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茶马古道茶文化游

2024-07-20

打造茶马古道茶文化游(精选4篇)

1.打造茶马古道茶文化游 篇一

一个风和丽日的上午,我们来到云南省丽江古城游玩,今天,我们的行程是游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古代商人运输茶叶的必经之路。它的历史非常悠久,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路的两旁长满了美丽的向日葵,因为刚刚下过雨,路非常难走,我和妈妈骑在马背上还差一点滑倒。大家可以想一想,以前的科技不发达,只能靠马来运输物品。条件是多么艰苦。赶马的老奶奶告诉我们骑的马叫‘金枝猫’,一个好听的纳西族名字。它今年五岁啦,还没有我大呢!我还向老奶奶请教了马的语言。“哇”就是停下来;“耶”就是快一点;“靠”就是靠边走,我学着老奶奶的样子,想让金枝猫靠边走,可金枝猫就是不听我的话,老奶奶说它不愿靠边走是因为旁边的路很脏,马也会挑好路走,看来金枝猫很爱干净!

从马背上下来,我们坐上了游船,准备游览拉市海,拉市海的面积很小,水面上漂浮着水草。我们的船夫是个地道的能歌擅舞的纳西族人,他一边划船一边唱着山歌,在他的歌声中,我们结束了一天的行程。

2.打造茶马古道茶文化游 篇二

发现茶马古道

1987年7月,云南大学的年轻教师木霁弘和他的大学同学徐涌涛一起到金沙江边考察方言,在和当地人的聊天中,听其中一个人说他曾赶马到过印度。他们要亲眼看一看这条路。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他们来到塔城一条石板铺就的道路上。这条小道仅有一尺多宽,据说顺着这条古路可以从维西走到德钦,再从德钦进入西藏,然后到达印度。但当时他们不太相信,这条不起眼的小路能通向遥远的印度。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叫塔村的地方,那里的历史遗迹让他们开始重新思考古道的问题。在唐代,吐蕃和南诏的军队曾在塔村进行过几次大的战争,贞元十年(794年)正月至三月,南诏不失时机地突袭了神川铁桥,摧毁了吐蕃在神川的大小堡垒,迫使吐蕃势力退出南诏,守居在神川以北今云南迪庆州中甸、德钦及川滇边界一带。战争结束后,南诏和唐朝军队把铁桥熔化,铸成了一个铁柱以表奇功。木霁弘他们看到这些历史遗迹时,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疑问: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必然会耗费大量的兵力,那些参战的士兵是怎样到达这里的呢?是不是真有一条神秘的古老通道?

木霁弘想到了传说中的“南方丝绸之路”。

公元前138 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大月氏,在大夏见到了筇竹及木棉布,经询问得知,西亚有一条商路经身毒(印度)通往云南和四川。张骞被囚十年之后,回到汉朝,向汉武帝禀报了西域诸国的各种情况,并告诉他,汉域版图中的云南及四川同印度、波斯有着商贸往来。张骞推测的这条蜀身毒道(云南、四川通往印度的古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一些学者称作“南方丝绸之路”。但木霁弘和徐涌涛认为,丝绸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大西南同外界商品交易的主体。然而,在西南地区,什么才是这条古道主要的贸易商品呢?木霁弘在采访当地的一个叫松秀清的老人时了解到,中甸现在还流传着茶会的古老习俗。茶会就是一个以茶为媒,男女青年一块唱歌跳舞的聚会。“既然当时是拉茶赶马的,我们能不能叫茶马之道?”木霁弘后来回忆说。

通过对一些史料的研究,他们认定,在历史上的确存在一个专门进行茶叶贩运的贸易通道,而他们所见过的小道正是这条通道的一部分。随后在一本书的序言里,他们第一次提出了“茶马之道”的说法。然而,这种说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

1990年7月,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王晓松、李林、李旭6个年轻人,拿着从中甸县志办申请来的6000元经费,带着一队马帮,牵着猎狗,从云南中甸北上到西藏昌都,再向东横穿横断山到四川康定,最后回到中甸。他们要印证茶马之道的真实存在,并在沿途进行一些学术考察。

他们这次行程经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考验,随时都要面对死亡的危险,深山的洞穴中、陡峭的岩石下,一堆堆白骨,提醒着他们行走此路的艰难。最后,他们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步行两千多公里,翻越几十座4700米以上的大雪山,跨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数十条激流险滩,对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语言文化作了系统的考察,收集记录了近百万字的资料,拍下了3000多张纪实照片,录下上百盘民间故事和音乐磁带,采集了上千个实物标本。

考察结束后,他们把亚洲大陆上这条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命名为“茶马古道”,而他们则被人称作“茶马古道六君子”。那么,这条存在了千余年的中国西南贸易通道是怎么形成的呢?

征服了世界屋脊的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主要的线路有两条:一条是从云南的思茅、普洱等地出发,向北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的邦达、昌都、洛隆、林芝、拉萨,再经由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向西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它们的起点都是盛产茶叶的地方,主线的沿途还会延伸出无数支线,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滇藏川大三角区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其实,很久以前,中国西南大三角地带的人就已经通过山间古道互相来往了。这里的地理情况十分复杂,山道险峻曲折,货物的运输只能靠骡马、牦牛驮和人背的方式,于是,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地区之间出现了很多靠人和马的脚力踏出的马帮古道。

在这些马帮古道上运输的物品,除了丝绸、蜀布以外,最重要的物品就是盐。盐作为人们常年生活的必需品,并不是每个村寨都有能力自己开采,很多村落都必须到很远的地方去获取,因此,以某个盐井或盐的集散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盐运马帮古道就形成了。

大约在唐代,茶传入藏族地区。据《藏汉史集》记载,松赞干布之曾孙都松芒波杰说:“在我患病期间不思饮食,只有饮用小鸟衔来的这根树枝泡的水比较奇妙。它能养身,是一种治病良药。” 从中可以看出,茶在传入藏族地区后,最初是被当作保健药物使用的。

到了唐末,茶逐渐成为藏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与藏族人的饮食结构有关。藏民在高寒、缺氧的气候下,为了御寒,日常所吃的多为牛羊肉、糌粑、奶制品等油脂重、不易消化且缺少维生素的食物,而茶叶成分正好弥补其不足,起到了提神化食的作用,也就是所谓的“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藏族形成了对茶的全民依赖,一句藏族谚语最能反应出藏族对茶的依赖到了何种程度:“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意思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命”!

但最大的问题是,西藏地区本身并不产茶,只能通过贸易获取。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河西及青海日月山一带就已经开始茶马互市,茶叶被大量运往藏区。藏族人对茶的依赖使马帮古道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满足西藏地区的人们对茶的常年需求,那里的人必须穿越横断山向茶叶生产地远征,茶马古道最终形成。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中,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时代久远的古道遗迹,如众多的摩崖石刻、玛尼石堆,甚至石头上都有很深的马蹄印和拐杖的痕迹。

而这条古道上的通语西南官话则从语言的角度见证了茶马古道当年的繁荣。“六君子”在当年的考察中发现,横断山深处一些极为偏僻的山村和草原,如加郎村,那里的老百姓对内地知之甚少,但其中一些人却能讲一口娴熟的西南官话。西南官话能在茶马古道上形成通语,只有在古道上的马帮足够多,语言和文化得以深刻接触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一句“你喝了没有”,可以从云南、四川一直问到西藏,甚至是尼泊尔等地的人都能听得懂。

一座“活着的茶马重镇”——丽江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总行程在万里以上。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走完全程。古道沿途的很多商品集散地、中转站就成了滇川藏各地马帮行走茶马古道的起点或终点,如丽江、拉萨、雅安、昌都等。其中,丽江古城因保存最为完好,被誉为是“活着的茶马重镇”。

丽江位于滇川藏的交接点上,“踞全滇之上游,通巴蜀之要塞”,“外控蕃藏,内敝滇西”,“自内地入藏,必以丽江为正路”。历史上的滇川藏贸易及宗教、民族文化等的交流都在这里汇集。据《三国志》记载,早在汉、晋时期,纳西先民就同巴蜀汉商交换布、帛和盐、铁、畜产品;唐、宋时期与西藏吐蕃及南诏大理国的交往更加频繁,《云南志》中有博易三千二百只大羊的记载,在被誉为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里,也有“‘聪本(藏商老板)马帮九兄弟,赶着九十九个驮子来”的记述;到了元、明和清初,丽江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市场上充斥着从各地赶来的和在本地做生意的马帮。

从清初开始,经济逐渐发达起来的纳西族地区与邻近藏区的物资贸易十分兴盛。清嘉靖年间,丽江纳西族中的“藏客”崛起,开始大规模前往西藏经商。从那以后,丽江人就把那些赶着马帮前往西藏做生意的人叫作藏客。很多纳西商人到藏区经商,以专销内地茶叶、丝绸、铜器皿为主,较大的商号有牛家的“裕春和”、赖家的“仁和昌”、李家的“永兴号”等,后来发展到30多家。到抗日战争时期,丽江在茶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户达1200家。

与此同时,西藏及各地的商家也纷纷到丽江设店开号,丽江逐渐成为各路马帮的中转站,在这里,大多数商号和马帮能办好一切所需的货物。据《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初步统计,当时每年来往于丽江、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二万五千驮之多。

3.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篇三

柳永之所以往往怀有一种“失志”的悲哀,盖由于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响,而曾经怀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则又因天性之禀赋而爱好浪漫的生活。当他早年落第之时,虽然还可以藉着“浅斟低唱”来加以排遣,而当他年华老去之后,则对于冶游之事既已失去了当年的意兴,于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后,又增加了一种感情也失去了寄托之所的悲慨。而最能传达出他的双重悲慨的便是这首《少年游》小词。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在长安古道上骑着瘦马缓缓行走,高高的柳树秋蝉乱嘶鸣。“长安”原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前代诗人往往以“长安”借指首都所在之地,而长安古道上来往的车马,便也往往被借指为对于功名利禄的`争逐。不过柳永此词在“马”字之下,所承接的却是“迟迟”两字,这便与前面“长安道”所可能引起的争逐的联想,形成一种强烈的反衬。而在长安道上词人之“马”之“迟迟”行走,则既表现了词人对争逐之事灰心淡薄,也表现了一种对今古沧桑的若有深慨的思致。秋蝉的嘶鸣独具有一种凄凉之致。“蝉嘶”之上,还加了一个“乱”字,如此便不仅表现了秋蝉声的缭乱众多,也表现了被秋蝉嘶而引起的哀感的词人之心情的缭乱纷纭。至于“高柳”二字,则一则表示了蝉嘶所在之地,再则以“高”字表现了“柳”之零落萧疏,是其低垂的浓枝密叶已经凋零,所以才显得树的高。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上阕后三句是说,夕阳照射下,秋风在原野上劲吹,我举目远望,看见天幕从四方垂下。写词人在秋日郊野所见之萧瑟凄凉的景象,飞鸟隐没在长空之外,夕阳隐没更在飞鸟之外,值此日暮之时,郊原上寒风四起,天苍苍,野茫茫,词人双目望断而终无一可供投止之所。

词的上半阕是词人自写其今日之飘零落拓,望断念绝,全从外界的景象着笔,而感慨极深。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下阕前两句是说,归去的云一去杳无踪迹,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写对于过去的追思,则一切希望和欢乐不可再得。对于柳永而言,他过去的愿望和期待都已经同样落空了。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末三句是说,冶游饮宴的兴致已经衰减,过去的酒友也已经寥落无几,现在的我已经不像以前年轻的时候了。末三句写自己今日的寂寥落寞,志向和意愿一无所成,岁月流逝,只剩下“不似少年时”的悲哀和叹息。

4.广发游海洋:重点打造中间业务 篇四

在今年5月份开始监管层推动券商搞创新,且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红利。游海洋带领管理的营业部寻找新的出路,建立特色的投顾服务,突围营业部经营困局。

游海洋的目标是要改变营业部单一炒股的形象,将营业部转型为财富管理服务,让客户能享受到全方位的资产管理配置。

“创新最重要的是能够改变券商现有的收入结构。如果不创新,券商将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游海洋说,“至于营业部的出路,有两条路:一是寻找新的收入来源,即加强中间业务收入;二是转型财富管理,但后者是基础。”

目標打造财富管理概念

记者:由于行情低迷,交易量萎缩,佣金率降至很低的水平,券商佣金收入大幅度缩水,有些营业部甚至发生亏损,你们营业部是怎样应对,有什么样的改变?

游海洋(简称游):影响佣金收入要三个变量:资产、交易量、佣金率。交易量靠天吃饭,能改变的只有其他两个变量,怎么提高?很多券商的选择是发展投顾业务,提高佣金率,广发的选择也是如此。但是要从中杀出一条路,关键要提供特色的投顾服务。

记者:如何理解投顾,具体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游:在我看来,真正的投顾,所要打理的不只是客户放在股市里的钱,而是客户全部资产。投顾的目标是财富管理。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的员工除了学习客户经理应该掌握的理财师课程,而且还要掌握福利与退休规划、税务与遗产规划、保险规划等多项业务知识。

财富管理讲的是“将最合适的产品销售给最合适的客户”。适当性落到实处,并不仅仅提示风险,或者填个风险表格应付一下了事,而是真正了解客户。

记者:投顾服务,被作为应对佣金下滑的方式之一,目前的收入怎么样?

游:有两种收费模式,一种是收投顾费用;另一种是提高佣金率。但是就目前来讲,在券商中开展的范围并不是很广。

这类服务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见到效果。不过收费的前提,提供的产品要有价值,服务得好,就能收到钱,要不客户会流失。就像银行的金卡、银卡客户能够收取不同的年费。

重点发展中间业务

记者:银行有中间业务收入,也是其转型发展的方向。你也提到营业部要有中间业务收入,包括哪些?

游:营业部要转型,不能仅靠交易佣金,最好的一个选择是卖产品。过去,大家都知道营业部就是一个炒股票的地方,并不知道营业部里也有债券、固定收益产品、回购、信托、私募基金、PE、IB、港等等产品,甚至可以做市值管理、私募债、新三板等业务。业务链非常全面。

记者:营业部发展中间业务,你们的优势在哪儿?

游:除了上述提到的贴心投顾服务,我们的一大优势在于销售能力强。譬如基金销售,广发证券的销售能力就比银行强。前段时间,沪深交易所推出的ETF产品,广发销售得非常理想。

广发营业部在产品销售上,不是强制的,每家营业部都有自主权。说实话以前公司也有派任务,但现在正在转变。因为客户的需求是有特性,服务要有差异。如果只为卖产品,伤的是我们的客户。

记者:目前中间业务收入占到营业部的收入比例能有多少?

游:扣除佣金收入和融资融券收入,营业部非产品收入比去年相比有跨越式的增长,相信经过一段客户的积累期后,中间业务收入会有质的飞跃。

创新大会后,多家财经媒体报道今年监管层会出台金融产品销售对于证券公司营业部开放的措施。如果真正实现了全面开放,证券公司营业部可以销售保险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及信托产品等,中间业务收入会更上一层楼。

三项优势创新业务

记者:你刚才提到营业部很多创新业务,目前优势的项目有哪些?

游:一是市值管理。机构客户有大量的限售股,或者尚未解禁,或者无法直接卖出,放着产生不了价值,我们可以帮助客户进行市值管理,每年给客户提供预计7%-10%左右的收入。在客户需要减持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客户进行大小非减持,帮助他们寻找最优的解禁窗口。

二是新三板业务。虽然营业部没有签字权,但是营业部作为所有业务的终端,会接触到大量的客户。客户有新三板交易或者挂牌的需求,我们会找公司的投行人员来进入项目,积极协调各部门相关接口人员共同完成项目。其他类投行产品,包括私募债、IPO需求,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营业部业务范围。

三是融资融券。运行两年多以来,融资融券已经不能算是新业务,今年的收入大概占总收入的10%,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融资融券的收入。预计在转融通推出后,收入比例还能上升到10%-20%。

上一篇:高效教育下一篇:银行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