列布展以大量照片、文献、实物为主,并恰当地应用了多媒体和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还布置了一批高品位、高质量的艺术品(大型油画、国画和浮雕),浓墨重彩地再现了陈云革命生涯中的闪光点,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较好统一。

青浦革命历史陈列厅位于主馆的地下层,以时间顺序展示了青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陈云故居位于主馆的北侧,是一座砖木结构的老式江南民居,总建筑面积95.88平方米,故居里的陈设基本保持了当年的原貌。陈云同志在杭州云栖竹径亲手栽下的3棵象征长青的香樟树之一被移植到了家乡,栽植在故居旁。故居外是风貌依旧的市河,市河两岸保留着具有江南小桥流水特色的建筑群。

12.辛亥革命纪念馆 篇十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成为其中的重要课题。就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展厅的提升改造工作而言,如何用创新但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与手段的进步,观众也对博物馆的设计及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纪念馆设计者来说,如何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中国纪念馆陈列设计的理念指导中国纪念馆陈列设计,必须以创新的理念来指导《云南革命斗争史》陈列设计艺术的实践。

二、革命纪念馆展示设计的主题性

展示设计是一种基于理性的感性创作,它不同于纯艺术,可以自由挥洒,无拘无束,大胆地凭设计师主观判断想象来进行体现。在展示设计中仅仅强调个性是不够的,个性仅仅是一种外在造型形式,更需要有内部实质来体现一个革命纪念馆的主题特征。

(一)和谐

即把握展览的整体韵律,以大纲的历史主线为指导,突出各个时期的重点历史事件,做到点、线、面的整体配合,将其贯穿成总体的韵律,张弛有度、高潮迭起、一气呵成。

(二)气氛

无论是色彩的把握还是展示形式的运用,都应该考虑整个展区的艺术性与审美性,不是简单的装饰或某种孤立于展品和观众之外的形式成分,而是有较高的艺术品味,能衬托出展品内涵又能给观众美感享受。

(三)步伐

即加强形式的节奏组织,展厅的动线规划应该包含了展览大纲的规划者以及设计师希望观众重点了解什么,把陈列形式的平面与立体、视觉与听觉、触觉等手段配合内容的需要进行整体节奏布局,以加强吸引力、感染力、震撼力,使观众在不同的参观环节始终有新鲜感,避免参观疲劳。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牢记历史知识。

在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云南革命斗争史》的展示设计方案创作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它不是一般的装饰设计,而要体现出革命纪念馆鲜明的政治主题和严肃、丰富而又曲折的内涵,应当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云南抗战胜利这一革命性主题。将展览设计目标定位为建成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提升改造后的展览要保持10年至20年不落后。主题确定后,根据以上三个设计理念,第一步要做到和谐处理展厅内部整体宏观设计。比如,在展线处理上,我遵循顺时针方向,显示出明确的参观顺序,路线不交叉、不逆流、保证展览内容连贯性强、鲜明易辩、使观众置身其中并按照事件的进程回味远去的历史(如图1)。

接下来,进一步细致研究大纲中每一章节的内容,确定每个展厅气氛营造的形式设计方法。展览内容文本是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的前提和依据,而展览的思想和内容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只有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展览的内容才得以准确、生动和鲜明的表现。比如第二部分主题为“马列先驱云岭星火”,反应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云南的传播,点燃了云南人民革命斗争的精神火焰,其中一部分墙壁做成油印报纸的形式,使观者仿若亲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再配合多媒体影像虚拟时空场景,增强三维空间的互动与交流。

最后,重点把握展览的节奏,控制观众的步伐。展示是为了传达信息给人们,其设计必然涉及人的心理感受和反应,在陈展中,大量运用心理学中的感觉、知觉、注意和记忆等来考虑展示中图形文字、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如:第四部分“西南一隅撑国危——云南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在把握云南人民积极参与抗日斗争这一主题的基础上,一反前面几个展厅浓重的色彩,偶然出现一些颜色上的变化却不失凝重的氛围,不仅体现云南人民抗战的决心和斗志,也从心里感知上调整了观者的审美体验。

三、革命纪念馆展示设计的创新性

1998年2月,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应该说,当前,在革命纪念馆陈展设计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趋同倾向比较严重。虽然此类博物馆主题性很鲜明,但是当所有的设计方法都以文物标本为基础,配合一些简单而类同的图片、雕塑、场景铺陈于墙体上,用色彩、照明和材料营造沉闷压抑的气氛,长年一贯制的时候,革命纪念馆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颈期,传统的陈列模式难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这就要求博物馆陈展设计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寻找与现代经济文化的结合点,以崭新的理念找到高雅展示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此类博物馆陈列展示与时代脉搏同节奏,焕发新的生机。

在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云南革命斗争史》的创新设计方面,我们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等一些高科技手段,集图、文、影像、声音和互动于一体,极大地扩展了互动传播模式的可能性。

(一)半景画

使用油画(或者喷绘画面)以及木船模型制作出一个抢渡金沙江的场景,使用灯光、投影、声音效果、背景音乐(《渡江动员歌》)来再现抢渡金沙江的情景。半景画旁配合的电子相册可以循环播放配合这一历史事件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如图3)。

(二)声光电智能多媒体互动沙盘导览系统

声光电智能多媒体互动沙盘导览系统是基于“立体沙盘模型场景”和“声、光、电、烟、雨、雾、投影”相结合,将所拍摄和制作的影像资料投射到立体沙盘模型场景旁的大屏幕上,演示收复腾冲激战过程。同时电脑灯根据解说的内容把灯光自动的照射到沙盘中对应的区域,它使用了真正的人造烟雾,还有模拟的轰炸声和燃烧弹效果,加上逼真的高保真环绕声音响配合。在进行人工讲解的情况下,使用手中的激光遥控器对着沙盘的某一处,这处区域的灯光就会发生变化甚至烟雾升起。同时旁边的大屏幕就会播放相关的影视资料。

(三)声、光、电、烟、雾、投影

“声、光、电、烟、雾、投影”相结合,演示松山主峰起爆瞬间过程。还有模拟的轰炸声和燃烧效果,加上逼真的高保真环绕声音响配合(如图4)。

(四)幻影成像系统

幻影成像系统,完美地将实景造型和虚拟影像结合在一起,特别适合使用在场景以及情景的再现上,可以复原滇南战役奇袭蒙自机场的场景,把虚拟的影像投射到这个场景中,让历史重现。

通过以上声光电技术的运用,结合云南地域特色,使观众在参与和配合的过程中获取信息,一组组装置造型和图像的转换,构筑千变万化的视听空间形态,使时间与空间在瞬间里重新演绎,把人带入如梦如幻的情境之中,充分展现云南的革命斗争史和云南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真正地反映了现代展示的作用和意义。在胜利堂展示设计创作中,我们总结了革命纪念馆展示设计应把握的一些创新原则,以此指导今后实践。

四、革命纪念馆展示设计的创新原则

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云南革命斗争史》的展示设计方案把握了以下八个原则:实证性、地域性、科技性、交流性、人文性、环保性、经济性和功能性,这些原则经过系统分析可用于指导革命纪念馆这一类主题性博物馆的展示设计:

(一)实证性

《云南革命斗争史》展览的提升改造工作一定要在原有基础上运用大量原始人证、物证、书证、图片、音像视频和历史档案等,以强化展览效果。近1500平方米的陈列面积,仅以原有的274件历史图片资料、历史资料、历史文献、革命文物来展示,在内容上显得单薄,要以实证的文物和资料说话,才能让广大观众真正得到启迪和教育。

(二)功能性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不论是来源于何种美学理论,也无论是采取何种形式手段,本质上都必须符合博物馆这一特定场所的所有功能性要求,都必须服务于文物和观众本身,要考虑在展厅里面文物和观众的需要。

(三)地域性

《云南革命斗争史》展览一定要突出地域特色,充分表现的是云南的革命斗争史,在全国革命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强调云南革命的特色。

(四)科技性

妥当的配合展示内容辅以高科技多媒体手段,生动再现历史,增强观众的参观兴趣并加深记忆。同时也显现现代纪念馆的先进性。

电子翻书——利用现代化的光感红外技术,观众只需将手在电子书上方挥动,便可以实现实时翻阅及查询,使信息实现个性化传递,观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追寻者。宣传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为显著(如图5)。

(五)交流性

一方面在陈展文字表达和讲解服务上应满足不同地区、民族、不同文化层面观众的需求,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让绝大多数观众在参观时能够理解展览;另一方面还应该在提升改造完成后设立各种形态的学术交流空间,注意与区域间的合作及学术交流。

(六)人文性

一方面体现在对参观者的体谅,在参观展厅中设置适当的休息区域,可适当的调整心态和放松身体,避免参观疲劳。休息区与互动系统、高科技多媒体系统、音效放映系统及图片文献资料的配合展示,既可满足一般观众的参观学习需要,同时也方便了以家庭为单位参观群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参观节奏需要。另一方面,在展览设计中从画面、灯具、文物的更换维护上充分考虑纪念馆使用及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便利性。

(七)环保性

展厅本身位于地下室,且是相对封闭的环境。应充分使用无毒无辐射的环保材料,并在设计布局中考虑展厅通风及应急疏散、消防等相关配套设施。

(八)经济性

所谓经济原则就是展陈过程中的经济核算问题,要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适用、优质、美观的设计。因此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进行展览投入和回报观众“性价比”的研讨。经济原则应该成为展览陈列设计中必须要重点考虑的、始终不变的重要元素。

五、结束语

在我国,革命纪念馆是以历史为主题,依赖于文字说明、历史文物、档案图片等元素去再现当时所发生的事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严肃的主题下,如何创新展示设计?要求设计者必须展览主题的前提下,遵循必要的设计原则,整理繁杂的元素并进行适当的选择,才能更好地介绍不同时代的背景。总之,良好的设计能与参观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讲述故事,引起心灵上的共鸣。

参考文献

[1][美]洛伦克,[美]斯科尼克,[澳]伯杰.什么是展示设计?[M].邓涵宇,张文颖,朱飚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2]钱为群.展览展示设计与布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3][美]珍妮特·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

[4]郑念军.广州美术学院艺术设计教程:展示设计[M].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5][英]帕姆·洛克.国际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教程:展示设计[M].刑莉莉,张瑞,张友玲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6]夏贵荣,李忠,钱婕靓.中国湿地博物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N].中国文物报,2010

[7]杜士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13.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篇十三

百余年前,以清王朝丧权辱国为背景的一场场悲壮战争相继爆发,一个个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在当时为国家奔波劳碌,鞠躬尽瘁。因为前人们所作出的牺牲,我们刻苦铭心。今天天气阴沉,凉风徐徐,似乎与今天活动的主题有着几分相似。学院组织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代表前往东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活动”,旨在缅怀先烈,也让我们从中“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振兴中华”。虽然只有一天的行程,但我们受益匪浅,此行于我们来说意义重大,能让我们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一行,的确在我们内心最深处激荡起浪花,让我们深知身为一名中国人必须记得且必须做的事——居安思危。

进入东莞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一个个用高科技设备施工的工地,都让我们惊叹城市化的步伐,同时,也因为中国的迅速崛起而倍感自豪。大巴开进虎门镇,缓缓驶过“林则徐硝烟池旧址”,在不远处停下,我们开始集队进入旧址参观。庄严的雕塑,深沉的色彩,以及雄伟的纪念碑,无不在向我们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我们的心情也随着进入鸦片战争博物馆所看到的一切而沉重,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在这背后,还有许许多多为我们所不知的故事。列强的大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打着文明旗号的他们却做着野蛮的事,所以鸦片战争的爆发,无疑是我们抵抗外来侵略,人民奋起抗争的表现之一,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更是增长了广大人民的锐气。然而,清政府竟然为了讨好列强而下令惩治林则徐,为了一时的安宁,卖国求荣,继续任由列强在华的肆意妄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曾上奏:犹若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但这样的呼声却在列强的大炮下显得苍白无力。“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历史的现实;“弱国无外交”,腐朽的清王朝自恃地大物博,却在列强面前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这不免令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心在滴血…… 参观完毕,走出博物馆,那段历史现实依然历历在目,如同针刺般刺得当下的我们隐隐作痛。列宁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的确,当我们追随着“英伦韩日风”的时候,是否还有一份心牵记着曾经前仆后继的先烈们?

带着沉重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广东东江纵队博物馆”,开始了另一段刻苦铭心的记忆。“东江纵队”,一支曾经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一支曾经用他们鲜血构筑我们安宁生活的部队,一支不被人所知的部队,活跃于广东省一带,却将隐失于人们的视野。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当下的我们,并不应仅仅是纪念、缅怀先烈这番简单,而是要从这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体悟出一些道理来,居安思危,是我此行的最深体会。日军曾经残暴地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等令国人咬牙切齿的侵略战争,而今,日军的军国主义依然残余,这是纵然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所不能忽视的,日本的野心在他们的每次军事行动中都暴露无遗。建设强盛的祖国,我们还有一段很长很坎坷的路要走,我们切勿因为一点小成就就自恃强大。纵观世界局势,于我们来说是绝不能掉以轻心的。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才能保障前人们的革命圣果。才能对先烈们有一个好的交代,让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才能捍卫祖国的疆土,才能建设更强盛的中国。

最后,我们来到“东江纵队”曾经的旧址,一座古朴的村落,错落有致,被

修复的瓦房,仍然呈现出战时的情形,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那种战时步步为营的紧迫感,感叹前人的不易。这一站,无疑更让我们深知革命的艰苦。当今时代,高耸的大楼下,正需要这些简朴的旧址,因为其更能还原于现实,最能说明曾经的一切。我曾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地方为了所谓的GDP,强拆那些革命旧址和爱国之士的故居,我感到极度的悲哀和愤慨。为了经济效益,牺牲那些最能激励我们的精神物质,试想一下,当四周的精神围墙都被推倒,我们置身其中,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参观完旧址出来,我想我们应该都会记住这里,这里除了瓦房,几张桌椅,几张床铺,几乎什么也没有,但我们着实能感受到一颗颗炙热的爱国心。坐上回途的校车,天空飘起了绵绵细雨,夹带着几分秋意,大自然一年四季都会有秋天的景色,但我希望,那些革命纪念馆和革命旧址等等一些能在我们心中激荡起浪花的革命故居圣地,永远不会有秋季,因为这些地方,需要我们,千千万万的我们去纪念,去缅怀,还有,去思考……

刘思岱

14.参观革命纪念馆有感 篇十四

我们来到雨花台,瞻仰那些“誓死保国为大家,满腔热血沃中华。一世忠贞为祖国,笑看升旗红似花”的烈士。雨花台的每一寸土地都洒满了烈士的鲜血,每一滴烈土的鲜血都侵染着颗颗雨花石。

今天来缅怀坚贞不屈的烈士的人不计其数,看着那一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在烈士碑前深深凭吊—用无数鲜血编制成长长的挽联。我真想问问先烈们:是什么样的精神,让你们那样忠诚于党的事业?是什么样的力量,鼓舞你们为了革命,为了同志而不怕牺牲?我在烈士碑前默默思考,啊,我听见了!我听见了无数英烈们把他们心中的秘密向全世界宣告.....这时脑海中想起了在大革命时期壮烈牺牲,最年轻党员——石璞。八一暴动前两天,暴动指挥机关被敌人发现,南京党的负责人被捕,暴动被迫该在8月底举行。8月25日,由于叛徒出卖,石璞被捕。石璞被关押在南京卫戌司令部看守所,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正气禀然,毫不畏惧,驳得敌人哑口无言,敌人无计可施,残忍地用铁条穿过他的手掌将他吊起来毒打,遍体鳞伤的石璞咬着鲜血流淌的嘴唇,对党的机密一字不吐,没有丝毫的动摇和屈服。恼羞成怒的敌人逐将他的年龄由17岁改为19岁,判处死刑。1930年9月4日。石璞一路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口号,血染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17岁。

15.辛亥革命纪念馆 篇十五

一、开展土地革命, 发展农业生产, 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1927年, 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1928年, 党的“六大”通过了关于土地问题的决议案, 各革命根据地先后开始了土地革命。井冈山根据地的土地斗争主要是在1927年冬至1928年冬期间进行的, 它经历了从调查研究入手的试点摸索阶段、毛泽东与朱德砻市会师后的深入铺开土地革命的高潮阶段、总结土地斗争经验并为一些地方继续完成分田斗争而制定与实施《井冈山土地法》的阶段。

酃县中村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早分田的地方, 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边界打游击过程中进行土地斗争的第一个试点。此后, 又在别处搞了几个分田试点, 宁冈的大陇分田试点是毛泽东派毛泽覃去领导的。试点工作为铺开边界土地革命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年边界政府负责土地部的是谭震林, 他回忆说:“毛泽东和朱德在砻市会师, 成立红四军, 总结以往的经验与教训, 制定正确政策, 这才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紧密结合起来, ……很快就使边界红色区域发展到鼎盛时期。”

《井冈山土地法》是1928年12月颁布的。它是依据井冈山根据地一年来土地革命经验和中央第37号通告《关于没收土地和建立苏维埃》及中央六月关于土地政策的指示, 经过两个月的酝酿、起草、修改而制定的, 是在战争环境条件下产生的。井冈山根据地的土地斗争和土地法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比较正确地指导了分田工作。

湘赣边界分了田, 农村生产换新天, 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那时根据地的青壮年男子大都参加红军或赤卫队了, 农活主要靠女子顶着, 特别是女共产党员更是重任在肩。农业生产红红火火, 缺牛力就以人力顶上, 采取劳力换工, 实行农具耕牛互助, 还对军烈属的田地组织包耕或代耕, 不打仗时, 红军与赤卫队也参加农村劳动。1928~1933年, 井冈山根据地农业大丰收, 几年不缺粮油。土地革命的成果发展了农业生产, 支援了革命战争, 改善了人民生活, 巩固了革命根据地。

二、盘活经济求繁荣, 创业创新以解困, 打破白色势力的经济封锁

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斗争与经济建设有了土地革命对封建旧制度、旧势力障碍的铲除;有了狠抓农业基础, 发展工业商业的统筹政策;有了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和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有了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对经济建设大环境的开辟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坚强支柱。总之, 有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正确领导, 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等各项事业一天天红火起来、壮大起来。

三、井冈山根据地土地革命之外的其他几项重要经济工作

(一) 保护中小工业商业, 促进集市贸易繁荣

社会经济是有其内在联系的。俗话说,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 三者缺一不可, 弱一难兴。井冈山时期, 毛委员与边界党的负责人明确提出始终坚持“保护手工业”、“保护工商业”、“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毛委员说:“一个红枣也不能动”他们的, 筹点款子也要他们自愿;至于工商业兼地主, 也只没收其封建地主方面的财产。这种政策既筹了款, 解决了部队的部分给养, 又不伤害工商业者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盘活经济, 促进了红区经济的繁荣。

为了加快革命根据地内外的物资交流、繁荣根据地经济、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 毛委员同边界党的负责人决定改造与繁荣遂川的草林圩场, 筹备开辟宁冈的大陇圩场。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在遂川特别收到了好的效果, 县城和市镇上的商人不畏避我们, 颇有说红军的好话的。草林圩上逢圩 (日中为市, 三天一次) , 到圩两万人, 为从来所未有。这件事, 证明我们的政策是正确的了。”同年五月, 大陇新圩场成立, 它连接周边五县边界, 圩场内货品齐全, 甚至有些白区的群众与商贩偷偷将盐、布匹、西药等红区短缺物资运来圩场卖, 促进了红白区商品的双向流通, 加快了红区经济的繁荣。

(二) 自力更生创办军需工业, 艰苦奋斗开办红军医院

为保障军需, 红军先后创办起了被服厂、军械厂、印刷厂和制币厂。红军被服厂是1928年年初在宁冈桃寮村创办的。从城里运来了7台缝纫机, 请来了师傅指导红军战士操作, 吸纳了当地一些妇女做工, 主要缝制军衣军帽、绑腿带、子弹带等, 解决了红军穿衣问题。

军械处是1928年7月在茨坪创办的。此前在步云山办过修械所, 是毛委员抽调了几名工人、工匠出身的战士, 修理枪支器械, 以装备地方赤卫队。后来红军人多枪多打仗多, 急需扩大修械所, 于是就办起了红四军军械处 (厂) 。当时只有一台钻枪筒的机床, 主要是修理枪支、制造单响枪, 也打梭标、大刀。军械处修理与制造了许多枪支武器, 甚至还有迫击炮。毛泽东的诗句“黄泽界上炮声隆”所指的迫击炮, 就来源于此。

1928年5月, 在茅坪创办了印刷厂。红军攻打永新县, 将缴获的一台石印机抬回了宁冈。根据地的扩大使文件、布告、宣传品等需要印发。宁冈县委宣传部长在当学生时见过石印机印刷, 来到了部队, 同一些工人出身的战士摸索着干, 在没有油墨的情况下也试制成功了, 使边界前委、特委、军委的军事、政治、经济、宣传等工作效率大增。

同一时期, 红军在上井村创办了造币厂, 这是我们党史上最早出现的造币厂。红军的壮大带来了开支的增大, 而缴获来的大量银器首饰又无法使用, 边界党组织从远地请来了造过银币的两兄弟, 带着红军战士试着做。毛委员曾到厂指示:银元要纯, 不可掺假, 不可少重量。因此, 这种拥有极高信誉度的银元铸造不仅缓解了红军现金短缺的燃眉之急, 还加快了市场的商品流通。

红军到达井冈山后, 先是办起了茅坪后方医院, 后于1928年5月创建起规模较大的上井红军医院, 多渠道解决医生、药品与医疗器材缺乏问题。他们因陋就简, 尽量采取自制或代用品, 有些民间药方也显奇效。医院的开办起到了稳定队伍与扩大兵源的作用。红军工厂、医院的创办经历了千辛万苦, 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都贯穿了艰苦创业精神、众智创新精神和节约办事业精神。

(三) 首创公卖处

公卖处是红区搞活经济的新生事物, 是井冈山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又一项重要创举。井冈山红区首创的公卖处是一种产、供、销三者相联系而以供、销为主的商业单位。公卖处分为两种:一种是工农兵政府办的, 本钱多、规模大、功效作用大, 赢利上交政府支配;另一种是民众入股筹资办的, 本钱与规模大小不等, 由股民推举代表经营管理, 税后利润采取年终分红。这实际上是在供销方面公有制经济的两种实现形式, 即政府办的全民所有和民众办的集体所有。公卖处是红区供销经济的主体与主导, 确保了红区经济勃勃生机、活而不乱。

公卖处在红区起着五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因它是产、供、销链条上的两大环节, 供销两旺与生产互动, 直接促进了红区生产发展与经济繁荣;二是主要采取了直购直销, 一般不经中间环节, 确保了货真而价廉, 能更好惠军惠民;三是增加了红区政府的财税收入, 有利于政府从事公共服务建设和提供红军给养;四是它货源广、渠道多, 能大大调动供货的积极性, 较好地解决了红区物资短缺与急需问题, 有利于粉碎敌人对红区的经济封锁。其实从历史作用的联系看, 当年井冈山红区极具活力的公卖处及与红区内外的经济活动关系, 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供销合作社经济、两种公有制经济, 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确立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也一定的联系。

(四) 群策群力、自力更生解困, 打土豪筹款以减轻民众负担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自开创以来就遭到了白色势力的严密封锁, 造成了根据地军民经济生活的严重困难。对此, 毛泽东和边界党的领导一是引导军民树立坚定信心、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思想;二是发动群众动手自力更生, 填补紧缺的日用必需品;三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封锁线上进行斗智斗勇。

为了解决白色势力造成的红区经济困难, 红区政府一是建立了赤白贸易线, 成立了红区竹木委员会, 严密地将红区盛产的竹、木、油、茶等运往白区, 又巧妙地从白区运回食盐、布匹、药品等;二是开展群众性的熬制硝盐运动, 将老土墙的土放在水里泡, 再将泡水熬成硝盐代食盐, 这种另辟蹊径制造短缺物资的例子很多;三是进入白区武装出击打土豪, 筹现金筹物资。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红区洋溢着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情, 红军以打土豪筹款, 尽量减轻民众经济负担, 民众则自觉交纳土地税、工商税, 热心支援红军。根据地的红区经济生命线极具活力并牢牢掌握在红区军民手里, 它绝不是敌人卡得住、压得垮、封得死的。

毛泽东引领开创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盘活经济上做出了典范, 发挥了红区经济惠军惠民、对革命战争的支撑作用。今天再看这个问题, 不仅是对革命史上一个重要史实的研究, 还在于通过对这个史实的了解, 有助于我们继承与弘扬井冈山精神, 坚定信念, 攻坚克难, 坚持改革与创新,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伟大使命中好好传承,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做出应有的担当和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文员会.毛泽东选集 (一卷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4.

上一篇:工商局培训干部方案下一篇:团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