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搬迁社会实践报告

2024-07-31

新农村搬迁社会实践报告(共13篇)

1.新农村搬迁社会实践报告 篇一

农村暑假实践报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实践人:*** 地址:江西省抚州市

时间:2012年2月

摘要: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农村生产生活的情况的调查,探讨新农村的变化发展及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于暑假期间对抚州市村庄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该地区的实地调查与访谈,得出结论:农村在乡镇企业的带动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但发展中的农村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分乡镇在党和国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指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地置宜,量力而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三个明显”的初步成效。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首先是争取投资1300多万元,村民投工近3万个,硬化灌溉水渠100条5.7万米,缓解了8000多亩水田的灌溉难。争取各级政府的资金扶持,修建集中安全供水设施3处,天河水窖等小型蓄、供水设施1580口,解决了近15000人的饮水难。百里荒村建110立方以上蓄水池8个,埋设引水管13000多来,全村2000多人全部饮用上了安全卫生水。其次是农网改造后,农村供电设施和供电质量得到提高,价格得到统一,基本保证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第三是村级公路提等升级建设进一步加快,2005年启动村级公路硬化工程建设以来,15个村共完成公路硬化98公里,合并后的16个村主干公路实现了通水泥(油)路,解决了近18000人的行路难。

(二)是农村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促进了改房、改厕、改栏、改路“四改”活动的开展,部分农户和农民“住上整洁房、用上清洁灶、上上卫生厕、走上平坦路”。首先是住房条件不断改善,2006年至2008年6月,全镇大都在规划范围内,沿公路两侧共新建楼房151栋,面积20408平方米。部分新农村小村庄的雏形基本形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普溪河村的新建小康户型楼房每年近30栋,67%的农户住上了新楼房。其次是生活环境和条件逐步改变,巳有10村的2610个农户实施生态家园“一池三改”建设,通过建沼气池、改厨、改栏、改厕,普溪河村修建垃圾房。用沼气替代柴禾和其他能源,不仅为农户年节省煤、电等燃料费用近500元,每年还少砍少烧7000吨柴禾,有效保护了林地资源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取到了一举多得的社会效果。(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国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卫生的扶持力度,使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保障机制的实施,办学条件的改善,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12个村卫生室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新建或改造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分乡卫生院投资120多万元,通过扩建和改造医疗、住院房屋设施,达到了一级甲等卫生院的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不断巩固,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6%。广播和电视的普及率分别达到56%和95%左右。

(四)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明显加强。通过党的十七大提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础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精神的贯彻落实。民主决策机制逐步健全。全镇16个村委会的村务决策建立和较好执行了议事恳谈会、“一事一议”制度;民主管理内容逐渐完善。按照村民自治的要求,各村把公益事业兴办、财产处置、土地发包等交村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力度不断加强。各村都设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栏,村级财务实行了一季一公开。

二、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农村的交通大为改观

现在的农村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那些原本比较偏远的山村,一改过去那种天气变化,道路变化,交通中断的状况,现在条条水泥路修进了村子里,家民再也不用担心天气给他们的交通带来的不便了。

(二)农民的观念提高了

现在的农村已经免农业税几年了,农民对国家的政策的认识水平也提高了,每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也是他们必看的。农民感激政府对农民的照顾,对这几年兴起的“新农村建设”更是喜上眉梢。农民一改往日那种只靠种田,秋天卖粮食来获取收入的方式。他们开始寻找自己的致富项目。村里的果园、大棚、养殖场像雨后春笋一般到处兴办。

(三)生活水平达了小康

过去的农村,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想都不敢想,而现在呢?嘿嘿……全村彩电的普及率几乎达到了100%,包括年龄已高的老人,也把自己原有的黑白电视机封存起来,购置了一台彩电。今年村里还要实现家家连有线的目标!这样更放便了农村及时了解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通信发展也是更赶得上了速……固定电话已经是每家一部,手机普及也已过半,年轻人差不多人人一部了,好多家庭也已经安装了太阳能,还有家里购置电脑的。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分析制约分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展缓慢原因,主要存在“四难”。

(一)是农民收入增长难。分乡镇是一个农业大镇,长期以种粮为主的传统观念束缚了部分中老人的思想,引导他们调整产业结构,很难转过弯来,累调累败。全镇除天坑村的桑蚕基本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外,再没有哪个村有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种粮食的比较效益低,在正常年景下每亩粮食纯收入仅在400元左右,加之全镇人平不足1亩耕地,近7000农民外出或就近打工赚钱。没有其他增收渠道,没有产业支撑,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难。基础设施建设难的关键是投入不足。过去靠农民筹资筹劳建起来的低标准的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国家和地方政府不可能面面俱到,安排资金进行维修,“空壳”的村级组织拿不出钱,村民“一事一议”又议不上来钱,年久失修,利用率低或废弃。据调查,全镇有324公里公路不能正常晴雨通车;有155口堰塘需要除险加固维修;有106公里土灌溉渠需要硬化;有近2万人不同程度存在饮水难或不安全卫生。

(三)是思想认识统一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统一上主要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方面是等待观望的多,引导扶持的少。部分干部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只要国家的各项政策都落实到位,新农村也就建成了,地方政府有的有配套扶持政策而未落实配套扶持资金;另一方面是畏难情绪的多,量力而行的少。村级组织或群众把无经济来源,产生的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行动迟缓,归咎于各级领导支持不够、投入不够;第三方面是各级办点的多,以点代面的少。区以上各级政府层层办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倾斜到了这些村,其他村望“点”兴叹,攀比不了,自甘落后。

(四)是规划建设实施难。新农村建设首先必须要有社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总体规划。由于过去没有这方面的规划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滞后,导致农民盖房,公益事业发展无规可循或有规不循,随意性大,往往是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村民未批先建,乱塔乱建,垃圾乱堆乱倒的乱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公路交通和人居卫生环境。

(五)科学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农民就更容易致富。但是,至少在我们村,我好象没看见过什么发展农业生产的相关书籍,也没有看见过村里请过哪位技术人员来我们村指导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能没有教育呢?没有书籍就会缺少知识,农民的素质的提高就会受到阻碍,有了现代化的新农村怎么能没有具有素质较高的现代化村民呢? 农村的建设还存在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青壮年太少。他们都跑到外面去打工,所以村里平时是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由于缺少青壮年,所以有不少土地被荒废了,不少田都只种一季晚稻,大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所以如何使这些主力军回乡是政府所要努力的方向,毕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在年轻人的肩上。

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对本镇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主要应做到“四个加强”。

(一)是加强粮食生产和优势产业扶持。“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求,粮食安全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在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的同时,制定扶持优势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遏制国家粮食补帖政策提高一次,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上涨一次,挫伤一次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势头。扭转农业结构调整重形式,轻结果,只热抓扶一阵子,抓一个甩一个,劳民伤财的局面,把为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一抓到底,扶一个成一个。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差的西部山区农村的投入力度,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顶目资金扶持,加快农村公路硬化畅通工程、中小型水利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网后续增容改造工程、培养新型农民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广开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渠道,建议通过“一事一议”,把按面积补给农户的粮食直补资金,用来维修建设共同受益关系明确的堰塘、灌溉渠等基础设施,使其较好发挥效益,从中受益。尽早制定切实可行的税费改革期间锁定的村级债权债务化解办法,避免时间过长,该履行债权的不履行,过去已履行义务的大多数村民要求索回己交的税费,影响社会稳定。同时也可以缓解村级组织化解债务,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

(三)是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村庄规划先行是按科学的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保证。村庄规划要与农村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村庄建设的矛盾;要与当地产业基础、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处理好节约用地与村民个人需求的矛盾;要与改善人居坏境有机结合,处理好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的问题。规划编制通过确定后,要坚持建设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全村一盘棋。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纳入治理范围,避免环境污染,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影响村民身体健康,避免大量的污染物通过小溪、河流向大江大河涌去,污染下游居民饮用水质。(四)是加强村级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村级组织是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保证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要增强农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首先要在政治、工作上关心他们。对他们要多开展正面教育,少埋怨责备;多帮助指导,少指手划脚。其次要在经济待遇、权利上保证他们。想办法逐步解决西北山区村干部千头万绪的工作多,工资待遇低,老无所养的问题。转移支付给村的资金要根据物价上涨水平和村的工作量适当增加。要采取自己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的办法,解决村干部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有想头有奔头有干头。再次是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健全农民自主筹资筹劳的机制和办法,引导和教育农民开展农村公益性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五)加强农村领导队伍建设。国家的政策再好如果不执行那也只是一纸空文!而一批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的农村领导干部则是国家政策顺利执行的有力保证。

加强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农村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重树”,现在路修好了,而孩子却还是生得那么多,怎么致富?这使得本来收入就欠佳的农民负担更回重了,所以加强实行计划生育就是"强制"农民走致富的道路!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强和培植市场主体,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一是扶持种养大户,培植农业生产主体。二是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植科教、流通、农资服务的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

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实施失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丰富广大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结束语: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中国的农村建设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短,但它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深刻而长远的。我既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而且还丰富了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经验,自己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也明显有了较大提高,也让我对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了信心,我会用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即将到来的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和学习!

2.新农村搬迁社会实践报告 篇二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积极性,调查

在党的十七大上, 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由来已久, 当前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仍然很大。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 解决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我国幅员广阔, 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二元结构的特征极为突出,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现象决不是在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问题。根据有关专家测算, 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前, 我国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仍将难以根本扭转, 而且, 由于我国面临着国际上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和在国内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双重任务所造成的两难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是一项长期任务, 是一个历史过程, 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的过程。

农业丰, 则基础牢;农村稳, 则社会安;农民富, 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 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 实现全面协调的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 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改变中国的二元结构, 社会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为此, 中央审时度势,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成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之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增加收入。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和规模式经营等产业化手段,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扩大生产范围, 更全面的发展农村经济。

2完善村镇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包括住房改造、生活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3加大公益活动、促进和谐。办好义务教育, 使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和贫困户的基本生活保障;统筹城乡就业, 为农民进城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4加强农民基本文化教育, 提高农民文化素养, 和自身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发展农村文化设施, 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 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 所谓“新农村”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 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既要因地制宜地的建设各个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舍, 而且房屋建设必须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的目的是让现代新农村共享信息文明。

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 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 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 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当今, 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 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要义, 农村要发展就需要给农村补充大量的新鲜血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高校大学生接受了当今最前沿的教育, 对于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所以中国高校学生必须认清当前中国发展的总体形势,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国家的号召和良好政策的感召力下, 大学生志愿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呈现出了骄人的成绩, 支援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 因此, 农业的支持就显得格外重要。农业的支持无异于是除了科技之外的又一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但是, 在大学生是否愿意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中, 79%的大学生持否定态度, 大多数高校大学生把就业地点选择在大城市, 认为那里才是一个青年人不断开拓进取的就业天地。在加强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调查中, 很多在校大学生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持不了解的态度。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科学发展观落实工作的推进, 国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入不断增大。农村变化日新月异。作为处于时代前列的大学生, 应当对国家的各项重大政策都有所了解。而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当前大学生对农村的建设还只是保留在以前农村的印象中, 认为中国农村还是一穷二白的, 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宁可待业也不原意深入农村进行现代化建设。这两项调查问卷说明了国家、高校、大学生之间存在比较大的沟通问题, 相互之间了解得比较少。

但在调查中, 当今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较强, 在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知识的宣传讲解后, 大多数大学生都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a.增加资金投入,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b.加强农业的多元化, 使农业逐渐走向产业化经营。c.增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当被问到不愿意到基层支援建设的原因时, 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主要是对当今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太了解, 对自己的信心不足。还有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过于苛求良好的物质基础设施, 有点贪图安逸的倾向。

从调查报告上看出, 要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首先, 须做好国家各项政策的宣传工作,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认识教育;其次, 高校要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择业观;另外, 同时也要加强国家, 高校, 大学生之间的沟通, 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 至少要当代在校大学生有一个思想层次上的改变, 要对新农村的建设持肯定的态度。从国家政策角度上讲大学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长远政策, 省市县等相关政策要全面, 基层政府及高校要重视, 保障大学生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的权益。基层政府是各级政府处于最能与农民群众相接触的行政机构, 高校是对大学生参与某项活动作出指引及安排的, 政府和高效的重视程度对大学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3.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篇三

形式:实地调查

时间:2014年7月28日至2014年8月4日

实践主题:投身实践促成长

迎接校喜添光彩

历练青春谱新篇 内容:实地拍摄新农村建设成果.调查采访。目的:

实地走访农村,了解近几年农村的新变化,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情况。积累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为将来投身国家建设.服务社会.建设家乡提供认识基础。对这一年来所学的知识所培养的能力作一个侧面的检验.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言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有效形式。它也是一个教学的形式,我想充分利用这次机会,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了解一些关于中国现状的信息,同时也让自己的这个假期过得充实。

因为我的家乡正在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所以我决定回家乡实地调查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并拟写一份‘‘云南省开远市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递交学院检查。活动过程 1.拟定初步计划

由于市场上官方地图没有细化到乡村公路与各个村组。我使用百度地图查看了开远市南部几个乡村的卫星图片及地形,选定了乍黑甸村.左乃山村.黑泥地村.旧寨村.大乐村.小乐村.仁者村.新寨村等一些村落进行走访.拍摄.记录。根据百度地图与2014年7月更新的开远市地区的卫星照片,我们画了简单的地图,制订了如下调查路线及活动方案。7月28日

准备调查表格

7月29日

访乍黑甸村(15:30—18:00)7月30日

访左乃山村(15:00——17:00)7月31日

访旧寨村(15:20——17:30)8月1日

访大乐村(15:30——18:00)8月2日

访小乐村(15:00——17:20)8月3日

访仁者村(8:00——10:00)8月4日

访新寨村(9:00——11:00)2.计划实施

在计划拟定之后,我骑着车,带着相机和准备好的调查表,按照预定计划到达要走访的村落。我深入到农民伯伯家中与他们一起闲聊,很多时候农民会端出水果招待我,从与他们的对话我可以获得近几年他们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期望。我拿着问卷,作完采访,用相机记录当地的风土人情。3.整理材料

每天调查回来,把所记的笔记,再认认真真腾写一遍,并把照片附于旁边。这样就更能鲜明的体现出新农村建设的情况。4.撰写报告材料

8月4日所有材料整理完毕。开始准备相关程序。调查结果

开远市农村基本生活状况:

开远市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日照适宜.霜期较短.有利作物.森木生长。开远市气候资源丰富,作物生长期长,雨量充沛,光热丰富。(开远市农业)

开远市是典型的农业以及劳动力输出地区,得益于宜得天独厚的气候及自然环境,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在开远市生长良好,产量高。我们所走访的几个村落里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一般农户会在自家的自留地里种植一些蔬菜,如辣椒.白菜.豆角.空心菜等等。经济作物有草本植物花生.油菜.芝麻,木本植物松树.杉树等。部分农户会承包鱼塘养鱼,养猪以增加家庭收入。(村庄)

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数逐渐增加,许多农村劳动力流向沿海发达地区,而留在家中的主要是一些50岁左右的老农民。如果家中实在没有人耕地也没有交由他人耕作,农田,自留地基本都荒废了。我们走进农村进行调查时鲜明的体会就是整个村庄非常冷清,所看到的人基本上是50岁以上的老人和15岁以下的儿童,留在农村中青年人也都是妇女,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农业——插秧)

由于耕种农田加上一些副业的劳动成本过高,收益很少,种田十分辛苦,外出务工能获得相对较多的收入,为了能创造更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大多数青壮年劳动人口都要选择外出务工。随着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增加,农村的农业生产逐渐衰落,出现了很多以前很肥沃的农田都由于长时间无人耕种已经荒芜的情况。

近年来,开远市大力支持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利用当地资源丰富,廉价劳动力等优势,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在开发区产厂投产,促进开远市经济转型,青壮年劳动人口呈逐渐回流趋势。但主要劳动人口仍然不能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农业依旧呈衰落趋势,能耕作的农户也大都仅以保证自家食用粮食为耕作目标。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民房)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发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交通,农村村容两个方面。在我走访的几个村庄中,大多数都修有水泥乡村公路连接国道或省道,交通十分便利。很多乡村水泥路面直接铺到各家门口,所以我所走过的路当中,几乎没有什么泥路,砂石路,灰尘也比较少,交通的改善也是农民们津津乐道的一个方面,村民们都感慨说,现在的路好走多了。村容方面,村民也很称赞,以前农村住房虽然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3层复式楼层,但大多数设计不合理,外墙也有很多没有粉刷,直接就是砖胚裸露在外面,很不雅观。经过村委会号召,争取省新农村建设资金,农户自费装修住宅。路修通了,直接通道了家门口,村容也为之一改,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

(农村公路)

在开远市,农民温饱自足,物质相对以前更加充足,农村生活比较和谐,这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农村的文化生活也有明显的改变,比较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农村宗祠文化的繁荣,居住在同一个村庄同一姓氏的农户自发组织起来,凑足资金,修建一座代表着一个村经济实力和形象的宗祠。一来供奉先祖,表示对祖宗的崇敬,二来也可以当做一个村庄同一些姓氏的形象代言,以此将一个村庄的农民紧密的团结在一起。(文化活动中心)

我在采访中了解到,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主要从省财政划拨的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申请获得,也有的人口比较多的村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会自发筹集资金铺设乡村公路,安装自来水等便民措施。村集体靠出售林产的收入,村财政拨占了很大一部分,村庄里比较欧经济实力的人家会拿出一部分,其他则按照人头分摊到村民手中。虽然农村面貌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我认为新农村建设还是没有进行到实质性阶段。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富农”为基本目标,不仅如此,提高村民素质,文化修养,农村医疗,农民福利,保险等都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但是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建议还远没有进行到“富农”阶段。

在其他方面虽然都有所举措,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实质性的改善才是农民真正期待的。

实践活动感想

虽然我本身就来自农村,对农村,农民,农业也有一定了解,但深入了解农村也还是这次社会调查之后,以前一直呆在校园里用功读书,没有多少机会接触社会,甚至于自己生长的农村也知道的不多。通过这样一次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而且在与农民交流以及在与政府机关交往的过程中掌握了与人沟通的一些技巧,在规划活动,实施计划,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学会并掌握了一种科学的工作思路和处理方法,再结合自己的专业,以后一定会更轻松的溶入社会。

这就是我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总之因为这次实践活动我度过了一个充实而十分有意义的暑假。

班级:体教一班 姓名:普戬 学号:2013310940

4.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报告 篇四

学生的安全问题,由于学校施工,学校大门无法关闭,这样在课间就有许多孩子跑出校园,后来这一现象被我们制止。但是,有几个初中生经常去学校捣乱,这让人很是头疼,我们只能对他们进行劝说,尽管如此,效果不是很好,我们只能每时每刻都监视着他们,以免发生意外。上学与放学,许多孩子要横穿一条车流量很大的公路,我们就组织人员在上课前45分钟在路口接学生安全过马路,放学时组织学生排队过马路,这样,我们确保了孩子们的安全。而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家长的赞扬。

在调研过程中,我了解了村民对教育的很多看法。许多村民在口头上说重视教育,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出应有的行动。村民们错误的认为只要让孩子上学,只要给孩子买书本就算是重视教育,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教育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担,甚至家庭教育要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家长跟老师的交流也很少,这一点就能很好的说明家长对“重视教育”理解错误。而最让我感动的是,所有家长对于在教育的投资上都表现得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只要可能,无论花多少钱不让孩子中途退学。

许许多多的感动,并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次实践对我的影响,会持续终生。而我在实践中说发现的许许多多的问题,也必定会对我以后教育其他人产生莫大的影响。村民在教育方面的思想所存在的误区,相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改变变的。

5.新农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篇五

社会实践是大学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有效途径。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素质教育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把握实践的重要性。

陆游训示小儿子时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至理名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一直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即将走向社会,即将担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重任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懂得怎样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对社会现状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将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打下基础。

为了充分利用暑期社会实践这样一个锻炼自己的大好机会,我毫不犹豫的参加了我院的一支实践队,因为加入实践队能够增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在拟定我们实践队的主题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很多相关资料,最终将目光放在了新农村建设调研及宣传上。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策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针对农村发展的现状,我实践队决定先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将该村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进行宣传,让更多落后山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让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政策深入人心。

在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我们实践队如期前往了实践地点—遂宁市大英县隆盛镇三家店村。首先见到的是村主任和文书,村委干部相当热情。在村委办公室里,村主任和文书就实践计划与队员们进行了详细讨论,对队员们的食宿问题进行了妥善安排,文书还简要描述了目前三家店村的发展情况。2008年以来,三家店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府的号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支部带村,基础强村,产业富村,环境美村”十六个字为指导思想,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为辅,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村民的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

接下来的几天,我实践队成员在村主任及书记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百福油桃专业合作社、东方猪业有限公司、花卉苗木公司、蔬菜甜橙基地、再生塑料加工厂等当地企业,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有了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

7月16日,我实践队重点参观了东方猪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年出栏商品猪上万头,年销售收入6000万元左右。该公司倡导“敬业进取,合作奉献”,管理上严格把关,特别注重猪舍的消毒防疫,并常年与三家店村的养猪专业户合作,采取赊销、寄养、让利等方式,通过基地加专业合作社连农户的路子,引导当地农民发展现代畜牧经济,给当地养猪户带来了极大的利润。

第二天,我们跟着村主任和文书走在田埂上,一路感受那片绿的辽阔。首先看到的是大片的栀子树,然后是对我们来讲比较陌生的银柳。由于对银柳不够熟悉,正在田间除草的村民便很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在文书的鼓动下,我们也很有兴致地帮他们除草,并一边与他们交谈,收获很大。然后我们又来到了长势喜人的辣椒地,其实辣椒地并不只是种辣椒,地里还间种了茄子、豇豆、黄瓜等蔬菜,并且这里还是甜橙基地。虽然现在橙子树还很小,但据村主任说最多三年就能挂果。这个蔬菜甜橙基地主要种植甜橙树,然后把空出来的地间作一些蔬菜,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

18日,我实践队到当地再生塑料加工厂进行了参观。该公司属于边缘产业,其宗旨是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塑料袋对环境的污染。工厂工人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塑料的加工,还特别为我们演示了整个生产过程。从切割到塑化,很多机械其实都是工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自己制造的,过滤池是用水泥修成的,池边有链条带动搅拌块转动,将口袋细条均匀搅拌,从一个池子运送到另一个池子,达到充分过滤,然后靠倾斜的传送带将口袋细条运送到高处沥水,再进入高温炉塑化,最终生产出用途很广的再生塑料颗粒。

参观完相关企业后,我们还在书记带领下,来到当地的残疾人康复中心,慰问了当地养老院,送去了我们的一点爱心,并与老人们细心交谈。看到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我们心里也非常开心。

最后一天,我们深入一些农户进行新农村建设成果调研及宣传。我们将特别准备的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成果的宣传单发到了他们手里,让他们能更进一步了解现在农村的发展前景。另外,我们做了一份关于新农村的问卷调查,并就上面的问题与村民们进行交流。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他们眼中的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家家户户实现小康,生活上不愁吃不愁穿。他们的愿望就是能住上漂亮的房屋,就医不难,交通方便,后代子孙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从我们的调查和村民们愉快的心情看来,这些愿望都已经差不多实现了。

下午,在村委会办公室,实践队成员与村委会干部进行了最后的座谈。首先队员们各自谈了此次调研的感想,大家都认为此次活动很有意义,让同学们对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不管是从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还是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书记细心听取了我们的总结后讲道,新农村建设在他们村试点,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前单靠种水稻,投入大,出产小,劳动强度大,现在靠企业带动,土地利用率高,家家致富,逐步实现了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但文书补充道,现在他们村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顶峰,很难再有突破,土地资源仍然存在不足,还有就是群众的思想观念问题亟待解决。最后,队员们与村委会干部一一道别,感谢他们近日来热情的接待,实践队队员们还与村委会干部一起合影,本次实践活动也就圆满结束。

短短6天的实践很快就过去了,一想到热情的村委会干部和村民,心里还真有点不舍。不过我们却是受益匪浅,亲眼见证了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当然这个变化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实行公司加农户的方式,提高土地和资源的利用率,这是三家店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很显然,这种模式比较单一,我觉得还可以扶持创办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农产品在本地区的产业链,让农民从单纯的农业中走出来,积极参与到大市场中去竞争,调整好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才能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

像再生塑料加工厂这类企业应该大力推广,不仅实现了废旧资源再利用,还让工人们亲身参与到生产过程中,自制机械,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工厂还很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滤沉淀后才排放,废渣多是水泥屑,也可以回收利用。其实整个村庄的环境保护做得很到位,公路两旁绿树成荫,并且相隔不远处就设立了公共厕所和垃圾池,垃圾池不是露天的,而是类似小房子一样,很人性化。

但是农村发展的最大阻碍还是在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上。在蔬菜甜橙基地,我们也看到了一番惨状,附近几十亩地里全是干枯的卷心菜。村主任告诉我们,这是农药过量造成的后果。之前卷心菜虫害较大,村民就大量使用杀虫剂,造成卷心菜滞销,村民们毫无办法,只能任其自由发展,结果地里的卷心菜就成片干枯死亡,无人问津。这个例子给我们一个启示,发展农业一定要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放在首位。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种原因,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比较落后,这对农村的整体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只有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所以国家在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外,应该更加注重技术上的支持,先对一批致富带头人进行培训,然后一批带动一方,最终实现农村发展与先进科学技术的接轨。在具体措施上,首先应该破除迷信,改变落后的思想;其次应该加强文化科技教育,加大政策法规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最后,定期开展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以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

通过本次实践,我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也体会到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不易,还有农村生活的艰苦。从三家店村现在的面貌来看,落后农村应该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摒弃落后的农业观念,大胆接受新思想的洗

礼,为了灿烂辉煌的农村新貌奋斗。这次实践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回忆,也让我得到了在学校里很难得到的锻炼,当然也凸显了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主要是在与人沟通上还有些生疏,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周围的环境,吃苦耐劳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毕竟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收获应该来自整个社会。

6.山西新农村建设村级调查报告 篇六

一、被调查村基本情况

(一) “一肩挑”、地处平原、农区型村庄占多数, 村庄规模不同

调查显示, 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情况占多数, 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19个村的村支书、主任“一肩挑”, 占57.6%。14个村地处平原, 占42.4%;10个村地处丘陵, 占30.3%;9个村地处丘陵, 占27.3%。农区型村有19个, 占57.6%;而城郊型、城郊型兼农区型、工矿型、城中型分别有9个、2个、2个、1个, 分别占27.3%、6.1%、6.1%、3%。

村总户数、村总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劳动力总数、从事农业人口数统计情况见表1。

(二) 主导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

调查表明, 农村的主导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 占到村总数的66.7%, 其中种植业占60.6%;养殖业占6.1%。这种情况主要集中于农区型村庄 (65.5%) 。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3个, 占9.1%;其中采煤 (工矿型) 占3%, 砖厂 (工矿型) 占3%, 加工工业 (城郊型) 占3%。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有1个 (城中型) , 占3%。

(三) 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高, 推进时间越短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

调查显示, 33个村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小值为2550元 (该村为推进村) , 最大值为25980元 (该村为试点村) , 均值为7591.12元。将33个村按照试点村和推进村比较发现, 2006年全省第一批试点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值达11099.83元, 2007~2011年这五批推进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值为6811.407元, 2007~2011年, 推进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呈下降趋势, 2007年推进村均值为7562.5元, 2011年推进村均值为5698.75元。通过与各地市农委访谈得知, 这是由于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推进方式造成的。2006年, 山西省选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均是经济条件好、有产业支撑、领导班子强、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庄。而2007~2011年选定的推进村其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较差。因此, 2011年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村庄经济条件较差, 其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值与2011年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相比, 仅仅高出1.7%, 见表2。

二、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

(一) 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占八成, 均做过新农村建设规划

调查资料显示, 6个村为2006年试点村, 占18.2%。另外27个村是推进村, 占81.8%, 见表3。

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32个村做过新农村建设规划, 占97%。调查中发现, 33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重点推进村中有7个村的新农村规划用地来源为耕地, 占到村总数的21.2%。20个村新农村规划用地来源为空闲地, 6个村占60.6%;新农村规划用地来源为旧村改造, 占18.2%。

(二) 产业带动型为主要模式, 多方共同投资占主体

从新农村建设模式看, 被调查的33个村中有19个村为产业带动型, 占57.6%;有7个村为城镇辐射型, 占21.2%;而城中村改造型、村企共建型、部门帮建型共占21.2%。这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中主要的方式是产业带动, 而在缺乏后续产业的村庄新农村建设无法推进, 如政府出资将路灯安好后, 有的村因为交不起电费, 管护费用过高, 路灯经常不亮而成为摆设。

从新农村建设投资看, 25个村填写了新农村建设投资情况, 其中14个村是国家、村集体、其他投资主体共同投资, 占25个村的56%;5个村是由国家单方投资, 占25个村的20%, 6个村由村集体或村干部个人投资, 占25个村的24%。这表明新农村建设的多方共同投资占主体,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村及富裕农民作为村干部的村, 村集体或村干部个人投资的情况较多。

三、新农村建设实现情况

(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实现情况

1. 全部实现机耕、机播的村庄占五成左右, 全部实现机收的村庄不足两成, 水利条件较差。

数据来源: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源于《山西省统计年鉴2012》, 其余数据通过调研数据计算得到。类型及年份1属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2属于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从机耕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看, 18个村达100%, 占54.5%;5个村为50%~100%, 占15.2%;7个村为5%~50%, 占21.2%;2个村为0%, 占6%。从机播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看, 15个村达100%, 占45.4%;5个村为50%~100%, 占15.2%;9个村为5%~50%, 占27.3%;3个村为0%, 占9%。从机收面积占村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看, 5个村达100%, 占15.2%;2个村为50%~100%, 占6%;4个村为5%~50%, 占12.1%;21个村为0%, 占63.6%。

关于水利条件, 分别通过机井覆盖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百分比两个指标来衡量。从机井覆盖率看, 每百亩机井眼数大于1眼的有8个村, 占24.2%;每百亩机井眼数不足1眼的有24个村, 占72.7%。从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百分比看, 11个村达100%, 占33.3%;3个村为50%~100%, 占9%;8个村为5%~50%, 占24.2%;10个村为0%, 占30.3%。

2. 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百分比不到50%的占到八成, 工业生产总值占比不到50%的占到七成。

从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看, 3个村达100%, 占9%;6个村为50%~100%, 占18.2%;20个村为5%~50%, 占60.6%;6个村为0%, 占18.2%。从工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看, 4个村达100%, 占12%;3个村为50%~100%, 占9%;13个村为5%~50%, 占39.4%;13个村为0%, 占39.4%。

3. 六成以上的村庄没有成立合作社。

2011年没有成立合作社的有20个村, 占60.6%;成立1个合作社的有6个村, 占18.2%;成立2个合作社的有2个村, 占6.1%;成立3个合作社的有2个村, 占6.1%;成立5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 占3%;成立6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 占3%;成立8个合作社的有1个村, 占3%。

(二)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实现情况

1. 乡土人才较少, 三成村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 村村都有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从村拥有乡土人才数看, 21个村的被调查者认为村拥有乡土人才数不足100人 (包括100人) , 占63.6%;12个村的被调查者认为村拥有乡土人才数不足1001人 (大于100人) , 占36.4%。从乡土人才类型看, 13个村为农业人才, 占39%, 20个村为农业、工业人才, 占61%。从村集体文化娱乐活动数看, 每年活动12次及以下的有22个村, 占66.7%;每年活动在12次以上、200次以下 (包括200次) 的有11个村, 占33.3%。关于村文化体育广场的调查, 4个村没有文化体育广场, 占12.1%;29个村有文化体育广场, 占87.9%。现已建成的文化体育广场中, 面积不足1100平米的有13个村, 占28个村 (5个村数据缺失) 的46.4%;面积在1100~5000平米的有12个村, 占28个村的42.9%;面积在5000~10000平米的有3个村, 占28个村的10.7%。关于村内刑事案件立案数的调查, 2011年1个村刑事案件立案1件, 占3%;32个村均没有发生刑事案件, 占97%。调查显示, 33个试点村或重点推进村中, 32个村 (1个村数据缺失) 拥有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基本实现每村一点的要求。其中, 12个村有1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5个村有2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3个村有3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6个村有4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2个村有6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1个村有7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1个村有8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1个村有10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1个村有11个50平米以上农家店、农家连锁超市, 分别占32个村 (1个村数据缺失) 的37.5%、15.6%、9.4%、18.8%、6.2%、3.1%、3.1%、3.1%、3.1%。关于农家书屋及老年活动中心的调查, 32个村有1个农家书屋, 占97%;1个村有3个农家书屋, 占3%。6个村没有老年活动中心, 占32个村 (1个村数据缺失) 的18.8%;26个村有1个老年活动中心, 占32个村 (1个村数据缺失) 的81.2%。

2. 垃圾处理方式不同,

五成以上的村庄绿地面积不到10%, 五成以上的道路全部硬化。关于垃圾处理方式, 采取集体清运的占42.4%;采取当地处理的占54.5%;采取无处理但有固定堆放点的占3%。对于专职保洁员, 8个村 (24.2%) 没有专职保洁员, 25个村 (75.8%) 有专职保洁员。关于保洁员是否签保洁责任合同, 13个村 (39.4%) 没有签保洁责任合同, 20个村 (60.6%) 签有保洁责任合同。关于垃圾池个数, 7个村 (21.2%) 没有垃圾池, 6个村 (18%) 有垃圾桶, 20个村 (60.8%) 有垃圾池。

关于绿化程度, 2个村 (6.1%) 绿地面积占村域面积的50%~100%, 4个村 (12.1%) 绿地面积占村域面积的10%~50%, 19个村 (57.6%) 绿地面积占村域面积不到10%, 6个村 (18.2%) 绿地面积占村域面积的数据缺失。

关于道路硬化程度, 17个村 (51.5%) 硬化道路占道路总长的100%, 11个村 (33.3%) 硬化道路占道路总长的50%~100%, 4个村 (12.1%) 硬化道路占道路总长的10%~50%, 1个村 (3%) 道路没有硬化。关于铺设排水管道情况, 6个村 (18.2%) 铺设排水管道占道路总长的100%, 6个村 (18.2%) 硬化道路占道路总长的50%~100%, 12个村 (36.4%) 硬化道路占道路总长的0%~50%, 9个村 (27.3%) 未铺设排水管道。

(三) 医疗福利保障的实现情况

1. 村村都有卫生所。

关于村级医疗卫生机构, 25个村 (75.8%) 有1个卫生所, 3个村 (9.1%) 有2个卫生所, 4个村 (12.1%) 有3个卫生所, 1个村 (3%) 有5个卫生所。33个村的卫生所达标率均为100%。关于卫生人员数, 12个村 (36.4%) 有1个卫生人员, 6个村 (18.2%) 有2个卫生人员, 8个村 (24.2%) 有3个卫生人员, 2个村 (6.1%) 有4个卫生人员, 2个村 (6.1%) 有5个卫生人员, 1个村 (3%) 有6个卫生人员, 1个村 (3%) 有8个卫生人员, 1个村 (3%) 有10个卫生人员。

2. 低保户和五保户按等级领取金额不等的保障金。

关于低保户, 低保户不足10户的有8个村, 占24.5%;低保户不足55户但多于10户的有17个村, 占51%;低保户达55~220户的有8个村, 占24.5%。关于低保户福利, 各村均通过信用社一折通打到低保户个人账户, 等级各不相同。

关于五保户, 5个村没有五保户, 均为当地敬老院 (养老院) 抚养, 占15.2%;5个村有1户五保户, 占15.2%;4个村有2户五保户, 占12.1%;3个村有3户五保户, 占9.1%;4个村有4户五保户, 占12.1%;3个村有5户五保户, 占9.1%;1个村有7户五保户, 占3%;3个村有8户五保户, 占9.1%;1个村有11户五保户, 占3%;1个村有12户五保户, 占3%;1个村有24户五保户, 占3%;1个村有30户五保户, 占3%;1个村有38户五保户, 占3%。对于五保户福利, 5个村由当地敬老院抚养, 占15.2%;1个村由村里抚养五保户, 占3%;27个村五保户通过信用社一折通领取保障金, 占81.8%。

3. 试点村和2010年以前的推进村社会养老保险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全覆盖。

8个村 (均为推进村) 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占24.2%;24个村的60岁老年人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 占72.7%。

(四) 管理民主实现情况

调查过程中发现, 不到两成的村庄每个月均对重大决议事项公开讨论, 管理民主情况并不乐观。2011年村重大决议事项数和村公开讨论数为12个及以上的仅有7个村 (21.2%) , 而12个以下的村占到78.8%。

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问及“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时, 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缺乏资金” (33.3%) 、“居住卫生环境亟待改善” (18%) 和“吃水困难” (12%) 。此外, “教育问题” (9%) 、“整体搬迁的村庄面临严重的就业问题” (6%) 、“村庄缺乏规划” (9%) 、“政策制约无法进一步发展” (6%) 、“缺乏后续产业、村集体经济薄弱” (3%) 、“老龄化问题” (3%) 也是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问到“您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时, 回答“应该增加资金及政府支持” (30.3%) 、“村庄应整体搬迁” (6.1%) , “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培养职业农民” (6.1%) 占到多数。另外, 有的人认为“应该给予好的政策”、“加强教育”、“推行煤气化”、“村民参与维护基础设施”, 均占3%。

五、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调查数据显示, 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占66.7%, 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格局。其中, 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占到60.6%, 养殖业的仅占6.1%。传统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生产内部养殖业发展较慢, 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发展。从三产产值看, 农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仅占27.2%, 工业生产总值占村生产总值50%以上的仅占27.2%, 可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并未给农民带来可观收入。目前, 第三产业 (外出务工) 收入仍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二) 农村基础设施与环境卫生亟待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环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道路、环境、卫生、水利等基础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 缺乏系统合理的生产生活设施规划, 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卫生等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

(三) 资金缺口较大, 对项目资金的需求度高

调查显示, 新农村建设中多方共同投资占主体,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高的村及富裕农民作为村干部的村, 村集体或村干部个人投资的情况较多。而在一些村, 由于煤炭资源整合, 村里缺乏后续产业, 村集体资金缺口较大, 成为下一步新农村建设的硬约束。

(四) 教育、就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民生工作的重点

在有关民生的问题中, 教育、就业是农民关注的问题。通过与村干部访谈了解到, 村里卖地盖楼房, 村民变市民后, 虽然住上了楼房, 孩子入学、农民就业、养老问题凸显。由于并村政策, 原来在本村就能上学的孩子得到外村上学;即使村里有学校, 由于资金缺乏、教育质量下降, 不少孩子到城里去上学, 出现了“有学校, 没学生”的尴尬局面。占地前靠土地为生的农民, 由于没有一技之长, 就业困难, 即使就业了收入也不高。因此, 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非常必要。

摘要:自2006年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 山西省各个地级市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各地市进展不同。文章结合山西省11个地级市33个村委的调查问卷及访谈资料, 对调查村基本情况、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新农村建设实现情况、新农村建设中问题及难点、农民对新农村建设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新农村资金缺口较大, 教育、就业仍是新农村建设中民生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山西省,新农村建设,村级调查

参考文献

[1]王再文, 李刚.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 2007 (02) .

[2]张祖民, 王寒.浙江企业新生代外来工问题调查报告[J].调研世界, 2013 (01) .

[3]田亚平, 李虹, 李超平.新农村建设的村级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为例[J].经济地理, 2007 (27) .

[4]李东升, 李蕾.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 2007 (10) .

[5]丁奇, 张静.新农村规划建设实施后的动态述评——以北京市远郊区村庄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20) .

[6]王大勇, 焦雷.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6) .

[7]张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政府绩效评估[J].前沿, 2011 (20) .

7.新农村调查实践报告 篇七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有色冶金

姓名:

学号:1200409015

关于“青海省民和县古鄯镇”新农村调查实践报告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农民很苦,农村很穷,农业很危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实现社会和谐,加快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党中央提出了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切入点的宏伟任务。

在现今社会农村所占的比例也是不可忽略的。而在农村,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低下、生活水平落后,成为了当今社会厄待解决的问题,就此现象,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青海曾经也是个很落后的地方,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还存在着许多贫穷的农村,此次实践我选择了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民和县古鄯镇展开调查时间活动。

古鄯镇[Gu Shan Zhen]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府驻地38公里。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族等面积98.8平方公里。辖三姓庄、范家河、桦林滩、郭家山、小岭、七里、复家河、菜子湾、联合、三岔、古鄯、尖岭、毛家山庄13个村委会。东汉和帝时在此筑龙耆城,唐属鄯州,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西宁卫古鄯驿,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所辖老鸦峡古鄯堡,建县后设古鄯镇。1950年改乡,1958年成立古鄯公社,1984年复设古鄯镇。地处湟水谷地南侧山地、沟谷地。产业以商贸、运输、建筑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以小麦、油菜种植为主。通县乡公路。境内有“七里药泉”旅游胜地。

一、基本情况

据了解道古鄯镇属于山区,平均海拔4220米,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4lOlnm,旱土资源较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乡内水源奇缺,人畜饮水十分困难,灌溉全靠天河水(雨水),这是造成古鄯镇发展迟后的主根源。镇政府展开应地制宜的办法,大面积种植耐旱作物,使得乡内的大豆、土豆、玉米、等远近闻名。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农业也需要革新,正在建设的育苗房将是以后农业种植的试验点,这必将成为古鄯镇农业的又一转折点。古鄯镇干部告诉我们仅仅依靠农业已经不能满足人民对生产生活的需求,所以在发展农业的同时还要发展经济,在他们协商后决定建设烤烟房。在发展的同时道二乡还投入建设了贫困户居住楼,帮助生活极度困难的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屋。

二、实地走访

我第一站去的是乡政府。在得知我们的来意之后,乡政府工作人给我讲起了古鄯镇一直以来的发展情况。从他口中得知,这个乡政府工作楼已经建设了二十年有余,再加上当时的建设水平不高,已经十分残破了。这栋仅仅三层的办公楼的墙面的确已经斑斑驳驳,门也是很老旧发黑的。乡干部告诉我们,新的办公楼已经在建设中,这栋办公楼再过不久就要被推掉了,他说虽然他很期待新的办公室,但也很舍不得这栋旧的办公楼,要知道,他们就是在这里研究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方案,是这栋办公楼,见证了古鄯镇一直以来的成长。继而我们到了已经投入建设的新办公楼,占地面积明显比旧址大了很多,工人们来来去去都很忙碌,负责人告诉我们新乡政府的占地面积为原来的两倍,会修筑六层楼,办公室会议厅都将配有空调等仪器,让政府工作人员拥有更好的工作环境。这些修筑的工人大多都是自愿来的本乡人,他们都想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自己的力,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接下来我去了已经大致成型的贫困户居民楼,房子面积不大布局简单,两室一厅带厨房和厕所,乡干部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目前能提供的最好条件了。我们提出想去看看贫困户,乡干部带我们到了一处很偏僻的巷尾,路上他大致说了那户人的情况。那户人家的年轻人都因意外去世了,只剩两个年迈的老人与一个还在小学的孩子,日子十分清苦。我们去时只有一位老婆婆在家,老人说话不是很清楚,但是她一直重复着的:“真的是要感谢政府啊!”我们都听见了。在老人并不连贯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了她孙女的学费是由政府给负责的,他们的生活费也是政府负担了大半,现在又修筑了房屋提供给他们免费居住,她说她不知道怎么报答这份恩情。老人到后来情绪很激动,流了眼泪。

走出曲折的巷弄后,乡干部问我想不想去育苗房看看,他说那是古鄯镇值得炫耀的地方,他们在如此恶劣的地质条件下种植了大量农作物,这是所有道二人的骄傲。我们也很好奇,于是一同前去了。育苗房看上去与温室大棚差不多,负责人说其实原理也与温室大棚差不多,新生的幼苗都比较脆弱,在道二天然的水土条件下难以生存,所以他们建设了这个育苗房,专门种植养育新生的幼苗,待幼苗能自己抵抗恶劣的条件时再将幼苗移栽到普通农田中去,这样使得种子的发芽率大幅提升,作物的产率也同比增长了。他良友感慨地说道,道二的地质条件一直制约着生产发展,现在终于不用为此劳神了。回去的路上,我们决定去看新农村住房,但是很遗憾建设区的大门紧闭,我们只远远地看了一下便走了。乡干部解释到,新型房已经施工完毕,准备投入使用,在此期间要严防任何情况的发生,所以是不能随便开门的。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此次家乡建设的谨慎小心。

三、建设成果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我们实地调查走访的结果来看,生产发展古鄯镇是毋庸置疑地做到了,近几年来,古鄯镇在产业开发上不断开拓,2010年玉米开发面积4400亩,洋芋开发4000亩,大豆面积3700亩,水果开发2100亩。从从前极度贫穷落后的小村落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作物产地。而第二点生活宽裕便没有达到标准,道二乡的贫困户还是占了一定的人口比例,毕竟是长期落后的农村,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上升。村容整洁这点是的确没有做到,不说破败的房屋比比皆是,就看路面的垃圾也很多,我就这点问过古鄯镇的乡干部,他很抱歉地说因为四处都在施工建设,的确没有注意到村容问题,并且保证即日起便会专门安排人手整顿村容,还感谢了我们的提醒。古鄯镇拥有自己的村民委员会,一切活动安排都由村民自己做主决定,是个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四、提出建议

“新农村”应该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小康社会“新农村”的范畴。

“新房舍”就是农村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体现节约土地、材料和能源的特征。他批评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农村出现的“农民豪宅”,看起来繁富讲究,其实有土地和资源浪费之嫌。在建设新民居时要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广泛采用节约的新技术。“新设施”就是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这是新农村的重要“硬件”,往往成为制约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基础“瓶颈”。“新环境”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像农村的生活垃圾区、污水沟、厕所、畜禽住所应按照卫生标准规划和建设。这也正是我国农村和发达国家农村的主要差距。“新农民”,有了新的设施和环境远远不够,关键要有具备现代化素质的新农民,即“四有农民”,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在农村教育、农民培训和文化道德建设上,我国农村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农民人均受教育只有7.3年,40%多没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新风尚”就是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故此我们认为在注重农业经济建设的同时,古鄯镇还应加强文化建设,与公益组织联系兴修工艺小学,让所有孩子们都有书可读。对外对内招聘教职员工,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发展,使教育普及全乡。由于在环境卫生方面做的有所不足,应该大量招募培养清洁人员,同时大力宣传环境卫生保护的思想与举措,鼓励改变乡民以往随手乱丢的习惯。在道路旁设置环保垃圾桶,将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与不能回收利用的分开处理,达到既环保又节能的效果。

8.建设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八

论 文 题 目:建设新农村社会实验报告

专 业 班 级

姓名(学号)

实 践 时 间

年月日

建设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的的生活也步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农民的生活开始变得富足安康,而这一切很大一部分得益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作为国家的未来我们有责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要对新农村建设做到充分的了解。这就需要我们用社会实践来实现。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是作为一位知识青年的至关重要的人生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然儿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识就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践调查。因此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新农村建设对我家乡的变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人民的生活变的更加舒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尽自己应尽的力量。我是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大学生,虽说我学的专业可能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不是很大,但我却不能不去关心新农村建设,因为那是抚育我长大的地方。当国人在沐浴着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建设好新农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十分高兴,我能够在寒假进行相关的实践调查。然儿经过我的一番调查之后却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不禁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这样一种已有的村庄发展模式是否正确?是否真是中国新农村未来建设的整体框架?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否有走形式主义的危险?我的有关新农村与我家乡的变化调查主要体现在下面的方面: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55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另外,从5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迅速上升到1996年的71岁,①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为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不可没。然而,从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1996年,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1976年的90%锐减到5%左右。②绝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级卫生所、室或不复存在,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合作医疗的衰退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消亡或市场化,导致农民医疗费用的急速攀升,大大越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从1990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1增至2210.34,增长了3.2倍;而同期每人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增长了6.2倍、5.1倍,③医疗费用的增长大大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村最贫困的农户(占4%)中,有一半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政府投入不足。1998年政府投入的卫生费用为587.2元,其中用于农村的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④政府投入不足不仅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服务提供不足,由此增加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也限制了公共预防保健机构的能力。因为投入不足,使卫生防疫站、保健站等机构把主要精力用于门诊,住院等有偿服务的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有所削弱。一些传染病(如肝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方病(血吸虫病,碘缺乏等)又死灰复燃。新世纪,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合理规划,提供帮助等多方面措施,切切实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重新放回到农村。(1)真正增加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2)加强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公共预防保健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的优点。必须改变目前基层政府忽视预防保健的现状,要明确公共预防保健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财力、人力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预防保健尤其重要。(3)继续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4)、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形式。还有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公路硬化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综合建设,最终目标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决策为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惟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是很重要的。农村公路发展了,可以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生活宽裕;可以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激发农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可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改善村容村貌,促进村容整洁。当我还在读高一的时候,听家人说会修水泥路,那时候可让我高兴坏了!终于可以摆脱泥巴路了,天晴时漫天尘土,下雨时泥泞不堪,而且经常是坑坑洼洼的,真不爽啊!当我踏在新铺的水泥路上时,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虽然铺的不是很好看,但路面还是蛮平整的!有条水泥路就是好啊!进进出出方便多了,我也不时可以飙下车了!修路的钱有一部分需要农民出钱,但却没有一户没交的,这足以说明农民对修公路的渴望!我们不是天天说在嘴上吗?要致富先修路吗!农村公路建设繁荣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是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大好事。农村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科学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农民就更容易致富。但是,至少在我们村,我好象没看见过什么发展农业生产的相关书籍,也没有看见过村里请过哪位技术人员来我们村指导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怎么能没有教育呢?没有书籍就会缺少知识,农民的素质的提高就会受到阻碍,有了现代化的新农村怎么能没有具有素质较高的现代化村民呢?在农村也没有什么文化活动,最多是舞一下龙。但我隐约记得上一次舞龙还是六、七年前的事。舞龙是一件好活动,在这一个星期里,全村人的积极性都调动了。年轻的由几个中年的师傅带着,到了晚上整个村都沉静在春节的喜庆中。爆竹声几乎就没断过,都在忙着接龙。我们的这条龙有十五节,前面两个打灯笼的和一个打锣的,接下来有四个人轮流举龙头,后面还有两个打锣的,四个打鼓的,反正总共有三十二个成员。在这个星期里,舞龙的大概内容是穿屋、贺寿、贺新房子等节目。新农村的建设还存在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青少年太少,他们都跑到外面去打工,所以村里平时是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这也是为什么隔这么多年才舞一次龙的原因。在外面打工的一般都是不等过完春节就要出去工作,所以找不到这么多人来舞龙。由于缺少青壮年,所以有不少土地被荒废了,不少田都只种一季晚稻,大大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当然,我的意思也不是说年轻人就得在家种田,在外面然够找到好的谋生之路自然是好事,毕竟在外面的机会多点。但钱是世上的,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多留一点时间和家人呆在一起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有一个美好的家庭也是判定是否是合格新农村的一个方面。所以,在外的人儿记得多给家里打个电话,有机会就回家看看。同时如何使这些主力军回乡是政府所要努力的方向,毕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在年轻人的肩上。通过调查,给了我不少启发:社会实践调查对我们当代知识青年必须掌握的本领,任何事情在没有经过调查之后请不要轻易下定论。这就好比那些从未到过中国却天天在大谈特谈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外国专家们。,仅凭看到的几篇文章或听到的新闻。不搞社会实践调查,就不能更好的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就不能发现我们平常看不到的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9.新农村搬迁社会实践报告 篇九

2014年, 南郑县把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列入质量提升年, 结合产业园区、旅游景区、城市社区和美丽乡村建设, 高起点规划布局2014—2020年安置点和安置区交通、电力、文化、卫生、学校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严格执行移民搬迁资金管理办法, 资金统一纳入共管账户, 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 按照政策确认搬迁对象, 坚持谁签字、谁审批、谁负责, 做到县、镇、村三级审核, 镇、村、组三榜公示制度, 实行轮候搬迁制度, 优先搬迁“两灾”户和特困户, 分年度有序实施搬迁。对于每一笔移民搬迁资金, 实行县移民办与财政局领导双签, 县政府分管领导审批签字后拨付资金, 确保了资金流向的安全性。2014年上级下达移民搬迁任务2 550户, 8 098人, 建集中安置点20个, 集中安置2 168户, 分散安置382户。目前, 集中安置点开工建房2 152户, 主体在建799户, 迁入新居1 264户, 分散安置开工建房382户, 落实移民搬迁资金4 650万元, 强力推动了全县移民搬迁工作有序开展。在市对县移民搬迁工作考核验收中, 取得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10.关于新农村发展的社会实践报告 篇十

如今,我们的生活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不仅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新农村也绝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已,新农村的改变更是让人惊叹,是真正的天翻地覆。为了丰富自己的寒假生活,提高自我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自我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我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实践调查,也真实的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也真实目睹了新农村的日常生活。

都说“要想富,先修路”,果然不错,回家的路上,汽车准时出发,在笔直的柏油马路上疾驰着,当年的石子路早已不在,一路上行车都十分通畅。据了解,这种都早就在各村之间联通了。所以人们出行都十分方便,每到秋收季节,农民再也不用担心丰收的季节却不能得到丰收,只是因为道路不通而使收获的粮食腐烂而卖不出去。

与此同时,摩托车、电动车来去自由,面包车、小轿车也来“赶会”。早些年的脚走肩扛的运输方式早已不复存在。现在因“村村通公路”政策,柏油马路已修到了家门口。村里人出门摩托车、电动车,不到一会功夫就到达了目的地。部分富裕的村名已购置了面包车、小轿车,出门更是舒适、方便。

我的家乡位于新疆巴州博湖县,那里最出名的估计就是旁边的博斯腾湖了吧!这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也是这个湖养育了这里的人,有了这个优势,人们可以在这里种出良田,可以在这里发展渔业。这些年,旅游业也在大步向前发展,虽然还只是起步阶段,但已经显示出他得天独厚的优势,更是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财富。跟随车子的行走,新房一排排,宽敞又明亮。当年的土坯房子、小木门已不复存在,如今的砖瓦房宽敞明亮。往前几十年数,家家户户的小木屋在夏天是屋外大雨,屋内小雨,现如今的大瓦房坚固耐牢,有些村民戏言:“刮风下雨咱不怕,就是地震了也不慌”,这当然是说笑,但也表明房屋的坚固性。单从门窗的换代上看:从纸糊的木窗户到安有玻璃的门窗,但现在铝合金的门窗,变化之大可见。

不仅如此,一路上大姑娘、小媳妇花枝招展,连大伯个个时髦、时尚。以前,家中妇女紧衣缩食,省出钱来给孩子购买过年的新衣,小孩子也为要过年的新衣而哭鼻子。如今的村民可以说天天穿新衣,什么时髦穿什么。各个花枝招展,告别黑白年代,迎来精彩生活。就连那发型,也是年年新变化,年年新内容。

我按照我之前的规划,根据拟定计划、罗列提纲、设计和打印调查问卷,确定采访人及时间等,我便开始走入农民伯伯的家里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摒弃大鱼大肉传统吃法,讲求吃得健康绿色。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有45%的被采访村民认为30年来家中最大变化表现在生活质量上。村民餐桌上的内容不断升级换代,往前几年,年年过节吃上鸡鸭鱼肉,那叫富裕。这几年村民的大鱼大肉已经吃腻,如今餐桌上的青菜渐多,村民们也开始讲求吃得健康绿色了。

这个时代,早已告别双手,迎来了电气时代,迎来了各种机械设备。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生活轻松自在。现如今村中70%80%的家中安有彩电,很多农户家中安装有电冰箱、洗衣机、电锅、音响等。回想前几十年前,冬天洗衣服妇女手冻得通红,洗的衣服好几天晒不干;夏天的肉、菜总因温度高不便储存;妇女整天围着锅台转,没有空闲,这些家用电器的安装,减轻了妇女的劳动强度,空闲出很多时间休闲、娱乐。

人们现在也不再只是为了挣钱而生活,懂得了精神生活的培养,会有许多人在休闲的时候,聚在一起打打牌,或者是聊一聊各种新闻,他们也不再闭塞,也懂得主动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接触外面的先进的东西。不仅如此,而且不再是卖命只为挣钱,懂得了健康第一。农村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减轻农民病顾之忧。一直以来村民都害怕家里人出现病症,尤其是害怕老人和孩子生病。但家中有人生病住院花钱的现象又是不可避免的,村中好多村民因病返贫的现象很多。最近几年国家出台好政策,在农村医疗保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村民通过入农村医保,受惠颇多。像一位村民因得脑血栓所花的4000多的医疗费中,有2000多由农村医保负担,这种农村医保的政策的确减轻了村民的病顾之忧。而且这种政策正在普及,各家各户也积极参与。

田地虽然依旧是是他们的生存利器,但是,他们也懂得改进。如今,许多的农民为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他们支起了大棚,在里面种蔬菜及各种粮食,甚至于,他们先自己培育出幼苗,拿出大鹏,种在外面,甚至可以多种一些,卖给其他人,再在合适的时间在里面种上蔬菜类的,收成很好,比起曾经的效益已经翻了不知多少倍了。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村中有些村民表示: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村民们说:“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不止这些,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12.4%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从7月17日开始正式在我村开展采访调查,采访因天气、人为因素等是断断续续进行的,一直持续到7月22日。从8月1号起我开始整理并撰写调查报告,并于8月2日完成。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这短短40天的调查访谈中,我发现了很多在这次调查活动中的不足,存在较多欠缺:

1、准备工作不充足。在所要求的调查形式中有发放调查问卷,要照相、录音、录像、访谈等,我没有准备一套相应的设备,从而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调查结果。

2、没有如数完成调查任务。在村中100多户人家中,只走访了67户,占全村总人口的63%,在反映村中问题上有其狭窄性、差异性。

在这次调查访问过程中,我的感受、感悟很多,这次的这个学习任务让我成长不少。

我深切期望村庄可以很好的发展,村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农村的发展是任重道远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农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共同的辛勤努力才得以实现。像上面我所发表的关于本村如何致富、如何发展仅了了几句,但真要实施,实现起来就会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了。

11.关于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十一

这个暑假过的跟以往有很大不同,我第一次自主的做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是关于我们村近几年经济、文化、民生等方面发展变化的。第一次深入农户、与村干部交流,感受颇深。在调查中,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我们村的巨大变化。同时,也看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我在得到社会实践锻炼的同时,也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我的家乡。

背景:

×县把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强化措施、细化责任,搞好帮扶引导,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

在×县×乡×村新农村建设点,当地干部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建设美好新农村,该村今年筹集资金20余万元资金,完成了8000多平方米环村道路和巷道的硬化,建起了村休闲广场等设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里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四通八达,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和水冲式厕所,村民过上了殷实富裕的生活。

×县×乡×村、×乡×村、×镇×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镇村联动,把×镇建设与村庄建设有机结合,按照规划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整个镇村进行了总规和修建性详规,具有前瞻性和现实可操作性,也进一步提升了圩镇的品味和人气。

为实现让群众“住整洁房、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能源”的目标,新干县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抓手,以73个省级和41个县级新农村点为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百村大会战,建设一批新农村建设精品村示范村。为把新农村建设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在今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县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动手,这个县县、乡、村、三级层层召开动员会,广泛进行宣传,让新农村建设政策家喻户晓,全面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各村由村民选举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两委和理事会共同带领群众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搞好改水改厕,硬化道路,搞好村庄环境卫生整洁。县直部门和镇干部实行挂点包村帮扶,经常深入到村组协调解决各种困难。为确保新农村建设进度,新干县还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对各村进展情况进行通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2012年以来,×县在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统领来抓,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典型带动,次序推进”的思路,加大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县财政底子薄的实际,创新确定了财政拨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集一点、部门帮一点的创建机制,调动群众创建积极性,新农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县各村点共投入建设资金3710万元,拆除破旧房屋5410间、残墙断壁1740处,总面积9.8万平方米,硬化进村公路37公里,主巷道74公里,支巷道及入户便道32公里,建排水沟14.4公里,完成改水1577户、改厕1458户,栽种树木4.1万棵(株),绿化面积达2.9平方米,新建垃圾池、屋124座,建设活动室45个,室外活动场所49处。

此次调查最大发现便是新农村建设后,村里设施建设及道路规划完整造福了全村人民。×地处×中部,赣江一侧。而我的家乡×村是一个远离县城的一个偏远山村,村庄四面环山,有一条下坡路直通村庄,村的另一头有条小路通向公路。新农村建设之前,村里进出就靠这两条泥土路,碰上下雨天,小路泥泞,路一旁是山路,另一旁则是小溪流,一般都通行困难。大路走多了也变得坑坑洼洼,到处都是水坑,通车是很困难,所以雨天基本无人外出。① 修路前

(2012年6月)

(2012年6月)

② 修路后

可以看出新农村道路建设后,村中交通状况有了质的改变,从之前的坑坑洼洼泥土路到现在的水泥路,并且路两旁都设有路灯。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农民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出行也更加方便。还记得之前泥土路的时候,从村头走到村里,晴天是尘土飞扬,雨天则泥泞不堪。晚上村民们更是不会轻易出去,因为路上经常蛇虫横行,加上照明不行,出去更是不方便。村里头交通工具也是用不上,每次要出去总得得走上半个小时到公路上坐车。村里头也很少有外来人,都是因为交通的不便。

大叔是村里头的普通农民,他回忆说,以前没修路的时候下雨天都不敢出远门,有好几次因为下雨天要去农田放水,在路上就摔过摔过几次跤,因为本身身体不好,患有严重关节炎,碰上雨天脚就不舒服,摔跤后有一次还住进了医院。现在修好路后,大叔可是高兴,为此还专门买了一辆自行车,天气好会骑车出去赶集,雨天也可以放心出门逛逛。

12.新农村搬迁社会实践报告 篇十二

一、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但与城市相比较而言任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水平低、范围小、社会化程度低。

这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长期存在的问。当前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仅包括农村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农村“五保”和少数地方试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合作医疗保险等方面, 农村大多数人仍无法从社会保障中受益, 绝大多数农民没有任何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尤其是在各类企业中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

2、社保资金严重不足。

建立稳健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供应体制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社保资金筹措遵循“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存在着国家、集体的责任过小, 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养老保障体系中政府承担责任不够, 而政府支持力度的缺陷又进一步导致社会投资不愿涉足养老领域, 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个人养老的经济压力。因此农村社保资金往往是入不敷出, 不能满足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需要。

3、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不健全, 管理不规范。

我国虽然已经有不少和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政策、法规、指导方针, 但往往是通过地方政府和各级机构发布的各种行政性文件和地方性政策。这些政策性文件, 大多属于阶段性的政策, 缺乏稳定性, 内容不够全面、可操作性不强, 同时也极易导致法令不统一, 政出多门, 管理多头, 导致相互推诿, 办事效率低下。

4、农民工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 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大批农民脱离传统农业, 转入二、三产业就业, 但却保持着农民的身份, 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农民工。然而, 由于当前很多福利性政策都与户口挂钩, 由于不具备城市户口, 从而使农民工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农民工权益受到极大损害。

失地农民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所出现的, 随着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镇化的要求, 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土地的保障功能不断弱化, 单纯农业生产收入难以维持家庭日常生活所需, 加之农民失去土地后由于缺少城市谋生的相关技能, 导致就业困难, 而逐步城市化的生活又导致生活成本逐年增长, 使失地农民有逐步转化为城市贫民的危险。

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所出现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其加以改进完善和完善。

1、强化政府责任,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是供给农村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巨大差异, 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中政府责任的长期缺位。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保障功能持续弱化, 在此情况下政府必须要充分认清自身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主导作用和要履行的自身职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 “要将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 主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倾听农民的呼声和想法, 切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然, 在当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 社会保障的责任不能完全由政府承担, 应当按照统筹发展的原则, 合理分配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责任。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农村社保资金除来自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外, 在必要时也可通过发行政府债卷、建立农村社保基金等方式来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必要时, 也可允许“第三部门”参与社会保障建设, 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除此以外, 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提升农村民间经济组织的“造血”功能, 从而为社保资金“输血”, 也不是为一条有效途径。

3、建立统一、科学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分部门分级管理体制, 过度“碎片化”, 结果导致各保障项目之间缺乏协调, 整体效益难以提升等问题。必须对各社会保障项目进行整合, 尤其要做好生活保障与服务保障两方面的结合, 根据不同保障项目的不同特点, 精确定位、做好衔接, 从而发挥好农村社会保障的整体效益。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法制化是一个国家实施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根本保证, 农村社会保障更需要一个有章可循的法制环境, 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保障。因此, 有必要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单独立法, 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对象的选择、范围、实施、资金筹集与应用及管理监督、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立、农民享受社会保障的程序等内容做出规定, 通过行政法规、主干法、基本法有序建立, 构成一个系统的、成熟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5、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 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 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根据中国国情来看, 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 加之经济社会城乡二元化的格局, 以及社会保障的差异, 加快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 开发、整合和引导好社会救助资源, 就显得尤为重要。

6、建立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 工作、收入均不稳定, 因此在构建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时, 必须根据农民工的需求与制度建设的可能, 构建起独立的保障体系。同时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困难的根本原因, 进一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使一些有能力的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 获得城市社会保障。

7、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提升农村社会保障能力。

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 建立在农村原有社会基础之上的传统社会保障体系日渐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构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 利用社区成员的集体力量,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建设事业。一方面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 市场资源整合、家庭积极参与, 社区组织协调, 机构承接服务以及志愿服务相组合的综合式社区养老模式”, 整合多方资源为老年人口创造一个安定、温馨、适宜的养老环境。另一方面, 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确保农民各项权利得到保障, 从而使农民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 实现城乡一体化。

摘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必须要通过强调政府责任、完善制度建设以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措施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保障,构建

参考文献

[1]李铮:《完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4) :12-13。

[2]李毓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1) :129-131。

[3]陈东旭:《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价值工程》, 2010, (5) :232-233。

[4]李丽娜:《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农业考古》, 2011, (6) :250-253。

[5]张德江:《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加有效保障农民基本生活》, 《行政管理改革》, 2010, (7) :4-9。

[6]于长永:《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价值、障碍与策略》, 《农村经济》, 2010, (10) :87-90。

[7]宋晶、乔丹:《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6) :14-17。

[8]张晶、任保有:《浅谈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改革与开放》, 2010, (10) :106+108。

[9]徐承波、陈金圣:《我国农村贫困救助立法探析——兼谈社会救助法 (草案) 之完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33-35。

[10]于霞:《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12) :133-135。

13.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 篇十三

文法学院广告理论09—2学号:090107061

5“三农”问题是中国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围绕“三农”而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备受各界关注。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人民的生活变的更加舒适,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尽自己应尽的力量。

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南部的大别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通过这十几天的深入调查和研究,走访村民,体会到由于受交通、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滨城区还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产业化水平低、农业科技含量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四低”待发展的阶段。

(一)加强组织保障,激发工作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个关键环节来抓。信阳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充分认识到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重大意义,把指导员工作作为建设农村、服务农民的一次重大机遇。在省、市、县有关文件下发后,及时成立了由市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乡长任副组长的滨城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确定办公室主任、工作队队长和专职联络员负责本乡的日常工作,进一步健全了机构,为开展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新农村建设利民惠民

实践证明,党中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体现了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广大农民群众十分盼望新农村的建设,愿意积极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愿意投入资金改造自己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三)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谐,难点在农民增收。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落实 ”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强化措施、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全乡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乡经济基本实现了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步发展。

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848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26万元,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410万元,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31万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901.4元,增长17.2%,完成粮食总产量671.5万公斤,增长5.4%,人均有粮350公斤,增长3.1%。肉类总产量241.8万公斤,增长31%。实现农业总产值3052万元,增长7%。完成劳务输出培训2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270人,实现劳务收入510万元。全年共发放农业综合直补、农机具补贴等农业生产补贴资金115.2万元,惠及4190户农户。

(四)民生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落实教育“两免一补”贫困生补助资金49.6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8250人,参合率达97.5%,全年补偿金额64万元。科技推广力度加大,以新型农民

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为主要途径,切实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贡献率。积极开展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深化,各类先进思想文化得以弘扬传承。

农村低保工作深入开展,社会救助和救灾救济力度加大,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保障。共发放五保户、残疾人、孤寡老人、灾区群众等困难群体补助金和低保资金共163.15万元。廉租住房建设步伐加快,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争取实施了36套1908平方米的廉租住房建设。启动开展50户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虽然我的家乡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调查实践,我对我的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有如下建议:

(一)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正确处理好发展、建设与群众可承受能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建设和受益主体作用,稳步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农民群众支农惠农政策、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的宣传和培训,激发他们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农民素质。进一步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新农村建设的强大舆论氛围。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抓好规划编制,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切实抓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专业乡镇、专业村。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为重点,继续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企业实力。实施绿色“汉”字农产品品牌战略,推进品牌重组和整合,打响大品牌,开辟大市场。大力发展山水休闲、田园休闲、古镇休闲、文化休闲等乡村旅游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必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融合,积极推进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改善和发展农村民生。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抓住八大民生工程、“十大工程”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机遇,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加快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力争3年内完成全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继续实施“五个一”工程,着力抓好水、电、路、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制约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结合“旅游活市”战略的实施,抓好高速公路及境内交通干道沿线、景区周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农村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通讯等社会事业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积极实施“绿色家园”和农民安居工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年”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城镇化建设步伐,努力建设文明、平安、和谐的新农村。

(四)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针对我市农村基础薄弱、投入需求量大而资金来源狭窄的实,在认真执行政策的同时,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投入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以“五个三”为主要内容的强农惠农政策。二是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省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确保宽覆盖、多投资、快建设。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市县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三是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机制经营农村资源、筹措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研究制定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四是抓好资源项目整合。以县为主,以项目为平台,尽可能地归并整合资源项目,统筹安排,重点投入,发挥资源资金聚合效应,推动新农村建设。

(五)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督查考核力度,实施示范村镇的动态管理,以奖代补的工作促进机制。坚持每年对示范村镇以及成员单位进行量化考核,对建设任务完成较好的试点村镇和成员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未能完成建设任务的试点村镇进行处罚,取消资格。充分激发和调动试点村镇和成员单位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抓好督促检查工作,严格考核奖罚,努力促使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围绕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不断充实完善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健康、有序地开展。

上一篇:学生党支部招新策划书下一篇:通用技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