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论文

2024-07-29

媒介文化论文(精选12篇)

1.媒介文化论文 篇一

探析媒介变革与审美文化发展

李益,夏光富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邮编400065)

摘要:媒介变革的驱动力源于科技发展进步和人类传播需要,而审美文化创新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分析媒介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发展趋势,探讨数字媒介语境下审美文化所呈现出的虚拟性、交互性、便捷性等新特征,论述数字媒介中现实与虚拟的对话、假象与真实的对话、二元与非二元的对话等审美文化悖论现象。

关键词:媒介变革;审美;新特性;趋势

Abstract: The driving force of media revolu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 of human communication.In addition , the innovation of aesthet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umanity.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media revolution on digital media, networking media, intelligent media and multimedia.Discussion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like the virtuality, interaction and convenience that presented by the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media.Discourse of the paradox between reality and virtuality, illusion and truth, binary and nonduality in aesthetic culture.Key words: media revolution;aesthetic;new characteristics;trend 图书分类号:G20;B83

文献标识码:A

一、媒介变革的具体表现

1.媒介变革的动力

媒介变革重要的驱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整合、融汇和变革。“媒介变革的历史表明, 技术创新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1 “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

2从印刷媒介发展到电子媒介,从电子媒介发展到数字媒介,都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推动,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被以网络、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所超越,正是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

媒介变革根本的驱动力更来源于人类传播的需要。媒介的变革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产物,又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发明和发展传播媒介的历史。现代媒介的发展,打破了人类社会亘古以来信息传播中的时空限制,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10XJAZH003)作者简介:李益(1954-),男,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传媒美学;夏光富(1962-),男,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3以传播学视角考察,人类能够主宰世界并非取决于自然传递信息的感官能力,而主要取决于独具的创造、使用和发展传播媒介的能力。

2.当代媒介变革的主要表现

当代媒介变革的表现十分丰富复杂,最主要的有以下一些形式。

数字化:媒介的数字化是极其深刻的媒介革命,李勇曾论述“电子媒介已经成为社会中许多行业正常运作的基本工具”,4 而数字媒介则更是引领时代朝流,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面貌和心理状态,进而引起审美文化的变化发展。数字媒介已成为媒介变革的核心形态。

网络化:当今的时代已进入数字媒介主导的全球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网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系统支撑和基础平台。网络集成了诸种媒介的功能,成为媒介的集大成者,目前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通信网融合渗透的态势,更加速了媒介网络化的进程。网络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概念,颠覆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空间。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不断带来功能的审美演化,技术与艺术的在网络平台高度融合与渗透,使网络世界与审美结下不解之缘,网络在展示、传输、交流信息中发挥了极其独特的作用。

智能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形态的快速变革发展,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离社会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益贴近。比如电脑的自动安装软件、自动判别显示模式,电视的定时开关机、自动搜索选台、倒放回看,网络的一键清理修复、智能查毒,手机的号码自动存储、短信过滤、智能重拨等,这些实质上都是对媒介功能加以选择、判断、处理,实现自动控制。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介的智能化发展也会越益突显。

多媒体化: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加以整合和融会,扩展人与计算机的功能使之高度集成,将文、图、声、像、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加以有机综合运用。多媒体化使信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现效果直观形象生动,给接受者以多重感观刺激,多媒体化很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视听审美需求。

二、数字媒介语境下的审美文化

媒介变革更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类传播和交流的需要,进而引起人类审美文化的发展、变化与革新。数字媒介语境下的审美文化最主要的形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性

数字技术催生了网络艺术、动画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的快速成长,给受众营造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由人工高科技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实在技术等所创造的一个人工世界,”5 虽然虚拟性指其存在状态是无形的,但它却以信息、图像、声音、文字等作为自己的形式要素,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一

种场的存在,一种趋势、意境或一种连续。从本质上看,虚拟世界只不过是超现实的符号影像,它借助数字化虚拟方法塑造出超现实形象,是虚拟现实的视觉消费品,它将现实世界现实事物拆解为数字化代码,然后将这些代码组合成模拟真实的虚拟形象,并将这些虚拟形象作为现实的替代物用以表现现实的真实,营造出的虚拟世界,可为人们补偿一部分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需要,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恣意狂欢、自由创造、感性张扬。虚拟审美物像起到了替代现实艺术审美形象的作用,这样,虚拟性也就成就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文化。

2.交互性

在数字化媒介条件下,充分的交互不但成为人类传播和交流的常态,而且也演化成审美文化。传者发出讯息,并通过受者的反馈来确认传播的效果;而受者不但接收讯息,而且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反馈。“新媒体极大的扩展了视听感受之外的另一个新体验,那就是——互动。这一特点使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与传播过程与以往有很大的改变,受众

6甚至可以参与艺术创作或者对艺术片进行自我重构。” 交互成为一种全新的传播交流方式,一方面,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是非线性的,可自由选择,通过对超链接的点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浏览;另一方面,受众也参与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人们通过交互,更深入地实现传播和交流目的,更有效地获知信息传送效果,更充分地获得审美心理满足与愉悦。交互性有同步交互、异步交互、综合交互等多种方式,传播效果不仅仅由媒介控制,受众的主动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传播效果。充分的交互从不同层面强化了人们传播和交往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3.便捷性

人类追求传播需要的满足,很大的一个因素是追求便捷性。实现便捷性,起到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工作效果,进而达到身心放松和心理满足,获得了审美愉悦。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系统演示授课、利用课程网站和课程QQ群讲授和讨论问题,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的便携化设计等等,无不适应了人们运用数字媒介的便捷性审美诉求。

手机的功能极度泛化和形态微型化趋势,是数字媒介便携性审美文化的突出表现。从功能上看,手机越来越增加其使用功能,使具不仅是通信工具,而且是多媒体视听终端、照相机、微型录音机、游戏机、炒股机、上网本、闹钟、记事本、电子词典、计算器、计时器……一机多种功能多种用途,等于将众多器具带在身上,其功能泛化到极致也就便携到了极致。从形态方面考察,手机外形向轻、薄发展。在追求视觉效果需要相对大的屏幕与追求便携需要较小的尺寸这一对矛盾中,设计师尽可能寻求两者的平衡,从而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数字媒介审美文化发展中的悖论现象

1.现实与虚拟的对话

现实与虚拟是一对矛盾,但人们往往游走于两者之间,感受其审美意涵。在虚拟社区,人们聊天,建立博客,参与论坛讨论,玩棋牌和游戏,抒发情感与看法,感受愉悦与快乐。“它引导人们进入到虚拟世界内部并产生置身于这个虚拟世界的存在感。它试图创造出一个逼真的体验环境,通过对于人的思维感知行为系统的作用与引导,使人关注感知并对虚拟世界作出反馈,主动参与其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它所具有的对于现实的高度模拟性或是

与理想的极其相似性,使得处于虚拟世界的人们很容易混淆虚拟与现实而陷入沉浸状态中,相信自己正存在于一个‘真实’的世界中”7 这便是虚拟世界独具魅力之所在。

但是,数字媒介艺术的虚拟性又是相对的,它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一种形态,它与现实世界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交流的时候,交往者常常把自己最真实、最本真的自我流露出来。”。8 从本质上讲,虚拟世界即是现实的反映,虚拟形态与其现实形态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虚拟环境也可以采用一些制约手段,将虚拟性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如作品竞赛采用实名投稿,作者提交作品参赛,要求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邮编、电子邮箱等,使虚拟世界也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9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关于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讲话为我们科学地利用虚拟世界,弱化它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它积极的社会功能指明了方向。

2.假象与真实的对话

数字技术促进了数字艺术的发展,人们寻求将数字艺术作品制作得生动、逼真,甚至以以假乱真。例如在数码图像处理中,每一帧画面都做得漂亮弦酷,修饰妆容,优化表情,去除瑕疵,美化效果,甚至移花接木,为我所用;数字影视创作中,数字化蒙太奇使用,大量的数字特效应用,利用CG技术实现以假乱真效果;动画创作中,用数字技术制作模型,创造角色,调整动作,设置光源;创造机器人:富有弹性的肌肤,仿真的肌肉,敏感的触觉,精确的动作,都足以以假乱真。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高新技术,也称人工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实时、无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以假乱真”的“假”并不是坏的东西,可以乱真的假,有时恰恰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代表了人们爱美尚美求美的需要,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前提是不能改变真的本质,这里就需要掌握一个恰当的度,如若因“假”而“乱”到改变了真的本质,那就无美可言了。

3.二元与非二元的对话

电话是点对点的传播,属二元形态,广播是点对面的传播,属非二元的形态。而数字通信的电话会议、手机多人通话,手机短信单发与群发,将这两种形态很好地融会综合,二元形态与非二元形态实现了融洽的对话。在网络世界,非二元形态更是成为主角,“传统艺术观中处于两极的身份是对抗性的,但在网络艺术中,两极的对抗得到了消解,两极身份向中间流动,尖锐的对抗变成和谐的身份融合”。10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传统大众传播语境中的传播者和受众的区分被打破,参与传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创作者、修改者与欣赏者、评论者之间呈现融合状态,已无明显界限,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呈非二元对立的状态,这是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滋生的艺术形式所独具魅力的审美特性,同时带给传播参与者更多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崔保国.技术创新与媒介变革[J].当代传播,1999,(6).(美)罗杰·菲得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66. 3(美)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4 4 李勇.“第二媒介时代”文化变迁的脉路[J].北方论丛,2010,(1). 朱晓菊,丁伟.虚拟与现实的交错—浅析虚拟世界的美学特征[J].电影评介,2010,(2). 6 孙雯,米高峰.新媒体艺术及其审美“新”特征初探[J].新西部,2010,(14). 王燕鸣.论新媒体艺术在虚拟世界中的互动体验[J].大众文艺,2010,(2). 陶东风.网络交流的真实与虚幻——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A].王文宏,高维纺.网络文化研究[C],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1). 9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光明日报,2011-2-20(1). 10 刘晗.论网络艺术的美学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4,(7):167 11 陈力丹,汪露.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J].新闻界.2007,(1).

2.媒介文化论文 篇二

媒介文化的内涵及构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大众媒介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尤其是最近几年, 媒介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 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媒介文化将大众媒介和文化凝聚成一个互动的过程, 媒介文化能够让每个人参与其中, 它构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 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价值理念。媒介文化作为大众传播时代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 是传媒从业者在传媒日常运作与管理中所共同拥有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传媒通常是借助精神文化产品来塑造人们的思想和意识, 受众在接受媒介所提供的产品的时候, 能够通过媒介产品认知到其所包含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如同每个人的气质、情感和性格, 虽然看不见但却不可否定其真实的存在。媒介既能传播文化同时也能创造文化, 媒介作为一个组织要生存和持续发展, 也要求其自身营造一种独特的文化。

媒介文化其实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 它涵盖了多个要素, 构成媒介文化的各种要素综合在一起对媒介管理发挥着各种作用。这些要素中最为主要的几个方面为核心价值理念、行为教化、人文关怀以及视觉识别。

核心价值理念。所谓核心价值理念, 是指一个组织所有成员持有的大致相同的价值理念, 也即共同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是构成组织文化的重要基础。“共同价值观”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巴纳德提出的, 他在《经理的职能》一书中论述了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和组织中一般性目的的确定问题, 指出这些目的渗透到组织各个层次中的重要性。后来, 有的学者在阐述组织特性时指出, 当价值观念灌输到组织中时, 组织就会存在独特的同一性。媒介作为一种组织, 在进行管理的时候, 同样需要员工具有大致相同的核心价值理念, 这样才有利于提升媒介内部的凝聚力。

行为教化。媒介文化主要是一种体验性的文化, 带给人们的则主要是情感体验上的满足。而且, 媒介文化还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教化功能。人之所以为人, 是因为人有理性。人具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本能, 当一般性的感性愉悦性得到满足之后, 必然产生更多和更高的需求, 媒介文化的不断优化正是基于这个内在动因。媒介在开展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必然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教化功能。受众会在媒介日常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媒介传播内容中所包含的部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这就是媒介文化对受众所产生的行为教化功能。

人文关怀。媒介文化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人本身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过分地追求利润必将使得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变得更加低俗和肤浅, 出于这种追求而形成的文化, 对于受众精神品格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必将造成文化传播走向媚俗化道路, 无形中降低了大众文化的品位。媒介文化的本意应该突出媒介的人本特色, 构建人文关怀。它的核心内容是重点关注人的生存状况, 把提升人的尊严和促进人类解放与自由作为追求。

视觉识别。媒介文化既需要内在的价值理念, 同时也需要有直观的可识别的一些视觉系统, 这对于媒介管理而言, 有利于将自身的媒介文化较快地传播给媒介员工和外界受众。媒介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公益、公关等形象性活动, 来实现更快更好地在公众心目中建立自身的媒介文化形象的目的。

媒介文化对于媒介管理的重要意义

媒介文化绝非是一种偶发性的特征, 而是媒介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媒介文化相对于媒介管理而言, 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媒介文化有利于规范员工行为。良好的媒介文化, 可以为媒介从业人员塑造大致相同的文化价值理念, 一旦接受了这个文化价值理念, 他们则具有了大致相同的价值标准、期望以及奋斗目标。这样的话, 他们的行为也就可以得到规范和自律。所以, 从某种意义来说, 媒介文化可以说是一种“非正式的控制规则”, 可以部分地代替命令和对员工的严密控制, 有利于媒介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

媒介文化可以提升媒介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媒介员工拥有共同文化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讲究媒介职业伦理道德, 这样就会推动媒介从业人员内部之间的良性合作, 并获得共同的奋斗目标, 从而大大提升媒介组织的凝聚力。“良好的媒介文化可以强化员工对自身职业的荣誉感, 使他们为自己是媒介一员而深感自豪, 从而主动自觉地维护媒介的荣誉和利益。” (1)

媒介文化可以保持媒介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并坚持一贯的媒介文化, “传媒才能够在经常发生人员更替、结构变动、经营方式革新等的情况下, 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全体从业人员越是对某种媒介文化一致认同、分享和适应, 那么这一媒介文化所能发挥的作用就会越大” (2) 。而且, “一旦一种文化建立以后, 就很难进行变革” (3) 。所以, 媒介从一开始就应该对文化给予重视。当媒介文化建立起来以后, 不管人员如何更替, 依然能保持文化的持续性。比如美国的《纽约时报》一直保持了文化风格上的“严肃性”。

媒介文化的构建原则

如上所述, 媒介文化对于媒介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大力构建媒介文化。具体而言, 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摒弃媚俗化倾向, 大力提升媒介公信力。媒介公信力是好的媒介文化得以形成的基础, 它主要是指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媒介公信力需要媒介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良好表现才能得以形成。但是传媒业也时常发生一些损害媒介公信力的事件, 从而导致公众对媒介的不信任, 影响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追究其中的原因, 主要有过分追求商业目的, 以及由于信息来源或人员素质等原因导致的新闻失实等。此外, 媒介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 符合当代人追求时尚、娱乐、休闲等新的要求, 它无形中间接或直接地对许多其他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排挤作用, “甚至有的学者认为, 媚俗也是媒介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4) 。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媒介文化的一个主要障碍,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不少媒介甚至以牺牲自己的公信力为代价来迎合各种需求甚至一些低俗的需求, 媚俗与炒作正在不断地冲击优秀的媒介文化, 因此, 如何摒弃低俗与平庸, 创新媒介产品内容与形式, 在引导大众提高审美情趣的同时不断提升媒介自身的公信力, 就显得尤为迫切。

“对于媒介自身而言, 想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及公信力, 就应该加强传媒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媒介的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引领文化、观念塑造、关怀社会、化解矛盾等作用。” (5) 除了媒介自身不断地加强新闻职业道德自律之外, 还要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 提升品牌形象, 从而树立良好的公信力。

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媒介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媒介应该把强调社会责任放在媒介文化的首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主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激烈碰撞, 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社会的不和谐因素越来越多, 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利益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等等。媒体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功能, 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社会正义与良知的载体, 媒介的社会责任就是要准确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匡扶社会正义, 鞭挞邪恶与不公, 形成社会各阶层间的和谐关系。

始终把持续不断的创新作为媒介文化的核心要素。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人们对待生活、生产、消费的态度和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 人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活跃, 对精神文化的欲求也在不断快速地膨胀。媒介也必然处于剧烈变化的环境之中, 媒介作为企业要想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 创新是根本, 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时刻把握消费者需要什么;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持续不断的创新意识将为媒介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力, 为媒介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媒介文化的创新关键是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意识必然要求充分尊重媒介从业人员的个性, 给每个员工足够的张扬个性、施展才华的空间, 从而进一步促成媒介企业的创新。

树立能够体现自身媒介文化的典型人物。企业文化的培植过程中, 通常会借助树立企业英雄模范来供其他员工学习参考。企业英雄模范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 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化”载体, 能够为其他员工提供参照的榜样。作为组织的媒介在构建媒介文化的时候也同样需要塑造一些典型人物, 通过这些典型人物来向外界传播和展示媒介形象、为媒介其他员工提供行为示范, 并通过一代一代的典型人物来传承媒介文化。媒介的典型人物不同于每年都评选的“优秀员工”, 应当是公认的能够体现自身传媒精神的杰出代表。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 媒介文化便有了具体的载体, 并且可以为媒介其他员工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榜样。

确立各项制度, 并严格执行。媒介文化离不开媒体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媒介文化建设的保障。为了确保良好的媒介文化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扬和传承, 我们非常有必要建立和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力争做到一切都有章可循。媒介文化是软性的, 是职业道德层面的约束机制, 并不具有强制性。为了不使媒介文化仅停留于形式主义, 而是落到实处, 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从规章制度上来规范员工行为。如果做到事事有章可循的话, 员工反过来又会对媒介充满归属感和责任感。

优秀的媒体必定拥有良好的媒介文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 媒介文化就是媒介的灵魂。如果媒体的负责人过分追求商业利益, 一切以利润为导向, 可以想象得到, 媒体员工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 是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只有将媒介文化构建在制度的保障之下, 并实施到位, 才能够塑造出拥有正确的新闻理想的媒介员工。也只有拥有这样的员工, 传媒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因此, 优秀的媒介文化是传媒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2]邵培仁:《媒介管理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版。

[3]汤姆森[美]著, 段盛华、王智慧主译:《战略管理:概念和案例 (第10版) 》, 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 (香港) 出版有限公司联合出版, 2000年版。

[4]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 新华出版社, 2005年版。

3.媒介拟态环境与法治文化 篇三

媒介拟态环境对法治文化构建的影响

所谓的“拟态环境”,正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①在法治信息传播方面,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每天向公众传播大量的内容产品,无论这些内容是否与法治有直接关系,它们都在不知不觉中为公众构建了法治文化的拟态环境。公众即使不直接接触内容涉及的客观现实世界,通过对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的认知,也能对客观世界中存在的法治事件和法治人物进行主观认知与判断。因此,媒介构建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公众的法治观念与法治行为。

媒介拟态环境对公众法治观念和行为的影响长期地积聚起来,便形成了对国家法治文化的影响。媒介为公众构建的拟态环境可以促使公民积极使用自己的各项权利,也可以促使公民崇尚他人的权力;可以促使公民形成“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观念,也可以促使公民继续保持“国家本位”的观念……媒介能否对现实法治文化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在于媒介为公众构建了一个怎样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如果构建的是一个健康的法治文化环境,公众就会具有积极的法治观念与行为;反之,则会危害国家的发展和公民基本权益的实现。

媒介构建法治文化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法治系统和媒介系统都一定程度地存在不稳定性、不完整性,因此媒介还不能有效地对法治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与传播,还不能针对社会和公众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构建健康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其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法治文化的不完整构建

构建法治文化拟态环境首先要弄清法治文化是什么,在社会中的表现方式是什么。当今绝大多数媒体都设有法治栏目,但大部分媒体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案件报道、法律制度解读等普法、释法的层面上,对于现代法治观念的传播还处于严重缺失状态。现代法治观念的主要特征是唯法至上,强调法的正义价值和平等价值,强调法律的制定与执行要围绕公民利益来进行,而不是单纯地把它作为治理国家的工具。同时,我国媒体对法治文化的解读方式还不够成熟,大多采用解说、宣传、教育的传播方式,缺少一定的传播技巧,直接导致青少年、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在接受传播时有阅读障碍症、视听障碍症。

部分传播内容强化了公众对自身权利的淡漠以及对他人权力的崇拜

与西方国家公民根深蒂固的“天赋人权”的观念不同,我国社会中相当多的公民说不清自己的权利来自何方。更有甚者,会糊涂地认为自己的权利来自某些权威机构或个人。这与儒家文化长期的影响有关,也与社会上一些不公正现象有关,但某些时候,媒体传播的内容在无形间加剧了公众对自身权利的迷茫感。如对弱势群体的系列报道,报道基本由“事件本身+表扬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或者“事件本身+媒体帮助与协调”组成,忽略了事件的关键点:弱势人群在这个社会中与生俱来的权利哪儿去了,相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地保护这些权利得以实现的措施是什么。这样的报道只会使弱势群体更加忽略自己的权利而加大对权威的崇拜。

媒体角色混乱,加重公众厌诉心理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谐,且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司法审判不公正、司法程序所需时间过长等现象,所以国人不同程度地具有厌诉心理和消极的法治情感。而媒体角色的混乱无疑加重了这种厌诉心理。这里的媒体角色混乱是指在社会系统中,媒体在担当信息传播者、舆论监督者之外,还担当起某些职能部门所应具有的社会管理者角色。媒体的这种多重身份往往使社会管理系统走向无序化,无形间为法治建设增加了难度。

追求眼球效应,拟态环境失真、失雅

为了制作能吸引受众眼球或能引起轰动效应的新闻,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完全漠视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制作传播虚假新闻、低俗新闻,为公众构建了一个失真、失雅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纸包子”的报道无疑是一条能在社会中产生巨大轰动效应的“新闻”,报道的第二天北京的包子销售量锐减,公众谈“包子”色变。尽管此新闻已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但是由它构筑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拟态环境对公众所产生的恶劣影响却会长久存在。此外,一些法治节目过分娱乐化也使媒介构建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丧失了最基础的严肃性。过分的明星炒作、重情节轻解读、隐晦的语言在提高视听率的同时,也丢失了内容传播最基本的意义。法治文化的传播并不反对娱乐化,但是娱乐化并不意味着低俗化,更不意味着功利化,它应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在坚守住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底线的基础上,为受众提供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的法治内容。

媒介构建法治文化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

为公众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介法治文化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媒体根据国家发展趋势,结合公众的实际接受情况,选择相关的传播路径。

树立公众法治信仰

法治社会是建立在社会公众都具有法治观念的基础上的,公众不仅要具有现代法治意识和价值观,而且要对法律充满信任和认同,因此,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主要工具,关键在于树立公众法治信仰。

以求是的态度,解读法治文化。媒体需要实事求是地对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目前我国法治文化的进展情况以及优秀法治文化的内涵对公众予以解读,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差距。在解读中找出差距,在差距中寻求建设的路径。其中最重要的解读部分是对法的正义价值和对权利本位的解读,其中包括民主、自由、公平、平等、效率等法治文化价值元素和权利意识、主体意识、契约意识等法治理念。媒体切忌以说教的口吻和讲授的方式予以解读,应采用讨论、案例、故事、比较等多种传播方式与公众进行互动。同时,媒体应欢迎法学家走进媒体,面对公众,与其他法学家、公众一起进行法学理论的探讨与研究。鼓励不同的法学观点,为公众展现学术争鸣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为公众构建一个现实与理论、精英与大众互动前进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

构建法律至上的拟态环境。在具有基本法治理念的基础上,媒体需要为公众构建一个守法、尚法的拟态环境。目前大多数媒体通过对法治案例的传播,已为公众构建了一个自觉守法、绝不违法的拟态环境,但这还远远不够。公众守法的动机源自对法律的畏惧而非内心的崇尚,很多公众还不能心甘情愿地相信法治、接受法治,而更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利、听从权威的安排。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媒体要继续加大对法治的解读力度,另一方面,开辟专门的互动法治栏目,通过访谈、案例、模拟等形式與公众进行深层次互动。

构建用法、维法的拟态环境。在知法、守法、尚法的基础上,媒体需要为公众构建运用法律、维护法律的拟态环境,把公众对法的崇敬转变为实际行动。对法治的信仰也只有转化成为实际行动才有价值。媒体可采用活动传播的方式,定期在不同的地点举办法治主题的活动。

批判地继承优秀法文化

情与法、道德与法,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彼此不分。鉴于这种情况,媒体需要审慎地对待中国传统法文化,对于法与情、法与道德积极的一面,即我国史上法律的制定与执行往往注重人文关怀、讲求人与环境的和谐、提倡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交往、注重通过情对人进行教化,媒体要大力宣传;而对于其消极的一面,即重情轻法、取情舍法、以情改法等情况,媒体在传播时要尽量做现代化的法治解读,强调法与情的辩证关系。同时,媒体要构建以法为主、道德为辅的拟态环境。媒体总编室需合理规划道德类节目与法治类节目的数量比例、内容关联等关系,道德建设一定以法治建设为基础,并以促进与完善法治建设为目标。像父母合谋杀死不孝子、婚外情中的爱情等涉及法律与伦理道德的案例,法治类栏目与道德类栏目可以从法治与道德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解读,并有机互动。但就目前各级媒体对这两类节目的规划来看,往往各自独立,缺少有机的联系与互动。

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媒体社会责任感

媒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和部分媒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导致媒介构建法治文化拟态环境不够成功的两个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媒体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媒体整体社会责任感。

媒体需要对从业者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工作培训。岗前培训需要培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进行法治理论的系统讲授,为其日后制作专业法治节目奠定理论基础;定期工作培训需要结合媒体工作情况和法治建设的建站情况,强化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理论知识,明确一定时期的法治舆论导向,制定有的放矢的传播计划。

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媒体需要着眼于社会长远利益,制定长期的法治文化传播战略,同时社会各系统需要建立健全对媒体的监管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在传播法治文化方面需要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同时将创新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本着为子孙后代和民族负责的精神为公众构建一个健康的法治文化拟态环境。

注释:

①李普曼著、林姗译:《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9页。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新闻系)

4.媒介文化论文 篇四

论媒介素养教育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媒介素养教育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现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众媒介文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的今天,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手段,通过提升大学生解读和使用煤介的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作 者:吴谦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刊 名: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英文刊名: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4 关键词: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   校园文化  

5.媒介文化论文 篇五

实践的主题:网络新媒介文化传播的利与弊

实践地点:常熟步行街、亮山工程等人流密集处

实践时间:7月23—7月25号

在人类发展史上,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已有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但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互联网,不知从何时开始,悄悄地进入、并且融入我们的生活。现代的社会发展,对于互联网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依赖程度。我们关于网络新媒介文化传播的利于弊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网络文化的利与弊(网络文化的利弊)积极影响

(一)正面影响、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过去大学生基本上是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学生要查寻资料,往往只能在图书馆才能实现,而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猛增,各高校图书馆都感到压力很大,许多学生往往很难借到自己想要的图书。网络正好解决了这一个难题,在因特网上,大学生不仅可以很方便的查到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有关信息,通过“网上冲浪”了解到国际国内形势;通过校园网大学生还可以了解到学校的相关政策,知道学校的重大安排,大家普遍所关心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

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如就业方面,过去大学生毕业为找到一份比较称心如意的工作,往往疲于“赶场”,到处参加人才交流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现在他们只要通过上网就可以查阅到不少有用的信息,采取发Email 的方式或者事先与单位取得联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行动的盲目性。既减少了经济损失,又节省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

2、为大学生与社会之间构筑信息通道

大学校园作为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主体阵地,肩负着振兴民族的重任。建设信息化校园,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高校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成功整合,一条将大学生和社会二者紧密相连的信息通道得以建立。今天,借助校园网,大学生既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有关学校的学术动态、教学科研成果等情况,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老师和学校领导。通过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的联结,大学生即使足不出户,也尽知天下大事。大学生渴望更多地关心国家、了解社会,网络无疑为他们开启了一扇理想的大门。

(二)负面影响、迷恋网络,导致学业荒废

学生登陆互联网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而且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这也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学生在网上用于调查资料和专业学习的时间却微乎其微。在学生上网比较集中的那些网吧,一眼望去10 个上网的学生有9 个是泡在聊天室或联众游戏网等网站上。他们上网不是为了搜集资料,而是把网吧变成了“聊吧”,更有甚者是在上网算命。不少学生晚上上网“兴致勃勃”,白天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率可想而知了。

目前,在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网迷”中,不乏“玩物丧志,走火入魔者”。在校大学生因故退学者大多与网络有关。很多网吧的老板为学生提供通宵上网游戏服务,学生经常是一个甚至数个通宵泡在网上!更有甚者,少数学生因滥交网友而丧失了性命,演绎了不少悲剧。显然,长此以往,这对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有百害而无一利。、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了人际关系日渐疏远

虚拟性,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网络中一切的事物都是虚拟的,然而正是网络的这一特性,使得我们的网民们具有了虚拟的身份,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却变得冷漠起来。一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这一身份,在网络中上演着一个个闹剧和骗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思想往往都比较简单、幼稚,充满着理想化。网络的虚拟性则对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据统计,互联网在全球的使用者己将近两亿。其中不少人是为了学习和工作,但大多数却不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而是为了结交朋友。今天,在大学生的生活中除了男友、女友、笔友称呼之外,又多了个新名词-网友。这种交往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的技术同时又使他们远离,就像当初的电话、传真一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很容易地和世界各地的人聊天。也许正是因为大

家不见面的原因吧,有时人反而能把自己的心理话说出来。不过,当每个人把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在网络中去的时候,他就很容易把自己完全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世界”,对周围的人和事都视而不见,人际关系逐渐疏远。

网上的“虚拟身份”还常常会演出不少闹剧和骗局。互联网给许多人创造了一个情感的封闭空间,使人们从现实中解脱出来。但若将所有的情感寄托在网络中又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有许多大学生抱怨:当自己的真实性别被网友知道后,往往会惹来许多麻烦,所以她们往往以男性身份上网。网络上所导演的闹剧增加了人们的情感信任危机,这个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网上的不良信息,毒害着广大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我们知道,互联网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同时,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洁、范围更加广阔、效率更加高速。互联网己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然而,由于法规的滞后,管理被动等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从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到流言蜚语再至反动言论,不一而足。

首先,网上“黄”毒泛滥。虽然几乎每个网吧的入口处都挂有公安部门颁发的“安全证书”和“禁止进入非法网站,谢谢合作”的招牌。但实际上一到后半夜,值班人员便无精打采地守在门口。有人来了,发发上机证;有人走了,收收费;其他时间,就趴在桌上睡觉,把公安局的法规早己忘记到了九霄云外。其次,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在网上大肆散布封建迷信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与我们进行争夺阵地、争夺群众的激烈斗争。国内的一些不法分子也把网络作为与我们党和国家对抗的工具和渠道。大肆散布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虚假信息,迷惑群众,混淆视听。毒害了群众,也毒害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网络上的反动、迷信言论应引起我们的警醒!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渐渐地走进人们的生活,有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寻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也有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黄色内容,虚假信息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吧中,严重影响了学习和健康。

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业主认为市场交易的原则是自愿原则,消费者有自主选

择权,我们尊重未成年人的意愿和选择,有何错?一些网迷认为,网络消费完全是个人的行为,与国家和社会无关;一些家长则认为条例的颁布,说明网络文化弊大于利,应该取缔;学校认为这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我觉得家长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网络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利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网络是利大于弊的。

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作为未成年人来讲辨别能力比较差,网络上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限制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是对青少年的有效保护。

当下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要以***主席的“八荣八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来提高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其中有两项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而这两项就要求我们青少年要正确的对待网络,运用网络带来的利处。适当的运用互联网,查询资料、下载软件等。要坚决反对利用网络做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事。要科学的掌握网络的一些技能,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做准备。

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的确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的确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据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这惊人的对比,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设国家、作出贡献。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部分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俗话说得好:“人正不怕影子歪。”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如果用于学习:利大于弊。如果用于聊天、游戏:弊大于利。网络代表着文明的进步。网络是一个奇妙的东西。那里有浩翰的知识海洋任你遨游,有瑰丽的艺术之葩争奇斗艳;足不出户可知晓天下大事,鼠标轻击即购来中意之物;享受与世界各地的友人“聚会”聊天的乐趣,体会发张“贴子”可得到八方援助的喜悦„„

网络可以提供电子邮件、信息查询、文件传输、网上聊天等信息服务,是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但网络是把双刃剑,也有不足的一面:网络游戏、沉湎聊天、黄色网站是三大社会公害。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泛滥成灾,垃圾信息对学生整体素质造成冲击;网络传播成为诱发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冲突与失范的重要因素,如虚拟的网恋,让不谙世事的学生上当受骗;“网络上瘾症、孤独症”等网络技术副产品使一些学生行动变异、心理错误乃至生理失调,造成身心危害;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强化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对其民族文化素养造成冲击。

6.媒介文化论文 篇六

回归媒介角色本真-对媒介娱乐化的思考

媒介角色的娱乐化变迁 1.媒介角色的定位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三位一体的耳目喉舌.第一,用耳目喉舌来表述新闻事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一个传统和特色,第二,这一性质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区别于其他社会条件下的新闻事业,区别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其他事业的一个标志.

作 者:赵娣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刊 名:青年记者 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 年,卷(期):2009 “”(23) 分类号:G22 关键词: 

7.微观点:文化创作与媒介素养 篇七

媒体素养是一个人认识、评判、运用传媒的态度与能力, 是指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具备思辨与产制资讯的能力, 可以以批判性的角度去解读媒体信息。随着新媒体不断涌现, 媒体素养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国庭

国际上许多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洲等都把媒体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 而亚洲的曰本、台湾、香港也持续关心媒体教育的需求, 国内媒体素养研究起步较晚, 研究主体主要还是一些新闻传播学者和青少年团体组织, 缺乏必要的重视, 未成年人媒体素质教育课程尚未建立。 ^

青青

媒体素养教育在国内主要作为一顼课外活动来幵展, 学校教学中主要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和竞赛活动中渗透, 但由于缺乏体系化的课程设计, 教师对媒体素养的概念也模糊不清, 教学重心不突出。

海朝

确实是这样的, 媒体素养教育和信息技术素养有交叉, 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没弄懂两者的差别。媒体素养在实践活动和竞赛中渗透开展, 但远远做不到普及教育。

卫俊

多年来从事学生竞赛的培养, 个人认为校园DV制作竞赛、多媒体制作等类型的大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大的促进, 更有利于他们在信息时代中发展。据一些考取了国外大学的优秀学生反馈, 国外的面试官对他们在初中部电视台、DV作品制作的社团工作经历很感兴趣。

备注:以上仅代表网友观点, 不代表本杂志立场

责任编辑:彭雪庄

编制按:本栏目欢迎读者在网上投稿平台 (djsylm.edugd.cn微观点栏目) 或者微博平台 (http://weibo.eom/u/3882300614) 投稿, 微观点字数100字左右。

8.浅析女性媒介对女性文化的反映 篇八

关键词: 女性媒介 女性文化 《COSMO》的特征

女性媒介就是应女性需求而产生的,它以女性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反映女性独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展示女性的风采,发出女性的声音,让人们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光是男人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男女共同的世界,还有女性那纤柔、细腻、充满弹性和质感的声音在坚忍不拔地响着。女性媒介就成为传播和构筑女性文化的一个重要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媒介的兴起,女性主体地位确立,女性文化重新被拾起,其内涵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女性媒介中出现的一类变革性的女性时尚杂志将女性文化的发展引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像《时尚·COSMO》、《世界时装之苑——ELLE》,因为它们都是与国际接轨的合作性杂志,不仅夹带着欧美盛行的女性文化,思想大胆前卫,而且以本土化模式运作,使它又徘徊于中国传统女性文化的边缘。它们主张女性张扬自我,注重个人感受,呈现出一种新兴女性文化崛起的势头。

《时尚》与美国赫斯特集团合作,于1993年推出《时尚·COSMO》(下文简称《COSMO》),该杂志抓住了中国社会发展变动的契机,通过符合社会需求发展的操作,迅速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在反映女性文化崛起与男性话语霸权的冲突上,它比较具有代表性,所以本文将它作为范例。

《COSMO》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风趣FUN、大胆FEARLESS、韵味FEMALE,正是这个“3F”精神,关注到了现代女性的成长,关注到了变动的社会中女性遇到的新问题,并以积极、乐观的声音鼓励女性走出家门,寻找自己成功的大门。它内涵深刻,表现出以下几点女性文化的内容特征:

1.女性审美的主动性、主体性

《COSMO》中提到的对美的标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男人眼中的一致标准了,比如安吉丽娜·茱丽的凹凸有致、凯特·莫斯的瘦削骨感。它认为女性不必盲从这些强调身体特征的标准,并按它衡量自己,改造自己,以迎合传统男性的审美需要。《COSMO》对待女性审美主动性的态度是: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对男还是对女,女性都要形成自己对美的审视标准,而不是满足和局限于男性文化视角的审美观感,从而冲破男性通过对女性的“美丽期待”所形成的束缚。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习惯于从男性中心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判断、评价男女两性的美(尤其是女性美)。而没有关照到女性的主动性、主观性和独立的人格特征,因此,只有做到重视女性独立的人格特征,尊重其在审美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审美主动性,才能使女性文化视角的审美观感建立起来,并能借此打破传统女性文化中“女性只是满足男性欲望的观赏对象”这样的观点。

2.鼓励女性享受生活

女性应拥有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生活方式。今天的女性文化强调女性注重“自我感觉”,就是强调女性应该注意自身的权利。女性媒介在构建健康平等女性文化的同时,鼓励女性学会享受生活,这里的“生活”包括方方面面。人们的思维定式就是牺牲女性来成全男性,以男性的需要(比如成功的男人背后总要有默默奉献的女人)来衡量女性存在的价值。现代社会已经给女性提供了很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女性是独立的主体,需要享受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女性意识的觉醒需要女性媒介具有多样性。

3.满足性消费

有学者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既大量生产又大量消费,为了推广消费,利用宣传、广告等心理的操作手段,使多数的消费者能够做出购买的选择。大量非生活所必需的产品要打出市场,就必须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同类产品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也需要利用某些策略让它显得与众不同。而时尚正是这种神奇的东西,它可以给商品附加上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从而使商品从功能消费发展到意义消费。于是,在现代社会,实力雄厚的商业财团(尤其是跨国的)经常与媒体相互配合,不断地制造时尚,制造与再生产人们的消费需求与消费欲望,驱使芸芸众生不断地追求所谓的时尚生活,从而不停地消费。

今天的女性讲究生活的细节和品味,进行的消费自然要完成对自我个性、品味和追求的满足。可见,在消费社会里,这样的女性群体消费已经上升为一种“满足性消费”,除了满足基本的、实际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了体验某种“意境”,追求某种意义,并在这种意义中满足心理需求。同时,她们的特殊身份也能创造出新的流行话题,引领时尚,又反过来给商品附加上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于是,《COSMO》在这里扮演了一个两面的角色,一面它收集精英层的时尚信息,是追随者的角色;另一面,它又引领着大众的时尚,是领导者的角色。它衔接着时尚精英和大众两端,为时尚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满足性消费”的观念通过《COSMO》而成为芸芸众生的追求。

4.肯定女性的智慧,鼓励女性自我完善

经济的发展牵动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变化。女性在社会上职业多样化,女性的个体价值逐步得到实现。在它的带动下,以“高收入”、“高消费”、“高学历”等特征相联系的一个女性群体逐步庞大起来,这个群体成为向上的形象代表:智慧、坚持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超越、对事业的勇敢追求等等。为此,该杂志的文章反映了当代女性文化的一个重心——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以便于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COSMO》恰恰抓住了女性的这种心理需求,肯定这种心态的存在,针对女性在职场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展开诠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帮助女性踢开事业路上的绊脚石。反观现实生活,女性阅读时尚杂志的兴趣点也确实在发生变化,女性对自身的要求已经大大超出了贤妻良母的简单标准。在职场上、在社会群体中打拼得好坏,成为新时代女性的更高标准。由此可见,《COSMO》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传统女性话语空间,即女性在私人空间中的形象(如妻子、母亲等),它开始将大众对女性文化的关注转移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它报道的女性是在工作中、在社会公共事务中所表现出的立体形象。

以女性时尚杂志为典范的女性媒介,全方位地构建并展示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文化,成为构建女性文化的一个重要空间。它长期以来围绕女性展开宣传,总体上倡导的社会议题是:女性应该从男性中心文化的空间里走出来,注重自我的独立性,学会享受生活,不断自我提高等等,并有助于树立均衡的、立体的女性形象。从长远看,这个议题的设置可以产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应,形成健康的社会性别观。

女性媒介建构女性文化的同时,女性文化也在对女性媒介起着导向作用,女性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对女性媒介可以形成一定的引导作用。在示例《COSMO》中,新型的健康的女性文化一直引导着《COSMO》的发展,继续发出女性自己的需求和声音,打破对女性媒介正面作用的怀疑。尽管当今女权主义运动仍然是在男性话语霸权状况下寻求一种独立,寻求两性的平等,但是女性时尚杂志中的种种因素所体现出来的性别权力关系的变迁,都可以成为一个积极的推动因素,促进整个社会对女性身份、地位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凌菁.女性媒介与女性文化的建构[J/OL].(2004-8-20)[2010-6-6]. http://www.people.com

[2]何晶.时尚消费类杂志对本土中产 阶层的形象建构——以《时尚伊 人》、《新周刊》为例[J].新闻与传播 研究,2006(13)80-96。

[3]何晶.中国大陆传媒“中产阶级”热现象的成因初探[J]//程曼丽.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9.媒介专员的职责 篇九

职责:

1.协助媒介经理完成媒体采购任务及相应区域媒体开发工作;

2.负责具体区域的出差和后期报告,并维护好与对接广告公司关系;

3.密切关注负责区域的最新媒体动态,包括媒体招标工作;

4.完成媒体推广以及数据库的收集、整理、分析、更新工作;

___对媒体推广项目进行跟踪和监督,并进行效果评估工作;

6.把握媒体动向,时刻关注广告媒体的发展,对广告行业秉持热爱;

7.前期需要一段时间出差了解职位描述及提升职业素养。

任职要求:

1.能适应出差;

2.熟练运用基础的office软件,会PS、AI等绘图工具的优先;

3.大专以上学历,接受应届毕业生;

4.有一年以上广告公司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

媒介专员的职责精选2

职责:

1、负责媒介资源开发合作,包括小红书、抖音等,与目标媒介平台达成合作,以提升运营数据;

2、拓展内外合作渠道,整合媒介资源,维护媒体关系;

3、对达人稿件进行审稿、改稿,根据内容质量筛选投放,并追踪投放落地效果,对效果负责;

4、协助拍摄抖音、小红书等视频,热爱镜头,对视频拍摄有一定的了解

岗位要求:

1.有___年互联网广告or媒体公司的新媒体投放经验优先;

2.小红书B站抖音等重度用户,熟悉线上的传播套路优先;

3.专科及以上学历。

媒介专员的职责精选3

职责:

1.负责建立媒体渠道,开拓并维护媒体渠道关系。

2、根据公司制定的合作方式,主动挖掘及选择广告投放媒体,积极与之沟通。

3、根据项目需求提出媒体整合营销策略,并结合业务情况提出推广建议。

4、实时收集反馈媒体信息、同类产品市场信息。

职位要求:

1.勤奋有上进心,责任心强;

2.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3.熟悉互联网,能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各种论坛和社交网站,如果你对一些站长网和站长工具有所了解就再好不过;

4.有一年以上互联网行业从业经验者尤佳(非必要条件)。没有工作经验也可以,我们可以培训你。

媒介专员的职责精选4

职责

1、独立完成市场宣传策划方案,并组织人员执行实施市场计划;

2、独立组织实施市场公关及业内会议培训等活动,并提交市场效果评估报告;

3、建立并维护媒体关系,组织媒体见面会、新闻发布会;

4、独立完成新闻稿撰写编辑、媒体宣传等。

任职资格

1、本科及以上学历,新闻传播、营销、管理类专业为佳;

2、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撰写、编辑能力强,有基本的宣传思路和实践经验;

3、为人诚实、正直,性格开朗、责任心强,擅长与人沟通;

4、熟练使用日常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等);

5、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承担和突破工作压力。

媒介专员的职责精选5

职责:

1.维护媒体关系,进行媒体资源的收集、分析、整理及登记;

2.关注媒体的发展趋势,随时提供最新的媒体合作方式,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3.现有供应商资源库关系的维护及新资源的拓展;

4.负责领导交待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___本科学历,沟通能力好,责任心强,对互联网商务合作条件发宽至应届实习生均可;

2.一年以上广告公司采购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3.具备一定的互联网知识及采购相关经验;

4.工作细致、认真、较强的沟通能力,较强的组织通协调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5.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

10.媒介策划 篇十

一、媒体分析

1、媒体性质分析

2、媒体受众分析

3、媒体传播效果分析(收视率)

4、媒体到达效果分析(到达率)

5、媒体成本分析(千人成本)

二、媒体组合方案

1、不同媒体广告形式

2、不同媒体的配合:投放时间、规格、频率、持续时间等

三、媒体投放预算

广告制作费用

各种媒体投放的成本(广告价格)

基本就是这些内容了。

媒体策划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与公关策划相似,是当代营销整合的重要核心,所不同的是,媒体策划是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它与媒体之间、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是企业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的重要关键之一,凭借广泛的媒介覆盖网络和对媒介的深刻了解,整合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移动电视、手机短信等各种传媒资源,用社会文化运作的手法,引导公众关注,从而达到导航舆论,诠释职能,树立良好的产品消费文化的目的。[1] 工作内容

1、进行沟通:与广告主进行沟通,了解终端产品的特性、特征并确立目标人群。

2、锁定区域:分析目标人群的消费心理及终端产品的特性确认媒体投放区域,锁定目标。

3、媒体评估:对媒体形式、周边环境、媒体历年价格走势以及媒体受众等情况对媒体进行客观全面评估。

4、媒体整合:广告要通过一定的媒体来传播广告信息。广告媒体不同,其广告费用、广告设计、广告策略和广告效果也不同。另外,不同 的广告媒体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使用或进行不同的组合运用,广告效果也不同。根据媒体客观情况、媒体评估,撰写媒体整 合方案。

5、策划报告:撰写媒体策划报告,内容大致分为五部分:(1)前言:对媒体计划的基本策略和要素进行评述。(2)背景评论与情况分析:简明扼要地描述产品的市场情况,概括行销目标与广告目标,说明创意的方向。(3)媒体目标:对媒体策划所将达成的目的或目标作明确与可行动的宣告。(4)体策略:概述怎样从媒体的选择、媒体的配合、广告的日程频次安排、费用分配等方面达成媒体目标。(5)策划说明:阐述媒体计划的执行要素,所考虑选择各种策略及媒体的理由。

6、确认媒体:根据广告主的要求并为其提出客观建议,确认媒体形式并与广告主达成一致。

广告公司最重要的职责是评估媒体,向客户推荐媒体,而不是帮助媒体向客户做推销

媒介购买

简单地说,就是帮助那些想做广告的商家或企业,分析、寻找他们想要找到的消费群体,然后在媒体上买到某些时段、版位版面,并利用这些时段、版位版面把他们的信息最为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的消费群体。

媒介购买,也就是媒介代理机构。广告代理的本质是面向广告主和广告媒介之间,向二者提供双向专业化服务,这是广告代理公司不同于双方交易中间人或代理人的主要特点——一般中间人或代理人只要促成甲方、乙方交易就可以收取一定数额的佣金或者代理费;而广告代理公司不仅要促成甲乙双方交易,还要为其提供让双方满意的专业化服务。

11.媒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阅读解析 篇十一

基于传统电视发展起来的数字电视和可移动电视等新兴的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均可以被称之为新媒介,其具有大众化、互动性和快速性等优势。在新媒体文化语境中,印刷文化与视觉文化重新构建了人类的感知结构。新媒介的盛行给文学阅读制造了怎样的影响效果,以及人类的认知结构是如何被重塑的,都成为热议的话题。本文将“新媒介冲击”和“文学阅读式微”作为探究对象,探究不同类型的媒介文化是影响人身心塑造的形式。

一、概述文学阅读从兴盛到衰弱的演变进程

无论从哪一维度分析,1980年都被视为全面读书热的时期,大量作品的问世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类读书的热情,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作品销售量极大,《十月》《收获》和《人民文学》的发行量惊人,分别是60万、100万和150万份。1990年以后,电子媒介资源日益丰富,“电子媒介场”的文化空间得以构建,人类逐步从相同背景的阅读活动中退出。在21世纪,国民阅读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网络阅读方式位居首位,杂志和广播的接触率明显下降,“文化快餐”被大力推崇,纸质版的文学名著不再受到重视。

二、探究新媒介对文学阅读产生影响的众多形式

与纸质报纸、纸质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相比较,新媒介语境下的文学拥有着庞大的信息量和受众群体等众多优势。在新媒体快捷性传播功能的协助下,新媒介语境中的文学阅读彰显了文艺“大众化”特色。文艺大众化曾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梦想,五四启蒙运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均掀起过文艺大众化的热潮。而实际上,文艺大众化的程度与媒介的发展模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尤其是在经济知识一体化的时代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将更多的文学作品展示给大众,为“文学阅读式微”这一文学阅读模式的启动与应用注入活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媒介语境中的文学阅读愈来愈向图像阅读领域靠拢

在纸质阅读时代,读者主要借助文字以获得信息。过去的纸质书大多由文字构成,而少有插图。而在新媒介时代,由于电子构图、排版、印刷等便利条件的应用,使得图文出版演变成一种潮流。现在的很多读者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来观看,既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并且在新媒介時代,影视剧的观看已不再受空间因素的制约,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电脑与手机进行观看。甚至随着无线网络的覆盖率越来越大,观众可以随时联网在线观看或者是下载影视剧,这更证明了“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够像今天的图像拥有着如此超凡的实力冲击人们的生活”这一论点。图像阅读可以被视为新形势下文学阅读的重要方式,其直接影响着作者和读者对文学内涵理解的程度。

图像阅读方式克服了文学创作与阅读之间的复杂性,削弱了其中的严肃性和谨慎性。其与单纯的文字阅读相比,直观性更为强烈。如读者阅读文字版的《红楼梦》时,不同的读者对林黛玉的形象会产生不同的想象,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读者观看电视剧版的《红楼梦》后,其在对林黛玉的形象进行勾勒时会情不自禁的以饰演林黛玉的演员形象为基点。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是文字的魅力所在,而新媒介語境中图像阅读方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消融了文学的魅力,不利于读者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新媒介语境中的文学阅读表现出浏览式阅读的特点

新媒介以快速传播的优势为受众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在快节奏的时代中为受众者带来了无形的阅读压力,使得阅读速度无法跟上信息资讯更新的速度,无法详细阅读每一条信息成为必然,推动了快速浏览方式衍生的进程,成为“标题党”出现的内驱动力。

网络文学是新媒介时代中产出的新型文学形式,该类文学写作难度相对较低,使具有不同层次的文学爱好者都踊跃地参与到与网站签约的环节中,为成为专业网络写手不懈努力。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有高达200万人的网络写手,受众人数高达2.27亿,每年作品产出数量不下7万部。有“码神”之称的“唐家三少”更是坚持每天上传8 000~10 000字,每年写作字数不低于280万字,最多的一年高达400万字。

面对规模如此庞大的网络文学,采用浏览式的阅读形式,只是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于作品人物的外形勾画及情节发展等方面,而不能将作品创作的本质挖掘出来,阻碍了文学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在新媒介语境中,构建浏览式的阅读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加速了文学作品自身向肤浅化区域靠拢的脚步,拉低了读者的文学欣赏层次与文化情趣。因此,在新媒介语境中,对文学阅读方式进行多维度地反思是极为必要的,将会成为保持文学内涵的要素之一。

(三)新媒介时代的文学阅读具有“被迫”式阅读的特点

在新媒介时代中,网络以低成本、快捷性、受众高的优势受到了当事人与广大商家的青睐,也随之衍生为宣传的有效利器。部分当事人与商家以夸大的口吻、扭曲的手段对其作品进行宣传,以获得更大的商机。这种阅读方式不利于受众做出正确、客观性的判别,带有“迫使”性地被带入点击量高的区域中。

在新媒介语境中,读者在阅读作品前,通常会搜集与本作品相关的信息。现阶段,文学期刊和出版社通常会将图书书讯上传至网站,并附加许多出自著名评论家的评论,将这些评论在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展示,在读者大量转发的局势中,提升社会影响力。例如余华的《第七天》在正式出版之前,就已被各大网站大力宣传,责任编辑与那些看过书稿的评论者都对该作品予以好评,当当网、京东网亚马逊网等网络书店,借用预售的方式吸引采购者。在评价信息的辅助下,《第七天》获得了大批量的读者,首印就已达到了70万册。但在新媒介语境中,宣传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干扰了读者对作品的点评,甚至扰乱了读者“读什么样的书”这一意念,使读者缺乏明确的对某一作品独立审美判断和价值定位的能力。

三、分析媒介文化语境中的冲突

新媒介可以视为是视觉文化产生的基础,而文学阅读则被视为是印刷文化留下的历史遗产,文学阅读的式微是上述两类文化碰撞的产物。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上网、聊天、发帖、读碟、玩游戏、看电视等方式逐渐演化成新世纪人们生活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衍生出特质型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及快速浏览方式,使得很多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文学阅读产生了敬畏心理。此外,文学阅读的式微也推动了文学研究的式微演进历程,也就是说影像、视觉文化记忆最终会取代文学、印刷文化记忆。

四、结语

有评论者指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是大众娱乐性平台,但并非思想启蒙阵营。因此在上述图像语境、快速浏览式语境以及“迫切”式阅读语境中,读者恪守具有一定深度的阅读形式是提升阅读素养的基础,而创作者保持严谨的创作风格也是优秀作品产生的根源,只有这样文学文化才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本色、熠熠生辉。

(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12.媒介文化论文 篇十二

1目的

1.1把控舆论导向

为防止外国资本影响本国舆论而决定修改有关法律,从而加强对外资持有本国传媒股份的限制,国家可以任命和免除传媒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从而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对媒介组织的控制。各类党报、电视台等都具有一定政治倾向性,是党和政府宣传的喉舌。如果媒介组织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受到外国的掌控,国家会失去宣传主导地位。除此之外,外国资本必然会宣传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对媒体进行渗透,掌握主导,从而形成对别国的文化渗透和扩张。

例如,在印度,虽然近几年互联网发展速度直线上升,但是印度的居民大多数仍通过报纸、杂志和电视来进行信息传播。如果外国资本控制本国媒体,一定会对本国文化造成冲击,使舆论导向发生偏移,所以印度政府对这一趋势十分警惕。

1.2保护国内产业,维护国家主权,确保国家安全

政府担心本国传媒被外国进入的资本渗透,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减少对本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从而保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各国纷纷制定政策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并且很多人担心外国进入的资金会加强对某国敏感行业的控制,以实现自己的经济目的、政治扩张和文化霸权主义,因此,通过限制外资进入媒体来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的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也纷纷通过制定法律、法规,采取措施来加强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控制。

1.3加强国家对传媒业的实际控制

一些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或影响舆论导向的行业往往面临被兼并或破产被外国收购,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保护这些行业,限制外资进入。新加坡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然而政治却并不开放,新加坡一方面保护本国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加大资本的开放程度,加强媒体影响力。此外,新加坡也对外国人对媒介机构的经营设立严格的限制,新加坡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媒介的控制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舆论导向,加强国家对传媒业的控制。

1.4为了保证各国媒介组织丰富多样,减少垄断

起初,澳大利亚为了减少垄断的发生而加强对媒介的控制。当时,澳大利亚政府对媒介所有权的控制无法处理当时媒介所有权越来越集中的局面。然而,澳大利亚加强对所有权的控制却限制了大众传媒的发展。规模化生产可以形成生产、经营等的规模效应,然而从长远看,规模受控于许可证,这也制约大众传媒行业在澳大利亚的繁荣。

2特点

2.1比例上,大多数国家对外资进入媒体的比例限制在25%左右。但有的国家比例偏高,如新加坡传播公司中,外人所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49%;加拿大则规定外国持股人不得拥有加拿大任何大众传播企业46.7%的股份。有的国家比例偏低,限制更为严格,如澳大利亚规定外商可以拥有广播电视公司的股份,但不能超过15%。

2.2行业上,对外国资本的限制涉及范围较广。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传媒公司,甚至电视具体到综合、新闻节目的比例,有线电视公司和卫星电视公司的频道总数,部分时段节目数量比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2.3部分国家成立专门机构或组织来加强对外资的管理和审查。例如,在印度,媒介机构都必须要进行个案审批,如果公司成立或者想进行股东的换届,一定要经过相关机构的准许和备案。韩国广播委员会对外资进行必要的事后监督检查;在新加坡如需转让管理股,新闻及艺术部也会进行审核。

2.4除此之外,许多国家新闻机构股东或工作人员国籍也有所限制,体现了对本国的保护主义倾向。如印度传媒机构的CEO和新闻的编辑要求在印度境内长久居住;新加坡半数以上的董事席次,严格要求必须具有新加坡籍。

3案例分析

以韩国电影业为例,韩国电影的振兴可以说是在政府与电影人的双重努力下取得的:一方面政府保护(配额制度),另一方面提高韩国电影的品质。

20世纪90年代,韩国确立了文化在国家的重要地位,从而把低消耗、无污染、立足于创新创意的文化产业作为在新的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柱,加大扶持力度。近几年电影在韩国越来越受到重视,配额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美国好莱坞电影在市场的霸主地位,同时韩国电影人也加大了对本土片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加大对电影技术的发展,大量电影人到美国学习先进的电影理念与技术;另一方面对韩国文化的电影化,质量的提高又进一步促进韩国电影发展。韩国是一个文化强国,韩国的文化,特别是流行文化可以说席卷了全世界,韩国对本国的文化产业与其说是保护,不如说是积极向海外扩展。在这个过程中,韩国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为卖点,东方传统文化对西方国家来说异域风情十足的,韩国正是利用了这一点,积极扩展海外市场,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发掘、发展特色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韩国电影有“义务上映制”,为了保护本国电影免受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大制作电影的冲击,实施院线的保护制度,要求电影院每年各厅至少有146天放映韩国本土出品影片。然而美韩贸易合作推进阶段,美国对此政策颇为不满。因此韩政府将取消此制度的决议提上日程,遭到韩国电影人的反对,一度爆发了大范围的抗议活动,使这一政策得以保留。抗议活动后韩国电影爆发了创作潮,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产生了飞跃式的突破。

韩国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加大对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发扬和保护。韩国政府倡导居民居住在古老的房屋、草屋等建筑里,并且不可随便改动房屋的构造,所以在韩国有许多充满民俗风情的村落。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组织团体还经常组织保护文化遗产、振兴旅游的各种活动,众所周知的“泡菜节”等许多庆典活动也被用来进一步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为了传承韩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韩国政府经常将专家学者研讨并确定需要保护的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文化。例如传统的说唱、假面舞、造纸以及手工制造品、宫廷御膳、礼仪、传统风俗节庆、传统医药等在韩国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正是这种传统特色元素+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模式为韩国的娱乐传媒产品在国际特别是亚洲地区创造了一片独特的天地。

从文化的角度来讲,文化不是商业,不是谁能取得最高的收视率、广告收入就是赢家,就能把经济效益不好的文化PK出局。文化产品背后是不同的文明,文明没有优劣,甚至不分先进或落后,每一种文明都是值得全人类尊重的,每一种文明都需要其根植的文化共同体的有意保护与维持。

上一篇:法院旁听心得下一篇:赭山公园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