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议论文

2024-08-12

幼儿教育议论文(精选14篇)

1.幼儿教育议论文 篇一

浅议幼儿礼仪教育的途径

摘要: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由此可见礼仪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

中华民族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美誉,现代社会更离不开礼仪,(如:求职、商务谈判)礼仪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礼貌的简单层次,更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所以无论是从弘扬传统还是从适应现代的角度看,幼儿礼仪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幼儿礼仪教育的常用途径。

一、开设专门的礼仪课。

所谓礼仪课就是教师围绕某一礼仪知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幼儿以上课的形式学习礼仪。比如:坐的时候要端正,公共场所走路说话要轻、咳嗽打喷嚏打哈欠要用手遮挡等这些基本礼仪可以通过上礼仪课的形式让幼儿掌握。在上礼仪课时教师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故事启迪法,就是让幼儿在故事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学习相应礼仪。如:通过三只熊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小姑娘未经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的许可动它们的东西是不礼貌的行为。(2)行为辨析法。该方法指教师根据社会认知冲突理论,设计问题和问题情境,让幼儿在对事件的评议中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从而迁移正确的经验。比如:教师可以将幼儿生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和好的习惯用DV或图片形式记录下来让幼儿讨论。(3)示范演示法,是指教师根据礼仪训练的内容要求,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行为,为其树立行为榜样。如:教师通过示范演示法指导幼儿如何打哈欠(需用手遮挡)。(4)情境表演法,是指教师为幼儿创设主题情境,让幼儿通过情境演练,获得并强化第一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教育内容的复习、运用和巩固,是对幼儿的综合考察,促进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在娃娃家中模拟待人接客的场景,让幼儿在情境表演中学习待人接客的礼仪,效果就非常好。

二、潜移默化地渗透教育。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仪教育是长期养成的过程,如果仅仅靠礼仪课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可以尝试以下途径:1)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比如:入园时要求幼儿仪表整洁、进园主动与老师、同伴打招呼、与父母说再见;游戏时要谦让、互助;进餐时做到文明用餐、讲究卫生、爱惜粮食等。2)随机教育。如:派幼儿去其他老师那里拿教玩具、去传达室向爷爷拿活动室钥匙等。通过在这些活动中的反复练习,使幼儿的礼仪行为在真实的情境中获得知、情、行的统一。3)通过环境渗透。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可以将礼仪教育内容渗透在优美的物质环境中。例如:在孩子经常出入的门口、楼梯走道等醒目处设计具体化、情境化、具有暗示性的文明礼仪宣传语;在楼梯上下靠右走的地

方贴小脚图案等;在卫生间贴温馨提示语,如“小心滑倒”“节约用水”

“轻轻打开水龙头”“轻轻甩三下”等。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除了物质环境外,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重视精神环境的创设。教师要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以自身文明的语言、行为和高雅的风度、气质给幼儿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家长参与礼仪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幼儿园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在幼儿礼仪教育中我们引导家长也积极参与,鼓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加强幼儿礼仪教育,并做到以身示范。例如: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园栏等形式具体明确提出家庭礼仪教育的内容,如:家长应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外出做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带幼儿逛超市和美发店等服务场所时进行公共场所礼仪教育。

四、节日活动开展礼仪教育。

节日活动是开展礼仪教育的很好契机,教师可以利用节日活动对幼儿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亲人的教育。如:通过春节主题学说拜年的话以及待人接客的礼仪。

2.幼儿教育议论文 篇二

陶行知先生曾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实践证明,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素质。只有具备创新素质的创新型教师,才能担当起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但是,目前在我们的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的创新却存在问题。一份有关教师(包括幼儿教师)创新素质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回答“对自身创新素质是否满意”时,仅有11%的教师回答“满意”;在回答“是否想过结合自身教学搞些发明创造”时,只有2%的教师回答“想过”;在回答“开展教师创新素质培养是否急需”时,有41%的教师回答“急需”。这一系列数据提醒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创新素质,还未做好实施创新教育的准备。

针对上文提到的部分问题,幼儿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

一、确立创新意识

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许多事例证明,在幼儿身上闪现的瞬间的创造性火花,正是因为教师不当的教育方式才被无情扑灭的。幼儿期是人生的初步,也是创造力旺盛、充满好奇心的时期,幼儿的创新思维需要我们及时开发和引导。只有具备以创新为本的教育观念,幼儿教师才会较自觉地摒弃种种狭隘的、急功近利的、违背教育规律和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克服在教育中扼杀孩子创造性萌芽的现象,促使自己的教育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增强创新精神

发明家爱迪生有句名言:“很多生活中的失败,是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当他们放弃努力时,距离成功是多么近。”再简单的创造,在被创造出来之前,也会孕育许多的失败。许多人愿意去做比较容易做的事情,因为创新往往是需要承担风险的。不少幼儿教师在工作时照本宣科,跟在别人后面,只知道怎么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对教育创新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创新教育的实现,要求教师不断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凸显出具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教学特色。幼儿教师应该克服幼儿教育创新的困难与阻力,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独辟蹊径地实施幼儿创新教育。

三、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多元型的智能结构,包括具有深刻的认识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思维力、集中的注意力、高效的记忆力、独创的实践力等,体现在幼儿教师的创新教育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一)操作能力。

这是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在幼儿创新教育中,由于幼儿对环境和直观材料的特殊要求,教师必须重视环境的创设和直观材料的制作。只有具有直观材料,幼儿进行了操作,才能开启孩子的智慧,激发孩子进行创造的欲望。并且,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影响,将会使其效率变得很低并且有很大的随意性。

(二)教育监控能力。

新的世纪教师能力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教师的教育监控能力。教育监控能力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这种监控可以分为对自我的监控能力和对教育过程的监控能力。自我监控能力强调的是对自己存在的问题的及时发现与调整,如:在教学过程中概念是否清晰、准确,有无表达不恰当的地方,有无将教师的思路强加给孩子的问题,等等。教育过程监控更主要的是对过程的安排、孩子的反应、教师的作用等方面的控制与调节。

(三)组织与指导能力。

一个好的教育活动的创意,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幼儿教师的创新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但并不是不要组织,相反,这种组织与指导更讲究艺术。如对孩子的语言、动作、表情等都必须是积极的、鼓励的、支持的和富有启发性的。

(四)创新技能。

在幼儿园创新教育中,必然会涉及对孩子创新方法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有创新的技能,懂得创新的方法。幼儿教师在此方面应该提前有所准备,自然地渗透到创新教育的实践中。

四、培养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创新素质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发挥。创新人格指创新精神或创造性个性倾向,是创造性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性保证。它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与一般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创新人格的组成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既有显示个体差异的特征,又有表现有相似的或共同的趋向,由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个人的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事业心。

创新型幼儿教师首先是热爱幼儿和幼儿教育事业的教师。创新是一种十分艰巨的劳动,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人,才能有献身幼教事业的动力,才能发挥创新才能,并从创新劳动中感受到创新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二)强烈的求知欲。

创新型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各种知识应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大胆的探索精神。他们喜欢思考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抓住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线索,并做出不同寻常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行为。

(三)较强的独立性。

创新能力强的人,必须是独立性很强的人,创新型幼儿教师在所从事的创造活动中,不应受习俗的约束,而应该执着地按照自己认为并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想法去做。

(四)较强的自信心。

创新型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对自己的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及自己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具有自信心。

(五)较强的幽默感。

创新型幼儿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只有当幼儿教师具有幽默感,才能很好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出现的不和谐问题,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幽默感起到的是润滑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玉祥.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2]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3.浅议如何做好幼儿教育 篇三

关键词: 幼儿教育;教育行为

1、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技能的发展状况,为他安排适当的活动,即进行必要的外部刺激,帮助他找到兴趣点,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当然,不能使用太困难或太简单的活动和玩具。不要逼着孩子去追求成功,而应该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的愉快。

有的家长一天到晚抓住孩子不放,管头管脚,结果孩子还是成绩不好,品行不端。有的家长看上去不那么管孩子,可孩子挺争气,成绩又好,品行亦好。是什么道理呢?这里起重要作用的有两点,①家长自身素质的影响。②有没有抓住人格健全关键期的教育。

幼儿在幼儿园里也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通过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的指导,幼儿可以更好地学习并通过与幼儿园里许多幼儿的交流,去培养幼儿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使幼儿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和自己所处的环境。

2、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某谢小朋友是我班特别调皮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谢小朋友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游戏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但他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刚开始时他想和这个小朋友玩时通常是去打打她,用力地去抱别人,还有就是去推推他。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和家长告状。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谢小朋友免不了要被小朋友告状:玩玩具的时候,他总是不断的离开座位,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而在抢玩具的时候不小心又碰到了旁边的小朋友,所以,我听到的就是:“老师,谢小朋友抢我的玩具了”“老师,他打到我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拉一下他的手,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通过教育,谢小朋友已学会了如何跟小朋友相处了,打人的情况也少了,家长和小朋友的告状声也越来越少了,而且有相处中我发现其实谢小朋友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不过是调皮了点,往往坐不住罢了,其实老师教的东西他都懂的,他的进步家长都看在眼里,老师记在心里。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是我们的教育宗旨,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吧!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学会放手。小班的孩子是一个比较爱哭、爱闹、爱玩的阶段,而且在这个年龄里的孩子还会尿裤子的。他们的这种行为常常让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小,无意识的行为。其实,经过实践,我发现我们都错了,大部分孩子之所以尿裤子,是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个依赖。

我班的孩子由于是小班的,年龄在2岁半到3岁,可是,都过了半个学期了,我发现班上尿裤子的情况还是频频发生,按照以往的经验,孩子到了下半学期应该有所克制了,能有意识地知道自己要大小便了,可现在这种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呢?终于,经过长时间我对孩子的观察,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像我班上的一个小男孩,中午上床没一会儿就尿裤子了,而且每次都是在他还未睡着时就尿了,每次老师都帮他把湿裤子换掉,可是后来,他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天天都是睁着眼在床上尿了,有时候还站在枕头边就尿了。终于有一天,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就生气地对他说:“你为什么总尿床,有尿为什么不去厕所呢?”但是他的回答却让我感到哭笑不得,他说:“我在家里也是这样的,而且我妈妈有为我准备尿裤,我穿尿裤就不会尿床了呀。”

很明显,孩子就是知道家长一直都为他准备尿裤,而且在家是每次上床都会先穿上尿裤的,所以无论孩子怎么尿,都不会把裤子尿湿,所以即使孩子知道自己有尿,却不愿去厕所。其实导致孩子有这种想法的根源都是因为家长为他们创造了依赖的物品,因此,我建议家长,要学会放手,不要让孩子看到依赖的希望。

总之,作为家长及老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教育就是提供环境。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进展,我们将在环境中不断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为幼儿营造快乐天地,让幼儿徜徉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各种挑战,不断进步,获得人生的幸福。人只要活着,终生都在成长、在学习。幼儿时期的学习生活尤为最重要的,因为孩子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建立在这个时期的基础上,这些决定了孩子以后对人、对事的感受和反应。所以做幼儿教育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杨先明.儿童早期教育与四个现代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4)

[2] 严仲连.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4.幼儿教育议论文 篇四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竞争力也不断增强。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进幼儿园进行教育。但是在实际的幼儿教学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其中包括系教学信任危机。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幼儿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这种现状现状也让家长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1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现状

1.1教育方式上产生了信任危机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中国90%以上的幼儿园都属于私立幼儿园,因而幼儿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存在着诸多弊端。与此同时,对幼儿教育方法的选择,也引起了家长的疑虑。这些私立幼儿园在教学质量上处于薄弱地位,教师素质整体相对较低。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使用缺乏科学性,综合性,从而使教学发展不能适应幼儿的成长需求。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幼儿教育在教学方式上具有信任危机。

1.2幼儿教育在安全方面存在危机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视。但是,随着新闻媒体的不断增多,幼儿校车教育安全问题频频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家长的恐慌,以至于对幼儿教育产生了信任危机。

1.3教育信任危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幼儿教育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启蒙教育,在孩子未来人生成长道路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幼儿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但是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许多幼儿并没有受到公平的教育,由于家庭经济发展情况或者是城乡发展差距,导致幼儿教育中在教学中出现了教育公平失衡的现象,从而使幼儿不能接受到良好的幼儿教育,阻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为幼儿成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而解决幼儿教育信任危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相关部门引起高度重视。

2幼儿教育出现信任危机的原因

2.1家庭的原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与此同时社会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大。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早地让孩子去接受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盲目性从众性。不能结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去进行教育。这种模式不但没有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帮助作用,恰恰相反却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有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因而家长要结合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正确的对待幼儿教育,从而让孩子在合适的时间段去接受教育,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2.2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完善性

近年来,幼儿教育不断被社会关注。与此同时,许多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继而幼儿教育机构不断增多,而这种发展模式对原有的教育机构在办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许多私人幼儿教育机构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把以盈利为目第的理念作为教育机构办学的出发点。这种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教学水平的不断下降,并且私人幼儿教育机构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素质不高等现象,从而与幼儿教学目标相悖而驰。@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教育幼儿教育信任危机。

2.3政府机关监管不力

5.浅议我国城乡教育差距 篇五

摘要:近年来城乡教育差距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经费分配不平等,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明显,城乡学生受教育情况存在差距。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应加大力度发展乡镇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政府应调整教育投资体制,促进教育公平;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加强城乡教师交流;改革高校招生制度,缩小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别。

关键词: 城乡教育差距 教育公平城乡差距

教育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接受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我国近90%的文盲集中在农村,88%的农村劳动力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仅有0.56%在大专及以上,依靠这样的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腾飞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恐怕也是我们目前“三农”问题陷入困境的症结所在。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增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的城镇化都会变得困难重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将成为一句空话。但我国教育制度设计和教育投入机制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农村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城乡教育之间形成了很大差距。

一、城乡教育差距的一些表现

1.城乡教育经费分配不平等。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以政府投资为主,在教育投资体制上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我国义务教育投入资金的筹措、分配主要由地方政府或较低一级的政府负责,中央政府和较高级别的政府只发挥一定的补助作用。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其投入完全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状况而定。结果义务教育这种国民性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难以均衡发展。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省级财政所占比重不断增长,地方(市、县)级财政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县乡财政承担着义务教育投入经费短缺的重大压力。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的情况下,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在我国贫困地区,县乡财力有限、赤字严重的情况十分普遍,最贫困的县财政靠上级的转移支付来维持基本的行政职能的运转,经费大量用于人员开支,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对公用经费的开支少而又少。这严重阻碍了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导致严重的义务教育地区性差异的形成。由于教育经费的紧缺,导致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的配备与城市存在巨大差距。

2.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明显。

209月召开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的制度”,由此足以证明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经济地位存在很大的差距。据调查,以同届毕业、同职称的教师为例,农村教师的工资与本地城镇的工资相差300多元。而工资以外的福利差距更大,农村教师,尤其是县城以下地区的农村教师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班主任津贴等政策性福利待遇普遍不能得到完全保障。近几年教师的收入虽然有所增加,但主要惠及城市教师,绝大部分的农村教师生活依然清贫,此外,农村教师的工资经常被直接或变相地拖欠。

同是站在三尺讲台,同样从事“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城乡教师两个群体的收入及待遇却存在明显的差距。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村代课教师的工资总和只相当于公办教师1年的收入,不及城市教师年收入的一半。一般来说城区教师工资一直以来都是足额发放,而农村教师只能领取应领原额的部分工资,所扣工资没有补偿,并且一般存在延迟发放现象。城区的住房津贴一般都是基本工资的35%,而农村以前根本就没有什么住房津贴。城乡教师配备严重失调,都是以上原因造成的。在城区的实验小学、实验中学等学校的很多教师一星期的工作量平均为6D10节课左右;而很多偏远乡镇的教师工作量大约为15D24节课。我们可以简单地计算一下,6节课与24节课是个什么概念?同样是一天24小时,农村教师一整天的时间都是在教室度过,根本没有时间批改作业、备课、编写计划,哪里还有时间来帮助哪些学困生呢?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导致城区教师资源闲置,而农村教师资源紧缺,不得不以合并班级的方式来解决教师资源不足的窘境。农村与城市师资数量质量的差距导致了学生受教育过程的不平等,进而导致了教育结果的差异。

3.城乡学生受教育情况存在差距。

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后,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并得到均衡发展机会。教育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前提与基础。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或决定结果不公平。以城市学生为基准的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划定,降低了农村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加剧了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长期以来城乡差距、城乡二元对立格局一直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跳出农门,进入城市工作,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就成为农家子弟上学的初衷和为之奋斗的目标,而接受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首要条件。正因为如此,农村家长才心甘情愿地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期望他们能考上大学,实现做城里人的愿望。但是,农村学生要想进入城市,就要通过严酷的高考升学考试竞争。如前所述,由于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在基础教育方面享受的资源有很大的差距,在竞争的起跑线上他们就输给了城市学生,导致他们在公平的高考面前更多地成为失败者。我国高校在地域上分布也不均衡,名校基本上集中在像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全国有名的城市,北大、清华、复旦等全国名牌大学在每年的招生计划中,分配到外省的名额很少,使其他省份的学生被录取的希望很小,如山东、安徽、湖北等省的考生必须比北京、上海的考生多100多分才有被录取的可能。这使农村学生考一个好的学校,找一个好的工作,给家庭和自己摆脱农村困境的期望变得极其渺茫。由于这些原因,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争取大学入学机会竞争力相对不足。据资料显示,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一般高等院校和地方院校,而城市学生则主要集中在重点院校。由于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教育资源的相对落后必然会影响到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势必影响到农村学生走向社会的竞争力,使得农村毕业生要想争得良好的社会待遇和享受较好的文化生活,就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建议

1.加大力度发展乡镇经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农村城市化进程要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依托,现阶段国家要适应世贸组织对农业的需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和科技成果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并按照市场机制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城乡教育差距的缩小依赖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城镇化进程每推进一步,城乡差距就缩小一步,城乡教育差距也会相应缩小一步。

2.政府应调整教育投资体制,促进教育公平。

政府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公平配置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改革财政教育投资体制:实行相对集中的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为辅的财政教育投资体制。这是消除目前不规范的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对教育投资、对各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及实现义务教育公共化的重要手段。建立规范的以纵向转移支付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向落后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实现教育水平均等化;将基础教育经费纳入预算统编,公平配置资源,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使用效益,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财政资金管理;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渠道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筹集制度,形成基础教育投资的多元化。

3.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加强城乡教师交流。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甚至为了鼓励教师向农村流动,农村教师待遇可适当高于城市教师。建议对支付农村教师工资的制度进行改革,由省级财政统一支付基本工资,县级财政支付津贴、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且规定下限上不封顶,省财政和县财政可根据自身财力以及对教师的需求状况进行调整,这样既可以避免拖欠工资,又能促进师资在全国范围内以及县镇之间流动。另外,应鼓励教师到农村,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师定期轮换的制度。

4.改革高校招生制度,缩小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别。

首先,继续改革现行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制度,努力建立起以高校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的新型高校自主招生、独立录取的新体制。其次,在高校收费方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收费方式,如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来源状况来确定收取学费的时间和每次收取的数额;按学分收取学费,一个学分有一定的收费标准,学生按自己所选学分数交纳学费等。第三,适当减免那些来自城市贫困家庭和农村家庭学生的部分学费,同时完善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俭学及绿色通道制度。

三、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意义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就是要实现城乡教育公平,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与体现,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政府必须树立教育公平的理念,把教育公平理念贯穿于教育决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就是提供公平的开发个人潜能的机会,也就是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只要使农村儿童和青年能像城里学生一样从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就等于给了他们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我国农村青少年占全国人口很大的比例,这部分人口健康地成长成才会极大地提高我们民族的人口素质,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村青少年也有了像城市青年那样的教育条件和成长机会及发展机会,就会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种变化,无形之中就化解了无数的社会矛盾,城乡一起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前,中国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关键的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和即将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社会群体利益结构的调整必然会达到相当的程度,必然会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大量的矛盾,中国社会的稳定安全运行面临着严重挑战,而社会不公最有可能加剧社会矛盾。为了防患于未然,为了实现社会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顺利渡过发展的临界点,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就是其中的一环。因此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机构应当重视城乡教育不公的存在,应有目的有计划地着手解决城乡教育不公的问题,从而使教育成为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柱。

参考文献:

[1]张爱梅.关于教育公平的几点思考[J].江苏高教,2003,(1).

[2]张乐天.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3).

[3]苏选良.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教育探索,2003,(2).

[4]章毛平.教育公平与公平教育[J].江苏社会科学,1997,(5).

6.2011高职教育论坛会议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在这美好的金秋时节,在风光宜人的下沙,2011高职教育论坛即将闭幕,在此我代表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各位领导祝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同时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中外朋友们表示诚挚的谢意,向为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高职教育论坛会上,来自国内外的职业教育专家和兄弟院校的领导,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人士,齐聚一堂,共商教育发展大计,共画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共同探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寻求扩大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途径,这次活动取得了成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这三天的会议期间里,大家围绕“推进教育创新,注重内涵发展”听专家讲座、分组经验交流、观摩特色展示,凸显了大会“尊重个性、务实进取”的会风,分会工作必将更稳健、更深远。会议上,×××等领导作重要讲话,称赞了承办方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优质精细服务,并认真探讨了对今后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以及对各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现状的应对政策。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尝试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制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应对策略。

近几年,国家鼓励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关政策相继出台,高等职业院校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招生总量连续几年都超越了本科生,就业率也在逐年提高。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又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为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目前各产业不同程度地面临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引进、掌握、应用、推广等问题,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实验、开发、制造、测试、销售、售后服务等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对实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高涨。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高等职业院校依旧面临着生源与就业两大基本因素的制约,再加之院校自身客观存在各种问题,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共同协商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和殷切的期望。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可以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做点贡献。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高兴而来,满载而归,会后我们将回到各自工作岗位,继续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做出贡献,希望各位代表能够把本次论坛所学所悟所感带回去,将创新的理念、政策成果带回去,做高职教育发展的传道士和实践者,共同将高职教育之路推向更高峰。让我们携起手来,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我们坚信,高职教育之路一定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创造更加骄人的业绩。最后,殷切盼望各位来宾能够一如既往的关注与支持高职教育论坛,我们期待来年与您的重逢。!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现在我宣布,2011高职教育论坛闭幕!

11211039

7.浅议幼儿园班级常规教育 篇七

关键词:常规教育,习惯,幼儿发展

一、常规教育的定义和作用

常规就是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遵循一些规则。幼儿园常规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及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规则。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制约,必须学会遵守规则的约束。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需要遵守的各种规则便是常规。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教师在组织各环节活动时会因分散精力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 幼儿也无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常规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误区

说到常规教育,教师往往会想到让幼儿遵守纪律,常规教育就变成对幼儿行为的约束,教师就是管理者,教师要幼儿怎么做,幼儿就要怎么做。相反地,有些教师一味地让幼儿“自由”活动,而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这样过于放纵幼儿的教育也不是成功的常规教育。另外,家长往往能够看到孩子的优点,却容易忽视孩子的缺点,教师也没有与家长沟通。

三、如何做好幼儿的常规教育

1.无 微不至 ,建好师幼关系

“热爱幼教事业 , 热爱幼儿”, 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幼儿园班主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孩子都是上帝赐给父母的天使,他们都有享受一切的权利,无论他们在家是何种状态和地位, 在班级中所有孩子都是平等的。在幼儿园,班主任是幼儿的“父母”、朋友,幼儿游戏时扮成他的伙伴,与他一起玩游戏;幼儿有高兴的事,就像朋友一样听他诉说;幼儿做错事时,要耐心帮助他克服缺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调动幼儿的主体性,活跃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 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模式,不断提高师幼互动的机会。在教学中以多种形式,诸如个别形式、自由形式,甚至给幼儿留出适当的时间,让他们以不同的组合方式———或集体、或小组、或结队、或个人,展开多种多样的活动。同时要创造愉快、宽松、能动的环境,以及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的氛围和条件, 促使他们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发展。

2.树立榜样 ,给予正面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利伯特在《发展心理学》一书中强调:强化在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方面是最有效的,而强化越及时,则效果越好,反之则越小。因此,宜对孩子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的积极表现予以及时的、阳性的强化,即以肯定、赞扬、奖赏等形式强化。每天,对于一日活动中遵守常规的孩子,要及时给予肯定评价,一颗五角星、一面小红旗、一朵小红花都会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在活动中没有遵守规则的孩子,要给予提示,哪里做得不够好,哪方面还需要努力。另外,幼儿期是最容易养成固定习惯的时期,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喜欢行为的模仿和重复,从小养成某些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

3.家 园合作 ,统一教育观念

班级工作要做得好,更离不开与家长的沟通。不管对待哪一位家长,首先要做到的一点是尊重。在这里,大多数幼儿父母都外出打工或工作,幼儿由爷爷奶奶们负责,我们一是用心做好每一位幼儿的家园联系活动; 二是虚心听取家长的要求和建议;三是利用家园园地,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细则要求,让他们在家督促孩子执行, 切实让家长加入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队伍中,做到家园同步。

4.持 之以恒 ,养成良好习惯

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年轻一代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求知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因此,我们在幼儿日常生活各种细节小事上、各个活动环节上,都要制定明确的规则,想方设法地运用他们能接受的形式,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师要长期要求孩子遵守规则,对幼儿的行为常抓不懈,当幼儿出现违反规范要求的行为时要及时提醒纠正。

5.勤 于反思 ,不断总结经验

老师要不断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实践过程,更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地使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具有更明确、自觉的方向,并尽其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同时使自己的专业素质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更有效地提高,以真正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促进者。

四、结语

8.浅议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篇八

【关键词】说服 良好环境 情感教育 家园共育

一、说服和培养幼儿分辨是非能力

说服即通过讲解、谈话、讲座等方式向幼儿讲解一些简单的道理,帮助幼儿分清是非,辨别好坏,使幼儿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并能用这些道理观念指导自己的行动方法。结合具体实践,以简明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幼儿讲清道理,进而掌握正确的行为标准。如通过讲《小松鼠送伞》《好邻居》等故事,使幼儿具体理解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并明白了互相谦让是一种好品质。谈话即以师生对话的形式,针对幼儿品德教育,诱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的一种教育形式。讨论就是提出问题,让大家开展讨论,在老师引导下得出结论。

二、教师要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文明用语的语言环境

幼儿入园后,大部分时间是和老师同伴在一起。幼儿要有文明举止、礼貌待人等行为是在良好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在幼儿早晨入园第一天起,教师应积极与幼儿打招呼,让幼儿领会早晨入园能微笑地向老师问早、问好是一个文明行为,老师特别喜欢有礼貌的孩子,同时引导幼儿与其他同伴打招呼。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活动时,老师首先要注意文明用语,并同时教育幼儿、同伴之间不许讲脏话,对表现好的幼儿及时表扬,并每月评出文明宝宝,谁说脏话谁就得不到小红花。经过一段时间后,在幼儿和老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文明用语的语言环境,因此,我班幼儿个个都文明礼貌,家长也感觉到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后,非常有礼貌。

三、注重幼儿情感教育

情感是认知的动力,要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必须唤起幼儿积极的情感经验,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少,思维具体形象,情绪易受暗示,感情丰富易激动等特点,幼儿德育要特别注重从情感入手。我们利用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故事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千万不要小看讲故事的作用,它是最能够也是最容易吸引、打动幼儿并能让幼儿受之影响的文学载体。在带班组织幼儿时,每天我都会利用生活中的一些零碎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一个童话故事,而每次讲完故事,我都要和幼儿分享故事带给我们的情感教育。创设各种动态的活动区、活动角。在幼儿开展活动时,我们引导幼儿与人交往,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真实的品行表现,抓住苗头,随机教育,自身言行示范。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勇敢探索,正确对待输赢、诚实勇敢的教育。

四、教育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

我们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感情丰富、易激动等特点,实行“学一点、懂一点、做一点”,力求使教育落到实处。我们要求幼儿来园后先用湿毛巾抹自己的小椅子、桌子、窗台,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给小金鱼喂食,以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关心集体的行为。每天做早操、奏国歌、升国旗,全园幼儿立正、行注目礼,并唱国歌。在大班教师里,开辟了“爱祖国”专栏,教师和孩子一起布置专栏,通过收集、绘制、剪贴、评论、观赏等,幼儿道德认识和情感深化了。平时,我们要求幼儿做到“三轻”:说话轻、走路轻、放下东西也要轻;对幼儿进行遵守公共秩序,不妨碍他人,爱护公物的教育。午餐要求做到“三净”:碗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教育。我们教育孩子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学会的事情坚持做”,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性、自信心、劳动的观点及态度。

五、品德教育渗透于游戏活动中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为喜爱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形式。许多游戏活动都是模拟社会环境、社会角色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也在解决问题或纠纷的过程中,揭示正确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妈妈”要细心照顾“孩子”,“孩子”要尊重长辈;“奶奶”累了,帮“奶奶”捶捶背;“奶奶”病了,送她去医院;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游戏让幼儿懂得了尊老爱幼。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着各种角色,逐步认识并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着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

六、注重家园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品德健康地发展

德育教育要全面,品德教育也应渗透于幼儿家庭教育中,家庭对幼儿品德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家长如何在生活中贯彻德育教育原则,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呢?我们是这样要求的:首先,家长应为幼儿树立品德的榜样。当以身作则,在与孩子相处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去感染影响孩子。其次,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家长要教育幼儿学会关系长辈,为他们分担忧愁,学会分享,为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再次,培养幼儿勤劳、简朴的品质。家长应鼓励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从小培养幼儿勤劳、简朴的品质。幼儿园、家庭要相互一致,根据孩子的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道德修养。

9.浅议青少年普法教育 篇九

浅议青少年普法教育

我国的普法教育通过2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普法教育渗透到全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普法教育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与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普法教育的薄弱环节还较明显。尤其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应该说,在“四五”普法中,各级政府对青少年法制教育较为重视,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构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确保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规范运作。但是在工作运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诸如法制副校长素质不高,讲课内容缺乏针对性,且讲课形式单一。简单枯燥,导致有的学校法制副校长没有切实发挥好应有的作用。由于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一些学校和学生学法的积极性。

针对这一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出发:

(一)法德结合,科学施教。根据中小学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完善和规范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分类施教,增强学习效果。在教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注重把传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意识放在突出位置,结合 1 济源市关心相爱一代工作研讨会征文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教育广大青少年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坚持把在校生的法制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做到计划统一实施,师资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落实,课程统一设置,法制副校长统一配备,实现学校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和法制副校长“五落实”;要把在校生的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体系,把学生学法和遵纪守法的情况纳入学生升学、招生、招工、参军等考核内容。

(三)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运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拓展学校法制教育空间,利用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团课、少先队活动等途径,通过播放录像、电影、歌咏比赛、模拟法庭、旁听审判等法治文化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结合“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开展主题法制宣传教育,采取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故事演讲、法制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课余活动,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趣味性。

(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不断深化依法治校工作。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校的领导机构建设,加大依法治校工作的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坚持每学期举办1—2次法制宣传周,建设好学校法制长廊,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济源市关心相爱一代工作研讨会征文

(五)开展“文明法治学校”创建活动。把青少年法制教育与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有机结合,重视教师队伍的法制教育,使教师在教书育人、依法办事各个方面都能为人师表。通过制定完善各种制度、落实责任,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加强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措施,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和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维护青少年学生的合法权益。

(六)发挥乡镇、社区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作用。要突出法制教育的综合性,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联动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运行机制,努力构筑“三位一体”教育管理网络。建立学校与乡镇、社区沟通衔接机制,依托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将法制教育渗透到青少年的家庭生活。要立足社区、乡镇,结合“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建设和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活动,把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列入社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发挥社区、乡镇在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社会各职能部门要分工配合,协同运作,积极探索建立社会青少年法制教育行之有效的方式和制度,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 3 济源市关心相爱一代工作研讨会征文

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实现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发展。

10.浅议三生教育在中学的开展 篇十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态教育”。“生命教育”,是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的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已深刻认识到德育目标过高、过空,德育内容过于抽象,德育途径方式过于单一甚至违背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真正有效的德育需要贴近生活,加强情感性、加强道德主体。“生活教育”,学校的生活教育从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入手,从教师和学生的走路、吃饭、说话、交往、感恩等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珍惜生活,珍爱生活的家庭和集体,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提倡“珍爱生活,关心他人和集体”;“生态教育”,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根据生态关系的需要和可能,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学校的生态教育必须让师生关注自然,爱护自然,宣传先进的生态知识及保护生态的意义,从生活小事做起,珍惜生态,将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绿色文明建设作为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树立学生和教师的环保意识。强调“珍惜生态,关心社会和自然”。以“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打造出学校的德育品牌。“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以人为本,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实施“三生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帮助广大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那么,如何有效地对中学生实施“三生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中学生对“三生教育”内涵的理解

“三生教育”是一个整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作,“三生教育”真切地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基础,强化创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生。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行为,它以人为本,通过教育的力量,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命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主要包括三方面意思:一是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使三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二是“三生教育”是中学生自我认知和行为的过程。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引导中学生认知、实践。使其变成一种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以往被动的德育缺陷。三是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活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态教育是方向,是目标,是“三生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此所说的生活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教育,而是指人都要为自己的幸福生活、为民族的幸福生活、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教育。

二、教育中对学生实施“三生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

“三生教育”研究旨在结合学校德育教育的案例,联系前沿的德育新理念,作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来抓,是合乎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的。“三生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使个体人转化为社会人,使人真正成其为人的教育,是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教育。对中学生实施“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其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必需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建设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实施“三生教育”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是生命的和谐、生存的和谐。实施“三生教育”对帮助中学生增强爱心、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奠定基础,从小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培养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激情。

三、实施“三生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注意整合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学校教育是实施“三生教育”的主战场,要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开好“三生教育”课,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次还要抓好其他学科的渗透教育,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三生教育”的良好环境;家庭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延伸,要建立健全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机制,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建立家访制度,家长会等形式,帮助家长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家长对“三生教育”理念的认识,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形成有利于实施“三生教育”的家庭氛围;社会教育是“三生教育”的拓展,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支持,形成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的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中学生校外活动的内容,为实施“三生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1.浅议赏识教育 篇十一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曾经一味地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一旦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或某一方面表现不佳,教师和家长就会严厉地批评甚至惩罚学生,而不是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也许,一开始我们这种方法还能产生一点效果,但时间一长,我们发现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种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就拿高一学生来说,他们年龄不大,缺乏足够的自觉性、自控能力和自理能力,思想和身体等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他们的自尊心已经越来越强。而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上同父母已开始有一定的距离,更需要老师的关心、爱护和引导。如果我们一味地采用批评和惩罚的方式去教育,就会适得其反。例如,我们希望学生细心一点,就往往会批评他们太粗心、太马虎。久而久之,一方面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逆反心理会增强;另一方面会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自暴自弃,会觉得自己不管怎么做,老师都不会表扬自己,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目中永远是一个坏孩子,自己天生就不如别人、比别人笨……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双差生谈心,他这样告诉我:“老师,其实我也希望自己好,可老师有时候只知道批评,而不是关心、鼓励我,你们的批评可能第一次会有用,第二次、第三次,慢慢的就没用了,只会让我们学会怎样敷衍老师,逃避批评。老师和我就像猫和老鼠一样。”

认真分析这种现象以后,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管的太死、太多,没有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学生,没有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没有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也就更谈不上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去发展。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引导、教育学生呢?其实,我觉得只要想一下小孩子学说话和学走路的过程,就会发现天底下最优秀的老师是我们的父母。当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家长总是耐心、一遍又一遍地跟孩子说,即使孩子听不懂,父母仍不厌其烦地教。虽然孩子刚开口时口齿不清,但家长们仍然欣喜于孩子已开始学说话,既不会觉得孩子讲话难听,也不会拿他与别人比,更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以后讲话还是口齿不清。而总是坚信:这是才开始,以后一定能清清楚楚地说话。如果孩子说话比别人晚,也会满怀信心地说:当年乾隆皇帝不也四岁多才会说话吗?

我们做教师的在培养学生成才或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不能也贯穿“赏识学生——承认差距——鼓励学生——不怕失败——不甘失败——成功”的教育思想呢?其实,培养学生成才与教小孩子说话是一样的,只要我们同样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学生,承认学生间的差距,因人而异,逐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不断前进,就一定能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健康发展。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信任,看到学生的长处,欣赏他们,以他们为自豪;学会尊重,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谈心,倾听学生心里话。并向他们请教;学会理解,和学生做朋友,进行心灵的沟通,真正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学会激励,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使他们的闪光点不断扩大;学会宽容,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应进行反思,学生有错误时,要耐心对待;学会提醒,对学生的缺点要对事不对人,不能一看到缺点就将整个人都否定了,而应在不伤其自尊心的情况下,鼓励他(她)自己改正。

确实,学生希望我们老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仅是教书的机器;我们应该常给学生一些鼓励,但不要超过其能力;我们不要只看考试成绩。更应看其所做的努力;我们应尽可能严格,但必须保证公正。一句话,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相长,如师如友,保持一种健康、文明的师生关系。

12.浅议幼儿教育中的快乐阅读 篇十二

一、从孩子的角度为孩子选择书籍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 相信大家都有同感:虽然为孩子准备了许多书籍, 但是孩子的阅读兴趣却并不高。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选择他们喜欢的书籍。许多家长从自己的观点出发, 为孩子买了许多识字卡片和少儿唐诗等书籍, 再加上工作比较繁忙, 很少为孩子讲述, 导致孩子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主动学习, 才是最佳的学习态度。想要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首先就要投其所好, 从孩子的角度为孩子挑选书籍, 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孩子喜欢的故事, 比如《哪咤闹海》、《葫芦兄弟》等。只有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故事, 才能激发孩子的听和看的兴趣与主动性。

另外, 在给孩子挑选图书的时候, 一定要注意为孩子选择故事情节简单、画面清晰、重点突出的少儿读物。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 可以鼓励他们将故事, 在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 家长和幼儿教师要认真听, 并给孩子一直认可和鼓励的表情, 藉此来锻炼孩子。

二、创设情境鼓励幼儿活泼阅读

在读者进行阅读的时候, 大脑中会出现书籍描述的画面, 有种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文字的魅力为亲子阅读带来了许多趣味, 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进行故事表演。虽然孩子们的性格不尽相同, 有的点孩子性格活泼、喜欢表现, 而有的孩子性格内向、比较害羞, 但是在与家长共同参与表演的时候, 可以让孩子完全放松下来, 从而体验到与幼儿教师在一起无法体验的表演乐趣, 从而提高孩子的表演兴趣与积极性。

由于幼儿识字少, 他们对书籍的喜欢程度受成人的影响极大, 所以家长在与孩子共同参与表演的时候, 要注意集中精神、声情并茂, 表情要轻松自然, 语速要缓慢, 只有这样才能够感染孩子, 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孩子都具有模仿的天赋, 家长的表演会感染孩子去主动模仿, 从而使孩子喜欢上阅读与表演。

三、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学会与孩子分享感受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对孩子进行快乐阅读教育的过程中, 家长与幼儿教师要注意与孩子进行交流, 分享自己的感受, 同时鼓励孩子参与分享, 说出自己的感受。在阅读之前, 家长与幼儿教师要想办法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激发孩子听故事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 家长与幼儿教师可以与孩子一边阅读一边交流, 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对故事的结尾进行设想, 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在阅读完故事之后, 家长与幼儿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 引导孩子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 参与故事的表演, 以丰富孩子的相关知识。

另外在孩子进行表演的时候, 家长与幼儿教师要注意孩子由于年龄以及语言表达水平的限制, 在讲述的时候会遇到卡壳的情况, 这时候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把故事讲述完, 切忌用一连串的问题提示孩子, 以免吓坏孩子。

四、家长要培养孩子练习手指点读

手指点读虽然看似比较刻板, 但是对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具有极大的作用。想要培养孩子练习手指点读, 首先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每天固定的故事阅读时间, 因为手指点读不但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耐心, 还需要家长与孩子一起拥有一个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每天同孩子按时进行手指点读, 就同吃饭与睡觉一样形成习惯, 才会使孩子逐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选择在孩子睡前的15分钟与孩子一起进行手指点读, 因为在这个时间里孩子的情绪比较稳定, 注意力也相对集中。

在刚开始与孩子进行手指点读的时候, 孩子的手、眼与阅读很难协调, 这时候家长不要着急, 要耐心地指导孩子。家长可以先在讲的过程中, 用手指随着自己讲的速度缓慢移动, 引导孩子的眼睛随着家长的手指移动。然后, 家长可以拿起孩子的手, 随着自己讲的节奏缓慢移动, 引导孩子随着家长的阅读, 手眼协调地随之移动。在与孩子进行手指点读的时候,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语速一定要缓慢, 相关的图画或文字要突出重点语气提示孩子, 这样下一次再进行手指点读的时候, 孩子就能够跟上家长的节奏, 有助于孩子手指点读的顺利进行, 也有助于孩子培养手指点读的习惯。

五、家长和幼儿教师可以与孩子互动提问引导孩子阅读

除了故事书之外, 家长和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互动提问的方式, 帮助孩子阅读一些自然科学类的书籍, 如《恐龙世界》等, 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问题引导孩子充满兴趣地阅读。

13.教育行政工作会议讲话 篇十三

刚才,教育局几位领导传达和学习了市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通报了20__年学校领导班子考核结果,同时围绕三项重点工作及10项常规共性目标对全市20__年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杨华局长围绕“厚重”进行了两个方面的安排和部署,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学校民主管理,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以上通报、要点和讲话,我完全赞同,希望学校要抓好贯彻落实和实施。

第一方面克服教育发展得“平台期”

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式良好,大家有目共睹,在这个群体里工作的每个人都很欣慰、很幸福。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沾沾自喜,要努力破解教育发展平台期出现的问题,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刚才杨华局长讲了“厚重”两个字,这对于破解平台期非常关键。只有以“厚重”的思想、“厚重”的行为、“厚重”的方式,才能使教育呈现可持续发展态势。我想讲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校园文化。近年来,我市校园文化已经形成一定的特色。校园文化不是装修和点缀,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追求中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方式和道德品质,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遵守和遵循。为什么说名校文化不因校长的更换而改变?因为教师已形成了共同价值理念,并用这种理念和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学生,这才是我们要打造和遵循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影响孩子、影响教师、影响整个群体,切切实实形成一种长期的精神积淀。

第二点是“课改”和开放教学。有一句话非常好:“开放办学不是攀高枝,联系高端也不是为了对外宣传”。我们对外宣传“课改”,重点应该是联系高端后实实在在取得了哪些成绩,结合课改是否可行,能否提高我们学业水平,这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进行课改和开放办学的遵循和要求。

第三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么多年我们始终在改、在强调,但校长和教师也都很迟疑。减负不会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反而过重的课业负担,就造成学生倦怠、成绩降低。学生已经会的题,为什么再重做?机械重复的作业,会让学生形成一种逆向心理,大家在这方面一定要把思想放开,我们要用新知识填充孩子大脑。有些东西可以反复练,有些没有必要,所以说从“没必要的部分”把学生课业负担减轻。

第四点是信息化建设。这是咱们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大家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把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应用好、利用好。这与校园文化相似,硬件建设完成后,从哪个方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校际间的交流。因此我们要在这方面多思考、多做工作。而不仅仅是一个学校去努力,信息化建设应该顶层设计、全局统筹,大家应该相互学习。现在信息化手段更新的太快,你刚沾沾自喜的时候,就又有新信息化手段来改进我们教育方式,所以这些都是在工作当中要不断学习和领悟的。

第五点是集团化办学。近年来我们通过集体办学,促进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互联互通,转变了一些薄弱学校观念,帮助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孩子都受益。在这方面我们还要深入发展,不能因为我们校长更换,而改变我们的这种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紧密联合体。我与五中国新校长交流过,国新校长现在做的比铁柱校长在时还要好,这样就对了。我们推行一种模式的时候,我和杨华局长也在探讨,联盟办学效果良好,促进了教育公平。我们在硬件薄弱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用体制和机制来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样的做法要继续坚持,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集团化办学缩小校际间差距。

第六点是宣传工作。教育碎片化的宣传很多,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始终在关注,因为我们教育工作在领导心中占重要位置、很有分量。我们的工作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为什么没把经验总结出来?宣传绝对不是吹牛,是在总结经验,总结经验的同时就是在总结我们思路,也给其它学校提供经验和借鉴。做了的工作,就要把它总结出来,如果不形成体系,其它学校只能看到学校发展的成绩,却没办法学习。总结提炼、做好宣传也是互相学习和借鉴的需要。我们即要干好工作,又要归纳好、整理好、宣传好,才能把我们工作整体提升。让社会知道我们怎么发展教育,给社会一个信心,也给我们一个自信。宣传工作我们必须强化,在碎片化基础上强化系统归纳、总结经验。

第七点是精准扶贫工作。扶贫的一项内容叫教育扶贫,还有搬迁扶贫、脱水扶贫等,这也是国家当前的一个工作,乌兰浩特20__年全面实现脱贫目标。作为全国、全市的一个重点工作,教育在落实好国家政策的同时,还要有亮点,为我市全面实现脱贫,增加一点光环。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涉及到的贫困学生较多,我们要多想办法、多采取措施,通过教育的资助和投入,包括对学生的关心和爱。通过教育改变学生命运,改变家庭的状态和命运。当然教育要显现成绩很难,教育具有周期性,但扶贫工作没有周期,容不得我们等。

第二方面深入抓好“中国好老师”工作。

我们能走进“中国好老师”这个平台,走进这个高端不容易,是我们长期要追求和开展的重点工作。我们要通过这项工作引导我们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钻研教学。我们教师整体队伍是好的,但个别素质较高的老师离开教育队伍时我也很心疼。好教师真的应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一切,用你的思想和观点培养比自己还优秀的人才,那样才能实现我们的价值。我说教师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个别可能还有进一步的发展。培养教师的方法很多,参加培训、校际或教师间交流学习等,校长队伍、教育局机关要给予教师更大的关心和爱护,让教师更热衷于教育事业。都在讲一个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但没有好教师落实校长的教学思想,再好的校长做到,所以说在抓教师队伍建设还要下功夫,让教师热爱这个队伍,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真正把它当成事业去研究、去钻研。

第三个大方面校长队伍建设。

这是一项长期工程。刚才也听到了校长考评结果,校长队伍是值得信任的,但是能不能做到齐步走,能不能做到一个素质,这也需要我们校长不断增加营养,你才能有资本去和大家去拼,不断在教育工作中出思路、出想法,才能不掉队。教育末尾淘汰是市委政府的一项决策,大家在这方面要加强,教育局机关要加强对校长队伍日常监控,年度考核要继续出新举措、新办法。考核校长的办法不是淘汰为主,而用办法和措施提升校长队伍素质,打造出名校。

第四个大方面发挥教育在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当中的作用。

马书记工作报告上,郭局长也全面传达。其中围绕着市民素质提升这方面,提出了三个促进。围绕着教育、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在推进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中把教育排在第一位。在讨论报告时,有领导提出了“教育、社会、市民”把教育放在这里合不合适,后期这个没有改,领导坚持这三个主体,我想这是有道理的。我希望从娃娃抓起,市民素质提升也就是从娃娃抓起,这几年我们开展的“告别陋习牵手文明”已经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影响。我记得原来在会上说过有的家长随手扔垃圾的时候孩子就不让,孩子将垃圾扔到垃圾箱,这不就是产生效果了吗?今年在听到咱们战线工作汇报时,马书记就提出了孩子在过马路的时候要形成自觉。我们这个群体改变不了“中国式”过马路,但是我们改变一个人就会影响十个人。还有其它一系列市民素质提升工作,教育要起牵头作用。三大主体把教育排在第一,社会已形成的市民基本素质很难改变。教育是可塑造的,社会和市民也是我们教育可以影响的。十个全覆盖咱们葛根庙哈达那拉为了让家长把环境卫生搞好,他们做相关的知识竞赛,教育的参与就起到了帮扶作用。孩子回去看家里乱了,孩子就不高兴了,所以在这方面不仅是传送知识更主要是为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知识再多,品德和行为差了,就会让人瞧不起,所以我们教育这种职责,在市民素质提升工程里,市里把它排在第一位置绝对是有道理的。所以大家要在这方面抓好,推动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第五大方面就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这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相信刚才杨华局长也提了在座的校长和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能把我们的软件做实、做硬,更主要的是集团化办学和教师交流,这些都是我市均衡化发展采取的措施和办法。当然,我们财政资金有限,有些还不能实现,有些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如果因为硬件建设过不去我担责任,因为市委投入有些确实不到位。如果因为软件建设出现问题就不应该了。实际我们现有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非常好,但国家验收有标准、有要求、有增长比例,希望在座各位全力以赴做好教育工作。

14.浅议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 篇十四

在这知识爆炸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造就与开发,而教育培训又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的职业领域中,每一个岗位和职业都有它独特的知识要求,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较好地完成岗位或者职业赋予他们的任务。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不花时间和金钱去做有效培训,企业很难实现发展目标;教育培训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发动机”;培训费用的投入,不是泼出去的水,而是存下来的一份对未来的期望,一份未来的效益。

一、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现况及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大多是采用西方国家模式。虽说西方国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许多先进的经验,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照搬的经验嫁接,使得国内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1、认识不到位

一是在市场经济下,受企业调整、封建社会用人唯亲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用人标准的影响,国内一些企业在“急于求成”的心理驱使下,希望各类人才“拿来就能用”,对人才的持续教育和发展,往往不太重视,常常认为这是个人的事,企业不必承担。

二是为追逐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少企业经营者认为,职工教育培训是软任务,不会产生什么实际效益,不同程度地轻视或忽视职工教育培训,对上级或领导安排要求完成的培训任务,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安排或敷衍应付,不能按时、保质、保量、有效地完成。这类企业经营者殊不知,职工教育培训是一种无形投资,不但能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还能为企业的未来带来不可限量的人力支撑和技术支持。

三是一些企业完全从成本出发,认为“教育培训只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培训会使员工跳槽,造成人才流失”、“培训是为人作嫁衣,赔了钱又折兵”等等,这些无疑会影响着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

2、教育培训工作未与企业总体目标紧密结合

职工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员配合、部门协调、时间分配、人才利用等诸多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但是,目前行业培训工作大都是与人事部门分离的,通常是由各业务部门分别举办,呈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状态,缺少必要的整体协调、长远规划机制。

另外,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培训多局限于岗位培训、应急培训,常着眼于当前,注重短期效应,而涉及行业长远发展、开发职工潜能、促进职工自身素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培训,则极少或没有开展,导致专业人才,尤其是基层一线职工工作所需的营销人才、企业管理人才、政工文秘人才等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职工教育培训的方式多采取讲座、听电话录音或看电视录像的方式,比较单一,难以起到身临其境、直达职工心里的效果,使培训与企业总目标联系不起来,培训流于形式。

3、职工教育培训的机制不完善

目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人力资源主管安排的职工教育培训课程往往对职工业务能力的提升用处不大,故吸引力不足,职工参与积极性不高。人力资源主管并不了解各用人部门对职工业务能力的要求,无法安排相应的培训,即便是安排了,其培训的深度和广度也难以符合用人部门要求,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4、职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千篇 一律的培训内容,年复一年的重复训,让职工无法产生新鲜感,同时,一陈不变的培训方式,更另职工感到是任务、负担。于是,就出现了不做硬性规定,职工就不到场,离席率也高得惊人。

二、改进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对策

企业毕竟是一个市场主体,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要想获得持续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除引进优秀人才外,就是要靠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来推动职工的进步,获得持续性的、高质量的人才。然而,现代企业职工教育正经历一个新旧体系变革和制度创新的过程,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针对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提高认识,以人为本,确立职工教育在企业中的地位

现代企业有两大投资活动,一是物质资本的投资,二是人力资本的投资,从长远来看,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益大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效益。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和结构影响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现代企业教育培训的实质就是创造和开发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本,即人力资本。可以说,现代企业职工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得到充分地重视,转变教育培训理念。

一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长远和阶段性需要出发,制定适合企业健康向上发展的将培训计划,实现由“上订”到“下需”的培训理念的转变,使教育培训工作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

二是注重职工主体,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注重教育培训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将科学的培训理念纳入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入并强化对员工的岗位技术、业务水平、政治理论等培训,促使其自我塑造,刻苦钻研,提高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培养现代企业员工应有的`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把教育培训做成“全员运动”,实现由“广”到“精”的转变。

三是 “学”是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也是基础环节,但教育培训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在“重学”的同时也要“重行”,以“学”促“行”,以“行”活“学”,实现由“重学”到“重行”的转变。 2、结合经济组织本质,合理安排各类企业职工教育培训

现代企业职工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达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目前,企业职工教育的类型主要有四种,即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这四种类型的职工素质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岗位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开发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职业教育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将要进人企业或上岗、在岗、转岗的人员所进行的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学历教育是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和学员自身发展需要,对职工进行的中等、高等学历教育,从现代企业的经济组织本性出发,最能体现企业本质需要的、为现代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教育应该是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因此,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应该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给予职业教育一定的重视,对职工的学历教育则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进行合理安排。

此外,可以结合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三高”人才的培养。不定期地从国内外请专家学者来公司讲学或指导工作,进行科技联合攻关,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适应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和国际惯例接轨的需要,对涉外、营销人员开展适应性、应激性或超前性培训。

3、突出本企业自主经营特点,形成企业独有的教育培训模式

一是开展以敢为培训为主要形式的在岗培训。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鼓励职工岗位成才;结合电影企业的实际,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岗位资格培训、技术练兵、观摩研讨、技术攻关等活动。积极开展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职工在岗培训,重点培训工作职工的学习实践能力,大力提升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是注重培训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开放行,采取集中或分散、脱产或半脱产、业余、理论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方式组织培训。

三是在培训内容方面,多下一线业务部门调研,及时查缺补漏,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问题为中心,在实用性和速效性统一的前提下开展培训,力争一学就能用,立竿见影,有实际效果。同时,培训内容还要及时根据电影产业、电影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做出调整,体现一定的引领性和超前性,使培训真正适应职工发展、企业发展需要。

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职工教育培训更生动、更实时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对职工教育培训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建设包括培训内容的信息化和培训手段的信息化。

一方面,依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搭建起一个职工可以共享资源的平台,让职工教育培训变得更实时,教育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传统教材的内容多以讲授为主,其信息量有限,内容也滞后于现实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开发电子版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库,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指导下形成在网上运行的电子课件,再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演示型网路课堂教学。不同单位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单位间的软硬件的资源共享,实现远程教育,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培训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慧妮.浅析当前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8):49.

上一篇:如何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下一篇:小学生作文:我的故乡--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