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队总结

2024-06-15

扶贫工作队总结(共15篇)

1.扶贫工作队总结 篇一

局工会扶贫工作总结个人扶贫工作总结-

局工会扶贫工作总结:个人扶贫工作总结

局工会扶贫工作总结:个人扶贫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局工会扶贫工作总结,局工会扶贫工作总结请工作总结。

以下是大为大家认真的《局工会扶贫工作总结》,供您。

20XX 年,我局工会在市总工会、市局工会和桥北XX 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局行政的大力支持下,依照年初工作安排及开展“交友帮扶”活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基层摸实情,联系实际定措施,真情帮扶促和谐,全心全意抓民生,将扶贫帮困、扶贫帮医、扶贫帮学活动搞的有声有色,开创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的 X 局面。

一、帮扶方式

1、“一对一“”包扶。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包扶一名困难职工。

2、项目帮扶。对有必须劳动技能申请创办第二产业的困难职工,发放必须数额的扶贫帮困周转金。

3、一次性救助。对因天灾人祸、子女上大学等特

殊原因致困的特困职工给予扶贫帮困基金一次性救助。

二、主要帮扶措施

1、制订了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制度,建立了帮扶长效机制。

2、设立了桥北 XX 局扶贫帮困基金,成立了扶贫帮困基金领导小组,出 X 了帮扶基金审批、使用、管理办法。

3、深入调研,摸清底数。对全局分流职工基本状况、职工子女待业状况、困难职工子女入学状况、特困职工致困原因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困难职工、职工待业子女、职工子女就学状况电子档案,做到了困难职工人数清、致困原因清、困难程度清;技能特长清、就业需求清。

4、仔细分析,理清思路。透过对全局困难职工致困原因、困难程度、技能特长、就业需求等的分析研究,分别制订出了不一样的帮扶方案,因人制宜采用不一样方式进行帮扶。

5、实行“交友帮扶”活动奖惩制度。对“交友帮扶”活动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凡“交友帮扶”活动整体工作开展状况良好,能够在全局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单位,奖给班子成员正职现金 1000 元,副职现金各500 元。凡被包扶对象率先脱贫,年自营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的奖励帮扶人现金 1000 元。反之,进行通报批评。包扶困

难职工工作两年不见效果,包扶领导不得被评为先进,应继续帮扶直至收到明显效果或彻底脱贫。

6.加强了扶贫帮困信息反馈工作,要求各级工会随时掌握和上报困难职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真实上报本年度困难职工脱贫状况。

三、帮扶材料

1、帮思想。即真心与困难职工交朋友,倾真情了解困难职工的思想状况,帮忙困难职工更 X 观念,转变思想,提升认识,树立搞好本职工作、克服困难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2、帮创收。即帮忙困难职工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使用林区的有利条件搞产业开发,或者透过其它合法途径增加自营收入,走勤劳致富之路。

3、帮信息和技术。用心热情主动地向困难职工带给脱贫致富的信息和技术帮忙,竭诚为他们排扰解难。

4、帮资金。当困难职工在产业开发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伸出热情之手,千方百计帮忙他们解决资金难题,使其渡过难关。

5、帮子女入学与就业。在困难职工子女入学遇到困难时,要想法设法帮忙其解决子女入学上的困难,保证困难职工子女能按时入学。与此同时要适时就业信息,多方探索就业门路用心帮忙困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

6、帮就医。即在困难职工及其家庭成员就医遇到

突出困难时,要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忙,以便使其病有所医。

四、帮扶效果

1、拓宽了帮扶渠道,建立了我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证机制,使 100 名困难职工及其亲属年享受低保金额达28 万多元,解决了大部分困难职工的温饱问题,使我局困难职工到达了应保尽保。

2、多方筹措资金,使每一个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从市总工会为志清、晓芹等 7 名特困职工争取到一次性救助金 7000 元,为 X 万军,温建强等三名困难职工发放扶贫帮困金 2500 元,为 X 志才、X 佐东、亚莉等 6 名大病职工发放大病慰问金 5500 元。从市总工会为雷百林,曹改花等 10 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 XX0 元,又从市XX 局为霞 X,雷百林,定海三名低保户子女上大学争取到助学金 6000 元,奖励考上大学本科以上的职工家庭 8900 元,为减少女职工妇科病多发的风险,减轻女职工肩负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在“三八”期间为女工进行了妇女病普查。

3、制订了“三必访”制度,即遇婚丧嫁娶必访、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出现矛盾纠纷必访。半年来探访生病职工 20 多人、解决家,庭纷争 5 起,成立婚丧事理事会12 个,帮忙职工解决婚丧嫁娶中的具体事宜。使职工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了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为全局 914 名在册职工(包括离退休职工)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了全局职工健康状况电子档案。

5、广泛开展了“送招工信息、送专业技能、送就业岗位”等活动,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 42 对,为困难职工过“双节”捐款 1518 元。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困难职工 50 多人,发放慰问金 17500 元,寄发慰问信 200 多份。选送了一名困难职工子女进行了驾驶技能培训。为 263 名职工兴办了职工互助合作保险,筑起了抵御风险的第二防线。

6、逐渐提升困难职工的劳动技能,实现分流职工的再就业。协助有关科室进行了每一个劳动技能培训,累计举行各类培训班 20 期次,参加培训人员累计达 400 多人次,使 238 名分流职工中有 112 人从事二、三产业,8 人一次性安置,118 人投身于养殖业、种植业中。项目帮扶分流职工37 名,发放帮扶周转金累计达 82500 多元,帮扶脱贫率到达40%以上。

虽然我局扶贫帮困工作取了必须的成绩,可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扶贫帮困的力度还有待更加深入提升,扶贫的具体措施、方法还需更加深入完善。相信在我局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的扶贫帮困工作必须会取得 X 的提升与突破。

工作总结(Job Summary/Work 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工作计划为依据,订计划总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间有一条规律:计划——实践——总结——再计划——再实践——再总结。

2.扶贫工作队总结 篇二

搞好扶贫开发,努力消除贫困,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一定要充分认识我国扶贫开发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科学判断上来,把思路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决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安排上来,绝不能因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而放松扶贫开发工作,绝不能因为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伟大成就而减少扶贫开发投入。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更加注重强化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主发展能力,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不断增进贫困人口福祉。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靠发展缓解贫困、靠科学发展消除贫困,坚持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的基本手段、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

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已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必须准确把握形势变化,按照“划定一条线、锁定一群人、圈定一批主战场、确定一种衔接关系”的崭新思路,全面执行新的扶贫标准,更好地瞄准扶贫对象,集中力量抓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攻坚,有效实现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衔接,推动扶贫开发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新发展。抓紧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开发投入体制,形成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加大各部门投入对贫困地区和人口的倾斜力度,确保“十二五”期间平均增幅不低于今年。切实增加信贷对贫困地区的投放,逐步增加扶贫贷款财政贴息规模,支持发展小额信贷,不断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事业。加强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管理,创新扶贫开发资金到户扶持机制,全面推行扶贫开发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和投入强度。

3.扶贫工作队总结 篇三

驻村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扶贫相关文件精神,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结合自身优势,着重精神帮扶及智力帮扶,增强困难村造血功能,做好扶贫工作,做到精准扶贫。

关键词:

驻村干部;精准扶贫;造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0201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开展扶贫工作要充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广大驻村干部是派驻到困难村的“扶贫先锋”,是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驻村干部要全面学习贯彻扶贫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充分调研,结合自身优势,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开展好扶贫工作,做到精准扶贫。

1 深入学习扶贫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做到学以致用、贯彻落实

驻村干部在驻村之前和驻村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都要充分、全面地学习中央和地方的扶贫相关文件精神,并将扶贫文件精神渗透到帮扶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贯彻“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在扶贫工作中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4个切实”具体要求中的内容。并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强村富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有效智力支撑、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维护农村安定稳定扎实开展扶贫工作,使扶贫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干中学”,将上级的指导思想与困难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贯彻落实。

2 树立理想目标、找准角色定位,换位思考,真正融入到困难群众中去

驻村干部要树立目标,要有通过自身努力为困难村和村民的生活带来变化的追求抱负,对待扶贫工作要有一番作为、大展身手的想法和热情。要转变角色,适应农村的工作生活环境,吃苦耐劳,找准角色定位,驻村干部不同于普通村干部又相似于普通村干部,做好“村官”,严格要求自己,明确自身的责任就是要带领村民脱贫,为村民服务,要有艰苦奋斗、务实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要了解工作对象,学会换位思考,在与村干部和村民打交道的时候要多站在村民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并以包容学习的态度与村民进行沟通交流。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真正做到接地气,融入到村民中去。与村民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农民,为调动农民投身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打下基础。

3 扶贫先扶志,激活“内因”,注重思想引领,着力智力帮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有的困难户贫困的原因除了一些外在的客观因素以外,内因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些困难户之所以贫困,物质缺乏是一个方面,但更多的是不思进取,缺乏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所以改变内因是扶贫的关键,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扶贫不只要推动经济发展,也需要精神层面的帮扶。要向村民灌输“人穷志不能穷”的理念,要改变贫困地区干部和群众的精神面貌,振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真正把“内因”激活起来。贫穷往往源自“思想上的贫穷”,要注重对村干部及村民的思想引领,了解困难群众在思想上的“落后”,找准思想上的差距,通过合适的方式将先进的思想理念介绍给村民,并使村民乐于接受,在当地人民群众心目之中树立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自主致富意识。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农民的智力水平决定了富裕水平。培养智慧教育是根本,教育是拔穷根,驻村干部要充分发挥自身智力支撑方面的优势,传授困难群众先进的致富方法,如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困难村的发展。

4 全面做好调研,形成扶贫计划,结合自身优势,做到精准扶贫

要做好走访调研工作,充分全面得了解困难村经济发展等各方面情况,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了解困难村贫困的客观原因,弄明白困难村“缺什么”,驻村干部能“带来什么”,“对症下药”,找准扶贫的切入点,找到有效的扶贫方法,做到精准扶贫。根据困难村的现实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扶贫脱贫目标,形成有针对性详细的扶贫及经济发展计划,制定“一村一策”,结合自身优势,如资源、智力支撑优势等,有步骤地开展扶贫工作,如推动困难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困难村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包装升级,品牌推广,打造“一村一品”,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销售平台,在线上、线下拓展农业“直销”渠道,推动农产品的产销衔接,推进村农业种植合作社的发展,建设“一村一社”,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扶贫过程中要注重实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扶贫方案,通过为村民办实事,努力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改善民生、强村富民,令村民切实感受到变化。

5 着眼长远、以点带面、授人以渔,提高困难村的造血功能

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工作要放眼未来,不能只局限于近期的发展,因为驻村干部的扶贫工作是短暂的,而困难村的发展是长远的,要注重给困难村留下一条“自主致富的道路”。要以点带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提升村干部的思维模式,传授村干部带头致富的技能,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但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要从拓展信息流通渠道、职业教育、农技推广等方面,培养有科技素质、有经营意识与能力、有职业技能的新兴知识化农民,增强农民在生产、流通环节中的主导权,减少他们在生产中的盲目性,使之真正地适应农业现代化。通过培养困难群众自主致富的能力,达到强化困难村的造血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作为“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的广大驻村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上级扶贫文件精神为指导,在扶贫工作中,创新实干,发挥自身优势,既“扶志”也“扶智”,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真正做到精準扶贫,为困难群众带来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志刚.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农经,2015,(10).

[2]左停,杨雨鑫,钟玲.精准扶贫:技术靶向、理论解析和现实挑战[J].贵州社会科学,2015,(08).

[3]郑常鳜,王强.扶贫重在扶志与扶智——论宁德扶贫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

4.扶贫办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篇四

**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

**是**下辖唯一的全山区贫困县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高寒区、边远区、多灾区、特困区、革命老区、军事禁区于一体。全县261个行政村,有158个村地处海拔千米以上的地带,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群众生活极其艰难,2002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元,贫困人口9.8万人,有近3万人生活在高寒、边远地区,有6.9万人饮水困难,这些重点地区的散居户是我县扶贫开发的重点对象。县委、县政府将扶贫搬迁作为解决这部分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将全县7500户近3万人纳入扶贫搬迁规划(2002—2006)实施搬迁扶贫。到2007年底,已组织实施搬迁 6099户贫困户近2.4万人,总投资达到1.5亿元。通过几年的搬迁扶贫,基本消除了全县农村石板房、草房、危房户,60%边远山区贫困户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五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贫困山区的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一、2007年扶贫搬迁基本情况

2007,省扶贫办下达我县扶贫搬迁计划指标295户,1180人。其中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73户,农村单亲特困母亲安居工程13户。市扶贫办下达我县扶贫搬迁计划任务600户,为将这一任务落到实处,结合我县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年初我们组织重点村包保专班深入到第五批、第六批40个重点贫困村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在全面掌握基础数据的情况下,将各级扶贫搬迁指标到乡镇,分解落实到重点贫困村,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引导组织实施。截止11月底我们通过组织验收,完成省级搬迁383户1467人,其中重点村扶贫搬迁312户1168人,单亲特困母亲安居扶贫13户51人。灾区移民30户127人,新农村示范走廊建设28户121人。市级扶贫搬迁600户,2100人。

二、具体做法

(一)抓领导,确保搬迁任务层层落实。对搬迁工作加大领导力度,对搬迁任务实行责任包保,并制定了优惠的扶持政策,聚集各部门帮扶资金,合力投入。县扶贫办包重点村专班对各重点村扶贫搬迁户实行责任包保,联系到户。各乡镇分别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牵头负责,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搬迁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包保责任人,加大了扶贫搬迁工作力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抓基础,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开展。年初,结合我县扶贫工作的实际,我们将扶贫搬迁工作锁定的2006年、2007实施整村推进的40个重点贫困村。我们通过组织重点村包保专班进村入户对2007实施搬迁开展调查摸底,按照市级搬迁和省级搬迁(危改)两类建立基础性的档案,结合摸底的实际,将扶贫搬迁计划下达到各乡镇,落实到重点村,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由各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年终组织专班对各乡镇申报实施的搬迁户逐户进行核查,确定搬迁扶持对象,督促各乡镇扶贫项目办负责逐户收集整理搬迁档案,即农户搬迁前后的房屋照片,户口证明等,进一步规范搬迁档案,装订成册,同时认真填写省市两级搬迁扶贫统计表,逐级向上申报,争取资金扶持。

(二)抓重点,确保搬迁取得成效。在实施搬迁扶贫工作中,将搬迁工作同当前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相结合、同我县实施的新农村示范走廊建设工程相结合、突出重点村、重点户、重点区域,在实施省级扶贫搬迁工作中,对第四批、第五批实施整村推进的40个重点贫困村扶贫搬迁312户,1168人,彻底消灭重点贫困村的危房户、边远贫困户。围绕我县实施的新农村示范走廊建设工程,在黄堡大坪沿线实施省级搬迁28户,120人,使示范村走廊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扶持我县2007年7月7日暴雨袭击的两个乡镇的歇马镇13个村20户民房受损和倒塌户实施搬迁和灾后修复,后坪镇车丰坪村三组山体整体滑坡的10户灾民进行了搬迁扶持。在实施市级扶贫搬迁中,重点扶持了重点贫困村和新农村试点建设,在第四批、第五批实施整村推进的40个重点贫困村扶贫搬迁450户,在省级新农村建设度点杨树垭村扶持50户。在搬迁工作中,我们结合开展的整村推进扶贫、产业化扶贫、雨露计划、科技培训等工作,整合各类扶持政策资金倾力扶持搬迁户。通过整合利用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对搬迁的农户的建房进行科学的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扶持政策,对搬迁和旧房改造的农户配套实施“一建三改”工程,建设生态家园,同时对搬迁户发展产业的给给予优先扶持,对搬迁户剩余劳动力实施转移培训就业,通过倾力扶持,使搬迁户真正能够通过搬迁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抓督办,稳步推进搬迁。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扶贫搬迁纳入全县重点工作统一安排布署,成立了由扶贫、发改、民政、国土、城建等部门组成的搬迁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领导包镇挂村、部门帮扶到户,并将搬迁扶贫工作纳入县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督办落实,确保了全县扶贫搬迁工作向纵深推进。各乡镇对搬迁扶贫工作实行 “四个一”,即每一个乡镇成立有搬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每一个搬迁户有一名乡镇主要领导联系,每名村干部联系一名搬迁户,扶持搬迁户发展一个产业增收项目。我办按照县委要求,驻重点村包保专班将扶贫搬迁作为整村推进的一项重要工程进行督办落实,每月深入到各重点村进行一次专题督办,各乡镇扶贫办坚持每月27号以前逐户上报各级扶贫搬迁进度,促使扶贫搬迁任务落到实处。

(四)抓规范,严格程序搬迁。为了规范搬迁程序,在实施扶贫搬迁工作中,一是搬迁前要“三表”齐全。搬迁工作启动时,各乡镇政府必须进村入户进行调查摸底,认真填好户主情况登记表、户主申请表,经由村委会填写审批意见,报乡镇党委批准然后以乡镇为单位上报搬迁计划表,确保搬迁工作有序进行。二是搬迁中做到帮扶措施“五到位”。各乡镇收到搬迁计划的实施方案后,及时帮助搬迁户选址到位;组织城建部门帮助规划设计到位;积极争取部门帮扶资金,确保帮扶资金到位;明确责任人,加强过程督办,确保建设到位;积极帮助搬迁户协调搞好生产资料的调配,解决搬迁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搬户搬迁到位;三是搬迁做到“四相符”。农户搬迁后,由乡镇党委政府集中向扶贫办提出验收申请,由扶贫办组织相关部门对搬迁进行统一验收。验收时通过查计划表看是否真正搬迁;查搬迁农户的富裕程度,看是否有搬富不搬穷的现象;查搬迁后的生活状况,看是否做到了搬迁后是否能逐步脱贫,真正做到搬迁计划相符、对象相符、标准相符、表册相符。四是兑现补助资金时逐级公示。严格按照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实施意见,对搬迁户户主姓名,家庭人口,扶持资金做到“三公开”,通过县、乡、村逐级进行公告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公告公示结束后,由乡镇扶贫项目办及财政所组织农户收集相关证据,按照“六联单”向扶贫办和财政局申请报帐拔款,确保资金足额落实到位。

(五)抓争取,确保搬迁资金足额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搬迁工作,针对我县扶贫搬迁工作任务重,投入大,扶持资金有限实际,县委副书记、县长叶丛同志多次带队赴省、市汇报争取省市扶贫办加大对我县搬迁扶贫工作的扶持力度。通过汇报争取,省、市扶贫办对我县扶贫搬迁工作的倾力扶持。省扶贫办扶持我县省级搬迁扶持资金200万元,市级搬迁扶持资金60万元,较往年有所增加,资金的争取为圆满完成任务奠定了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整合资金搬迁。整合利用整村推进扶贫资金,对搬迁的农户全面配套实施“一通二建三改”工程(通自来水,建沼气、建省柴火炉,改厨、改厕、改圈),实施生态移民,使搬迁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在集中搬迁的重点村扶持建设规模化的茶叶、桑叶基地,带动村级产业发展,搬迁农户户户有产业增收项目。

(二)创新机制搬迁。一是着远长远,实施生态移民。对搬迁的农户全面配套实施“一通二建三改”工程,使搬迁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以达到村容整洁。二是实施旧房改造。结合农村乡风特色,对部分旧危房实施房体加固,调屋脊,粉白墙,道禾场,既保证了农户的住房安全、节约了资金,又改善了环境,为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政策激励搬迁。在扶贫搬迁工作中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坚持贫困户优先,先易后难 ;坚持农户自筹为主,政策扶持为辅的四项原则。在搬迁对象的确定上,必须是真正的贫困户,必须由本人先提出书面申请;在安臵方式上,由农户自主选择搬迁类型,能集中搬迁的就集中搬迁,能分散搬迁的就分散搬迁;在建房标准上,由农户根据自身经济状况确定,能建楼房的建楼房,能建经济实用房的建经济实用房。在安臵的选址上,由各乡镇、村根据镇、村建设规划自行选址。在搬迁方式上鼓励四种搬迁模式。一是实行梯度搬迁。鼓励低山、河边的农户进城经商给予适当补贴,将其房屋和士地等低价转让给中高山地带的搬迁农户。二是集中安臵搬迁。村里制定新村建设规划,实施搬迁扶贫,集中建设农户住房。一方面村集体无偿为搬迁户协调划拨土地,无偿为搬迁户平整宅基地,极大调动了农户搬迁积极性,加快了扶贫搬迁的进程。四是分散扶贫搬迁。结合村级土地、山林有限的实情,农户可以根据自愿,搬迁到外县、外镇、外村,以分散的方式搬迁,有效解决当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政策扶持上,搬迁户除享受搬迁补助资金外,优先扶持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项目建设。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组织搬迁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是:

(一)搬迁建房投入大,农户自筹难。由于国家的投资只是补助性的,标准有些偏低,不可能同时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大部分搬迁的农户是贫困户,生活因难,积累有限,自筹部分难以拿出没有增收脱贫的项目,只能靠搬迁户自筹来解决存在问题。在我县农村农户新建一栋楼房需投入资金5—6万元,而每户的扶持只有1000至5000元左右,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贫困户无力筹资,因而打消了搬迁脱贫的念头,同时也无法或得政策扶持。

(二)移民搬迁后,解决农户耕地问题难度增大。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三十年不变政策。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原则,部分搬迁不远的移民通过原有耕地不变,也有部分移民通过垦荒和开发新耕地解决了耕地问题,但部分跨村、镇搬迁的农户,土地无法得到调整解决。

(三)移民搬迁后期发展慢。部分搬迁户由于住房投资大,房屋建成后背上了新的债务,造成了生活比以前还困难,因此在生产性投入上缺乏投入,农户经济发展缺资金。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搬迁扶贫工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以平民巩固扶贫搬迁工作成果,提高工作水平。

(一)加强领导,搞好协调,确保移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今后要结合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抓好对移民搬迁工作程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继续完善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移民搬迁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为移民搬迁工作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二)广泛动员,多方配合,加大对移民搬迁工作的支持力度。继续采分工和责任包保制,将移民搬迁工作作为推动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组织动员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继续落实好中央、省、市、县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从工程建设用材、用地、用水、用电和通路、通电话、通电视、通广播信号等方面对搬迁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扶持搬迁户发展经济,加快脱贫。

(三)妥善安置搬迁户,确保农户安居乐业。对移民搬迁的农户,由城建、公安、水利、教育等相关部门做好支持,当地的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及时解决好搬迁户的“三通一平”问题,使农户在行路、通讯、用水、用电方面得到有效解决。引导和扶持搬迁户发展特色产业,或从事第三产业,解决生活来源问题,使搬迁农户能够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5.扶贫工作队总结 篇五

一、2008年主要工作

(一)县扶贫办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县第十五届县人民政府召开第一次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及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新发[2008]11文件提出的学习提高、查摆问题、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工作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一是制定实施意见,成立**扶贫办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活动;二是结合单位和个人工作实际,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查找单位和个人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是结合部门职能,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何加于改进进行认真的讨论和座谈;四是始终坚持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贫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为主题来开展大讨论活动;五是认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办党支部先后深入平掌乡、建兴乡、平甸乡、水塘镇调研,征求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对2008工作完成情况的全面了解,参加座谈的乡村组干部群众达400余人次。

通过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实践活动,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观念有了新的转变,对扶贫职能进行了一次再认识,对县情、乡情、村情以及民意的认识有了提高,用心学习,用心思考,用心干事的氛围逐步形成。

(二)做好新化乡新甸村市级标准化综合扶贫项目验收工作

2008年3月13日,市级标准化综合扶贫项目验收组赴**县新化乡新甸村进行检查验收。新化乡新甸村的标准化综合扶贫项目于2007年5月经市扶贫办批准实施,该项目计划总投资84.7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扶持资金60万元;群众自筹(投工投劳折资)24.7万元。建设内容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科技培训等内容。具体包括村庄道路硬化4件6683m2;村组公路3千米;防洪沟渠1.68千米;科技文化活动室4所400m2;安居房1户;支砌挡墙247.4m3;架设铁板桥1座;举办科技培训班15期670人次。整个项目工程于2007年6月开工,2007年12月竣工,完成总资113.58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扶持资金60万元,群众筹集53.58万元),完成计划数84.7万元的134%。检查验收组通过实地检查验证、听取汇报、查阅项目建设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整个项目建设情况,对新化乡党委、政府以及新甸村两委领导班子能够统一思想、步调一致、精心组织、严格程序,强化监督,认真带领广大群众克服重重困难,按质、超额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表示赞赏,同意按合格工程项目通过验收。

(三)圆满完成2008年省市下达我县47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工作,项目总投资1057.2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705万元(省级420万元、市级28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和自筹352.26万元(每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项目覆盖47个自然村2128户8876人。

全县47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共完成村庄道路47件106073平方米,公厕36座230坑1040平方米,支砌档墙4568立方米,修复村组公路2件1.5公里;架设人畜饮水钢管19.4公里,建水池413立方米,新修三面光沟渠10件4.2公里;架高压电1公里,变压器1台;新建安居房31户2480平方米,改造安居房16户1680平方米;建盖科技文化活动室47所4685平方米,排水沟0.8公里,垃圾投放坑4座,娱乐场所二块1846平方米;种植经济作物1400亩,养殖250头,举办科技培训185期9537人(次)。

(四)实施2008年水塘镇革命老区标准化综合扶贫项目,项目覆盖水塘镇新寨村曼糯,腊哪,官护,杧木树4个小组、130户、570人。项目总投资97.8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补助60万元、群众自筹(含投工投劳折资)37.8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科技培训等。现在整个项目工程已完工。

(五)抓好易地扶贫开发项目

2007年省级财政投入200万元、市级财政补助9.3万元资金,对我县戛洒镇戛洒村白糯格52户205人和扬武镇丕且莫村45户195人实施易地搬迁建设,此项

目2007年批复,项目工程到2008年完工。现在两个易地搬迁点项目已完工,戛洒镇耀南村上下南恩完成房屋建设52户,建筑面积4358.64平方米;架DN50引水管4100米,安装入户主水管道;修复进村公路6公里,村庄道路硬化3966.9平方米;建盖砖混结构的科技文化活动室2幢160平方米,种植甘蔗600亩,举办科技培训4期660人(次)。扬武镇丕且莫村完成房屋建设45户,建筑面积3735平方米;架通人畜饮水管DN40mm1380米、DN25mm510米,建水池1个80立方米;架设10kv线路2.6公里、220v/380v线路1.5公里,安装变压器1台;铺筑村庄道路主道宽3m长360m一条,宅前道宽1.5m长910m一条;建盖科技文化室1所84平方米,场地一块500平方米;举办科技培训4期500人次。

(六)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争取挂钩扶贫单位加大对贫困村的支持力度

我办加强与53家市级挂钩单位的联络工作,加强对县级76家挂钩单位的协调服务工作,努力争取今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挂钩单位的支持,真正实现整村推进,一次脱贫的目标。据统计,2008年市县挂钩单位深入挂钩联系点指导人员共782人,其中:市级312人,县级470人;共争取各方资金628.7万元,其中:部门直接投入222万元,引进资金324.4万元,物资折款82.3万元;引进技术2项,资助学生14人,组织劳务输出240人次;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41期,培训人员达2184人。通过培训,多数受培训人员基本掌握了1-2门生产实用技术,使贫困村逐步实现了科技扶贫目标化、科技实施具体化、科技管理制度化、科技推广社会化。

(七)做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按照《玉溪市第二轮农村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玉妇联发[2004]6号)要求,我单位积极协助妇联做好2008年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八)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培训为重点,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我办积极与农业和社会保障部门合作,做好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今年把贫困地区的18名农村劳动力送到峨山县高级职业中学进行培训,并实现就业。

(九)抓好省级下达2008年建兴乡帽盒村帽盒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项目,投入该项目财政资金15万元,工程正值建设中,年底前完工。

(十一)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目前,贫困村互助资金100万元已到位,试点项目已经启动。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山区经济、社会事业得到发展。二是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基本温饱得到进一步巩固。三是实施扶贫项目,不仅加强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政府为人民办实事的思想宗旨,也加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树立了党和政府的威望,提高和发挥了执政的能力作用。

三、主要做法

(一)各级领导重视是搞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前提。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二)群众参与是搞好扶贫开发的关键。扶贫工作是进村入户的工作,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都是农民群众,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扶贫项目不可能真正发挥效益。我县在扶贫工作中,非常重视群众参与这一关键问题,群众参与体现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项目建设前,召开群众会议,分析贫困原因,讨论决定建设内容;项目建设中,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建立后续管理办法,由群众管好用好扶贫项目,改变重建轻管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扶贫项目的效益。

(三)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是搞好扶贫工作的保证。在项目管理上,严格按照省、市批复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实施,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坚持项目到村到户,责任到人,责任人对项目建设负领导责任;推行项目公示公告制,对项目计划安排、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等方面的不同阶段,采取公示公告方式,自觉接受监督;严格项目建设验收制,项目完成后,实行乡镇初验、市县全面验收、省抽查验收;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执行云南省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实行扶贫资金报帐制,扶贫资金由县级财政扶贫专户拨付项目所在乡镇财政所。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是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推进这些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面临的困难很多。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域面积广,村组分散,群众生产生活设施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特别是乡村、村组公路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农民素质培育工作,切实加大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也取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农民素质仍然偏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意见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扶贫部门的安排部署,做到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相结合,围绕目标,瞄准对象,坚持方针,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实现突破。

(一)整村推进扶贫是新时期重要的扶贫方式,对有效消除贫困意义重大,明年计划实施40个整村推进扶贫项目。主要布局在水塘镇、建兴乡、平掌乡、腰街镇。

(二)组织实施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项目,主要在水塘镇、建兴乡。

(三)实施稻田养鱼扶贫项目,该项目覆盖桂山镇、漠沙镇、建兴乡和平掌乡。

(四)完成小额信贷催收任务。

(五)进一步搞好挂钩扶贫单位的联络、协调服务工作。

(六)配合农业、社会保障等部门,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配合科技部门,搞好科技扶贫工作。

(七)加强扶贫队伍自身建设,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内部管理和人员素质提高方面实现新突破。

(八)积极完成县委、政府安排的工作,完成上级扶贫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八年十二月三日

6.扶贫工作总结 篇六

20xx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工作要求,我局领导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积极动员科室干部职工深入开展包村联户工作,努力为xx镇xx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扶贫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环节。年初,我局被确定为扶贫单位后,我局领导对扶贫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局党委书记、局长XXX同志,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X同志多次到帮扶单位——XX村了解村里的有关情况,并结合我局实际制订了扶贫工作计划。作为驻村扶贫工作人员,深刻意识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扶贫纪律,把以扮好角色,干好工作,切实履行好驻村扶贫人员的职责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及时制定工作计划,落实扶贫任务。

年初我局及时制定了xxx村双包双促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确定了以发展牛羊养殖和魔芋种植为主导产业的六大类10个扶贫项目计划,并逐一落实了包扶责任,为20xx年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切实帮助扶贫对象解决实际问题。为做好扶贫工作,切实帮助扶贫对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局从自身实际出发,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首先,在我们进驻XX,发现村两委办公室设施陈旧后,当即寻找了一批旧办公桌、书柜等办公设备,送到了村委会。其次,为筹集资金帮助XX脱贫致富,我局结合自身部门业务实际,由局长亲自出马,到省发改委、市发改委等有关单位多方面、多渠道寻求资金支持。

四、驻村蹲点,做好帮扶工作。为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我局共安排两名技术骨干到xx村驻村蹲点,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真帮实促,努力做好村民的贴心人。按照精准帮扶工作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结合我局工作小组的实际情况,从各科室共抽调x 名帮扶人员,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周至少到村到户1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

五、下步打算

7.扶贫工作队总结 篇七

一、工程进展情况

(一) 规划到村到户初步完成。

依托贫困嘎查村和新农村新牧区示范点建设, 在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 由苏木镇主导, 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和嘎查村两委班子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特色产业、村容村貌、生态环境、基层组织建设六项任务和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 有针对性制定嘎查村脱贫规划, 围绕增收产业、危房改造、劳动力素质提高三个重点, 有针对性的制定到户脱贫规划。目前, 贫困嘎查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初步制定, 正在进行逐级审定。

(二) 项目到村到户陆续开展。

围绕贫困嘎查村, 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和到村到户脱贫规划为引导, 以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支撑, 以金融扶贫富民贷款为补充, 统筹整合各项涉农涉牧资金, 本着“政府主导、部门参与,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和“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总体原则, 有针对性地落实六项任务、三个重点和“十个全覆盖”工程, 确保扶贫项目和扶持措施到村到户。现已在13个重点嘎查村落实“十个全覆盖”工程, 每个嘎查村安排1-6个大项目。目前, 除少部分项目建成使用外, 大部分项目正在开工建设, 建设资金正在逐步落实。金融扶贫金穗富农贷稳步推进, 全旗审批发放26个嘎查1515户5800万元, 扶持贫困户657户2532万元, 其中14个“三到村三到户”重点嘎查村审批发放927户3516万元, 扶持贫困户467户1726万元。

(三) 干部到村到户全面落实。

全旗29个“三到村三到户”重点嘎查村全部安排了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 队长从22个盟直帮扶单位和7个旗区帮扶单位中选调, 由盟、旗组织部派驻挂任嘎查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副主任, 或一肩双挑。这些挂职干部下去后, 首先配合嘎查村两委班子在人均纯收入排序、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建档立卡上做了大量工作, 随后在协助填填制贫困嘎查村、贫困户登记表和扶贫手册, 以及制定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实施方案。

组织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和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作专题会议, 审议印发《“三到村三到户”工作方案》, 安排落实了驻村工作队, 明确了工作队职责和考核办法, 为干部跟着项目走, 推进扶贫攻坚重心下沉注入强劲动力。

(二) 加强宣传引导, 强化政策导向。

实施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程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形式。为确保该工程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旗里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苏木镇和嘎查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以及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等各种形式, 对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程进行了广泛宣传。

(三) 调整帮扶单位, 强化结对帮扶。

抓住省级领导帮扶贫困旗县的有利机遇, 强化13个盟级领导联系帮扶苏木镇、34个旗级领导联系帮扶嘎查村、203个盟旗 (区) 直单位结对帮扶嘎查村工作机制, 使全旗139个嘎查村均得到有效帮扶, 同时调整优化“三到村三到户”贫困嘎查帮扶单位, 使之结成强有力的扶贫帮困对子, 最大限度的调动各种资源推动扶贫开发。

(四) 严格考核机制, 提升工作效率。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工作驻嘎查村干部选派管理办法》, 旗委组织部、旗直机关工委和旗扶贫办将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工作纳入平时考核和日常监控范围, 目前正在联合制订驻村工作队考核管理实施细则, 把结对扶贫、干部驻村、规划编制、项目引进、资金落实、扶贫成效等作为考核重点, 对帮扶单位、苏木镇和驻村干部进行绩效考评, 考评结果与干部政绩挂钩。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 宣传发动不够到位。

个别嘎查村由于宣传发动不够深入, 导致农牧民对“三到村三到户”工程了解不深, 配合度和主动性不够高, 部分农牧民固守“等、靠、要”思想, 对实行精准扶贫存有抵触心理。需要继续加强政策宣传, 让贫困农牧民更深的理解这项惠民政策, 自觉克服消极情绪, 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

(二) 蹲点服务不够到位。

个别驻村工作队没有处理好单位业务和驻村工作之间的矛盾, 未能沉下心开展驻村工作, 加之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 致使驻村工作推进差强人意。需要苏木镇、嘎查村和结对帮扶单位加强沟通, 切实采取措施解决驻村工作队深入基层面临的实际困难,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让他们扑下身子、塌下心来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三) 规划编制不够到位。

虽然重点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初步制定, 但普遍不够完善, 部分项目尚未纳入“十个全覆盖”工作盘子, 缺乏可操作性和科学性。需要到村到户脱贫规划按规定程序形成后, 抓紧与相关部门联系对接确立, 并逐级上报审核审定, 确保规划项目能够落地生根, 真正发挥应有效益。

(四) 结对帮扶不够到位。

部分帮扶单位因缺少人手和必要经费, 对结对帮扶在思想上重视不够、行动上被动应付, 存在畏难情绪。需要加强平时考核、日常监控和督查力度, 推动帮扶单位落实帮扶责任人, 发挥部门优势, 强化对口帮扶, 并引导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 完善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五) 项目落实不够到位。

“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缓慢。目前, 除危房改造、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活动室配套建设等项目外, 其他项目因履行程序、上级资金未到位、建设资金缺口大等原因至今未开工。需要抓紧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 争取工程项目早落地、早实施、早见效。

四、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 以精准识别为重点, 落实好到村到户脱贫规划。

在完成贫困户、贫困嘎查村的精准识别并公示公告无异议后, 如实填写“三表一册”, 精准建档立卡, 确保信息联网, 以此为基础由各苏木镇指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完善贫困嘎查和贫困户制定到村到户脱贫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贫困嘎查脱贫规划由嘎查两委班子、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共同制定, 贫困户脱贫规划由贫困户和帮扶责任人共同制定, 抓好项目的确定与实施, 做到“一村一策, 一户一法”、有的放矢。

(二) 以增收减贫为目标, 全力抓好专项扶贫。

一是围绕“五通、五有、一产业”, 组织实施好六项任务、三个重点和“十个全覆盖工程”。二是围绕“减少农牧民, 富裕农牧民”, 组织实施好易地扶贫和转移致富, 推动城乡一体化化发展。三是围绕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发挥好财政专项引导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四是继续扩大贫困嘎查村互助资金实施范围, 努力提高贫困嘎查村、贫困户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能力。

(三) 以结对帮扶为动力, 完善社会扶贫机制。

构建自治区、盟、旗、苏木镇四级联动扶贫机制,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强化扶贫攻坚“三到村三到户”结对帮扶工作力度, 落实帮扶单位领导责任、驻村工作队蹲点指导责任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责任, 推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机制, 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胸中有蓝图。

(四) 以深化行业扶贫为主线, 稳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扶贫攻坚资金整合方案》, 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 统筹整合各类涉农涉牧经济社会发展资金, 集中投入配套建设, 完善贫困嘎查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 做到重点贫困嘎查村一年有变化、两年出实效、三年大变样, 推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向农村牧区拓展延伸,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 以提升嘎查村两委班子能力为抓手, 强化基层组织服务职能。

8.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展情况 篇八

一、1270个县已全面开工,项目开工率达98%以上

截至9月底,22个省(区、市)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全面启动,开工县数1270个,占计划县数的99%以上。开工项目17269个,项目开工率达到98%。其中,已竣工项目2093个,已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万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以来,项目开工率达到100%的省份由此前的仅重庆市1个,增加到吉林、山东、湖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青海8个,山西、河北、宁夏3个省份开工率提高了5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仅河北、广西、福建3省区因土地审批程序等原因,开工率在90%以下,分别为88.6%、84.7%和84.4%。

二、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3.84平方米,总体控制在政策“红线”之内

截至9月底,全国已开工建设安置住房108万套,9244万平方米,配套建设学校及幼儿园1345个、卫生院所1347个、安置区活动室1964个。已累计完成总投资951.58亿元,投资完成率41%。初步统计,2016年计划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为23.84平方米,总体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的“红线”之内。

三、各省2016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于今年3月和6月分2批下达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193.6亿元,实现对年度建档立卡搬迁任务计划的全覆盖。截至9月底,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分解下达到市(县),并按照今年249万人搬迁任务要求,用于补助年度计划内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房建设。

四、18个省级政府已与投融资主体签订购买服务协议,贴息贷款承接速度明显加快

目前,22个省(区、市)均已明确由省级政府或授权有关部门与省级投融资主体签订易地扶贫搬迁政府购买服务协议。除安徽、福建、河南、重庆4省(区、市)外,其余18个省份省级政府均已与投融资主体签订了购买服务协议,其中:吉林、江西、山东、湖北、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1个省份为现场会后新签订购买服务协议。同时,省级投融资主体承接贴息贷款速度明显加快。河北、山西、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等10个省份已与两行签订贷款合同,并承接贴息贷款337.7亿元,较现场会前增加238.3亿元,其中云南、四川、湖北3省分别新增105亿元、74.5亿元、47.6亿元;河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青海、宁夏8个省份已承接专项建设基金189.95亿元,其中,湖南、四川、云南3省已完成“十三五”时期专项建设基金全部额度的注入工作。

五、283亿元地方政府债所筹资金已支付到项目,部分省份存在债务资金滞留现象

截至9月底,除山东、湖南2个省份未发行地方政府债外,其余20个省份已发行地方政府债635亿元,占“十三五”时期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政府债控制规模的63.87%。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福建、江西、湖北、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份用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地方政府债已全部发行完毕。在已发行的地方政府债中,有615.54亿元已注入省级投融资主体,283.06亿元已支付到具体项目,分别占已发行地方政府债总额的96.93%和44.57%。其中,内蒙古、吉林、江西、重庆、甘肃、宁夏、新疆7个省(区、市)发行地方政府债全部滞留在省级投融资主体或市县实施主体,滞留资金132.1亿元,其中甘肃49亿元、重庆24亿元、江西和内蒙古各20亿元。有11个省份出现部分资金滞留,其中贵州100亿元、山西34亿元。仅湖北、西藏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已全部支付到具体项目。

六、搬迁与脱贫同步规划,后续脱贫措施和就业岗位正在加快落实

各地在编制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时,同步制定了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扶持计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产业培育、就业培训等工作。初步统计,今年计划搬迁的贫困人口中,各地已开展就业技能培训62.33万人次,在本地落实就业岗位42.2万个,拟劳务输出人口81.73万人,通过产业扶持人口117.6万人。

七、12个省份专门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9.扶贫工作总结 篇九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扶贫开发定点帮扶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驻村管理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指示,按照统一安排部署,紧紧围绕构建和谐封丘和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的目标,我单位在2014年定点扶贫工作中积极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帮扶村的扶持力度,着力做好新一轮定点扶贫帮建工作。现制定2014年定点扶贫帮扶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帮扶对象×村村基本情况

×乡×村,位于黄河下游北岸,是一个以农业种植为主村,属2006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全村现有村民小组7个,共270户1100人,村干部3人,党员40人,耕地面积2500亩,原属水田种植,现在全部改成旱地种植,是×县无公害优质小麦和玉米生产基地区域。目前,该村人均年收入3000元,在全县村级收入中属于中等水平。

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由于帮扶村一直以来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我们将利用业务优势,一是对帮扶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升农业种植技能;二是发放农业知识手册,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快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步伐。

10.扶贫工作总结 篇十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重大决策听证情况(二)重要事项公示情况

今年我办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继续推进重要事项公示工作。至目前共公布5项:扶贫办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公示;

扶贫办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财政供养人员的情况公示;县扶贫办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试行)公示;县扶贫办干部外出学习考察管理制度公示;扶贫办会议管理制度公示。

(三)重点工作通报情况(四)政务信息查询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县扶贫办在贯彻落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进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对四项制度学习宣传不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有关业务知识技能操作掌握还存在一定不足。

(二)各科室在开展“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工作中与贯彻落实“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工作未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工作的推进。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加强联络员队伍建设,进行规范用语培训,进一步熟悉本部门业务及相关政策,规范解答公众提问,提高查询服务质量。

11.30年扶贫工作重心演变 篇十一

如何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实际上一直是我国扶贫政策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我国农村扶贫工作虽然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以贫困县为扶贫单元的瞄准,2001年开始的以贫困村為扶贫单元的瞄准,到现在,强调的精准扶贫战略,但是不论扶贫瞄准单元如何变化,如何实现针对扶贫对象的瞄准和扶贫资源的有效分配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存在低的瞄准率,高的漏出率,甚至出现扶贫资源的流失和挪用等一系列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发展形势和30年前刚刚提出开发式扶贫时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发力”,这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决定的,也是由开发式扶贫面临新挑战决定的,坚持精准扶贫是必然趋势。

国家整体发展形势发生变化。在过去30年里,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的涓流效益和开发式扶贫的瞄准贫困人口,使得减贫的成效较为突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同时还面临区域间、城乡间、群体间和贫富间的差距,增速放缓和发展不平衡对经济增长的制度性效益产生双重约束。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使得贫困地区发展路径选择又多了需要考量的因素,发展成本大大提高。这些都给开发式扶贫的实施效果带来了冲击。

乡村社会的快速转型正在导致开发式扶贫的主体缺失。主体的缺失,成为限制到户扶贫政策最终落实和发挥效果的主要结构性障碍,使得真正参与到村级扶贫决策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妇女,容易导致参与不力、监督不力,为扶贫资源分配不合理埋下伏笔。

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导致扶贫开发所扶持的产业缺乏应有的动力机制。在当前经济背景下,传统种养业的收益越来越少,各地到户的开发式扶贫仍然以发展农户种养业为主,造成从事扶贫开发所支持的产业活动机会成本远远高于从事其他行业,扶贫开发的扶持难以对农户形成有效的行动推动力。此外,在开发式扶贫资金总量约束下,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获得资金扶持通常都是年度性或者一次性的,无法提供持续的扶持和支持,难以形成有效的脱贫动力。

扶贫资源管理的刚性要求制约地方扶贫创新能力的发挥。扶贫资金专项划拨、严格按照审批使用和管理,使得扶贫资金难以满足不同地区的资金需求。为了防止县乡两级滥用、挪用扶贫资源,大部分扶贫资金都是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到县,县乡两级必须严格按照资金的投向来使用。这虽然保证了扶贫资金使用的财务安全,但却限制了县乡两级扶贫工作的创新能力以及应对不同贫困特点和问题的能力。全国不同区域在扶贫方式上呈现出一致性的趋势和特点,这显然不符合不同地域间贫困问题差异的现实。

责任编辑 王碧清

12.扶贫工作队总结 篇十二

中国扶贫基金会河仁慈善基金会援建的湖坊小学“河仁学舍”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不仅是专项扶贫的必要补充,而且也是整个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会扶贫,既是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贴近基层、转变作风、了解民情、培养干部、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更是各级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对推进扶贫开发、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自2012年开始,江西省民政厅、江钨控股集团公司定点联系帮扶黎川县。“十二五”期间,江西中烟、江西师大、省农垦办、省外专局等4家省直(属)单位及抚州市政协办、市教育局等16家市直单位在黎川开展定点扶贫。全县每个县直单位挂点帮扶一个村,每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2户贫困户。全县有15家企业结对帮扶19个村。中国扶贫基金会、上海市工商联光彩事业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和组织积极参与黎川扶贫开发。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倾情帮扶,有力地推进了黎川各项民生事业特别是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加快了全县扶贫开发进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黎川县创新举措,精心组织,主动作为,在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良好的帮扶氛围,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社会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省定点联系扶贫力度大。黎川县大力发扬苏区精神,积极策应省领导定点联系帮扶黎川工作,省定点联系帮扶黎川工作组和省民政厅、江钨集团等有关单位加大帮扶力度,帮助黎川协调争取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和政策,自2012年以来,省直各有关单位累计帮扶项目资金2亿余元,全县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切实加快了黎川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江西省政协黄跃金主席在黎川调研座谈扶贫工作

二是省直(属)定点帮扶成果丰硕。省直(属)扶贫单位以扶贫帮困为已任,下派工作组驻点办公,精心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定期组织走访慰问,积极为贫困村出资、争资、跑项目。第二轮省直(属)4家定点扶贫单位落实帮扶资金834万元,其中中烟公司2014年捐赠资金500万元支持我县贫困村新农村建设;共帮助争取项目资金3471万元,其中省农垦办帮助洵口镇争取到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1344万元;各项捐赠折款22万元;江西师大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跳出贫困村搞扶贫,开展校县合作,与县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大力帮助黎川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人才培养、扶贫等事业。

三是抚州市直定点扶贫力度不断加大。市委、市政府安排了3位市领导 在黎川开展包乡扶村工作,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实施意见》( 抚办发 [2014]5号),安排16家( 在之前8家基础上增加8家)市直单位定点包扶8个贫困村,并将市直单位定点包扶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评。

四是企业结对帮扶有特色。黎川县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贫困村特点和帮扶企业情况,主动对接相关企业,组织召开座谈会,切实当好结对“红娘”。全县动员组织15家企业(其中农业产业企业9家、工业企业6家)结对帮扶19个村(其中贫困村15个、库区移民村4个),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2014年,结对企业已捐赠57万元(其中捐资16万元、捐物折资41万元),帮扶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和贫困家庭子女就学。

五是县直单位和党员干部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省委“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部署,积极推进帮扶到户工作。县委制定了关于开展机关干部集中下基层活动推进“连心”工程的实施方案。各机关单位在民情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帮扶计划,并定期上报计划落实情况至县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将帮扶情况纳入干部考核。全县1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到挂点村认穷亲,结对子,在资金、技术、信息上进行帮扶。全县机关党员干部共结交农民朋友2377户,帮扶贫困户1000余户。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县直机关落实帮扶资金300余万元,其中贫困村帮扶资金50余万元,解决群众困难问题145件。

六是社会各界扶贫氛围浓厚。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共计1200余万元,其中中国扶贫基金会联手河仁慈善基金会捐赠200万元“筑巢行动”项目,联手江铃集团捐赠18万元溪桥工程项目;上海市工商联(上海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510万元支持黎川县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捐赠了教育事业发展资金20万元;上海华侨基金会 ( 上海徐汇区牙病防治所 ) 捐赠了“黎川口腔保健项目”资金30万元;澳门江西同乡会、香港地区省政协委员分别捐赠30万元援建栗塘幼儿园、裘坊中心小学教学楼;民建江西省委会捐赠30万元在黎川县二中设立“民建思源·佑华教育移民班”;江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捐赠32万元“千百十”助学工程项目;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无偿捐赠了价值120万元的多维软糖营养补充剂,并联手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捐赠了两辆救护车;广东商会向黎川县无偿捐赠了两辆救护车;黎川在外成功人士严金泉在黎川设立100万元教育助学金;京抚商会、黎川康舒陶瓷公司分别捐资金10万元在黎川二中设立宏志班;爱心QQ群、“黎明脚步”健身协会定期组织会员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县总工会每年定期组织金秋助学活动;等等。

二、主要做法

工作中,主要做到“五动”:

一是高位推动。黎川县高度重视社会扶贫工作,每当省市挂点单位和社会机构或捐赠个人来调研考察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会亲自过问或陪同,分管领导会陪同调研考察,县扶贫和移民局、各有关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主动介入。为争取上海市工商联支持,县委书记亲自带队拜访、汇报工作。上海市工商联捐赠项目完成后,我们精心制作了项目光盘,全过程展示项目过程,分项目制作了锦旗,县委书记亲自带队赴上海汇报,并争取进一步的支持。

二是政策牵动。县委、县政府专门研究印发了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及扶贫到户工作方案,出台了推进社会扶贫工作具体意见。县政府对积极投身扶贫事业的企业给予优先扶持政策,农业产业企业符合申报省市级龙头企业的优先呈报,省市组织的省内外和国外产品展览优先考虑。

江西中烟援建日峰燎源新农村点新貌

三是动员发动。一是书面动员。黎川县专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工作的函》,让各有关单位和企业充分了解全县扶贫工作情况和贫困现状,增强结对帮扶的针对性。二是座谈动员。充分利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职能,协调工商联、台办、工信委等单位,组织召开有关商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散发宣传资料,宣传扶贫开发的目的、意义,激发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工作热情,同时掌握企业或个人帮扶意愿。三是登门动员。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逐个企业逐个单位登门拜访动员,帮助企业和社会机构及个人提出参考建议。

四是协调联动。为推动工作,黎川县扶贫和移民办积极跟进,及时掌握各乡村贫困现状及相关诉求,主动邀约企业和社会机构及捐赠个人深入结对帮扶村(贫困户)调研走访,增进了解,落实具体帮扶举措。在县领导高位推动下,主动与上海市工商联等组织沟通联系,协调推进项目。积极发挥农业产业化企业或优秀合作组织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利康绿色农业有限公司指导帮扶洵口镇石莲村发展食用菌生产,把荷上村小组菇农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成立了旭日食用菌合作社,新建了4个钢架示范大棚。黎川船屋白茶公司帮助社苹村发展种植白茶500亩;黎川县东鑫实业公司免费发放红豆杉树苗给农户种植;黎川森冠公司大力扶持光辉村种植香榧1000余亩等。

13.扶贫工作队总结 篇十三

工作打算

县党建办:

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建“和谐”甲定,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程,认真深入开展“三创三强”活动,切实围绕建设社会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于二00七年三月三日县委、组织部选派为独山县党建扶贫工作队员,派驻甲定乡米懂村开展党建扶贫工作,在乡党委、政府指导下使我村的各项事业得到稳步快速发展。现将米懂村党建扶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党建工作情况

米懂村以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程为契机,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认真开展“三创三强”活动。在村两委班子建设中,不断强化村党员学习,在党的建设与实践活动中,村委班子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按发展党员要求,村支部决定吸收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吴从信、吴从进为预备党员,科技能手吴吉品转正式党员,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村委班子产生了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党的基层组织的生机

和活力,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成果,现全村党员15人,40岁以下有4人,男15人、女2人,文化程度初中7人、小学10人,积极动员村党员、群众配合搞好行政村合并宣传工作,为村两委班子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帮扶工作

1、为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实施“双培双带”把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干部,使农村党员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发挥表率作用,每月利用远程教育接收站或观看光碟形式开展党员、群众的政治、法律、法规和农技知识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人数月达50人,逐步造就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新型农民。

2、深入基层服务“三农”,密切联系群众,在全村推广和引导种植优良水稻、杂交玉米,入村指导农户稻瘟病的防治工作,在插秧季节赠发预防稻瘟病药物,在重灾区连片喷雾面积31亩,为村粮食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进一步发挥党员在发展生产建设新农村中起到表率带头作用,在村干部支书家试种2分科技西红柿示范田,现已采收结束,亩产达4500斤,西红柿试种已成功,为明年扩大种

植面积提供试验保障。

3、深入村、组了解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实际困难。引导做好畜禽良种引进,动物疫病防治及养殖技术指导,渔业推广50亩,及时提供农牧业信息二期,发放资料80份,通过加强引导,村涌现吴从信、吴吉道两户二元母猪养殖大户,是村级科技致富的致富带头人。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

1、村党员流动性大,在开展党员的基层组织实践活动中参与的党员数量少,村“两委”班子工作缺乏自我创新意识。

2、青壮年知识分子外出务工人数较多,剩余劳动力老龄化,群众对村级经济发展没有方向与目标。

3、村民自治管理有待加强,导致影响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下步工作打算:

1、切实加强配合村领导做好党员及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加强对他们的联系为发展我村外出务工经济寻找更宽裕广的路子。

2、协助村“两委”班子,解决和正确处理好群众在生

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抓好建设新农村的发展机遇,搞好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

6、继续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对村党员、群众进行普法知识和科技文化的学习培训,同时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努力提高群众综合素质。

7、协助搞好村委班子的建设和行政村合并工作,进一步规范村两委班子的具体职责、工作程序,推进村级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

8、深入调查,探索农牧业生产发展方向,建立党员“双带”示范,积极培育典型户,促进带动、引导村级经济发展。

驻甲定水族乡米懂村党建扶贫工作队员

黎 泽 举

14.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一、强化组织领导

2008年年初,我镇召开镇直各站所、村组干部全体会议,就县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全面贯彻,分解了本扶贫工作;并成立了以镇政府镇长为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镇直各站所所长、各村委会支书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扶贫办,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二、强化宣传

扶贫工作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为构建“和谐那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我镇在扶贫工作上大力宣传:要求各村把县相关文件精神贯彻到组,再落实到农户,做到家喻户晓,相互监督,大造扶贫工作声势;利用各种形式对外宣传我镇扶贫工作落实的情况,取得的成绩,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我镇扶贫工作。

三、强化落实

我镇在扶贫工作中,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的落实并完成了年初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认真上报各种资料表册。按主管部门要求,我镇认真上报各种资料表册。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好评。

15.扶贫工作队总结 篇十五

一、整村推进夯实脱贫致富之基

2006至2010年,莲花县以3000多万元财政扶贫资金为“酵母”,整合各类资金4000余万元,集中用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深山移民得到妥善安置

截止2010年8月,共完成深山移民搬迁9800余人,先后从深山区整体搬迁自然村落86个,建立集中安置点42个。

三、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全县使用财政扶贫培训资金198万元培训贫困农民6000余人次(其中培训大学生村官36名,中高级技师108名),转移劳动力5800人次。

四、互助资金试点为贫困村群众带来了新希望

2009年起,莲花县向省扶贫办争取在5个贫困村实施互助资金试点,每个村注入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

五、产业化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

以“培植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市场,逐步形成县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扶贫开发格局”为扶贫开发思路,围绕果、油、畜、苗木构建扶贫支柱产业。

六、定点帮扶情系老区人民

“十一五”期间,莲花县安排扶贫工作组36个,共投入帮扶资金千万余元,结对帮扶贫困户1800多户。

七、社会扶贫真情不断胜春水

上一篇:民情日记:炊烟升起下一篇:新员工年度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