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试题示例

2024-11-01

古诗词鉴赏试题示例(精选7篇)

1.古诗词鉴赏试题示例 篇一

中国古诗词50题(单选)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一共有(B)

A、304篇 B、305篇 C、306篇 D、307篇

2.成语“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它是用来形容(B)

A、炎炎夏日 B、夏去秋来 C、春去夏来 D、秋去冬来

3.名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是指(B)

A、灯火辉煌 B、灯火即将熄灭 C、灯火忽明忽暗 D、灯火次第闪烁

4.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A)

A、晚春 B、盛夏 C、初秋 D、寒冬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被现代人所向往。请问被称为“菊月”的月份是(B)

A、八月 B、九月 C、十月 D十一月

6.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D)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请问,我国对清明节有多种的称呼,下列哪一种不是?(D)

A、鬼节 B、死节 C、冥节 D、寒食节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编插茱萸少一人。”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D)

A、中秋 B、七夕 C、清明 D、重阳

9.姜夔词“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中“豆蔻”指(B)

A、男子十三四岁 B、女子十三四岁 C、男子十五六岁 D、女子十五六岁

10.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作者是(C)

A、屈原 B、王羲之 C、陈子昂 D、李白

1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的作者是(D)

A、陆游 B、辛弃疾 C、岳飞 D、李清照

1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运用了哪个典故?(A)

A、汉朝李广的故事 B、汉朝霍去病的故事 C、宋代岳飞的故事 D、宋代辛弃疾的故事

1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对哪个诗人的评价?(B)

A、陶渊明 B、王维 C、孟浩然 D、张籍

14.被称为“七绝圣手”和“梅妻鹤子”的诗人分别是(A)

A、王昌龄 林 逋 B、杜甫 陶渊明 C、王昌龄 陶渊明 D、杜甫 林逋

1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的作者是(C)

A、苏轼 B、柳公权 C、颜真卿 D、怀素

1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句诗的作者是(A)

A、杜甫 B、白居易 C、李贺 D、屈原

17.“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首诗的作者是(A)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贺龙

18.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暗香”指的是(C)

A、菊花之香 B、荷花之香 C、梅花之香 D、丁香花之香

19.名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的“黄花”指的是(A)

A、菊花 B、荷花 C、梅花 D、丁香花

20.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B)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一种种植在岸边的花草 D、词人的一个朋友

21.与“主人下马客在船”修辞一致的是(D)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2.诗歌“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所用修辞是(D)

A、比喻 B、拟人 C、对偶 D、谐音

23.下列标题中不属于词牌的是(B)

A、《忆江南》 B、《凉州词》 C、《虞美人》 D、《沁园春》

24.“大珠小珠落玉盘”所形容的是什么乐器的弹奏声?(A)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D、箜篌

2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几句诗是诗人欣赏什么乐器而产生的联想?(D)

A、琵琶 B、古筝 C、扬琴 D、箜篌

26.歌词“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化用哪位诗人的诗歌(A)

A、张继《枫桥夜泊》 B、王维《枫桥夜泊》 C、张继《山居秋暝》 D、王维《山居秋暝》

27.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片名取自我国古代一位词人词作中的句子。这位词人是(B)

A、辛弃疾 B、李煜 C、宴殊 D、李清照

28.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乐府双璧”的作品是(B)

A、《木兰诗》和《敕勒歌》 B、《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C、《长歌行》和《敕勒歌》 D、《长歌行》和《孔雀东南飞》

29.诗句“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明末崇祯皇帝吊死于北京景山和清兵入关的历史史实。请指出“冲冠一怒”和“红颜”分别指的是(C)

A、张圆圆 吴一桂 B、李圆圆 吴二桂

C、陈圆圆 吴三桂 D、高圆圆 吴四桂

30.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给古代哪两位名人有关?(C)

A、项羽 夫差 B、刘邦 夫差 C、项羽 勾践 D、刘邦 勾践

31.下列对联与名人对应正确的一项是(C)

①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②犹留正气参天地,永留丹心照古今。

③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④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A、杜甫 岳 飞 蒲松龄 屈 原 B、白居易 岳 飞 吴敬梓 贾 谊

C、杜甫 文天祥 蒲松龄 屈 原 D、白居易 文天祥 吴敬梓 贾 谊

32.历史上曾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是在(A)

A、东林书院 B、岳麓书院 C、石鼓书院 D、白鹿书院

3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B)

A、蓬莱阁 B、腾王阁 C、崂山 D、百花洲

34.34、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D)

A、黄山 B、峨眉山 C、天姥山 D、庐山

35.杜甫诗歌“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其中“岱宗”是指(A)

A、东岳泰山 B、西岳华山 C、北岳恒山 D、南岳衡山

36.有两块匾额,一块题为“妙手回春”,一块题为“太白遗风”,你知道它们通常挂在什么地方吗?(A)

A、诊所和酒搂 B、茶馆和酒搂 C、诊所和书院 D、茶馆和书院

37.清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谈到作学问的三个境界时,引用了古代三个词人的词句加以说明,其中第三个境界是(C)

A、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蝴恋花》)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蝴恋花》)

C、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D、又恐琼楼玉宇,高出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38.下列送别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B)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D、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3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哪部文学名著的开篇词?(C)

A.《水浒传》 B、《封神榜》 C、《三国演义》 D、《三国志》

40.“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出自哪部名

著?(A)

A、《红楼梦》 B、《儒林外史》 C、《金瓶梅》 D、《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B)。

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登高》 C、《蜀相》

42.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B)。

A、红色 B、花 C、树叶

4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A)的《别董大》。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44.“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C)

A.天地 B.天下 C.天涯

45.“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C)

A.李煜、柳永 B.柳永、李清照 C.李煜、李商隐

4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B)。

A.李延年 B.李龟年 C.崔九

47.诗人杜甫人称(B)。

A、诗仙 B、诗圣 C、诗囚 D、诗鬼

4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描写的是(C)

A、春夜景色 B、夏夜景色 C、秋夜景色 D、冬夜景色

59.唐朝诗人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月下门”这句诗中最终是选了(A)

A.推 B.敲 C.扣 D、拉

50.“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出自唐朝(B)的《蜂》。

A、李贺 B、罗隐 C、李商隐 D、陆游

丹东十中语文组教师:袁永平

2017年3月29日

2.古诗词鉴赏试题示例 篇二

一、知人论世是诗词鉴赏的前提

诗词是诗人情感宣泄的载体, 只有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一定的背景知识, 才能追随诗人的思想轨迹, 领悟作者想要倾吐的心声, 从而产生审美上的“共鸣”。

一提到苏轼, 同学们首先就会想到“苏、辛” (苏轼和辛弃疾) , 他们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当然老师在教学中还会更加详细地介绍一些苏轼的生平:宋神元丰二年 (1079年) , 朝中新党罗织罪名, 弹劾他以诗诽谤朝廷 (史称“乌台诗案”) , 苏轼因此被捕入狱, 后被贬为黄州 (今湖北黄冈) 团练副使, 此后便是命运多舛, 卒于常州旅舍。

通过让学生了解词人苏轼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候, 我们就不难体会出词中凝聚着诗人强烈的爱国杀敌的激情。2009年盐城中考试题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给出的答案是:“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二、品味语言是诗词鉴赏的核心

1. 修辞手法。

为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感人, 诗人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品味语言就必须弄清楚修辞手法所指的具体形象。夸张, 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为报倾城随太守”。此外, 还有比拟、借代、反复、呼告、互文、顶真等很多修辞手法, 理解诗歌中语言的修辞手法, 有助于理解诗歌蕴藏的思想内涵。

2. 用典。

用典又叫“用事”, 就是在诗词中借用故事来造句表义。典故以精炼的文字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所以古诗词为达到言约意丰, 常用典故以借古讽今、深化意境或寄托感情。2009年盐城中考试题就出了一个考查典故的题目:“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给出的答案是:“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 希望得到朝廷重用。”当然这首词中还有一个用典故的句子“亲射虎, 看孙郎”, 引用的是《三国志·吴志》中的孙权射虎的典故, 来表现其英雄豪气, 不减当年孙郎。

3. 词性活用。

诗人常常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变化词语的词性, 从而使语言更具活力。《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锦帽貂裘”也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戴着锦帽, 穿看貂裘”, 之所以这样处理是由于词的押韵、格律的需要。

4. 句法变换。

诗句句法变化主要有诗句成分省略和句式的倒装。《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实际上也是“为报倾城随太守, 看孙郎, 亲射虎”的倒装, 之所以这样是为了突出作者狂飙式的人物形象。“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是“何日遣冯唐, 持节云中”的倒装, 旨在突出“持节云中”这样一件事, 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5.“诗眼”“警策”。

“诗眼”是贯穿全篇的字句, 诗眼的安设如同“神光所聚”, 往往一字点缀而使全诗灵化。《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诗眼就是一个“狂”字:太守出猎而须“报”知人民跟随去看, 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 其狂二也;猎必射虎, 其狂三也;自比孙郎, 其狂四也。“警策”也称之为“秀句”, 它是诗人思想感情高度浓缩的结晶, 能充分显示作品的灵性。《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 英武豪迈, 气概不凡。明乎此, 则2009年盐城中考试题“这首词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就不难回答了。此题给出的答案是:“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 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三、揣摩意境是诗词鉴赏的重点和难点

3.诗词鉴赏试题六种问答模式 篇三

第一种模式:分析情景型

命题形式:(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某联。(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3)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解题指津:1.情景关系术语: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包括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触景生情。

2.情景分析术语:(1)孤寂冷清,萧瑟凄凉,肃杀荒寒,凄寒萧条;(2)阴沉浓重;(3)恬静优美,恬静安谧,温馨和谐,清幽静谧;(4)雄浑壮阔,雄奇优美;(5)生机勃勃;(6)虚幻缥缈;(7)繁华热闹。

答题步骤:第一步,要把景物描写能用现代散文诗的语言重新予以描绘,这有助于进入诗歌意境,切身体会诗歌景物描写中所传达出的情意。第二步,把所描述的景物和体会到的感情之间的关系加以剖析,区分不同情况。情景关系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1)借景抒情(先有情,借景而发,包括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和融情于景三种形式);(2)移情于景(把情感转移在景物上,又称主客移位)(3)融(寓)情于景;(4)托物言志(咏物抒怀);(5)以景结情……第三步,从悲喜忧乐方面区分情与景的性质,从而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如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哀情,以哀写乐,以乐写乐等。

组织答案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来写,一般要开门见山,说出什么手法或起到什么效果,然后稍作分析,说明这种手法或效果是如何体现的。

[答题示例]

(2015年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15题。(8分)

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①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②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③,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静山有碧霄泉。②鼍:鼍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设问]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步骤1)画线句借雨写怀,借眼前大雨洗尘垢、润焦槁的景象,(步骤2)形象地表现作者涤污秽、惠天下的抱负,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又以“造物不言功”,寄托作者不以功自居的宽阔胸襟。(步骤3)这样写言近旨远,物我浑然。(雨景的特点1分,情怀2分,效果的分析1分)

第二种模式:鉴赏思想感情型

命题形式:(1)某词语,某句话,整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情怀/思想感情?(2)这首诗(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变化?(3)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写了……,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或歌颂了……的品质,或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解题指津:(1)情感定位: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不满、鄙视、不屑等情感。(2)情感术语:对人民、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对官场的厌倦;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思乡思亲之情;等等。(3)理解作者的感情,善于抓住结合题目、注释、作者,及诗中意象、诗眼等全面理解诗歌主旨。针对个别词句把握感情。要明确题干中语句的地位以及感情的加深、加重及感情的转移。(4)胸怀、人生态度类题,注意与作者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思想主张相结合。

答题步骤:可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但一般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通过……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或歌颂了……的品质,或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答题示例]

(2015年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成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成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设问】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步骤1)表达了作者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步骤2)通过参禅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步骤3)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第三种模式:分析形象意境类

1.形象

命题形式:(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答题步骤:第一步:找出并描摹诗歌形象。第二步:概括形象特点。第三步:揭示作者情感。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通过描写……景物,运用了……表现手法,塑造了……的形象”等句式。

[答题示例]

(2015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未缺③空山静,高悬列宿④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月亮。④列宿:众星。

[设问]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步骤1)①明月独悬,照射在江面和屋舍上,月映寒江,波光粼粼。(步骤1)②月光照射在屋内的华丽的席面上,影动柴扉。(步骤1)③仰视月空,月光皎洁,群星稀廖。

2.意境

命题形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2)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指津:无固定模式,但一般分析诗歌意境须抓住三方面的内容:一要描摹诗歌图景,二要概括意境特点,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运用了……表现手法,描绘了……景物,渲染了(营造了)……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答题示例]

(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3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设问]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第一步,具体分析景物)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第二步,揭示作者情感)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第四种模式:分析表达技巧型

命题形式:(1)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结合诗句阐释。(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3)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人手。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可以从抒情方式、修辞方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人手。

1.修辞方法:比喻、借代、对偶、比拟、夸张、对比、设问、反问。

2.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3.写景手法:(1)层次感(远近高低、大处落笔,小处着墨);(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4)时间(从早到晚);(5)空间(高低远近);(6)色彩;(7)光线(明暗)。

4.写人手法: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工笔。

5.其他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用典、抑扬、想象、联想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第三步,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2015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乌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设问]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4分)

[参考答案](步骤1)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步骤2)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步骤3)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第五种模式:炼字炼炼句型 命题形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某联的描写十分传神,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解题指津: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某字的表现手法术语:拟人、比喻、夸张、化静为动等。某字的表达效果术语:生动形象,精练传神,着一字而境界出,语言更加鲜活,使主题更加鲜明,化静态为动态等。

答题步骤:

(1)炼字

第一步,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第三步也可放在第二步前。

[答题示例]

(2015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清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设问]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

[参考答案](第一步,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过”即指经过、路过。(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诗中通过前三联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的轻松畅快的心情。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颈联江风拂面,云朵飘荡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第三步,该字的妙处)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变化,体现出“过”之意。

(2)炼句

[答题示例]

(2015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设问]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参考答案](第一步:分析诗句艺术效果)这两句用山谷的寂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第二步:该字的妙处)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第六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命题形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3)尾联的议论颇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

解题指津: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一般可表述为: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类提问,着重在诗歌语言的层面,考生应该从语言的风格或特点来解答。

[答题示例]

(2015年新课标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残春旅舍

韩偓①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②。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③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④待眼明。

[注]①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②咸京:这里借指都城长安。③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④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

[设问]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作简要赏析。(5分)

4.中考复习诗词鉴赏:34个试题 篇四

编辑:pancao 2012年中考复习·诗词鉴赏:34个试题(黄金版)

姓名 下列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乱”字,描绘了早春时节百花盛开、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

B.张养浩的《山波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聚”是群峰汇聚之意,“怒”形容波涛汹涌,全句表现潼关地势的雄伟与险峻。

C.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说的是因战乱不断,诗人被困整整三个月,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只好写信表达对妻儿的思念。

D.温庭筠的《望江南》描述一个独处深闺的女子,痴情地等待心上人的归来,细腻地写出她从希望到失望,再到“肠断”的情感历程。2 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无可奈何花落云,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意思是惋惜新花落去,庆幸旧燕归来,非常深切委婉地表达了对时光生命和美好副手的热爱礼宾司,情调柔媚和婉。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C.“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明月地写出了诗人想昨到鱼却没有渔具,只好待在一旁羡慕别的垂钓者的心情。

D.“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的反常心理,不是不知累,不知热只不过是要趁着开长多干些活,由此深刻地表现了他们的痛苦、辛酸与无奈。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然而壮志难酬的悲伤愤恨之情。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饮酒(其五)》)

“心远地自偏”表明因为诗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愁云”一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由写愁云的惨淡引出下面的送别场景。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年代的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4(孝感市·2011)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极具艺术表现力。诗人赋予“日”与“春”以物的新旧交替,“生”与“入”以人的意志情思,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红”喻身世,借“春泥”明心志,表明决心远离官场,退隐避世,化作春泥,栽桃培李。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引起议论,反映出他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认识。

B.“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写景,断肠人在天涯写人抒情。全曲重在写景,以人为背景,借人的心碎肠断烘托景的悲凉,这是相互映衬的写法。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里写弓写马,全是侧面描写,意在衬托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

D.“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四面边声”从听觉上加深悲凉之感,“千嶂里”从视觉上把塞上荒僻的情景描画出来,使读者身临其境。9.下列对诗词 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心志,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诗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有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关万木春。”这两句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途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的彼岸,实现自已的远大抱负。10.对下面诗句理解和品赏正确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相会,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B.“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的“三吏”“三别”一样。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冬雪喻春花,联想新奇,比喻独特,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又写出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D.“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的感情大转折,与首句的悲哀情调形成鲜明对照,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1.对诗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以“沉舟”与“病树”对比,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深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怀。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的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隐喻自己未得机遇和抑郁不平心境。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是诗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一曲人生赞歌。

D.“但愿人长久,知里共婵娟。”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词人博大的胸怀。

12.对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残夜”将尽未尽之际,表现的是江上行舟,即天亮时的情景。作者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象征,并用“生”“入”使之拟人化,赋予他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5)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2分)

(6)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 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2分)

(7)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15.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答:(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 16.诗歌鉴赏,完成15~16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从本诗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写两个以上)(2分)

(2)本诗以“春”为着眼点,通过描写西湖初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3)这首诗的作者是,诗中他最迷恋“ ”这一景致。(1分)

(4)全诗以 为线索,以 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诗中的“钱塘湖”是指。(3分)

(5)从诗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请概述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答:(1);(2)。17.德宏州 阅读古诗,完成(1)~(2)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歌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1分)(2)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18.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感情。(2分)(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2分)

21.(河南省·2011)

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22.(河北省·2011)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

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多。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1)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

答:

(2)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答:

23.(怀化市·2011)

(三)诗歌赏析(每小题2分,共4分)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对前朝往事的咏叹,表达了自己 的思想感情。(2)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

(3)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24. 使至塞上 王维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2)对下面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 “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27.(湛江市·201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8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中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2)“稻花香里说丰年”是从嗅觉角度来表现景物特征的,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

29.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D.全词意境悲凉,与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起为宋词婉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1.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2分)(2)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2分)答:

(3)就表达方式而言,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下阙运用了。(2分)(4)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表达塞外奇特壮美景象的诗句“,”。(2分)(5)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

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

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

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6)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32.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4分)

(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3)这首词所写的时令是“晚春”,从词中哪个语句看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词中原语句填写〉;“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词中原句回答(2分)

(4)你认为这首词中写得最好的句子是哪两句?为什么?(3分)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答案:1.C 答案:2.C 答案:3。A 答案:4.B(3分)答案:5.(4分)(1)(2分)B

(2)(2分)A 答案:6.B 7.D 8.B 9.C

10.B

11.A 12.C

答案:13(1)①观(1分)②树木百草(1分)③秋风洪波(1分)(2)思想内容:这四句写出大海的广阔浩大(1分),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1分);表现手法:①情

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 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④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 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答出其中两点给3分,大意对即可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⑶暂无

答案:14(1)A(2)忧国思家之情(2分)(3)“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答出两点即给满分)(3分)(4)破 满目凄然(意思相近即可)(5)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6)国破或:破(2分)(7)C(2分)答案:15(1)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1分)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2)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见到的青山绿水、波平浪静等江南景象,时近春节,头顶大雁,诗人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的思乡之情。

答案:16(1)从以下词语呵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象:“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浅草”“几处”“新燕”“早莺”。

评分标准:2分,答对1个给1分,答对两个以上计满分。

(2)诗人喜悦的感情(或“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或“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3)白居易 绿杨阴里白沙堤;(4)行 春 杭州西湖(各1分)(5)(1)最爱湖东行不足;(2)对西湖春天美景的迷恋与赞美。(各2分)红,让人眼花缭乱的早春之景等等。

答案:17(1)诗人的马鞭(2)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答案:18答:从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说到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将“国家”与“自身”联系在一起,(1分)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深情。(1分)(2)(2分)答:尾联采用的抒情方式是“直抒胸臆”。(1分)抒发了诗人“以死明志”(或“为国捐躯”、或“举身赴国难”)的坚贞情怀。(1分)(3).形势的险恶(1分);境况的危苦(1分)。(2分)

(4)①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②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③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只要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分)(5)①寒窗苦读,进入社会;②峰烟四起,艰苦抗元。(6)不赞成,诗人的惶恐、零丁是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但作者并未因此而消沉、退缩,而是呐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震烁古今。(7).C,答案:19(1)C(2分)(2)A(3分)答案:20暂无。

机密

2013-4-5 中考复习密卷

编辑:pancao 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4)C(2分)(5)、B(6)D 答案:31.(1).与中原不同孤寂荒凉(2分)(2)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之情。(2分)(3)描写 抒情(2分)(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C(6.D(写夜深霜重之时传来的悲凉哀怨的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答案:32(1)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各2分,共4分)

(2)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3)闻说双溪春尚好 物是人非事事休(2分)

(4)示例: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将“愁”与“舴艋舟”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使抽象的“愁”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赋予无形的“愁”以重量,竟达到了船“载不动”的地步。“舴艋舟”则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词人所说的究竟是船小还是 “愁”重,不言而喻。(3分)

【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第一问考查对词句内容的理解。“春尚好”意为春天还没过完,春天的素色还好,暗含“晚春”之意;俗语有“女为悦己者容”,词中的“物是人非事事休”则道出了词作者当时悲凉的心境——丈夫去世,因而“日晚倦梳头”; 第二问考查对词中重点句子的鉴赏,可以从词句运用的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这一角度入手,谈其作用或表达效果等。

答案:33(1)(答:兴)(2)(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健康明朗 答案:34(1)(答:伊人)(2)(答:艰难曲折 可望不可即)

5.古诗词鉴赏试题示例 篇五

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题目:

对于尾联,历来有不同评价。“或谓末二句似与通体不配”,有人认为它与前三联不统一,沈德潜却认为“今玩其语意,非寻常写景可比”。综观全诗,作为整首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有何妙处?写一段赏析文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180字。(10分)

答案示例:

【示例1】

诗人山间游玩不觉天色晚了,想要找到寄宿的地方,隔着水向樵夫询问。//我认为这最后两句为全诗增添了生气,实属点睛之笔。//前三句中,诗人描绘了终南山高耸连绵,山中白云缭绕,青色的暮霭下山势显得迷离朦胧,神秘而深邃。随着阴晴变化,终南山又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在这幽深的自然之间,却有着樵夫可以借问,有人家可以投宿,是一片静谧山景顿时平添了几分生活气息,使万籁俱寂的终南山变得充满生机充满情调,一个“问”字打破了山中的寂静,动静相映,使全诗更加富有情趣。//最后两句,衬托出终南山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实在是妙笔。

【示例2】

我认为尾联甚妙。意思是说想要找到住所寄宿,却因山高路险不得不向樵夫询问。在描写了终南山一番后作者笔锋一转勾勒出一幅隔水问路图,从侧面表现出终南山山势险峻,九曲波折。隔着江水向樵夫问路也体现出人迹罕至。将前三联的磅礴雄伟之势融合与这样一幅画面中,更显得终南山高耸入云、山重水复的特点。而且尾联又很有意境,仿佛期中暗藏玄机,但又让人觉得自然。所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耐人寻味。

方法步骤

(一)用优美的语言翻译诗句

(二)表明观点看法

(三)结合全篇赏析,其他几联分析简洁语言典雅

(四)分析本句的意境、表达效果

6.小升初数学毕业考试题示例 篇六

1.据统计今年“五一”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423900人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人,实现旅游收入97400000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元。

2.15∶( )=3÷4= =( )%=( )(填小数)。

3. 0.15时=( )分 5.8元=( )元( )角 2.2hm2=( )m2

4. a、b都是非0的自然数,且a是b的12 。a和b的最大公因数

是( ),最小公倍数是( )。

5.在比例尺是1∶6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8cm,一架飞机下午一点钟从甲地飞往乙地,下午五点到达。这架飞机的行程是( )千米。

6.学校合唱队的人数在40~50之间,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5:7,这个合唱队有( )人。

7. 9月29日定为扬州建城2500周年的城庆日。今天是7月6日星期一,城庆日是星期( ),还有( )天。

8.明明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物体,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右图:

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体积是( )立方厘米。

9.扬扬已经吃了一个披萨的19 ,并决定将剩余的平均分给她的4位小朋友,请问:每个小朋友能分到这个披萨的.( )。

10.下图每格表示1米,小明刚开始的位置在0点。(以向东为正)如果小明从0点出发先向东行8米,再向西行19米,那么小明现在的位置记作( )米。

11. 把一个半径 厘米的圆平均分成32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拼成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7.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 篇七

一.看题目, 判断诗歌题材、情感

1.有的诗题直接点明诗歌题材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诗歌题材大致有这几类:山水田园诗、咏怀诗、怀古诗、咏物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边塞诗等。每一种题材的诗歌所涉及到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意象等各有其特点。因此, 只要我们能够快速判断出诗歌的题材, 也就能够找出该诗歌题材所对应的思想感情、表达技巧等内容。如何才能快速判断出诗歌的题材呢?从诗题出发是最好的方法, 如:

春日秦国怀古 (2011.新课标卷)

荒郊一望欲消魂, 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在这首诗歌题目中, “怀古”两个字直接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怀古诗。这一诗歌题材通常有以下特点:结构方面一般是写作者到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己志;内容方面多涉及到国家、统治者、古地、古人等;情感方面多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之情, 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 个人壮志难酬的忧愁之情, 揭露统治者的奢侈、昏庸和腐朽。怀古诗在情景关系的处理上通常采用寓情于景, 乐景写哀情, 哀景写哀情等手法。常用表达技巧有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用典故等。通读全诗, 我们不难发现, 诗人通过对秦国古地今天的破败之景的描绘抒发了对秦国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

每一年的诗歌鉴赏题, 有很多是可以从诗题判断出来的。《野菊》 (2012.天津卷) ———咏物诗, 《蝶恋花·出塞》 (2011.浙江卷) ———边塞诗, 《咏怀八十二首》 (其七十九) (2010.山东卷) ———咏怀诗, 《送魏二》 (2010·江苏卷) ———送别诗, 《春日忆李白》 (2011.江苏卷) ———思乡怀人诗。

2.有的诗题直接点明诗人的情感

南朝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提出“诗以言志”一说。写诗是为了用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因此, 我们把握住诗歌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也就基本读懂了诗歌。从诗题出发我们通常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捕捉到诗人的情感, 如:

思远人 (2012.新课标卷)

红叶黄花秋意晚, 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 归鸿无信, 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 此情深处, 红笺为无色。

问: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从诗题“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乡怀人诗, 因思念而想到要研墨写信, 情到伤心处便落下眼泪。泪水打湿了红笺。

又如《最爱东山晴后雪》 (2012.安徽卷) , 诗题中“最爱”直接表明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喜悦之情;《怀天经、智老, 因访之》 (2011.四川卷) , 诗题中的“怀”字, 一语道破了诗人对朋友间友谊的珍视。

二.从常见诗歌意象判断题材、情感

所谓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熟记并掌握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是高考的必备。如, 《度破讷沙》 (其二) (2012.湖南卷) 第一问:从题材来看, 这首诗属于什么诗?这首诗有雁、铁衣两个重要意象, 雁, 思乡之意;铁衣, 战场上特有事物, 暗含军旅生活的艰辛。由这两个意象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边塞诗。《吴松道中二首》 (其二) (2012.山东卷) 第二问: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孤, 孤独之意。舟, 水上交通工具, 没有定所。结合诗句中的雁、霜月、枫桥等意象, 我们可以判断出“孤舟”有漂泊、流浪、思乡、孤寂之意。

《野菊》 (2012.天津卷)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 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菊花, 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个意向, 象征高洁与孤高。陶渊明对菊花情有独钟, 如脍炙人口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菊花是远离世俗繁杂的高洁之物的象征, 与陶渊明弃官归隐的心境相契合。李清照也喜欢以菊花入诗, 如“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借用菊花表达了对赵明诚的思念与孤寂之情。

对菊花这一意象有初步了解后, 再来解读这首诗就显得轻松许多。山野中的菊花, 花色清淡, 香气清馨, 有人观赏与否, 它依旧灿烂的绽放着美丽的花朵。尾联化用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意在表现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情趣。甚至有的诗歌鉴赏题是直接考查某个意向的, 如:

江城子 (2012.江西卷)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 泪难收。犹记多情, 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 人不见, 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 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 流不尽, 许多愁。

问: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

“杨柳”“飞絮”两个事物均为暮春景物, 有凋谢、逝去之意, “杨柳”多在送别诗中出现, 有依依惜别之意;“飞絮”随风而逝, 有离别与漂泊之意。

三.寻找诗眼

古人作诗, 喜设诗眼, 善设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是诗眼,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过处, 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流露出作者奉诏回京的喜悦之情;宋祁《玉楼春》,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形象的表现了春天到来时杏花争相开放的热闹情景, 作者的喜悦之情也通过这一“闹”字表现出来;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通过对月亮、清霜、江枫、渔火、钟声等凄凉与萧瑟景物的描绘渲染了幽寂凄凉的氛围, “愁”字是该诗的“诗眼”, 为全诗定下了忧愁的感情基调。

诗眼何在?诗眼主要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具体位置经常出现在标题或首联中。如《最爱东山晴后雪》 (安徽卷.2012) , 诗题中的“爱”字便是诗眼, 流露出作者对东山雪景的喜爱之情, 再如:

怀天经、智老, 因访之 (2011年.四川卷)

今年二月冻初融, 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 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 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 纶巾鹤氅试春风。

问: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标题中的“怀”字便是诗眼, 有怀念之意, 结合对全诗的理解可知诗人形象情趣高雅, 珍视友情, 风流飘逸。

四.关注注释

在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题部分, 经常会给出注释, 所给注释往往对诗歌的解读有帮助作用。如:

咏素蝶诗 (2010年.全国卷Ⅰ)

随蜂绕绿蕙, 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 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 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 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 (481-539) :南朝梁文学家, 彭城 (今江苏徐州) 人。文名颇盛, 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

问: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此题考查的是诗人借咏素蝶来抒发何种情感。由注释中“文名颇盛, 因恃才傲物, 而为人所忌恨, 仕途数起数伏。”等信息, 可知诗人怀才不遇, 尾联“芳华幸勿谢, 嘉树欲相依。”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与向往。通过对注释和尾联的解读, 我们可知诗人在这首诗中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这种表达技巧, 对素蝶的歌咏意在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以及渴望得到他人的赏识。再如:

雨雪曲 (2010年.陕西卷)

雨雪隔榆溪, 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 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 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 苍苍别路迷。

注: (1) 江总 (518-590) :南朝陈文学家, 字总持, 济阳考城 (今河南兰考) 人。历仕梁、陈、隋三朝。 (2) 榆溪:指边塞。 (3) 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问: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从注释中“榆溪:指边塞。”这一信息, 我们就能判断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再结合结尾句“漫漫愁云起, 苍苍别路迷”就能判断出此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又因难以回到家乡而增添了不少的忧愁。

上一篇:母亲节送什么礼物好,2013十大母亲节礼物推荐下一篇:超声科制度学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