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2024-09-15

经济工作座谈会讲话稿(8篇)

1.经济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篇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李书记、吴区长在百忙中专门召集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共商平鲁教育振兴大计,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关注,也充分体现了抓好教育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李书记和吴区长亲自组织这样的座谈会,既是对我们教育工作的特别关爱,更是对我们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作为分管教育的副区长,我在倍受鼓舞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借此机会,我重点就贯彻落实李书记提出的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谈几点自己的认识和想法。

一、深刻认识全面实施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投入,在布局调整、校舍建设、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政策引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可以说,我区教育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发展框架,奠定了非常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客观地讲,我认为我区目前的教育存在三大矛盾:一是政府的高投入与教育的低效益之间存在很大反差;二是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期待与我们的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反差;三是我们闭关自守、坐井观天的状态与外部竞相发展的态势存在很大反差。从全区发展大局看,当前我区正处在大发展、快发展、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区各项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必须彻底解决教育质量相对滞后的问题,把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下大力气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为全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从群众期望看,让子女能成才是人民群众最大的愿望,培养一个人才,实现一人就业,就能惠及一个家庭,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快教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空前高涨。群众对教育的评价,说到底就看质量,我们的质量上不去,群众就有意见,教育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没有解决好。从教育自身发展看,虽然近年来,我区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成绩,高考、中考达线人数逐年提高。但跳出平鲁看教育,与周边地区,特别是省内外一些教育发达的地区相比,差距还很明显,群众不认可、学生外流较多是一个不争的实事。面对这种形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和主攻方向。前不久,李书记提出了振兴平鲁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且亲自联系,和山大附中达成了合作意向,旨在建立稳定的校长、班主任、教师培训和交流机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们正在制定详细的实施办法,力争春季开学后全面实施。做好这项工作,是今后三到五年全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项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我们必须切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抓住机遇,全面落实,借助山大附中雄厚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育管理、优质的教学资源,尽快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力争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创品牌,实现“建设一流校舍、打造一流队伍、树立一流形象、争创一流质量、营造一流氛围、铸就一流品牌”的目标。

二、紧紧抓住全面实施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三个关键

实施好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认为要紧紧抓住三个关键:一是校长;二是教师;三是机制。

1、校长要恪尽职守,承担起提升教育质量第一责任人的重任。我们不可否认,还有部分学校领导质量意识淡漠,自以为是,只纵向比,不横向比,只向下比,不向上比,总认为自己工作做得不错,缺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信心和决心,缺乏提高教育质量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的校长对教育质量研究不深,眼界窄、办法少,凭经验工作,致使所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缓慢;个别校长主次颠倒,不愿意、不善于抓教学质量,甚至潜意识中认为一把手主要抓大事,不应该抓教学等具体工作,认为抓教学是分管副校长的事。我认为,学校的头等大事就是教育教学工作,校长要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学校建设都很重要,但这些工作都是在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校长要切实转变观念,真正从思想上强化质量责任意识,克服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心气浮燥的现象,真正把教学质量当作生命线,带出一个团结务实的好班子,带出一支教有专长的教师队伍,营造一种团结进取、竞争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我和教育局从下学期开始,要坚持定期听取校长关于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工作汇报,组织校长开展工作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选派优秀校长外出考察、参加培训,学习借鉴山大附中等名校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高校长管理教学工作的水平。

2、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主体。教师是教育发展的主力军,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我们将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办好高质量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有效保证。一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树立高尚的职业操守,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笃学、淡薄名利,肩负起教师的光荣职责。要把端正教风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激励广大教师带着强烈的责任感教书,带着对学生的深厚感情育人,以良好的师德促进教育质量提高。二是要强化培训学习。要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借助和山大附中的合作平台,既要走出去学习,又要请进来培训,力争和山大附中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教学资料共享、教学手段共享,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业务技能。三是要培养骨干教师。要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加大对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引导骨干教师从“教学型”向“教研型”转化,鼓励他们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深入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是要加强考核管理。要完善教师评价考核办法,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坚持把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选优和职称评聘相挂钩,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加快教育改革步伐,探索建立灵活创新的提升教育质量体制机制。一个科学的机制,可以选好人、用好人,也可以鼓励人、激励人。相反,一个僵化、落后的机制,水平再高的校长、能力再强的教师也难以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就会成倍增加,教育活力就会丧失殆尽,教育发展就会举步维艰。因此,尽管机制建设、机制创新虽然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但我们无法回避,必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教育运行机制。我的初步想法,一是要在办学体制上有新突破。要大胆借鉴区医院的改革经验,和山大附中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全面引进山大附中的人才队伍、管理经验和教学资源,利用三年时间,打造一到两所在周边地区叫得响的品牌学校。二是要在用人机制有新突破。探索推进校长公开招聘制度,建立起想做事者有岗位、能做事者有职位、做成事者有地位、不想做事者退位的用人导向机制,用制度保证“跑得快的穿好鞋,跑得慢的没鞋穿”。为了实施好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我有一个初步想法,要以区政府牵头,吸纳一批有资历、有经验、懂教育、爱教育的人士,成立一个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领导组和工作机构,专门研究和推进这项工作。三是要在绩效管理上有新突破。一些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活,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岗位津贴、绩效工资不能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调动起教师抓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一步,各学校要坚持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真正把教师绩效考核落到实处,拉开差距,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

三、加快推进全面实施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工作

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区委、区政府在认真审视全区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站在促进全区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要高度统一思想,全力抓好贯彻落实。我和教育局将尽快和山大附中对接,尽快完成方案制定,力争近期举办签约仪式。同时,利用寒假时间,做好全面实施的准备工作。教育局要围绕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专门的工作制度和考核制度。对行动方案的每项工作都要有具体的安排部署,有过程督导,有考核结论,并且最大限度地进行量化,然后根据量化结果,对各学校进行排位并全区通报,年终进行奖惩,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成绩落后的学校,区里要对校长进行诫勉谈话;第二年还没有扭转局面的,建议进行黄牌警告;连续三年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落后的,建议区委、区政府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希望教育局和各学校以振兴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构建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切实规范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我区教育事业的新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是我对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一些初步想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最后,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祝大家并通过你们祝全区教职员工,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经济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篇二

我们这次会议就一项任务, 落实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刚才, 宣教法制处赵晶莹处长代表省局对《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作了说明和解释, 同志们对落实全省档案工作目标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这些意见和建议, 会后我们将认真加以研究吸纳, 进一步充实完善全省档案工作目标制定和考核机制, 力争把档案目标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为落实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 开创全省档案工作新局面做出新的努力。

2012年, 13个市地和2个省管县均较好地完成了全年档案工作目标, 进一步推进了全省档案事业发展。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领导认识不到位, 工作推进不到位, 责任落实不到位, 目标完成不到位等问题, 特别是各市地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 差距在逐渐拉大。从2012年各市地目标考核来看, 90分以上的有5个, 80分以上的有7个, 70分以上的有3个, 其中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相差20分, 需要我们在今后档案工作目标实施过程中, 采取切实有力措施, 认真加以研究改进, 努力把档案工作目标任务完成落实好。

《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 是在2012年我们对档案工作目标与全省档案工作主要任务的衔接路径、检查考核评议机制进行调整的基础上, 根据今年全省档案工作任务要求和各市地的有关意见建议, 进一步进行了充实调整完善, 既注重了档案工作目标与全省档案工作主要任务的宏观衔接, 又注重了档案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进一步明确了考核重点和相关量化指标, 方便了目标的贯彻落实。

赵晶莹同志对《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所作的说明与解释, 是宣教法制处与馆室处、经科处在认真总结近年来目标考核工作实践的基础上, 并征求了部分市地的意见, 经过反复研究、多次讨论修改形成的,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的是通过对每项目标的说明和解释, 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 更好地贯彻执行。

《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制定总的原则是:既要与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相衔接, 也要与各市地工作实际相衔接;既要在宏观上符合全省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 也要在微观上相对细化, 便于操作, 便于落实;既要是一个高标准的、具有开拓性的、开创新局面的目标, 也要是一个经过努力、经过拼搏、经过奋斗可以实现的目标。目标包括11大项45小项, 比2012年增加了1个大项16个小项, 内容增加了36%, 其中的部分考核项目基本保留了《2012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中的相应内容, 但在考核要求、评分标准和所占分值上都有所调整, 有的在内容上作了补充和细化, 有的在标准上作了提高和量化。而大部分的考核项目是依据2013年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精神而制定的新目标, 所以说2013年我们的工作很艰巨, 任务很重。

为了贯彻落实好2013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 下面我讲3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对目标管理工作的领导

档案目标管理工作始于1994年。2004年, 我们按照省政府法制办的要求, 制定了黑龙江省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目标, 开始把工作目标和行政执法目标合二为一。去年, 根据工作实际和大家的意见, 又单独设立了全省档案工作目标。实践证明, 档案工作目标考核推进了全省档案工作任务的落实, 加快了全省档案事业的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档案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意义。

第一, 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是全面落实全省档案工作任务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的全省档案工作目标, 是将全省档案工作任务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层层进行分解, 形成了目标体系, 确保全省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都落实到人, 从而为全省档案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 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是改进领导方法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 全党上下形成了一种共识,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我们通过目标管理, 把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层层分解, 项项落实, 把全省档案干部凝聚到全省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上来, 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 走出了一条靠制度和机制激励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做好工作的新路子。

第三, 全省档案工作目标考核也是锻炼档案干部队伍的重要手段。目标确定之后, 落实好目标关键在人。通过目标管理考核, 进一步强化了激励机制, 调动了广大档案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围绕提高工作任务和效率, 强化工作落实, 形成了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风气。因此,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将目标管理列入议事日程, 切实增强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强对目标管理工作的领导, 层层落实责任, 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管理体系, 并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全省档案工作目标顺利完成。

二、认真组织, 进一步做好目标分解和责任落实工作

省局对目标的说明和解释, 既是为了便于大家对目标的理解和执行, 也是对目标的分解和细化。会后, 希望各地根据2013年的目标任务, 尽快进行认真的研究, 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 对全年目标任务作进一步梳理、分解、量化和细化, 并尽快分解到科室, 落实到人头, 市地同时要分解到县区。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办法, 科学设置权责,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提高目标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强化争先创优意识, 鼓励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 自我加压、大胆突破。要落实工作责任, 明确具体目标、工作重点、关键措施和进度要求, 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 人人身上有指标。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管理网络, 保证目标的层层分解、层层覆盖, 确保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

三、真抓实干, 进一步提高目标管理工作水平

各市地在会后要以落实目标为切入点,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求真务实, 埋头苦干, 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要早动手。抓紧召开会议, 抓紧制定计划, 抓紧研究落实, 要把功夫下在当下, 下在平时, 要自我加压, 加大工作力度, 要争时间, 抢速度, 讲落实, 对定下来的事, 快一点干;迟早要做的事, 早一点干;需要协作的事, 主动配合干, 克服推诿拖延、坐而论道、不作为的消极作风, 避免平时不抓紧, 年终忙应付的现象再次发生。二要沉下去。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 针对工作目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深入基层, 深入实际,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扑下身子, 研究对策, 拿出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一项一项地去攻克, 一件一件地去解决。三要讲实干。各级领导干部不要热衷于当看客、当“侃将”、当玩家、图舒服、图省劲, 要大兴实干之风。要真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 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 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 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不但要落实任务, 确定责任, 还要规定时效, 加强督办、督察、督促, 做到单位一盘棋, 全员齐努力, 人人身上有担子, 个个身上有任务, 不但要催办, 还要帮办、协办。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目标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 创新工作机制, 强化平时督察指导, 突出重点, 破解难点, 提高起点, 把虚事干实, 把实事干好, 把难事干成。

3.经济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篇三

省林业厅:召开厅党组会议,学习传达郭庚茂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认清发展形势,理顺发展思路。一是加大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为粮食生产提供生态屏障。把农田防护林建设与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相结合,高标准完成林网建设,实现农田林网标准化,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绿化网络,提高平原林业的生态稳定性和综合效益。二是加快林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壮大林业经济。积极推进林产品深加工,大力扶持和发展一批林纸、林板、家具和编织等重点木材加工龙头企业,发挥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调整优化林业结构,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按照 “精品、优质、高效”发展方向,通过合理布局,建立木本粮油、优质果品、名贵中药材等特色经济林基地,推动经济林产品上水平上档次。四是加快林下经济发展,促进兴林致富。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加大林下经济开发力度。五是不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林业发展活力。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全省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率达到75%以上,规范林权流转,将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省供销社:供销社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对学习贯彻郭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安排部署。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实质。召开党组中心组扩大会议、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全省供销社系统企业改革发展高级研修班等,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逐字逐句认真研读郭书记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二是围绕中心,进一步完善综合改革的统筹谋划。根据分工方案,结合全省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工作会议要求,全力搞好为农服务,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加快推进综合改革,重点推进基层社、市县联合社、社有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四个层面的改革与发展。每个县级社都要建立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配送中心和经营服务网络,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三是狠抓落实,着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加强项目建设,服务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建设,搞好农资供应,保障农业生产,培育新型经营服务主体,提升为农服务的规模和水平,促进农产品市场交易。

省畜牧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副处级以上干部会议、全省畜牧工作座谈会,学习传达郭庚茂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畜牧产业化集群、生态畜牧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禽屠宰管理体制改革、畜牧业信息化建设等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制定专门分工方案,明确责任单位和联系人,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研究编制发展规划。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和相关省辖市沟通,组织编制《河南省黄河滩区绿色奶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河南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河南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河南省秸秆饲料化发展利用规划。二是积极培育兰考畜牧产业化集群建设。加强与农业厅、扶贫办等部门的协同配合,进一步完善项目台账,共同搞好畜牧业试验示范。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化集群。促进各生产要素向集群高效聚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构建畜牧业投资担保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提高全省畜牧业的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四是促进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发挥“三山一滩”饲草饲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五是加快推进畜牧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点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畜禽屠宰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项改革”,扎实开展畜牧业投融资机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农牧结合机制、畜禽保险机制“四项创新”,增强畜牧业发展活力。

省气象局:迅速召开会议,传达贯彻郭庚茂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进一步做好三农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一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天气会商,做好重要天气过程监测预报工作。二是加强土壤墒情、苗情和灾情的监测,组织田间调查,做好灾情的影响评估工作。三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飞机与地面立体化人工增雨作业。四是强化部门合作,加强与农业、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五是强化部门上下联动,做好与中央气象台的会商沟通,加强对各地技术指导。六是认真做好天气预报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及时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省邮政公司:积极贯彻落实郭庚茂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邮政工作会上下发《河南邮政示范方创建方案(讨论稿)》,广泛征求各地市邮政部门的意见,明确示范方创建目标,制定主要工作措施,继续以县有万亩方、乡有千亩方、村有百亩方的创建规划,开展邮政示范方创建工作,全年完成100亿平方米邮政示范方创建目标。

4.党建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篇四

新年伊始,我到寨坝镇调研,重点是从结对帮扶的角度,对寨坝镇精准扶贫、基层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进行全面了解。早上我们走了 5 个村实地了解,刚才也听了镇党政班子成员、各村支部书记一一发言,总体上感觉全镇工作有所加强,在推动产业发展、群众稳定、乡村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 20xx年工作也都有思考、有谋划。这次来,我想主要有几个目的:一是帮助大家进一步认清形势。特别是认清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大形势,镇村各级干部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对大局要领会,不能稀里糊涂、浑浑噩噩干工作、过日子。二是帮助大家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党委政府根据全年工作安排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村支两委穷尽办法、抓好落实,不等不靠不要,围绕精准扶贫这个总目标抓好 20xx年各项工作。三是协调解决一些问题。各村都把工作目标和存在问题梳理了,从结对帮扶的角度,我们一起来商量、一起想办法解决。

关于 20xx年的工作,县委政府有一系列的安排部署,党委政府一班人要认真研究上情、吃透下情,搭好天线、接好地气,坚决按照中央、省市县委要求,抓好落地生根。具体到寨坝镇,要坚持扶贫攻坚统领,以旅游扶贫为抓手,以全面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保障,统筹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为建好“七个习水”作出应有的贡献。针对脱贫攻坚和基层组织建设具体工作,请镇里面再次认真研究,月底前梳理出需要县级层面协调帮助的村级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办公阵地建设、村级办公互联网络改造“四张清单”,从 3 月份起全面调度推进。在此基础上,全镇上下重点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一个共识”

晓光书记明确提出 “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 ,还要求 “两个责任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 哪两个责任?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哪两个成果?发展成果、党建成果。大家必须要认真领会、统一思想、强化共识。 为什么说抓党建就是抓关键? 刚才镇、村两级同志谈了很多,其中多数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具体工作。要开展好这些工作,关键靠什么?关键靠组织领导、靠人去干。要解决所有问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党建工作核心就是要做“人”的工作,所以说抓好党建,把人选好、用好、管好、教育好,这就是关键。大家必须要增强认识,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把干部的思想认识、作风建设、能力素质提升拿在手上。 为什么说抓作风就是抓重点? 作为基层,重点工作是抓落实。县委政府对当前工作已经安排得很详细了,扶贫攻坚怎么搞、党建工作怎么抓,都已经很具体。我们必须抓好落实,要“靠作风吃饭”,要有过硬的作风,不管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还是生活作风。必须毫不含糊、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同时不仅要去干、还要干好,所以说抓作风就是抓重点。要抓好党建、抓好作风,就要求我们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从严执纪、从严管理干部,只有这样,才能把“两个结果”牢牢抓在手上,全力推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解决“四个问题”

承强书记在乡镇、部门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上专门提出着力解决好“四方面”问题,希望大家认真学习研究领会,对照本地实际抓好落实。 一要集中解决村级问题。 这是我们 20xx年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家要特别重视村干部教育培训和管理,全面提升村干部队伍素质,加大阵地建设、村干部待遇落实等保障力度,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把村级党组织的“火车头”作用发挥出来。 二要集中解决党组织全覆盖问题。 实现机关、学校、园区、企业等各行各业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干,让经济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所有工作都置于党的领导下开展。 三要集中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再次回到抓作风、抓重点上,把之前暴露出来的基层干部作风不实、作风漂浮、欺上瞒下,不认真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对群众合理诉求一推了之、简单信访事项上交县委政府等问题彻底解决。 四要集中解决规矩问题。习水的村干部问题大家也清楚,巡视组来收到的反映 80% 是关于村干部的,去年以来我们处理了大量的村干部,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我们要求各级干部都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过去那些优亲厚友、暗箱操作、雁过拔毛、“麻痹老百姓不懂政策”坚决走不通了。大家要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党纪党规和新修订的《条例》《准则》,镇村干部必须做到“烂熟于胸”,不断增强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对当前反腐倡廉“利剑高悬”形势下仍然“铤而走险”、为非作歹的坚决拿下,从严从重处理。

三、突出“五个重点”

要落实好承强书记的要求,全镇上下必须以党建扶贫工作为总抓手,全力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全面从严管理干部,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干部保障、人才保障和组织保障。具体说来,必须突出以下几方面重点工作:

(一)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深入转变干部思想,解决好观念和意识问题。要有开拓创新意识,做到与时俱进、能“跟上趟”,不能按部就班等靠要。要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质,除了常规的干部教育培训、参观学习外,最主要的是要把干部放到村里工作,让干部“接地气”、让村里的工作“通天气”。

承强书记在大会上算了账,道真、湄潭村干部平均年龄、学历、党员比例很合理,反观我们习水,一些同志特别是民选干部年龄偏大、文凭不高、见识狭窄,要宣传政策法规、自己都读不懂,要搞乡村旅游、自己门都没出过,谈何创新、谈何发展?一对照就会发现我们差距太大,按目前的现状,如果全是民选干部要多少年才能达到道真、湄潭那样的水平?民选干部水平不高、能力不足就要换人,请大家要理解。今后镇里选配村干部要认真考察,村干部自己家庭情况如何、有没有公信力、有没有时间来参与村里工作,如果自己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肯定无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这一点上,寨坝镇去年力度很大,有一定的效果。寨坝镇是我县的“北大门”、是融入重庆的前沿阵地,今年还要继续加大力度、寻求突破。原则上今年每村再增加1 名以上正式干部全脱产到村任职或工作,正式干部不够的马上补充,新招录来的同志“第一站”必须放到村里,不能再在办公室扎堆。在此基础上,各村要力争减少 1 名以上民选村干部,“减人不减编”,将岗位腾出来,聘请 1 名工勤人员,专门负责食宿等后勤保障,解决村级保障问题,为干部“吃在村、住在村、工作在村、生活在村”创造条件。像目前这种“生活轮流坐庄、住宿像住宾馆”,肯定留不住人。

当然,下去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同志、当支书的同志要认真学习,从今天发言的情况看,大家提升的空间还很大,除了向群众、向实践学,还要特别注重向政策、向书本学,要抽时间学习、看书、做笔记,党的基本理论、最新的政策法规要定期“充电”,确保自己“不落伍”。自己有思想高度、有解决复杂问题的本事,其他同志才会听你的。

(二)推行大部门制改革。 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推行镇机关“大部门”制,把“七站八所”整合为职能职责相通的几个中心,进驻大厅集中办公、集中管理,留下少数精通业务的同志到大厅为党员群众办业务,其余人员全部到村工作,真正实现工作重心下移、以村为主。大家一定要清楚,抓基层工作、做群众工作的中坚力量应该是村组干部,部门重点是业务指导,要把村里力量配齐、把工作主要责任落实到村,把村里面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避免一有事就镇里搞突击、村干部反而“袖手旁观”,大家都“费力不讨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好市里明确的“五在村”工作要求。

在这一方面,东皇镇、桃林乡有了较好的做法,部里面相关科室要抓紧调研,形成典型经验予以推广。寨坝镇也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去学习考察,马上拿出方案,在他们创造的经验基础上再求突破、求实效,走出一条先行先试的路子。

(三)全面加强村级办公阵地建设。 要把村级办公阵地建设作为村干部队伍的安身、安心工程来抓,该新建或改扩建、该补充设施的抓紧拿出方案来启动, 7 月底前全面完工。今年的村办公楼建设要作为我县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突破性任务来抓,各乡镇要和组织部签订“责任状”,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去年领任务、今年才动工”。要倒排工期、明确时间节点,比如寨坝镇友谊村,之前因气候原因工期延迟可以理解,但现目前已具备施工条件,必须抓紧装修完工,确保 3 月 20 日前搬入使用,逾期完不成任务的,要对镇、村书记问责。当然,村办公楼修与不修,还得看镇里和村里有没有点子,不能什么都没有只管向县委政府要,大家要多想办法,努力改变以往穷村弱村“穷思想、弱基础”的面貌。比如桂圆村,原有村办公楼就可以置换,用于贴补新办公楼新建。

村办公楼建好后,要合理布局功能设施,特别是要为所有在村工作的同志每人配备1 间寝室,让大家把村办公楼当“家”、把在村工作当成一个固定职业。另外,村级办公阵地不只是村干部生活工作的地方,它更重要的职能是党员群众的公共活动场所,是“村民之家”,是党员群众开展交流、参与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的阵地,要把党员群众的需要摆在第一位。要规范设置办事大厅,所有业务全部在大厅集中办理,方便群众办事。

在村里工作的同志要以规范办公阵地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村里要安排人坐班值班,公章交由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干部坐班保管,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公章背在身上,群众办事还要到支书主任办公室“单独汇报”、或者还要到村干部家里去“意思意思”,要到处去找人。当然,村干部也不能像县机关干部一样坐办公室,不能把自己“机关化”,要经常深入群众、联系服务群众,帮助群众领会政策、理清发展思路。大家都要转变思想观念,把当“村官”当成一项事业来全脱产干,不能当成“打零工”“搞副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就主动退出来,把岗位拿给想干事、能干事、愿干事的返乡民工、外出能人,把他们吸收进来,给干得好的人搭平台、为老百姓谋福利。

(四)强化村级组织“四大功能”。 我们多次强调,村级组织是一级政治组织、不是简单的民间机构,更不可能是拼凑几个人搞成一帮“乌合之众”,大家必须按照县委的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工作,着力夯实基层组织的政治、发展、服务和稳定功能。

一是强化政治功能。 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好上级政策,当前尤其要树立好“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县委看齐,按照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部署,在执行中央政策上不允许有杂音、不允许搞变通。我特别提醒一点:村干部自身的言谈举止要符合一名党员、一名干部的标准,特别是在网络上、在公共场所、在群众面前,不能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群众口无遮拦、信口开河,更不允许说三道四、妄议中央。村级党组织书记必须要有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工作上、作风上不能把自己当成“官”,但形象上、素养上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党员干部。

二是强化发展功能。 村干部是一个责任很大、可以有很大作为的岗位,大家要把在村工作当成一项事业,不能当成副业,不能一心只为了那点基本的报酬,必须要开眼界明思路,带领党员群众走出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当前,最主要的是抓住脱贫攻坚战重大机遇,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找准路子,做好规划心中有数、做好对接积极争取,全面推进农村治理,抓紧完善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

三是强化服务功能。 村干部自身要有服务意识和能力,要服务好群众,把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新农合、计划生育等惠民政策宣传落实到群众中;要服务好企业,有项目落地时千方百计搞好服务,优化服务环境,不能图私利、心术不正,绝对不能吃拿卡要;要服务好党员,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实力,要有钱帮老百姓办公益事业,不能“群众困难你比群众更困难”,如果这样还怎么服务群众。要通过搞好服务来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实现“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

四是强化稳定功能。 作为最基层的组织,村支两委还有项重要的职能是维护社会稳定、保一方平安。稳定是多方面的,既要稳定党员群众的思想、情绪,还要稳定社会秩序。今年县里要求信访量下降一半,大家目标也定出来了,但是怎么下降,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村办公楼要规范布置一间信访接待室,用于倾听群众诉求、调解矛盾纠纷,要建好村民组议事会,发挥好基层组织特别是村干部和村民组长做群众工作的作用。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一些矛盾纠纷县里部门处理不了、镇里干部调解不好,但村干部、组干部出面可能马上就“摆平”了。这些年来,我们淡化了村民组的工作,但实践证明这项工作还是要强化。镇里面要单独预算一定经费用于村民组议事会建设、解决组干部待遇,把群众心目中一些能人、家族里面德高望重的同志吸收到组干部队伍里面来,帮助调解矛盾纠纷,把好社会稳定“第一关”。

(五)解决好村级保障问题。 今年县里将提高村级运转经费标准,运转经费拨下来后,镇里面要统筹好,按月兑现、最迟一个季度兑现一次,及时足额拨付到村,不能一年到头赊账、年底再来结算。凡是县里面拨给村里的经费,镇里面一分不能截留。并且镇里面的财政支出必须首先用于保村级运转支出,村干部的工资要达到20xx 元以上、没达到的镇里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是抓人心的问题,我们要执政,连自己的队伍都带不好,人心都不齐,还怎么凝聚群众、怎么干事创业。这项工作必须落实,落实不好唯书记镇长是问。

5.全县旅游工作座谈会领导讲话稿 篇五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目的是落实今年县人代会关于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议案,落实“政府工作调研督查落实月”活动旅游工作相关要求,与大家沟通交流、深入探讨,共同聚焦旅游产业发展,共同研究旅游推进措施。

刚才,县旅游中心就去年以来全县旅游工作做了详细介绍,各景区开发企业和相关部门都做了很好的发言,尤其是自明主任、宏献主席、玉XX县长提了很好的意见。下面,我简单谈一些想法。

旅游产业是商城的一项优势产业,经过近几年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旅游产业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去年全县共接待县内外游客3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接近20亿元。全县旅游功能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品牌形象进一步推广,尤其是我们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也给旅游工作增光添彩,我县荣获了“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和“2014年中国最美丽县”等荣誉称号。旅游要素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文、疗”八大要素配套完善。营销方式进一步创新,参加了“信阳号”北京旅游专列旅行社同行产品说明会、“2014中国(郑州)自驾车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等活动。同时,行业素质进一步提高。这些年旅游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全县上下各部门、各相关乡镇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各旅游公司积极做好企业建设、管理、营销和产品设计等工作的结果。当然,目前旅游工作仍存在着困难,主要表现在:旅游淡旺季比较明显,旅游产品不够丰富,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旅游要素发展食品参差不齐,存在硬件不够“硬”、软件不够“软”的现象。我们要抓住新常态带来的发展机遇,努力做好旅游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做到有办法、有思路、有决心、有信心。

旅游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4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在新常态下把旅游业作为人民最向往的美好产业、朝阳产业来推出、来培育,作为刺激投资、拉动消费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从全国数据上看,2013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12.38%;从投资的角度看,2014年全国完成旅游直接投资6800亿元,同比增长32%,在其他行业投资偏弱、增速偏缓的情况下,旅游投资一直比较旺盛,而且比全国投资增速高16.2个百分点。同时旅游业态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既有高品质的大景区建设,又有农家乐、美丽乡村等新形态。从国家政策、制度保障、产业发展态势来讲,旅游发展面临着机遇,我们要坚定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信心,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一要加快项目建设,推进景区精品化。今年要围绕着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示XX县这个目标,各景区、各部门抓紧完成阶段工作任务以及年度工作任务,并积极谋划“十三五”工作,把旅游项目落实到年度、明确到具体部门。近两年的总体目标是黄柏山要争创5a级景区、西河和猫儿峰争创4a级景区,其他景区要加快提升品位。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要对照会上印发的“2015年XX县旅游工作任务表”,切实完成年度任务,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力争尽快实现创建目标。

二要完善要素体系,推进旅游特色化。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文疗”八大要素,在旅游特色上实现新突破。要“吃”出特色,依托“中国炖菜之乡”影响力,加快培育名吃、名店、名厨,叫响“商城吃家”品牌。“住”出情感,积极探索农家住宿等新项目,强化本地生活体验,让游客住得舒心、住得安全。“行”出便捷,完善景区间连接路网,建设景区内游步道和自行车通道系统,加快重点景区旅游客站建设,实现重点景区要通公交车。积极配合做好“西安—西河”高铁、高速大通道项目建设,争取将我县旅游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东到上海、西到西安、南到长沙、北到北京,打造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游”出新意,开发山地探险、森林体验、红色教育、文化展览等新型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发展内涵。“购”出意义,深度开发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文化纪念品等旅游产品,扶持1—2家旅游产品购销定点企业。“娱”出互动,民间歌舞进景区展演,在互动中彰显商城民俗文化。“文”出情怀,依托商城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优势,展演《诗画商城》,编辑《商城故事》,建设历史博物馆、文艺创作基地等,展现商城厚重历史文化气息。“疗”出健康,鼓励企业家积极参与康体养老事业,建成一批高标准的养生养老机构,大力推动县城内保健服务业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ppp模式,依靠社会资本和企业投资建设,做好大别山陶行休闲度假中心、西湖湿地、爱馨养老等旅游项目。

三要坚持整体规划,推进服务标准化。围绕“全域大公园”的构想,加快推进旅游标准化创建,促进旅游发展走上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特色化的轨道。要建立符合商城旅游特色,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的四级旅游标准项目框架体系。特别是企业要针对性的制定本企业、本行业的服务标准,完善餐馆服务、汽车运营、景区服务、设施建设、咨询导游、购物娱乐、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今年我们将培养一批运作规范、管理先进、服务优质的旅游企业,评选旅游标准化重点示范企业14家。宾馆、酒店要按照星级标准改造提升,不断扩大接待规模、提高接待质量。规范宣传推介解说,研究编撰红色文化、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轶闻趣事,以标准化的解说服务提高市场对外形象。统一“乡村游”标准,实施“农家乐”量化分级、挂牌营销。积极开展行业资格认证,鼓励旅游从业人员参加资格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四要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优势扩大化。乡村旅游是一项富民工程,造血功能强,惠及百姓广,扶贫效应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农民的增收致富、城乡的统筹协调、产业的融合发展尤其是旅游产业的壮大提升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有10.6万个,营业收入达3000多亿元,超过3300万农民受益。要依托省级生态示XX县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鼓励农户开办农家餐馆、农家乐,组织农家乐从业人员参加烹饪技能、餐饮住宿、接待礼仪、风土人情、食品卫生等技能培训。里罗城等景区要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过程、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鼓励企业参与开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五要创新营销方式,推进形象品牌化。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加大营销的奖励政策。2015年,要继续利用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平台做好形象宣传,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开拓门户网站、网络营销等宣传新模式。把握主客源市场,以郑州、武汉、合肥、信阳、周口、驻马店、漯河、开封、商丘、阜阳、淮南、蚌埠为主要客源地加大营销宣传力度。依托各地旅行社做好宣传,开通更多城市到商城的旅游直通车。积极利用大别山旅游联盟平台,加强与湖北、安徽等周边地区沟通合作,形成独特品牌,策划产品组合,整合精品线路,开展联动营销。

六要强化服务保障,推进环境优质化。旅游企业是景区建设和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促进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大力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在项目审批、规划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支持配合、搞好服务。建立旅游开发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玉XX县长牵头,定期听取旅游开发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旅游事项。今天的会议结束后,请玉XX县长分景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各景区本年度工作,谋划“十三五”旅游建设任务。财政部门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根据各景区投入及效益情况,适度给予奖补。金融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畅通旅游企业融资渠道,探索旅游景区经营权、股权、商标专用权质押和林权、土地使用权抵押等融资方式。国土部门要依照政策法律保障重点景区用地需求,针对旅游项目用地的特殊性,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供地。

6.领导在工作座谈会讲话稿(一) 篇六

《安吉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暂行办法》(安委办〔2012〕 号)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正式印发,将在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由于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且对部门在机构编制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出台了一些新的规定,前期的数据采集等相关工作的准备和正式实施后相关规定的落实任务都很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全力抓好落实。下面,我就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机构编制工作不断加强,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管理方法不断创新,在推进机构改革、促进职能转变、优化组织结构、理顺部门关系、控制机构编制过快增长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上级机构编制部门的充分肯定。

根据20机构编制年报统计数据,县乡(镇)两级行政编制(含公、检、法、司专项编制)1924名,实有1816人;全县事业单位核定编制7864名,实有人数7813人。从总量上看,我县行政编制控制在省核拨行政编制总额内,并且行政、事业单位实有人数都没有超过核定的编制总量。但是,擅自设立、撤销、合并、分设内设机构或增挂牌子,擅自变更内设机构名称、超编进人、因人设岗、政事混岗、无序配备中层干部、人员与岗位不匹配以及在编不在岗有关现象等在一些单位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机构编制违规行为不仅导致人浮于事,加重财政负担,而且难于纠正,分流困难大。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差异。一些部门领导对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制观念不强,意识淡薄,大局意识缺乏。二是编制人事管理力度还不够。长期以来,机构编制管理存在着“重审批、轻监管”等问题,机构编制政策法规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对机构编制违规违纪问题没有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人员录用(聘用)、调配过程中有时忽视单位职能,不能真正做到人岗相宜,严重损害了编制人事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机构编制、组织、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之间没有建立互通共享的信息平台,齐抓共管的机制尚不完善,人员“进口”和“出口”没有归总渠道,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人员变动情况,工作比较被动。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管理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影响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的巩固,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充分认识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全国各地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摸索出来后中央相关部委加以推广的,事实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实现对机构编制的全程监督,有利于建立机构编制、组织、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协调制约机制,有利于推动机构编制管理政策法规的落实,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措施,抓紧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什么是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通俗讲就是通过建立一个电子版的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由机构编制、组织、人力社保、财政以及四家部门协调配合,进行数据实时更新、过程实时监督、问题实时追究、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动态管理机制,使实际存在的机构与批准设立的机构一一对应,实有人员与编制职数一一对应,防止和杜绝超编、混编、超职数配备干部、无序进人和“吃空饷”等问题的发生。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既有必要,也已很紧迫。

(一)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中央和省市布置的明确任务。20,在中央连续出台的有关机构编制工作文件中,都要求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完善管理手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2号)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12月,中组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社部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全面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202月,省委组织部、省编委办、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机关事业单位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通知》(浙编办〔2009〕12号)。4月,《浙江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意见》(浙委办〔2010〕38号)明确要求“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完善机构编制考核、责任追究制度,认真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2011年11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湖州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暂行办法》,于1月1起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并要求各县(区)全面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二)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政府加强自身建设的客观需要。机构编制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顺机构编制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一环,控制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增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从机构编制管理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流程来看,执行与监督环节是管住机构编制的着力点,超编、超职数配备干部、吃“空饷”等问题均发生在机构编制执行与监督阶段。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就是联系执行和监督的桥梁与纽带,它把具体机构、实有人员与批准的机构、编制一一对应起来。因此,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一是有利于实现事前管理向全程管理转变,将机构编制管理的重心从重审批向审批监管并重转移,延伸管理触角,实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的全程管理;二是有利于实现分头管理向联合管理转变,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组织、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齐抓共管的新机制;三是有利于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为县委县政府和部门单位决策提供实时信息服务。

(三)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我县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现实要求。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县机构编制管理的迫切要求,是新时期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机构编制与人员实名相对应的重要措施,是建立机构编制管理协调制约机制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体系,形成机构编制管理与组织人事管理、财政经费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的协调配合和制约机制,实行定编到人、人事管理到人、财政经费核拨到人、社会保障到人,从而强化对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的监督,严格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经费使用和财政经费核拨,规范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序列的秩序,有效防止擅自变更机构设置、违规进人、超规格超职数配备干部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积极稳妥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如何实施,等会儿顾建强主任要作具体部署,我这里不再展开。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关键在落实、重点在实效,我这里就如何积极稳妥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强调三点:

(一)要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能够将诸多环节有机串联,形成齐抓共管局面;能为各职能部门对各种违反机构编制行为进行遏制和约束提供有利条件;更能促进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信息共享,为县委县政府和部门提供机构编制实时信息服务。所以各部门一定要从思想上提高对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为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实施提供良好环境。今天参加会议的分管领导和组织人事干部,要将这个会议的精神、主要内容原原本本地向本单位主要领导汇报,专题研究落实措施,认真做好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切实做到规范操作。

(二)要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协调配合。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离不开机构编制部门、组织部门、人力社保部门、财政部门和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各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的统一领导下,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共同实施。机构编制部门要负责制定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相关配套制度,核准、变更《机构编制实名管理手册》的相关内容,建立和维护《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核准编制使用计划,根据组织、人力社保部门相关材料办理人员出入编手续,监督检查机构编制实名制执行情况。组织、人力社保部门及各主管部门要根据《编制使用核准单》录用(聘用)、调配人员,根据《人员信息变动登记表》办理核定工资、社会保险等手续。财政部门要依据《机构编制实名管理手册》、《人员信息变动登记表》编制和调整部门经费预算并核拨经费。各主管部门要负责本部门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组织实施,执行实名制管理的各项规定,做好编制使用的申报,在核准范围内录用、调配人员,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机构编制人员信息变动情况的申报登记,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

(三)要严肃纪律,切实加强监督检查。进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核心在于各项操作制度的严格执行,切实落实编制使用核准制度、中层职位使用备案制度、人员信息变动登记制度、《机构编制实名管理手册》年度检查制度、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关于中层职位使用备案制度,《暂行办法》第十九条已作了明确规定,我在这里再提一下,该项规定实施后,乡镇(街道)、县级机关部门要进行规范,未经批准设立的内设机构、挂牌机构不予认可,自行设置的机构要取消,确因工作需要调整或增设内设机构的,必须报机构编制部门审批,超职位配备的人员要通过竞聘、轮岗、自然减员的方式逐步消化,今后中层职位任用需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为配合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的推行,此次,一并布置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全面摸清全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底数,掌握中层干部配备现状,弄清机构编制管理违规以及内退、停薪(带薪)留职、长期病假、事假不归、擅自离岗、跨系统外借等人员情况以及虚报人员套取资金情况,摸清乡镇(街道)、县级机关部门行政岗位使用事业人员的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做好自查自纠,县机构编制、组织、人力社保、财政等部门要对核查情况进行评估。对于违反机构编制管理纪律的单位,将视情冻结机构编制、人员调配、职务任免、工资审批和经费核拨,并按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和《机构编制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7.经济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篇七

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在山西召开的中部六省联社系统经济技术合作座谈会。这次会议, 选在第六次中博会召开之际, 是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和中部六省联社贯彻落实总社“七代会”精神, 加强联社系统内部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举措。首先, 我代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总社“七代会”精神, 积极推进城镇集体经济改革发展

今年6月在京举行的全国总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大会召开做出重要批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大力发展城镇集体经济的信心。各地联社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总社“七代会”精神, 尤其要贯彻落实好张德江副总理讲话精神。今年6月15日, 总社下发了《关于学习贯彻张德江副总理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重要讲话的通知》, 要求学习贯彻张德江同志重要讲话, 城镇集体经济战线各级组织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城镇集体经济的认识, 深刻领会集体经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紧密联系本地区, 本单位的实际, 巩固发展“十一五”时期改革发展成果和行之有效的经验, 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 提出推进工作的措施。要加大对集体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宣传, 坚定信心, 振奋精神, 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集体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在持续,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摩擦明显增加, 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集体经济国际市场环境竞争更加激烈。1~7月, 全国轻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了6.81个百分点, 出口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持续下降至15%以下, 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轻工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均有所增长, 但企业亏损也有所上升, 亏损企业亏损额有所增加。同时,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资源环境约束增强, 生产要素成本呈上升趋势, 通货膨胀显现, 集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加大。企业历史包袱依然沉重, 体制性障碍未得到根本解决, 改革和发展的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但总的来看, “十二五”时期集体经济改革发展, 机遇大于挑战。仍然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发展机遇期。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发展机遇期, 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 推进总社、联社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年召开的总社“七代会”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六个方面的重要任务:

一是发挥优势和特色,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的制度优势, 进一步发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劳动和资本利益共享等特点,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积极推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形式和途径。各级联社在这方面要勇于探索, 大胆实践。山西联社正筹备成立山西集体合作经济协会, 吸收个体私营企业, 新农村建设中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镇领导等。这一做法值得各省联社借鉴, 这样做可进一步扩大联社工作基础, 增强联社凝聚力和影响力, 能充分发挥联社作为中小企业合作互助的组织和参与者的作用。

二是深化企业改革, 增强集体经济生机活力和竞争力。把进一步深化集体企业改革作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解决突出问题的根本出路和紧迫任务, 巩固发展集体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紧紧围绕市场需求, 调整产品结构, 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大力支持优势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 实行专、特、新、精发展战略, 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经营企业和“小巨人”企业。优化产业布局, 完善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的产业组织体系, 培育发展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 实现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 推动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各地联社要特别关注培育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的发展, 这既是工业化初期必由之路, 也是发挥个体、集体企业积极性重要抓手, 更是市场的强大需求, 具有强大生命力。

四是大力发展手工业经济, 繁荣工艺美术产业。抓住手工业经济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影响越来越大的难得历史机遇, 充分挖掘和发展手工业产品特别是工艺美术产品的使用价值、艺术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 坚持开发与传承、保护并重, 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 推动完善手工业产品特别是工艺美术企业作坊、工作室、工艺品市场, 提升多方面指导、协调、服务的力度, 培育发展技艺精湛、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艺术精品。山西联社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工艺美术馆汇集了山西工艺美术的精品, 特别在大型青铜器铸造、剪纸、叠锦等方面展示了高超技艺和鲜明地方特色。

五是推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落实和完善职工社会保障。继续做好企业改制中职工安置工作, 摸清债务、资产、人员底数, 研究化债减负、盘活资产、安置职工的措施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统筹解决拖欠职工工资等问题。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妥善处置破产企业集体资产和联社资产, 积极争取政府扶持, 多方筹集安置职工的资金, 千方百计解决职工就业问题。切实落实集体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目前总社已和全国总工会共同下发了调查表, 同时将进一步深入各地调研, 在此基础上, 提出解决方法建议以推动此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六是健全完善政策法规, 优化集体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有关政策措施, 积极争取在项目开发、技术创新、资金融通等方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惠及到集体企业。继续推进《关于促进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早日出台。促使尽快解决集体资产出资人不能依法确定、集体资产监管缺位等突出问题, 推进集体经济建设法规的进程。希望各地联社积极与当地财政部门共同研究, 争取集体资产监管工作在财政统一管理下能授权或委托联社承担资产管理工作。

二、加强联社建设, 充分发挥各级联社的职能作用

各级联社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张德江同志重要讲话精神, 认真履行“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 以增强经济性、服务性为主要内容, 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和经济实力, 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 拓展服务范围, 增强服务功能, 壮大联社队伍, 拓展联合范围, 推进集体经济新的实现渠道和形式, 探索联社新的成员构成模式。

一是各级联社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支持。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要把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抓紧解决集体企业在工资拖欠、社会保障、职工安置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轻工集体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 在项目开发、技术创新、资金融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二是各级联社要充分发挥城镇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职能作用, 成为政府与企业间的纽带和桥梁。要按“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的基本职能要求, 积极推进工作的创新, 使各级联社成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和组织者、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维护者、集体经济政策制定的建议和协调者、中小企业合作互助的组织和参与者。各地联社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开展工作, 要有所作为, 要靠工作成就来争取联社的合理地位。要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 争取在机构改革中实现各级联社的合理定位, 以推进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 充分发挥集体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调整结构、维护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各级联社要强化经济性和服务性, 不断增强服务能力和经济实力, 要从集体经济和联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状况出发, 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 拓展服务范围, 壮大联社队伍, 拓展联合范围, 推进集体经济新的实现渠道和形式。要不断夯实基础工作, 了解企业实际情况, 反映企业需求, 协调解决企业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职工群众反映集中的实际问题。要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探索有效工作方式,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依靠提高人员素质, 特别是提高领导班子素质, 提升工作水平, 增强联社的凝聚力。

三、进一步弘扬互助合作精神, 不断推进联社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

张德江副总理在总社“七代会”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按照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 以资产为纽带, 以优势项目为抓手, 加强经济合作。”山西省联社与中国工业合作经济学会这次发起组织中部六省联社系统经济技术合作座谈会, 是一个创新思路、有益的探索。“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要实现“七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 需要各级联社的共同努力, 确实需要发挥各地优势, 整合资源, 推进联社系统的互助合作。希望大家积极探索, 积累经验, 合作共赢, 取得新成绩。

六省同属中部, 具有地缘优势, 联社社务交往便利, 联系紧密;经济在结构上有很大的关联性, 发展资源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山西作为国家综改实验区, 有政策优势, 为中部六省联社经济技术合作发展也带来新的机遇。有关各联社要抓住机遇, 积极拓展发展空间。要本着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的原则, 搭建好经济技术合作平台, 积极推动六省联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为今后开展更广泛的经济协作奠定基础。要完善各省、市、县联社之间协作工作网络,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机制。积极组织市县联社和企业参加类似中博会的全国性、区域性经贸交流活动。同时要加强各地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 加强中小集体企业的合作, 充分发挥各方的互补优势, 促进共同成长, 实现合作共赢。

希望以这次座谈会为起点, 不断加强联社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社务合作, 打造好全方位合作平台, 开拓更加广阔的合作前景, 为推进城镇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8.经济工作座谈会讲话稿 篇八

七十年来,它像一柄燃烧的火炬,指引着中国革命文艺前行的航程;它像一部亲切的教科书,培育着广大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同时,它也像一块真理的燧石,越经受敲打越闪烁出灿烂耀眼的火花。七十年过去了,《讲话》中的许多话语如今重读起来,依然感到那么精准、适用和深刻。

是什么原因使《讲话》具有如此的魅力?我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确确实实地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文艺观用活了、发展了。《讲话》的意义,已超出文艺的范围,它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讲话》虽说是当年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文献,但它对一系列问题的阐释已成为我们党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座丰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①。此时此刻,我们学习《讲话》,纪念《讲话》,应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应当如何理解《讲话》的现实价值

这里,之所以先谈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有些人认为《讲话》的精神和思想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已经“过时”了。所谓“过时”的说法,就是指它现在“没有用”或“用处不大”了。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我国文化和文艺领域诚然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和剧烈,但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说得好:“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①。七十年来的历史雄辩地证明,《讲话》在思想文化上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比巨大的。

说到《讲话》的现实价值,我认为至少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

其一,《讲话》提出的“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②这一思想,依然是我国文艺和文化方针的坚实基础。《讲话》主张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对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发展道路依然具有指导和引领的作用。《讲话》指出,“为什么人”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许多问题也就不易解决”②。这一见解,对我国现实的文艺状况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讲话》彻底颠覆了旧有的文学法则和书写经验,以其鲜明的姿态和指向,形成了以劳苦大众为主体的文学观念和美学原则,其中强烈的底层关怀和底层叙事意识,至今仍是一个号角和昭示。

其二,《讲话》体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是我们追求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榜样。《讲话》主张:“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②我们党始终号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讲话》可谓这方面杰出的楷模。《讲话》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道路,这对中国革命文艺事业的价值是不可限量的。

其三,《讲话》所形成的文艺理论系统,有许多是发前人所未发的创造性阐释,它使得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现代中国的文艺观念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贯彻,使得作家艺术家的主体性得到极为有力的发挥。邓小平同志曾经说:“毛泽东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确的。他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政治、军事、文艺和其他领域,都有创造性的见解”③。《讲话》可以说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讲话》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地位十分突出,它在文艺观念和思想方法上实现的变革,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讲话》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美国学者梅·所罗门曾这样讲道:“毛泽东在他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大众化和现实主义的重要性。和这一过程相关联的,就是要求运用艺术中的民族性和人民性因素,通过群众的朴实的表达方式和他们自己喜闻乐见的形象,来打开联系群众的渠道。”④这位论者谈到文艺的“大众化”、“民族性”、“人民性”、“现实主义”以及“打开联系群众的渠道”等观念,无疑触及到了《讲话》理论的核心。德国著名女作家安娜·西格斯曾深有感触地说:“谁要是慢慢地、彻底地读一遍这个《讲话》,一定会发现以前所不知道的、但希望知道的许多问题。谁要是把它读了两三遍,就会得到所有问题的正确的解答。”⑤英国著名学者戴维·莱恩在《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一书中,认为“毛泽东也描述了艺术作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模式,用普通的词语论及了它的原料和创作手段”⑥。他还说:“延安《讲话》也被证明具有一种生产力,一种不是提供现成的思想,而是激发读者思想的能力。”⑥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密西根大学出版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译本,译者为该书撰写了长达43页的“导言”,并认为毛泽东是“中国第一个把读者对象问题提到文学创作重要地位的人”,其许多论述都高于他的西方批评者,也高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⑤上述这些国外学者的意见,对我们理解《讲话》的现实意义还是深有启发的。

二、应该怎样看待《讲话》的历史地位

这个问题,同如何看待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是相一致的。我认为,认识《讲话》的历史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放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谱系当中去考察。《讲话》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进行文学理论活动的,其创造性也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的结合中生发出来的。

不妨用一个比喻性说法:如果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发展比作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毛泽东文艺思想无疑是这条河床中水面最为宽广、流量最为宏大的一段。⑦只要研究过近一百七十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对比一下以《讲话》为代表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同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这方面的贡献,不难得出这一结论。

从宏观上讲,毛泽东一生对文艺问题关注的持久和深入,涉及面的广泛与博大,著述和言论的数量之多,内容更具新时代人民文艺运动经验总结的特点,并善于把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结合起来,本身又是杰出的诗人,有着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经验,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是极为罕见的。荷兰著名学者、美学家佛克马就曾经针对《讲话》等文献说过:毛泽东在战争年代那样紧张复杂的工作条件下来抓文艺理论,说明他十分重视文艺。并且说道:“在西方,还很难找到一位政治家对文艺有如此高的期望。”⑤

nlc202309020027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付出了惊人的代价。而这个过程,无论历时之长久,问题之复杂,斗争之激烈,还是为此花费精力之巨大,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仅见的,其理论成果也是最为丰瞻的。尤其是像《讲话》这样的著作,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文艺发展史上都属于翘楚。

如今,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演化,思想界和学术界对《讲话》的评价可能会出现意见“多元”的局面,可能会有人更多地注意它在理论上的薄弱环节、观念上的局限所在以及执行中的过失偏差,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反思性的研究应当秉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原则,应当遵循唯物辩证法的态度,而不能自觉不自觉地中上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之毒。譬如,有的论者把《讲话》看成“‘权力政治’文艺理论”,认为它“偏偏忘了文艺的本性是审美”,认为它只有“政治实用功能”,甚或认为《讲话》编织成了“一条有序萎缩文艺家审美机能的流水线”,这就歪曲了《讲话》的精神实质,走到不实事求是的路上去了。《讲话》实际上奠定了我国新民主主义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指导思想的稳实基础,是真正科学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成果。联系一下现实就很清楚,当前我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界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精神匮乏、内容空虚、脱离生活、价值倾斜、缺少理想、境界低下等现象,一些作品散发着苍白的、绵软的、浓重的商业化气息,这些表面上看是由市场经济机制造成的后果,但深究起来还是能够看到,这正是在《讲话》反复强调的“为什么人”和“如何为”这个问题上出现了毛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正是疏远、遗忘、丢弃、背离了《讲话》精神造成的结果。我们知道,《讲话》为了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人”问题的重要性,曾引述鲁迅的话:“联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目的为必要条件的。……我们战线不能统一,就证明我们的目的不能一致,或者只为了小团体,或者还其实只为了个人。如果目的都在工农大众,那当然战线也就统一了。”⑧《讲话》说:“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②联系当下现实,可以看得出《讲话》仍是一剂解决我国文艺出现的各种弊端的“良药”。

三、如何认识《讲话》做出的独特理论贡献

诚如有识之士指出的,《讲话》的内容有“经”也有“权”。也就是说,《讲话》有些内容具有永久的理论价值,有些只是一时的方针政策性的需要。这其中,《讲话》关于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关系等问题的论述,则是永恒的、颠扑不破的。具体而言,我认为《讲话》独特的理论功绩,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在解决“文艺是为什么人”的前提下,集中解决了作家艺术家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问题,开创了作家艺术家美学观的新立场;二是在高度重视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了作家艺术家主观世界和思想感情对文艺创作的作用和影响问题,提出了作家艺术家审美意识的新理念;三是在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的情况下,通过论述熟悉对象、熟悉语言、熟悉艺术规律等问题,创造性地揭示了作家艺术家审美情感实现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这些论述,可谓是人类文艺思想史上又一次壮丽的日出。这个概括可能不够全面,但它同把《讲话》说成是“文化政治学”的观点是泾渭分明的。

“文艺为群众的问题”,在《讲话》之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已经解决了,《讲话》的贡献是把它提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②的高度。《讲话》集中系统解决的是“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并使这一问题达到了新的理论层次。这是《讲话》的关节点。正是围绕这个问题,《讲话》的许多论述具有推进性和原创性。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比作一个“扇轴”,《讲话》的其他论述都是围绕着这个“扇轴”而展开的“扇面”。从主张文艺与群众的结合,发展到作家艺术家与群众的结合,集中力量解决作家艺术家与描写对象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思想感情距离问题,这是《讲话》深邃而独到的地方,也是把握毛泽东文艺思想精髓的一把钥匙。

《讲话》对作家世界观与创作关系的论述,破解了中外古今文艺史上的一道难题,并具有文艺战略的高度。《讲话》把立场、理论、思想、感情、趣味等都纳入世界观的范畴,指出它们同艺术创作的内在关联。尤其是《讲话》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作家艺术家“必须有的知识”②,更是见解精辟。毛泽东说:“亭子间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吃,山顶上的人弄出来的东西有时不大好看。”⑨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作家艺术家世界观对艺术创作所具有的制约性。1938年4月28日,毛泽东在“鲁艺”作演讲时还说:“艺术上的政治独立性仍是必要的,艺术上的政治立场是不能放弃的,我们这个艺术学院便是要政治立场的。我们在艺术论上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是艺术至上主义者。……在统一战线原则之下,我们并不用马克思主义来排斥别人。排斥别人,那是关门主义,不是统一战线。但在统一战线中,我们不能丧失自己的立场,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方向。你们鲁迅艺术学院要遵循鲁迅先生的方向。”⑩ 建国后,毛泽东依然多次谈到这个问题,明确表示不赞成有人把具备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同文艺创作之间看成“二律背反”的关系。认为“说学了马克思主义,小说不好写,大概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跟他们的旧思想有抵触,所以写不出东西来。”{11} 这些论述,都是为了树立和培养作家艺术家新的审美世界观。我们知道,从30年代左翼文论到延安《讲话》,如何处理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一直是进步文艺理论探讨的一个主题。而到了《讲话》,这个问题算是彻底地解决了。

《讲话》中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论述,关于文艺批评标准是否分第一位、第二位的论述,多年来一直是争议很大的地方。其实,《讲话》在这方面的见解,不但当时没有错,就是现在也还是正确的。《讲话》说得很明确:它所说的“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不是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完全一致。”②它指出:“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我们应该进行文艺问题上的两条战线斗争。”②这样的观点,难道还存在须得去抨击指责的地方吗?对《讲话》中的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有学者分析得好:“政治和艺术这对矛盾,一般地说,政治是主要的矛盾方面,艺术是次要的矛盾方面,政治是占主导地位的,但艺术是基础;在艺术创作上,政治和艺术,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能离开另一方单独存在,只有从对立的统一中把握它的对立面,才是合理的。政治和艺术,有着相互作用,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12}这样的分析是符合《讲话》内涵的。

nlc202309020027

《讲话》是从多方面阐释了审美和审美转化问题的,它甚至承认“文艺家几乎没有不以为自己的作品是美的”②,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责备它“不讲审美性”呢?我认为,这至少是因为对何谓“审美性”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审美性”的内涵是丰富的,绝非单一、片面、绝对的。说《讲话》不讲“审美”,恰是暴露了对“审美”的曲解,是把“审美性”的内涵狭隘化和绝对化了,迷信于形式主义的理论。众所周知,《讲话》所揭示的文艺“审美性”,除了艺术的形式因素外,还包括时代、历史、阶级、政治等社会价值和功利因素在内。《讲话》抓住了审美问题的要害,并且找到了文学家艺术家实现新的审美感受的途径,这一点从《讲话》对语言问题、主体情感体验问题、读者问题、典型化问题、源流问题、接受问题、形式问题、现实主义问题等的论述中,都是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

四、对《讲话》应该开展重新学习和研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并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到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作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①。这一号召和要求,与《讲话》精神一脉相承,是重新学习和研究《讲话》的动员令。

记得,江泽民同志在《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文艺界的同志要认真地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艺论著,特别要认真地学习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邓小平同志《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这两篇讲话,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文艺思想、文艺路线、文艺方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独特贡献,将长期对我们的文艺事业发挥指导作用。”{13}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四个必须”,其中头一条,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14}。明确指出,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指导,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14}。这无疑指明了学习包括《讲话》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的必要性。

毋庸讳言,对于《讲话》的价值和贡献的分析,由于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理念,不同的经历和阅历,不同的立场和取向,不同的分析视角和把握程度,产生这样或那样不同的理解是不奇怪的。但是,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必须承认它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举例而言,以《讲话》对文艺来说到底是“内部规律”还是“外部规律”,就有不同看法。有种意见认为,《讲话》说的都是文艺的“外部规律”,文学研究“要回到文学自身”,就得依靠文学的“内部规律”解决。这便是一种常见的误解。因为只要了解并赞同唯物史观所阐明的普遍真理对文艺活动来说同样是深刻、普遍的内部规律的话,那么,这个争论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剩下来的所谓“内部规律”即技巧、手法、语言、形式等问题,也就可以讲清楚了。道理并不复杂,因为文艺家们如果真的开始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创作的对象和服务的目标,那么,“新的主题、新的人物像潮水一般地涌进了各种各样的文艺创作中”,“工农兵群众在作品中如在社会中一样取得了真正主人公的地位”{15}。倘如此,那怎么能说这完全是“外部规律”呢?

再如,《讲话》中多次谈到知识分子出身的作家艺术家“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个改造”②。有的论者对此很是反感,认为这是“糟蹋”文艺工作者,“异化”作家。其实,这种认识是将正确的合理的意见同贯彻执行过程中曾出现过的某些错误做法相混淆了。《讲话》希望作家艺术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痛苦的磨练”,是为了避免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是为了使文艺“作品为群众所欢迎”②,是为了解决精神境界同创作的脱节,能尽快“进入创作过程”②,这里绝没有“整人”的意思。周扬40年代在延安时对此曾作过解释,他说这实际上是要解决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思想与劳动长期分离的问题,为达成人的两手与头脑的结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指出了道路。{16}马克思、恩格斯当年也讲过:“如果其他阶级出身的这种人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那么首先就要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世界观。”{17}所以,只要把问题和观念放到理论的高度,我们是可以发现《讲话》思想的精辟性和前瞻性的。

坦率地说,目前学界对《讲话》理论意义的探讨是不够充分的,对其思想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也是有欠缺的。我们应该乘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教育的东风,把对《讲话》的学习和研究开展起来,进一步弄清《讲话》中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应该澄清的附加在它上面的错误观点,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永葆理论生机和活力。

实践一再表明,学习《讲话》可以使我国的文艺和文化建设更好地回到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上去,回到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康庄大路上去,回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魂魄中去;学习《讲话》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解决各种各样文艺和文化问题。《讲话》是真的、活的、香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我们对此要有高度的自觉和自信。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3页、第857-858页、第858页、第864-865页、第857页、第852页、第866-867页、第869-870页、第869页、第851页、第851页、第86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5页。

④ [美]梅·所罗门:《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文化艺

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39页。

⑤余飘、涂武生等:《坚持与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当代》,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第79页、第77页。

⑥[英]戴维·莱恩:《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98页、第97页。

⑦董学文:《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

⑧《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243页。

⑨《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⑩《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122页。

{11}《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87页。

{12}《陈涌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2页。

{13}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6年12月17日。

{14}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2年第1期。

{15}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新华书店1949年版。

{16} 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序言》,《解放日报》1944年4月11日。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 欧娟

上一篇:中外差异论文下一篇:羽毛球社团活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