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提问记录

2024-08-01

新闻发布会提问记录(共10篇)

1.新闻发布会提问记录 篇一

第五章 新闻角度

定义:新闻角度是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新闻角度的作用:

1、影响新闻价值的大小

2、直接决定新闻效果的优劣(举例)如何寻找最佳新闻角度?

1、以旧见新,寻找独特角度。(大学生自杀)

2、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例子:河北日报:2013.10.25河北逾13万个帮扶项目完工率达99.8% 河北省灵寿县贫困帮扶项目为起头,截至10月20日,全省5000个帮扶村共实施帮扶项目131357个,完工率达到99.8%;总投资达到96.1亿元,已完成投资95.4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99.3%。“十方面实事”中,“四清四化”、主街道硬化、垃圾处理、村庄规划等主要项目已全部完成,也促进了党的建设、群众工作和社会和谐。

突出的成果是,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投资14.1亿元,硬化村街道路5696公里。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明显提升,230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3.5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新建标准化卫生室3566个、农家书屋4736个、互助幸福院1818个。

3、注重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运用。(从问题找方法)

华商晨报3月19日教育版的一篇文章《我们的目标是:不要应试,要实用》。开篇点出了目前我省在教育改革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反复补习,效率低下,课程死板单一,不利于培养能力等等。记者从问题出发,讨论如何解决,并给出了三点意见:

一、环节完善,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方向由应试转向实用(国学、书法)三 多彩活动,为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4、注意培养统摄全局的思维模式。4月5日新华网

习近平等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保护好每一寸绿色

新华网北京4月4日电(记者霍小光、陈菲)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国各族人民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下去,坚定不移爱绿植绿护绿,把我国森林资源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春风拂面,新绿初绽。上午9时30分许,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集体乘车,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南水北调团城湖调节池的植树点。

习近平强调,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因地制宜,科学种植,加大人工造林力度,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好每一寸绿色。

植树结束时,习近平向工程负责人了解了南水北调水源的水质与保护和调节池施工进展情况。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等参加了首都义务植树活动。

第六章 新闻跳笔

新闻写作的笔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描写、议论、抒情,倒叙、插叙、悬念等。跳笔也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

跳笔的特点:一是文体结构上的多段体。二是它与一般文字作品要求的注意上下文衔接、起承转合不同,主张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必须有大的跳跃。如何运用新闻跳笔?

1、短段落、多分段,增强画面感。

2、巧妙运用断裂行文和蒙太奇结构。

3、加大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跨度。

“我们的节日”十年回眸 传承节日文化弘扬核心价值“(人民日报4月4日)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传统节日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拓展创新,始终焕发着迷人的光彩。

深化节日主题、突出文化内涵、吸引群众参与、营造舆论氛围„„10年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形式,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人们的精神世界。经过10年的努力,“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已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响亮品牌,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代呼唤·民族需要·人民心声——

转型而多元的社会,迫切需要传承拓展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以清明节为契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天津、广州、兰州、呼和浩特等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为革命烈士扫墓、敬献花篮、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团日队日、“网上祭先烈”和“纪念先烈·报效祖国·尽责圆梦”等活动,引导人们学习历史、传承文化,缅怀先烈、向往未来。这些活动,让人们看到了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传承,看到了传统节日不断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资源。

中央有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矢力推动——

2004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就运用重要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进行专题调研;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对工作进行部署;2010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商务部、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措施„„

相关工作逐步深入、稳步推进——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泛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不断增强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满腔热忱·共同携手·生动实践——

各地各部门举措频频,让“我们的节日”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百姓紧密相连

“永远为人民服务”“心底无私天地宽”等词语的谜底是什么?今年元宵节当天,北京朝阳区双井街道光环社区张灯结彩,“元宵节廉政灯谜会暨正月十五猜谜乐”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祥和的氛围吸引来很多小区的居民参加。蓬勃发展·广泛参与·深刻影响——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热在媒体,迸发出勃勃生机与无穷魅力

春节、元宵节期间,市民欢欢喜喜逛庙会、灯会;清明节期间,群众开展鲜花祭祀、网上祭奠、清明诗会等文明祭祀活动;端午节期间,举办赛龙舟、划旱船等活动;中秋节期间,举办民俗社区团圆赏月等活动„„10年来,随着主题活动的常态化、群众化、社会化,传统节日进一步在挖掘中拓展、在参与中弘扬、在传承中赓续。

第八章 消息

消息的本质特点:简要、概括地反映新闻事实,是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这种体裁一般不提倡记者直接抒情或议论,要尽可能地减少主观色彩。消息的结构方式:

一、倒金字塔结构。(开头是带有悬念式的新闻导语,巧妙地点出最精彩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是我国报纸常用的形式)

二、正金字塔结构。(一般有一个概括性导语,随后主体部分的几个段落基本是并列关系)

第九章 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导语)

导语的概念:

1、它是新闻——消息体裁所特有的2、它处于文章的开头部位

3、与任何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可能有两段组成,所以不宜称导语为消息的第一段。

导语的三个使命:

1、披露新闻的实质内容。

2、揭示消息的主题,为消息整篇的报道奠定基调。

3、吸引读者。

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必须包含实质内容,切忌空泛。

二、将新闻最新鲜、最有趣、最精彩的部分写进导语。

三、力求简短和生动。

导语的几种类型:

(一)叙述式导语

1、直叙式 用最简单的语言扼要地把消息的主要事实表现出来,是最常见的写法之一。

本报首尔4月4日电(记者万宇)据韩联社4日报道,韩国国防部发言人当天表示,韩军于3月23日在中部忠清南道泰安郡的国防科学研究所安兴试验场试射了射程为500千米、弹头重1吨的弹道导弹,精确击中目标。韩军认为此次试射显示弹道导弹的研发工作取得成功,该导弹计划明年投入实战部署。

2、概括式 对整篇内容进行概括,为读者提供消息的整体状况

(二)描述性导语

以展示事物的形象或事件的主要场景为主要特征,要求抓住形象、鲜明的,具有特色的细节加以描写,在描写时应简洁传神。

本报北京4月3日电(记者郑轶、李长云)整军容、站军姿、立正稍息,对于新一届中国女排,集训第一课是军训。3日,在北京南苑机场附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队基地,女排国家队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军训生活,主教练郎平特意叮嘱教官“狠点练,别给队员留情面”。同时她也透露,由于世锦赛与亚运会时间冲突,今年女排将以世锦赛为重。

(三)评述性导语

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用画龙点睛的评价,揭露新闻事实的因果关系和现实意义。(注意副词的运用)

3月29日,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地球一小时”活动如约而至。随着世界多地地标性建筑的熄灯配合,活动成功结束,但争议随之而来。争议的焦点莫过于,宣传“地球一小时”活动所排放的碳,已经大于关灯一小时所节约的碳,相关衍生活动的费用也高于熄灯一小时节约的电费,其作秀成分是否多于实际意义?以理性经济人的视角来看,“地球一小时”活动在投入产出比上,目前的确存在这个问题。不过这却引人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企业故事。

引语式:引用新闻中主要人物的精彩简短而又体现主题的语言,放在新闻导语开头部分。(间接引语不加引号,直接引语加引号)

设问式:记者在消息开头部分提出一个尖锐的、具体的、有趣的、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后加以解答。

人民日报海外版,4月4日电。万达院线最近公布自己2013年卖爆米花赚了3.9亿元,占卖品总收入72%,让许多人大为惊叹。一桶爆米花能产生如此大的价值,让无意中为爆米花经济贡献过一份力量的观众们在脑海中打了若干问号:这么多年,难道电影院的收入是自己吃出来的,而不是看出来的吗?我们到底是去电影院吃爆米花,还是去爆米花店看电影?这些看似调侃性疑问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更多思考:为什么爆米花会成为电影院的“印钞机”?到底是观众偏爱爆米花,还是电影行业缺少衍生品?

(四)特写式导语

抓住人物或事物的局部来描写,冲击力和表现力比较强,让读者感到鲜活与真实。

导语的写作要求?

1、什么事情在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

2、什么人参与了事件?

3、用什么导语类型?

4、有没有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的词语能写进导语?

5、主题是什么? 导语写作需要注意的地方?

1、要突出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素。

2、要抓住事件的核心与精华,突出新闻事实本身的特点。

3、要简要地交代新闻来源和依据,力求做到言之有据。

4、要吸引和诱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其它部分。

2.新闻发布会提问记录 篇二

关键词:准备,技术,采访,提问

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能力就是采访。此行业需要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采访对于一篇好的报道是多么的重要。采访的实现需要人们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它包括采访双方的思想沟通和信息传递。好的采访能看出记者的能力还能展示个人风采魅力, 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是人们所推崇的。由此可见精湛的提问技术对记者是非常的重要。

身为记者, 怎样才能精彩的提问而且受人们喜爱呢?

1 目的明确, 清楚自己自想要知道什么信息

记者需要记得从广大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知道人们渴望了解什么, 只有奔着这个方向提问, 报道出的内容才能吸引读者, 并且做到采访深刻且有思想内涵;若出现冷场现象或者开场白也必须围绕主题, 这样才能完美的完成任务。

2 现场采访的准备工作举足轻重

若采访双方沟通交流顺利, 那么采访无疑是成功的。所以, 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比如, 提前通知被采访者在采访时可能被问的问题, 让被采访者有准备的应答, 以防出现一些尴尬情况。众所周知, 付出和所得是成正比的, 记者充分准备了访问就会顺利圆满的完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问题要简洁并且通俗易懂, 这样广大听众听起来才会舒服, 毕竟报道就是给群众听的。

3 提问时要有逻辑很重要

与所有的道理很相似, 提问也需要层层递进, 这样就容易很自然的被接受。有逻辑性就是遵从人们普遍的思考习惯, 比如按照时间顺序来提问事情的发展, 或者由目的找原因, 按一定的次序发问。这样还有一个好处便是, 若被访问者故意偏离主题时, 采访者能及时发现并且回归, 或者采访者访问受阻时也能根据逻辑来继续采访, 这时增大了成功率。如果像雪花一样零零碎碎的提问, 听众就不能很好地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被弄得一头雾水, 也很可能会导致采访者方寸大乱、焦虑不安、令人生厌。

4 采访者需认真对待并且尊重他人, 具有良好的素质

记者是求知者, 被采访的人是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人, 即是老师, 对待老师需要谦恭。认真并且虚心请教, 老师就会和蔼的把自己知道的传授与学生, 每个人都想要他人尊重自己, 想作他人的老师, 这是天性。同时, 语气要和谐亲切, 这样才不会阻碍思想, 让思想自由飞翔, 达到畅所欲言的效果。人生来平等, 一个人是不愿意对一个平等的人仰视, 当被采访者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时, 就意味着访问就要无法进行了。因此, 尊重他人要时刻谨记。

记者需要有高度的热情来时双方产生共鸣达到融洽, 他同时还需要具有自信心、大方得体, 这样的气质会让被采访者欣赏, 对记者产生好感;还要有意志力, 当被采访者拒绝时要顽强地坚持下去, 不要被他打败, 这样就会打败对方, 感动对方;最后, 灵活的应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通过巧妙的提问使对方回答问题。

5 提问因人而异

树叶每片都不同, 指纹人人有异, 性格也是各不相同。面对不同的采访者就必须采取不一样的策略, 可以在准备期间去打听其为人, 或者在访问开始前仔细观察、试探, 以了解其性格。最理想的是让人感到采访人是他的老朋友, 能够在他面前释放真实的自己。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借鉴

5.1 直截了当式

此法适用于两类人, 一类是记者的朋友, 非常熟悉;另一类是老练精明的人。前者由于熟悉, 就不需要客套打官腔, 直来直去更能获得朋友的信任, 配合记者完成任务, 增进感情。后者则就像是如来佛祖, 在他面前还是不要做一些掩耳盗铃的事情, 坦率地面对更能博得好感。

5.2 做一个引导人

面对大场面很多人都会紧张, 甚至出现死机状态, 不知所措, 这时就是记者展现个人实力的时候, 用记者灵活的头脑和能起死回生的嘴巴来让被采访人回归自我, 比如他紧张时记者就要表现的特别放松, 被采访者对人冷淡时记者则用如火的热情把其燃烧, 让被采访者无形中受到记者情绪的影响。

5.3 多种提问方法相结合

有时所提问题的回答是广泛的, 概括性的;但有时是闭合的, 只能有几种选择, 如是或者不是等。两者均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相结合后会互补, 使访问顺利。

6 采访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6.1 具体的提问被采访者

比如了解在事情发展中当事人的心理状态, 它是怎样一步一步的把事情发展到最后的。若是惊心动魄的过程就要让其尽情的描述, 让他的经历展现在大家面前, 观众从中体会其中的惊险刺激, 跌宕起伏, 这就完美至极了。

6.2 时刻谨记主题

采访一般情况都是分秒必争的, 它可以真正称得上速度时代的代表, 快节奏的反应, 短短几分钟就要字字如金, 信息充沛, 偏离主题则是最大的浪费。同时, 也浪费了亿万听众的宝贵时间, 因此, 提问需慎重。

6.3 访问时全身警惕

眼睛是心灵的反应, 从人的肢体动作可以反应心理, 这是心理学中的常识。若记者能捕捉这些外在的反应则能准确的抓住被采访者的思想使其自然倾倒出自己所知道的, 表现真实的自己, 事情的真相则会真实地呈现, 报道就达到了效果。

6.4 结束前确定细节

重复先前的提问可以确保自己的报道准确, 不会因为小细节而造成大的失误, 尤其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需要再次确认, 准确的报道是对一名记者的基本要求。回顾还可以补充遗漏的问题, 使之画上完美的句号。

7 结论

总之, 新闻采访提问考察了采访人员的思想素质、个人修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诸多方面, 可以说是对一个人的整体考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采访者需要不断的研究, 可以研究被采访者的心理, 因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人们的习惯、心理等都会随之改变, 还需要不断的增加自身的知识文化, 这样才不会与时代脱轨。任何事物脱离时代都不会被大众所喜欢, 作为新闻类的工作者, 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报道进步的科技、进步的思想、新潮的想法等。因此, 新闻采访者必须不断提高采访技巧。

参考文献

[1]张薇.新闻采访提问技巧四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11) .

[2]李京芳, 李长江.浅谈新闻采访提问技巧[J].长治学院学报, 2005 (6) .

[3]王冰.浅析新闻采访提问的技巧[J].当代矿工, 2011 (7) .

3.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研究 篇三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注意事项

中途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93-02

1.前言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方向的工作人员,我们时时刻刻都是在和采访者之间进行沟通,因此我们必须注意自己所提问的方式,既应该保证相关的新闻热点能够包含在内,又要尊重当事人的回答,向公众如实的展示采访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对于采访过程中提问的技巧和话语没有过多的进行研究,使得采访的质量受到了影响。新闻采访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最终得到的采访答案是否行之有效,对于我们的电视新闻来讲非常重要,而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就需要我们的相关工作人员和采访者进行接触和沟通,这其中所蕴含的提问技巧也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2.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及表现形式

2.1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

很多新闻工作人员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都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可能会使得被采访人员不便作答或者是提问的指向并不明确,因此我们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采访问题,使之更加容易回答。一般来说,工作表现比较优秀的采访人员在采访过程中只是提问几个问题,并没有过多的话语参与到采访之中,将重点放到了倾听采访者的声音上面,这是一种成功的提问方法。怎样实现这样的采访情况,就成为了我们研究新闻采访技巧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通过研究这个方面,我们才能找到适合采访的方式和方法,最终有利于实现电视新闻采访的进步。只有采访人员在采访之前进行相关的研究,对这些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范围之后,我们才能更加顺利的完成采访过程。

2.2新闻采访的表现形式

采访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直接提问的方式。我们根据一个社会热点或者话题对民众进行采访,就应该开门见山的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能够得出最为直接的结论,同样也比较节省时间。这样的形式对于一些知识水平比较高的人来说比较适合,毕竟他们的理解能力稍微要好一些,同时对于提问时间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我们直接将问题提出来,他们就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不管是直接的回答还是通过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都能得到很好的采访效果。

还有一种方式也比较常见,就是侧面的进行提问。这种方式就是由相关的采访人员对被采访人设定一个场景或者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背景的时间段,这样就可以让被采访者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得到一些感悟或者启示等,从而顺利的进行采访。也有一些采访过程中会陈述一些与事实有一定出入的故事,激发人们发言的欲望,这样就可以顺利的推进新闻采访过程。

3.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注意事项

3.1采访前需要做好准备

很多专业的新闻采访的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个经验,就是我们采访的过程其实并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采访之前我们需要做的相关工作,这才是采访的关键之处。得出这个结论看似不符合逻辑,实际上是很好的概括了我们新闻采访的工作情况。如果没有在进行采访之前就已经做好了相关的功课,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我们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就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甚至对于一些不知道的情况我们也没有办法进行接下来的提问和回答,这都会影响实际的采访质量,因此我们说采访的时候并不是最为重要的,我们应该多多关注采访之前进行准备工作。

我国现在的电视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各个电视台都推出了具有自己电视台特色的访谈类节目,其中比较受到民众喜欢的访谈类节目包括《焦点访谈》、《鲁豫有约》等电视节目,这些都属于脱口秀或者是访谈类型的节目,因为其中提问的问题是我们民众比较关心或者感兴趣的,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是我们不能忽略掉他们这些节目的主持人才采访或者提问的环节之中的失误等问题。比如有些主持人采访明星的时候,会问到一些艺人父母的情况,但是很多年纪偏大的明星的父母都已经过世了,主持人仍然提出这样的问题,就会影响采访的氛围,形成一种尴尬的气场,而采访也进入了僵局。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主持人并没有认真的对这些问题进行之前的准备,就随口这样提问出来,既是对于提问的一种不负责任,对于热心的观众朋友也是一种伤害。

因此,我们采访人员应该在节目开始之前对提问的问题以及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解,将采访的主题确定下来,明确我们进行采访的目标,使得提问更加具有目标性。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采访人员也应该对采访的过程进行规划,到了哪个阶段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都应该有所区别和不同,因而我们应该通过掌控提问的进度来确定采访的进程。

3.2了解采访者的心理

我们要想顺利的进行采访,需要明确采访者的心态和所面临的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才能得到我们采访所需的结果,并将之呈现在观众面前。采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进行人和人之间的沟通,我们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他人,就不能实现沟通的顺畅。因此我们在准备了一些问题之后,应该将采访准备的重点放在当事人的身上,让他提供给我们更多的信息,这样才是采访进行的目标。

一些节目的采访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脾气和性格的人员,要想从他们这里得到更多的新闻内容,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采访。比如在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农民工话题上面,采访人员就需要关注自己的采访技巧。和农民工进行交流的过程一般不是非常的顺畅,他们沉默寡言,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实现采访的目标,就成为了采访人员必须克服的困难。于是很多的采访工作人员放弃了言语方面的交流,直接在行动上做出表率,他们在几天的采访过程中都一直和农民工朋友在一起,这样就能够更好的感受和体会他们的生活,也就能够拥有更多的交流话题,这样再进行交流和沟通就会减少很多的障碍。

3.3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的提问方式有很多,但这些方式的使用都必须建立在了解实际采访情况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提问方法。针对性格比较开朗活泼的人员,我们就可以直接进行提问,在他们回答之后还可以提问一些其他方面的开放性问题,这样能够很好的提升实际的采访效果。针对性格比较内向的人来说,需要我们设计好采访中提问的步骤和环节,回答了相关的问题之后,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挖掘,能够得到更多有效的信息。如果我们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而选择了不合适的提问方式,最终的采访结果是会非常让人失望的,而且这样也会使得采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双方都感觉非常的紧张。

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注意在实际的提问过程中应该减少提问上的失误,尤其是一些比较笼统或者模糊不明的提问问题。一些采访人员在采访的时候会用“是”或者“不是”来进行提问,这样给予接受采访的人员能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他们只需要按照你这个思路进行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就完成了,没有其他能够拓展的地方,这样的提问方式是比较失败的。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比较具有内涵的提问问题来进行采访,让他们既能回答问题,又可以没有压力的进行这个阶段的采访。

4.小结

新闻行业是一项特殊的行业,承担着向公众传达真实消息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只有在进行实际的采访之后,才能更好的做好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应该明白采访对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性,掌握提问之中的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促进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受到广大人民欢迎的电视节目。

【参考文献】

[1] 杨军,黄炎春.谈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J].理论观察.2012(02):11-12.

[2] 甄陈.浅谈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技巧[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1(02):13-14.

4.XX新闻中心健康教育工作记录 篇四

2010年健康教育工作记录

3月12日 本单位为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考核,建立长效机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为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专兼职队伍建设奠定了基础。

4月5日 本单位组织召开了“健康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主题会议。

5月8日 为继续完善健康教育组织网络,本单位安排一名主管领导分管健康教育工作,安排办公室主任担任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做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和活动记录。

6月30日 本单位邀请爱卫会工作人员对健康教育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增强了其能力。

7月13日 为加强对本单位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与考核评价工作,再次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

8月20日 单位购置了部分应急健康教育资料,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了理论指导。

9月3日 本单位组织单位人员学习了如何科学、规范地制作、使用常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收发上级各类健康教育资料。并制作了适合本单位的2种健康教育小册子。10月10日 单位领导要求做好资料使用情况督导和效果评估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资料的重要作用。

11月18日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干部职工参与了景区卫生大扫除活动。

12月30日 通过利用卫生宣传栏、宣传橱窗、电子屏幕向干部职工进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卫生防病知识教育,满足了干部职工对防病知识的需求,切实提高了干部职工总体卫生知识水平。

XX新闻中心

5.新闻发布会提问记录 篇五

登记办法》的通知

新出政发[201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

新闻采编队伍建设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新闻采编队伍管理工作,是新闻媒体长远发展的根本,是增强新闻媒体社会公信力的基础。针对近年来新闻采编队伍中存在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以及利用新闻采访活动谋取不正当利益等问题,有必要在全国逐步建立和完善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制度,通过不良行为记录的档案管理,限制和禁止存在严重违法问题的新闻采编人员继续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进一步净化新闻采编队伍,遏制新闻违法活动,加强新闻采编队伍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康有序的新闻采访秩序,保障新闻记者依法开展新闻采编活动。

现将《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新闻采编行为,净化新闻采编队伍,遏制新闻违法活动,建立健康有序的新闻采访秩序,保障新闻记者依法开展新闻采编活动,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新闻出版总署《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闻采编人员,是指境内新闻机构编制内或者经正式聘用,专职从事新闻采编岗位工作的人员。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包括以下方面:

(一)以提供虚假、伪造的证明文件等欺骗手段申领新闻记者证;

(二)利用新闻采编工作之便从事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

(三)被吊销新闻记者证且未满五年的人员从事新闻采编活动;

(四)编写虚假新闻,包括在采写新闻报道中采取凭空捏造,无中生有;隐瞒事实,制造假象等方式,造成发表的新闻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行为;

(五)从事有偿新闻活动,包括为发表新闻报道而主动索取或者被动收受被采访对象或者利益关系人财物等行为;

(六)徇私隐匿应报道的新闻事实,包括为不发表新闻报道而主动索取或者被动收受被采访对象或者利益关系人财物等行为;

(七)其他以新闻采访为名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利用舆论监督进行敲诈勒索、打击报复等滥用新闻采访权利的活动;

(八)因新闻采编违法活动被追究刑事责任;

(九)其他违反新闻出版管理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的行为。第五条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全国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地方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的申报和审核工作;各新闻机构负责本新闻机构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的申报工作。

第六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各新闻机构发现本行政区域或者本新闻机构内有新闻采编人员涉嫌存在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行为,须参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调查终结并取得相关证据后,须按照本办法规定,填写《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表》。

对违反新闻出版法规规章应予处罚的,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须在填写《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表》前,依法做出行政处罚。

第七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各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等有效文书可以作为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

— 3 — 录的认定依据。

第八条地方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各新闻机构在《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表》签署处理意见后,须附相关有效证据,在十日内向上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申报,经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核后,报新闻出版总署登记。

新闻出版总署可以依据本办法直接对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进行登记。

第九条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在确定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前,应事先向当事人告知拟将其列入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当事人应在接到告知书之日起七日内提出陈述和申辩。

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等有效文书作为认定新闻采编不良从业行为记录依据的,无须另行告知当事人。

第十条新闻出版总署根据登记结果建立全国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查询系统,定期通报情节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影响的不良从业行为,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中国记者网查询不良从业行为记录。

第十一条被列入不良记录的人员对不良从业行为的认定存在异议,可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申请撤销不良记录的登记,并提供相关有效证据,经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重新调查核实后,根据调查结果由新闻出版总署做出撤销登记或者不撤销登记

— 4 — 的决定,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

第十二条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各新闻机构须严格限制有不良记录的人员继续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对存在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不良从业行为的,自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之日起,按照以下规定期限限制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一)存在本办法第四条第(一)项或者第(二)项规定情形的,三年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二)存在本办法第四条第(三)项规定情形的,限业期限增加三年;

(三)存在本办法第四条第(四)项至第(七)项规定情形之一或者被吊销新闻记者证的,五年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四)存在本办法第四条第(八)项规定情形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五)存在本办法第四条第(九)项规定情形的,视情节严重程度,三至五年内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第十三条被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新闻采编人员限业期满后,由新闻出版总署注销其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留存其不良从业行为记录档案。

第十四条被列入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的新闻采编人员重新获得新闻采编从业资格后,三年内再次违反新闻出版法规的,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第十五条新闻机构对本单位人员存在的不良从业行为隐瞒

— 5 — 不报,或者有意拖延缓报,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可视情节轻重,采取下列行政措施:

(一)通报批评;

(二)责令公开检讨;

(三)责令改正;

(四)暂停核发新闻记者证;

(五)在年度核验中给予缓验;

(六)责成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监督整改。

第十六条非新闻采编人员(包括境内新闻机构的非新闻采编岗位工作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员)违法从事新闻采编活动参照适用本办法。

第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新闻摄影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 篇六

既然摄影最本质的功能是记录, 那么以客观记录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摄影必将是摄影领域很重要的分支。新闻摄影主要是以瞬间的影像来表述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新闻照片所包含的信息越多, 就越有新闻价值。新闻摄影作品必须讲究时效性, 对于客观的突发新闻、预知的重大活动, 不容摄影者随意地寻觅或等待。好的角度、构图和典型表意有很大的偶然性, 而新闻追求时效性却又是必然。摄影者不可能要求事件重新演示, 瞬间发生的情况稍纵即逝。所以从求新的角度看, 时效是新闻摄影的生命, 决定着新闻价值的高低。对于新闻摄影来说, 真正比较经典的瞬间并不多, 稍纵即逝的经典瞬间隐藏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以视觉效果来看, 这种典型瞬间的出现时机, 对不同事物、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前的瞬间, 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时的瞬间, 有的也可能是高潮过后的瞬间。这就要靠摄影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了。一般来说, 把握新闻摄影瞬间, 贵在快速, 难在典型性和表意性, 成在摄影者技术熟练程度和艺术根底及在瞬间的迸发程度。因此新闻摄影作品的时效性、典型性、表意性、技艺性构成了瞬间把握的要素。

新闻摄影之所以作为一门艺术, 在视觉艺术领域内必定有其必然的基础内涵, 但与其他的艺术门类比较, 它是技术的升华。“技”是技巧, 而“术”则是具体的人为创造, 在普通的摄影艺术中, 除了一般的将影像定格技巧外, 更多的是拍摄者对客体完美性表现的人为摆布。而新闻摄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反对创作主体过多的主观干预, 要求主体以“第三方状态” (区别于主体与客体的事件参与者的状态) 出现, 用照相机无限接近现实地去记录, 是技术中术的升华。想更多地认识新闻摄影必须将现实的美丑与拍摄者的审美情感统一结合。新闻摄影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交融的视觉艺术, 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 更给历史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技术报道手段, 是文明社会观察与传播新闻事件方式上的一大技术性革命, 运用现代摄影技术记录了真实世界的“表象”, 但这里的“表象”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再现, 它是有意识的、有主观目的性的艺术再创作过程, 它深层反映着新闻摄影者的思想与内涵, 呼吁新闻受众对“美”的思考。新闻摄影是利用技术手段, 通过摄影图片完成报道, 叙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过程中的事件。其最终目的便是将事实发展过程瞬间定格并快速传达给受众。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在掌握基本摄影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艺术的审美和修养, 在一张摄影图片上尽可能丰富地浓缩新闻要素和对事物认识的导向, 并最终传达给观看者画面图像所表达的视觉信息和思维信息, 即用摄影照片来进行语言的表达。摄影天然的还原力已经使它在直观感受上占了优势, 形象、生动、煽情, 但却没有那么多进入其中的壁垒。只要你有心并且有本领借影像记录目前的人与事, 任意的一个主体都可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以个人的新闻摄影报道加入对人生命运的记录与深思, 那普天下的人的命运都可得到简朴但却同样感人的反映。

传统摄影技术是新闻摄影报道能够实现艺术表达的基础, 只有当摄影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 摄影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体会与思考。只有这样, 新闻摄影记者才有能力去考虑拍摄思维和自己所想表现的目的, 图片语言才会更加真实和生动, 才能震撼观者的心灵。作为一种视觉传媒的工具, 新闻摄影图像语言的质量则是其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前提。新闻摄影所要表现的主体应占据照片的主要视觉空间。主体的表现不能是孤立的, 它同样需要气氛的烘托。“5·12”汶川大地震中有一幅照片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一位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一同被埋在倒塌的学校楼房里, 据被救出来的孩子们称“就是他在黑洞洞的废墟里, 用这只手刨哇刨, 使我们数十名同学死里逃生得以生还。不知道他怎么就没有出来……”我们见过许多手, 但这只手却与众不同。这是一只多层脱皮已经残损不堪的手, 这是一只英雄的手, 是把活的机会留给了学生的手。在这一新闻摄影画面语言表达中, 典型气氛的渲染有力地辅助了主体的表达。主体是新闻摄影的主要信息载体, 仅仅依靠气氛来烘托是不够的, 然而如果新闻摄影作品中缺少对主体细部的刻画, 其语言表达也是有缺陷的, 会使新闻摄影作品平淡无味。气氛渲染仅仅是对环境的交代, 在特殊环境下, 记者运用摄影本身的技巧就可以刻画, 但对主体一个细部的刻画, 有时其魅力和感染力能远远超过画面本身。新闻摄影是通过摄影记者的第三只眼来发现画面的“美”, 而不是臆造, 这才是新闻摄影作为一门新闻报道艺术真正存在的意义。

塔格曾说, 摄影不仅是审视, 也是评价世界的方式。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瞬间平面造型艺术, 它不是摄影者能够轻而易举捕捉到的, 不单纯是一种偶然性的收获, 而是拍摄者的美学内涵、文化素养和人生观乃至新闻嗅觉的产物。新闻摄影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一方面必须深入地观察并判断出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意义, 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 体会其中的本质, 同时还要迅速地决定以何种方式去诠释这种本质。也可以说, 摄影记者在现场的拍摄过程中, 必须分析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新闻点是什么;第二, 如何调动观者的参与意识, 于事实之外, 尽可能地引导观者去思考隐含在事实之后的深刻内容。而这些工作都必须在瞬间完成。但是这瞬间的选择, 却需要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对生活的体会。所以, 摄影记者必须注重平时在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以及摄影理论等方面的积淀。

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的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的肖像作品揭示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他的照片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使观众仿佛也置身其中。他在二战胜利日拍摄的一名水兵和一名护士接吻的照片, 尽管在后来引起很多争议, 但是已经成为摄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这幅题为《胜利日》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上千次, 是有史以来发表最多的新闻摄影作品。1945年8月15日, 人们在纽约时代广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艾森斯塔特以一位水兵抑制不住战争胜利的喜悦心情亲吻素不相识的姑娘的画面, 表达了普天同庆的欢乐场面。拍摄后艾森斯塔特记下了水兵和少女的地址, 并在43年后的1988年, 又找到了当年的两位主人公, 让年逾花甲的他们再次来到纽约时代广场, 并别出心裁地让女主人公穿上和当年相似的白色连衣裙, 摆出同样的姿势又留下了一张照片, 为这幅著名的摄影作品又添上了一段佳话。如果说艾森斯塔特没有经历战争年代的生活, 如果他没有对生活本身深刻的理解, 他也不会记录下这一经典的瞬间。

苏珊·桑塔格说, 解说词的确会凌驾于我们看到的证据, 但任何解说词都不可能永远限定一幅图片的含义。“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就是这个道理。一幅好的新闻图片, 其魅力就在于, 它是新闻事实的精确性与意蕴内涵的模糊性的完美结合, 即镜像与意象的统一。它不但能指明确, 而且所指深远。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启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引导读者领悟到“新闻背后的新闻”。审美因素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新闻图片中去的, 与新闻事实水乳交融, 而决不是游离于新闻事实之外的。此时, 作为记者捕捉到的意蕴的载体———新闻图片, 它是意蕴的呈现者。接受美学把其称之为“第一文本”, 因为它只是将作者所理解的意蕴展示出来, 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至于它能否为读者所共享, 能否真正渗透到读者的内心当中, 还要看读者的理解与感悟。因此新闻摄影最基本的单位的影像, 仿如一个个生活的斑点, 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它们可以是有直接联系的, 也可以是松散而毫无瓜葛的, 这种不规则恰恰使它抹去了自身的痕迹;它们纵横交错、内容充盈却又充满了一种随意感, 渴望着人类对它们说更多的话, 将它们按某一逻辑编入整体。

1979年迪尔特·阿佩尔特拍摄了一双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手。左手已经干裂得仿佛大旱时节的土地, 而右手也破碎得惨不忍睹。长时间的暴露使人类的双手呈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形态, 凝固而又碎裂的时间在这双手上展现, 这一瞬间可以被凝滞成碎片, 而阿佩尔特的照片把时间的碎块凝聚在了平面上。这双手不禁让人想起汶川地震时的另一只手:孩子的小手握着一支沾满灰尘的圆珠笔。这些手中握的是对灾难的沉痛和伤感, 同样刺痛人心。新闻影像记录的固然只是一只手, 但是这只手背后连接的是整个灾难。汶川地震让整个中国都为之撼动, 成为这片大陆上抹不去的伤痕。孩子的手, 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 通过照片传递给读者的伤痛让每个人铭记、让每个人感动、让每个人在那一刻都发自内心地展现自己的人性关怀。此时这只小手里握的, 其实是希望, 是对生命权利的不舍弃, 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愿放弃, 此时, 影像记录的是废墟中的强者力量, 是人性光辉的放射。巴黎的穆费塔街头, 一个小男孩怀抱着两大瓶红酒, 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快乐的步子, 神采飞扬之间, 仿佛一个凯旋的士兵, 骄傲地向路上的行人致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拍摄于1958年的这幅《决定性瞬间》作品没有什么深刻的历史背景, 只是生活中某一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瞬间写照, 没有历史事件的沉重, 生活的平凡也能感动得让人落泪。那孩子的衣服甚至都没有塞好, 可是却那么自然而又与众不同。人性的光辉在这里被影像张扬得淋漓尽致, 读者会禁不住内心的激动感谢摄影师的伟大, 他把人们渴望已久的真实的幸福生活信息传递给了大众。

用照相机的镜头来关注生命和情感, 这正是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所在。一代又一代新闻纪实摄影者都把镜头当成自己的眼睛, 记录着生命中或震撼或平凡或悲伤或喜悦的每一刻。其实, 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 就已经完成了人性思辨的过程, 镜头里呈现的画面就是他思考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英]、让·摩尔[瑞士]著, 沈语冰译:《另一种讲述的方式》,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2].苏珊·桑塔格[美]著, 黄灿然译:《论摄影》,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版。

[3].雅克·拉康:《视觉文化的奇观》,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7.新闻发布会提问记录 篇七

关键词:记者 采访 提问语言 技巧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新闻传播走进了百姓日常生活当中,由于电视新闻报道的感观性和及时性,成为人们了解天下事、身边事的最重要的途径。新闻采访中的同期声的运用,更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共同参与的感觉。因此,如何把谈话中的问题提得巧妙、深刻并有实际内容,就需要记者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修养。如何掌握好这部艺术,我就从事广播电视事业二十多年来,自己的一点粗浅的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提问语言要追求语言表达的自然性。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高于生活;而新闻则要求真实地反映生活。所以,在电视新闻同期声采访中,一丝导演的痕迹、一点做作的口吻都会破坏采访的和谐气氛,给受众者一种不自然、不舒服的感觉。因此提问要追求语言表达的自然性。无论是记者,还是被采访者,都会不同程度地有紧张的感觉,不自主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形象和语言的表达方面上来。于是记者往往把问话问得完整,说得标准。当然,这是应该提倡的,但表达起来,很容易把问题说得很长,并且一字一板,播音腔十足。被采访者受其影响,也就像在大会上演说那样,拿腔做调、大有做报告之势。一问一答中没有了交谈感,也就少有自然。记者应在实践中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用自然的口吻、语气去引导被采访者平心静气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与经验。那么怎样才算自然呢?要摆脱播音腔,用最自然的方式来叙述表达;要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言;要少用“呢、哪、吧、哈”等语气词,多使用抑扬顿挫来调节语气。

其次,在提问语言表达上多点灵活性。新闻报道中的典型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制宜,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语言表达上多点灵活性。灵敏的随机应变,循循善诱的启发,以及画龙点睛的插话,都会有助于同期声采访的成功。相反,空洞、抽象、概念性的问话,加上被采访者滔滔不绝的答话都会使采访报道不尽人意。采访中的一问一答要反映被采访者的典型認识,体现记者的独立思考。因此采访中,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随时调整采访方向和提问语言,以达到采访报道的理想效果。提问的灵活性表现为有机的衔接。这里包括同一被采访者的不同内容的衔接;和不同被采访者的变换衔接。这都需要有灵活的问题加以过渡。一个被采访者的答话,要完成一个主题思想,其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通篇的回答常常会使被采访者紧张不堪。记者如果选择好时机,既不打断他的思路,又可中断他偏离主题的漫谈,恰当地插问几句,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插话交谈会消除被采访者的紧张心理,尤其是概括性插话,被采访者会感到他的谈话被肯定,会增强他与你合作的信心。这样进入下一个问题,会给观众一种问题环环相扣、主题层层深入的承上启下的感觉。如果在同一事件中,采访几个典型人物,提问就应该灵活多变了,要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问题上为一个中心服务。千万不要用同一问题采访两个以上的被采访者。因为这样会给观众单调、笨拙的感觉。有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肯定也是一种问话。

同时提问语言要有思想性。如果说前两个问题是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的话,提问语言的思想性则是采访报道的重要因素,是核心问题。因为每一篇新闻报道都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明确的目的和深刻的教育意义。那些为了提问而提问的明知故问、笼统的概念化提问,都是空洞无物的。有思想的提问要把握主题,并服务于主题。

提问是同期声采访报道的中心环节,是能否真实、恰当、充分反映事实的关键。如何正确使用提问方法是需要新闻记者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范迪克著.作为话语的新闻[M].

8.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篇八

1 新闻采访中采访提问的作用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新闻工作者出于大众传播的目的,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手段,对可能收到广泛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进行搜集。采访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向大众传播新闻事实,而提问作为采访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其作用不可小视。对于新闻工作本身的严谨性和新闻采访的特殊性,新闻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提问在其中的巨大作用。一个合适的问题,包括前后语境、适当的语气和恰当的遣词造句。正确恰当的提问可以将被采访者的回答范围控制在一个清晰、明确、有效范畴内,对新闻采访来说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采访录制过程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2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2.1 提问前应做好充分准备:

新闻记者在采访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首先,要科学地选择采访对象。采访对象选择时要尽可能的选择知情者。其次,要选具有代表性、权威性的权威人士,这样问出来的结果才具有说服力。最后,要选善于表达者。

采访者充足的前期采访准备不可或缺。一些富有经验的老记者们随身都会携带一个小本子,随时记录相关内容和最新情况。在信息化时代,有些采访者认为只要上百度轻点鼠标,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查到。其实不然,有些东西只有亲身经历和记录才更具有说服力。在采访之前,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被采访者的基本情况,并根据采访者特点设计出合适的问题,更好地表达出本意,避免发生误读。除此之外,还可以让采访流程从被采访者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当对方逐渐进入自然谈话状态时再展开采访,效果会更好。

采访前采访者还要针对被采访者拟写采访提纲。拟定采访提纲时,要更多的侧重被采访者最想了解的情况以及最关心的问题,并且采访过程中所提及的问题应更好的接近提纲。同时,采访者还可以提前与被采访者进行沟通,提前将要采访的内容告知被采访者,从而确保被采访者做到心中有数,为后期的采访和沟通奠定基础。一般情况下,采访者准备的提问越充分,其采访内容就会越透彻,采访工作也会越顺利。准备工作还要做好录制设备的检查使用和养护,保证无故障,顺利录制。此外,为了避免采访过程中出现冷场,还要准备好交流语言,使之不偏离报道主题。一名优秀、合格的记者,应与被采访者建立朋友关系,并通过聊天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采访资料。

2.2 采用灵活的提问方式:

每位被采访者都属于不同的群体,具有独特的个性,有的人个性十足、有的人善于表达、有的人会回避问题。因此,当记者在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时,要了解其基本情况,制定与之适应的提问方式,从而达到预想的采访效果。

开门见山式是比较常见的采访方式。该方法具有直接、简便、快速的特点,如果记者采访的对象比较熟悉,通常不需要说一些客套话,可以开门见山的直接进入采访环节。在采访单位的高层领导、社会经历丰富、文化层次比较高的人员时,由于这些人员熟悉各个工作层面,也不需要使用过多的语言进行铺垫,只要将采访意图告知被采访者,就能确保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启发引导式是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采访方式。因为大部分被采访人员在采访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紧张情绪,或说话吞吞吐吐、或僵硬地念资料等。对于一些进入状态比较缓慢的被采访人员,记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对他们要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提问方式,从而将一些复杂性的问题转化为若干小问题,并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提问,从而让被采访者逐渐进入状态,以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记者采访中提问技巧的高明之处就是如何让被采访者更好的回到问题,这里就包括了各式各样的提问方式。正问法是指采访者在提问时直截了当指出问题所在,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性格开朗大方、健谈的采访对象。反问法是指提问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而导致被采访者不愿意直接回答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从相反的方向来提问题,从而得到想要的答案。设问法指有针对性的强调某种看法或结论,让被采访者参与讨论,然后解答相关问题。因此,要根据受访者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提问方式,以更好的达到采访的预想效果。

2.3 提问时应注重细节: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更好地定位自己。在语气方面,不仅要体现不卑不亢的态度,还要尽可能的亲切自然。因为很多事情的发展是由细节决定,采访中的提问也是如此,记者在采访中要采取措施处理好不同细节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更好地完成采访工作。

首先,记者要围绕中心问题,从简单的、具体的事实开始提问,循序渐进地进行采访。同时,采访者的提问过程还要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让被采访者完整的回答提问,而且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记者最好不要打断对方的叙述。记者应该根据采访主题按顺序发问,即使在采访过程中被一些事情打断,也要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思路继续提问,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给广大民众还原一个清晰的新闻事件。

采访工作会受到时间长短、所处环境等限制,而且采访随时都有可能被打断或终止。如果总是提一些与采访无关紧要的问题,被采访者极有可能提出结束采访,从而导致采访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被采访者在回答问题时,逐渐的偏离主题,就需要采访人员巧妙地将其引入采访主题上。对于广播电视记者而言,关键问题是能够在被采访者比较愿意接受的表述方式中提问,这时拍摄出的画面和收录出的声音更真实,更具新闻价值。

3 总结

综上所述,新闻采访提问技巧很重要也很复杂。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就需要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提问的技巧。

摘要: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工作的第一步,往往会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状况。因此,在采访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可以说是完成了采访工作的一半。然而,提问的技巧多种多样,需要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和采访场合来灵活运用。在此,笔者总结了在新闻采访中与采访对象沟通时需要注意的技巧。

关键词:新闻采访,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刘晓霞.小议新闻采访申的提问技巧[J].新闻知识,2013,12(2):37-38.

[2]郭海鹰.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J].青年记者。2010,06(21):15-16.

9.浅议新闻采访中提问的艺术 篇九

准备充分。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充分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战斗”, 采访的过程是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 要想取胜必须知己知彼。这种“战斗”由于条件所限, 往往非常短暂, 而为了这短暂的战斗, 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 甚至更长。

曾经有位意大利著名女记者谈到对邓小平的采访时

说:“那次采访很深入、很详细, 用了两天时间, 很有意思, 我想提的问题全都提了。”这次被记者认为很成功的采访与她之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这位记者在访问邓小平以前, 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从她的新闻稿中可以看到她对邓小平、毛泽东、林彪、“四人帮”、中苏、中越、中柬关系都有一定了解。

但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 不对被采访

对象进行了解, 不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 也没有拟好问题, 进门就向采访单位要材料, 然后匆忙上阵, 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 就是所提问题有限, 找不到话题, 采访中出现“冷场”。回来后只好抄抄材料敷衍了事, 结果是写出的新闻作品干瘪无味。

提问具体。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 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 有了具体的东西, 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 具体的数据, 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 不能漫无边际, 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 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 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 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的话。

针对性。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 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 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了解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选择角度。作为记者, 在新闻采访报道中, 无论是时政新闻、经济新闻、还是社会新闻, 都要善于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去思考和选择报道的内容和主题。多从基层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群众日常生活的变化中, 发现具有普遍意义或对全局有指导和启示意义的新闻。掌握这样的原则, 才能在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 提出合适的问题。比如, 报道一项重大政策或措施, 要善于选择平民视角, 通过具体的事实提出问题, 反映这些政策措施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而其中百姓又需要做些什么等等。

学会尊重。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这样的场面:记者在和被采访对象面对面时, 有意无意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提问题, 有时甚至成了“审问”, 这是采访中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不能体现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

在实际工作中, 记者与被采访对象是否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 往往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无论是采访政府高官, 还是监狱里的囚犯, 记者都要平视对方, 这是平等, 更是尊重。比如, 同一个被采访对象, 同一个新闻事实, 有的记者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还是得不到对方的配合。然而要是换上另一位记者, 也许同一被采访对象向记者敞开了心扉, 使记者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这里, 记者能否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人, 能否以平常心和平等意识和被采访对象交流与沟通, 就显得十分重要。

尊重被采访对象, 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 以免引起对方不快。二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 提问得体, 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 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 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 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 有个性一点的被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因此, 记者更要尊重被采访对象, 在征求对方意见后, 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最后, 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 认真记录, 不要随意打断, 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工具, 或是手机响后, 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地接听, 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态度真诚。记者要想从被采访对象内心深处挖掘素材, 必须先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和认同。记者要想使被采访对象明之以事, 晓之以理, 更要动之以情。

要想让被采访对象真切感受记者的真诚可信, 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 记者就必须要在情感上接近对方, 并且自觉地换位到被采访者的角度, 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 感受他们的内心, 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寻求情感的接近。相反如果缺乏情感和亲和力, 被采访对象可能就不会太买账了。

10.浅析电视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 篇十

关键词:质疑性提问,电视新闻采,被采访者

我们都知道, 电视新闻中能够制作一篇好的新闻题材与工作中的前期搜集资料与准备及后期的经编细写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对于电视新闻采访中最重要的部分———电视新闻采访的结果能不能顺利进行与新闻播报的质量性密切相关, 大多数的电视新闻采访都是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流进行的, 那么, 采访者的采访技巧也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提问这门学问贯穿着电视新闻采访的主线, 成为关键。质疑性提问是一种具有质疑特点的提问方法, 因为质疑性提问往往语言比较犀利, 有些质疑性问题会使被采访者没有面子,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被采访者提出质疑性提问时采用一定的谈话方法。

一、电视新闻采访中对于质疑性提问的定义

目前, 质疑性提问并不是很受媒体的重视, 一些小有名气的学者们就目前社会发展趋势看也难以在质疑性提问这一问题研究上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结果。随着对于从外国采访经验的认识和学习, 虽然没有到达一定的高度, 但质疑性提问已经渐渐的在逐步潜移默化中形成。

什么是质疑?即是在交流的两方中, 其中一方对另一方或者一个表现群体的言论提出批评、否定等的态度, 使另一方给予合理的解释并消除大家的疑惑的一种疑问。质疑性提问也就是记者对被采访者的言论等的观点提出否定和批评的态度, 并要求取得被采访对象的进一步作答来使这种疑问消除的提问方式。对于电视新闻采访中, 质疑性提问是一种具备质疑功能的提问方式。那么在很多的电视新闻采访中, 有些被采访对象不愿意表达采访者提出的质疑问题, 难以回避的会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出现针锋相对的局面, 就目前社会现状来看, 这种的沟通方式从效果上看要比普通的采访要好, 有时, 这种方法可能会使被采访者没有话语权, 但是无论如何,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 为了寻找一个事实, 使观众不受到欺骗, 这种采访方式被大多数认同。

二、质疑性提问中所遇到的问题

首先我们从采访者角度来说, 一旦利用质疑性提问采访, 一定要求采访者本身应该有一定的思路去质疑, 对于所质疑的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 在问题的分析上思路清晰, 质疑问题明确, 之后才能准确的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取问题的真伪。其次, 还要要求采访者头脑灵活, 反应灵敏, 对于被采访者的回答第一时间跟着做出反应, 否则, 跟不上被采访者的话语, 语境和话题待过去以后再回来提出质疑就会使电视新闻采访出现模糊、不清晰的结果, 降低了采访的效率。最后, 对于质疑性提问的采访采访者的目的是获取事情的真相, 如果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者并没有隐瞒事情的真相, 而采访者还一味的咬定质疑不但会使采访的过程引起被采访者的反感, 也会使观众产生厌恶情绪, 人们会认为采访者不是为了真正获取真相而是另有目的, 自我炒作的嫌疑。

三、电视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的应用技巧

1、为了使观众获取真相、将质疑作为一种手段

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 把质疑作为一种提问手段, 将过程全面的展现在观众视野中, 从而解决了人们的疑惑。那么质疑性提问中, 我们应从事情的主体出发, 有道理的质疑, 使质疑合理化, 要让被采访者知道这种质疑不是故意刁难对方而是为了获取真相, 使采访更加全面进行。采访者对于事件的控制上永远不能直接代替事情的真相, 但能够最大限度的去朝着事情的真相方向靠近。所谓的质疑即就是探究真相的方向, 那么带有质疑向的提问采访中, 想要一团和气那是不可能的, 有质疑才能探究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但采访者也不质疑是揭示真相的捷径。采访中一团和气是不行的, 有些问题必须采访者去激发采访过程的气氛, 才能找出真相, 但是, 质疑也是有一定的底线, 要保证不能激怒被采访对象。

2、没必要质疑的问题不能盲目质疑

对于质疑性提问对于好的采访者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采访方式采访者为了使事件更加真实, 不欺瞒观众, 利用质疑性提问能够立竿见影的完成采访内容。采用质疑式采访, 出于避免被嘉宾欺骗, 力求获得事实真相。然后还有一些采访者不知出于什么目的, 有时候针对被采访者的事实明知没有疑问, 还一味的去质疑, 使这样的采访过程没有质量, 不但造成被采访者的心理负担, 还使观众产生了反感, 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 质疑也要有一定依据, 只有采访者掌握了一定的根据才能对被采访者进行质疑, 将他引向问题的根源。

因此,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质疑性提问的采访这一其他采访方式不能与之相比的特点慢慢的正在逐步发展, 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 它可能会成为所有电视新闻采访的最终目标。把质疑作为一种途径和交流的手段, 使采访获得真实、有质量的新闻内容。

参考文献

[1]侯福玉.[J].科技传播, 2010, (23) .

上一篇:培训科全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合同工程开工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