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总结(11篇)
1.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总结 篇一
洒力池小学
课题研究成果阶段总结
本学期,我校就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进行了研究,认为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所以,创设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机智与策略,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改变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要立足于课堂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改善教师自身教学行为入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行为。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即权威;学生处于消极地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但从培养创新型、实践型的人才要求来看,教师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的参加者、讨论者。教师应该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善于组织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把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为: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学习情绪的激发者、鼓励者。
(2)改善教师教学行为,构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行为仅仅把教学作为知识的传授,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接受者。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数学课程的教学而言,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该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应有利于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并强化学生的人际合作交往的能力。
(3)研究、构建学生自主探索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指令来展开教学过程的,它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从让学生主动建构的意义上说,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逐步构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组织学生探究、交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和拓展的教学流程,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基础出发,在观察、猜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使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促进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从关注学生的发展出发,课程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要通过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初步掌握探索问题解决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形成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5)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
传统教学过分注重学生学习心理的共性,忽视学生存在的差异。从本质上说,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他的个性特点。课堂教学在重视
学生学习心理共性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必须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存在的差异,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和适应学生的差异提供条件。
洒力池小学课题研究组
2008.6.16
洒力池小学
课题研究成果阶段总结
洒力池小学课题研究组
2008.6.16
2.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总结 篇二
1 总结QC成果报告前的准备
1) 明确目的, 理清思路。在总结QC成果报告前首先明确要总结的内容, 在活动中取得的所有成果都要进行总结, 既包括“有型成果”如提高质量、降低消耗, 也包括“无形成果”如改善环境、提高素质等。
2) 做好计划, 确定分工。总结QC成果报告前一般要召开一次小组会, 共同回顾课题活动全过程, 总结此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和亮点, 确定主要撰写成果报告的主要负责人, 收集证据、记录等材料的收集人及各类材料汇总上交的时间。
3) 按照计划, 搜集整理资料。小组成员应按照分工, 搜集小组活动的原始数据和资料, 包括调查表、确认记录等, 按照计划要求将所有活动资料汇总交成果报告主要责任人。
2 总结整理成果报告需注意的问题
成果报告应严格按照活动程序进行总结。QC小组是按照既定的活动程序进行活动的, 总结时一定要按照这个程序进行, 并且要考虑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整个过程应该逻辑严谨, 一环套一环, 处处能衔接, 处处有交代, 能经得起推敲。
成果报告应避免文字过多。成果报告应尽量标题化、图表化、数据化, 突出课题重点, 采用合适的分析工具将活动内容展示给大家。要避免文字过多, 以文字叙述为主体的成果报告往往会使听众失去耐心, 交流效果不佳[1]。
成果报告中应避免选题理由赘述过多。在有些指令性课题的报告中, 选题理由往往对公司的方针宗旨, 公司的目标及本部门目标作大篇叙述, 这种阐述方法不够直接明了;在有些自选性课题的报告中, 选题理由会罗列大量描述问题严重程度的数据, 唯恐理由不充分, 导致选题理由与现状调查部分数据重复。选题理由只需说明公司或本部门下达的目标与目前存在的差距或现场、管理与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即可。
成果报告中现状调查部分要发挥其作用。QC小组活动程序中现状调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连接了选题理由和设定目标2个步骤, 应主要完成3项任务:一是调查问题的严重程度;二是对数据进行分层分类处理, 找到问题的症结;三是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只有现状调查的3项任务都完成了, 整个成果才会逻辑严谨[2]。
原因分析和要因确认应重点关注。首先要清楚原因分析的对象应是在现状调查中找到的问题症结, 而非要针对总课题进行原因分析, 在原因分析的步骤中主要用因果图、系统图和关联图这3种工具, 其中因果图、系统图只能针对一个主要症结进行分析, 有2个主要症结的, 应分别画出2个因果图或系统图, 也可采用关联图;其次, 原因分析要全面, 这是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方面, 同时末端因素要分析到能直接采取对策为止, 严禁出现“不合理、不合适”等字眼;再次, 必须对所有末端因素进行逐一确认, 要做到有方法、有标准、有数据、不能主观认为是要因就判定为要因[3]。
对策实施应内容丰富。对策实施是整个QC小组活动的核心所在, 应重点描述。有些QC小组在QC成果的对策实施中只是简单地放几张实施时的图片, 这种方法不可取。对策实施阶段的成果总结要向大家展示实施过程的详细情况, 如计划、变化、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甚至是购买材料的申请单。
效果检查所用工具应与现状调查对应。效果检查包括调查分析现场运行数据, 数据分析和处理, 检查症结有没有消除, 课题目标有没有实现, 以上内容采取的分析工具应与现状调查部分一致。此外, 还要检查此次QC活动有无副作用和意外收获[4]。
不能忽视巩固措施和标准化。巩固措施和标准化是QC小组活动的延伸, 主要作用是固化活动成果, 若没有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QC小组活动取得的效果将不会持续, 因此应重视巩固措施和标准化, 把QC小组活动中好的做法进行巩固, 必要时可进行标准化[5]。
3 QC成果发表需注意的问题
做好发表前的准备。发表人应熟悉发表内容, 尽量做到脱稿演讲。必要时, 可准备一些道具, 使发表更生动。最好在发表前进行一次预演, 找出不足加以改正, 提高成果发表水平。
成果发表时仪态要自然大方, 不能过于拘谨和紧张。上台后首先作自我介绍, 整个发表过程都要声音洪亮、语言简明、吐字清晰, 把小组的成果和活动亮点展示给大家。
发表时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尽量避免专业性很强的术语, 必须使用时应该加以解释, 使听众能明白。
成果发表人发表结束后会有评委提问时间, 成果发表人回答提问时首先要有礼貌, 态度要谦虚诚恳;其次是要听清楚评委提问的内容, 抓住问题的要点, 并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回答, 对于技术保密问题可婉言谢绝;第三, 对评委的提问和指导表示感谢。
4 结论
QC成果的总结一定要严格按照活动程序进行, 做到逻辑严密, 思维严谨。要掌握各个步骤的总结要点, 通过对已解决问题的总结, 进一步提高小组解决问题的能力。成果发表要注意仪态、语速等各个细节,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小组活动的亮点展示出来, 起到交流经验、鼓舞士气、现身说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和仁.QC成果与价值关注[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6.
[2]中国质量协会.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3]中国质量协会.QC小组基础教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4]吕青, 陈秀云.质量行动力QC小组活动ABC[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9.
3.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总结 篇三
关键词 玉米;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产量
中图分类号:S147.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3
玉米、油菜是我镇仅次于水稻、小麦后的一大种植作物,多数农民存在着施肥不合理情况,比如底肥量不足,追肥量过大,追肥时期提前,营养成分不均衡等现象。江苏省盐城市2008年开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此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发放施肥建议卡、采集土样送检、土肥站提供玉米油菜配方肥,提出玉米、油菜的施肥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以施肥推荐卡的形式发给农民。“玉米、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技术在主管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克服各项不良气候因素的影响,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指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计划任务、指标及经济效益完成情况
1.1 计划推广面积
计划落实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 400 hm2,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800 hm2,落实到16个
行政村。
1.2 计划经济指标
通过该项目推广,玉米、油菜单产比以往增加11%以上,玉米产量多增加100万斤,油菜产量多增加20万斤,150多万元。
1.3 项目完成情况
该项目玉米计划落实400 hm2,实际在全镇 16个行政村落实面积530 hm2,比计划面积超出
200 hm2。油菜计划落实800 hm2,实际在全镇 16个行政村落实面积800 hm2。
1.4 经济效益完成情况
玉米共推广面积530 hm2,超出了计划任务,经项目测产统计,全镇推广田年均667m2产量为600 kg,比前3 a平均产量510 kg增产 90 kg,增产幅度 15%以上,新增经济效益 200万元。油菜共推广面积800 hm2,经项目测产统计,全镇推广田年均667 m2产量为 168 kg,比前3 a平均产量150 kg增产 18 kg,增产幅度 12%以上,新增经济效益150万元,每667 m2节约肥料费用 32元,推广面积800 hm2,共可节约成本38.4 万元,两项合计推广田共增收188.4万元。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用了优良抗病品种,重点选用了苏玉23、苏玉29等抗劣性比较强玉米品种,油菜选用秦油菜10号、浙双8号等优良品种,所选种子的净度、纯度、发芽率均在 90%以上,含水量不高于14%,并且都是正规供种单位生产的优质良种。
2.2 方法
搞好种子处理 玉米种采取了种子包衣技术,种子包衣剂是防治地下害虫,苗期病害及丝黑穗病等病害的主要措施,所施用的种子包衣剂均为正规厂家的高效种子包衣剂立克秀、黑穗净等;精细整地,利用机灭茬技术,将农家肥、化肥及微量元素施入垄沟内,起犁形成垄后,用播种器播种,深度一致,一次拿全苗;及时防治病虫害及鼠害:1)玉米苗期病害:当玉米苗 4~5 片叶时发现玉米白苗病病害为细菌性病害,及时用 0.1~0.3%硫酸锌溶液和农用链霉素喷洒 1~2 次,两次间隔 4~5 d。2)地老虎:出苗后发现有断苗及时用打虎对准土壤喷雾防治,把幼虫消灭。3)玉米暝:选用先正达公司生产的宝剑于大喇叭口期喷雾,隔7天再喷一次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田间灭鼠:当农田鼠密度超过5%时,利用春秋两季进行灭鼠工作,投放 0.005%溴敌隆毒饵等慢性杀鼠剂及时进行防治。5)化学除草:除草在播后苗前每667 m2用乙草胺 80 mL,对水 40 kg进行土壤喷雾,对于前期封闭效果不好的地块,可在玉米 40~60 cm高、杂草 10~20 cm高时采用克无踪或百草枯进行定向行间除草。
2.3 玉米施肥推荐卡和玉米肥效试验主要内容:
2.3.1 玉米施肥推荐卡主要是了解营养特性玉米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N、P、K吸收表现出苗期少,拔节期显著增加,孕穗到抽穗期达到最高峰。玉米是高耐水肥且需肥量大的高产作物,生产100 kg玉米籽粒,需吸收氮(N)2.5~2.7 kg、磷(P2O5)1.1~1.4 kg、钾(K2O)3.2~3.8 kg。667 m2产玉米400~450 kg,约需施入尿素25~30 kg,磷肥25~30 kg,氯化钾15~20 kg。施肥方法:(1)基肥:667 m2施40%金老虎玉米测土配方肥30 kg。(2)追肥:以喇叭口肥(10~11叶期)为主,苗肥看苗长势而补施原则。喇叭口肥一般667 m2施25 kg尿素。若苗期苗势较弱,增施3~5 kg尿素对水淋施。
2.3.2 玉米肥效试验为了验证配方肥的增产作用,了解测土配方肥的好处,建立了示范方(见表1)
2.4 油菜施肥推荐卡和油菜肥效试验主要内容:
2.4.1 油菜施肥建议推荐卡,施足基肥基肥施用的总体原则是
“数量要足,品种要全,时间得当”。在油菜移栽前1 d穴施基肥,具体做法是:先混合有机肥和复合肥再加入微量元素肥料(硼肥),肥料混合好后,应立即使用,即随配随用。肥料施人后需覆土以防氮素挥发损失。 基肥667 m2施商品有机肥200 kg,667m2施“金老虎”牌40%(16-16-8)复合肥35 kg,油满丰硼肥0.4 kg,基肥施好后便可进行油菜苗移栽,移栽时注意不宜直接将油菜栽在施肥穴上,严禁油菜苗根系接触肥料,以免肥料浓度高而烧苗死苗。油菜追肥在移栽后50 d左右进行,即油菜苗进入越冬期前,最好选择下雨前撒施,667 m2施尿素15 kg。于油菜初花期结合喷施叶面肥防治菌核病,促进功能叶的光合作用。endprint
2.4.2 为了验证油菜测土配方肥的增产作用,了解测土配方肥的好处,建立了油菜示范田(见表2)
2.5 工作措施
1)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推广实施成立了由农科站站长王爱梅担任组长,成员由农技站全体职工及 16 个行政村村主任担任。2)年初制定了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项目实施起,我站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该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并派专人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指标落实到 16 个行政村,并有专人负责技术指导。3)今年夏播前全面完成了科技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通过印发技术资料等,把每个技术环节传授给农民,据统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5 次,发放科技资料 3 000余份。4)、加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5)搞好技术配套服务,保证项目所需种子、农药、肥料等物质的及时供应。(6)搞好测产和总结工作,要及时进行汇总测产工作,并上报市土有肥站。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示范方产量结果与分析
3.1.1 玉米示范方与常规施肥区产量对比(见表3、4)
从玉米产量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示范方比常规施肥区667m2增产86.7 kg,增产率为14.8%。
在追肥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基肥数量施用配方肥比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86.7 kg,每667 m2增产纯收入168.4元,通过配方肥与常规施肥示范对比,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在2012-2013年已在全镇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0 hm2,占全镇玉米面积95%以上,产量增产14.8%以上。
3.1.2 玉米产量增产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配方施肥中氮、磷、钾元素配比适当,适宜玉米各阶段所需营养,因此说玉米在肥料投入上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使养分平衡,才能增产增收。
3.2 油菜示范方产量结果与分析(见表5、6)
从油菜产量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示范方比常规施肥区每667 m2增产18.1 kg,增产率为11.65%。
由油菜经济效益分析数据可知,在不同的施肥数量下,按照大丰市油菜施肥配方推荐方案施肥,配方肥比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18.1 kg,每667m2增产纯收入133.3元,通过配方肥与常规施肥示范对比,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在2012-2013年已在全镇推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0 hm2,占全镇油菜面积96%以上,产量增产11.65%以上。
4 讨论
2014年,白驹镇油菜种植面积约 800 hm2、玉米种植面积530 hm2,收获面积和总产预计与上年持平。全镇16个村推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
730 hm2,占全镇油菜面积的91.6%左右,推广面积较上年增加200 hm2;玉米测土配方施肥500 hm2,占全镇玉米面积的93.8%左右,推广面积较上年增加70 hm2,在全镇油菜种植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对提高油菜单产、稳定总产起到积极作用。 1)促进了油菜、玉米增产增收。据调查,油菜籽平均单产 173.4 kg/667m2(比上年提高20.1 kg),比农民常规施肥667m2 增产18.1 kg,增产率 11%左右。玉米籽平均单产 673.6 kg/667m2,比农民常规施肥667m2增产86.7 kg,增产率 11%以上。2)油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普及,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油菜、玉米施肥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配方肥、有机肥使用量增加。3)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是减少油菜、玉米不合理施肥。据调查,与油菜常规施肥相比,油菜年减少氮肥约每667m21 kg左右。在土壤有效磷缺乏和丰富不同情况下区别对待,其中调查30户农户每667m2平均减少 0.8 kg磷肥。全镇减少不合理施肥 10 t。二是增施钾、微量元素和有机肥,培肥地力。根据调查,全镇增加钾肥1.5万 kg,增施有机肥每667 m2100 kg,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了耕地培肥和肥料利用率提高。
由上面的数据可知,测土配方施肥对油菜、玉米单产提高、总产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促进了玉米、油菜的增产增收。
2)促进了科学施肥技术的落实。
3)提高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2.4.2 为了验证油菜测土配方肥的增产作用,了解测土配方肥的好处,建立了油菜示范田(见表2)
2.5 工作措施
1)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推广实施成立了由农科站站长王爱梅担任组长,成员由农技站全体职工及 16 个行政村村主任担任。2)年初制定了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项目实施起,我站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该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并派专人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指标落实到 16 个行政村,并有专人负责技术指导。3)今年夏播前全面完成了科技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通过印发技术资料等,把每个技术环节传授给农民,据统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5 次,发放科技资料 3 000余份。4)、加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5)搞好技术配套服务,保证项目所需种子、农药、肥料等物质的及时供应。(6)搞好测产和总结工作,要及时进行汇总测产工作,并上报市土有肥站。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示范方产量结果与分析
3.1.1 玉米示范方与常规施肥区产量对比(见表3、4)
从玉米产量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示范方比常规施肥区667m2增产86.7 kg,增产率为14.8%。
在追肥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基肥数量施用配方肥比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86.7 kg,每667 m2增产纯收入168.4元,通过配方肥与常规施肥示范对比,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在2012-2013年已在全镇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0 hm2,占全镇玉米面积95%以上,产量增产14.8%以上。
3.1.2 玉米产量增产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配方施肥中氮、磷、钾元素配比适当,适宜玉米各阶段所需营养,因此说玉米在肥料投入上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使养分平衡,才能增产增收。
3.2 油菜示范方产量结果与分析(见表5、6)
从油菜产量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示范方比常规施肥区每667 m2增产18.1 kg,增产率为11.65%。
由油菜经济效益分析数据可知,在不同的施肥数量下,按照大丰市油菜施肥配方推荐方案施肥,配方肥比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18.1 kg,每667m2增产纯收入133.3元,通过配方肥与常规施肥示范对比,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在2012-2013年已在全镇推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0 hm2,占全镇油菜面积96%以上,产量增产11.65%以上。
4 讨论
2014年,白驹镇油菜种植面积约 800 hm2、玉米种植面积530 hm2,收获面积和总产预计与上年持平。全镇16个村推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
730 hm2,占全镇油菜面积的91.6%左右,推广面积较上年增加200 hm2;玉米测土配方施肥500 hm2,占全镇玉米面积的93.8%左右,推广面积较上年增加70 hm2,在全镇油菜种植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对提高油菜单产、稳定总产起到积极作用。 1)促进了油菜、玉米增产增收。据调查,油菜籽平均单产 173.4 kg/667m2(比上年提高20.1 kg),比农民常规施肥667m2 增产18.1 kg,增产率 11%左右。玉米籽平均单产 673.6 kg/667m2,比农民常规施肥667m2增产86.7 kg,增产率 11%以上。2)油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普及,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油菜、玉米施肥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配方肥、有机肥使用量增加。3)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是减少油菜、玉米不合理施肥。据调查,与油菜常规施肥相比,油菜年减少氮肥约每667m21 kg左右。在土壤有效磷缺乏和丰富不同情况下区别对待,其中调查30户农户每667m2平均减少 0.8 kg磷肥。全镇减少不合理施肥 10 t。二是增施钾、微量元素和有机肥,培肥地力。根据调查,全镇增加钾肥1.5万 kg,增施有机肥每667 m2100 kg,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了耕地培肥和肥料利用率提高。
由上面的数据可知,测土配方施肥对油菜、玉米单产提高、总产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促进了玉米、油菜的增产增收。
2)促进了科学施肥技术的落实。
3)提高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2.4.2 为了验证油菜测土配方肥的增产作用,了解测土配方肥的好处,建立了油菜示范田(见表2)
2.5 工作措施
1)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推广实施成立了由农科站站长王爱梅担任组长,成员由农技站全体职工及 16 个行政村村主任担任。2)年初制定了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项目实施起,我站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该项目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并派专人负责该项目的实施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指标落实到 16 个行政村,并有专人负责技术指导。3)今年夏播前全面完成了科技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通过印发技术资料等,把每个技术环节传授给农民,据统计共举办各类培训班 5 次,发放科技资料 3 000余份。4)、加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5)搞好技术配套服务,保证项目所需种子、农药、肥料等物质的及时供应。(6)搞好测产和总结工作,要及时进行汇总测产工作,并上报市土有肥站。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示范方产量结果与分析
3.1.1 玉米示范方与常规施肥区产量对比(见表3、4)
从玉米产量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示范方比常规施肥区667m2增产86.7 kg,增产率为14.8%。
在追肥量不变的情况下,调整基肥数量施用配方肥比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86.7 kg,每667 m2增产纯收入168.4元,通过配方肥与常规施肥示范对比,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在2012-2013年已在全镇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0 hm2,占全镇玉米面积95%以上,产量增产14.8%以上。
3.1.2 玉米产量增产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配方施肥中氮、磷、钾元素配比适当,适宜玉米各阶段所需营养,因此说玉米在肥料投入上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使养分平衡,才能增产增收。
3.2 油菜示范方产量结果与分析(见表5、6)
从油菜产量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示范方比常规施肥区每667 m2增产18.1 kg,增产率为11.65%。
由油菜经济效益分析数据可知,在不同的施肥数量下,按照大丰市油菜施肥配方推荐方案施肥,配方肥比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18.1 kg,每667m2增产纯收入133.3元,通过配方肥与常规施肥示范对比,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在2012-2013年已在全镇推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0 hm2,占全镇油菜面积96%以上,产量增产11.65%以上。
4 讨论
2014年,白驹镇油菜种植面积约 800 hm2、玉米种植面积530 hm2,收获面积和总产预计与上年持平。全镇16个村推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
730 hm2,占全镇油菜面积的91.6%左右,推广面积较上年增加200 hm2;玉米测土配方施肥500 hm2,占全镇玉米面积的93.8%左右,推广面积较上年增加70 hm2,在全镇油菜种植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对提高油菜单产、稳定总产起到积极作用。 1)促进了油菜、玉米增产增收。据调查,油菜籽平均单产 173.4 kg/667m2(比上年提高20.1 kg),比农民常规施肥667m2 增产18.1 kg,增产率 11%左右。玉米籽平均单产 673.6 kg/667m2,比农民常规施肥667m2增产86.7 kg,增产率 11%以上。2)油菜、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普及,通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油菜、玉米施肥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配方肥、有机肥使用量增加。3)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一是减少油菜、玉米不合理施肥。据调查,与油菜常规施肥相比,油菜年减少氮肥约每667m21 kg左右。在土壤有效磷缺乏和丰富不同情况下区别对待,其中调查30户农户每667m2平均减少 0.8 kg磷肥。全镇减少不合理施肥 10 t。二是增施钾、微量元素和有机肥,培肥地力。根据调查,全镇增加钾肥1.5万 kg,增施有机肥每667 m2100 kg,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了耕地培肥和肥料利用率提高。
由上面的数据可知,测土配方施肥对油菜、玉米单产提高、总产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促进了玉米、油菜的增产增收。
2)促进了科学施肥技术的落实。
3)提高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4.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总结 篇四
一、《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是为专科层次的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初等教育等相关专业撰著的必选课教材。该教材撰著于2004年1月开始,2006年1月结稿,2006年4月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历时2年。全书共25万字,上起1917年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下迄上个世纪40年代的沦陷区女性文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贯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三十年的具有史论规模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
二、撰著《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几年来,在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过程中,由于学生95%以上都是女生,并且发现她们对女性作家、作品非常感兴趣,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精心设计了课程改革方案,有意识加大了女性文学部分的比重,并尝试以女性文学专题的形式讲授给同学们,受学生欢迎的程度是始料未及的。这些“五四”后现代才女们的作品不仅深深地吸引了我,也吸引了我的学生们,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女学生。“五四”后现代才女们的精神气质与我们的心性是如此缘通,她们通过精心塑造的一个个女性人物,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对男权社会的许多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提出挑战,发出自己的声音,使我们能够通过她们去领略其实是超越时代的女人的爱欲、自由、理想和痛苦的真实。于是便在长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本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宗旨,撰写了深浅程度适用于专科学生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
三、《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全书共分9章,涉及9个专题:
第一章 陈衡哲与中西合璧的女性意识
一、陈衡哲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
二、陈衡哲的性格特点与事业家庭兼顾的新女性主义
三、陈衡哲的创作与中西合璧的女性意识
第二章 冰心“爱的哲学”与“问题小说”
一、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二、基督教对青少年时期的冰心及其创作的影响
三、冰心“爱的哲学”的内涵
四、宣扬冰心“爱的哲学”的“问题小说”
第三章 庐隐的自叙传与她矛盾人生理念下的痛楚
一、自叙传:现代女性作家的写作途径
二、现代悲情女作家庐隐与她的自叙传
三、庐隐矛盾人生理念下的痛楚
第四章 凌叔华小说的创作视野与二三十年代的闺阁文学
一、凌叔华小说的创作视野
二、从凌叔华和曼叔菲尔的代表作谈起三、二三十年代的闺阁文学
第五章 石评梅与她散文的独特情绪底蕴
一、风流才女石评梅
二、寻找文学史中的石评梅
三、石评梅散文的独特情绪底蕴
第六章 丁玲与女性文学
一、女性文学的内涵
二、现代女性文学的三个时期
三、丁玲的写作描述
第七章 萧红小说的审美世界与《呼兰河传》的女性空间
一、萧萧落红——一代才女萧红的人生与创作
二、萧红小说的审美世界
三、《呼兰河传》的女性空间
第八章 “传奇”小说、“流言”散文与“张爱玲热”
一、超人才华,绝世凄凉——张爱玲的生平创作
二、“传奇”小说评析
三、“流言体”特色
四、“文革”后“张爱玲热”与张爱玲研究状况
第九章 梅娘与其执著的女性书写
一、梅娘创作的四个阶段
二、“北梅”与“南玲”
三、梅娘执著的女性书写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取得的教材建设成果是:
1、《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教材将编写方针明确定位为面向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力求以专题形式的新视角去展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这是一种长廊式的现代女性文学读解。
2、符合教改思路,编写了符合教学实际情况的教材。一是结合专业实际。《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是一门带有初步研究性质的课程,共涉及9个大专题,29个小专题。这门课是为已经学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同学设计的,或许还可以引起同学们对某一研究课题的兴趣,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或许还能找到毕业论文的方向或题目。二是结合学生实际。在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过程中发现这几个专业的学生95%都是女生,而且对女性文学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为此编写了这部教材。
3、比较全面地揭示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探索成就。主要涉及四个方面:
(1)展示了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同步发展 的特点;
(2)所研究的内容基本涵盖了现代女性文学三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和经典作品;
(3)通过专题研究展示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启蒙历程,使读者能够看到这些非凡的现代女书写者们是如何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寻找自我,对男权社会的许多传统道德和价值观念提出挑战,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表象性的文学自赎;
(4)明晰了女性文学的内涵及其相关的妇女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和女性意识等概念。
4、丰富了教材编撰的方法。从专题研究的新视角,通过人物和作品的思索体现出史论规模,力求把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专题研究和生动的历史内涵统一起
来,展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
5、展示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新材料和新成果。教材比较充分地吸取了20世纪以来的为女性文学研究界公认的一些研究成果,以及本人的部分研究成果,提升了教材建设的质量。
四、《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的创新点
1、《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上起1917年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下迄40年代的沦陷区女性文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贯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三十年的具有史论规模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
2、教材编撰的方法新颖。以专题研究的新视角,力求展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所研究的内容涵盖了现代女性文学三个时期的重要作家和经典作品,“以点带面”,通过这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的思索体现出史论规模,力求把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专题研究和生动的历史内涵统一起来,从而体现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
3、注重特征性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没有更多地沉浸于文本读解,而是确认其特征,进行特征性研究,把研究对象的各自特征置放在现代女性文学的历史长廊中予以审视与阐发。例如,由陈衡哲引出现代女性文学的独特开端;丁玲是现代女性文学发展中的标志性人物,因此把丁玲与“女性文学”置放在一起,不但阐释了女性文学的内涵,而且还介绍了现代女性文学发展的三个时期;把庐隐的自叙传与“自叙传:现代女性作家的写作途径”置放在一起;把凌叔华小说的创作视野与“二三十年代的闺阁文学” 置放在一起等。
4、专题研究避开了“女性”樊篱。在内容上,注意把握中国现代女性启蒙的历史语境,追求合乎人物生平的历史语境真实,而不是刻意于性别同一性的超乎历史实际的发掘。如对陈衡哲,明确指出“陈衡哲是以超然两性差异的姿态,以结构在美国求学时的生活题材而步入文坛的,因而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有了一个独特的开端。”
五、《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的应用情况
该教材出版后作为专科层次的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初等教育等专业的教材,实际运行效果还是不错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虽然具有初步研
究的性质,但难易程度还是可以接受的,学生普遍对这部教材产生了浓厚兴趣,是一部符合学生实际的好教材。
“五四”后现代才女们的女性意识、创作个性、惊世才华、传奇人生、红颜薄命、社会影响、文学史地位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尤其是引起了占绝大多数的女生的共鸣。《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作为专科层次的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的必选课教材,应具有良好前景。
该教材得到业内好评。主要评论文章有: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化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高凯征(高楠)先生为本书撰写了5000多字的序言,称《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专题研究》是“中国女性解束与解放意识启蒙的着力之作”。
5.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总结 篇五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自我中心校申报该课题立项后,首先在校内成立了以吕宝松校长为实验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刘丽珊校长、胡三妹主任为实验课题执行组长及一批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实验教师组成的实验课题小组。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同时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研究型队伍建设是课题研究的关键,为此,实验教师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理论方法的培训,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做“科研”的先行者:①自我研读,做好笔记,每位教师在一学期中均自学了多本课改方面的理论书籍,并做了大量笔记。②经常开展交流活动,利用教科研组或每周课改固定学习时间围绕专题进行交流与研讨。③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不断解决新问题。④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实验教师研究热情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强了。
(三)初步探索出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1、创设开放和谐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从本课题组各学期实验教师的实验研究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创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民主交流,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气氛。教师在课堂中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有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建构了多元学习的教学模式。
①用活动引领学习,在动手操作中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②加强合作交流,在互动中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③运用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四)教师成功地实现了角色的转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有效学习。我们的教师努力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二、体会与反思
1、有效的课堂要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如果学生不想学,学习的收获很少,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2、有效的课堂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有时把学具的操作流于形式,为了做而让学生做。常会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操作,或者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杂乱无序,无从下手。从而没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没有得到学习的体验。要让学生在操作中取得学习体验,我们必须做到首先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其次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再次组织好有序的操作过程,最后,为了促进操作和思维,必须充分地让学生描述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3、有效的课堂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把学生推向主体,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身积极的思维活动,自主参与,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 研究取得基本成就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不但初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教师教学思想的大解放,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变化之一:教师能够注重探究过程,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探究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取知识而不是直接的把
结论告诉学生,教学能够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教师在上《厘米的认识》时,她引导学生知道测量应该使用统一的工具是这样做的:让学生们先用自己喜欢的任意一件东西去测量课桌的长度,学生有的用手,有的用书,有的用尺子,有的用铅笔,然后将测量结果记下来,由小组报告人汇报。这时大家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桌子是一样的,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通过谈论,大家的得出了,测量应该用统一的工具这一教学结论。
变化之二:课堂不是单纯的“讲课室”,而是实验室。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积极进取的课堂心理环境。既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又能促进教学过程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
6.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总结推广制度 篇六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学校教科研工作,用新的教育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立足本校实际情况、着眼于实际应用。,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组织机构
教育科研研究成果推广应用领导小组:
组长:邱建平
副组长:张怀友张春霞赵婉虹李晓军李敬华彭海军王润刚
组员:李书园李海艳李燕卢峥何培兰李亚娜
三、工作任务
(1)创造条件,配置符合要求的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设施,为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工作与成果推广应用提供物质保障。
(2)全面培训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
(3)确立应用性较强的研究课题,提出符合学校实际的课题,供全体教师参与研究,将有效成果推广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将成功经验向外界推广。
四、工作制度
(1)把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体现在各项工作计划当中。
(2)把课题研究和教研工作紧密结合作为学校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确立独立的研究课题,组成研究班子,建立从课题立项、过程实施方案的制定、研究过程材料的收集、研究成果总结、成果鉴定与应用推广完整的工作体系。
(3)把各项课题的教研工作作为学校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交流研究成果。要求老师经常写论文或经验总结,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开出与研究课题相关的研讨课,学校定期举行相关课题的课堂教学比武,促进教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
(4)采取“专家引领、同行辅助、个人钻研”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与辅导,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在工作中少走弯路
(5)把教师在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业绩作为年终考核成绩、评定职称、晋级、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6)学校每期至少组织全校老师开展以多媒体课件制作为主要内容的培训2次以上,使教师能熟练使用ppt,flash等多媒体软件开发教学课件。
(7)学校定期检查,对在课题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按照学校量化积分考核方案予以相应的加分。
14.开发区实验小学科研工作规章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创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使学生形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主体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领导
党政工密切配合,成立科研领导小组。重视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将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学校五年规划和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三.健全组织
1、学校成立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成员由副校长、副书记、教导主任、副主任和大队辅导员组成。
2、学校成立以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任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小组,具体负责日常科研工作。
四.保障经费
学校要做到多方筹集资金,保障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所必须。其经费主要用于:
1.奖励取得优秀成果的课题研究人员。
2.科研教师的各项培训。(包括外出参观学习)
3.聘请专家开办科研讲座,课题指导。
4.课题开题论证以及课题的鉴定验收。
5.出版科研成果集。
五.开展科研活动
1.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教育教研知识讲座。
2.每学期每个科研小组至少举办两节科研课题的研究公开课。
3.每学年组织一次校级科研论文研讨会。4.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科研论文评选。
5.积累科研资料
六.推广科研成果
1.每学年出版一集论文集。
7.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总结 篇七
1 项目内容与任务
1.1 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选择固镇县良种苗圃2006—2007 年营造的杨树片林作为示范林, 林龄6~7 年, 建设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推广示范林33.3 hm2。
1.2 推广技术的来源与内容
通过采取修枝、施肥、生物防治技术的组装配套, 提高林分生长量, 培育大径级杨树原木, 提高木材价值和土地收入, 至主伐期后可增加木材产量45 m3/hm2, 增加收入4.5 万元/hm2, 33.3 hm2低改林可增加收入150 万元。通过示范带动全县开展杨树低产林改造, 整体提高森林质量。
1.3 项目建设任务
2012 年11 月至2013 年11 月, 建设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推广示范林33.3 hm2, 地点位于固镇县良种苗圃。培训内容主要是安徽省杨树发展现状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杨树间伐与修枝新技术、安徽省杨树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等3 个方面, 培训100 人次以上。
2 项目执行情况
2.1 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总体情况
项目任务指标:完成示范林、修枝、施肥和防治病虫害都为33.3 hm2;实际完成指标及面上推广情况:实际完成示范林33.3 hm2, 推广200 hm2, 修枝、施肥和防治病虫害都为33.3 hm2。
2.2 项目建设任务具体完成情况
2.2.1 及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任务下达后, 固镇县林业局于2012 年10 月底组织编写了《固镇县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并报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将县良种苗圃北场青年沟堤坝和窑场杨树片林作为项目示范林, 进一步细化了建设内容和时间安排。
2.2.2 做好设备购置和前期准备工作。11 月初, 由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统一购买了20 把ARS牌伸缩式高枝锯, 县森防站购进了防治草履蚧使用的胶带10 000 m, 同时做好其他相关准备工作。
2.2.3 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按照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的安排, 12月6日邀请省项目专家来固镇县开展了1 d的技术培训, 进行了室内业务授课, 并进行了外业操作ARS牌伸缩式高枝锯杨树修枝实习, 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李孝良讲授了杨树间伐与修枝新技术,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中能讲授了安徽省杨树发展现状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安徽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高级工程师张卫兵讲授了杨树常见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参加人员126人, 包括林业局全体人员、各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造林大户、企业代表、林农等, 使大家掌握了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 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2.2.4 组织开展杨树修枝作业。培训班后, 县林业局组织苗圃技术工人12 人, 采用ARS牌伸缩式高枝锯, 对项目示范林杨树进行修枝, 修枝方法为年龄轮生枝法[1,2], 至12 月25日已全面完成33.3 hm2示范林修枝任务, 经林业局检查修枝质量良好。
3 项目资金与效益分析
3.1 项目筹资及资金使用情况
固镇县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预算安排, 有计划地支出资金, 实行专款专用, 专户存储, 一支笔审批, 确保资金安全, 发挥项目资金的应有作用。目前, 已完成支出103 271元, 主要有购买ARS牌伸缩式高枝锯20 把和锉刀等, 投资20 000 元;技术培训费10 161 元;人工修枝费26 640 元;施肥费用40 970 元;病虫害防治费用5 500 元。
3.2 项目效益分析
3.2.1 经济效益。 实施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推广示范33.3 hm2, 通过修枝产枝桠材510 t, 价值420 元/t, 销售收入21.42 万元。 同时, 缩短木材培育期3~5 年, 至2014 年底主伐期后培育出大径级优质无节良材, 提高木材价值, 增加木材产量45 m3/hm2, 增加收入36 000 元/hm2, 33.3 hm2示范推广面积增加收入120 万元。
3.2.2 生态效益。实施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推广, 科学修枝、施肥、防治虫害, 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6 左右, 不会降低森林覆盖率, 不会影响森林生态效益发挥, 林分内部生境改善, 林木生长加快, 林木质量提高, 抵抗病虫害能力增强, 森林生态效益能更好地得到发挥。同时, 本项目采用人工做巢招引啄木鸟系成功的生物防治天牛技术, 无毒无公害, 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3]。
3.2.3 社会效益。 通过示范带动全县推广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 整体提高森林质量, 全县5 333 hm2杨树低产林可通过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抚育出材8万t, 供给本县东升木业作原材料。固镇县有大小板材厂60余家, 年可加工吸收杨树原木25万m3, 目前原料50%以上系从外地调进, 所以实施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推广项目, 可以为本县板材加工厂提供更为充足的原材料。
4 主要做法或经验
4.1 高度重视, 成立组织
县林业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推广项目领导小组, 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 营造林、森防站、财务管理等人员共同参与, 监督检查项目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业务科。业务科负责编制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和审批、组织实施、检查验收、档案管理、工作总结等, 森防站负责病虫害防治, 财务部门负责资金拨付。
4.2 科学编制实施方案, 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省计划下达后, 固镇县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 根据有关要求编写了《固镇县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并上报省林业厅和市林业局。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实施任务、建设地点、时间安排、资金分配和使用、保障措施等, 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依据。同时, 严格按照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和实施方案的要求, 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 及时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 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没有违规使用资金。
4.3 精心安排, 周密实施
一是签定协议, 县林业局与固镇县良种苗圃签定了项目实施协议, 明确技术标准、资金使用等要求。二是购置必要的施工机具, 购买了20 把伸缩式高枝锯、修枝剪、卷尺等工具, 做好相关准备。三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组织120 余人参加技术培训, 在施工现场进行技术培训, 讲解修枝技术要点, 明确工作标准和要求。四是精心施工。项目施工地段的杨树为2006—2007 年营造的中龄林, 根据生长状况, 按照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制定的《杨树修枝技术推广要点》, 提出原则上修除最下一轮枝条, 修枝后枝下高接近树高的1/2, 锯口要求平滑, 严禁劈裂, 树干保持光滑, 林地清理干净。
4.4 加强督促检查, 强化建档管理
坚持以督查促工作开展, 以督查促综合平衡, 以督查保质量达标, 抽3 名同志组成工作督查组, 由主管领导亲自任督查组长, 实行分环节分阶段督促检查, 对达不到工作要求的, 现场指正, 限期整改到位;施工单位逐一建档, 将相关文件资料一一归档, 及时收集整理工作中的实施方案、施工合同、检查验收、资金兑现等资料, 装订成卷, 建立项目档案, 由专人管理。同时, 建立项目电子档案, 将项目小班的各类信息输机备查, 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4]。
5 结论
实施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固镇县属淮北平原县, 杨树是主要的造林树种, 市场前景广阔, 在全县推广杨树丰产经营技术必将全面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促进全县林业经济和木材加工产业快速发展。
摘要:阐述了固镇县实施杨树优质丰产经营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内容、任务与执行情况, 介绍了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和深入项目的效益分析, 总结了项目的主要做法或经验, 为当地今后开展杨树丰产栽培提供良好的示范。
关键词:杨树,丰产栽培,示范总结,安徽固镇
参考文献
[1]马永春.杨树人工林修枝机理及修枝技术体系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2.
[2]冯慧想.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3]霍沁萍.杨树速生、丰产、优质栽植管护技术刍议[J].现代园艺, 2012 (4) :89.
8.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总结 篇八
摘 要:本文基于“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发“实践教学体系新途径”,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新途径”。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一是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的对接;二是实施项目导向的课程改革,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三是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文中提出创新“专业办产业、校内建园区”模式,试航技能型人才成长新航线;强化常规模式,夯实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的有效对接;锻造实战师资,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创新职业院校在校生“职业化”素质教育,提升专科生整体素质等4个创新模式,试水“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新途径,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深入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化”素质教育
基于我国新颁发的《关于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指导意见》等宏观政策,结合“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和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切入点”等理论研究,按照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要求,为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并推广其创新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新途径,创新改革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新途径。
1 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1.1 创新“专业办产业、校内建园区”模式,试航技能型人才成长新航线
职业院校立足专业优势,尝试“专业办产业,校内建园区”模式,实现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的对接。如物流专业,尝试建立智慧物流园区,形成以商务服务、技术支撑、软件开发维护、人才培养、教育培训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基地(如山西的智慧物流基地)。创新“专业办产业,校内建园区”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实时掌握行业发展需求,精准掌握行业企业对岗位的技能要求、对设施设备革新要求、对流程的优化需求,职业院校依据实时更新的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形成一个动态的调整机制,确保专业发展与行业发展脉搏一致,实现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的有效对接,试航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成长新航线。
1.2 强化常规模式,夯实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动态常规化合作,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问诊把脉,多方协同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将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对接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深入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培养规格”等方面内容,逐项落实,同时完成教师挂职锻炼、学生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真正保证把脉行业企业实际发展趋势、岗位需求等,对接专业设置,确保专业发展的情景性、实效性。职业院校做实“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接途径,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已经成立了由政府、行业企业、协会、高职院校协同参与的专家指导委员会,新常态下,我们要做的是如何真正发挥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现代通信工具发达的常态下,考虑到专家时间的有限性,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与各类专家的对接,如视频、微信讨论组等新型的联络工具,实现与专家的对接,汇总专家们的见解,真正使专家参与到专业设置、专业定位、招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习模式与途径等方面建设中来,在专家、行业一线技能能手、协会等多方协力下,即时性地、前瞻性地调整专业设置,使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准确,技能型人才培养实用性更高。
2 实施项目导向的课程改革,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深化项目导向的课程改革。职业院校一直在提项目化教学改革,也一直在做,如何才能深入提炼出项目教学改革的精髓是我们一直追求的。项目化教学一直是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新形势下职业院校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真实地、准确地将企业的生产内容转化到实际教学中,即将生产作业流程转化为课本中的项目模块。
现在职业院校在项目化课程改革中面临的瓶颈是:一方面是由多数教师挂职锻炼(或者其他途径)的时间短、领域窄,对企业的生产作业流程只能是简单的了解,或者了解的领域或环节不全面,导致其在项目设计的时候有一定的短板,导致项目化教学连续性不足、行业标准贴合度不高等问题的出现,或者由于受到教学环境的限制,如实训场地不足、实训设施设备不足(不新)、实训单据不足等,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处在项目化教学的初级阶段。另一方面,从行业企业聘请来的专家和一线员工,对作业流程、生产过程、作业技巧等相当娴熟,但由于对院校的教学环境了解有限,很难深入了解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模式、课堂设置等方面要求,导致其在开发项目化模块的时候,在与职业院校现有环境的契合度掌握方面出现短板,使项目化教学改革不能更加有效地深入推进,使得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效能不能有效发挥。
职业院校要想使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效能高效发挥出来,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深刻分析改革中存在的瓶颈节点,有针对性疏通节点障碍,而不是传统的喊口号,同时由于现代职业院校注重特色发展,更加要求职业院校在新常态下,准确号脉行业企业发展新方向,重点切入项目化教学改革深水区,重点开发创新适合自己的、有自己特色的项目化课程模块,(项目模块要求:符合行业发展新需求、契合自身教育教学环境、契合自己学生发展要求、有自己的特色)。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做特色项目化课程模块,并不是说职业院校关起门来自己单打独斗做研发,职业院校需要整合集成多方主体的优质资源,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集成,向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深水区发起攻关。
2.1 锻造实战师资,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项目化教学改革深水区攻关阶段,实战师资队伍强化是公关的关键点之一。实战师资力量,是职业院校学生创造力和创新力培养的关键,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
创新方法一:专业师资设置方面要有一定比例的业界配套(来自于行业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一线专业技能能手、行业协会专家等)。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学院金融系、会计系等相关专业,长期聘请金融行业、财会行业内知名专家、银行行长、注册会计师等做相关知识讲座及课堂授课,每学期至少有3到6周的课程,以此提升课程实战力。
创新方法二:鼓励高学历教师到大企业蹲点锻炼,增强从业实战经验,同时协助企业解决难题。该校每年寒暑假都选派高级教师到行业内知名企业完成3到6周的蹲点锻炼。同时我校每学期按照轮岗的方式,选派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完成20周的蹲点锻炼,每名教师带着一个或多个项目化模块创新任务,在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员工、中层管理人员、高级经理人、协会专家等行业专家深入研究后,完成一个或多个适合职业院校教学环境的、有自己特色的、切合行业标准的、符合行业发展新方向的项目模块创新。
2.2 创新职业院校在校生“职业化”素质教育,提升专科生整体素质
本文从微观角度,从细节点入手,重点创新职业院校在校生“职业化”素质教育,提升专科生从业素质,进而提升职业教育整体质量。
目前多数职业教育在校培养期间主要设置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训课程等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等。如物流专业,专科生1-4学期在校教学期间,要根据行业岗位特征,强化在校生从业素质培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坚持不懈能力、认真核查能力、自学能力等行业从业素质培养,例如在基础信息录入环节,培养学生养成3次复查职业习惯(录入1遍、复查1遍、再审核1遍);再如情景化教学,利用模拟真实物流作业流程,按角色合作完成实践模块,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再如将企业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中,按企业文化模式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将企业员工岗前培训作为在校生实训实习内容一部分,实现“以岗代培”,岗前培训校内完成(与行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按协议完成相关专项岗位技能培训),毕业生毕业就上岗,毕业就业零过渡。如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与银行或知名保险公司合作创建营销实训基地,学生在基地实习,每学期辽金的校企合作银行或保险公司,都会选派银行培训老师,到学校内对在校生进行入职前培训,如金融系、会计系的学生将接受银行相关业务及技巧等方面知识培训,一般为期2天左右的培训,能极为有效的让有相关基础的学生快速的了解银行的业务,增强学生在银行工作中的竞争力,为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创新校企合作新思路:教研室变“项目部”,实训室变“营业厅”,行业能手进课堂,将企业生产线、行业业务流程引入到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室,课堂即是实训,课堂即是生产过程、业务流程,学生理论和实操技能双提高,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短平快。如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与某知名保险公司合作成立电销实训基地,相关教研室变身项目部,实训基地内学生变身为电销业务员,课堂上完成实际业务操作,客户服务过程完成知识理解与实践,学生在课堂上积累电销从业经验,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校企合作新模式中,院校与行业老师共同帮助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
“营业厅”模式,将传统的模拟实训变成现实生产,将枯燥理论与鲜活真实生产对接,将生硬标准、操作规范变为学生自身自觉地工作习惯,提高了课题生动与真实性,提高了学生兴趣,极为有效地增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洋.“十二五”期间实践型物流人才“输入+孵化+二次输出”优化区域城市配套功能对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
[2]宋洋.整合集成高校科技资源推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5-7.
[3]时武略;宇宙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分析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23:147-148.
[4]候心媛,宇宙锋,宋洋.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8:151-153.
[5]宋洋.关于物流实践型人才培养输出的意义和策略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3,05:56-57.
基金项目:辽宁省规划办一般课题《“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编号:JG14EB141),主持人:张彤。
9.校园足球成果总结 篇九
学校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有关规定开展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工作。学校将足球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之中,纳入到学校日常的议事日程之中。
健全工作机制。本校校园足球领导小组的组长由校长韩本秀直接担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王会议担任副组长并直接领导,教导处主任、德育处主任、后勤处主任、体育组教师组成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保障组(德育处分管)、后勤保障组(后勤分管)、师资培训组(主管艺体卫副校长分管)、体育教科研组(教导处分管)、校园文化建设组(少先队分管)、医疗保障组(后勤分管)等组织。各组织之间互相协调管理到位。
条件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校园足球工作组织实施、队员选拔、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断完善。具体工作由教务处安排实施。
配齐配强体育师资。本校现有体育教师17人。学校每年提供至少一次体育师资参加培训机会,定期开展体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完善体育设施。本校建有足球运动场1个(占地8000㎡、足球门3副)。场地设施、器械配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体育工作的需求。同时,学校积极购进足球以及和各类足球相关器材若干,足球训练设施安全到位。
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活动都计入教学工作量。按要求派出体育教师参加足球专项培训。
学校体育经费保障充足。设立有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保证体育和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还计划为参加足球训练的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并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新增购买运动伤害险。
教育教学工作:
本校体育教学理念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坚持健康第一,把足球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了提高足球训练水平,本校图书室、阅览室向全体教师开放,并为体育教师订购了体育方面的相关杂志。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师们外出参观学习。
保证体育教学时间。本校应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学生身体健康检测,检测率达在校学生的百分之百,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九。学校规定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
科学开发足球课程资源。根据国家校园足球教学指南,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教材,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让足球教学成为学校校本课程和校外活动的重要内容。
进一步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确立了”加强校园足球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为宗旨,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形成校园足球文化“的办学理念。利用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
足球训练活动和比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发现和培养高文化修养、高综合素质、高运动水平的足球运动人才,学校把加强足球重点校的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注重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得学校的足球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成立足球组织。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积极开展课外足球兴趣班。从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出发,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进行运球练习并开展射空门比赛;三、四、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足球基础,组织他们开展五人制或七人制的趣味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传球、学会交流;对于五年级学生针对孩子们逐渐有了配合意识的特点,组织各班成立足球队参加学校联赛。从四五两个年级严格选拔学生,组成学校足球队,多达50名学生,身体素质都是比较好的,对足球运动充满了热情,训练非常刻苦。足球队每天坚持1个小时的常规化训练,每两周举行一次比赛。
制定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课余足球训练,注重提高训练效益,并配备有安全、医疗等应急方案。邀请校外专业教练员提供技术指导。鼓励有天赋、有潜力的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并积极向上级特色学校及各级各类足球优秀运动队输送人才,为学生提高足球竞技水平和运动能力创造条件。
目前,本校体育和足球配套设施齐全,各项制度完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红红火火,为了提高足球训练水平,教师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通过训练,学生身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足球技能快速提升,竞赛经验逐步丰富。体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果,学生身体健康检测,检测率达在校学生的百分之百,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九。
10.项目总结(成果)报告 篇十
一、项目研究报告中应含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两部分。其中,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应含项目实施阶段、研究中碰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以及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情况;技术报告中应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采用的技术方法,技术的主要参数、实验数据、实物照片等;创新创业孵化项目需要说明市场分析、创业情况和取得经济、社会效益;科技推广项目要说明推广应用途径、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研究报告书写要求
1、字数约为5000——6000字,内容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精炼。
2、研究报告须附有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反映课题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一般每篇不超过200字,排在文章标题与关键词之间。摘要两字采用黑体小四号;具体内容的字体采用宋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3、研究报告须附有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课题主体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关键词空一行顶格书写,字体为黑体小四号;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4、正文。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正文采用四级标题,层次序号可采用“
一、”,“
(一)”,“1.”,“(1)”,“1)”(不包括双引号);文中应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一级标题字体采用黑体小三号,二级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体,三、四级标题采用黑体小四,均左对齐空2字。正文正文中文采用宋体小四号,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行间距统一为固定值20磅。
5、插图应表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1字;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图者于图题处表明“图1”;图题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字体采用宋体11磅字体。
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1字。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明“表1”。表题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上方,字体采用宋体11磅字体,其中表头加粗。
11.设计成果保护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设计;成果保护;知识产权
设计成果保护说到底是保护设计者的知识产权。从国内整体条件来看,做知识产权研究的人没有与设计相关的学术背景;做设计研究的人缺乏知识产权相关学术背景。这样的现状使得这两个互为依托的的关键领域缺乏整体联系,与国家产业整体升级的现状相矛盾。在国外,做知识产权相关行业的人必须要有相关的专业学术背景,(化学、工业等以及相关的设计学术背景);在成果科学转化和成果保护中,设计和知识产权双学术背景的人全程参与有效提高整体的竞争力。我国在2003年把全部的知识产权代理与知识产权管理审批全面分离,知识产权代理实行全面市场化,随之设计的成果保护行为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商品,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这种保护是针对单一的设计成果,可是整个设计领域普遍缺乏合理的模型来保护设计成果推动设计的再循环,这使设计和知识产权双学术交集型研究显得比较迫切。
一、设计成果保护的作用
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时期,企业必须提高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在于创新,创新的根本在于设计——核心竞争力就是设计力!设计力的力度大小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强弱。罗维说,“穷国输出产品,富国输出设计”体现的就是设计力的重要性。在经济活动中,剪刀差现象的轴点就是设计力,设计力决定了剪刀差的差距大小和优势一方优势的持续。设计成果保护的前提是设计成果的转化——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设计成果的转化保证了全部的设计力在企业在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成果保护就是尊重设计团队的知识产权保护设计力的不断提升。这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科学转化是实现创新的必由之路,也就是保护对象即“所指”的出现的途径。只停留在图纸上的设计是没有效益的,前期的设计投入得不到合理的收益,只能计入不合理成本,也就没有成果保护可言。
以设计力向现实生产力的科学转化为核心,以保护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建立一个设计成果保护的模型,用这种模型去不断推动“成果转化——再设计——再转化——再保护”的良性循环,实现设计力的发展。设计成果保护最主要保护的是产品中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权力主张内涵才是保护的真正对象。权力主张内涵就是设计的创造出的真正成品也就是设计创新点,但是设计创新点却不一定是权力主张内涵。所以,需要理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以专利保护为主体的多种保护手段相结合的设计成果保护模型,进一步健全设计成果的保护模式。建立这一模型一是要保护产品的设计创新点——避免出现因为设计成果保护的瑕疵使得设计成果得不到合理的保护而被合法规避;二是要以成果保护的收益完成新设计的目标激励作用从而促成设计再循环。
二、设计成果保护的对象
设计的成果保护首先要明确具体的保护的对象到底是什么;了解保护对象的核心是什么——这样才能理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确定保护的重点。唯有如此,才可以合理界定保护的范围和保护的力度。要明确理解设计成果的价值,必须要对设计行为本身进行分析。因此,需要全程地参与设计活动,冷静分析设计过程中每一个行为细节及其该行为细节带来的结果。在每一项设计中,每个合理的设计行为细节都可以提升设计对象的附加值。在一个完整的设计活动中,设计行为细节叠加使得产品的附加值呈现叠加的状况。所以,这里的“能指”不是单一的,在这些叠加的附加值中不是所有的点都可以是“所指”。要分清主次关系,确定保护重点在于本设计成果与其余类似设计成果最大的差别点和优势点即最大的设计创新点。这个最大设计创新点(包括差别点和优势点)是本设计成果的个性。在参与设计活动中,对设计行为细节的把握决定了保护的成败。保护设计成果不是在设计行为终止时才开始的,设计活动一开始就必须进行保护作为,设计活动的开始就是成果保护行为的开始并且贯穿设计活动的始终,但却不以设计活动结束而终止。成果保护活动是以设计成果的最终退出竞争而结束的。
三、设计成果保护如何开始
设计活动开始的标志就是设计调查,设计调查的分析结果就是设计活动的成果指向。明确了成果指向,再结合对设计活动中每个设计行为细节带来的的附加值指向分析结果,就可以确定设计创新点,以期实现设计成果转化后收益的最大化。这就是确定成果保护重点的方法。
因为每一设计活动都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确定保护重点后,需要对成果保护本身的模型进行设计。所有成果保护模型都应该是建立在法律的构架下,所以成果保护的模型具有通性——就是以法律的强制力为保证,这个模型的设计就是在通性的基础上确定保护的具体适用方法和措施。这个模型一直保护设计成果直到该成果退出竞争。设计成果退出竞争就是设计成果保护的终结。
参考文献:
[1]李砚祖编著:《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清华大学出版社.
[2]张主良编著:《外观设计的司法保护》.法律出版社.
【课题研究成果推广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成果07-05
《体验性作文教学研究》课题成果简介doc09-09
小课题研究总结论文08-02
学校课题研究年度总结10-06
小学课题研究个人总结10-11
小组课题研究总结范文10-20
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07-03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与反思08-15
初中英语小课题研究总结09-20
2008-2010数学组课题研究总结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