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林业体系改革(精选12篇)
1.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一
第一,要落实责任,明确人员。各地要抓紧健全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以及工作职责,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负责。同时,要抓好到村、到户、到人的责任制落实,各镇乡、街道要抓好对村组和有关站所的督促检查,确保不走过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不但要明确分管领导,也要落实具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在“两防”工作的关键时段,要增派人力,深入镇乡、街道,深入林区村组,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防洪办和防火办要加强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第二,要组建抢险救灾队伍,加强演练。区里要组建抢险救灾预备队伍,请防火办、防洪办抓紧落实,武装部、驻万部队要给予大力协助。镇乡、街道也要按规定建立一定人数的防汛抢险队伍、防火队伍,防汛队伍按规定每个镇乡、街道不少于人,防火队伍不少于人,队员必须做到名符其实、联系畅通。各镇乡、街道要组织队员开展扑救知识培训和技术演练,相关部门要加强指导,真正做到一有险情,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重点水库、险工险段、重点林区、重点村组按规定也要建立相应队伍,各镇乡、街道和各有关部门务必抓好督促落实。
第三,要做好物资、通讯准备,确保抢险需要。防洪办、防火办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镇乡、街道、各个重点单位下达物资储备计划,并加强检查落实。各镇乡、街道和重点单位的物资准备一定要数量齐、质量好,并落实专人、专库保管维护,确保战时所需。防汛物资,如麻袋、铁丝、铁锨、手电筒、沙土、冲锋舟等要一应俱全,尽可能充足一些,包括存放的地点、保管责任人都要认真考虑。扑火工具要及时补充,做到人手一件。通讯工具要有多手准备,确保信息畅通。各地务必要安排一定经费,保证物资准备落实。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两防”工作长效机制。首先是组织机构要落实,宣传教育要强化。两项工作都是长期性的,要保证有一套班子、有人手专门抓。宣传教育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在宣传的内容上、宣传的形式上、宣传的密度上不断创新,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氛围,不断强化干部群众的防范意识。其次是完善工作制度。包括信息收集制度、灾情上报制度、值班带班制度都要健全。特别是值班工作一定要落实,确保信息畅通。值班不仅针对汛期,要一年天、每天小时都要落实。防火办、防洪办要加强平时的抽查。灾情报告一定要按规定、按程序上报,切忌多头上报、乱报、错报和漏报,这方面镇乡、街道要引起高度注意。再就是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不论是防汛,还是防火,只要是由于工作不到位、组织不力等人为因素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实行责任追究。
统筹兼顾,把握主线,切实抓好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
第一,抓好农村“双抢”工作。当前正值小春抢收、大春抢栽的时节,农村用水问题、临时性劳动力紧缺问题比较突出,各镇乡、街道要组织力量加强协调,妥善处理各种纠纷,化解各种矛盾,对劳动力紧缺的家庭,要发动群众互帮互助,适时抢收抢栽,确保小春粮食颗粒归仓,大春作物满栽满插。各级干部和农业、水利、农机等部门特别是镇乡涉农站所的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指导,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第二,抓好牲畜的春防工作。重点防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各镇乡、街道要督促农户和集中养殖场业主,严格按规定落实牲畜消毒、检疫、免疫等措施,牲畜圈舍消毒面、重大疫病免疫密度必须达到,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同时,要抓住当前畜禽产品市场旺销的契机,大力引导重专大户和业主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尽快扩大养殖规模,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畜牧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第三,抓好产业化项目基地建设。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已经确定的产业化项目,狠抓大户的培育,狠抓基地建设,扩大基地面积,提高基地建设质量。当前,柑桔、笋竹、香料等多数种植类项目,苗木已经栽植到位,关键是督促引导农户和业主除草施肥,防病治虫,加强苗木管护,加快苗木生长。有关部门要制定各种苗木的管护技术规范,加强技术指导,抓好督促检查。镇乡在抓产业化基地时,一定要注重示范引导,尽可能集中连片,集中精力抓几个像样的示范片,建几片规模大、质量高的项目区,只有这样,才能争取上级更大的投入,才能加快推进项目的建设。
第四,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一要组建专门的班子,落实具体人员抓这项工作;二要做好基础工作,掌握本辖区劳动力资源状况;三要做好农民培训的“生源”组织工作,积极配合主管部门、主办学校,动员组织更多的农民参加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四要做好信息的收集、传递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五,抓好经济强镇工作。经济强镇要抓好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围绕本地的优势资源,大力招商引资,增强集镇的产业支撑能力。我们确定的个经济强镇,产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基础,现在关键是咬定目标不放松,尽快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 部队投身改革演讲稿
★ 林业职称论文
★ 单位推荐材料林业范文
★ 课程改革成长的演讲稿
★ 林业上半年工作总结
★ 党员个人总结林业
★ 林业个人工作总结
★ 林业工作总结报告
★ 个人林业工作总结
★ 改革承诺书
2.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二
一、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现状
目前, 林业科技服务机构基本由省、地、县、乡四级组成。各级林业科技服务机构通过现场示范指导、开展讲座培训、发放学习材料、宣传技术成果等形式将林业实用技术和林业政策信息送到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者手中, 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和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基层推广机构是连接林农与上级服务机构的桥梁, 是林业科技服务的主力军。但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 目前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有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了林农和各类林业经营者的积极性, 无论从服务内容、服务手段, 还是服务队伍的服务能力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服务难度加大。科学分析当前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是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推动林改顺利进行的基础。
(一) 资金缺乏
一方面从农民的角度看, 林改前, 山林归集体所有, 营造林所需资金大部分由政府扶持和村组织筹措。林改后, 山林分到农民手中, 而大部分农民家境较困难, 没有富余的资金用于山地开发。而且不同于农业和畜牧业, 林木生长周期长、林业生产经营见效慢, 加之有的林地立地条件差, 产出较低, 使得农民暂时见不到效益, 农民无力或没有兴趣从事林业资源培育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 从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角度看, 由于投资缺乏, 技术推广经费少, 导致一些生产中急需的关键技术难以推广, 示范基地无法建立, 直接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一些优秀的林业技术推广人员即使有好的想法, 但是苦于没有资金支持, 项目无法实施。
(二) 服务主体单一
现有林业科技服务主体较为单一, 主要依靠政府的林业科技推广部门, 而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小;林业合作组织、林农自发组成的各类专业协会数量又太少, 而且规模小, 辐射带动作用有限;上规模的具有科技服务能力的林业企业数量不多;私人经营的林业服务中介组织缺乏;此外, 科研机构、高校为林业经营者提供服务的机会少, 可直接用于生产的基础性研究少,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
(三) 林业科技推广队伍服务能力不足
科技推广人才缺乏, 特别是基层技术力量薄弱。目前, 科技人员技术水平高低不齐, 能够为林农、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林地经营规划指导, 并有效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综合型人才短缺。林业科技人员普遍存在知识更新缓慢滞后的情况, 如对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灌木开发利用技术、碳汇林建设技术等现代林业新技术掌握不足;有些技术人员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能力滞后。而且由于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服务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多数科技推广工作人员没能主动把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技术和成果引进来, 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 因而没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难以促进林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四) 服务手段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 林农对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日益呈及时化、多样化、专业化的特点。此外, 林改后许多相关政策要陆续实施, 这些新政策的理解及合理运用, 对于林农来说至关重要。因此, 广大林农需要一个覆盖面广、功能完备、及时有效、方便实用的科技服务网络服务林业生产经营。原来的服务手段已经难以满足林农的需要, 亟待改进。特别是通讯和网络服务的建设步伐有待加快。
(五) 服务涉及面较窄
林改后, 林农和各类林业生产经营者对科技服务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多, 希望能够掌握更多实用、有效的技术和方法来指导生产, 实现增收。从整地造林、抚育间伐、灾害防治到采伐更新, 再到林产品加工、销售, 整个林业生产经营过程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对林业生产的产中技术指导和投入较多, 而对产前市场需求信息提供、林地经营规划指导和产后林产品储藏、加工、销售等服务较薄弱。
三、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指出, 今后一个时期科技服务林改要重点开展:一要开展林业科技示范行动, 提高科技成果应用水平, 包括建立科技示范县,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 (点) 、标准化示范区等。二要构建林业科技产业链, 促进林业产业大发展。三要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活动, 加速成果转化与林农技能提升。四要建立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促进产学研结合。五要加强林业科技基础建设,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本文在综合国内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健全和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 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改善科技推广机构的工作和技术装备条件。增加对林业科技成果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的投入, 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需要政府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自发组建的专业协会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 丰富科技服务的组织模式
充分发挥基层林业科技推广站、林业科研院所、高校、林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以及林业企业的作用。根据林情的差异, 充分考虑林农的特点和需要、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要求, 选取林农容易接受的服务形式, 创新服务模式, 盘活林农林地和林木资源。
1. 林农联户经营
以亲情、友情等为纽带, 联户合作经营。可以通过林地、林木折价入股, 投资投劳入股等形式, 互助合作、推进适度规模经营, 既有利于林业科技传播, 又减少了投资风险。
2. 企业、林农合作经营
企业投入资金和技术, 林农出林地联合经营。可采用“企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 不仅创新了林业服务模式, 发展了新型服务主体, 还降低了林农的经营成本,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业专业协会
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是连接林农与市场、林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它能够帮助林农造林、营林;另一方面它联结市场和企业, 能够及时提供市场信息, 帮助林农解决林产品加工、销售等一系列问题, 有利于增强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种苗协会、造林协会、防火协会、病虫害防治协会等林业专业协会也要在林业服务中扮演重要角色。
4. 林业科技示范户
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 鼓励林业示范户对广大农户进行科技帮助, 加快新技术、成果的应用, 发挥林业科技示范户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总的来看, 不仅需要政府所有的林业服务机构、还应鼓励集体合作组织、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私营服务组织、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加入到林业科技服务的队伍中来, 培育多元服务主体。
(三) 加强林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要重视林业科技人才, 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一方面增加林业科技人员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改善科技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加强实践锻炼, 提高业务水平。对优秀的基层林业技术员给予特殊津贴, 同时鼓励其深造学习, 更好的投身基层林业科技服务工作中来。重点引进、培养林业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 鼓励优秀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到林业科技服务队伍中来。
(四) 拓宽服务内容
加强林农和林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互动交流。在确定服务内容之前, 积极开展林农需求调研工作, 掌握林农对科技的需求情况,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推广工作。提供林业科技综合服务, 不仅包括林木栽培、新品种引种驯化、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技术, 还应该帮助林农设计森林经营方案, 改造低产低效林、合理利用宜林荒山、荒地, 发展林下经济、开发特色生态旅游等。因地制宜、分区施策, 推广适合当地经济发展, 投入少、产出多的新成果, 有效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比如风蚀沙化等困难立地造林技术, 农田、牧场防护林建设技术, 特色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培育、及其商品化、产业化技术。
(五) 创新科技服务的工作机制
一是创新科技服务机构的工作机制, 在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林业科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目前, 服务方式较单一, 以无偿服务为主,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要适当发展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有偿服务方式, 鼓励开展经营性服务, 激发服务主体的热情, 提高服务质量。三是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林业科技服务工作中来, 丰富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
四、结论
林业是以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具有产业属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林业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 提供了生态环境和各种社会服务, 促进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同时林业具有产业属性, 它能提供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需的各种林产品, 促进了物质文化和经济建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三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林权改革后林业生产要素的流动,需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和林业发展。
关键词:林业社会化服务 巩固 集体林制度
0 引言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广大农民拥有了集体林地的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经营处置权和受益权。改革必将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林权改革后林业生产要素的流动,需要尽快建立起完整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形式,主要应以政策引导为基础,以专业的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应履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政策咨询、营销协作,联系政府等职责,这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和林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林改后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各部门、各单位、各组织要紧密配合,促进林改后林业各生产要素能顺利地流动,促进林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顺利进行,切实实现林产品的价值增值,从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增加林农收入。
2 进一步扩大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覆盖面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尤其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要求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原来的基础上必须增加服务机构的数量,改善服务的布局,增加服务的种类和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加适用技术培训服务、信息服务、销售服务、加工服务等内容。特别要针对广大林农的需求去搞好服务,这样才能巩固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果,促进改革的成效得以深化。
3 要强化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管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了林业产权,提高了广大林农发展建设林业的积极性,增加了林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林产品的经营规模增大,林业经营项目增多,使林业经营体系复杂化,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强化和优化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管理,提高管理质量,扩大管理内容,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林业生产的要求,提高林业服务效率,增加广大林农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流通。同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变意识,拓宽视野,彻底转变过去依赖“等、靠、要”的想法,建立激励机制,强化为林业服务、为林农服务的意识。
4 要进一步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人员的素质
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使林业部门的职能由过去的主要以管理型为主向服务型转变,而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决定了其服务者主要是林业基层单位,目前由于服务基础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工资低和待遇差等原因,相当一部分林业基层单位技术骨干缺乏,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这就需要尽快改善基层条件,改革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有效吸引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克服“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才能真正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效果。
5 积极组建林业合作组织,参与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四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一)创建区域农技站加强基层农技体系建设
陇县地处渭北旱塬西端,全县辖10镇5乡,240个行政村,人口25万,土地总面积22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87万亩,人口密度103.7人/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是以种植
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之后,面对千家万户的生产指导工作,我县针对乡镇农技站力量薄弱的实际,在加强县级农技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尝试区域站的基层农技机构设置模式,先后创建区域性农技站7个,以此来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基层服务网络,使全县农技推广事业健康发展,为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建立区域农技站,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路
80年代以来,为了加强农技体系建设,我县按照“县建中心乡建站”的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健全完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19个乡镇农技站,但因受地方财力的制约,当时成立的乡镇农技站基本上是一人一站,人、财、物三权归乡镇政府,农技人员常被当地政府派搞其他工作,难以顾暇农技推广事业,工作不独立,技术服务乏力。针对此种情况,1988年以来,在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们充分利用渭北旱塬综合开发建设、粮食自给项目、商品粮基地项目、旱作农业项目以及基层农技体系建设等项目配套资金,按照集中财力,高起点、高标准建站原则,依据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农业区域分布特点,经过统一规划,统一征地,在我县西部深山区、南北部浅山区、千河沿线川塬区等不同自然区域,相继建立7个跨行政区域的县级以下区域性农技站,每站占地面积2-3亩。区域农技站建设总投资78万元,建有办公楼、营业房、仓库及其他附属建筑,建筑面积1130平方米,并配有恒温箱、天平、土壤水分速测仪等简易检测仪器设备57台套,价值16万元。每站配备工作人员3-4名,区域性农技站人、财、物“三权”由县农技中心直接管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四有”基层农技站,已成为我县农技推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员配置上,按照区域农业经济特点,从县农技中心在岗人员中抽调相应专业的工作人员22人,配备区域农技站。22人中,农艺师2人,助理农艺师7人,技术员5人,技术工人8名。区域农技站自建立以来,坚持以“三农”服务为宗旨,以技物配套服务为手段,以科技示范基地为阵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积极参与实施重大技术的引进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区域农技站由于“三权”归县农技中心,保证了基层农技站国有资产不流失,管理不脱节,业务工作能正常顺利开展,充分弥补了因乡镇农技站管理体制不顺而造成的种种弊端。多年的实践证明,区域农技站在新技术引进及产前、前中、产后服务中起到了中坚作用,农情监测、新技术示范、农民培训、田间指导等主要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大都由区域站完成,是符合我县实际的一种新的农技服务模式。
二、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区域农技站的基层网络优势
区域性农技站是县农技中心下设的基层派出机构,也是农技推广工作的前沿阵地。为了充分发挥区域站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技推广活力,我们从加强管理入手,着重抓了以下几点:一是实行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性技物配套服务相结合的“一站两制”。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业务工作按照县农技中心的总体推广计划,将任务分解到各区域农技站,并将示范样板和科技示范园建设作为硬性指标任务下达各站,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也首先安排在区域站实施。技物配套服务按各区域站实际状况及地域优势,确定合理的经营任务和利润指标,同时将精神文明建设也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三是严格检查考核。县农技中心对各区域站和工作人员制定了翔实的考评考核办法,依照目标责任书,逐项量化考核打分,并将平时的考评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各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作为下人事聘用的重要依据。四是实行工作人员聘用制,即由县中心招聘区域农技站负责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再由区域站负责人招聘各站工作人员。
区域性农技站作为县级技术推广机构与乡镇农技站联系的纽带,在完成县中心下达的各项任务的同时,对辖区乡镇农技站的技术推广工作起着指导作用,组织乡镇农技站,协调与乡镇的关系,并参与实施辖区乡镇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及科技宣传培训工作。近年来,全县“三田”建设、优质粮油、设施农业、平衡施肥、病虫害测报与防治等主要技术推广工作都以区域站为主导力量组织完成。
5.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五
新华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 屈绍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会议指出,要依靠改革创新,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方向,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的总体要求。此次国务院会议,对此进一步细化。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利于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融资渠道、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对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对进一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六点要求:
一要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鼓励市场化并购重组,完善退市制度,促进上市公司提高效益,增强持续回报投资者能力。
二要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发展适合不同投资者群体的多样化债券品种,促进债券跨市场顺畅流转,强化信用监管。
三要培育私募市场,对依法合规的私募发行不设行政审批,鼓励和引导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四要推进期货市场建设,继续推出大宗资源性产品期货品种,逐步发展国债期货,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五要促进中介机构创新发展。放宽业务准入,壮大专业机构投资者,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高证券期货服务业竞争力。
六要扩大资本市场开放,便利境内外主体跨境投融资。健全法规制度,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处置机制,从严查处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事实上,早在2003年,我国就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当时我国股票市场只有面向大中型企业的主板市场,层次单一,难以满足大量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随后,中小板、创业板于2004年、2009年相继推出。
经过10年探索,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具规模,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我国股票交易所市场日益壮大,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扩容至全国,各地区域股权转让市场和证券公司柜台市场积极探索前行,债券市场、期货及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产品日益丰富,规模不断扩大。
这些变化给资本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一些现有的发展模式已经同当前市场环境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完善、重新定位,出台进一步明确的顶层设计方案。
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对现代资本市场复杂形态的一种表述,是资本市场有机联系的各要素总和,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含交易场所、交易品种以及同一个市场内部的不同层次,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还包含体现在投资者结构、中介机构和监管体系的多层次,交易定价、交割清算方式的多样性,它们与多层次市场共同构成一个有机平衡的金融生态系统。
此次国务院会议,对资本市场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对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部署,可谓顺乎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合乎我国国情,切中要害。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资本市场仍处在“新兴加转轨”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程度不高,直接融资比重偏低,市场层次、结构和基础设施不完善,证券期货服务业和机构投资者发展不足等,这就需要平衡好改革的节奏、力度和市场承受程度,确保市场稳定健康运行。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改革措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及时动态调整。我们相信,在顶层方案的全局指导下,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结合起来,统筹协调、远近结合,中国资本市场一定会更加稳定、健康发展。
6.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六
摘要:有机化学是高校化工、生物、制药、医学、材料类专业大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有机化学涵盖范围广、教学内容丰富, 理论性、应用型很强。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必须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以及有机化学学科的进步来进行教学体系的创新改革, 从基础实验教学、综合实验教学以及课外实践活动方式等多种途径来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有机化学; 实验教学; 教学体系创新;
7.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七
关键词: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创新能力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学习为中心,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进行的评价活动, 是一种综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评价结果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 并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对于督促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学校管理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导向性作用, 是高校教学改革能否继续深入的关键所在。目前, 教学评价改革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高校教学改革的“瓶颈”, 也构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
现行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以下弊端:
(一) 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 导向不明确
现行的教学评价标准重共性、轻个性, 重知识、轻能力, 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 重综合评价、忽视特殊能力评价。一般排在测评结果前几名的均是学习成绩较优秀的学生, 学生的创新精神再强、创新能力再高也会因为权重较小而得不到体现。这种教学评价难以充分发挥引导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 而个性发展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目前, 绝大多数高校都采用期末考核一种评价形式, 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学生的知识、能力, 尤其是创新能力, 很难通过一次考试就可以检测出来。教师也无法通过考试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进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 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在现行的测评方式中, 测评人员主要是由院系领导、专家或教师等担任, 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定, 缺乏学生按照指标体系进行自评, 学生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自身的差距与不足, 限制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三) 忽视过程性评价
大学生综合能力 (包括创新能力) 的评价, 大多随同其他方面的评价在期末集中进行, 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及其不同的学习阶段均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这种强调终极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的方式, 难以全面、系统、准确地对学生的个体发展状况进行跟踪评价, 不能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变化, 不利于学生及时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及时改进, 也不利于教育者采取适时的激励措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 评价结果静态绝对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只是他评, 学生的独立意识、创新精神、竞争观念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要重视自评, 让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 对照创新人才的规格和要求自主进行内省和衡量, 了解自身的长处和不足, 明确努力的方向, 进而上进心和进取精神也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 有必要把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建立一套与技术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相适应的、突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特点的、比较科学和可操作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学评价体系改革
(一) 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的原则
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强调可操作性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足够的涵盖面, 从而系统、全面、真实地反映大学生创新的全貌和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要考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可操作性, 在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上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有便于操作的指标和评价标准, 使整个评价过程能够为学校各部门接受和认可, 并积极参与到其中来。
导向性和前瞻性相结合, 着眼于现实性评价项目的选取和评价等级的标准, 既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 又要按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对技术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要求, 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 引导教师以教学改革为核心, 以教育思想转变为先导, 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 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出专业特色为目标, 不断将专业建设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突出效果评价一个完整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应目标明确, 评价内容相对稳定。但是, 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根据内外部条件和因素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与完善的动态过程, 因此, 评价指标基本框架也要以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为重心, 突出体现创新实践教学成果。
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相结合, 鼓励创造性教学评价项目的确定, 既要反映教学工作的全貌, 又要突出重点, 注重全面评价和重点评价、一般评价和特色评价的互补结合。要鼓励教师改革创新, 避免为应付教学评价而使教学工作趋于公式化。对于各项具体教学工作, 要给教师留有一定空间, 鼓励教师发挥创造性。
(二) 构建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 突出对技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中创新能力的评价, 形成特色鲜明、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克服以往教学评价面面俱到、不易区分、难以测评的问题。我们在参考现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 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在广泛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 构建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并将该评价体系应用到了创新实验区试点班级。该评价体系导向明确, 便于我们清楚地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 有利于教师、学生根据测评标准、结果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节。
本评价体系构成的着眼点在于对学生群体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测评, 以确定其培养质量, 旨在引导学校以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为内涵来设计教学目标, 建立课程体系, 安排教学内容, 构建教学模式, 革新教学方法。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上海市特色专业, 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开始设立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项目, 选择试点班进行试点, 依据学校“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指导方针, 突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机械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 以创新能力教学评价为导向, 统一认识, 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
在推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建立专门制度, 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现和提出问题, 积极探索创新思维和多种能力培养的方法并努力运用于教学实践,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试点班培养方案, 选择、培养创新型教师。鼓励教师突破思维定势, 吸收最新教育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创新型教师应该是有独到学术见解, 能够灵活有效而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的教师。
(二) 营造创新氛围
一所期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大学, 首先应该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人文环境。要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 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严谨治学、积极向上的学风, 抵制学术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而密切的关系, 使学生在与教师的思想交流和密切交往中发展智力、完善人格。
(三) 改革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模块化在本实验区教学计划中, 按照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确定了9个教学模块:政治素养模块、公共基础模块、专业认知模块、制图基础模块、机械设计模块、制造技术模块、数字化技术模块、拓展模块、校企合作模块。为更好地使知识传授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除拓展模块外, 其余能力模块中均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实践环节。对于制图基础模块、机械设计模块、制造技术模块、数字化技术模块等四大专业主干模块, 将传统教学计划中单独的课程设计内容调整为该项能力的综合训练, 变独立课程的实践环节为单项能力的综合训练, 强调该能力模块中对应课程群知识的综合运用及对应能力的整体综合训练。拓展模块中有“现代设计方法”、“创新理论与方法”, 着重介绍现代设计和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并通过“机械设计项目综合训练”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特别加强设计性、综合性的创新实验教学, 将抽象的理论与创新性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动手动脑, 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
(四) 改革教学方法
课内在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项目实施过程中, 注重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与手段运用于课程教学中, 在试验区中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课程体系中实行大案例教学法, 用一个典型产品贯穿教学过程。不同课程的教师在集中消化分解大案例后, 将大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分布到不同课程中, 帮助学生从系统的高度熟悉各领域知识在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所解决的问题, 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外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定期开放一些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由学生自己收集查阅资料、动手做实验来寻求答案,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经常举办一些高水平的讲座及专题讨论会, 以便学生能够随时掌握学科知识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五) 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法, 引导学生锻炼创新能力
鼓励教师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三位一体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考试重点在于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有的教师采用分模块教学、分模块考试;有的教师考虑团体项目成绩权重;有的教师要求提供小制作;有的教师要求有社会调研报告等等。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
(六) 搭建创新平台
第一, 对学生开放机房、实验室, 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第二, 学校组织一批科研课题, 并在经费和条件上予以一定的支持, 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对课题进行研究。第三, 成立“大学生创新集训队”, 设立“大学生创新专项基金”, 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充分的软硬件支持。第四, 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创新系列竞赛活动, 进行创新成果的宣传展示、表彰和奖励, 促进大学生增强创新意识。
(七) 实现教学动态评价
建立学生档案数据库, 全面记载学生的成长信息, 包括各科课程成绩、课后项目完成情况、团队学习、沟通交流能力、参加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听学术报告、参与集体活动和公益活动等情况。邀请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导师、管理人员等到网上查看数据库, 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的综合素质, 特别是创新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数据库中都有体现, 而且是动态的, 能充分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
总之, 应通过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动态评价, 切实发挥教学评价体系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殿臣.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5) :37-39.
[2]李小平.论大学生创造性的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3) :72-74.
[3]曲继方, 安子军, 曲志刚, 宜亚丽.技术创新课程教学及成绩考核模式的构建[J].教学研究, 2006, 29 (1) :34-38.
[4]张建敏.教学评价改革的探索与尝试[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6) :12-13.
8.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八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创新
微生物学是涉及生命科学、食品科学、医学、环境科学等众多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同其它生物学科一样,微生物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技术的发展是微生物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直接基础[1]。因此,在微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实现其教学目标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创新性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学生而言,掌握好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既是从事微生物学相关研究的基本保证,也是培养学生缜密思考、细心观察、严格操作的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更是未来开发和利用微生物资源的重要手段[2]。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例如,为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不同类群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先后安排了“细菌形态观察”、“放线菌形态观察”、“霉菌形态观察”和“酵母菌形态观察”4个实验;为了帮助学生认识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又分别安排了“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鞭毛染色”和“荚膜染色”4个实验。这些基础性实验,一方面和教师的理论课教学有相当的重复率,另一方面,各相关实验之间涉及的实验原理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学生在实验课的学习过程中会觉得内容简单重复,过于枯燥。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将微生物实验教学内容认真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
1.1压缩验证性实验内容
验证性实验重点培养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保留了“显微镜的使用”、“微生物制片与染色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和“微生物纯培养技术”六个基础项目,其中每项实验仅挑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实验内容为实验课教学所采用。比如,“微生物制片与染色技术”中,选取了重要的“革兰氏染色实验”,而与之相似的“芽孢染色”、“鞭毛染色”、“荚膜染色”内容则调整到理论课教学中展示,这样不仅节约了实验课的教学时间,也能保证教学重点的突出。同时,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中,教师还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参与到实验准备过程中来,增强了学生对微生物实验的全景式了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3]。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不仅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充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校的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开设了《水的细菌学检查》、《酸奶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发酵活性研究》等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4人一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实施、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帮助学生将分散的理论知识和各项实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设设计性实验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分析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定实验项目,通过查阅文献、制定方案、准备材料、完成实验,最终得出结论,并提交包含上述内容的实验报告。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完全作为实验的主体,教师仅起到了辅助和指导作用,全面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为未来的科研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调整,我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所占的比例由最初的90%降至5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则由10%上升至50%,教学内容安排日趋合理。
2引入多媒体授课方式,强化教师教学效果
近年来,生命科学相关的各类课程几乎或多或少都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我校的微生物理论教学也较早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良好。而实验课教学中多年来仍沿用板书讲解、教师演示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近两年,随着实验教学条件的日趋完善,教学实验室内也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授课方式的引入,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授课形式,也使得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例如,微生物学“无菌操作技术”实验中,对于重点的无菌接种操作步骤,教师都要面对学生亲自动手示范。由于演示的实验台的空间有限,教师操作时,并不能确保全班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操作的具体细节,因而学生动手实验时往往还是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甚至操作错误的现象。采用多媒体教学后,由于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并放大实验操作的细节性内容,不但增强了实验操作的演示效果,还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而这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学生也比较乐于接受。
3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评定学生能力
考核环节是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没有有效的考核机制,教学改革也可能会流于形式[4]。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多是单一的以实验报告和平时考勤进行评定,容易造成学生只重视实验报告、忽略实验操作,重视实验数据、忽视实验过程的情况。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将实验课总评成绩划分为平时成绩10%(包括实验预习、课堂考勤、动手操作、安全卫生等)、实验报告20%和实验考试70%三个部分。期末的实验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采用抽签的方式让学生随即抽取一项考试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和实验结果进行评分。这样的考核机制不但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在平时的课堂实验中学生的动手积极性也普遍提高,明显促进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磊,沈锡辉.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4:25-26.
[2] 高健,周建良,蒋本桂,张洁.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全面开放理论的建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3):113-114.
[3] 金元昌,刘志强,李会东,刘文海.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2):100-101.
9.林业科技的推广体系建设论文 篇九
关键词:林业科技;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建设
一、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林业科技推广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其项目生产规模和项目管理制度都在逐渐向规范化和制度化方向转变,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也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林业科技成果的主导者是市场机制,在市场机制体系中林业科技成果得以推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的重要表现。
(二)林业科技继续发展的需求
我国的林业发展是在传统的林业科技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和推广的,满足林业科技理想推广是在我国林业科技研发部门的指导下逐步完成的,要改变多年来的林业科技发展模式需要有活力有效率的体系的支持。林业科技的继续发展需要体系的建设得以完善。
(三)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的需求
我国的林业科技目前是在资源稀缺,需要劳动力、资本、技术支持的科技项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推动这个项目的过程中给予一些资金和政策的倾斜,因此,林业科技的发展为我国贫困的林业地区发展带来了更多利益,同时安排了更多就业岗位,基于了政策支持,成为了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的需求的项目。
二、我国林业科技推广发展现状
(一)我国林业科技推广滞后
我国的林业科技发展由于时间较短,而且体系建设缺乏有效、科学的体制造成我国林业科技推广成体系的系统建设还不完善。在议案中影响科学技术手段在我国林业成果推广领域的应用的同时,制约了我国林业发展的脚步。由于科技体制建设的缺失和技术应用意识的不足,我国林业管理人员和林业开发人员往往忽略科技的应用和推广的重要性。在林业科技一刚受到阻碍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的积极性。
(二)我国林业科技人才的缺失
体系的建设和推广西药的是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推动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人才大量外流,不仅造成了林业新科技的无法应用,而却更阻碍了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健康运行和发展。
(三)缺乏网络宣传,手段单一
林业科技成果并不缺乏,推广体制的不健全造成了推广力度不足,没有推广就无法获得关注。我国林业科技推广没有充分发挥现有民间科技组织、林农专业户、科技示范户、推广机构等多重手段,而且如今网络时代,新的林业科技非但没有借助网络提高宣传覆盖面而是回避网络宣传。造成了林业科技宣传效果差,不足以吸引人们的关注。
三、林业推广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提高林业科技推广意识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各级领导、林业管理人员和林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意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科技宣传手段,提高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运用示范样板和先进典型引导大家,用事实说服领导,用实效教育群众,使科技理念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科技意识。技术推广的参观有主意转变观念,增加科技推广的印象,促进我国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二)创造推广环境
各级政府对带有开发性的科技项目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首先,转换推广机制。在推广主体上,要积极推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其次,实行科技人员与所指导的示范样板点效益挂钩制。再次,制定促进科技人员投身推广第一线的奖励政策。最后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三)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拓宽推广体系的新空间
林业科技推广体系需要传统的、现代化的.推广手段相结合,促进网络的快速传播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不忘记传统有效的科技推广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合理手段加快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同时,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到技术推广当中,为体系建设服务。另外我国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作为生态工程、林业生产建设等重点项目也应该是林业科技推广的重点领域,在工程建设和科技推广同步进行的前提下,为林业科技成果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推广工作的监控监督
这方面可借鉴国际上一些援助项目的做法,实行合同制和报账制,即资助单位与项目主持人或单位签订合同,明确规定各种质量要求和指标,推广项目完成一定的阶段任务后,经组织专家检查合格后分期付款,以确保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此外,还要注意完善激励机制,增强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动力,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成果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0.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十
前言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命支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可持续发展大计,是一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涉及面广、影响层次深的重大问题。考虑到森林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现代林业的理论与实践以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上出台了不少的政策和措施。结合我们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林草植被,提高生活质量,创建生态文明,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国家兴旺、民族繁荣、社会文明。下面我们就通过对一系列政策的分析来探讨究竟应该如何树立好西部林业建设政策目标。
摘要
森林西部大开发林业生态建设国家政策
正文
森林是原始人类栖息、取食、劳动和防御敌人的场所,树叶蔽身,摘果为食,钻木取火,构木为巢,人类依靠森林而繁衍进化。人类与森林的关系也先后经历了依存、破坏和利用森林阶段,目前正在进入将森林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崭新阶段。首先,森林是全球生态平衡的调节器,在生物世界和非生物世界之间的能量与物质交换中起着中枢和杠杆作用,将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互相转化,为我们提供生存必须的养料。第二,森林能够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各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蕨类、鸟类、兽类、昆虫和微生物等提供栖息繁衍的家园。第三,森林能够有效地蓄水固土,防治水土流失,遏制土地荒漠化。森林凭借它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和发达的根系,起到良好的蓄水保土作用。第四,森林具有净化空气、治理污染、促进人体保健的作用,据研究,在人们的视野中有25%的绿色时,人的精神就会感到舒畅;国土30%左右被分布比较均匀的茂密的森林所覆盖时,这个国家就有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即可实现“绿荫护夏,红叶迎秋”,风调雨顺,山川秀美。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但是从目前看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最严峻的挑战是对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挑战,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O多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占8O%以上;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O多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占9O%以上;地区现有草地面积的56%已经退化;全国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91OO多万亩,西部地区占7O%以上;每年有2O多亿吨泥沙从西部的土地上流入长江、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制约和影响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地区生态恶化的状况,不仅可以直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也是对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巨大贡献。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性任务,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现况和森林对于我们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一些专家学者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建言献策,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坚持现代林业思想理念,将生态建设措施与当地的文化、历史、经济环境等结合起来,增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好地开展工作。只有协调好各方关系才能真正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因为西部地区一般以农业和
畜牧业为主,宗教文化比较盛行,经济生产水平相对落后,人们对于生态环保没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所以必须从文化上进行引导,使得人民群众克服小农小商意识,改变曾经“人定胜天”的思想,学会和自然和谐相处,提高思想素质。
二、从政府方面而言需要做到一下几点:
1、明确制定并执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政策制度,建设好资金投入、激励、监督执行和部门协调机制。比如实施生态购买政策,运用多方面资金,引导个人、企业、外资向生态方面投入,然后将生态产品出售给政府,这样既减少了政府开支又实现了还富于民,实现了农民要“票子”和国家要“被子”的双赢目标;
2、加大生态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做好西部生态建设的后勤工作,可以将资金的来源多元化,设立鼓励机制,鼓励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实体将资金投入到生态建设中去,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建设投融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国际援助;
3、加强生态科技创新力度,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利用高科技培育良种林木、调整树种结构,走林木良种化道路是西部林业生态建设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基础和前提。西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虽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同农业相比差距还较大。要下大气力抓好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林木良种繁育上的应用,把实现林木良种化作为一重大工程来抓。重点抓好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耐水湿及抗病虫等抗逆性造林树种选育,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逐步实现林木良种标准化、工厂化,为西部植树造林工程提供良好的资源;
4、做好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统筹规划工作,从整体着眼,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因害制防,并着力调整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绝不可将两者对立起来,否则就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如果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的,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不能继续换取经济的发展,而且会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质量为前提。我国人均占有资源很少,未来的发展应是将中华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绿色文明结合起来,走一条低物质消耗的发展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科技革命,促使绿色科技的发展,而现代科技的绿色浪潮,使现代科技的基本职能和价值目标由单纯开发利用自然向有效保护和大力建设自然的方向转变。中国应充分利用经济后发展优势,注重引进绿色环保技术,避免重走西方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三、我们在技术层面上还有以下几点要求:
1、强化对现有林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坚决贯彻实施天然林保护政策,在适当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监督好农村改灶节柴和矿山复垦工作;
2、保证荒山荒地造林和退耕还林的质量。严格按规划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推进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植树造林工作,抓好良种壮苗工作,建立健全技术质量监督体系,狠抓分级技术培训工作,完善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网络;
根据这些我国实施了一些适应环境发展局势的政策。
首先是退耕还林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是恢复西部林草植被,扼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关键,早在2000初国务院就在全国25个省市启动了退耕还林试点工程。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设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实行了以政府为主导,以政策为牵引,以行政为推动的工程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在工程建设的启动阶段,有利于调动所需资源,迅速打开退耕还林工作局面。但不能因此将退耕还林工程看做是政府工程而让政府始终唱主角,应该倡导全民参与,调动普通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经过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不仅有利于西部生态的改善,也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农民的脱贫致富。但是,退耕还林工作的实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当地人的贫困问题。即使工程得以成功实施,当地生态得到了改善,它也只是使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环境和生态基础,给当
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个契机,当地农民的真正脱贫,甚至奔小康,还需要人们观念的改变、素质的提高、国家脱贫政策的实施以及其他产业经济的发展,等等。正确客观科学地认识这项工作的作用,有利于工作的顺利深入开展。
其次是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和平原绿化工程在内的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一系列森林资源保护工程。据我国国家林业局2011年发布的官方统计数字表明,在全部造林面积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4665万亩,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为50.7%。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169万公顷。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扎实推进,各地新建国家湿地公园积极性空前高涨,有68处通过评审,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3万公顷。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全国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2053处,面积12381.81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3处,面积7655.18万公顷。
再次是包括林权制度改革在内的一系列制度的改善。仅2011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是明晰产权工作基本完成。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任务。全国已确权集体林地26亿亩,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5%。其中,发证面积22.65亿亩,占已确权集体林地总面积的87%,8379万农户拿到了林权证,4亿农民直接受益。二是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扶持集体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健全完善,生态效益补偿、造林补贴、林机购置补贴等公共财政扶持力度显著增强,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发展态势良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10万多个,县级以上林权管理服务机构达989家。由此看出改革的综合效益不断显现。森林质量稳步提升,生态功能全面增强,农民收入明显增加。林改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取得了“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双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最后是应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特点,把产业链与生态链进行有机整合,加强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功能的恢复建设,将生态移民和替代产业发展纳人重点支持范畴,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促进生态产业发展。开发林业生态旅游等一系列环境友好型行业,比如我国西部特有的沙漠景观,可以以沙漠中的绿洲为中心,开展沙漠生态游,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森林生态保护的思想,对当地的环境加以保护。将西部农村景观的改造和生态建设相结合,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总结
相信只要认识到森林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结合专家学者们针对西部环境危机提出的一系列改善措施,将这些付诸实践,因地制宜,把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肯定能够把林业生态建设做好,给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好生态环境,共创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地域传统文化与西部开发中生态建设的理性思考— — 以甘肃河西文化为例》王汝发 《对西部退耕还林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李红勋刘俊昌
《吉林省西部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王宪成《吉林省西部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的初探》杨军邵立新
《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张一帆
《生态购买是西部生态建设的新战略》吴晓青夏峰洪尚群
《生态购买是西部生态建设的新战略》吴学灿洪尚群李风歧
《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财政政策导向》张振国苏明傅志华刘克勇唐龙生 《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症结与出路》王书华王忠静石培华
《西部林业生态建设动力问题的解决途径》李红勋姜恩来
《西部少数民族宗教的生态观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王汝发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初探》孙力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三个相关问题探讨》何家理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赵阴娜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及其思考》鲁智礼
《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李志熙白岗栓彭珂珊
《西部生态建设补偿机制、配套政策与制度安排》刘明远
《西部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安排》刘明远
《现代林业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江泽慧
《西部大开发中的林业和生态建设》李育才
11.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十一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6.011
在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进程中,我国的农业科技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已经成为了当前世界农业的普遍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旧体制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论是在推广理念、职能分化上,还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都适应不了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力度早已迫在眉睫。
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内容和成果
1.1 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制,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针对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困境,部分基层推广单位将公益性技术推广与经营性技术推广相分离,将无偿农业技术推广与有偿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并通过试行技术承包、技术推广与经营服务结合的形式,来推动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部分农产品主产区开展了以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以市场为根本导向,以完善服务自制建设、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2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近些年,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不断实践与经验总结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该制度以农民的实际科技需求为重要依据,由政府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挑选出工作认真、吃苦耐劳、业务水平高的专业人才到农村担任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和企业及农民间建立一个直接联系的平台,以在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同时有效调动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1]。
1.3 探索新型推广组织形式,促进农业科技与农民和企业的直接对接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各地便相继开始涌现出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推动了农业科技园的形成,而农业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此同时,还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并逐渐塑造出了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的发展趋势
对我国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既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也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是一个气候多变、地域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类型多样,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这便决定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然要朝着多层次、多类型、多种体制共存的复合型农业推广体系发展,这也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难度[2]。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应将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视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的重点,对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状况调整、完善推广岗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调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建立起高效、快捷、灵活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教育间的联合,并促进不同地区,不同专业间的合作,以将推广成效进行不断的提升。除此之外,在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能让广大农民采纳并接受新农业科技的工作方法,将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与组织化程度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进行结合[3]。例如,利用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来组织农民切身参与到推广的过程中;又如利用项目带动推广模式,以促进区域发展和农业开发为根本目标,将水利、农技、信贷等部门整合在一起,为农民提供系列化的推广服务等。
3 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相关单位要想在新时期内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就务必要在科学、合理借鉴其他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以我国的具体实际为重要依据,对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使我国逐步形成市场型、公益型、混合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并存的格局,进而将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赵武军.“农业专家大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12,(04).
[2] 杨连志,唐玉琴,郑维莲,闫士环.区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的改革与探讨[J].天津农林科技,2012,(03).
[3] 吴春梅,陈文科.农业技术推广领域中的政府支持与公共服务职能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02).
12.创新林业体系改革 篇十二
中职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课程目标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同时, 作为职业教育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就业教育, 培养的是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因此, 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 首先应是“社会人”, 其次才是“职业人”[1]。作为“社会人”, 中职生必须具备高尚道德和发展潜力, 不但具有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还应具有法制观念、诚信、公正、民主、爱心等基本公民素质。作为“职业人”, 中职生必须具备某一专业和相关专业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 较强的就业适应能力, 为今后继续学习和转岗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 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只有明确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并以此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才能跳出普通教育的教学体系, 避免“技能为本”的职教误区。
2 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设置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办学过程中, 根据办学形式随意更改或设置课程;课程设置缺乏应有的论证, 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间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专业课设置没有与当地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市场变化和制度调整挂钩, 学校闭门造车, 按传统模式组织教学, 导致不少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职位, 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
(2) “就业导向”的培养模式未能顾及学生的长远利益。目前中职学校的主要生源为初中毕业生, 他们年龄偏小, 职业兴趣、工作价值观、人生定位等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此时中职教育若要强行给其一个“职业定位”, 无异于拔苗助长[2]。另外, 过分强调就业教育, 必然导致重实践、轻理论现象, 如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课、实习课为主, 文化课有的开设, 有的甚至不开设。这样就无法做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知识面过窄, 适应能力差和后劲不足。
(3) 将升学置于首要位置。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把升学置于主要位置, 把职业技能训练放在次要位置, 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
(4) 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未能跳出普通教育的教学体系。课程间衔接性差, 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没有落到实处, 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技能, 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要, 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3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依据
按照传统观念, 中职教育属于技艺型教育, 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都应以“胜任某种岗位要求”为出发点, 以是否具备某种岗位能力作为判定学生是否合格的量化标准, 且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场地设施都围绕这一目标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劳动者已不可能终身只从事一种职业, 这就要求其必须掌握多种不同技能, 以适应不同岗位的要求。相应地, 使学生具有从事同类专业多个岗位工作能力成为现代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与原来学生只具备单一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目标相比, 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呈现由窄到宽的变化趋势。
4 课程改革的思路与要求
(1) 树立育人新理念, 提高中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要在“教育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3]上统一思想,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 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 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多种关系:学生全面发展与有一技之长的关系, 学生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学生阶段性学历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而且要注重培养他们继续学习的能力。
(2) 坚持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并重的原则。中职教育要深化教学改革, 就应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 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3) 坚持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它们之间相互迁移, 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素质结构, 称之为综合职业能力。要在中职教育中实施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就要进行课程改革, 构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必须确保各项能力目标都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 即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拓宽基础, 注重实践, 加强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特别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为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
(4) 坚持实践教学全程化。在设置课程时, 应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 构建与相应理论课程体系兼容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全过程、多轮次的模拟、仿真和全真实训、实践等形式,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分层实施, 逐步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在专业技能教学过程中, 根据技能和课程特点, 边传授、边实践, 让学生感知、认识和了解基本要点与操作技巧。
(5) 坚持课程设置开放化。课程设置不局限于专业本身, 应增加选修课, 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其继续学习、胜任工作及更好地生活奠定基础。在课程类别上, 除学科课程、技能课程外, 还应开设兴趣课程和潜在课程等,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促进其个性发展。通过良好的校风学风、融洽的师生关系等潜在课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 课程设置应灵活、开放,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5 基于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中职课程体系应围绕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一人才培养目标, 紧扣“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这几个标准, 以全面素质为核心,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技能训练为特色, 形成结构合理的模块化体系。其中包括文化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考核实践模块和德育模块, 这4个课程模块之间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3]。
(1) 文化基础模块:着眼于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使学生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 形成自主锻炼和自我调控意识, 从而全面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为其以后继续学习和创业奠定基础。
(2) 专业基础模块:根据“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宗旨, 使学生扎实学习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该模块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础, 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对于选修部分,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 自主选择。该模块与专业考核实践模块组成的一体化专业模块体系, 在课程教学上无前后顺序, 应结合使用。
(3) 专业考核实践模块:该模块注重综合实训、考证、见习和顶岗实习。该模块设置立足强化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集实用性和灵活性于一体, 使中职教育更具社会性和发展性。
(4) 德育模块:针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良好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自主就业的创业精神, 同时进行职业人格教育。该模块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
6 模块化课程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教师, 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 当务之急是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教师参加理论学习和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 以提高教师动手操作能力。
(2) 进一步发挥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在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会议的同时, 让企业专家进入课堂, 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的某个项目, 共同探讨并形成一种更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专业建设工作委员会要制度化、经常化地进行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3) 确定灵活多样、注重学习过程考核的教学评价指标。教学评价要以技能考核为中心, 实行过程评价与终结考试相结合, 尽可能全面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除学习成绩外, 还应包括社会工作能力、创造能力、文化素质等。
总之, 中职教育既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又要以学生职业生涯、终身发展为教育目标。因此, 中职学校必须与时俱进, 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从根本上摆脱当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滑坡所带来的考核尺度不统一、学籍管理不严肃的窘境, 从而实现其培养目标。
摘要:只有切实有效地进行中职课程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 创新课程体系, 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职,课程体系,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门燕丽, 马君, 周志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1) :47.
[2]王东.人力资源视角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局限[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1) :21.
[3]王清莲.确定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目标指导素质教育实践活动[A].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与教学方法研究分卷[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创新林业体系改革】推荐阅读:
林业机构改革方案06-16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06-24
公司创新工作体系建设12-17
完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08-18
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11-23
制度创新改革10-26
改革创新大家谈10-19
改革创新的名言10-26
改革创新服务职工11-26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总结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