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高等教育(8篇)
1.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篇一
汛期安全教育汛期安全教育汛期安全教育汛期安全教育
炎热的夏季已经来临,为了保证师生在夏季里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学校德育处利用升旗时间,进行了汛期安全教育,并做出以下一些要求:
1、加强游泳安全教育及管理:强化学生游泳安全教育,做到“五不”:即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结合本地实际,不得到坑河,鱼池洗澡游泳。
2、防雷击:汛期内,雷雨天气较多,上下学途中或者日常生活
中,要注意避开大树或者危险建筑,远离雷电可能带来的危险伤害。
3、注意交通安全:如今,正是夏收时节,当地百姓把麦子晾
晒到马路上,那是他们的血汗钱,希望大家知道珍惜,因为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要体谅农民挣钱的来之不易。在这样马路被占据了一半的情况下,要求所有教师和学生不得并行骑车,不得横冲直撞,要遵守交规,要时刻保持警惕,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汛期安全知识教育
一、汛期安全:
(一)汛期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开展防汛宣传教育工作。学生应该多学习,掌握防汛知识、技能。
(二)暴雨天气要注意防雷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
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三)暴雨天气上学、放学要特别注意:
1、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了再回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2、暴雨过后,放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由家长接送学生。回去要告诉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四)严禁学生私自到河畔游玩、游泳:
1、不要私自或结伴去看河水,到河里游泳。有发现同学私自去河边的要及时阻止,阻止不了的要及时汇报学校、老师,以便学校、老师劝阻、批评教育,把溺水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2、请同学们不要在汛期私自或结伴到溪、池、坑、塘、和水库附近玩耍。
(五)要注意校园等房屋设施的安全
1、暴雨过后,学校要派教师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隐患要告知师生并及时处理。
2、暴雨过后,师生不要靠近危险的房屋、墙体、坑塘等,预防倒塌对我们造成的伤害。
(六)请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如遇暴雨天气,学生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如确有必要,要由成人陪同。
汛期防汛安全教育
发布时间:2012-3-15 13:50:35
近日来,针对连续不断的突降暴雨的天气情况,秀屿区实验小学切实做出部署,要求全校老师扎实抓好汛期学校防汛安全教育工作,要求各处室、年段、班级积极行动,大力搞好宣传,确保汛期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切实落实学校防汛工作责任。各年段、处室要高度重视学校防汛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领导,层层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二是健全完善学校防汛应急预案。学校根据实际,不断健全完善学校防汛应急预案,通过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确保防汛工作到位。
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防范、避险及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安置地点、自护自救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并组织学生进行防汛演练,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学生可迅速撤往安全地带,切实保证师生生命安全。
三是建立学校防汛预警联动机制。各年段、处室在汛期要加强与未保办联系,随时掌握汛期安全动态,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及时掌握灾情预测、预报信息。一旦发生灾情,要第一时间启动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开展应急救灾工作,全力保障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
四是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学校将组织校务成员,针对汛期到来极易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校舍基础浸泡、地基下陷、墙体酥松、屋顶漏水等不安全因素,对学校周边山体、桥梁、校舍、设施安全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治。学校将密切关注地势低洼、滑坡地段、河道附近的校舍,确保排水设施畅通,对学生上、下学途中的险情隐患认真调查。
五是加强师生防汛安全教育。各年段、处室要以“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为方针,学校将利用升旗仪式、思品课、各班黑板报、宣传栏、班队会、校园广播、原上草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师生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防汛意识和增长防汛知识。
1﹒
2.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篇二
2015, 全新改版, 全心奉献!2015, 更佳质量, 更加好看!2015,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小学版立足义务教育·衔接学前教育·助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论坛》 (小学版) 2015年征订单《基础教育论坛》 (小学版) 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国内外公开发行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565/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023, 邮发代号:8-315) , 是全国性有关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综合性期刊。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向全国小学郑重推荐, 全国县区义务教育联盟向全国初中、小学重点推荐, 中国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国家总督学顾问、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先生为本刊题写刊名, 中国教育功勋人物、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全国县区义务教育联盟主席姚文俊先生担任本刊主编,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执行秘书长、全国县区义务教育联盟常务副主席孙章存先生担任本刊常务副主编。目前, 本刊读者群已遍布全国各省 (区、市) 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根据形势的发展及读者的需求, 2015年, 本刊全新改版, 以“立足义务教育, 衔接学前教育, 助推基础教育”为办刊方针, 刊物内容突出前瞻性、综合性、实践性、引领性, 助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助推中小学校百花齐放, 助推校长教师专业成长。本刊为月刊, 定价10.00元, 全年定价120.00元。欢迎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专业发行人员组织集体订阅。◆邮局汇款 (务必写清汇款人、地址、邮编及联系电话)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大街132号A座3层306室《基础教育论坛》 (小学版) 编辑部联系人:邓丽娟联系电话: (010) 66537129 18511057673邮编:100035◆银行汇款户名:北京中晓卓越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普通合伙) 开户银行:平安银行北京知春路支行银行账号:11006529572601《基础教育论坛》 (小学版) 发行代理:北京中晓卓越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订单请发送至邮箱:jcjyltxxb@126.com发行联系人:陈蓉 (13949517662) 王静 (13810835957) 订阅单位联系人电话手机投递地址邮编订阅份数 () 月- () 月, 总计 () 份汇款方式邮局 () 银行 () 款额[微信扫一扫]名称:基础教育论坛小学版微信号:jcjyltxxb
3.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篇三
关键词: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对接与整合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对接和整合是现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在我国的教育方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无法很好的衔接,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很大困扰,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学的困难,也使得教学效果大大降低。通过教育改革加快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接和整合,提升教学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
一、两大教育对接和整合的必要性
在我国,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有一个很大的跨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改变上,大学的教学内容从中学时期的基础课程转变成实践课程,学生在入门方面有着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是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上,大学的管理相对比较自由,主要依靠学生的自我学习,因此在中学时期经历高压管理的学生很容易出现松懈心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这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了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对于学习生活极为迷茫,在学习中不知道应该如何走出中学的学习方式,适应大学的课程,在生活中又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导致浪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上。进行两大教育的对接和整合,让学生能够自然地完成这个过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培养更有用的人才。
二、影响两大教育对接与整合的因素
(一)管理理念
中学与大学的管理理念有所不同,中学面临的是高考,学校往往以升学率为目标,因此在管理方面往往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渐渐丧失了主动自学的能力;大学的培养目标面临的是就业单位,就业单位更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大学在管理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对自身能力进行锻炼,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以此在学习方面不会再管束过多。由于管理理念差别比较大,以此两大教育很难进行有效的对接和整合。
(二)管理体制
中学的管理体质相对比较传统,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天性,而大学的管理体质相对比较灵活,时代性也更强,与社会衔接比较好。因此学生在从中学进入大学之后个性得到释放,很可能会因为没有了约束而任性妄为,或是面临比较灵活的管理体质变得不知所措。
三、两大教育对接与整合途径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无论是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在教学管理方面都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进行管理时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注重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致力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培养,旨在将学生培养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综合性人才。
(二)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在基础教育阶段,许多学校采取的还是封闭式教育模式,学生在校期间禁止接触任何电子设备,所有课程由教师进行统一安排。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人生自由、学习自由,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与外界进行沟通,了解新闻事实等。学校要改变这种管理模式,在学习方面应该每天留有一定的课程是学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将新型电子设备用于增长知识、辅助学习方面,让学生懂得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同时又能时刻走在时代的前沿。
(三)基础教育改革教学方式
高等教育的教学除了必修课还有一部分选修课,并且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并不完全按照期末成绩决定,还有一部分是综合学生平时的表现,教师为学生打下的分数。基础教育阶段也可以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学生的平时表现加入到考核中去,体现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公平性。
(四)大学教育帮助学生适应环境
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之后,学校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进入大学之后学校应该安排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学习时间的安排和学习目标的制定。并有就业中心的老师辅助学生制定将来的发展方向,有目标的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可以安排一些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对新生进行帮扶,帮助新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惑。
四、对教育改革的建议
现在国家上的教育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化体系,在该体系中,学生被看做是消费者,学校的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就是充分分析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需求、能力培养的需求以及学习模式的需求。然后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满足学生的求学需求,将学生培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国的教学改革也应该从这一点出发,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爱好进行的,而不是国家与学校的培养计划进行。
中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适应各种学习环境,并且具备为自己未来做选择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强迫学生学习不适合的东西。
大学是许多学生学习生涯的最后一站,之后学生将走向社会,因此学校要保证学生在离开学校时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走向社会的信心。新的教学改革应该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前景,学校要考虑学生走上社会之后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和能力,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五、总结
我国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两大教育长期以来无法进行有效的对接和整合。学生在从中学进入大学的过程中通常都面临无法适应的困扰,影响了大学的教学效果。教育改革应该改变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注重都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大学管理中也要考虑到两大教育的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请款给予帮助,做好两大教学的对接和整合,更好的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正栓,高洁. 顶岗实习: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链接——兼议顶岗实习对高等教育的反拨与促进作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
[2]慕向斌.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03).
4.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篇四
撰写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设计的要求
附件1:怎样撰写“教育叙事”一、什么是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研究领域来的一种方法。所谓“叙事”,就是叙述故事。教育叙事的内容主要指教师所记叙的教育事件的内容,是基于学校真实生活,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事情,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然后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可以说,教育叙事符合广大教师的实际,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研视角。只要热爱教育,善于观察,长期坚持体验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教师不仅能写出很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文章,而且会带来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这种可贵的觉醒决不是几次培训班或专家报告能够获得的,它是教师对自己主体性的重新认识,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养成。 “有意义的事件”是指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事件本身蕴涵着某种道理,或揭示了某种教育规律;第二,事件反映了教师的具有实践价值、值得其他教师学习和推广的教育教学经验;第三,事件虽然反映的是某种不成功的做法,但对他人有借鉴意义;第四,事件虽很平凡、细小,但能真实反映某些教育现象,揭示一些教育问题的。由此看来,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可以是正面的事件,也可以是反面的事件;可以是成功的事件,也可以是失败的事件;可以是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也可以是平凡而细小的事件。 二、撰写教育叙事应遵循的原则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不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自己或其它教育资源。中小学的教育叙事应该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唯小不唯大。教育叙事的切口要小,最好着眼于学生的行为、教师的教学等,这样易于操作,不要选择自己陌生的领域。二是唯实不唯虚。教育叙事研究要实用,因为叙事的目的是为了积累教育经验,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教育叙事的对象也完全指向于教师自身的实践。三是唯真不唯假。教育叙事研究首先要具备真实性,绝不能杜撰或假设推论。其次,教育叙事和具体的教育情境相联系,具有丰富的时空感。三、 如何撰写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的写作要点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4.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四、教育叙事的分类(一)教育叙事按内容分类1.教育叙事;2.教学叙事(课程叙事);3.生活叙事。 (二)教育叙事按写作文本分类1.叙议式:所谓“叙议式”文本,就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叙,就是叙述教育教学中的故事,议,就是针对所叙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叙”和“议”交叉进行,在“夹叙夹议”的阐述中层层深入,把所要论述的.主题讲清楚。叙议式文本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写作的最基本的写作形式。多叙少议。2.陈述式:所谓“陈述式”文本,就是用叙述的笔法,客观地描写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虽然其中含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反思,但总的来说不过多地加以评论,让读者自己从客观陈述的事实中作出判断,得出结论。3.比较式:所谓“比较式”文本,就是将两种或几种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期得到启发或是非。“比较”有自己不同时期的教育教学的纵向比较,也有将自己与别人的教育教学的横向比较,目的都是为了在比较中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4.质疑式:所谓“质疑式”文本,就是阅读了别人撰写的教育叙事后,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或情节提出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与作者进行商榷或讨论。教育叙事并不神秘,它既是研究,也是实践,它既包括自己的反思,也包括真实的记叙和理想的展望,但成功的教育叙事有一个前提:即爱思考、爱读书、爱写作、爱实践。我想,我们应该用心去做教育,用笔去书写教育,或许当我们翻阅自己的教育叙事时,才会发现,教育原来如此美丽!附件2:教 育 案 例 撰 写 要 求一、教育案例的界定 教育案例是对一定教育情境下发生的教育事件的一种记录。是对某个蕴含着教育哲理事件发生过程的详细叙述和理性思考的一种叙事性报告。二、教育案例的要素 一个完整的教育案例一般包含背景、主题、细节、结果和评析等五项要素。(1)背景:即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2)主题:即表明自己想反映的具体问题和观点。通常是表达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或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3)细节:即教育过程。必须忠实地记录整个教育故事发生的过程,包括显性的教学行为和结果,还包括一些隐性的教育行为,即教师、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及学生的思维反应等。因此,应当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揭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4)结果:即实施某种教学方法和或教育手段而取得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5)评析:要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这种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三、案例撰写的基本格式 当前,国内外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格式有多种多样。但不管何种编写格式,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案例的客观描述;二是对案例中所述问题、事件等的分析。下面介绍两种惯用的案例编写的格式: 1.“描述+分析”式 :此格式的特点是将整个案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述课堂教学情景事件,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情景和事件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断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主要是提供一个或一连串课堂教学疑难的问题。案例的分析部分是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一些个人的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对描述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2.“背景+描述+分析”式 :此格式要求比较高,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也更大。通常它将整个案例分为三个部分: ⑴ 主题与背景 主题是反映案例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一些基本情况。当然,这部分的内容不宜很长,只需提纲挈领叙述清楚即可。 ⑵ 情景描述 与“描述+分析”式中的描述相同,主要突出主题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活动。 ⑶ 问题与分析 这是根据主题与情景描述,找出问题及其原因所在,并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课堂教学行为、教学内容呈现的先后与学生理解的程度、教学方法运用与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等问题都可能存在着矛盾,每个矛盾的背后,必然隐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所以,通过分析和诠释,挖掘这些矛盾背后的内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规律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四、案例与其他文本的区别 1. 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议论为主;而案例则以记录、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 与教案的区别:教案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安排;教案注重过程安排,重点是教什么、怎么教,无须解释说明,更无须议论。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和分析,需要分析缘由,提炼观点,画龙点睛,给人以明确的启迪。可以先叙后议,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以先议后叙。如果能够把“议”隐含在“叙”中,那应该是更高水平的案例。另外,教案写在教之前,案例写在教之后;一个是教学预期,一个是教学结果。3.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学实录与案例的体例比较相近,都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是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同样需要反映教育教学的过程,而教学实录可以没有结论,案例则必须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必须有结论。附件3:教育设计的要求(一)文体比较教育设计的文体类型是说明文,功能作用是讲做法,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扼要。(二)结构要素1.背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由来、问题的重要性、必要性)2.理性思考:设计的支撑3.程序:流程安排,步骤设置:均用简洁的语言。4.操作要点:操作方法和操作策略。需注意的环节和问题,方案的重难点是什么,进一步说明细节和影响的因素等。5.效果评析:主要是研究成果的评析:(1)可能通过分数客观地来反映;(2)可以用学生、教师、家长的主观感受来体现。6.教育设计易产生的问题:(1)不符合规范之处(2)细节处理问题(3)表述含混不清(4)泛泛而谈
5.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篇五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综述
朱晓刚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1980年10月,原华中工学院设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高等教育研究所与校内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等单位合并组建成教育科学研究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986年获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获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自1996年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以来,我院至今已有125名博士研究生通过了论文答辩,取得了一批较为满意的研究成果。从已经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选题及具体的研究内容来看,涉及高等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涵盖高等教育学的多数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丰富和深化了高等教育学科内容,促进了我国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据初步统计,125篇博士论文中,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理论29篇、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教育管理43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篇、大学教学与课程理论16篇、国际与比较教育4篇、高等教育史5篇、民办高等教育2篇、高等职业教育7篇、教育心理学4篇、基础教育理论7篇、女性高等教育3篇。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有些研究本身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高等教育分支学科领域。综而观之,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从选题的价值取向来看,我院多数研究以高等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和对策,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1、实践性。
我院毕业博士生在读期间,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如,大众化问题、民办教育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素质教育问题、一流大学问题、大学制度建设问题,等等。这些现实问题构成我院博士生论文选题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管理方向的博士论文为43篇,占论文总数的34.4%)。如:2000届陈敏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在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异同以及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1届周进博士的《重点理工大学转型时期理科发展研究》是在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背景下,着重探讨重点理工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过程中理科如何建设的问题。2002届罗云博士的《论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则是在深刻剖析我国 1
重点大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并对比分析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对策。2002届张珏博士的《中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以及刘卫东博士的《大学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高校日益突显的社会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进行了必要性论证和对策分析。2002届陈运超博士的《大学校长的治校之道:一个个案的分析》根据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领导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朱九思担任华中工学院领导长达30年左右(1953-1984)时间的治校案例,展开大学校长治校特别是新中国大学校长治校之道的研究。2003届吴鹏博士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角色”概念的研究》从学术、市场、人文三个维度揭示了制约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有效实施的症结所在,并从理念选择、制度原则、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颇有创建性的政策建议;王怀宇博士的《研究型大学的教授与教授群体》试图从如何推动教授与教授群体发展入手,探索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探讨了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与新的教学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提出重新审视和改革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当前大学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2003届孔垂谦博士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环境研究》着重探讨大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制度环境的建设,特别是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发展一直处在较强的行政干预的背景下,这一选题更具有现实意义。2004届沈曦博士的《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探讨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高校合并所带了的多校区组织结构与管理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2005届沈华博士的《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式设计》、黄维博士的《 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李红桃博士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及2006届李庆豪博士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对新时期的国家助学贷款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咨询、制订、实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006届郭卉博士的《权力诉求与大学治理 ——中国大学教师利益表达的制度运作》通过对高校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高校教师利益表达的特点、利益组织化结构,以及利益表达制度的功能;李爱民博士的《职业定位与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研究》通过对当前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构建及其实践的研究分析,试图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教育职员制度的构想;李碧虹博士的《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分析》试图通过对中国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现实的问题分析,提出基于人力资本的分配设想。上述三篇博士论文,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研究个案,突显了我院立足实践,发展“院校研究”的特色。
专门研究高等教育史及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的选题,也是来源于对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及外域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比照,目的是从历史的经验或国外的做法中寻找对现实问题的启示或可资借鉴之处。这方面的研究如:2005届粟洪武博士的《 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研究》,2005届封海清博士的《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2005届宋彩萍博士的《 中国大学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研究》,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 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2004届陈利民博士的《 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这些研究都突出极强的实践性。
2、前瞻性。
2000届刘莉莉博士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是我国较早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博士论文,她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蓬勃趋势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出发,明确提出“政府的控制是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等在当时来说颇为针对性的观点,我国以后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也证明作者的判断的正确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发展忽视制度建设,特别是在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制度短缺已成为大学发展的“瓶颈”。2002届张俊宗博士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回应》在比较分析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模式及改革趋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大学制度的缺陷,并构建了未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
值得专门提出的是,2003届张晓明博士的《学术参与:中国高等教育进程中的妇女》,2004届杜学元博士的《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2005届王俊博士的《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号——基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作为对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研究,她们走在前沿。.二、从研究领域及研究内容的特点来看,我院注重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专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体系性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以及教育史的研究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不少研究弥补了本领域的研究空白和不足。
1、研究的系统性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生教育实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我院有意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寻求突破和建树,5篇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博士论文各有特色,侧重点各异。2002届康翠萍博士的《学位论》侧重从理论层面对学位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多维度研究,重点探讨学位的本质、学位的价值等学位的核心理论问题;2003届廖湘阳博士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价值期待冲突与整合的分析》提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是一个诸多利益主体互动的复杂过程,作者系统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结构、功能及战略态势,并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个案分析,同时对我国新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可行性论证;2003届骆四铭博士的《我国学位制度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和刘鸿博士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则从较为实证和操作性的角度对我国学位制度以及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2006届邓光平博士的《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从政策分析角度对我国专业学位设置进行了研究。
大学教学与课程论以及教学管理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大众化的推进,教学管理以及传统的教学理论需要创新,16篇博士研究论文分别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如,2002届刘旭博士的《论意义课程观及其对大学传统课程的改造》针对当今课程改革难以有效突破以及所面临的诸多尴尬局面,论证以意义课程观代替知识课程观对大学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造,试图以此解开当前课程改革的各种症结。在当前大学课程论研究几近停滞和有创建性的成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尤显作者对此问题研究的理论勇气;2003届许建领博士的《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系统建构》从多学科角度论证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旨归,本质上属于对传统教学的超越和创新。作者针对我国大学课堂参与性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大学参与性教学的构建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大学教学
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对策性措施;2004届李轶芳博士的《交往教学理论探讨——从本体论视界出发》探讨了有关交往教学的理论构想及有关交往教学的实现路径;2005届康全礼博士的《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考察了不同时期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并尝试提出了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新理念;2005届荀振芳博士的《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提出大学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是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并运用价值冲突理论对当前大学教学评价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和阐释。
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也成为我院博士论文的亮点,2000届李小平博士的《大学创造教育的理论与方法》、2002届徐建波博士的《大学个性教育研究》和梁红博士的《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内化问题研究》,以及2001届彭志红博士的《论语言的教育功能》和2002届李祖超博士的《教育激励论》分别探讨了大学教育心理和基础教育心理的不同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
2、在高等教育史研究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
高等教育是研究,包括中外高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史的不同领域内容。如: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考察了原苏联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模式形成的历程,讨论了中国学习苏联模式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做法,并在总结主要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若干问题。2002届宋秋蓉博士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私立大学》用较为丰富的史实研究和梳理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私立大学的性质、生存与发展、不足与缺陷背后的根源。同时作者明确提出研究这一段私立大学发展史,旨在为我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2003届陈巴特尔博士的《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采用历史研究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过程进新了较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被专家誉为填补蒙古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空白之作。2002届雷晓云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用比较详实的史料以文化来透视中国古近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探究文化特质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此呼应,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大学制度演变的文化逻辑》围绕现代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展开论证,从总体上考察了西方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文化的影响作用,同是对英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以所揭示的规律为指导,重点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这一研究揭示了文化变迁与大学制度演变相依相随的历程。2005届宋文红博士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试图系统全面地对西方中世纪大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3、在高等教育原理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批力作。
2000届贾永堂博士的《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审视》对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由来与进程进行了系统追述,论文提出大学素质教育取向主要源于大学教育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要求,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以素质教育思想改造现有的专业教育。论文提出的很多观点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2000届肖海涛博士的《大学的理想》是较早探讨大学理念的博士论文之一,论文在论述中(古典大学、近代大学以及华中理工大学)外大学理念的基础上,指出大学是个知识中心和精神殿堂,并且充满灵性的文化氛围。并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理想将出现的新变化。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大学正确定位,以及对于大学办学活动中的过于功利化倾向具有纠偏和警
醒作用。2002届周光礼博士的《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依据“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是大学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的普遍规律,剖析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独特性、阐述学术自由实现的理论依据,力图客观而全面地揭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矛盾关系,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这一大学发展悖论之消解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陈廷柱博士的《学习社会的办学理念》从学习社会作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学习社会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追求出发,结合学习社会对教育的根本认识与基本要求,架构了学习社会“一本三促”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2003届凡奇博士的《从边缘到中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和大学教育改革》基于对正在形成中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研究,力求摆脱传统的“服务工具”的观念的束缚,把大学将处于全社会支配地位而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贯彻到底,阐述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对目前的大学教育改革进行重新定向。彭未名博士的《交往德育论》针对传统灌输德育在新时代所逐渐暴露出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审视了大学德育在中国大学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及在当代的价值走向,所构建的交往德育论为提高大学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野。朴雪涛博士的《知识制度与大学发展》论证了大学制度本质上是知识制度,大学发展的核心机制是知识制度的变迁,知识制度创新的缺失是大学危机的根源等命题,并根据中国大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知识制度的有效途径。2004届江新华博士的《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从越轨社会学角度,探究了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实质、表现、产生根源和治理对策。王恩华博士的《 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围绕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这一对矛盾,试图透过学术越轨现象,探寻学术越轨的根源和本质,并尝试为大学学术越轨问题的整治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和方法。马廷奇博士的《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以个体的大学组织作为制度分析的基本单元,运用组织分析方法,结合中西方大学的历史与现状,重点对大学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制度创新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刘亚敏博士的《大学精神探论》通过考察大学与宗教、政治、经济等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梳理了大学精神演变的轨迹,探讨了大学精神的现实境遇及培育问题。2005届张奕博士的《知识形态与大学建筑——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国大学建筑形态演变之考察》从知识、知识活动和建筑三者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中国大学建筑的发展演变规律。米俊魁博士的《大学章程价值研究》对大学章程及其价值问题进新了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大学章程的博士论文。李金奇博士的《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一种学科规训制度的视角》从学科规训的视角对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摆脱大学人文教育现实困境的理论路径。
三、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来看,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多元化构成了我院博士论文的主要特色,这一研究方法取向有助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研究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能够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
其一,在研究方法上,根据我院“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选题和研究原则,除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历史透视等研究方法之外,有相当部分论文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访谈、实地调研和顶岗实习,从而使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
其二,在研究范式上,我院毕业博士论文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从其他学科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对一些囿于教育学范围不能解决的问题探寻新的思路。综合分析我院博士
6.基础教育高等教育 篇六
道德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心中有他人。冯骥才说:“公德的根本就是重视他人的存在。”什么是最根本的行为准则,这便是。从这个根本出发,引导孩子去辨别人、分析事,然后去判断,去选择。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学校将德行教育简化为一二三四的条条框框,以为只要我们将条文交付给了学生,学生就能统统遵照执行。殊不知多元复杂的社会,单一的认知方式,很容易让孩子迷失在道德的迷雾里。因为现实很可能是这样,你教他踏实做事真诚待人,可他看到的是投机取巧者大获成功,诚实守信者却举步维艰;你教他宽以待人,谦虚忍让,可他不断感受来自他人的冷嘲热讽甚至遭遇冷枪暗箭;你教他以善的胸怀关爱弱者,而他可能因自己的爱心而掉入恶意营销的陷阱。真诚遭遇欺骗,美德遭遇恶行,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一个人会不会改变自己的处世原则,取决于他修养的程度与道德之树根植的深度。正因此,德行教育需以强根固本为要务,提升教育对象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增强他们对不良风气免疫力的同时培养他们高远的目光,拓宽他们的心灵空间。
其实,教育必然会遭遇各种“反教育”,无论是父母膝下的孩子,还是校园里的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去面各种各样的挑战——观念的、行为的,个体的、社会的。世界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说:“教育不是为今天,而要为想象不到的未来做准备。”无论未来如何,今天他学会了自律,明天他就能拒绝诱惑;今天他学会了尊重他人,明天他就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今天他学会了爱,明天他就会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人生的幸福。也正因此,当教育遭遇“反教育”,教育者的自信与远见尤为重要。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当德行教育升华为一种优秀的行为习惯,内化为一种美好的修养,孩子的心灵土壤必将长出名为人格的大树来。这棵人格大树会凝结着“一种正能量的价值观、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主义的气质,一种阔大的境界与心胸、一种做人的与做事的优秀品质与积极的人生态度”,它们构成人核心的精神力量,这是任何“反教育”都无法 左右的力量。
作者:双牌二中 叶国嫒
7.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发展 篇七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体制,制度创新
“改革”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主题, 同时也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搭档”出现频率最多、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关键词。可以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始终与改革过程相伴而行, 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改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值得指出的是, 我国推进改革的方式和主题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或者说, 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由于我国传统的“计划体制”及其“惯性”的影响, 任何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过程, 而只能采用循序渐进、由点到面、先易后难的方式, 因此我国在改革过程中特别注重试点先行, 逐步积累经验, 然后再逐步推广。从“经济特区”建设和企业改革试点, 到近年来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等地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都体现了以试点推进改革的战略指导思想。借鉴经济领域的改革经验, 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高等教育改革也注重采取试点先行的政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校获得越来越多的办学自主权, 由政府主导或高校自主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越来越多地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形式。近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面临着深刻变革, 国际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加剧, 但与此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却相对滞后, 高等教育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适应性日益突出, 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因此, 如何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 已经成为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的主题。本文试图揭示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方式、范围和层次以及改革试点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进而探讨引导和规范高等教育改革试点, 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高等教育改革试点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 高等教育也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精英到大众、从外延发展到内涵发展、从注重数量到开始注重全面提高质量的发展历程。与此相适应,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 高等教育改革主题也随高等教育发展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核心任务在于先行先试、摸索经验, 承担启动和引领高等教育改革的责任。
(一)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有学者把高等教育比喻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 这一方面说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领域的改革, 另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改革有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制度环境约束。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 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 又不能照搬经济领域的改革经验与现成模式。从高等教育改革时序上讲,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 高等教育发展“以改革为主题”, 目的是要通过改革建立有特色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 因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已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发展。在这种制度环境下, 不改革, 发展就无从谈起, 只有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与运行机制, 被压抑和束缚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才能被释放出来。因此,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就是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世纪之交,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心主题发生了历史性转折, 突出标志是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 由此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关系调整为“以发展为主题”, 发展是首要任务, 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关系之所以会发生这一历史性转换, 主要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初步建立, 传统的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得到了根本性调整, 高校的办学主体地位和办学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但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需求日益旺盛而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 这一矛盾只有通过规模发展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从前一个时期的“不改革就无法发展”转向“不发展就难以深化改革”的阶段。因此,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主题就是如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和保障体系支撑。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趋于平稳发展态势, 但经济社会发展对多类型、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与高等教育质量不够理想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正在朝第二次主题转换, 即又一次进入到了“以改革为主题”的新阶段, 不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只能是空谈。
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不同, 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就有所不同, 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主题就是这些改革任务中的难点所在, 同时这些难点又是制约高等教育改革整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从改革历程来看, 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体制和目标模式是清晰的, 但对于这些目标模式具体包含哪些制度和构成要素还不清晰, 更不清楚如何实现这种目标模式。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使命就在于先行先试, 在国家改革政策框架内进行率先探索, 以规避较大改革风险或制度摩擦成本。可行的办法是选择若干“试点”首先获得突破, 待取得成功经验后再予以推广。很显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这种由点到面、梯度推进的过程, 而试点改革的主题往往就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首先是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开始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改革政府对高校统得过死的管理体制, 实行简政放权, 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此后直到90年代中期, 围绕高等教育“五大体制”, 即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与毕业生就业体制、校内管理体制全面展开改革探索, 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主题也是围绕这些内容确定的。其后,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扩张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 人才培养及其质量保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与此同时, 创业教育、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工作评估等成为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主题。近年来, 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学生创新性试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主题,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颁布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以下简称“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 中确定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等三类高等教育专项改革试点项目, 选择三个省份进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与以往相比, 这是一次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广泛的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计划。可见,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主题都是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和难点的体现, 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
(二)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直指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不是为改革而改革, 而是为发展而改革, 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途径。从内涵来看, 高等教育发展不仅要实现数量的增长, 更要实现结构的优化、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破除束缚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解放高等教育“生产力”。从实践层面而言, 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既包括宏观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又包括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变革。实际上,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正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 促进高等教育数量、质量、结构与效益协调发展的过程。在此背景下,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主要是以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内容, 并以其制度创新的绩效示范全国, 进而推进高等教育全面综合改革和纵深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主题来看, 有些是若干分散的单项改革, 有些是较为系统的综合改革, 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招生就业制度、后勤社会化、教师与职员队伍建设等不同类型, 以及高职高专、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改革主题。从深度上看, 每一次高等教育改革试点或主题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围绕影响或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来确定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既涉及到现代大学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 也涉及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省级政府统筹的综合改革。虽然,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总体而言, 改革成效不足, 尤其是仍然没有解决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问题。[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中明确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 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 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 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当前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就是要破除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着力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保障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
(三)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打破了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状态
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对高校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式管理, 高校没有办学自主权, 更缺乏自主发展的责任和动力。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了一种“均衡发展”的“大锅饭”现象, 高校之间“千校一面”, 缺乏个性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这种均衡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均衡发展的状态, 建立非均衡的、特色化、和谐共生的高等教育生态格局。审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 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特色化、非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给予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特殊的政策支持。国家或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实施方案, 赋予试点高校相对较多的改革权限, 鼓励高校因地因校地探索和实践;同时, 在国家规定政策框架内, 试点高校又对试点项目制定了配套实施政策, 以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试点高校获得了充足的资源投入。高等教育改革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投入, 这既包括政府层面的投入, 又包括学校层面的投入。尤其是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试点项目, 如果没有充足办学资源的倾斜性投入, 不仅难以调动试点单位或项目的积极性, 也难以保证试点改革的顺利进行。比如, 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试点项目学校都获得了教育部或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支持;一些研究型大学为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计划, 竞相增加投入, 汇集相关学科优势办学资源。三是通过试点高校的遴选与建设, 进一步强化了试点高校的办学特色。政府对试点院校的选择除了考虑地域分布之外, 更多地要考虑试点院校的现有改革基础和办学优势。由于往往具有比较好的改革条件, 相对于非试点院校, 试点院校改革成果不仅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效应, 而且有助于强化和保持学校办学特色。
二、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创新模式
高等教育改革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利益相关主体的行为规范及其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 其本质就是高等教育系统或高校组织内外部的一系列制度创新。由于高等教育改革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利益关系, 不可能采用“整体推进”和“休克式”疗法进行, 而只能是采用“小步走”或“试点先行”制度创新模式。从改革试点的制度创新的规模来看, 可分为单项制度创新、局部制度创新和整体制度创新。[3]单项制度创新可以是某一项制度的全面创新, 也可以是该项制度的某个环节或某几个环节的完善, 或者重塑一个全新的、以前没有的制度或环节。这种制度创新往往是微观制度的创新, 是在整体制度或者是该项制度所依托的宏观制度环境相对稳定前提下的制度创新, 既可以由政府主导、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方式, 也可以在政府默许下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行自下而上的制度变革。如高校职员制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都应属于单项制度改革。单项制度改革速度可慢可快, 时间可长可短, 决策者具有较强的自主控制能力, 在制度改革过程中可以收放自如。局部制度创新是指某一领域或某一制度体系的创新, 相对于单项制度改革, 局部制度改革的目标多元、规模较大, 改革目标需要较长时间的设计和选择, 改革过程以及不同制度之间也需要较长时间进行磨合与协调。20世纪90年代, 我国高等教育“五大体制”之间, 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如果没有宏观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协同推进, 其改革成效就可能大打折扣。由于局部制度改革是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牵涉到许多相关主体的利益调整和重新分配, 改革阻力和难度势必较大, 改革目标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往往需要的时间较长。整体制度创新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所有制度体系的综合改革, 这种制度改革涉及几乎所有的制度, 因此需要较为成熟的宏观制度环境的支撑, 以及社会较为强烈的制度创新需求。如新近颁布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既是对以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 也是新形势下不同层面、不同类型教育制度的综合创新。由于整体制度改革涉及的制度数量较多, 制度之间、利益主体之间冲突较大, 往往需要大量制度设计和试点成本, 政府和高校决策者必须具有较强的对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局势的驾驭能力。
一般而言, “教育制度变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一个新教育制度因素逐渐增加、旧教育制度因素逐渐减少的过程。”[4]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实际上就是选择这种较为和缓的渐进的改革模式, 因为在传统的制度较为稳固的背景下, 虽然现行制度安排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宜, 但由于教育制度固有的“路径依赖”, 现行制度依然表现出很强的“惯性”, 如果采取较为激进的制度改革方式, 试图强力全面推进制度变革, 则可能欲速则不达。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无论是单项制度改革, 还是局部和整体的制度改革基本上都是采用试点先行的方式。在实践中, 往往由政府主导引入资源市场竞争机制, 或为试点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 通过增量改革而不仅仅是改变资源存量分配结构, 这样可以减少利益再分配带来的各种改革阻力。[5]通过试点改革, 首先在局部范围内获得制度突破, 然后由制度的量变达到局部或整体的制度质变;试点高校内部制度变革, 也更多的不是采用突变性的制度改革的方式, 而往往是从高校内部的某些院系或项目的改革入手, 然后不断积累经验并逐渐推广到其他院系, 例如, 自主招生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以及拔尖创新人才改革等试点项目的实施基本上都是采取这种渐进改革的制度创新模式。
当然, 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并不是政府或高校的“一厢情愿”或“突发奇想”, 而是有较为现实的制度创新需求, 既有来自政府、高校的需求, 也有来自社会的或学生的需求, 这些需求在不同时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力量“配比”, 进而转化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任务, 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制度创新动力。由于不同时期改革试点的任务不同, 起主导作用的制度创新主体不同, 所以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制度创新模式也有所区别。从实践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政府主导的改革试点和由高校主导的改革试点。政府主导的改革试点实行自上而下的制度创新, 由政府通过政策、法律和命令强制推行。由于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角, 所以政府一旦下决心, 必定能在较短时间内启动改革进程, 试点单位也由于有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改革的阻力与风险。实际上,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大都是由政府主导, 政府通过制订教育改革政策, 以《通知》《意见》《办法》等形式发布改革指令, 高校群起响应, 在这种背景下, 高校与政府的改革目标的脱节或不一致现象时有发生。之所以如此, 一是因为教育行政部门近乎垄断了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变革的权力, 拥有充裕的处理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信息和专业知识;[6]二是因为高校习惯于听从政府指令, 缺乏自主办学的意识和能力, 也就不可能有自主制度创新的强烈需求。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高校办学主体地位的确立, 高校自主制度创新的热情不断高涨;同时, 为应对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高校自身发展, 尤其是人才培养过程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高校逐渐成为推进试点改革或制度创新的主体或自觉发起者。这类改革试点以高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主要目标诉求, 避免了政府强制推行的行政性特征, 改革成果也容易得到其他高校的效仿。值得指出的是, 随着高等教育在地方政府竞争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的彰显, 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逐渐成为推动高等教育试点改革和制度创新的重要角色, 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主要以中央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模式, “使得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成为可能”, 同时, “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领域的竞争, 带来了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上的创新。”[7]
可见, 高等教育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催生了制度创新的多元主体。尽管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但都希望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与制度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以贯彻和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及其制度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制度创新模式开始形成。虽然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还带有比较明显的中央政府指令性和政策性倾向, 但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形成了上下互动的制度创新模式。比如,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的试点地区、试点单位的遴选就经过教育部门、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组成的综合评审组与申报高校之间的“三上三下”, 按照“自愿申报、专家评审、协商论证、综合平衡、统一部署”的原则确定的。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方面, 其实不少大学很早就率先开展了探索实验, 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文理实验班、计算机共建班, 清华大学的数理基础科学班, 华南理工大学的联合班, 等等。随着近年来“钱学森之问”的深入人心, 这些大学改革经验引起了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 进而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上升为国家政策, 并将一批国内一流大学确定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第二, 重视多元主体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除中央政府和高校两个制度创新的主体之外, 其他利益相关者也积极参与到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设计与实施中来。一是地方政府 (省级政府) 统筹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逐渐增强, 从各省份发布的“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来看, 几乎所有省份都根据自身实际设定了高等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二是政府其他相关部门、行业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积极配合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 就不可能达成预期效果。如“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就涉及国务院多个有关部门、多个行业、多个省市政府、上百所大学、上万家大中型企业, 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需要完成制定培养标准、设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协调国家政策支持、推动地方实施“卓越计划”、高校全方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艰巨任务, 而每一项任务都需要采取若干有力措施和相关部门协力推进。[8]
第三, 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例如,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旨在突破长期以来困扰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既设立了单项制度改革项目, 也设立了综合改革创新项目。在单项制度改革层面, 选择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等三大类16个项目的改革试点。在试点单位的选择上, 综合考虑了现有改革基础、办学特色和区域分布状况;在综合改革试点层面, 选择了黑龙江、江苏、湖北三省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旨在探索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体制, 推动高等教育体制从传统的“两级管理, 中央为主”向“两级管理, 地方为主”转变, [9]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三、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规制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走向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扮演着改革先行者的角色, 改革就难免失败或失误, 也难免遭遇阻碍或消极因素的干扰。本质而言, 改革试点不是目的, 而只是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手段。那么, 如何合理规制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规避高等教育改革风险和负面效应, 是决定改革试点成败以及在更大范围内顺利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
(一) 打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体制性约束”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发展理念的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当前, 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的引导下, 各省市高等教育、高校的改革试点异常活跃, 形式各异。但值得指出的是, 在区域或地方以及各高校的改革试点中, 试点改革目标的体制合法性问题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 《教育规划纲要》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预设了广阔空间, 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又要受到现行的行政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框架的约束, 不允许在现行的体制框架外擅自行动。从各地出台的许多改革措施来看, 往往超出了现行体制框架的规定, 表现出某种无序甚至“非法”的特征, 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改革理念与现实体制的冲突, 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遭遇到的现行体制制约的尴尬。[10]
从改革背景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在“去行政化”步履维艰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的。那么,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应当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 还是可以跳出现行体制规定, 予以逾越和超前?对于这样的困惑,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可以有两种路径:一是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限定在既定的体制框架内, 排除任何超出框架的改革措施, 实际上这只能是“零敲碎打式”的改革, 很难出现系统的制度创新;二是突破现行制度框架, 进行“伤筋动骨式”的改革。实际上, 在这两种二元对立的路径之外还有“第三条道路”, 就是开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特区”, 这一方面可以打破现行体制框架的束缚, 给予试点地区和试点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赋予“非法”改革以合法性, 另一方面政府仍然需要加强对改革试点的指导和监督, 并将试点改革纳入整体改革规划之中。可见, 如何突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体制性困境与悖论”, 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试点改革必须面对的难题。
(二) 由高等教育“试点特色”走向高等教育的“整体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 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目的就是保持优势、形成特色,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计划”既隐含着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同质化”问题的担忧, 又寄托着对高等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深切期待。从近期来看,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主要是靠优惠政策、集中投入、制度创新来推动的, 但从发展趋势来看, 单靠外力拉动和政策刺激的改革很难持久。同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 试点区域或高校的最初政策优势会逐渐消失。那么, 如何以“点”带“面”持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 进而形成高等教育的“整体特色”, 就成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根本目标导向。
当前, 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革, 特色发展、自主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 要建立必要的考核评价机制, 监督试点高校切实推进改革, 有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 自觉提升改革的责任意识、自主意识, 切勿将责任变“荣誉”, [11]杜绝“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 及时总结、推广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 充分发挥试点的引领示范作用。实践中, 不仅试点高校的特色需要系统化, 还要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特色化水平, 着力把“特色试点”转化为“特色高校”, 然后再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特色”。当一所高校被确定为试点单位时, 首先考虑自己的原有优势是什么, 其次是促进特色发展的政策是什么, 再者是如何根据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特色、扩展特色。
(三) 建立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责任协同机制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始超越单纯的自上而下单纯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模式, 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已经成为上下联动、多元利益主体参与的系统工程。实际上,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是教育行政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社会以及用人单位之间利益博弈的过程。高校和地方政府争取自身权益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同时不断推动政府主管部门放权, 要求给予高校或地方政府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社会或用人单位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开始自觉参与高等教育改革或人才培养过程;高校内部基层学术组织或广大师生也希望有更多的参与决策以及维护自身权利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在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同时, 建立必要的责任约束和利益驱动机制, 是高等教育改革试点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从改革试点的未来目标来看,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下放办学权利, 切实转变职能, 由“控制”和“管理”向“服务”和“协调”角色转变, 地方政府要切实发挥对所属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统筹管理与监管职能, 形成权责结合、分工明确的两级政府管理、监督、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同时, 在国家或地方政府层面, 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责任分担机制, 以便更有效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对社会或用人单位而言, 关键是要通过建立政策引导、激励约束机制, 调动社会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性。值得指出的是, 归根结底高校是高等教育试点改革的执行主体, 任何改革目标只有落实到学校层面才有可能达成。因此, 高校自身要切实增强改革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真正进行实质性的而不是形式主义的改革。
注释:
[1]王寰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何成效不足[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4) :30.
[2]教育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答记者问[EB/OL].
[3]邓大才.论制度变迁规模与变迁方式的组合模式[J].湖南社会科学, 2004, (1) :172.[4]李江源.论教育制度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11) :5.
[5]林毅夫, 蔡, 李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道路[J].经济研究, 1993, (9) :3.
[6]李江源, 姜园.官僚机构:教育制度变革的主体[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7) :109.[7]张应强, 彭红玉.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地方政府竞争与高等教育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12) :1.
[8]唐景莉.形成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N].中国教育报, 2011-03-05.
[9]王寰安.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何成效不足[J].高等教育研究, 2004, (4) :30.
[10]贺祖斌, 等.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EB/OL].http://www.hie.edu.cn/fzqs/news.asp?new=1642,
[11]熊丙奇.教育改革试点高校:勿将责任变“荣誉”[N].深圳特区报, 2010-12-08.
责任编辑:云蒙责任校对:云蒙
Theoretical Frontier理论前沿
P15高等教育改革试点与高等教育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高等教育发展始终与高等教育改革密切联系在一起, 高等教育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在高等教育改革方式选择上, 以点带面、试点先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典型特征。当前, 高等教育改革试点开始突破以往由政府主导的行政命令模式, 呈现出上下互动、多主体参与、点面结合的制度创新趋势。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打破高等教育改革试点的体制性约束, 推动形成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特色, 建立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责任协同机制, 实现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发展。
P24中国大学理念趋同的层次分析
中国大学的发展存在同质化或曰趋同现象, 其中, 大学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趋同。大学理念趋同是否合理, 不能一概而论, 可使用层次分析法, 从不同的层次意义上考察趋同的合理性问题。本体论层次上的中国大学理念趋同是合理的, 国别层次上的中国大学理念部分趋同也是合理的, 但个性化层次上的中国大学理念趋同则是盲目的, 应该加以修正和完善, 彰显各自独特的大学理念。
关键词:大学理念;趋同;合理性;层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 (2012) 02-0024-06
P30政府与高校契约型关系及体制构建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 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而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契约关系可以看作是其中一种新型关系。目前政府与高校地位不平等、高校办学不自由、交换不公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这种契约型关系的构建, 加快高等教育行政体制重构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将有助于政府与高校构建契约型关系。
关键词:政府;高校;契约;体制
8.美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测量 篇八
一、哈考特评估公司与考试变革
哈考特评估公司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是哈考特教育公司(Harcourt Education,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哈考特教育公司是里德·艾尔斯维尔集团公司(Reed Elsevier Group plc.,总部位于伦敦,世界级的出版社)的子公司。
哈考特评估公司成立于1905年,1970年购并心理学家公司。1995年,为了开发更强的教育评估产品,心理学家公司的教育测试部门正式命名为哈考特教育测量公司。2001年,哈考特教育测量公司被里德·艾尔斯维尔集团公司并购,于2003年重组为哈考特评估公司。
哈考特评估公司目前与美国22个州签订了47个考试合同,其中包括为20个州提供全方位的教育考试服务。该公司为中小学提供的最重要的考试就是斯坦福成就测验(Stanford Achievement Test),作为标准化考试,该考试用于测量美国中小学学生的知识水平。目前,每年有230万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学生参加这一考试。
2003年,哈考特评估公司根据《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对斯坦福成就测验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推出了该考试的第10版(Stanford 10),一种没有时间限制的考试。公司做出这一决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在美国50个州中,48个州要求加强对考试的风险管理,而不是考虑学生的答题速度;(2)如果依照某一标准进行测量,就应该让学生完全展示他们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3)根据一家公司的研究,测试学生的能力比测试学生答对题的比例更重要、更有效;(4)哈考特公司通过对自己开发的限时考试和不限时考试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不限时考试让学生面临更小的心理压力,从而在考试中表现更好。而这恰恰与《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中要求的累积式的基于多个标准的评估相吻合。
这种不限时考试试图给每个学生面对解决各种问题的机会,但并不要求学生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要在每个单项考
试的当天完成即可。
二、考试内容
斯坦福成就测验分为阅读、Lexile阅读能力测量、数学、语言、拼写、听力、科学、社会科学8个部分。
1.阅读测试与LEXILE阅读能力测量
本项测试反映了课程的平衡性、完整性,以及声音学习训练效果。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测试对读音的认知程度,包括解析、声音、词汇和综合理解能力。包括声音与字母测试、阅读综合测试。
声音和字母测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对音素和声音的认知程度,根据近年来对阅读研究的成果,这种测试作为重点还在不断加强。另外,更多的学生还要测试其单词学习技巧和整句阅读。为了了解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此项测试还包括对学生文学修养的扩展测试。阅读综合测试则是测量学生对文学类、信息类、功能类三种作品总体框架的理解能力。在每类作品中,主要就四种理解模式提出问题:初步理解、能够解释、判断性分析、知道和能够运用阅读策略。
传统上,阅读测试注重儿童和年轻作者写的阅读材料,符合国家教育进展评估标准,重点测试学生平衡的阅读能力,采用Lexile测量办法(通过建立的阅读水平量表,测量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阅读相应水平的作品),测试学生阅读水平。在改革后的新版测试中,阅读测试更融合了新的国家标准和各州标准,并通过新题型提供了对早期文学修养的扩展测试,扩大了词汇和整句阅读的测试群体范围,并在4年级继续测试语音。新的考试还将文学类测试作为重点,让学生更多展示阅读策略,并增加了诗歌、多文化题材的阅读测试。
2.数学测试
本项测试根据新的“美国全国数学教师委员会学校数学大纲及标准”和各州的标准设计考试内容。包括数学运算、图形、关系、代数、几何与测量、数据、统计、概率、在交流和陈述中切入问题、估计、数学关联、合理性及问题解决等。
此项测试不仅符合全国教育进展评估标准,测量学生运用数学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改革中还根据知识群测试,增强了分数的可解释性。
3.语言测试
此项测试测试学生运用有效写作原则达到的效果,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通过运用词汇、句子,完成作文。
传统语言分测试(称为A表)测量学生在三个不同部分对整体结构和印象的把握能力:第一部分测试语言结构,包括大写、标点、用法,通过类似真实编辑任务的问题进行测试;第二部分测试学生对语言的印象,即学生对句子结构的理解。第三部分则是直接测试学生的写作能力。
新的综合语言测试(称为D表)替代了写作过程测试,它通过测试学生的预写作、作文、编辑真实题材的任务,达到测试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4.拼写测试
单独的拼写测试是基于每个年级语音和结构的教学大纲进行的,从2年级开始,拼写内容主要根据真实题材,因为这里面的词汇具有上下文的联系。从3年级开始,增加“无错误”选择。研究发现,学生最常见的拼写错误是拼错。
5.听力测试
在第10版测试中,听力测试主要是评估学生听力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在听力词汇测试中,测试学生对口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一般含义。听力理解则是测试学生对课堂外听力的指定内容和问题的理解。
听力理解测试同时与阅读能力测试并行。运用文学类、信息类、功能类的材料,这一部分的听力测试也测量同样的理解模式,包括理解、解释、判断性分析和策略运用。
6.科学测试
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自然科学的教学大纲要求,在斯坦福成就测验第10版中都有体现。这项测试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初步对科学的理解,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科学测试包括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因此,学生必须运用合理的技巧,通过测试找到答案。这些技巧包括估计、作简单计算、寻找范式、观察、认识因果关系、读懂标准仪器、描述结论。所以,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基础概念和技巧,这有一定的挑战性。另外,在2年级前,环境科学测试包括科学和社会科学,考察学生对自然和社会世界的经验。
7.社会科学测试
社会科学测试是测量学生关于公民形成的最重要的方式。
斯坦福成就测验第10版中,历史知识测验重点是美国历史、西方文明史、以及非西方人民和社会分享互相依存的世界。地理知识测验包括五个主题:居住、位置、人与自然、迁移、区域,以及生活地理。政治科学测试包括对
美国政治体系的基本理解。
三、对考试分数的解释
哈考特评估公司在设计考试时认为,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特质,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可能拼写不好,但数学可能出类拔萃。因此,当一个学生进入某个班级,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知道他们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
教师做出的很多决定都会影响孩子的教育,如讲授知识的顺序、教学活动、采用的教材、组织学习的方式等。因此,教师必须经常评估学生的进步。学校也需要知道教学成果,并据此对教学设施、时间、人员以及其他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帮助学生在未来更好学习。通过标准化测试,学校和教师就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
当然,很多信息可以在教学过程得到。但标准化测试却能提供额外的重要信息。由于斯坦福成就测验是以正态模型为参考的成绩测验,这意味着马上就可以知道学生在全国同一年级参加同一考试学生中所处的位置。
每次考试结束,学生家长都会收到一份成绩表,包括对学生成绩的分析报告。成绩表包括四个方面的指标:
1.年级等值
这是一个大概的数据,表现的是这个参加考试的学生成绩(百分点、九分制、正态曲线位置)达到了相当于几年级的水平。因此,得分5.2的学生并不一定就是5年级,而是表示他的成绩相当于达到了5年级第二个月的水平。
2.百分点排序
这个指标比年级等值提供了更多、更精确的信息。百分点排序说明了一个学生在所有参与考试的学生中高于百分之多少的学生。例如,一个学生得分85,不是说这个学生答对了85%的问题,而是说明这个学生的成绩高于85%整个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成绩。百分点每年会略有不同,得分97和94并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不同。百分点与九分制直接相关,都是基于正态曲线分布。
3.九分制
这是另外一个重要指标。由于百分点会有些微变化,您就应该了解学生的哪一部分成绩发生了变化。九分制从1到9记分,如果一个学生的成绩每年都是一样或提高,说明这个学生表现正常或正在进步。如果九分制成绩降低了,就要注意了。
4.正态曲线等值
这一测量数据告诉家长学生在正态曲线中的得分,50%是平均值,相当于九分制的5分。中值以上的一个标准偏差为84%(九分制7分),中值以下的一个标准偏差为16%(九分制3分)。
除了这些指标之外,考试公司还会对成绩单附上一个简单的评语,告诉家长孩子成绩与往年相比的变化情况。这样,家长和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内容,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的指导。
同时,学区和学校也会受到考试公司关于此次考试该学区、学校学生的成绩分析。以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独立学区为例,该学区每年要花费200万美元,约有14.4万1-11年级的学生参加斯坦福成就测验,考试公司会在每次考试后对学区的考试成绩进行全面的分析,指出长处和不足,引导学区或学校改进教学。
四、启 示
美国的这种考试体制、考试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斯坦福成就测验集中体现了美国这个社会的特点,将政府、教育、社会比较有机地融为一体。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通过后,各州政府、考试公司迅速做出反应,斯坦福成就测验第10版就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哈考特公司有针对性地调整了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运用《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中对各州政府提出的要求,拓展自己的考试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分工与协作,可以看到政府、学校与商业公司(社会)之间的联系。他们通过契约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学校教育和下一代成长服务。
第二,考试内容紧贴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性是美国教育的特点。但是,学生基础知识不足一直是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弱点。《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大大推动了美国中小学对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全州性的考试,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学生知识的测试,让学生的发展更为均衡。由于考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水平在全州乃至全国的排名,每个参加考试的学校对考试都极为重视,在考前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考试辅导、会给家长一些提示,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从上面的考试内容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美国中小学教育内容很广,考试的内容也很广泛。而在考试过程中注重问题的解决、推出无时间限制的考试,更以科学的方法让教师不去搞“应试教育”,而专心致力于教学。同时,考试也为美国社会所推崇的“个性化教学”服务,通过学生的成绩单,教师和家长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辅导。
第三,科学的考试方法可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哈考特公司作为专业的考试公司,对考试有着长期的研究和实践。1921年开始,该公司就以心理学公司为基础发展起来,并在1976年兼并另外一家公司的教育测试部门,积累了丰富的考试经验和研究成果。有这样背景的公司客观上为考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提供了保证,可以比较有效地测量学校教育的效果,由于其考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具有时间上、空间上的可比性,可以让每个学生、每所学校更好地了解其在整个国家教育中的位置、更好地把握教育和学习的方向。
作者单位 中国驻美国休斯敦总领事馆教育组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推荐阅读:
基础教育期刊11-09
中学基础教育12-14
基础教育为学生打基础10-20
第一章教育基础07-24
教育基础调查报告09-04
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08-11
当前基础教育热点问题10-22
西安基础教育现状分析10-31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11-25
基础教育经费审计调查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