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培训新闻稿

2024-09-30

大型培训新闻稿(精选14篇)

1.大型培训新闻稿 篇一

全国助残日大型倡导义卖活动

2016年5月14日,以“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为主题的第二十六次全国助残日大型倡导义卖活动在兰州市图书馆小广场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兰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兰州市图书馆、兰州金宝贝特殊儿童教育中心共同主办,兰州欣雨星儿童心理发展中心协办。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插图

上午7时许,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便乘车出发了。活动的开始是节目义演。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本次活动带来的节目是手语舞《你我同心》,希望让更多风雨中并肩作战的伙伴更加坚强,相信风雨中你我同心,就一定会取得成功,让更多的爱传出去,让特殊孩子被社会上更多的人接纳!

活动插图

志愿者们积极向路过的市民们讲解活动的目的与主题,呼吁广大市民关注特殊儿童并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通过宣传,号召兰州市民们购买爱心手工皂、手工吊坠等,以实际行动表示对特殊儿童的关怀。志愿者们还为爱心市民送上宣传专用的气球,希望这份爱心能一直传递下去。此外,在活动地点拉起写有爱心标语的横幅,宣传“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的爱心理念,请来往市民在宣传气球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对爱心事业的一份支持。

此次爱心义卖活动的成功举办,提高了社会对于特殊儿童的关注度,为社会弱势群体带去了更多关爱。同时,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与独特风采,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为爱心事业的发展及美好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了一份力量,是博文学子对和谐中国建设的深情献礼。

活动插图

志愿服务源于心,献出爱心在于行。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孤残儿童撑起一片天。

青年志愿者协会 XXXX年XX月XX日

2.大型培训新闻稿 篇二

1 紧扣重大主题, 围绕重点工作

媒体在社会活动中的强大影响来自其特有的喉舌功能和政治地位;同样, 只有充分发挥媒体的喉舌功能、提升其政治地位, 才能不断扩大媒体的影响力。新闻宣传中的重大主题, 是围绕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举措, 是必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主要内容。新闻宣传只有紧扣重大主题, 把握工作大局, 才能凸显其媒体的地位及随之焕发出的生命力。“温暖民生共建和谐——2010青田广播电视台大型新闻行动”宣传报道, 是由县广播电视台、县财政地税局共同主办, 团县委、县民政局、慈善总会等单位共同协办的“温暖民生共建和谐”大型新闻行动, 它以媒体为纽带, 实现新闻与活动互动, 在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爱心人士与受助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救助。此次新闻行动从7月下旬启动, 持续开展到今年年底, 行动共分3个阶段, 分别为高考和中考困难学生、“空巢”老人、贫困家庭献爱心, 提供帮助。此次大型新闻行动青田台共播出新闻专栏专题5个, 组织大型宣传活动30多个, 形成了动态报道抓重点、专题报道求深化、各类专栏齐配合、大型活动造氛围的新闻宣传格局。

2 突出以民为本, 坚持为民服务

新闻工作“三贴近”的要求, 其精神实质是要树立民本意识, 坚持为民服务。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把党和政府作出的各项重大决策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是我们新闻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展“温暖民生共建和谐——2010青田广播电视台大型新闻行动”宣传工作中, 我们的记者不仅与各级党政干部互动合作, 与各界人士交流沟通, 还满怀热情走到群众中去, 充分利用广电快速鲜活、形象生动的媒体优势, 在第一时间全方位、高密度报道民生动态, 迅速传递党委政府的重大举措和对人民群众的亲切关怀, 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的关爱。

3 加强节目策划, 提高节目质量

讲究宣传艺术, 提高节目质量, 首先要抓好策划。策划, 是个超前思考、深化认识和学习提高的过程, 是研究探讨、集中智慧、寻找最佳切入点的手段, 是主动出击、打响有准备之仗的关键。策划不是制造、虚构新闻, 而是深化、美化新闻。大型新闻行动的策划要把握好选题、撰写、拍摄、编辑、制作、播出等各个环节, 力求创新感、经典度和时效性。近几年, 青田县广播电视台精心策划了《创业创新青田人》、《寻访红色记忆》、《接轨温州、发展青田》、《60春秋、华彩侨乡》等大型新闻宣传活动, 努力在精点子、大手笔上做文章, 抓住了城市发展的亮点和受众关注的热点。这些节目播出后受到很大反响, 具有非常高的收视率, 并多次被上级台录用播出。

4 运用现场直播, 展示广电魅力

大型新闻行动除了主题鲜明、立意新颖等要素之外, 着重要看其时效性和形象生动性。而广播电视现场直播恰恰能符合这一要求, 这也是广电媒体与平面媒体相比的一大优势。随着广播电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卫星直播、光缆直播、网上直播等传播手段, 为广播电视宣传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和广阔的空间。青田广播电视台注重以技术创新来提高节目质量, 在围绕重大主题的新闻宣传中,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 组织了许多规模大、影响广、效果好的现场直播。如组织开展“2007中国青田华侨大会开幕式”、“中国石文化之都命名大会开幕式”等现场直播30多起。这些电视现场直播受到海外华侨华人和同行业的高度评价,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5 重视自身包装, 打造精品工程

许多广播电视媒体往往不重视节目的包装, 特别是对一些大型新闻的宣传活动, 忙于应付, 急于播出, 草草了事;或是想把节目做好、做大, 却没有片头设计, 没有一点预告, 一味依靠节目本身的影响力;或是过低地估计宣传包装的作用, 不舍得花宣传广告的成本费。我们应当认识到, 自我宣传的过程, 是提高受众对节目的认可度、扩大节目影响力的过程, 是节目宣传本身的一个重要外延部分。青田县广播电视台在提高节目质量的同时, 近几年非常注重节目包装, 在推出每项大型新闻宣传活动前, 都策划制作宣传片, 在青田台滚动播出, 也经常在自办的广播电视报上整版宣传, 对节目播出的前期、中期、后期作不同程度的宣传。特别是运用先进的技术制作广告片, 舍得花眼前的钱, 注重节目长远的经济效益, 以及媒体形象带来的无形资产。

6 搞好整体配合, 体现整体合力

各广电系统, 一般都具有广播、电视、网站的“多”媒体结构, 在广电局或广电集团的统一调控下, 这一结构中的每一个媒体都和其他媒体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 这种立体式的媒体结构, 在竞争互助中使各媒体的功能相互交叉, 科学组合, 优势互补, 媒体间的每一次合作都能产生1+1>2的效果。因此, 在系统内部, 突出整体配合、强化整体合力是至关重要的。青田县广播电视台在完成每一次大型新闻宣传任务中, 坚持统一组织领导, 统一宣传方案, 统一宣传口径, 统一部署兵力, 统一工作步骤, 充分利用各媒体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节目优势, 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显示出广电的整体合力和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 做好大型新闻宣传活动, 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稳定,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把握受众心理, 吸引受众眼球, 引发受众共鸣, 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结合起来, 把资源利用与精心打造结合起来, 把塑造品牌与树立形象结合起来, 把自身优势与外借力量结合起来, 把突出社会效益与提升媒体地位结合起来, 使青田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竞争力。

摘要:大型新闻行动是主流媒体为弘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主旋律的一次主动出击, 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维护稳定,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才能使新闻宣传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竞争力。

3.大型培训新闻稿 篇三

关键词:国有企业;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 C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4-3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顺应经济形势需要,通过实施优化产业布局、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加强成本管控、降本增效等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提升及改革创新措施,多数企业在规模上和效益上实现了快速壮大和增长,同时在国内、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21世纪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资源。面对当下颇为严峻的市场经济形势,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国有企业势必要引进和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并通过运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不断挖掘人才的潜力,着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员工教育培训的角度展开探索研究,希望能够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一些好的方法。

1 国有大型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的现状和问题

某企业作为我国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无论是在规模效益方面还是在现代化管理方面都堪称行业龙头,名列世界500强企业前列。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这一优势,该企业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作为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在员工教育培训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一套健全的教育培训体系。这也充分说明,国有企业积极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1 国有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的现状

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以“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作为人才培养的宗旨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经过10多年的努力,企业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初见成效,为企业的经营效益快速提升和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强的人才素质保障。

1.1.1 员工培训的规模逐渐扩大

近年来,大多数国有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逐步实现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无论是培训的规模频次,还是培训投入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也在向纵深发展,企业内部针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员的培训项目也在不断增多。对于新入职的员工,企业能够为其提供专门的岗前培训,直至其能够掌握必要的岗位操作技能,并独立上岗。对高级管理人员也设计专门的培训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高级管理人员的领导力和管理水平。

1.1.2 培训体系越来越健全,培训基地越来越完善

为进步一提升培训效果,大多数企业开始体系化培训,并对原有的培训基地进行了完善。例如某企业在生产规模大、人数多的子分公司成立了相对独立的培训中心,以适应各子分公司不同的业务培训需要。各子分公司的培训中心都配备了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同时积极完善培训体系,不仅配备了内部专职教师,而且还从外部聘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作为兼职教师。为企业各层次人员提供专业培训。

1.1.3 培训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培训方式越来越丰富

很多国有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教育培训效果,开始对培训管理的模式和培训方式进行积极地创新,提高了对培训结果应用的重视程度。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引进了很多科学实用的培训方式,如师带徒、模拟仿真系统、“请进来、送出去”、网络培训、微信课堂等,这些培训方式都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而且较好的避免了“学工冲突”,提高了培训的效果。

1.2 国有企业员工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2.1 教育培训的水平参差不齐,还需进一步加强

尽管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员工教育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不少中小型国有企业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培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培训投入不足等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

1.2.2 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缺乏战略性思考

企业的经营战略和长远利益是员工教育培训的核心,然而很多国有企业在员工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着员工主动性不强、培训计划性不强的问题,针对员工培训目标或者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的前瞻性培训在整个教育培训中所占比例较低。应付性培训、跟风性培训、应急性培训和休闲疗养式培训屡禁不止,这种没有规律的无效培训不仅浪费了培训资源,还使许多员工丧失了通过培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机会,久而久之会降低员工的进取心和企业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在现有的员工教育培训中也存在着短视性的问题,缺乏长远打算,没有将员工的教育培训视为一种连续性、计划性和战略性活动。这样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但是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

1.2.3 对培训的认识存在偏差

有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对培训的认识不足,不重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将培训视为给外界人士或员工看的形象工程。而有一些国企领导对教育培训抱有过高的期望,妄想通过培训解决企业中所有的问题。事实上培训所传递的能量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被吸收,并转化到受训者的工作之中。如果企业领导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员工教育培训的这一时间性特征,一旦员工教育培训没有达到期望的目标,其就会对员工教育培训产生不信任,从而影响后续的员工教育培训的开展。另外,员工参与定期的培训还需要管理者对培训结果有没有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进行系统的周期性的考核。这样才能保证教育培训工作物尽其用,事半功倍。

1.2.4 人才结构不够合理

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基础,但是有没有对培训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导致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仍然不高,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没有完全到位,这也对企业的后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1.2.5 培训文化在培训过程中不能贯彻体现

培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训文化能够推动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然而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在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中还没有对培训文化进行贯彻,甚至没有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一些领导认为教育培训只是培训工作者的工作,企业管理者没有对培训的内容进行了解,也没有及时为受训的员工提供相应的岗位机会。员工对培训的支持程度不高,而且一部分员工认为培训只针对少数有潜力的员工,对于一般员工则可有可无。

2 加强国有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具体措施

一些企业在员工教育培训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教育培训的效果,还应该采取进一步措施。

2.1 针对不同的员工开展不同类型的教育培训

要使员工教育培训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就必须结合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发展战略,建立长效的培训规划。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挖掘人力资源的优势,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员工教育培训的覆盖面。一些企业不仅要求各级领导将员工教育培训作为企业员工共同发展中企业应尽的责任,而且将全企业所有员工纳入到教育培训的范围中来,并针对其岗位职责的不同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切实提高员工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针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操作人员进行了细分,且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例如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侧重于提高其领导力和管理能力,对于技能人才进行技能提升培训等。在培训之前要做好相应的需求分析,采取系统的方法来对企业成员的技能、知识和目标进行分析和鉴别,才能使教育培训取得更好的效果。

2.2 建立健全周密的培训计划

为了实现培训的预期效益,应该在培训之前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要立足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人才需要。企业必须建立高标准的技能队伍、高层次的专家队伍、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和高水平的政工人员队伍,才能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的培训计划不能脱离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避免“为了培训而培训”的现象出现。

②企业培训计划中应该囊括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和企业的组织发展目标,兼顾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集体利益,这样才能提高员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③制定培训计划时应该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和超前性。一方面在培训中要对员工现有的技能和知识的不足进行弥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科技的进步来制定远期培训计划,促进企业的纵深发展。

④注意培训计划之间的协调性,脱产培训、在岗培训、岗前培训要相互协调,长期培训、中级培训、短期培训要相互补充。

⑤要保障培训具备量化基础,对人力资源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制定培训计划。

⑥培训计划应该包括费用解决方案和成本控制方案,做好培训项目的成本预算。

2.3 做好教育培训中精神素质和专业素质的结合

优质的员工教育培训必须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态度、技能、知识,三者缺一不可。在培训中固然要提升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对员工的态度进行改变。态度是员工对待工作的想法,会对员工工作能力的发挥产生直接的影响。

国有企业教育培训应该积极开发人的精神资源,加入更多的敬业精神、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社会主义理想等方面的内容,更加重视员工在培训中的态度。态度培训比其他两方面的培训更加困难,涉及了组织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是否协调,触及了员工的已有信仰和文化观念。而员工对培训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国有企业可以借鉴一些国外企业在这方面的培训经验。例如日本企业的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中就会增加一些看似与企业管理不相关的内容,例如急行军、野外拉练等,旨在培养员工的野外露宿和团结协作能力,这种培训不仅深受员工的欢迎,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4 在员工教育培训中贯彻企业培训文化

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训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有效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构建起来良好的培训文化体系,在全企业上下养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使员工能够积极参加培训,员工的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协调统一、相辅相成,才能较好地保证开展教育培训的效果,从而保持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优势。

鉴于企业文化对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员工教育培训中应该积极贯彻企业培训文化,将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和规范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提高员工培训的效果。

首先,在选聘员工时就应该把好入口关,根据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来选聘员工,从而提高员工教育培训的效果。企业对员工的选聘往往具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对于入职员工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均有着较高的要求。在选聘员工时除了要考虑员工的教育层次和背景、各方面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对员工的价值观进行考察,也就是要去选聘能够认同本企业核心文化理念的员工。这样就可以使员工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之中,从而降低员工教育培训的难度。

其次,在员工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中都应该贯穿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员工教育培训为企业积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目标和核心价值观来制定员工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保障企业文化与员工教育培训的结合,也就是在员工教育培训中应该使企业文化的各项功能得到无形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员工的受训积极性,从而使员工教育培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

最后,打造渗透企业文化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无论是建设企业文化,还是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其根本目的都在于使员工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使企业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文化应该独具特色、富有内涵、富有生命力,能够支持企业向前发展。为了获取优质的人力资本,国有大型企业必须做好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在构建员工教育培训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将企业文化的精髓进行内化,就是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教育培训体系的相辅相成。

3 结语

本文以某大型国有企业为例,简要分析了国有企业在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要想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就不能仅靠原有的廉价劳动力优势和政策优势,而是应该走人力资源开发的道路,通过完善的员工教育培训来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以此促进企业的长效和纵深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陈洁,杨烁.浅析国有D企业培训问题及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5(07).

[2] 刘新伟.浅论国有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思想[J].东方企业文化,2010(05).

[3] 刘银国.国有企业员工参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0(04).

[4] 张晓玲.国有企业员工现存的压力及其解决途径[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03).

[5] 杨君红.关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员工保障体系构建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2(01).

[6] 董雅芸.关于国有企业员工培训现状及改进措施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31).

[7] 赵蕾.国企员工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24).

[8] 杨樱.新常态下企业参与地方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6).

4.大型培训活动费用预算 篇四

活动地点:五星级酒店剧幕会场(800-1200平)活动规模:600-1200人 时间:按照3白天两晚上

一、会场费用:

1、酒店大会场租赁 3万/天;3天合计9万(准一线,二线城市)

2、酒店会场LED租赁5米*4米5000/天/屏 3天合计:1.5万

3、会场音响租赁演唱会等级三天合计 2.5万

4、会务(喷绘、会场视频设备环绕广告)预算:2万

5、会场用餐费预算:3万

小计:18万

二、嘉宾出场费用

这类就要根据嘉宾具体的级别了及人数了;

三、住宿/差

1、嘉宾住宿费用:(标准套房)助理两名(标间);3000元/位老师/晚(看几晚?)

2、老师机票:(头等舱)助理两名(经济舱)1万/老师

3、服务人员的住宿??

4、还有木有特别来宾等?

合计:

四、活动策划费用(5-8万)

上海嗨咕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021-67663365 / 2

1、前期平面宣传策划费

2、视频预告剪辑费

3、官方网站策划

4、分销系统设计

五、推广宣传(18.8万)

1、百度推广(每天3000元/ 1个月9万)

2、视频首页推广每周一次 0.6万/头条首页;4周 2.4万

3、新闻发布每周150家新闻发布 1.2万2周 2.4万

4、渠道公费用 5万

七、其他临时调度费用(10万)

合计预算费用:

?万(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充相加就OK了)

上海嗨咕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5.大型培训会主持词开场白 篇五

敬爱你的各位学长、学姐,亲爱的同学们(老师没来)

大家晚上好

春风送暖,我们~~学院迎来了又一个明朗的春天,在这个蓄势待发,扬帆远航的季节里,我们在这里召开资环学院学生组织干事培训会。

今晚到场的嘉宾有

资环学院学生会主席~~学长,副主席~~学长,副主席~~学长,副主席~~学长,副主席~~学长,副主席~~学姐,副主席~~学姐,副主席~~学长

经过了上一学期的自我锻炼后,我们的新干事们已经融入了学生会这样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年组织,改变了懵懂的处事作风,并且深刻的体会到服务同学的责任和义务,各个学生组织不但是我们锻炼自己展现自己的平台,,最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每个人一颗热诚的心。

关于这一次的干事培训会将会举办三期,第一期将进行活动组织与策划的培训,第二期是文件制作方面的讲解,最后一期是人际交流与表达的训练,三期的培训就是为了让学生会越办越好,越办越强,快速步入正轨,让新干事迅速磨合,以更佳的状态投入活动中而召开的,在培训中愿我们能互相学习,增进感情,让自身素质全面的提高。

用我们的努力进一步的在学校与学生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努力调动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的作用,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在这样一个充满凝聚力的组织里,我们学会如何服务他人,如何展示自我,如何用自己的力量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的氛围。

回望上一学期的活动我们一定所感颇多,下面就有请~~~为我们做点评,掌声欢迎!

( 对~~讲的做的总结 ) 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谢谢~~学长的精彩点评。

新的学期开始了,站在一个新起点上的我们,在展现自我风采,提高服务水平的方向上风帆早已高扬,为了给各位干事插上加速的翅膀,我们有幸请来了~~~学长为大家讲解活动组织与策划,下面让我们掌声有请~~~学长。

~~~学长的讲解实在精彩啊,让我们受益匪浅,接下来是提问时间,有问题的同学现在开始提问。

好了。现在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学长的讲解。

( 对其讲的内容做总结 )

6.大型培训新闻稿 篇六

Sales manager training practices in small and large firms

就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而言,它们在训练销售经理人的方法上有着怎样的差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调研,调查美国企业的销售经理和培训人员,搜集相关的数据,而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则是基于企业的销售规模划分的。

调研结果表明,虽然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销售经理的培训方面的确有着许多相似性,但也有一些显著的差异,包括培训方法、培训导师选择、培训地点、培训内容等。研究结果显示,和之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相比,此次调研既提示了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的相似性,也揭示了它们之间新的差异性。

调研结果表明:1.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在销售经理培训活动上,更多存在的是相似性,而不是差异性。2.在大型企业,基于互联网的培训方法越来越盛行,而与之相比,较小型的企业仍然没有能力接受这种培训方法。3.不管是对于大型企业还是小型企业而言,都没有将特定类型导师的作用看得非常重要。4.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支持、鼓励与销售经理人培训相关的工作,否则相关人员的努力将会以失败告终。

但是有一点必须指出,此次调研的企业样本都是来自美国市场,因为文化差异、企业竞争情况不同等因素,如果将此次调研的结果运用到其他国家市场,可能会出现差异现象。无论如何,此项研究有助于企业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销售经理人培训方法。

建立组织团队情商力模型

Building a model of group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管理学研究发现,组织要有高效率的生产力,与员工的个人工作情商、组织的团队情商都有着显着的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审视组织的团队情商力(Group Emotional Intelligence),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义。基于对组织团队情商力的理解,本文得出了自己的结论。由于理论认识的不足和缺乏实证分析,组织团队情商力至今仍是理论研究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作者建立了一个组织团队情商力模型,介绍了对其进行实证评估的方法,并通过对以往文献的研究揭示了组织团队情商力的本质。此外,作者对以往的组织团队情商力评估方法进行批判,提出了替代性的评估方法。

由于团队情商力的构成具有复杂性,因此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复杂的评价体系。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新的模型,帮助人们更好地开发企业的团队情商力。其中涉及的分析方法及手段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团队情商力。

本文提供的研究模型的实际应用表明,组织团队能够在组织内部对团队情商力进行开发,利用各种模式、规则建立一种具有凝聚力的内部机构,通过提高团队的沟通能力、增强团队的心理承受力等,增强企业的影响力,避免企业出现管理危机。

本文对组织团队情商力的概念进行完整的定义,充分剖析其多面性,为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方法,更好地开发组织的团队情商力。

创新:组织与员工定位的二维性

Finding 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dimensions for innovation in transformational government

本文针对科技专家系统,研究员工组织能力问题,进而探讨与IT相关的公共部门职责及转型问题。

本文作者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针对组织中与IT相关的公共部门的定位,以及员工在与技术相关工作中的自我定位,员工如何理解自己在组织技术定位策略及执行策略中扮演的角色。

本文先提出假设,再对假设进行验证。根据验证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与技术相关的工作具有二维性,包括一个正式定位,即组织对内部相关人员的定位;包括一个非正式定位,即组织内部员工的自我定位。将这两个定位综合起来发挥作用,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开展组织内部创新流程,进行管理机制的转变及优化。

了解员工对于与技术相关工作的态度和认可度,对于了解企业成员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提供了一套分析方法,帮助管理者了解在与技术相关的工作中,员工是如何自我定位的,以及对工作的开展能否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针对组织的技术和权力机构,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管理者对员工更好地定位以及做出工作部署。

7.大型培训新闻稿 篇七

一、我国大型企业培训体系现存主要问题

1. 培训近视症——企业培训观念短视

我国部分大型企业在实际培训执行中,培训观念短视,主要为满足现实需要而培训,长期培训投入不足。企业常常把资金投入于企业实际需要的培训项目,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忽视员工发展的需要和员工的素质培训。企业这种行为在企业的短期经营中是有成效的,但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看,基业常青的企业必然造就了属于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只有通过培训使适应自身独特企业文化的内部员工成长,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空降而来的人才,不一定完全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

2. 培训是救火队——培训体系缺乏战略性

培训策略必须满足企业经营现实需要与发展需要。培训活动不仅着眼于当前所需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更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随着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的调整,企业培训策略和培训活动应随之发生变化。然而,目我国多数大型企业尚不能够自觉作到这一点,许多企业虽然认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是在预测企业战略转变所带来的员工培训内容转变方面下的功夫不够,致使培训最终背离了企业的发展战略或者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企业仍然习惯于传统的人事管理,还没有形成战略管理的观念,只注重了员工个人能力的开发,而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对于员工提出的新要求则缺乏研究。企业只能就当前的需要,缺什么补什么,做“应急培训”或“补火培训”。

3. 培训执行力不足——未有效融合各兼并企业文化

我国多数大型企业系通过不断的兼并整合跨越式发展,兼并后对于双方硬资产的融合高度关注,而对于双方软资产的整合往往较为忽视,比如对于兼并企业优秀品牌的使用,对于兼并企业市场渠道的有效利用等等,对于与被兼并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更少于考虑。因为此故,多数扩张发展的大型企业对于培训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没有立足大的视角,对兼并企业进行有效的整合,企业既有的培训体制在各种冲突中不断弱化。由于缺乏对兼并企业和自身企业既有培训体系的认识和掌握,企业培训工作各自为政,培训工作的整体性和培训效果受到削弱,企业整体的培训执行力不足。

4. 培训“无结果”——不重视培训后的追踪与落实

多数大型企业建立了一些培训考评和激励办法,但是对于员工真正需要什么培训、哪些培训?企业需要员工培训后达到什么效果,为企业做些什么?一般没有清晰的思路,企业忽略了对于培训成果转化的考核。表现在:(1)对培训效果的考评检验仅局限在对培训本身的内容或过程,没有与实际工作结合,培训从实践中来,但是没回到实践中去。(2)专业的培训评估和考核记录系统缺乏。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员工培训记录体系,这样企业很难就员工培训前后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认识。(3)缺乏培训后运用培训的辅导机制,员工培训结果无法有效运用,培训成了为培训而培训,无法完成培训知识实用的转化。

5. 培训的盲区——培训体系缺乏层次性

有效的培训体系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企业应该在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层次的构建培训体系,达到全员参与、共同分享培训成果的效果。然而现实是:一些大型企业专注于中高层级员工的培训,认为“突出重点”;一些大型企业简单集中于一般员工的技能培训,认为“实用性较强”。我国多数大型企业没有系统性的对于全体员工的培训进行管理,没有相应的制度化的培训办法和措施。目前多数大型企业的培训是:哪些部门的人员的业务要求必须进行培训,才开始着手,而忽视那些看不见的,对于企业效益产生潜在影响的一般员工。这样长期下去,势必形成企业整体绩效低下的局面。

6. 培训孤立——培训未考虑与员工生涯发展相结合

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主体,有自己的经济社会目标追求,企业的培训工作有企业的目标;而员工,特别是当前企业越来越多的知识型员工,作为独立的差异性个体,有实现自己价值的诉求。如何确保实现企业培训目标的同时,实现员工的理想和价值,这是企业培训的一个核心问题。然而我国多数大型企业目前主要以企业自身培训需要实施培训工作,较少考虑员工自己的发展问题,因此企业员工对培训的热情和投入不足,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企业关心员工的诉求及发展有待加强。

二、建设现代大型企业培训体系的总体思路

我国大型企业现有的培训体系问题正日益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阻碍,改善现有问题,建设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培训体系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建设现代企业培训体系的总体思路应如下:

1. 应重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互动与协调

培训体系应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效结合,强调培训体系结构和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是最终目标,培训是手段和过程。通过培训使企业强身(结构合理、效率提高等),员工成长(技能改善、态度转变等),协力向着企业战略发展的最终目标远航。

2. 应重视培训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

培训体系应重视培训对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通过使员工发展来最终使企业发展。应高度关注员工个性特质的差异,根据员工生涯规划的不同,对各类型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培训发展路径,员工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满足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自我成长。通过将培训与企业发展和员工职业生涯的结合,既可以实现企业的培训发展目标,也可以有效激励员工对培训的支持和投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要有前瞻性

培训体系的建立不是简单适应现状,更要为未来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形成一套系统稳定的培训方案,不仅仅把急需解决的问题列入培训日程,更要加强对员工未来所需知识与技能及素质的培养,使企业员工能够在未来保持竞争优势,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三、建立现代企业培训体系应把握的原则

1. 战略导向原则

大型企业领导人对培训工作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能仅仅从眼前利益出发评价培训。因为培训工作实施的长期性和培训效果凸显的长期性决定了培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企业领导人要从长远出发,舍得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由于企业培训体系是根源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体系之下的,企业也应根据企业战略规划,结合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量身定做出符合自己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体系发展战略。

2. 立足现实原则

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应立足与现实,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水平相一致,这需要企业明确自己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只有首先弄清楚这个问题,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才不至于错位。历史表明,我国企业曾经多次掀起过学习西方优秀企业,盲目追求超高、超优的潮流,结果是有目共睹的,由于与企业实际远远脱节,收效甚微。西方企业“先进理论”可能并不适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因为从总体上看,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和我国企业并不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上,我们不能简单沿用发达国家的现有模型,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切合企业实际,必须具有现实针对性。

3. 批判继承原则

企业现有的培训体系,是企业多年发展的产物,我们决不能完全否定既有培训体系的作用。建设现代的企业培训体系,离不开对既有培训体系的继承和创新。应对已有的培训体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全面清理和发觉企业既有的培训资源,对于适应企业发展的好的部分应该保留并发展,而对于其中的不调和的部分,通过仔细分析后,该扬弃的要毫不手软。

4. 吸纳借鉴原则

建设现代企业培训体系以开放性为其建设的重要原则。应吸收和借鉴外部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从外部提取有益的成分来充实和提高自身的培训体系,为其输入新鲜的活力,使企业培训体系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对外部优秀企业先进的理念的吸收、转化、利用的过程,应当是一个深入分析、区别鉴定、取舍改造的过程、是一个辨证扬弃的过程。应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辨证的分析和取舍。取舍的标准应该是企业本身现实状况和发展的需要,要看是否有利于实现企业战略发展、是否适应于企业现实情况。

5. 成本效益原则

培训不仅仅是福利,培训体系的构建应该有投入产出的比较。贯彻成本效益原则,即要求企业力争以最小的成本取得适当的效果。就是说,对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不能一味的以量的累计来求得发展,更加应该以质的提高为依托,企业开展适度和恰当的培训,不过分求高、求优、求全。

四、现代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步骤

现代企业培训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复杂系统,需要企业长期持续不断的有计划、有目的、按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至少应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1. 培训体系的宣传引导

体系建设的第一步要在企业中扎扎实实的开展好新培训体系和新型人才观的宣传和引导。在这一阶段,企业总裁要做思想的宣传者和实行的先行者,督促企业管理层重视和支持企业整体培训体系的建立;人力资源部门要利用企业的网站、企业报进行内部培训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和党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进行员工自我学习的引导;推行直线主管员工培养考核奖惩制度,发挥一线管理人员带兵练兵的作用。

本阶段重点是:有效的思想宣传、科学的文化建设;本阶段目标是使企业培训文化进一步成熟和发展;本阶段主要活动与工作包括:成立企业培训体系实施领导小组,各分公司领导的人才观念及战略意识培训;企业网站、内部报刊、工会和党团组织进行的企业人才观念宣传;关于新的培训体系推广的宣传和引导;“人才培养领导责任制”制度的制定。

2. 培训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体系建设的第二步是培训体系规范化建设,这是整个体系建设最重要的阶段。首先,项目组深入到企业各下属公司调研访谈,全面了解企业内部的总体人才和培训的状况,以及企业发展战略和现实状况对于企业内部人才的要求。然后根据各个下属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企业培训战略,完善企业培训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包括各项培训制度的完善、各级人员培训课程内容体系的编制、不同培训模式的筛选应用、培训档案的建立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完善等。

本阶段重点是对内部培训体系现状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对现行制度和程序进行规范。主要目标是形成企业培训体系发展蓝图,同时实现基本制度和程序的基本规范化。本阶段主要活动与工作包括:对企业内部人才状况分析、企业培训能力分析(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情况)、培训资源(培训设施和经费)分析、过去的企业培训模式和内容分析、企业员工需要分析;现有培训制度和程序分析,培训制度的完善和程序的科学规划。

3. 培训体系的推广和整合

第三步是“培训体系推广整合”。在该阶段,是将各个下属公司的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站在总部的高度设计管理、监控、辅导、检查机制,以便于整个体系的统一、规范的发展和运行,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培训体系。

本阶段重点是对原有培训体系的整合和新培训体系的实施推广,目标是实现整个企业内新培训体系和制度的推广运用及实践反馈。涉及主要活动与工作包括培训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的整合,培训资源和设备的整合(教室共享、信息共享、课程共同开发)、培训师资的整合、管理制度的统一性整合;新体系实施中的反馈。

五、结束语

大型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建立需要在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的战略调整中不断进行完善,大型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也没有固定的、标准的模式,需要每个企业根据培训的基本理论,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找准切入点,制定自己特色的培训体系模式。同时培训体系的建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要认定目标,锲而不舍,坚持不懈,集中精力解决体系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遇到干扰不能轻易放弃。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是大型企业建立现代培训体系的唯一“捷径”。

摘要:加入WTO之后,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占有重要地位的我国大型企业由于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企业培训体系现存在较多问题,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巨大的危机,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大型企业培训体系现存问题,提出了建立现代大型企业培训体系的总体思路、应遵守的原则以及具体实施步骤,对完善我国现代大型企业培训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思考。

关键词:大型企业,培训体系,问题分析,思路,原则,实施步骤

参考文献

[1]杨永红: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2期

[2]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3]张维君:我国当前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4]王新静:浅议世纪之初的中国企业培训问题[J].中国科技财富,2009年08期

8.大型培训新闻稿 篇八

关键词:大型餐饮 企业规范化 培训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2-0043-03

当前中国餐饮企业发展迅速,餐饮行业连续10年以两位数呈高速增长,餐饮行业与消费者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食品安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普遍担心的问题,地沟油,毒大米,毒奶粉,假猪耳,频繁的食品安全问题层不出穷。对于大型餐饮企业而言,随着连锁门店和菜品种类的增多,对食品安全及质量监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细致。尤其是餐饮企业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水平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状况。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1)餐饮企业从业人员整体卫生素质还不高,而从业人员流动率却很高。比如某市5家大型餐饮工作人员调查,初中及以下毕业生占39%,高中毕业生占37%,文化程度偏低;人员更换频繁,年更换率30%~70%。(2)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力量薄弱。罗庄区每一基层行政区域内(街道或乡镇)各类餐饮单位平均二三百户,加上每年新开、倒闭户,数量更多。而每一基层行政区域监管人员却平均不到二名,犹如大海中一叶小舟,实在是力不从心。(3)大型餐饮单位内部管理培训程序不规范,培训内容结构不合理,偏重于外部服务,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相对不足。

1 规范化培训管理包括

规范培训内容。按照纲要要求,培训内容固定为《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2 规范培训形式

为克服监管部门力量薄弱、培训难以常态化和餐饮单位内部培训程序不规范的缺点,培训分两种形式进行,一是监管部门组织的集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每年培训一次,由我局负责组织,聘请大学、技校相关专家学者,统一地点、统一内容授课。二是餐饮企业内部程序化食品安全培训,在我局执法人员监管指导下进行。

2.1 餐饮企业内部程序化食品安全培训程序

(1)人事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共同负责组织培训工作。质量管理部门制订各个岗位人员培训标准及培训要求。

(2)对于经过初次培训并己考核合格的人员,每两年必须复训一次,并经考核合格上岗。

(3)课时设置单位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一般从业人员的初次培训时间应分别不少于20、40、15学时。各别岗位比如厨师长、冷拼间、消毒间人员、仓库管理员适需要延长学习课时。

(4)要求每个学员应参加全部培训课程学习,如学员不能满足该项要求,结果应反映在学员最终考核结果中。

2.2 内部程序化食品安全培训考核程序

一般通过笔试、课堂表现、实习表现三方面对学员进行全面评价,以最终确定学员能否通过培训。

(1)试题、考试时间、及格分数线由区食药监局拟定。闭卷考试,培训老师进行阅卷。

(2)课堂表现由两名以上授课老师分别为学员的学习态度、出勤率、个人素质、学员在讨论问题时回答问题质量以及课堂反映等方面的表现,做出优、合格、差三级评价。

(3)实习表现由培训老师、用人部门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三方分别对实习人员进行优、合格、差三级评价,最后三方汇总做出每位学员的最终实习评价。

(4)通过/未通过培训的判定笔试成绩在及格线以上、课堂表现及实习表现均为合格以上可通过培训。未通过的,其中三项有一项在及格线以下的为未通过培训。

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对20家餐饮单位及其从业人员进行了以集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内部程序化食品安全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培训管理干预,并对干预前后卫生知识掌握、所在餐饮企业量化评分等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A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辖区内20家大型餐饮个业及其372名从业人员。

(2)调查内容与方法:1)自行设计试卷,由负责培训的教师将试卷分发到参加培训的学员手中,说明调查目的,不记名,要求独立填写,干预前后各调查一次进行比较。2)对干预前后辖区餐饮单位卫生监督量化评分情况进行比较。

(3)统计分析问卷数据资料采用EpiData3.10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等统计学分析。

B结果

(1)规范化培训管理干预前后卫生知识情况干预前后均以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为内容出题50道,并有标准答案和判分标准,拟定60分以下不及格,80分以上为良好。培训前,平均分数58.1,培训后,平均分数94.6,经干预后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其卫生知识水平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规范化培训管理干预前后餐饮企业卫生监督量化评分情况干预前后均以餐饮业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日常监督量化评分表对20家大型餐饮单位进行量化评分,得分小于60分者评为差、60分至85分者评为一般、大于85分者评为良好,结果显示,经干预餐饮店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干预前后餐饮店卫生监督量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nlc202309020429

3 讨论

(1)餐饮业的卫生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所以,必须注重餐饮业的卫生管理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工作,需要经常性的健康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和卫生素质,同时也增强了责任意识,对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将起到重要作用[3]。

(2)餐饮企业在干预实施前,量化评分90%单位为差和一般,可见食品安全总体水平一般,干预前食品安全知识测试平均得分58.1分,也反映了餐饮企业的管理人员在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上较为欠缺,总体水平较低。可见,虽然大型餐饮历年来一直做为重点监管对象,但是其存在的潜在食品安全风险则不容忽视。

(3)干预对食品安全知识认知的影响调查显示,开展卫生知识培训前,餐饮业卫生管理人员卫生知识测试得分平均为58.1,开展卫生知识培训后的测试得分平均为94.6,教育前后的测试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餐饮企业开展以监管部门组织的集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内部程序化食品安全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培训管理干预,效果是明显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只有餐饮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掌握充足的卫生知识,才能在经营管理中知道如何有效改善卫生状况。

(4)干预对食品安全状况的影响在一系列干预措施实施前的调查中发现,有约90%的企业在监督量化评分表中的得分低于80分,可见在干预实施前,餐饮企业的现场食品安全总体情况不十分理想。在通过以监管部门组织的集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内部程序化食品安全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培训管理干预后,再次进行同样的调查,结果发现企业的食品安全监督量化评分表得分普遍升高。经统计分析,干预后的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研究中使用的干预手段有效,能够提高大型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状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餐饮业以监管部门组织的集中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内部程序化食品安全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培训管理干预,对罗庄区大型餐饮企业的食品安全状况及食品安全知识认知的提高均有效,即餐饮企业规范化培训管理干预手段适用于我区大型餐饮企业。加强餐饮企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是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保障就餐者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参考文献

[1]DeBess EE,Pippert E,et al.Food Handler Assessment in Oregon[J].FOODBORNE PATHOGENS AND DISEASE,APR 2009,6(3):329-335.

[2]Bolton DJ,Meally A, et al.Food safety knowledge of head chefs and Catering managers in Ireland[J〕.FOOD CONTROL,MAR2008,19(3):291-300.

[3]孙琳.食品从业人员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3,51(2):49-50.

9.新闻稿培训 篇九

基本格式:标题小二号字,加粗;正文小四号字,1.5倍行距。

1.团日活动

会计学院成功举办“高举团旗跟党走,创先争优促和

谐”主题团日活动展示大赛

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立足本职,创先争优,4月25日晚,会计学院“高举团旗跟党走,创先争优促和谐”主题团日活动展示大赛在我校文心小剧场顺利举办。我院分团委书记王传伟老师、各年级辅导员以及09级、10级学生一同观看了此次展示大赛。

学生们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向党的九十岁生日献礼,在展示青春风采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坚定不移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处处体现的创先争优的画面。其中,10级中澳1班的歌舞《青春的太阳》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无限活力,嘹亮的歌声、动人的舞姿是学生们青春的写照;由09级会计3班选送的音乐剧《时空旅行》将我们的思绪拉回了抗日战争时期,教导当代大学生一心向党的信念不能忘却;博得掌声最多的节目当属09级会计7班的歌曲《载歌载舞》,欢快的歌声以悠远的笛声作伴,新颖而富有特色,一曲《天路》表达了学生们对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无限喜悦;09级会计5班的诗朗诵《五星红旗》激情澎湃、跌宕起伏,铿锵的言语表达了学生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与浓浓的深情。10级CGA2班的合唱《爱因为在心中》将整场晚会推向高潮。王传伟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点评,他肯定了同学们多才多艺的一面,并表示,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岁生日,我们应该为能生活在今天这样繁荣昌盛的国家感到荣幸,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处处体现创先争优的和谐画面。

团日活动展示大赛是该院一直传承的传统特色活动,为广大会院学子培养时代眼光、关注国家大事和展示自身风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院更通过该活动增添了团队组织活力,使学生们在第二课堂中得到实践与锻炼。

2.班会、交流会、茶话会等会议活动

会计学院举办优秀毕业生交流会

为科学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分享优秀毕业生成长成才路上的成功经验,5月19日晚,会计学院在敏知楼304室举办了“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本次交流会邀请了该院05级刘翔、吴言高、王登宇、冯敏四位优秀毕业生和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分享自己学习心得体会。该院王传伟老师出席了本次交流会。交流会上,王老师向参会同学详细介绍了四名优秀毕业生的学习以及就业去向。同时,他也希望在场同学珍惜交流机会,针对个人具体情况,多向学长学姐们取取经,分享他们成功的经验,以便更好地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好充分准备。刘翔同学已获得赴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攻读金融与投资专业研究生的资格,他针对有出国留学意向的同学介绍了申请留学的系列基本条件及相关准备工作,并通过比较托福和雅思考试的不同特点,给在座的同学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吴言高、冯敏、王登宇三位同学分别就CPA考试和研究生考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重点复习阶段、如何选择辅导班等问题和同学们一同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交流会中,同学们一边认真记录学长学姐的心得,一边还不忘记为他们宝贵的经验鼓掌、叫好。

为方便与同学们的交流,四位优秀毕业生同学还走到了学生身边,和同学们心贴心、面对面地交流。同学们也很珍惜这个机会,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围着学长学姐们进行提问,现场气氛热烈,交流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整个交流过程非常融洽。

参与交流会的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表示从四位优秀学长学姐身上学到了很多,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好多迷惑,也更加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决心;同时,他们也希望以后有更多此类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分享成功经验。

3.篮球赛、运动会等体育比赛

会计学院“第三届男子篮球赛”决赛圆满结束4月24日晚18:00,由会计学院学生会举办的会计学院第三届男子篮球赛决赛在金审体育馆举行。参加此次冠亚军角逐的是08会

3、会4联队对08会

5、会6班联队; 10CGA1班、10财管1班联队与08财管1、2班联队则进行了季军角逐。

比赛还未开始,金审体育馆内的参赛队员们已蓄势待发,拉拉队员们也排好了阵势。在季军的角逐中,比赛伊始,双方队员迅速进入状态,他们熟练地抢球、传球,争夺异常激烈。经过激烈的角逐,08财管1、2班的联队凭借高命中率和沉稳的心态以39比27大比分战胜了10级的联队。

在激烈的冠亚军角逐中,比赛气氛紧张而又激烈,参赛选手在球场上尽情驰骋,双方队员你追我赶,比分不相上下。场上队员们全力以赴地争取每一个得分机会,观众们不绝于耳的加油声不断地将比赛推向高潮。最终,08会

5、会6联队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稳定的发挥脱颖而出,以57比49战胜了08会

3、会4联队,摘得桂冠。运动员们用自己的激情与汗水传递了对运动和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会院学子互助友爱的团队协作精神。

此次比赛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在比赛中增进了班与班之间的凝聚力,培养了同学们团队协作的精神。同时这一持续的阳光体育运动也体现了会院学子昂扬的蓬勃朝气和激情的运动气息,推动了阳光体育在我院的深入开展和有效实施,起到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大学校园生活的良好效果。

4.合唱节、风采展演等文艺表演

会计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润泽青春——我的大学生

活”风采展示活动

为引领我院2010级学生更好地体验大学生活,进一步融入会计学院大家庭,展示大学生活中的精彩片段,会计学院第二届“润泽青春——我的大学生活”风采展示于4月24日晚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成功举办,我院分团委书记王传伟老师、辅导员张娟娟老师及2010级部分学生参与了风采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经过在我院2010级所有新生班级中广泛动员、宣传,同学们积极参与的情况下,经过精心选拔,来自2010级会计1班、财务管理2班等8个班级的数十名同学进入了此次风采展示活动。

演出伊始,2010级中澳2班活力四射的舞蹈就把活动推向了一个小高潮,在场观众掌声不断。财管2班、会计2班,CGA4班等班级纷纷亮相,不论是激情洋溢的朗诵、悠扬动人的小提琴,还是趣味横生的小品、高潮迭起的相声,都在演员们默契的配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或引人深思、或笑料百出,同学们敏锐的眼光和思考化作笔下精彩的剧本、台词和诗歌,为全场观众奉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的大学生活”。

经过激烈的角逐,2010级CGA3班的歌舞串烧《歌舞青春》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演员们精湛的演出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亲睐,一举夺得此次演出的冠军。“润泽青春——我的大学生活”风采展演主要针对我院大一年级学生,主要引导他们把对进入大学以来的思考、感悟及规划,通过文艺展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促进他们不断总结大学生活,为今后丰富多彩的人生打下良好基础,“我的大学生活”风采展演自去年举办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我们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将此项活动传承下去,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5.辩论赛

“大学教育以市场为导向?” 国审院新生辩论赛决

战巅峰

11月5日晚,国审院“新生杯”辩论赛总决赛在竞慧210精彩上演。10级ACCA2班与ACCA3班围绕“大学教育是否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的辩题,展开了唇枪舌战。

正方一辩以“桥”的比喻开篇立论,引出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息息相关的观点。反方一辩立刻以市场导致专业冷热不均的观点予以驳斥。双方辩手在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市场操作与导向等方面展开了激烈攻防。正方三辩更是大胆举例,以娱乐明星Ladygaga作为大学社会学研究对象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令对手防不胜防。在自由辩环节中,反方二辩转守为攻,以北大“南墙”的轰然倒塌印证市场导向必然倒塌的观点,掀起了辩论赛的高潮。

10.新闻稿培训 篇十

此次活动以认识同伴,共同了解对社会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可能会导致的哪些后果为目的,进行了专项活动。活动内容分为“八分之一小纸片”、“不得不爱”、“战队游戏”、“画青春期变化图,写出自己青春期开心的、讨厌的事以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四大部分。在活动过程中,小伙伴们都能够积极发言,主动参与活动,营建了一个融洽的氛围。并且在主讲人的解释下各小组派了代表讲述第四部分各自所画的图画。

在活动过程中大家都能够放开自我、展现自我,没有出现不愿意和不配合的情况,同时我们发现准备的活动都激发了小伙伴们的热情。小伙伴们也非常积极配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11.大型培训新闻稿 篇十一

赛会志愿者的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大型体育赛会的举办成功与否,志愿者及志愿者的工作直接代表举办国、举办城市形象,是备受关注的焦点。然而,大多志愿者并不是招之能战的,而是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后最终才能发展成为合格的志愿者队伍。因此,志愿者的培训问题是成功举办赛会不可或缺的核心问题。在志愿者队伍中,大多数翻译志愿者都来自大学生,然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在对大学生翻译志愿者的培训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找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翻译志愿者培训的对策提出。

二、存在的问题

1.培训前期工作的宣传不到位。大学生翻译志愿者在接受培训前首先应该对相关体育赛会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明确翻译志愿者都要从事哪些岗位的服务,并深知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否则将不利于下一步培训工作的开展及日后的志愿服务。然而无论是赛会组委会还是学校在宣传工作中都忽略了学生的特殊性,大学生是“半封闭”的群体,要想使宣传工作在学生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选择适合学生的宣传渠道。在进行宣传时,大量的媒体和网络宣传在学生中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

2.培训过程中的选拔不严格。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虽然在大学生翻译志愿者的选拔过程中,程序制定很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却不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有些学生志愿者没经过选拔而是老师、领导直接推荐。还有的高校所有学生志愿者都没经过选拔,全部是专家推荐。

3.培训的师资力量不足,水平有待提高。大学生翻译志愿者的培训教师基本都是来自高校的外语教师,很少有人做过志愿者培训工作,他们语言知识过关,但经验不足,赛会知识也是基本是一边学,一边教。因此培训师资很难满足赛会对志愿者培训教师的要求。

三、成因分析

1.赛会组委会原因。赛会组委会的职责是统筹安排赛会各方面的工作,组委会在各项工作中是指挥者、领导者,工作开展的好坏,最终结果如何组委会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宣传渠道缺乏广泛性。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无疑成了传播信息最好、最快的渠道之一,此外媒体也在信息传播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宣传途径对大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合适,学生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对网络和电视等接触不多,组委会在宣传工作中一味地注重网络和媒体的作用,而这些信息传播渠道不能为学生带来足够的信息。(2)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为了保证培训工作有序地开展,确保培训工作思路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组委会应该在培训工作开始前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并向各培训机构下达统一执行的培训指导思想和工作流程及系统的培训内容。

2.培训机构原因。(1)对宣传的作用认识不足。从调查结果分析各培训机构忽视宣传,没有在培训前期做好行之有效的宣传工作。学生对赛会的了解不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志愿者的工作接触也不多,要想形成大学生翻译志愿者对赛会志愿服务的正确认识,让学生从内心意愿从事志愿服务并且最终做好志愿服务,培训机构必须重视前期的宣传工作。(2)对培训工作积极,但经验不足。我国目前尚缺少对志愿者培训的机构,每次赛会的志愿者培训工作基本都是在高校内部自行组织,培训的教师也基本是本校的教师,他们热情有余,经验不足。

3.学生原因。(1)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不纯。动机是一种心理因素,好的行为动机能将人的行为导向正确的方向,而不正当的行为动机会使人的行为偏离正确的轨道。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都是好的,他们热爱志愿服务,希望通过参加志愿服务锻炼自己,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因为他们认为做志愿者可以给自己赢得一份荣誉,为今后求学和找工作带来便利。这种动机与志愿者服务精神是相违背的。(2)对培训不重视。笔者发现大学生中过于自信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对自己能力认识不够,过于相信自己,总是说“我会、我行、我知道”。这些参加赛会翻译志愿者培训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学习语言的学生,他们认为自己的语言能力足够应付各种问题,殊不知,翻译志愿者的服务并不仅仅充当翻译,他们还必须掌握关于赛会、文化、礼仪等知识。学生不重视培训就不可能认真对待培训,培训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12.新闻稿培训素材 篇十二

——校青协拓展部参加中国政法大学志愿者协会第十七届全体大会

2013年10月2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其第十七届全体大会在其校园逸夫楼隆重召开。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多所北京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此次会议上,首先新任副会长依次介绍了与会嘉宾和学校,接着向各位介绍了中国政法大学青协的志愿服务常规项目,以及特色志愿者项目。其次,副会长衷冠元介绍了会徽和会训的意义。紧接着中国政法大学校团委黄瑞宇就“青协特色发展,品牌创建和建立稳固的青协组织结构”进行了令人受益匪浅的演说,然后上任会长潘光琦同学对下届青协委员给予无限的期望并给下任会长颁布了聘书,交接了挥旗,并让新任会长陈东旭同学发言,展望青协美好未来。最后为各位部长颁发聘书,且随着部长代表发言的结束,此次中国政法大学的交流会大此结束。

在这次交流会中,我校拓展部代表与各校青协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受益颇多。对我校青协特色发展,品牌项目创立和青协组织结构规范化等等,也和各校青协建立联系,为我校青协日后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促进各高校间的交流合作。

13.安全培训新闻稿 篇十三

20xx年8月23日下午,在xx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人事部的安排下,生产部xx经理在公司二楼培训室为本公司车间员工开展安全知识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王经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就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安全这四大模块对员工展开了多方面的教育。

培训讲座上,王经理通过真实的ppt课件与精彩的演讲,让员工真真切切去感受其潜在的危害。同时,王经理又加以详细讲解,告知各个意外情况下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让大家学会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逐渐提高安全意识,奏响生命的安全之歌。最后,王经理要求大家: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关爱生命,请给生命加一道安全防线。

通过此次安全知识讲座,员工们树立了正确的安全观念,懂得了生命的重要性,使员工们学会了,如遇突发情况,该如何正确处理!此次安全知识培训得到了广大员工的一致认可,希望以后多组织类似的培训。

14.大型培训新闻稿 篇十四

面对这样一个历史性事件、面对这样一个“大同题作文”, 对新闻报道的执行者而言, 怎样做既接地气又大气? 怎样做既入俗又脱俗? 怎样才能引人入胜? 怎样方显技高一筹? 作为区域报业市场的引领者, 大河报人选择了“重锤擂响鼓”———全球探地铁。

2013 年12 月19 日至31 日, “大河全球探地铁”大型策划报道成功实施。 短短12 天内, 大河报七名特派记者, 穿梭在世界五大地铁名城———纽约、东京、莫斯科、巴黎、伦敦, 采集了大量素材, 发回了大量报道, 实现了24 小时不间断的环球新闻联动, 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在内的丰盛的新闻大餐。

“大河全球探地铁”策划报道的推出, 引起了全国同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成为整个“郑州地铁一号线开通”报道中毫无疑问的惊艳“响鼓”, 也是此轮新闻战中的耀眼塔尖。 对河南报业而言, 这也是新资讯时代、 新传媒格局下, 首次实现全球采访、全媒体实时播报的探索创新, 在多个领域成功创造了“第一次”。

本次报道跨度大、战线长、时间紧、任务重, 虽然操作过程中偶有遗憾, 但整个新闻策划报道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 回过头来看, 其创意是如何产生的, 操作过程如何推进, 跨地域、跨时区的新闻实战如何协同, 传统报道与新媒体平台如何共振? 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

找准切口, 充分体现全球策划与本地新闻事件的相关性

郑州地铁一号线的开通, 对区域经济社会来讲, 无疑是个大事件。 选择什么样的视角和切口、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做这个新闻, 是郑州地铁开通系列报道中的关键思量和核心课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全球探地铁”的策划创意于新闻发生前半年出炉。 接下来的论证, 必须回答几个问题:其一, 新闻由头是否充分, 即为什么要全球探地铁? 其二, 报道标的之分量是否足够, 即新闻策划的厚度与广度是否匹配这种全球操作? 其三, 怎样完成任务, 即组织上、物力上、技术上的支持问题。

特别是第一个问题。 在本次策划提出之初, 有一种声音认为, 在资讯全球化、同质化时代, 作为一个区域性报媒, 有没有必要“大动干戈”派大批记者出境? 有没有能力实现环球同步采访? 这种声音认为, 很多资讯可以“百度”, 目标城市的情况也能特约。

但报社主要领导果断拍板, 决定实施“大河全球探地铁”大型策划报道。 用他们的话说, 这种策划“一举多得, 一策多效”。

在大河报看来, 新闻策划的最大“由头”, 就是策划本身与区域新闻事件及区域百姓生活的相关性。郑州地铁一号线的开通, 既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换个角度看, 地铁不仅仅是个交通符号, 还是民生符号、经济符号、文化符号甚至是历史符号, 是多元文明的载体和呈现。 以全球五大地铁名城 (纽约、东京、莫斯科、巴黎、伦敦) 的地铁为新闻报道之标的, 选择这样一个策划“焊接点”和新闻“发力点”, 无疑能使整个策划报道具有极强的广度和厚度。

“如果说地铁是城市文明的一扇 ‘窗口 ’, 能与世界级‘前辈’们隔窗对视, 无疑是送给即将诞生的郑州地铁的最好礼物。 大河报记者将亲手推开世界级五大地铁之窗, 希冀用全球顶级地铁文明之光, 照亮郑州地铁时代前进的轨道。 ”大河报五路七名记者出发当日报道的这段题记, 也许正是本次策划报道的最佳注脚。

“ 大河全球探地铁” 活动, 既是大河报 “ 新闻立报、内容为王、策划引领、深度制胜”办报理念的一次生动践行, 也是“全球视野, 百姓情怀”新闻视角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更是大河报“服务河南, 影响全国”办报追求的再度拓展。

排兵布阵, 精心组建远程奔袭所需的指挥体系和“特混战队”

跨国新闻采访, 对大河报来说不是新鲜事, 但同时向全球多地投送记者, 并实施跨时空同步连线和几乎24 小时不间断报道, 这绝对是头一回。

面对这样的任务, 大胆的“破与立”是操作层面的常态。 从指挥体系到排兵布阵再到后勤保障, 都要注入新思维, 启用新方法。

就指挥体系而言, 本次策划构建了报社最高规格的指挥体系, 报社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整个战役。因为整个策划报道以及后期的产品 (含服务) 延展, 涉及采编、广告、发行等各个环节, 因此大河报“一体两翼”的编队格局发挥出了应有的指挥优势和协同效应。

在采编层面, 除出国小分队外, 后方编辑中心、新媒体中心等部门还有约30名采编力量投入战斗, 跨部门, 人员众, 虽兵强马壮, 但也暴露出前线与后方两端人员都相对分散的弱点。因此, 采编层面的指挥体系采用“蜂状结构”, 即两端强劲有力, 中间的连接简洁清晰。指挥端, 由总编辑亲自挂帅, 三位副总担任副总指挥, 夜班编委、主任各司其职;执行端, 更是囊括了大河报采编层面的精兵强将;而在“蜂腰”部分, 本次策划特别增设了“后方总统筹”角色, 选择一位具有丰富采编经验的人员值守, 几乎是“单线”负责前线与后方的总联络, 具体任务包括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发布指令、衔接采编、改写稿件。这种设置, 保证了整个策划报道指挥信号和前方信息传递的清晰、有力与完整, 也成为本次报道活动成功的重要保障。

具体的排兵布阵亦相当精巧。在出国人员的组成原则上, 为了实现既圆满完成任务又能磨砺队伍之效果, “混搭”是极为明晰的组队原则, 即组成人员的来源上, 要跨中心、跨部门、跨采编、跨性别等。最终形成的出国七人组, “混搭”特征明显, 他们来自财经、社会、编辑三大中心, 4男3女, 5名记者2名编辑。既有业务骨干 (首席) , 也有业务新秀;既有年近五旬的新闻老兵, 也有刚毕业不久的报业新人;既有首次出国的菜鸟, 也有留学回来的海归……这种有意为之的“混搭”与“错配”, 在后期报道过程中爆发出了惊人的能量。

正是上述打破常规的制度安排和人力配置, 实现了报社内部及前线与后方的多层次联动———中心联动, 部门联动, 采编联动, 新媒体联动, 前线后方跨时空实时联动, 确保了整个策划的高质量实施。

做足功课, 高度重视跨国探访前的“粮草先行”和案头预备

全球探访, 需要面对各种挑战, 包括出行障碍、时差障碍、语言障碍、文化障碍、通信联络障碍、信息传递障碍等, 要越过这些障碍, 就需要策划执行者充分准备, 做足功课。这其中, 既有硬件方面的精心准备, 也有报道方案等软件方面的充分前置。

比如出行, 五大目标城市, 分布在三大洲, 时空跨度非常大, 如何根据采访发稿节奏秩序出行, 是采访小分队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大河报的经验是, 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将办理护照、签证、预约航班、住宿、邀请翻译甚至出行细节等工作, “外包”给一家有丰富涉外经验的旅行社, 让采编人员轻装上阵。

“大河全球探地铁”探访目标城市示意图

成熟的报道方案, 是策划得以成功实施的又一项保障。在跨国采访小分队出行前, 报社就对本次活动的报道方案进行了多次不同层级的研讨, 根据研讨会的方向和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与研讨的人员也出现了相应的调整。这种安排和调整, 除了要解决采访对象、报道内容、突破技巧等方面的技术性问题外, 还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采和编之间的衔接;二是前线和后方的联络;三是新媒体与传统报道手段的协同;四是“全球探地铁”与本地地铁报道之间的共振。

最终报道方案兼顾了上述思考: 既有对五大城市地铁文明的独家展示, 也有对所到城市“一号铁”的充分聚焦;既有根据城市依序编发的连续报道, 又有郑州地铁一号线开通当日的特刊呈现; 既有传统媒体势大力沉的深度挖掘, 也有新媒体24 小时不间断互动的轻灵游走。 而这些当初的设计, 基本构成了最终报道产品的雏形。

当然, 准备工作还有很多。 比如, 除了集体层面大的方案准备, 就五路小分队的相关个体而言, 充分的案头功课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再比如, 本次活动在经费方面之所以也能轻装上阵, 得益于在策划提出之初, 报社就很好地嫁接了市场因素———一家地铁商业项目愿意全程赞助本次活动。 手中有粮, 自然心中不慌。

灵活应变, 妥善处置既定报道方案与突发情况的应急结合

随机应变, 是新闻指挥和实施环节的必修功课, 因此再好的报道方案, 都随时可能被微调、修正甚至推翻。拿“大河全球探地铁”而言, 记者出发时, 对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外的采访场景基本还停留在“想象”层面, 他们怀揣的“方案”充其量也只能是个粗糙的指引。

本次探访执行过程中的一个段子, 就很好地反映出这种“应急与应变”:记者出发之初被告知, 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是三项 (对所到城市地铁的深度报道, 《特刊》上对该城市一号线的聚焦, 给新媒体中心持续提供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报道) , 内部谐称“一虾三吃”。但因本次策划正好跨过或临近西方的圣诞节和2014年元旦, 有关“圣诞节的中国元素”、“从13到14, 墨香中的五大城”等采访指令不断从后方发出, 等到记者返程时才意识到他们此行已被“一虾七吃”了。

还有两个不得不提的“应急”。其一, 按照早先的版本, 郑州地铁首发日是12月26日, 可是时间临近接到通知, 首发日可能向后推迟到28日, 直到记者陆续出发时, 首发时间仍然是个“谜”。当最终被确定为28日时, 则意味着整个报道方案和各路记者的工作节奏必须做出迅速调整, 留给相关记者特别是开篇记者 (探访纽约的记者) 的采访、写作时间不足24小时, 且是在直飞纽约14个小时后无法倒时差的情况下执行任务, 结果该记者连续战斗了33个小时。这既是“应急”功夫, 更是“硬功夫”。

其二, 按照最初的设计, 地铁开通日的特刊采用正常出版开本, 但为了报社整体布局考虑, 临时决定将地铁特刊的印刷开本与大河报BRT特刊《大河快读》尺寸一致。这种小开本“快读”精致时尚, 符合地铁气质, 但付出的代价是其印刷需要提前几天开机。这一调整又给前线记者来了个措手不及, 幸好应急预案充分, 特刊《地下铁时光》如约上街, 成为郑州地铁一号线开通日的惊艳读本。

类似的突发情况还有很多, 这很好地证明了:新闻策划的实施过程, 其实就是新闻操作的动态管理过程。

跨媒联动, 注重传统呈现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共振

多媒体联动, 跨媒体共振, 是本次全球探地铁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可以这么说:没有新媒体的植入和联动, 本次策划就无从谈起:技术上无法顺利实施, 综合社会影响也不会那么广泛和持久。同时, 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 也绝不是简单的长话短说、老话新说, 而是要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拓展新闻报道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新媒体跳出传统媒体的自我限制, 吸引更多的读者, 创造更大的价值。[1]

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莫斯科地铁是本次“大河全球探地铁”报道的重要一站。

比如, 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 本次策划的很多想法在技术上根本无法实施, 新闻受众面也会极大缩水;如果没有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样式, 实时图说、声音或视频等新闻产品就无法顺利传递或呈现, 新闻的延展性和交互性也会大打折扣。

近年来, 新媒体发展一日千里, 传媒格局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这种背景下, 传统媒体积极开展与新媒体的融合, 时效和空间受限的报媒尤其急迫。 大河报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布局:2013年4 月正式成立新媒体中心, 6 月下旬, 大河报全媒体集群 (包括纸质、客户端、网站、网报、手机、微博、微信等“七小福”) 组团亮相, 截至2013 年年底, 大河报的综合受众已突破1000 万级, 仅官方微博就接近350 万, 新闻客户端短短几个月就越过20 万的门槛, 因此本次“大河全球探地铁”活动中的“大河”, 显然是包含新媒体方阵的“大河”。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本次活动一开始就被定义为“全球探访, 全媒体报道, 全手段运用, 全产品呈现”, 特别强调传统手段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共振。 从方案制定到过程实施, 都体现了这种意识和要求。 回过头来看, 这种思路和安排, 效果十分明显。

其一, 既发挥了传统媒体的权威和大气, 又发挥出新媒体的诸多优点。 两种形态和风格, 在此次策划中相互融合, 互为补充。 比如新媒体的实时、新媒体的海量、新媒体的灵动、新媒体的交互等, 在策划实施过程中都有体现, 这极大地拓展了新闻策划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比如短短10 天时间, 仅大河报新浪官方微博发布的“#hello, 地铁#”, 点击阅读量就接近200 万次, 全部讨论数3 万多次。

其二, 使信息传递实时同步, 使强时空的新闻策划背景“弱时空化”, 使新闻制作更方便、更迅疾、更鲜活。 可以设想, 如果没有新媒体技术手段的植入, 传统报纸媒体要想实现全球实时同步连线的报道样式, 几乎是痴人说梦。 比如, 仅仅是“地铁报道组”微信群这一工作微平台, 就在本次活动的通信联络、作品传输、记者实时连线等方面, 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三, 报道手段多样, 产品形态多元, 呈现方式丰富多彩, 极大地拓展了新闻策划的容量。 本次策划报道, 除纸质《大河报》外, 大河报官方微博、官方微信、新闻客户端、大河报网等同步启动报道, 新闻上线, 记者连线, 读者在线, 24 小时热线, 样样都不能少。 新闻产品样式更是丰富多彩, 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 既有大篇幅的深度挖掘, 也有侧记、特写、图说、声音或视频播报等多维呈现, 让受众切实品味到了不一样的新闻大餐。

其四, 强化了新闻策划的延展性和交互性。 为让读者更多地参与到此次策划报道的互动中来, 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大河报新媒体中心策划了 “提问有礼”“讲述地铁故事”“网络问卷调查” 以及网友互动等多项交互性活动, 在客户端、微博、微信、网站上推出, 同时将征集来的提问、故事发给前线记者, 让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更多地感知读者视角, 回答受众关切的问题。 这些操作, 努力实现了公共话题的深度发酵和新闻热度的再次延展。

大河报新媒体中心成立以来一直倡导的 “传统报道与新媒体融合”之思路, 很好地体现在本次全球探地铁策划报道中, 牢牢把握了这一珍贵的练兵机会。

给力品牌, 让大手笔、大视野新闻策划本身成为焦点和新闻

大河全球探地铁, 这一“探”背后的涵义, 是视角更是视野, 是魄力更是实力, 是底气更是底蕴, 是品质更是品牌。

策划的实施, 引来了广泛的关注和同行的羡慕, 轰动一时, 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一些怀疑的目光和不解的声音。 有人评其“高端大气上档次”, 也有人喻之“土豪金”。 而站到大河报的立场, 这其实是自身战略指导下既定的战术安排。

十多年来, 大河报一直努力做与百姓 “贴心贴肺”的新闻。 也因此, 大河报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报道方向、内容和视角, 让“百姓关心、政府满意”。 在新的时期, 大河报更刻意强化了这一过程中 “大手笔”“大视野”等品牌内涵。 本次“大河全球探地铁”, 就是“全球视野, 百姓关照”新闻实践的又一次大胆尝试。

“让新闻策划本身成为新闻”, 大河报在这方面积累的成功案例还有很多, 仅在2013 年, 大河报就成功实施了多起大手笔策划, 比如“博鳌亚洲论坛郑州航空港高端对话会”“万里追行郑欧班列”“大河报号直升机首飞”“第九届大河财富论坛”等, 在区域甚至全国都堪称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 而这些大手笔操作, 无疑是大河报品牌建设中最耀眼、最给力的“砖瓦”。

在新时期传媒竞争格局的演进中, 品牌价值已经成为这种竞争态势的内核。 众所周知的是, 媒体的品牌价值首先得益于其影响力、 引领力以及以此为基的公信力。 大河报“大手笔、大视野”新闻操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是这种传媒的影响力、引领力与公信力。 大河报品牌价值连续多年不断攀升, 在“世界品牌实验室”2013 年的最新品牌榜单上, 大河报的品牌价值为46.45 亿元。 这, 就是一个最佳注脚。

参考文献

上一篇:扶贫攻坚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社区科普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