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2024-07-22

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精选6篇)

1.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篇一

参观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心得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南侧,北望闻名遐尔的黄鹤楼,东邻武昌首义红楼纪念馆。1920年,在前清“两湖书院”的旧址上创立了“湖北省立第二小学”,后更名为“湖北省立实验小学”。大革命时期,学校成为重要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徐向前、恽代英、陈毅、程子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正式定名为“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40公亩,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教学楼、科技楼、图书楼、外国文教专家楼、塑胶运动场布局合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在葱茏的绿树衬托下熠熠生辉。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陶艺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劳技室、科学实验室设备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学习活动环境。学校本部现有教职工140多名,学生2500多名。另外还有一个附属的幼儿园、2个寄宿制小学分部,总计学生5000多人。

在八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实验小学始终将“实验”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在实验中求发展,是示范全省、辐射全国的教改窗口学校,在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办学效益等方面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省级示范学校”、“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会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湖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教育实验基地”等称号。等称号。

围绕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通过走主体性教育实验之路,实现学校师生双主体个性化发展,综合办学水平持续整体提升,成为武汉市对外交流的窗口,与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台湾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开展友好交流活动,与日本大分市住吉小学结成友好学校。2001年被国家外专局批准为湖北省小学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学校,现聘有来至英国、加拿大、新加坡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21人在校工作。“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提出了“学习、服务、依靠、组织、引导、协调”的十二字管理理念和“科学化、程序化、情感化”的管理策略,建立了三级目标、三级计划、三级责任的“三三制”管理机制。提出了坚持教育机会均等、坚持全面发展育人、坚持教学教养并重的“三原则”。形成了“高效、兼容、有序、衔接、能动”的工作运行机制。使师生在民主、和谐、自律的环境中得到了充分自主的发展。

“新、活、实”的德育工作特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强调德育的活动性、实践性,突出德育活动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在教育活动中,学校形成了“情景——角色——体验”等德育多种活动模式,建立了校内外爱国主义实践基地、生态实践基地、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学农帮困实践基地等教育基地。使德育活动课程化,学生活动自主化,活动内容生活化,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活指导》、《交往礼仪》、《国家公民》的校本课程,其中“独自在家”、“学会尊重”、“明天又水喝吗?”等课例在全国主体教育年会上受到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等教授的高度赞扬。

开放交融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素质整合发展。学校形成了具有个性与特色的课程计划;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学校课程目标;设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程内容;采取开放式管理的课程策略;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教育目标指向,并建立以此为基础的学校课程管理模式;优化学校环境,建设校园文化,提供高新技术教育资源,向学生提供更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探索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动、乐、爱、创”的教学个性引导学生乐中学、做中学。即动中而乐——乐中生爱——爱中激创,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性、合作性、选择性,引导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强调在操作、体验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方法、情感方面的整合发展。形成了“问题——探究”、“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模式方法。

进入21世纪,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将办学理念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 “让学生具有成才的潜质,为教师搭建成功的平台,使学校成为师生发展的共同体”。打造“卓越教育”品牌——卓越做人,卓越做事,卓越学习,形成教育科研特色、科学教育特色、外语教学特色。结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学校课程建设入手,提出了“建设学校课程,优化教育活动体系”的第五轮主体性教育实验课题,该课题将从学习领域、课程形态两个维度来进一步优化教育活动体系,使学校成为人性化、个性化、现代化的办学典范。

2.河北省实验中学 篇二

石家庄二中新教学楼

石家庄二中始建于1948年9月,是河北省实验中学,现任校长邵喜珍,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二中现有南北两个校区,校本部(北校区)位于石家庄市新华区中华北大街,占地85亩,现有在校学生2600余人,教职工270人。南校区位于栾城县城,始建于2004年10月,是省市政府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占地600亩,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建筑精美,气势恢宏,彰显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现有在校生5500人,教职工360人。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 ”、“全国航空特色学校 ”等几十项国家、省、市荣誉称号。校长团队连续十四年被评为“实绩突出领导班子”。

2012年二中何思雨同学以677分的实考分,获得河北省文科第一名;二中应届生高考升学率全省领先;高考自主招生获优惠加分人数全省第一,今年有252名同学获全国77所重点高校从5分至60分加分不等的优惠;二中保送名牌大学人数全省第一,今年共有106名同学被免试保送进入名牌高校,其中北京大学15人,清华大学11人,中科大14人。现在的高三,即2013届学生中,目前已有8位同学提前被北大、清华预录取,还有三十多位同学已具备保送资格;近年来,二中连续获得7块中学生国际奥林匹克学科竞赛金牌,1块银牌,全省第一。2012年5月,刘尚同学又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获得第1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全省唯一。在各种奥赛中,二中学生成绩辉煌。经河北省教委批准,石家庄市第二中学可以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理科实验班学生。[1]?

石家庄二中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还特别注意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与新加坡华侨中学、丹麦石斧中学及英国公爵夫人中学等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并互派学生修学访问,与中国重点大学及88所重点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使学校跻身于华夏名校之列。[2]?

作为全国名牌高校的生源基地学校,二中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升入重点大学,为高校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后备人才,由于学生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二中的莘莘学子称雄国内外,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教学环境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作为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老校、名校,拥有一流的教育教学和生活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设施。五层主教学楼恢宏气派,每间教室内全部装有投影仪、闭路电视及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图书馆藏书10余万册,内设可供80位教师同时阅览的教师资料室和拥有420个座位的学生阅览室,全部实行微机管理。在河北省中学中率先建立校园网,之后又建立了教师多媒体网络备课室,并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教室。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校园网建设在中国领先,并且是河北省中学校园网建设“第一家”。实验室有排毒系统及微机、多媒体投影器、视频演示仪等设备。在河北省重点中学实验室联查评比中名列河北省第一,获特别奖。科技馆内有科技活动室、大型会议室、国际报告厅、天文台、天像馆等设施。体育馆内有健身房、乒乓球室、舞蹈排练厅、带有60米跑道的风雨操场、两个木板地面的标准篮球场以及拥有1200个座位的观众看台等,河北省青少年运动会篮球比赛曾在这里举办。高标准运动场设有8条全塑胶400米跑道、足球场铺设意大利进口人工草坪,观众看台能容纳2500人就座,并具有先进的灯光和音响设施,达到承办国际中学生运动会标准。学生公寓为同学们备有衣橱、书架、书桌、台灯、博士床、空调等学习和生活用品。二中已成为设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教学设备现代化、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学校。

校园文化

办学宗旨:以德立校育人为本从严治校质量第一 办学理念:学生好,一切都好。育人模式:基础+能力+特长

石家庄二中新教学楼

育人目标:未来的政治领袖、科技精英、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校训:志存高远 德业并进

校风:坚毅 勤奋 诚朴 健美

二中精神:爱岗敬业 团结奉献

教风:严谨 启智 崇实 求新

学风:勤学 多思 求索 攻坚

师生关系:民主平等 尊师爱生 教学相长

办学理念

石家庄二中以德立校,发挥导向、保证作用。树立高品位的服务意识,实行尊重教育、赏识教育,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锻造事业群体。坚持“小、易、明、严”的育人原则,开展“十种教育”,培养学子现代意识,外塑行为,内化品质,放飞世纪精英,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崇尚科学,自尊自强。石家庄二中以教学为中心,更新教学管理模式,攀登基础教育制高点,营造二中品牌。招收省理科实验班,为理科教学改革探索实验;实现多媒体网络备课授课,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构建必修、选修、活动课协调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中消夏晚会

办学特色

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模式石家庄二中学生独享的优惠政策为不同类型学生的成长搭建发展平台。

二中集体舞大赛

一、实行学分制

由于2010新出台的河北会考政策,河北省实行学业水平测试,所有学校学生必须参加,二中免会考政策已经取消。

石家庄二中(河北省仅石家庄二中、唐山一中)全部高中学生实行学分制,学生修完普通高中阶段学分后,可提前毕业,参加高考,为学生早日成才提供更灵活的机制。

二、设立河北省理科实验班

石家庄二中(河北省仅石家庄二中、唐山一中)设立河北省高中理科实验班,承担

与铁凝老师的沟通

河北省高中教学改革和参加中国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选手培养培训任务,为理科特长学生发展兴趣创造条件。

三、设立河北省中学生学科竞赛培训基地

石家庄二中设立河北省中学生学科竞赛培训基地,培养参加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竞赛选手,为河北省中学生学科竞赛成绩跻身中国先进行列提供保证。

四、设立河北省国际实验班

石家庄二中自2001年秋季开始创办河北省国际实验班,执行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使用现行普通高中教材,同时适当引进国外相关教材和教学内容,强化外语教学,聘请外籍教师授课,探索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路径,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搭建平台。

五、建立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培训基地

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培训基地在石家庄二中建立。基地将协助河北省科协、河北省教育厅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研究;承担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骨干教师和组织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协助河北省科协、省教育厅举办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为内容的各种比赛和科普示范性活动。

六、设立清华美院生源基地班

石家庄二中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生源基地实验学校,实现名牌中学和着名高校的强强联合,培养美术高级人才。

七、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奖教金

“华奥”、“新奥”、“石药”、“神威”、“学子”等着名企业在石家庄二中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和奖教金,优秀师生和特困学生都可得到奖励和资助。

八、建立名牌大学生源基地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40多所名牌高校在石家庄二中建立生源基地,优先录取二中学生。

校园景观

九、校长实名推荐制

2010年,石家庄二中获得了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推荐资格,石家庄市仅此一个学校。

现任校长

邵喜珍,女,1958年6月生,汉族,河北省栾城县人,中共党员。1976年1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进修北师大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1997年4月开始任石家庄二中校长兼党委副书记至今,是特级教师。她还兼任河北省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省青联副主席、青联常委,河北师大生物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国家级骨干校长。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十大女杰”,省改革开放20年百名优秀大学毕业生“贡献奖”,省政府授予二等功等诸多荣誉和称号。是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师资力量

石家庄二中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富于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有特级教师1

举办戏剧节

2人,高级教师85人,一级教师8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等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的教师12人;河北省优秀教师5人;省、市十大杰出青年2人;省管专家、市管专家8人;各学术团体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等学术带头人24人;聘请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师大等大学教授12人,外籍老师4人;中国学科奥赛优秀高级教练员近20人且形成梯队;并有一批研究生和双学士学位获得者。[2]?

育人成果

石家庄二中保送生人数保持河北省第一,2012年石家庄二中共有106名学生被免试保送到国内名牌大学,石家庄二中一直重视创新教育,重视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通过组织一系列活动来激发、鼓励学生们的创造。连年举办了多期科技创新专题讲座、科技创新大赛、科技月等活动;参与了“信息时代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建设”的研究实施工作。石家庄二中是《2049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培育行动计划—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02-2007)》首批示范学校,也是河北省唯一一所参与该项目的中学,参与此该项目由中国科协青少年工作部领衔,以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信息时代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源建设》为载体,旨在使一大批有科学潜质、有发展后劲的优秀青少年能尽早发

教研组长、年级主任合影

现、脱颖而出,为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搭建了新的平台。

课题研究

承担的省部级课题实验研究项目

1、创新教育实验研究(课题领导小组成员:邵喜珍、王耀洲、侯奇珍、芦晓华、谷震需)

2、中学生学习方法和心理发展应用(中央教科所“九五”课题,主持人:侯奇珍)

3、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央教科所“九五”课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组成员:王耀洲、光树平、张春琴)

4、多媒体教学研究(中央教科所“九五”课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组成员:王耀洲、芦晓华、牛增军)

5、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过程的研究(教育部电教办“基于信息网络教学研究”的子课题,主持人:芦晓华)

6、重点高中学生的心理调整与疏导(河北省心理教育实验课题,实验课题负责人:张春琴、侯奇珍)

校级课题

1、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王耀洲、赵洪、狄红艳)

2、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邵喜珍、谷震需、王秉钧)

3、教师创新素质培养(邵喜珍、王耀洲)

4、实行学分制,推进创新教育(王耀洲、邓保利、王继红)

5、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研究(王耀洲、谷震需、邓保利、狄红艳)

6、创新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芦晓华)

7、青少年创新素质测评(邵喜珍、光树平、张春琴、宗顺沾)

学校荣誉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德育先进校

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优秀实验单位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习方法与心理发展的应用实验研究》优秀实验学校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期间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优秀实验学校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传统美德教育系统实验研究先进单位

联合国人口教育试点学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河北省理事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O)》项目实验学校

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成员校

3.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篇三

校园卫生保洁制度

1、在全体师生中,树立“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的新风尚,绿化、净化、美化校园,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和踩脏墙壁,不乱扔果皮、纸屑及塑料袋,不乱倒剩饭菜。

3、杜绝在桌椅、墙壁上乱涂乱写,敢于同有损公物和环境卫生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4、对教室(走廊、楼梯)、清洁区实行每天早中晚三次小扫,每周一大扫的清洁制度,并切实做好保洁工作,确保校园全天候整洁。

5、教学楼内厕所要求用卫生纸,非卫生纸不得放入下水道。

6、教职工宿舍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卫生,物品整齐、有序,门前实行三包。教职工要以身作则,严禁在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烟蒂等杂物。

7、进一步落实“任务到组,责任到人”的清洁包干办法。教室、清洁区由学生负责打扫保洁; 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功能室等由教师负责打扫保洁。卫生检查小组和值日教师坚持每天一次检查,并及时公布检查情况,把检查结果计入班级量化积分。

8、垃圾、厕所落实专人负责,确保垃圾天天清理,厕所一日一次冲洗,营造一个洁净的校园环境。

9、各班垃圾要分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两大类放置,总务处将组织实行隔周收购可回收垃圾,所得款项由班级捐助本班特困生。

10、乱扔纸屑、果皮、蔗渣等杂物的同学将负责打扫校园一遍。

11、就餐时不得乱丢乱倒剩菜、剩饭和剩汤。

4.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篇四

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习活动创造适宜的情境,激起学生思想的火花,并设法使之成燎原之势。是的,教师应该是播火者、引导者,是创设物理情景的导演。好的课堂引入,能迅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求知欲,能使学生立即进入物理情景,开动思维,积极参与。

创设适宜的物理情景,巧妙引入物理新课,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技能,更是教师课程观、教育观的体现。新课程理念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认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学习不是对知识的记载和吸收,也不是从零开始的,而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获得的,是基于原有知,经验背景的建构。一节课的引入正是本节课的知识建构的开始,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释疑、渴求探索交流的情感,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这是从教学基本技能中提升的教学艺术。

1、“思考是从问题和惊讶开始”,惊讶、矛盾是发展的驱动力,教师以错觉和矛盾的心理为突破口,创设能够引起强烈反差的真实惊奇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我们要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真实、生动的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反差,出其不意地在学生面前展示一幅崭新的画面,创设心理“不和谐”的情景,从而在学生心理产生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促使他们主动进入思维状态,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求异性、创造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素材,捕捉学生的心迹,精心设计实验,激活互动课堂,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在课堂引入显得特别有效,能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教学的潜能。例子1:如在讲运动的描述时我用一个历史故事引入新课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法国飞行员正在驾驶飞机在天空飞行,发现身旁有一个小黑点,随手一抓却是一颗德国子弹。学生们都很惊讶,这怎么可能,感到不可理解,学生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下面教学各环节也很顺利地进行了。

例子2在讲授大气压时,我将两个橡皮碗紧紧压在一起后,找两个力气大的同学拉橡皮碗,结果两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拉开。这一现象与同学们原来想象的情景相差甚远,教师马上提出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探究欲、求知欲马上就被激发出来了。

2、物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实践探索的过程。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捷径,却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以生活经历、随堂实验的体验为切入点,创设情景,让学生亲历、感受、体验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发现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并对学习产生亲切感和兴趣。将学习内容生活化、社会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同时有了体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过程,更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这不仅是引入新课、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例子1:物理学科是由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生活的一门学科,在学校刚刚开过运动会后,我在上运动的描述时,我和学生先回忆运动会上4*100米接力赛上,我们班因交接棒掉了两次棒而痛失第一的惨痛教训。接着我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掉棒?有什么办法避免交接棒时掉棒?学生马上热烈讨论起来,各种办法纷纷提了出来,有的说接棒的同学要提前起跑,交棒的同学不能马上停下来,要继续向前跑,当两同学速度一致时交接棒,就不会掉棒。我立即提出这是为什么?学生答来上来了。我顺势提出运动的描述的问题。过渡非常自然,学生的思维依然非常活跃,新课进行得流畅。

例子2:在《电磁感应》这节课的引入,我提出问题,通电直导线会产生磁场,那么磁场能不能产生电流呢?学生有的说能产生磁场,有的说不能。教师不置可否。接着教师出示实验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时不时给予引导,一 1

5.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篇五

在实施新课改教学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初中生物教师,是深感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如何理解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更新教学理念,更好的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的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主动的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对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不少老师片面理解新课标,一谈到新课标,马上会想到探究性学习。认为新课标下的教学,就是探究性教学。认为每堂课都应该用探究方法;教师不能把答案告诉学生;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让学生自由探究,想学什么就教什么;只要动手操作就是探究;这是非常不利的。科学探究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才能进行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课堂中有效的学习要依靠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只用一种方法来教是低效的。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时比较明智的做法是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例如讲授法仍然大有用武之地。下面就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谈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结合教学实际,恰当的运用探究性学习。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确实有不少值得学生探究的课题。例如,探究 “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 时,我提前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验体会进行讨论: “ 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 两周后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结果(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拿到课堂上。学生对种种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和交流,教师几乎没费口舌,学生就得出结论: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讨论时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坚持光也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我就因势利导,布置他们继续做光是否影响种子萌发的探究实验,把探究活动引入了新的境界。这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课堂上讨论得非常热烈,组与组之间还发生了争论,并就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向教师提出质疑:“如果外界条件都具备,把大米种下去回会发芽吗? ”;“把炒熟的麦子种下去会发芽吗? ”等等,不知不觉,同学们在争论中深入,在争论中整合,在争论中得到提高。

二、讲授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无法进行自主性探究的问题,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运用讲授法。讲授知识的难点,疑点,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领悟知识的真谛。例如:《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人的心脏认识较少,仅靠学生看书,讨论是不会有结果的,探究根本无法谈起。教师应结合心脏挂图和模型详细的讲解心脏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使学生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编了心脏构造歌:“心脏结构要记全,上房下室相通连,房连静脉室连动,瓣膜确保血循环。”使学生轻松的掌握了心脏的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情感体验。

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血型与输血”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认识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但教材对无偿献血说明的不多。于是我是这样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利用图片向学生们展示有些地区由于 1 文档来源:弘毅教育园丁网数学第一站 非法卖血而导致了严重恶果----许多人患上了艾滋病,甚至有的村成了“艾滋病村”。同学们对这些图片所震惊,听了我的介绍后,学生深刻理解了无偿献血的意义。我接着问他们:“当你们长大后谁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全班同学都高高的举起了手。

四、钻研新课标,驾驭新教材。在新课标下,教材多种版本并存,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且不可被教材束缚住手脚,要灵活的使用教材,驾驭教材。例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但教材对这一知识点介绍的很少,于是我利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图片向同学们展示说明,并让学生判断“多莉”的面部颜色应与哪一只母羊相同,从而说明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6.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篇六

作文教学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往往费力而又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多年的作文教学探索,我总结出要根据学生具体的作文水平,明确作文教学目标,分阶段有目的的进行作文辅导。

一、循序渐进有序列

学生获得知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文水平的提高同样要有一个序列的训练过程。七年级是作文激趣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写作还是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感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倡导“绿色作文”,即写真实反映生活、反映内心、率真自然的作文。我要求学生选取身边有意义的小事、真事、新事写日记,并选出优秀日记在上课前朗读,每周评比一次。指导学生区分文体,写规范的记叙文。八年级进行“给你的文章起个响亮的名字”、“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修饰语言重细节——让文章色味俱佳”、“给文章写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文章结尾成为点睛之笔”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目的明确且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给文章写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让文章结尾成为点睛之笔”让学生了解作文结尾的一般写法,尝试为一篇文章或文题拟不同的结尾,并比较哪一种表达效果较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感悟有实践,使之真正有所得。

二、积累素材聚能量。

(1)从课文中积累。

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只要我们善于吸取,勤于积累,从中汲取一些写作技巧,就能提高写作水平。如在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后,总结出叙事+感悟的写法,我让学生借鉴写作技法,运用到写作中去。语文课本中文采飞扬的名篇不少,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朱自清先生的《春》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鲜活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典范。我在作文辅导中依托课文,让学生从教材中积累写作语言。如“修饰语言重细节——让你的文章色味俱佳”作文辅导中就借鉴了这些名篇,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采用修辞或修饰性的词语,引导学生注重文章的细节描写,教学中采取感悟与实际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训练中积累写作语言。

(2)从生活中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生活中处处有写作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仅仅限于作文课上的冥思苦想,那只能是无源之水。我在课外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有效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外,还指导学生带着思考去深入生活,并能通过生活的表面现象,看到它深刻的本质。清代的蒲松龄在自家门口专门设置了一家茶亭,欢迎过往客人前来饮茶休息,听他们谈奇闻轶事,为写作《聊斋志异》积累了大量的材料。不少的现代作家随身带着一个素材本,随手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为日后写作做好了必要的准备。这些生动的事例告诉我们,写作必须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有源头活水。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另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街头巷尾,商场一隅,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夕阳西下„„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

(3)从情感方面积累。

没有情感的文章苍白无力,也无法感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写作中除了要有丰厚的材料,语文的积累外,还必须有情感的积累。平时对观察的事物付与浓烈的情感,付与真情,深情,深情,纯清,至情.写作时就能情真意切,字字动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积累丰富,写作是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如杜甫对诸葛亮十分景仰,1

写过不少专门颂扬诸葛亮的诗,其中的一首《蜀相》,更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思慕之情,尤其结尾那堪称千古绝唱的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把诗人对景仰者的极度的痛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

三、思维训练求发展

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虽 然平时积累了不少素材。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思维方法,作文时往往“捧着金碗讨饭吃”,感到无从下手,写出来的作文人云亦云。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教会学生变换角度看问题,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要求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途径有:同一题材多角度选材。学生在写《我的妈妈》时,多数讲妈妈在学习生活上对自己的关心、支持。我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情、脾气、品德、爱好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进行选材,写出血肉丰富的妈妈。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对妈妈颂扬,又启发学生正确全面地描写妈妈,并对妈妈提出善意的规劝。如妈妈关心疼爱“我”,对爷爷奶奶却不够孝顺;妈妈教“我”宽厚待人,自己却与邻居、同事斤斤计较„„。同一素材多种立意。为了克服学生习作时思维单

一、不善于变通的弊端,要引导学生挖掘同一素材的多义性。如在指导《生日》这一习作时,发现大多数学生写自己生日时,长辈、同学给自己祝贺生日,感到快乐。经过指点,学生将视线投向他人,写自己为因工作忙碌而忘记生日的父母过生日的情景;写为孤寡老人、残疾人过生日;写生日那天,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觉得这个生日特别有意义。

四、作文评改重鼓励。

学生写一篇作文不容易,他们急切地期盼着老师的评语,如果我们因为时间紧而不作批改,他们会非常失望,对下一次的作文也会失去兴趣,往往敷衍了事。我的做法是:分类阅读。如何分类呢?第一,对自己所教学生的作文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优秀作文一般不需要大动,批阅时,我先用曲线画出好词好句,并在旁边注明“好”、“很好”等评语,总评时,我也是先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然后再针对问题指出不足及修改意见,最后写一些鼓励的话,以利他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中等作文,我不但要精心修改,还要指导得具体,必要的时候我还要帮他写一写,因为他们进行自我修改比较困难,是最需要具体指导、最可塑造的群体;差的作文几乎都是流水账,且文不通,字不顺,如果详细修改,我等于老师得重新给他写,我重点指导它的选材,对于语言,我只做一些引导,但我要在评语中告诉他,你要多读别人的作文,学习别人的语言。对于一些典型的病句,或不得体的话,我会及时地把它记下来,拿到讲评课上让大家一起为他修改,这样他们会切实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有些同学甚至自觉地去写第二遍,效果也很好。

在批改作文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语言都是介绍性或一般叙述性语言,象记流水账,很少有同学能做到有重点地、具体生动地叙事。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的作文选材非常好,但就是读起来无滋无味,原因就是学生没有作文语言,表达能力差。对于这样的作文,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写出“ 叙事没有重点,语言平淡”的批语,那么这就等于是一句空话,对学生作文没有任何的指导作用,因为学生不知道话该怎样说。对于这一类的选材比较好,语言缺乏生动性的作文,我就在批改中不改变原意地帮他写一写,让学生知道这个意思该怎样表达?什么样的语言是生动的语言?作文本发回去之后,学生对老师写出的文字会非常感兴趣地、认真地去读,然后比较自己的文字,他们就会找出不足,就会在下一次作文中改进自己的语言,我们的作文批改便起到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上一篇:用爱播种 用心耕耘徐峰下一篇:半命题作文--有你真好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