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名言

2024-09-13

励志的名言(精选15篇)

1.励志的名言 篇一

现在最流行的励志名言警句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3、如果我们可以改变情绪,我们就可以改变未来。

4、羡慕别人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拥有的。

5、有多大的思想,才有多大的能量。

6、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成功者绝不给自己软弱的借口。

9、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10、人各有志,自己的路自己走。

11、九十九次的理论不如一次的行动来得实际。

12、没有所谓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

13、人的能量=思想+行动速度的平方。

14、你只有一定要,才一定会得到。

15、生活充满了选择,而生活的态度就是一切。

1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7、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18、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19、当困苦姗姗而来之时,超越它们会更有余味。

20、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21、一个胜利者不会放弃,而一个放弃者永远不会胜利。

22、成功来自使我们成功的信念。

23、完全照成功者的方法来执行。

24、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

25、决心是成功的开始。

26、一个人的成功不取决于他的智慧,而是毅力。

2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28、成功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结果。

29、对于每一个不利条件,都会存在与之相对应的有利条件。

30、励志是给人快乐,激励是给人痛苦。

31、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32、顽强的毅力改变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

33、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34、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3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6、上帝从不抱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抱怨上帝的不公平。

37、一个缺口的杯子,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它,它仍然是圆的。

38、当你没有借口的那一刻,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39、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40、用爱心来做事,用感恩的心做人。

41、有时可能别人不在乎你,但你不能不在乎自己。

4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3、成功永远属于马上行动的人。

44、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45、学习需要有计划。

46、喜欢一个人,就该让他(她)快乐。

47、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

48、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

49、成功等于目标,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

50、如果你想得到,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付出的只是行动。

5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52、人永远在追求快乐,永远在逃避痛苦。

53、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54、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人生自然活得很快乐。

5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6、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美好。

57、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

58、28记住:你是你生命的船长;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其它。

59、相互了解是朋友,相互理解是知己。

60、只有第一名可以教你如何成为第一名。

61、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越努力,越幸运。

62、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63、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64、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65、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66、成功者绝不放弃。

67、一个从来没有失败过的人,必然是一个从未尝试过什么的人。

68、别人的话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是不能左右自己的。

69、成功者学习别人的经验,一般人学习自己的经验。

70、下定决心一定要,才是成功的关键。

71、把气愤的心境转化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转化为爱,如此,这个世间将更加完美。

72、只要能执着远大的理想,且有不达目的绝不终止的意愿,便能产生惊人的力量。

73、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74、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不明事理的人硬想使世界适应自己。

75、一个人,只要知道付出爱与关心,她内心自然会被爱与关心充满。

76、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77、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78、经验不是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件,而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发生在他身上的事。

79、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80、加倍努力,证明你想要的不是空中楼阁。胜利是在多次失败之后才姗姗而来。

2.励志的名言 篇二

在《论语》开篇第一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二字,“学”的要领是时而习,不但要温习、复习,实习、演习,而且还要练习、自习。一个“习”字,把“学”这一主题配合得如此圆满,把“学”在于“用”的道理阐述得清楚明了,是应该自得其乐!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自然是高兴的。即便是一般朋友,为了切磋学问,远道而来,不论是来请教的、取经的还是来问讯的、交流的,甚至是来辩驳的,只要能够推心置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哪怕激烈争论,也是令人喜悦的!不要怨别人不理解自己,即使怀才不遇也不生气,胸怀博大,高风亮节,以诚待人,不轻狂、不草率、不拘泥,做一个儒雅的谦谦君子。

3.励志的名言 篇三

2012年最热的词莫过于“正能量”了。一本原名为“撕掉”(Rip It Up)的书,经由博集天卷的天才策划,冠以“正能量”之名,在2012年8月上市后,书名迅速成为社会流行语,像旋风一样无孔不入地刮向社会各个角落。

这是一本号称“世界级心理励志书”的畅销书,作者理查德·怀斯曼据说拥有“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的头衔。豆瓣网上,一些被这两个标签吸引却又抵触这流俗书名的读者不由恨恨道:这么好的一本书,可惜被书名毁了。但若是他们读过此书,或许会反过来说:这么好的一个书名,可惜被内容毁了。从当当网、京东商城、亚马逊三大网站的读者评价来看,很多读者都是冲着这流行书名下的单,结果看后表示“失望、后悔、没意思、读不懂、没收获”的大有人在。也许,正是这不知谁的大脑想出来的好书名,救活了这本令读者嗟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顶级巨著”。

读者问诊“七宗病”

笔者翻阅此书后,发现读者的眼睛的确是雪亮的,诸如“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正能量”“内容很闷,提不起劲看下去”“跟其他心理励志书一样,看了等于没看”等评价都甚合我心。截至本文完稿时,此书在京东“一般”和“不喜欢”的评价有294条,在当当“一般”和“不推荐”的评价有391条,在亚马逊“3星及以下”的评价有47条。笔者仔细浏览后,将其大致列举归纳如下,共计有“七宗病”:

一、名不副实,夸大宣传。发表于2012-10-30 19:30:58 名字很特别,内容很一般,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发表于2013-01-07 13:38:02 封面很吸引眼球,可书里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发表于2012-12-25 19:53:35 这类心理励志书都犯有通病:夸大宣传,假借名人效应。

二、水土不服,不接地气。发表于2012-10-21 14:38:25 也许是西方的思维和写作方式的不同,某些内容和方法看起来并不能吸引中国的胃口;发表于2012-11-14 23:16:08 讲了太多的实验以及效果,没有实战意义,适合西方国情,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发表于2012-12-06 14:08:25 外国关于心理的书籍和国内社会环境不一样,不是很实用。

三、翻译太差,疑似伪书。发表于2012-11-03 11:25:06 翻译太差了,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发表于2012-08-30 17:49:43 很多实验过程和术语翻译错误,只要学过心理学,一看就知道有问题;发表于2013-01-10 09:42:52 感觉像是国人编的,不具有指导意义,严重怀疑是伪书。

四、观念先行,论据可疑。发表于2012-12-06 13:17:48 一本用N件事来证明同一个观点的书,有隆胸之感,大是大了,可是经不住推敲和拿捏;发表于2012-12-09 11:32:42 讲道理前非得讲一大串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实验或故事;发表于2012-12-19引用了很多莫名其妙、来源可疑、无严谨性可言的实验。

五、一个道理,车轱辘话。发表于2012-12-27 22:33:53 很简单的一句话,反复地说,通篇就一个表现原理,车轱辘话;发表于2012-9-25 同所有的励志类书籍一样,过于夸大心理暗示的作用,并且一个观点翻来覆去地提,真正的营养却没有多少。

六、公式化说教,可读性差。发表于2012-10-21 11:02:00 有点像实验性论文,公式化的叙事方式不太习惯;发表于2012-12-21 15:04:14 很多实验的例子,可以当催眠书看;发表于 2012-09-05 18:28:05 如大多数励志书籍一样,类似于说教的陈述方式,读起来缺乏趣味。

七、急功近利,治标不治本。发表于2012-11-15 20:22:40 书里并没有教我们怎样获得真正的快乐,而一味强调要改变自己的表情从而带来正能量,治标不治本;发表于2012-11-16 12:32:43很功利的书,总是急于告诉你怎么做,而不是启发怎么想;发表于2012-09-25 18:50:28 和几年前打了鸡血一样的成功学书籍一样,贩卖希望。

心理励志类图书的“家族病”

以上列举的是《正能量》的部分“读者问诊”,但正如其中一些读者一针见血指出的,这本书的“病”恐怕折射了心理励志类图书的一些“家族病”。

励志书是图书市场的一大家族,其成员可谓五花八门,囊括了“心理励志”“职场励志”“成功学”“社交处世”“青少年励志”等诸多说法。其中“心理励志”堪称大家,里面又有“心理学普及”“女性心理励志”“心灵鸡汤”“潜能开发”等小家,看起来庞大而又驳杂,因而在开卷公司,励志书甚至被纳在了“心理自助类图书”之下。

近十多年来,在经济发展、竞争激烈、价值观模糊的转型期中国,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和挑战,由此产生的压力感、焦虑情绪和对成功的渴望,如暗流奔涌,亟需缓解、疏导的出口,于是,心理励志类图书的市场需求迅猛增长,成为图书市场能不断诞生超级畅销书的重要板块。像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的《心灵鸡汤》、约翰·格雷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阿尔伯·哈伯德的《把信送给加西亚》、安东尼·罗宾《唤醒心中的巨人》、朗达·拜恩的《秘密》《力量》、威尔·鲍温的《不抱怨的世界》,以及这本《正能量》,都是其中的“家族明星”。

心理励志类图书大多与人性观照、心理调适、潜能开发、获取成功、自我实现有关,只是有的偏重“人性”,有的偏重“心理”,有的偏重“潜能”。而不论偏重什么,这类书都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家族明星”也难免俗的“家族标志”,以及程度不同地存在的“家族病”:

1.功利/急功近利。这类书大多有功利色彩,鼓励自我实现、获取成功。每本书都仿佛有一个潜在声音告诉读者:读过此书,你必成功/幸福。这也是它为何能够诞生这么多超级畅销书的重要原因。但也正因为此,这类书都比较急功近利,程度深的如读者所说“跟打了鸡血似的”,程度浅的也是“看起来很功利,总是急于告诉你怎么做,而不是启发怎么想”。由于它虽多打着心理学的旗号,目的却多为推销一种功利化的成功学,注重外部的方法论而缺乏内心深度,因而对于心理疾病和人生困惑,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nlc202309022227

2. 舶来/水土不服。这类书多为舶来品,且以欧美舶来居多。许是百年来的文化差异造就的国人“崇洋”心理,许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总之,拿来居多,原创极少。当然,心理学本就是一门西方学科,自然以舶来为主。但正因如此,它就面临一个“本土化”的问题,且由于治疗心病的阅读期待,“接地气”尤为重要。但正如读者说的,“也许是西方的思维和写作方式的不同”,这类书“并不能吸引中国的胃口”。除了文化和国情差异,翻译差也是其“水土不服”的重要原因,有的书翻译差到足以让人怀疑是本伪书。

3.观念先行/公式化说教。这类书大多“观念先行”,先提出一个观念或道理,再用实验、数据、故事来证明,即读者所说“用N件事来证明同一个观点”。“因为A,所以B”,这是典型的西方论证式写作,在国人看来却是公式化的说教,相当机械枯燥。而且,充当论据的那些A总让人怀疑是为证明B而杜撰,“来源可疑”“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而作为观念或道理的B也极为简单,比如《正能量》的“表现原理”,《秘密》的“吸引力法则”,《不抱怨的世界》的“抱怨不如改变”。虽说简单直接的观念风暴正是它畅销的杀手锏,但在国人看来,简单的道理“翻来覆去地提”就成了“车轱辘话”,观念风暴在公式化的说教下,也不过是“老生常谈”了。

向东方宗教哲学寻找“正能量”

心理励志类图书的这些弊病让转型期中国的解压需求不满,越来越多的读者感到这类书和自身需求严重脱节,无法解决他们内心焦虑的根本问题。“一本心理学书籍,居然一点都不了解读者的心理,着实可笑。”当当网的这句读者评价道出了这类书的尴尬。而近五六年来,地震海啸等灾难频发,危机意识和末日情绪扩散,生存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社会矛盾激化事件层出不穷,一些人被消极悲观、狂躁焦虑等心理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西方人开的“方子”又治不了“中国心病”,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东方,向东方宗教哲学寻求疗心之法。这一阅读需求直接导致了一类貌似心理励志类图书,却有着新鲜血液和别样基因的图书悄然兴起,笔者称之为“心灵修炼类”图书。由“心理”到“心灵”,由“励志”到“修炼”,这一变化反映了图书蕴含的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传统佛教、中国禅宗、印度瑜伽等东方宗教哲学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向外的攫取,而是内在的和谐与心的宁静。人类的焦虑、烦恼、痛苦根源于自我的贪婪,所以,反观生命、反省自我、探索内在、修炼心灵而实现“疗心”“安心”,获得内在的宁静、和谐、圆满,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心理疾病、心灵困惑、精神痛苦的“励志之道”——“心灵修炼”因而成为这类书最鲜明的主题。

最早,这类书以“身心灵”名世,以胡因梦的《生命的不可思议》、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以及胡因梦译介的印度心灵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爱的觉醒》《重新认识你自己》《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等作品为代表。后来,“身心灵”已偏离图书而被社会上“身心灵工坊”“灵修瑜伽”“塔罗星相”“花精芳疗”等衍生名目所污染,笔者因而更愿意以“心灵修炼”名之。如今在当当网,这类书分别纳在了“励志”下的“心灵与修养”(“心灵/感悟”“心智/心态”),“心理学”下的“心灵治愈”等分类名目下。

胡因梦、张德芬和立品、磨铁等图书公司成为这类书的主要推手。在胡因梦、张德芬的推荐、翻译下,西方心理学吸纳东方宗教哲学后发展出的超越自我、关注内在的“超个人心理学”“深度心理分析”等学说开始为大众关注,如阿玛斯的“钻石途径”系列(《内在的探索》《解脱之道》《自我的真相》)、葛吉夫的“第四道”系列(《生命的真相》《自我观察》《与奇人相遇》)、肯·威伯尔的《超越死亡》《一味》、艾克哈特·托尔的《当下的力量》《新世界》、罗伊·马丁纳的《改变,从心开始》、史蒂芬·阿若优的《生命的轨迹》等。此外,胡因梦还译介、推荐了一批中国禅宗影响下的西方禅修类图书,如佩玛·丘卓的《当生命陷落时》《与无常共处》《转逆境为喜悦》、阿姜查的《关于这颗心》、艾兹·拉贝达的《平常禅》、杰克·康菲尔德的《狂喜之后》、阿迪亚香提的《真正的修行》《空性之舞》《觉醒之后》等。

在胡因梦、张德芬的推动下,近年来,心灵修炼类图书已在图书市场蔚然成风,并带动国内一些心灵修炼大师的原创著作出版,如雪漠的“心灵瑜伽系列”(《世界是心的倒影》《让心属于你自己》),索达吉堪布的《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希阿荣博堪布的《次第花开》、嘎玛仁波切的《生命的觉醒》等。尽管胡因梦、张德芬本是作家,自身修行、深研,又精通英语,其译本可信度高,但从“接地气”的角度看,舶来品终归无法与本土原著比拟,尤其是作为疗心之书,本土的生命体验和修行感悟比舶来品更为鲜活,更有力量。遗憾的是,因为涉及宗教哲学,本土原著的出版门槛反而比舶来品更高,原著审批的难度比直接引进难度大得多,因而,目前这类书仍以舶来为主流。“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现象也许值得一些部门反思,只有放低出版门槛,更多优秀的原创心灵大师的著作才可能与读者见面。

最近,心灵修炼类图书的热销还带动了西方宗教哲学中有关“意识”“能量”“念力”“疗愈”等神秘主义学说著作的出版,如麦克塔·格特的《念力的秘密》、格雷格·布雷登的《无量之网》、洛依德·琼森的《治疗密码》、琳内·麦克塔格特的《疗愈场》、高文的《冥想》等。

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心灵修炼”出版风潮下,心理励志类图书也出现了一些新动向。一是西方心理学中重视心灵的学说被重新挖掘出版,如托马斯·莫尔的《灵魂关照》、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唐纳德·沃尔什的《与神对话》等,二是观点上,借用东西方神秘主义的“宇宙能量”“灵性意识”等核心观念,与西方式论证逻辑嫁接,如《秘密》《力量》《正能量》都是其中典范。遗憾的是,《正能量》远不如《秘密》和《力量》“嫁接”得好,所以才会遭众多读者“问诊”。不过,“正能量”这一理念却比任何一本书标举的理念都要流行得快、流行得广,从这一点看,此书的策划无疑是成功的。但这份成功,恐怕首先应感谢心灵修炼类图书这几年的铺垫。的确,《吸引力法则》和《正能量》能够迅速流行,与心灵修炼类图书对东西方神秘主义理念的普及、传播密不可分。

从时代风潮、社会气候、阅读风向和出版趋势看,心灵修炼类图书目前仍处在上升期,可谓方兴未艾,而心理励志类图书今后或许也要更多从东方宗教哲学中吸收“正能量”,才能赢得市场。

(作者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4.奋斗的励志励志名言 篇四

奋斗的励志励志名言精选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曾国藩

2.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张居正

3.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托·卡莱尔《法国革命》

4.为了一个伟大的神圣目的,去千方百计历尽艰辛地奋斗,是完全值得的。——狄更斯《圣诞故事集》

5.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谢觉哉

6.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是长寿,而是活得正直。——塞内加

7.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生活形态,使黄金时代藏在未来的老年里,而不藏在过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时期里。——林语堂

8.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丘吉尔

9.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0.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11.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的光荣。——萧伯纳

12.要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陆九渊

13.学贵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陈白沙

14.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

15.心志不苦,患难未尝,则智慧顿而胆力怯。——胡林翼

1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17.物不经冰霜则生意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杨名时

18.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牛顿

19.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20.我始终不愿抛弃我的奋斗的生活,一个应该避免恶行,像爱惜生命的人避免毒物一般。——别林斯基

奋斗的励志励志名言经典

1.这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为它奋斗!——海明威

2.在人类事业的顶峰上神游过之后,我发现还有无数高山需要攀登,无数艰难险阻需要克服。——巴尔扎克《驴皮记》

3.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4.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德国哲学家马克思

5.人的愿望没有止境,人的力量用之不朽。——高尔基《母亲》

6.人到中年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责任和问题,反省到人生的究竟,所以哀乐之感得以深沉。——宗白华

7.人当自信自守,凡义所宜为,力所能为,心所欲为,而亲友挽得回,妻孥劝得止,只是无。——罗近汉

8.懒驴子是打死也走不快的。——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9.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利为友。——欧阳修

10.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可惜,此日闲过可惜,此身一败可惜。——夏正夫

11.具有伟大的理想,出以坚定的信心,施以努力的奋斗,才有惊人的成就。——马尔顿

12.航海远行的人,比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李大钊

13.人才何常?褒之则如甘雨之兴苗,贬之则如严霜之凋物。——曾国藩

14.人不能在他的历史中表现出他自己,他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泰戈尔

15.确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哲学,于每个人乃是生死攸关的需要。失去了人生目标的人,是最不幸的人。——赵鑫珊

奋斗的励志励志名言推荐

1.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曾国藩

2.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在于独。——张居正

3.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苏格兰作家历史学家托·卡莱尔《法国革命》

4.为了一个伟大的神圣目的,去千方百计历尽艰辛地奋斗,是完全值得的。——狄更斯《圣诞故事集》

5.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谢觉哉

6.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是长寿,而是活得正直。——塞内加

7.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生活形态,使黄金时代藏在未来的老年里,而不藏在过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时期里。——林语堂

8.我没有别的东西奉献,唯有辛劳泪水和血汗。——丘吉尔

9.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0.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年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11.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的光荣。——萧伯纳

12.要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陆九渊

13.学贵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陈白沙

14.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

15.心志不苦,患难未尝,则智慧顿而胆力怯。——胡林翼

16.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17.物不经冰霜则生意不固,人不经忧患则德慧不成。——杨名时

18.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牛顿

19.无论什么思想,都不是靠它本身去征服人心,而是靠它的力量;不论靠思想的内容,而是靠那些在历史上某些时期放射出来的生命的光辉。——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

5.励志奋斗的高中励志名言 篇五

2.纵使鲜血淋漓,绝不畏惧,尽以命拼,压倒优等生,是我追求的目标。

3.健康,自信,阳光,勤奋,拼搏。

4.拼一个秋冬春夏,赢一生无怨无悔。

5.记住你的追求,记住你的,为了心中的美好,拼了。

6.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美丽。

7.冲刺飞跃,明日笑映容颜。努力拼搏,今朝汗洒书本。

8.自己玩乐时别人在做什么,他们在努力,在拼搏,而自己却在寻找意识的开心。

9.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1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顽强拼搏,决胜高考。

11.只要你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即使失败,页全然无悔。

12.不要旁听生命,从现在起就展示和做好的自己,爱拼才会赢。

13.拼一个三载春秋,搏一个青春无悔

14.用自己拼搏的汗水,来成就明天的辉煌。

15.不去拼,怎么知道自己的未来有多么辉煌,不努力,怎么知道自己可以赢得多精彩。

1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敢拼才会赢。

17.抢时间,抓基础,勤演练定有收获;树自信,誓拼搏,升大学回报父母。

18.从来只有拼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19.拼搏实现梦想,坚持铸就辉煌

20.你的父母正在为你打拼,这就是你需要奋斗的理由。

21.不怕无数失败,就怕放弃奋力拼搏。

22.汗水诠释着青春,拼搏书写着辉煌。

23.等来的只是命运,拼来的才是人生。

24.拼搏的汗水,能浇开理想的花朵。

25.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努力学习,永不言弃。

26.生命之灯应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27.未来的你将会感谢现在拼搏的你。

28.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现在拼命的你。

29.水不撩不知深浅,人不拼怎知输赢?

30.想学,会学,勤学,拼命学。

31.等来的只能是命运,拼来的才是人生。

32.只有拼搏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33.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努力拼搏。

34.点滴成绩是我们奋斗的起点,追求卓越亦是我们拼搏的最终

35.拼一次春夏秋冬,博一回无怨无悔。

36.没有等待出来的精彩,只有拼搏出来的辉煌。

37.挑战极限,无悔人生奋力拼搏进取,谱写风华篇章。

38.知识改变命运,拼搏成就梦想;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励志名人名言励志名言 篇六

2、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5、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7、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8、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约里奥·居里

9、脑袋里的智慧就像打火石里的火花一样,不去打它是不肯出来的。

10、当我们读第一遍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1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

12、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13、人要有三个头脑:与生俱来的头脑,从书籍中得来的头脑,从生活在得来的头脑。

14、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车尔尼雪夫斯基

15、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6、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17、雄鸡一唱天下白。

18、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麽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居里夫人

1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7.《论语》名言的感悟 篇七

人生

孔子对人生的论述深刻而广泛。孔子说:“人之生也直, 罔之生也幸而免。”“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君子可逝也, 不可陷也;可欺也, 不可罔也。” (《雍也》) 人生说到本质上, 靠的是正直, 否则即使侥幸也不会长久。人生说到风度上, 恰似文质彬彬的君子, 不粗俗不漂浮, 既修文又质朴。人生快乐在哪里?有知之、好之、乐之三种追求、三层境界。知而不做的懒惰, 好而即安的肤浅, 只有追求乐在其中的, 才是最高境界。聪明和仁厚的人, 各有所乐、各有动静、各有所长, 既聪明又仁厚之人是不是可以兼得?智者不异想天开, 总是敬鬼神而远之, 就从眼前事做起, 一步一个脚印;仁者先难后获, “先事后得” (《颜渊》) , 不流汗水, 哪得收益?君子可以“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 绝不愿被陷害;君子对那些骗人的把戏要多一个心眼儿, 以防止被愚弄!

人生有许多事要做。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知及之, 仁不能守之, 虽得之, 必失之;知及之, 仁能守之, 不庄以莅之, 则民不敬。知及之, 仁能守之, 庄以莅之, 动之不以礼, 未善也。”“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卫灵公》) 假如学与思不能兼顾, 与其苦思冥想, 不如学习读书。既要有“谋道”的敬业精神, 还要有“忧道”的不懈追求。放弃理想而去谋食觅富, 这才是堪忧的! (待续)

8.冰与火中的名言 篇八

That is the only time a man can be brave.

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布兰问他父亲,人在恐惧的时候还能勇敢么,奈德回答,人唯有恐惧时才能勇敢,这是第一次出现,第二次出现是在布兰的梦中,那时候他还是昏迷不醒的状态,梦里三眼乌鸦让他飞,他想起了这次对话,然后就醒了。

是的,飞,都是从坠落开始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克服对于坠落的这种恐惧。

有时候我们的人生也会面临这种境地,离开自己的舒适区进入陌生的环境,做出一个重大决定而等待自己的是无穷的未知,这句话让我们不那么恐惧,因为我们知道,这时候,我们会更勇敢。

Most men would rather deny a hard truth than face it.

大部分的人宁可否认事实,也不愿面对真相。这是关于琼恩的,来自于小恶魔的教诲。对于小恶魔来说,人生最大的事实就是自己是个侏儒,所以他对这句话感受颇深,因而和琼恩分享了这种感受。

关于真相和谎言,有个笑话是这样的:谎言和真相洗澡,谎言洗完穿了真相的衣服,真相却不肯穿谎言的衣服。但人们却宁可接受穿着真相外衣的谎言,也不接受赤裸裸的真相。

Life is not a song, You may learn that one day to your sorrow.

人生不是歌谣,总有一天你会大失所望。这是珊莎得到的教诲,和琼恩得到的一样珍贵,琼恩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自己,而珊莎则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认清这个世界。

小指头在留下这句话之前,还小调戏了下珊莎,而珊莎是在奈德被砍之后第一次想起这句话的,她也是在那个时候真正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但是说到成长,我们看到卷一到卷五中龙娘、琼恩、布兰、艾莉娅甚至山姆都有了很大的成长,而珊莎,作为狼家的大姐,似乎并没有跟上大家的节奏。

不管怎样,狼家的这一代中,真正有可能成长为权力的游戏玩家的,大概也只有她了。

Rhaegar fought valiantly.

Rhaegar fought nobly.

Rhaegar fought honorably.

And Rhaegar died.

雷加战斗得英勇,雷加战斗得高贵,雷加战斗得荣誉,雷加死了。这句话的本意是说,他虽然是个高贵英勇的战士,但是在胜者为王的年代,他还是死了。

雷加作为一个在本书开始叙述时就已经死了的人,制造了很多的谜团,我们从一些他人的只言片语中去了解他,但是又不敢完全去相信这些话。

他是本书的一个关键人物,最后关于他的所有真相应该都会清晰。如果本书是一本非奇幻小说,我会说,雷加就是小说中的那种“活着的死人”,但是本书中真的有很多活着的死人,这么说,实在是太容易混淆。

Kill the boy.

这是卷五琼恩的主题,杀死那个男孩。完整的部分是这样的,“kill the boy within you,and let the man be born”,杀死心中的男孩,变成一个男人。

这是一场关于成长的最后一次蜕变,也是最痛苦的一次,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这种经历,在那个时候,我们发现自己已然老去,再也不能像孩提时无忧无虑,而必须去勇敢的担当起生活给我们的责任,那个时候,心中的男孩就死去了,重生的时候,俨然已经是一个男人。

If I look back I am lost.

一旦我回头,就什么都完了。龙娘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我,人生中我们总会面临一些抉择,抉择之后也同样会有很多犹豫和不坚决,这句话总会适时地出现。

龙娘的成长和其他人都不同,其他人都有导师(想想艾莉娅的舞蹈师傅、贾昆和慈祥的人,琼恩的断掌和熊老,布兰的森林之子,甚至珊莎的小指头),只有她没有,她是靠着自己的信念走到这一步的,这也是为什么她更值得我们期待和尊重吧。

自己选择的路,请不要回头。

With this kiss I pledge my love.

这是信仰七神的民众的婚礼誓词,经由这一吻,献上我的爱。完整的说法是这样的,女方说,“With this kiss I pledge my love, and take you for my lord and husband.”,男方说,“With this kiss I pledge my love, and take you for my lady and wife.”

书中在两个婚礼上出现过誓词,分别是小恶魔和珊莎的婚礼上以及乔佛里和玛格丽特的婚礼上,然而与誓词相悖的是,两对新人实在难说是真心相爱的,结局也没有任何美好可言。

Words are wind.

言语就像风,在后几卷中这句话出现的很频繁,多的有点扎眼了。

言语就像风,可以是微风,也可以是龙卷风,有人不在意承诺和誓言,有人则相反。

Winter is coming.

凛冬将至。这句话算是读者们最熟悉的了,因为从卷一一开始,这句话就在反复的重复,凛冬将至,这是史塔克家的箴言,也是整本书的时代背景。

对于长夏出生的人来说,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冬天,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冬天,在第五卷的时候,冬天真的有点已经来的意思了,第六卷的名字毫无疑问说明,冬天真的来了,异鬼也真的要来了吧。

Fear cuts deeper than swords,quick as a snake,swift as a deer,quiet as a shadow, calm as still water,strong as a bear,fierce as a wolverine,the man who fears losing has already lost.

恐惧比利剑更伤人,迅如蛇,疾如鹿,静如影,止如水,壮如熊,猛如狼。害怕失去者已然失去。

在他颠沛流离的经历中承受的苦难比所有人都要多,因而她学习到的教条也比其他人要多一些,恐惧是可以管理的,布兰学到的“人唯有恐惧的时候才能勇敢”是管理恐惧的一种方式,艾莉娅学到的“恐惧比利剑更伤人”同样也是一种。

9.激励人前进的名言,励志名言警句 篇九

可这些和你有什么关系?

总有人在你切水果时秒杀一道难题;总有人在你发射愤怒小鸟时记一个单词;总有人在你dota时看完一章好书;总有人在你闲聊时听一段voa(美国之声);总有人在你熟睡时回想一天的得失;总有人比你努力,可怕的是比你牛的人比你还努力。

输家总是抱怨他们已经尽力了。

我或许有过狰狞,却不曾后悔。

走过一段路,回头看原来那些痛的快要死的事情是可以一笑而过的、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我有过梦想。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海子

不要向这个世界认输,因为你还有牛逼的梦想、

呼吸停止的那一刻,我的逃亡才结束,因为我不会坐以待毙。【生活犹如一场逃亡】

你知道什么叫失败?真正失败的人,就是那种特别害怕不能成功,怕死了,连试都不敢试的人。

做人如果没有理想,还不如当植物。

人生就像愤怒的小鸟,每当你失败时总有几头猪在笑,所以我们没有选择,只能选择成功!我们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励志短信语句

要记住,做任何事不能松弛,你要知道你在休息的时候别人还在奋斗!

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没目标、没梦想、没自信、没教练、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潜能,我们需要朋友、同伴、领导不停的激励与鼓励,忘记痛苦、忘记挫折、相信自己,风雨过后才是彩虹。当你登上山顶的时候,你会发现眼前豁然开朗。以前所有的困难都是你成功的垫脚石!只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就是成功。

任何人都要记住一点,那就是这个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你不努力就只有挨打了。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那样你会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如果你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永远都成长不起来,因为你只会在意别人的看法!

就算头破血流又有什么关系,比起因为没有争取而后悔莫及要好多了。

当你停下休息的时候,你要知道别人还在奔跑;当你堕落时,你要知道别人还在奋斗;当你还沉醉于生活的埋怨中时,你要知道别人已经在成功的路上前行着。所以,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要停下你“前行”的脚步。

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的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荆棘鸟《阿飞正转》

每一天都是一个开始。深呼吸,从头再来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三毛

不要只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来决定想到达的地方。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热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兰德【英】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如果风雨逃不掉,躲不了,那就直面交锋,用坚强和意志与困境抗衡。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未来会逐渐地明朗。道路上终究不会只有泥泞,走过去,就会迎来阳光。所有的成长与经历都是一种幸福的疼痛,激励自己勇敢地面对挑战吧,让它成为生命当中最值得骄傲的篇章。

熬夜,是梦想者的倔强。

也许,在所有不被看好,无人尝试的错误的选择背后,会有不曾见到的可能,不曾设计的未知。未知让人恐惧,引人好奇,也因此证明你的勇气,成就你的自信。在每个死胡同的尽头,都有另一个维度的天空,在无路可走时迫使你腾空而起,那就是奇迹。——廖一梅

对你来说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没有要么百分之百。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爱,不是恨,而是熟悉的人,渐渐变得陌生。

要修炼平淡的心境,拿得起,又放得下,如此便能举重若轻,超然物外;要追求平和的心态,得之不大喜,失之不狂悲,世界还是世界,你还是你;要培养平静的心情,挫前不慌,败后不馁,所有的错,都是你登高的梯。人生的风景,其实都是心灵的风景,什么都可以错过,就是不能错失自己的心。

10.励志的名言 篇十

1、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3、生的伟大,死在花下!

4、在埃及,一个男人可以娶四个老婆,那得多累啊,还是中国好。

5、名列前茅是银,日新月异是金。

6、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7、天没降大任于我,照样苦我心智,劳我筋骨。

8、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9、忘记昨天,直面今天,迎接明天。

10、男人的大脑喜欢女人的内心,但是眼睛喜欢女人的外表。

11、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

12、大部分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13、熄灭吧,熄灭吧,瞬间的灯火。人生只不过是行走着的影。

14、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15、站的高,尿的远。

16、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17、空袋子,难直立。

18、如果不想做点事情,就甭想到达这个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19、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20、成功的母亲是失败,成功的父亲是汗水。

21、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真正最好的。

22、见到我以后你会突然发现——原来美也可以这样具体呀!

23、天生我材必有用、材必有用我升天!

24、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25、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26、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有才华的人。

27、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28、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9、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

30、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31、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32、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33、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4、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35、更快、更高、更强。领先就是金牌。

36、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37、高考试卷是一把刻度不均匀的尺子:对于你自己来说,难题的分值不一定高。

38、废话是人际关系的第一句!

39、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

11.关于“名言”问题的思考 篇十一

一、何谓“名言”

现在市场上出版的名言类词典比比皆是,有的不叫“名言”,叫“名句”、“警句”、“格言”、“箴言”、“格言警句”,还有的叫“引语(引用语)”、“赠言”等。翻开一看,又似乎大同小异。这些名目繁多的术语或概念是一回事还是全无关联,看来很有深究的必要。

“名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解释为“著名的话”。其中,“名”是“著名”,“言”是“话”。“话”不难理解,一般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但也可能是固定短语或固定短语的集合。何谓“著名”?《现汉》释为“有名”,而对“有名”的解释是:“名字为大家所熟知;出名。”前半句释语中的“名字”与“言”没有关系,只有后半句的“出名”大致符合“名言”之“名”的内涵。但从“著名”到“有名”、“出名”,我们依然无法判断到底什么样的话才够得上“著名”。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以下简称《规范》)对“名言”的解释是:“著名的话;常被人们引用来说理的话。”这个定义比《现汉》进了一层,其后半部分可以视作对“著名”的进一步说明,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指出了名言“常被人们引用”,二是指出了名言是“用来说理”的。其中,“用来说理”是名言的功用,而“常被人们引用”至为重要,它是构成名言“著名”的必要条件,反过来说,名言的“著名”程度实际上取决于人们对它的称引率。

著名语言学家陈原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关于“引语”或“名言”词典的随想》(1988),一篇是《论名言》(1997)。他在《论名言》中开宗明义,给“名言”等下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

“名言、警句、箴言、嘉言、格言、谚语、引语……所有这些具有微小语义差别的称呼,在社会语言学某一层面上,却通通表达了同一种语言现象……那就是一种浓缩了的思想片段、一种纯化了的或结晶了的论点,或者一种具有普遍意义、普遍价值的超时空信念……在传播的过程中,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社会公众的筛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把这许多语言材料称为‘引语’的缘由。名言、警句——所有称之为引语的——这些语言材料,是一种语言结晶体。”“浓缩了的思想片段”、“纯化了的或结晶了的论点”、“具有普遍意义、普遍价值的超时空信念”虽然不是语言学、词典学的定义,但却非常精辟地道出了名言的真谛:“名言”的“言”并非普通的话,而应该是一种“思想片段”、“论点”或“信念”,“名言”的“名”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著名”,而应该超越时间和空间,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同时,陈原还指出了“名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浓缩”、“纯化”或“结晶”——简言之,高度的概括性或凝练性。我们基本赞同陈原的看法,但不完全赞同他所说的“超时空”,因为不是所有的名言都具有超时空的特点,有些名言明显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一个民族的名言未必为其他民族的价值体系所认同;有些名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反映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的核心价值观的名言也未必为后世的社会认同。

综上所述,我们试做如下归纳:“名言”是在一定时期内流传很广,包含一定的价值观并经常被人们称引的话。

二、“名言”的基本特征

我们认为,“名言”要成为“名言”,更准确些说,在一定时期内能被大家公认为“名言”,应该具备五个基本特征:

(一)权威性。指的是名言所具有的社会认可度或社会影响力,它所内含的核心论点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认识或普遍价值观。汉语有一个成语,叫“引经据典”,引经据典的目的无非是增加话语的分量,表明自己的论点并非平空杜撰,而是合于圣人思想的。那么,引证名言的目的自然就是要向人们表明自己与权威人物、权威典籍的“思想片段”不谋而合。绝大多数名言出自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德高望重的政治家之口,会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名言就是名人之言。毋庸讳言,名人(包括著名的典籍)的话尤其是名人充满哲理的话更易于成为名言,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可度,但是这样的“名人”必须是对人类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名家,同时名家所说的“话”必须符合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代表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相比之下,普通百姓的言语能够获得名言身份的概率微乎其微,即便其中包含了很多深刻睿智的思想。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名言,并非出于名人之口,但后人一定将其附会于某个名人,才觉得够分量和权威。比如,中国有一副著名的劝学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本不知何人所作,后人将创作权归于韩愈,原因即在于此。世界各民族民间流行的一些谚语和格言,几乎都经过了千百年的锤炼和筛选才积淀下来,其中又只有很小一部分进入名言,也可作为证明。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名言的“权威性”是指名言内容的权威性,而非说话人的权威性,尽管后者有助于名言的形成。基于同样的原因,我们反对今人“创造”名言的说法,因为,尽管所有的名“言”都是由人创造的,但其成为“名”言却非一人、一时、一地之力所能为的。

(二)通行性。指的是名言在一定时期内为社会公众普遍接受、引用的程度。这是判断名言之“言”是否“著名”的依据。从“言”到“名言”,有一个社会公众逐步认可的过程,运用社会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应该可以算出很多名言认可度。从未在世上通行的言论不能称为“名言”。但如果仅仅这样表述,那未免失之片面,将“名言”与“流行语”(这里指流行的言论而非流行词语)混同了。流行语尤其是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在某个时段和特定范围内空前流行,被人们大量引用、复制和仿制,但像大浪淘沙一样在很短时间内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相比于流行语,真正称得上不朽的名言则大都具有陈原所说的超时空特点,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和社会公众的筛选”,也就是说,名言能够通行于不同的历史阶段,通行于不同的民族和国度。更进一步说,名言一旦成为“名言”,它就不再为某个创造它的个人、民族或国家所有,而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和文化财富,它所包含的思想或论点也就成为了人类普世思想和普世价值观的一部分。

(三)称引性。指的是名言所包含的称引价值。这与通行性所指略有区别:通行性侧重指名言被引用的“量”,称引性侧重指名言被引用的“质”——即名言因何“著名”?名言之所以被称为名言,一定常被人们称引,而人们之所以称引名言,通常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学识渊博,而是为了阐发一定的道理或佐证某个观点,增加立论的权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原将名言称为“引语”有一定道理。“引语”也叫引用语,朱祖延就编过一部《引用语词典》。但是,笔者认为,“名言”和“引语”不是一个概念:第一,名言要成为名言,必先成为“引语”,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如果无人称引,即使蕴含多么深刻的道理,也绝无“名”可言。第二,从“引语”到“名言”,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引语”的称引达到一定的量,才可能成为“名”言。第三,不是所有的引语都能成为名言,引语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够进入名言。第四,用“引语”称呼“名言”,并不贴切,因为“引语”包括了非名言在内的一切引文。顺便提一下,现在有些名言词典,将一些从未被人称引的言论编入其中,这缺乏理论依据:既然从未被称引,何以谓“名”言?“名”自何来?因此,这些所谓的“名”言,称为“言”尚可,称为“名”言则不可。除非是编纂者主观上认为该言论具备“准名言”或“候补名言”的潜在价值,在未来某个时期“准名言”或“候补名言”有望升格为正式的“名言”,因而有举荐之必要。但果真如此吗?

(四)哲理性。指的是名言中内蕴的深刻思想、道理以及价值观。名言之所以流传很广、很远,被世人时时称引,是因为所引名言一定蕴含了称引者认同的思想、道理或价值观,或言我所欲言,或据为典则,或引为佐证,或启人心智。尽管我们可以将名言分为很多种类型,但其中最核心或最具影响力的是思想名言和道德名言两大类。称引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公众反复筛选名言的过程,反复筛选的背后反映的是整个社会与称引者个人的世界观及价值取向,筛选的结果决定了哪些“言”可以进入“名言”的殿堂。唯其如此,我们才不完全同意名言超越时空的说法,因为对名言的取舍常常反映了某个时代、某个集团与某个个体的意志及价值体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曾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被奉为天经地义的至理名言,现在已成文化垃圾,就是这个道理。真正历数千年而不朽、经受得住“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是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雪莱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诸葛亮的“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具有“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名言。

(五)凝练性。指的是名言的内容高度概括和文辞高度简练。名言一般都不长,从几个字到二三十字不等,但语言隽永,含义深远,耐人寻味。“知识就是力量”,“满招损,谦受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发光的未必都是金子”,意义高远而出语精警,很容易记住。三十字以上的名言相对较少,一则不便记诵,二则太长就与“名段”、“名篇”混淆了界限。人们通常以句子为单位对名言进行切分,进一步说,“名言”一般只包含一个完整的句子,极少集合若干个句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名言有时会等同于“名句”。培根的《论读书》,满篇都是警语,但称引者绝不会将全文作为一个名言单位,而是将其切分成若干句名言,或者仅征引其中最有思想性的一句作为代表,比如“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王佐良译文)。

以上是名言的基本特征,其中,哲理性是名言的本质特征,是称引性和通行性的基础;称引性和通行性是判断是否能够成为名言的客观依据,而权威性和凝练性可以看作是形成称引性和通行性的必要条件。当然,名言的特征也许不止这些,但上述五个特征是必须具备的。

三、“名言”与“名句”、“格言”、“警句”、“赠言”的区别

弄清楚了什么是“名言”,再来讨论“名言”与其他几个概念的异同就比较容易了。

(一)“名言”与“名句”。名句,《现汉》:“著名的句子或词组。”《规范》:“长期以来经常被人引用的句子或短语。”按照这个解释,“名言”等于“名句”。实际使用中,也确实不易区分,拿上面的基本特征衡量,似乎“名句”也都具备,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认为这两个概念之间不能绝对划上等号:第一,“名言”一定包含了某种思想、道理或价值观,而“名句”有很多只是纯文学的描写,不一定包含前面所说的“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等。通常将它们归入名句而不归入名言。但如果名句在传播过程中附加了某种哲理或价值观,它也就成了“名言”,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名句”要包括、涵盖“名言”。第二,“名句”的最大长度限于一个完整的句子,但“名言”有时是不止一个句子的集合。比如:“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语)这包含了两个句子,作为“名句”似乎有些长,而归入“名言”则比较恰当。所以,我们认为,“名言”与“名句”的划界应该有所侧重:“名句”着眼于句子自身在传播过程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名言”还应着眼于句子中包含的思想、道理与价值观。

(二)“名言”与“格言”。“格言”,《现汉》解释为:“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话,一般较为精练。”《规范》:“含有劝诫意义或富于哲理的精练的固定语句。多出于名家的言论……”《辞海》:“熟语的一种。可为法式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格”的本义是“规范;法式”,“格言”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作为行为标准的话,所以它一定含有某种劝诫和教育意义,换句话说,格言一般都包含了社会公众普遍认可的某种价值观。格言大都言简意赅,也具有上面我们分析的凝练性、通行性、称引性等基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格言”整体上应视为名言的一部分。在语汇学或熟语学上,格言和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一样是熟语的一种类型,结构上具有定型性,使用者不能随意改变其结构。而名言不是熟语,更准确些说,凡是有“主”(名家或经典)的名言都不是熟语。格言几乎都产生于民间,我们无法准确说出绝大多数格言的主人,个别格言虽然也能勉强找出某个首先使用的人,但因为格言主要通行于民间,后人在使用时已经完全忽略了格言的原始出处。因此,说格言“多出于名家的言论”并不贴切。还应该指出的是,名言中也有一小部分来自谚语,但主要是包含哲理和劝诫内容的谚语。偶尔,人们还使用“箴言”一词,殊不知“箴言”的含义更窄,主要指来自古书中的含有劝诫内容的话。“箴言”不都能成为名言,即使有些箴言进入了名言范围,但在名言中所占的比重也是很小的。

(三)“名言”和“警句”。“警句”多出自诗文,其中“警”有二义:一为“警示”,重在劝诫,使人醒悟;二为“警策”,重在文辞凝练而含义深远,使人感动。前者多寓某种伦理观念和道德教化;后者多为诗文名句,有些也含一定的哲理。根据我们的理解,“警句”属于名句的一类,含劝诫和哲理内容的警句同时也是名言。而纯文学的名句,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杜甫《旅夜抒怀》),“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语言精警,令人吟咏三叹,虽然有些人将此类名句也称作警句,但我们仍将它们划入名句而不划入“名言”。

(四)“名言”与“赠言”。“赠言”是“分别时说的或写的勉励的话”(《现汉》),与“名言”毫不沾边。古人有“赠序”,是送别时写的文章,像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实际上也是一种广义的赠言。赠言通常由自己撰写,表达对友人的勉励或祝愿,而且长短不限,但临别之际一时未必能找到恰当的表达,故而也会称引某些现成的名句,这才与“名言”发生交会。大部分的“名言”并不适合作为“赠言”,普通人题写的“赠言”更不可能成为“名言”,所以,用“赠言”指代“名言”,我们认为并不恰当。

四、“名言”是变化的

前面说到,名言的价值在于被人称引,而人们所以称引名言,是因为名言含有自己认同的深刻哲理与价值观,这些哲理与价值观构成名言的“普遍意义”,但是名言一旦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社会公众会对其进行筛选、改造,名言的含义有时也会发生某种变化。因此,对名言的考察不应是静态的,而应该将名言放入特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社会公众对名言的选择以及名言在传播过程中获得的意义。实际上,名言的“名”从来都是变化的,名言的知名度或叫社会认可度(也即社会影响力)受时代、民族、社会制度、价值体系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我们不能仅据名言的知名度就简单推论,知名度越大的名言就越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名言中既有高度浓缩的精华也有高度浓缩的糟粕——而后者越“著名”,其社会破坏性就越大,对人类心灵的毒害就越深。不仅名言的“名”会有变化,名言的意义、形式(文句)也会变化。

(一)名言之“名”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这在上文已经论及。任何名言,特别是含有某种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名言,不可能脱离它赖以通行的社会时代与社会集团,在某一时代、某一民族乃至某一社会制度的文化价值体系中视为“当然”、“必然”的名言,站在世界先进文化的角度看有可能是思想糟粕或文化垃圾。时下有些人从中国古代典籍中发掘出一些反映封建伦理观念的内容和圆滑世故的处世之道,而冠以“名言”的美誉,甚至将这些内容灌输给我们的下一代,实际上非常危险。“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曾经是“名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我们奉为圭臬,现在恐怕仅通行于落后地区。“传统的”不都是优秀的,“民族的”不都是世界的。是否优秀,要看其是否符合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否具世界性,要看其在世界文化体系中是否存在普遍的意义和价值。只有符合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名言,才有可能成为陈原所说的“超时空信念”,才可能超越一切时代、民族和社会制度。

(二)名言之“言”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名言不都是积极、正面的,传世名言中也有很多消极、负面的内容。虽然有些名言自身含有价值判断,但能否成为“名言”,却主要取决于通行面与称引率的大小,这与称引人的价值取向有关,而与名言自身内容的价值判断无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固是名言,而“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反映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观念,法国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德国法西斯宣传部长戈培尔的“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在过去和现在仍有一些人信奉、称引甚至付诸实践,也是“名言”——“名”兼褒贬,“言”则分善恶。所以,仅据“名”不能判断积极名言还是消极名言,需对“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价值取向进行分析,才能判断它是不是真正属于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名言的含义具有一定的再诠释性。名言一旦成为名言,就进入了大众传播领域,其内容有可能被重新解释,即名言在传播过程中其意义会发生某种变化甚至重新建构——这时,名言的原意已经变得不再重要,而在传播过程中新产生的意义才是名言真正的价值所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意是野火不可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了出来。后人称引这句诗用来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不可能扼杀。再举《论语·学而》中著名的“和为贵”为例,原文是: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杨伯峻对“礼之用,和为贵”的翻译是:“礼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当为可贵。”(《论语译注》)杨先生解释说:“‘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今人删去了“礼之用”,仅留下“和为贵”三字,并对“和”的意义重新进行了诠释:“和谐”、“和睦”、“一团和气”……仿佛这三个字成了佛教咒语,可以化解一切矛盾。还有一种情形,姑谓之“断章取义”——不管名言的原意为何,引者只截取自己需要的部分——实际上也属重新诠释。举爱迪生的一段名言为例:“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其中后一句话极易造成误解,以为不必付出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仅需百分之一的灵感就够了,尤其是判断力还不很强的小孩子很容易由此而耍些小聪明。所以中国人在引这段名言时都自觉地将后半部分截去了。

(四)名言的形式(文句)可以改造。相当数量的传世名言,尤其是来源于古书或民间的名言,在称引或传播过程中经过了后人的提炼或改造,已与其原始面貌大不相同,这一般是名言相对定型的过程,定型的结果是名言的意义更加显豁,而其语言更加凝练。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提炼改造,它们才逐步变成“名”言,通行范围更广,被称引的次数更多。就拿最著名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说,很多人以为这句话出自顾炎武,实际上,顾炎武的原话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卷十三)这句名言的真正提炼者是梁启超,梁启超在《痛定罪言》一文中说:“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三)梁任公将这句名言的首创权归功于顾炎武,后世遂以讹传讹了。再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有人算作成语,但它也是一句名言,本出于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唐贞观二年,太宗向魏徵询问:“何谓为明君暗君?”魏徵引这句话作答(事见《贞观政要·君道》)。后人将其改造为现在的通行句式,使这句名言的表现力大大提升,意义也更为广泛,因为不只是帝王,任何一个常人都存在兼听偏信的问题。

名言的传播及变化问题涉及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诠释学等众多学科,并非一篇文章所能回答。本文只是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冀能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1.陈原.关于“引语”或“名言”词典的随想.瞭望周刊,1988(24).

12.从励志口号想到的 篇十二

诸如广西某高中喊出的“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 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论道谈经”,“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等励志口号,在令人热血贲张之余, 也不免落入主观上将学生的人生奋斗目标定位于上大学的窠臼。

考上本科,进入重点,是不是就会成为人生赢家? 当学校将学生的“志”圈定在上大学 、单纯以输送准大学生为己任时, 励志口号的作用也就止于一时, 如果将理想教育贯穿始终,在传授知识、技能之间,渗透“志”的培养,给学生输送励志精髓,其激励效果是“置之死地”考上大学不能比拟的。

励志的前提是立志。一个没有志向的人, 很难想象他会去接受励志口号。从现实的此岸到理想的彼岸, 不说困难重重, 但不会一帆风顺。支撑我们前行的除了知识与技能等外,还需要立志、明志,持续付出,用心坚守。

当然 ,无论是“大 志”还是“小志”的树立,都要遵循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志”立后,就要为志的实现,奠定基础,做好准备。只有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 才可能心甘情愿地付出辛勤的汗水。

无论人生是平凡抑或是伟大,在“志”的指引下,总归不会轻易迷失方向,面对压力,也能够生发出拼搏的动力, 不至于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就发出悔恨的嗟叹。

人是需要励志的。其间,既需要自我激励,也需要外部激励。在自我激励与外部激励相互作用下, 压力也会转变为动力。事实上,面对适度的压力,并非是一件坏事。

高考给高中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为之选择奋力拼搏的机遇。当学生想要把握这种机遇时, 自我激励的条件已然具备, 但这种激励的基础还不够稳定, 作为外部激励的励志口号就十分有必要。但励志口号的核心不是让学生“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的功利表达,而是对辛勤付出与努力拼搏的内在肯定。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固然, 上大学是实现美好人生的一种选择, 但并非是唯一选择或者说是志向的最终归宿。

对于高中学生, 学校除了引导他们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外,还应让他们明白, 无论是立了宏图大志还是平凡小志,要实现它,努力与付出总是少不了的。只有将立志的长久性和励志的激励性有机结合, 才能行之久远。

13.励志的名言 篇十三

1、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2、当困苦姗姗而来之时,超越它们会更有余味。

3、不相信奇迹的人永远都不会创造奇迹。

4、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5、小树会大,大树会老,老树会凋零。

6、不要为它的结束而哭,应当为它的开始而笑。

7、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8、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9、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

10、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11、人不怕走在黑夜里,就怕心中没有阳光。

1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13、生活不相信眼泪,眼泪并不代表软弱。

14、一个真正的朋友会握着你的手,触动你的心。

15、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16、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17、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18、生命的成长,需要吃饭,还需要吃苦,吃亏。

19、孤单寂寞与被遗弃感是最可怕的贫穷。

20、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21、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22、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麽也请你拥抱黑夜。

23、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24、置身卓越的环境并追求卓越,你也将变得卓越。

25、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可以做任何事。

26、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27、成功人的背后总会有一个不寻常的故事。

28、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29、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30、每一次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31、如果我们可以改变情绪,我们就可以改变未来。

32、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33、脆弱的人,只懂得怜悯自已,而不知道反省自已。

34、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35、一个人有没有钱不一定穷,但没有梦想那就穷定了。

36、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

37、精彩的人生总有精彩的理由,笑到最后的才会笑得最甜。

38、勇敢的面对不一定成功,但你不面对就一定不成功。

39、不如意的时候不要尽往悲伤里钻,想想有笑声的日子吧。

40、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人生自然活得很快乐。

41、要克服生活的焦虑和沮丧,得先学会做自己的主人。

42、如果你想得到,你就会得到,你所需要付出的只是行动。

43、如果朋友让你生气,那就说明你仍然在意他的友情。

44、当一个人摆脱了自已的恐惧,就会觉得无比的畅快和舒适。

45、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46、一个胜利者不会放弃,而一个放弃者永远不会胜利。

47、因为某人不如你所愿爱你,并不意味着你不被别人所爱。

14.励志的名言 篇十四

2.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

3.一时的挫折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变成学问及见识。

4.假如樵夫害怕荆棘,船只避忌风浪,铁匠畏惧火星,那么,世界就会变成另一副模样。

5.钢钎与顽石的碰撞声,是一首力的歌曲。

6.贪图省力的船夫,目标永远下游。

7.人最可悲的是自己不能战胜自己。

8.美丽属于自信者,从容属于有备者,奇迹属于执着者,成功属于顽强者。

9.跑得越快,遇到风的阻力越大。阻力与成就相伴随。

10.新路开始常是狭窄的,但它却是自己延伸拓宽的序曲。

11.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

12.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

13.一时的挫折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变成学问及见识。

14.在避风的港湾里,找不到昂扬的帆。

15.教育是人才的娘家,社会是人才的婆家。

16.停下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

17.贪图省力的船夫,目标永远下游。

18.成功的人总是愿意做没成功的人不愿意做的事。

19.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15.励志的名言 篇十五

一、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专家此言的积极一面

历史上对老师权威的认同、对知识的尊重带有时代的色彩。在陈鹤琴先生生活的时代,知识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人们对老师的敬仰程度极高,师出此言有道理。在此前我们一直把“知识改变命运”奉为真理,作为有追求的年轻人努力的方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把学生没有学好的责任全推给老师有一定道理。

时代对人才的选拔也刚好契合了陈先生这句话。什么是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人才?陈先生生活的时代对人才的评判标准就是分数决定一切,“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历史沿袭下来的就是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人才。改革开放之后,“榜上有名”就成为国人追求的目标,人们以为国奉献为荣,跳出农门为幸,获取知识就在学校课堂里,对老师的敬仰,对知识分子的崇拜让师道尊严大行其道。

二、当代社会对教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已经到了影像时代、后育文化时代,照搬陈先生这句话去评判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素养,未免太单一。依此标准许多教师会有挫败感,每一位教师在教育职业生涯中总有一些缺憾,总有一些“教不好的学生”。

当今时代知识依然受到尊重,可是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互联网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如果我们换一种角度去理解,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并不是对教师的苛求,而是对理想教育的一种渴求。

现在的老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综合产物。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在学生拿起画笔之前,父母和社会已经毫不犹豫地涂抹了多姿多彩的颜色,学生学习受家庭的影响大,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对学生的诱惑太大了,学会学不会是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竭尽全力排除干扰,使出浑身解数力挽狂澜。在老师兢兢业业之后,这幅画上所有的不完美都是老师的过失,谁叫你是初步成型的最后一个步骤呢?家庭和社会仿佛局外人,一下子来了精神:“你们学校怎么搞的?”“要你们老师干啥?”老师成为了被指责和攻击的对象,师道尊严也在“事实”面前轰然倒塌,而家庭和社会也绝少自省、反省的意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相信时代在发展依然是真理,可“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是个别现象。

三、顺应时代,老师需看清形势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教好每一位学生呢?新课改与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营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老师角色转换了,由原来的课堂主体“满堂灌”转换成老师主导多向互动,教育理念正从原来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向现在的“无处不课堂,无人不老师”转变,学生不再是教好的,而是学好的。为什么还会出现学不好、学不会的学生?

出现“差生”很正常,为什么“差”?首先,是因为我们的评判标准和游戏规则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意愿制定的,总有一些人不符合规则,这样就出现了个别现象,我们不能把这些现象的责任算到老师账上。

其次在家庭。首先,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从学生的行为表现就可以发现父母的教子方法。我们常听到“有啥大人,有啥孩子”。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自己越来越像父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都有着深深的印迹。但是,我们没有谁会像自己的老师。可以说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孩子的成人成才和成功,父母起决定性的作用。

新的时代对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老师要敬业、爱生,专业知识扎实;老师还要乐业,把工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这样也更有利于老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境界。积极学习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学会和家长沟通,和学生沟通很重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职业要求,想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也需要自己做出值得尊重和认可的事情。

四、发现学生的优势智能,因势利导促其成才

在世俗眼光里,学业优秀,那一定是好学生。如果我们放宽评判标准,不是仅仅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而是鼓励学生的特长发展,就可以发现学生身上的许多亮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方法有很多,面对个性化极强的学生,模具化制造、批量生产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许多“好”的方面。有这么一句谚语:“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然会打开一扇窗。”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老师要发现学生的特长,给予必要的引导,使学生的长处更长。老师应该学习孔老夫子的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同样一个“仁”字,孔子对不同学生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学生其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上一篇:c2c电子商务模式分析下一篇:木版年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