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童年作文

2024-09-11

幸福的童年作文(共17篇)

1.幸福的童年作文 篇一

幸福是什么,答案是有一个和和气气的家庭,我非常希望回到童年。知道为什么嘛?因为四岁时我常被爸爸妈妈惯着宠着,就像一个小公主,我要什么爸爸妈妈就给我买什么。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哭着闹着要一件漂亮的裙子,妈妈给我买了。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可我忘了,晚上我自己回家,打开门,发现里面一片漆黑。忽然一丝光出现在我眼前。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我唱起了生日歌。我感动的眼睛湿润了。而且爸爸还给我买了黑色的光闪闪的小皮鞋,油亮油亮的,我高兴极了。我穿上鞋子,开心的又蹦又跳。

还记得6岁那年,爸爸开着摩托车,我以为自己是踩到踏板了,其实没有,结果我一伸腿就崴着脚了,当时口子有四厘米多长,哗哗地流血。爸爸抱起我就往医院跑,到医院时,爸爸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当时我哭得很厉害,医生给我打了麻醉,我才慢慢地睡着。我一醒来就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病床上看着我,我当时感觉好幸福。

这就是我的童年,虽然没有别人的充实,不过还是快乐的。

2.幸福的童年作文 篇二

一、转变更新教育观念

近年来, 小学生多数存在“六多六少”的情况:教课书多、作业多、课时多、、考试多、竞赛多、补习多;睡眠时间少、德育活动少、文体活动少、培养生活能力的活动少、创造性活动少、自主性活动少。这种情况使得孩子们的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大, 不仅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 而且严重阻碍着少年儿童的发展, 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还孩子们一个幸福童年、进行减负的前提条件就是转变与更新小学教育工作者们的教育观念。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 加深对减负的认识, 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减负并不意味着降低教学质量, 而是在更为科学合理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进程,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孩子的快乐不能用成人世界的价值衡量, 他们童年的快乐通常远远高于认识了多少字, 或者又背了多少首唐诗更深远更重要。作为老师, 首先需要保证的便是每节课的课堂质量, 防止课堂知识课后补, 学校学习回家补的恶性循环现象。严格按照科学的课程方案进行课程安排, 规划学生课外作业量, 留余充足的课后时间和节假日让学生自由安排。

第二, 减负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帮助学生从机械的书本教育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教育实际对教师的要求很高, 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钻研教材教法和丰富文化知识之中, 以保证在课堂上用更少的时间换取更高的教学效率。赋予孩子一个幸福童年, 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艰辛, 它要求教师精心备课, 精心选择教学, 以更为乐观和负责的心态引导孩子快乐学习。

二、为孩子营造快乐学习的良好氛围

小学阶段, 孩子被动开始接受各种智力、体力、知识的训练, 并且被认为是一种负责任的远虑, 目的在于保护孩子在将来的激烈竞争中不致落败。但如果能引导孩子主动且自发感受到学习的深刻快乐, 他可能未来建立了一条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通道。因此,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应当设身处地考虑孩子长远的发展, 正确作出引导,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为教学打下了理论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式,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模式, 激发孩子自主探索学习之路的热情。教师也应当及时通过随笔的形式总结教育的经验与方法, 不断根据现实情况作出调整与改进。我们需要坚信的是:刻苦学习培养的是及格, 快乐培养的是出色。

三、积极举办课外活动, 加强素质教育

有人说过:“和孩子的相处不是科学, 而是艺术”。在培养孩子理性科学头脑的同时, 不应忽略感性且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培养。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努力保持孩子纯真的那部分, 对他们进行充分理解;又要放弃他们身上肆意的那部分, 成为一个公正的仲裁者。为孩子们创造出自由的时间营造幸福的童年, 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法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轻松, 他们认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 但并不是唯一任务, 学习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在于生理与精神的共同发展, 而学生的精神生活应当全面在在学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劳动、制作活动、友谊交往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四、完善教学考核评估制度

教学考核评估制度在于为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和依据, 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实现教育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教学考核评估制度应当坚持全面化的评估内容原则, 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体现终结性评价。应当改变过去单纯以考试分数和由此折算的等级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评价孩子的综合素质。建立适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完整且操作性强的评估制度, 树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观念, 帮助学生充分发展其个性与特长。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小原国芳曾提出的“全人教育”理念, 即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 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原则, 这个理念应当得到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方式,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模式, 激发孩子自主探索学习之路的热情。教师也应当及时通过随笔的形式总结教育的经验与方法, 不断根据现实情况作出调整与改进。我们需要坚信的是:刻苦学习培养的是及格, 快乐培养的是出色。创造出自由的时间营造幸福的童年, 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法国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轻松, 他们认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 但并不是唯一任务, 学习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在于生理与精神的共同发展, 而学生的精神生活应当全面在在学习、文体活动、社会实践、课外阅读、劳动、制作活动、友谊交往等多方面体现出来。

摘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作出规定的, 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在深化教育改革, 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如何还孩子一个幸福童年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关键词:幸福,童年,教育,氛围

参考文献

[1]曹海燕.小学“减负”政策树于现状与问题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1, (5) .

3.玩儿出来的幸福童年 篇三

回忆起我小时候,那才是孩子应该过的童年生活。没有这些高级玩具,但孩子从来也不缺游戏内容,拍方宝、扇元宝、滚铁环、抽汉奸、耍磁片儿、玩弹球、扔沙包、跳皮筋儿……到处都可以找到玩具,而且都是孩子们自己动脑筋亲手制作出来的。一帮一伙,热闹非凡地追逐在街头巷尾,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童年的玩伴儿长大后也会是你终生的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玩儿的内容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记得我八九岁时,院儿里街坊有个大哥哥迷上了钓鱼,每天早出晚归,回家时总能带回几尾活蹦乱跳的鲜鱼,到家后,拿盆放水,收拾工具,而家中的爷爷奶奶则忙着择葱、切姜、剥蒜、点火,一边忙活儿一边津津有味地听他讲述钓鱼的过程。不一会儿,一盆香喷喷的侉炖鱼就端上了桌,随之张罗着拿碗拿筷子准备吃饭,同时还不忘打发孩子给每家邻居送上几块鱼肉尝尝鲜儿。这时的小院欢腾了,各家各户都来道谢,嘴里夸奖着老奶奶炖鱼的手艺,手里奉上自己的特色菜,之后每家都把小桌放在家门前或葡萄架下,全院像一家人一样,吃着、喝着、聊着、乐着,那景象是现在住在楼房里的孩子想象不出来的。而在当时我则认为这一切的美好都是钓鱼带来的,那就学学呗!

那时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讲买。自己动手制作工具的过程也是玩儿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你对这个游戏更加了解更加期待。我的第一条鱼线就是姥姥缝被子用的粗棉线,用塑料泡沫中的颗粒穿在棉线中间做了一个七星漂儿,废牙膏皮卷成卷儿当铅坠,找邻居大哥要了一个旧鱼钩绑在线上,现在就剩鱼竿是个问题了,我特意跑了很远的路到郊区蔬菜大棚找了两根搭豆架用的细竹竿,把线绑在竿头,我的第一套钓具就这样拼凑成功了。

和一小块面倒点儿白酒,滴几滴香油当鱼饵,自行车绑上鱼竿,我迫不及待地出发了。玉渊潭公园是离家最近的水面了,骑车大概要一小时左右。路上脑子里不想别的,一心只想尽快把钩儿扔到水里,幻想着钓到鱼那一刹那的感觉。车骑得飞快,到湖边我支好车拿起竿儿,挂上食儿,哪儿管什么叫风线长了、水线短了、浮力大了、千斤重了,一概不知道,扬竿甩线,先扔下去再说。说也奇怪,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越是棒槌越和牌,别看不会钓,扔下去就吃食儿,抬起竿儿就有鱼,不管是窜钉儿、麦穗儿、小虎头儿,一竿儿一条,虽然个儿都不大,但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那简直是意外的惊喜,收获颇丰,不到半小时,把我忙活了一脑门子汗。

正忙得不可开交,就听得身后坡上有人喊我,转身看时,一个男的,四十多岁,推着自行车站在那里朝我招手。没看我这儿正上鱼呢吗!我不情愿地放下鱼竿,走上坡岸一问才知道,来人是公园管理处的,告知这地方不是公园的钓鱼区,严禁钓鱼,违者罚款。我傻眼了,谁知道还分钓鱼区和非钓鱼区呀?到这时我才看到岸旁立着“严禁钓鱼”的牌子,无奈只得拉下脸来跟他对付,求爷爷告奶奶,好话说了一箩筐,他看在我是个孩子的份儿上,破鱼竿儿也没有什么没收的必要,最后的处理结果还真不错——竿儿撅折了,鱼也放了,最可喜的是他撅竿儿的时候让鱼钩把自己的手狠狠地钩了一个大口子!该!谁让你撅我的竿儿来着!可能是他也觉得这事儿弄到这份儿上挺没劲的,撅完竿儿看都没看我一眼,蹬上自行车回家上药去了。

说实话,撅竿儿、放鱼,一点儿都没有影响我的心情。那竿儿虽说是我自己做的,但真的没有什么保留价值,那鱼他不放我也得放,拿回家不能养也不能吃,还能看着它死了吗?所以我根本就没往心里去。最关键的是我把它们钓上来了,这个体验是最重要的,这个全新的感觉是最让我兴奋的。我高高兴兴地骑车回了家,很长时间都在回味着钓到鱼那一瞬间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充满诱惑,妙不可言。从此,我的爱好中多了钓鱼这一项。

但是,学生毕竟是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使我没有时间再尽情地玩儿了,尤其曲艺团学员班三年的住校学习,哪儿还有条件养鸟、喂狗、轰鸽子、钓鱼?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校里,每天从早到晚的台词课、声乐课、形体课、专业课、观摩课、文化课,早自习、晚自习、早锻炼、晚开会,累得跟臭贼似的,直到学员班毕业回家才算过了钓鱼的瘾。那时,我家搬到了西直门外大街高梁桥,这对于钓鱼者来说有个特别方便的条件,一出楼门就是高梁河,早晨拿着竿儿出门,玩儿到十一点五十收竿儿,绝不耽误十二点吃饭。而且沿河往西走上十分钟就是展览馆后湖对外开放的高钓区,看守鱼池的人对我们这些老街旧邻不敢得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那时候我基本上天天泡在鱼坑边儿上,当然,这一切都沾了相声不景气的光。

4.幸福的童年作文 篇四

故乡是巢湖北岸长临河西的一个小村。名字很上口:西边湖。大门一开,涌人眼帘的是浩森的水天,悬在姥山宝塔上的白云,浮沉在水中的孤山,列阵的山影,斜穿蓝天的白鹭。

乡亲们多以兴种菜园,兼之打鱼捕虾为生。旧社会的苦难,父亲的早逝,连年的水灾,使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不幸。然而,故乡哺育了我,在那里,还有着另一片的世界,给我欢乐,引我思索——

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一直以为夏天是南风吹来的。它卷着堆雪般的浪涛,日日夜夜轰鸣。还未走到湖边,飞溅的水花已像鞯南雨洒来,凉爽惬意极了,

5.我们的幸福童年作文 篇五

童年是幸福的,但难免有些淘气。

记得有一次,天上下着雨,我打着伞下去玩,妈妈叫我早点回来,别感冒了。我没听清说的什么就“嗯”了一声,跑下去玩了。

伙伴们正在玩“建水坝”的`游戏,我可喜欢了,就立刻跑了过去。

我玩着玩着,忘记了是在下雨,忘记了妈妈的叮嘱,把雨伞收了起来,放在一边,两只手一起挖土,越玩越入迷。后来大家都走了,我回到家里,挨了妈妈一顿教训。

还有一次奶奶带我去赶集,有一个地方卖瑞士糖的,我跟奶奶说要买瑞士糖,奶奶说家里还有好多呢,我只好使出了我的“绝招”死缠烂打!“奶奶,这可是瑞土糖,可好吃了!看,还有草莓味的,西瓜味的……”。奶奶可经不起我这死缠烂打,只好给我买了一小包。哈,看来这招还真管用!

6.童年的幸福作文400字 篇六

记得我小时候,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去过,而老家过春节有一种有趣的习俗,叫“拜糖”。这时,每户人家都要准备好各种糖,等着小孩子来这里“派糖”,还不能拒绝。所以,春节,总是我们小孩子最盼望的时刻。那时候,每年春季一大早,我便早早的起了床,叫醒了哥哥姐姐,吃完饭。便迫不及待地拿上三个方便袋,出发了!

我们踩着雪,一路向西,挨家挨户地走进去,看到有人,便大声说:“恭喜你家大发财!”每当此时,主人总是笑呵呵地走进屋子,从早已准备好的糖袋里拿出几颗糖,分给我们,有时还会问问我们名字,和我们交个朋友,往往一次拜糖结束,我们总能有许多新朋友。走到熟人家,他们准会给我们大把的糖,有时还会和我们拉拉家常,给个红包呢。我们就这样一直往前走去,遇到认识的伙伴,总会结伴而行。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哥哥很快不耐烦了,说了句自己一人去拜糖,便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当我们走到一个亲戚家的时候,却看见哥哥在那喝着茶,看电视,明显是在偷懒,还美曰其名说是“休息”。我们出了门,姐姐便开始数落他了。这样的小插曲,每年都会有。直到太阳快下山了,我们这才带着一天的收获,高高兴兴的回家了。现在,我还总是回想起这幸福的回忆。

7.幸福的童年作文 篇七

针对当前“可读内容贫乏, 图书数量不足”的现状, 学校开展了“以书为友, 享受读书”的系列活动。

1.流动书馆进班级。为便于学生阅读, 学校分年级设置了流动图书箱, 由学校图书管理员将图书进行整合、归类、入箱, 将学校“大书馆”分解成“小书馆”, 由年级组长调控在各个班级内流动, 同时学校还倡导“捐一本读百本”活动, 建立班级图书角, 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读书内容。

2.书香飘溢进家庭。学校利用家长会以及《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法, 大力倡导“亲子共读”, 建立“家庭小书屋, 个人小书架, 学生小书桌”, 向孩子们倡议可以没有新衣, 可以没有玩具, 但不可以没有图书, 可以不远足, 可以不逛街, 但不可以不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

二、两个必进———让学生读好书

1.推荐书目必须进教室。我们将教研室规定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悬挂在教学楼走廊, 张贴在各班教室的班务栏内。每班将学生分成6~9人不等的若干小组, 发动学生每个小组买一套书, 以组为单位进行借阅, 如此做法, 既减轻了家长购书的负担, 也大大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活动中, 我们发现, 有许多懒孩子被别人催促着, 也埋头读起书来。

2.整合阅读资源必须进课堂。学校开发、创编了阅读手册———《在这里幸福成长》和教师使用的《好读书———做个幸福的老师》。每册书的第一页都是“蓓蕾读书导航栏”, 里面对本年级本学期蓓蕾读书工程推荐的两本必读书进行内容简介。接下来分二十周设定读书内容。每周都包括六大板块:古诗词、经典诵读、成语故事、美文推荐、蓓蕾读书展示台、小练笔。把每周一诗、课外读本中的精彩美文、学生读了蓓蕾读书要求的必读书目后所做的读书笔记及小练笔等整合在一起, 周目标推进的方式, 目标明确, 学的轻松。阅读手册的使用,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想读书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总是乐此不疲, 深究细挖, 千方百计力求研究它、认识它, 相反, 缺乏兴趣, 就会觉得学习索然寡味。因此, 我们积极创造契机, 让学生品尝阅读的快乐, 让他们在快乐中主动积极地去阅读。

1.环境熏陶。“久居兰室身自香”。人的行为习惯、情操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潜移默化而成的。为让学生时刻浸润在经典文化的氛围中, 学校努力营造书香环境, 建设书香校园, 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教学楼道内、墙壁上、横梁上处处悬挂着丰富多彩的图片, 一楼悬挂的主要是《弟子规》;二楼的主题是“知礼有仪”;在三楼诗书兴学的主题下, 可以徜徉于中外经典名著、经典古诗词、经典童话中;四楼的主题是“崇尚科学”。教室是开展读书活动的主阵地, 图书角是课下孩子最喜欢光顾的地方, 后墙上的“学习园地”, 是展示孩子们写字、绘画、习作等作品的主阵地。北墙上开辟出一块专门的读书园地, 各班名字各具特色, 什么“读书驿站”“书香一瓣”“书香满园”等, 目的就是为促进学生读书交流而设。黑板西边的公告栏内张贴着教研室推荐的必读书目、图书借阅制度等。

学生走进校园, 耳之所闻, 皆为书声;目之所及, 尽为书影。在这样的环境中、氛围下, 学生耳濡目染, 怎能不想读书?

2.榜样引领。人的行为是受他人行为和群体行为影响的。教师、家长、伙伴的阅读行为会给孩子传递无声的信息, 鼓励和引导着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

(1) 师生同读。喜欢读书的教师自然会影响出热爱读书的学生, 教师担当起“点灯”的责任, 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氛围, 一个成长的支点。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的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一定要有丰富的阅读, 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 否则孩子很难爱上读书。教师是读书活动的发起人, 更应该是践行者。有这么酷爱读书的教师, 学生怎能不爱读书?

(2) 班级分享。学期工作计划上, 每位语文老师经过查找、筛选、讨论, 慎重地写下两本书的名字, 这将是他们本学期共同品味的精神大餐, 读书成为师生共同的生活。和学生谈论读书的话题, 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彩虹桥”。在某段共同的时间里, 班内共读一本书, 大家一起吟诵、探讨, 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了。

在阅读实践中, 我们发现班级共读是促使孩子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好方法。

(3) 亲子共成长。每学期初的全体家长会上有一个统一的内容:给家长读《致家长的一封信:读书改变人生》。提倡“亲子共读”, 使父母能和孩子共享童年美好时光, 也为个性不同的父母提供了一条亲子沟通的良好渠道。

“和儿子捧着同一本书, 有时分角色朗读, 有时和他比赛朗读的准确率高低, 有时一起猜测故事的结尾……渐渐的, 儿子爱上了读书, 电脑游戏玩得也少了。”这是四年级高鑫妈妈写的, 谁能猜到半年前的高鑫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网虫”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方引领使孩子们不知不觉沐浴在书香王国, 饱满地绽放, 生动地成长。

四、授之以渔———让学生会读书

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让学生有法可循。利用每周两节连上的阅读课, 指导读书方法。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 是课外阅读的基础, 课外阅读则是课堂的延伸与丰富。抓住课堂教学的有利契机, 有意识地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 带动课外阅读, 是指导大阅读活动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的有效手段。

经过几年的实践, 我们探索出五种阅读课型的教学模式, 分别是:好书推荐课、阅读赏析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指导课、自由阅读课, 并取得可喜的成果。好书推荐课不仅对孩子读什么书给予了明确的引导, 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孩子读书的兴趣;阅读指导课对孩子如何读整本的书、如何精读、略读、浏览、赏析一篇文章给予了明确的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阅读汇报课使孩子读书积累得以展示, 感想得以抒发, 个性得以张扬……所有阅读课自始至终无不贯穿着对学生专心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勤思善问等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

五、多彩活动———让学生乐读书

1.让读书笔记、手抄报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到好文章, 摘录好词佳句, 记下心得体会;阅读累了, 就在本子上或画一朵小花, 或描一只小虫, 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情趣。

如共读《三国演义》后, 六年级三班的李晓成写下了《我给曹操来正名》的读后感 (部分) :

……曹操有着大将风度, 是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 实在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英雄啊!不信, 你看, 历史上曹操北征, 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 登临碣石山所写的《观沧海》———“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 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能写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吗……

习作后来刊登在《齐鲁少年报》上, 由此可见, 注重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才能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 从而稳定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把读书论坛、读书演讲赛等办成优化学生感知能力的平台。丰富的活动起到进一步总结、交流、推广好的读书经验、方法的作用。通过诵读经典, 借助丰富的感知材料, 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知、审美感知、情感感知等各种感知能力, 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陶冶情操, 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 促进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3.借古诗新唱、课本剧编排演出等活动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活泼好动, 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表现欲, 他们乐于表演。在教学中, 利用这种特点, 把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改编成适合学生表演的课本剧, 在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 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真切体验, 既能帮助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积累巩固, 又能促使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运用, 更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4.确立班级文学形象, 做孩子成长路上好伙伴。学校要求各班选一个文学家或文学形象作为班级名称。各班根据自身实际, 先在班内征集“我最喜欢的文学家 (文学形象) ”, 做成班级名片悬挂在教室门口醒目位置。如今一个个优秀的文学家 (文学形象) 已经成为凝聚班级力量的重要因素, 成为学生成长路上好伙伴, 激励着他们的精神成长。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班级那日趋完善的读书效果评价体系, 成为推动学生阅读最务实的做法, 给班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1) 注重活动及时反馈。学校利用家长QQ群、家长会等加强家校沟通, 让家长参与学生读书活动, 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在家阅读习惯, 同时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读书活动, 每月由家长推荐“小小书迷”典型事迹, 班级制定读书小明星的评选标准, 每班每月评出十名读书小明星, 学校一并总结表彰, 通过校报和学校网站进行宣传, 真正形成学生间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

8.快乐童年是一生幸福的源头 篇八

把快乐的“基因”植入学生心灵

吴店镇小创建于1912年,是一所百年老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依托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快速发展,一跃成为襄阳市乃至湖北省小有名气的特色学校。

缘何将“快乐教育”作为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

几年前,教师经常抱怨学生难教,课堂上学生无精打采、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家长会上,家长们说得最多的话题也是孩子如何如何厌学……这种状况让段世才陷入了沉思:为什么学生都把学习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学校、课堂为什么吸引不了学生?

在一次校委会例会上,段世才把这些问题抛了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在讨论中,大家认为“学校无生气,学习无乐趣,课堂无活力”是学生厌学的关键原因。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如何尽快解决“三无”问题成为当务之急。结合学校实际,经过理性分析、集思广益、专家指点、反复论证,学校最终确定将“快乐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突破口,以“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作为办学理念,以促进学生快乐发展为宗旨,以快乐教学为基础,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

段世才认为,实施快乐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充满生气的校园。为此,学校从优化校园环境入手,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优化”工程,着力建设“会说话”的校园。

走进校园,“快乐大道”“乐学楼”“阳光班”等充满快乐气息的名字让人赏心悦目。为让师生融入到打造“快乐教育”的氛围中,学校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个性化命名”活动,为每条路、每栋楼、每个班级设计个性化名字,围绕“乐”字取名,力求具有丰富的寓意。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将校园内四条主干道分别命名为“快乐大道”“健乐路”“雅乐路”“欢乐路”,教学楼、综合楼、教师公寓分别命名为“乐学楼”“乐思楼”“乐业楼”,全校32个班级都拥有如“雏鹰班”“快乐音符”等个性化的班名,并隆重举行了命名仪式。这些富有朝气的名字给师生耳目一新之感,让大家在校园里心情变得格外舒畅。

在“乐学楼”安装的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每天的活动内容、天气预报、天气变化情况等,提醒学生及时添减衣物,给予学生细致入微的关怀。在“快乐大道”两旁,设置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宣传橱窗、学校教科研特色展示栏、安全卫生宣传栏等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长廊。在操场围墙上,张贴奥运知识介绍、奥运会相关图片等内容,激发学生热爱运动、强身健体的激情。这些独具匠心的“布置”,在潜移默化中,

将快乐的“基因”植入学生的心灵。

“快乐有点像感冒——传染得很快。”“快乐就是眯起我的小眼睛,翘起我的小嘴角。”“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快乐就被放大了无数倍!”在教学楼一楼大厅的“笑脸墙”上,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和充满童真的快乐箴言,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200余名师生的笑脸及快乐箴言,将快乐在全体师生中传递。

快乐人生从养成教育开始

行走在吴店镇小校园里,学生上下楼梯自觉靠右行,轻声慢步,做操、就餐、放学、就寝秩序井然。文明的言语、优雅的举止、良好的精神风貌,让人感受不到这是一所农村学校。

快乐童年无疑是学生快乐人生的源头。段世才认为,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生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快乐的童年就是自然、自由、自主的童年。学生的童年要像花儿一样慢慢绽放,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随着年龄慢慢增长,他们也要能够做他们能够决定的事情。但是,自由是与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行为规范,也就没有了自由,成长就处于危险状态。

基于这种认识,学校决定通过坚持抓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学校制定了《吴店镇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细化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师生参与,家校联动,携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为让好习惯成为自然,学校坚持开展竞赛评比活动,将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机结合,让学生人人都乐于参加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礼仪之星”“好习惯之星”“班级全能小明星”评选活动,定期开展“我是叠被小标兵”“我是扫地小能手”等竞赛活动,将评选出来的星级学生、小能手、小标兵的事迹在橱窗中进行展示,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学校为32个班级精心制作了展示班级文化的“班级宣传橱窗”,展示各班的班级名称、班训、班级奋斗目标、班级公约等。

三(4)班学生任培慧一度对学习失去兴趣,班主任陈顺锋在家访中了解到,造成孩子“厌学”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我约束,做家庭作业时,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上洗手间,一会儿看动画书。这样,半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她往往得做到很晚,家长的絮叨让她整天闷闷不乐。时间一长,她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没有了。陈顺锋指导她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求她规定做每件事情的时间,按时完成,提高做事的专注度,提高听课的注意力。慢慢地,任培慧学习兴趣提高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像任培慧一样,许多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变得更加阳光。

段世才告诉记者,学校除开展文明礼仪、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外,还着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及时改错的习惯、集中精力做事的习惯、热爱阅读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轻松的事情,为学生的一生着好快乐的底色。

构建充满快乐味道的课堂

一节语文课上,语文教师韩丽拿着一个鸡蛋、一支蜡烛、一个盛水的烧杯和一盒火柴走进教室。“怎么回事?语文课变成科学课了?”学生们用好奇的目光看着韩丽。韩丽轻轻做了个让学生保持安静的手势,开始动手做起了试验。只见她点燃蜡烛,拿鸡蛋在火上烧起来。学生们见此情景更疑惑了,都瞪大眼睛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等鸡蛋完全烧黑后,韩丽将鸡蛋放入烧杯,这时,奇迹出现了,黑蛋一下变成了“银蛋”。学生更惊讶了,纷纷议论起来。韩丽因势利导解释了其中的奥秘,学生们恍然大悟。韩丽趁热打铁,在黑板上写下了题目:请以刚才的情景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体裁不限。学生的作文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作文从笔下诞生了。

这种兴趣盎然、充满快乐“味道”的课堂,在吴店镇小已成为常态。教师们早已形成共识:用自己的努力,让学校处处洋溢快乐的味道,让课堂快快乐乐、与众不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吴店镇小的课堂生态,段世才习惯称之为“快乐课堂”,他认为,努

力构建快乐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让课堂真正成为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沃土,这才是快乐教育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吴店镇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着眼学生的主动发展,营造快乐课堂,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学校采用激趣法、导演法、相互渗透法三种教法,激活课堂教学;做到精心组织教学语言、精心设计练习题、精心钻研现代教育技术等“三个精心”,增强教学魅力;实施“分层教学”,分层制订目标,分层实施教学,分层评价学生,满足学生不同需求。这些措施打造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给学生创设了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能力得以充分展现。

与此同时,立足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强化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方法,譬如,“动手操作、实物演示、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类比推理”的数学学习方法;“观察、实验、演示、操作、思考、推理”的科学学习方法,“榜样教育、参与实践、内化行为”的品德学习方法等。

四(5)班学生苏奕嘉开心地说:“每一节课都充满乐趣,学习变得很轻松、很开心。”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授学生以渔”,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方法,学得积极主动,而且各种能力也得到培养和锻炼。

在快乐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在“快乐体育节”上,“踩砖过河”项目的冠军——四(4)班龙子川一脸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些活动特别让人开心,同学们都愿意参与!”他的班主任杨明哲介绍说:“孩子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既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又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这样的活动,让全校很多像龙子川这样的孩子发生了改变,让他们爱上了学校。

“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该是学生体验快乐的地方。”段世才说。以前学生只是在体育课上偶尔接触一下乒乓球或者篮球,由于学校缺少专业的体育设施和教师,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也比较单调,学生在学校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都十分有限。学生被局限在教室或者寝室,学校毫无生气。为改变这种状况,吴店镇小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学生动起来,让校园生动起来。

学校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7个兴趣活动班,将全校学生按年龄段、兴趣、特长编班,把每天下午的第三节课确定为学生兴趣活动时间,采取学校配置、学生自配等办法,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数量充足的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器材,让学生轻松自如参与活动。

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下课铃声一响,学生就像一只只小鸟从教室里飞到了校园和运动场上。他们手里的“装备”各不相同,有的拿着鼓号,有的拿着腰鼓,有的拿着乒乓球、呼啦圈……不一会儿,操场上热闹起来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聚拢到了一起。

学校还定期举办小型趣味运动会、学生书法绘画作品展评、“六一”儿童节文艺展演、元旦文艺汇演、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全校性文体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展示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的儿子以前可调皮了,就盼着星期天好好地玩两天,前几天却说在家玩还不如到学校上学有意思!”登录吴店镇小网站,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家长们类似的留言。显然吴店镇小师生们的快乐已经感染了学生家长。

9.幸福的童年作文300字 篇九

那次放风筝,我和几个好朋友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广场,只见很多只风筝摇头摆尾的飞上天空,风筝的样子千奇百怪,有三叶草、小金鱼、小白兔、向日葵……那可爱的小白兔,浑身雪白,飞在天空中,就像一朵纯白色的云朵,还有鲜艳的向日葵,升到天空中,仿佛正在享受着阳光的淋浴和微风的吹拂。最显眼的是三叶草,它的三片叶,又嫩又绿,似乎在边跳舞边唱歌,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还露出了一对小酒窝。

瞧!小英的花金鱼像在碧蓝的水里游动,它在水里那么自由自在,那么无忧无虑,那么开心快乐。它一会游到左边一会游到右边,像个调皮天真的孩子。小英的动作沉稳,表情冷静,只见她一会向前进,一会往后退。突然,小英猛地一松手,风筝使劲向高飞,这时候,风就肆无忌惮的吹了起来,我们赶紧收线,也为小英感到紧张,她依旧沉着,使劲向周围圈,以避免风力太大。不一会,风弱下来了,小英依旧伸缩着线。

10.幸福童年作文 篇十

在我的童年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泪水也有欢笑,更有爸爸的关爱,妈妈的叮咛。

每天早上,爸爸总是早早起了床,给我做好丰盛的早餐,再叫我起床;天凉了,他总是让我穿得暖暖的;吃鱼的时候,只要我在,爸爸总是毫不犹豫地夹鱼肚子上两块最好的肉给我,而他自己碗里却总是鱼头和鱼尾;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人都上床休息了,可爸爸还在忙来忙去,准备一家人明天要用的东西……

这是冬季里的一天,妈妈送我坐三轮车去上学,妈妈把自己的手套戴在我手上,她一只手把我紧紧搂在怀里,另一只手为我挡风,还一边不停地叮咛着我:下课尽量不要出去玩,风这么大,小心冻感冒了;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做一个好学生……

11.让学生享有完整而幸福的童年 篇十一

一、确立了“让儿童享有完整而幸福的童年”的童话育人特色办学理念

20纪80年代,美国人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断言:我们正进入“一个没有儿童的时代”。诚然,童年不会消逝,但童年期在缩短,我们不可否认童年期该享受的天真、幻想、好奇心,正日渐匮乏,甚至严重影响到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天真、幻想、好奇心,是童话世界中最为充分地元素。基于这样一个社会大发展的背景,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开展童话育人,确立了“让儿童享有完整而幸福的童年”的育人理念,制定了童话育人的目标“是培养活泼可爱的儿童,培养好奇求新的儿童,培养平等宽和的儿童,培养真情诗意的儿童”。

二、以特色建设为中心,规划特色发展愿景,统筹学校发展

童话是我们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特色。在漫漫研究路上,我们始终坚持着传承与发展、开拓与创新的思想,童话特色办学成了学校个性发展的方向与追求。为此,我们制定了《麦溪中心校“童话育人”办学特色建设规划》,在梳理、总结、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童话育人特色发展目标;制定了童话育人特色发展的措施;建立了童话育人特色发展评价体系。

三、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唱响童话育人进行曲

1.构建童话育人特色课题的系列子、小课题。例如“十二五”主课题《童话育人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我们设计了三大子课题。在这三个子课题下,我们又设计了11个小课题进一步对子课题进行分解与建构。把课题建设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2.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招标活动。为使童话课题的研究能够深入教师的日常工作,我们积极进行了童话课题的申报,从制度建设与主动选择两方面考虑,进行了课题招标活动,从而确立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3.制定各课题的研究管理制度。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对其中的各项子、小课题都能根据自身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形成各自的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以课题制度进行课题管理,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有效性。

四、以童话课堂为阵地,把童话育人作为促进广大师生发展的生命场

课堂永远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进行特色建设、促进广大师生发展的主阵地。在推进课改中,我们充分认识到童话对于儿童发展的合理性,为此我们积极打造富有校本特色的、童心灿烂和童趣盎然的童话课堂。实践证明,童话课堂是最能满足儿童、促进儿童发展的课堂。童话课堂建设是各学科的灵魂,教师在有效运用童话激励语言引导学生之时,更要从教材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童话元素,或创设童话情境、运用童话过渡、开展童话想象等。我们在评价一节童话课的得与失时,主要对照这“三问”:怎样运用童话育人实施策略的?怎样体现童话育人理念的?怎样引导学生开展童话思维的?“三问”体现了课堂丰富的童话味、知识的学科味、活泼的儿童味。童话课堂中散发着童话的魅力,绽放着学生、教师生命的活力!

五、以活动为抓手,推进童话育人特色办学的进程

在多年来童话的研究中,我们的视野之所以能够越来越开阔,是因为我们的研究能很好地结合童话的特征,针对儿童生长的特点,不断超越过去,不断突破自我。为开展好童话育人的特色活动,我们根据儿童好动的心理特征,以各类精彩、创新的童话活动,来吸引儿童、丰富儿童、发展儿童。

1.创设童话节。为展示童话育人活动中学生的成长,检阅学校的童话育人成果,我们创设了童话节。

2.创造性开展听说读写童话的系列活动。从学生读童话,到教师和学生一起读童话;从学生写童话,到教师和学生一起写童话;从学生唱童话,到教师与学生一起唱童话。我们在不断地深入,在深入中受到激励。

3.开展生动活泼的童话游戏活动。学校对传统的儿童游戏活动进行了采集与创编,形成了童话游戏活动的校本教材,在童话游戏活动中学生有了默契,加强了合作,增进了情谊,获得了身心的和谐发展。

4.开展童话文化的建设活动。我们大力建设有鲜明校园办学特色的童话文化。我们构建了学校童话网,设立了午间童话广播,出刊了《丹麦童话报》等。在童话文化的建设中,我们以童话歌曲滋养儿童,以童话故事浸润儿童,以童话活动塑造儿童。

六、开设童话育人的校本课程,让童话育人长出硕大的根须

在童话育人的办学特色建设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精神,将童话育人确立了校本课程,积极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一套阅读类的童话育人校本课程,开发出了一套游戏类的童话育人校本课程,供教师使用。校本课程在一至六年级的课程表中课时有安排,教师有配置,考核有标准。

七、童话育人特色建设成果显著,获得了积极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童话育人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校长室明确分工,合理安排,广大教师同心协力,努力把教育做成童话,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学校近年来荣获“镇江市特色学校”、“镇江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课题成果二等奖”等荣誉,丹阳电视台和镇江电视台先后报道了我校童话育人的办学特色。

回顾二十多年来的研究历程,我们欣喜地发现:童话育人特色已经深深植根在麦溪中心小学的土壤中,并开出了绚丽多彩的花朵;融入每个师生的血液里,徜徉在童话那绮丽的精神殿堂里;绽放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激励和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让学生获得完整而幸福的童年。

12.留念幸福童年作文 篇十二

——题记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在渐渐长大,可往事如烟。许多事,像旋转木马,不停的在脑海中旋转,旋转……想忘却怎么也忘不了。每每想起往事,嘴角总会露出一丝笑容,可往事也有悲伤地时刻。

儿时的生活,总是无忧无虑的。在课堂上一起偷笑、在课间打闹、在走廊中畅想、在考试失利时我们安慰彼此的无奈,因为我们都是朋友,转头望去,留下了一串串一起走过的深深脚印……

童年就像一块方糖,是甜蜜的、易碎的、有棱角的。我们都是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童年里,因为有朋友才觉得自己存在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常常谈论自己简单的理想,我们一起快乐的生活在一起。这就像是如歌的童年岁月。

长大的我们,渐渐沉稳了。可习惯了思考,在思考中总会不经意的想起童年往事。它就像诱饵,时刻都在引诱我想起那些事、是快乐的,或许是不快乐的。那快乐的时光,与伙伴们一起……

在写作业的窗前,有时痴痴的望着天空。心在想,能否时光倒流,想再次经历。那只是一个还未成熟的梦、是莽撞的。这一刻我陷入了沉思。呆呆的留恋——在窗前,给我揭开了一张愁眉的画面,童年留恋在心里。

泪水依旧充盈整个梦。在泪里、在梦中、在眼里;看见童年站在我身旁嘻嘻哈哈。在泪水中,装着满腔的`留恋。在梦中看见自己与她们的快乐时光。醒来却看到朦朦胧胧的路在前方。泪水滑落在手背上,晶莹剔透,就像闪亮的钻石,那耀眼的光芒正在闪烁、刺痛我的眼睛。此时越流越多,一串串珍珠在脸庞划下一道闪亮的光芒。又像在玻璃球中,看到童年的背影……

13.小学生我的幸福童年作文 篇十三

抽屉的最底还压着刚入学时的红领巾,尽管很老旧了,但我一直舍不得把它丢掉。犹记得当时是小学一年级加入少先队,学校礼堂的仪式上,伴着《义勇军进行曲》,一位高年级的哥哥给我系上红领巾,我的脸兴奋得像那红领巾一样红。晚上洗澡时,妈妈要我摘下,我把它当做金项链一样,“爱不释脖”,结果遭到被打的地步。

三年级时,学校要分快慢班,每个班级的前五名便可被列入重点班名单中。当然,成绩名列前茅的我从来没有过任何焦虑不安和紧张,则是信心十足。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我被安排进重点班了。每每当别人问我是哪个班的时候,我总是傲气十足地回答他们。

抽屉里还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着十几朵小红花。那是小学四年级时,当初或许是懂事了,突然觉得不好好读书会对不起父母,于是便拼命地读书,拿到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奖励品就是那一朵朵小红花。有时为了攀比谁的小红花更多,我使用了欺骗的手法。小红花是唾手可得的,只需要剪个花的形状,再用红色的笔涂上颜色,就完成了。每当我使用了这种不正当的手法后,心里愧疚,觉得对不住良心,便立刻向朋友道歉,但他们并没有把我说得怎么样,只是一笑而过:“以后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大家都有使用过这种不正当的手法,只是没有被看穿和说出来。

六年级时,一个同学患了先天性心脏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时,班上本来嬉戏打闹的气氛一下子安静了,全班同学都哭了,他明明答应过我们要一起拍毕业照的,他明明说过要和我们参加小学最后一次运动会的,他明明和我们讨论过要上哪个初中的,他不守信用,他说话不算数,他出尔反尔。一时间,班上一片死寂沉沉,说不出快乐。

14.快乐六一,幸福童年 篇十四

有时候,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孩子快乐了,你也就快乐;或者因为你快乐,孩子也快乐了起来。有时候,这是两个问题,因为你的快乐和孩子的快乐并不同步。但无论怎样,这是两个极难拆解的问题,因为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

怎么才能让孩子快乐起来?我问身边的父母,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我家肥肥胃口超好,只要有好吃的,就乐得不行。他轻易不愿意去别人家串门,那天我的一个朋友说准备在家里做烤鸡翅,被他听见了,才3岁多的他竟然提出要到我的那个朋友家去玩。”

“芊芊很喜欢娃娃,每次去超市都会在娃娃货架前流连好久。不过她很懂事,从不耍赖。4岁生日那天,她终于得到了最心仪的礼物——娃娃套装,逢人就拿出来显摆。”

“牛牛2岁多了,就喜欢和他爸爸疯。每次他爸爸一回来,家里叫声、笑声混作一团,简直要把房顶掀了。”

“那天,6岁的娜娜终于上台表演了,她高兴得不行。从幼儿园回来的路上,她一路演给我看。我知道,这一刻,老师的认可、小朋友的尊重对她来说是多么珍贵。”

……

的确,美味的食物、精致的玩具、期盼的实现、高质量的游戏、权威的认可和同伴的尊重,都会带给孩子们很多快乐的时刻。但如果这些不伴随着父母的快乐,孩子们是很敏感的,或者快乐不起来,或者快乐会很短暂。

注意,孩子们的这种敏感是很可贵的。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一个向孩子传递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机会。而这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才是孩子一生幸福最实在的根基。在快节奏的今天,孩子留给我们的这种敏感时间也许不多,需要我们好好把握。

15.幸福童年作文600字 篇十五

记得有一个星期日,我做完作业,还没等收拾好书包,就迫不及待地奔出家门,看见有许多小伙伴在广场上玩,我就欣喜若狂地跑过去加入她们的行列。正当我玩得起劲时,一个熟悉而又严厉的声音从我耳边传来:“昕琪,作业做完,怎么不看看书?成天就知道瞎玩,赶快跟我回家去。”只见爸爸怒发冲冠,,脸涨得像关公,见状,我只好无可奈何,乖乖地跟爸爸回家去。

我极不情愿地回到书房,站在窗前,仰望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无比委屈。不禁埋怨:大人不也是从小孩过来的吗?每一个人都应有自己快乐的童年,大人为什么不理解小孩呢?想到这里,我眼睛里闪烁着泪花。这时,门“吱呀”一声开了,爸爸端来一杯热腾腾的茶。

这时,我从沉思中挣脱出来,悄悄地抹干眼泪来到书桌旁。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昕琪呀,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了好大学,就再也不要受爸妈这份苦了。”我抽噎着反驳道:“虽然你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我好,但我毕竟也是小孩子,爱玩是天性,我怎么可能没有呢?再说,我已经长大了,我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就算是机器也总该有休息的时间吧?”爸爸听后默默地离开了书房。

事后,爸爸和我促膝长谈了一番,他说:“以前爸爸妈妈错了,把你看得太严了,只知道让你学习学习,让你失去了许多本该属于你自己的空间和自由。现在你长大了,爸爸妈妈相信你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以后不再给你压力了!”

我听到这句话,心花怒放,激动地抱着爸爸,高声欢呼:“理解万岁!自由万岁!爸爸万岁!”

16.幸福的童年作文400字 篇十六

在我的童年里,有许许多多幸福的往事。记得有一次,使我永远也忘不了的,就是这次让我长大许多。那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每次上课在那搞些小动作,也不专心听讲,老师就把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了我妈,等我放学回家后,我妈妈拿棍子,把我痛打了一顿,我当时又气又恨,我一气之下上了姥姥家去住,一直在姥姥家住了好几天,直到一天晚上我病了,肚子疼得哇哇大哭,我姥姥马上给爸爸妈妈打了电话,她(他)们过来了,送我去医院打了吊瓶,我妈妈一夜没合眼,当我睁开眼看见妈妈时,感觉脸是那么的红,我抱着妈妈说我错了,我以后好好学习,专心听讲。就是这一次我觉得我长大了,了解妈妈的辛劳,用心。我感到了幸福。

每当妈妈不管是爸爸训斥了你,那都是为了你自己好。

17.沐浴本土文化滋养幸福童年 篇十七

关键词:本土文化;素材选择;传统美食;地方课程

陶行知先生有言:“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的生活,受面包的教育。”我们地方课程的实际教育需求是如何使学生掌握因地制宜地了解家乡、建设家乡的知识与技能。针对这些需求,多方位、多渠道、多元化地选择素材资源,是地方课程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有怎样的目标定位,就有怎样的素材选择。

为了赋予我们地方课程教学以更多的灵性和活力,笔者巧妙挖掘本土美食资源,来丰富和深化地方课程教学。

一、“走近”美食,开辟“家乡”课题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把学生带入思维的兴趣之门,可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巧妙挖掘乡土资源,让素材拉起学生情感的手,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充实地方课堂教学。

在八婺大地上,有许多特色传统美食。一说到美食,总会让孩子兴趣高涨。结合“传统美食”这一课题,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前的调查活动中,调查金华八个县市的特色小吃。课堂伊始,“猜食物拓调查”活动中,实物猜一猜:“这是我们金华的什么小吃,来自哪里,你怎么知道?”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家乡所在地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小吃,学生自信地将家乡小吃介绍给大家,从形状到味道,说得有滋有味,让人垂涎三尺。

原来,每个孩子的内心都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不管走到哪里,始终记得家乡的味道,只要我们教师轻轻拨动那根稚嫩的心弦,孩子们就能心领神会地弹奏出丰富而生动的乐章。

二、“走进”美食,丰富课程教学

丰富多彩的素材资源,可以使教学效果得以体现的有力保障。教师在地方课程资源选择时,注意资源的乡土化,注意资源的连贯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容易让学生乐于接受,达成教学的情感目标,达到课程预期的效果。

1.让素材形象化

选择形象化的,生动有趣的素材,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深奥为浅显,化生疏为熟悉,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幽默感,可以使学生更直接地理解所学内容。

如在《的卜情》一课学习中,学生充满好奇地走进“的卜作坊”,先通过观看的卜制作的小视频,有了直观感知,然后,排一排美食制作程序,发现-----原来,小小的卜里,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制作工序,直观视频,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学生具体了解了制作步骤,接着在课堂上由学生四人小组一起合作体验的卜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压的卜”,现场评一评哪个小组压的的卜最漂亮,更让学生感受到制作美食的不易,清楚的卜制作真是------工艺讲究。通过这一环节的互动学习,通过对的卜美食历史、制作工艺的了解,学生会发现其所蕴涵的文化可真不少,体会到“的卜”传承的并不只是美食,更是一种传统手艺。

2.让素材艺术化

教师在选择素材时,除了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以外,还应当尽力让素材本身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使之有吸引力、感染力,成为夺取“学生之魂”的重要手段。

如在《金华馒头》一课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合作: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捏一捏、尝一尝等方法中进一步感知馒头的三大特点“发、圆、红”,教师顺势启发学生解读馒头“发(发财),圆(团团圆圆),红(红红火火)”的相关传统文化内涵。在探求金华馒头文化的过程中,最有意思的是馒头上的紅印文化。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红印包含着不同的文化。然后,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红印时,学生兴趣盎然,设计也得心应手。

一个个看似简单的红印设计,其实里面不仅有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继承,更有对红印文化更深层次的挖掘与创新。如此具有艺术生命力的课堂,不仅使学生学得轻松,更教会了学生如何欣赏美,展现美,创造美,热爱家乡的情感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达成。

三、“走出”美食,留下精彩课堂

也许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的美食会被人们渐渐遗忘,但是走进美食地方课堂的学生,将会收获在“地方课堂”上留下别样的美食记忆篇章,因为这些篇章不仅让他们自己学到很多,给大家带来了知识和美的享受,更是让他们愿意通过自己的力量,去传播家乡的味道。

美食课堂虽然结束,但是,学生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我来当当婺州举岩的推广大使”,“合作设计金点子,开网店拓展金华酥饼销路”,“我做非遗文化传承人,为的卜设计广告词”,“制作家乡美食明信片”,“微信朋友圈里推广家乡美食”等课后活动的延伸,留给大家一个又一个精彩课堂印象。

上一篇:预防保健学考试重点下一篇:珍爱生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