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2024-10-15

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15篇)

1.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一

《白鸽》

教学内容 《白鸽》 教学目标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学会看《白鸽》的歌谱进行二声部轮唱能听辨两个声部 2.感受两个声部表现出的和声美,能有感情的演唱《白鸽》表现出白鸽的可爱,同时引导学生更加的热爱生活,感受到身边事物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有感情学唱歌曲,能用口风琴吹奏旋律。难点:准确、有层次地轮唱歌曲。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

1、视频导入:天安门放飞白鸽

今天有一位小嘉宾和我们一块来了,它是谁? 大家说说这是在哪放飞白鸽?

哪位同学来描述下鸽子的形态,它长的什么样子? 鸽子形态美丽,性格温顺,那它有什么本领呢?

它能为我们传递书信,是人类的好伙伴,传说,在圣经故事《创世纪》里记载说:当时发生了特大洪水,诺亚造了一个方舟在水上漂流。有一天他放出一只鸽子,要它去探问洪水涨落的消息。鸽子飞回的时候嘴里衔着一根新鲜的橄榄枝,诺亚高兴地知道洪水已在开始退去,出现了陆地,于是鸽子和橄榄枝成为和平象征的由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天安门前放飞白鸽的壮观场面,感动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白鸽的可爱的形象,)

2、音乐游戏:音阶爬爬爬

课件展示C大调音阶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熟悉音阶的每个音,因为歌曲旋律采用级进 1 的 方式,上升,下降一定要唱准确

3、声音练习,模仿鸽子的声音。

你们会学鸽子叫吗?(咕咕咕咕)真好听!老师引导轻声地模仿。

4、感受旋律:

(1)听这只可爱的小鸟想歌唱了!

师范唱:54 44 ∣43 33∣ 2 2∣5-∣54 44∣43 33∣ 2 2 ∣1-∣ 用咕哼唱

(2)小鸽子呼唤大家一起唱吧!

(3)来,抬头、挺胸做一只神气的小鸽子。

(4)唱的真好,小鸽子们声音再轻巧些,有点弹性就更好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感受音乐,激发兴趣,为学习新歌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歌

1、欣赏歌曲(播放歌曲、出示单声部歌谱)

今天,小鸽子就为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白鸽》。好听吗?(播放第一遍)

2、仔细听,歌曲共有几句?先听老师读读歌词,你们试试。刚才这三句中有哪几句旋律我们很熟悉?对了,这两句旋律是一样的,但是歌词有变化了。(播放第二遍)

3、那我们一起读读歌词吧。(有节奏、咬字清楚)

4、我可要出个难题了,谁会唱歌曲的第一句啊?(学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试着演唱)(播放第三遍)

5、真好,我们来完整的唱一唱。学生掌握了歌曲旋律,进行口风琴演奏练习。

6、你们说小鸽子飞到窗前干什么?

7、小男孩睡的可真香啊!我们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呼唤他呢?急促,亲切,跳跃的声音。(通过欣赏歌曲、练习歌唱、口风琴演奏等方式,使学生充分感受歌曲、学习歌曲)

(四)歌曲轮唱与提高

1、小白鸽这么可爱,那老师要组织一个小白鸽合唱团,你们说说我们除了齐唱还有什么不 2 同的演唱方式吗?领唱,齐唱。

2、今天我们再来试试轮唱。轮唱的特点就是有两个声部,一前一后的演唱。(出示二声部动态歌谱)

3、我们来看看,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的旋律一样吗?那哪个声部先唱?注意了,第一声部比第二声部多了一个快起床。我们大家分为两个声部,一起来唱唱。

4、把学生两人分为一组来尝试着练习,更好的完成歌曲、表现歌曲。

5、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自己演唱的同时还要听到另一声部的声音。

6、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7、歌表演《白鸽》

我们小鸽子除了唱歌好听,当它的舞姿也是很优雅的哦。谁愿意和小鸽子一块跳舞(播放歌曲)

(五)总结

愿我们大家都能爱护鸽子,维护和平,希望小鸽子能把我们的祝福的歌声送到世界各个地方。在歌曲声中,引导学生边表演、边演唱歌曲,走出音乐教室,结束这一节音乐课

2.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二

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其基本教学理念中倡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 感受成功。”这要求英语教师从组织教学活动入手, 加强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因此, 本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手段, 采用视听法、情景模拟、情感激励及任务型教学等相结合的方法, 导入、练习、归纳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与疑问句, 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实践活动交替进行, 使学生认识到语言学习过程的多样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角色扮演, 实践体验, 合作与互助等学习方式, 来掌握本课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过程, 使枯燥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 易于接受。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Unit3以“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为课题, 谈论过去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动作或状态。如何在各项语言实践中正确使用过去进行时态是本单元的重、难点。本课是Unit3的第一课时, 围绕着UFO到达时人物在做什么这一话题展开, 主要通过听说形式让学生初步学习、应用过去进行时态, 让学生能使用这一时态表述在过去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事情或状态, 从而为本单元接下来的语言教学打下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贴近生活实际, 易于引发学生使用目标语言进行简单的交际与交流。在学习活动中, 通过观察图片、情景思维、俩俩对话, 角色扮演等形式, 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掌握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 学会描述过去正在发生的事情或状态,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现在进行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 特别是对要用到的一些动词, 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 这样便于教学内容的突破。教材选编了富有科普意义的UFO作为话题的引入, 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所以对于本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应该能较为轻松地掌握。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大部分学生能认读、听懂、理解目标词汇和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90% 的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分层情境, 两人或多人运用过去进行时态进行对话。

(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创设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情境, 采取小组合作互动的方法, 开展对过去进行时态的学习, 尊重学生个性特点,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四) 情感与价值目标

通过创设新闻播报、抓凶手等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 学以致用,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 并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成功。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在语言情境中使学生理解过去进行时态的意义。

(二) 教学难点

学生会正确使用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进行会话等语言交际行为。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歌曲欣赏 :“Yesterday once more”《昨日重现》。

(一) 学习目标

1. To be able to read, listen and understand the statements and questions with the Past Progressive.

能够认读、听懂并理解过去进行时态的陈述句和疑问句。

2. To learn to talk about the past events by using the Past Progressive.

会用过去进行时态谈论过去正在发生的事件。

3. To be able to cooperate with your partners and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to solve the real problems..

能在小组内与同伴进行合作互助学习, 并学以致用。

(二) 新课导入

1. 图片导入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s this? (老师指着图中的UFO)

S: A UFO.

T: What’s the man doing?

S: He’s looking at the UFO standing...

T: Yesterday afternoon a UFO arrived on the earth. At that time a man was standing near it.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S1: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S2: I was cleaning my room. ….

T : V e r y g o o d . T h i s c l a s s w e ’ l l l e a r n “ u n i 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First let’s look at some pictures of places.

设计意图:导入课题, 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出示图片

bedroom, kitchen, bathroom, barber, barber shop, barber chair… (新词呈现)

T: What place is it? (依次指着图片, 让学生猜什么地方)

S: It’s a bedroom…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通过各种图片资料把学生带入新课。

(三) 图片展示

出示图片:

T: Where was the girl when the UFO arrived? (老师指向图中人物a发问)

S: She was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老师依次提问人物b-f)

T: Now imagine you are one of the persons. Talk about what you wer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with your partner.

Pair Work:

A: Where were you when the UFO arrived?

B: I was in the front of the library.

(同学结组谈论1a图片中的人物当UFO到达时他们在哪里)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练习目标词汇和句型“当什么时候某人在哪里”。

(四) 猜一猜:

依次出示五张图片:T:What was she he doingat 9:00 yesterday morning …?

引导学生回答S: Was she he doing sth. ?

T: Yes, she was. No, she wasn’t. She wasdoing sth.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创设情境, 呈现目标语言。

(五) A flash:“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UFO arrived?”

T: What was h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复述)

S: He was…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flash, 使学生能 说出当UFO到达时flash中的人物分别正在做什么, 练习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六) 听录音, 排顺序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听力练习目标语言, 培养学生捕捉关键词语的能力。

(七) Pairwork

W h a t w a s h e / s h e d o i n g w h e n t h e U F O arrived?

He/ She/ was doing……..

设计意图:由学生结组谈论当UFO到达时图片中不同的人物活动, 进一步练习目标语言。

(八) News Report

昨天晚上10点钟一个不明飞行物降落在我们学校, 当时你正在哪里?在做什么?

A: Where were you when the UFO arrived?

B: I was in the barber shop.

A: 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

B: I was cutting hair.

(活动要求:可以小组内两两对话进行展示, 也可由一人提问, 轮流回答。最后由一人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 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运用过去进行时进行交流和汇报, 使学生熟练掌握重点句型。

(九) Activity: Catch the Killer

昨天夜里, 一名男子被谋杀了。张警官对此事进行了调查。但是每名嫌疑人都能说出当时他在做什么。凶手到底是谁?请你来当“一分钟警官”。

(游戏规则:请每组扮演警官的同学在一分钟内, 尽可能多地询问其它小组同学, 那时他在哪里、在做什么?无法回答或回答不符合逻辑的同学即为“凶手”。完成任务最多的警官即为“最佳警官”。被抓到的“凶手”在课后要完成警官布置的额外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景, 在游戏中再一次复习了重点句型。

(十) Group Work: A Lifestyle Survey

请学生调查组内的其它同学上周一晚上8点分别在做什么, 然后由调查人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 进一步使用目标句型进行交流, 增进对彼此生活的了解, 让学生懂得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十一) Summary

小组合作归纳过去进行时的用法 (过去进行时表示什么样的动作或状态, 你认为常与哪些时间状语连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归纳, 加深他们对重点、难点的印象, 让学生学会小结、反思, 知道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

(十二) 课堂即时性评价

每个小组准备一套题 (每人一份) , 八个小组交换题目, 当堂完成, 由出题的小组对其进行现场评价。最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评出最佳出题小组, 最佳完成小组, 本课最佳合作小组、明星小组各一个, 其余小组为希望小组。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十三) 布置作业

以“Yesterday Once More” (昨日重现) 为题, 写一写在昨天这些不同的时刻你和家人在哪里、在做什么, 60词左右。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写作的形式使学生灵活地应用目标语言,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板书设计:Unit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T: Where was the girl when the UFO arrived?

S: She was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T: What was he / she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

S: He/ She was……..

六、教学评价设计

(一) 评价内容: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 例如:提问、竞争、表演、游戏、调查等, 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 让他们能够在情境中较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两种语言的差别。同时对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合作、创新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这有益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评价的主体既包括教师, 也包括学生。

2. 针对本课所学语言点, 由学生小组互相评价。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生的个体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乐于合作, 勇于创新的精神, 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 评价方法:

1. 观察法。

3.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例1。

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的总体情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

此时的学生虽已初步具备信息分析、处理、解决的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仍需要依据实际经验支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针对这一特点,在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时,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操作和动态演示,将概念的关键属性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使学生掌握概念。

【设计理念】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平均数”和“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问题引入

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使每排磁铁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

二、探求新知

1.设置知识冲突

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平均数,那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用这个方法呢?

2.学习例1

(1)出示统计图:请大家看屏幕,这里是小丽、小华、小兰、小明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到的废瓶子的统计图。

(2)观察: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3)出示问题:“这一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你们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再请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像这样的题目,首先求出他们的总数,再看他们是平均分成几份,就除以几,这样就求出了他们的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

学会了如何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那么在平时生活中你遇到过平均数吗?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数学问题,如本次期末测试三年级数学平均成绩90分。

四、巩固应用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吗?

五、课堂总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及疑问?

4.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四

西公村小学管春芳

一、班情分析

三年级有学生二十多人,从音乐学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学习态度都比较端正,能认真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表演能力,从中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包含六个单元。各单元内容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可根据需要来设计教学的顺序和内容的组合,达到多种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教师应依据各单元教学目标。即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通过具有提示性的练习和提问来培养及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出发,通过对童谣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趣。

2、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蚁穴的构造特点,学习运用线条、色彩、手工制作等造型手段进行绘画和制作。

3、有兴趣关注世界其他民族与地区的艺术,初步感受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搜集常见的艺术符号,初步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

4、突出音乐艺术学科特点,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

5、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的乐谱能力。

6、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优秀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

7、注意音高、节奏准确,中年级起加入轮唱和二声部合唱,要求声音和谐、均衡。

8、器乐训练。要适合学生的接受程度,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措施

1、将自己对某些生活和自然现象的感受、体验与艺术家对它们的表达联系起来,尝试用自己喜爱的艺术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观赏或倾听表现民族风格、动物感情、童话等常见情感的作品,将不同情感,用语言、身体、声音等即兴表现出来,并将它们与自己曾体验到的同种情感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3、参与班级、学校、社区、家乡的节日、庆典、联欢等活动,了解其中出现的民族民间音乐、歌舞、戏曲、剪纸、装饰品,尝试模仿或参与一项活动。

4、比较嗓子唱出的歌声与扩音器扩大后的歌声的区别;区别和比较自然景色与摄像镜头中的景色;尝试用某些媒体制作简单的道具,配合身体动作、声音、绘画等形式表现身边的自然变化。

5、良好歌唱习惯的培养。

6、介绍民族乐器、打击乐器,加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从而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五、教学进度安排:

二月份 第一单元

三月份 第二单元

四月份 第三单元 期中检测

五月份 第四单元

六月份 第五单元

5.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篇五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总共9课,分别是《春天的歌》、《我们的朋友》、《童趣》、《音乐会》、《牧童之歌》、《爱祖国》、《老师的歌》、《爱和平》、《家乡美》,其中表演歌曲有《嘀哩嘀哩》、《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我是小音乐家》、《嘹亮的歌声》、《剪羊毛》、《小小羊儿要回家》、《一个妈妈的女儿》、《只怕不抵抗》、《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每人身出一只手》、《友谊花开万里香》、《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全都认识我》让学生了解几首中国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国歌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春到沂河》、《春》、《森林深处的杜鹃》、《赛马》、《猜调》、《木偶的步态舞》、《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匈牙利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牧童短笛》、《孤独的牧羊人》、《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红旗颂》、《救国军歌》、《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小小白鸽》、《欢乐颂》、《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乡下的阳光》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2)班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班级的整体水平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多。从整体水平来看,这学期学生音乐水平明显好转,在教学常规方面大有进步。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有所提高,三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还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 学 进 度 表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一课和第二课 2

第一单元第三课和第四课 3

第一单元第五课和第六课 4

第一单元第七课和单元总结 5

第二单元第一课和第二课 第二单元第三课和第四课 第二单元第五课和第六课 第二单元第七课和单元总结 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第三单元第一课和第二课 第三单元第三课和第四课 第三单元第五课和第六课 第三单元第七课和单元总结 第四单元第一课和第二课 第四单元第三课和第四课 第四单元第五课和第六课 第四单元第七课和单元总结 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刘

6.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六

1、学习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2、通过优美中带活泼的歌曲《顽皮的杜鹃》,体会人类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3、通过用打击乐器和情境表演的方式,感受歌曲优美且轻松自如的音乐情绪。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体会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温暖。

教学难点:

歌曲中连音与跳音的演唱处理以及训练学生轻声高位置的声音状态。

教学准备:

电子琴、音乐教学光盘、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体验歌曲的情绪风格和情感特点。

(1)播放有鸟叫声的背景音乐,问:

a、这段音乐仿佛把你带到哪里?

b、这段音乐让你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季节来到我们身边?

生:答略。

(2)师:你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描绘这美丽的景色么?

(3)师:让我们用歌声来表现春色吧!

师边唱边表演,并引导学生一起辅以拍手来演唱歌曲。

师接问:用什么样的情感来表现春色呢?

二、新课学习

(1)刚才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了大自然中感受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你们听,有一群布谷鸟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它们正朝我们飞来呢!你们知道布谷鸟也叫什么鸟么?布谷鸟也叫杜鹃,它会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你听,布谷鸟在歌唱了......

(2)师先弹连音“5――3”,再弹跳音,并用手势来表达连音与跳音的区别。

(3)师:老师刚才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布谷鸟的叫声的啊?你们能模仿着唱么?

(4)师:布谷鸟可顽皮了,你听,它们藏到歌声中去了!当听到叫声的时候,请你们用动作来表示你听到的叫声。师示范动作,请学生模仿。

(5)师:小朋友们能不能发现一个规律,老师在唱鸟叫声和其他部分时候有什么区别?

生:略。

(6)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这首歌,请你们来唱鸟叫声,老师唱其他部分,注意做好动作。

练习几次后,师生互换角色。

(7)师讲演唱处理:歌唱部分用连音,叫声部分用跳音,注意唱到鸟叫声的时候把顽皮的感觉唱出来。

(8)请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跺脚、拍手更形式来表演这首歌曲。

(9)根据歌词情景表演这首歌。

三、小结下课:

师:让我们唱着歌儿到外面去寻找春天美丽的景色吧!

7.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七

《认识面积》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内容,主要通过直观感受,在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上抽象出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活动中加强概念的理解,蕴含测量面积的思想方法。本节课可利用电子白板的幕布、聚光灯、放大镜、图形编辑、手写识别等辅助教学工具,设计出层次清晰、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借助电子白板,直观展示,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

数学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唤醒、重组、迁移中实现对新知的内化。对于面积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学习面积的概念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设计富有趣味和意义的活动,组织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适时揭示面积的初步含义。电子白板技术的恰当使用就可以使以上思路实施起来事半功倍。在教学导入环节,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交流活动。

师(出示图1):这里有两个手掌印,猜猜哪个是老师的手掌印?哪个是你们的手掌印?

师:为什么这样觉得呢?

生:老师的手大,学生的手小。

师:你们说的大小指的是什么呢?

师:这里的大小是指手掌面的大小(将图1掌印色彩填充为图2),摸摸看,你们的手掌面有多大?

以上环节,教师运用电子白板的“画图”演示功能,现场师生动手描绘手掌印,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大小与数学上的大小有什么不一样?”再运用色彩“填充”或“涂色”功能形象展示“手掌面是什么?”,由此引入面的相关知识。接着教师布置“请从周围的物体中找到它的面并用手摸一摸”,回归寻找生活中的面积。然后教师从“资源库”中拉出学生找的实物图片并进行演示。最后,小结“像刚刚找出的这些都是物体的面,这些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二、利用电子白板,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观察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给予其动手动脑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电子白板的相关功能的运用,可以使数学活动指向性更加明确,可操作性更强。为了完善和强化对面积含义的认识,我们可以组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对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活动。

活动一:直观观察比大小

比较面积大小时,引导学生用观察法进行比较,出示图3,运用白板“聚光灯”功能变换为图4,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水池与图书馆的面积,哪个比较大?”“聚光灯”功能的使用,从繁杂的情境图片中,忽略次要,凸显主要的信息,可以令学生的注意力及观察目标更加明确,切实提高师生互动效率。

活动二:演示操作比大小

对于面积相近的图形,直接观察比大小有时并不能分辨,要重视启发学生探索其他的比较方法。教学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围绕图3的情境,追问“办公楼和生活区的面积又是哪个比较大呢?”(运用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从图3中拖出办公楼和生活区的图片,如图5)。组织讨论“无法一眼看出哪个比较大,那怎么办?”达成“可以用重叠比一比”的一致意见后,教师拖动图片使两张图片重叠,如图6(拖动图片,根据具体操作灵活设置叠放次序为“移到顶部”或“移到底部”)。

本层次活动较好结合电子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在稳定的情境下,变式引出第二层次探讨:无法通过观察比较,演示重叠可以清晰比较大小。白板的演示操作,不仅一目了然、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两图孰大孰小,也使课堂教学节奏更加紧凑,活动组织更为流畅。

活动三:动手操作比大小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的建立、思想方法的感悟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经历逐步理解、掌握和内化,不断积累与深化的过程[1]。在比较面积大小时,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观察,使其获得自主探究、主动发展的时间与空间。

学生在完成以上两层次的活动之后,我们进一步挖掘图3的情境价值,设计动手操作比大小的活动。教师仍应用电子白板的“图形编辑”工具,从图3情景图中拖出教学楼与草坪两张图片(如图7),讨论“又是两个长方形的比较,你们准备用什么办法比较呢?”“观察法,无法帮助准确判断;重叠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那该怎么比较呢?”交流讨论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也可以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甚至还可以用贴一贴、比一比的方法,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如图8)。

任何教学手段或技术运用,都具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贵在运用得当。以上环节,由电子白板营造探究氛围,引发借助实物动手操作,如此就较好地将直观观察与实物操作的价值融为一体,避免过度强调信息技术手段,以视觉直观替代动手实践的弊端。

三、善用电子白板,引发想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认识面积》一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奇、好强、好胜等心理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例如:授课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幕布”工具,将事先画好的两个长方形遮挡,仅露出其中一边(如图9),设问“下面是两个长方形分别露出了这样的一条边,你能看出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吗?”“不能呀?!老师再给大家露一条,现在呢(拉幕,变为图10)”。进一步启发想象“想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有多大呢?谁来比划一下。”,“大家一起动手比划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有多大?瞧(拉幕,呈现图11),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利用电子白板技术时,要预防过度强调直观性,而忽视创设时机引发学生思考、想象。以上环节的电子白板“幕布”工具的使用,比起实物展示的可操作性更强。同时,拉幕时,恰当把握露出边的时机和数量能有效引发学生动脑想象、推理,并帮助正确做出判断,较好地突出了学科性,也体现了电子白板技术的交互性。

四、巧用电子白板,设置悬念,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学科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坚持螺旋上升原则,对于“螺旋上升”课程,应该设计出螺旋式的教学安排。[2]在初步理解概念,经过一定的比较面积大小活动的基础上,可以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练习,设置悬念,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如利用“幕布”工具,将两个图形隐藏于笑脸后面,启发“两个笑脸后面躲藏着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呢?”“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它们分别可以分成64格和17格(利用“手写识别”功能写上提示,如图12)。现在能知道了吗?”学生比较并说明理由之后,揭开笑脸露出隐藏的图形(图13),“是这样吗?为什么无法比较?那该怎么办?”根据学生建议,利用白板的图形“拖动”功能将图形移入方格图中(图14),“现在可以比较了吗?为什么?”最后小结“是呀,用数格子比较面积时统一格子的大小很重要。”

本练习不仅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并不是分成的格子数越多面积就越大,还要注意统一标准,而且还为下一课时《认识面积单位》教学体会“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埋下伏笔。如此,巧用电子白板技术能够有效创设具有思维张力的学习情境,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

总之,电子白板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有趣生动,且信息量大,便于操作。但电子白板技术的运用必须从数学学科的需求角度出发,要在对传统教学方法、直观教具的科学扬弃的基础上有效使用[3]。

摘要:交互式电子白板实现了白板与计算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本文结合课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使用电子白板,丰富表象积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及拓展思维深度。

关键词:电子白板,小学数学,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林锦城,陈著.例谈“螺旋式上升”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4,(02):9-10.

[2]孔凡哲.基础教育新课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和教材编排问题探究[J].教育研究,2007,(05):66-72.

8.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八

表演《草原上》。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为四四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歌曲的第2~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草原上》,通过听、唱、舞、奏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初步感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风格。

2.能认真学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掌握好一字四拍处的拖音,并能唱准“3、5、6”三音的音高。

3.能即興编舞、编配伴奏,培养良好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草原上》。

【教学难点】

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教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能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做律动)。

2.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音乐导入,进入情境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到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看一看、走一走。请大家看后说出这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1)播放课件《草原风光》(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征。

(2)师生展开关于蒙古族风情的讨论。

(3)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以能歌善舞著称。骑马、射箭、摔跤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播放歌曲《草原上》。

(1)聆听歌曲,说说歌曲唱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2)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轻声地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3)听辨音的长短: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首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哪些字唱的是长音?

一起跟着琴声练习长音,尤其是一字四拍的拖音,教师范唱,提醒学生一定要唱够拍数,声音要稳。

讲解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全音符。

(4)集体跟伴奏演唱,说说怎样才能唱出草原辽阔的感觉。

(5)再次演唱,用响亮的声音唱好长音,唱出草原的辽阔和草原人的豪迈。

三、表现与创造

1.为乐曲伴奏

(出示:碰铃、三角铁、双响筒、手铃)

(1)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2)如果用碰铃和三角铁为乐曲伴奏,在哪儿开始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用三角铁和碰铃在长音处敲击,为乐曲伴奏。

(3)如果用双响筒和手铃呢?

学生自己创编。

(4)用四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2.激发兴趣,创编舞蹈

加上伴奏的乐曲真好听,你们看草原上的小朋友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都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1)师点击多媒体,播放蒙古舞蹈。

(2)师示范蒙古舞基本动作,学生跟着学。

(3)请学生用刚学习的动作为歌曲《草原上》编排舞蹈,分小组进行。

(4)集体在歌曲的音乐中载歌载舞。

四、拓展:体验民俗

蒙古族地区每年七、八月间都举行隆重的那达慕大会。现在就让我们去看一看,随豪放的蒙古人疯狂一下吧。

1.播放课件《那达慕大会》(背景音乐:《草原上》)

2.出示四幅画面(摔跤、射箭、骑马、挤马奶)。师选择不同的画面,全体学生做出相应的表演。

今天,我们来到美丽的大草原做客,学会了蒙古族歌曲和舞蹈,并且在此基础上敢于大胆创编,你们表现得都很棒,老师真为你们骄傲。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热爱,再次唱响《草原上》。

9.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九

龙坪完全小学 刘盛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54人,它们天真活泼可爱,喜欢音乐带来的快乐,他们的感受、探索、创新能力正逐步增强,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采取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美。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歌曲和乐曲思想政治内容好,歌曲感情健康明朗、积极向上,音乐形象生动有趣、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其旋律明快、优美、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与较大的吸引力。其体裁形式活泼多样,格调清新高雅。它充分体现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品德、意志、情感以及与人合作、处世的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谐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⒈唱歌

(1)本期背唱4至5首歌曲。

(2)培养学生独立、自信的唱歌能力。(3)学生用正确的口形唱歌、咬字、吐字。(4)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2、音乐知识

学习有关识谱知识。较难的音程、节奏,可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模唱的方法来解决。

3、欣赏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加强情感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能注意倾听或哼唱主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的记忆力。

通过学习歌曲、欣赏作品,使学生学会必学歌曲并能有感情的演唱。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并且做到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学生全部掌握唱会必学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学生能否提高欣赏水平?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搞好课堂纪律,在抓好特长生培养的同时保证好每个学生的音乐水平。

五、教学措施:

1、抓纲靠本,使学生进一步认清音乐过程,理解音乐概念。

2、分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目的去培养、提高学生适应自己的教学思路。

10.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十

【教材分析】

《剪羊毛》这首歌曲是一首在澳大利亚广为流传的民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羊毛这一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棉”、“皮袄”来形容了工人们剪下来的羊毛,富于想像,很有童趣;歌曲为2/4拍子、大调式、二段体结构。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表现了劳动者有节奏的动作和乐观爽朗的性格,点出了“热爱劳动”的主题。【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让学生理解歌曲表达的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能力目标:让学生用打击乐器能正确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激发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教学重点】

通过有效的聆听和演唱,感受澳大利亚民歌的风格,体验劳动的快乐。【教学难点】

能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电子琴,三角铁,双响筒,碰铃,沙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五月有个很重要的节日就要到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那你们你们平时都热爱劳动吗?

师:找同学上讲台模仿一些劳动让同学们猜这是在干哪项劳动? 师: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澳大利亚的劳动歌曲,先来听一遍,仔细听歌曲中澳大利亚人民在做什么劳动? 师:出示图片,讲解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

二、学唱歌去

1、初听歌曲,感受情绪

师:你听到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你应该带着怎么样的心情来演唱? 生:高兴,愉快,开心

2、教师弹钢琴让学生用“la”音小声的跟唱,熟悉歌曲的旋律。

3、学习第一句歌词(1)加入歌词跟琴范唱。

(2)找出附点节奏,是谁让这首歌曲变的那么的欢快、跳跃?分辨哪一组是小绵阳快速跑过来的,哪一组是小绵羊慢慢走过来的。那我们应该用哪种方式来唱。对了这就是附点节奏的特点,通常附点节奏能带来欢快的感觉。

(3)老师示范演唱第一句让学生感受附点音符。

(4)有一个音的下面没有歌词,为什么,找出休止符,解释休止符的意思。(5)让同学们分组演唱第一句,同学之间相互点评。

4、学习完整的歌曲

(1)一句一句的学唱歌曲,在第二部分演唱时朗读歌词,让学生带着情感来唱,理解歌曲表达的对劳动的热爱之情。(情感)(2)跟琴完整的演唱第一段歌谱

(3)加入第二段歌词演唱第二段歌谱,歌曲学唱结束让同学们跟着伴奏有情感的演唱注意情绪的对比。

(4)跟伴奏完整的演唱(5)男女生分组演唱

三、拓展延伸

创编:把全班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拿一样乐器进行讨论,为歌曲创编节奏,讨论完成派一个代表起来表演,老师给予指导,剩余的同学为他们伴唱。看看那组同学表现的最好。让同学们说说他们还知道哪些地方有牛羊,出示图片。

四、课堂小结

11.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十一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三、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发愤 乐坛 享受 不屈不挠

B. 码头 撕裂 游厉 人山人海

C. 赠送 沉寂 残生 波涛滚滚

四、按要求答题。(20分)

1.请你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a.扶老携幼( ) ①带, ②提着, ③拉着手。

b.惊叹不已( ) ①完成, ②停止, ③已经。

c.严阵以待( ) ①等待, ②对待, ③停留。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4分)

倾诉 倾注

①好久不见,大家在一起尽情地( )。

②妈妈将毕生的精力( )于教育事业。

增强 增进

③他为( )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做了大量的工作。

④知识( )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心( )诚服 ( )臂一呼 ( )经风霜

夜以( )日 互通( )( ) ( )定自( )

4.照样子,写词语。(3分)

①化险为夷(含有反义词)

②奇珍异宝(含有近义词)

③浩浩荡荡(AABB式)

5.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阿炳非常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

②请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比喻句。

12.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

能力目标: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情绪,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三句“只怕不抵抗”的唱法。

教学准备:

课件、儿童团动画录像、钢琴、小喇叭、小铜鼓,玩具刀、玩具枪。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救国军歌》

1、创设情境(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的片段)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2、初听歌曲,想想这首歌曲在音调、节奏、风格上有什么特点,并选出正确的答案。

3、复听歌曲,随音乐做队列变化表演。

三、新歌教学

(一)听范唱(课件演示歌曲)

看到这神气的儿童团,你们想加入他们的队伍吗?(想)

(二)基本练习,解决难点

闯关游戏(反复体验歌曲旋律)

1、节奏训练

播放歌曲旋律,学生按节拍走路。

2/4 X X │X . X │X0X │X --│X . X │X --│X 0 │┃

手 拿 小刀 枪, 冲 锋  到 战 场。

2、发声练习

1=C→1=G 2/4

3 34 5 │ 30 │ 3 31 3 │ 20 │┃

机枪dada dada da  da da da da da

(渐弱)

冲锋枪 du du du dudu  du du du du du(子弹从我军射向敌军)

(渐强)

战车 di di di didi   di di di di di(我军从远方凯旋归来)

3、相似乐句比较

(1)2/4

1 2 1 3 │ 10 3 │ 5 -- │36 │ 1 -- │1 0 │┃   不 怕 年 纪  小, 只 怕 不 抵 抗!

(2)2/4

1 2 1 3 │1 -- │3 . 5│36 │1. 6│1 2 3. 2 │1--│┃

不怕 年纪 小, 只 怕 不 抵 抗! 只 怕 不抵 抗!

(三)演唱歌曲

1、欣赏

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吧。

2、钢琴伴奏演唱

3、表演唱

4、分组唱

13.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学过程实录:

师:上课!学生:老师好!

老师:同学们好,请坐!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新的歌曲,它的名字叫《法国号》。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我们呢一起读一遍课题《法国号》。接下来,请同学们通过一段微视频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件乐器,请同学们看一小段微视频,了解认识法国号!

老师播放微视频!

老师:同学们,通过这段微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1:法国号是用一根用左手演奏的乐器!

老师:你的耳朵真灵敏!它是唯一用左手演奏的乐器!生2:法国号还叫圆号!生3:它是用铜做的!生4:它是法国人制作的!生5:可以把右手放进号腕里,这样声音更优美!老师:通过这段微视频,大家都了解了法国号。接下来,我们在法国号的帮助下,聆听一下这首好听的歌曲。注意,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思考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和节拍是怎样的? 老师播放歌曲。

老师:歌曲听完了,那位同学回答它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1:四三拍的 生2:中速稍快

老师:谁来说一说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快活跳跃的!

老师:谁来说说它的节拍是怎样的? 生:四三拍!

师:我们以前学习的歌曲都是四二拍的,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四三拍的强弱规律,哪位同学给大家读读?

生:强弱弱,强弱弱。

老师:谁能想出办法用你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老师:他的办法真巧妙,我们跟他一起拍:拍手(强)拍腿(弱)拍腿(弱)(3遍)。

老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接龙练习,从这位同学开始,其它同学拍出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老师:接下来我们再次聆听《法国号》,边听边拍出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3/4 嗡巴巴|翁巴巴|谁在唱|歌——| 嗡巴巴|嗡巴巴|谁在唱|歌——︳ 嗡巴巴︳嗡巴巴︳谁在唱︳歌—–︱

那就是︱我—的︱法—国︱号——︱

老师:同学们拍的真棒,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学习这首歌曲了,首先我们来学习它的旋律,老师唱一句,你来学一句:

1=F 3/4 5 3 3︳5 3 3︳ 3 2 3 ︳4——︳ 5 2 2︳5 2 2︳ 2 1 2 ︳3——︳ 5 3 3︳5 3 3︳ 3 2 3 ︳4——︳ 4 6 2︳3 5 1︳ 2 4 7 ︳1 ——︳

老师:接下来我们学习长句,四小节为一组(长句),我唱一句,同学们唱一句,2遍。

学生跟唱,跟随琴声唱一遍。

老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每行的最后一小节有些同学把时值唱长了,有些同学把时值唱短了,同学们请看黑板每行最后一小节有一个音和两条小的横线,每条横线延长1拍,所以最后一小节也要唱3拍。这是四三拍中的长音。你能想出办法让大家唱足和唱准长音吗?

生:我们可以用划拍子的方式来提醒自己唱足时值。师:你的方法很好,四二拍子我们可以用划对号的方式来提醒自己把时值唱准,四三拍子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呢? 生:三角形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我们可以用划三角形的方式提醒自己唱好四三拍子中的长音。你的办法真巧妙,你能给大家做个示范吗?同学们唱的时值真准确。接下来跟随老师的钢琴集体演唱1遍。注意唱到每行最后一小节时,要用右手划三角形提醒自己唱足长音的时值。

老师:旋律同学们都学会了,我们来读一读歌词吧!

生1读歌词,其他同学画三角。

一组同学拍节奏,一组同学读歌词。(换过来再一遍)老师:最后一句有难度,谁来挑战?我们最后一遍读歌词!老师:同学们唱的旋律,节奏真准确,老师相信同学们已经会唱这首歌曲了,跟随老师的琴声完整唱一遍歌曲。接下来男唱,女拍节奏。女唱,男拍节奏。

老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我们跟随录音中的同学演唱一遍,看一看录音中的情绪是否能感染到你!

老师:你感受到它快乐的情绪了吗?接下来我们跟随伴奏来演唱一遍!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你的快乐!

老师:这首歌除了跟琴唱,男女合唱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

生1:跳

老师:这是一首圆舞曲风格的歌曲,所以我们可以给它编配上合适的舞步来跳舞,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四三拍。

老师:同学们跟着老师做:三拍子,先用你的手练习。来,向前三步同时双手举起,后退三步双手打开。我们跟随音乐进行一遍。

老师:你会了吗?接下来,听老师的指令,静静地起立,我们就在原地,听着歌曲,向前小一点步子,走舞步,听明白了吗?双手叉腰,你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生做舞步

老师:接下来,这是一首两个人一起跳舞的曲子,我要邀请一个舞伴,谁来?下面请欣赏我和这位同学带来的法国号。

音乐起,师和学生舞伴示范

老师: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想找几组同学表演,其他同学唱歌给他们伴奏。

两人一组面对面前开后合。

老师:同学们跳的真不错,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法国号还有一个名字叫圆号。生2:学会了《法国号》的舞蹈。生3:会唱《法国号》

生4:我知道《法国号》是四三拍。生5:我知道它的速度是中速稍快!

14.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小乐队”中《法国号》的第一课时。根据新课程理念,我对本课时的说课内容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教材分析

《法国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部分内容,这是一首法国歌曲,F大调,节拍四三拍。单曲乐段结构。歌曲的旋律采用圆舞曲形式出现,整个歌曲有非常强的四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唱《法国号》歌曲,并进行四三拍的指挥练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会唱歌曲能运用口风琴、敲击乐器进行伴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唱、奏、演从而了解只有用心配合才能奏出美妙的旋律,培养同学合作配合意识。

三、重难点

重点是学生会唱《法国号》歌曲,并能运用口风琴、敲击乐器进行伴奏。

难点是用口风琴、敲击乐器进行伴奏。

四、说教法

我在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了创设情境法、听唱法、示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根据低年级的音乐教学特点,通过“唱一唱、奏一奏,演一演”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的参与互动课堂教学。

五、说学法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整体感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等方式,引导学生“听号声——学号手——唱号歌——配号乐”为主线,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尤其是创作音乐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通过欣赏《红旗颂》管弦交响乐视频片段,认识大型交响乐团里的乐器与图片从而认识法国号(圆号)导入本课题目《法国号》。

二、教学新知

1、认识《法国号》出示图片,介绍相关结构组成、演奏姿势知识。(设计意图:增加学生音乐知识)

2、听号声:聆听法国歌曲《法国号》认识4/3拍子指挥图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特点:强 弱 弱)(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音乐及音乐情绪,感受四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3、节奏:女

0

X

X

X

0

0(设计意图:节奏练习配合同时学习团队合作精神)

4、发声练习:

mi

ma

mi

5、学号手:教师弹奏并领唱学生学唱歌曲《法国号》。(学生:唱谱、填词)(设计意图:学习视唱、识谱)

6、唱号歌:学习歌曲,渗透三拍子教学。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准确的演唱歌曲。(设计意图:练习巩固3拍子练习)

7、再听歌曲《法国号》边听边打拍子。(设计意图:巩固歌曲)

8、配号乐:在准确完成歌曲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择伴奏乐器(可以用双手来拍腿、肩、器乐伴奏等。采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完成歌曲伴奏环节,从而突破和解决本课重难点。

(这个过程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老师随堂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我给学生们创编与表演时间,让同学们分组合作展示。力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启发,以此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对小组演奏给予评价与总结)。课堂小结

15.三年级下册音乐《白鸽》教学设计 篇十五

2,教师演奏规模,学生有规模的唱歌,语音不太尖。

第二,学习新的教训。

1,师:同学,你知道时间吗?

学生回答

2,分部:你知道哪些手表吗?他们像什么?

学生回答

3,师:你在手表店看过谁?他在做什么?图片中有什么手表?

学生回答

4,享受爱充分的庭院。

学生们听着唱歌,注意声音要软。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指南

在新

类 创建

爱 环境

学习

处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计划

(1)听音乐,学生体验旋律。

(2)学生听音乐,思考问题。

老师:音乐如何与水平,长度,声音的强度表达时钟的大小?与线在一起。

(3)最后听全曲,学生完成问题。

(4)教师演奏音乐,使学生有音乐节奏或即兴。

三,学习歌曲。

1,听歌,学生听音乐体验歌曲心情。2,学生们读这首歌。

3,学生听音乐哼唱音乐。4,添加歌词。

5,学生弹奏旋律,学生听旋律单曲歌曲 的 6,老师再次播放歌曲,学生体验歌曲。

7,教师演奏伴奏,学生听伴奏有情感歌唱歌曲。

学生们听音乐

学生回答

学生们听歌

学生哼唱旋律

学生们听着歌曲的伴奏。

倾斜

声音

乐趣

学习

健康

背部

回答

歌曲

歌曲

排版设计

不同的音乐 影响:

高低长度的强度

课后注释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理解时间的规律,手表的类型。

话题

七,庭院

新教学

课时总计

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爱充满庭院是北京式的独奏,初步理解第三线的形状,感觉三弦的声音。2,知道庭院是北京风格的一首歌。

教学重点

宋北京庭院

很难教

歌曲学习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

学习

处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计划

首先,歌曲评论。

老师们演唱歌曲北京四合 医院录音,学生用情感歌唱歌曲听音乐。

二,歌北京院。1,进入新课。

(1)老师:在我们听到北京庭院这首歌,音乐的教训上,有很多手表的声音吗? 学生回答

(2)老师:那么,你已经看到了什么样的时钟?

学生回答(带钟,挂钟,石英钟,闹钟等)

(3)老师:学生说的都很好,那么你说时钟是用来做的吗?

学生回答

(4)老师:是的,时钟是用来表达时间,学生准备课程和听音乐。

学生回答

学生:时钟用于表示时间。

歌曲

歌曲的复杂

学习创建

环境

学习

处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计划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北京的庭院好吗? 2,提早听歌,学生体验情绪。

3,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节拍(2/4拍)4,学生学习光谱。5,教师演奏伴奏,学生听单曲唱歌旋律。6,添加歌词。(学生阅读歌词)7,听歌,学生体验情绪。

8,老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用音乐歌唱歌曲。9,教师演奏伴奏,学生们听音乐唱歌。

10,教师演奏歌曲伴奏,学生用情歌唱歌来听音乐。

三,歌曲伴奏。1,学生认识乐器。

(三角铁,触摸钟,弦铃,双环)

2,教师打击乐器,学生体验不同音乐的乐器。3,学生组,分别打击乐器。4,学生听音乐作为歌曲伴奏。

学生们听音乐

学生作为唱歌旋律

学生们听歌曲伴随着情绪唱歌。

乐器

听到

声音

乐趣

旋转

认识

知识

乐趣

设备

排版设计

1,教学过程。2,生产乐器 的 课后注释

上一篇:形容天气很热的句子,七月,透蓝的天空下一篇: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好玩的垫子》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