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评改

2024-10-03

小学生作文评改(共15篇)

1.小学生作文评改 篇一

小学作文评改

小学作文评改

浅谈创新作文评改策略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其过程,是一个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作文心理品质,发展语言意识性,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然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批改由语文老师说了算,语文教师总是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作文。这些传统的评改方式会使学生迷失了作文的方向,无形中把学生的自主性给剥夺了,同时强调了学生共性的发展,有意无意地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小学语文“新大纲”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激励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发展。对小学生作文的评价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重要一环,如何在评价中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呢?这是在落实新大纲中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小学作文评改要从单一走向开放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成功激励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 小学生作文,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创造。他们成文一篇,也非易事。在他们看来,花力气写了,已达到了自己的较好水平。送给老师批改,指望有所肯定与指出,以便看到成绩并从中获取力量与启示。因此,教师批改作文,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所修改的情况,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换言之,要让学生获得作文的自信心。信心对小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修改过多,持过多否定态度,不仅无此必要,也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给予成功能导出更大的成功。过多否定,只能使学生丧失信心,抑制创造潜力,或者对教师的修改产生误解甚至反感。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哪怕是点滴进步,他都会欢欣鼓舞,大加褒奖,“这个词用得妙极了”“这句话把……写得十分具体、形象”“你这篇作文词通句顺,我为你的进步高兴,愿你再接再励”,如此等等,学生读之身心愉悦,真切地感受了作文的快乐。对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应坚持鼓励性原则,婉转地指出,使“忠言”也能“顺耳”。如“言之无物,语言罗嗦”改为“孩子,你若能把文章写得再细致些,再具体些,就会更加充实、动人。如果从中能多挤些水分,语言就更简洁了。”这样的评语,学生不仅乐于接受,也便于修改。总之,教师的作文评语要动真情、有魅力、富有创造性。而要写出不是程式化、具有个性特色的作文评语,除了教师要有较好的文学修养之外,关键是教师要谙熟学生的心理,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感,使自己对学生、对学生的习作有着真诚的爱。

2.小学生作文评改 篇二

一、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

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其意义可能超出了作文教学本身。无论是评还是改,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和功力,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极好的、有效的锻炼。学生在参与作文评改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确有所得,将会体验到一种满足感,不仅会激起“我能写”的自信,还会养成“乐于改”、追求完美的良好习惯。建立互评作文的批改机制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教师可以尝试如此操作:先学生自改,后学生互改,然后教师批改。

在自改或互改前,教师必须要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在修改过程中有所依据。要求应重点突出,小的方面可以从字迹、字数、优美句子、修辞等角度考虑;大的方面可以从文章审题、选材和组材、立意等角度考量。如此一来,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其他学生的作文,更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将学生的作文浏览一遍,主要明了学生本次创作中的优缺点,将其分类列出公示给学生,让学生参照本次习作的实际情况,随机评改其他学生的文章。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后,再重新阅读自己的作文和对方给出的修改建议,找出自己的优点及不足之处,然后进行作文修改。学生修改完后,再次交上来,教师仔细批阅学生自批后的作文,既要看学生的自批情况,又要看学生的修改情况,从而了解学生在本次习作中是否是真正掌握写作手法,是否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性的辅导。这样的评改,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又起到了提高其作文水平和能力的作用。

二、在作文批改中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

3.小学作文评改方法漫谈 篇三

关键词:作文;评改;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196-01

批改习作应是师生共有的活动,而不能将其理解为教师单方面的工作。我们应将教师的单独的批改习作转换为师生共同“评改”习作。从表面上看,它只是文字上的改变,但实质上却是观念创新。在作文评改上的探索和改革上关键是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地说就是要认真探索如何在评改过程中发挥教师组织,指导、启发和激励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在评改方法上寻找出路。在实践中,以下是作文评改在训练中所做的几点尝试:

一、比较法评改

教材中每一单元的习作内容都有其训练的重点,依照这些重点,我会组织学生选取好、中、差几篇例作,讓学生在评改课上共同评议。我首先指导学生将这些作品进行比较,然后再评议,使大家知道好在哪里,较差的作文缺点在哪里。我还结合平时的阅读课引导学生将这些例作与自己的习作进行对比评改,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例如:指导学生评改有关场面描写,如记一次拔河比赛;记一次跳绳比赛等方面的习作时,我选取三篇习作进行评改。第一篇记流水帐,第二篇详略不当,第三篇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比赛描写,习作紧扣中心,经过描写详细而且生动。通过比较,学生掌握了应该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的习作方法。

二、举荐法评改

所谓举荐法评改就是教师在评改课上向学生举荐习作中的好作文,好片断,好题材,指导学生学习赏析,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好在哪里,然后结合自己的习作评改,修改自己的习作。对有些习作水平教差但在进步的学生的作文,倘若发现某些片断很好,题材很新颖,也应积极举荐,以次来激发和增强他们写作的兴趣以及写好作文的进取心。对优等生作文评改,不能一味唱赞歌,教师既要肯定优点,更要指出不足,使他们永不满足,努力提高和发展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评改课上,我采取由教师推荐,学生推荐,师生共同推荐等多种方法进行评改,这样做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评、互评和修改的能力。

三、针对法评改

针对法评改就是对学生每次习作后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提出问题进行修改,集中解决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自评、互评、自改,互改,许多学生的作文就写得生动多了。

四、师范法评改

师范法评改就是老师从学生例作中精批细改两、三篇作文后,把原稿和修改稿都拿出来,请学生自己朗读,指导学生仔细揣摸老师的意图,让学生再通过讲评,领会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的想法,不断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习作的质量。

五、典型评改

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选材典型、新颖的作文都属于优秀作文,我将这类上等作文张贴在教室后的优秀栏上,集中组织学生学习,评议。我努力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结合自己的作文写一些简短的评论,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促进了学生写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此外,我还不断向学生推荐很多优秀作文选或报刊上的优秀作文给学生,并选择其中一些讲评,或鼓励学生积极向报社等投稿,学生写作积极性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六、随兴评改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中,我对自己的作文教学思想进行了反思,并对教学过程作了很大的调整。如我的教学过程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我会即兴在黑板上出示几个作文题目,举行作文“接龙”比赛。在课堂上,我首先请学生看了作文题后进行思考,请一名学生任说一个作文题的开头,然后请其他学生说经过,最后请一名学生说结尾,这样一篇合作文章就大体“成型”。表述完后师生共同评议,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争先“接龙”,争先讲评,评出名次后发奖,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兴趣,还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作文教学虽然前景喜人,但任重而道远,在平时工作中,教师要不断渗透《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以提高习作评改效益,同时把教师从烦琐的习作批改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来指导学生的习作和语文其它方面的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学生自我作文评改的意义 篇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自我评改作文的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是 个信息化社会。现代社会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社会交往的领域,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越来越来密切。这样,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语言”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语言交际范围更加广泛,语言交际的运用和能力水平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使人们的社会交往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而提高了信息的传递,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写作能力地发展。而写作能力的发展,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地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独挡一面的机会日益增多,对工作、生活进行总结,交流自我的经验、体会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人们进行写作,并不断进行修改,从而准确地表达自我的经验,情感。

二、学生评改作文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教育是与传统教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我们进入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吸收20中叶以来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成果,为适应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进行的一场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教育。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中国当前的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仅要以世界现代化教育的历史进程为参照系,而且要与世界各国加强教育往来和联系,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成果。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与我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不相适应。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应试教育”成为学校的主导思想。升学与就业的竞争,使考试成为莘莘学子前途和命运的主宰,学校教育走向了极端化。考试成为教与学的指挥棒,教育教学活动都把日标指向了学生的分数这个结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发展的过程。此时,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习惯于以灌输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语文教学也同遭厄运,形成了一种自守封闭式教学,僵化了学生思想。

三、学生评改作文是作文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

首先,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言语活动。

作文是学生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因此,它是衡量一个人的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它要求作文习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以及对生活的正确态度、认识,深刻的体验、感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等各方面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

富的想象力,清晰的思想力,良好的记忆力。

其次,作文又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和心智活动。写作是一种表达,而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样会有表达的要求。

同时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过程,情感活动会贯串作文过程的始终。在作文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学生在生活中的喜恕哀乐始终是作文的动力。另外,作文还需要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主要是通过内部言语来操作。其过程大体如下:首先要从记忆中调出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的材料,这既是一个活跃的想象和联想的过程,又是一个从表达目的出发,进行严格选择的过程。其次,就是对所选择的材料进行分析安排。再次,就是要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语言语,也就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达这些内容。

四、学生评改作文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现代教育的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作为教师教育活动中对象或客体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作为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却是绝对的、长期的。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我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自主地选择生活,按照自我的意愿去发展自我,这是大自然赋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天性。主体教育思想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人自我的感受和意志,这些感受和意志只能是自我的,别人是无法代替的。在作文评改中只有学生自我最清楚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作文评改,不断完善自我的作文,从而准

确地表达自我的情感。

五、学生评改作文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每个懂得写作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对学生的作文也是同样的,“改”文章的主体也应该是学生。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学要看重在培养学生自我改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我作文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六、学生评改作文是语文教学目的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有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要达到的这样的目的,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应该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5.学生作文评改的量化标准 篇五

一、作文评改要求:

1.作文评改采用百分制。2.用红笔评改。

3.统一标识符号:错字圈起并在评语栏内改在方框内;病句划线并在线末打叉;好句佳句划波浪线线并在句末打勾。

4.请按要求分项给分,并分项简评,最后算出总分并写好总评。

二、量化评分细则如下(每项10分,满分100分),请参照进行评分或评语:

1、标题项:拟题恰当6分;拟题醒目、有新意4分。

2、格式项:标题位置正确2分。首尾行数得当,一般不超过三行,2分;段落数目得当,全文一般不少于四段,2分;全文字数合乎要求,不少于600字,4分。

3、卷面项:文面整洁、没有涂抹,5分,(涂抹一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书写规范、工整,不写连笔字,5分(书写潦草酌情扣分,最多扣5分)。

4、错别字项:发现错字、别字,每一个扣1分,最多扣10分。作上标记并在批语处改正。

5、病句项:挑出病句,划直线标记,在原句处给予纠正,并在总评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扣1分(扣完10分为止)。

6、标点项:注意标点的书写位置是否正确,一处扣2分;标点的运用是否恰当,一处扣1分。扣完10分为止。

7、中心项:中心鲜明、集中6分;立意深刻、新颖4分。

8、选材项:能紧扣中心选材2分;选材具有典型性3分;材料符

合生活实际2分;选材新颖、富有时代意义3分。

9、结构项:开头新颖,直入主题、有文采,3分;段落之间衔接自然,2分;铺垫得当,2分;结尾点题、有深意、有文采3分。

6.让学生在评改作文中感受快乐 篇六

让学生在评改作文中感受快乐

作者:韦龙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5期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大主阵地,学生的作文写出来以后,批改却成了中学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然而家长、学生、学校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教师“精批细改”,认为这样的教师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这一切,就像锁链一样紧紧捆住了教师的手脚。语文教师加班加点,拼死拼活批改出来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却不大领情,大多是只看看总批和分数,甚至没看一眼就往抽屉一甩,至于批改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认真琢磨,教师有点白费工夫。

我经过十多年的摸索,觉得要改变学生作文的“被修改”,让学生主动参与修改,改变过去“少、慢、差、费”的做法,打破常规,走改革之路,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一.改革的依据

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这一观点的提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但课堂教学如此,就是在写作及其批改活动中,也同样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去的作文批改是教师全批全改,然后讲评总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我现在采取集体评改和学生互改相结合的作文批改方式,就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确认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现在我们实行的“自主学习”和“杜郎口”模式,我认为自己的作文教学急需改革。

二.具体操作

第一步,教师初改: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一般要教两个班,一次要评改约120本作文。由于学生年龄相当,社会活动面相似,认识问题的能力没有大的差别,因而作文水平也相差不大,作文中出现的共同问题比较多,语文教师每次辛辛苦苦地一本本圈点、批改、写评语,到最后发现评语几乎雷同,绞尽脑汁也难写出1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个评语。有鉴于此,我将每班学生分成四组,每次只需详批一组,有时间也可详批两组,就可以对学生此次作文中存在的优劣问题有个基本了解,这样,下一步集体评改,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第二步,集体评改:集体评改是作文评改的关键一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前准备:从初阅的两个班作文中共抽出好中差各3本。同时,确定此次作文要求及评改等级标准,将范文及评比标准一并打印,上课时发给学生。根据佛山中考语文作文的评分标准,指导学生评改。

评改分四个等级:

A级(90分以上):立意新颖、深刻;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流畅;书写美观,用字、标点、格式正确。

B级(75-89分):中心明确;结构完整、清楚;语句通顺;字体端正;用字、标点、格式正确。

C级(60-75分):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清楚;语句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字迹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合计不超过四处。

D级(60分以下):中心不明确;结构混乱;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字迹潦草,用字、标点错误较多。

说明:这个标准具有广泛性,每次评改都可以采用,如果具体作文有具体要求,可在此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另外,在每个等级中再分上、中、下三等,如A级可分A+(90分以上)、A(85-89分)、A-(80-84分),这样可以给学生作文以准确的定位。

过程:将范文按差——中——好的顺序,依次由同学们来讨论,让学生评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及原因。比如,要求学生写一个熟悉的人物,题目自拟。有一个同学写了《我的哥哥》,大体内容是:我哥哥大我四岁,他很关心我。因为我自幼胆小,所以常受同龄人欺负,每当这时,哥哥总是及时出现,帮我把对方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欺负我了。

这位同学在文章中写了哥哥三次帮他打人的事情,还具体描写了哥哥打人的神情和动作。评定此文,有的同学给打了B级,认为他写出了哥哥对弟弟的关心、爱护,而且所选材料也能突出中心;有的同学立刻反对,认为最多得C级,因为哥哥关心弟弟是对的,但不能打人,而且对哥哥打人的动作、神情的描写非常可笑,没能起到生动感人的作用。显然后一部分同学的评价是对的,我表示赞同,并说明赞同的理由:实际上这位同学犯了选材和立意不当的毛病,哥哥关心弟弟,可选材料很多,可这位同学偏偏选择哥哥帮弟弟打人的材料,这样写,不但不能写出哥哥的可爱可敬,反而使笔下的哥哥成为一个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可憎人物,假如社会上人人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学生领悟到:写文章要考虑全局,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缺一不可,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由于受模式化训练和“主题先行”观念的不良影响,一些学生认识问题比较僵化。例如,一次作文要求学生通过记叙一些事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给学生出了一个写事的题目“心愿”,有个同学的作文内容是这样的:在家庭的两次聚餐中,他两次听到爸爸面对满桌的美味佳肴发出的感慨,这辈子什么山珍海味都吃过,就是没有品尝过鱼子酱。望着爸爸因操劳而日见花白的头发和满脸的皱纹,他下定决心,现在一定好好学习,将来争取到俄罗斯留学,为爸爸买回原汁原味的鱼子酱,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读完此文,有的同学认为应该给C级,因为

这个同学写的爸爸一点也不伟大,那么嘴馋,只认得吃。我建议同学按作文要求和评比标准全面评价,广泛讨论。这时有同学认为应得B级,因为文章能以“爸爸想吃鱼子酱”为线索,将材料贯穿起来,他的构思很独特,而且心理活动描写得很好。在同学讨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说:“其实作者笔下的爸爸为工作奔波,为„我‟操劳,这含蓄地写出了爸爸的奉献精神和爱心。然而爸爸毕竟是平凡的人,当然也有平凡人的想法。大家试想,我们的父母亲永远是完美无缺的吗?显然不是。所以,我觉得这个同学反映了生活的真实,这正是他立意的可贵之处,应给他的作文B+级。”讨论到这里同学们也感到:写文章应该贴近生活,不能用固定的框框去诠释生活,同时还要选择好的表现技巧。

另外,中等水平文章重点议,因为此类文章有代表性,它有中心,结构也清楚,语句也通顺,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它的等级。教师允许学生对此类文章有等级争议,问题越辩越明,在争论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周密,认识问题的能力也会加强。并适时引导学生认清此类文章之所以不能得高分,是因为虽有中心,但不够新颖、深刻;语句虽然通顺,但不够生动,表现力不强。如果是材料作文,就要引导学生看它是否结合原材料,是否联系现实等等。然后在前两类文章品评的基础上,推出好文章,有了前面的比较、鉴别、争论,大家会深刻感到好文章确实在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确实令人赏心悦目。至此,文章的好与差的尺度,同学们基本心中有数了;自己文章的优劣得失也基本有了判定。

点拨:在课堂尾声时,对同学们的评级要充分肯定,老师的鼓励会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步,课后互批:集体评改后,大家情绪高涨,教师应该趁热打铁,将学生4人分为一小组,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依据六篇范文的品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批,并认真修改,还要写出眉批和总评,评出具体等级,最后签上评者姓名。同学们都想让自己写的评语最中肯,等级最合乎实际,因而,态度十分认真,批阅格外仔细。由此,品评文章的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和提高。

第四步,教师点评:学生互改后,教师再认真检查,看同学们的评定是否合乎客观实际,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出入者,找其面谈,指出问题所在。这种互评互改,教师初期检查一定要全面而仔细,并针对问题逐一面谈。待训练成型后,可减到每班抽查四分之一。以上四步,基本完成了作文评改的一个循环。

三.效果反馈

1.集体评改和学生互改大大减轻了语文教师的负担,使他们少做很多重复的无效劳动。

2.大大的缩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以往一次大作文收上来,两个班的作文,教师最快也要一个多星期才能反馈下去,如有其他工作稍一耽搁,就只能两个星期才能草草批完。这么长时间才批改完的作文,学生早已没有了新鲜感,更无修改的兴趣了。学生作文的长处得不到肯

定,文中的错误、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作文水平难以提高。而用集体评改方法,一周内即将作文反馈给学生,学生写作的新鲜感依然存在,兴趣也高。

3.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在品评他人文章时,基本能比较全面地说出一篇文章的优劣,相应地评出等级,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比如,有时学校统考后讲评,我故意将范文的分数删去,然后让大家给范文打分,有许多同学打的分数几乎与教师一致。

4.由于经常训练,学生对于各类文章写作的一般规律,基本能做到心中有数,写文章时在选材、立意、表达方面的偏差明显减少了。

5.更重要的是,在集体评改和互改中,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同一篇文章,前前后后意见交锋,激烈争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观念相互撞击,激发出了很多的新思想、新灵感。同时,在讨论中,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高了认识问题的能力。在对不同等次文章的品评、比较中,思维品质更加周密,鉴赏水平也上了一个台阶。经过实践,我感觉学生非常喜欢集体评改这种方式。在这当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将“苦写”变成了“乐写”。

7.作文评改应倡导学生参与 篇七

学生参与评改作文、实质上是学生写作过程的进一步延伸, 这样才能以局外人的角度冷静地看待、审视别人或自己的作品, 发现优劣, 感悟成败, 实现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参与评改学生自己的作文, 这比分析评判名家名篇、优秀范文更有实际意义。新课程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学生自己的作品大都叙写身边的人、事、物, 学生最熟悉, 交流评价就会更准确、更具体, 这样就更容易让学生领会到写作的技能技巧。

作文评改就是作文的讲评、批改。讲评是批改的基础, 教师应特别注意学生的参与。要让学生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讲评, 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实现的, 这也需要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

1. 明确作文讲评的目的。

在作文教学中, 通过作文讲评、批改, 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作文评改旨在通过分析评价学生自己的作品, 指导学生习作, 让学生领悟其中的优劣、成败, 从而领悟写作知识和技巧, 提升自己的作文鉴赏能力, 进而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而不是意在肯定某同学的作品, 否定某同学的作品, 或意在表扬谁、批评谁。讲评学生作品, 一方面是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 分享他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是帮他发现不足, 认识不足。从而让学生有一个平常心态, 正确看待作文评改。

2. 营造轻松愉快的讲评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 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最敏捷, 才能有所发现, 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鉴于此种心理现象, 在作文讲评中, 要特别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和建议, 赞赏有不同意见者。如在讲评题为《小猫》的学生习作时, 在小作者自己宣读、自己评价后, 让其他学生点评文中的一个情节:“看到小猫叼着一只小老鼠, 一口就要吞下去时, 我急忙追赶过去, 抱起小猫, 一把把老鼠从猫嘴里拽出来, 丢进了院子里的垃圾筒。”一个同学对这个情节提出异议, 觉得小猫本来就是吃老鼠的, 而你却不让小猫吃, 写这要表现什么。笔者立即表扬了这个同学, 肯定了他的质疑。接着问:“过去人们养猫是为了干什么?”学生回答:“捉老鼠。”又问:“那现在呢?”学生笑了, 纷纷举手发言:“现在养猫当宠物, 小猫每天都吃鱼、火腿、肉啦……比一般人的伙食都要好, 猫跟人同住、同吃, 有些人甚至把它当自己家庭中的一员, 像儿女一样关爱它。”又问:“那这些人会让他家的小猫吃老鼠吗?这恰恰体现了什么?”这一下, 那些持怀疑态度的学生一下就明白过来了,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 于是趁热打铁, 让学生看看文中有那些地方值得借鉴。学生很快发现文中的人物描写很成功, 抓住了人的动作、神态、心理, 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对猫的关爱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参与中学到了写作知识和技巧。

3. 激励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讲评。

经常激励学生:“谁想让大伙帮帮你就举手。”在讲评中, 注意评点时的语气、用辞, 尽量用商量的、探讨的语气, 自始自终鼓励学生, 不让学生感受到不舒服。要求同学们在评点他人作品时, 要懂得尊重他人的作品,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尊重他人的人格。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讲评, 学生消除了畏惧心里, 都能自觉自愿地推荐自己的作品, 轻松愉快地、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讲评。学生点评修改作文的能力慢慢提升了, 作文水平渐渐提高, 语文素养也提升了。

4. 引导学生讲评以鼓励为主。

正如赞科夫所说:“作文讲评的目的, 首先在于唤起学生对词的艺术的热爱, 激起他们的写作愿望。”因此, 在作文讲评课上, 要把赏识作为支点, 通过赏析来自同学习作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和优秀习作, 激励每个小作者的自信心;同时在学生互评时, 引导他们不要空泛的表扬, 更不要对错词病句苛责, 尽量寻找同学作文中的亮点, 互相欣赏、学习。“赏识和激励是孩子成长的阳光和空气”, 教师要让被评学生切身感受成功的喜悦, 体验成功的幸福, 从而点燃起习作的自信和兴趣。

5. 评改结合, 相互促进。

通过作文评点, 学生有了作文评析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适当布置学生批改作文练习, 进一步提升作文能力。学生互评作文前,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如有拿捏不准的问题, 组中探讨解决。训练时, 明确评改的步骤。首先, 是“改”, 即修改错别字, 修改运用不准确的词语, 修改病句。其次, 是“画”, 即用波浪线画出好词好句;再次, 是“批”, 即找出好词好句在旁边简要地分析出值得借鉴的地方;最后, 是“评”, 即写评语, 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 或优点或不足;或感受或建议。每次活动之后, 让每组评出一名批改作文最好的学生予以表扬, 从而调动学生评改作文的积极性。

6. 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评改方法。

一是自议。每次作文, 教师介绍全班的基本情况后, 围绕中心话题, 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如“请大家回顾本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根据作文要求, 你认为本次作文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有那些地方写的成功, 那些地方是败笔……”让学生看自己的作文批改情况, 思考, 议论, 并踊跃发表意见;二是自讲。教师根据学生自议的情况, 引导学生归纳出主要的优缺点, 提出全班带有共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讲述相关的范文, 有关的写作知识, 把作文讲评上升到理性上来认识;三是自改。根据本次作文讲评的重点以及常规的修改训练, 教师指导学生订正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 使学生作文提高一步;四是自记。教师指导学生消化本次作文讲评内容, 根据自己的情况, 写“作文后记”, 谈体会, 谈认识, 真正做到写一回作文就有一回收获。

7. 巩固成效, 稳步提高。

为了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巩固习作训练的成果。可在班里成立文学社团, 就每次学生习作, 让社团成员从中挑选, 加上编者点评, 收集编排成册, 定期打印刊发。每当打印出版一期, 学生都争着传阅, 体验创作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喜悦。每期出版后, 再让学生从中再选优秀作品, 向正规刊物投稿, 以期获取更大的成功、更高的荣誉。

8.小学作文评改方式探究 篇八

一、师生共评教方法

教师上两堂作文评改课,出示对比的两篇作文,师生共同批改。教师要从字、词、句、段、篇及标点的修改上引导学生,教给修改方法。从以下方面进行:

1.错别字。让学生逐句仔细阅读,找出错字,如有争议,以字典为准。

2.病句。读文后,共同找出病句和病因,提出修改意见,采用最好的修改方法。

3.标点符号。找用错的标点,重点强调句号、逗号、引号、破折号及省略号的使用。

4.格式。看标题、正文、分段等是否正确,以及应用文如书信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5.中心。看中心是否明确。

6.选材。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真实,有典型性。

7.书写。看字迹是否工整,卷面是否整洁。

8.评语。让学生学会评价的方法:先说优点,再提建议;先说总体印象,再说具体改法。学会欣赏同学的好词佳句,知道眉批、旁批、尾批的写法。

学生在开始修改时,不一定面面俱到,把所有的方法都用到。可以由简到难逐步掌握方法,还要按学生的写作水平分层次对待,让一些学生先掌握方法,在小组评改时带动其他学生。

二、学生自评激兴趣

有些学生的作文不生动、不具体,主要是词汇贫乏,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自我修改,没有去推敲词句,应用词汇。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让学生学会自我修改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最好途径,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学生每次作文后,给一定时间让他们自己修改。首先让他们找出自己写得好的词语、句子用上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读读赏赏,教师在评改时加以鼓励,学生使用好词句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其次让学生找不足之处修改,教师在评改时也要加以赏识,激励学生修改作文。

三、小组共评增技巧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作文评改时小组合作,不但可以增进友谊,还可以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获得评改技巧,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在自评基础上,分三人或四人小组同改他人作文。分组时按学生作文和评改水平分工,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每期进行一两次,效果明显。

四、学生互评促提高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最有效果的学习就是向身边的人学习,让学生互评是一种好方法。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看到他人作文,面对面修改。作文好的同学指导差的同学,作文差的同学可以知道自己不足,提高会很快。方法是:

1.通过朗读,发现句子不通、停顿不当、乱用标点、字迹含糊、错别字等毛病,用不同符号或批语表示。

2.反复阅读,找到文章结构、材料组织、内容中心、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问题,可直接指出。

3.写好评语,注意眉批与总评的结合,先写眉批再写总评。总评时至少要写出一条优点,提出至少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每次互评后,同学们都急于给别人的作文下评语,因为能体会到当老师的乐趣;也想知道同学给自己的评价和建议。当看到不服气的争论,耐心的解释,虚心的请教场面时,作为教师心情是愉悦的,孩子们正在进步。

五、教师评改作示范

1.书面详改示范。教师每期至少一次详改学生作文,最好是第一次作文,从标点、字、词、句、篇、修辞、中心、选材、过渡等方面指出其优点以及提出修改意见,利用好修改符号,写好眉批、旁批、尾批及总评,为学生评改作榜样。

2.口头评改示范。两种方法,一是让全班倾听学生朗读作文,教师提出修改意见,现场指导修改;二是在学生自评或互评时辅导,指导学生修改。

六、作文展览学欣赏

1.平时作文展览。每期在班级进行一次作文展览,展出自己的课堂习作、日记本和读书笔记,让全体学生互相欣赏比较。然后进行小组评议,从字迹工整、事件真实、选材新颖、构思巧妙、情节生动、内容具体等方面评比;再由评委进行总评,评委由同学轮流担任,要求他们公平、公正、公开,团结合作评出班级优胜奖和进步奖。

2.作文选展览。小学快毕业时让学生制作“作文选”,就是让学生修改并编辑自己小学阶段的作文,抄写或者打印自己的作文编成书,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快速提高写作水平、评改能力和欣赏水平。教师可先介绍作文选,让学生欣赏,鼓励学生编辑。学生兴致高,会很积极设计自己的作文选,利用空余时间誊写、美化、装订,一两个月后进行展览,看着一本本精美的作文选,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有些学生还特别注重“作文选”的精致,从细节上下功夫。添上了编者的话,写上师生的评语,勾勒了漂亮的花边,空白处还摘录了一些名人名言,自己的座右铭、小知识等作装饰。师生共同欣赏评议,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去发表,进一步激发写作兴趣。

总之,小学生习作评改的方式应是开放的、多元的。教师评改、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改等方式各有好处,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评改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评改的机会,促使学生积累、反思和感悟,让他们的作文更真实、更生动、更精彩。

9.高中学生作文评改多样化实践 篇九

贵州省铜仁一中陈月冰

随着新课程不断推进,语文教学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改革呈现出可喜的局面。而作为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改革,却显得步履维艰,尤为突出的是作文评阅方式方法的更新,更是显得困难重重。传统的评阅方式,教师对每篇习作精批细改,之后又费尽心思选取范文,评定其优劣得失。这不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且将学生置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境地,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发挥不出来,学生动脑少、动笔少、收获少。

怎样改革“学生写、老师改”这种单一的、程式化、费时的低效评价模式?怎样让老师走出作文评阅中的困惑,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之中去?

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学生始终应处于主体位置。作文是获取写作能力信息反馈的最佳途径。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也是我们解决作文评阅问题的焦点所在。高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多年的作文训练,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均有了一定的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让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作文评阅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目的、有步骤的训练。

多样化做法是:

互评。根据教师任课的实际情况,在同学之间开展了互评和班与班之间相互评阅的活动。同学之间的互评,或在一个班的同学中进行,或跨班进行,具体的方法步骤都是一样的。由于学生的评阅能力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评阅之前,我们老师讲清每次评阅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把握领会评阅习作的标准。如在让学生第一次互评时,我们仅在错别字、生造词、基本病句和卷面上作了要求,当然,也不限制学生在习作的其他方面进行评阅;在第二次评阅时,我们在每一次要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审题和立意方面的要求;第三次互评时,我们在前面要求的基础上,又有意识地在语言、构思方面的内容。以后评阅不断完善要求,最后以达到让学生既在形式、又在内容上把握文章评阅的要求。

在让学生明白评阅要求之后,将学生的习作交错发给每个评阅人,让他们认真、仔细地阅读,对照评阅的标准,对别人的习作作一个较为客观、正确的评价,指出这篇习作的成败得失。当然,在学生评阅的时候,老师绝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准确引导、说明、点拨、鼓励。评阅之后,还要对证卷认真恰当的同学进行表扬,以激发学生们的评阅兴趣。这种评阅方式的实施,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了他们以施展才能的机会,既了解别人,又认识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还消除了教师的低效费时甚至无效劳动。

小组合作评阅。即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评阅。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和讨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小组评阅的方式可以灵活变通。老师可以在学生批阅之前,什么要求也不提,什么前提都不给,让每一小组自己定位,自己把握,自己评阅,小组汇报。老师最后讲述和评价各小组评阅的结果,给以概括提高。教师也可先讲清楚评阅习作的基本要求,选定一个小组长,将习作分组交错分发到每小组,再由每小组自选一位表达能力较强的人朗读习作,其他人员认真听、思考,然后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各抒己见,指出此文究竟好在哪里,为什么好;毛病在哪些地方。最后通过比较、筛选,确定好大家意见较为一致的最佳评语。对那些争议较大的问题可以全班讨论或老师点拨、解疑、评判。

在小组合作评阅的全过程中,教师依然处于核心位置。既要眼观立路,又要耳听八方,不失时机地进行导向、提示、释疑等,最后还要选取优秀的评价进行示范讲析,以达到预期目的。

专门评阅小组评阅。这种评阅方式,一方面可以丰富作文课外活动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评阅小组作为老师评阅作文的副手,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具体方法是:同学们的习作,先让专门小组评阅,归结出习作中带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教师将这些评价意见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评阅,事后进行有重点的分析,讲评。这样既节省了老师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在“带评”和“示评”中提高了学生的评价水平和写作水平。

抽样评阅和自我评阅相结合。这种评阅方式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对学生作文的层次有一个较为明晰的印象,甚至对上中下学生的情况要了如指掌。否则,进行此项评阅,就会出现“盲人摸象”的后果。在此前提下,教师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习作进行“抽样”,把握住学生习作的“脉搏”,找出习作中存在的新问题、新现象,再行归纳小结。当然,这种评阅方式的重心应放在作文的明评上,以促使那些没有被抽样到的学生进行自我评阅。

“自我评阅”,就是让那些没有被抽样到的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阅。这一过程的实施,可以看成是抽样评阅的必要补充。但无论怎样,这种评阅的前提条件是:老师对习作的评阅作了一定程度的阐释,对习作的审题、立意、构思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说明。

10.浅议核心素养下的小学作文评改 篇十

【关键词】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作文评改;自评;互评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6―0044―01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的评改都是教师一人包办的,教师受苦受累,却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在作文评价方面多年形成了一套根深蒂固的评价标准,它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关注应试模式下的总体要求,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注重作文的最终结果,忽视学生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评价方法单一,以分数替代评价;作文形式主要是书面作文,忽视对实践和探究能力的考察;评价内容不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时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何打破这套标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和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已成为当务之急。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在进行学生作文评改时,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生自评

自我评价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作文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作为作文评价对象的主体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不仅有助于评价对象及时发现自己在写作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而且有利于消除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对立情绪,使评价结论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当代教育评价中,自我评价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自我评价一般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标准,其主观性比较强,容易出现对成绩或问题估计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因此,?_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自我评价者的引导。

二、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能培养他们认真欣赏别人文章的好习惯。当然,在互动中要注意淡化作文卷面得分和等级,淡化学生之间的互相比较,强调品评和反思,其操作程序如下:1.正视差异、动态分层。学生在认识水平、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发展潜力、个性和特长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作文评改实施时,要正视这些差异,教师接手一个班时,首先要做好学生写作水平的调查、摸底、测试。再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以写作水平相近为原则,合理地动态分层,比如班级有40名学生,可能按作文水平与能力差异分成A、B、C、D四层,每层又可以根据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组学生的评改活动。分层分组办法不宜挑明,且分层成员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是动态变化的。2.示范评改、分层要求。作文评改实施前,教师首先要对全体学生实行岗前培训,可选一两篇典型文章进行示范评改,结合实例传授评改基础知识,如,一篇文章该从哪些方面评改,一般包括以下几点。a.题目与内容是否对称。b.语言运用特点:如遣辞造句是否恰当,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形象等。c.思想内容: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倾向、感情,想让人知道什么,明白什么等。d.文章结构:开头、正文、结尾,以及照应与过渡,正文采用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等。通过这样的培训,学生掌握了评改基本原则。另外教师每节作文评改课,都要根据评改内容的不同,制订相应的评改标准,对不同层次小组采用不同层次的标准。3.生生合作、师生对话。各小组成员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认真品读,并作简要的背景介绍或思想内容介绍以及评价,然后组内成员合作讨论,畅所欲言,对其习作发表看法,提出意见,评改组组长记下评议结果。这样使学生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对习作者有益,对其他评改者也有好处。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引导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参与到各层次小组中,及时地给学生评改工作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三、教师全面评价

1.在众多评价主体中,教师的评价起主导作用。作文评价过程中,教师不是威严的法官和严肃的法警,教师应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点拨者。如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民主平等的气氛,没有良好的互动关系,那么,教师评价的结果往往受到学生的抵制和排斥,不能为学生所接受,也就不可能发挥激励、调节等评价功能。2.多给学生一些赏识评价。在引导学生相互评改时,要以赏识肯定为主,寻找作文中的优点。3.多给学生一些情感评价。在作文评改中,侧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话谈心,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多写一些鼓励性、希望性的“悄悄话”,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个性化作文评改实践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552)

11.小学作文评改的创新思索 篇十一

关键词:指导;组织;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62-01

作文的评改方式使师生之间的写作信息不能及时得到反馈,教师不能及时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得失成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和重难点知识的传授;学生也不能及时了解自己作文的优劣,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足,导致写作水平停滞不前。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作文评改中渗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呢?

一、指导学生自我评改,有的放矢

在学生的自评自改中,教师有的放矢的指导意义重大。它能更直接,更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学会评改作文,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不教师正确的教育思想理念潜移默化为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教作文与教做人有机统一起来。指导学生自我评改可采用:

1、示范评改,让学生有本可仿

示范评改就是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以某位同学的作文为例,当堂给大家示范评改,给予学生指引和借鉴,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更切实地学习到自评自改的方法。在培养小学生作文自评自改中,教师的示范评改非常重要。正如肖复兴《我教儿子学作文》所说:最初的练习,就如同孩子学会走路一样,必须有大人拉他一把,弯下腰来和他一起蹒跚走几步。教师在示范评改时,要一一对范文进行剖析,增、删、调、换都要当明“为什么”,让学生加深认识,然后让学生依照样式进行评改。例如一位学生的作文《钓鱼》第二段这样写道:“我来到湖边,朝周围看了看,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美丽极了!我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示范评改时我把这段放到了第一段,改成“一路上的风景真是迷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湖边。”这样写更能衬托出我高兴的心情。通过教师这样的示范,学生有本可临摹,就能象教师一样修改自己的作文了。

2、点拨评改,让学生领悟道理

点拨评改,启发学生领悟写作之道,能有效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点拨评改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把重点放在启发学生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上,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一位学生的作文《钓鱼》结尾是这样写的“这是我在暑假里钓到的最大的一条鱼。”这样的收笔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平平淡淡。我就这样启发她:你不是以前有写过“环保”方面的作文吗?这篇文章的结尾是否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尝试一下呢!于是,她重新修改成“我想了一想,又把鱼儿放回了河里,虽然我只能带着渔具回家,但是我为自己能给环保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这样,整篇文章的立意就得到升华了。

二、组织学生讨论评改,共同提高

组织学生讨论评改有助于学生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学生在集体讨论氛围中,没有心理压力,地位平等,思维自由活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讨论评改主要有两种方法:

1、小组讨论评改,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维果斯基说过:儿童今天在合作中会做的事,到了明天就会独立做出来。让学生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过程的合作性,以弥补独立学习的不足之处,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在我们的作文评改中适时采用有些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在作文评改中,我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以4—5人为一组,组内的每位同学都把自己的作文拿出来进行组内讨论,帮助自己进行修改。修改之后,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收获,把每次评改中涌现出来的精彩之笔以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在组内独立思考,在审题、立意、选材、表达和修改各个环节自由发表意见,展开讨论。他们既是学生,也是先生;既是作者,也是评论家;既是评改者,也是被评改者。这种打破封闭式的个体行为的作文小组评改,不仅使学生看到其他同学作文的长处,激发、培养他们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又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在集体中相互启发,集思广益,逐步摸到写作的门路。

2、集体讨论评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学生的自我评改练习中,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作文篇幅,复印给学生,让全班同学讨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评改意见。在集体讨论中,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不要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而是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辨析,积极诱导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评议,使学生的个性观点在讨论中得到充分展现,让学生听、说、写能力在讨论中达到共同提高。例如一次评改作文时展示的材料:暑假的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我们在草地上兴奋地追蝴蝶,蝴蝶好象在逗我们似的,上下飞舞,真是有趣极了!我让学生评价一下这段话写得怎么样?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吗?稍做思考后,有的同学认为这段话生动地表现了小伙伴们抓蝴蝶的情景。有的学生认为“我和几个小伙伴我们在草地上兴奋地追蝴蝶”中应删除“我们”才不会重复。有的学生认为“我和几个小伙伴我们在草地上兴奋地追蝴蝶”后面应用句号,因为后面是在讲蝴蝶了……在这个片段修改中,教师把评改的权利交给学生,教师只充当一名激励者,只作适当的肯定和鼓励,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所评、有所议,调动学生评改的积极性,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修改,使学生作文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伯权.《小学作文评改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2] 杨章林.《关于作文评改的思考》

12.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篇十二

一、要明确作文评改的内容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内容和形式, 作文也是如此。学生评改一篇作文, 也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不仅看其内容, 看其形式, 还要着眼于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体地说, 作文评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文章内容方面, 主要看主题 (中心) 是否明确, 选材是否恰当。

一篇习作, 中心一旦确定之后, 就要看习作是不是围绕中心选材。评改作文首先应着眼于内容, 内容立不住脚, 形式上再改也没有什么意义。

2.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是否符合文体要求。

这个问题既是形式问题, 也是内容问题。表达中心确定之后, 表达方式就要为中心服务, 什么地方记叙, 什么地方议论都要恰当。同时, 中心确定之后, 就要采用恰当的文体进行表达。

3. 在文章的形式方面, 主要看作文层次是否清楚, 详略是否得当,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是否恰当。

在学生的作文中, 无论是水平较高的学生, 还是水平较差的学生, 在作文的结构上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材料安排的顺序, 材料的详略, 材料的内在关系与表达这种关系的语言形式上。

二、教给学生作文评改的方法

1. 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

在作文评改之前, 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 改什么。任何一次作文训练, 教师总要按训练计划提出训练要求, 指导、评改都要以此为根据。

2. 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

对于每一次作文, 都会有不同的文体等方面的不同的特点。作文评改是以一定的知识、能力为基础的。让学生动手评改作文, 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考查。在评改过程中, 应该先让学生明白文体特点, 然后参照评改要求进行评改。如让学生对说明文进行评改, 应先要求学生回顾说明文的特点, 弄清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说明的语言。学生明白这些后, 对作文的评改就会有的放矢, 做到心中有数。

3. 提供范文, 集体评改, 做出示范。

光有上述要求还不够, 因为一般学生 (特别是差生) 往往意识不到所要评改的习作与教师的要求之间有什么差距, 看不出习作的毛病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可以提供范文。教师要组织学生讨论范文, 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在作文评改中是怎样反映出来的, 从而可以看出规律性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比较抽象的“要求”, 不仅能化为学生头脑中的具体的感性认识, 而且明白了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要求”, 学生也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可以在教师引导下, 集体评改文章。

总之, 把作文评改权交给学生, 贯彻了现代教学思想, 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13.小学生作文评改 篇十三

一、课题的提出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一般都教着语文、数学,多数还要兼任班主任工作。一次作文批阅下来,几乎令人头晕目张、疲惫不堪。“作文批改”成了农村教师最头疼、最耗时费力的工作。在一次批阅作文时,我发现上次作文除个别学生改正了框出的错别字外,多数人几乎一字未动。这不禁让我懊恼至极——难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批阅的作文,学生都熟视无睹?再看作文本上眉批、总评,有的还通过比较给出了“分数”„„每篇作文至少要耗掉我10分钟的时间啊!难道这都是“无效劳动”?„„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做法,开始揣摩如何“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见《语文课程标准》)。于是,也就有了这样一个课题: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改变目前农村小学作文评改耗时多、效率低的现状,力争探索一种既能将教师从作文批改的繁重负担下“解放”出来,又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作文评改的积极性,能够体现学生在作文评改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评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和习作水平的作文评改课堂模式与评改策略。做到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最终,真正落实《新课标》关于“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的作文教学课程标准。

二、文献综述

中国是一个文章大国,自古就有“推敲修改、以文会友”的传统: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吕本中“文章频改,工夫始出”、曹植“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应时改定”、鲁迅“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泽东“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的加以删改,然后发表。”这些足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的真理性,并且“改”的动力和主人都是“作者”自己。目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窘境——学生作文和修改作文的动力不足,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学生写出文章后,“读者”和“评判者”只有教师一个人。

当前,美、英、日等国家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动力多来自学生本身,作文教育是实践教育。《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网络文章)介绍英国作文教学是把实际作文当成作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就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进行作文练习。日本则提出“生活作文教育”,特别强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作文训练。刘军老师在《情趣态作文》中提到,在作文的评改方式上,日本的现状是:由国语教师创造了一种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评改的方法。《美国作文教学ABC》称:写作结束后的同伴反馈是美国写作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它是获取修改信息和深化写作主体读者意识的有效方式。从国外作文教学改革的趋势看:写作只有为实际运用的需要去写,才能对学生的训练真正有所帮助。国外的这些做法无疑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作文评改 的实效性研究具有启示与借鉴作用。但是,中国毕竟是中国,从教材、教师到学生很难照搬国外的做法。

在中国现代,叶圣陶先生早有“教师改文,徒劳无功”的慨叹,有关作文教学的研究虽然并不少见,但是多集中在读写结合、读中学写和写前辅导方面,对于“文后评改”的研究则少之又少。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可以说令人耳目一新。他的“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和“训练系统”无疑对作文教学的改革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与努力,可资借鉴的东西很多。但是,正像他自己所说“新鲜劲一过,劲就泄了”需要不断的变化形式,以保持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改文”的热情。可以说,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也不是“恒久”和固定不变的模式。更主要的在于农村小学的一线语文教师由于兼课、兼职,等原因,很难做那么繁琐的统计与“翻新”工作。就像前段的“展示课”、“示范课”,人们都认为确实很好,长期这样却很难坚持。著名特级教师虞大明就明确指出“如果常态课上成公开课那样,就把孩子们给毁了。”因此,再好的方法如果不适合农村的实际,如果令农村教师更加的疲惫,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综上,对于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改、互改”能力,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作文评改的实效性,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更没有成体系的、普遍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既需要学习借鉴古今中外先进的作文教育思想,更需要在实践——将富有生命的理论付诸实践时,不断反思与改进自身的行为,以不断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性。

三、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重点在“实践”层面,也就是探讨通过把习作评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解放教师和学生;探讨如何改变以往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和评判者致使学生在作文与评改过程中的消极被动状态;努力恢复中国以文会友、切磋互评的传统;在学习借鉴国内外作文教学评改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教师在“放”的过程中,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的“激励”手段,连同摸透学生习性基础上的不着痕迹的“软”指导策略;探讨作文评改课的常态模式与方法。这里强调“小学高年级”主要在于,低、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等原因,模仿性更强,当然需要教师更多的“示范”,再加上学生阅读量有限,很难参照阅读积累互相点评,属于需要“多扶”阶段。到了高年级,尽管学生自己写得也不是很完美,但是随着阅读量的增加,“眼高手低”却已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评判同学的文章优劣。因此,课题定名为: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实效性研究。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

五、研究的进度安排:

第一、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3月):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建立团队、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2年2月):教师开展实验研究,通过将“理论”的消化、尝试、反思,和对原来作文评改模式与策略 的“扬弃”,切实改变作文评改的形式,真正提高作文评改的实际效果。

第三、总结阶段(2012年3月-5月):总结实验研究成果。

1、形成具有农村小学特点,具有一定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的“师生双解放”,且评改富实效的农村小学高年级作文评改常态课堂模式。

2、形成研究报告。

3、汇总学生佳作,特别是具有“对比价值的”能够展示“评改实效”的过程资料并结集。

六、可行性论证

本人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先后在《天津教研》、《天津教育》、《河北教育》、《德育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教学研究》等刊发表语文教学论文十余篇。作文教学论文《参与观察、参与命题、参与评改——小学生作文入门指导初探》发表于《天津教育》(1996年12期);与人合写的《说话——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一翼》发表在《中小学教师培训》(1997年6期);“下水文”《挖鼠洞》被全国小语会秘书处收入《名师范文》(新华出版社1997年2月)。

2000年后,本人致力于课题研究。实验报告《自信自励、弛张高效、会学乐学》在天津教科院学术报告厅做大会交流,并收入市教科院薛永宽主编的《走向名师指路》;具体负责的“天津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研究课题”《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计教学过程》(KG200513),结题成果2008年9月获市教委“A类”

成果、优秀成果。同时形成了一个肯学习、敢实验、善总结、能协作、愿付出的教研团队。

综上,本人具有多年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基础。特别是负责课题指导的刘军老师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专家,他的“情趣态作文”其实就包含着“情趣态改文”。加上我们的教研团队。可以说,我们有做好本课题研究的人力基础。而农村小学作文评改现状的迫切需要,也会督促我们一定要把本课题做实、做好、做出成效。

七、参考文献

1、天津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1996)119-150

2、天津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1992)190-213

3、天津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写作知识与作文教学》[M](1992)297-321

4、田本娜 高恒利高自考讲义《小学语文教学论》[M](1995)295-360

5、天津市教育局编《天津市特级教师论教学》(小语卷)[M](1998)67-94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7、尤.克.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8、玛利亚.蒙台梭利《教育中的自发活动》[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9、王定华 田玉敏《中外教育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10、姚文俊 谢励武《中国小学教育论50家》[M]四川科技出版社(1994)

11、杨孟萍《教育心理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12、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九州出版社(2003)

13、倪文锦《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管建刚《我的作文革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15、中国网.教育《美国作文教学ABC》[R]名家讲坛34china.conm.cn

16、百度文库《外国作文教学给我们的借鉴与启示》[R]

http://wenku.baidu.com/view/d60e36778e9951e79b89277b.html

14.小学生作文评改 篇十四

作文评改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习作情况,它是作文指导的继续,也是作文讲评的基础,是作文教学和重要环节。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导、写、改、评”中,教师包揽了其中的三个环节,尤其是批改作文这一环节的工作占去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极大地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而学生往往很少注意教师的评改。这一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既使教师投入多,收效微,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审评自己的作文,才能收到比教师评改更佳的效果。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一定要落到实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步入手:

一、明确目的

不少学生作文,从不检查、修改,甚至连标点也没有,漏字、漏句和其他明显的错误想都有不想就交给老师。老师呢,在作文本上画呀,写呀,把作文批得“大红一片”,费尽苦心,结果本子一发下来,学生一看分数,万事大吉;教师千辛万苦,付诸东流。另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赞成“老师找出错误让我自己改”,还有部分学生希望“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之间互批互改”。可见,教师完全没有必要长期包批包改学生的作文,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还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权利,从而也培养学生平时写好作文,仔细检查、修改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应落到实处

评改作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要学生自改,教师得教给学生一套修改的方法和步骤:

1、教给方法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了评改后大家能读懂,我们必须教给他们一套统一的批改符号,把评改的规范化语言符号教给学生,使每个学生熟悉并能自如运用,逐步做到评改符号规范化,这是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准备阶段。

2、教给学生评改的步骤

评改作文从篇、句、字词、标点四个方面入手:

(1)篇的修改。即通读全文,看看是否符合本次作文的要求,立意是否准确。如教五年制第七册《我喜爱的小物品》(习作训练)时,首先指导学生要明白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一、这件小物品是自己喜欢的;二、从几个方面写小物品;三、有条理地写小物品;四、比较具体地介绍小物品。第一个要求是看文章的立意是否新。后三个要求是关于布局谋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文章有无真情实感?这篇文章是否有中心、有重点?内容是否具体?如一位学生写的《我喜爱的小白兔》,开头是这样写出:

一个人喜欢的东西很多,有不少东西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而我却深深地爱上了我的小白兔。

小白兔真讨人喜欢,脑袋上长着长长的耳朵,一双红色的眼睛,一张三瓣嘴永远向上翘着。

这篇文章,没有围绕“真讨人喜欢”写,怎样讨人喜欢没有写具体,重点不突出,后来这位学生经过多次修改,将文章改为:

小白兔真讨人喜欢,圆圆的脑袋上有一双粉红色长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一双红彤彤的眼睛。一张小嘴永远向上翘着,仿佛是要跟你说话。浑圆的身子,加上那条左右晃动的短尾巴,显得特别调皮。我把一个绿色的小玉佩挂在它的脖子上,它变得更神气,更惹人喜爱了。

两段文章相比,可以看出修改后的文章重点突出,结构更合理,内容更具体,形象更生动,给人的印象更鲜明。

(2)句子的修改。句子是构成段的材料,在修改时要求对意思模糊,语意不连贯、不完整,东拉西扯的句子,该删的要删,该添的要添,该调的要调,该补的要补。改好后读,读好后改,反复修改,才能出好文章。

(3)字词的修改。指导学生反复研究,寻找错别字。往往有的同学在写作中一不小心就出现错字、别字、仔细阅读后就会发现,是时提醒他们注意文章是否能用词不当的地方,学生经过斟酌词句不但能疏通句段,准确用词,看出错字别字,也增加了词汇。

(4)标点符号修改。标点的修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学生逗号、句号不分,有的一逗到底;有的写了上引号忘了下引号,甚至忘了加标点;标点形状不规范,位置没写对等毛病很多,通过反复读、体会,促使学生正确地使用表达符号。

三、评改形式多样化

1、师生共同评改

师生共同讨论评改一篇作文,可以把要修改的文章抄出来,也可以复印出来,师生边议论边修改。尽量让学生多参与,以学生发言为主。也可以教师评改一部分,要讲清改的原因,按照教的评改方法进行评改。

2、学生互相批改

在自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互相批改,使他们评改的经验得到交流。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提出评改要求,让学生彼此交换作文,互相批改并写评语。可以同桌互相批改,也可以两人合改一篇作文,还可以换班批改。同时,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顾虑做好工作:作文水平高的学生不愿让作文水平低的同学改,而作文水平低的学生又怕别人讥笑。教师不仅应教育学生抱着与人为善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还要把学生改过的作文重新审阅评分。学生掌握方法与形式之后,贵在持之以恒,教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加强指导,通过反复实践,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15.初中学生作文评改新途径 篇十五

关键词:高中学生,作文评改,途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写作的要求特别强调:“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这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目标对7—9年级学生作文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即主动地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去, 在作文的评改中与老师、同学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学生要“自能作文”, 还要“自改作文”。因此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作文评改过程中去, 积极主动地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改, 以此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课题。

然而,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作文的评改往往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作文评改中去, 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评分及评语。

怎样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 从而激发活力, 提高写作能力呢?我认为, 有以下几种途径。

途径一:“互阅互评”, 共促共进。

把作文本发下去, 学生人手一册。在教师的指导下, 互相评改作文。教师指导学生评改作文的步骤是: (1) “字”的批改。 (2) “词”的批改。 (3) 反复读作文, 找出作文中不通顺的句子, 能修改通顺的尽量修改通顺。找出有语病的句子, 并修改。画出写得好的句子, 并说说为什么写得好。 (4) 分析作文内容是否具体 (教师根据作文训练的类型和要求进行具体指导) 。 (5) 有中心。是否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是否使人一看即明白是为什么而写的。 (6) 作文的结构是否的条理, 是否按作文训练的要求, 按某一顺序写的。 (7) 是否有重点。 (8) 作文是否展开了合理而丰富的想象。 (9) 总结。这篇作文哪些方面写得好, 哪些方面还不行, 哪些方面还做得很差, 是否有创意。最后还可鼓励学生写评语, 评分。以上这些“互阅式”评改作文的步骤和指导方法, 要根据学生所在年级 (即具备的能力) 和作文训练的类型、要求有尺度地进行,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途径二:“合作评改”, 锤炼全体。

对于修改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但告以趋向, 当从某方面着想, 意在启发, 而非限制……意义不为增损, 谬误促之自省, 则于学生之推理及行文必多裨益。”[1]这段话指明了在“改”上应更多地提建设性的意见, 而“改”主要是师生对样本提出修改建议后自行修改。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 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2]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在师生合作批改中, 这“频改”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建议, 再到学生的自改来实现的。

合作小组按作文水平好、中、差学生组合, 一般4—6人为一组。每次习作草稿完成后, 由作文小组进行讨论评改。小组评改除了常规评改, 如标点、错别字、病句、连贯性等外, 还应进行重点评改, 即是根据每次作文具体要求进行。新教材的一个优点是每次作文只有一个具体要求, 如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文章的开头紧扣题意和内容。评改时针对该要求看是否达到, 由于目标明确, 要求具体, 对于学生来说, 可操作性较强, 如未到达, 小组提出具体意见对照修改。

合作评改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 又使不同层次学生各有所获, 特别是后进生提高明显。优等生在对别人的作文实施评价时完成自己作文的再审视, 中等生应对照作文而能针对不足修改。在此基础上, 注意交流的扩展延伸, 使交流扩展到全班, 我把每个学生的作文都放在教室里, 规定每次作文后, 每生至少看3篇别的小组同学的作文, 这样就避免了小组成员的局限性。

途径三:“面评面改”, 拔高个体。

“从调查的结果看, 教师面批是学生认为最有效的评议方式, 年级越高, 认可率越高”。[3]通过面改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路、方法、学习态度及作文相关情况, 便于及时采用恰当的引导方法, 也可以因此沟通师生的情感, 从而激发学生写好作文、改好作文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教师就某一篇作文与某一位学生一起, 针对他的作文, 作出分析。这就是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把作文中不足之处找出来, 并提出修改方案。并且可就作文中的闪光点与学生展开讨论, 让学生发现作文的可塑之处, 启发学生做更好的修改。当面评改要做到平等地和学生进行讨论, 切忌把“一言堂”和变当面评改为当面申诉。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自己找毛病, 自己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质疑,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同一类型的作文, 对几个学生一起分析, 或指出其共同的问题, 或对比分析, 指出其相互借鉴之处, 既可节省时间, 又可兼顾到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面评面改的好处是:在评的同时, 引导学生修改, 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这对顺利完成习作训练要求,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长期坚持, 学生很快就能摸到写作的门道。

途径四:“利用媒介”, 激趣促改。

使用各种媒介 (如电教仪器、报刊杂记、游戏、活动等) , 形成新颖、生动形象, 易吸引学生, 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方面, 效果明显。现举两例。

1.展示, 集中评改。投影能有针对性地集中反映学生作文中的情况, 使每个学生都有现场感和参与感, 并能充分展现参与过程。如学生中对于引导的运用往往是忘记用或只用前引号而没有后引号, 对于“的、地、得”的具体运用存在着乱用现象, 通过投影, 组织学生讨论修改, 第二次作文时正确率就会大大上升。此法不仅对学生中存在的小问题适用, 对于好的片段进行精细剖析, 对于有问题、不符合作文要求的片段的讨论、评改也适用。

2.访谈式评改。这一方法缘于新闻中的访谈节目。7—9年级学生已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 基本能对作文做出综合性评价。如《记一个%%%%%的人》, 一位学生扮演记者进行全方位采访:如“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为什么选择这件事来写”, “文章的条理性是怎样体现的”等。作者通过采访明确了自己作文的优缺点, 使修改有针对性, 而对于记者及台下听众起到了很好的启迪作用。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关键是处理好教师、习作、学生这三者的关系。在作文训练的评改阶段,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对于小学作文讲授之意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351.

[2]马笑霞.语文教育心理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293.

上一篇:那一次我错了作文下一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