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生态旅游发展(精选5篇)
1.故宫生态旅游发展 篇一
中秋节我们全家去北京游玩。北京的名胜景点很多,有“恭亲王府”“十三陵”“八达岭长城”……但令我印象最深的却是故宫。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古代帝王的“家”。来到天安门前,我们第一眼就看到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照片。经过内外两座金水桥时,我发现当中的那座桥面上雕满了精美的龙纹,据说只有皇帝才能走那里。皇后也可以走,不过只能走一次,而且还是只有当上皇后第一次入宫时才能走。左右两边的金水桥分别是给文武官员走的。其实金水桥最大的用处不是用来让人行走,而是用来救火的。一旦后宫失火,金水桥下的水可就派上了大用处。
过了金水桥,就会看到高大的午门站在面前。午门的大门上布满了铜钉,我数了下,一共九排每排九个,九九八十一颗,体现了九九归一的皇家排场。说到午门,你一定听说过“午门斩首”这个词。以前在皇宫里犯了事会被处罚,稍重的会被廷杖,再重的则被杀头,被判杀头的便会被推出午门斩首。不过真正斩首的地方并不是真的在午门,而是在菜市口附近,皇帝和别人一样,谁都不会在自家大门口杀人呀。
过午门,面前出现三座大殿。第一个看起来金碧辉煌,是皇帝上朝用的,叫太和殿,屋檐上有十只可爱的小兽;第二个殿比第一个小了一半,叫中和殿,屋檐上有八只小兽,据说是给皇帝中途休息用的;第三殿更小了,叫保和殿,屋檐上只有四只小兽,是用来摆放器具的。
宫殿面前的广场上有两只大缸十分引人注目,一口金光闪闪,一口却十分黯然,对比十分鲜明。相传难看的那口正是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时用刺刀刮去了上面的金粉,才变成现在的模样。
路过许多个景点后,我们来到九龙壁前面。只见每一条龙都张牙舞爪,非常逼真。这一大片画中有山有水,水中,白龙把水搅得天翻地覆;地上,黄龙把大地打得天崩地裂;空中,龙儿翻云覆雨,仿佛整个天地都被它们主宰着。
随后我们又去了皇帝的御花园,只见那里假山奇石林立、珍花名木葱翠,宛若人间仙境。瞧,面前这座假山足足有七米之高,蔓藤爬满山体,绿得令人心旷神怡;这片池塘,水流缓缓,像一条透明的丝带轻抚着水面。我们去的时候虽然刚下过雨,天却依然很热,坐在阴凉的树荫下,听着婉转动人的鸟鸣声,觉得世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此。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黄昏,当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故宫时,我的双腿已经走得僵硬了,而事实上我们仅仅游览了故宫的一条中轴线,还有众多的故宫景点都还没有来得及去。不过我丝毫没有觉得累,我的脑海里那故宫的雄伟、霸气不断翻涌,难以忘怀,我胸中不由得升腾起一种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2.故宫生态旅游发展 篇二
一、两岸故宫博物院产业化发展现状
1.北京故宫博物院产业化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主要收入来源来自门票销售:2012年,门票收入达到6.5亿元。故宫的市场运营部门为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子公司: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在对外合作中经授权代表故宫博物院作为签约主体,其职责之一是“寓经济效益于社会服务之中,积极创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支持文博事业的发展”[1]153,根据2013年“紫禁城杯”故宫文化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启动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该中心年销售收入1.5亿元。
2.台湾故宫的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相比,台湾的故宫博物院并没有承载着过多的历史遗产价值。近年来,台北“故宫”先后以“OLD IS NEW”及“形塑典藏新活力,创造‘故宫’新价值”为营运导向,并以“专业化”“、产业化”“、科技化”“、年轻化”为营运方针[2]50,201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门票收入将近4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8429万元,只占全部收入的30%以下,其余包括图像授权、品牌授权、文物仿制品和艺术纪念品的销售等不同类型的收入达8.58亿元新台币[3]。在票价相近的情况下,北京故宫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游客资源和藏品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多元的盈利模式。
二、两岸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比较
1.文创产业发展资源比较。(1)藏品资源层面。博物馆独具特色的藏品是其吸引受众、开拓市场、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资源。两岸的故宫均有大量传世珍品,北京故宫的藏品数量更多,截至2011年底共有25大类,总计180余万件,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数量虽较北京为少,为68万余件,但却藏有很多文物价值更高的藏品:以瓷器为例,北京故宫有瓷器35万余件,数量更多,但清代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绝大多数都藏在台北故宫。(2)人气集聚层面。两岸的故宫博物院通过多年的积累和优厚的藏品资源,目前已经积聚了很高的人气,接待人数逐年上升。北京故宫博物院年入院人数由1949年的100.9万人次逐渐增加到2012年的1530万人。而台湾在对大陆开放旅游后,自2009年至2012年,台北故宫参观人数从257万上升到436万,日均1.2万人次,2012年大陆游客逾210万人次,较2011年增长近五成[4]。(3)资金来源层面。目前,两岸故宫博物院均为非营利机构。在资金来源上,北京故宫博物院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和资金捐助,2011年北京故宫博物院财政拨款3.2亿元,并于3月底成立了“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北京故宫文化促进会”,收到捐助1600万元,用于支持交流展览项目和“故宫学”研究。而台北故宫的资金来源则包括由“行政院”编列交“立法院”审核通过的公务预算、台北故宫文化艺术发展基金预算、科学委员会数位典藏科技计划的经费“、科学委员会”衍生加值应用计划的经费等。
2.文创产业发展路径比较。(1)衍生产品比较。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化产品主要包括:对故宫藏品进行书画高仿品和图录、书籍的出版;与工艺品企业合作利用故宫藏品进行工艺品制作;开发具有自主品牌“故宫”“、紫禁城”的系列文化衍生产品。目前,文化产品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东长房观众服务区购物区。相比较而言,台湾的衍生品相对更加多样化,2010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经过层层选拔,遴选出16家台湾本土和国际知名厂家来设计、生产故宫相关文创商品。厂家向故宫博物院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以购买版权,收益则双方按比例共享,创作品种达到4000余种。其中“翠玉白菜”衍生200多个纪念品品项,最畅销的“翠玉白菜夜光手机吊饰”2011年销售额达1638万元[5]。(2)推广方式比较。随着博物馆的功能开始从藏品收藏向“以人为本”转向,两岸故宫都着力进行自身推广:如开设官方网站、藏品数字化处理、定期开设主题论坛等,但从主题和推广方式上仍存在一定差异。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宣传过程中重点放在历史性和知识性上,如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12集关于故宫的大型纪录片,主要介绍故宫作为古建筑群的历史沿革以及藏品的文化内涵和工艺技术,主题宏大、气势磅礴,在中央电视台成为发行量最多的纪录片。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推广形式和手法则更趋向于现代化和年轻化:2000年,台北故宫所发布的口号为“Old Is New”的形象宣传片,内容取自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画面时尚感很强,改变了故宫长期以来给人的老气横秋的印象。2005年,台北故宫开始影视作品进行推广,出品了故事片《经过》、纪录片《历史典藏的新生命》和《盛世里的工匠记忆》。尤其是2008年3月,台北故宫投资约1000万人民币制作了13分钟的动画电影《国宝总动员》,把馆藏珍品“婴儿枕”“、玉辟邪”和“玉鸭”用拟人化的特效手法加以表现,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 发展战略比较。美国博物馆学家哈里森(Harrison L.D.)于《90年代新博物馆观念》一文中指出:新博物馆学是相对于传统的博物馆学而言,其重心不再是传统奉为圭臬的建档、保存、陈列等功能,而应转向关怀社群与小区需求[6]。在这一点上,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发展重点仍是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占地资源和藏品资源,进行更加集中的布展,如考虑在午门内的殿前广场设立常设展厅,较少提及与市民生活的结合。而台北故宫自从2011年提出“大故宫”的发展方略以来,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放在了文化创意产业之上,旨在展现“时尚故宫”新角色——在园区内提供设计师及创意者训练课程;开放一般大众在庭院中观赏,体验“烹茶、焚香、插花”等传统文人的生活逸趣;鼓励藏品与各式产业结合,开发出地板、壁纸材料,灯具等多样化产品。
三、台北故宫博物院发展文创产业的经验
在门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台北故宫通过开发更加多元的设计主体,利用更现代的理念提升故宫的功能范畴,在保证博物馆典藏、研究、展览、教育功能的前提下,大力发展以故宫藏品资源和文化积淀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1.规范衍生品设计主体。目前,北京故宫的衍生品开发,特色并不鲜明,纹饰相对单一,难以摆脱龙凤纹、万字纹、寿字纹等纹饰的窠臼;产品种类也仍局限于陶瓷、漆器等传统器物。为了规范产品开发企业,透明企业竞标流程,北京故宫博物院可参照台北故宫的现行做法:对合作企业的设计人员进行专门的认知培训,确保其在充分了解和欣赏馆藏文物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目前,台北故宫博物院每年3次以厂商设计提案的方式广泛征件,并由专家评审团审查后方可销售,2011年合作的文创商品厂商营业额达新台币3.9亿元。同时,台北故宫也在通过举办诸如“纹艺再生———2011故宫纹饰创意奖”等设计比赛以获得更多的创意理念。
2.开展多种艺术授权形式。目前北京故宫的艺术授权形式较为单一,高品质的图录和书画复制品主要是通过故宫出版社自行出版。而其他标有“故宫”、“紫禁城”商标的产品,品牌效应也并不明显,应考虑通过不同方式的艺术授权,打造“故宫”品牌效应。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则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艺术授权体系,包括:1图像授权。即将它所拥有著作权的藏品图像,授权给第三人使用,制作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2出版品授权。指厂商向台北故宫提出出版品开发的企划案,台北故宫提供文物图档或资料并审查出版品内容。3品牌授权,是指台北故宫将其注册商标,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授权者使用。4委托产制。指台北故宫自己负责设计和开发新产品,同时控制销售渠道,具体的加工任务委托授权厂商生产。不同的授权方式在管理部门、销售渠道、管理力度、产品的产权归属与标识等方面都有着一定差异:以2010年为例,台北故宫通过图像授权获得权利金新台币1323万元,授权出版品销售额新台币5351万元,品牌授权权利金1754万元,委托产品销售收入2亿4千万元[7]19。
3.完善法律体系和审查机制。北京故宫博物院虽颁布了《故宫博物院文化产品专造、监制管理办法》、《故宫博物院商品准入办法》等办法,但缺少严格的监管、审查和申报机制,导致文化产品的品质提升并不明显,资金状况也不透明,还曾产生3位北大博士上书要求公布故宫财政情况的事件。在这一点上,台北故宫不仅制定了《珍贵动产衍生(文化创意)产品管理及收费规定》、《授权合作开发出版品须知》、《注册商标授权厂商商品化使用》、《藏品图像数据收费标准表》等一系列院内规章,关键在于有严格的审查机制与规范详明的授权细则,并且在官方网站上及时说明每一笔资金的来源、用途和去向。完善的法律体系与明确的规章标准,是故宫的文化产业得以良性发展的保障。
3.故宫旅游日记400字优秀 篇三
天安门城墙上有三个门,是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我们又走了好久,经过了三道门三个殿。这三个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这三个殿富丽堂皇、红墙黄瓦,殿的屋脊上都有龙仙人、龙、凤、天马、狮子、河马、斗牛、行什等神兽,他们形态各异,是仙人带领的各种辟邪的神兽。其中太和殿又叫金銮殿,这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的地上铺的是“金砖”,据说当年一块砖值二两黄金。殿前挤满人,爸爸抱着我看了看,里面的砖黑乎乎的,根本不是金的,但那砖光滑如镜。
故宫好大呀!走了好久好久也没逛完,我都累得走不动了。听妈妈说故宫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平方米。
4.故宫生态旅游发展 篇四
故宫,即旧时宫殿,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先后经过3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作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那么我们今天就来领略一下昔日皇宫的风采。
沈阳故宫东路
东路建筑,主要有大政殿和十王亭。从建筑格局上看他们都是“亭子式”建筑,好像11座帐殿排列在广场中。这种建筑形式脱胎于女真等游牧民族中的帐殿制在皇宫建筑上的反应。其排列形式正是努尔哈赤崛起之初实行军政合一的八旗制度决定的。
大政殿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又叫“大衙门”。外高18米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亭子式”建筑,下有约1.5米高的须弥座式台基,周围绕以青石围栏,上有各种精美雕刻。正门前两侧柱子上盘绕着一对栩栩如生的金龙。殿顶是黄琉璃瓦镶绿剪边,重檐上下各有8条五彩琉璃垂脊。殿顶正中为宝瓶火焰珠攒尖顶。8条垂脊上各站着一个蒙古力士,象征“八方归一”。
殿内有8根绘有云龙的巨柱支撑殿顶。中间是皇帝御用的九龙金漆宝座屏风。上方“泰交景运”匾额,为乾隆御笔。
大政殿作为17世纪初的建筑杰作,融汇了满、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的艺术风格,是沈阳故宫的著名建筑。
十王亭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在广场两侧呈八字形排列,每边5个。分别是左翼王亭、右翼王亭、正黄亭、正白亭、正红亭、正蓝亭、镶黄亭、镶白亭、镶红亭、镶蓝亭。左右翼王亭是当时左右两翼王爷办公的地方。八旗亭是八旗亭主办公的地方,也是在大政殿举行朝会和典礼时各旗官员集结之处。
沈阳故宫中路
中路共有三进院落,分别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的附属建筑。是满、汉等多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融合。
大清门
大清门,俗称午门,也就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无间硬山式建筑,式当时文武官员候朝的地方,也是皇太极接受群臣谢恩之处。
崇政殿
原名“正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政要务、接见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的地方。崇政殿为无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槅扇口,前后出廊,围以石雕栏杆。
凤凰楼
它建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是一座三层歇山式建筑,原名叫翔凤楼,是皇太极休息、宴会和读书之所。清入关后,曾用以存放帝王画像、行乐图及清初皇帝玉玺。凤凰楼正门上方悬挂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御笔,意思是大清朝福气是从东方盛京而来。
清宁宫
整个后宫建在高台之上,并高于前朝的宫殿。这种“宫高殿低”的特色反映了满族的传统和习惯。
清宁宫,原名“正宫”,为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是沈阳故宫中最具满族住宅特色的建筑。东一间是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称“暖阁”;“暖阁”;寝宫分为南北两室,各有火炕,又称“龙床”。崇德八年(1643)皇太极就在南炕“无疾端坐而终”,终年52岁。东侧第二间的北窗下设两口大锅,南面宫门旁设一口锅,是祭祀时煮肉和烧炕用的。西侧三间通连,北、西、南三面搭成相连的环炕,称为“万字炕”,是帝后日常饮食起居及会见、宴请亲眷的厅堂。
沈阳故宫西路
沈阳故宫西路,是为了适应皇帝东巡的需要而增建的一组建筑,主要有文溯阁、戏台、嘉荫堂和仰熙斋等,套院相接,多而不乱,是文化气息较浓之处。
文溯阁
是仿照明代浙江宁波大藏书家范钦的“天一阁”修建的,专门收藏乾隆时期编撰的大型图书《四库全书》的地方。文溯阁是硬山式建筑,面阔6间,从外面看是重檐2层,从里面看则是3层,明显带有江南建筑风格的样式。与沈阳故宫内的其他建筑不同,文溯阁顶盖上用的是黑琉璃瓦绿剪边。这在沈阳故宫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根据五行八卦之说,黑是代表水,书最忌火,以黑瓦为顶象征以水克火之意。
5.故宫生态旅游发展 篇五
游客朋友们,我们已经来到了故宫,它又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总共有四个门,南边的是午门,北边的是神武门,东边的是东华门,西边的是西华门。
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是太和殿。它是故宫三大殿之首,建在五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殿高36米,宽63米,面积2380平方米。大殿正中,两米高的台子是金漆雕龙宝座。清明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庆典均在此举行。
继续向前走,就到了中和殿,皇帝有事去太和殿之前,到这休息,接受大臣的朝拜。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保和殿,它也是三大殿之一。清朝每年的除夕和元宵会在此宴请皇亲和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