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幼儿故事(共18篇)
1.6岁幼儿故事 篇一
“敲敲长”是一根五彩小棍儿,用它敲什么,什么就长大起来。比如,田野里有一棵小豆苗,细细的、矮矮的。米皮皮用“敲敲长”轻轻地敲它,嘴里说“长!长!长”,小豆苗就长得又高又壮了。
米皮皮到兔妈妈家串门儿,兔妈妈正在犯愁:“唉,胡萝卜刚刚长出地面,孩子们就吵着要吃。”米皮皮说:“别急别急,让我来试试!”米皮皮用“敲敲长”轻轻地敲着小小的胡萝卜,嘴里说“长!长!长”,胡萝卜就长大了,兔妈妈高兴得谢了又谢。
米皮皮和小狗、小鸡在草地上玩,突然下起了大雨。米皮皮找到一个小蘑菇,用“敲敲长”轻轻地敲着,嘴里说“长!长!长”,小蘑菇真的成了一把大伞。小狗、小鸡都躲到了大伞底下。
可是有一回,米皮皮把“敲敲长”弄丢了。是谁捡到了宝贝呢?原来是狼婆婆。狼婆婆正在洞里发愁呢:“米皮皮,快来帮帮我!”米皮皮看到狼婆婆大得像头牛,就问:“你为什么要长这么大?”
“我想试试‘敲敲长’灵不灵,我用你的宝贝敲敲腿,念了‘长,长,长’,就长得这么大了。”
米皮皮拿过“敲敲长”,敲着狼婆婆的腿,嘴里说“缩!缩!缩”,果然,狼婆婆又变成了原样儿。
原来呀,把这小棍儿倒过来敲,就能使东西缩小。这真是一根奇妙的小棍儿!
2.6岁幼儿故事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随机抽取成都市城镇和乡村各2个区或县, 共抽取幼儿园16所。3~6岁幼儿按1岁分组, 每个年龄组按城乡、性别分组, 共16个年龄性别组, 每组幼儿100名, 共计抽取1 600名幼儿进行检测。
1.2 方法
根据《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测试方法要求对受检幼儿进行测量。选取立定跳远、网球掷远、坐位体前屈、10 m折返跑、走平衡木时间、双脚连续跳等6项素质指标进行分析。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 用SPSS 11.5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立定跳远
无论城乡、男女, 3~6岁幼儿立定跳远水平均随年龄呈增长的趋势。城镇幼儿在4, 5, 6岁组成绩男童好于女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乡村幼儿仅6岁组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男童大于女童。城乡男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乡村5岁女童成绩优于城镇女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网球掷远
城乡3~6岁幼儿网球掷远水平均随年龄呈增长趋势。城镇3~6岁各年龄组男童网球掷远的成绩均好于女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乡村男童5, 6岁组网球掷远成绩好于女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男童上肢力量的发育好于女童。从城乡差异看, 城镇4岁男童网球掷远成绩优于乡村男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乡村5岁男童成绩好于城镇男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城镇女童网球掷远成绩5岁开始超过乡村女童, 6岁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 坐位体前屈
城乡3~6岁幼儿除城镇女童坐位体前屈随年龄增长的变化不明显外, 其他各组幼儿坐位体前屈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从性别差异看, 坐位体前屈成绩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 无论城乡, 各年龄组女童柔韧性均优于男童。从城乡差异看, 乡村4, 5岁组男童的柔韧性优于城镇男童,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或P<0.05) ; 5, 6岁组城镇女童的柔韧性优于乡村女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1。
2.4 10 m折返跑
城乡3~6岁幼儿10 m折返跑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城镇6岁男童10 m折返跑成绩优于女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乡村4, 6岁男童10m折返跑成绩优于女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城镇幼儿10 m折返跑成绩优于乡村幼儿。城镇6岁男童10 m折返跑成绩好于乡村男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城镇4, 5, 6岁女童成绩优于乡村女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且女童城乡差异出现的年龄早于男童。
2.5 走平衡木
城乡3~6岁幼儿走平衡木的时间随年龄的增长而缩短。从性别差异看, 城镇男女幼儿走平衡木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乡村6岁男童走平衡木的速度比女童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男女幼儿走平衡木的时间均无城乡差异, 见表1。城乡男女幼儿4岁组走平衡木时间比3岁组所用时间减少显著, 4岁以后减少的趋势逐渐平缓。
2.6 双脚连续跳
城乡幼儿双脚连续跳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性别比较, 城镇3岁组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男童好于女童;乡村男女差异不显著。城镇6岁男童优于乡村男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城镇3岁女童优于乡村女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乡村5, 6岁女童成绩均优于城镇女童,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1。
注:同地区男、女童比较, * P<0.05, **P<0.01;同性别城、乡比较, #P<0.05, # #P<0.01。
3 讨论
立定跳远反映幼儿下肢爆发力和弹跳能力;网球掷远反映幼儿上肢、腰腹肌肉力量及投掷能力;坐位体前屈反映柔韧性;10 m折返跑既可反映幼儿的速度灵敏性素质, 还可以反映下肢肌肉力量、奔跑能力[4];走平衡木主要反映幼儿的平衡能力;双脚连续跳反映幼儿下肢肌肉力量和协调性。
调查结果显示, 成都地区城乡幼儿的运动素质发育状况总体良好。幼儿的力量素质、协调性、灵活性和平衡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 与多项调查研究的结果一致[5,6]。除城镇女童柔韧性随年龄变化不明显外, 其他各组幼儿的柔韧性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乡村幼儿运动素质水平的多数指标落后于城镇幼儿, 提示在加强城镇幼儿素质的同时, 更需要加强对乡村幼儿素质锻炼的重视程度。
幼儿平衡能力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肢力量、投掷力、灵敏性的发育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城镇幼儿均好于乡村, 男童优于女童。乡村幼儿下肢爆发力量和弹跳能力、下肢肌肉和协调性的发育好于城镇, 但城镇幼儿在5~6岁时的增长幅度大于乡村, 提示城镇幼儿的总体发育和后期发育优于乡村幼儿。3~4岁为下肢力量和爆发力、平衡能力、灵敏性素质快速增长期[7];3~5岁是幼儿运动素质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5~6岁时运动素质发展速度变慢, 部分运动素质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8]。城镇5, 6岁女童柔韧性好于乡村女童, 可能与城镇家长更注重女童在形体方面的锻炼和塑造有关。
2010年成都幼儿运动素质监测结果与2005年比较[5]发现, 坐位体前屈成绩, 无论城乡、男女都是2010年好于2005年。10 m折返跑、立定跳远成绩, 除了城镇6岁女童以外, 其他幼儿组均低于2005年水平。网球掷远、双脚连续跳, 各组均是2010年成绩低于2005年。与2005年结果相比, 2010年成都幼儿运动素质水平除了柔韧性发育好于2005年外, 其他运动素质呈现下降趋势, 尤其是较低年龄组。说明要重视加强对幼儿运动素质的锻炼和提高。
2010年成都幼儿运动素质监测结果与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9]比较发现, 城镇6岁女童的运动素质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只有网球掷远和走平衡木时间低于全国水平。城镇女童3, 5, 6岁坐位体前屈成绩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5, 6岁城镇女童10 m折返跑成绩好于全国水平。乡村女童4, 6岁的立定跳远成绩好于全国水平。4岁乡村女童坐位体前屈成绩略高于全国水平。城镇6岁男童的立定跳远、10 m折返跑的成绩高于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乡村男童各指标均低于2005年全国平均水平。与2005年全国幼儿素质水平的比较显示, 成都幼儿低年龄段的发育略差于全国水平, 但6岁幼儿尤其是城镇6岁女童的发育好于全国平均水平。提示成都地区幼儿运动素质低于全国水平, 乡村幼儿运动素质差于城镇幼儿。因此, 应加强成都地区城乡幼儿的体育素质锻炼, 提高成都地区幼儿的运动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任涵, 蒋秋平.兰州市区幼儿园体质现状调查.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 (8) :742-743.
[2]韩萍, 蒲石.2005年陕西省幼儿身体素质状况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36 (9) :304-306.
[3]张保国, 王小迪, 赵颖.淄博市幼儿体质状况城镇乡差异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31) :4390-4392.
[4]夏敏慧, 王艳荣, 陈及治.海南省幼儿身体素质的比较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0 (2) :65-67.
[5]白杨, 李颖.成都市3~6岁幼儿体质状况分析.四川体育科学, 2006, 12 (4) :99-103.
[6]余绍森, 郭海英, 袁朝霞, 等.浙江省3~6岁幼儿运动素质增长发育的初步研究.浙江体育科学, 2002, 24 (5) :10-13.
[7]刘学志.甘肃省3~6岁幼儿运动素质调查.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6, 20 (3) :73-75.
[8]朱琳.广州市3~6岁城乡幼儿运动素质的特征.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 (52) :10428-10438.
3.圣经故事(6) 篇三
Although God had promised the Israelites1 the land of Canaan and Moses did successfully lead the Israelites out of Egypt, Canaan was not easily obtained, and it took the endeavors2 of several generations. During this time, many Israelites lost their faith in God.
The generation after Moses?was lead by Joshua, who accompanied Moses when he was on the Mount Sinai. And when the Lord told Moses to send men to spy out the land of Canaan, Joshua was among the 12 spies Moses sent.
So they went up and spied out the land, where they cut down a branch with one cluster3 of grapes; two of them carried it on a pole. And they returned after forty days.
They brought back word to Israelites, and showed them the fruit of the land. Then they said: “We went to the land. It truly flows with milk and honey, and this is its fruit, but the people in the land are strong; the cities are fortified4 and very large.”Then Caleb suggested to Moses,“Let us go up at once and take possession, for we are well able to overcome it.”But the other spies said,“We are not able to go up against them, for they are stronger.”And they gave Israelites a bad report of the land, saying,“That land devours5 its people. There we saw the giants6 and we were like grasshoppers7.”So all Israelites complained against Moses and Aaron, and they even wanted to choose a captain to lead them back to Egypt.
But Joshua and Caleb, who were among the spies said,“The land is a very good land. If the Lord delights in8 us, then He will bring us into this land and give it to us, a land which flows with milk and honey.”
Later all the spies who returned and made people complain by bringing a bad report of the land, died by the plague9. But Joshua and Caleb remained alive. Joshua became the first general of the Israelites, and he lead them to fight many a victory and pass the minor states towards Canaan, for God was with them.
尽管耶和华承诺把迦南高地赐给以色列人,摩西也确实成功地把以色列人带出了埃及,然而获取迦南高地却并非易事,这要靠几代人的努力。在这过程中很多人对耶和华失去了信任。
摩西之后的一代由约书亚领导,摩西在西乃山上时,他就是摩西的陪伴者。当耶和华让摩西派人去打探迦南高地的情况时,他就是十二位探子之一。
这样他们就出发去窥探迦南领土。在那儿他们摘下一串葡萄,两个人用杆子挑着。四十天后他们返回驻地。
他们给以色列人带回了消息,并给他们看迦南的果实。他们说:“我们到了那里。那真是流着奶和蜜的地方,这就是那里的水果。但是那里的人们都很强壮,城墙也坚固宽大。”迦勒对摩西建议道:“让我们立刻就去占领那里吧,因为我们绝对能战胜他们。”但是其他的探子说:“我们不能战胜他们,因为他们更强壮。”于是他们就给以色列人报恶信,说:“那块土地吞噬居民,在那里我们看到的都是巨人,我们自己就像蚂蚱一样渺小。”所以,以色列人开始埋怨摩西和亚伦带他们走出埃及,他们甚至要再选一位领袖带他们回埃及。
但是同样是十二个探子中的约书亚和迦勒说:“那是块非常好的土地。如果耶和华因我们而愉悦,他必将引我们到那里并把它给我们,那是流着奶和蜜的地方。”
4.6岁幼儿睡前故事在线看 篇四
这可是一张奖券哟!虽然只是从一包2块钱的零食里得来的,但奖券上分明印着:凭此券可以兑换一只长颈鹿!
是的,长颈鹿!
奖券上印着长颈鹿呢——一只不折不扣的,有着漂亮花纹和大眼睛的长颈鹿!
爸爸妈妈不许小西养狗狗,说是家里地方小。可如果是长颈鹿的话,总可以养在楼下的空地上吧,反正那么大一只长颈鹿,也不怕跑丢了。
听说长颈鹿不吃肉,只吃素。小西最讨厌吃胡萝卜了,最爱吃肉。这下胡萝卜留给长颈鹿吃,小西吃肉,真是太完美了!长颈鹿也是吃树叶的吧?小区里那么多树,总该能喂饱它了。对了,得提醒它不要总盯着一棵树吃,把树吃秃了可不妙。
每天早上,长颈鹿都会把头伸进窗,用脑袋拨开窗帘,伴着晨光把小西舔醒。小西家在三楼,但是长颈鹿脖子很长很长,进小西家完全没问题。
骑着长颈鹿去上学一定神气极了!万一忘了带作业还能派它回去取。就算校门关了,围墙什么的长颈鹿随便一跨就过来了,然后把作业本从窗口偷偷给小西递进来。当然,做这些的时候得躲着老师点儿,要告诉长颈鹿在老师背过身子写板书的时候才能把头伸进来。不过,语文老师应该是不会介意的,她也喜欢长颈鹿。小西经常见她背一个印着长颈鹿的大包包。但千万不能让英文老师看到,据说她讨厌一切动物。
上课的时候,长颈鹿可以在学校旁边呆着。老在围墙边晃悠的那两只猫很可爱,而且会爬树,爬得老高老高也不害怕,可以介绍长颈鹿和它们认识一下。至于后门的那只狗,就算了吧。
5.6岁儿童故事故事精选 篇五
饭后,秦观陪苏轼到书房小憩,忽然苏轼看见桌上有一幅秦观的字谜画,上面写着:“我有一物生得巧,半边鳞甲半边毛,半边离水难活命,半边入手命难保。”
苏轼看完以后,对秦观说:“妙,妙,妙!”于是随手提起笔来,也写了一个字谜:“我有一物分两旁,一旁好吃一旁香,一旁眉山去吃草,一旁岷江把身藏。”
写毕,秦观拍手道:“真妙,真妙!”
苏小妹听了,跑进书房,说:“什么东西如此之妙?”
俯身看罢,信口说道:“我有一物长得奇,半身生双翅,半身长四蹄,长蹄的跑不快,长翅的飞不好。”
6.6岁幼儿故事 篇六
关键词:幼儿教育,情绪理解,心理发展
一、3 ~ 6 岁幼儿情绪理解与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
幼儿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在心理方面的建设更是需要其自身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 情绪理解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 也是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关键部分。从现实角度看, 家长给孩子提供更大的平台, 让孩子接受更多的教育, 是为了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
3 ~ 6岁幼儿需要对不同情绪进行判定, 并作出相应且适当的回应, 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 孩子的情绪可以表达内心的需求、不满, 或者是其他真实的想法, 让家长和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 能够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或是属于其个性发展的规律, 在帮助其成长或是认知这个世界的过程中, 做到更好地因材施教, 挖掘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和异于常人的能力, 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更好地引导他们, 让孩子的潜能尽可能地发挥和展现出来。其实孩子在表达自己情绪的同时, 也要更加注重对他人情绪理解的培养, 让幼儿理解他人的高兴、悲伤、愤怒等不同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渐渐从家长或他人的情绪表达过程中明白其他事情的规则, 逐渐分辨是非对错, 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在生活和与人相处的过程中, 懂得理解他人的情绪和心情, 并表达自己相应的关心, 或在其他情况下运用合适的方式说服别人, 帮助别人, 所以, 只有对情绪理解到位, 才能真正做到融入社会, 融入他人, 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 对情绪的正确理解无论是对于孩子本身的健康发展还是社会的和谐进步, 都是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情绪理解、心理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 情绪理解
情绪是人们对于内心需求与事实存在二者关系的本能反应, 在内心的需求得到满足时, 人们会出现兴奋、激动、开心, 从而带来正能量的情绪, 反之, 在内心出现落差时, 则会有失落、生气、愤怒等不同程度表现。除了这些基本的情绪表达, 还有想要摆脱或逃避的情感体验, 类似于恐惧, 同时也在努力过程中受到阻碍, 最终达不到目的的挫败感等。这些情绪的表达都是了解一个人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媒介, 可能由于情绪的变化而出现表情、动作以及其他生理反应的不同, 所以, 情绪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幼儿观察力的考验。因此, 3 ~ 6岁幼儿对情绪的理解需要自己对家长或他人的表情、动作和精神状态进行观察和捕捉, 根据表现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进行检讨, 从而感悟出他人的情绪, 理解他人的心情。情绪理解也是孩子与人友好相处, 融入集体, 让自己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技能。
2. 心理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各个方面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 高质量的生活和高水平的工作对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健康的心理发展也成为很多家长关注的重点话题。心理发展主要是一个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中所处出现的心理变化, 随着自己内心承受能力的提高和对客观存在的认识程度加深, 人们的心理反映会不断改变不断发展, 心理的发展会受到外界因素和其他自身因素的影响, 心理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 与人文环境、心智成熟度等密切相关, 所以, 心理发展需要家长的配合, 同时也要尽力帮孩子创造完整、温馨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在从小成长的过程中, 更多地感受到爱和关怀, 从而才能在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用爱和包容的心去解决分歧, 接受差异。心理的发展是孩子自身获取技能, 真实体验社会生活, 适应团体和社会的基础, 在积极主动关注幼儿心理发展的同时, 更要“以身作则”, 以“身教重行”的要求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3. 情绪理解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在情绪理解的培养和教育方面, 家庭成员对小孩子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 这直接影响孩子对情绪表达的理解。比如, 家长在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时, 可能会对其大吼大叫, 所以孩子在自己内心得不到满足时也会哭喊, 甚至用更加极端的表达方式来引起家长注意, 获取他人的理解, 那么, 家长的表现让孩子一直认为这样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对的, 是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的, 幼儿情绪理解的培养也是对自身表达方式的反思和检讨, 家长的情绪理解和表达的方式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看, 正确的情绪理解方式, 可以通过教育和引导的方式传授给孩子, 当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和行为得到肯定和回应时, 其内心将会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这时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或理解家长或者他人的情绪, 这样的良性培养方式, 不仅可以减少在教育阶段的麻烦,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更有信心去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对情绪有正确的处理方式, 从而心理健康发展也顺其自然地实现。所以, 综上所述, 情绪理解和表达与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直接且密切的关系, 需要培养幼儿的情绪理解能力, 为其心理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论
3 ~ 6的幼儿与父母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 这需要父母和老师双方共同努力进行引导。心理教育和情绪的理解控制方法需要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 不断进行渗透和引导, 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理解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 父母更要注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 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 在细节方面或许会效仿或者是掌握错误的方法, 俗话说, “三岁看八十”, 对于3 ~ 6岁的幼儿来说, 正是形成自己价值观和处理方式的重要阶段, 家长需要了解情绪理解与孩子日后心理发展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表达爱的同时, 更要指导明确的是非, 让孩子的复杂的环境中也能够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 具有爱心和耐心, 能够更独立、更坚强、更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卢玲.不同社交类型幼儿情绪能力的差异研究[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03) .
7.6个故事:让你变营销超人 篇七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
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1.我认为这个故事反映的ISO的第一个思想,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不断地探询顾客的评价,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然后扬长避短,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牢牢的抓住顾客。
2.这也是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第6条:“持续改进”思想的实际运用的一个例子。我们每个员工是否也可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做一些持续改进呢?
3.不光是营销人员,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做到让顾客满意。对于营销人员来说这样是可以得到忠诚度极高的顾客。对于我们每个职能部门员工来说,只有时刻关注我们的“顾客(服务对象)”,工作质量才可以不断改进。
8.经典励志故事6个 篇八
每个求职者都要经过一个特别的考试。
“能阅读吗?孩子。”
“能,先生。”
“你能读一读这一段吗?”特瑞把一张报纸放在小伙子的面前。
“可以,先生。”
“你能一刻不停地朗读吗?”
“可以,先生。”
“很好,跟我来。”特瑞把他带到自己的私人办公室,然后把门关上,特瑞把一张报纸送到小伙子手上,上面印着他答应不停地读完的那一段文字。阅读刚开始,特瑞就放出6只可爱的小狗,小狗跑到男孩的脚边。这太过分了,男孩经受不信诱惑要看看美丽的小狗。由于视线离开了阅读材料,男孩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读错了。当然,他失去了这次机会。
就这样,特瑞打发了30个男孩。终于,有个男孩不受诱惑一口气读完了。特瑞很高兴。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特瑞问:“在你读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脚边的小狗吗?”
男孩回答:“对,先生。”
“我想你应该知道它们的存在,对吗?”
“对,先生。”
“那么,为什么你不看一看它们?”
“因为我告诉过你我要不停顿地读完这一段。”
“你意是遵守你的诺言吗?”
“的确是,我总是努力地去做,先生。”
特瑞在办公室里走着,突然高兴地说道:“你就是我要的人,明天7点钟来,你每周的工资是6美元。我相信你大有发展前途。”
后来,男孩的发展确如特瑞所说。
人生感悟:克制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同样也是成功的一大秘诀。在生活中,太多人由于不能克制自己,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他们的工作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9.6岁睡前故事 篇九
接下来,猪爸爸骑着自行车,又送了好多包裹,有鱼姑姑的鱼食、鼠妹妹的化妆品、羊大哥的望远镜……
不知不觉,已经黄昏了,猪爸爸感觉两条腿酸酸的,当快递员真的是很累啊!可是,他的心情很愉快,他很喜欢这份工作。
最后一件快递是个白色的盒子,就是鳄鱼先生叮嘱他一定要送到的那个。盒子上写的地址是个很偏僻的地方——食人花街七号,那是一个废弃的工厂。
到了工厂,猪爸爸停好自行车,跨过一道道怪兽獠牙般的钢筋、水泥块,来到一间屋子外。突然,他听到屋内传出两个人的轻声争吵。
“抢玫瑰街银行?我不同意!那里保安太多,逃跑也不容易,我想还是抢蔷薇街银行比较好。”一个沙哑的声音说。
“可是玫瑰街银行的钱更多!再说,我们还有武器和地图。你别忘了,我是头儿,你得听我的!”一个低沉的声音说。
猪爸爸心想:原来这是两个想要抢银行的坏蛋。
窗玻璃被报纸糊着,但报纸上有个小洞。猪爸爸透过那个小洞看到,屋内的桌子前坐着两个人:一个瘦子和一个胖子。
“好吧,头儿,我听你的。不过,我想我们还是等鳄鱼把东西送来后再行动吧。”瘦子说道。
猪爸爸看了看手中的盒子,心想:看来这个快递不能交给他们。他悄悄离开这栋房子,掏出手机,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
三分钟后,几辆警车赶到废弃工厂。警察们下了车,把废弃工厂团团包围。七名全副武装的老虎特警撞开门,冲进屋子,把胖子和瘦子按倒在地上。
在房间里,警察们搜出了冲锋枪、子弹等抢银行用的武器。
“请再检查一下这个快递。”猪爸爸把快递递给了白虎警长。
白虎警长拆开包裹,里面装着两张银行的地图,上面清楚地画着通往金库的抢劫路线。
原来,快递公司的老板鳄鱼先生是胖子和瘦子的同伙。
半小时后,鳄鱼先生也被警察带走了,等待他的将是漫长的监狱生活。
10.6岁幼儿故事 篇十
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黄金阶段。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发现,因忽视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策略不当而影响幼儿语言发展,也是影响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在3-6岁的幼儿语言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思考对策,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3-6岁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分析
幼儿对语言符号的学习是被动而不完整的过程。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当幼儿有交往需要时,他们会去探索记忆中需要使用到的词汇或句子,常识性地进行表述,而这也是生活中常常听到幼儿说错话的原因。也由此可见,当幼儿需要表达而又缺乏必要的词汇或语法时,交往就可能被中断。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促进幼儿的正常交流就得尤为重要。
从3-6岁幼儿语言发展来看,首先3-6岁幼儿的语言更具有个性特点。这在幼儿日常交往活动模仿语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和变通性就可见。应该说,幼儿的模仿能力是超乎想象的,他们甚至能说出看过一两次的动画片中的语言,甚至会跟着学习,但这个过程中3-6岁幼儿又会创造性地使用所学到的语言。如,幼儿接受了“如果”这一词汇后,在生活中就会常常说“如果我怎么样?老师要怎么样?”等句子。其次,3-6岁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还表现出了一定的综合能力。众所周知,语言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当他们理解了某些语言所代表的含义后,就会试着“以此类推”。如,告诉他们香蕉、苹果是水果后,他们就会问,“梨是水果吗?”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幼儿在综合语言的过程。最后,3-6岁幼儿的语言发展还表现出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逐渐学会积累词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3-6岁幼儿开始更加独立地探索语言的成用并学着积累语言。这时幼儿在语言学习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欲望,表达能力逐渐发展,如教师向幼儿讲述一个故事后,幼儿就开始学着去重复,甚至补充一些新的情节,增加一些新的词汇。
二、提高3-6岁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分析
1、开设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提供幼儿语言实践的机会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3-6岁的儿童,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他们不能够离开实物来理解事物。这时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是为幼儿提供语言实践的最佳时机。因为游戏始终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中幼儿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合作,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始终伴随着游戏的进行。因此,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是完善语言的最佳手段。3-6岁的幼儿尤其钟爱游戏。游戏中的自言自语正是他们社会语言的基础。针对这一特点,我精心为幼儿设计各种游戏活动。以语言为主的综合活动是训练幼儿语言发展的又一有效途径。在活动中巧妙地把语言要求融人于有趣的情节之中,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强化语言训练。这里强调的并不是幼儿语言的规范完整,而是一种积极的参与过程,一种兴趣的培养。
2、发挥课程资源优势。拓宽阅读视野。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在进行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应尽量少布置那些死板的学习任务,尽可能给幼儿提供阅读绘本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优势作用。通过视频动画的播放,开阔视野,广泛获取信息,在不断的阅读中积淀文学常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新型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的应用,大大拓展了幼儿的阅读资源,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使幼儿爱上阅读,逐渐使阅读成为幼儿生活的一种习惯。幼儿语言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阅读书目供幼儿阅读。幼儿语言教师为幼儿创设和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广泛深度的阅读,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
3、教师善于创设环境和机会,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
幼儿园教育有别于小学教育,它不仅仅是依赖于课堂教育,相反大多数教育的契机来源于随机教育。一件突发事件、一个有趣的发现,都可能是教育幼儿获得相关知识的机会。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组织活动,这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那雨来得很突然,以致于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窗外。这时候我突然想起“倾盆大雨”这个词在前几天语言课中出现,但幼儿没有很好理解,我很有心地问了一句:这雨下得怎么样?有的小朋友说很大,有的说是暴雨。从幼儿的回答证明了我的猜想,幼儿对于“倾盆大雨”没有概念,我又进一步提示:前天我们学过一个故事,里面也有一个词是形容下很大的雨的,有谁知道吗?沉默了一会,有一个稚嫩的声音从我耳边划过:倾盆大雨!接下来就是一片附和声:对,“倾盆大雨”。哦,原来这就是倾盆大雨啊,小朋友说。一次突发的天气变化,帮助幼儿理解了词义,也帮助我达到了教育目的。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利用与幼儿接触的一切时机,进行交谈,让幼儿多说。
11.6岁幼儿故事 篇十一
2001年, 推出了一系列以葡萄园和果园田间作业而设计的新型专用拖拉机-MF3300系列。新型MF4300系列拖拉机于同年推出, 功率从39~84.5 kW (53~115hp) 。MF7274添加至Cerea联合收割机系列, MF6200和MF8200系列拥有更多可用的功能, 包括四连杆前桥悬浮和自动驾驶。
为庆祝麦赛福格森在巴西引领了40年, 公司将一台MF290提供给巴西足球的传奇人物贝利, 以供他在其农场中使用。同时, 由世界银行资助, 麦赛福格森将120台MF240拖拉机分配给在科索沃战争中失去生计的农民。
这一年还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紧凑式农用拖拉机, MF1300系列, 并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发布了MF400系列。
2002年, 两个更先进的型号添加至Cerea联合收割机系列, 同时MF160圆形打捆机加入了收割机系列。在24 h不间断耕地251hm2后, 两台同可逆耕犁一同工作的MF8280联合收割机打破了当年的记录, 领先旧记录40 hm2。遗憾的是, 在生产了56年拖拉机之后, 麦赛福格森位于考文垂的巴纳·雷恩工厂目睹了它最后一台拖拉机下线。MF4345是在那里生产的第3 307 996台拖拉机, 现展览在考文垂的交通博物馆中。
2003年, 以Triple Triangle品牌推出了超过45个新型号。在巴西的卡诺阿斯工厂, MF400、MF600和MF5300系列拖拉机面向世界市场。这一年推出了配有Dyna-VT传动装置的MF6400和MF7400系列拖拉机, 并也公布了MF555型播种机。
2004年, 发布了几款新型麦赛福格森产品, 包括MF5400系列、MF2400系列紧凑式拖拉机、MF3400系列和MF6400系列的四个新型号。同年后期, 推出了MF3400型履带式拖拉机系列和MF2400型实用拖拉机, MF8400作为MF的新型旗舰拖拉机问世。这一年由麦赛福格森设立了新标准, 拖拉机驾驶室内的噪声水平降低至71 dB (A) 。
2004年, 麦赛福格森不断发展的收割机系列添加了Activa和Beta联合收割机以及新型MF186方捆机。这一年, 15台Cerea联合收割机在波兰田间完成了联合收割任务, 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麦赛福格森徽标。在00年代中期, 更多型号添加至麦赛福格森日益增长的产品系列, 并获得更多奖项。
2005年, 推出了MF8947伸缩臂叉装机和MF9 0 0装载机。MF8480赢得了年度欧洲拖拉机奖, MF3400系列赢得了年度专用拖拉机奖, 而MF7400Dyna-VT则赢得了年度设备奖。在一次网络投票中, TE20机型被选为“麦赛福格森最受喜爱的传统拖拉机”。同年, 所有的MF6400和MF7400系列均配备了数据处理器三代和G TA彩色控制终端显示屏, 使拖拉机能够连接农场办公室计算机。
2006年, 提供了更多新的拖拉机功能。MF5470拖拉机提供Dyna-4plus, Dyna-6传动装置成为高端MF6400和MF7400系列的可选配置。同年, 推出了一系列新型紧凑式拖拉机, MF1500系列以及MF167和163FLR圆形打捆机, 同时提供配有平台的MF4400系列版本, 麦赛福格森位于丹麦Randers工厂将产量提高了40%以满足市场需求。10月, 爱科在丽石庄园Abbey园区开设了新的欧洲运营中心。
2007年, 新的MF2100系列大方打捆机系列在SIMA展览上与客户见面了, 还有MF3600系列多功能拖拉机, 以及五个MF5400系列的新型号。动力传输成为MF1500和MF3400型号的可选配置, 而MF8400系列拖拉机提供工厂配备的自动导航。麦赛福格森的400系列拖拉机成为非洲最畅销的拖拉机, 并在法国的博韦工厂制造了第50 000个拖拉机。
2008年至今, 距生产出第一个机器轴承已有50年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 麦赛福格森已为全球500万的客户提供了85种不同型号的拖拉机型。截止到2008年, 已发布了MF3600系列专用拖拉机, ActivaS和Centora联合收割机。5月, 法国为来自65个国家的分销商和经销商举行了重大庆典, 并公布了2009年收割机和旗舰拖拉机的进展。活动展现了麦赛福格森新的推广类型, 并用八个关键词语概括了其品牌特性——愿景、创新、领导力、质量、可靠、支持、荣耀和承诺。9月, 法国Innovagr展会上推出了MF8690拖拉机, 11月, 麦赛福格森将在博韦开设新的技术中心。
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是自走式车型理念, 它将作为欧盟未来农场计划的一部分发展, 试行并“迎接未来农场的挑战”。十轮运输工具 (大约一个小型拖拉机的大小) 包含一个动力总成和一个农作物收集箱。在前部, 一旦收到正确的信号, 农作物成熟的感应信息和底部刀具即准备就绪。
尽管目前仅仅是一个理念, 科技上可观的进展会使这样的创新比您的预期更快成为现实。
农业机械的前景是光明的。每天我们的设计者和工程师都在产生新的想法以确保麦赛福格森品牌建立其可靠、高品质的声誉并在未来50年继续激发灵感!
下图 (左) :新型M F 4 3 0 0系列拖拉机功率从39~84.5 kW (53~115 hp) 。
右图 (中) :麦赛格森技术培训中心。
12.儿童故事书里的故事3-6岁 篇十二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给我唱歌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听,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飞走了。冬去春回,时光飞逝,转眼间春天又来到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了这里,找它的好朋友来了。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树不见了,只胜下树跟留在那里了。“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呢?树到什么地方去了?”鸟儿问树跟。树跟说:“伐木人用斧子把它砍倒了,用车拉倒山谷里去了。”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加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想着。
13.3——6岁幼儿发展特点 篇十三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他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幼儿期是身体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必须掌握其特点,掌握其生长发展的科学规律,才能把幼儿教好、养好。——陈鹤琴 3——4岁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征
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幼儿心理上的许多变化,使幼儿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1、幼儿的认知活动依然依靠行动来进行,其特点是边做边想,而不能想好了再做;
2、这个时期,情绪对幼儿具有较强的作用力,行为受情绪的影响大,易冲动,情绪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与周围人感染;
3、模仿是这个时期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是通过模仿他人来掌握和学习别人的经验的,他们对成人的依赖性大,许多良好的习惯易在模仿下形成和巩固。
4——5岁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中班幼儿活动积极性高,动作灵活、活动量大;
2、对周围事物感到好奇、新鲜;
3、自我控制力不强,思维活跃。
4、具体形象思维是这个时期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思维主要依靠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因而其思维是很形象和具体的,只依据表面现象进行思维带有片面性;
5、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规则、游戏规则;
这个时期使幼儿游戏水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能够进行合作游戏,这有助于幼儿同伴关系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有强烈的求知欲与认识事物的兴趣,爱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喜欢智力活动,有探根究底的愿望并有较强的坚持性,这个时期,幼儿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但是初步的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能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能按照较高级概念进行分类,初步理解数概念,能对事物做出简单的因果判断;
2、他们能有意调控自己的心理活动;开始掌握认知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可以事先计划自己的思维与活动过程。
3、在艺术活动中,可以有意地进行“构思”;
4、5——6岁的幼儿对事物已有较稳定的态度,看问题也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和独立性;
5、在情绪上能够有所克制,情绪变化比以前小得多,思想感情可不外露,对自己的某些行为产生顾虑时可引发紧张;
6、个性已经开始形成,但可塑性大,环境与教育对其产生较大作用。
3——6岁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3—4岁是幼儿园小班的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一、生活范围扩大
3岁以后,儿童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开始上幼儿园了。这种变化意味着:他从只和亲人接触的小范围,扩大到接触更多的成人,和许多同龄人生活在一起。那些没有进入幼儿园的儿童,也开始在各种场合,和更多的人接近。
3岁以后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是有一定基础的。
第一,生理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3—4岁儿童的身体比以前结实了,他不象以前那样容易生病。这个年龄儿童的身高增长的速度比前辈年要慢,一年只增长7公分左右,体重增加1.5—2公斤。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增强。另一方面,3—4岁儿童的精力比以前充沛了。出生后大脑皮层细胞在形态上继续分化,在功能上的逐渐成熟,到了解情况岁已大致定型。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幼儿可以连续活动5—6个小时,日间只需要一次睡眠。
第二,3岁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由于骨髂肌肉系统的发展,大脑控制调节能力的增强,加上先学前期所学会的技能和取得的经验,3—4岁儿童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第三,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幼儿已经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过多地猜测他的意愿。
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使3—4岁的幼儿具备了离开亲人去参加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可能性。3—4岁的幼儿逐渐学会最初步的生活自理,在正确的培养下,能够自己进餐,自己控制大小便,以及在成人帮助下自己穿衣,3岁半以后,逐渐习惯于自发地和小朋友共同游戏。
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心理发展上的各种变化,使他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迅速发展。
二、认识依靠行动
3—4岁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3—4岁的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先做再想,他不会想好了再做。比如让小班幼儿把几个图形拼成图画,他拿到图形后立刻行动,如果让他想一想再动手拼,他做不到。往往是无意中拼出了某种形状,他才有所发现地说出,如:“小孩骑马”。画图画之前,他即使说了“画小人”,在画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画完之后,他惊讶地说:“大气球”!
3—4岁的幼儿在听别人讲述或自己讲述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比如听故事时,听到“大象用鼻子把大灰狼卷起来了”,就用手在自己鼻子前面作“卷”的动作。吃饭时给家人讲述幼儿园里的事情,经常把碗和汤匙放下,站起来比划。
3—4岁幼儿的注意也和行动紧密联系。当他注意看图书中某个人物时,常常用手去指点。为了使小班幼儿注意听讲,必须要求他眼睛看着老师,双手放下。如果幼儿手里拿着别的东西,眼睛看着别处,他的注意就会离开老师的讲述。
小班幼儿认识活动对行动的直接依赖性,说明他的认识活动非常具体。小班幼儿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作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比如,对小班幼儿说反话,往往引起不良效果。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哭着要找妈妈。老师说:“你哭,就不带你找妈妈了。”他哭得更厉害,因为他只听见:“不带你去找妈妈。”如果直接告诉他:“你不哭,我就带你去找妈妈。”孩子听了就放心,这时老师再接着引导,孩子渐渐不哭了。
3-4岁幼儿心理发展主要特征
(二)三、情绪作用大 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是无意性的。在3—4岁,这种特点更为突出。比如,这个时期的幼儿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起来,对他们一般地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用有趣的事情吸引他,倒是可以很快地使他忘却原来的不安。小班幼儿容易激动,常常越哭越兴奋,甚至全身抖动,当他哭得很厉害的时候,对他讲道理更是听不进去。这时只能用行动使他安静下来,拿毛巾给他擦擦脸,用抚爱的声调说话,让他感到亲切,情绪上渐渐不再对立,等他完全冷静下来以后,才能对他进行说理教育。
小班幼儿对成人的依恋仍然强烈,他在家依恋父母,到幼儿园后也总是以一个成人为依恋对象,他不会作更多的分析。
小班幼儿各种认识过程的无意性都占压倒优势。他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所支配,而不是受理智支配。比如,在注意方面,小班幼儿容易被一些色彩鲜明和形象生动的物体所吸引,而不能去注意一些他所不感兴趣的事情。在记忆方面也是如此,小班幼儿常常是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而被迫去记忆时反而记不住。小班幼儿也不能进行有意的想象和创造。做事情时往往不能自己提出明确目的,根据成人的要求去行动时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中途遇到吸引他的事情,就放弃了原来的活动。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在吃面包,忽然发现自己把面包咬成一条船,就高兴地喊:“小船,看我的小船!”他到处找人看他的“小船”,把吃饭的事情忘记了。
四、爱模仿 3岁前儿童已会模仿,但常常受能力的限制,模仿对象较少。3—4岁的幼儿模仿现象显得较多,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动作和认识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主要是模仿一些表面现象。再大一些的幼儿的模仿,则已开始逐渐内化。3—4岁的幼儿看见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总是要去做,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总是想要。比如,看见别人在玩球,就想玩球,看见别人戴帽子,也要戴帽子。这个年龄的儿童在游戏中,喜欢和别人担任同样的角色。比如玩开汽车,大家都要当司机。一辆车上有好几个司机,甚至没有乘客,他们并不在乎,反而玩得很高兴。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的数量。
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幼儿常常不自学地模仿父母和老师。亲近的成人说话的声调,姿势,常用词语等等,都去模仿。如果成人看见饭菜里有胡萝卜时皱起眉头,孩子也都不想吃胡萝卜。小班幼儿对教师的行动很少批评性态度,如果老师表扬某个小朋友,小班幼儿立即向他投以羡慕的眼光。如果老师称赞某个孩子坐得直,幼儿们也都立即直起腰来。小班幼儿一般还没有出现嫉妒心理,或对被表扬者加以挑剔。在这个年龄,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同时,成人所没有觉察到的一些行为小节,也可能被孩子模仿而形成他的不良习惯。
尽管这些知识已经熟记心中,但是当我真正密切地接触这些孩子,我想肯定会有更深刻地体会,而且我想每年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4-5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一)活泼好动
随着年龄的发展,幼儿的肌肉发达了,身体也变强壮了。回想起来,这个时期的孩子们真得很爱跑很爱跳,精力充沛,好像身上是乎有使不完的劲,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幼儿多运动,这样既能让他们的精力得到发泄,同时也能让他们锻炼身体。
(二)思维具体形象
这时候,孩子们开始能说清楚一些抽象的物了。如苹果,西瓜等水果,不用要等到看到了才知道,这个水果是怎么样的。
(三)开始能够自己组织游戏 的确如此,还记得一次音乐课《办家家》,学完后,休息的时间里我就听到了小朋友在说,你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我们一起来做菜„„他们能够自编自玩了,而且觉得很开心,很快乐呢。
5-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
(一)好学好问
幼儿一直都是很好问的,因为他们是通过用问的方式来了解世界,来认识自我,到这个年龄段时,幼儿的好问已经达到了高峰期。他们的问题特别多,并且都是一些很难回答的。这时作为老师,要有耐心,不能给他们泼冷水。也不能乱回答,因为你的答案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对事物的看法和他们的求知欲。这也让我深感教师肩膀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我们平时也该多学习,只有储备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才能正确教给孩子。
(二)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14.6岁幼儿故事 篇十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焦作市城区幼儿园3~6岁幼儿, 按年龄分组。
1.2 方法
3~4岁组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及儿童图形视力表检测视力。5~6岁以上组幼儿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视力。在实施过程中, 首先教会幼儿视力检查方法, 学会认识视标及正确表达方法。在本次调查中, 将裸眼视力3岁<0.6、4岁<0.8、5岁以上<1.0受检者, 被视为视力低常。弱视诊断标准:是根据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防治学会所制定的诊断标准, 即矫正视力≤0.8为弱视。我们根据年龄, 将3岁儿童矫正视力≤0.6认为弱视。弱视程度分类:矫正视力0.6~0.8为轻度弱视;矫正视力0.2~0.5为中度弱视;矫正视力≤0.1为重度弱视。筛查视力低常者, 到我院眼科复查视力, 并进行常规眼部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眼压检查, 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眼部检查:采用角膜映光法, 遮盖、遮盖去遮盖法, 了解眼位情况, 然后给与1%阿托品眼膏涂双眼, 每日3次连续3d, 第4天用带状光检影法静态验光, 和用日本产KOWA-KW1500型全自动验光仪、苏州医疗器械厂出品带状光检影仪、上海钟表有限公司日月眼镜厂出品的SL-232型检眼镜片, 等进行验光。3周后再到我科复光, 然后开据配镜处方。屈光不正者进行戴镜治疗。弱视者配镜戴镜、遮盖、精细目力训练, 如穿珠子、穿针、十字绣等。治疗每2周或1个月后复查1次视力。
2 结果
应检人数1827人, 参检人数1861人, 部分儿童因视力检查不配合, 最后参加视力检查人数为1711人, 占3岁以上受检人数93.83%。其中3岁儿童40人, 3~4岁儿童932人, 5~6岁儿童739人。视力低常395人, 其中3~4岁组118人, 为12.14%;5~6岁组277人, 检出率为37.48%。视力严重异常者 (视力≤0.1) 有6人, 为0.35%;中度异常 (即视力0.2~0.5) 有77人, 为4.5%;其余为视力轻度异常 (即视力0.6~0.8) 。
弱视发病率:受检1711人中, 确诊为弱视者47例, 发病率为2.75%。
弱视程度:重度弱视3例 (均为单眼) , 占6.38%;中度弱视6例, 占12.77%;轻度弱视38例, 占80.85%。
弱视类型:斜视型弱视3例 (均为重度弱视) ;屈光不正型弱视37例, 为78.72%;屈光参差型弱视7例, 占14.89%。屈光不正型弱视中, 远视性占大多数。
3 讨论
弱视是严重影响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病。国内发病率2.30%~4.40%。国外发病率为2.20%~5.00%。本组调查的发病率为2.75%。与其基本一致。斜视性弱视3例为内斜视、高度远视, 均为重度弱视。屈光不正型弱视、屈光参差型弱视占弱视类型构成比的绝大多数, 是造成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因此, 早期发现儿童屈光不正并及时、准确验光、配镜, 以及相应的训练, 是防治儿童弱视的重要措施。
人类视觉发育在出生后到3岁为关键期, 出生后到12岁为敏感期。弱视的发生是在视觉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儿童视觉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破坏, 如:斜视、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形觉剥夺等。因此, 这个时期儿童弱视如能得到恰当的治疗, 视力可以恢复。若超过这个阶段治疗将变得困难。弱视其最大的危害不仅是患儿视力低下不能矫正, 且多数没有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 其看到的物象没有立体感, 仅为平面的图像。得不到及早治疗, 超过12岁才发现视力低下、立体盲, 今后不能胜任驾驶、测绘、及其他精细工作。影响日后升学、就业。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影响。
弱视治疗效果与年龄关系密切, 年龄越小, 疗效越好, 早期治疗是关键。学校、幼儿园、家长、医院眼科医师各负其责, 互相配合, 共同承担防治弱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1996, 4 (3) :97.
[2]赵堪兴, 郑阳忠.要特别重视儿童弱视诊断中的年龄因素[J].中华眼科杂志, 2007, 43:961~963.
15.6岁幼儿故事 篇十五
关键词:3~6岁幼儿;心理健康;个案分析
一、案例分析
1.案例一
康康小朋友是这个学期新来的小朋友,今年5岁,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儿童。开学时,他的妈妈抱怨说康康比较淘气,不听话,十分任性,对于大人的管教从来都是抵抗的。真不知道怎样改变他的这种坏脾气。
教师根据康康在班级的表现,认真观察他的日常行为,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纠正康康不正确的行为习惯。教师与康康的家长达成了一致的认同,在孩子出现任性行为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应该根据情况进行引导,关注他的抵抗心理,对于他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并鼓舞,对于他不正确的行为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尽量不使用强硬的管理方法,但是对康康的任性行为决不能姑息。经过康康父母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努力,康康的任性的坏习惯逐渐改掉了,成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案例二
乐乐今年4岁,是一个十分聪明的男孩,学知识很快。他从小与奶奶生活在一起,俗话说,隔辈亲,老人对乐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乐乐的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对孩子缺乏教育和陪伴。在这种情况下,乐乐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在幼儿园时,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他就大哭不停。乐乐的自理能力比较差,自己不会穿鞋子,下楼梯没有教师牵手就不下,不会跟小朋友一起做值日,而且他的朋友比较少,且乐乐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针对乐乐的情况,我与家长进行了沟通,让家长多为乐乐创造锻炼的机会,锻炼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并且多与同龄孩子玩游戏,要多夸奖他的优点,帮助乐乐树立自信心。在幼儿园中,教师会经常给他表现的机会,这样长时间以来,乐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一个月之后,乐乐有了明显的进步,以前胆小、不愿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的情况减少了,他变得愿意与别的小朋友主动沟通,并且生活自理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二、幼儿园、教师、幼儿家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幼儿园应该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幼儿园是儿童接触外界的主要环境。对3~6岁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附加的教育内容,而是渗透到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园需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成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教师更应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在幼儿3~6岁年龄段,教师对幼儿的心理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成长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完整的家庭结构,融洽的家庭成员关系,以及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观念都会对幼儿心理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让幼儿适当地吃苦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家长应该给幼儿创造与外界环境接触的机会,让幼儿体会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三、总结
3~6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繁琐而又重要的教育工作,需要幼儿园、幼儿教师以及幼儿的家长共同合作,彼此相互影响。幼儿是我国发展的希望,只有对3~6岁幼儿开展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幼儿每天的生活之中,长期发展下来,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才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一个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有正义感、责任心的幼儿,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参考文献:
[1]刘晶.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2(29).
[2]周芳.浅谈幼儿人格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0(13).
16.小学6年级寓言故事 篇十六
这样的,不知过了多少年,那一年粮食收成很差,别说老鼠,人类都饿得吃树皮,加上猫、蛇和猫头鹰的不断攻击,老鼠的生存受到重创,成员数量不断减少,繁衍的后代也越来越弱小。而蛇在农田里还有其他的小动物可吃,依然繁衍壮大。看到这样的情形,鼠族的长老不禁忧心忡忡、整日寡言寡语。在经过一番全面的思考之后,长老终于决定,召集大家,商议解决办法。“大家都知道,咱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忍受着猫、猫头鹰和蛇的欺凌,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在这三种天敌之中,其中属蛇对我们的威胁最大,虽然我们与蛇同属十二生肖,但是蛇族完全不念大家同朝为官,一味对我们斩尽杀绝,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大家都繁衍,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呢?”长老大声地说道。
“逃到没有蛇的地方。”一只没有成年的小老鼠提议到。
他的观点很快被所有人所反驳:“哪个地方会没有蛇呢?在农田里,小溪旁,高山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是的,所以我们唯一的办法,那就只有和蛇族大战一场,不是蛇亡,就是鼠灭!”长老声嘶力竭的呐喊。
长老的话音还未落下,下面就乱得像烧开了的锅:“和蛇打仗,蛇会吃掉我们的!”“蛇是我们的天敌,我们怎么打得过他呢?”“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静一静。”长老振臂一呼,“虽然我们老鼠打不过蛇,但是打仗不一定要面对面的打,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运用我们的智慧,我相信我们是一定能够赢取这场战争的。我们老鼠不是十二生肖中最聪明、最机灵的一个吗?而且我们老鼠非常的团结,行动迅速,隐蔽技术也强,不论单兵作战还是团队配合,我们的实力都是最强的。我们有这么多的优点,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是终究会赢得这场战争的!”
“说得好,和蛇好好的打一仗!”“灭了蛇族!”鼠群开始有不少人附和长老的意见。
“那么我们该制定怎样的作战计划才能使我们胜利呢?”一只老鼠问。
“问得好,我这里有一本书,是去年悄悄从一个大户人家偷的,叫《孙子兵法》。”长老兴奋地说。
“《孙子兵法》,这个能打赢蛇吗?”
“是的。能打赢!根据我之前的侦查,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名字叫做‘愚山’,在愚山的后面,是一汪深深的水流,听旁边的人说叫黄河。黄河因为这座山的存在才拐了一个大弯,如果我们能够把这座山去掉......”
“好,好,就这么干!”老鼠们纷纷赞同。
......
顿时,全天下的老鼠都聚到一起,跑到一座黄色泥土的大山上挖洞,运泥。
一年,两年,三年......不知过去了多少个春秋,老鼠们终于将这座山挖得满身是洞、摇摇晃晃。这时恰好是春天,河里的水顿时多了,多了,源源不断地增多,咯吱,咯吱,轰隆一声巨响,大山倒了,倒在了清澈的水流之中,水流顿时变得又脏又黄,同时冲着大山缺口的地方一涌而下,一片汪洋。
17.只卖6道菜营销故事 篇十七
很多食客会好奇,到底是哪六道菜能让一个餐厅保持盈利呢?其实这六道菜并不特别神秘,但用料和做法十分考究,比如只坚持用意大利进口初榨橄榄油拌凉菜,从大品牌处订做非转基因大豆油炒菜。这六道菜的菜单是:两荤(根据季节选择日本雪花牛肉粒、阿拉斯加龙虾、呼伦贝尔羊肉、西班牙黑猪肉等)+两素(根据季节选择,全部有机蔬菜,当天采摘)+一汤(含辽参、虫草等天然昂贵食材)+一冷盘(三文鱼、有机水果)。老范的思路就是食不厌精,他制作的炖肉真是花了六七个小时,小火慢慢煨出来的。舍得时间,出品不多,每天至多能招待三桌客人,每桌大约六个人左右。
私房菜馆每桌消费都在2000元左右,扣除水电、人工和原材料等成本,利润率能达百分之四十左右。也就是说,如果每天接待三桌客人,老范每个月的纯收益高达7.2万元。顾客以私企老板和企业高管为主,“当老板压力太大,吃饭喜欢找安静的地方,私密、放松,是他们来我这里吃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老范介绍。这里全部采用会员制,因为菜品考究,温馨如家,高贵如星级酒店,正合了那些每日奔波劳碌的商务精英的心态。“他们在这里很放松,高兴时,在屋里跳舞,每个房间配备音响,可以唱歌,也可以看电影。”
18.6岁幼儿故事 篇十八
幼儿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生产力,它关系到国家未来强弱和民族盛衰。我国曾于1975、1985和1995年3次对9个城市0~6岁幼儿的形态等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特征进行过调查,2000、2005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体质监测。调研的结果使我们初步认识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幼儿生长发育的状况、特点和基本规律。但幼儿体质监测是以省市来划分的,不是以民族来划分的,而且以少数民族幼儿作为单独样本的体质状况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我们按要求,于2004年9月-10月完成对新疆锡伯族集中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县、霍城县等城乡22个幼儿园的锡伯族幼儿,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进行包括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指标的测试工作并选用身体形态指标以及相关派生指标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揭示出锡伯族幼儿的身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世居新疆的锡伯族3-6岁幼儿人群中随机选取681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3人,女278人。鉴于3-6岁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故其中的3-5岁以半岁为1个年龄组,整6岁为一个年龄组,按性别分组,共14组,样本分布见表1。
2.2 研究方法
按《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测试细则》[1]和2004年《新疆维、哈、蒙、柯、锡、塔、回七民族幼儿体质与健康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幼儿有关身体形态指标进行测试。
对监测所得幼儿的身高、坐高、体重、胸围、上臂部皮褶厚、腹部皮褶厚、肩胛皮褶厚及相关派生指标相关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身高
3~6岁幼儿身高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身高呈现低速但却稳定的增长,每年增长约5cm。在生长水平曲线上,生长速度一直缓慢下降,到青春期前生长速度降到最低点[5]。从表2可见,新疆锡伯族男女幼儿身高均值均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增长,身高的增长符合3~6岁幼儿期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3~6间,男幼儿身高增高了18.6cm,女幼儿身高增高了18.7cm。男、女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之间比较,高年龄组大于低年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1)。男、女幼儿之间,5.5岁组男幼儿身高大于女幼儿,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表2
3.2 坐高
新疆锡伯族男、女幼儿坐高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从表2可见,3~6岁幼儿坐高生长发育规律同身高。从3~6岁,男幼儿坐高增高了8.97cm,女幼儿坐高增高了9.08cm。除女6岁组外,各年龄组的增长值都在2cm以上。男、女坐高之间有差别的为3岁和6岁组,男幼儿坐高大于女幼儿(P<0.01)。男、女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坐高比较,高年龄组大于低年龄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P<0.001)。男、女幼儿之间比较,4、5.5、6岁年龄组男幼儿大于女幼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
*表示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表示差异有极其显著(P<0.001)
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00)以坐高占身高的比例表示人体躯干的长短,是一个重要的体型指标。指数越大,表明其躯干相对较长,下肢相对较短,反之则躯干相对较短,下肢相对较长[5]。从表2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坐高指数值缓慢下降,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躯干的比例下降,下肢比例增加;男、女坐高指数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合身高、坐高增长特点分析,新疆3~6岁幼儿身高增长的速度大于坐高,其下肢的增长较为明显,幼儿身体比例的变化符合“头部生长早于躯干,躯干生长早于四肢的由上向下、由头到尾的规律”,并已呈现由肢体远端开始发育的趋势[5]。
3.3 体重
体重是描述人体横向发育的指标,是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的重量整体指标。3~6岁幼儿体重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是:生长速度在2岁时达最低点,以后缓慢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5~2kg[8]。从表2可见,新疆3~6岁幼儿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平均增长值均在1.5kg以上,增长较多的为男5岁组(2.51kg);男、女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之间体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P<0.001)。男、女幼儿之间比较,各年龄组男幼儿体重均值均大于女幼儿,其中4、5.5、6岁年龄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01)。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表示每cm身高的重量,它通过身体横径大小判定营养状况,反映了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指数值越大,表示相对体重越大,人体充实度和密度较大[2]。从表2可见,新疆3~6岁幼儿的克托莱指数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男幼儿的指数值大于女幼儿,说明男幼儿的人体充实度和密度大于女幼儿,营养状况较好。
3.4 胸围
胸围是胸廓的最大围度,它表示胸廓的大小和胸部肌肉发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从表2可见,新疆锡伯族3~6岁幼儿胸围随年龄的增加稳定增加,从3岁到6岁,男幼儿胸围增加了5.05cm,女幼儿增加了3.94cm;各年龄组男幼儿胸围均大于女幼儿,其中4.5、5、6岁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P<0.001)。
胸围身高指数(胸围/身高×100)通过胸围与身高比例,表示人体横径与纵径的比例关系,反映胸廓的发育水平。指数大,说明胸廓发育较好,体型比较粗壮;指数小,说明胸廓发育较差,体型比较细长[3]。从表2可见,新疆锡伯族3~6岁幼儿的胸围身高指数值随着年龄的增加,指数值减少。各年龄组男幼儿的指数值大于女幼儿。结合幼儿身高增长的特点,说明此阶段幼儿胸围的增长落后于身高的增长,胸廓发育水平及胸部发达程度不高,体型由相对较健壮,逐步向较细长发展。男幼儿体型较女幼儿粗壮。
3.5 三部位皮褶厚
在反映人体体成分的皮褶厚度的指标上,用上臂部皮褶厚、腹部皮褶厚、肩胛皮褶厚来推测人体脂肪的总含量、反映身体内脂肪分布的状况,对幼儿的体型和健康有着重要的形态学和医学意义[1]。从表2可见,新疆锡伯族幼儿三部位皮褶厚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3岁到6岁: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男幼儿腹部皮褶厚(3.73mm),女幼儿上臂部皮褶厚(2.92mm),男、女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男、女幼儿之间比较,各年龄组女幼儿均值大于男幼儿,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P<0.001)。
从以上分析可见,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幼儿的上臂皮褶、肩胛皮褶和腹部皮褶差异有显著意义,而同年龄组女幼儿的皮褶厚度各指标均大于男幼儿。皮褶厚度各指标的平均数排列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上臂皮褶—腹部皮褶—肩胛皮褶。说明3~6岁幼儿体内脂肪分布于上臂相对较多,分布于肩胛相对较少。
3.6 身高、坐高、体重及胸围指标的发展速度
定基比动态图(图1)表明了整个幼儿期,身高、坐高、体重及胸围发展的速度[4]。从图中可看出,各指标都几乎呈直线增长,但各指标增长的速度不同,增长速度最快的为体重,身高次之,坐高第3,胸围增长的速度最慢。在整个幼儿增长期间,各指标均在4~5岁组增长最快。从环比动态图(图2)表明了新疆锡伯族3~6岁幼,身高、坐高、体重及胸围每年增长的速度[4]。从3岁开始,各指标每年增长的速度基本相同,男、女幼儿的身高、体重、坐高及胸围5岁以前逐年增长,5岁组增长的速度最快,随后增长的速度下降。
3.7 身高、体重、胸围3项指标与全国、维吾尔族同龄幼儿之间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锡伯族男幼儿的身高5岁组大于全国,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女幼儿与全国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与维吾尔族幼儿比较,男女身高均值均大于维吾尔族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01)。男幼儿体重,5岁组均大于全国,女幼儿3岁组大于全国,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男女幼儿体重各年龄组均大于维吾尔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胸围与全国比较,男女各年龄组均无显著意义;与维吾尔族比较,男幼儿5岁组、女幼儿3岁组大于维吾尔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坐高比较中,男幼儿5岁组大于全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女幼儿则无显著意义;与维吾尔族比较,男女幼儿各年龄组均大于维族,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01)。
结合克托莱指数分析(表3),锡伯族幼儿的身体充实度明显大于全国和维吾尔族,身体形态表现出粗壮而结实。
*表示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表示差异有极其显著(P<0.001)
4 结论
1.新疆锡伯族3~6岁幼儿各身体形态指标符合幼儿“稳定增长”的生长发育一般规律,但各指标增长的速度不同。增长速度最快的为体重,身高次之,坐高第3;胸围增长的速度最慢。三部位皮褶厚度均随年龄增加呈递减趋势并逐渐减慢,3~6岁幼儿体内脂肪分布于上臂相对较多,腹部次之,分布于肩胛相对较少。幼儿的身高、坐高、体重及胸围各指标每年增长的速度不同,男、女各有特点。男女4~5岁组,无论是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及身体的充实度、密度都处于增加最快的时期。
2.通过对坐高指数、克托莱指数和胸围身高指数的分析表明,新疆锡伯族3~6岁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体现了下肢生长快于躯干的变化规律,并呈现出由肢体远端开始发育的趋势。这说明新疆3~6岁幼儿在骨骼、肌肉纤维增长的同时,其内脏器官的发育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其营养、体型的状况较好。但胸围的增长落后于身高、体重的增长,胸廓发育水平及胸部发达程度不高,体型由相对较粗壮,逐步向较细长发展。
3.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幼儿身体形态存在差异。男幼儿的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指标均大于女幼儿,但皮褶厚度小于女幼儿,各年龄组男幼儿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指标大于女幼儿,这说明男幼儿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及身体的充实度、密度的生长发育优于女幼儿;男、女之间人体脂肪含量的不同,在幼儿时期都已存在。但由于男幼儿胸围、体重大于女幼儿,造成男、女幼儿体型上的差异,男幼儿的体型较女幼儿健壮。
4.通过民族间的比较,新疆锡伯族幼儿的身高、坐高、胸围与全国相比差异不明显,与维吾尔族相比,除胸围外都明显大于维族,而锡伯族幼儿的体重大于全国、维吾尔族,因此结合克托莱指数分析得出,新疆锡伯族幼儿形态相对粗壮而结实。
摘要:运用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新疆锡伯族36幼儿,681人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皮褶厚以及相关派生指标进行研究和探索,从而揭示出锡伯族幼儿的身体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疆锡伯族男女幼儿身体形态各项指标呈稳定增长趋势,但性别间、年龄间增速不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不同性别间幼儿身体形态存在差异;男幼儿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及身体的充实度、密度的生长发育优于女幼儿。男女45岁组,无论是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及身体的充实度、密度都处于增长最快的时期。通过与全国和维吾尔族比较,锡伯族幼儿的形态相对粗壮而结实。
关键词:新疆,锡伯族,身体形态,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1]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课题组.中国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91-132.
[2]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中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3]邢文华.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5:148-168.
[4]祁国鹰.应用体育统计案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28.
[5]陈明达,于道中.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87.
【6岁幼儿故事】推荐阅读:
如何上好幼儿园故事活动课的6种方法10-11
短篇幼儿故事:句号的故事01-06
幼儿传统故事08-28
三分钟幼儿故事08-28
等明天幼儿故事10-21
中班幼儿故事教案12-25
幼儿数学故事启蒙01-29
4岁幼儿睡前故事3个07-02
3-4岁幼儿睡前寓言故事01-11
幼儿故事集精选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