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工作(精选8篇)
1.新型城镇化工作 篇一
20xx年新型城镇化工作总结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根据中央、省、市、且有关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发展和改革局的指导下,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分析,结合我乡实际,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现将20xx年我乡新型城镇化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在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要求,严格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一是在政策上我们根据县加快推进浙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的有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文件及指导精神,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二是依法狠抓建筑市场管理,注重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和建筑质量及安全的监督:三是加强城镇建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学习,通过努力,我乡的建筑队伍已形成依法、照章、优质、安全的良好局面,建管人员的骨理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我乡的基础设施均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我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截止20xx年底我乡共实行农村土坯房改造200多户,累积完成杨家场等4各村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聚居点风貌打造已基本完成。新村的建设缩小我乡城乡差距,全面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在新村建设中,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新村建设标准,坚持高标准规划,奋力培育新产业,改造新农居,培育新农民,塑造新只貌,全乡面貌有了新的变化。
三、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心工作严格审批上报集镇内建房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好做细城镇化建设的中心工作,为实现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科学利用资源,美化、靓化城镇建设,统一规划布局起到重要作用。对窄、脏、乱、地段进行整治,规范沿街商铺严禁占道经营;
做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工作宣传,动员特困人员、财政供养人员、失地农民把户口转成城镇居民户,截止20xx年底,我乡共计完成特困供养人员城镇化X人,失地农民城镇化X人。对乱搭、乱建、违章建设的农户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对没有经过审批程序就建房的农户教育和发停工道知,必须按照规划建设。今年,通过努力,全面完成了年初县乡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使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更上新台阶。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乡新型城镇化建设形势良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新型城镇化工作 篇二
近日,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知, 要求各省选择符合条件的不同层级市、镇作为试点在8月底前上报发改委。此次试点对象将重点放在镇改市工作。选择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建制镇, 开展新型设市模式试点工作。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设市模式。按照城市设置和简化行政机构联动原则, 探索新设市城市的行政管理模式, 合理增设城市建制, 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 提高行政效能, 降低行政成本。
新型城镇化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引擎, 基础设施及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将提速。包括交通设施、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收益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投资空间将会打开。根据财政部大致估算, 未来7年期间新型城镇化基础建设需要投入42万亿元。因此可积极关注城镇化空间较大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建材、钢铁、机械等投资机会。
3.新型城镇化工作 篇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市规划;地位;意义
1新型城镇化背景
新型城镇化是基于传统城镇化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新型城镇化规划》)介绍,在改革开放30多年时间里,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3年的53.7%,可以说城镇化就是伴随着我国经济腾飞而产生和发展的,其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有人称之为“传统的”城镇化[1])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尚未完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前提下,53.7%只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实际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6%,因而存在很明显的问题,例如大量农民外来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却不能享受与城镇户籍人口同样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待遇,所以人们常说“传统的”城镇化是摊大饼式的城镇化,是牺牲农业和环境的城镇化,是粗放低效的土地城镇化[2]。新型城镇化不再是单纯追求外延城镇化率的提高,而是着力提高城镇化的内在质量,也就是存量优先、以存量带动增量的城镇化[3]。如果说前3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2%,户籍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57%,那么从2013-2020年目标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0%,户籍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9%,两相比较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也就比较清楚了。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地位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笔者结合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对如何有效开展城市规划工作进行了探讨。
2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及其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
2.1 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2012年中央经济会议确立新型城镇化“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规划》进一步明确为“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以人为本”就是要落实“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传统的”城镇化实际上将“造城”作为核心,一方面使大量土地资源得不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常住人口中的农民工得不到与户籍居民均等的机会,因此新型城镇化就要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两个关键问题。
“四化同步”是指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共进,城镇化是连接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桥梁,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翘板,只有四化同步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
“优化布局”是说新型城镇化必须根据环境承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也就是走集约高效的道路。“传统的”城镇化造成如下后果:“三农”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空间管制效力不足导致大量农田被侵占;城镇间无序竞争产生严重的同质化、内耗现象;对传统能源与材料的过度依赖而致资源几近耗竭;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身体健康以及城市形象。所以“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只会越走越窄,是不可持续的,唯有加强宏观布局,才能促进各城镇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是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土地、水、能源等皆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只有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并将被动的生态治理转化为主动的生态建设,才能走向结构优化、安全健康、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化传承”,即要发展具备个性特色的美丽城镇,那些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和民族特点的城镇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也是维系城镇居民情感的精神纽带,“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乡愁”不正是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吗?
2.2 新型城镇化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作用
首先,新型城镇化的主线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就是“化人”——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与其他市民均等的公共服务,再根据“化人”需要决定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规模,例如根据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享受的公共服务需要,确定水、电、气、道路、通信、网络、银行、商业、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设施的建设规模。未来5年时间里全国将有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要落户在城镇内,落实他们的公共服务(医疗、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将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之一。
其次,通过提高建设用地人口密度来解决城镇建设问题。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超过130m2,而发达国家人均建设占地只有82.4 m2,发展中国家人均建设占地也不过83.3 m2。如此结果造成空间利用率低,不少城市出现“空屋”、“鬼城”,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粮食安全也始终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 m2以内,并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就业能力,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城市环境,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这些情况提醒城市规划工作城市轨道交通、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将加快。
最后,土地管理的原则是“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传统”城镇化通过“土地城镇化”来推进城镇化,结果造成土地资源粗放低效利用,“圈地”及非法占用建设用地现象也屡见不鲜。《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一是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即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规模与所吸纳的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挂钩的政策,“人地挂钩”与新型城镇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线完全一致;另外还包括控制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适度增加中小城市、大城市卫星城、县城用地指标等。二是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工业用地比例高,所以通过提高工业用地效率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并盘活用地存量。三是通过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一起入市。由于土地政策关系到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所以这些情况对城市规划工作有很强等指导作用。
3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路径与方法
建设新型城镇化要解决市民化问题、城乡统筹问题、落实生态文明问题、就地城镇化等问题,关键是解决城镇化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有效转型,而建立合理的系统框架是城镇化转型的基础。产城一体化是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4]。产城一体化是指城镇生活服务功能与产业功能相融合,凸显城镇的区域产业与生活服务中心的作用。实现产城一体化规划的核心是合理选择产业及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产业聚集发展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方式等,应按照区域协调、城乡统筹、集聚增长、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策略选择城镇特色产业。产业园区城镇化、发展泛旅游业是产城一体化规划的重要方向。泛旅游业是指超出传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概念的更加泛化的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1]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2] 杨仪青.国外经验及启示以政府调控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J].世界农业,2013(9):132-135.
[3] 杨伟.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J].金融博览,2014(8):42-44.
4.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篇四
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工作汇报一
去年,××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市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切实把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着力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特别是结合本地实际,在新型城镇化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设想
××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定位是“依托现有城区,东移北扩,着力打造××西部集工业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重要组团城市”。按照向心发展、城乡统筹的思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城区为中心、以重点镇区为骨架,以农村社区为延伸,着力构建“中心城区、特色镇区、新型社区”三个层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到××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65万,市区人口突破50万,城镇化率超过50%;到××年,城市规划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规模达到60万,把××建设成为工业强盛、商贸繁荣、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文化发达,具有中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总体规划布局为“1396”工程,即:突出城市一带(××景观带)三区(老城区、新城区、产业集聚区)、培育九个中心名镇(××、××、××、××、××、××、××、××、××),建设60个新型社区(每个乡镇办建设1-3个示范性社区,五年内全市规划建设60个示范性社区)。概括起来,就是“一带三区,九镇环卫,东移北扩”。
二、主要措施
按照建设现代城镇体系的要求,我们结合实际,对中心城区、特色镇区、新型社区的发展思路进行了规划论证,并印发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发〔××〕1号),明确了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细化了工作措施。
(一)围绕向心布局,建设完善市区组团。按照向心布局、向心发展的要求,中心城区重点是以现有城区为基础,东移北扩,向西适度扩展,向南填空补齐。其中,××景观带的目标是经过3-5年努力,打造一条长达15公里、集娱乐、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观带;老城区重点是加快改造提升步伐,通过编制落实城市文化建设专题规划,依托××博物馆、××帮会馆、××等遗迹,合理地将“×都”、“ ×都”、“ ×都”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和改造当中,承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产业集聚区重点是培育装备制造、医药两大主导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计划和现代物流提速工程,壮大产业支撑、实现产城融合;城市新区包括东区和北区,重点是通过实施第三污水处理厂、东区热源厂、人民医院搬迁、市委党校搬迁、老年公寓、体育中心、广电文化中心、汽车城、建材城、赛车场等一批项目建设,完善设施、配套功能,实现东移北扩,打造以××为中线,以东区北区为两翼,向××中心发展的格局。
(二)突出特色优势,重点建设中心镇区。××原有9镇、13乡,近年来有6个乡撤乡建镇,现在已是15镇、7乡,还有2个乡已经申报撤乡建镇,年底前将变为17镇、5乡,22个乡镇已全部完成修编。纳入重点培育的9个镇都有一定优势和特点,其中:××、××、××、××分别处在东南西北四个关键位置,××、××、××有文化品牌和旅游潜力,××、××、××有传统产业基础。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规划先行、彰显特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标准、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编制中心镇区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具体情况是:把××、××、××、××四个镇作为四个方向的重心,沿××、××、××快速通道这三条公路,打造产业走廊,并按照位置相邻、特色相近的原则,发挥9镇的区域带动作用,打造××、××、××、××等四个次经济区,使其成为乡镇组团的龙头、城乡协调的纽带。目前,这些镇也都结合实际做出了发展规划,如:具有文化品牌和旅游潜力的××、××分别结合××文化、××进行规划,××委托××集团编制新区规划,并与该集团合作建设××文化街项目;××按照××书记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对××河两岸进行详细规划,基本实现了各类功能性规划一步到位。处在××间重要节点的××提出要配合市区东移,拉近××通往××中心城区的时间距离。通过规划引领、规划带动,力争到××年,建成一批经济发达、规模适度、规划科学、功能健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中心镇。
5.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篇五
根据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行动计划和工作推进机制及考核评估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以“十大行动”为重点,围绕8项牵头任务60项配合任务,制定了《全县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计划和工作推进机制及考核评估办法》,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放开市县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督促企业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率先在×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试点基础性工作。出台了烟花爆竹禁燃、秸杆禁烧、取缔小锅炉、城市街道除尘等4个大气污染防治具体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了城乡环境一体化,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和农村各方面环境监管治理。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资武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进一步发展农村产业分工模式,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万亩,总流转面积达到**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制定了《×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方案》,稳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开展。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改建各类渠道**多公里,完成宅前铺装**平方米,农村宅前铺装率达**%。建成和提升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个,总数达**个,占全县的**。深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完成景观带绿化水源改造项目和上海路、延安路等道路树池下沉式改造。制定了《×高标准公厕建设及改造方案(2015-2017年)》,在武水湖、武川公园、紫武苑、×镇等地新建旅游厕所**座。大力推进×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建设工作,完成下双路、陈武路部分路段太阳能路灯架设、绿化灌溉管道铺设工程,集中供热升级改造工程建成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中心村便民服务中心、小城镇便民农贸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
(三)公共服务进一步均衡。深入推进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改薄”工程,完成双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双中学室外运动场、东四沟小学水厕改造建设工程,建成并运行教育“四通两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健全校长和教师交流任职机制,严格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各项政策,推进各类教育规范健康发展。完成了全县27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建设,实现乡村舞台100%全覆盖。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动工建设。出台全县城乡全面推进社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方案,将社县服务管理延伸至村。全面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社会保险“五险合一”信息系统全覆盖,全县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
(四)产业支撑进一步强化。制定了《×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考核评选办法》及《×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截至2016年底,全县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新增**家,认证家庭农场**家、新增**家,申报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个,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小县)**个。加强科技引领,建成科技示范点**个,培育科技示范户**户,开展技术及品种试验**项(次),示范推广先进实用技术**项。推广露地蔬菜无纺布覆盖栽培面积**万亩,微喷灌面积**万亩,垄膜沟灌、膜下滴管、葡萄水肥一体化等高效农田节水**万亩。制定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两镇分别建立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围绕重点行业和特色产业,建立×特色农产品线下体验馆,入驻商家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家,产品涵盖双西瓜、糯玉米、灰枣、马记瓜子、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余种,进一步拓展了×特色产品展示和销售渠道。双镇初步确定创建双镇为特色旅游名镇,被省建设厅确定为香草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在“千里花海”车窗景观带项目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与×县宏源生物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合作社形式,种植万寿菊**亩。
(五)政策保障进一步落实。完善农业转移人口住房政策保障,认真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发放贷款**笔、**万元。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调整个人创业贷款额度统一为**万元,截至2016年底,共为**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万元,间接带动**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切实提高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根据市场和求职者的需求,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人,完成创业培训**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人,同比增长率均超过**%。举办各类电子商务培训班**期,培训人员**余人。优化与武川公司、×公司等县内大型企业合作,并依托“紫武花海”景县、×乡村生态旅游建设等项目,积极开发适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岗位,输转城乡劳动力**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亿元。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开发性和政策性融资机制,争取到近**亿元政策性贷款用于西坡二期、白家嘴新村、昌达花园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尽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方面我们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农村居民总体素质还不适应高、精、尖产业的就业需要,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二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系统、“大就业信息系统“仅延伸至乡镇一级,未能延伸到各个行政村;三是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依然较弱,农民增收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四是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还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不够、知名度不高;五是农业转移人口的成本分担机制缺乏具体操作手段。
6.新型城镇化工作 篇六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四川阶段性发展特征、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抓住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对我省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开创现代化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午,书记就我市贯彻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发展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请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上午,大家分组讨论了书记的重要讲话,刚才,各县(区)、开发办、市经信委、市住建局作了交流发言,很有启示意义,请大家相互学习借鉴。
下面,我着重讲一下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市委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发展定位,着力营造环境、扩大开放,坚持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奋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全市经济呈现出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明显向好。
总体来讲,纵向比有较大进步,但横向比仍然落后掉队。
从经济增长看,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增速比一季度快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个百分点,列全省倒数第位,总量列全省倒数第位;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同期低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个百分点,由去年的第位下降到第位,总量列全省倒数第位,且没有新增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居第位,但总量列全省倒数第位;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增长%,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居第位,且总量列全省倒数第位。
从项目投资看,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居第位,但总量列全省倒数第位,仅实现全年计划任务的%,差目标进度个百分点,个重点项目仅完成投资计划的%,新开工和施工项目分别比去年减少%、%;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亿元,增长%,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个百分点,列全省倒数第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增长%,但总量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亿元、亿元、亿元、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增长%,但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列倒数第位,增加额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亿元、亿元、亿元、亿元。
从居民收入看,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个百分点,但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个百分点,比周边的广元、达州、广安、南充分别低、、、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增长%,增速比去年同期高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平,但比周边的广元、广安、南充分别低、、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位。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巴中历史基础差,现实发展慢,差距在拉大。
目前,兄弟市州竟相发展的势头强劲,别人是高基数上的高增长,而我们是低基数上的低增长,形势十分逼人。
各级各部门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勇于正视困难,敢于直面矛盾,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工作,以更大的力度破解难题。
下半年,我们面对的形势更为严峻,面对的矛盾更为突出,面对的任务更为艰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研判形势,抢抓机遇,创新举措,抓推进,强攻坚,求突破。
着力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推进两化互动发展。
目前,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双加速时期,而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严重滞后,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我们在高点起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谋划、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来实施。
一是科学规划。
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按照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的原则,抓紧编制完善市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到多规衔接、全域覆盖、相互支撑。
在规划制定上,坚持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不仅要体现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也要体现专家学者的专业水平,还要体现城市居民的价值追求,做到既适度超前,又符合实际。
二是联动推进。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作为整体来研究和部署,一方面,城市建设要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依托产业建设城市新区;另一方面,产业发展要以城镇为载体,充分利用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双轮驱动、联动推进的发展格局。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带动新型城镇化。
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一县(区)一园区、一园区一主业思路,尽快启动巴中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巴州恩阳、平昌星光、南江东榆、通江金堂等特色产业集中区建设,以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特色农产品、矿产品和天然气等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实现资源开发直接惠民,带动经济加快发展,同时,主动为成渝和关天经济区的主导产业配套服务,优化产业结构,做大产业规模;统筹三次产业发展,以工业为主导,带动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融互动,互促共进。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促进新型工业化。
按照组团发展,分层推进,增强功能,提升品位的原则,加快巴城和三县城拓展区建设,积极推进兴文新区建设,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城市综合体,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公益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要素集聚水平;按照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加快特色镇、中心村、产业聚集地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综合体和居民聚居点,提高城乡统筹和建设水平。
三是强化保障。
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多元投入机制、要素保障机制和政策支持机制,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开创两化互动发展新局面。
第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从上半年项目实施情况看,一些项目的推进还很不理想,部分新开工项目未能如期开工,部分在建项目进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排查项目推进中的瓶颈制约,下大力气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全力抓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个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亿元以上。
一是抓紧新开工一批项目。
新开工项目既关系到今年的投资量能否完成,也关系到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投资后劲。
要切实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确保拟开工而未开工的个新开工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尽快启动广巴铁路扩能改造、通竹路改造、西华山隧道左洞建设等交通项目,黄家沟—兴文景观大道建设、兴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五星级宾馆建设、佛江路改造、回风北路改造、麻柳湾大桥建设等城建项目,天星桥水库建设等水利项目,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等社会事业项目。
加大向上立项争取力度,力争巴中至重庆高速公路、湾潭河水库、红鱼洞水库年内开工。
二是加快在建项目实施进度。
认真落实领导联系、跟踪督办、动态管理、协调联动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重点解决好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要素保障等问题,确保巴南、巴达、巴陕高速公路,南江绕城路,平昌过境路,回风大桥,牛角坑、二郎庙、双桥水库,江北大道黑化,市第二水厂,通江污水处理厂,南江红塔大道,平昌老街改造,灾后恢复重建,千伏等个输变电工程,万吨汽车清洁能源,正强水泥技改扩能,江口醇白酒园区,川东北明汇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沃尔玛·巴中购物广场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力争投资额度和时序进度均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
三是切实搞好项目储备。
深入研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区扶贫开发和国家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等政策,准确把握投向,积极主动对接,抓好项目的筛选、论证、储备。
抓住国家支持水利建设的机遇,再抓紧规划一批骨干水利工程,争取尽可能多地项目进入国家和省的规划笼子和投资盘子。
立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加快规划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城镇基础设施项目,为两化互动提供强力支撑。
着眼融入成都、重庆、西安经济圈,加强与三地的沟通衔接,前瞻性地规划一批包括高铁在内的交通项目,并积极向上争取,提升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第三,抓实招商引资工作。
扩大开放合作,大力招商引资是巴中实现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动力源泉。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各级各部门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这项工作,决不可有半点的动摇和松懈。
针对前一阶段招商引资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下一步要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基础工作。
要切实做好本地矿产资源、优势绿色资源的勘探和普查,全面掌握资源储量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结合产业转移趋势,深度包装项目,为走出去招商、请进来投资奠定坚实基础。
要加强产业园区和路、水、电、气、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夯实发展载体,促进已签约的个招商项目尽快落地。
二是创新招商方式。
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瞄准相关领域、相关行业、相关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活动,点对点登门促进,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引资实效。
三是突出招大引强。
要着眼巴中可利用土地和环境容量有限的实际,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以大带小,沿链配套,集群发展,做大产业,做强产品,做优品牌,切实避免同类小企业恶性竞争、一般性产业挤占发展空间。
四是优化发展环境。
要切实加强软硬环境建设,落实相关支持政策,营造浓厚氛围,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保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进一步改善民生。
一是深入实施十项民生工程。
从上半年的实施情况来看,总的不错,但仍有个项目进展滞后。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按照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逐项对照,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推进,努力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是大力推进扶贫开发。
主动对接国家、省秦巴山区扶贫开发规划和省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按照点式突破、抓点示范、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扩面、覆盖全市的思路,实施好增收富民、农村危旧房改造、乡村道路建设、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六大工程,扎实推进连片扶贫开发,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造血功能,提升发展水平。
三是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按照五治三化的要求,扎实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五创联动工作,着力在治五乱、打违建、塑风貌、建设施上下功夫,力争年内取得重大突破。
四是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抓好暴雨洪灾的灾后重建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抓紧水毁设施修复、倒房户住房重建和生产恢复。
目前,正值主汛期,防汛抗灾的形势依然严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克服麻痹松懈心理,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警,坚持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严密关注雨情、水情,严防死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快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力争月底前全面完工。
五是做好物价稳定工作。
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供应,坚决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妥善安排好低收入群体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第五,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下,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责,转变乡镇(街道)职能,增强社区服务自治功能,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延伸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强化信息网络建设管理,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是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挂、包、帮活动,主动到基层察民情、解民难、促民和、保民安。
广泛开展警民亲活动,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积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不断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努力将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消化在萌芽状态。
认真落实信访包案责任制,化解积案、老案、难案,真正做到事要解决、案要了结。
三是扎实抓好安全生产。
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辖区负责制、属地负责制、分级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同志们,今年剩下不到个月时间,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欠帐很多、压力很大,重任在肩,不容懈怠。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对照目标找差距,增添措施抓落实。
特别是反应要快,对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敏锐性和洞察力,认真领会,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在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不等待,不观望。
行动要快,将决策部署的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的项目上、具体的岗位上、具体的人头上,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表,倒排工期,强力推进;打破按部就班的工作常态,切实加快工作节奏,遇到困难不却步,咬住目标不松劲,月月算好帐,奋力往前赶,拼命向前追。
7.新型城镇化工作 篇七
一、泸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正式将泸州市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泸州开始紧紧围绕国家要求确定的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创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模式、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五个方面的主要试点任务和泸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设定目标,到2017年,泸州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需达到52.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需达到46.7%,实现新增38万农村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的总体目标。
(一)行政区域变化
泸州市从“十五”期间开始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原有的“三区四县”基础上,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最终形成15年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三区”和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四县”,19个乡、104个镇、21个街道办事处的基本行政规划。在19个乡中,少数民族乡有8个,其中苗族乡6个,彝族乡2个。社区272个,行政村1345个。
(二)城市发展
泸州大力发展现代化并大力宣扬其特有的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构建“酒城”文化以及打造以“酒城”为主题和红色文化的特色旅游;加快工业、服务业发展,推动各产业信息化、科技化发展。近年来,泸州沱江三桥、沱江一桥复线桥、国窖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酒城大道、酒谷大道等20余条城市道路建成投入使用。泸州国窖广场及泸州老窖旅游区开放,赤水陈列馆开放。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在15年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泸州城市化发展有巨大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截至目前,泸州市的铁路客运尚未完全建设,虽然泸州设有军民两用机场,但机场存在架次少、票价高昂等缺点,居民出行大多选择从相近城市重庆等城市。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化扩张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过多的工业气体和车辆尾气排放导致雾霾天气的频发,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直排造成长江和沱江水质的下降。
(三)城镇化发展
“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泸州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的43平方公里扩展到94平方公里。截至15年年末,泸州市年末常住人口428.52万人(在本市居住半年以上),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7.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31.0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46.08%。实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表1)
但在城镇常住人口中,还包含了大量户籍还在农村的农民工,真正的户籍城镇化率不到35%,加之泸州地处四川西南角落,离省会城市距离较远,产业承接力以及信息的传递性较弱,使得城镇化发展阻力较大。
(四)经济发展
截至2015年,泸州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353.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4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8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806.7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378.84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71.1%和2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1714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4:59.6:28.0。第一产业占比减弱,第二产业快速增加拉动经济上涨。
但表2从数据可看出,泸州市经济产业发展差距过大,第一产业支撑力过弱,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上升动力不足。
(五)其他建设
对于基础教育建设,泸州市的小学数量在2006年时期为1370所,其中村小校点1072所,发展至2014年末完全小学957所,村小为687所。医疗床位从2006年的4127张增长至2014年末24548张。
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出现农村地区适龄学生人数逐年下降,教育资源由于需求减弱而逐渐向城镇倾斜。且对于处于偏远地区或山区农民,由于信息、交通等不便,使得当地人民文化水平偏低,只能从事低技术性工作和依靠经验的农业生产工作。
二、泸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议
(一)加大政策制度扶持
城镇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支撑来自于政府,政府要通过制度和相关政策的颁布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快速进行。政府应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市户籍和非城市户籍居民在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均等化,保障农村转移人口在社会保障、劳动报酬、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城市户口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其次,城镇化过程中要完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的建设,并加强居民精神文明教育,要做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同时实现现代化。最后,要实现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做到产业的可循环、资源的可循环。
(二)加快经济结构转型
泸州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现代化产业,通过产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解决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断层问题。此外,要依借国家对成渝经济区建设的优势,充分开放发展,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大力引进外资和外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一方面解决财政短缺问题,另一方面促进转型。发展可循环第一产业和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引导休闲观光、花卉产业、农业采摘等,形成特色和品牌。
(三)优化配置要素资源
泸州应主动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产业的生产能力;通过积极发展生产服务业,鼓励企业将部分生产活动社会化,实现人力资源的社会共享,有效降低劳动力使用成本。另外,应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中心,通过政府扶持与科技人员自主创业相结合,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信息、人才、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保障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信息服务。应充分利用外资加大对泸州市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泸州的产业转型,从而形成产业群带动当地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此外,还应利用开放充分发展对外贸易,发挥泸州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地位,大力发展物流运输等现代服务业。建立多维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泸州市作为中国东南部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城市,其城镇化发展对中国东南部其他城市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泸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以及相关新型城镇化建设文献资料梳理,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泸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居民,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健,周一星,程茂吉.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J].城市规划,2001(25):16.
[2]孔维军.论农村流动人口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1(1):127.
[3]俞宪忠.人口流动规律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117-121.
8.新型城镇化猜想 篇八
“城镇化”事实上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对比“十一五”以来我国城镇化所经历的以“速度扩张、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发展历程,此番城镇化概念的再度兴起,应以“新型城镇化”加以定义。然而资本市场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仍较为模糊,资金则倾向于简单的将新型城镇化理解为“钢筋+水泥”的造房运动,房地产及建材板块一时受到追捧。
新型城镇化仅仅是城镇化的简单延续和数量上的扩张吗?我们认为,过往的城镇化概念更多的强调了“硬件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将向“软件的城镇化”发展;过往的城镇化为“物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将是“人的城镇化”。围绕这种从内涵到外延的改变,投资者的思路应摆脱传统城镇化的藩篱,并把握新形势下的投资方向和策略。
传统城镇化:问题重重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的数据在51%左右,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已接近或高于80%。即使对比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有分析人士指出,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才会稳定下来。因此从城镇化率的指标来看,我国城镇化的进程还远未结束。
然而自“十一五”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尽管带来了巨额的人口红利,却又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以速度扩张、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城镇化模式,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日渐削弱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凸显。
东兴证券分析师弓永峰认为:“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但这是建立在广泛开展的‘县改区’、‘县升市’、‘乡改镇’等行政区划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快速提升。但实际上这样的城镇化质量并不高,并未在社会结构、城乡差别、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相应的跨越,因此我国的城镇化尚处于‘人口转移型’的初级城镇化过程中。”
新型城镇化:全新内涵
显而易见的是,新一届政府推动的将是全新内涵的城镇化,是在经济转型大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其立足点和目标都在于经济转型。
十七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仅为两次,主要出现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章节中。而到了十八大报告中,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光大证券的解读认为,更重要的是“城镇化”两次主要出现的位置——第一次出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相关章节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第二次出现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章节中,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换言之,城市大兴土木、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度开发房地产的模式已经“落伍”,新型城镇化固然会提高城镇化率,但已不再是“摊大饼”式修高架、征地拆迁、建高楼的老路。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区别于以往钢筋混凝土背景下的人口单纯转移,实现从简单的“要素与人口城镇化”变为“农民转为市民的城镇化”。
湘财证券指出,围绕着这一转变,将是一系列层面的变化,包括产业机构的转变,就业方式转变、居住环境转变、社会保障的提高等。
光大证券则认为,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简单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镇化至少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依靠非公有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正常来说需要包含消除城镇内部的二元结构。2;城镇化要促进创新升级,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为服务业打开空间。3;城镇化意味着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粮食安全必须保障,所以离不开农业现代化。4;加快城镇化离不开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5;既要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也要重视培育新的城市群。
长期布局及投资方向
梳理传统的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差异,我们认为,传统的“钢筋+水泥”的进程依然会存在,但核心与重点却不在此,市场所理解的大规模基建投资建设以及相关的房地产、水泥建材等板块难以成为长期受益者,而“绿色环保、智慧城市、城市燃气、城市轨道交通、屋顶光伏建设”等领域则有望获得中长期的提振。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深入,以教育、医疗、社保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将快速发展,商业贸易、餐饮旅游、文化传媒等消费板块以及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也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中信证券认为,短期内机械板块的低估值、周期股行情仍将延续,但从中期布局的角度,则应该关注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兼具高增速的成长股,重点看好在经济复苏情况下弹性较大的优质节能设备板块以及能源结构调整下的天然气装备板块。长期则看好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相关领域,因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荐阅读:
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12-06
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11-16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12-15
新疆兵团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07-16
新型城镇化破局之路08-31
禹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10-14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11-17
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新要求10-1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读后感08-10
关于加强全县新型城镇化的调查与思考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