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精选8篇)
1.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一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早在《关于 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指出“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基础教育存在着“五育”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不和谐的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教育的“畸形儿”,严重影响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构建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全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泉港区的成立使本区的教育事业有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建成了示范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区镇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双高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学校的装备还很不足,很多学校达不到十配套,尚需投入大量资金;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太少;辍学现象还很普遍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与各所学校开展“共建”活动,村、老协会、退休干部协会为各校排忧解难;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很多“奖教、奖学、助学”基金会,很多同志主动到各校担任校外辅导员,共同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很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机而不可自拨,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外面的斗欧,有的像成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无言的规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就读的学校会办好、子女会读好书。但是,家长的整体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不能经常关注孩子,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这也是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环境。
二、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的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是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的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开创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这样的管理,能更好地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沟通和融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确保既定办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关注教师对人格尊重的需求,对平等竞争的需求,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对情感鼓励的需求,对探索科学知识的需求。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教师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学校的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就感。
3、用行政人员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精通业务,对教师的工作能起指导作用,让教师从内心里佩服行政,自觉服从领导。
三、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1、校园环境的和谐
一所环境幽美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加强校园广播站、图书室、音乐室、文化橱窗、学报、板报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各种文艺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层次。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力争把学校变成现代文化、时代文明的发源地,创设美化、绿化、知识化、健康化的校园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
2、“五育”的和谐发展
我国教育方针历来强调受教育者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的和谐发展是改变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单一追求智育的现状,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五育”的和谐发展就是素质教育的本质体现。有专家指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和谐发展并不意味着学生各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育的整体效应。在增长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思想道德素质、劳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能和谐共进,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可靠的接班人奠基。
3、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感受和经验体会的过程。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使校园的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现,都能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2.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篇二
1 企业家要加强自身修养, 强化责任意识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联组会上指出, 广大民营经济界人士要以强国富民为己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
根据对承德市民营企业的调查结果, 并结合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对目前民营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如下:
2.1 生产竞争力方面
被调查企业中产品生产周期在10天内的占50.9%, 及时供货率达到80%以上的占到被调查企业的75.6%, 产能利用率在70%~80%较合理范围内的占34.5%, 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的占42%, 68%的被调查企业售后网点在1~10家之间。
调查表明, 多数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组织能力, 在面对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变化时, 具备一定的生产调整适应能力, 总体的生产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民营企业产品的质量还是比较理想的, 但目前民营企业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力度不够, 售后服务网点较少, 反映了民营企业在追求卓越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不足。
2.2 管理竞争力方面
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 大多数按生产性企业组织形式构建。可能是由于股权集中等原因, 集权型是民营企业重大决策的主要类型, 被调查企业中有48家, 约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87.3%, 而采用民主型决策的企业不足10%。同时民营企业具有较快的决策速度, 重大决策时间在1周内的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71.3%。这些都为其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 但民营企业需要加快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和方式的步伐。
2.3 创新竞争力方面
调查显示, 承德民营企业中约80%以上主要从事工艺创新, 而民营经济界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民营企业家必须加强个人修养, 自强自律, 自信自爱,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放开眼光, 与时俱进, 拥有爱国报国的信念和宽厚博大的胸怀,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不断通过正确的财富分配途径, 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对员工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和关爱员工,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 将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事业结合在一起, 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
2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六中全会《决定》指出, 社会要和谐, 首先要发展。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民营企业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坚持科学管理, 增加投资、增加利润、增加就业、增加税收, 不断充实、发展和壮大自己, 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就是对社会和谐的最大贡献。
3实行人性化管理, 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长期发展的基本保证, 对于能够创造较大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创新的企业不足20%。另外在创新方式上, 模仿创新的企业有16家, 占样本总数的29.1%;引进创新的有14家, 占样本总数的25.5%;自主创新的有19家, 占样本总数的34.5%;与其他企业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的有6家, 占样本总数的10.9%。表明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和联合开发能力有待提高。被调查民营企业本身的R&D (研究与开发) 投入平均水平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1%。在被调查的企业中, 进行R&D (研究与开发) 活动的仅有23家, 占全部调查企业的41.8%。表明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差距较大。
2.4资源整合竞争力方面
根据调查结果, 承德民营企业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人数比例超过10%的企业只占16.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人数比例低于5%的企业接近50%。表明目前在民营企业中, 高层管理者的结构和素质尚不能达到现代企业的要求, 员工文化层次不高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同时, 民营企业还存在着管理技术人员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另外, 民营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总体上说明民营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还需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丁伟斌, 荣先恒, 桂斌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选择的实证
分析[J].科学学研究, 2005, (10) .
[2]李富忠.山西省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 2008, 5.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民营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充分尊重和切实维护员工权益, 保证员工享受各种保障, 做到尊重劳动者、保护劳动者、善待劳动者。
民营企业要认真执行劳动法规, 尊重和保护员工合法权益, 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 办理社会保险及工伤保险, 按时全额发放工资, 提高员工的待遇, 改善员工生产、生活条件, 正确看待员工作用和贡献,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劳工标准接轨的劳动标准, 富有人道和尊严的劳动标准乃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广泛开展“关爱员工, 实现双赢”和“企业家关爱员工, 员工关爱企业”活动, 努力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建立。
4 坚持诚信守法, 维护社会公德
道德和诚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与核心。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本道德规范, 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前提, 也是企业的立业之本和发展之基。法制是社会和谐的制度保证, 民营企业要遵守一切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个人诚信, 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民营企业应当以法规为准绳, 以诚信为基础, 以关爱为责任。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 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提倡勤俭节约, 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讲诚信、重信义、守信用, 依法经营, 质量取胜, 公平竞争, 打造诚信企业,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这是企业立身之本, 也是企业与社会、与政府、与企业、与公众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这样做, 既有利于社会平衡和社会和谐, 更有利于企业家个人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5 争取公平公正, 维护企业权益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主要内容,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民营企业既要为自身的发展争取更加公平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 要积极争取和维护自身享有公平公正的权益, 如市场准入、财税金融支持、土地使用、外贸出口以及财产权维护等, 企业要与政府的互动, 积极配合政府落实各项政策举措, 使企业在平等、和谐中加快实现新的飞跃。
民营企业也要公平地对待社会其他群体、特别是自己企业的员工, 努力维护他人的公平权利与利益。民营企业要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多做贡献, 在合法经营、勤劳致富的同时, 要积极帮助后富者走向共同富裕, 这也是民营企业创和谐、树形象的重要实际行动。
6 建设生态经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 滥用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造成今天这样与自然不和谐相处的局面, 企业要承担相当大的责任, 其中包括民营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要承担相当责任。
民营企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 积极投身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 节约能源资源, 严格按照环保局的要求, 对所有项目进行环评认证, 推行ISO14000系列标准认证, 从企业的产品设计、材料选购、工艺制造、安装使用等所有环节和活动都严格按标准要求, 自觉采用循环工艺, 加大科技型、节能型的设施投入, 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 在企业内部建立立足于生态文明的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体系, 逐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消费, 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也为自己创造绿色GDP。
7 积极承担公益慈善责任, 倾情回报社会
民营企业家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要增强感恩和回馈意识, 热心社会慈善事业, 积极参与支持公益事业, 踊跃投身慈善与公益事业事业。要把企业发展的宗旨定位在“服务社会, 造福人民”。在民营企业中积极倡导“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扶危济困、共同富裕、义利兼顾、德行并重、发展企业、回馈社会”的奉献精神,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鼓励企业参加文化、卫生、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的改革和建设, 鼓励企业扶危济困, 援助鳏寡孤独和失学儿童等, 鼓励企业向希望工程、彩霞工程、红十字会等捐款捐物, 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爱心和力量。
“实际上, 现在许多企业家已经在致富思源, 富而思进。截止到去年, 据不完全统计, 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最先提议发起的‘光彩事业’在全国共实施光彩事业项目9765个, 到位资金523亿元, 培训人员200万人, 安排就业210多万人, 帮助495万余人摆脱了贫困。”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王鹤龄先生表示。
为民营企业如何通过慈善事业发挥社会责任感?一些政协委员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先富起来的企业家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可, 就应该履行帮后富的责任, 可以把资金投到那些利润很薄, 但对贫困地区能起到带动作用的项目;可以把财富直接投向教育、残疾等社会福利事业。另外, 国家应该通过税收政策, 来鼓励企业向社会捐助。
有社会学家表示, 由最初的单纯追逐利益到现在的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是社会发展和企业家成熟的必然历程。将对人的关爱和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与追求企业利润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是中国的企业家日渐走向成熟和理性的标志。
总之, 民营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 运用战略眼光,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注重公平正义, 恪守诚信经营, 规范经营行为, 倡导生态经济, 热心公益事业, 倾情回报社会, 勇于承担起促进企业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 推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实现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杜兰英, 杨春方, 吴水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博弈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 2007, (1) .
[2]Kernaghan Webb.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的最新发展[J].管略, 2006, (9) .
[3]张峻峰, 张锋.全面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原则与机制[J].WTO经济导刊, 2007 (1) .
[4]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出版社, 2006.
[5]单忠东.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查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6]崔江水.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核心竞争力稳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J].WTO经济导刊, 2006, (5) .
[7]正在制定中的ISO26000社会责任标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6, (8) .
3.企业社会责任和构建和谐社会 篇三
[关键词] 构建和谐社会 企业社会责任 为己利他
一、 企业社会责任释义
学术界和企业界都一直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由于侧重点不同,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不同定义。每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都是有价值的。笔者认为阿奇·卡罗(Archie B Carroll)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和模型更有助于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因此,特别加以介绍并以此为本文的理论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
卡罗的社会责任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经济责任。企业首先须承担经济责任。企业应该是一个以生产或提供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为目标,并以公平的价格进行销售的机构。二是法律责任。企业须在社会规则——法律的框架内开展活动。三是伦理责任。包括那些为社会成员所期望或禁止的、尚未形成法律条文的那些活动和做法。消费者、雇员、股东和社区认为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能尊重或保护利益相关者道德权利的,凡能反映如此信义的所有规范、标准、期望都是伦理责任所包括的。四是企业的自愿/自由处理或慈善责任。企业的自愿、自由处理或慈善活动或行为被视为责任是因为它们反映了公众对企业的新期望。慈善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契约关系的一个构成部分。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是有区别的,后者一般不是道德或伦理上的要求。
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就须同时履行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四方面责任。用更实际更能体现管理目的性的词语来说,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应该努力去:盈利;遵守法律;合乎伦理地做事;成为好的企业公民。这个定义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具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和谐社会的贡献
企业作为多元社会的一个利益群体面临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既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是企业与社会的契约。而企业自身由于其特殊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秉承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在平衡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企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力
据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七位,其中23.8万户国有企业拥有资产总额13.5万亿元,国有大型企业拥有资产占到56.4%。大企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小企业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据统计,31999年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的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左右,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2.企业可利用自身资源协调平衡各种关系
企業可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为地方筹措社会事业发展资金做出贡献;为整个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为吸纳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优先的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意图做出贡献;为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存量基础优势和增量的最大可能,并由此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和极大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为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并通过企业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带动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缩小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最终形成资源——产业——市场的良性发展体系。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于秩序的社会,她需要我们调动一切劳动、知识、管理、资本和技术的活力,发掘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企业拥有的资源优势来自于国家所有企业组织的集合规模和优势。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他们具有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明确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企业通过增加投资,新增项目,扩大就业,同时通过科学安排劳动力,扩大就业门路,创造不减员而能增效的经验,尽量避免把人员推向社会。ISO8000是一个旨在解决劳动力问题,保证工人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国际认证体系。这一标准明确规定了企业需保证工作环境干净卫生,消除安全隐患等,切实保障了工人的切身利益。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获得ISO8000国际认证,不仅可以吸引劳动力资源,激励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管理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获得美誉度和信任度从而实现企业长远的经营目标。
第二,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减少生产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降低能耗,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使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此外,通过公益事业与社区共同建设环保设施,净化环境,保护社区及其他公民的利益,缓解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严重,人居环境恶化间的矛盾。
第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缓解贫富差距,消除社会不安定隐患。一方面企业可集中资本、管理和人力资源优势对贫困地区资源进行开发,扩展生产经营,获得新的增长点,同时弥补贫困地区资金的不足,解决当地劳动力和资源闲置的问题,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公益活动帮助落后地区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事业,既解决当地政府因资金困难而无力投资的问题,又通过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和消费者认可程度。
三、“为己利他”的社会责任
过去很多企业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是尽义务,就连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都称此为“善举”。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不计成本的善举,则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持续多久呢?
笔者认为,应该从更深层次来挖掘切实可行的机理。阿马蒂亚·森指出,建立在契约协议上的行为可以使囚徒共同选择最佳策略。因为,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要增进别人的利益,有时也需要牺牲自己的短期利益;甚至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也应该积极增进别人的利益。程恩富、胡乐明在对罗尔斯均衡进行检验时假设:买卖双方分割1000单位货币,买方出价,看卖方是否接受。假设买方出价X,卖方接受,则卖方可得X,买方可得1000—X;若卖方拒绝,则双方收益均为零。作为一个追求最大化的理性主义者,无论买方提出何种分配方案,卖方的最优策略是“接受”。实验结果表明,就买方出价而言,500的出价占有最大量的比例,就卖方而言,卖方的拒绝率在7%~23%之间。就买方的收益来说,若他出价是X,被拒绝率为Pi,则他的平均收益是(1—X)(1—Pi)。其平均收益与出价的关系见下图,它表明,买方出价越接近500,其得到的收益也越大。
买方指定出价的平均收益图
上图买方指定出价的平均收益图实验结果表明,在信息对称和公开的情况下,任何一方想要增进自己的收益,都必须要增进对方的收益,至少要在对方能接受的一定区间内开价和还价。而买方的收益分布表明:随着对让渡对方的收益的增进,自己的收益也在不断提高。它证明为已利他可以促进双方收益改进从而保证持久合作。
综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和主动的。因为只有企业所在的社区、地区、国家的经济、社会都发展了、进步了,企业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企业也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目标。
四、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首先企业应该履行好经济责任,为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最直接的说就是盈利,尽可能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企业在遵纪守法方面做出表率,包括遵守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动保护法;完成所有的合同义务,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承兑保修允诺;带动企业的雇员、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共同遵纪守法,共建法治社会。
第三,伦理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企业应努力使社会不遭受自己运营活动、产品及服务的消极影响。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企业,增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定尽职尽责。
最后,企业的慈善责任。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直接关系人民的最根本利益,也直接决定着社会安定与否,和谐与否。企业应充分发挥资本优势,为发展社会事业,为成为一个好的企业公民而对外捐助,支援社区教育、支持健康/人文关怀、文化与艺术、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发展。帮助社区改善公共环境。自愿为社区工作。
参考文献:
[1]Carroll & Buchholtz: Business & Society: Ethics and Stakeholder Management, 4e, Stratford Publishing Service, 2000
[2]张大军白津夫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人民出版社,2002年
[3]卢希悦主编:当代中国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4]程恩富胡乐明主编:《经济学方法论——马克思、西方主流与多学科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构建和谐社会 篇四
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努力方向和具体目标。这两者都是针对以往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的缺陷,为了消除它的不良后果而提出来的。提出科学发展观是要纠正过去的不科学的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所要纠正的是现存社会的不和谐现象。正因为过去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不科学不协调的发展观,所以要提出五个统筹;正因为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不和谐不稳定的现象,所以才提出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能力。人们欢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因为这是执政党从现实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而提出的求真务实的指导思想。一个是路径和方法,一个是目标和方向;一个是方法论,一个是价值观;两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正确的社会发展路线。令人担心的只是这个完美的构想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这种担心不是没有根据的。一方面,过去的决议文件里曾有过太多的许诺和美好的构想,但往往成为一纸空文,这就削弱了人们对这个时代最强音的期望;另一方面,在官方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描述中,都缺少了一些十分重要的内容,不由得使人们对它们是否能够正确贯彻缺乏信心。
三中全会在论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时,提出了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这五个统筹里面,明显地缺少了经济和政治的统筹发展。邓小平在世时曾多次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什么在考虑各方面的统筹时,恰恰就缺少了统筹经济和政治的体制改革呢?
四中全会文件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是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角度提出来的。文件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按照这个说法,构建和谐社会仿佛是为了满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才提出来的,没有把它看作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努力实现的目标。所以,虽然文件谈到要“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且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但却不可避免地使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目光,只投注在一些治标的问题上,而如何通过制度性的变革来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就未免重视不足。
我国是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的国家,经济繁荣富裕,政治民主,文化自由,社会和谐,都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议,也是我们改革建设的基本方向和长期目标。从目前这四个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来看,制约整个社会发展的制度性因素是政治体制的落后。因此,改革政治体制,实现政治民主化,是解决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所在。缺乏有效监督的不民主的政治体制,是阻碍我们按照五个统筹来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最大障碍,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四中全会虽然提到“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但是,由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缺陷,如不从体制上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不错,四中全会决议的第五部分专门论述“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且从五个方面作了阐述。但在专门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七部分,却没有触及产生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体制性根源,也没有谈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性保证。到目前为止,我们耳闻目睹的种种不和谐现象,如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既不民主,也不依法。它导致民怨沸腾,社会处于极度的不稳定之中。这些乱象,归根到底都可以归结到政治权力的滥用上,而滥用政治权力,正是不民主的政治体制的致命特征。
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在分别论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时,都对政治体制的改革缺乏应有的重视。这是有意的回避,还是无意的疏忽?但是,回避也好,疏忽也好,无论如何,现实是必须正视的。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绕不开的历史进程。我们要纠正不科学不协调的发展观,改变不和谐不稳定的社会现状,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努力克服政治体制的缺陷,建立民主政治,强化监督机制,实行符合于中国特点的三权分立制度。长期以来,我们把三权分立当作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盲目排斥。这种观念和态度,表现了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无知和偏执。一切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共产党人,都应当有勇气走出这个认识误区,大胆地否定政治体制中的不民主因素,同心协力地建立起民主的政治制度,以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5.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篇五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是多事之秋。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中国社会就会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否则,便可能会出现“拉美化”的局面
●为了防患于未然,顺利度过发展的临界点,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
会,形成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
●和谐社会的第一个标志是,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第二个标志是,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第三个标志是,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着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应当说,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同时应当看到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的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甚至会集中出现。中国的发展面临关键的临界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时期是多事之秋。顺利地度过这一临界点,中国社会就会进入一个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否则,便可能会出现“拉美化”的局面。“拉美化”是一种病态的现代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当中,人均GDP或许不低,但是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动荡不安。“拉美化”是国际公认的现代化失败的典型。
为了防患于未然,顺利度过发展的临界点,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形成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
和谐社会的第一个标志是,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在现代社会中,作为公民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基本权利。基于这种平等的基本权利,任何阶层特别是具有较高社会位置的阶层都不应以任何理由人为地设置障碍,来排斥其他阶层的社会成员进入本阶层,以达到维护本阶层特有利益的目的。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只要是具备了某种能力,就应当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相应的社会位置。同时,还应当看到,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和自由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社会流动机制来实现和保证的。社会流动的重要功能在于,可以为社会位置较低的弱势群体成员处境的改善提供平等的机会,同时,又可以为优秀者自致性的胜出提供有效的途径。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社会的社会流动程度越高,就越意味着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希望。反观中国现实社会,目前仍然存在不少有碍于社会阶层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必须予以消除的因素,如不平等的户籍制度、进入公务员阶层的身份资格限制、对民营企业家进入一些行业的限制等等。
和谐社会的第二个标志是,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只能按照贡献进行分配。这里所说的“贡献”,不只是限于人们在“经济效益”方面的贡献,而是包括了人们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贡献。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公正规则体现了对社会各个阶层直接性贡献的承认,体现了对阶层之间、行业之间正当的、合理的差异性的承认。应当看到,各个行业领域、各种职业分工的差别,对从业人员的劳动复杂程度、具体的工作技能以及工作的难度具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市场对于不同的物品也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不同行业领域的从业人员也因之对社会具有了不同的贡献。可见,根据不同的贡献进行有所差别的分配是合理的。对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来说,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公正规则能够起到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作用。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是符合人的利益驱动的本性的,因而能够充分激发社会各个阶层的潜能,使社会各个阶层的积极性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进而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竞争、进取的状态,保证同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常的社会分化进程的推进。这种情形就是对于促进社会整合也有着不可缺少的意义。因为,只有通过激发社会的活力,才有可能将社会财富总量做大;也只有将社会财富总量做大,才有条件进行合理、有效的社会再分配(社会调剂)。
6.构建和谐社会讲稿 篇六
讲 稿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源头
和谐是指事物间(包括精神的东西)配合得适当、协调。就人类社会而言,和谐包括人的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协调有序发展,达到一种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共生共荣的境界。
当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他的《天体论》中把和谐规定为宇宙天体间的绝对秩序时,中国古代最早的典籍《尚书・舜典》中记载了“和声”,“八音克谐”,“神人以和”的思想.那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这“和”到底是什么。“和”的最早的象形字描画是一件物品,这物品是一件乐器.一个象形字把这个物品画得象编钟,也有点儿象现代的架子鼓;当这乐器吹出美妙的声音,奏出优美的旋律时,古人想:这“和”,还有那么神奇的性质.于是“和”就从物品的名称变成了性质,特征的描写,于是就有了“平和”,“和美”,“和谐“”“和”就从音乐开始,再转到诗歌,绘画和书法, “和”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的理想,审美的境界!《左传·襄公十一年》:“晋侯以乐之牛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诸戎狄,以正诸华,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请与子乐之”’:这段文字中的“和”、“谐”,就是“和谐”一词的词源,最早的出处。
《左传》的这段话记述了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即晋悼公十二年),晋悼公将郑国贿赂给他的师悝(kui亏)、师触、师蠲(juān卷)三位乐师;成对的兵车:广车、軘(tún屯)车,各十五辆及车上配齐备的盔甲和武器,共一百辆战车;用于乐歌的钟(即悬挂成排的乐钟)两列,与其相配的榑(大钟)、石磬,女乐(能歌舞的女子)两列十六人的乐队的一半赏赐给魏绛(即魏庄子,晋国中军司马),晋悼公说:您教寡人同各部落戎人和好,而且整顿了中原诸侯,在八年之中,九次会合诸侯,就好像音乐的和谐,没有不协调的地方。请和您一起享乐。可谓一幅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历史画卷。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纪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共20篇,429章。《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
《论语》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和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天我们熟知的许多格言,如“听其言,观其行”“三人行,心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等都是出自论语。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得奖人在巴黎召开会议,会议结束时的宣言这样写道:“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需回首二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这两年,《百家讲坛》栏目播出于丹《论语心得》,掀起一股国学热,关于《论语》,有人誉之,也有人毁之。誉之者大凡认为:《论语》教给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给人们怎么样过上自己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毁之者有的认为《论语》是中国封建统治者愚味百姓的政治教科书,甚至有人认为它是“中国人的宿命之书”。对于《论语》,我个人认为,它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
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方面,孔子有很多独到见解。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何谓“仁”,孔子解释为“爱人”,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容所有人的过失,他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孔夫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相处太过疏远和太过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
2、是孔子主张“和而不同”,他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讲和谐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才盲从附和而不讲和谐。在《国语郑语》中有这样的记载,郑桓公问当时的思想家史伯“周其弊乎”时,史伯指出弊在“去何而取同”。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说不同的事物和元素相组合、相均衡、相统一,才能兴盛发展,如果全部是同一元素,事物就不能发展甚至废弃。在史伯看来,万物是各种元素的组合,香甜是五味的和谐,音乐是六律的和谐,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杂五材、合十数”的结果,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最初就与君主统治结合在一起,去和取同”,那就会“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以此治国,就会排斥异己、独断专行,这就离灭亡不远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婴进一步区分了“和”与“同”,认为“和与同异”,只有杂多和对立的事物才是相济相成的。逐渐形成为“和谐成其政”的思想,3,孔子强调“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朋友之间交往的根本之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在自己与人的关系上,孔子非常注意严于律己,虚心谨慎。他强调在与人交往时,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自以为是,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同时他主张关心人,帮助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倡导体谅人,尊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孔子是一个人文主义思想家,讲道德,说仁义,对政治和伦理问题感兴趣,对宇宙问题则不大关心,谈论较少。但孔子本身具有较渊博的自然知识,对天人关系也有一定的见解。孔子提出“知天命”、“畏天命”的概念。孔子认为人们不仅要认识而且要遵循自然规律。孔子的这一思想可以说蕴涵着一种天人合一。什么叫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孔子有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论语》中记载有:“子钓而不纲(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弋不射宿。” 孔子只钓鱼,却不用大网捕鱼;孔子射鸟,却不射栖息在巢中的鸟,反对乱捕乱杀因为用绳网捕鱼可对鱼儿一网打尽,无论大小;射杀巢宿的鸟也会大大小小一巢打尽。当今时代,经济竞争的加剧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骤然变得严重起来,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资源减少、淡水供应不足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我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首先,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人类不应该凌驾于大自然之上,而是应该在保持人与自然平等地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规律谋发展。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消耗资源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环境超过环境容量时,必然影响到自然的再生产能力,一旦自然再生产能力遭到破坏,要想达到新的平衡和协调,需要经过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按自然规律办事,清醒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个人身心的和谐
于丹老师在论语心得中讲了一个故事:一座寺庙里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得非常精致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佛像前膜拜而通往这座佛像台阶也跟它采自同一座山体花岗岩砌成台阶不服气地对佛像提抗议:我们本兄弟凭什么人们采着我们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岗位而我经过了千刀万剐才成佛我读后眼前一亮我们过去总喜欢与人相比为什么你我一起参加工作你今天如此辉煌?往往比都自己缺失和人所得而忽视了人付出努力、做出贡献、肩负责任、承受压力想得到人所得背后付出千刀万剐与四刀相比相差何其大这样比起来我内心就平和多了怨气自然就少了你有你快乐我有我开心知足常乐!
心与身的和谐,就是心灵深处内心的和谐。中医学里非常重视人体内外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怒伤肝,忧伤肺。中医学里阴阳平衡,五行相克的理论就是强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与和谐。孔子主张心身和谐,主张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与遗憾。对待名与利、功与过、事与非,我们应该保持一种平常心,一个人真正的主人是自己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痛苦与欢乐、成功与失败都取决于人的心态。我们每个人应该保持一种平和、恬淡的心态,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自信而不自傲,自强而不自恃,在内心深处树立一种和谐的信念。
上个世纪初,一个西班牙小伙子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出售自制的薄饼,生意很不好。而与其形成反差的是,相邻的一个卖冰淇淋的商贩生意十分红火。因为销售得好,用来盛冰淇淋的纸杯很快就用完了,需回家去取。卖薄饼的小伙子见状,灵机一动,提议将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用来盛放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不错,便要了小伙子的薄饼。没想到这种冰淇淋很被客商们看好,卖得更红火。结果作为竞争对手的两个商贩不仅双双获利,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明星”。这就是蛋卷冰淇淋的起源,它可谓高度浓缩了互利互惠、和谐共赢的理念。世界就是这样和谐共生、和谐共赢。
冰心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总之,和谐是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和处事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即“形成全体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源头
那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创新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源头又在哪里?
除了在上述我们谈过的中国古代关于和谐思想外,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康有为的《大同书》,再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就有了天下大同的梦想。
春天,率先使用“社会主义”一词是在1832年一个叫乔西叶尔的人提出的,是法国思想家圣西门的门徒。圣西门出生世袭贵族之家,却对枯燥的社会理论研究情有独钟。为了实现人最大限度的自由和社会和谐,他设想了一整套系统的“实业制度”。通过这项制度,他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一个人人劳动、按劳分配、人人享有民主权利、没有任何特权阶级的和谐社会。这位天才的空想家长眠在巴黎东部的拉雪兹公墓。因为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他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和财富,离开人世前几乎是一贫如洗。
《全世界和谐》,这本书的作者是31岁的傅立叶。傅立叶设想了一个名叫“和谐社会”的未来组织,其基本单位叫做“法郎吉”。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呼吁资本家出资支助他的“法郎吉”和谐社会实验。每天中午十二点,傅立叶都按时在家等候。然而,一直等到与世长辞那一天,他家的门扉也始终没有被腰缠万贯的资本家叩响。
圣西门、欧文、傅立叶,这些并不陌生的名字,书写了一段令人感慨的历史。今天,当人们隔着近两百年的时空遥望这段历史的时候,空想社会主义者追求社会和谐的欣慰与失落、功绩与缺憾,仍然是那么的意味深长。
在党的历史发展中也有不少关于和谐理论,比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里面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这两篇讲话里面,应该说提出了比较丰富的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很可惜,这样一些正确的思想,后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这里不再追述。下面就从改革开放后谈一下。
(三)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和形成
1977年夏天,一场足球邀请赛的看台上出现了邓小平的身影。在政坛上沉寂已久的邓小平用这种出人意料的方式,重新走入了人们视野。
1978年,告别一场历史浩劫的中国,在拨乱反正,74岁的邓小平,号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001年,千年更迭、世纪交替之际,在建党八十周年庆典上,江泽民强调:我们要追求的,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
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社会更加和谐”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4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一个有重大理论创新的战略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也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实现途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系统的论述。
2006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首要任务。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一起,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届中央全会,开创了许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揭示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一次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并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第一次向世人宣告中国2020年以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阶段性任务;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五大重要举措——
这四个第一充分体现了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决定这个文件的重要意义。实际上,这次六中全会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党和人民奋斗的目标。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于2007年10月21日12时24分胜利闭幕。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并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写入了党章。
十七大通过的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特技字幕]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七大报告
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构建一个人人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被定义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和谐目标,到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再到十七大进一步深化和谐社会理论,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确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五年时间成为了新一届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继往开来的一项重要执政使命。
二、当前我国存在的主要不和谐因素分析。
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基于我们的社会还是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和因素。有学者提出,当前社会中最不和谐的,还是收入分配差距的过大,而且很多是由不公平分配所造成的。比如腐败、权钱交易、偷税漏税、走私贩私等。还有垄断性行业,它凭借对资源、市场、价格的垄断,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
中外的发展实践表明,经济的持续高续增长并不能够自动地消除社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改革进程中的某些矫枉过正的做法,旧的社会问题虽然得以化解,新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却也在不断出现,我们走过了共同贫穷的时代,也在发展中进入了一个新的不和谐的时代。当前,我国存在的主要不和谐不协调因素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收入分配失衡,分配失衡直接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由此而带来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有资料显示,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超过8倍。有一个对中央党校学员的调查,就被调查对象认可的中国社会问题关注度而言,80%以上的人选择了贫富差距,这应当是一种非常清醒的认识,同时也表明了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劳动关系失衡,劳动关系失衡直接导致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由此而带来的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局面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对投资者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这种保护迅速提升了资本所有者的地位,而劳动者的地位却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在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近二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关系已经处于不和谐状态,劳资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显性化。如在某些非公有制企业中,老板任富欺侮,虐待工人的不法行为时有发生。
(三)城乡发展失衡,城乡发展失衡直接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化,由此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这种差距因农民工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三农”问题的突出,表明了城乡之间确实处于不协调与不和谐状态,其妨碍的当然不仅仅是乡村的发展,而且必然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成长。
(四)地区发展失衡。地区发展失衡直接导致地区差距扩大化,由此带来的地区之间的冲突。东部地区,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其差距是十分明显的。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近两年来国家又开始着重关注东北地区的发展,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200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概念,这是基于地区发展的失衡或者不和谐而做出的调整努力,它一方面表明了地区差距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种差距及其带来的不和谐急切需要调整,这是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
(五)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失衡。二者失衡直接导致价值观扭曲,由此带来道德滑坡。如官德、医德、师德等下滑已经成为公众议论的焦点,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先富起来的群体形象急需改善,等等。这些现象表明了在物质文明日益发展并步入繁荣阶段后,精神文明或者与时俱进的新道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却未能够跟上时代步伐,两者亦是处于一种不和谐状态,换言之,新时期的伦理道德与价值取向并未随着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而同步进步。造成发展中出现诸多不和谐与不协调现象的原因,概括而言就是社会进步中的社会分化,但深入分析,具体来说,又表现在发展中的微观领域的许多失衡方面:
1、重经济发展与GDF增长而轻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将发展是硬道理简单理解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甚至GDF增长是硬道理,于是,我们将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经济发展与GDF增长上,而对社会发展方面却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相对轻视的政策取向。这在改革开放初期当然是客观形势使然,但长期这样做,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就必然处于失衡状态,社会发展就必然处于失衡状态,这会发展的滞后结果必然是不协调与不和谐的局面。
2、重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而轻视共同富裕。在改革开放初期,鼓励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无疑是对的,因为这不仅是对财富创造者的肯定,更有助于人们摒弃怕富的心理,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与财富增长的政策取向,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当贫富差距持续拉大的条件下,就需要重视收入再分配,通过国家干预,政策调整来促使收入分配趋向合理。而现实情形是,初次分配还未能真正实现按照生产要素分配,再分配的调节力度非常薄弱,第三次分配几乎没有,整个收入分配体制客观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3、重招商引资而轻劳工权益保护。在全国许多地方均可以看到类同的现象,即招商引资成了评估地方领导政绩的主要指标,一些地方甚至当做硬任务摊到公职人员身上,俚对劳工权益的维护却显得非常欠缺,以致于各种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层出不穷,劳资关系处于一种不协调不和谐状态。
4、重城市发展而轻乡村发展。长期以来,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经过户籍制度等安排被固定化,而公共资源配置的失衡,包括教育资源、公共卫生资源等等不断地向城市倾斜,多种经济政策明显有利于城市发展(如失地农民现象、农民工问题等),导致“三农问题”更加突出。
5、重经济效率与经济利益而轻社会公平。效率优先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异化”成为效率至上,利己主义泛滥,惟利是图现象日益突出,而平等、公平、互助、正义等价值理念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甚至被抑制。因此,在政策调整上,应将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有机结合起来。
6、重社会稳定而轻社会和谐。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谐的社会一定是稳定的社会,但社会稳定并不一定等于社会和谐,因为社会稳定是社会控制的结果,而社会和谐却是物质、精神、文明等的综合协调状态。但不必讳言,我们以往关注的重点是稳定问题,还没有上升到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的层面,以致在维护稳定的过程中甚至出现过一些激化社会矛盾,加剧社会冲突的现象。
7、重政策调整而轻法制建设。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是摸着石头过河,政策调整的灵活性可以使改革得以不断推进,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强化法制建设便应当成为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备要件。然而,法律缺失的现象仍然存在,执法不严并不罕见,国民的法制意识亟待提升。须知,没有健全完备的法制,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因为和谐需要法制来提供规则与标准,需要权威的执法机关与执法者来监督,需要全体国民来自觉遵守。
8、重打破旧的制度而轻完善新制度。我国现阶段的改革,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一张白纸上写字,而是在数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重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好像是拆屋建屋,拆旧屋较容易,推倒即可,建新屋却不容易,拆旧屋可以不讲规则或者不讲协调而建新屋却必须有规则并需要协调。如果多项政策协调不够,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不能很好地配合,包括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人口政策、公共财政政策等等。诸多政策如果不能很好地配合联动,政策分割的后果必然是多项工作看起来有成效,但综合效果却不容乐观,因此,新制度的完善重在协调配合,这一方面显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诚然,还可列举其他一些原因,但上述原因足以表明,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不协调,不和谐现象是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是致因非常复杂的问题,只有解决好发展进程中的不协调,不和谐问题,我们国家才能按照既定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行在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上。
有学者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我们党的一些主要依靠力量为改革发展所承担的代价与得到的补偿不对等的问题。农民、产业工人曾经为改革发展承担了相当大份额的成本或代价,应当想方设法予以适当的补偿。
社会学学者们特别关注社会阶层关系的不和谐,提出了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和社会断裂等概念来说明这一问题。所谓社会排斥,是指我们制定游戏规则时,尽量考虑大家共同的利益,但每一个游戏规则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维护部分人利益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排斥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至于社会剥夺,体现最突出的就是城市拆迁和农民失地问题。这种社会剥夺,反映了我们当前的一些政策考虑得还不够周全。社会断裂,指的是我们社会当中出现一些障碍,阻碍了阶层间流动,尤其是下层向上层的流动。对这些负面的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社会和谐是很难做到的。
三、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党所要构建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基本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社会的“28个字”的内涵是全面的,也是重点很突出的。前面20个字阐述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后边的8个字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概括起来,和谐社会无非就是这两大方面。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外”。內外之间互相渗透,不仅追求内部和谐,也是要与外部也和谐。建设这样一个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一)、民主与法治的统一
民主的对称是专制,民主就是民众自己掌控政权当家做主,专制泛指由个人或少数人霸占国家权力搞独裁统治。法治的对称是人治。法治就是依法治国,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个人都要服从和遵守法律。各级国家机关主要领导人,由民众依法选举产生,对民众负责,受民众监督,民众有权依法罢免他们选出的领导人。而人治恰恰相反,从中央到地方,领导人权大无边,他们的意见就是行为准则,法律则成为当权者手中的棍棒,民众失去权利。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几百年前加拿大有一种鸟异常凶猛,小鸟、蝴蝶、昆虫、杂草它无一不吃,声音恐怖,其他鸟类没有办法抵挡他的进攻。于是生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慢慢地,人们发现了一个怪现象,许多动植物都长出了一只或两只假眼,这些眼晴使本来好看的动植物变得凶猛,怪异,难看、失去了美好温存的外表,不久,人们发现,正是因为这些变恶的眼晴,吓退了怪鸟,这些动植物渐渐得以存活。更不可思议的事,让这些怪鸟灭绝以后,这些动植物又生出了美丽的花纹图案,林子里又回复了平和安宁,再现美貌。
由此可见,对于一个社会不能缺乏刚性、不能缺乏强有力的措施。
民主与法制说起容易做起难。有民主才能有法制,有了法制才能保证民主:一个民主的社会,方能有和谐,专制的社会是绝对不可能的。
弟子规里面有一这样一句话,“势服人,心不然,礼服人,悄无言”,但是正是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中国以前的社会是一个专制了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这个问题,一直遗留下来,形成了一种奴性,中国的宗法制度有其好的一面,但更有不利的一面,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死不得不亡。专制主义最可恶的一点就是愚民政策。要做到这一点唯有高压。高压必造成顺从。顺从必培养奴性。
专制吃人。人民变成羊。汉民族就是羊。汉民族的膝盖特别容易弯。既容易向皇帝弯,也容易向敌人弯。扬州城破,清军大开杀戒。扬州顿成地狱。比地狱更难忘的场景是那些人民引颈受戮的场面。史载:只要遇见一个满族士兵,“南人不论多寡,皆垂首匍伏,引颈受刀,无一敢逃者。”就像一个蒙古兵可以命令几百个波斯百姓互相捆绑起来,然后乖乖地把他们杀掉一样,清兵在扬州也是这样。一个清兵,遇见近五十名青壮男子,清兵横刀一呼:“蛮子来!蛮子来!”这些人皆战战兢兢,无一敢动。这个清兵押着这些人(无捆绑)去杀人场,无一人敢反抗不说,甚至没一人敢跑。到刑场后,清兵喝令:“跪!”呼啦啦全部跪倒,任其屠杀。为了活命,扬州城那些因美丽而闻名的妇女们,愿意把她们的身体献给清兵而换取生命。有的女人在满城的哀号惨叫中精心梳妆打扮,尔后倚门,向清兵献媚。一个清兵士卒说:“我辈征高丽,掳妇女数万人,无一失节者。何堂堂中国,无耻至此?”
相同的情形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一个师的国民党部队,遇见十六个日本人的小队,就乖乖投降了。几百个日本兵押着几万名国民党军俘虏去燕子矶屠杀,这些俘虏连逃跑的勇气都无。一位军委副主席讲:在他的老家山东某县,七、八个日本鬼子来扫荡,三、四万军民在逃跑。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几千年专制,必须打破,必须建立民主政治,”
民主法治”是从政治上讲的。和谐社会应当是公民社会,没有民主就没有和谐,没有法治也没有和谐。
(二)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一切我国社会政策的灵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性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做到统筹兼顾,利益协调,使各项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今年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关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比例失调问题引起了人大、政协委员们的强烈关注。其突出的比例失调现象是:男女比例为120:100,媳妇越来越难找;师生比例是1:20,师资总量严重不足;城乡收入差距是3.23:1,高低收入比是2.95:1。说到不和谐,社会转型期有许多不和谐的杂音。社会和谐是在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的因素过程中达到的。那么,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有哪些障碍?
具体来谈几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不和谐。(有一个故事,出了车祸,一个农民赔了六万,一个城市的人赔了十六万),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而城乡收入之比近年来也逐年扩大,2003年扩大到3.23∶1,2004年3.25.实际会更大。据国际劳工组织对3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绝大多数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均小于1.6倍。另外,区域之间不和谐。近年来,中国的东中西部之间经济总量、人均GDP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东部是西部的八至十倍)。
再有经济与社会之间不和谐,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分配、就业状况及人的发展均存在着不和谐。例如我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GDP的百分之二点几,比印度、土耳其还低,仅为菲律宾的一半,不抵美国的1/2。人均的卫生经费,我国只相当于非洲最穷国家的一半。
另外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产生新的利益矛盾,导致制度建设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不相适应,由此带来的犯罪案件、经济纠纷、侵权案件、信访数量的增长同样是飞速的。比如信访,由1978年至1982年,全国法院处理民事申诉来信和来访共83700件(人)次,到1998年至2002年,全国法院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4224万件(人)次,上升了近504倍!这一数据是惊人的。如此大规模申诉信访,表明在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即基层蕴藏、积压着大量人际矛盾和社会矛盾,这也是社会结构基础层面不够稳定、不够和谐的信号。当前,社会结构中导致社会不稳定的最大风险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政治风险源———腐败,导致政治上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权力认同度降低。二是经济风险源———失业,导致普通劳动者、困难群体层面的社会成员利益受损。三是社会风险源———贫富两极分化,导致一些社会成员产生相对剥夺感,易产生心理和社会的危机。
公平是人类构建理想社会的一个古老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基本原则。体现公平,从利益协调入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化解社会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国家管理机构,要注意使用“热炉”法则,不能因人而异。“热炉”法则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A、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B、每当你碰到热炉,肯定会被火灼伤---一致性原则。“说”和“做”是一致的,说到就会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规章制度,就一定会受到惩处。C、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会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D、不管是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不论是谁,只要触犯制度,都要受到惩处。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三),建立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
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地狱与天堂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故事是这样的:在地狱中,有这样一群人围着桌子吃饭,桌子上摆满了各种丰盛的食物,唯一不足的是他们的手上都拿着10米长的筷子,他们拿着这样的筷子夹着食物费劲的往自己的嘴里送,却无法吃进去,就这样天长日久他们人人挨饿,个个愁眉苦脸,面黄肌瘦.在天堂里,也有一群人围着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也同样的很长很长,但是他们夹着食物并不往自己的嘴里送,而是送到了对方的嘴里,所以他们人人饱食,个个开心.。这个故事是启示我们:关爱,是如此的重要,它不仅仅是人类彼此的需要,他更是人类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要注意修身,修仁爱之身,仁爱之心,修身才能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儒家的根本在仁,仁者又是爱人。有这样一句话,“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冷漠,冷漠的社会才会让社会变得可惜”。我们这个社会忧郁症、癌症越来越多,其实就是冷漠啊。
“蝴蝶效应”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了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他打了一个比方: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所引起的微弱气流对地球大气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强,甚至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用西方的一个民谣可以形象地诠释“蝴蝶效应”: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初始条件十分微小,但其长期效应却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应从小处从小事做起关爱他人。有一个故事叫《老师的稀粥》,故事的梗概是一所落后的学校,教学质量很差,校长换了几任,办法用了很多,可就是没有改变落后的现状。后来调来了一位新校长,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教学成绩居然由全市倒数第一名,一跃而起达到全市第三名。问其原因,没有什么先进的管理方法,只不过是学校早上对于按时上班的老师,会提供一碗热腾腾的稀粥!一碗稀粥,值不了几文,可是情意无价!老师们很容易被感动,一碗稀粥就可以让老师们感动得去撑起学校的一片蓝天!
(四)、构建充满活力的社会。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有两个寓言:
1、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爱买活鲜的。渔民们为了避免沙丁鱼在运输途中死去,往往在船舱里放上几条鲶鱼。鲶鱼滑溜无鳞,常爱四处乱钻乱窜,弄得沙丁鱼十分紧张,不得安生,也只好跟着鲶鱼一起游动。这样,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抵达渔港后还能保持鲜活。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鲶鱼效应”。
2、南风”法则。“南风”法则也称“温暖”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之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如果我们的社会多点“人情味”,国家管理者尽力解决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人们真正感受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就能激发人们创造、工作的积极性。
(五)构建安定有序的社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麻将启示
社会稳定不仅关系到人民安居乐业,而且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只有社会稳定,社会的经济才能发展,社会的文化才能繁荣。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易发多发,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为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要通过法制建设,打击各种扰乱、破坏活动,为社会和谐提供法制保障;通过思想文化建设,凝聚人心,为社会和谐构筑精神支撑。
(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社会和谐有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无限制的掠夺自然,会造成资源的枯竭,森林的破坏和减少,土地的退化、荒漠化和沙漠化,水资源的减少和污染,最终导致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恶化。这不仅实现不了发展的目标,还会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能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但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之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当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
一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人类永远是自然之子,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二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精神,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永远也不会停止,问题在于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这就必须认识自然,尤其是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科学认识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按自然规律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是高度重视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生态建设。面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环境污染日渐加重的严峻现实,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坚决禁止各种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坚决行动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同时,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五、结束语
有一位老革命的回忆录里讲红军时期毛泽东曾出题考还是红小鬼的胡耀邦,先问你懂军事吗?胡耀邦对军事的战略、战术说了一通。毛泽东说,你对军事理解的还不够到位。什么是军事呢?军事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能够死拼到底。然后毛泽东又问什么是政治呢?胡耀邦讲了阶级斗争,群众工作。毛泽东又说你对政治的理解也不深刻。政治就是把赞成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有作为的政治家善于把反对我们的人变成赞成我们的人。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中国革命因此赢得胜利,共产党成了中华大地上的执政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高度浓缩了互利互惠、和谐共赢的思想,深得人心。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高屋建瓴的积极应对,意义不容低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7.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篇七
教育公平的内涵
社会公平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它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没有教育公平就实现不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研究的焦点之一,许多学者基于哲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分析和探究教育公平问题。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近代以来,太平天国运动曾要求开展儿童教育,并主张男女平等。梁启超主张男女平等接受教育,孙中山高呼“平人类之不平等”,主张建立普及、平等的学校教育。柏拉图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提出要“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17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人人都应学到关于人的一切事项”等。马克思在1886年就提出了“教育是人类发展的正常条件和每个公民的真正利益”的教育平等的思想。综合各种教育公平的观点能够看出,对于教育公平,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即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权利公平、教育环境公平。
教育机会公平是指给所有人创造公平的发展和竞争的教育机会。根据瑞典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托尔斯顿·胡森的教育理论,教育机会公平包括教育机会的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教育起点公平就是要使每个人不受任何歧视地接受政府所提供的教育的机会,包括儿童、少数民族、残疾人以及成年人在内的一切人。教育过程平等是指教育过程不区分性别、种族、贫富,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待每一个人。教育结果平等指每个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资源,取得同等的学业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教育权利公平是指在法律上、政策上、制度上保障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世界全民教育大会通过的《全民教育宣言》、我国的《宪法》和法律等都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在各国,法律上的教育权利平等已普遍实现。
教育环境的公平是指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包含学生获取教育资源的公平以及居民负担教育经费的公平。目前,我国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的教育环境还存在很大差异,教育环境公平的实现还需长期努力。
促进教育公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和组成部分,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1. 教育公平确保社会公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首要的、内在的、基本的内容。目前我国正处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社会转型期,保持稳定发展是社会的首要任务。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自由与公平,往往直接取决于教育公平。在任何社会,社会的阶层分化都客观存在,现代社会的分层与个人的教育水平相当。教育的不公平会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甚至形成底层民众无法上升的“断裂的社会”。经济上处于弱势的群体往往把扭转这一局面的希望寄托在培养自己或下一代的教育上。因此,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平和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的和谐。
2.教育公平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社会和谐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任何国家在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时总是强调教育先行。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输送优秀的建设人才、增强国家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是实现我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促进教育公平能使广大公民享有广泛的教育机会和权利,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个人来说,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一个人终身的发展;对于国家来说,教育不公平会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实现教育公平,保证大多数人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使人们普遍接受良好的教育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资源,培养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
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需要全国人民共同长期努力的重大工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实施教育公平,必须从实际出发,依据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原则的前提下,运用多种手段,从多方面入手,争取在更大程度和范围内实现教育公平。下面从政府、社会、学校三个方面来谈谈促进教育公平的途径。
1.发挥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政府是政策和制度的制定者,因而是实施教育公平的主体,离开了政府,教育公平无从谈起。近几年,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政策来缓解教育不公平,但是这些政策多数是一次性的或局部性的“工程”,因此还需要从制度上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革,主要是:
(1)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确保教育的公益性。资金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资金投入,教育改革和发展很难进行,教育公平也无法实现。
(2)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均衡。要遵循平等和补差的原则,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小学、初中与高中之间,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本科与研究生之间进行科学的资源分配。
(3)加强教育司法建设,以法律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必须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制体系,从法律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教育领域中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制裁和打击,对于教育收费不规范和乱收费的现象要花大力气纠正,以法律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强保障,杜绝教育腐败、以权谋私等伤害教育公平的事实发生。
2. 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确保教育公平
教育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是政府应当关注的问题,每一个社会民众也有责任和义务维护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公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做法体现在:
(1)确立公平教育的价值取向。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改变思想,树立一个男女平等的观念,彻底改善边缘地区女童入学难、女大学生就业难、高等教育中女性参与的劣势地位等问题。
(2)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办学形式。社会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社会中潜在的教育资源也是多样化的。当前我国存在的教育不公平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教育资源不足。充分利用社会上分散的教育资源,可以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来满足人们受教育的愿望。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社会和个人应当树立的一个新观念。
3. 学校和教师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是否受到公平的教育,对学生本人的发展及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和教师是学生参与受教育活动的两个重要对象,所以加强学校和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做法如下:
(1)强化学校和教师管理的公平意识。学校和教师具有公平科学的管理意识,是实现学生在学校和班级获得公平发展,实现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的前提条件。
(2)学校和教师应树立公平的评价观。教育首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个别“尖子生”,而在于所有的学生。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应切实树立公平意识,转变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促进学生获得公平的发展。
(3)全面提高师生素质。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德教育,使每一位教师都具有民主、公平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的发展。
结束语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教育公平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在党、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教育公平,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间离我们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彭芳芳.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对策探讨.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著.2002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8.关注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篇八
[热点材料]
材料一2011年2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温家宝说,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我们特别强调民生,把它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是说,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材料二2011年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时说,2010年,全国政协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展调研视察和协商议政,积极帮助党和政府排忧解难。贾庆林表示,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
材料三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指出,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轉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知识链接]
一、民生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均衡。
二、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
1、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公平正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能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促进公平,彰显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是基础,改善民生是根本,社会和谐是保障。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4、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5、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四、我国应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从国家的角度:(1)在经济上,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改革开放,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2)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以人为本,发扬人民民主;加强制度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3)在文化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等。
2、从青少年的角度:作为当代青少年,主动为国家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从小树立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观念;要胸怀天下,承担社会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为解决民生问题献计献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考预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思想品德命题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再次向人们送出“民生大礼”,备受人民关注,也必将成为2011年中考设题的重要切入点。对于民生问题,2011年中考可能会结合具体材料,以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实践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解决民生问题、深化改革、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共同富裕原则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冲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方面做了几件大事: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接补贴,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些举措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一些农民说:“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国家这样做()
①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②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③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④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下列关于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之间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只要经济发展了,民生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②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十二五”规划纲要特别强调民生,把民生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和政府这样做()
A.目的是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说明了民生是一切工作的中心
C.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各级政府一定要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
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②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③表明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人口问题④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5、温家宝总理与广大网民在线交流时说: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要让每一个人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一定努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这一目标()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②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创造的积极性③有利于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有利于全体人民同步、同等富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这()
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②说明党和国家关注民生、执政为民;③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④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工作是改善民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被人们称作新“三座大山”的“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问题,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现阶段我国要解决这三大问题,最根本的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8、“十一五”期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取得这一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
A.坚持了科教兴国战略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坚持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D.坚持了基本经济制度
9、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落实和完善国家助学制度,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说明()
A.必须把发展教育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B.国家严厉惩处不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不法行为
C.国家注重改善教师待遇,促进教育发展
D.国家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二、非选择题
10、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
材料二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我们要持之以恒,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诸多民生问题集中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并着力改善民生问题?
(2)你的身边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试列举三例。据此,你认为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问题?
(3)要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分配制度?
11、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必须始终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切实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要确保每个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1)为什么说“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2)怎样才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12、材料一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拟投A,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
材料二漫画《求职》。
(1)我国政府“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这表明了什么?
(2)一位网友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解决就业问题。”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3)请结合漫画所反映的问题,为当代青年选择职业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3、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一项项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一项项民生措施,汇聚成闪亮的民生新亮点。
围绕民生问题,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开展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学校宣传栏中要刊载2011年全国“两会”十大民意热点,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查找出哪些民意热点?请列举。
(2)在学校组织的“生活变化大家谈”活动中,请你介绍:2010年你家生活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学校的黑板报上有这样一句话:“改善民生既要靠政府,又要靠自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从就业的角度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1.C;2.B;3.D;4.A;5.B;6.D;7.D;8.B;9.D
二、10.(1)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着力改善民生问题,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等。(2)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3)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1.(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第一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当今世界,教育水平的高低決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成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2)国家: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家长放心的学校;社会:尊师重教,保护学生权利,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发展;学校:关心爱护学困生,解决他们的生活、学习困难,提高他们面对挫折和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12.(1)表明党和政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集中力量办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积极解决就业难问题。(2)这位网友的说法是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关注民生,解决好就业问题,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选择职业时要同祖国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正确认识自我,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正视竞争,敢于竞争;要学有所成,拓宽就业渠道;要勇于自主创业等。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推荐阅读: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建设和谐文化解读08-29
教师主体的新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论文09-29
构建和谐社会靠大家07-10
论和谐社会及其构建08-15
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09-22
解决农村问题,构建和谐社会06-26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09-14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10-17
用爱心构建和谐社会作文1500字06-19
浅议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