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2024-07-23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共13篇)

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一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基本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的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时候,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伟大的实践,呼唤并产生伟大的理论。8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者。他身体力行,亲自指导和带领全党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科学指导思想,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既是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指导中国革命的行动指南,并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外交工作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才找到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而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了政权,缔造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邓小平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取得了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推进到新境界。邓小平理论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思想旗帜。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20世纪90年代和世纪之交国际国内政治风云的变幻与演进,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概括新的实践经验,探索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社会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创立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创造性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传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并经过实践检验了的发展思想,吸收了国外发展观的精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依据我们党和人民的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理论创新成果中,既包含着实践上的历史联系,又包含着思想脉络上的内在逻辑联系,是体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前进趋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

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迫切需要我们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开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又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看,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它们都以中国工人阶级的立场作为根本出发点,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前提,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作为现实根据,并且是以其前者的思想范式和原理原则,来指导和规范后者的探索、产生与形成,而后者则又以前者为起点、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对前者的继承、深化、发展和超越。以科学发展观为例,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和深化、发展和超越的重要地位。也就是说,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历史联系和逻辑关系,需要通过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来贯通、解读和整合。因此,尊重和珍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这种独特的历史地位,才能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思想精髓,从而自觉地运用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形成新认识,解决新问题,夺取新胜利。

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具有统领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前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因而也是关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理念。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当代中国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邓小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从此,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贯彻十六大确立的主题,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包括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开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全新的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上的主题,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走自己的路”这一探索主题,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并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格局,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在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上,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全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需要一代代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奋斗。邓小平说过:“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这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项长久性的主题。对它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思想,成于邓小平理论,发展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且还要我们一代一代延续和发展下去。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着力回答了关于中国发展的一系列根本问题的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既体现在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又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当之无愧地赢得了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这条切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荣历史地位。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在多维视角下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内涵的当代阐释,是超越后发展国家的发展困境并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及其理论的系统性,对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发展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虽然我国的人民生活与生产力状况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但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实践证明,要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最坚实物质基础。

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抓住“为了人、依靠人、尊重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对人类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一般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进步,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要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统筹兼顾是我们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方针。所谓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现阶段,按照统筹兼顾的思想,特别是要搞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注重实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二

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 发展循环经济,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决好能源资源不足的矛盾,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必须充分认识节约能源资源的极端重要性, 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坚持开发节约优先, 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我国目前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状况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 进一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空间很大,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充分挖掘潜力, 努力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

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 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 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风景园林在为城市居民带来改善生态居住环境的同时, 也消耗了很多的资源与资金。用于建设和维护众多风景园林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相当可观的。人们不得不开始关注这样一种一面在建设生态, 另一面又在破坏生态的现象。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对于解决这一现象的继续发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是风景园林建设的价值取向

尽管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可持续景观设计的思想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 但明智地利用景观格局和过程来获得人类自身永续生存与发展的认识, 在中国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代, 基于生存的经验,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 “竭泽而鱼, 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薮而田, 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义赏》) 。这种“天地人和”的“三才”思想是建立在对广义农业生产后“时宜、地宜、物宜”的经验认识之上的,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人力”的调配和干预。

明代造园师计成在他的造园著作《园冶》中提出了造园的基本原则:“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更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造园准则, 也明确地提出了造园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 人类方可最大程度地尊重自然, 并在其基础上建设更加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从而达到既保护环境又改造环境的双赢目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再次肯定了中华民族祖先们的生存艺术, 并将其深化演绎, 为当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风景园林的建设将维护和强化其自身整体山水割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将人的干扰范围和强度降到最少。保护和运用乡土物种, 可使更能适应本土环境的植被发挥最大的生态功能。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废弃的土地和原有的材料, 可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借助现代高科技的实践成果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可再生自然资源, 如太阳能、风能、雨水等等。这样, 风景园林将拥有具有再生能力的景观,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它应该是持续进化的, 并且能够为人类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这样的景观营造,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建管费用大、见效慢等问题, 使风景园林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

2“文化意境”是风景园林建设的灵魂

风景园林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在现代社会城市居民的精神领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 风景园林显示出的文脉、风貌特色、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构成的文化意境等, 具有耐人寻味的丰富内涵。因此, 在风景园林中是否能体现和营造“文化意境”也就成为影响风景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 在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 园林工程的建设速度也在飞速加快。许多园林工程不论设计还是施工都在与工期赛跑, 至于营造意境已成为奢望。大城市之间相互模仿, 盲目崇洋, 一味地强调视觉冲击力已不再是个例。于是, 类似于“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的精品越来越少。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园林是整齐规律的色块, 千篇一律的树种, 却再也难寻值得玩味的景点。人们渐渐开始只能是游于其中, 却无法赏于其中了。

于是, 风景园林作为人类精神寄托对象的功能也相对削弱, 中华民族优秀的造园传统体系也无法全面发展和系统地延续了, 这对于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也和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对此, 应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将中国优秀的古代造园艺术发扬光大, 避免盲目地造景造园。要寓情于景, 营造深厚的文化意境于园林, 使园林具有自身生生不息的灵魂。只有这样, 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才能继承并发扬古代先贤的作品精髓, 象“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名园一样千古流传, 名扬中外, 为炎黄子孙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

3 以人为本是风景园林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风景园林之所以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人类服务。因此, 园林建设中大到山水体系的建设小到游园设施的安装, 都应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论。如果说在风景园林建设中, 片面地强调园林景观的震撼于唯美, 却忽略了其最终使用者———人的需求, 则会使建设成果成为摆设, 无法实现它的实用意义, 也会对建设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建成的园林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陷入无限投入、汇报趋零的恶性循环。

因此, “以人为本”是风景园林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所做的园林作品将拥有别具特色的风景、耐人寻味的意境、切实可用的基础设施、恰到好处的细节设计, 使人们在园林中能充分得到精神和物质的享受。人们在游走之后, 留下的不再是无奈的叹息, 不再是践踏的脚印, 也不再是遍野的垃圾, 而是意犹未尽的回味、步移景异的景观以及整洁优雅的环境。这样的园林自成体系, 能够实现资源内部循环的再利用, 可以从根本上节约了自然资源。

4 结语

近些年来, 我国大力倡导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各大小城镇都积极响应, 大兴土木, 城镇面貌一新再新, 老百姓门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花园。但是, 在这些成绩的背后, 也不乏存在着资源消耗大、建设成果不实用等诸多弊病。这些弊病的代价, 远远大于人们眼前所看到的所谓的成果。在这关键的时刻,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吸取其理论精华, 切实应运到园林建设当中, 方可善用资源、避免浪费, 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 实现园林景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为城市居民营建出真正怡人、健康的人居环境, 为城市居民搭建起城市与自然生态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

摘要:从“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是风景园林建设的价值取向、“文化意境”是风景园林建设的灵魂、以人为本是风景园林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等方面介绍了科学发展观对于园林建设的指导作用。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三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从新的思想高度提升对科学发展观指导地位的认识,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当前,哈尔滨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既面临良好的战略机遇,又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仍呈现出亟待突破的阶段性特征,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缓慢,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体制机制相对落后,社会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等问题。破解这些难题,就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更加自觉”的实践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哈尔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从我市情况看,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坚定实施新战略,奋力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12年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左右,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0亿元,同比增长16.5%。但与发达地区和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缓慢、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加快发展放在首位,通过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强效益、产业项目牵动、“新四化”同步发展,促进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实力增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哈尔滨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也是历史包袱较重的城市,存在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寒气候增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成本等问题。解决这些民生问题,要求我们必须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办惠民之事,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的目标。但在环境和资源方面付出的代价比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就是要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这是哈尔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重要经验,是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重要指导方针。哈尔滨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特色鲜明的城市,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就更需要坚持统筹兼顾,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比如,在城市发展上,就要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努力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

4.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篇四

历史意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指导意义: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指导者党不断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向前进。

5.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五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主要从五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一)从我们党的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先展开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探索。1957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卫和发展生产力。”尽管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比较严重的“左”的错误,但他在社会主义发展起点、发展动力、发展道路等方面,突破苏联传统的发展模式,初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观,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明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确定了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开辟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继续推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直接继承,又有全方位的重要发展。其主要体现,一是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二是明确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三是明确强调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的这些重要发展,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到了更高的水平、更高的境界。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劳动者解放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回答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问题:第一,为什么要发展;第二,发展什么;第三,怎样发展;第四,依靠谁来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立足于当代中国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对这四个问题都作出了全面而深刻的回答,初步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规律,确实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意义上来理解和掌握,不能将世界观和方法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关于这个内容,后面的有关部分还会比较详细地谈到。

(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有成果的关系,既有一脉相承的方面,也有与时俱进的方面。比如,关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同时,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了现实生活中人的价值、人的权益和人的发展,这适应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与时俱进的突出体现。再比如,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两个文明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三个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格局,这更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

(四)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进程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必须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这是历史经验的深刻启示,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以来,在正确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思想认识和工作上的片面性,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个片面性,主要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识和贯彻的片面性。比如,不少地方讲“一切服务于经济建设,一切服从于经济建设”,把经济建设当成了根本和目的,对老百姓实际收入的提高注重不够,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注重不够,对公民民主权利的支持和维护注重不够,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不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新的弊端。

从2006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7%,但投资增长24%,出口增长27%。这说明,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的,而老百姓的收入增长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购买力和消费力的增长远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相当疲弱。近十几年来,我国全社会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不断下降,多数就业人者的工资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这是一种不合理、不安全的宏观经济结构。如果压缩投资、出口受到限制,经济增长的速度势必要降下来。经济增长可以持久依靠的,应该主要是老百姓的购买力和消费力。这就是说,经济增长主要得靠国内居民和社会的消费来拉动。但是,我国现在的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47,属于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大多数居民的消费能力比较低。有人说,现在城乡居民的存款率比较高,老百姓有消费能力,但就是消费观念很落后,舍不得花钱。这个说法不准确,因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许多老百姓有后顾之忧。他们往银行存钱,主要是为了孩子上学、买房和自己将来养老、看病用的,不是舍不得消费。要尽快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认真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五)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道路属于实践范畴,理论体系属于思想范畴,坚持理论体系是坚持道路的思想前提和方向引导。因此,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

6.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六

科学发展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下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又一重大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这一发展观,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提到了一个更全面、更协调的高度,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的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发展性。这一发展观既着眼于现实的多项事业发展又立足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既保证经济的重点发展又兼顾社会的全面发展,既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眼光更加深远,发展的方式更加多样,发展的要求更加明确,具有明显的长远性和多样性。总之,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理论,也是促进我们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必须坚持的指导理论。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是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

面提高综合素质。我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首先,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大学生,要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放在首位,深刻理解“第一要务是发展”的科学内涵,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越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条件,自觉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我们要圆满地完成中国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学习任务!

第二,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就灵魂,决定人发展的大方向,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可以激发人们掌握科学技术、钻研业务、贡献社会、造福人类的积极性。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精神,文化业务素质差,对社会的用处不大,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即使一个人掌握了高新技术,但如果他思想政治素质差,缺少人文精神,也可能无益于社会。

第三,我们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人生观,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集体、社会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矛盾。个人利益的实现和个人的发展有赖于与他人的团结、协作,有赖于集体、社会的发展。集体、社会的利益是人们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代表,包含着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保障。同时,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个人,尊重、保持个人的正当利益,调动个人通过正当途径实现个人发展的积极性,又

是实现集体、社会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大学生只有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才能在当今形势下得到健康发展。既要发挥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的积极性;也要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获取个人正当利益时,同时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第四,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发展的落脚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好的社会环境。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这就为人由片面到全面、由欠缺到完善、由贫穷到富裕、由潜在的到现实的各方面的充分发展创造了条件。

我们大学生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刻苦学习,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勇于创新、不断开拓进去的精神,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新意识,全面发展,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人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务实求新、勇于创造、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知识型、技术型、素质型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利于人民、利于社会、利于时代发展的新业绩,真正实现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立志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应用英语1001池辉

7.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七

1 必须坚持适度规模,注重内涵发展的“质量观”

教育质量是学校立足的根本,是学校建设发展的生命线。我国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校招生数增长了390%,在校生人数增长了257%[1],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从15%提高到23%,在校学生总规模排在世界第一。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并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四方面:①规模与质量的矛盾;②规模与投入的矛盾;③规模与就业的矛盾;④规模与结构的矛盾。其中首要问题是规模和质量的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促使我们必须对高等教育以“外延扩张”抑或“内涵提高”为主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大学并非办得越大越好。在美国,有的大学以培养“精英”为特色,规模不大,如麻省理工学院在校生仅10,000人左右,加州理工学院在校生仅2,000多人,主要培养科技精英人才[1]。这些学校主要以特色和质量取胜。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有序的发展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高校必须走适度规模,注重内涵的发展道路,坚持内涵与外延相协调、特色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理念,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从今年两会中得到信息是,今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的增幅不超过5%,这是近十年来最低的。可见,我国目前已放缓增长速度,采取低速度增长、稳步发展的方针[2],这是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关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指导高校评建工作和今后高校发展的重要指标。

2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观”

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人本身的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吸引人才、用好人才[3]。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前提是认识、了解学生,从而引导、教育学生。高校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要以学生的需求、创造、智慧和成长,汇成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从而促成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全面发展。大学应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4]。要达成这一目标,大学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有一套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机制。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我国教育界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需要“大楼”,更需要的是“大师”。因此,高校在建设发展中如何实施“人才战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是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凤凰择木而栖”,要吸引优秀人才,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内部机制,优化学术环境,增加软硬件投入;要留住用好人才,必须创造条件让各级各类人才有事业发展的空间、有专业培训与提升的机会,有发挥特长与潜能的可能。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等学校在办学中应以教师为本,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培育“爱才、育才、用才、树才”的良性机制,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校的各项工作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轨道。

3 必须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以科研促教学的“教研观”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项基本职能。高校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必须树立教学科研并重、以科研促教学的“学术观”。尤其在以“研究教学型大学”为定位的高校发展战略中,注重科学研究、鼓励科技开发与科技创新的办学思路尤显重要。因为,没有科技创新,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学校发展将缺乏后劲。高校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源泉。科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科建设的发展、创新素质的提升、办学条件的改善有着内在的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校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努力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创造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造就高质量的人才, 这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学校的惯性运转中,必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倡导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事研究,使教学的过程升华为研究的过程; 在研究背景下实施教学,使研究过程渗透到教学过程,要让教师感到“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要树立科研促教学意识,鼓励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鼓励专业课教师根据学科热点和前沿,开设选修课,鼓励他们将学科动态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传输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的兴趣。学校整体工作应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的局面,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摘要:当前教育部实施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高等学校实现自身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契机。高校在发展建设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适度规模,注重内涵的“质量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科研促教学的“教研观”,加速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德广.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定位观和质量观[J].教育发展研究,2007(2A):33-37.

[2]杨雪冰.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94.

[3]陶成,孙国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J].前沿,2006(9):235.

8.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篇八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语重心长地提出: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与时俱进,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要顾全大局,加强团结,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形成团结一致干事业的整体合力;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深入基层,狠抓落实,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真正把精力用在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上;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红岩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充分反映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反复领会。按照党中央“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把学习江泽民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弘扬红岩精神结合起来,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接过他们的旗帜,发扬光大他们的优良传统,使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一、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

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情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简单地来说,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爱国、团结、奋斗、奉献。它集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貌。

红岩精神形成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重庆。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一大批中国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力促抗日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倒退、分裂,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他们在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中,在特殊的战场上,深怀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不顾个人安危,不怕流血牺牲、出生入死,以实际行动捍卫业已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岩精神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集中反映,是在特定的斗争环境中表现出来的共产主义精神。红岩精神曾推动中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走向全国胜利,新中国建立后,仍然是鼓舞全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

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培育和形成的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理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1.红岩精神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热情,曾激励着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勇气,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义凛然,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向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赢得中华各族人民的觉醒,这是五千年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族大觉醒。

2.红岩精神所反映的团结、民主作风,既加强了我党在国统区工作人员的团结,充分调动了他们极大的工作积极性,又团结了国统区无数的爱国民主人士,使他们同情和支持我党的工作。

3.红岩精神所体现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高尚品质,曾经帮助南方局的工作人员,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圆满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们在国统区的工作任务。

4.红岩精神所展示的奉献精神浩气长存。在红岩这块特殊的土地上,一大批红岩英烈,而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为民主自由,为民族的解放,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三、红岩精神的现实意义

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共产党人,在事关革命全局、民族大义、国家前途、人民根本利益等重大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民族气节、革命情操和革命原则的红岩精神,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它既可以激发人们为实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可以为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保驾护航,避免出现或减少发生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形象的行为乃至丧失人格、国格的现象。因而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鼓舞我们前进。

1.红岩精神倡导的崇高的思想境界永远是我们民族追求的精神支柱。

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经济实力是弱小的,没有精神支柱也是难以强大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我们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南方局,就是通过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去鼓舞人民,激励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虽然空前丰富,但几十年来所形成的人生、社会、价值、伦理等观念和意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人们却从内心深处感到崇高思想境界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追求物质、享乐、盲目崇拜,以及拥有豪宅、汽车、美女……并不完全是人们精神的需要,也不能完全体现人生的价值,更不能体现新世纪中国的时代风貌!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其需要倡导崇高的思想境界,构筑精神支柱。为此,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就是要使人们真正树立高尚的精神和共产主义崇高的思想,达到道德境界的最高峰。

2.红岩精神体现的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理想信念是一面旗帜,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它促使人们不怕千难万险,锲而不舍,百折不回,始终不渝地追求。它是共产党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红岩那种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南方局领导下的共产党人通过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促使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均能舍生取义,坦荡凛然正气。回顾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也可以充分证实这一点。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办成了许多大事,不仅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成果,也取得了丰硕的精神成果,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民心民气,靠的就是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

今天,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应该继承先烈遗志,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净化心灵,防止腐化堕落,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基础,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全面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记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升华精神境界,进一步坚定自信心和必胜心,众志成城,奋发图强,为党为人民不怕困难、不怕艰苦、努力工作、与时俱进,进一步积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动力。

3.红岩精神注入的巨大的人格力量将为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增添无限的魅力。

红岩精神告诉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紧密相联的,是我们夺取政权、巩固政权、强国富民的一大法宝。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南方局工作人员,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坚持艰苦创业、自力更生,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影响了国统区的各界人士,使他们领略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看到了光明的前途,毅然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充分说明,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艰苦奋斗可以救国救民。现在生活条件好起来了,仍然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既是一种作风,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忘记了艰苦奋斗,就会脱离群众,就会在困难面前退缩,就不可奋力开创新局面,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丧失,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今天,我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仍然亟需提倡自力更生、勤俭建国,这既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脱离中国国情的提倡高消费的“败家子”作风决不能说是文明行为。如果我们在全社会、全民族都能树立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每个人都能保持高尚的人格,无疑会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和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有助于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将为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增添无限的人格魅力。

4.红岩精神的浩然革命正气是当前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红岩精神告诉我们,浩然革命正气是共产党人带领群众夺取革命胜利的最重要的法宝。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共产党人,就是通过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起点找差距,着眼形势求发展,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精神,努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才在国民党的统治中心重庆站稳了脚跟,取得对敌斗争的辉煌胜利。今天,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应该养成这种浩然革命正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在引进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精神空虚、寻找刺激等不健康的东西,也乘虚而入,“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腐蚀着人们的灵魂,败坏社会风气。吸毒、赌博等丑恶现象曾在中国绝迹又沉渣泛起,并呈蔓延之态。一些人的道德观念发生偏差,只会索取,不讲奉献,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现象也屡屡发生。反科学的歪理邪说占有一定的市场,党内的不正之风也在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化,严重破坏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蔓延的行业不正之风,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也严重地干扰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需要正气鼓舞,人民需要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用红岩精神的浩然革命正气,去纯正社会风气,在全社会树立正气。提倡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光荣;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可耻;提倡讲奉献、讲贡献,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坚决克服“权钱交易”、“唯利是图”的错误观念,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浩然革命正气,使党风和社会风气得以根本好转。

5.红岩精神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民族的精神、时代的精神,亟需在全社会推崇,进一步发扬光大。

9.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九

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首次公开提出“红船精神”,并深刻阐述了“红船精神”的主要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红船精神”论述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的具体展现,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重要成果。

“红船精神”:历史地位·当代意义·永恒价值

浙江省“红船精神”研究课题组

“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的具体展现

习近平同志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红船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规律的自觉认识,对历史任务的自觉把握,对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自觉担当。

“红船精神”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所蕴含的“红船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历史必然性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红船精神”所代表和昭示的是时代高度,顺应时代趋势、把握时代规律、引领时代潮流、解决时代课题,是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的本质体现和根本要求。自党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前沿,准确把握时代和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将自身的发展和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世界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走在时代前列的首创史、奋斗史、奉献史。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习近平同志指出:“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时间序列看,“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起点,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各种革命精神的价值基础。综观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从“红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都继承和发展了“红船精神”的精神实质,保持了“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形成完整的中国革命精神序列;而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都在不同历史时间和空间里延续乃至升华了“红船精神”的基本内涵,并始终激励、推动着党的发展壮大。由此,习近平同志指出:“‘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无不与之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和最高从政道德,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天起,就公开宣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和终极目标。95年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忠诚为民”,自觉地将为公、为民、为国家、为民族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与整个国家的独立、中华民族的解放和长远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与“政治解放”、“社会解放”、“人类解放”(马克思语)有机地结合起来。

悉数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的精神历程,“红船精神”所承载的首创、奋斗、奉献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优秀政治品格、优良工作作风,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习近平同志关于“红船精神”的论述,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理论,而且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革命精神的开篇和奠基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引用《庄子》“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以形容党的“一大”在党的发展史上的独特地位。回首党的95年历史,“红船精神”无疑在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革命精神的塑造历程中,占有开篇和奠基的历史地位。

“红船精神”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实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基础之上。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五四”期间,在中西文化的激荡和选择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而这一选择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的历史进程,开创了中国革命崭新的局面。

一条小船诞生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它“见证了中国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中国共产党建党伟业实践的精神结晶,就是“红船精神”。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纲领表明,“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长时期的艰苦探索,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的革命理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他们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跃。”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逐渐失落、荒芜的精神家园在科学的政治和精神滋养下得到了新的开垦,中国革命的面貌就此焕然一新。历史反复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指导,而科学的理论也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

“红船精神”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实践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基础之上。“我们党一成立,就展开了中国革命的新阶段。”这是毛泽东在1945年对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重要论断。中国近代以来,围绕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主题,各种阶级力量和政治派别先后提出过不同的救国方案,但最终都未能取得成功。“1921年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就改变了方向,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改变了方向。”从历史影响上看,红船见证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创建历程,引领了中国革命道路的前进方向,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光辉起点。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起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大国,并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红船精神”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实践建立在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道路历史起点上。中国近代以来各种政治派别分歧的焦点,集中在建什么国、走什么路的问题上。鸦片战争后80年的历史进程,整个中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为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理论上的探求和选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各种阶级力量和政治派别先后提出过不同救国方案,并为此做过各种努力,但无论是救国图存的变法梦,还是中体西用的“洋务梦”,或是资本主义的“宪政梦”,都没有得到成功。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以开天辟地的“红船精神”走出一条人类历史上从未走过的崭新发展道路,开辟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

历史表明,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模式,而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历史经验,而这条道路的开辟,追根溯源正是发端于“红船精神”。95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的现状,面对对外开放所带来的西方思潮的干扰,面对国内各种复杂的形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标志,而党的创建者们在建党实践中所展现的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正是建党精神基本内涵的集中体现。建党实践告诉我们,党的创建者中的大多数人是当时中国优秀分子的集中代表,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站在新文化运动的起点上,超越了以往志士仁人的追求,怀揣着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国和世界”的理想,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充分展现了首创、奋斗和奉献的“红船精神”。而在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革命精神中,也无不贯穿着这种精神。因此,习近平同志对“红船精神”基本内涵的理论概括正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精神奠定了基础。习近平同志亲切地把红船称之为党的“母亲船”,要我们“永远铭记我们党的‘母亲船’,重温红船的历史沧桑”。这也就是“其将毕也必巨”的历史价值。

“红船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精神动力

“红船精神”之所以在20世纪20年代初形成,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了寻找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所开展的革命实践。作为一种革命精神,它为中国共产党开创开天辟地的大事业提供了精神支撑。今天,我们传承与弘扬这种革命精神,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种精神动力,将“红船精神”融入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红船精神”体现了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锐气和魄力,其实质是面对世界发展潮流而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勇于担当和变革创新精神。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就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敢于担起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时代课题是: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治国理政,走出一条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要求,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论的新提升,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我们仍然需要大力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切实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支柱。“红船精神”体现了党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前列,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其实质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实践、不断奋斗、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以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肩负起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重任,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95年来,正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强和共产主义理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完成和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习近平系列讲话始终贯穿着“革命理想高于天”“永不动摇信仰”的思想红线,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事业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心。十八大以来先后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目的就是使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其精神价值和“红船精神”思想内核一脉相承。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红船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所在,其实质是为共产主义崇高事业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敢于牺牲、为民服务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和衷共济,英勇奋斗。95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载着红船的意愿,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红船精神”蕴含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思想基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和最高从政道德,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尺。”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同样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广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红船精神”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法宝

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责任,是新时期党建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始终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红船精神”正体现了其价值取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内在要求的一致性。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红船精神”所蕴含的忧患意识。“红船精神”本身就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分子所具有的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的强烈的忧患意识的产物。早期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们,正是以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在中国绝望的境地之中做出了他们的政治选择。“红船精神”所蕴含的这种忧患意识,在当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我们党历经95年奋斗,从南湖畔成立时只有50多人的小党,成为今天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自身的建设同样成就斐然。但是必须要以一种忧患意识来看待当前党的建设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主动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切实巩固执政地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红船精神”所蕴含的使命意识。在中国共产党人之前,所有在中国的近现代政治舞台上粉墨登场的各个政治集团,之所以昙花一现,究其因就是他们缺乏为国家为民族的使命意识。而建党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具有这种舍弃自我为国家的精神,就是因为他们面对民族和国家危亡有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意识。“红船精神”中所彰显的这种使命意识,同样是今天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推动党的建设,关键和前提就是要解决好党的宗旨问题,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当前,党的建设中所暴露出来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党内一部分人宗旨意识不强,缺乏使命意识,缺乏担当精神,出现了做人不实、谋事不实、创业不实的现象。推进党的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宗旨问题,树立好使命意识,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讲大局、守规矩、敢担当、勇作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红船精神”所蕴含的开拓意识。新文化运动期间,各种西方思潮在知识分子当中传播,都试图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实用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等都鼓噪一时。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最终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莫斯科,走俄式道路,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他们最终的抉择,这集中体现了一种走在时代前列、勇于开拓进取的意识。95年前的这种开拓意识,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征程,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样离不开这种开拓意识。中国共产党历经95年发展,党情、国情和世情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和分析这些变化。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的做出新判断、提出新思路、做出新部署,而是一味的困守传统手段,拘泥传统思路,则党的建设必将与时代脱节。因此,在党的建设中能够始终秉持一种开拓意识,以创新的精神不断赋予党建新思路,构建新体制,引入新方法,关乎党的建设能否有效运转,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在新常态下推进党的建设,既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党内治理模式。

“红船精神”是浙江决胜全面小康实践的精神旗帜

习近平同志指出:“红船起航于浙江,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历史的必然性。这是浙江的光荣,也是推动浙江发展的精神力量所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浙江党的建设伟大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全国发挥着“先行和示范作用”,其中充满着“红船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10.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十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在毛泽东的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一个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一个除台湾等岛屿外实现统一的国家。从一个人民倍受欺凌压迫的国家,变成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享有民主权利的国家。从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成一个走向经济繁荣、全面进步的国家。从一个在世界上被人看不起的国家,变成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重的国家。

Q2: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

A2: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

①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贡献,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反对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领导人;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中国革命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杰出代表。他把中国革命理论系统化,并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独创性贡献。

11.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十一

试论罗马俱乐部的合理内核与历史地位--20世纪人类对社会发展认识的里程碑

文章批评了罗马俱乐部通常只被看作是20世纪人类可持续发展认识过程中的一种极端主义思潮,而把他与西蒙等人所谓乐观主义思潮相提并论的认识.论述了他对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奠基作用,以及罗马俱乐部的疑虑,将在现实与哲学层面上,长期困扰人类的.认识.

作 者:侯东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1刊 名:南方人口 CSSCI英文刊名:SOUTH CHINA POPULATION年,卷(期):200318(2)分类号:C92-03关键词:罗马俱乐部 人类发展模式

12.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十二

甘肃腾达冶金炉料有限公司质检科

纵观宇宙,物质的性质始于其内因,要掌握物质的变化规律,首先需要了解物质的组成。同理,产品的优劣也源于产品的内部组成和结构,而内部组成与结构又受制于原材料、加工方法方式、加工质量和生产环境等诸多因素。

1.化验室的产生及其基本任务。

人类社会不断在发展,组建了不同的实验室,包括各种基础研究实验室,工业、技术开发应用实验室,在特定的研究、应用领域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为配合科学研究成果鉴定,质量控制和鉴别而组建的“校准和/或检测实验室”,作为为社会提供校准和/或检测有效数据的特殊技术群体,包括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对物质或物体的组成进行各种各样的测试,以求了解和掌握物质或物体的组成和结构的科学工作及其结构—理化检验和以理化检验为基本检测手段的“化验室”也同时异军突起,星罗棋布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只要人类从事生产活动的地方几乎都有它的身影。

由于运用化学方法进行检验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运用物理方法的检验则因没有特殊的征兆而常被人们忽略,结果人们常“见字释义”将“化验室”直接理解成“化学检验室”。事实上,化验室在不少测试项目中大量地运用了“非化学”检测手段,而其他没有称为“化验室”的涉及检测工作的机构,也都在运用着化学手段进行试样的测试或样品的处理,它们之间在称呼上的差异可以说仅仅是“习惯”而已。“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根据国际惯例,把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验室和从事校准工作的实验室归并为“实验室”的一个特定的类型进行管理,实现了实验室分类“与国际接轨”的做法就是很好的证明。如今,化验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企业化验室一方面作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检验部门,以“第一方”的姿态对自己企业的产品质量做出评价,对用户负责;另一方面又以“第二方”的姿态出现,对外部供应的原料进行验收检验和鉴定,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质量控制,对自己的企业负责。更有一些社会机构建立的化验室,以“第三方”的姿态出现,在社会上充当“鉴定、仲裁”的角色,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化验室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由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化验”工作,人们获得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变化情况的信息,也了解了产品质量在在生产过程中的形成过程,以及对产品最后质量的影响,从而对产品的生产进行有效的控制,获得质量优良的产品,在市场上取得相应的位置,“化验室的作用有目共睹”,其社会地位也得到确认。

2.产品检验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

产业部门的生存与发展,依靠的是产品,既要数量多,品种多,更要质量好,才能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能否继续生存的基础”已经不仅仅是人们是否认同的问题,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

按照现代的质量观念,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是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不可能投入太多的力量进行“中间控制”,否则成本和效率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传统质量管理的“产品检验”仍然肩负着“产品质量保证”的重任。而且,产品检验所获得的产品总体质量状况,也是生产过程控制必须的重要信息,有利于企业生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因此,现代质量管理观念并不排斥产品检验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的作用,在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不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中尤其如此。

3.化验室在生产过程中检验的职能

产品检验可以防止不合格产品出厂,却不能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控制不当造成的不合格加工,也不能控制工序能力不足形成的加工偏差及人为因素等。这些现象不但导致产品的翻修、报废、生产成本增加,还导致产品检验工作量的增加,甚至因此使产品漏检出厂的风险增加。可能导致企业声誉的损失,给企业生产和发展带来不确定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控制检验是避免上述不良因素的重要手段,过程中间控制检验的主要作用如下:

(1)避免不合格的半成品的继续加工

中间检验不但可以及时发现不合格加工,还可以避免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向下一道工序,减少工时浪费。

(2)预测产品质量趋势,预防不合格加工 根据质量变化趋势曲线可以预测不合格产品出现的概率,和出现的时间区间,并及时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或其他变化趋势,立于及早采取措施预防不合格加工的发生和继续。

(3)为产品质量提高和人员绩效的考核积累资料 中间检验质量信息是生产控制和促进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也是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1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篇十三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是我们党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指南。对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科学发展观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展是根本,安全是关键。坚持安全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决定了在所有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安全工作事关人心稳定、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人心稳定、社会稳定,是发展所必需的大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

为了维护稳定,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必须从源头抓起,把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做到持续安全、长期安全,只有这样才能带来持续、长期的发展。安全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离开安全发展,就谈不上科学发展。牢固树立安全理念,坚持安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一、深刻理解发展和安全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胡锦涛同志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安全这个重要前提。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是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防火墙、群众安全的保护神、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首先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把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安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加大安全监管的力度,狠抓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认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履行好服务和监管职能,消除发展中不安全的因素,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其次是要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教育督促企业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安全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安全影响和制约发展,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没有稳定、持续的安全就没有稳定、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又促进安全,事业发展了、壮大了,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就更有条件、有能力在诸如基础设施、技术手段、人才引进、人员培训、激励机制等事关安全的硬、软件方面加大投入,从而使得安全更有保障,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各个方面。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就必须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更加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生命安全的保障,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无价,但又很脆弱,需要我们用真心去呵护,用真情去关爱。作为一级政府组成部门,作为人民群众生命守护神的安监人员,要有一种敢于动真碰硬、敢于面对矛盾的精神和魄力。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绝不放松,对违法非法生产经营的打击绝不手软,对事故责任人员的追究绝不姑息,要始终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抓对、抓狠、抓实、抓出成效,真正把工作体现到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工作中去,体现到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去,呵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其次,要密切联系群众,发挥群众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作用。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重要的一点,是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也必须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尊重群众的创造、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坚持人民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同时,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培训,努力增强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使群众真正确立安全就是财富,安全就是幸福的观点,从而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事事注意安全、齐心协力保安全的氛围;提高群众的安全素质,培养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为他人所伤害的能力。

三、树立创新的观念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从全局高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揭示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各个方面的切入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也相应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所出现的新情况,要实现安监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新机制、新思路。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上下功夫,而不是吃老本、循老例、走老路;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探索,不断创新安全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破除不适合安全发展的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增强加快安全发展的动力和合力,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创造性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了,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有了条件可以更好地利用条件来不断开创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新局面。

四、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它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深刻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深刻反映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安监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正确处理好严格监管与热情服务的关系。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弘扬先进、学习英模,提高安监系统广大执法人员推动安全发展的自觉性,提高执政为民的自觉性;加强作风建设,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好作风,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把工作抓实抓细;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规范自身行为,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做到自警、自醒、自重、自律,杜绝吃拿卡要现象,自决抵制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等腐败问题,努力做到工作负责无投诉、依法行政无申诉、清正廉洁无起诉。

二是加强监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制性、技术性和专业性,随着安监工作形势的发展,原有法律法规体系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新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出台,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工作中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学习和培训制度,通过定期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自主学习、定期考核等形式,使执法人员尽快地熟练掌握综合法律和安监专业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安全监管能力、行政执法能力和事故调查处理能力,努力做到研究问题有深度,执法检查有力度,处理问题有尺度,工作效率有速度。以此达到更好地为民服务的目的和宗旨。

上一篇:五下数学广角教案下一篇:铁路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