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2024-08-11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共10篇)(共10篇)

1.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篇一

广东省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

一、本“标准”以国家物价局、建设部1993年制定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标准》的工日定额以及建设部建规[1996]191号文<关于申请调整规划设计工日单价的函>作为依据,参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的升价比率进行修订。

二、对于1993年国家颁布的(城市规划收费工日定额)所缺的项目,按照中国城市规划协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测算的结果进行补充。

三、本标准为甲级资质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收费标准,乙级、丙级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按本“标准”分别乘以0.9、0.85系数收费。

四、经济特区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按“深圳市工程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收费标准”(1999年修订版)收费。

五、本标准只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市场指导价,各规划设计单位可根据工作难易程度上下浮动。

六、外资和中外合资建设项目的城市规划设计收费,参照国际城市规划收费标准,由承担方与委托方协商确定。

七、执行本“标准”的规划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成果,必须符合国家颁发文件中的有关深度及质量标准,提供规划文件六套,其中城市总体规划须包括彩图一套,电子文件一套。委托单位要求增加的份数,另收工本费。

八、委托方负责提供编制城市规划所需基础资料(包括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承担方负责汇总,如委托方不能提供所需资料,要由承担方承担调查收集基础资料工作的,其资料费、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加工费等费用由委托方支付。

九、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必须持有国家统一颁发的城市规划设计资质证书,经工商登记、并在广东省建设厅登记注册后,方可进入广东市场,收取城市规划设计费。

十、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应遵守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转发深圳市建设局,规划国土局制止不正当压价竞争的通知>(建设办设[1995]193号)的有关规定,不得进行不正当压价竞争。

一、城镇体系规划表

1调整系数K表

2说明:

1.区域面积按该市(县)域的行政面积计算。

2.省域、跨行政区的城镇体系规划收费,由承担方与委托方面议。3.规划期末城镇化水平可按“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预测值确定。

二、城市总体规划

(一)总体规划表

3注:1.本标准中“城市规模”,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城市规划区内总体规划期末用地规模为准。2.近期专项规划按总体规划的40%收费。

(二)总体规划纲要

单独编制总体规划纲要,按总体规划定额的40%计费。

(三)分区规划表

4(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表

5注:风景名胜区规划大纲,按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45%收费,基数20万元。

三、专项规划

(一)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表6

注:本定额未包括组织实施交通调查的工作量。

(二)城市绿化系统专项规划表7

注:城市绿地率大于35%的城市乘以系数1.1。

(三)城市防灾专项规划表8

(四)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工程专项规划表9

四、详细规划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表10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表1

1注:1.旧城改造地段乘以1.2系数。

2.以居住为主的城市综合区按居住区收费乘以1.1系数。

五、城市设计

15000元/ha基价15万元 旧城改造及历史文化保护地段乘以1.2系数。

六、景观设计

20000元/ha基价15万元

2.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篇二

关键词:再生设计,山东徒骇河

1 概述

徒骇河景观规划设计范围为:南起南外环路, 北至高速北路500 m, 长17km。本次设计调整范围为聊位路—聊阳路河段, 河段长度为2km, 景观设计面积约40hm2。徒骇河规划区域内总体地势平缓, 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8~35m, 自然条件良好。河床为自然形成, 堤坝也未进行大规模的混凝土浇注。由于河流依然保留自然河道的状态, 因此河堤堤坝较高, 局部高于周边地块3m以上。整个片区的绿化景观系统未经规划, 也未形成完备的绿化系统, 堤坝内存在大量的防护林带以及部分的农田。

状水利工程遗址需进行巩固维修并充分反映历史原貌, 河岸馒头柳姿态优美, 具有场地形象特征 (图1.图2.) 。滨河大道两侧绿化带内有片植杨树林, 可作景观绿化背景。本区域周边用地规划以公园绿化用地为主, 局部配套二类居住用地。基地范围内的河滨绿地形态比较完整, 保留了较开阔的滨河开放空间。

2 设计战略

2.1国外案例借鉴

根据徒骇河的现状, 我们借鉴了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了利用原蒂森公司 (August Thyssen) 的梅德里希钢铁厂 (Meiderich Ironworks) 遗迹建成。彼得拉兹先生因其在项目中的卓越工作成果于2000年获得第一届欧洲景观设计奖, 并被尊为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代表人物。此则被誉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经典范例。目前的工业遗产已成人潮汹涌的广场。

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设计最突出的特色是:强调工业文化的价值, 体现在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对策上, 也就是延续其原有的场地精神。通过对场地上各种工业设施的综合利用, 使景观公园能容纳参观游览、信息咨询、餐饮、体育运动、集会、表演、体闲、娱乐等多种活动, 充分彰显了该设计在具体实施上的技术现实性和经济可行性。

2.2徒骇河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提出以下策略

徒骇河的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理念为:设计在保护四河头水利工程遗址的基础上, 将四河头打造成一个秉承传统历史文化精髓。集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精品零售、高档酒店会所、艺术创新等多元化高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中心, 成为聊城市未来发展的旅游“新名片” (图5) 。

(1) 自然过程的保护和恢复:大量应用乡土物种进行河堤的防护, 在沿河地带形成了多样化的生境系统。第一部分为亲水活动区 (图6.剖面图) , 入口设有生态停车场, 临水设计了亲水木栈道, 滨河漫步道及亲水台阶, 便于人与人的交流, 充分满足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愿望。

(2) 人文过程:周边市民提供了一个富有特色的风景游赏区 (图7.剖面图) 。保留滨水带杨树林、柳树等种群。绚秋岛, 桃园山庄, 姜堤乐园的设计都很好的切合了这一人文主题。

(3) 场地精神的延续:四合头水利工程遗址是徒骇河的场地精神所在, 因此我们设立了四合头水利工程博物馆, 管道遗址借鉴了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设计的理念, 强调了水利宫遗址的文化价值, 水利工程的历史故事

3 结语

3.交通改变山东 篇三

你是否设想过日常的生活方式被交通的便捷彻底改变:2030年,从济南出发,1小时到达周边任何一个设区市,1小时到达青岛,2小时左右到达山东任何一个设区市,2.5小时左右到达周边省会城市。所有县(市、区)、港口、机场等30分钟进入高速公路网……

马克思曾有论断: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旧的生产中心衰落了,新的生产中心兴起了。孙中山说过: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综合交通网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外延。被改变了的,并非仅仅是距离和时间,还有一系列交通便捷所衍生的政治、经济、文化……

□本刊编辑部

一座水城的沉沦与复兴

《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现后,山东的铁路网将发生质的改变,并会出现多个铁路枢纽。

如聊城,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遥想当年,鲁西大地商贾云集,运河上千帆相竞,是何等的容貌?位于聊城老城区的山陕会馆,至今还在诉说着一座城市曾经的荣耀。前几年,有人算了笔账:“聊城最昌盛的时候有10万家商户,按一家五口人算,你算算当年的聊城得有多少万人口?现在的人想象不出早年聊城是个什么规模。”

而当火车的车轮滚滚驶过,古运河的水面逐渐平静下来。临清、聊城、济宁这些运河上的珍珠,逐渐沦落。而今,交通将再次改变聊城。

目前,聊城已经有济邯铁路、京九铁路交叉,形成“十字枢纽”,但京九铁路、济邯铁路均以货运为主。在未来,将有郑济客专、京九客专在聊城交叉,使聊城成为客运“十字枢纽”。此外,还有聊城至济南的城际铁路,聊城至泰安城际铁路,聊城至德州快速铁路,聊城将形成向7个方向放射的客运大枢纽,其对四周的通达性将可与济南媲美。

虽然山东省运输方式齐全,但衔接不够紧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城市交通枢纽大多独立、分散建设,既“不在一起”,更“不在一体”,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于是,注重“综合”就成了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铁路、公路、水路、空路等交通方式衔接,力图实现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综合化的交通布局,不仅会方便老百姓的出行,对降低能耗、实现集约化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说。

除了铁路、航空之外,本次公示的规划还有公路、水路、管道等运输方式,并非常注重各种交通方式的综合化。

交通带来的社会转型

古代,人们为了生存,尽量沿河生活,水上交通就成为最早产生的运输方式,所谓“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而在陆上交通方面,驯马牛以为陆运工具出现得最早,此后出现马牛拉车而促进了道路的人工修筑,直至出现丝绸之路。

1898年之后,青岛港和胶济铁路修建,短短八年,青岛港贸易额跃居北方港口首位,济南、周村、潍县自行开埠,一片繁荣。火车带来的,不仅是外部世界的繁华,它还深刻改变了沿途的生态。在铁路线上,现代中国与传统中国的斗争延续百年。

相对于公路和水运,铁路出现最晚,但却最能改变一地的经济文化面貌。胶济铁路是山东省历史上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铁路之一,距今已有100多年。作为近代先进的交通设施,它见证了山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近代山东社会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商业繁荣引起的是银行业的繁荣和面粉、纺纱等轻工业的兴起。随之而来的,出现了现代的通讯业、报业、服务业。济南的市政建设、教育、风俗习惯和民众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到了2011年,京沪高铁建成。像一百多年前胶济铁路建成通车之于济南一样,有专家认为,京沪高铁即刻把济南纳入了北京和上海的3小时经济圈影响范围,济南刚好处于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黄金分割点上,势必为济南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综合交通网的机遇与挑战

2013年,山东的综合交通网规模达到26.7万公里;完成客运量27亿人次,全国第三;货运量34.5亿吨,全国第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在被距离分割的无数地域,因为时间的拉近而走到一起。人的命运也因之改变,每个人都成为一个庞大的网状结构中的一员。

多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出现了不平衡状况,如有些线路压力过大,而有些线路运力得不到充分发挥;有些运输方式严重超负荷,而有些运输方式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等,采取综合运输体系将有效地改变这一不协调、不平衡的现状。

“我省的交通运输结构是‘跛脚’的。”交通史专家路延捷说,“公路、铁路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但水运的状况却落后了。不和其他省比,与历史上的山东比,也是倒退了。而水运是当今世界上最受青睐的运输方式。在运输同样千吨千米的货物,水运运费最低,耗油量最少,排出的污染物最少,造价最低,占用耕地最少。”

如今的综合运输体系,出现了两大趋势:一是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交通运输广泛采用新技术,实现运输工具和运输设备的现代化;二是随着运输方式的多样化,运输过程的统一化,各种运输方式朝着分工、协作协调配合的方向发展。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是我国运输发展的新模式。运输业的建设从单一的、孤立的发展模式向综合的、协调的模式转变,无疑会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良好效果。

4.山东省交通政务信息系统 篇四

交通政务信息系统是国家电子政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促进全省各级交通部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政务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化,全面实现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决策科学化、政务公开化,山东省交通厅按照国家部署的“三网一库”的基本架构,于2002年8月开始投资一千多万元建设全省交通政务信息系统,旨在提高全省交通政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促进山东省交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山东省交通政务信息系统是山东省交通厅的信息门户,它对内提供交通系统共享信息库发布、检索、查询、分析等功能,实现交通厅内部信息共享;对企业和公民提供山东交通信息服务。

“三网一库”的基本结构

山东省交通政务信息化系统以“三网一库”为基本结构,即各级交通部门内部办公业务网(内网);各级交通部门间的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以因特网为依托的交通公众信息网(外网);各级交通部门共建共享的电子信息资源数据库(一库)。依托“三网一库”,大力开发通用办公系统、各种业务管理系统,整合信息资源,为最终建成山东省交通“电子政府”奠定基础。

InforBus/Q解决传输

由于山东省交通行业的各二级单位分散在山东省不同的地方,与省交通厅机关不在同一地方,因此,如何将这些数据安全、高效的通过山东交通政务专网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该系统采用了中创软件中间件公司具有自主版权的消息中间件InforBus/Q。InforBus/Q的应用,使该系统的开发只需专注于业务实现,其它的底层细节如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唯一性及传输控制等方面都由InforBus/Q来实现,这充分保证了应用更好地来满足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基于InforBus/Q开发的应用在可重用性、移植性和互操作性都比较好,提高了该系统的开发效率。InforBus/Q提供的消息传输服务,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可靠传输,确保了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InforWeb搭建专网网站、外网网站基础

InforWeb是全面支持J2EE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器产品,是构建多层企业应用的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的系统平台。和同类应用服务器产品相比,InforWeb不仅从认证与授权、通信传输、内容保护等各个方面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安全支持,而且还可以支持完全符合国家商密办要求的底层硬件加密;InforWeb中还内嵌了报表、工作流等成熟的应用构件,用户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构件快速构建应用。基于这些特点,该产品最终入选,成为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的基础架构平台。该产品从安装以来,在此基础开发了诸多的应用系统,经受了长时间、大访问量的考验,一直稳定运行。

通过验收

山东省交通政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2003年5月在山东省交通厅顺利通过验收。以山东省交通厅为中心,覆盖全省17个地市的交通政务信息系统,采用Infor系列中间件助力,实现了系统内部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决策科学化,全面提高了我省交通政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从而真正实现山东省交通的全面现代化。

5.山东省苗木花卉产业振兴规划 篇五

(2011-2015年)

为加快振兴我省苗木花卉产业,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我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2009年,全省苗木生产面积124万亩,出圃合格苗木18亿株,占全国总产量的6%,产值56亿元;花卉种植面积68万亩,设施栽培面积3960万平方米,产值70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11.1%;苗木花卉产业从业人员150多万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苗木花卉产业已成为带动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我省苗木花卉产业在竞争中做大做强还面临很多挑战,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品质量不高、龙头企业和品牌影响力较弱、大众消费习惯尚未形成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立足我省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在保障生态公益建设需要的基础上,以满足城镇化发展对苗木花卉多样化、高档化、容器化需求为发展方向,坚持政府推动、创新驱动、市场带动,壮大龙头与培育品牌并重,抓好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良种选育与推广、质量检验与监督三大体系建设,推进苗木花卉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大力发展特色苗木花卉,把我省打造成北方最大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加快由苗木花卉大省向苗木花卉强省跨越。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相结合;自主创新和消化吸收相结合;强化行业监管和完善社会化服务相结合;规模扩张与提质增效相结合;突出重点特色与完善产业链条相结合;集约高效发展与农民快速持续增收相结合。

(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省苗木花卉产业布局合理,区域特色鲜明,苗木生产面积保持稳定,花卉种植面积扩大50%以上,其中设施栽培面积1亿平方米,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30万亩,总产值超过300亿元;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显著提高;苗木花卉自主创新品种达到100个,用材林、经济林良种率达90%以上,生态林容器育苗率达80%以上;主栽花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轻型基质盆花栽培率超过90%;苗木花卉科技创新、生产推广、质量监督和社会服务体系趋于完善,苗木花卉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三、发展重点

(一)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开展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清查、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重点保护主要造林树种、珍稀濒危树种、名特优新品种的种质资源,建设1处省级苗木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库和17处苗木花卉种质资源区域库,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5000份,创新种质资源100份,获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50个。建立主要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数据库,实现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管理。

(二)优良品种选育。运用传统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创造目标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育种材料,培育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突破性新品种。建设1处省级苗木花卉工程中心和10处特色苗木花卉区域工程中心,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重点培育高产、优质、抗逆、观赏价值高的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观赏树木及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良品种300个。突出抓好6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争取新增4处国家级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强力推进20处省级重点苗木花卉良种基地及良种繁育场建设,扶持建设以生产良种为重点的采穗圃、种子园、花卉制种场和种苗繁育车间,进一步提高种苗产量和质量,推动良种化

进程。

(三)特色基地建设。加强特色苗木花卉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定向化培育以及病虫害防治、质量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生产基地和示范园的带动作用。推进用材林品种提纯复壮,提高苗木质量;加快经济林品种更新换代,培育名特优新品种苗木;加大珍稀、乡土树种苗木培育力度,丰富城镇绿化树种多样性;强化生态树种良种培育,推广轻型基质容器化育苗;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花卉种苗的繁育能力和水平;扩大传统优势花卉、鲜切花、冷凉花卉和高档花卉等优良品种的生产规模,促进产品数量质量同步提高。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高附加值的苗木花卉,形成特色基地,培育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形成“一县一类、一镇一种、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新建50处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20处苗木花卉高科技创新园;扶持培育苗木花卉“双十强”县(市、区)、百强乡(镇)和一千个特色村;树立30个省级品牌,争创8-10个国家级品牌。

(四)设施栽培。强化设施栽培,保证苗木花卉产品质量和周年化供应。提高设施栽培在苗木花卉中的比例,改造提升原有的设施结构,新建一批日光温室和智能化温室,推广应用设施内微滴灌、无土栽培、穴盘育苗、缓释肥栽培、二氧化碳补给、环境调控等技术,提升苗木花卉设施化栽培水平,提高苗木花卉产品质量。改造提升花卉设施栽培2000万平方米,新建6000万平方米,花卉设施栽培比例达到15%以上,产值超过50%。

(五)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产业。提升花卉深加工产业开发水平,延伸配套产品链条,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牡丹、玫瑰、金银花、食用百合、菊花等传统优势花卉为重点,以药用、食用和工业应用为方向,加强花卉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香料、天然色素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加强温室设备、容器育苗设备、园林器械、园艺资材的研发和生产,提高苗木花卉生产设施化、机械化水平。重点扶持建设10家花卉深加工及配套企业。

(六)市场建设。整合苗木花卉营销资源,积极搭建现代化交易平台,建立苗木花卉超市,推进苗木花卉市场建设。建设20处苗木花卉交易市场或交易所;

提升青州花卉市场建设水平,建立花卉电子交易与拍卖中心,巩固和强化在全国花卉市场中的影响力;在青州建立全国第一家花卉保税区,增加牡丹、芍药、菊花、国兰等地方花卉的出口,加大应时花卉的进口;建设大型鲜花仓储中心,提升重大节日期间花卉储藏调剂能力。

(七)社会化服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优势互补,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完善苗木协会、花卉协会和各种中介组织,加快苗木花卉专业化合作组织建设。加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搜集、研究、发布、预测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做大做强青州花博会、昌邑苗博会、泰安花卉苗木博览会、菏泽牡丹国际花会等活动,展示地方特色。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生态省和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制定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苗木花卉管理机构,理顺隶属关系,提高苗木花卉产业管理能力。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等手段,整合产业要素,培植壮大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行业监管。完善苗木花卉政策法规体系。加强苗木花卉行业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提升监管和服务水平,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为苗木花卉的生产、流通创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苗木花卉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对苗木花卉生产、加工、包装、储藏和运输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

(三)加大科技支撑。构建育种与繁殖、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自主创新与引进吸收相结合的苗木花卉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力度,重点开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等。加强苗木花卉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生产。加大对国内外高层次苗木花卉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对苗农、花农的培训,提升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6.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篇六

一、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8264元(77.43元)。死亡赔偿金565280元。

二、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7112元。

三、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620元(29.10元)。死亡赔偿金212400元。

四、2013年农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额7393元。

五、2013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6386元。

丧葬费:46386元÷12个月×6个月=23193元。

国有经济同行业年平均工资分别为:

农、林、牧、渔业40500元(110.96),采矿业66751(182.88),制造业53270(145.9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3116(172.92),建筑业47496(130.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61498(168.4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73092元(200.25),批发和零售业49612元(135.92),住宿和餐饮业36048元(98.76),金融业89480元(245.15),房地产业41424元(113.4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1012元(139.76),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59083元(161.8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0911元(112.0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4318元(121.42),教育52972元(145.13),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58130元(159.2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58814元(161.1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48650元(133.29)。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

7.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篇七

为加快推进我省塑料行业转型升级, 引导塑料产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提升行业规模实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 主要成就

1.规模效益居全国前列。

“十二五”时期, 我省塑料行业快速发展, 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前列, 成为全国塑料原料、设备、制品、科技等领域的重要基地。按新统计口径, 全省塑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由2012年的1218家增加到2015年的1329家, 年均增长2.95%;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2012年的1600.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332.83亿元, 年均增长13.38%;利润总额由2012年的112.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48.2亿元, 年均增长9.52%;利税总额由2012年的16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29.67亿元, 年均增长10.99%。2015年底, 全省塑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全国排名第二位, 仅次于广东;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出口同比分别增长8.46%、3.44%、4.33%和-8.83%。

2.重点支柱产业和产品优势明显。

农用薄膜、编织制品、管材、土工合成材料、一次性塑料手套、塑料绳网等为山东省塑料制品的重点支柱行业, 生产总量均列全国第一。在全部塑料制品总产量中, 编织制品占比超过30%, 管材、薄膜等分别占比13-16%, 比重相对较大。塑料制品生产和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制造相对发达, 塑料树脂及共聚物有较好基础;挤出类产品生产设备有比较优势。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开拓, 部分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向其上游塑料原料的生产领域发展, 如塑料编织袋生产企业投资生产聚丙烯粉料, 配套产业链日趋完善。“十二五”末, 全行业共有中国名牌5个、山东名牌产品62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43个。

3.产业集聚发展, 规模效应明显。

“十二五”末, 全省塑料行业共有国家级特色区域和产集群12个, 省级6个。18大产业基地以塑料编织、农膜、PVC增强软管、管材、塑料绳网等产品为主, 分布在淄博、昌乐、聊城、德州、滨州、枣庄等地, 汇集了2270多家企业, 从业人员12万多人, 全部生产能力560万吨。2015年度完成产量350万吨,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0亿元。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 为山东塑料工业的规模和竞争力注入了新动力, 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塑料产业的壮大发展, 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 存在的问题

我省塑料产业虽然规模总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但与南方省份相比, 在研发投入、品牌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1.产业大而不强, 高端品牌和龙头企业少, 发展受制于上下游产业。

在全省万余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中, 85%以上为中小型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0%, 企业单体抗风险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总体呈现大而不强态势。在企业规模、品牌知名度等方面, 与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相比均有一定差距。我省塑料行业的整体发展受制于上下游产业, 汽车、家电、电子行业是注塑行业的重要客户端, 我省虽是家电产业大省, 但受模具产业水平制约和相关配套产业不健全的影响, 对本省塑料注塑行业的拉动作用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2.研发投入不足, 新材料研发滞后。

一是我省塑料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不足, 设备改造更新缓慢, 产品单耗高、浪费大, 资源利用率低;科研开发投入比重低, 龙头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比不足2%, 研发投入总体不足。二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不能满足汽车、家电、医疗、航空航天、高铁、海洋等快速发展行业领域对塑料新材料的高要求、高需求。三是由于研发投入及政策扶持的落后, 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足,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整个行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5%左右, 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发达省份水平。

3.高级技术人才短缺, 自主创新能力弱。

一是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供给短缺等问题, 企业管理人才、设计人才及高级技工匮乏等问题较大, 招工难、留人难现象比较突出。我省塑料行业万余家生产企业的65万员工中, 技术员工仅占1/3左右且多为初级工, 技工、技术员、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仅占4%左右;80%的企业缺少高端研发人才和高技能操作员工。二是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 企业用人成本压力较大。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弱, 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数量12个, 数量、实力与浙江、广东等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4.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

一般产品相对过剩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短缺同时并存。低附加值产品 (如农地膜、编织制品、普通管材、PVC塑胶手套等) 比重偏大, 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汽车、家电、医疗、航空航天、高铁、海洋等行业领域配套产品) 比重偏低;挤拉吹工艺产品比重大, 附加值高的注塑产品比重较小;制品加工能力过大, 专用设备及模具加工能力不能满足制品生产的需要, 在主要塑料产品企业中, 80%以上的产品产能利用不足。在全省全部塑料制品总产量中, 日用制品、包装、泡沫塑料、板片材、型材等分别占比仅为5%左右, 比重过低。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 档次不高, 附加值较低, 许多高档塑料制品仍然需要从外省市或外国调入。企业产品品种更新换代以及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创新产品发展缓慢, 不符合整体行业发展水平。

5.塑料机械、塑料模具等配套产业落后于塑料制品加工。

塑料机械是为塑料制品提供加工装备的, 是整个塑料产业中最能体现核心技术价值的领域, 也是最能影响我省塑料产业快速发展的领域。目前, 我省塑料机械产业发展落后于塑料工业, 不能满足塑料工业较大的市场需求。我省现有塑料制品加工企业80%以上的装备来源于国产塑料机械 (主要在宁波—中国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基地, 年产量占国内注塑机年总产量的50%左右, 占世界注塑机总产量的1/3) , 其中先进设备仅占20%-30%, 而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只有20%, 同样数量的出口产品价值仅为进口产品价值的1/2左右。除此之外, 塑料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的粗糙度、生产周期、寿命等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生产出的产品品质总体水平较低。

二、“十三五”发展形势分析

(一) 主动适应新常态, 创新发展

当前, 世界经济已进入转型调整期, 全球处于摆脱旧增长、重构产业结构新时期, 世界正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引擎, 全球产业转型、结构调整、要素流动、治理变革, 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新常态”。加之生产要素成本不断加大, 资源、环境、能源约束全面加强, 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创新能力不足, 原有的成本优势和引进技术的条件优势逐渐减弱, 支撑塑料工业高速发展的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新常态下, 塑料工业已进入结构调整的阵痛期, 塑料行业应主动适应新常态, 创新发展。

(二) 世界制造业格局重构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现象突出, 发展中国家依靠更低的成本优势吸引产业转移, 双重挤压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目前多国已经制定制造业或工业振兴发展的重大战略和规划, 我国也已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 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这为塑料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带来重大机遇。当前, 正值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的重要节点, 是深化改革开放、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 是塑料加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

(三) 绿色低碳环保, 清洁生产和生态化推动塑料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以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 坚持节约、清洁、低碳、安全发展,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大力增强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 企业更加注重从资源投入和使用、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后端治理等环节, 全过程、全方位建立节约、清洁、循环、低碳的新型生产方式, 确保全产业链的环保健康发展。

(四) 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是未来塑料行业发展的方向

未来新材料革命中, 塑料是节能环保、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配套材料。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及低碳经济时代飞机、汽车和轨道交通等轻量化的需求, 各种高强、高韧、耐高温、耐磨、耐腐蚀、导电、绝缘、导热、纳米合金等特种工程塑料, 以及各种具有更多新的特殊功能的智能轻量化、薄壁化塑料产品将顺应而生。新的环境友好、轻质高强材料加工技术成为实现轻量化及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 轻量化技术将为塑料工业发展带来重大便利。毫克、微纳米尺度、微结构成型技术的微成型代表着当代塑料加工业从设备到成型工艺的技术集成。塑料材料相比更具有优势, 以满足材料更昂贵、零件更细微、更节省空间的高端精微结构零件的应用需求。

功能化、轻量化、微成型不仅是世界塑料加工业总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更是世界塑料加工业先进成型技术的体现, 引领行业未来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的方向, 对塑料加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按照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以加快塑料行业转型升级为重点, 以提高塑料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为重点, 大力实施赶超战略, 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 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 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力争在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上取得新突破, 以服务为宗旨扩大协会的服务面、提升协会的服务效能、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通过协会的服务促进全省塑料行业的发展。

(二) 基本原则

1.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型”塑料工业产业方向, 大力实施“绿色、低碳、循环、生态”发展战略, 推进塑料工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全行业创新体系建设, 牢牢把握“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微成型”的高技术发展方向。

3.坚持把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 进一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提升要素质量, 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4.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综合资源市场和区位优势, 推动塑料工业有序梯度转移, 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三) 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0年, 全省塑料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25亿元, 年均增长8%;利润总额260亿元, 年均增长7%。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完善挤出和注射等塑料产业链条, 加强塑料机械、模具产业配套能力和上下游合作程度, 提高塑料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水平, 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注塑产品比重。

3.整体研发投入逐步增加。塑料制品加工企业设计研发和产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 自主研发和合作研发投入加大, 龙头企业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自主研发团队或平台。到2020年, 全省塑料制品业研发费用投入平均占比达3%, 龙头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占比达到5%, 行业技术研发平台达到5个, 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数量达到15家。

4.品牌优势明显提升。企业品牌建设成绩明显, 企业差异化定位更加清晰, 产品档次及品牌包装明显升级。到2020年, 中国驰名商标达到6个、山东名牌产品达到80个、山东省著名商标达到60个。

5.产业集群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级和省级塑料产业集群规划更加合理, 业态布局更加完整, 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善, 集群内公共技术、人才、贸易、电子商务等平台更加成熟。到2020年, 国家级产业集群达到15个, 省级产业集群达到8个。

四、“十三五”发展重点

“十三五”期间, 山东省塑料工业要以加快转型升级为发展重点, 以提高塑料加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和新产品为发展方向, 大力实施高端化战略, 全面提高产业素质, 力争在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 重点发展领域

1.材料领域。

围绕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加快高端聚烯烃管道专用料、多规格滚塑专用料、3D打印塑料耗材、医用塑料、生物塑料包装材料等专用料的开发、生产;加快导电、导热、耐温、抗菌、防霉、高韧、超强、阻燃等多功能合金材料的开发及应用;加快高性能复合材料等特种工程塑料及高性能改性材料等生产和应用;围绕高效、低毒及无害化, 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增塑剂、热稳定剂等的生产和应用。

2.制品领域。

加强选择性多孔薄膜开发, 力争在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膜材料和组膜取得突破。力争在高端电池隔膜、新型光学膜、新型柔性屏膜等取得突破。重点发展生物基塑料汽车零部件、生物基塑料包装制品、高性能聚氯乙烯建筑模板、大口径高强度聚烯烃排水、排污管道的生产。进一步推广水性聚氨酯、无溶剂等生态合成革的生产和应用。加强废旧塑料, 特别是车用工程塑料的改性、高附加值应用。

3.装备制造领域。

加快塑料装备智能、数字化改造力度, 大力发展小型、超高精度、超高速和智能控制的加工设备, 为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提供先进装备和生产线。在迎接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同时, 要为“新硬件时代”打好基础。

4.加工工艺领域。

加快绿色、节能、高效新型加工成型工艺的开发, 加快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础加工技术, 加快CO2超临界发泡工艺的推广应用, 加快电磁感应节能技术等的推广。

(二) 重点发展产业和产品

1.农用塑料。

优先发展农用塑料, 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依托骨干企业, 加快农用塑料 (农用大棚膜、地膜、饲草膜、养殖膜、灌溉塑料管材、塑料节水器材等) 的高性能化及其推广应用。充分利用我省优势, 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经济作物栽培等所需的各种功能性棚膜、地膜和饲草用膜;发展节水灌溉器材、渠道防渗管材及防渗膜、微灌 (滴灌、微喷、渗管等) 器材。重点支持山东企鹅塑胶集团有限公司、聊城华塑工业有限公司、山东清源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鹤塑胶有限公司、山东淄博庄园塑料制品公司快速发展。

2.塑料包装材料。

着重开发各类功能性和专用化的薄膜、高阻隔性包装材料, 保鲜包装材料, 渗透性包装材料, 耐高温、耐辐射材料, 无菌包装材料, 可溶解、可自分解的材料, 防霉、防虫、抗菌材料。重点支持山东齐旺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山东齐高塑胶有限公司、昌乐盛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潍坊宏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潍坊乐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快速发展。

3.塑料建材。

重点发展大中口径上下水管、新型室内上下管、热水管、燃气管、复合管与复合型材、各类保温材料、防水材料、墙体装饰材料、大型地下排污管道以及高档建筑装饰材料等, 以及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类型的系列化、标准化管材、管件和型材, 加快产业化进程。重点支持山东汇晟管业有限公司、潍坊现代塑胶有限公司、山东文远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冰轮塑业有限公司、山东环球塑业有限公司、山东东方塑胶有限公司、山东华信塑胶股份有限公司快速发展。

4.工程塑料。

提升汽车、电子电器、信息产业领域工程塑料制品的档次。重点发展聚酰胺 (PA) 、聚碳酸酯 (PC) 、聚甲醛 (POM) 、聚苯醚 (PPO) 、聚酯 (PBT) 和特种工程塑料。重点支持山东泰峰塑料土工材料有限公司、山东天鹤塑胶有限公司、山东清田塑工有限公司、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泰安现代塑料有限公司快速发展。

5.汽车用塑料。

加快开发热塑性弹性体、玻璃纤维增强尼龙等耐老化、耐变形新材料, 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推广使用低压成型、气体辅助注塑成型等先进技术, 加大轿车保险杠、仪表板、发动机罩盖、散热器隔栅、座椅、内饰件等塑料功能件的开发生产。重点支持山东恒信基塑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宇能机械有限公司、青岛润兴塑料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森荣塑业科技有限公司快速发展。

6.塑料及轻量化新材料。

以导电性、电磁屏蔽性、磁性、导热性、透光、感光性及阻燃性作为功能性塑料发展方向, 发挥功能性塑料质轻、柔软、易加工、价廉等优势, 扩大电、磁、光、热等功能性塑料的应用领域。加强改性塑料材料的研发, 通过填充、共混、增强改性塑料多功能母粒 (包括色母粒) 材料, 重点发展以塑代钢、以塑代木、以塑代替各种金属与非金属, 在家电、电子电器、汽车、飞机、通讯、医用、玩具、工业配件等领域不断扩大应用范围, 促进机械制造、助剂等行业的发展。重点支持山东省塑料研究开发中心、山东春潮色母料有限公司、山东汇通达塑业有限公司、山东博拓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中南塑胶有限公司、山东英科环保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快速发展。

7.日用塑料制品。

开发各类物美价廉、绿色环保的日用塑料制品和仿真塑料制品, 力争在更多领域替代传统的铁、木、竹、藤、纸等材料。重点发展荣成市兴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聊城市科信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快速发展。

(三) 重点发展技术

1.创新思维, 改造和替换传统生产加工技术。

采用大型多层共挤双向拉伸技术装备, 发展高档包装膜材料;采用多层共挤、多层复合、蒸镀氧化硅等工艺技术, 生产高档保鲜包装膜材料;采用高速、高精度、共挤复合等技术, 生产各类型材、管材;采用大型注射气体辅助注射等技术, 生产大型塑料制品和大型机电产品配件;采用新的配方和技术生产防老化、防雾滴、光转换、保温等新型复合型多功能农用大棚膜;采用改性、复合等技术, 利用废旧塑料生产各种塑料制品。

重点支持发展压延宽幅多功能农膜及防渗材料、双向拉伸聚酯膜、新型农用节水器材、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在新型包装材料上, 大力开发新型、环保型塑料包装容器及塑料薄膜类包装材料, 积极推广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塑料模具网柔版印刷工艺, 提高产品的包装档次和附加值。

2.循环经济、资源代替和拓展技术。

加快废塑料回收体系建设, 推动再生、改性、高附加值应用。加强对车用等工程塑料的回收、改性技术的研究;发展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医疗塑料废弃物灭菌回收再利用新技术、多功能塑料降解技术、农作物秸秆生产降解塑料新技术;建立工程塑料回收、改性、高附加值应用体系等, 以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增加能源和社会资源。

3.塑料新材料技术。

加强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推进生物基塑料制品的生产应用。加快包装材料、餐具和膜材料等应用, 特别要集中力量, 在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生产应用上取得突破。加快对塑料助剂和填料的无毒、低烟、低腐蚀、无菌、无重金属性能的研发。

4.塑料机械、模具的设计加工技术。

重点发展包装材料、高档建筑材料和工程塑料制品挤出机械;农用宽幅薄膜、大口径塑料管材机组, 异型材、木塑复合板材、拉伸塑料土工格栅生产线、废旧塑料回收再生成型机。积极推进青岛、济南、临沂等塑料模具制作集中区域的企业联合, 提高塑料模具综合设计及加工能力和水平, 为塑料制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

(四) 重点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围绕区域特色产品, 着力发展特色区域经济。巩固发展现有的1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淄博一次性塑胶手套、泰安和莱芜塑料土工合成材料、临沂塑料小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产业基地;重点引导、规范莱州、昌乐、莒县、章丘等地的塑料再生资源利用产业, 通过产业园区建设, 将塑料再生资源利用企业引入园区, 规范管理, 借以减轻环保压力。重点培育济南、章丘、青岛等塑料模具加工集群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 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依托现有塑料工业企业, 围绕重点发展的产品领域, 加大技改投入, 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淘汰落后技术和产能, 提升生产装备水平,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生产高档优质产品和绿色环保产品。鼓励塑料产品应用企业特别是土工、建材企业, 积极采用新型塑料产品, 加大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注重科技创新, 加快产学研步伐,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着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推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生产和使用, 重点在塑料包装、汽车用塑料、塑料日用品等领域实现突破, 促进塑料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

(二) 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 加快塑料装备和模具的研发

集合行业优势力量加快创新、研发步伐, 积极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依托现有行业科研机构、高校进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同时大力培育和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和塑料模具加工制造中心, 依靠企业研发力量做好专项技术的攻关创新, 加快塑料装备智能、数字化改造力度, 大力发展小型、超高精度、超高速和智能控制的加工设备, 为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提供先进装备和生产线。

(三) 实施标准化战略, 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建立健全标准体系, 督促企业依标准促研发、搞生产、提质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 条件具备的企业, 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申请有关质量体系认证;加强对产品质量和企业采标的监督检查, 把好产品质量关口。

(四) 加强回收利用和清洁生产, 建立和完善塑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监管体系

促进节能环保, 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园区化建设, 完善塑料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监管体系, 强化对废弃塑料产品的回收利用。加大回收技术引进、开发和应用方面的投入, 努力提高再生利用产品档次, 拓宽应用范围, 节省能源和资源;争创医疗塑料废弃物灭菌回收再利用国家级试点, 推进山东省塑料研究开发中心与塑料生产企业的合作, 研究开发塑料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重视环境保护, 推行清洁生产, 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创建清洁生产、节约高效型企业。

(五) 完善协会职能, 搞好协调服务

8.山东大交通如日中天 篇八

“五个突破”意味深远

2007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2.6万亿元,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在这种快速的增长中,交通与经济的互动作用日益明显。近几年山东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效缓解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山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意味着“五纵连四横、一环绕山东”的高等级公路网主框架基本形成,全省形成“半日生活圈”;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道路客货运量突破“双15亿”。这些快速增长的数字最直接地说明山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在“五个突破”的背后,是山东交通业的膨胀式发展。从1990年山东第一条高速公路开始建设,到2007年底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只用了17年时间。如今,山东初步形成了“五纵四横一环”的高等级公路网主骨架,省会与各市之间实现高速直达,80%的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二级以上公路里程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半日生活圈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网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合理布局。据统计,全省90%以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都处在高速公路的沿线地区。

建国后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用了46年,从1亿吨到突破2亿吨用了7年,从2亿吨到突破3亿吨用了2年,从3亿吨到4亿吨用了近23个月,而从4亿吨到今年突破5亿吨只用了短短1年时间。山东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以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现代化港口体系日趋完善。

在公路运输方面,济南、青岛、烟台等12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成功布点,集疏运能力大大增强,运力装备水平明显提高,运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全省公路水路客、货运量占社会总运量的比重分别超过95%和85%。

走遍全省“一卡通”

山东的路“好”闻名全国。自1993年全长318公里的济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山东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高速公路在全国率先突破1 000公里、2000公里、3000公里、4000公里大关,一直在全国占据首位。2007年,随着济南至菏泽、济青南线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目前已达到4033公里。全省约110个县市区通达高速公路,形成了“五纵连四横、一环绕山东”的山东“半日生活圈”。

许多司机都把能到山东的公路上开车当成了一个心愿。直到有一天,终于有机会上了山东的公路,才明白了所闻并非虚言。山东超过4000公里高速公路方便快捷的通行质量让所有的外来司机津津乐道。

不论从哪个入口上路,凭一张通行卡,不下高速路即可走遍全省,真可谓“一卡通齐鲁”。在高速路上,你的车抛锚了,不用愁没有地方求援,早已有路政人员知道了你的困境并尽快帮你解决: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交通管理人员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来处理;雨雾雪冰异常天气,每个高速公路入口都有电子显示屏向你报告全高速路段的通行状况;甚至你的车辆超速行驶,也会有信息反馈到出口处,告知你要安全行车。

这都归功于山东省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1999年山东启动筹建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工程总承包商,中创软件公司设计出全国一流的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并于2005年11月荣获“IPMA项目管理全球大奖”。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项目。该系统包括收费、监控、通信三个子系统,实现了语音、数据、视频“三网合一”,系统涉及到计算机图像数据处理、机械设备控制、电子控制、供电设备控制等20多种不同技术,成为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全省的交通信息网络也在加紧建设。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率,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继续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完善包括组织管理、指挥调度、安全救助、公共信息服务等内容的交通综合信息系统。预计到2010年,全省实现省、市、县三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道路运输、港航管理机构和质量监督等部门的网络联通和网上办公。

与山东从经济大省到经济强省的发展目标相适应,山东确定了2012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的目标。2008年,将有滨州市至德州市、青州市至山东江苏边界、济宁市至徐州市等11个高速公路项目年内开工建设。

优化组合大交通

站在相对较高的平台上,山东交通业要实现新的突破,面临的是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交通业向现代服务业职能的转变首要是交通建设布局结构紧密配合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一体两翼”、 “五大板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山东交通进一步完善交通发展各项规划,以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今后,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干线公路建设布局,要按照“一体”加密、“两翼”贯通的思路,积极推进重点公路项目建设,力争“一体”区域内中心城市之间、重要港口和机场等交通枢纽之间直接由高速公路连通,在鲁南经济带初步搭建“两横六纵两联”高速公路主骨架,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形成“三纵三横两环”路网框架。

在项目优化建设中,山东重点加快东西南北大通道、省际高速通道、环海疏港大通道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到2012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基本建成“五纵四横一环”高等级公路网络,形成13个省际高速公路出口,打造“五大板块”区域内“两小时生活圈”,实现高速公路直接进港口。

2007年,济宁港与森达美集团确立长期合作关系,山东交通系统合同利用外资达5.39亿美元,山东交通业利用外资的步伐不断加快。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是山东交通业的一个新的突破。在外部资源整合上,加大交通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境外和社会资金,走出一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一体化的路子,缓解建设资金紧张的矛盾。山东省政府日前确定,今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特大型桥梁项目,凡是能通过市场化运作的,都要面向国内外公开招商:已建成项目,待国家新的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出台后,在平等互利、规范运作的前提下,可依法转让收费权益;通过招商引资,盘活优质资产,尽快实现高等级公路招商引资新突破;沿海港口、场站物流设施建设要加快培育多元化的投资和经营主体,鼓励企业之间相互参股,合作经营,积极吸纳国外资本、民营资本参与港航场站建设和经营。

9.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篇九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山东省职业病防治现状与问题

职业病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党的十七大提出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预防为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职业病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我省职业病防治工作在省委和省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进步。广泛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与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和重点职业病专项整治,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全省职业病防治意识逐步增强,大中型企业职业卫生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职业病高发势头得到一定遏制。有效保护了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但是,当前我省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突出问题:一是我省作为工业大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数量多、行业复杂,如煤炭开采、金属非金属及其他采矿业、化学及石油化工业、建材制造业、设备制造业、鞋业、箱包及玩具制造业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齐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数量大。许多中小企业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恶劣,劳动者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二是职业病病人数量大,尘肺病发病严重,且呈逐年增长趋势。近十年,我省尘肺病发病占新发职业病的71.79%,中毒占22.77%,全省报告3万多职业病人,其中尘肺病人26000多例占居七成以上,居各类职业病之首。我省每年仅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8亿元。三是某些职业病不仅严重损害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省因职业病发生纠纷、上访事件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四是职业病防治面临许多新问题。传统职业病危害尚未完全控制,近年来随着新型产业的发展,新的职业危害又不断出现,如三氯乙烯中毒、正己烷中毒等,成为我省职业病防治的新课题。五是中小企业职业病危害突出。我省90%以上企业为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恶劣,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差,职业病危害尤其严重,是我省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不落实。一些用人单位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不足,对劳动者健康重视不够,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没有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违法行为大量存在。二是政府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关系,职业病防治未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监管机构不健全,基层监管力量薄弱,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难以正常、有效开展。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够,没有形成合力。部分地方和部门监管措施不到位,执法不够严格,对违法行为处理不力。三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普遍缺乏职业卫生专业人员,人才流失,经费缺乏,能力不足,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不能适应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四是防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施、设备简陋,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低,投入不足。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不够完善,信息网络不健全,职业病预防、控制技术亟需提高,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不够,应急救援能力有待加强。我省工业生产装备水平不高和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在煤炭、冶金、化工等职业病危害较严重的行业,改善工作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在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城就业,他们流动性大,健康保护意识不强,职业病防护技能缺乏,加大了职业病防治监管的难度。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新的职业危害风险以及职业病不断出现,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㈠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根本目的,落实用人单位责任,加强政府领导,强化行政监管,依靠科技进步,立足我省实际,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㈡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采取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和健康管理等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既着眼长远,不断完善制度和监管体系,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目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3.宣传动员,社会参与。广泛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㈢规划目标

1.完善体制,提高防治水平。建立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行业规范管理、用人单位负责、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体制,显著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

2.突出责任意识,遏制高发势头。增强用人单位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基本遏制严重职业病的高发势头,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3.加强能力建设,健全防治网络。依托现有资源,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与职责任务相适应、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的省、市、县三级职业病防治网络,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和人员培训,构建全省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

4.工作指标

⑴到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⑵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较2008年下降20%;

⑶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⑷到2015年,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0%以上;

⑸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80%以上;

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

⑺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

⑻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到60%以上,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65%以上;

⑼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80%以上,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90%以上;

⑽到2015年,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比2008年提高20%以上,严重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100%; ⑾职业病监管网络不断健全完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覆盖到社区、乡镇;

⑿省级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的能力建设和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应急救援能力不断提高;

⒀到2015年,全省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职业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主要任务

㈠强化用人单位责任意识,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要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兼职专业人员,设立职业健康监督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各类建设项目,要做好施工前的预评价和竣工验收时的控制效果评价。

2.加强职业病防护、管理工作。用人单位要依法如实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逐步替代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和材料。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控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要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在产生严重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使用有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要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器材、设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用人单位要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3.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和病人救治。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要依法组织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本人。要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要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做好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康复、定期检查和妥善安置,确保职业病病人的权益。

4.依法规范用工行为。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落实有害作业岗位津贴和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政策。在高危行业推行职业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制度。

㈡加强尘肺病、重大职业中毒等重点职业病的防治

1.尘肺病防治。以防治煤工尘肺、矽肺、石棉肺为重点,实施粉尘危害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尘肺病防治技术和发病规律调查研究。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设备和材料,关闭粉尘危害严重、不具备防治条件的小矿山、小水泥厂、小冶金厂、小陶瓷厂等。

2.重大职业中毒防治。实施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氨气、苯、重金属等重大职业中毒隐患防范治理工程,开展中毒隐患排查,对生产设施、设备、场所进行治理。加快有毒化学品生产、销售、使用行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开展职业中毒发病规律、健康损害机理、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及防护技术研究,制定重大职业中毒防治指南。

3.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防治。实施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治理工程,开展危害控制试点,研究放射性职业病发病机理及关键防治技术和措施,降低因放射线造成的矿工肺癌等疾病发病率。加强对核技术应用行业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完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的放射性危害;落实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㈢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

1.加强对重点职业病的监测与预警。开展对煤工尘肺、矽肺、石棉肺、铅中毒、苯中毒、镉中毒、锰中毒、汞中毒、职业性肿瘤和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等的监测,及时掌握职业病在高危人群、高危行业和高危企业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重大职业病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

2.健全职业病防治网络体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治疗等职业病防治网络。加强省、市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的能力建设和管理,提高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培养与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相适应的基层专业人才。

3.推进信息化建设。依托国家职业病防治信息采集标准和相应信息的采集、传输、管理规范,及时收集、分析相关动态信息,逐步实现全省职业病防治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共用、数据共享和规范管理。

4.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责任,建立部门之间协商合作机制,理顺职业卫生监管职能,从职业病危害控制、企业市场准入、税收征管、劳动用工等环节入手,多管齐下、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同做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监管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加强培训,增加投入,配备必要的设备,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㈣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科研及成果应用

发挥省级职业病防治研究机构的科研优势和学科带头作用,围绕尘肺病防治、职业中毒监测检验、诊断、救治、控制等职业病防治的重点、难点,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科技攻关,以尘肺病、职业中毒、职业性肿瘤的预防控制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防尘、防毒、防辐射、防噪声、防振动等防护技术为重点,加强粉尘、放射性物质、毒物、物理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防护和应急救援技术的研究及开发应用。

㈤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

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规划和计划,健全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体系和网络。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强化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培训,积极推进作业场所健康教育。把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教育范围,列为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劳动者健康、重视职业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发挥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作用,鼓励群众举报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

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保障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工伤保险政策,健全工伤保险费率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保险待遇和标准。进一步探索工伤预防在职业病控制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开展患职业病职工的康复工作,逐步完善适合我省的职业病预防、补偿和康复制度。

四、保障措施

㈠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各市要把职业病防治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职业病防治重要指标、主要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要制定本地区职业病防治规划,层层分解目标,明确具体措施,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方代表组成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

㈡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强化职业病防治监管

各市要针对本地区职业病危害特点,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损害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的违法行为。对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对因失职、渎职导致重大职业病危害事件发生,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各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相互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㈢重视和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设立公开监督电话,建立群众投诉举报制度,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监督。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对待群众举报行为,核实举报内容,核查属实的要依法予以查处。用人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工会组织,做到凡是与企业确立了劳动关系或事实上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都要引导他们加入工会。重点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进城务工人员工会的组建,加强县、乡镇、社区工会的建设,完善工会组织体系。重视和发挥工会组织对劳动者的维权作用。主动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平等协商、集体合同签订工作,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活动,切实履行工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中的“群众监督”职能。

㈣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能力建设

建立多渠道的职业病防治筹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职业病防治。用人单位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各级财政要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职业病防治补助政策,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财政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投入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增加。

㈤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

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和国外民间团体以及国内先进省市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成果。

五、监督、考核与评估

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考核目标体系,是量化评价职业病防治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指标。为保证本规划的切实实施,应建立职业病防治考核、评估体系,对规划目标实行考核、评价,通过自查、抽查、中期评估、终期评估等方法,对职业病防治实施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各级各部门政绩考核的内容。各市要督促各部门所负责的规划目标的贯彻落实,提高各级各部门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以推动全省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同时对于完善职业病防治责任追究机制,确保本规划的顺利实施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各市应每年进行自查,做好年度总结。自查方案由各市自行制定,每年由各市有关部门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年度总结报告。

10.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篇十

颁布日期:

文号:

(1994年10月13日鲁政发[1994]115号发布,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2010年11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28号修改后

公布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对城镇临时建设、临时用地的规划管理,保证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临时建设,是指经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临时搭建、临时使用并限期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棚厦、管线及其他设施。临时用地,是指建设工程施工堆料、堆物或其他情况需要临时使用并按期收回的土地。

第三条 凡在本省城市、镇规划区内,需要临时用地、进行临时建设的,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镇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工作。

第五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城市、镇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核发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按照批准的内容进行建设。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临时使用土地,应当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核发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

第六条 临时用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财政部门缴纳耕地占用税。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领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3个月内,未进行建设或使用土地的,其规划许可证和用地批准文件自行失效。

第八条 临时建设、临时用地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期使用的,应当在使用期满30日前,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申请办理延期使用手续。

第九条 临时建设、临时用地使用期满后,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在30日内自行拆除、清场,并到原批准机关办理相应手续。

第十条 临时建设、临时用地如遇国家建设需要,使用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拆除、退地。

第十一条 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得作为房屋确权的依据。

第十二条 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不得买卖、交换、出租、转让,赠与或者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在临时用地上,不得建设永久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

第十三条 未按照批准内容进行临时建设,或者临时建设逾期不拆除的,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可以并处临时建设工程造价一倍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拆除等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临时用地逾期不退出的,按城乡规划对违法用地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未取得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而取得临时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的,其批准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退回。

第十五条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上一篇:春日忆雷锋作文下一篇:父母常对孩子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