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合理使用规范

2024-07-19

抗生素合理使用规范(共16篇)

1.抗生素合理使用规范 篇一

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文章从抗生素的作用、善医临床常用种类、药理方面进行阐述,并结合善医工作实际,对抗生素的`用药范围、常见的认识误区、配伍禁忌以及免疲效果影响方面叙述了如何正确用好抗生素.

作 者:周万超 涂云凤 陈永泉 作者单位:周万超(水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水富,657800)

涂云凤(盐津县畜牧兽医站,云南,盐津,657500)

陈永泉(大关县畜牧局,云南,大关,657400)

刊 名:云南畜牧兽医英文刊名:YUNN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年,卷(期):“”(z1)分类号:S859.79+6关键词:抗生素 用药误区 配伍禁忌

2.抗生素合理使用规范 篇二

1 国内外抗生素使用现状

据美国疾病管理中心调查, 每年约有1.5亿件抗生素处方, 其中1/3是非必要处方, 感冒的有1800万件处方均为非必要处方, 使用抗生素后生命力弱的细菌可被杀灭, 但残存的细菌则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 增加耐药菌似乎与抗生素用量成正比例增加。细菌一旦产生耐药性后, 如不使用更加强有力的抗生素, 则疗效欠佳。如果一旦出现完全获得耐药性, 后果不堪设想。中国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显示, 在8625例外科手术不合理用药事件中, 选药占了16%, 用法用量占了15%, 用药途径占1%, 在溶媒选择上占0.8%, 联合用药占9%, 手术期用药占51.9%。“根据抽样调查统计分析”, 由于群众用药知识的缺乏, 大约占30%的人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 只要感觉不舒服就吃一点, 卫生部医政司负责人介绍, 目前我国每年因抗生素滥用而导致的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 8万病人因不良反应而死亡。

2 必须合理使用抗生素

“广义”的说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要从细菌的敏感性考虑, 还应从药物的药效学特征、药代动力学、药物稳定性等方面考虑。而且, 抗生素必须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合理使用, 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2.1 不能盲目使用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有的人将抗生素作为能药, 不管得了什么病, 既用抗生素治疗, 这是极大的错误, 一定要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疾病, 如病毒性疾病就不宜使用抗生素, 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狭炎, 大部分是病毒所致, 因此, 这类疾病无需使用抗生素, 而因使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抗生素的运用应根据药物试验结果选用。

2.2 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2.2.1 严格掌握适应证。凡属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外, 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体内过程与疗效的关系。

2.2.2 除病情危重且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外,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生素, 因抗生素用后常常使致病微生物不易检测, 且使临床表现不典型, 影响临床确诊延误治疗。

2.2.3 病毒性或估计为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感染并无疗效。对麻疹、腮腺炎、伤风、流感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是无害无益的。因此除能肯定为细菌感染者外, 一般不采用抗生素。

2.2.4 皮肤、黏膜局部尽量避免应用抗生素。因用后易发生过敏反应且易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 除主要供局部用的抗生素如新霉素、杆菌肽外, 其他抗生素特别是青霉素G的局部应用, 尽量避免在眼黏膜及皮肤烧伤时应用抗生素, 要选择适合的时期和适合的剂量, 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

2.2.5 用一种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用两种。

2.2.6 在没有明确病原菌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就要使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生素。

2.2.7 轻度或中度感染不应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

2.2.8 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疗。

2.2.9 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2.2.10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要严加控制。尽量避免在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故其易导致过敏反应, 也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2.2.11 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采取各种综合措施以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如降低病人过高的体温, 注意饮食和休息,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改善微循环, 补充血容量, 以及处理原发性疾病和局部病灶等。

2.2.12 确诊细菌感染时。

2.3 考虑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

没有一个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无不良反应的,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还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四环素会使体内耐药菌大量生长繁殖, 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染。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2.4合理联合使用抗生素

有些人认为使用抗生素种类越多越能有效控制感染。其实不然, 抗生素之间联合使用有协同、累加、拮抗和无关等情况。据临床药学工作者统计, 约60%~70%的情况表现为无关作用或相加作用;20%~25%的情况表现为增强作用;10%~15%的情况表现为相互拮抗作用。因此不提倡联合使用抗生素, 联合用药可增加不合理用药因素。反而降低疗效且易产生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合并用药种类越多, 不良反应发生就越高。因此, 凡使用一种抗生素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 尽量不使用第2种和第3种。只有对那些感染特别严重, 估计有两种以上细菌感染, 估计使用一种抗生素难以控制感冒时, 才考虑联合使用相应的抗生素。

摘要:近年来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 使得抗生素在治疗的同时, 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因此我们号召医药界要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抗生素类,合理化

参考文献

3.浅析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篇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7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86-01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致病细菌和人类使用抗生素一直在演变和发展。新抗生素的不断出现和使用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但在同一时间,大量长期地使用抗生素,也逐步使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1 现阶段我国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中国慎用抗生素联盟最近公告指出:中国成为世界上细菌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滥用的毒副作用已经超乎想象。抗菌药物的管理、合理用药的宣传、政策法规的制定已刻不容缓。目前,主管部门已经制订出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并上报国务院审批,将更有效地遏制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国家卫生部已组织医学专家和药学专家制订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同时还建立了评估医院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以及推进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调查和病原菌耐药监测工作。抗生素的滥用,在中国是很常见的。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90%的为一级医院。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1.1 药物治疗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医生通常寻求保险意识,盲目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没有一个明确的指示,联合用药,无针对性地预防用药。同时,未充分利用的药物代谢和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忽视抗生素或抗菌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药物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人和疾病的影響。

1.2 抗生素适用范围过宽或失控,各种原因的临床适应症和适应症不明确的剂量在抗生素使用中占很大比例。

1.3 不依照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原则及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药物,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高级抗生素,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加快发展细菌耐药性。

1.4 抗生素使用之前未做过或未送检相关的标本,主要靠经验或主观想象用药。

1.5 环境因素与经济效应。

2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我国抗生素药物的整体使用率偏高,约70%-80%,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不合理用药。

2.1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各医疗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因地制宜,制定抗生素的使用标准,实现安全、有效地使用抗生素。

2.2 选择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概念是安全和有效地使用抗生素。

2.2.1 正确使用抗生素,必须先有一个明确的指示。标志必须是一种细菌感染,并有明显的感染部位,感染的症状和感染的诊断。

2.2.2 病原体检查,选择细菌敏感性高的药物,根据细菌药敏概况药物的选择,考虑细菌耐药性,尽可能使用抗生素的抗菌谱窄。

2.2.3 避免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联合应用指征,一般两种可取的。遵循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性原则。

2.2.4 注意合理的药物配伍,避免频繁换药,合理使用控制抗生素剂量、持续时间和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的感染情况抗生素药物治疗,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的抑菌浓度。

2.3 抗生素使用应遵循预防性使用原则;有迹象表明,有针对性的在同一时间,剂量和治疗时间应该是合理的。外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以防止操作中可能发生的细菌感染及术后感染。研究发现:手术患者发生细菌污染的高风险期的操作会持续一段时间的治疗阶段;所以感染和开放性操作如人工植入手术、伤口长时间暴露的组织或器官移植应术前应预防性给予药物,但我们必须把握好机会和药物剂量。内科系统在预防疾病、风湿热等,细菌性心内膜炎和一些传染性疾病密切联系的预防,为老年人、儿童、糖尿病患者和粒细胞减少和免疫力低下的应给予预防用药。

3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几个原则

加强对抗生素的应用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规范。

3.1 抗生素的管理和指导组的建立。

3.2 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的监测工作。

3.3 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3.4 加强对医院内部感染的措施。

3.5 要不断规范抗生素的市场管理。

3.6 做好抗生素的使用监督工作。

4 讨论

4.抗生素合理使用规范 篇四

1、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是用化学合成法生产的相同 或类似物质,它在低微浓度下对特异的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预动物疾病和促进动 物生长。

2、抗生素的特性和在猪各阶段使用:笔者认为在规模化猪场主要研究抗生素耐药性、副作用和功效 以及动物特异性疾病是规模化猪场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核心问题,同时规模化猪场药物预防程序的的核 心药物必须具备副作用小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生素才能够提供优质绿色肉产品,这样有助于规模化 猪场的可持续发展。以下为多年在规模化猪场使用抗生素经验值(仅供参考): 类 别 β-内酰氨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氯胺苯醇类 大环内脂类 多粘菌素类 聚醚类 磷酸化多糖类 多肽类 磺胺类 喹诺酮类 硝基呋喃类 硝基咪唑类 硝基酰胺类 喹啉类 副作用 + +(仔猪)+++++ +++++ + —(仔猪)— — — + + +++++ + ++++ +++ 耐药性 + + + +++++ + — — — — +++++ +++++ +++++ + +++++ +++++ 功效 G+ G- 广谱 广谱 G+、支原 体等 G- G+、原虫 G+ G+ 广谱、原虫 广谱 广谱 广谱 广谱 广谱 怀孕母 哺乳母 猪 猪 使用 禁用 限用 限用 使用 禁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使用 限用 禁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限用 使用 限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使用 限用 禁用 仔猪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使用 限用 使用 中猪 使用 限用 限用 限用 使用 限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育肥猪 使用 禁用 限用 限用 使用 禁用 使用 使用 使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限用 限用 禁用

注(+)表示不严重,(+++++)最严重、(—)表示没有

结论:可以分析发现多粘菌素类、聚醚类、磷酸化多糖类、多肽类抗生素不产生耐药性,同时无副作 用,一般用于饲料添加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但是多粘菌素类主要抗G-仅限于仔猪使用;β内酰氨类、氨基糖苷类(限仔猪使用)、大环内脂类、硝基咪唑类由于副作用小

且不产生耐药性一般 是常用基础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副作用小但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一般限制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一般不易产生耐药性但副作用大限制使用;氯胺醇类抗生素副作用大很容易产生耐药性一般限用,但 是许多猪场作为主要抗生素使用自食其果。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与细菌的抗药性有一定的关系,具体 而言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球杆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杆菌次之,经过多年的使用发现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依然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第三,药物的耐药性同时在不断变化。经常使用就会产生耐药性,管制使用就可以避免耐药,例如磺胺类、第三代氟喹诺酮类以及氯胺醇类 就必须管制,β-内酰氨类尽量限制使用。第四、纵观国内外有关用药法律法规极大地体现了耐药性和 副作用这层关系,保障人类健康和畜禽福利。同时说明人用抗生素和兽用抗生素主要重合于 β-内酰 胺类、大环内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范围。

3、根据猪的形态特征学推理出规模化猪场主要病因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依据。笔者在<兽医导刊>第 三期《规模化猪场药物预防程序》一文讲抓住主病因为主,副病因为副的观点。猪的内涵型疾病就是 猪瘟、口蹄疫、慢性呼吸道病和慢性肠道病以及猪“高热病”。其余为外延性疾病。有些疾病虽然还 在讨论中,但是《自然辩证法》和《进化论》以及《形式逻辑学》的理论可以肯定猪的内涵型猪病是 猪这种动物的特征性疾病,不管是家猪、野猪、国内国外猪会感染。猪内涵性疾病也是猪的主病因,是高产动物猪数量的调节杠杆同时是规模化猪场“养猪风险”的最重要体现。猪瘟死亡率 100%,“高 热病”的流行病学呈“V”变化即 2006 年-2007 年死亡率 80%,死亡率 2011 年 6 月 30 日---2012 年 6 月 30 日为零,2012 年-2013 年 6 月 30 日死亡率为 20%,2013 年--2014 年死亡率为 40%,2015—2016 死亡率 60%,2016 年--2017 年 6 月 30 日死亡率 80%,因此高热病应该称作“猪的劫病”,这些内容 是笔者参考一些兽医刊物报道和地方兽医供述。猪瘟、口蹄疫,慢性呼吸道病和慢性肠道病可以用药 物和疫苗防控,但是“高热病”的防治还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由于猪形态学特征,猪的鼻子在历史的进化中用于拱地就最容易发生喘气病,值得骄傲的是多年 的经验正好符合《兽医传染病》猪喘气病就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但是由于喘 气病潜伏期长,一旦发生,很难根治。主要病理变化为在肺上形成“不可修复性肉样实变”,这种实变 是动态的过程即 21 日龄就开始病变渐增的
的过程往往被规模化猪场技术人员和农业养猪人员想象不 到,造成滥用抗生素或防控不得力。猪的嘴长在地上觅食就容易发生慢性肠道病和寄生虫病。这些是 人类必须采用生物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修补猪自身的缺陷,达到猪群健康。可以高度赞成的讲: 猪瘟、口蹄疫、“高热病”没有特效药,只能用“保守疗法”去治疗。但是在规模化猪场由于运动减少,通 风光照不足和猪的微观密度和宏观密度增加,猪的内涵型疾病会非常严重特别慢性呼吸道病和“高热 病”体现的尤为突出。猪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和慢性肠道病以及寄生虫病(以下称“慢性消耗性疾病”)采用阶段性或连续性投药加以防(提前加药预防)控(发病猪控制)。对其他外延性细菌性疾病一般 采用防(防条件)治(发病猪治疗),这需要做药敏试验或采用管制式用药。众所周知,一个猪场如 果对慢性消耗性疾病的防控基础差或认识不够,这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就差的很,同时增加了养猪风险,这点通过调查 83%的养猪户不明白或新进养猪户根本不清楚,而且很多教授和研究员都不清楚。因此 可以推论出猪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合理预防用药是规模化猪场用药研究重点,有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规模 化猪场 90%的药费用于防控慢性消耗性疾病就是养猪成功了一大半。就目前而言很多养猪户急功近利,选择昂贵药想一用就好,究竟有特效药吗,笔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不可修复性肉样实变”是没 有特效药治愈的,因此笔者定义为“防控”是最适合不过了。笔者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酒石酸乙 酰已戊酰泰乐菌素的使用研究证明其效果是一样的,母核与衍生物的效果是没有区别的。同时笔者对 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泰妙菌素及其衍生物(盐酸沃尼妙林)的使用方面证明对慢性呼吸道病的疗效

差别不大。还有专家推荐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四环素类抗生素配伍效果理想,但是由于四环素类 抗生素由于副作用作用大,引起动物生长抑制和免疫抑制在欧美禁用配伍长期使用是不提倡的。外延 性疾病(统称为急性细菌性传染病)都是条件性疾病,由于来得快去得快的特点所以一般采用防(防 条件)治(发病治疗)为主要措施。由此分析可以知道 2004 年至今使用氟苯尼考、磺胺类、第三代 福奎诺酮类、阿莫西林等杀菌性抗生素在动物各生长阶段一种或两、三种互相配伍连续使用 1—2 周 预防急性细菌性疾病和弓形体等是杀鸡取卵,浪费畜牧资源。

5.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篇五

5 儿童不宜使用的抗生素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都有轻重不等的耳毒性和肾毒性,尤其是耳毒性,可引起永久性耳聋。

(2)四环素类抗生素,能与新生长牙齿中的钙结合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俗称“四环素牙”。此类药物还能与骨中的钙结合抑制婴儿的骨骼生长。故8岁以下儿童禁用。

(3)氯霉素早产儿和新生儿应禁用,儿童慎用。

(4)磺胺类药物早产儿和新生儿应慎用。因此类药物能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粒细胞减少等。

(5)喹诺酮类,1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18岁以前慎用。

(6)第一代头孢菌素儿童不可大剂量使用。因为此类药物肾毒性较大,可引起小儿血尿、肾组织坏死。

总之,选择抗生素时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有效控制感染,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参 考 文 献

[1]金有豫.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308~312.

6.抗生素使用现状 篇六

我国医院抗菌药使用率达74%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计划”启动仪式上,上述数字和事实击打着每一个与会人员的心房。合理用药,特别是合理使用抗生素,成为专家、官员心目中需要各界加强关注的严重问题。

医学界流行一句话说,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但买抗生素却很难。然而,我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据了解,虽然经过多方的艰辛努力,但是我国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在2007年仍然高达74%,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也在21%以上。其频率和强度都高于欧美国家20%~50%。一些医生和患者甚至将抗生素视为万能药,感觉不舒服就服用一点。

抗生素的滥用从技术上造成细菌耐药性增长,从而致使其自身在较短时期失效。上个世纪40年代,青霉素作为最早抗菌药物,成功地解决了临床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难题,随后问世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又使肺炎、肺结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那时,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经到来。当时,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但是,40年后这一数字猛增至2000万。

这种尴尬境遇和抗菌药物的不规范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专家说,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菌药,都属于抗菌药滥用。广泛的、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加速了细菌的耐药性变异,从而使得药物本身没有了实际作用。比如,当年人类研发青霉素用了20年,然而,在不到20年内,它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对治疗淋病等传染病就没有了效果。这种情况还在加速中。

卫生部医管司评价处处长刘勇表示,目前我国每研制一个抗生素要10年,而细菌产生耐药性只需两年。“如果我们再不加以控制,过不了多长时间老百姓看病吃药就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可以用了。”因此,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将细菌耐药列为威胁人类安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了解,在北京协和医院,上个世纪80年代的院内真菌感染率是0%,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7%~8%。“院内血流感染中,G(+)球菌上升,主要是MRSA、MRSCoN和肠球菌属,G(-)杆菌出现泛耐药的非发酵菌(不动杆菌和绿脓),临床治疗很困难。”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王爱霞说,某种抗生素用得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耐药性。

受到这种情况的影响,在渡过20世纪90年代前的开发热潮后,许多大的制药公司越来越不愿意为研发抗生素埋单。其原因除了抗生素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再开发新的品种所需的研发费用越来越高外,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失效使医药公司的巨大投入得不到产出补偿。

抗生素滥用年损失800亿元

失效只是滥用带来的一个恶果。它还造成了医疗费用的无谓增长和病患的死亡。抗菌药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人体损害,如影响肝、肾脏功能、胃肠道反应及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另外,它也可能导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殖菌群在相互作用下维持着平衡状态。如果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敏感菌会被杀灭,而不敏感菌乘机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乘虚而入,诱发又一次的感染。

据专家估计,2005年,由于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达800亿元之巨。在不良反应致死的病例中,抗生素滥用也是主要罪魁之一。“20万死亡患者中,40%是死于抗生素滥用的。”刘勇说。

既然后果如此糟糕、如此严重,为什么抗生素还在大量无节制地使用呢?一是医疗技术水平的差距,一是利益的诱惑。按照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永佩的说法:我国抗生素滥用特征比较明显,就是档次偏高而水平偏低。

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调查发现,不合理用药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有药可用与医务人员用药知识不足之间存在着差距。“有的对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原则还不十分了解。”吴永佩说,有的妇科抗菌药物安全性差、不良反应严重在国外已经停止和进行严格控制,但在我国还在比较广泛地使用。这也是他坚决支持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合理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进行培训的原因。

这种需求也的确存在。在1月8日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代表座谈会上,代表们希望国家大型医疗机构能够对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能够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技术培训,其中很重要的培训内容就是用药知识的培训。“我们给县医院盖些房子,买些设备是非常容易的,难就难在相应的服务能力、技术水平的提高。”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赵明钢说。

专家们提到,抗生素滥用的另一个主因跟以药养医的体制密切相关。刘勇称,“抗菌药物的滥用在大城市的三级综合医院,包括咱们国家非常有名的大医院同样存在,并且问题也非常严重。”在他看来,大医院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在补偿体制上。

在医院的药品销售中,抗生素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对全国12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调查,2004年,抗菌药物占医院药品总金额的25.7%,后来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接近五分之一。“医院进一批药,如不及时用就会过期报废,抗生素比其他药相对贵一些,如果医院用不掉,经济损失很大。”王爱霞说。(记者董伟)

抗生素的使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武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保护功不可没。但滥用抗生素已经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抗生素的毒性反应、过敏性反应、二重感染、细菌产生抗药性等。为了防止和减少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一.下列情况应避免或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 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为病毒性疾病不宜应用抗生素;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任意采用抗生素; 3.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 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二.临床应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1.严格掌握各类抗生素的适应症及其毒副作用; 2.感染性疾病,入院后(或发现后)首先采取标本送检,然后根据病情估计可能的感染菌,试用一至三种抗生素。分离出病原菌并且测定其药敏或联合药敏后,应用有效抗生素(品种选择一类为主,总体品种不得超过三种);

3.结合临床诊断、感染轻重、患者一般情况以及用药后的反应、药物副作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药物价格等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4.针对感染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时,用量应适当,疗程应充足,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停药过早而引起复发;

5.氨基甙类抗生素应特别注意其耳、肾毒性,严格控制用量及其疗程,对于儿童尤加谨慎。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病人、心脑血管病病人等),提倡不用。若应用,品种不得超过二种,并且以一类为主。用药时间不得超过一周。

7.在患者肝、肾功能减退时应用抗生素应特别注意其肝、肾毒性;

8.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使应用抗生素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9.静脉滴注抗生素要注意抗生素之间,抗生素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10.联合应用抗生素必须有明确的指征,以防止抗生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无关作用,副作用的发生。

三.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密切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或减少院内交叉感染及术后感染。

四.委员会定期抽查病房、门诊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进行分析,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登记、讨论,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五.临床科室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防止滥用,并做好疗效评价,毒、副作用观察等记录。

联合用药指征: 不明原因的严重感染。2 混合感染。3 难治性感染。需长时间用药的感染。5 为了增强疗效。6 为了减轻不良反应。抗生素分类:

A 繁殖期杀菌药: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硫霉素类等),万古霉素类。B 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甙类,喹诺酮类,杆菌肽类,多粘菌素。

C 快速抑菌药: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四环素类,林可霉素类。

D 慢效抑菌药:磺胺类,环丝氨酸。

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 A+B=协同,即作用加强。A+C=拮抗,即效果降低。B+D=协同或无关。C+D=累加,即作用互补。A+D=累加或无关。C+B=累加或协同。

为什么要讲究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因为抗生素的使用不合理,谁用的不合理, 不合理到什么程度,原来我 以为只是我们自己的问题,通过学习,培训才知道,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是全球性的问题,WHO有一组统计数字 ,澳大利亚住院死亡人数中,有1/3死于用药不当,有1/7的住院是因为不合理用药造成的,有16%发生药物副作用,95年有18000人因此死亡,花费4亿7千万元来处理此事.我国是问题比较突出的国家,国内叫滥用抗菌素,抗菌素泛滥成灾,无论是哪一级医院,哪一级级诊所,哪一位医生,都有抗菌素使用不当的情况,包括专家和教授.所以抗菌素不合理应用是极其普遍的,以至积重难返,难以根治,卫生部下大气力进行整改,效果微乎其微.目前抗菌素的合理应用已经进入质量管理和质控,而且质控年年搞,各医院都有药事委员会,而药事委员会的重中之重就是抗菌素的合理应用.国内情况:五多现象,用量多,用人多,问题多,变化多,费用多.就医病人有50%使用抗菌素,而真正需要的不足25%.抗菌素广泛使用,广泛销售,美国人可以随意购买枪支,但不能随意买到抗菌素,中国是抗菌素随便买,但不能买枪.美国病人说:医生,我能不能不用抗菌素.中国病人说,大夫,能不能给我用点好药,剂量大点,快点消炎.这是中外病人观念的差别.抗菌素使用不当包括七个方面: 1,适应症掌握不好, 2,个体化考虑不够, 3,选择药物不合理, 4成本,效益,风险因素, 5,剂型途径,输液过多, 6,用量偏大, 7,疗程过长, 了解了不合理使用情况,要认真对待,合理解决,解决的关键在思路,抗菌素的使用思路.1,感染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感染部位在哪里,确定病人是否有感染,是抗菌素应用的第一步,凭体检,辅助检查,经验都是确定有无感染的手段,确定有无感染的同时也就确定了感染的部位.2,感染的轻重,这将直接影响药物的剂量和等级,判断感染的轻重,主要靠临床经验,感染的轻重可以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也可以借助化验,轻型感染是指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感染,中度感染如胸腹水,痈疽等化脓或感染性疾病,以及血血化验白细胞较高者,或伴随发热等全身反应者.重度感染是指细菌迅速繁殖,毒性较强,毒素进入血液,骨髓,心脏,脑内,引发菌血症,毒血症,脓毒败血症以及休克,脏器衰竭者.3,病原体判断,病原体收集的可能性,判断病原体多数凭经验,资料等,呼吸道多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泌尿道感染多这革兰氏阴性球菌和杆菌,消化道常为杆菌和厌氧菌,痰,尿,便,血,胸腹水,脑脊液可以进行检菌和培养,可对病原体确认有帮助,但并不绝对,因为标本采集,留取样品,细菌浓度,数量多少,存放时间, 操作方法,诸多因素都会影响检菌效果,所以结果并不肯定,有局限性,条件限制.4,是否选用抗菌素,是确定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前三天一般为病毒感染,这时应主要选用抗病毒药和对症下药,随着时间延长,可伴随细菌感染和混合感染,是选用抗菌素的时机.5,抗菌素的针对性,更多的是经验性的,青霉素,头孢菌素是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破坏胞壁酸使细胞漏水,破坏五肽交联桥使细胞壁解体,细胞壁是细菌的重要保护层,失去这一层,细菌容易胀死,细菌都有细胞壁,但以革兰氏阳性球菌细胞壁较厚,所以此类药物以阳性菌为主.大环内酯类和氨基糖甙类,两类药物都是针对细菌蛋白,蛋白质是细菌的生命,破坏了蛋白应能摧毁细菌,大环内酯药是以阳性菌为主,氨基糖甙类是以阴性菌为主,阳性阴性就是医生选择药物的方向.大环内酯药 作用于细菌合成蛋白的核糖体的大亚基,氨基糖甙类作用于小亚基, 喹喏酮类,此类药物是针对细菌的DNA起作用的,阴性阳性菌都有效,但两种细菌作用点不同.一是解旋,一是解环,DNA的旋转和环连被破坏,其合成将不能延续,解环是阳性菌,作用靶点在拓扑异构酶,解旋是阴性菌,靶点是DNA回旋酶。药物的作用点都在酶上,这是抗菌素的针对性。

6,疗效与风险,效益与成本,是指有效作用与毒副作用的利弊对比,药效与药价的性价比,治疗一个毛毛病,花费巨大,或者人财两空,那就是效益与成本的关系异常。

7,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反应症状,器官毒性,菌群失调等。

8,预防用药,不能预防细菌感染。流脑,风心病,腹腔内腹水,扁桃体手术可以用。

9,联合用药,要判断混合感染和感染重度,包括: 9,1,原因不明的严重感染,9,2,确定是混合感染,9,3,免疫功能很低,除此之外,一般不宜随意进行联用,更不应多种联用。常用抗菌素的评价

7.合理使用抗生素, 控制医院感染 篇七

滥用抗生素包括2个方面:过度、过量使用和疗程、剂量不足。医院感染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 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的医疗费用约为46亿美元, 在我国住院死亡的患者中约22.22%直接或间接与医院感染有关。

从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至今, 抗生素种类繁多, 品种不断更新, 新药源不断被开发出来, 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临床选用抗生素最基本的原则是针对致病菌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掌握新旧抗生素作用的特点、对致病菌的敏感程度及同类抗生素中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别, 从而合理选用抗生素, 以达到有效治疗疾病的目的。如肺炎是由肺炎球菌引起的, 其治疗应首选普通青霉素G或氨苄青霉素;如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肺炎, 其治疗则应首选耐青霉素酶的苯唑青霉素或邻氯苯青霉素, 而不是头孢菌素类等新的抗生素, 更不需要盲目追求所谓“高精尖”和“洋而全”的抗生素。

据调查, 在欧美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占所有药品的10%, 而我国占30%~50%。我国各级医院抗生素使用中位数为79%, 个别医院高达90%~99%。

抗生素滥用原因: (1) 社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药品以仿制为主, 众多药厂都以生产抗生素为主。 (2) 上百家药厂存在恶性竞争, 可导致药品的不合理使用。 (3) 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 抗生素是常用药, 专业性较弱, 从而出现误用或滥用的情况。 (4) 患者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 (5) 处方药随意销售, 导致抗生素的滥用。 (6) 抗生素在畜牧业的大量使用。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 引起耐药细菌的出现, 且其产生速度远远快于新药研发的速度, 是导致双重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要原因, 同时增加了病死率。另外, 抗生素进入人体后, 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引起很多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病情稍有改善即停药, 导致抗生素使用时间不够, 剂量不足, 从而导致病情反复。

8.“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研究性学习 篇八

通过本次活动,所有小组基本完成了预定的目标,资料的查找、调查的进行都相当顺利,最后经活动小组全体同学的讨论,总结了我市抗生素使用的情况,提出规范使用抗生素的建议,并向社会呼吁:合理使用抗生素,让健康永驻。

一、抗生素的药理及其历史与现状

1﹒抗生素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

2﹒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至今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大约有10种。

3﹒抗生素被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它的发现对人类寿命延长至少贡献了10岁,抗生素的发明给人类健康带来了福音,为患者减轻了痛苦。但抗生素在广泛的临床应用中,其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对身体产生毒副作用。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一个方面是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新药开发的速度。第二个方面,抗生素也是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

4﹒我国抗生素使用的现状是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非常高,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总量的30-50%。除了医院,老百姓的家里都会有抗生素,药店里出售的药品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最低的医院是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

二、汕头市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1﹒目前我市有50%的民众对抗生素的概念不清楚,而且片面地认为抗生素有害的占55%,有72.0%的消费者家中一直或曾经常备有抗生素。

2﹒对于使用抗生素,大多数人持谨慎态度,有53%的受访者认为会考虑后才使用抗生素,65%的受访者认为必要时才使用,但仍有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它是特效药,并没有加以节制而滥用,有65﹒6%的消费者是根据医院处方和药店推荐来获得抗生素药物。所以市民虽然对抗生素的使用具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片面性和不足,市民知道应该慎用抗生素,但由于了解不足而造成的抗生素滥用现象仍相当普遍,对抗生素的了解缺乏途径,往往造成“欲寻但无果”的现象,汕头市有关部门和各大医院在解决抗生素滥用问题上付出很大努力,但仍有不尽人意地方。

3﹒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2006年7月1日后,抗生素也可以很“方便”地从药店购买到,药店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对未持医师处方的顾客购买抗生素并没有加以劝阻。有40%的市民在没有持医生处方情况下购买抗生素。

4﹒通过对医生的采访,我们发现有的医生不重视抗生素疗效发挥的特点,随意制定用药方法;还有的医生为“保险”起见,随意扩大预防性用药的范围或给药时间,在手术前、后长时间大剂量地使用抗生素;有的病人盲目崇拜抗生素,医生只好曲意迎合。少数一些医生为了快速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或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迎合患者的心理等等,常常放弃一线的窄谱抗生素而选用广谱抗生素,即所谓的"好药"、"新药"、"贵药"。

由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我市市民对抗生素的认识不足,药店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没有执行国家的规定,医生自身的素质和对病人的迎合,使我市抗生素的使用处于滥用状态,合理使用抗生素迫在眉睫。

三、建议

1﹒国家医药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制定和实施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指南,规范临床用药,在全国范围内共同开展“加强抗生素药物监管,促进合理用药”的宣传活动,以促进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保障百姓安全用药。合理应用抗生素和防止出现耐药性,绝不是医疗单位和医药流通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良好的大环境。此外,国家还应出台相应抗生素使用法规,严格控制抗生素生产和使用量,对药店在没有医院处方的情况下出售抗生素药类的行为予以严厉的处理。

医院方面,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医院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如建立微生物学实验室,进行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和主要病原药敏试验,监测血药浓度等;建立有权威的治疗委员会,负责监督抗生素的使用,包括用量与给药途径;成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察,督促指导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等。

2﹒医生方面,我们提出几点建议:综合考虑药物的药效、针对性和副作用,从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出发,选择效果最好最为经济的药物;增强安全用药意识,密切注意不良反应;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不要为一己之利而滥开抗生素;积极学习有关抗生素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3﹒消费者方面,应该做到:不要自行购买抗生素,要在医生指导下,凭医院处方购买抗生素;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或说明书服药;家中不要备有抗生素;不要迷信广告和个别品牌,不要偏心老药新药,安全、效果最重要;从多方面补充有关抗生素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安全用药意识。

4﹒作为销售方药店,不能惟利是图,随便出售抗生类药物。在招收销售员时应对销售员进行一些必要的培训,最起码让他们对抗生素药品有所了解。抗生素药物不要放在医药超市让市民自行选购,而应另外放置并要求顾客出示医师处方。

5﹒加强新药研发,生产出更多非抗生素类的替代药品,特别是加强抗炎中药、绿色抗菌消炎药的研发。当然一种新药的研发往往要耗时数年,耗资数亿,目前国内企业生产经营的大多为仿制药。

6﹒政府广泛宣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性,提高公众对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要性的认识,应该加大安全用药的宣传工作力度,开展免费大型抗生素讲座,并在报纸、电视节目和广播中插播公益广告。

活动结束后,我们把活动成果送汕头市卫生局医政科、汕头市中心医院医务科审阅,他们做出了较高的评价。

9.抗生素使用宣传周策划案 篇九

合理使用宣传周

策划案

根据《河北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2017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冀卫办医函[2017]84号),在医院领导的组织下,医务科牵头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周活动,现将活动的内容及方式计划如下:

一、活动的主题

以“慎重对待抗菌药物”为主题,通过广泛宣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提高社会公众和医务人员对细菌耐药危及的认识;牢固树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观念,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围。

二、宣传的主要内容

(一)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

主要包括:抗菌药物的定义;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公众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等。

(二)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措施。

主要包括:在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的工作措施、管理要求以及取得的成效等。

三、宣传形式

根据******医院现具备的宣传条件,综合考虑,暂定为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宣传。

(一)现场宣教:

1、在医院内制作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宣传标语。

2、在医院内设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防范滥用的宣传展牌。

3、制作抗菌药物使用宣传手册,放置导医台,对前来就诊患者进行发放。(宣传手册内容来源网络)。

4、利用医院门诊大厅大屏幕进行视频播放宣教。(视频来源网络)。

5、以科室为单位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PPT教学讲座,教学后进行相关考核;以科室为单位进行相关学术讨论。

(以上相关展牌,宣传册,PPT内容见策划书后附件)。

(二)媒体宣教:

1、微信平台宣传:将相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资料制作页面,以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

2、院刊宣传:在医院院刊开设专栏,分期对抗菌药物的基础知识和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措施进行宣传,以院刊为媒介,向政府相关部门及兄弟单位进行宣传。

四、宣传活动组织构建 1组

长:相关院班子领导

2副组长:医务科、办公室、药剂科、护理部负责人 3组

员:各临床及医技科室负责人、门诊部负责人

五、活动总结

10.抗生素合理使用规范 篇十

此报告称,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饲料企业在生产全价、浓缩、预混料的过程中添加,主要用于预防疫病及促进生长。另一部分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采用拌料、饮水、注射、灌服以及环境喷洒等多种方式,使用目的多为预防和治疗畜禽疫病。在中国,由于养殖密度大、畜禽疫病复杂多样再加上监管不力等多种原因,普遍存在抗生素过量使用甚至滥用等问题,这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且细菌耐药性的逐渐提高也为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那么,

(1)中国饲料企业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对于不同畜禽饲料、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具有怎样的添加比例及配伍特点,添加成本多高?饲料企业对饲用抗生素的使用评价如何?

(2)中国不同规模生猪、肉鸡、蛋鸡、奶牛养殖户对抗生素的使用过程、主要应用的抗生素品种、使用目的、使用成本、使用评价如何?

(3)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现状及市场前景怎样?

(4)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及其主要生产企业的市场表现如何?

本报告选取了不同区域和规模的饲料生产企业、畜禽养殖企业、抗生素生产商、经销商、专家学者等为调研对象,全面调研了国内饲料厂及养殖场抗生素使用特点,并对饲料厂及养殖场最常用的抗生素市场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

主要结论包括:

(1)饲料企业所用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大致在30-35亿元,其中,抗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的市场规模约为5亿元,抗革兰氏阳性菌及广谱抗生素的市场规模在25-30亿元。

(2)生猪工业饲料中抗生素平均添加成本最高,每吨全价料的药物添加剂成本平均在20元/吨;肉鸡全价料饲料药物添加剂成本略低,在15~20元/吨;蛋鸡和奶牛饲料中药物成本最低,且产蛋期和泌乳牛饲料中不再添加抗生素。

(3)养殖场用药的市场规模远大于饲料厂。,生猪、肉禽、蛋禽、奶牛畜禽的累计用药支出(以养殖场支出计)预计在280~300亿元。生猪养殖场用药费用最高,占其中的43%左右;肉禽养殖场用药费用约占33%;蛋禽和奶牛最低,分别占13%和10%。对于畜禽养殖场,抗生素支出约占用药总支出的70~80%。

(4)出栏每头生猪的平均用药成本(含母猪用药)为19元/头;肉鸡用药成本平均为1.5元/只;蛋鸡养殖全程的用药成本平均为1.9元/只;奶牛场平均每头奶牛年用药成本193元。一般而言,大规模养殖场的用药成本低于平均水平,因为这类养殖场的平均治疗成本低于中小规模场。

(5)酶制剂是饲料企业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替代品,其次为中草药添加剂。在养殖场中,中草药是使用最普遍的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的使用普及率位居第二位;养殖场对中草药和益生菌替代抗生素的作用也最为认可。

11.抗生素合理使用规范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5-077-01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2]。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1 过敏反应

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5],主要原因是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杂质以及氧化、分解、聚合、降解产物在体内的作用,或患者自身的个体差异。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多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少数为特异高敏体质。

1.1 过敏性休克 此类反应属Ⅰ型变态反应,所有的给药途径均可引起。

1.2 溶血性贫血 属于Ⅱ型变态反应,其表现为各种血细胞减少。

1.3 血清病、药物热 属于Ⅲ型变态反应,症状为给药第7~14天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痛伴关节周围水肿及发热、胃肠道黏膜溃疡和肠局部坏死。

1.4 过敏反应 这是一类属于Ⅳ型变态反应的过敏反应。

1.5 未分型的过敏反应 有皮疹(常见为荨麻疹)[6]、血管神经性水肿、日光性皮炎、红皮病、固定性红斑、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重症大疱型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多见于青霉素类、四环素类、链霉素、林可霉素等;内脏病变,包括急慢性间质性肺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肝炎、弥漫性过敏性肾炎,常见于青霉素类、链霉素等。复方新诺明还可引起严重的剥脱性皮炎。

2 毒性反应

抗生素药物的毒性反应是药物对人体各器官或组织的直接损害,造成机体生理及生化机能的病理变化,通常与给药剂量及持续时间相关。

2.1 对神经系统的毒性。

2.2 肾脏毒性。

2.3 肝脏毒性。

2.4 对血液系统毒性。

2.5 免疫系统的毒性吩、氯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

2.6 胃肠道毒性 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常见。

2.7 心脏毒性。

3 特异性反应

特异性反应是少数患者使用药物后发生与药物作用完全不同的反应。其反应与患者的遗传性酶系统的缺乏有关。氯霉素和两性霉素B进入体内后,可经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使血红蛋白转变为变性血红蛋白,对于该酶系统正常者,使用上述药物时无影响;但对于具有遗传性变性血红蛋白血症者,机体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增强,即使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可导致变性血红蛋白症。

4 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表面和腔道黏膜表面有许多细菌及真菌寄生。由于它们的存在,使机体微生态系统在相互制约下保持平衡状态。当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后,正常寄生敏感菌被杀死,不敏感菌和耐药菌增殖成为优势菌,外来菌也可乘机侵入,当这类菌为致病菌时,即可引起二重感染。常见二重感染的临床症状有消化道感染、肠炎、肺炎、尿路感染和败血症。

5 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引发或加重不良反应[7]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联合用药的,如一些慢性病(糖尿病、肿瘤等)合并感染,手术预防用药,严重感染时,伴器官反应症状,需要对症治疗等。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引发或加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正确诊断分清是否为细菌感染,如利用标本的培养判断认为是细菌感染,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熟悉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点,掌握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做到了解病人用药过敏史,使用药有的放矢,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在医、护、药三方加强ADR监测[8~10]。

同时对药物监测、临床血液及生化指标检验监测、护理监护等[11]。特别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也应监测肾功能和听力;合并用药时对受影响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如红霉素或四环素与地高辛合用时,对地高辛药物浓度进行监测或避免合用;口服抗凝剂与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合用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时间,或避免合用;必须合用时,须调整口服抗凝剂的剂量。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停药或换药。若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这些做法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补救都是行之有效的。

综上所述,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对于临床医生安全用药,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克义,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 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229.

[3] 王正春,李秋,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医药导报,2004,23(9):695-696.

[4] 张立新,王秀美.抗生素应用中的问题与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4,11(8):1498-1499.

[5] 张紫洞,熊方武.药物导致的变态反应、过敏反应.抗感染药学,2004,1(2):49-52.

[6] 吴文臻,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

13):1739.

[7] 程悦.联合用药致变态反应探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3):1793-1794.

[8]马冬梅,李净,舒丽伟.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黑龙江医学,2004,28(12):925.

[9] 吴安华.临床医师处方抗菌药物前需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医院,2004,8(8):19-22.

[10]高素华.抗生素滥用的危害.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6-1057.

12.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相关对策 篇十二

1抗生素使用存在的问题

1.1 用药指征不明确 抗生素百病皆治, 即使无用也可预防的思想存在于相当一部分医师之中, 对一些不明原因的发烧, 病毒感染, 不经必要的检查即使用抗生素,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人受经济利益的趋使, 新型高挡抗生素被广泛应用。如:无菌手术前1周即常规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

1.2 不按疗程频繁更换品种 任何一种抗生素使用时达到明显的疗都有其一定的时间, 有其独自的显效期限, 频繁更换只能导制耐药菌产生等不良反应。

1.3 用药方式不妥, 用药剂量过大 不了解各种抗生素的药动学特点和其特定的生物半衰期, 常规采用24 h一次静脉滴注, 同时药物浓度亦非越高越好。如:高浓度的青霉素会对脑膜产生刺激等。

1.4 用药无针对性 治疗前不做细菌培养, 不做药敏试验, 凭感觉盲目选用抗生素。

1.5 个体化用药观念薄弱 不同患者生理、病理、体质、年龄、性别不同, 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和耐受程度不同, 如:老人、少儿、妇女经期, 肝、肾功能不良等不同群体适应抗生素的品种和剂量不同, 应分别对待。

1.6 抗生素之间配伍不合理 对抗生素的药理、药化性质不明确, 盲目联合使用抗生素, 也有一些医生惯用“包抄”战术, 使抗生素使用方面出现配伍禁剂或大量滥用, 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1.7 两种或两种以上抗生素同瓶静脉滴注或抗生素与其它药物同瓶静脉滴注时欠分析。多数抗生素在其溶液中理化性质不稳定, 同瓶静脉滴注多有害而无益, 使连用一方或双方疗效降低或失活。

1.8 新型抗生素滥用严重 对一些初治患者或预防应用随意使用新型抗生素, 再者新型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时间较短, 一些潜在的不良反应还不为人知, 因此应慎用。

2抗生素使用的原则

2.1 除严重感染或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者对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首选抗生素。

2.2 皮肤、黏膜或局部感染, 应尽量避免抗生素全身用药。

2.3 严格限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4 非继发细菌感染的病毒性疾病不宜使用抗生素。

2.5 对复治或用药史不明者不宜盲目使用抗生素。

2.6 联合使用抗生素一般不宜超过三联。联合后抗菌谱要广, 无耐药性或交叉耐药性。

2.7 联用抗生素之间应有相似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3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几点意见

3.1 使用抗生素首先要明确诊断, 以药敏实验作为抗生素使用的重要依据, 杜绝盲目使用。

3.2 充分发挥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的作用, 医生必须改变过去的老观念, 让临床药师有所为, 充分参与用药。

3.3 杜绝片面追求暂时治疗效果与经济利益的错误思想, 应从患者整体与长远健康、成本1效果分析, 全面考虑。

3.4 建立有效的处方监督机制, 经常对治疗方案和处方设计的合理性进行全面评估, 做到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3.5 根据医院实际, 改革现有的医院药学部门体制, 逐步实现医院药学从现有的“药品保障”向以患者为中心的Pharmacentical Care转化[1], 充分利用现有药师资源。

3.6 建立药学-医院感染-医师三者的协作体系, 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原则, 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3.7 应尽量减少合并使用抗生素的种类, 尤其同瓶输液中抗生素应单独使用, 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和由此带来的效价降低或失效。同时应避免重复使用, 特别对新剂型抗生素应明确其处方。

3.8 根据不同抗生素药动学特点和其生物半衰期设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药物的有效浓度要求在人体内维持在一个最佳范围内, 过高会导制不良反应增加, 过低又达不到治疗效果。如:青霉素静脉应用时间过长很可能达不到有效抑菌浓度, 因此青霉素类抗生素一般主张1~2次/d冲击疗法[2], 而氨基苷类抗生素可采用1次/d的用药方案[3]。此外应考虑患者的体质和药物间的相互影响。

3.9 医院中心摆药室应有药师全程监督, 杜绝将所有药物不遵药理、药性同时混服, 而致后继配伍禁忌或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合用在药疗单上普遍存在, 两药同服后者可因前者的存在而被灭活或被抑制, 而前者则因后者的存在而药效降低, 若两者分开服用, 将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疗效, 达到治疗的目的。

13.合理使用手机作文 篇十三

手机虽然已成为我们交往沟通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作为学生的我们,我感觉还是要合理使用手机。像我自觉性没有那么强,拿到手机时总是不自觉地去浏览一些游戏和抖音,我感觉这样会影响到我的学习,于是我就主动请妈妈帮忙,制定了合理使用手机的规定,并且让妈妈监管我的.手机。平时一般我用不到手机就放在妈妈那里保管,除非班级有特殊事情需要在手机里完成时,我就向妈妈申请使用时间,每次最多不超过15分钟,由妈妈定时,到时间就直接拿走,这样我也没有任何的怨言。久而久之,我也就养成了合理使用手机的好习惯,坚持拿得起放得下的原则。

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希望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相信我们一定会在合理使用手机方面做的越来越好!

14.药物合理使用活动总结 篇十四

一是悬挂宣传标语,营造良好活动氛围。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王官集、埠子等卫计中心在闹市区、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场所、医院大厅等等悬挂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及宣传海报如:“合理使用抗生素:不随意买,不任意服,不随便停”、“慎重对待抗菌药物”等,引导群众正确使用抗生素,提高合理用药意识。

二是开展现场咨询,科学解答用药问题。龙河、王官集等卫计中心举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现场咨询活动,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介绍了什么是抗生素,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有哪些误区,滥用抗生素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不该怎么做等相关抗生素知识,从而营造群众关心、支持和参与抗生素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王官集镇通过开展卫生室村医抗生素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抗生素使用业务知识水平,并号召医务人员通过发微信、朋友圈等方式提高群众和医务人员对细菌耐药危机的认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是借力学术活动,提高宣传活动力度。蔡集医院开展了一次专业学术活动,组织院内临床医护人员,针对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和典型病例,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病例讨论。活动通过讲、学结合,有效扩大了活动影响。

15.矽肺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注意事项 篇十五

1 明确用药指征

要想实现用药合理, 必须先有明确的用药指征。为了用药准确要确诊机体受到何种细菌感染, 可以将细菌进行培养, 首先对痰进行细菌培养获得致病菌种类, 之后结合药物敏感学报告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这样的步骤最恰当, 但是实际上却因为患者病情严重等不及培养细菌, 或者患者在院外已经服用过抗生素药物, 经痰培养检验未得到致病菌种类时, 可以为患者选择杀菌功能强大的抗生素, 还需要参考院内外感染的规律。

2 合理选用药物

最近几年, 广谱类抗生素使用频繁, 导致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越来越低, 细菌耐药现象越来越普遍[3]。对于单纯感染的早期患者来说, 应该尽量使用窄谱抗生素, 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细菌出现耐药性。β-内酞胺类抗生素很容易进到肺组织, 针对青霉素耐药性肺炎、链球菌肺炎来说它是最主要的治疗药物, 因为用药后血药浓度与感染局部的血药浓度几乎一致; 如果肺炎的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 可以用人剂量青霉素或头孢呋肟以注射方式治疗; 对于革兰阴性菌活性较高致病菌, 一般需要谨慎使用炔诺酮类药物; 对于广谱 β-内酞胺酶耐药菌感染的治疗, 可以选择亚胺培南作为主要治疗药物, 但是一定要谨慎使用氟炔诺酮及氨基糖苷类药物。在治疗肺炎药物的选择上, 不能长时间使用以下药物: 心得安、呋喃坦啶、青霉胺、链霉素、青霉素、和胺碘酮等, 这些药物长期使用都会损伤肺组织, 所以选择抗生素时还要注意那些会损伤肺组织的药物。使用药物时要注意其对呼吸肺泡的影响, 要尽可能选择对肺组织损伤小的药物。

3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 合适的药物剂量、药物种类、给药方式、合理配方及合适的治疗时间。在抗生素的用药时间、给药方式、用药浓度以及用药间隔方面需要结合患者对抗生素的排泄、分布、代谢以及吸收等方面。在选择药物时, 尽量选择同类药物, 如果几种药物同时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 种药物联合方法要熟悉掌握, 3 种药物联合使用要严格控制剂量, 避免出现相克现象。还要遵守能口服不打针输液的原则。一般治疗老年矽肺患者, 用药量要是普通剂量的1 /2 ~ 1 /3。针对不同患者, 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在临床上不主张一次性给1d剂量的药, 应该考虑患者病情身体以及抗生素特点, 间歇给药。使用抗生素治疗一定要早, 剂量要足, 时间恰当, 这样能够保证血药浓度足量, 避免细菌继续生存繁殖。以下症状的矽肺患者需要立即进行痰细菌学检查, 血常规检查: 有咳嗽、喘、呼吸不畅, 憋气等病症加重, 痰为黄色且量增多。给药后以上症状未减轻则需要分析痰细菌检查结果和药敏结果, 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敏感抗生素药物, 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用药方式也很关键, 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目的就是使局部感染部位的抗生素剂量充足, 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杀死细菌, 一般第一次用药时剂量可加倍, 之后按照抗生素的用药剂量为抑菌浓度 ( MIC) 的4 ~ 8 倍。用药时要考虑患者病情、生理功能、免疫力等情况,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不能给免疫能力低的患者使用。

4 临床常用抗生素种类及特性

4. 1 大环内酯类 以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琥、乙红霉素 ( 利君沙) 等为代表, 属于速效抑菌剂 ( Ⅲ类) , 主要通过解离细菌核蛋白体上延伸的肽链, 使之形成的蛋白质失去正常生理功能来达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目的[4]。此类药物的新品种特点为: 对胃酸影响不大, 口服即可见效, 半衰期时间长, 组织细胞中的药物浓度较高。此类药物可治疗以下病菌引起的感染: 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耐青霉素金葡菌、非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弓形体, 对后4 种细菌感染效果更好, 不良反应小,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药物或头孢类药物过敏时可使用此类药物代替。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是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 主要治疗由支原体导致感染的患者, 它的趋炎效果好, 在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效果很好, 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能够达到血药浓度的几十倍到几百倍, 抗菌药物后效应能力强, 半衰期时间长, 可到达37 ~ 40h, 病情轻的患者每天服药1次, 病情重的患者每天服药2 次。

4. 2 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是一种繁殖期杀菌剂 ( Ⅰ类) , 均属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因为在他们的分子结构上均能找到 β-内酰胺环, 治病机理为: 阻止细菌形成正常细胞壁, 作为一种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基本不会发生PAE, 对肾脏不会造成很大损伤[5], 临床使用范围广, 此类药物持续出现新品种, 但在临床使用方面有很多误区: 选择合适溶媒体, 每天用药次数, 静脉给药滴注速度等, 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在选择溶媒时: 0. 9% 氯化钠注射液为首选溶媒, 如果患者患有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力衰竭、高渗性昏迷等疾病, 不能大量摄入盐类, 则不能选择0. 9% 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给药方式: 此种抗生素在痰液、血液中的血药浓度在10% 左右, 浓度偏低, 所以一般采用高浓度、快速、分次给药, 这样能够保证高浓度的血药浓度水平, 使血药浓度超过致病菌MIC的时间比延长。一般要保证每次静脉滴入的此种抗生素浓度偏高, 但前提是用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配药时减少液体容积, 一般控制静脉滴注时间< 1h为宜。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使用之前要先做皮试, 认真讯问患者过敏史, 皮试结果阴性患者可用药, 用药期间要关注患者病情改变, 避免出现迟发性过敏反应。

在我国, 平均每年死于滥用抗生素的患者达到了8 万人, 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且普遍。结果导致出现大量的多重耐药菌株, 使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据统计, 目前每年耐药菌的增长速度为5% , 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为30% ~ 50% ; 耐药菌出现后不但能遗传还可传播, 引发区域性流行病。矽肺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 绝大多数患者无法实现长期住院治疗, 很多患者在与疾病的长期抗争中总结出了一套治疗方案。此方案虽然有效果, 但是存在滥用抗生素现象, 患者一般对某种见效抗生素采取长时间、大剂量使用方法, 或者是短期内更换不同种类的抗生素, 还有部分患者仅凭借广告或个人判断随便选择抗生素, 这些都是滥用抗生素的表现, 会产生大量耐药菌, 使菌群发生紊乱, 还会导致“难治性肺炎”的产生, 所以必须遏制滥用抗生素现象。需加大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宣传范围, 让医师做到了解用药指征、方法, 注意用药禁忌, 也需要让患者对抗生素的使用有所了解,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可及时反馈, 减少抗生素滥用。此外, 还需对医院内抗生素使用进行严格管理, 对于耐药性较高的药物, 及时停止使用, 确保抗生素用药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靳清汉, 张家鹏, 岳喜同, 等.矽肺治疗与预防研究进展[J].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 32 (2) :146-147.

[2]马月琴.32例矽肺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疗前沿, 2010, 16 (5) :27.

[3]王瑞芝.尘肺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探讨[J].职业与健康, 2009, 25 (9) :984-986.

[4]辛德莉, 韩旭, 糜祖煌, 等.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8, 31 (5) :543-546.

16.兽医临床对抗生素的规范使用 篇十六

关键词:兽医临床;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

中图分类号: S8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87-1

0引言

抗生素在兽医对畜禽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使动物的感染类疾病以及传染类疾病治疗和控制显现出其卓越的成效,促进了畜禽的健康成长。然而,兽医临床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也要合理使用,避免对抗生素的不规范、不合理使用。临床兽医对抗生素的不合理、不规范使用主要表现在盲目使用抗生素、剂量和配伍不当、给药途径错误等,这些不合理、不规范抗生素使用往往导致畜禽二次感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等问题,甚至对畜禽类食品安全造成影响,威胁着食用畜禽类产品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畜禽类食品安全和畜禽产业的发展,必须对畜禽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加以重视。

1 抗生素的适应症及特性

抗生素的规范使用要依据兽医的准确诊断,只有兽医准确诊断病症,并准确分析出致病的细菌种类,才能选用正确的抗菌药物。通常来讲,对于致病菌的种类越多,抗生素药物的选择越复杂,反之,致病菌的种类单一,则抗生素药物的选择也相对比较单一。对于复杂致病菌应采用联合用药,而对于病毒和真菌则不应选择抗生素药物。抗生素的有效浓度维持时间、用法、用量应根据抗生素作用的靶器官而定,靶器官的不同也使抗生素药物使用也有所区别,兽医在制定用药方案时,除了考虑动物种类、年龄等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用药的剂量、给药的途径、治疗的疗程长短等,将这些因素综合全面考虑,之后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在抗生素用药剂量上要把握适度原则,剂量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造成药物浪费,甚至引起中毒反应,过小导致治疗效果无法达标。因此,在使用剂量上,对于急性传染病症或者严重感染病症则应加大用药剂量,而对于动物肾脏功能不健全的或者传染感染情况较轻的应减小剂量用药,在治疗疗程时间长短的确定上,一般细菌感染用药4天左右,之后巩固用药2天左右,对于感染及传染严重的病症则应延长疗程。另外,动物用药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根据实时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2 避免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兽医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避免产生耐药性以及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由于抗生素在治疗和控制感染类疾病以及传染类疾病时疗效显著,使得抗生素药物使用越来越普遍,也使得动物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动物的耐药性又会对人体的耐药性产生影响。为了避免动物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兽医临床使用抗生素应控制好量、把握好度。如果用不用抗生素对致病菌没有大的影响,则杜绝使用;如果对致病菌不详或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则不用;如果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则可将致病菌敏感的多种抗生素药物交替使用,从而避免动物致病菌产生耐药性。此外,各类抗生素药物和磺胺类药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广谱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会导致二重感染等,这些都是使用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应加以控制。

3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对于复杂致病菌导致的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抗生素的联合用药,能减少动物致病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以及毒性反应,使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增强,但是在抗生素的联合用药时,也应考虑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药理等方面的因素。在抗生素联合用药时,不能将速效抗菌药和繁殖期杀菌药联合使用,如将青霉素和氯霉素联合使用则会使药效降低,此外,在抗生素药物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配伍中出现的反应,对配伍中的沉淀、变质等现象,要密切关注,避免将酸性抗生素与碱性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及青霉素和四环素、磺胺类、庆大霉素混合使用。兽医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对动物病症作出准确判断,针对致病菌,采取有效的抗生素用药,才能使抗生素药物用到恰处。

4结语

虽然抗生素药物在动物的感染类疾病以及传染类疾病治疗和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必须加以规范,使抗生素使用更加合理,以对动物及人体的健康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Kumarasamy KK,Toleman MA,WalshTR,et al. Emergence of a new antibioticresistance mechanism in India, Pakistan, andthe UK: a molecular, biological and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Infect Dis,2010, 10(9) : 597- 602.

[2] Wise R,Hart T,CarsO,et a1.Antimicrobialresistance.Is a major threat to public health.BMJ,1998,317:609-610.

[3] 阎克敏,任胤晓.动物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与对策.肉品安全,2008,25(2):19-20.

[4] 林晓华,李迎月,何洁仪,等.广州部分畜禽肉的激素及抗生素残留状况分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1):93-95.

上一篇:(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和田的维吾尔下一篇:重庆省水利质检员试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