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史简谈(9篇)
1.中国饮食文化史简谈 篇一
孔子是长期受到人们推崇的杰出人物,他倡导的饮食观,对后世影响深远。“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说,食物原料要选择优质的(精食),肉要切得细细的(细脍),做饭菜应该讲究选料、刀工和烹调方法,饮食是不嫌精细的。“割不正不食”意思是说,宰杀猪、羊时割肉不合常度,是失礼的,食物形态也被弄坏了,所以不吃。“席不正不坐”意思是说,筵席的四边应与屋子的四边保持相应平行,铺放端正,如果席子摆得歪歪斜斜的,有损于饮食的形制,那就不能入席了。“有盛馔,必变色而作”意思是说,在人家用丰盛的肴馔招待自己时,必须肃然起立,向主人答谢致意。(以上见《论语.乡党》)在孔子生活的“三礼时代”(三礼指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烹调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宫廷里已能烹制“八珍”美食;这时期的饮食礼仪也制度化了。《礼记》所载“进食之礼”,连座位怎么排,盘碗怎么放,吃饭时不许“反鱼肉”(不许把咬嚼过的鱼肉放回到共食的食器中),不许“扬饭”(不许用手散其热气),不许大口喝汤,不许剔牙齿等细微末节都作为礼仪加以规定。孔子虽提倡“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自己却崇尚俭约,反对贪食。他注重美与善的统一,即使是一餐饭的时间,也不能背离“仁德”(《这就是所谓“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论语.里仁〉)。“精食细脍”不能实现的时候,宁可饭蔬食饮水,也不能“违仁”。正是这样,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安贫乐道风格(〈论语.雍也〉)。来源:星辰在线
2.中国饮食文化史简谈 篇二
1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外在差异
1.1 食材选择的不同
西方国家大多数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 那里气候寒冷, 环境恶劣, 为了能够生存, 并具有强健的体格, 西方人的饮食习惯表现为以食肉性为主, 他们在食材选择上偏好肉食, 并且是大块, 整体地食用, 因此, 西方人多肌肉发达, 体格强壮, 高个长腿。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纬度相对较低, 且南北横跨50度, 地理条件优越, 适合各类农作物的种植, 因此我国蔬菜类的食材较为丰富, 且中国人在进行烹饪时, 十分讲究荤素搭, 因此, 在中国的美食中, 蔬菜并不仅仅作为辅助配料, 而在某些菜系中, 更是充当主角的角色。对于这一点, 既是著名诗人, 也是著名美食家的苏东坡先生早在他的《东坡集》中便有提到, “秋来霜露满园东, 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僧同一饱, 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 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还要让人印象深刻。对于被西方国家当做主要食材的肉类来说, 中国并没有采用像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机械化养殖的模式, 而主要采用以家庭为单位饲养的模式, 加之, 中国人对于肉类的需求并不如西方人那般大量, 因此, 在日常的饮食中, 中国等亚洲国家对肉食类产品的食用远不如西方国家频繁, 并且中国的一般家庭在烹饪时, 更加看重有荤有素, 搭配适当。
1.2 烹饪方法的不同
在中国近千年的饮食文化中, 对于烹饪方法的运用, 中国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举例来说, 对一只鸡的烹饪, 可以有炒、煮、蒸、炸、烤、焖、炖等多种方法, 将鸡肉的鲜嫩味美发挥的淋漓尽致, 并且可以运用多种烹饪技巧, 将鸡身的各个部位都充分利用。例如像鸡头, 内脏, 鸡爪等西方人毫无应对办法, 一般不食用的东西, 拿到中国厨师的手里, 瞬间也能够变成绝味的美食。在中国, 除了上述的几种烹饪方法, 还有好几十种丰富多样的手法, 例如“炝”是指食物切好后, 经沸水或热油的“灼”或“泡”等处理后, 再在烧锅中爆炒干辣椒或放入花椒油的烹调方法;“涮”是指北方的一种常见的烹调方式, 即将切成薄片的食物放入辣汤中至熟再蘸上酱料而吃的烹调方法;羹是我们中国古老的烹调方法之一, 是指将切制成丁的食物用沸汤煮后, 加入少许湿生粉, 使汤水溜成糊状的烹调方法。这些种种的美食烹饪方法, 都在向世人展示着中国人的智慧, 都证明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都凝聚着中国饮食文化数千年的历史。反观西方, 则没有如此众多的烹饪方法, 在英国, 最著名的一道菜便是炸鱼加薯条、烤土豆, 运用的都是一些简单普通的烹饪方法, 而在美国, 平常人家吃的最多的是牛肉和水果沙拉, 都是使用一些方便快捷的烹饪手法就可以迅速完成的食物。这些, 似乎都与西方国家较快的生活节奏和较大的生活压力有关, 为了追求高效和便利, 在西方国家, 往往十分畅销的都是一些罐头类的食品, 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 也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的营养需求。
1.3 餐具选择的不同
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是最为明显的外在差异。中国人喜欢用陶器存放食物, 而用筷子进食。中国人对于餐具的要求很高, 特别讲究餐具和食物在外形上的搭配, 美味的食物一定要配备精美的餐具才算完美。就餐时, 中国人喜欢将菜肴用大碗盛好, 摆在餐桌中间, 众人用筷子在一个碗中夹取自己所需要的食物。在西方的饮食习惯中, 餐具并不是很重要的环节, 西方的餐具造型简单, 单调, 却很实用。西方人用杯、盘、盅、碟, 用刀叉进食, 餐具多为金属器具, 这与西方近代发达的冶金技术密切相关。西方人在就餐时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会将每个人所需要的食物用单独的餐具存放。在就餐时, 每个人只会用刀叉去吃自己器具里面的食物, 而不会到其他人的餐具中去夹取食物。这主要是由于西方人比较独立、自我, 讲求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当然, 这种方法也非常的卫生, 并且在就餐时也能保持合适的社交距离, 使得餐桌上的沟通交流更加有序、有效。
2 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2.1 饮食节奏的不同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相比,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慢”。不仅表现在饮食制作过程耗时长, 更表现在就餐过程的缓慢。讲究“细嚼慢咽”。这种差异的形成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占据了历史的大部分篇章, 农业社会的生产节奏很慢, 于是长期生活在农业社会下的中国人逐渐养成了悠闲, 慢节奏的生活习惯。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 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增长, 但是这种慢节奏的生活习惯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在西方, 农业文明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占据过主导地位, 上古时代的狩猎文明, 游牧文明, 以及近现代的工业文明都养成了西方快节奏的生活习惯, 使得西方人没有太多的时间耗费在食物的制作上。因而, 西餐制作方法简单快捷, 这样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产工作当中去。
2.2 营养理念的不同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中国的各个地区基本上都会有这样一种菜, 一般称为时令菜。时令菜所包含的意思就是在不同的季节食用该季节特有的食物, 也可以是指在不同的季节食用对人体有益的食物。“娄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秋冬进补无须猛, 温热食材调均衡, 果蔬蜂蜜南瓜备长寿早开养生门”说的就是以上的两种情况。前者强调的是遵从自然,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食用每个季节的食物, 使人的习惯与自然的变化相契合。后者强调的是在自然变化的过程中, 根据人体的需要补充各个季节容易缺乏的东西。做到以上两者, 便可实现传统饮食文化中所追求的“天人合一”。西方的饮食文化受“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 更加注重实用性, 即重视食物的营养, 对于营养的追求大于了一切, 加上西方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 使得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成为了可能。因此, 西方的饮食文化中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理念。
2.3 文化观念的不同
在中国,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中秋节月亮圆满, 象征团圆, 因而又叫做“团圆节”, 由此可见, 中国人对于合家团聚, 其乐融融的传统观念至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象征着“团圆”二字的传统文化不仅仅体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 还逐渐影响到了我们国人的日常饮食文化, 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在中国, 大多数家庭都使用圆桌吃饭, 取“团圆”之意, 傍晚时分, 夕阳西下, 炊烟缭绕, 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 不管这桌上的菜品如何, 单单这样的氛围就足以让人们心头暖暖, 温馨十足。反观西方, 西方国家更喜欢分坐在长桌的两端进行就餐, 这一点与他们十分注重个人空间的习惯有关, 西方人希望随时随地都保有自己的隐私, 即使是一家人也不例外, 因此西方人在就餐时, 彼此之间都会不约而同地保持一定的距离, 给左右邻座留下一个安全的距离。现在在中国, 越来越多的情侣或是年轻人, 都喜欢去一些西式餐厅, 去感受一下那种长桌, 高椅, 铺着精致桌布的浪漫氛围, 其实偶尔去体会一下西方国家的浪漫也是不错, 但最重要的一点, 千万别忘了, 对于中国人来说, 还是紧紧地围坐在一起, 相互之间看得真切, 彼此零距离地一起吃饭, 体会团聚的温馨和快乐, 来得更加实际, 更加幸福。
3 结论
3.浅谈中国饮食文化 篇三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煮、蒸、烧、炖、烤、烹、煎、炒、炸、烩、爆、溜、卤、扒、酥、焖、拌等。长期以来,由于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品味爱好迥然不同,源远流长的烹调技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我们称他们为八大菜系。分别是四川菜系、 山东菜系、江苏菜系、 浙江菜系、 广东菜系、湖南菜系、福建菜系、安徽菜系。但欧美西方,是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方。但西方是发达与不发达并存。许多老华侨告诉我们,西人不善治饮食,西人不考究饮食。的确,西式烹饪电气化、机械化程度高,强调营养、热量、速度等等,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从总体上说,西餐比较单调乏味。拿英国人来说,他们比较保守,尊重传统的东西,其烹饪也是如此,以原汁原味、清淡著称。美国菜式是在英国菜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其烹调方式与英国大体相同,只是美国人注重效率,比英式烹饪更为简化。美国饮食除了“快”字,恐怕再也找不到什么闪光的字眼了。美国是重玩不重吃的国家。德国菜式也比较简单。俄式菜主要讲究的是数量和实惠。法国烹饪用料考究、口味浓郁、质地鲜嫩,很讲究饮食礼仪和服务方式,是西式烹饪的最高水平。法国烹饪发展的高峰期19世纪中晚期出现的一系列烹饪巨著曾为欧美各国普遍接受,奉为标准,可见法国烹饪又是西式烹饪的代表。然而法国人却对中国烹饪饮食文化推崇备至。中餐被法人誉为“世界最佳饮食”。在法国人眼里,中国厨师个个像魔术师,那些被称为神秘、古怪的中餐烹调法给世人带出了最无穷尽的美味享受。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響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食源的开发与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等,深厚广博。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位,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中国烹饪的产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其中的主线就是要把握好“烹饪”的本质特征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业转化与优化。从与相关产业的链接和作用效果上,要抓住产业经济的特征,在标准化、机械化、规模化、市场化、工业化及文化属性等加快生产力发展的诸多要素上去体现。烹饪产业化的发展不是哪一方面的单一属性的体现,应该是包括几类发展方向的聚合体,要遵循其基本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传统中国烹饪的文化性和包容性特点,开辟产业化发展的新的空间。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吾存于世,吃喝几十余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现将饮食文化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4.中国饮食文化 篇四
论述中国饮食文化
论述中国饮食文化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其发展过程是极其复杂与繁琐的。本文通过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分成萌芽阶段、成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繁富阶段等六个阶段,指出每个阶段的发展内容和特色,简述其发展过程,并对比西方饮食文化,指出两者差别,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了当前中国饮食文化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形成发展;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原因;问题
0
引言:
泱泱中华,文明五千年。在中华民族浩瀚的文化宝库中,“饮食文化”这颗明珠,璀璨耀人、光惠众人、历史弥新。中国饮食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以其工艺精湛,工序完整,流程严谨,烹调方法复杂多变等特点在世界烹饪史上独树一帜,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她是如何发展的?又与西方饮食文化有何差异?又存在哪些问题呢?本文做简单论述。
形成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成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繁富阶段等六个阶段。
1.1
萌芽阶段(原始时期)
中国饮食文化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火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进入石烹时代,产生了中国饮食中最基本的四大烹饪方法:炮、煲、烫、焙炒。伏羲氏,“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神农氏,“耕而陶”,开创了中国农业,“尝百草”,开创了古医学,茶开始做药用,其中陶的发明,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黄帝作灶,死为灶神”,黄帝发明灶具,“蒸谷为饮,烹谷为粥”开始区别食物,并且黄帝时代酒已经产生。中国饮食文化开始产生萌芽。1.2
成形阶段(夏商周时期)
到夏商周时期,农业、畜牧业发展,调味品开始开发利用,饮食质量明显提高。“以乐侑食”、“食以付政”,宴会、聚餐成为人们酬酢、交往的必要形式,南北菜系开始形成。青铜制品的发展使得酒器发展,饮酒之风极盛,酒开始发挥着祭祀、礼仪、待客以及医药等各种功能。茶叶用于祭祀和医药,开始作为贡品。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一时期开始成形。1.3
初步发展阶段(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小农经济形成,农业畜牧业极大发展,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食品源,豆腐的发明、西域食品原料的引进,大大丰富了烹饪原料,各种器具的发明开始了食品的“精工细作”。在这一时期的厨房和炉的格局,奠定了后世的格局形式。酒的酿造技术也有了提高,“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发明“复式发酵法”,并且从西域引进了葡萄酒。到汉代形成了专门的节日酒,“正月之朔,是谓正日。„„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酒类进一步丰富。春秋时期,“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茶而已”,茶,开始作为菜肴汤料,供人食用,茶的医学价值在《食经》中得到进一步推崇,“茗茶久食,益意思”。这一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得到初步发展。
1.4
全面发展阶段(魏晋隋唐时期)
魏晋时期,北方人口南移,北方传统的粮食作物在南方推广,粟、麦、稻作为主粮的地位基本
确定。隋唐时期,吸收西域食品文化。在这一时期,节日礼仪食俗,如元旦食俗、元宵节食俗、端午节食俗、重阳节食俗等蓬勃发展。唐代时期已形成南食、北食两大风味派别。酒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原料品种的进一步发展——黍、稻、高粱、粟、松叶、竹叶等都成为酿酒的原料,还有酿酒技术进一步改进,在酿酒季节、原料品种、久贮存放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都大大提高了酒的品质。茶文化也得到长足的发展,饮茶之风开始兴起,茶叶成为南方普遍作物,到隋唐时期,茶风盛行,“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则病矣。”由于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受禅教推崇,在寺庙形成了专门的茶礼,与茶有关的的著作也大量出现,《茶经》、《茶述》、《煎茶水记》等等。至此饮食思想和饮食理论以形成完善的体系,中国饮食文化得到全面发展。1.5
成熟阶段(宋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是古代社会中外食品文化交流最频繁、影响最大的时期,番薯、玉米、花生、土豆、辣椒、番茄等对后世影响巨大的蔬菜作物传入中国,食品的加工和制作技术日趋完善,食品原料的加工和生产也取得了巨大成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饮食业空前繁荣,酒楼、茶馆随处可见,“八大菜系”、“十大菜系”形成,并具有全国性的影响,菜品的艺术化现象得到不断发展,色、香、味、形、声、器六美具备,菜名也雅致得体富有诗情画意,食品文化日臻完善。酒方面,红曲酶的发明与使用使酒的质量显著提高,从海外引进了蒸馏技术,发明了蒸馏酒、浸渍酒;茶方面,饮茶成为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发明了“炒青”制茶法和沸水冲泡的瀹饮法,茶文化走向伦常日用,“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至此中国饮食文化基本成熟!
1.6
繁富阶段(民国时期至今)
辛亥革命的炮声,敲响了封建王朝的丧钟,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中国自觉不自觉的的对外开放双重作用下迈进了它的繁富时期。首先是新食料和新食品的引进、开发和使用,味精、果酱、啤酒、香精、人工合成色素等等出现,生物技术发展不仅改变了食品原料的品质,还合成了许多原料,例如转基因食品。厨房出现了第二次革命,煤气、天然气、电能、太阳能等能源,煤炉、气灶、微波炉、电磁炉、烤箱等炊具广泛应用于烹饪活动,另外油烟机、洗碗机、消毒柜等厨房设备出现,大大的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环境卫生,改变了中国“烹调技艺世界一流,厨房设备未入流”的局面。中西食品文化的大碰撞,西方快餐大量流入中国,出现了“中式西菜”、“西式中菜”,中国饮食文化进入繁富时期!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
2.1
饮食内容上的差异
“食”方面,中国的饮食结构在很早以前就已基本形成,“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主食以谷类及其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以菜蔬为主,辅以肉类,食品种类的构成始终在谷、果、畜、菜的食品结构范围内量变,其中谷类属于主食,而果食菜食肉食则属于广义上的副食。西方饮食原料与中国基本相同,但各类原料在饮食结构中的地位却大不相同,主次结构不明显,各个国家的各自特点,但主食以肉类、奶类为主。例意大利菜多以海鲜为主料,英国的主菜一般是肉菜、蔬菜类和米饭混合而成的盘菜,法国的主餐一般由蔬菜色拉、一盘热菜和一个甜点组成。“饮”方面,中国习惯于饮茶,因为茶的性味平和;而西方则喜欢酒、咖啡等具有刺激性的饮料。
2.2
饮食器具上的差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饮食文化生活中,饮食器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用途分,饮食器具分为餐具、饮具两大类。中国的餐具比较简单,主要有碟、碗、筷、匙、盘等,碟子用来盛菜品或调味品,筷子用来夹菜夹饭,盘用来盛菜,碗用来盛饭、盛菜或盛汤„„而西方的餐具体系却十分庞大,无论是刀子、叉子、汤匙还是盘子都有各种形状,以刀为例,刀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每种刀都有不同的用途。饮具,由于中西方主要饮品的差异,饮具也有较大差异。由于茶冲泡方式和档次的不同要求,中国的饮具主要是材质的千差万别,有陶器、青瓷、白瓷、紫砂、金属、玻璃器皿等。而西方则由于咖啡冲泡的繁琐,有咖啡壶、咖啡杯、汤匙、咖啡匙、方糖
夹子、杯托、小冲袋、小冲架、尖嘴水壶等等
2.3
饮食观念上的差异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要义,与物质社会紧密联系。在人类创造的物质社会进步的同时,这些与有形物质的生物生命相依的独特的无形的生命元素融入在人的生命里,并不经意的流露在人们的言行中,这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饮食观念和饮食思想。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思想。中国饮食文化坚持一种美性的饮食观念,讲究“色、香、味、形”等诸多因素,除追求对菜肴本身美观和味道的要求之外,还追求“器具”的美观,“美食不如美器”,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美食佳肴只有精致的餐具烘托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中国人还追求美食与良辰美景的结合、宴饮与赏心乐事的结合,并把饮食与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欣赏相结合,既增加了饮食的美感,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西方饮食文化坚持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把吃饭当成了一种像机器添加燃料,注重各种营养成分的搭配,而把色香味当成次一等的要求。西方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连烹饪的全过程都要严格按科学规范行事,要求调料添加量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饪成一种机械性的工作。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国人习惯用筷子,西方人习惯用刀叉;中国人喜欢聚餐,西方人则实行分餐制;中国人在餐饮的同时注重食品色香味的审美效果,而西方人则更注重食品本身的自然营养价值„„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地理环境直接影响文化。文化的根源于早期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受文化的影响,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西北是茫茫的沙漠,东南是浩瀚的海洋,处于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如图1所示)。但中国地大物博,土壤适宜农业的发展,自古以来自给自足,相对封闭。这决定了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以谷类为主食,兼以蔬菜,以家畜家禽为辅。由于早期恶劣的生存环境决定人们不得不通过协作来生存,所以中国人重“和”,体现在饮食上习惯聚餐制、重五味调和、注重菜肴搭配等等。西方文化以西欧为代表,其四面环海、资源短缺(如图2所示),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地理环境决定西方注重商业、交换或掠夺,相互开放。海洋性的地理环境使得人们直接取材与自然,强调原汁原色原味,倾向于生食。海洋同样赋予了西方人博大开阔、开拓进取和独立倾向,反映在饮食上习惯分餐、口味浓烈、饮食过程直观等。此外地理环境影响东西方的文化渊源和哲学理念,间接的影响各自的饮食文化,造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图1 中国地理位置图 图2 西欧地理位置图 中国饮食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但对比西方饮食文化我们不难看出其存在的问题。首先中国饮食文化过于注重美的感受,包括口味、外观和器具,忽略了营养的搭配,造成中国人体质问题,最高的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其次由于等级观念的存在使得在正式场合的宴会成为一种负担,过分讲究档次、座次等等,并且过分对档次的追求,导致社会风气不正。再者由于管理制度的缺陷,饮食安全问题十分严重,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再到“皮鞋制酸奶”,中国饮食卫生与安全问题令人揪心。结束语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经过了几千年,并且仍然具有其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对比西方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相信通过其不断自我调整和完善以及制度规章的完善,中国饮食文化一定会继续的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璀璨精华,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5.中国饮食文化论文 篇五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存在着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结果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与不同,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成了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 文化差异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这里从关注重点、烹调准则和文化特征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营养”和“美味”的关注重点不同
(一)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使是在饮食文化与我们比较相似的法国,涉及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法国烹调虽然也追求美味,但同时还坚持“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的做法是他们不赞成的。
不可否认,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他们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再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生吃则避免丢失,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因为习惯使然,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二)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 3
会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老头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深受卡尔文教派影响的荷兰人连自己都说过“如果说法国人是为吃而活着,我们荷兰人则是为活着而吃”,这也就不难理解 “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是当烹饪变成一个精确而艰巨的实验时,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他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谁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的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比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
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著名菜肴炒“杂烩”,更是把这种随意性发挥到极致,凡是能吃者皆能入菜。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泾渭分明。所谓“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我们称夫妇成婚为“合卺”,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5
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这意味着我们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6
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属于跨文化交际范畴,是一种非语言行为。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2).
6.中国饮食文化特点 篇六
第二,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中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如“全家福”、“将军过桥”、“狮子头”、“叫化鸡”、“龙凤呈祥”、“鸿门宴”、“东坡肉”。
第五,食医结合。中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齐国贤相)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
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与“中和”相反的是极端,极端在烹饪上也不被视为正宗,那些“咸过头,辣过头,酸过头”的食品虽然会受到一些身体处在不正常状态下的人们的追捧,但从长远看来它对身体是有害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极端主义其弊更是不可胜言。
7.简谈20世纪西方文化思潮 篇七
关键词:20世纪文化思潮,迷惘的一代,女权运动,马克思主义,意象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尽管20世纪风雷激荡, 我们可以找到几条主线, 它们相互影响制约并最终掀起改天换地的波澜。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归为文化问题, 一切发展变化都反映出文化的作用力——在此意义上, 人类历史的一切潮流都源于同一座“大山”——文化, 并最终归一。因此, 下面本文将讨论20世纪西方各个领域的重要文化思潮, 包括迷惘的一代、女权运动、马克思主义、意象主义运动、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
一、迷惘的一代
美国传统文化建立在清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理性的基础上, 自18世纪形成以来历经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得到推动巩固。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文化开始变化。而一战则像一条鸿沟, 割裂了传统发展, 导致现代意识和新文化的诞生。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是组成这种新文化一部分。“迷惘的一代”是自然形成的, 以表现社会生活及战争对心灵创伤为主的流派。除海明威外, 主要代表人物还有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等, 可以说, 他们的“迷惘”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深刻怀疑。
国家以及个人生活的动荡极大促进文学繁荣, 让这一时期成为美国文学历上的黄金时代。社会动荡和经济起落引起文化断层和认识冲撞, 也活跃了思想, 激发了改革欲望, 使一大批美国知识分子走上求索之路。在批判传统的同时, 寻找新的政治信仰和经济模式。文学批评家马尔考摸考利称“迷惘的一代”文学为“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时代变迁与人的思想、与文化传统的矛盾在这二十年碰撞产生火花, 几乎重塑美国年轻人的文化态度, 同时在另一层面也改变文学的主题和形式。
当时的美国社会的经济生活核心从生产演变为消费, 这种消费观成为新风向, 逐渐步代美国清教主义生产道德观, 成为主导。经济兴盛和科技进步的同时, 精神危机却日益恶化, 旧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瓦解, 追求刺激享乐成为新风尚。在商业兴盛的二十年代, 消费享乐的价值取向与传统的清教文化积累沉淀, 一起构筑美国文化现代性悖论。当时的年轻一代一方面纵身于享受物质的丰盛, 另一方面又对自我认知形象捉摸不清而伤感迷惘。
“迷惘的一代”这一标签无法涵盖矛盾复杂的时代现实, 不仅仅是战后迷惘幻灭, 对战争恐惧厌恶, 而且还思路迷茫找不到出路, 他们自我流放本身也是与传统断裂的一个象征, 这在“迷惘的一代”代表人物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得到表示。他们作品中主人公“迷惘青年”身上所表达的生活、个性和思想所特有的青年性反映出一战后美国社会生活中青年崇尚消费, 反叛传统的现象, 这使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等成为当时青年文化的代表。从读者反映批评的观点来看, 是青年群体社会地位的确立, 产生了一批数量可观的读者大众, 他们希望看到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得到肯定, 成为文化英雄。
二、女权运动
女权运动是20世纪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20世纪20年代, 英美等西方国家妇女解放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 主要是资产阶级妇女向本阶级男性统治者要求平等参政、就业、受教育、财产继承权等平等权利, 其最终结果是妇女赢得完全的选举权。六十年代, 伴随着法国以及西欧国家的学生造反运动、美国抗议越战的和平运动及反种族歧视运动等政治斗争, 女权运动再次翻起高潮。这次运动已经逐步深入到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 并上升至妇女本质的研讨, 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真正问题, 如何界定女性气质和特征;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妇女解放运动关心妇女的教育、福利、权利、机会的均等;妇女有了孩子后的生活, 是否要孩子的权利;关注父权制的压迫方式, 阶级及种族对妇女的压抑等等。第二次女权运动虽然没有突破从政治性看角度看待两性问题的烙印, 但其文化性和学术性已明显超于政治性和社会性。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因此应运而生。女权主义批评作为一种派别诞生于美国女权主义者凯特·米勒特的《性政治》的出版, 但其直接思想来源却是一些女权主义先驱者的理论,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法国的西蒙·波伏娃。
伍尔夫是英国一名意识流派代表作家。她的小说带有强烈的女性意识, 思考女性地位、女性角色、女性气质以及两性关系。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在1929年出版的《一间自己的屋子》的长篇论文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她思考的中心问题是:文学中到底有无女性传统?性别歧视如何反映在文学活动中?妇女要想从事创作会遇到何种困难?她得出结论:“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 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显然, “钱”指代的是经济地位, “一间自己的屋子”不仅指妇女应有生存空间, 更应该有比较自由的精神世界。伍尔夫从经济地位、文化教育、社会阅历等方面考察妇女生活和创作境遇, 认为因为妇女长期经济地位低下, 受不到好的教育, 因此即使像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这样有才情的作家, 除了中产阶级客厅的场景之外, 其它所有经验的大门都是关闭的。
三、马克思主义
自马克思主义是反潮流的文化。它与近代资本主义文化不同, 是一种公有文化、一种道德化文化、一种要消除剥削、压迫等社会罪恶现象、追求天下一家、世界和平、人人自由的文化。
20世纪始, 马克思主义在东西方世界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在西方, 由于伯恩施坦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开始脱离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轨道, 通过改良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制度化。而西方国家共产党除了两次大战时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影响较为广泛外, 在战后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影响日渐衰弱。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 共产党在西方主要大国成为非主流政党。但是, 191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卢卡奇、葛兰西等人开始思考西方革命道路, 导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崛起。作为在二战后盛行一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这种文化思潮在1968年“五月风暴”中达到巅峰, 但是现已风光不再。20世纪70年代后, 与“新社会运动”有关联的、在“后现代主义”旗下的各种“新马克思主义”, 迄今在西方思想界仍旧有一席之地。但是,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西方的这些变异和经典马克思主义差别甚大。简而言之, 在20世纪的西方, 马克思主义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取得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 也基本没有出现从根本上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大规模群众性阶级斗争。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在20世纪已不再具备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主流和中心地位。而在东方, 列宁独树一帜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接下来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中国革命胜利、古巴革命胜利等更是让马克思主义盛行一时。虽然苏东解体让东方马克思主义遭到重创, 但是不可否认, 随着中国的改革日益泛发出生机,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得到主流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四、意象主义运动
意象主义是指1912年至1917年反对于19世纪盛行的诗歌创作技巧和价值取向的诗歌革新运动, 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开端, 目的是要把英美诗歌从讲究修辞和机械的节奏中解放出来, 推动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作为一个在新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下发展起来的诗歌运动, 意象主义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12年至1914年间为前期, 主要是由埃兹拉·庞德主导。1914年至1917年间为后期, 主要由埃米·罗威尔组织。庞德作为这一是个运动的倡导者和理论家, 指出意象为“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结合体”, 并明确地指出意象主义诗歌创作的一些“禁忌”, 在理论和实践上促使意象主义诗歌创作最终形成一种思潮。从时间来看, 意象主义是一个短时间的诗歌运动,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后期, 因为新意象主义与旧意象主义之间在创作理念上有一定差异, 庞德离开了他所领导的意象主义而另创旋涡主义。本质上说, 意象主义诗歌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 在创作中刻意追求意象的呈现, 过分强调简洁和紧凑, 从而将自己陷在有限的圈子, 难有大为。同时, 意象诗过于短小精悍, 片面强调所谓客观和意象的绝对精准, 气势不够恢弘, 很难表现出深刻的内容。美国会参加一战也是意象主义运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便走向消亡的社会原因之一。但是, 意象主义运动的文学价值和产生的大能量足够而且也的确改变了20世纪的英美诗歌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讲, 意象主义诗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奏响了英美现代诗的新乐章, 为其掀开崭新的一页。
五、现代主义跟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文学艺术流派的一个统称。主要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达达主义等。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割裂旧式传统的文化, 积极主动地在内容和形式上探索文学艺术革新, 充满活力和乌托邦式的幻想, 试图通过与过往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形式反映人们当时的存在。现代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就是追求独创, 因此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呈现出革命性、象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些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现代西方社会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在后工业阶段, 现代西方文化一次次的崭新裂变, 这使后现代主义逐步演变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首先是在建筑领域获得广泛接受并产生巨大影响。建筑上的现代主义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强烈反对古典建筑的奢侈感, 强调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禁欲主义等乌托邦式美学信念;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现代主义这种审美模式, 提倡多元的、灵活的、宽容的审美观点。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 “后现代主义”一词逐渐成为文学艺术批评领域一个流行术语, 此后一直在哲学和文化领域引人注目, 并且引起争论, 其焦点之一是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还是对它的继承和补充。
这几股文化思潮在动荡的20世纪相互促进制约, 并最终归于一流, 共创二十世纪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陈麦池.时代视野中的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42.
[2]陈雪.西方女权运动跟女性主义批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42-23.
[3]周穗明.马克思主义:西方与东方——2O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变及其21世纪的前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 2003 (1) :14-15.
[4]丁华良.论意象主义的诗学主张[C].文学与历史学研究, 2011 (24) :121.
8.中国饮食文化与汉英翻译 篇八
关键词: 饮食文化 翻译 翻译方法
1. 饮食文化与语言
自古以来,饮食就是中国百姓的第一要事。开门七件事,柴、米、油、鹽、酱、醋、茶都与饮食有关。郦食其向刘邦进言时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者以食为天。”《齐民要术》中指出:“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在面对自然灾害和苛政战争的时候,百姓最关切的仍然是填饱肚子。“吃了吗”是我国的国问,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护,更说明了“吃”在我国人民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的习俗中,不论婚丧嫁娶还是走亲访友,总是以吃作为重要内容和活动高潮。
中国人对饮食和饮食文化的重视,必然反映到语言当中。同大多数文化负荷词语的产生方式一样,汉语民族的具象思维方式在表达饮食的词语中也找到了充分表达抽象事物的途径,许多饮食方面的词语被赋予了深层次的文化含义。汉语中与饮食有关的词汇特别丰富,无论什么事都可以用饮食来形容,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位”,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饮食用具也成了汉语中的常用词,“铁饭碗”和“大锅饭”是计划经济的代名词,“砸了饭碗”和“背黑锅”与倒霉有相似的贬义。
这种借物喻义是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各个民族共同的思维方式。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氛围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和英语国家形成了迥然不同的饮食文化,这就使得他们对同一种食品或器具产生了不同的情感反应或不同的语义联想。
这些与饮食文化有关的词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对方所没有的东西,如中国的饺子、包子、汤圆、粽子等,西方的cheese,hot dog,各色面包等。这类词称为文化词(cultural words),是指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具有的事物和概念,而另一文化中没有,从而在翻译中、双语转换时形成一种词汇空缺。Newmark把这种词称为empty words。
另一类词是文化负荷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phrases)。这类词与文化词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化词所指的事物或概念是对方所没有的,而文化负荷词所指的事物或概念是对方有的,只是在词义的宽窄方面不完全重合(overlap),也就是说,只有某种程度的对等,不重合、不对等的部分有大有小,这也造成了对方的词汇空缺。这种不重合、不对等的情况大都是由各自社会文化的特点造成的。
文化负荷词视其构成和意义特点可分为三类:
A类:切分和归类不同的文化负荷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phrases)due t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这一类文化负荷词语,所指意义之所以不重合,只有部分对等,是因为不同社会文化对客观事物和概念的不同切分造成的。例如中国普通人知道一两种茶的名称,在专业人士那里可以分出上百种,而大多数西方人恐怕只能叫出红茶(black tea)和绿茶两个名称。
所有这些由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对一些事物的不同切分和归类造成的词义不重合、不对等或词汇空缺,在翻译中往往构成很大的难题。
B类:联想不同的文化负荷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phrases)due to different association。
B类文化负荷词与A类的不同之处在于A类词所指称的事物,由于不同文化的不同切分和归类而形成意义不重合,是客观的。B类文化负荷词所指称的事物是相同的,其不同的文化含义来自不同的社会文化给以的不同联想,这些联想往往带有感情色彩,是主观的。可以说A类含义的不同来自于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切分和归类,B类含义的不同来自处于某个特定社会文化中的人们所赋予的感情色彩。例如:All is fish that come to his net(放到篮里的都是菜),The great fish eat up small(大鱼吃小鱼),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不在内行人前卖)弄,butter to butter is no relish(千篇一律),big cheese(大人物),whole cheese(自以为是,说话算数),cheese cake(女子性魅力),hard cheese(倒霉),no use crying over split milk(牛奶翻了,哭有何用),pudding rather than praise(好话不如实惠)。
C类:语用规范不同的文化负荷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 (phrases)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norms。
词、词组、表达法的语用意义是深厚的,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文化色彩,特别是在制度习俗文化中更是如此。在问候、告别、婚礼、葬礼、礼貌、穿衣、饮食、出行等方面,各民族都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形式和内容。由于语用意义的不同而形成的文化含义词(语),我们把它们归入C类。
2.翻译方法
从以上中西饮食文化对比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西饮食文化的截然不同,中英语汇中与饮食有关的词语存在明显不同的联想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应该灵活采用各种翻译方法,传达出原文的意义。
2.1保留形象直译法
词的文化负荷(cultural load)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习惯,直译法能保留这些文化特点,不仅有利于文化交流,还可以丰富译语的表达力。如:
中国有句老话:“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毛泽东选集》)
As the old Chinese sayings go,“When a melon is ripe,it falls off its stem,”
and“When water flows,a channel is formed.”
又如: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刘鹗《老残游记》)
Admist the feverish bustling,ther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 girl about eighteen or nineteen years old,dressed up just like the former. Her face was shaped like melon-seed. Her beauty was above the average woman—charming but not coquettish,and a clarity of complexion but not coldness.
2.2舍弃形象意译法
汉英两种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有时这种差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汉语中食品的形象及其喻义,有的出于典故,有的在特定的语境中另有隐含之义。翻译时原语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发生了变化,如果采用直译法,这些词语的喻义自然就无法為译语读者所理解,这时只能舍弃形象,译出其语用喻义。如:
狄仁杰推荐的姚崇数十人,后来都成为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资治通鉴》)
Yao Chong and tens of other people whom Di Renjie had recommended became famous ministers afterwards, and some people said to Di Renjie,“all the pupils in the whole country have been taught by you.”
又如:
第一天没拉着什么钱。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
The first day he made practically nothing;the second,business was very good.But then he was flat out on his back for two days becausehis ankles had swollen up so badly.
(老舍:《骆驼祥子》,Shi Xiaoqing译)
再如:
再说,这个事要是吵嚷开,被刘四知道了呢?刘四晓不晓得他女儿是个破货呢?假若不知道,祥子岂不独自背上黑锅?
(老舍:《骆驼祥子》)
What’s more,what if word of this spread and reached Fourth Master Liu’s ears?Did he know that his daughter was a tart?If he didn’t, then wouldn’t he put the whole blame on Xiangzi?
2.3释义(补述)
“小方,你倒没生病?哦,我明白了!鲍小姐秀色可餐,你看饱了不用吃饭了。”
(钱钟书:《围城》)
“Little Fang,you didn’t get sick?Oh,I get it!Miss Pao’sbeauty is such a feast to the eye*,and you got your fill just looking at her and didn’t have to eat.”
Literally,“someone beautiful enough to be eaten.”
(珍妮·凯利,茅国权译)
译者特地加注解释“秀色可餐”的字面意义。
又如:“铁饭碗”仅直译为“iron rice bowl”是不够的,在行文或口头表达中宜有补述。如:For a long time,Chinese workers have enjoyed the privilege of the“iron rice bowl” system, having a job for life. 甚至可以补充一句:If you were hired by a factory,you had no cause to expect to be fired.
还有我们常说的“吃大锅饭”,仅译为“eat from the same big pot”是不能传达其国俗语义的,有人对这一国俗词语作了一段较长的解释:It is a misguided kind of economic equalitarianism. Under this equalitarianism, among locals, units, and individuals, those who work hard and those who loaf are treated similarly, as are those who do a good job and those who do a poor job...具体在译文中如何处理,另当别论,但译者应该想方设法使读者了解其国俗语义。
2.4省译
当原语形象和喻义的结合关系对译语来说很陌生,难以移如译文,或者原语形象在上下文里不太重要时,可采用概略化或释义的方法只译出喻义。如:
只见他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
(曹雪芹:《红楼梦》)
Her eyes were swollen;her face was bathed in tears.
(杨宪益、戴乃迭译)
又如:
咱们奶奶万金之躯,劳乏了几日,黄汤辣水没吃,咱们哄她欢喜一会还不得一半儿,说这些话做什么。
(曹雪芹:《红楼梦》)
Madam’s health is what’s important. Here she’s been wearing herself out for days, and not a bite to eat or a drop to drink has she had yet. The least we can do is try to keep her amused. Why should you tell such tales?
(杨宪益、戴乃迭译)
“黄汤辣水”本来指酒,译者翻译成“吃饭和饮酒”,符合原文的含义,不失为好的翻译。
2.5替代
用英语中的词语或成语替代。如:
要正经除非自己锅底没有黑。
(《小二黑结婚》)
The pot shouldn’t call the kettle black if it’s got soot itself.
汉语里有“添油加醋”一词,讲话的人或写文章的人为了使故事更有吸引力,就添枝加叶地增加一些内容。恰巧英语里也有add spice to和spice up,两个词组都很恰当地表达了这个意思。如:
“我的同学就添油加醋地叙了我一番,我有些不耐烦,说:‘我家死人,你倒有了故事了’。”
(阿城:《棋王》)
“My fellow student then told him a wellspiced version of my story,which irritated me‘I lost my parents,’I said,’and for you it’s just a good story?’”
(W.J.F. Jenner译)
又如:
少刻,有小鬟来调桌安椅,摆设酒馔,正是: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
(曹雪芹:《红楼梦》)
Presently little maids brought in tables and chairs and set out wine and refreshments. Verily, glass vessels overflowed withnectarand amber cups brimmed withambrosia.
此处“琼浆”、“玉液”分别翻译成nectar和ambrosia。Nectar是希臘神话中众神饮的酒或甘美的饮料。Ambrosia是指美味芳香的饮料。译文借用西方现有的词汇表达中国酒文化的特点,基本意义相符。
2.6增译
(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化成酸醋……
(钱钟书:《围城》)
The wine in Xinmei’s stomachturned to sour vinegar in his jealousy.
西方人也食用酸醋,但只认为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品,很难把它与嫉妒联系起来,故译者在译文中增译了“in his jealousy”这一短语,以便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
3.结语
饮食文化在英和汉民族中都占有重要位置,因此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反映饮食文化的词语和表达法。有时候这些词语和表达法在英语和汉语中一一对应,但大多数时候由于文化不同,这些词语和表达法在对方的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法,因此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应该灵活采用各种翻译方法,尽量完美地传达出原文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李振杰.汉英新词语汇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9.中国饮食文化礼仪 篇九
饮食礼仪文化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
礼产生于饮食,同时又严格约束饮食活动。
不仅讲求饮食规格,而且连菜肴的摆投也有规则,《礼记.曲礼》说:“凡进食之礼,左肴右被,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疏酱处内,葱片处右,酒浆处右。以脯俗置者,左朐右末。”就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肴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干的食品菜肴靠着人的左手方,羹汤放在靠右手方。细切的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蒸葱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方向。如果要分陈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
《礼记.少仪》中也有详细记载。上菜时,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于左手上;上鱼肴时,如果是烧鱼,以鱼尾向着宾客;冬天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夏大鱼脊向宾客的右方。在用饭过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缛礼。
《礼记.曲礼》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搏饭,毋放饭,毋流歌,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捉羹,毋刺齿。客絮羹,主人辞不能烹。客歉醢,主人辞以篓。濡肉齿决,于内不齿决。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兴辞于客,然后客坐。”
就是说,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只顾自己吃饱。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就要检查手的清洁。不要用手搓饭团,把多余的饭放进锅中,喝得满嘴淋漓,不要吃得喷喷作声,啃骨头,也不要把咬过的鱼肉又放回盘碗里,把肉骨头扔给狗。
不要专据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黍蒸的饭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囵的喝汤,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调和菜汤。不要当众剔牙齿,也不要喝瞻渍的肉酱。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
湿软的肉可以用牙齿咬断,于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个要撮作一把来嚼。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
饮食礼仪知识
1、入座礼仪
桌席上的位置很是讲究,从桌位入座情况并可知晓此人的辈分及重要程度。
座次是根据“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先邀请宾客入座上席,再请长辈入座,入座时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切勿先不动筷子,也不要起身走动,更不要制造异响,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2、进餐礼仪
有贵客到来时,主人及宾客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3、布菜礼仪
每上一道新菜,都需等长辈、宾客先行动筷,表示对他们尊敬,如若要给宾客或长辈布菜,最好使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
4、进食礼仪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尊重为先
在餐桌上,中国饮食文化非常注重“尊重”二字。对于那些长者,老师或者贵客,通常都要做到谦虚礼让。
中国人非常注重孝道。他们往往会先把最好的菜第一个送给自己家庭里的长辈品尝,因为长辈们为了这个家付出最多。在古时候,虽然人们生活拮据,但是善待自己的长辈并尽力照顾好他们是必须尽到的义务。
尽管中国的主人都很友好,但作为客人也要向主人表示敬意。在晚餐开始前,主人往往会寒暄一番,客人只有在听到“请用,随意”等类似的话语后才能开始用餐。否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中国饮食文化史简谈】推荐阅读: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09-28
中国民俗饮食文化10-29
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类型07-28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简史10-20
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11-28
中国饮食文化以及器具发展08-20
浅谈中国饮食文化论文10-12
中国饮食文化章测答案10-16
中国饮食民俗11-08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