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2(精选10篇)
1.走进新课程2 篇一
走进新课程 走进新角色 走向成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实施,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已顺利地搭乘上这列火车,平稳地驶进新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五十二中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从而适应现阶段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一切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的局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自我的空间和舞台。
一、注重教师培训,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因素,教师能否对新课程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决定着新课程的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为了尽快实现这一转变,我校特别注重对教师进行多方位的培训:
1、把专家请进来
暑假期间市里统一举行了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培训,我校把这个难得机会争取来,主会场设在我校,全市教师来我校听报告,全省优秀教师在我校做示范课,全国的教育专家顾之川教授、省教育学院的张翼健院长、张东彪老师做报告,从而为教师提供与新课程改革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我校语文教师张小丹也代表我区,我校做了新课程样板课,她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受到了同行好评和专家认可。我校在此基础上每周周六利用休息时间集中组织教师学习,探讨新课程标准和基础相关的知识,树立与新课程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为新课程在我校的具体实施,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我校还先后请了省教育学院的潘景峰院长,李元昌老师,北师大附中的张思明校长来我校作报告,教师还在现场与专家交流,解决教学实践中困惑,广大教师获益匪浅,理念不断得到更新认识不断得到提高。
2、让教师走出去
为了不断吸纳外地外校成型、先进经验,我校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走出去学习的机会。学校坚持每年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远的到昆明、深圳、上海、北京、哈尔滨、吉林,近的有农安青山中学、师大附中、吉大附中、省实验、四十五中学等学校参加理论学习、课程培训、课程观摩活动,使教师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业务能力。
3、树骨干为榜样
我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其中国家级骨干教师一名,省级骨干教师三名,市级骨干教师七名,区级骨干教师63名,区级名师13名,这些教师是我校宝贵财富,我校一方面调动这些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又发挥他们的自身才能,建立一帮一,一对一的师培方式,让骨干教师与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充分发挥他们传、帮、带的作用。在这种模式建立下青年教师虚心好学,业务提高很快,从而推动了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骨干教师的无私指导下和青年教师的自身努力下,在我市举办“新课程大赛”中,我校成绩喜人。其中新课程教学大赛十佳获得者有:李旭、陈莲慧、刘延欧、王瀛„„;新课程教学大赛新秀教师有:王珊、付艳、妍丽丽、辛海瑞、张丹、李津华;在昆明举行的全国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中,我校温立军主任勇夺一等奖,为我省我校争得了荣誉,并听讲课、说课七十多节,听专家报告三十场,载誉归来后为全校做了汇报演出和报告。温立军主任还指导数学教师许敏参加吉林省说课大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李铁英、许敏教师在新课程大赛中讲课,获得全市同行好评。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1、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校在教学中注重实现教学内容的呈 现方式,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变革,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上,我们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如课堂上放一段相关的录像,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段小品,上网去查资料,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等等,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如数学课上让学生讲题,学生编题并解答案;学到储蓄类应用题时,教师采用让学生亲自到银行存一次钱,取一次钱,并调查存款利率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从问题情况出发,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亲自操作逐步培养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学校数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交流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合作交流。
3、改变了以前“老师讲,学生听”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树立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习方式的观念,教师在教学中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讨论、研究、实验与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如地理课,教师事先让学生准备一课中的一个专题,到台上来讲述,也可以一个专题分别几个学生来讲,互相补充,既掌握知识点,又增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读图,析图的能力,如在讲《地图》一章时,教师让学生把学过的地图三要素运用到做地理路线图上(也就是从学校到自己家)通过动手实践理解,掌握了地图的图例、比例尺,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生物课上经常通过“情景假设、模拟器官、小评论家”等活动,让他们参加调查、实践、收集与整理材料,撰写论文,在实践中获得真知。政治课一改以往生硬说教,增设学生感兴趣的材料,通过一些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使学生不仅掌握政治学科的知识更能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并寓教于乐,增设学生喜欢的“心灵沟通、诗歌大赛”、“小品表演”、“想象比赛”、“请你帮忙”、“格言展示”、“乐曲赏析”等小栏目,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材料的收集、整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实现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语文作文采取既有老师批改又有学生参与的方法,每月为学生提供一次互批互改作文的机会,学生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当堂进行批改,并由学生推荐好的作文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可以广开言论,畅谈自己意见,这种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以外语为依托,构建特色
五十二中学要构建成一所以外语教育及成果为特色的名校,这是刘欣校长在学校工作计划中提出的要求。作为外语组,在平时教学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外语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做到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外语课上师生之间分别扮演角色,用英语进行对话,每单元的对话角色先由师生共同完成,再由学生分组完成,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激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与正面评价
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现、信心倍增;一句打击的话,会使学生丧失信心,不敢张嘴。我校外语教师深深意识到这一点,对学生从不挖苦、埋怨,给予的是鼓励与信心,使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增,减少二级分化。
(3)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在我校的英语课堂四十五分钟上,教师主讲十分钟,师生互动五分钟,其余时间完全由学生支配:自读、扮角色朗读、表演、自编自演对话、短剧等,充分调动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积极性。学生的听、说、读、写都有长足进步。如今我校学生在外教课上与外教交流已无障碍,获得外教好评。
(4)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是从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走出来,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合作、表演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活动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多给学生营造说、唱、表演的机会与空间。我校2002年初一英语承担了国家级课题《任务型》教学尝试,此课题由梅华负责,带领九名课题小组人员进行实践,运用到初一课堂教学中去,已初见成效。
我校领导给予外语组特殊政策,不惜重金。寒假二十三名外语教师到哥伦比亚外语学院封闭强化学习,在我校外语教师孜孜不倦努力下,我校外语工作已做到“报纸有名”、“电视有影”、“广播有声”,在上学期举办了“英语朗读比赛”、“英语表演赛”、“英语歌曲大赛”和圣诞节前夕师生共同演出“融入新世纪,与我共精彩”的大型英语晚会,受到省教育学院马忠学、丛闻秋、区宣传部何部长、外教与会专家、家长的好评。吉林教育台、《长春晚报》、《长春日报》等各大新闻媒体对这一盛况分别进行了报导,为五十二中学赢得了口碑。
在外语教学推动下,我校的双语教学开展的有声有色,从2000年开始以政、史、地、生、音、体、美学科为实验基地,进行双语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我校外语教师对参与双语授课的教师进行了英语听说辅导和强化训练,并组成了专门人员编写《双语教材》,使授课教师有指导方向。经过一学期尝试,2000年下学期我校接受了省级课题项目并初见成效。我校生物教师刘晶在生物年会上,代表吉林省做了双语教学经验介绍,获得与会代表认可和好评。非英语专业教师学习英语蔚然成风,现今我校参与双语教学的教师30多人,双语教学贯穿到学科中大大激发了广大师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更坚定了教师与世界接轨的决心与信心,我校将在此成果上进一步探讨双语教学工作,为新课改走出一条新路子。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课堂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针对这一情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是在各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把素质教育融合在各学科中,其中政、史、地、生使用率100%,语数外教学使用率达到70%,大大增强教学生动性、形象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定期对教师进行初、中、高级和“因特尔”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做到能自制教学课件,并在教学中合理应用,很好辅助了教学。
2、为教师免费提供上网条件。通过微机查找下载备课材料,大大方便了教学。
3、开设校园网,班班实现微机教学,资源共享。
4、“新阳光”网吧对学生开放。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师授课含量更大,学生知识面也 更广了,给教学带来了极大方便。如语文教师讲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可利用校园网播放《城南旧事》,从而对她的作品的了解有个完整的体系,中午休息学生还可以观看四大名著等一些影片。尤其是“网络教材”的引进,更为教师找到了得力的助手。在教学中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并已成为学校教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五、改革评价方式
1、学生评价
改变以往对学生的单一看学生成绩评价的方式,而要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角度去评价,从而发挥评价和教育功能,促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针对我校情况采取档案袋管理方式。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方面采取“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三结合的方法,隋学生进行了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2、教师评价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教师的工具也因此具有创造性,学生学业成绩不再是评价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而应以“职业道德”、“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学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等方面去评价,只有这样促进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师评价我们采取学生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学校评价相结合方式方法。
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针对我校情况和学生实际我们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了教材的编写。从教材的打字、排版、打印、装订均是出自我校教师之手,充分体现我校教师聪明和智慧。校本课开设科目较齐全,有“综合科学”、“趣味数学”、“音乐天地”、“英语沙龙”、“小作家”、“小记者”、“篮球”、“田径”等,学生根据自己特长自由选择,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教师的角色已发生了变化,学生主体地位已凸现出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已迈出了小小的成功一步,我们五十二中人将乘着这一东风继续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走向成功。
2.走进新课程2 篇二
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有很大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图片多、活动多、阅读材料多几个方面。图文并茂,鲜活生动。
刚接触新教材的教师,尤其是一些从事旧教材教学多年的教师,感到困惑和茫然。由于旧教材太注重说教,而新教材解读的文字一节课只是寥寥几句,对刚接触新教材的教师普遍有一种备课无从下手、讲课无话可说的感觉。新旧教材都是相同的内容,有些教师还是产生这样的疑虑:新旧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新旧教材的知识重点是否吻合?当年作为新教材的初次使用者,我也是怀揣着这些问题上路的。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悟到新旧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旧教材是站在教的立场上编撰,那么教师理所当然是主体,教的理念贯穿每一节课的始终。新教材是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诞生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参与、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注重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学习方式,它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要求每一位从教人员顺应教改的潮流,接受新理念,走进新课程。
转变教学理念确实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然而,转变观念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首先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知识的殿堂曲径通幽,而兴趣是打开这座殿堂大门的钥匙”。在没有大力推进走进新课程的时候,我曾到过一些班级听课,当时我见到过这样的现象。三大主力学科———语文、数学、外语,家长天天强调重要,老师日日说关键,可是有一些学生能在老师的慷慨陈词中进入梦乡。课后好奇心驱使我去和他们交谈,得到的普遍回答是乏味、没意思。而作为副科的生物课让我惊奇。生物这个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地位每一位教师心中都有数,就在我校罗天仁老师讲课时,一个睡觉的学生也没有,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都处于亢奋状态。课后和同学交流得出这样的结论:罗老师说话风趣,讲课用身边的事例,讲课有意思,我们爱听。学科的地位又不同,为什么在不同教者课堂上有如此大的反差呢?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吗?
“天下没有不治之症,只是医法不当。世上没有不教之人,只是教法不妥”。我们所从事的工作面对的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我们平时说的“孺子可教”就是他们。下面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谈一下我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请你们走下神坛吧
在世人的眼中三尺讲台多么神圣,黑板上的耕耘是多么令人神往。可是在课堂学习生活中,讲台给学生一种威严的感觉,身处之上的教师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课堂上,学生总是渴望与教师能成为朋友,能有一种对等的交流,而讲台恰巧疏远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限制了这种对等的交流方式。只有走进学生中去,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对等交流,学生才能把你当成朋友。讲台并非是教师的久栖之地,不要让讲台把我们束缚在黑板前。走下讲台和学生融为一体,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构建一个和谐的沟通渠道。
二、注重地理实验
一提到实验,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化学的瓶瓶罐罐,也能联想到物理实验中的电池、电线、灯泡、这个表、那个仪。那么,我们地理实验的器具是什么呢?下面结合我和学生做过的一次实验来谈一谈。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的活动内容,通过月食照片认识地球是球形。把老式的台灯灯泡放进一个乳白色的球形玻璃灯罩內,接通电源,把这个发光的球体当做太阳。把手掌放在“太阳”前,让学生观察边缘是什么形状,然后把事先准备的圆形纸壳片放在灯前,让学生观察边缘形状。再反复转动纸壳片,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最后再把事先准备好的排球放在灯前,反复转动,让学生谈一下感受。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它符合认识的发展规律。我们所用的器具来自生活,没有刻意的要求,只是稍加修饰罢了。这种直观的演示实验,远远胜过我们空洞的说教,能在学生心头深深铭刻。
三、教学材料本地化
新教材给我们的文字说明材料太少了,在某种意义上说给我们的只是教学提纲,点明教学目标。为了有效的辅助教学,老教材给我们许多案例,而新教材没有这样做。新教材之所以没有给出大量案例,就是考虑到各地区差异性很大的原因,把一个地区熟悉的事物拿到另一个地区做案例来讲,一定存在认识障碍。所以教师选择案例教学时,一定是学生熟悉的,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例如,我在讲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时,就用我们大安市的城市和乡村为例,因为生长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人,对我们当地的城市和乡村很了解。
四、图片资料使用要灵活
新教材给了许多翔实的图片资料,有些在生活中无法获得。那么这些珍贵的材料怎么参与教学活动呢?一味地去让学生看书中的图片学生会厌烦,况且有些学生观察不认真。我们把书中的图片剪下来,通过投影仪把图片搬到荧幕上,师生一同观察,这样就能把单边活动化为双边参与。还有一点必须说明,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可以自由地选取书中的图片,不必为其出现的前后顺序而困扰。例如,我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时,在与学生探讨人类在太空观察地球时,由于学生追问第一个进入太空宇航员时,我用了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中加加林的照片,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
3.走进新课程 把握新课堂 篇三
关键词:新课程;新课堂;教师
一、课堂教学的变化
1.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
新的课程改革实验在稳步推进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思想,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教学宗旨,“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健康的成长发展”,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
传统课堂教学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的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强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在现代体育课的标准中,教师将更多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精神,同时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较少,这样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的空间被充分放大。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
2.课堂教学过程的变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学生只能服从于教师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这阻碍了学生探索、创新、追求新知识的欲望,这种重教轻学、忽视发展的教学方式,怎能谈得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呢?
现代的教学模式要求体育教师做一个引导者,而不再是一个发令者。当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教学时,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监测学生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和步骤。教师在课堂上的位置将不再是固定位置——讲解、示范,而是在操场上和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感受运动的喜悦。这样才能适合现代新课改下体育教学的要求。
3.转移教学重点,着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
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中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长期以来,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难度较大,学生无法发挥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学生体育水平;最后还要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教师行为的变化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最大变化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通过近年来的课改实验,笔者充分体验到了教师的职责,在教学中重视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主动学习,逐步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1.加强情感体验,以“情”“感”学
教学中师生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课改前,教师安排了教学内容和上课的任务,学生只能按照要求盲目地练习,教师成了课堂的中心,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被动的感受,学习的情绪受到消极影响。学生学习情绪低落,综合能力的发展又从何谈起呢?譬如开展中长跑的练习,如果教师简单地宣布任务要求学生执行,他们的情绪必然低落,教学效果也很差;反之,教师在宣布教学任务的同时,将教学任务与情感联系在一起,讲述我国体育健儿刻苦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然后联系教学,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教师在讲述时,要以有力的语言促进学生情感上的变化,使之产生相应的动力,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学生在完成中长跑教学任务时又会获得巨大的成功感,会有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在一次耐力跑测试中,两个班采取的测试方法基本一致,一班课前3分钟采用鼓动式教学,给学生思想上打预防针,帮助学生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二班由于临时有事延误了3分钟,于是直接进入到动态分组测试。出人意料的是,两个班级测试结果出现了较大的差别,一班仅有4名同学没有达成教学预期目标,而二班有15人没有达标。倘若在二班也采取3分钟积极鼓励与约束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2.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以情激情,引导学生和教师协调一致,创设愉快、平等、民主的教学情境,努力提升学习效率。在教学活动中,要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行为、心理的“换位”,引导、激发、帮助学生,使学生获得积极乐学的态度,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愿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游戏课中,教师参与游戏活动,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接触。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减轻了,师生的创新意识、探究意识也提高了。
3.正确进行评价
新的课程评价标准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构建了多层次的目标体系,力求“全面、公正、平衡、针对性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从关注“教”到关注“学”,更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学习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
4.走进新课程(一) 篇四
(一)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人们对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作的主观反应。因此,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一定社会中的教育是否要进行改革,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规模。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地说明了上述论断。
整个教育发展史的事实表明,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都将引发学校教育的重大变革。刚刚过去的20世纪之所以被人们称做教育改革的世纪,其原因也在于此。
20世纪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迅猛的一个世纪。在社会发生如此急剧变革的时期,各国的教育必将随之而发生相应的改革,其中,涉及面甚广,可以被称做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的就有三次。在这三次世界性的课程改革期间,为了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各国在教育方面所作的其规模或大或小的调整、完善更是难以胜数。
20世纪中国的教育也始终处于不断变革的历史进程之中。清朝末年学堂的兴办,癸卯学制的颁布,辛亥革命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教育改革姑且不论,仅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而言,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众所周知,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脱胎于欧、美、日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体制。尽管由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国家所处的地域等存在着种种差异,各国的教育表现出互不相同的特点,有其个性的一面,然而,由于它们都是孕育、发展、完善于工业经济时代,所以,它们又表现出了非常相似的共同的特点,又有其共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实际上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由于它对于工业经济时代各国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国政府对于教育都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且越来越自觉地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重要手段,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价值。20世纪50年代,出
现了人力资本理论。其专注于经济增长、不顾人的发展的教育模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要求对教育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如果不着手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将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之所以不约而同地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原因也在于此。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对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做出准确的概括并非易事,在这里,我们只谈对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时代发展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的生产、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预示着人类发展新时代的到来。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发表的《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此后,“知识经济”一词便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由于从20世纪如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知识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相当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劳动力,工业经济时代的原材料、工具、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知识、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工作的劳动者。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这一概念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第二个特征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曾经经历过空前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所谓“冷战”时期,发生过150余场战争,而因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2000万左右。“冷战”结束后,被“冷战”长期掩盖的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宗教团体之间长期潜在的矛盾、冲突日益突现出来,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美目的霸权主义削弱了联合国与其他国际组织的权威和本应发挥的作用;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如果说既往的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军事实力等方面,那么,当前的国际竞争则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第三个特征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工业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然而,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造福于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事实上,目前人类所面临的困境乃是人
类自身在善良动机下滥用技术的“副产品”。应该特别指出的是,除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被破坏之外,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制,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还表现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丧失,而这恰恰是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或物质力量都无能为力的事情。正是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清醒认识,人们开始对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提出了诸如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从上述对当前时代的三个主要特征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过去时代在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或物资力量相比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3.为什么说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曾做出过举世公认的、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然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种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使我国的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
发展中国家来说,本次课程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在向我们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向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即所谓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抓住人类生产方式转变这一历史性的机遇,我们就可以尽快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超越它们。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先例。19世纪中期,在幕府统治下的日本,遭遇到的是同我国清朝政府相类似的命运。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抓住了19世纪后半期产业革命的机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跃成为现代工业强国。其他如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所谓“后发型国家”,在19世纪后半期的迅速崛起,同当时正在进行的产业革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事例充分说明,生产方式的变革可以促成国家非常规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是一个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国。如前所述,对于综合国力的增强来说,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换言之,同过去时代发展主要依赖于为数不多的精英人物相比较,当前我们更需要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致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在“人口众多”这一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实面前,除了继续执行控制人口增长的长期国策之外,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就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我国教育无可推诿的重大责任。
诚然,我国能否很好地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生产方式变革这一历史机遇,能否充分开发和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然而,教育毕竟是其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历史经验已经证明,教育在把握人类自身命运、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时代,由于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综合国力竞争必将聚焦到教育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乃是世界各国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制高点,谁就将占据主动的地位,谁就将有可能最终赢得这场竞争的胜利。基于对教育功能准确而深刻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国的教育已经被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为了更好地担负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地反思我国教育的现状,并认真地思考究竟应该如何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
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同时代发展的要求和肩负的历史重任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像动词(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名词(即知识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并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臵,有时甚至作为教育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体验才能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始终萦怀于中国人民心中的“强国梦”,伴随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知识爆炸”,以及普遍存在于“后发型国家”一定发展阶段教育之选拔功能的突显等因素,又使我国学校的课程体系表现出下列一些特征: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现在,人们已经把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概括为“应试教育”。
李岚清副总理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一些地方开展素质教育还是号召多而落实的措施少,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个别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陈至立部长在此次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我国1986年实施义务教育至今才十余年,尚缺乏构建和实施义务教育课程的经验积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从1996年7月开始,组织了六所高等师范院校的有关专家研讨并制订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的调查方案,并于1997年5月在九个省、市对城、乡16000多名学生、2000多名校长和教师、部分社会知名人士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凸现出现行课程方案所显示的种种问题: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它们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及产生的不良影响,都足以说明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针对性。
我们必须看到,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反思本国教育的弊端,还是对教育发展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入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这些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就曾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九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基础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千秋大业,因此,振兴教育,全民有责。我国广大的教育实践工作者、理论工作者以及行政管理工作者正是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胸怀全国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爱,脚踏实地地投身于这次课程改革中去的。
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如果要把各个国家,哪怕是重要国家的课程改革一一列举出来,无疑将是一份很长的清单。然而,各国目前课程形成的历史及其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而且,处于同一时代的世界各国教育或学校课程必然会面临相同的问题,所以尽管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但各国的课程改革还是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趋势。
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受到了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关注,除了大量增加拨款给予教育改革以财政支持之外,由政府支持并组织有关专家、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家长等参与的各种研究报告、课程改革方案、教育法律、教育政策等文件纷纷出台。仅在80年代,美国此类文件即达数百份之多。1990年,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召集各州州长在弗吉尼亚大学举行了。教育首脑会议”,提出《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此后,美国又提出了关于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等学科的全国统一标
准。其他如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等国政府也都制定了课程标准或类似课程标准的文件。就亚洲的情况而言,日本的课程审议会议于1998年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同年,文部省颁布了相当于课程标准的《学习指导要领》。韩国教育部在1996年的《韩国教育》白皮书中提出了韩国第六次课程改革的目标。而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课程改革中,行政部门的组织、发动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20世纪教育发展的历程表明,满足各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发展的需要乃是各国不同时期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惟一的追求目标,而学生的发展几乎成为了一种教育奢侈品。正像前面已经提到的那样,严峻的事实已经表明,离开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需要而片面追求物质生产高速度发展,离开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即人文精神的发展,已经使人类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已经引起了人们的警觉。毫无疑问,国家发展的需要依然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首选目标。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在1997年的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对美国的挑战,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学到在激动人心的21世纪里取胜的东西。从20世纪80年代起,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始终是日本政要的目标。然而,与既往的做法不同的是,这次课程改革不再把学生看做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或攫取自然资源、从事物质生产的工具,而是把今天的学生当做国家和人类社会未来的主人,因而非常注重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不仅是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促进学生的发展既具有“手段”的价值,又具有“目的”的意义。
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众所周知,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苏联的课程改革,不仅历时长久,而且规模浩大,然而就其内涵来说,却是非常有限的。尽管两国的国情以及理论基础互不相同,然而它们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因此,两国都耗时费力地组织了各门学科的第一流专家重新编写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以容纳各类“最新”“最先进”的知识。这次课程改革除了重新厘定课程目标之外,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组织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涉及“课程”的几乎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5.读《走进新课程》有感 篇五
——读《走进新课程》有感
峨 眉 山 市 绥 山 三 小
童 伟 勤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这种基本工具及早掌握,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一个人获取信息的快慢多寡,与个人与社会至关重要。获取信息最重要的途径是阅读,用汉字阅读必须识字,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纵观我国识字教学的现状,从全局看存在高耗低效的现状,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整个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识字教学进程缓慢,使读写训练起步迟,质量受到影响。曾有专家指出:“小学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在总体上存在较高程度的相关” ;“识字量可以简明地表示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反映学生水平的重要指标。” 识字量低,就没有足够的读写资本,而且识字过程庞杂,要求失当,使学生从语文学习一开始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高的识字量理应学得轻轻松松,但普遍的事实是学生并不轻松,识字教学往往环节过多,冗余度大,尤其是字义教学花时多,要求偏高。一方面对学生已有的积累及认识水平有所忽略,一切从零起步;另一方面又要求他们去达到超过他们认知水平的理性的高度。学生从识字学习起就尝到了语言的乏味与痛苦,反映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的语言文字,他们学得好沉重。识字评价也很片面,主要依靠形式同一重复多次的书面练习,涉及的内容很局限,较呆板。高分之下忽略了对学生识字能力、识字习惯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估价。针对识字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恢复到建国以来低年级最高的识字量,以这样的量来满足学龄初期儿童阅读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低年级进行有效的识字教学、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让学生提前阅读呢?通过反复研读,朱慕菊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受益匪浅,茅塞顿开。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引起大脑风暴,修正自己的一些不足,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无论是在识字教学理念,还是在识字教学方法策略方面都产生质的改变。
一、研读反思,构建了新的识字教学理念。
1、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儿童自己。
研读了专家的讲座后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应从以人为本的社会观和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观出发,树立新的以儿童为主体的汉字学习“主体观”,激发儿童识字的兴趣,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基本能力和良好习惯。
2、认写分开,及早阅读,加强写字。
《新课程标准》提出1—2年级会认1600—1800个,会写800—1000个常用字,大大提高了低年级的识字量,为及早阅读打好基础。通过学习专家的讲座充分认识到: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能读准字音,不抄写,不默写,不考试;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写得正确、端正,大体了解意思,并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不要在指导学生认识要认的字时,自觉不自觉地让学生分析、识记字形,浪费时间,疲于奔命,修正了以前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
二、探索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在专家的引领和生动有趣的课例的引导下,我进一步认识到“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者不要拘泥于呆板、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方法,应该采用丰富多采的识字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采用随文识字、字理识字、趣味识字、熟字识字、组词连句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比如运用:
编一编:可以根据汉字编儿歌、韵语、顺口溜进行识字,如“会——一人云端走,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帮——小丰丰耳朵长,站在一条毛巾上,坐——两个小人儿土上坐”。
猜字谜:在生字的识字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某些生字,会极大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如“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非——一个猪槽两头通,六头小猪两边拱”,“全——一人胆子大,敢把大王踩”。
演一演: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演一演,动一动。如学“跳、拍、投、跑、扔”时,让学生演,实际感受这些字表示动作与手和脚有关。
三、建立大语文观,拓宽识字渠道。
在远程培训中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者在教学生识字时不要局限于课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 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育的广阔天地里,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性课程资源,社会性课程资源,人文性课程资源,语文教育应植根于现实生活,面向未来,语文教师应当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生活环境和汉字的母语,人文特性出发,树立新的以生活环境为“课堂”的汉字学习“开放观”,走开放识字之路,引导儿童在沸腾的生活中主动识字,建立一个识字教学的开放系统。
1、利用学校的文化氛围,使识字教学走出课堂
学校是一个文化氛围极浓的场所,处处都展现出汉字的无穷魅力。通过远程培训,我充分认识到我们身边的事物都是学生学习的大好条件,于是我让学生熟悉自己的教室,认识门牌中的“班级”,让学生给实物贴标签,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制卡片或纸条贴在课桌、讲台、黑板上;班级布置也尽量让学生们动手,如:卫生角,图书角,自然角的标牌都让学生试着写。陶行知先生说:“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要与生活连在一起教。”在给实物贴标签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认识了许多字,而且激发了强烈的识字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引导学生认识本班同学的姓名,第一次发作业本时,老师就提出小助手的“任命标准” :认识本组同学的可以当组长,认识本排同学的可以当排长,全班同学姓名都认识的就有当语文大组长的资格。学生都想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于是一下课就对着座次表上的同学姓名认真识字,没几天工夫,许多学生能顺利地帮老师发本子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的100多个汉字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记住了。另外我们还利用课程表,每天请值日生把当天的课程抄写在黑板的一角,学生为了做好课前准备,每一节课都要注意看黑板上公布的课程。久而久之,学生又认识了所有的课程。我们还让学生走出课堂,认识学校内各种功能用房,如舞蹈训练房、微机室、音乐室、实验室、语音室等;观察校内的宣传标语和书法作品,如学风:“乐学、尚美、创新、特长” ;警句:“业精于勤,荒于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
2、利用母语环境,使识字教学走向社会。
儿童要生活,必然要与汉字打交道,汉字作为一种文化,作为母语的书面符号自然渗透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布置学生观察从学校到自己家里要经过哪些单位,看见哪些广告、标牌,运用学到的“看拼音识字”,“看图识字”和“问——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每人准备一本生活识字本,回家后自己说一说,并让家长写下来。还引导学生认识整个家族中的名字。经过这样的活动,有的学生几天就认识一百多个字,象“合家欢超市”、“卫生局”、“人民医院”等。另外我们还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剪贴本,可以将自己在读书看报中认识的字剪下来,贴到本子上,还可以把自己吃的零食或物品的包装袋上的字剪下来,定期举行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识字量,同时使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3、与阅读写话相结合,在阅读和写话中巩固识字。
从长远目标看,识字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进行阅读,但低年级阅读的主要目的还在于更好的巩固识字效果,虽然学生在阅读时收获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收获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有的是来自于语言的,有的是来自于精神的。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每天安排学生利用15分钟读配套的自读课本,让当天所学的生字在阅读中得到迁移和巩固,而且每天印一张与生字相匹配的词语单,让学生反复朗读,识字强化。由于长期的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大大加强,很多学生认识大量的字。根据学生的实际,我们安排了每周一篇写话,学生在写话中运用了大量的汉字,很多学生不会写的汉字也不愿用拼音代替,充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6.走进新课程读书笔记 篇六
传统的教学难免会把教师个人的意志(或是出于学校、领导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身上,为了达成某项既定的目标会毫不犹豫以不择手段的方式来逼迫我们的学生完成任务。即使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的今日,这种现象仍然存在。这样的师生关系已经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急迫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陈旧的教育已经远远的跟不上趟了。
那么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教师不是上帝,创造不出天才,唯一能做的是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帮组学生发掘自身所蕴藏的无限的潜能,激活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并进取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成功之路,以此促使他们成长为有独特个性和健全人格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敬小慎微,尽量不把自我个人的意志过多的强加在学生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引导和促进每一个不一样的学生成为他们应当成为的“人才”。
二、研究者是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提出来的。
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好的促进者,自身的素养,尤其是自我专业的素养是要提高的。仅有自我站的高了,才能给低处的人予以正确的指引。做教师就必须时刻给自我充电,不断更新自我,做到与时俱进。研究者就是让自我像一个学生一样对未知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总结,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论成果,从而才能不断推进我们的教学改革,使之我们的教学在研究中不断提升,在提升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其实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身教”。
三、建设者、开发者是从教学与课程关系提出的。
此刻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校本课程,许多学校都自我编印了校本书籍。很多校本课的资料都很贴合当地的传统和特色,或是贴合学校的实际需求。就我们体育学科来说,创编徒手操、自编舞蹈、武术套路、编写校本书、废旧器材的改造利用,游戏的开发等都能体现出体育教师在对待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是走在前面的。对我来说这方面是我异常欠缺的,另一个方面是这些好的东西实践和推广的人还太少。当我们真正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时,我们就会对我们的所教学的资料理解更深刻,剖析更全面,给学生带去的也将是更丰富的知识,更严密的逻辑,更贴合实际发展规律的教学。
四、开放的教师是从学校与社区关系而言的。
7.树立新观念, 走进新课程 篇七
一、“健康第一”理念的贯彻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 体育教学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面对新的时代对人才质量提出的挑战, 面对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提出的要求, 传统的体育教学不够科学不够全面的弊端已经被人们所认识。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而这些方面又是对一个人的一生将起着很大作用的。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应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备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及丰富的文化知识, 因为只有这样, 才可能在当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 在如今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不仅要求身体健康, 而且还要求心理以及其他方面都健康。所以, 体育教师就应该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确保“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到实处, 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健康体育观和终身体育观的确立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往往选择一些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 最后的成绩评价也是参照这些项目的达标标准来进行评定, 这样往往造成那些天生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和一些运动尖子成绩达标甚至超过最高标准, 而一些学生可能达不到要求。实施新课程标准, 教师一定要从以往那种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 树立健康体育观, 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 使同学们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让他们的人人身体都“棒”起来, 少生病或不生病。这也是我们上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 传统教学每周有限的两节体育课, 往往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健康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 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 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 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 也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将是很难坚持到最后, 取得胜利的。为此, 在体育教学中应着眼于怎样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 逐步地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使他们在运动中, 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找到真正的自我, 慢慢地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伴随他们的一生。
8.走进新课程点滴 篇八
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有很大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图片多、活动多、阅读材料多几个方面。图文并茂,鲜活生动。
刚接触新教材的教师,尤其是一些从事旧教材教学多年的教师,感到困惑和茫然。由于旧教材太注重说教,而新教材解读的文字一节课只是寥寥几句,对刚接触新教材的教师普遍有一种备课无从下手、讲课无话可说的感觉。新旧教材都是相同的内容,有些教师还是产生这样的疑虑:新旧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新旧教材的知识重点是否吻合?当年作为新教材的初次使用者,我也是怀揣着这些问题上路的。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悟到新旧教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旧教材是站在教的立场上编撰,那么教师理所当然是主体,教的理念贯穿每一节课的始终。新教材是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诞生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学生积极动脑、积极参与、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注重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学习方式,它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所以,要求每一位从教人员顺应教改的潮流,接受新理念,走进新课程。
转变教学理念确实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然而,转变观念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首先遇到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知识的殿堂曲径通幽,而兴趣是打开这座殿堂大门的钥匙”。在没有大力推进走进新课程的时候,我曾到过一些班级听课,当时我见到过这样的现象。三大主力学科——语文、数学、外语,家长天天强调重要,老师日日说关键,可是有一些学生能在老师的慷慨陈词中进入梦乡。课后好奇心驱使我去和他们交谈,得到的普遍回答是乏味、没意思。而作为副科的生物课让我惊奇。生物这个学科在初中阶段的地位每一位教师心中都有数,就在我校罗天仁老师讲课时,一个睡觉的学生也没有,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每一个学生的精神都处于亢奋状态。课后和同学交流得出这样的结论:罗老师说话风趣,讲课用身边的事例,讲课有意思,我们爱听。学科的地位又不同,为什么在不同教者课堂上有如此大的反差呢?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吗?
“天下没有不治之症,只是医法不当。世上没有不教之人,只是教法不妥”。我们所从事的工作面对的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我们平时说的“孺子可教”就是他们。下面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谈一下我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请你们走下神坛吧
在世人的眼中三尺讲台多么神圣,黑板上的耕耘是多么令人神往。可是在课堂学习生活中,讲台给学生一种威严的感觉,身处之上的教师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在课堂上,学生总是渴望与教师能成为朋友,能有一种对等的交流,而讲台恰巧疏远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限制了这种对等的交流方式。只有走进学生中去,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对等交流,学生才能把你当成朋友。讲台并非是教师的久栖之地,不要让讲台把我们束缚在黑板前。走下讲台和学生融为一体,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觉得教师和蔼可亲,构建一个和谐的沟通渠道。
二、注重地理实验
一提到实验,我们就很容易联想到化学的瓶瓶罐罐,也能联想到物理实验中的电池、电线、灯泡、这个表、那个仪。那么,我们地理实验的器具是什么呢?下面结合我和学生做过的一次实验来谈一谈。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的活动内容,通过月食照片认识地球是球形。把老式的台灯灯泡放进一个乳白色的球形玻璃灯罩內,接通电源,把这个发光的球体当做太阳。把手掌放在“太阳”前,让学生观察边缘是什么形状,然后把事先准备的圆形纸壳片放在灯前,让学生观察边缘形状。再反复转动纸壳片,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最后再把事先准备好的排球放在灯前,反复转动,让学生谈一下感受。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它符合认识的发展规律。我们所用的器具来自生活,没有刻意的要求,只是稍加修饰罢了。这种直观的演示实验,远远胜过我们空洞的说教,能在学生心头深深铭刻。
三、教学材料本地化
新教材给我们的文字说明材料太少了,在某种意义上说给我们的只是教学提纲,点明教学目标。为了有效的辅助教学,老教材给我们许多案例,而新教材没有这样做。新教材之所以没有给出大量案例,就是考虑到各地区差异性很大的原因,把一个地区熟悉的事物拿到另一个地区做案例来讲,一定存在认识障碍。所以教师选择案例教学时,一定是学生熟悉的,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例如,我在讲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时,就用我们大安市的城市和乡村为例,因为生长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人,对我们当地的城市和乡村很了解。
四、图片资料使用要灵活
新教材给了许多翔实的图片资料,有些在生活中无法获得。那么这些珍贵的材料怎么参与教学活动呢?一味地去让学生看书中的图片学生会厌烦,况且有些学生观察不认真。我们把书中的图片剪下来,通过投影仪把图片搬到荧幕上,师生一同观察,这样就能把单边活动化为双边参与。还有一点必须说明,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可以自由地选取书中的图片,不必为其出现的前后顺序而困扰。例如,我在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时,在与学生探讨人类在太空观察地球时,由于学生追问第一个进入太空宇航员时,我用了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中加加林的照片,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活跃了课堂气氛。
总之,走进新课程给我们带来许多挑战,能否驾驭和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是衡量每一位地理教师适应能力的标准,希望每一位地理教师作地理教学改革的探路者,把我们的地理教学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9.走进新课程2 篇九
李义(2014年9月)
我拜读了朱慕菊教授的有关新课程改革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这是一本对新课程进行全面解读的书。新的教育形式迫使我要更新教育理念,将课改精神渗透到我的课堂中。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出书中的点点滴滴,它们震撼了我的思想,使我对教学,对新课程有了更清醒的认识。真是受益匪浅。
《新课程》要求我们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不断以全新的观点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识得者。它还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学习方式。《走进新课程》中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点。传统的学习,学生以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存在着单
一、被动、封闭、单向度的知识接受等问题,而缺少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获得知识技能的其他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教师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学生没有自己的小天地,集体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机会很少;学生的学习经常是阅读书本知识,做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而活动性和实践探究性质的学习很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进人信息化时代,这些正在改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点,冲击着原来的教学模式。原来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要变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
课程改革要求学习方式转变,的确是看到了当今学校教育中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的缺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和理念之一。教师应努力在师生之间创造亲、助、乐的人际情境,激励学生平等和谐地质疑问难,思想上相互交流和撞击,使学生在有思想张力的氛围中爆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思维的亮点,从而使师生在互动互进中达成教学目标。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和发现新问题,自己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是当前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的理解是:素质教育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必需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初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为此我就此进行了点滴探索。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因而,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10.自然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篇十
一、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知识像流水一样从高处流向低处,传递给学生,其特征就是韩愈所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角色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角色,总是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科学》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什么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师应该“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从这个观点来看,小学科学教学是让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在他们的摸索过程中教师给予帮助和引导,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系统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科学教师在课堂中充当的角色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老师面对一个自己无法回答的问题,除了轻松地说“我不知道”外,还应该再加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老师对未知领域不必惶惶不安,而是需要引导被好奇心所激发的学生一起进行研究,不要让他们盲目地摸索,然后与他们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因此,在新《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变呢?因为在将来的《科学》课堂上,学生所获得的科学知识不仅来自于封闭的课本。学生除了需要学习由《科学》教材直接提供、呈现的知识之外,还可以吸收来自科学教师个人领域的知识,更需要吸收来自学习伙伴和探究过程中师生互动而碰撞出来的新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只是被教科书统治着,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所有学习者的知识背景也都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转变成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咸“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在新(科学》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应该如何扮演呢?按照新(科学》课程的要求,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指导者,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探究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组织者,教师应当创设丰富的探究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探究做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促进者,教师应当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作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参与者,教师应当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在这种学习化的课堂里,教师既是组织学生学习这一幕戏的导演,又是演戏中的一个角色。他一边指导学生怎样排演,一边跟着学生一起演。教师和学生建立的是这样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是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教师的这种角色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师需要学会开发课程资源
【走进新课程2】推荐阅读:
走进新课程让我们一起体验成功08-14
教师走进新课程的演讲稿12-30
转变教育观念是走进新课程的当务之急12-22
走进唐诗校本课程11-29
走进科学课程 开展探究08-13
走进新学期作文200字11-09
中学生走进新学期作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