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共12篇)(共12篇)
1.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一
试析传媒文化对电视媒介的影响
论文摘要:“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电视相亲类节目是在媒介激烈竞争压力下的新型产物,虽然它并非由中国媒体原创,但是作为当下生活服务类的典型代表的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却让该类节目的原产地美国的媒体《今日美国报》等都大为惊叹。根据索福瑞城市收视率最新统计,包括所有频道在内的所有节目,非诚勿扰的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牢牢霸占着全国卫视所有上星节目每周收视第一的宝座,《非诚勿扰》的收视率领先当周收视第二名将近180%。
论文关键词:非诚勿扰;电视媒介;视觉文化;商业价值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从麦克卢汉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媒介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媒介特指的就是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媒介是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是信息的物质载体。随着历史和媒介本身的发展,人类在使用媒介时,不断的体现出了自己传播能力的增强,使二者达到了共同发展的目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了媒介,那么人类的信息就无法共享,我们只能各自活在各自的圈子里,与外界的连接就中断了。本文将电视节目《非诚勿扰》作为文本,予以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及对电视传媒的影响。
一、《非诚勿扰》成功之因素
《非诚勿扰》不仅吸引了各个领域的普通观众,也让一些业界学者和专家对它青睐有加。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的周星教授认为,《非诚勿扰》服务而不媚俗,大方而不死板,是非常贴近群众的电视节目。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认为,《非诚勿扰》不仅促进了年轻人婚恋价值观的交流,更加强了中老年人与年轻人两辈人之间的了解,《非诚勿扰》把全家男女老少凝聚在一起热烈讨论,既沟通了感情,也增进了彼此了解,成为一个促进全社会互相了解、家庭和谐的交流平台。中国社科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时统宇则认为,《非诚勿扰》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是时尚而年轻的,但是在基本的道德理念上,还是非常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这无疑让各个年龄的人都在节目中找到了道德观的坐标,加强了对彼此的了解,也对社会更加认同。在主流媒体中,2010年4月13日,《人民日报》评论《非诚勿扰》“娱乐不失大方之态”,《中国青年报》认为《非诚勿扰》是提高社会宽容度的最好注脚;4月24日,China Daily更是以“《非诚勿扰》正在变革全世界的交友节目”(Jiangsu Satellite TV’s If You A re The One is revolutionizing the world of dating shows)为题全面报道了节目。
可以说,《非诚勿扰》已经从一个电视相亲类节目变成全国范围内各阶层广泛参与热议的一个社会话题,成为了当下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并且,非诚勿扰的辐射力已经走出国门冲向了海外,节目不仅在海外华人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不少国外媒体也给予了报道,《今日美国报》网站于2010年5月18日发表了题为中国人被电视相亲征服了的报道。但随着节目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质疑和批评也接踵而至,有舆论认为,非诚勿扰过度宣扬和渲染物质至上、拜金主义等与社会主流相悖的价值观。国家广电总局于2010年6月9日下发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随后,《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连续发文,点名批评《非诚勿扰》,一时间《非诚勿扰》一度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试问《非诚勿扰》是不是十分的低俗、造假、泛滥呢?个人感觉电视节目本来就不该避俗。想高雅可以,去拍摄艺术电影,去排演歌剧大戏。问题在于,电视节目如何不避俗而又不媚俗更不低俗。在《非诚勿扰》里,当男嘉宾陆元龙面对一盏孤灯引吭高歌时,这场景向我们生动地诠释着“英雄主义”与“爱的哲学”。英雄并不总是骑着白马的翩翩少年,英雄更多的时候是被人误解而遭受普遍的嘲讽和冷落,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陆元龙在几位浅薄的女嘉宾面前受尽嘲讽奚落后,陶海燕那一盏孤灯就像一瞥来自女性世界的美丽注视,她照耀着陆元龙!试想,一个男人的奋斗如果没有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理解支持,那个男人的内心将是永恒的暗夜。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在一个不平凡的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位优秀的女人。这低俗吗?在我看来,它揭示着美学意义上的崇高。我相信所有的电视观众在这一刻,都会认真思考和较正着关于理想男人的正面形象。李洋李孟的破镜重圆,也成为《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的谈资。当李孟单膝下跪,请全场来宾和全国电视观众为他作证,他将一生一世爱李洋时,李孟让所有的女孩们都热泪盈眶。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的庄严承诺,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低俗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这些例子构成了《非诚勿扰》这个相亲交友节目的主旋律,任何一个不抱偏见的人都会同意我的看法。也因为江苏卫视既能坚持正确的思想与论导向,又能坚持“雅事俗说,俗事雅说”的个性化风格,这个节目才在短时间内风靡全国,创下了收视率第一的奇观。低俗之风在中国已经没有市场了,拐点出现了。江苏台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就“俗中见雅”地占据了收视率的制高点,而别的省台跟风效颦,结果却并不理想。在众多跟风的电视台类似节目中,似乎只有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在节目质量和包装上能够与《非诚勿扰》相提并论,其他电视台则远远不可同日而语。
二、《非诚勿扰》对电视媒介的影响
(一)视觉文化突出,电视媒介注重“形象包装”
现在,无论是图书、杂志和报纸等传统的印刷传媒,还是电视传播媒介,甚至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正在遭遇着“视觉的征服”。当“读图时代”到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图像侵入了传统上以文字为主的印刷物世界,也正因为“视觉至上”的原则电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介以超凡的色彩和夸张的布局来争取更多的受众。《非诚勿扰》节目中的“形象包装”充分体现了视觉文化的转向对电视媒介的巨大影响。节目的包装非常精心细致,不论是现场整体的环境氛围、灯光服装、化妆以及道具,还是节目的背景音乐、节奏控制等等,都尽量与节目的目标受众——“时尚的年轻群体”贴近。同时节目参与者的装束也十分靓丽养眼、打扮时髦前卫、表现大胆奔放,多位平面模特的加盟更在无形中为节目创造了较多的看点与卖点。
我们甚至可以亳不夸张地说,电视传媒如果缺少视觉冲击力,同时又面临互动式新兴网络媒体的竞争压力,将会立即失去对公众的吸引力。电视传媒越来越追求视觉奇观的效果。今日电视传媒的视觉性高低可以说是传媒影响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代传媒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视觉性或视觉资源的竞争。将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核心竞争称之为“眼球经济”或“注意力经济”上的竞争,乃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较之于其他媒体,当今的传媒奇观,体现为视觉性压倒其他要素,视觉快感的诱惑和追求上升到首位,因而很容易压制受众自觉的理性批判和思考。
(二)传媒文化促使电视媒介商业化与娱乐化
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传媒文化的繁荣程度。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不得不把评判权完全交给了作为消费者的受众,至此,为了讨得广大消费者的欢心,传媒文化不得不将电视媒介推向商业化和娱乐化的道路。
《非诚勿扰》播出一个月内,收视率跃居所有上星卫视第一名,历史性的超过了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每一期节目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比如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宝马女”,牵一下手要20万的“拜金女”,甚至是因出言不逊、不可一世,招致所有女嘉宾及现场调解员乐嘉攻击的富二代等等。诚然,为了讨好消费者,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的是一个主要目的。于是,受众想要什么,《非诚勿扰》就做出来什么,美女,金钱等社会上热议的话题毫不加回避直接讨论,虽然收视率提高了,但是对广大受众的误导与错误的价值观的宣传,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也是传媒文化娱乐化的巨大弊端,它削弱了传媒文化的深刻性,导致其日益趋向浅显低俗的娱乐化,并颠覆了现存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非诚勿扰》创造了很多电视媒介历史上的数据,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电视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为我们社会带来更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思考,希望以后可以有更多的这样的电视节目呈现出来。
2.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二
媒介融合的速度不断加快, 众多类别的新闻媒体也渐渐开始融合。媒介融合对于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只有认清新形势下存在的不良问题, 应用有效的、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 使得电视新闻节目能够良好地应对媒介融合的新形势, 为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扫清道路上存在的阻碍。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媒介融合与电视新闻节目的概念阐述
媒介融合指的就是媒体融合,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媒介融合的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媒介融合的目的就是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传播路径等方面都在进行融合。新时期新媒体不断产生, 为了能够良好地应对新形势的变化, 传统的媒介也在积极地对自身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良。特别是电视传播领域, 媒介融合对其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新闻节目是电视传播领域的重要内容, 受到我国众多人民群众的青睐。以我国某电视台为例, 在该电视媒体中新闻节目占有的比重在十分之七以上。但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 如微博、微信等很多新媒体也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新闻节目的传播受到很大的影响, 很多的电视新闻栏目因为不能得到观众的青睐而逐渐被新的节目取代, 新闻节目在电视媒体中占有的比重也在逐渐下降, 对于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1]
三、媒介融合对新闻节目造成的影响
(1) 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模式造成的影响。依据科学的调查数据所显示, 我国众多的电视媒体中, 编辑类型的电视新闻节目播放的时间有所延长。对于编辑类的新闻节目进行深入分析, 明确其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对网络上的热点事件进行收集, 经过一定的加工编制成为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播放。第二种类型就是人民群众通过终端设备软件, 将众多的新闻素材发布到网络上。这样的电视新闻节目编制, 不再需要派遣记者到相关的事故地点进行采访报道, 新闻节目内容更加的丰富, 而且新闻事件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更加贴近, 不仅能够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同时还能保证新闻事件的时效性。
(2) 媒介融合对于记者角色定位的影响。媒介融合对于新闻事件采访记者的角色定位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在现如今网络时代, 人们在互联网络上对新闻节目进行观看时, 往往会忽略新闻事件采访记者这一角色。媒介融合对于电视新闻编辑风格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以往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途径过于单一。如今智能手机非常的普及, 人们通过手机终端上的新媒体软件, 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新闻信息进行接收和查看, 使得电视新闻节目的观众大幅度的消减。如果媒体不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那么媒体在信息传播市场的竞争力也会下降, 甚至不得不退出市场竞争舞台。以往电视新闻节目的编制, 都是依靠前方记者到现场进行信息的采集。但是现如今电, 视新闻节目的后期编制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络就可以搜寻中众多的新闻素材, 同时新闻采集信息量更大。也由此证明受到媒介融合的影响, 前线记者与后期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四、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应对策略
(1) 增强新闻内容整合能力。受到媒介融合的影响, 新闻事件的传播路径更加多元化的呈现, 同时新闻素材也越来越多, 电视媒体对于众多的新闻内容在选择时也会感觉非常的困扰。所以必须要不断地提升对新闻内容的整合能力, 提升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能力。对于众多的电视新闻事件, 要选择具有带代表性的以及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新闻事件。要注重对新闻内容的再加工, 语言要简短而精炼, 新闻事件的叙述结构也要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要使得电视新闻节目的主体更加的鲜明和突出, 便于观众理解。
(2) 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比较, 电视新闻节目最为不足的就是没有缺乏互动性。想要对此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 新闻事件信息采集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必须要进行转变, 适应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事件信息采集的实际需求。新闻事件信息采集工作人员首先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转变, 站在观众的角度去考虑新闻事件信息采集, 明确观众对于新闻事件关注的焦点, 了解和掌握众多观众的实际需求。媒介融合也为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电视媒体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站, 或者是通过电话热线等形式, 加强电视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对于电视新闻观众给予的意见和建议要引起重视, 对回馈信息进行筛选, 找寻有价值的信息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改善。同时电视新闻节目还需要扩宽传播路径, 与各大网站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网站为平台联合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放, 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成效。这样模式下的电视新闻节目传播, 能够缩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存在的差距, 同时还能加强观众与媒体之间的联系, 为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增加新的生命力。[2]
五、结语
新时期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的发展, 加强了媒介融合的速度。虽然媒介融合使得人们对于信息的接收更加便利, 但是对于我国传统媒体的发展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电视媒体要对媒介融合对其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 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 使得电视新闻节目适应媒介融合的新形势, 为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增加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时郁婷.论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的影响研究[J].大众文艺, 2011 (07) :12-13.
3.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三
当我们谈论文化时,首先要考察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意识形态问题是文化绕不过去的存在。
意识形态多指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领域,属于上层建筑,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体系。“在阶级社会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的意识形态其指导作用和功能主要体现在价值导向功能,服务保证功能和教导育人功能。”“意识形态对文化的指导作用和功能具有强制性,其目的是理顺并规范个人意识的行为遵从意识形态的范式,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控制形式和操纵结果,一般是线性地进行。”[1]简言之,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指导核心,无论是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文化的发展,还是外来文化选择吸收,都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本国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但同时,文化也是意识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文化都体现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诉求。文化的良性发展有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完善。我国要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的指导下进行,离开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约束和指导,文化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和走向堕落。
二 媒介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1 媒介文化的内涵
随着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科技革命浪潮,高新科技催生出了不同的新的媒介形式,我们大致可以把媒介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类可归为传统的印刷媒介,如报纸,书籍和杂志等,另一种就是电子媒介,包括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文化的表现形式也随着传播媒介发展而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并且在一定时期内,多种文化形态并存。我国的文化主要经历了“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萌芽、发展和繁荣,上世纪90年代,媒介文化也渐渐进入人们视线,并迅速发展起来。关于媒介文化的概念道格拉斯的阐述较为典型,“‘媒介文化这一概念既可以表示文化工业的产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形式(即文化),也能表明它们的生产和发行模式(即媒介技术和产业)。”[2]媒价文化较以往的“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等淡化了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用语,更加注重传播媒介与文化的关系。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文化就是一种媒介文化” [3]。凯尔纳认为媒介文化就是一种图像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和高科技文化。如此看来大多数学者们都对媒介文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同,不可否认的是,媒介文化作为一种不断生成的文化,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 媒介文化的特征
首先是它具有广泛的融合性。在当下社会,媒介文化迅猛发展,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大众文化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各种文化形式早已超越国界在全球泛围内交流与合作,相互的渗透和影响,不同文化主导的思想潮流的界限也开始变得模糊和融合。因其传播的即时性与广泛的参与性,媒介文化比以往的任何文化形式更具有包容性和抹平性。其次,媒介文化具有自由、平等、即时交互性。媒介文化由于其特有的传播媒介,网络、电子商务,移动设备等给当今的人们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自由交流的虚拟生活环境和体验,“在网络组织里,信息本身就使得一切事物都趋于平衡……在网络组织中成员彼此平等相等,因为最重要的是信息,它使一切变得平衡。”[4]即使这样,我们也不可片面地理解为在网络社会中不存在权威,“网络权威是凭借着能力和魅力树立起来的,而不用以社会等级或官位、职称作基础。”[5]最后,媒介文化具有创新性和复杂性。由于媒介文化参与的平台不受年龄、职业等的诸多限制,全民参与的浪潮前所未有,网络空间的参与者主要是青壮年为主,因此大大激发了媒介文化创新的生命力,任何一个思想的火花,都可能成为引领潮流的思想或思潮。媒介文化的生成方式也是非性的,它在使用主体的接受,理解,反馈不断循环往复中繁荣。同时媒介文化还受到运营的商业性、视听率,网络安全性的影响,媒介文化不可避免的兼有主流文化的烙印和商业文化的气息以及大众文化的呼声,媒介文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和变化。
三 媒介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1 新媒介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迷失和错位
全球数字化的大环境下,我们每一个人都融入其中而不能置身于事外,数字化的生活是一把双刃剑。在虚拟化的生活中,匿名性和互动性,使得人们的交往变得更加流畅,社会地位、个人素养、职业类别、年龄、性别等都不再成为人们交往的障碍,网络生活中每一个不同的节点,都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节点无限连接,这与现实社会中的层层组织和控制制度不同,在这里已经超越了国界,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信仰在网络上都可以自由交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些赋予了媒介文化新的生命力,但是当每天面对那些海量的信息,深受多元文化观念的强烈冲击,人际交往范围的无限扩大,使得那些涉世未深而又喜欢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们无所适从,以往的家长权威、学校、教师的权威都在逐渐褪色,学生主体尚未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命观等在不断受到冲击和重建中产生了自我的迷失和错位,这对于学生主体的生长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非常不利的。
2 媒介文化的异化使得主体人格、行为方式发生改变,学校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媒介文化的异化,直接表现在虚拟生活中网络行为失范,如网上黑客横行、计算机网络病毒泛滥、电子商务诈骗,网络色情传播、个人隐私曝光、信息污染,等等。由于虚拟生存的匿名性、隐蔽性,自由性,等等,面对瞬息万变的网络社会,政府对网络空间的控制和监管面临着许多技术和法制上的难题,尼葛洛庞用“垂死的鱼”来比喻当我们的法律制度与当今的网络世界,他说,“这些垂死托挣的鱼拼命喘着气,因为数字世界是个截然不同的地方。大多数的法律都是为了原子的世界,在而不是比特的世界而制定的……电脑空间的法律中,没有国家法律的容身之处”。[6]当今高校的学生是网络使用主体,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社会上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痴迷于网络暴力影片、网络游戏等都造成了今天高校暴力事件频发,人格扭曲和交往障碍等一系列校园问题。
3 媒介文化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提出了挑战
媒介文化产生、繁荣于虚拟空间,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新媒介理论,它也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存在。在我们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虚拟空间的思想道德评价和思考是缺席的。任何思想的存在都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与创造,虚拟空间上的道德也正是现实生活中思想道德在新媒体领域中的延伸,但由于我国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严重缺失,网络道德教育内容还是处于空白。再者,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或者是简单全用课件,这都严重缺乏有效的、即时的互动和沟通,教学过程的僵化缺少吸引力,往往造成了学校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孤军奋战之中,早已习惯于网络生存的大学生,很难被吸引参与其中,这两种因素叠加起来,使得高校的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媒介文化的冲击下已经变得收效甚微。
四 媒介文化影响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
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加速现代化建设的社会转型期,对外开放和交流的深入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应,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尤其是文化霸权和文化渗透,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严重的挑战,为了确保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和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宗旨,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动摇,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基础和人才培养后备军。
2 加快网络使用和监管制度
数字化的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而法制建设相对于社会科技的发展则相对滞后,我国针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和监管的法制建设则更为薄弱,就像当年红极一时的柯达胶卷一样,近年来只有少数的摄影爱好者在使用它,胶卷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注意到虚拟化的生活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网上办公,网上购物,网上交流,等等,它在不经意间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数字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犯罪,网络维权、网络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网络监管面临法律空白的尴尬都要求我们必须就网络的使用和监管制定出有法可依的有针对性的法律条文和制度,净化网络环境。
3 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和建设,优化校内道德教育环境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适应历史的潮流,才能与时俱进,确保教育的实效性。高校作为国家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科研单位的前沿,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广大在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其中就包括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网络设施建设及相关的软件管理,配备专门的网络管理与服务部门,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力量,不仅要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查找的便利,同时也要对网上一些不良信息进行随时的筛选和过滤,优化校内道德教育环境。
4 提高德育队伍和学生媒介素养培养
全球网络一体化的急速成型,如何通过网络手段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如何学会有效地使用网络获取有效信息,跨越网络使用鸿沟,令“网络化生存”更有意义,是高校师生面临的共同问题,高校应该注重德育队伍的媒介素养的培训,使教师可以熟练地使用现代媒介手段,开展新颖活泼的网络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之中,结合人文关怀和有效的心理疏导,引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切实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感召力。
参考文献
[1]启绩,等.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和谐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4.
[2]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0.
[3]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
[4]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2.
[5]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共中英党校出版社,1999:220.
4.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篇四
学
院
浅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
班级: 1502
姓名:马金平
学号:***4 一.媒介概念
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往往指买家和卖家或者其它两者之间交接的工具。
“媒介”一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在这里,“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其中,“媒”字,在先秦时期是指媒人,后引申为事物发生的诱因。《诗·卫风·氓》:“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文中子·魏相》:“见誉而喜者,佞之媒也。”而“介”字,则一直是指居于两者之间的中介体或工具。也指在两者或两者以上的人或事物间,从中介入参与其中的活动或组织,表达一种组织形式。
二,媒介的分类
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和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人们对“媒介”的理解和运用也是各不相同和相当混乱的。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龚炜,1988)有时它与传播形式相混:“媒介是一个简单方便的术语,通常用来指所有面向广大传播对象的信息传播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刊、通俗文学和音乐。”(巴勒特,1986)有时它与渠道、讯息混淆:“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等。但是,这一术语常常用来指渠道和信源两者,有时甚至包括讯息。”“当我们说到‘大众媒介’的时候,我们往往不仅指大众传播的渠道,而且指这些渠道的内容,甚至还指那些为之工作的人们的行为。”(戴维·桑德曼等,1991)我们认为,媒介概念的混乱,会引起论述的混乱,而论述的混乱又必然导致理论的混乱,而混乱的理论是无法指导传播实践的。
麦克卢汉
在媒介研究大师麦克卢汉笔下,“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是万物,万物皆媒介,所有媒介均可以同人体器官发生某种联系。媒介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施拉姆曾经赞扬麦克卢汉使得“媒介这个曾经主要是艺术家、细菌学家和大众传播学家才使用的词风靡一时”。但是,这种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媒介理论忽略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正如美国学者切特罗姆所指出的:“他的技术自然主义强调媒介是人的生物性延伸,而不是人的社会性延伸。虽然他想通过传播媒介来追踪人类文化的发展,他的历史学却难于置信地缺乏真正的人民。”
德弗勒
德弗勒也从广义的层面建构媒介:“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用来传播人类意识的载体或一组安排有序的载体。” 即使在狭义的层面上,对媒介的认识也有分歧。有时它与符号混淆:“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前者如文字、各种印刷品、记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信息、传播器材等;后者如声波、光、电波等。””(巴特勒,1986)有时它与载体、渠道、讯息纠缠:“媒介就是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是通讯社、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的总称,一般又称大众媒介。” “严格地讲,媒介就是渠道——即口语单词、印刷单词等。
三.传播媒介的基本特点
传播媒介就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具有实体性,中介性,负载性,还原性和扩张性等特点。1.实体性
在大众传播中,媒介(如报纸、书刊、电视机等)都是用于传播的实体,是具体的、真实的、有形的物质存在。2.中介性
媒介居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使传受双方通过它交流信息、建立联系。3.负载性
负载符号既是传播媒介的特点,也是它存在的前提和必须完成的使命。4.还原性
作为中介的传播媒介,在传播过程中要保持所负载符号的原声、原形、原样,而不应该对符号做扭曲、变形和嫁接处理。5.扩张性
媒介不仅可以使传受双方产生关系,还可以将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所见所闻扩张开来为许多人所共享。
四.受众的角色
接受信息的人,既包括大众传播中接受信息的群体——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个体——参与者和对话人。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
1、信息产品的消费者
2、传播符号的“译码者”
3、传播活动的参与者
4、传播效果的反馈者
五.受众的特点
1.自在性
受众不是某种臆想的东西,不是理论上的假设,而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客观现实,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这就决定了信息接受者中的每一人都有自己的形貌、个性、兴趣、立场,都把自己划归在不同的社会类型之内。2.自主性
受众不是大众传播者的“侍从”,可以任意驱使,而是某种意义的“主人”;不是大众传播者的敌手,专门揭短拆台,而是大众传播这一巨大工程的合作者。受众同大众传播者一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作品的选择、理解与判断,并不轻易为传播者所任意左右或支配。他们虽处于大众传播的终点,是信息的受体,但他们的接受活动从来不是强制的、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自觉自愿的、积极主动的;不是盲从的,而是自主的。3.自述性
受众对信息作品内容的感知与认识不全由传者给定,面对各种信息,每一位接受者都会作出属于他自己的理解与阐述,并据此进行再传播。西方著名案例“比戈特先生”的漫画传播,即能充分说明受众具有很强的自行阐述的特点。所以,如果说传播是传者的自由,那么“自述”就是受众的特权。4.归属性
受众虽不是作为固定的群体而存在,而是自发的、未经组织的人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类可归,心无所系。恰恰相反,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划归在某一特定的接受群体之列。工人与农民,妇女与儿童、球迷与股迷„„他们从心理到行为都将自己视为某一特定的群体。而大众传播媒介也同样有意地把不同性质的各种信息分类集中传播给不同的接受群体,如《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上海证券报》、《足球》等报刊,和广播电视系统的“经济台”、“交通台”、“教育台”等都是。六.受众心理
1.受众的需要
①人是有需要的动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说到底是满足各种需要。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正是受众那些尚未满足的,具体的特定的需要,规定了具体的特点的接受活动。马克思还指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同样,没有接受需要,就没有大众传播。②需求各不相同
需要是受众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心理状态。③需要与传播
受众需要的满足离不开传播 2.什么是外加动机和内发动机?
外加动机是指由接受者以外的重要人物提出来的接受动机,接受信息的目的存在于接受活动之外。内发动机是指由接受者本人自发产生的接受动机,接受信息的目的隐含在接受活动之中。3.为什么说信息接受的真正原动力应该来自接受者本身? 因为就信息接受的实质来说,它是以接受者为主体的一种独立的积极主动的接受活动,而不是受外来力量 的驱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活动。因此,内发动机的作用应该大于外加动机的作用,并居于一切动机作用的中心地位。外加动机也只有内化为受者的内发动机才能真正起作用。4.什么是表层动机和深层动机?
表层动机往往是符合社会规划的,公众能够认同的、个体在明确承认后不会引来非议的接受信息的念头和意愿。
深层动机是一种深藏不露、秘而不宣的或者是连受众本人也不清楚的接受倾向和意念。本来,动机就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抽象意念和想法。5.如何适应和引导受众的动机?
①要根据受众的动机,采集、加工和传播有吸引力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受众的内在动机,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接受活动;
②要在信息作品中适当渗透、融入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以优化受众表层动机,抑制其深层的不健康的阅听倾向和低级趣味,谨防为受众的深层动机所左右,失去传播主体的引导、控制功能;
③要将信息作品的编码、制作水准瞄准一般的或中等水平的受众;
④要适当地控制受众的动机强度,;
⑤要适当地利用受众的外加动机,使其逐步转化为传播者所希望的那种具有积极、主导和增力作用的内发动机。6.受众的心理效应是什么?
受众的心理效应是指传播活动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影响。受众的心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六种: ①威信效应。这是指传播者个人或群体的权威性、可信性对受众的心理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②“名片”效应。这是指传播者向受众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悄悄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使受众产生一种印象,似乎传播者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
③“自己人”效应。这是指受传者在接受活动中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并在心理学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因而提高了传播者的影响力。
④晕轮效应。晕轮是指起风时月亮周围的晕圈。晕轮效应是指受传者在接受活动中将认知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去的接受倾向,从而得出全部好或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晕轮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多的圆圈。
⑤投射效应。在接受活动中,当受传者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有关方面没有提供理解作品的参考信息,而接受对象本身又具有模糊、含混、多义的特点,此时,受传者往往以自己的特性与心理为依据来理解和推断接受对象的涵义,这就是投射效应。
⑥从众效应。这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和受欢迎的。7.受众的心理倾向有哪些? ①共性心理。这是指受众在信息接受中所具有的大致相同的心理活动倾向。
②个性心理。受传者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习惯与实践的不同,使其在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方面形成了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心理特征,这就叫个性心理。
③顺向心理。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正面意义的和顺应传者或媒介意愿的心理活动倾向。
④逆向心理。这指受众受某种预存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产生了与传播者的正确观点相抵牾的思想情绪或心理倾向。
七.媒介差异对受众心理的影响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这些不同的新闻媒介所传递的不同的媒介符号群作用于读者,听众,观众不同的感受器,久而久之会对受众心理品质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媒介的这种差异,就成为各种新闻媒介“扬长避短”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同时受众可以凭借大脑对作用不同感受器的媒介符号进行整合处理,并获得完整的认知。1.媒介刺激与受众的感受器
2.受众心理是受众的内外物质活动的结果。受众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深深地根植与物质活动之中。”①媒介刺激与受众的视觉和听觉分析器。
3.报纸上的文字图片等都是报纸新闻的载体。报纸上的文字图片等刺激物经读者的视觉器官接受后的神经路大体这样:眼睛——大脑的视觉通路——大脑枕叶皮层——大脑皮层上的联合区 4.2.不同媒介对受众心理品质的影响
5.受众心理是媒介刺激在受众头脑中的反映。所以每一种媒介都像语言本身一样,为思维表达和感受提供一个新的方向。6.电视剧除了向观众传送明显的直观的声画形象和故事内容外,还通过传播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准则、生活方式等潜在的文化信息,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2011年武汉电视台在市委书记阮成发的主导下,创立了“电视问政”直播节目,先由电视台播放暗访视频,然后相关官员在直播现场,接受主持人,观众,评论员和专家的咨询。电视问政节目中对问题的大胆暴露,对官员毫不留情的批评,以及官员在电视镜头前的难堪,让市民有种主人翁的快感。电视的这种图,文,声并存的效果是其他媒体所难以企及的。媒介为受众提供大量的信息。受众之所以接触新闻媒体,首要目的就是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了解周围世界的变动。只有掌握了大量丰富的信息,才能维持正常的学习活动、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每日的天气情况,任何风吹草动,都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产和生活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以山东的报刊为例,《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济南时报》、《半岛都市报》等都市生活类报纸因其信息量大、新鲜及时、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而深受读者青睐。而山东电视台的《生活帮》栏目,大量报道观众关心的事、群众身边的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宣传、赞扬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曝光生活中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揭露各行业损害群众利益的黑幕,从而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跻身全国电视台民生类节目的前列。媒介为受众提供娱乐。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新闻媒体作为连接社会信息与受众的纽带,在传播信息、提供娱乐资讯和娱乐内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种调查表明,电视台的各种娱乐节目,电台的音乐节目,以及报纸的趣味性专栏,都深受受众的喜爱。例如,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湖南卫视的《智勇大冲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之声》,济南交通广播的Music88.7等栏目的开播和频道的开设,使受众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身心都能得到极大的放松。媒介对受众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会产生影响。媒体通过播出、刊登积极向上的内容,有助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田园晚风》栏目,之所以能一直受到广大听众的青睐,就是因为主持人的耐心开导,能帮助听众消解困扰,重新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
5.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五
兰州大学 魏文晴
视觉化传播是当代大众传播的一种重要取向,对信息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扩大了信息传播的受众范围和民主程度,有助于建构新的公共话语空间;另一方面却导致了信息的平面化和娱乐化,并有可能导致一种新的视像霸权。
一、视觉化传播与信息传播的民主化
1.信息接触的大众化和民主化
信息传播需要凭借一定的符号和媒介手段,受众接受信息必须有效地解读符号。视觉化传播用视像符号取代文字符号,对受众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印刷传播时代,人们无法逾越文字符号造成的交流藩篱,接近信息、文化是知识精英才有的特权,不识字的老百姓面对书籍只能“望洋兴叹”。但这种局面在视觉化传播时代不复存在了,传统精英的话语霸权被视觉化传播颠覆了。文化水平、阅读能力不再是接触信息的决定性因素,形象生动的画面成为最自然、最流行的信息载体。这在某种意义上扩大了信息接触的民主程度。可以说,视像符号是“民主属性”更高的信息载体,视觉化传播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的全民共享。
2.构建新的公共话语空间
电子媒介时代的视觉化传播导致了一种全新的公共领域。视觉化传播扩大了公众接触信息的民主程度,扩展了大众传播的受众范围,为建设一个更富有“开放”潜能的社会铺平了道路。大众传播媒介将私人生活重新置于公共领域,同样也将公共领域扩展到私人生活中。它提供了更多面向大众的公共信息,促进了个体与其它社会群体的认同,在相当程度上拓宽了在公共领域里对事物进行合法讨论的范围。
如果说印刷媒介时代的非视觉传播扩大、加剧了社会的等级差别,那么视觉化传播无疑成为颠覆这种等级的力量。它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公共领域,不同的团体和阶级都可以参加一般的公共对话,可以公开发表自己对社会的见解。
二、视觉化传播环境中信息的变化
文字符号传播的时代,信息传播注重话语的意蕴,强调信息内在的逻辑理性,关注有关社会人生的宏观问题,终极关怀意味浓厚。然而在视觉化传播时代,传播的信息内容整体上发生了变化,注重渲染形象的感性愉悦,突出信息的视觉刺激,文本的深度、严肃性淡化,信息传播成无深度的平面化,强调娱乐性、故事性、个人体验。
1.信息的去深度、平面化
与文字符号传播相比,视像符号的信息传播出现了一个大转型,即从本质回到现象、从深层回到表层、从真实回到非真实、从所指回到能指。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不再是内在的、深度的,而成为外观的、平面的。
随着视觉化传播的深入,文字信息图片化、视像化,使得文字传达的意蕴被大大消解,阅读蜕化为观看;文字信息平面化,语言直白浅显,突出视觉性元素,用形象、感性、刺激来迎合人们不假思索的“观看”习惯。为了最大可能扩大受众范围,让各种文化层次的人群能够理解,传播信息被最大可能简单化、浅显化。
2.信息传播的泛娱乐化
娱乐是人类的一种生存需求。提供娱乐与监视环境、联系社会是大众传媒的基本功能。但是在视觉化传播时代,大众传媒娱乐功能空前增大,泛娱乐化的倾向弥漫于整个传播领域,甚至使其丧失了提供健康的感性愉悦的功能,沦为毫无意义的庸俗搞笑。这种泛娱乐化首先表现为媒体传播的娱乐信息所占比例大大增加。与印刷传播给读者提供的具有思考余地的、强调认知性、象征性的内容不同,视觉化传播强调的是形象性内容和情感渲染。目前,闹剧题材的影视作品比比皆是,如《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还珠格格”系列等,这些作品呈现出明显的视觉娱乐倾向,其中的“笑”不再具有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之类的作品中具有的开掘、解剖生命意义或社会价值的功能,只是沦为肤浅的视觉幽默快餐。当前杂志、报纸奇闻逸事、明星隐私之类的信息泛滥,“娱记”这个特殊职业的兴起充分证明了信息传播泛娱乐化的倾向。
视觉化传播中的泛娱乐化倾向还表现在新闻娱乐化上。传统的新闻比较强调严肃性,视觉化传播时代新闻报道开始关注感性形象、感官的刺激,追求直接、冲击、同步、轰动的效应。当代新闻传播的娱乐化,指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编播者选择和安排新闻是围绕对受众造成感官刺激的事件而展开。视觉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众对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新闻传播对轰动的追求,于是严肃新闻的比例减少,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娱乐信息成为新闻传播的重点。即使是《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纽约时报》这种相对严肃的新闻杂志也开始用好莱坞式耸人听闻的多棱镜手法夸大包装和报道新闻。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1998年底对美国16家重要媒体进行了1977年与1997年新闻报道对比研究,发现1977年传统的硬新闻与娱乐性新闻比例为32%比15%,而1997年则颠倒过来,这个比例为25%比40%。⑤
三、视觉化传播时代的视像霸权
视觉化传播时代人们对于由视像符号构成的第二世界具有强烈的依赖性。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实现了电影放映,人类由此迈入了传播的新时代。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人类不仅可以将现实再现出来,还可以创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虚拟现实”。电影、电视、网络、电子游戏等媒体借助视觉化手段创造了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影像的生产超越了传统对现实的模拟而转向对模型的复制。在这个视觉化传播时代,人们对形象的喜爱甚于事物,对复制品的喜爱甚于原作,对再现的喜爱甚于现实。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中影像生产能力的逐步增强,影像密度的不断增大,人们已处身于一个视像构建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实在与影像之间的界限消失了,出现了仿真的世界或“虚拟世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往往是基于所观看到的影像,而不是自身的体验与经历。人们已习惯了从视像世界中去认知真实世界,对视像信息有过度的依赖和盲从,视像信息具有了“操纵”、“控制”现实的霸权功能。
视觉化传播在表面的多样性背后有着本质的无差异性,即单纯追求视觉冲击力与感性愉悦,导致了一元文化霸权的出现。人们过分依赖于视像世界,对于其它传播形式不再特别关注,甚至对于真实世界都不感兴趣,视像符号构成的世界便成为了唯一的权威。另一方面,视像传播是在统治阶级和市场资本操纵下运行的,必然要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服务,视像传播的不客观、虚假性会导致新的霸权产生。视像符号的传播受控于那些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利益集团,虽然大众生活在一个视像信息泛滥的世界,但是不可能从视像符号的世界中“看”到所有关于真实世界的信息,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更多时候是视像传播控制者的选择,而不是大众。
人类的信息传播从最初的面对面交流到以文字符号为媒介的纸质传播,到以听觉符号为媒介的广播,到以视像符号为媒介的影视,到以多媒体符号为媒介的网络传播,经历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视觉化渗透在当代大众传播的各种领域里,并对信息的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当人们沉醉在视觉化传播带来的五彩缤纷的视像世界中,并为其制造的民主、自由、愉悦氛围而欢呼时,不能不关注其背后的深度丧失、意义匮乏、过度娱乐化以及新的文化霸权的消极后果。
6.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六
三网融合又被称作“三网合一”, 即指以语音传输为主的电信网、以资源共享为主的互联网、以电视广播业务为主的广播电视网结合成为一体, 进行资源共享, 为用户提供语音通话、数据传输和电视点播等多种服务。但由于各自进入对方的领域且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 在旧有的模式下, 并未出现新的战略性业务, 商业模式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 以云端通信和媒体功能业务统一起来的新三网融合逐渐成为一种可能。通过手机、电脑等交互式设备终端, 并结合传统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形成以大规模高清视频通信为核心特征的新三网融合, 将给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2 三网融合特点
三网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三网合一, 尤其是在以大数据和云端为主导的今天。它包含网络数据传输的融合、内容整合的融合和终端设备的融合, 这三个融合的本质特质有以下几点。
2.1 在技术发展的方向上有一致化的趋势
分析当前三网融合中的各方, 电信运营商一方面提速光纤网络, 提升智能管道能力, 打造平台竞争力, 另一方面也加速内容的整合;广电尽管受困于整合的停滞, 但内容优势仍然十分明显;互联网公司加速向电信、电视领域渗透, 视频网站开始介入电视剧节目和综艺节目制造领域, OTT新业务具备相当的杀伤力。虽然这三种网络相互之间独立运营, 但提供的服务有趋同化的趋势。技术上看, 通信线路都是以光纤为主导的新型网络, 内容资源上由广播电视向互联网开放资源,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内容和资源的进一步整合, 网络和内容层面的无缝对接即将成为可能。
2.2 业务上的相互竞争、渗透和交融
三网融合打破了三方在各自领域内的垄断, 在符合进入准则条件的情况下, 广电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内容优势切入到增值电信业务等一系列基础电信业务, 进而发挥其长处, 补其不足。同样, 电信企业也可以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中国IPTV行业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以及产业链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快速地推进, 使得内容资源的传输更为便捷。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 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网络运营商将在通信、互联网与电视传输业务市场相互开放和渗透。对双方来讲, 挟自身优势, 抢占市场份额的诱惑还是很大的。
2.3 用户媒介习惯的改变
终端层面的融合应该是对受众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 随着终端科技的发展, 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终端成为三网融合新载体。当前, 手机已经成为最常使用的上网终端, 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 而智能电视极大拓展了三网融合新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显示技术的融合发展, 以智能电视为代表的互联、互通的多媒体智能终端成为三网融合发展趋势。目前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三网融合”概念的新型终端主要有互联网电视, 实现电视形态融合, 集成互联网和视频下载功能;还有“TD+CMMB”手机终端或上网本, 实现手机形态融合。从用户的角度上看, 三网融合从终端使用形态上看已经成为可能。
3 三网融合对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的影响
三网融合不是简单的三种物理网络的合一, 也不是简单的相互替代, 而是发挥各自的优势, 整合相关的资源, 进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在三网融合大趋势下, 广电主导的传统电视机构除了通过电视频道播放节目之外, 还可以提供更多诸如电视点播、节目定制等, 从以前单一的节目播放转向打造家庭娱乐信息化一体平台, 实现节目向智能化、个性化、互动化发展。并利用一些互联网的优势, 弥补其不足。
对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而言, 三网融合最终还是要通过IPTV、手机平板或电脑等不同终端来开展业务, 传递信息。但它又并不局限于融合或者创造某些具体的媒介形态, 而是在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的基础上, 通过技术推进和制度整合来构建一个媒介平台,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传统内容单向传播与受众逆向传播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且可以使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得到优化组合, 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4 传统媒介及网络媒介的应对策略
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及终端的发展, 多种媒体融合形成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我国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特别是在三网融合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背景下, 融合所催生出来的新的变革给传统媒体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传统媒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培养专业人才
随着三网融合对媒介、内容等资源的整合, 以原有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为基础的新媒介平台, 将逐步进入相互渗透, 融合。因此具备两者优势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将成为未来的首选。据统计, 目前国内仅3G人才缺口就高达百万, 而拥有3G、互联网技术、软件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缺口则更为严峻。随着三网融合越来越深入和成熟, 必然会催生新业务, 再加上与“三网”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也开始了密集的人才争夺, 使人才短板问题更为突出。为产业储备大量的合格专业技术人才, 才是解决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问题的根本。
短缺的主要人才类型: (1) 复合型。三网融合带来的将是人才结构和知识结构的革命性调整, 这就使得单一技能的人才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具备三网复合优势的人才将更加紧缺。 (2) 专业软件人才。三网融合对软件技术开发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 精通这些的人才明显不足, 因此掌握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专业软件人才成为各大企业追捧的对象, 特别是通信类企业和IT类企业尤为突出。 (3) 融合计算机和移动通信两种技术的人才。
4.2 创新内容
三网融合时代的内容并非再是单纯的音视频内容或者数据业务应用内容, 而是通信语音、数据、音视频以及其他多类型产品结合在一起的相互融合的内容体系。而这个内容体系的运行, 第一层次上是延续传统的内容服务模式, 将互联网、通信网和广电网的传统内容在融合网络上提供给客户;第二层次上, 则是融合互联网、通信网、广电网的资源和优势, 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向客户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服务。传统电视节目必须适应媒介与受众需求的变化, 做到节目形态和宣传策略的创新与转型,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与三网融合时代相匹配。
(1) 改变互动内容服务流程。在实现三网融合后, 电视、电话不再分别使用各自线路, 用户通过一种线路即可获得所有服务。也就是说, 普通用户通过一条网络就可以完成上网、看电视、打电话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 这也意味着, 数字生活将进入寻常百姓家。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 三网融合最简单的体现就是三屏合一。今后, 一个家庭可能会摆两台电视, 一台用来看高清电视, 一台收看IPTV, 而这样的业务由于不同的运营商经营。电脑、手机也可直接接收电视节目信号, 节目清晰度、流畅度与用电视机看电视一样, 不用担心马赛克。移动终端将可以直接添加广播电视接收模块, 随时随地收看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节目, 手机上网速度也会大大提高。
(2) 服务内容的数据库化。在新媒体时代, 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和创造内容, 新闻、知识、娱乐信息海量呈现, 受众面对的是过度泛滥的信息。存储的数据正在与日俱增, 利用传统的存储方式, 我们需要不断地增加存储设备。而且我们的设备利用率最高也就达到50%左右, 有极大的浪费。在云计算网络应用模式中, 数据只要一份, 保存在云的另一端, 你的所有电子设备只要连接到互联网, 就可以同时访问和使用同一数据。三网融合下, 内容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存储体内, 而是放在云端的数据库内, 这就为大量内容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5 结语
当前我国的三网融合已经走过了最困难的阶段, 随着中国三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 整体统一融合的大趋势已是不可逆转。其所涉及的广电业、电信业和互联网产业都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而且我国在这三个产业领域均已有良好的应用基础, 产业体量巨大。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 不断催生新业态, 带动新型终端大量涌现, 在深刻改变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同时, 逐渐形成终端+网络+内容的新平台, 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只要传统媒介工作者在人才培养、内容创新和用户理念等几个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 就一定能在未来的三网融合进程中把握先机。
摘要: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用户从传统媒介转向网络、手机等终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 使得传媒环境开始发生变化, 新媒体分流着传统媒体的用户市场和广告市场, 分食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大蛋糕。有业内人士称, 网络和电视这两大主要媒体正起着信息传播媒介的主要桥梁作用, 若两者不根据时代变化而改变合作方式, 则最终会两败俱伤。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 媒介融合成为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三网融合,传统,网络,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莹.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媒体发展策略[J].广播电视信息, 2011 (03) .
[2]李慧娟.“三网融合”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的新挑战[J].中国电视, 2011 (05) .
[3]郭嘉.三网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媒介融合趋势探析[J].思想战线, 2010 (S1) .
[4]周国华, 丁勤.“三网融合”下的地市级电视媒体的发展之路[J].媒体时代, 2011 (02) .
[5]郭小平.欧洲视听媒体规制变革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启示[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0 (05) .
[6]姚休.融合与对策[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0 (06) .
[7]许斌.面向三网融合的新媒体互动平台[J].现代电视技术, 2010 (09) .
[8]马召平.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嬗变”[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1 (02) .
[9]陶世明.三网融合与新媒体发展[J].广播电视信息, 2010 (10) .
7.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七
一、媒介融合背景和电视新闻基本介绍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新闻媒介的种类越来越多,由于各种需求和科技的运用,各种媒介相互交融形成了新闻报道的巨大变革,出现了新媒体形式。
电视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交流平台,自从他的产生就一直担当新闻媒介的作用在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基础上,在卫星传输与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出现了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新态势、新样式,也同时出现了电视新闻报道方式的新演变、新发展。
二、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发展现状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趁势革新,在更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需要并且体现出了新的发展特性。
首先,在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基础上,在卫星传输与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电视新闻直播。特别是对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依靠的是通信卫星与高科技的传输手段,在新闻传播中具有独特的强大优势,主要表现在:提高新闻时效,使观众产生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展示事件全貌,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面对面直接传播,没有任何中间环节,使观众产生亲历感;调动有意注意,使观众产生参与感。
以我国中央电视台为例 ,2008年我国北京奥运会从开幕式开始几套节目迅速进行全天候的实况直播,中文国际频道经实行24小时滚动播出新闻,全程跟踪并同步、全方位报道竞赛进展及相关事件。
这充分体现了在现代科技支持下电视作为一种媒介运用了新的媒介融合契机整合各种媒介资源加以运用形成新的发展导向。电视直播走到今天,已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不再像以往那样属于“特别节目”了。电视直播强调整体运作,信息与深度报道、访谈与评论衔接得十分紧密,并且更加注重对突发新闻事件的关注。
三、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核心竞争力及竞争策略
(一)电视新闻核心竞争力
电视新闻核心竞争力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在策划、采制、传播等过程中超越竞争对手的核心的资源和能力的总称。
电视新闻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观念、内容、形式等要素的竞争,因而电视新闻的发展路径的创新也主要体现为以上三个环节的创新。
(二)电视新闻竞争策略
内容为王,打造高质量跨媒体节目。台网互动:进一步深化台网融合一体化运作,加强电视节目在新媒体平台的二次传播和再加工再创新。
全媒体全时空:融合报纸、广播、互联网、微博、手机微信等媒体的信息,既有报纸的摘要,广播现场连线,又有网络论坛的互动参与,更有电视直播、微博播报、拍客照片、视频等内容。
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受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内容的生产过程当中。
进行跨媒体整合营销。在优质内容基础上,建立电视与新媒体整合营销的新机制,由单一的电视广告经营向跨媒体多元化的媒体服务转变,建立联动共享的经营模式。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进行组织机构调整。电视媒体要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必须按照媒体融合发展规律,深度整合内部资源,打破台网壁垒对机构重组。
四、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的发展
观念创新:回归电视、回归新闻。 视听本位观念的确立:规范、美感、信息丰富;正确的声画关系;强化现场声画。凸显新闻本体价值、淡化宣教色彩
内容创新。策划的常规化、机制化;加大深度报道比重;强化新闻评论,构建电视主流舆论场;加大媒体融合力度;时政新闻:民生化策略 --
民生新闻:公共化策略
公共新闻:情感化策略
情感新闻:理性化策略
时政新闻:民生化策略。时政新闻一直以来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内容,时政新闻的一直“在场”是电视媒体的特殊使命使然,也是电视媒体为保持其主流地位所需,更是我国特殊历史国情所致。事实上,时政新闻的成功相比其他新闻节目甚至其他非新闻节目更能给电视台带来社会影响力,并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回报率。
新闻联播改版主要措施:第一、头条新闻选择与编排理念的变化;第二、时政、国内、国际新闻、民生新闻构成比例的变化;第三、记者型新闻主播、引入评论员与节目品质的变化;第四、在文风上创新性地运用故事化、口语化的表达。
民生新闻:公共化策略。如果说时政新闻主要代表政府的话,那么民生新闻代表的就是大众了。因为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种新型样态,其不仅关注民生、反映民情,还要表达民意;不仅具有平民视角,而且彰显平民情怀,让观众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亲切随和与感性。这种从内容到形式、从话语到视角的全新转变,是对过去时政新闻高高在上的精英思维传统的一次分道扬镳,因而才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的问世可谓是中国电视新闻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对于民生新闻的基本共识:第一、平民化视角。平民话语权的缺失是电视民生新闻诞生的现实语境,视角的下移是其安身立命之根基。民生新闻站在百姓的立场,是百姓的代言人;第二、民生内容。“百姓事无小事”,民生新闻传递或评说与底层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及信息,有着独特的内容定位;第三、民本取向。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视角与民生内容决定了民生新闻必然以民为本,它关注百姓,服务百姓,为百姓排优解难,,以体现媒体对广大受众的社会关怀。
公共新闻:情感化策略。公共新闻是江苏电视台新闻节目积极打造的又一重要品牌,它跟民生新闻一样都是由江苏电视台率先提出,这自然给江苏电视台带来了极大声誉,尽管当初有人认为有炒概念之嫌(其实炒概念也是一种很好的竞争策略)。而事实上,在中国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进行公共新闻的尝试本身就需要勇气和智慧,因而江苏电视台积极提出自然使其在全国电视新闻市场中取得又一制高点,并与之前提出的民生新闻形成“双峰”效应。而事实上,对于公共新闻的具体出色运作,也的确彰显了公共新闻的魅力和实力。
《1860新闻眼》打出了“公共新闻”的大旗:“我们用公众的眼睛關注国计,我们用人文的精神关注民生,我们创造公共新闻话语,我们搭建社会和谐的公共平台。”
情感新闻:理性化策略。第一、节目形态。采取演播室和户外结合,实现播报方式的创新。既有外场当事人生活工作场所的演绎,又有演播室主持人、专家的现场点评,从而起到既提升节目品味、又有可看性和现场感的收视效果。
第二、去除低俗化、无聊化,彰显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形式创新。形式创新主要包括:第一、报道形式创新。现场报道的强化;第二、播出形式的创新。直播、滚动播出;第三、节目形态的创新。体裁多元化、多种技术手段综合使用、视觉手段的多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观众近年来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通过新手法、新形式、新语言采写新闻报道,进行新闻创新,才能不断推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让电视新闻与观众全方位对接,切实担负起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8.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八
摘 要:国际化和数字化是当前全球发展的两大推动力。数字化是国际化的内核,国际化是数字化的表述和现象。手机内容产业融合发展是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数字技术的内核将会催生手机媒体内容产业国际化的表述和现象。
关键词:手机电视;内容产业;融合;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050-02
手机电视节目内容产品经过商业化、组织化,进而达到产业化。手机电视节目内容产品原先是媒介的附属,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逐渐独立出来,形成同渠道产业并重的产业。因此,推动内容的融合和渠道政策的融合,是保证手机电视节目内容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内容。
1 广电模式与手机电视
“竖井的管理思想,不仅体现在中国部委这一层次,而且在同一个管理系统中,也体现着“竖井”的管理思路。以广电行业为例,广电总局的管理方式是将该行业自身分成电影、电视和广播三个“竖井”系统,对这三类媒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手机电视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原先对电视节目的认识。
①手机电视传输网络发展为手机综合信息平台。现有的国内手机电视网络已经实现了卫星传输,全国已经通过卫星传输移动视频节目,共有66个地面卫星接收站。同时,手机电视网络已经建成了移动通讯骨干网,各省和各大型城市已经建立了手机移动通讯网络系统。我国目前有电信国家干线网4.3万km、省级干线网10万km、地市县分配网近300万km;联通了近3亿用户。
无线网络以及卫星共同构成手机移动媒体媒体的传输渠道。渠道虽然在传输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别,但数字技术对传输网络的影响在于将它们从单一的节目传输通道变成了综合的信息服务平台。在数字化的改造过程中,渠道表现出了基本一致的趋势:增大现有的传输频谱带宽、从单向传输向双间互动转变、可以同时传递多种不同的信息形式。
②传统电视媒体从节目生产商向内容数据库运营商转型。电视节目生产公司和电视媒体纷纷建立了分布式数据库。在广电系统内,各类经营商正在建设“媒体资产管理多媒体数据库”,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建立的节目数据库。
举例而言,杭州的数字电视建设是国内数字电视的试点,其数字电视建设具有代表性。其中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杭州数字电视观众在家中可以收看60套电视节目,收听25套广播节目;利用影视节目资源库,可以点播电视新闻、影视剧和纪录片;利用信息资料库,可以接收政府的电子政务服务,查询新闻、文化、教育、生活、交通、奥运等16大类的信息内容。
③手机电视平台——数字节目集成平台成为主要的销售通道。手机电视平台主要指移动广播影视节目平台。这里的手机电视平台是指全国性或区域性宽带无线数字化节目交换及信息发布平台。手机电视平台建立数据中心,由电视媒体和影视制作公司提供数据服务,建立分散式的电视节目数据库,同时通过国家干线网和省级支干网连接受众手机平台,形成双向节目互动。
④手机电视运营核心—内容类型。手机电视系统依托无线宽带双向互动的电信传输网络,结合手机电视运营平台,可以提供包括节目、信息和服务在内的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关于手机电视的发展,管理者已经对原有的广电管理模式进行了思考、手机电视所带来的融合将在各个层面展开那么,现有的管理体制如何适应这种融合呢?
2 手机电视内容的融合
手机技术的发展,“0”和“1”推动内容的数字化形态的实现,二者形成了手机电视内容融合的基础。手机电视内容融合促使多种多样内容产品的出现,大批数据库公司将会建立,而高速宽带的传输网络则会联通千家万户,大批内容信息的拥有者将会转变定位,成为新的内容提供商
这就造成一个趋势:传统内容提供商将会逐步数字化,而新兴的其他行业的内容提供商也将会不断出现。哪个行业有消费者需要的内容,哪个行业就具备了孕育内容提供商的温床。这导致了四种变化。
第一,大批传统内容行业之外的内容提供者转型为手机内容提供商。这无疑给内容产业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更为重要的是,原先一些属于公共领域的信息提供者,会转变为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内容提供商。例如,图书馆凭借其拥有的强大信息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内容提供者。如何界定这些资源?如何看待这些内容的商业转化,需要政府扩大内容管理的范围。第二,个人作为一个个独立的手机内容提供者,将会成为重要的手机内容创造力量。这些将其产品商业化的个体数量众多、形式复杂,且是跨行业、跨媒介的经营活动力量。如何控制、管理和规范这些商业活动,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跨媒介和跨行业自由交易的政策。第三、作为手机内容产业的重要销售平台.即数据库集成公司,将随着手机内容产业市场需求的发展而大规模地发展。这些数据库集成公司存在于不同的行业,但是其技术基础和销售模式日渐趋同。在这种情况下,同一性质的销售平台分布在各个行业、如果分头管理,势必会使销售平台面临不同的产业政策和行业管理规范。其结果是:在产业政策推动力强的行业中的公司,竞争优势明显;而处于产业政策保守的行业中的公司,则会处于不利的地位,有可能逐渐被淘汰,最终消失。此外,手机内容销售平台会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领域,政府必须对同一属性销售平台制订统一管理的政策。第四,手机多媒体产品的发展。随着手机内容的融合,平台销售的产品都是手机多媒体的内容产品而在原先的“竖井”模式下,对新媒介产品采取了分别管理的方一式、其管理政策是针对不同的媒介属性进行的,因此需要针对多媒体传输制订相关的管理政策。变化已经发生,管理制度正面临着更新,而管理思路也需要转变。
3 从“竖井”走向新媒体融合
新媒体融合导致了“竖井”模式的倾倒。“竖井”模式下原先彼此独立的内容行业,面对着横向融合的冲击,纵向体系作用逐渐减弱,纵向一体化的各个环节将会“分裂”,逐步横向融合成一个个复杂的群体。面对手机内容融合的横同动力,要想保持原有的管理制度已经面临着种种问题,而新的制度必须满足媒介融合和产业融合的发展要求。基于这样的假设,新的制度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①各个行业系统建立开放的管理制度。在国内,涉及到内容产业的行业管理系统通常是封闭的。行业结构采取了纵向一体化的结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纵向一体化的各个环节采取限制准入的政策。但是,技术发展下带来的融合,既推动了本行业进入其他领域,也促使其他行业要求进人本行业系统。“竖井一相互倾斜,各个环节需要横向联通。这就要求各个行业系统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降低甚至取消行业准入的政策性壁垒。推动传媒领域的相互投资,鼓励媒介不同领域之间的相互融合这体现了政府对行业系统逐步开放的探索。
②管理制度中“标准之争”发展到标准统一。内容的融合产生了大批新兴的内容提供商,他们来自其他的行业,因此采取标准的管理政策便成了内容产业管理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管理标准的一致性,能够为内容产业的参与者提供一个统一的经营规则,进一步保证合理、公平的竞争,从而形成平等的交易模式。到目前为止,新兴的内容提供商和传统的内容提供商都处于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商业模式的逐渐成型,管理者面对的是以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对内容提供商的管理标准正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标准”之争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各项经营机制中。因此,通过各方面标准的探索,最终要对标准进行整合。
③新媒体产业制度以制度创新为特色。从产业内部政策来看,在手机内容创作、内容流通和消费者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纵向变化;原先产业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都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制度的创新,一方面在于原有内容管理体制的改造,另一方面在丁新的管理制度的创造。
除新媒体内容产业外,国家的一些相关法规也面临着数字化带来的创新,特别是在内容产业交易的核心环节——知识产权的保护上,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中国对内容生产知识产权的保护属于《著作权法》范畴,但是,著作权法范畴的有些规定也不能适应目前新媒体数字内容的权利保护。目前,法学界对新媒体数字内容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领域,不断有新理论出现。产业政策之外的制度创新属于一个更为广泛的领域,而相关领域的制度创新相应地也会对新媒体内容产业的制度创新产生影响。
4 手机内容产业政策的启示
国内手机内容产业的重构迫在眉睫,因为无论是媒体自身的变革,还是电信的产业发展,内容都成了瓶颈。在如何发展、壮大手机内容创造力的生产与销售方面,原来的政策思路似乎已经走到尽头。单纯依靠行政鼓励,如“五个一工程,“精品工程”,只能是一相情愿的尝试。数字移动产业已经破土而出,压制和无视都是不合理的。政府和市场都存在自己本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所以,需要通过种种博弈,在两者之间寻求发展的空间。从有关的产业化论述中,我们应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第一,对于这个特殊的成型之中的手机内容产业,完全的市场经济和政府管制都是行不通的,因而,需要一个鲜明的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
第二,当前的手机文化产业扶持重点依然是硬件,这是无用功的做法。手机文化产业的源泉和核心,是手机内容生产和手机内容消费。脱离这个重点而希望得到产业发展,那是缘木求鱼。
第三,手机内容产业成型的核心是什么?是从手机内容产业自身的制度形成的、推动手机内容逐步脱离媒体进而独立的、创新力量的规棋化和商业化。
第四,政府角色从严格管制到适度的放松。放大自由创作的空间,加强引导和事后惩戒的立法,都能给手机内容产业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9.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九
一、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新的媒体环境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媒介融合的演进, 让媒体中的交叉人才被广泛的启用和重视, 这为地方院校培养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地方院校多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 在这样的形势下, 地方院校可以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 培养跨媒体的人才, 设置专门的专业方向, 培养实践能力强的专门型人才, 顺应媒体行业的整体发展和需求。比如, 地方院校可以根据新的媒体环境的需求, 进行专项的培养, 集中训练学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应用能力和技能, 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在交叉媒体间进行运用的技能和能力, 提高学生对媒体融合的意识和操作力, 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培养应用型的专门人才, 这不仅能提升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 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为地方院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所以, 媒体融合的发展, 不仅为地方院校提供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更为地方院校在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面创造契机。
二、有利于开发更多的师资来源
地方院校由于地域位置、自身发展的局限等多方面的原因, 而普遍存在着师资力量上的欠缺, 不仅师资力量短缺, 整体质量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 从理论再到实践, 在整个环节中, 地方院校的师资很难做到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很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实战经验, 也几乎没有检验过真知, 很难在教学过程中, 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这对于基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院校而言,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很多地方院校也在尝试着聘请其他重点院校或者工作在行业一线的专业人士作为外聘教师, 展开教学和讲座, 但很多时候也是对传统媒体和媒体环境的教学, 创新性少, 也没能形成系统的师资建设和师资队伍, 尤其是在新的媒体环境中, 跨媒体的师资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外聘教师的教学可能很大程度上也难以满足现在的教育内容。在新的媒体环境下, 媒介融合的推进, 使得跨领域的人才迸发, 在人才培养方面, 可以设置更加适合当下媒体发展的课程和实践项目, 进行跨媒体的人才培养, 与传统的外聘教师相比, 可以从跨媒体领域聘请更多的应用能力更强的行业人才和实务型师资, 使得教学的内容更“接地气”, 更结合时代的发展, 更填补了地方院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打开广阔的办学门路
虽然整体的媒体环境处于融合时期, 但是很多媒体在媒介融合中还处在逐步探索和验证的阶段, 尤其是地方媒体也在步步试探和学习。这为地方院校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地方院校可与相关的媒体进行合作, 展开科研和实践研究, 不仅实现了接地式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同时体现了地方院校的地域优势, 有助于地方院校进行学生的特色培养。在媒介融合时代, 地方媒体也需要新鲜的思想和血液的注入, 一方面帮助他们实现在新的媒体环境中的重生, 一方面实现创新。实践是媒体的最大特点, 地方院校与媒体进行结合, 一方面有利于地方院校将学生推送到媒体进行实践, 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媒体的实际操作, 同时输送教师一同实践, 弥补媒体在学术和理论上的缺失, 另一方面, 在媒体与地方院校的互动中, 地方院校可与地方媒体一同进行创新, 既实现创新生产, 又进行创新教育, 同时地方院校还可以与媒体单位设置相应的订单式培养方案, 既可以满足媒体单位的人才需求, 按需培养, 适应媒体的环境发展, 帮助媒体进步, 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地方院校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定向的培养方式也为学生更好地培养专门的技能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合作中, 不但媒体和学校可以实现互动和互补, 学生还可以就良好的实践条件和环境, 及时地参与实践, 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也打开了学校培养人才的新门路。
四、有利于培养专业特色
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 大多是从重点院校的专业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模仿, 多以传统的模式培养新闻传播人才, 追求大而全的教育模式, 尤其是在现今, 设置此类专业的院校愈来愈多, 学校之间的竞争本来就激烈, 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培养必定会给地方院校带来发展的瓶颈。如何在群雄中冲出重围, 成为每一个地方院校要考虑的问题。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要谋求发展, 必须要从社会的需求出发, 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办出自身的专业特色, 从传统培养模式出发, 寻求学科个性和特色。
随着媒介融合的推进,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 社会对于能够操作新媒体, 进行多媒体整合和新媒体策划、公关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和发展的人才是地方院校寻求专业发展的新出路。新的媒体环境, 为地方院校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培养方向, 在培养学生时, 可以定向培养, 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实际需求, 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不但能够为社会输送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还可以提升学生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 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 还能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媒体进步作出贡献。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有利于地方院校形成专业特色, 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综上所述,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的变化, 也给地方院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在提升地方院校教育水平方面, 有着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为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 地方院校如果能够正确而及时地利用起新的媒体环境所带来的机会, 便可以在新时代寻找出自己的新出路, 为自身的更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摘要:媒介融合的推进带来了媒体环境的变化, 其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 媒介的变化对作为高等院校的生力军的地方院校新闻传播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融合,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特色培养
参考文献
[1]闵阳.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
[2]杨卓臻.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创新[J].商业文化, 2012 (10) .
[3]张晓静.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J].新闻爱好者, 2010 (10) .
10.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十
1 二维码定义
二维码主要是指利用特定几何图形,在平面中结合规律分布黑、白相间的图形,是信息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现代传媒融合背景影响下,二维码不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在广告、数据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人们利用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便能够了解相关信息,满足自身需要,企业可以将产品等信息通.过二维码的形式展现给受众[1]。
2 二维码广告特征
二维码作为一种新型广告形式,可以建立在任何介质之上,如报纸、杂质等,能给受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相较传统广告而言,二维码广告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优势。
2.1 受众主动性强
传统媒介广告传播主要以主动形式,如WAP广告等强行侵入,致使受众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广告效果并不明显,而媒介融合下的二维码广告形式将受众消费方式作为基础,由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索取发展形式,受众在兴趣驱使下,主观关注某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扫码活动,深入了解广告信息。
2.2 内容立体化
传统广告表现形式具有一定局限性,不易保存,无法为人们提供进一步了解的机会,而二维码广告形式能够打破传统版面约束,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工具,将文字、图片等多样表达形式结合到一起,为受众呈现更加丰富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广告成本,更加立体地展现了公司形象等方面内容。
2.3 明显互动性
传统单向广告传媒在传播过程中无法有效获取受众反馈信息,只有通过广告调整才能够了解受众的感想及态度,且存在一定滞后性,无法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支持;二维码为企业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搭建了重要桥梁,有效增强了企业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体验,受众通过评价、留言及在线交流等多样化形式,将对产品、服务的感受及时反馈给企业,企业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进一步调整提供支持。
3 二维码技术在广告业发展中产生的影响
3.1 明确了解广告效果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逐渐已经意识到了广告的重要性,在产品推出之前,会加大广告投放力度,宣传造势,引起消费者关注,提高产品销售量。然而,受到预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企业不得不考虑广告成本投入问题,如何精准地投放广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二维码技术作为媒介融合下的产物,以其在广告传播中体现出来的快速测评、数据精准等特征,在帮助企业精准了解广告投放效果方面产生积极作用。企业通过智能软件系统掌握受众接触量,可为科学营销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拓展产品营销渠道
我国为了规范广告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对电视广告内容等方面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促使企业逐渐将广告投放转向新媒体工具中。二维码广告为广告投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突破传统广告形式的局限性,有效延长了广告投放及受众事件,降低广告成本,提升了企业产品营销效果。
3.3 丰富广告传播方式
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受众获取信息实时性不尽人意,而数字化产品计算机等产品之间的结合,为受众创建了一个共同的环境,让人们能实现跨地域、实时性消费目标。另外,传统广告投放时间是有限的,而二维码广告的即时、移动等优势,能让人们按照自身的兴趣了解相关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维码广告形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广告传播方式,促进了我国传媒广告事业进一步发展。
3.4 实现精准营销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前提下,精准营销成为企业产品发展的核心,只有明确营销目标,才能有效提高企业营销效益。企业借助新媒体传播技术,构建数据库,了解用户们的收入水平,兴趣倾向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分众化营销策略。例如:Cookie技术作为当下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通过该项技术能够了解用户IP地址等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逐渐在人们生活中的3G、4G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不仅为媒介融合二维码广告增添更多新鲜血液,而且会为二维码广告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数字化发展目标。
4 结论
综上所述,二维码技术作为媒介融合中的一部分,在拓展广告渠道、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
参考文献
11.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媒介融合 全能型记者 核心能力
无论是在大众传播领域还是大众传播教育界,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下一个热门话题。业态的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去支撑。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入,传播业界渴望两类人才,“一类是能在多媒体集团中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①我国的新闻传播院系只有少数几家设有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绝大部分只开设了几门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与实践相比都显得滞后,再加上媒介融合在业界也兴起不久,其发展规律和对人才的需求,都还没有在专业教育中得到体现。本文主要结合新闻采编人员展开。
全能型记者(有的叫全媒体记者)不仅要会采、会写,还会拍摄照片、制作视频、音频,会编辑整合各种信息,将一条新闻作多样化处理,为不同形态的媒体提供信息产品。多媒体整合传播策划与管理人才,必须精通各类媒介的特性,知道技术发展为传播提供的可能性,知道如何运用各种技术使传播内容得到更好的表现和获取最大收益。
我国的新闻传播院系通常是按照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有的把广告专业放在传播学名下)、编辑出版学设置专业。除了广告学,其它专业都主要以培养采编人员为主。而且专业的疆域分明,如新闻学的培养目标是为报刊培养记者和编辑,与此相应,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报刊编辑等,不开设数字音频技术、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编辑与制作这些课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也一样不开设报刊编辑之类的课程。媒介融合所要求的全媒体记者如果按照传统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显而易见是培养不出来的。可行的办法是改革——根据传播业界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进行改革。这就是“变”。死守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体系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媒介融合现实,不能培养出符合传播实践需要的新闻教育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所以,“变”是必须的,关键是在哪些方面“变”。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迫切需要改革。
首先,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决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既然媒介融合要求全能记者和编辑,那么,课程的设置就必须体现“全能”性。如新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除了传统的采写编评外,还应该设置手机媒体、网页制作、广播节目制作、电视编辑与制作、网络传播基础等课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也需要增加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比如特别需要增加各类消息、通讯、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的写作课程,这是由于广播电视新闻运用声音和画面进行表达,学生在思维习惯上往往具有直观性、浅显化的特点,在思维的抽象性、深刻性上需要向以文字为表达符号的报刊新闻学习,否则让他们以文字为符号,遵循文字的线性思维方式,写作以深刻见长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时,会显得别扭。由于媒介融合大多以数字技术为平台(如平面媒体的网络化),因此,跟大众传播密切相关的数字技术和网络新技术课程要多开设。
其次,要对实践教学(主要是实习)和实验室进行改革。
以往由于专业的界限比较分明,导致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也因为专业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多选择去报纸和期刊等媒体实习,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多选择去电台和电视台实习。而媒介融合的现实却要求记者和编辑掌握多媒体,具备多种能力。要做到这些,在实习时,就必须要求学生分阶段在不同类型的媒体进行,比如二年级在报社,三年级在电台和电视台,四年级在网站和具有融合媒体平台的媒介集团。总之,在教学计划里,要体现这个要求。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新闻院系必须有意识地建立不同媒介类型的实习基地。另外,由于大多数新闻院系还没有媒介融合方面的课程,在实验教学上就没有这样的教学项目,实验室也就没有媒介融合方面的设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等少数院系有这样的实验室和媒介融合实验教学项目)。没有的,就要尽快建立(或与有融合媒体平台的媒体建立共建),设立多媒体传播的实验教学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介融合的理念和知识不仅仅停留在意识中,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动手能力。
需要明确的是,在业界,真正的全能记者和编辑是非常少的,一个融合媒体记者(或叫全能记者)在新闻现场既要文字采访、记录、写作,又要摄影、摄像、录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很多新闻信息稍纵即逝,容不得记者一个一个的换采访工具和采访方式。对于文字记者来说,他在采访时还能够兼顾的大致是录音和拍一些照片,再要去摄像就比较困难了。教学方面也是一样,在四年的时间里,其实无法把学生培养成样样精通的全能记者或编辑,而只能以一专为主,尽量多能。如果要求全能,处理不当的话,很可能造成什么都是浅尝辄止,没有一门深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结果最多只能成为一名新闻技工。我国的全日制新闻本科院系并不以培养这样的新闻人才为目标,技术和学术兼备仍然是本科新闻教育的追求。无论媒介生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闻教育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始终不变的,这就是面对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不变”。有的研究者已经认识到了这种“不变”——李建伟认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如何把握“融”这个度,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不管怎么融,学生应该有一种专业精神。金月成提出,在全媒体时代,如何从万变中找到不变以应万变?大融合媒体时代,是不是代表学生什么都要学?他认为这个不变就是“采”和“专”,采是广义的采写,专是专业性。刘笑盈表示,在当前实践热的教育背景下,我们应当有一种清醒。实践这东西很简单,三个月就会了,学不会的是知识,是理论。他认为,媒介的融合只是一种战略形势而不是本质,如何在变化的形势中挖掘并发展一种不变的本质,才是新闻教育者们要做的。②
那么,哪些是不变的呢?
这应该是新闻职业不同于其它职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也就是从事新闻业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它包括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将新闻信息进行编码制作成一个个由不同符号组成的新闻文本的能力、将这些文本传播到特定的对象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的能力,等等。这些能力在任何媒介生态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要求不变。
这种能力就是新闻敏感,是从事新闻采编必须具备的一种特殊的的能力。西方学者布伦特认为,新闻毕竟与法律、物理、历史有很大的不同,知识体系并非新闻的全部内容,判断能力才是新闻教育的核心所在。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没有对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大小的判断,就没有后面的采写和传播。无论传播环境如何改变,只要是新闻传播,这都是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新闻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不变的主题。
其次,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不会改变,保障这些要求的技能教育也不会改变。
新闻报道要真实、公正、平衡,这些要求在媒介融合时代也不会改变。需要注意在媒介融合中,不能让技术的进步冲击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比如,在任何条件下,扎实深入的采写作风都不能丢。“新技术与‘三贴近’本来并不矛盾,但是现在很多记者依赖电话和互联网采访,有的甚至养成网上来、网上去的惰性,靠粘贴、拼凑、剪辑来完成报道任务。新闻报道必须落实‘三贴近’,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却对三贴近形成挑战。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不可不变。但还有不可变的,就是坚持‘三深入’,落实‘三贴近’。”③
新技术并不必然影响“三贴近”,也不必然冲击新闻的真实、公正等,关键还是要扎实进行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作为准记者和编辑的新闻专业大学生来说,就显得更加重要。当然,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理想还不够,还必须具备实践它的能力和技巧。比如,平衡报道就有一些特定的技巧,这些技巧在报刊新闻中可以用,在网络新闻中也可以用。把特定的素材写成符合传播要求的特定的文本,也是一项不变的任务,“无论技术如何改进,媒介如何融合,编辑和新闻专业人士无不认为,如何撰写好故事仍然是排在技能学习的首要位置,而且写作是新闻专业人士需要学习的最基本技能。”④因此,对新闻业务中的基本技能的教育也不因媒介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总之,保证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以新闻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业理想,以及为实现这些理想和道德的采写编评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教育不变的任务。这基本上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内容。此外,尽量使学生丰富人文、自然各学科的知识素养,特别是通过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学习,形成扎实、深邃的思维能力,也是新闻教育不变的目标。
【本文是2011年度广州大学教研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部“2+2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①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新闻战线》,2005(9)
②杨成杰、严功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对策思考——2010年全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年会会议综述》,《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③陈芳,《复杂环境下端正新闻观的意义与方法——专访中国记协党组书记、专项教育活动负责人翟惠生》,《中国记者》,2011(3)
④徐沁,《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8:134
(作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
责编:周蕾
12.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 篇十二
两化融合是指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信息化成为工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常规手段。信息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不再相互独立进行, 不再是单方的带动和促进关系, 而是两者在技术、产品、管理等各个层面相互交融, 彼此不可分割, 并催生工业电子、工业软件、工业信息服务业等新产业。两化融合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新四化”的表述中, 把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列, 突出强调了信息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把它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道路和主要发展方式。信息化就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路径和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将同步发展。
信息网络技术是当今时代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 正在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在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的推动下, 计算机应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 计算机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基础性、普及性的特点。计算机课程的普及使得计算机类专业与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置越来越接近, 课程主要结构和内容趋于一致, 体现在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优势逐渐减小甚至丧失, 客观上造成了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 就业质量不高。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如何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 以应对计算机普及带来的压力, 走出计算机类专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小的困境, 已经变成高职院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1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发展中的主要困境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计算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必备工具, 不少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已经与计算机技术融合为一体, 在各专业的课程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这些非计算机专业在拥有计算机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的同时, 又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就业竞争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社会上需求的是不仅具有行业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对计算机类专业来讲, 由于特色不够明显, 在一些行业内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 就业前景日渐堪忧, 直接影响到报读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逐年减少,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发展日益困难。
2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计算机类专业普遍缺乏特色
虽然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在开设之前都对行业进行了调研, 但调研基本上是采取邀请业内一些专家进行座谈的方式来研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构建。造成不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培养模式趋于相似, 设定的教学目标大同小异, 突出体现在专业名称一样、设置的课程基本一致, 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学大纲, 采取理论讲授结合上机操作相同的教学方式, 普遍缺乏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 产生了企业用人需求的多样性与专业人才培养的趋同性的矛盾。
2.2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普遍缺乏行业企业背景, 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多采取纯技术的课程设置理念, 造成了培养出来也是只会计算机纯技术的学生。而在一些社会调研显示, 社会上对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是要具备相应的行业基本知识, 并且有一门专长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要加强技能的培养, 突出行业企业背景, 合理地调整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2.3 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IT企业的项目通常要以团队形式进行分工合作开发, 项目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是重要的要求。所以, 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提出的要求之一。可是一些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认为在学校主要应该学习好专业知识, 掌握好专业技能就可以了, 对职业素养可以在以后工作中慢慢培养, 不看重锻炼和培养职业素养, 较为明显的现象就是在工作中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互相沟通协调的能力比较差, 对签约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诚信缺失严重, 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持有排斥态度。
3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发展的思路
3.1 开发以信息服务为特色的计算机类专业发展新方向
2013年8月14日, 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信息消费是一个宏观的概念, 涉及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全球信息产业发展来看, 信息消费涵盖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管理消费等领域, 覆盖信息服务, 如语音通信、互联网数据及接入服务、信息内容和应用服务、软件等多种服务形态;覆盖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多种信息产品;还包括基于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云服务等间接拉动消费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因此计算机类专业发展应以信息服务业作为新方向。比如客户服务工作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客户是每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主体, 为客户服务是现在所有企业在售前、售中、售后都必须做好的一项最基本的商业运作计划。
3.2 创新特色复合型计算机类专业发展方向
高职类的计算机专业, 想要体现出自己的专业特色, 就需要把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与院校内尤其是行业内的一些特色专业相结合, 利用本行业的资源优势, 依托行业岗位群, 办出有特色的行业性计算机类专业。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更好地为高职特色专业的发展服务, 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更多的实用技能, 成为有行业特色的复合型人才, 拓展其职业发展空间,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例如开设物流信息技术这一复合型计算机类专业。将物流管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互相结合, 培养的是既懂得现代物流理念又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物流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设置该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时, 可以从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物流技术的软件开发等多个方向来开设课程。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特色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大力挖掘具有行业背景的特色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计算机能力。
总之, 高职院校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 应该是以职业技能为重点, 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来设置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计算机类专业要探索与挖掘新的专业发展方向, 要谋求新的发展空间必须通过向社会提供特色服务和开辟创新之路来实现。
参考文献
[1]苗圩.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破解工业转型升级难题[J].2013:8.
[2]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S].2013-8-14.
【媒介融合对电视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推荐阅读:
媒介融合复习10-16
媒介文化论文07-29
人大代表媒介素养论文10-17
教师媒介素养优秀论文11-04
浅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与理解12-17
语文现代媒介素质教育模式论文08-23
高中美术教学同生活审美教育的融合论文06-16
广告媒介的优缺点11-19
媒介专员工作的岗位职责概述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