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2024-09-24

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13篇)

1.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一

市公安局创新工作打造特色亮点

亮点一:创新学习方法,推出机关向基层学习的新理念。市公安局以机关向基层学习为切入点,学习基层民警善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学习基层民警“一警多能”的本领,学习基层民警干工作底数清、情况明的踏实工作态度,学习基层民警首创精神。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掀起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新高潮。

亮点二:运用典型引路,着力转变不适应和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市公安局邀请了“全省公安机关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三项建设、创新工作方法”报告团在全市公安机关作巡回报告。报告团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公安信息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突破了公安事业发展传统经验和模式的束缚。

亮点三: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拓宽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市公安局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民警“大走访”为切入点,以访贫问苦走访、在情感上投入;以解决群众困难走访、在工作上进入;以网上交流走访、在思想上融入,积极主动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最期盼的事情、最急需的服务。

亮点四:领导一线蹲查,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现场指挥能力。市公安局采取“五个举措”,要求市、县局领导班子带头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坚持以民为本、服务群众,为民警作表率,切实提高了统筹兼顾各项公安工作的指挥能力。

亮点五:民警上调培训,努力提升民警执法办案水平。市公安局针对部分民警存在的法律水平低、执法能力差等问题,采取“四大举措”,即跟班工作、网络教学、以会代训、定期考试,对全体民警进行法制培训,努力提升民警执法办案水平。

亮点六:开展“五个一”活动,切实提高全体民警综合素质。市公安局为了走素质强警之路,着力培养民警驾驭治安局势、处理复杂问题能力,成为新时期具有高科技知识、高素质结构、高技术技能、高强度体能的素质型、实践型、创新型、应用型公安人才,开展了一系列强化学习教育培训“五个一”活动。

亮点七:出台十项制度,探索有效保障和促进公安科学发展落实的工作机制。出台了交通管理方面的《服务外商五项措施》;户政管理方面的《户籍管理23条便民措施》;治安管理方面的《抚州市公安局治安管理6项便民利民措施》;规范执法方面的《规范局领导对局机关办理案件审批权限的意见》、《抚州市公安局取保候审实施办法》和《抚州市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实施细则》;服务企业方面的《全市经侦部门服务企业发展8项措施》;队伍管理方面的《抚州市公安机关考勤办法》;队伍建设方面的《抚州市公安局提高机关全体民警综合素质的实施意见》和《提高公安民警教育培训质

量的意见》。

2.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二

基于这一思想, 我们在学校班子中和教职工中围绕个性化的办学这一核心, 开展了广泛的讨论, 集中大家的集体智慧, 共同研讨提炼, 重建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管理理念。形成了“创新办学管理, 塑造特色品牌”的共识, 明确了特色办学的定位和方向, 即“沐浴国学经典, 打造儒雅校园”。在此基础上, 修订了学校长期发展发展规划, 描绘出学校长远发展的蓝图, 概括说就是围绕一个目标, 秉持两个理念, 树立三种意识, 凸显特色办学, 实现整体和谐。“一个目标”, 就是办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学校, 使每一个从魁小走出去的学生没有童年的遗憾。“两个理念”,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三种意识”, 就是牢固树立学生第一的意识、教师至上的意识、家长至尊的意识, 从各个层面上体现生命关怀的教育原则。凸显特色办学, 就是用国学经典教育构建特色的校园文化。实现“整体和谐”, 就是建立起内部队伍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稳定与发展的和谐、家校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样一种整体和谐机制。要落实上述规划, 实现既定目标, 就不能被动发展, 必须实施以我为主、个性化发展的办学战略。

从2008年开始, 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特色文化校园的建设上, 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办学特色的突破, 以此带动整体的创

问, 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提问产生反感, 应该不是我们的初衷。

二、有效课堂提问应该具备的特点

用通俗浅显的语言来表述。很多情况下, 老师课堂上的提问之所以让学生张口结舌, 并不是问题本身过于深、过于难, 是因为老师对问题的表述不恰当。所以学生回答问题时也就无所适从了。或者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提不起精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简单, 缺乏思考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求我们重视观察和反思, 了解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 让问题处于最近发展区中, 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所以教师提问过深或是过浅都不行, 一定要注意几点: (1) 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问题的答案是可以明确的, 并且也是唯一的。这样的问题只要一个学生作出正确回答, 其他学生就再也没有发言的机会了。这对那些特别想发言而又没有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来说, 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如此几次, 他们就会对课堂发言失去兴趣。相反, 如果老师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那么不仅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 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调动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 何乐而不为呢? (2) 所提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与老师相比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许多老师在设计问题时, 却比较多地“参考”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而恰恰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这就导致许多在老师看来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但老师的问题又不能不回答, 于是, 许多大话、空话、套话、假话就这样活生生地被老师的问题逼出来了。所以, 老师设计问题时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 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 (3) 问题要紧密联系所学内容, 并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层次性。老师所提的问题如果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联系不紧密, 学生即便回答得再好、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再高, 也是没有多少新实践。我们之所以将国学经典教育作为办学特色, 主要基于“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和国学经典独有的特色内涵考虑。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 接受多元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的小学生如何从小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 为其一生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也是对我们的办学提出的严峻考验。我们认为, 现代化社会水平越是提高, 越不能割裂传统文化的纽带, 越应当强化对传统文明的教育继承。中华民族是古老的礼仪之邦,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教育经典, 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诸多经典, 都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绝佳教材。“与圣贤为伍, 与经典同行”, 通过接触圣贤与经典, 可以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融入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所以, 传承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是我们每一所学校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是落实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另外, 我们魁星路小学所在的地方, 有着比较深厚的历史人文基础。据史料记载, 坐落于此街的村庄里曾经出过文武状元及一批有名学子才人。因此, 称此街为状元街, 此处的楼阁为魁星阁, 而我们学校就命名为魁星路小学。所以, 我们学校名字中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良好传统基础, 我们有理由为此而骄傲, 更有责任将“魁星”二字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发扬光大, 这也是我们定位学校办学特色所具备的独有心理优势。

我深知, 办学特色的创新, 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 需要领导者的果敢决策, 需要组织者和落实者的信心、细心和耐心, 需要大量的精力和物力的投入。为此, 我们确立了稳步实施, 力求

实际意义的。另外, 在课堂中, 教师要面对几十个学生, 他们的知识背景不同, 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了提高学生个体参与的深度与有效度, 也要考虑学生参与的广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不能只把眼光集中在优等生身上, 还要考虑中等生甚至待进生的学习水平, 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由易到难, 层层推进。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其实, 有时候课堂交由学生提问又何妨?交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是主体, 教学活动的展开应该围绕学生进行。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能完成的任务应尽可能交由学生自身完成, 这其中, 当然也包括课堂提问。学生在思考后的提问以及被提问后的思考, 可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并无不同, 但学生的学习境界和教师的教育境界高下立判, 前者更加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交由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是对传统提问方式的升华。教师精心设计的提问或者在教学过程中“神来之笔”般的提问往往不乏“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但仍然只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难以真正实现学生观点的交流、思想的交锋, 并不一定就是学生存在的问题。而在课堂上交由学生提问能解决这一问题, 能够实现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更加多层面的互动, 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参与度、认知的深度与广度。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技巧。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 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 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让课堂风生水起!

(乐清市蒲岐中学) 实效的策略, 在反复讨论完善的基础上, 制定了实施方案, 从2008年开始, 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探索实践。具体做法是:

一、营造经典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 学校进行了精心设计, 整体规划, 分块布局, 处处体现国学教育特色。校园中, “知识之光”“少年梦想”两座标志性雕塑, 激发学生放飞希望, 憧憬未来;而与校园建筑风格和校园绿化基调形成鲜明对比而又和谐统一的升旗台, 经过2008年的重建, 通身的中国红颜色, 升旗台底座正面是“祖国在我心中”, 两侧是“博爱、博学”, 金黄的大字, 给人温暖明亮之感;教学楼前面和侧面分别是“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造就华夏阳光少年”“教书育人厚德至善, 勤学乐学博学致远”两个巨幅标语, 体现出学校办学目标和对师生的期望与激励;校园北墙设巨幅《陋室铭》看板, 意随景出, 妙语天成, 一篇文章, 变“苦学”为“乐学”, 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教学楼内走廊墙壁上有《三字经》《弟子规》的全文及注解图, 有寓意感恩、助人等传统美德的寓言典故, 有圣贤古训、有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等彩印挂图。整个校园充满了国学经典教育的气息, 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构建国学教育课程体系

(1) 学校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15分钟作为国学课程时间, 我们称之为“经典时光”。具体讲就是, 清晨一读, 由老师带领诵读15分钟, 以听读、跟读、齐读为主, 主要进行新内容的学习;午间一诵, 由老师带领诵读15分钟, 以齐读、背诵、检查读等形式为主, 主要是巩固晨读的内容, 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晚间一省, 每天学习结束后, 回家背诵给家长听。“经典时光”成为师生、父子、母子共同诵读经典的快乐时段。在教材内容安排上,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 适当地有所侧重, 低年级以诵读《三字经》《弟子规》以及我们选编的《经典诗词》为主, 中高年级以《弟子规》《论语》《经典诗文选读》为主。当然, 我们鼓励学生多读, 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看《论语》, 高年级的学生也可以涉猎其他的经典。同时, 对不同年级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一、二年级在教师家长指导帮助下, 逐步达到熟读成诵;三、四、五年级在教师引导下, 侧重温故知新, 自读自悟。

(2) 重视学科渗透, 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特别是品德课、语文课教师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点, 在课堂教学中, 有意识地将有关知识点与相关的国学经典内容联系起来, 有效地传授了知识又陶冶了学生情操、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3) 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早晨播放古今中外经典名曲, 傍晚播放古典诗文配乐诵读, 让学生在上学、放学期间得到了“朝听名曲晚读经”的精神享受。

三、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载体

在实践活动中, 我们鼓励各班级创新活动载体,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有的将诗文内容按照学习小组编排, 开展诵读接龙比赛, 有的将经典诗文诵读与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结合, 边锻炼身体边诵诗文, 朗朗上口, 情景融融;有的编排经典故事节目, 在教师指导下对经文里的小故事、典故进行改编, 设计台词, 搬上舞台进行表演, 《孔融让梨》《黄香温席》《头悬梁、锥刺股》等都成了学生们进行再创造、再实践的好剧本。我们还定期以国学经典为内容举办绘画、书法、演讲等比赛, 师生共同参与。在会读、会诵的同时, 我们更加注重国学经典教育与师生落实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 让经典育人“生根开花”。比如, 我们倡导学生每周做一件对自己、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并将其作为学生们的“周课”, 以此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具体的行为实践道德规范, 使之逐渐成为习惯。

四、建立国学经典教育保障机制

(1) 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的文章。国学经典教育是一项社会性命题, 学校教育必须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有机结合的文章。为此, 我们加强宣传, 通过家长会、座谈会等方式争取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在国学经典教育方面很快取得了共识。在此基础上, 由学校牵头成立了学校、家庭、社会国学经典教育联合社团, 挑选了部分家长和附近社区老干部、老教师, 定期来校与教师共同探讨研究, 并制订了学校、家庭、社区各自在教育中的职责。比如要求教师和家长首先做到以身作则, 在指导孩子诵读经典、践行美德过程中, 时时注意自身行为, 要带头示范, 所谓“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做到“欲爱人者先自爱”“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国学经典教育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有力配合, 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

(2) 坚持三个原则。首先, 坚持知识的完整性与去糟取精的统一的原则。在教学时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甚至肆意曲解国学, 要充分联系上下文, 或结合特定的历史情境来考察某项知识;同时要立足于现实教育要求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甄选, 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进行“深挖掘”, 而对于与时代不相适应或错误腐朽的东西则应摒弃。其次, 坚持差异性原则, 要求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中, 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 尊重学生的良好意愿, 不搞一刀切, 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经典教育带来的快乐。第三, 坚持鼓励性原则, 实施宽容评价, 只鼓励、不批评, 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分享成功喜悦。

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一年来, 显现出明显成效。不仅使学生喜欢上了那些精美的文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了知识视野, 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开阔了胸襟, 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和老师们最大的感触就是孩子变得懂事了、知礼了、大方了、优雅了。以前有些孩子看见老师不敢打招呼, 躲躲闪闪, 现在不管在什么地方见了老师都能主动问好、鞠躬行礼。目前, 在我们学校鞠躬问候已经成为师生的习惯行为。在家里, 孩子的变化表现得更加突出, 特别是学了《弟子规》后, 同学们明白了“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 须顺承”和“出必告, 反必面”的道理, 不止一个家长曾为孩子的变化在老师面前感动流泪。一年来, 仅家长的感谢信我们就收到了一百多封。作为实施教育的教师, 同样从国学经典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食量。在教育活动中我们要求教师要首先学习、首先会背诵, 首先规范行为, 在各方面以身作则。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了、融洽了, 学生尊重自己的老师, 老师关爱自己的学生, 日常相互问候, 教育教学过程其乐融融, 顺畅自然。有的老师在总结交流时由衷地说:“以前总觉得自己班的学生太难管、太差, 现在我相信了‘魁小没有差生’的道理”, 在老师的眼里, 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那么优秀。开展经典教育的另一个收获是引发了师生读书学习的热潮, “让书香润泽校园, 用阅读提升思想”, 已经成为教师自我成长的座右铭, 从热读国学经典到广泛涉猎专业书籍, 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享受和习惯, 教师的整体素质普遍有了明显提高。一年来, 共有24位教师获省市优质课、公开课, 8名教师被授予烟台市和招远市荣誉称号, 上级业务部门在我校先后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3次。学生先后有340多人次在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中获奖, 乒乓球比赛、电子作品比赛、机器人比赛、大课间活动比赛、文艺、书画比赛、写作比赛等多次获得优胜奖。2009年, 烟台市关工委和山东省关工委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先后来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对我校国学经典教育的探索实践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和鼓励。

3.张纹萍:以创新打造企业特色 篇三

一是改进,即在原有基础上,吸收新的理念改进现状;二是自主创新,即超越别人的做法,探索新的思路和模式。

通过创新,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回顾2014年,你在哪些方面做到了创新并感到自豪?

一是内部管理,实行模块化管理,锻炼队伍,资源共享;二是对外拓展合作,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塑造企业品牌,打造企业特色,最大发挥企业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你认为在创新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最大障碍一是思维,二是能力。随着医院的发展,医疗行业改革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竞争愈加白热化,为了企业长远发展,观念需要改变,能力需要提高,此间,必然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平衡企业发展和个人利益之间的过程中,也难免会有一些不理解。

创业以来,企业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最大困难一是人才,二是资金。

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您认为自己在创新上有哪些优势?

一是善于学习,二是善于观察,三是善于分析。

对国家政策颇有研究,对公司发展定位准确,对企业改制有成功经验,对医院经营管理有独到之处。

展望2015年,你认为企业还应在创新方面有哪些提高?

在人才队伍建设、资金使用、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和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需要努力改进。规范内部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改变服务理念和方法,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人才引进、人员培训、资产管理等方面需要加以提高。

你对企业的未来还有哪些期许?

把公司发展壮大,永续经营,规范诚信经营,合作多方共赢,企业和个人共同发展。

在你的规划中,公司最终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打造以医疗为龙头,设备公司和药品公司为两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综合性企业,最终实现成为上市公司的目标。

你最喜欢或敬仰的创新人物是谁?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

创新的路上你还有什么憧憬与期待?

能够有机会与更多的企业和专家交流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创新学校环境打造学校特色 篇四

打造学校特色

横林小学——程孔章

导语:教育的创新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知识的启发,能力的培养,让每个孩子都具备有幸福人生及推动社会进步的能力,让孩子们可以快乐地学习,自由地成长,这才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因此,营造人性化的校园文化,改革教与学的方式与方法,注重常规教学过程,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横林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目前是全镇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校,也是一所优质小学。学校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和一流的办学业绩。我们觉得更应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注重过程,改变方式,创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们对事物的惊叹不是因为它外在的美丽,而在于它独特而丰富的内涵。由此,我们极力营造学校的美的人文环境。

从校园环境建设入手,营造学校人文环境。最近五年来,我校在以校长刘孝武为首的领导下,开展了校园文化活力工程,投资四万多元,种植了《香澜树》,操场上铺设了绿色的草坪,并开设了《读书阅览室》,《科技研究室》及《多功能管室》,均衡教育发展得到了全面的落实,迎检过关,获得了教育部基础司司长的赞同。这是我们对校园环境建设的要求。也是我校一大亮丽的风景线。

让宣传橱窗成为学生了解学校的窗口。利用橱窗对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办学策略、育人思路、主要工作计划、办学成绩等进行宣传,让学生以学校为荣;对学校领导班子、学校骨干教师以及优秀的教师群体进行宣传,让学生以教师为荣;对学校本的优秀学生进行宣传,让学生以同伴为荣。让走廊成为学生励志的重要场所。宽阔的走廊是孩子们活动较为频繁的场所之在学校走廊悬吊励志警句,比如古今中外经典的名人名言、谚语、诗词等,教室门前增添了《班主任心语口号》,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厚重背景里浸濡、熏陶。让学生受到学长们的教育、感染。

让教室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我们在教室悬挂国旗,宣传校训,办好黑板报,开设各种学习专栏,让教室里有浓郁的学习气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从学生行为习惯入手,营造学校人文环境。

每年新生入学,我们要求学校班主任利用一周的时间以学校校本教材《关注48个生活细节养成良好习惯》为蓝本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学习学校各种常规,使他们明确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每学期,我们都有养成教育月,通过各种活动抓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力求让“懂礼仪、讲卫生、守纪律、保安全、爱学习、会自理”成为学生的共同习惯。

从教师素质提高入手,营造学校人文环境。

鼓励阅读积累。通过组织教师们信息化能力提升学习,让教师们提高教育理论与思想高度;让教师掌握教研教改的新动态、新经验;让教师把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科学知识;让教师学习了解丰富的文化知识。

注重教师互动。开设学校“师艺论坛”和“师德论坛”,以“我的教学故事”和“我的教育故事 ”为主要内容,让教师把读书、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及遇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引发的感悟,虽是点滴小事,却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如金胜勇老师和王学明老师,他们用平凡而感人的事例,诠释了责任的可贵和师德的高贵。既贴近了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又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深受老师们的欢迎。如果没有教育研究,只能是一种拿着教育的旧船票重复着昨天故事的人,永远也走不到教育的彼岸。由此,我们着力加强校本教研力度。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尤其是正确的人才观是培养创新型教师新的要求。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心灵上普遍打上应试的烙印:重智育,轻德育;重个体,轻全体,重优生,轻差生。我们在教师中大力宣传学校“对每个学生负责,助每个学生成功”的办学宗旨、“以德为首,教学生会做人;以智为主,教学生会求知;以体为本,教学生会健身;以特见长,教学生会发展”的办学思想和“规范教学行为前提下的轻负高效”的质量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培养创新意识,将创新贯穿于整个教学实践之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四个方面的创新,即: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创新: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新的知识,达到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目标。教学环节创新:利用学生心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达到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心理态势。教学手段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达到轻负高效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创新: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师生互动,多向交流,达到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法的目标。

重视实践探索,培养创新型的教师。教师的教学创新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变革的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由此,学校有针对性的制订出“理论学习——教学观摩——专题研讨——实践体验――反思提升”这一校本教研程序。即:理论学习,即课前教师借助有关理论资料,借助现代媒体网络针对确立的专题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教学观摩,即确定一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其余同学科教师结合理论学习有针对性的观摩;专题研讨,即组织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交流;实践体验,即学科教师将在这次活动中学到的理论和经验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提升,即学科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撰写反思文章,内化为自身的理论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种有效的校本教研,使我校近年来教研成果喜人,仅仅近两年来我校就有四位教师教学比武获奖:江佳卉老师获省讲学教学比武一等奖,肖胡云老师获省语文教学比武一等奖,马文乔老师获市英语教学比武一等奖,郭志威老师获得市语文教学一等奖,多种形式的实践探索,让教师在实践中互相学习,在学习中得以互补,在探索中相互碰撞,在碰撞中得以提升。这种校本教研活动模式成为我校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实践保证,也受到了省内外专家的好评。

学校工作应最大限度地依靠民主管理和制度管理,尊重人的共性和个性,少一些人治,少一些无效劳动。多年来,我们采用了起始年级平行分班、平行组合的作法,为教师提供了平等竞争、展示自我的舞台,不仅保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且为教师间的教学比较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不做“杀鸡取卵”之事,从学校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合理布设教学格局,同时,加强名优、骨干教师的引领责任,让教师们学有帮手,赶有目标,形成了教师间和谐中有竞争的良好局面。

人文管理。学校教师人数多,身体状况差异较大,为了有利于教师展开工作,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的教学实际,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必须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细致的设计;中年教师家庭生活负担重,教学过程设计中必须有明确的要点、重点和教学程序的简案;老年教师实行常规免检,质量评价的方法。实行干部蹲点包科负责制,了解教师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并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制度管理。学校依靠教务室、学科组的职能作用,对教师的教学常规、教研活动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和教学成效予以公布。每个月,我们都要将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估;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将各备课组、教师在各方面的业绩及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并将历次检查和工作成效纳入学期评优评先和教师评估之中,促使教师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效。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教育是研究艺术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它应该是千差万别的、百花齐放的。由此,我们努力发展学校办学特色。横林小学以教育一片孩子,造福一方百姓的情怀,不断更新观念,走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之路,着力长远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人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宗旨,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创建三优(优美的校园环境、优秀的教师队伍、优良的教育质量)、突出三特色(信息技术教育、英语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陶冶师生情操。一服务(服务农村教育)”为办学目标。形成了“爱岗、守纪、勤奋、创新”的校风,“严谨、爱心、合作、创新”的教风,“厚德、博学、尚美、创新的学风;彰显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的篇章,凝练出了“目标一致,融洽和谐,求真务实,忠于职守,奉献在岗的敬业精神。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我校根据学校的实际及办学思想、历史传统等,确定了个性化、特色化课程,并努力让它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完善。我们认真进行学情、校情分析,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和内容,确定了以学生思想教育为主,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相互促进的校本课程《关注48个生活细节养成良好习惯》;结合小学生身体发育的特殊性,确立了以《生命与安全》,《健康与心理》教育为主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自我,关注身心,把握自我;同时要求学生自定各种目标,包括学习目标、纪律目标、卫生目标、礼仪及学生相互合作目标。要求所有学生每天反思,认真记录,以周为单位进行自我小结,将其撰写成“我的成长故事”。使学生在进入人生变化的时节,了解自我。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兵乓球》《腰鼓》《军鼓》实践活动,学生才艺训练、展示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正确进行两性相处的方法以及远离网吧、自我保护和防护的教育,正常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知识教育。努力挖掘学生潜能,让他们把握自我,放飞梦想。

5.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五

一、与时俱进,用新观念创新党日活动新思路

厂党委经过对基层的党日活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基层的党日活动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不良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日活动的质量。一是单纯完成任务的倾向。本来,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内容的党日活动,一直是基层党组织多年来加强党员教育的有效形式。党员通过参加党日活动,接受党的知识教育,对提高自身素质大有裨益。然而由于一些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思想上存在着单纯完成任务的倾向,党日活动往往暴露出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某些弊端。主要是内容的死板和形式的僵化。有些单位安排党日活动,习惯于照本宣科地读文件,念文章,言者谆谆,听者无心,不宣讲,不讨论,囫囵呑枣。党员参加类似的党日活动,往往感到枯燥乏味,费时费力,收获甚微。虽然“三会一课”数量没减,记录不缺,上级党组织检查考核也能得滿分,但组织活动的实际效果已经大打折扣,组织活动对党员的吸引力明显下降,党员参加组织活动的热情受到挫伤。二是单纯娱乐休闲的倾向。近几年以来,组织党员外出旅游已成为党组织活动的一部分。随着各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不断增加,“红色旅游”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有部分党支部认为只要组织党员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参观就是有意义的活动,却没有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达到应有的效果。只求玩得开心,忘记了寓教于乐,党日活动与旅游划了等号,在职工群

众中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出现以上两种倾向的共同原因,是党日活动的组织者存在着盲目性,缺乏自觉性。

要从根本上改变上述两种倾向,提高党日活动的实际效果,就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探索党日活动的新方法、新途径、新载体,一是内容选择上把满足党员需要,适合党员特点,适应形势发展的内容作为党日活动的重点内容,做到“四个结合”: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结合起来;与加强党员思想道德教育,感恩社会,创建和谐党组织结合起来;与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起来;与学习国家重大战略思想和国内重大时事结合起来。二是载体运用上做到从实际出发,尽量满足内容需求,它既包括党日活动的外在形式,也包含了党旗、党徽、党章、特色社会主义文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歌曲、英雄(先进)人物事迹、历史事件、案例、邮票、自然环境、工作现场等载体,对于促进党日活动效果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是流程设计上力求严谨规范,提高活动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党的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科学的流程能够使活动内容与载体完美结合为一体,使每一位活动的参与者在流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组织的魅力,享受先进文化的熏陶,使党日活动成为党员乐于参与、自我教育、快速成长的大课堂。

二、实践探索,用新机制构建党日活动新平台

本着在继承中创新的原则,厂党委于2007年3月启动了“党日活动策划方案征集”活动。明确了“党日活动方案策划”的参考内容、实施步骤、参赛范围和评选标准,并提出了相关要求。全厂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热烈响应,积极投身于创新党日活动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当中。一年来,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策划、实施和展示等三个环节,使这一活动顺利运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方案策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党日活动方案策划是党日活动创新的关键环节,决不能掉以轻心。在整个方案策划环节,厂党委提出基层党支部以支部,或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策划,内容要结合实际,载体要形式多样、流程要精细规范,并填写《党日活动策划书》。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党员根据要求,积极动脑

筋,想办法,主动出谋划策,设计出了许多精品方案。通过各党总支、支部积极组织,广大党员热情参与,在较短时间内共收到93份党日活动策划书,内容涵盖了理想信念教育、党的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益活动、保护环境、解决生产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等诸多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党日活动内容和形式。

(二)组织实施。党日活动质量的高低,效果的优劣要通过有效实施来检验。一年来,各党支部、党小组本着教育活动效果最大化原则,充分发挥党员在活动中主体作用,按照策划书,认真组织开展党日活动。活动前,引导党员熟悉活动的各个环节,明确要求,各有分工,各负其责。活动中,寓教于乐,互帮互助,培养团队精神。活动后,及时总结,使党日活动真正成为凝聚人心、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平台,提升了党日活动的教育效果。例如:一五车间党支部开展的《党旗映红狼牙山》活动,通过攀登狼牙山,新老党员介绍自己入党经历,入党积极分子畅谈对党的认识,分厂厂长结合生产形势为大家上的党课,使参加活动的党员强化了党性观念,坚定了在本职工作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信心。安全保卫部党支部组织的《学党章 履职责 做保钞卫士》党日活动中,按照精心设计的活动流程:讲解新党章——学习党员的权利义务——结合安全岗位职责提出新的要求——制定党员岗位承诺——在印有承诺书的红色条幅上签名。党的知识、党员责任意识和岗位要求组成党日活动的主线,使党员学习有兴趣,教育有效果,工作有热情。

(三)案例展示。“党日活动方案策划”征集活动结下累累硕果,适时总结交流,相互观摩,资源共享,是进一步提升活动效果的重要环节。2008年1月,厂党委组织了优秀党日活动案例展示。经筛选,来自基层党支部的22个党日活动案例,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了总结交流。参加展示的党日活动优秀案例课件中,有在生产一线默默工作的党员身影,有面对党旗庄严宣誓的铮铮誓言,有捐资助学奉献爱心的真情关怀,有拓展训练中相互信赖的目光,还有活动结束时大家依依不舍的深情。通过一幕幕精彩的画面,展现了党员的风采、组织的魅力和人文的关怀,无疑是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启迪。大家兴奋地看到,党日活动这个再严肃不过的话题,会变得如此轻松愉快;按部就班的组织活动,会变得这样

生动活泼;一本正经的政治学习,会变得像磁石一样富有吸引力。通过活动中优秀案例的展示,促进了学习、拓宽了视野,为今后更加富有成效地组织党日活动打开了新的思路。

三、总结经验,用新作为谱写党日活动新篇章

我们对这次活动涌现出的大量成功的党日活动案例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党日活动只有保持充实的内容与新颖的形式的完美统一,才能真正成为广大党员接受教育的平台、强化素质的擂台和展示形象的舞台,从而有效地激活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展“党日活动方案策划”征集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国企党建的有效载体,广大党员在参与中找到自己发挥作用的位置,激发了 “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生产”的热情和创造性,带领全厂职工团结奋斗,克服了重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2007年各项工作任务,产量、效益等多项指标创造了保定钞票纸厂建厂51年来的最高水平,为确保人民币印制发行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综合绩效评价中,首次获得了3A 的优异成绩。

回眸“党日活动方案策划”活动探索和实践的轨迹,从中得到三点启示:

(一)创新党日活动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观念是创新党日活动重要前提。更新观念的过程既是正确地分析现状,对党建工作进行客观地评价的过程,也是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工作重要意义重新认识的过程。同时,创新党日活动的过程也是观念更新的过程。伴随着创新党日活动实践,有着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党日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中,每一位党务工作者都积极做好思想工作,有效地保证了此项活动的顺利运行。活动取得的成效,正是坚持了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方法创新,做到了既坚持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又谱写新篇章;既继承党建工作的好传统,又创造新鲜的经验,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党建理论去指导新的实践。

(二)创新党日活动务必依靠基层。厂党委认为,党日活动的创新,不是少数人的行为,基层各级党组织以及广大党员是创新的直接推动者。党员是党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党日活动是党员展示个性的舞台、施展能力的岗位和检验素质的阵地。要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厂党委在组织党日活动策

划中明确要求,党小组的参与率和党员的受教育面均要达到100%。放手让党员策划自己的活动,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广大党员既是策划者,又是参与者,又是受教育者,保证了党日活动贴近党员,贴近实际,成为党组织所想、党员所盼的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2007年,全厂各单位组织的党日活动除了党员积极参加外,还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撰写入党申请书的同志参加活动,计1000余人次,保证了教育活动的效果。

(三)创新党日活动重在过程控制。党日活动是众多人参与的系统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创新党日活动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因而,厂党委十分注重加强活动过程的控制。充分的思想动员,使每一名党员成为自觉自愿的参与者。适时进行互查,开通了下情上达和横向沟通的渠道。党委领导还亲自参加基层的党日活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便于对全厂的活动进行分类指导。而总结交流和优秀活动案例的评选工作,则是巩固创新党日活动成果的重要手段。严密的过程控制,有效地实现了创新党日活动成果的最大化。

6.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六

—学习郑局长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草盘中学

江汉波

在2012年2月4日隆重召开的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中,郑局长作了题为《抓纲务本创新创业,解放思想谋发展》的重要讲话。此次讲话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阐述了教育工作新思路;求真务实,重点突出地强调了本的主要工作和要求。针对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期待、新问题、新措施、新要求,旗帜鲜明地明确了“办优质型教育”、“办创新型教育”、“办特色型教育”的教育工作理念,针对性地提出了“抓纲务本”(即坚持教育教学是中心,队伍建设是关键,安全稳定是保障)的教育工作策略,并在今后一个时期坚定不移地扎实推进教育工作“十大工程”。

纵观此次讲话内容,“创新”、“特色”、“工程”、“发展”作为报告中心词,“规范”、“务实”、“创新”、“提高”作为报告的主线,身为一名农村初中的基层教育管理者,从中深受启迪,受益匪浅,同时倍感任重道远。草盘中学地处边远山区,师资力量匮乏,办学条件落后,教育质量徘徊不前,教育品牌日益褪色。面对当前困境,作为一名领头者,我清醒的认识到:振兴教育质量,重塑教育品牌已是当务之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目前,草盘中学正处战略发展机遇期和教育发展转型期,我们将凭借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之东风,高奏“走质量兴校之路,创人民满意教育”主旋律。基于突出两个理念:即“以学生为本”理念和“终身教育”理念;凸现学生“终身发展和培养能

力”的价值观;彰显学校是影响学生一生的育人场所的办学观;体现追求优质教育和优质服务的教育质量观,从而树立“为每个孩子提供一生都值得回忆的优质教育”的办学理念,抱定“一年有起色,两年有变化,三年有突破”的坚定信念,在“规范、务实、创新、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牢抓“德育铸灵魂,教学铸生命,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目标不放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努力推动教育工作步入良性发展、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为了提升办学品位,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草盘中学将在新的品牌建设征途上重擂战鼓,奋力前行,用铿锵有力的行动,奏响“开启四力引擎,引领创新发展”的最强音。

一、精神立校,凝聚向心力。

人无精神不立,校无气不兴。一名教师没有崇高精神追求,就会在庸懒碌碌中迷失奋斗方向,一所学校没有丰富的精神内容,则会在黯然失色中走向衰败。因此我们应该不囿于依法治校的圈子,努力寻找于人于校最为有力的精神支住,用良好的师德师风和高尚的清风正气充实校园精神内涵,激发校园勃勃生机,提高师生强大战斗力,让“聚精会神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责任意识深入人心,见于行动。

1、精神引领铸师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就是塑广大教师的崇高精神追求。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良好师德师风,我们将做好“345”精神引领工作。传承“三爱”、“三为”风范(爱岗、爱生、爱校;为人、为学、为师),弘扬四种精神(乐于奉献的敬业精

神,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争先创优的拼博精神),争做五种示范(争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示范,争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示范,争做勤学勤思、精通业务的示范,争做善待他人、关爱学生的示范,争做求真务实、建功立业的示范),积极开展学师德规范,公开承诺,设岗创星,群众评议等丰富多彩的争创活动,让“师德工程”在草盘中学校园里扎根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

2、弘扬正气树新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净化校园风气,营造教师安于乐教,学生潜心求知的环境,我们将倡导四种风气:一是“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工作,工作中创新”的校风;二是“爱生、乐教、善思、会研”的教风;三是“爱师、乐学、善知、会学”的学风;四是“团结务实,锐意进取,深入细致,廉洁奉公”的领导作风。风清气正好扬帆,不用扬鞭自奋蹄,一旦校园新风日益优化,定会催生出师生同心同德,奋发有为,生动和谐的靓丽风景。

二、改革优校,增强战斗力。

要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管理工作效能是关键。因循守旧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网络往往不能顺应学校发展形势,要想学校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上肩,上下联动,高质高效,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战斗力,还应在管理思路、管理模式、管理举措上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管理工作效能。我校在“创新管理求实效,落实举措促提升”方面作出一些初见成效的探索和尝试。

1、创新考核机制。一是建立年级组考核机制。学校打破“抱团”考核的常规,改变齐步走、一刀切的考核方式,要求各个年级组制订

出因年级特点而异的教师考核细则;二是改革考核方式。学校积极推行校委会考核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考核班主任,班主任考核班级任课教师的逐层考核方式,还尝试着将学生评价老师纳入到教师考核当中,这样既确保教师考核的客观、公正、公平,又增强了广大教师参与意识和主公翁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2、夯实管理网络。一是分工负责。校委会管理干部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独挡一面。二是层层控制。实行一名校长分管一个年级,年级组长负责管理整个年级组,注重充分发挥年级组的中心管理作用,为年级组长努力创造展示管理能力的平台,让其大刀阔斧开展工作,让各个年级组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各方面工作齐头并进,卓有成效。

3、理顺工作关系。学校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针对领导干部实行校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事故追究制,对于重点难点工作,学校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各处室做到了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基本实现了上下联动,管理工作一盘棋,很好地杜绝了责任分工不明,工作互相推诿,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提高了团结协作的战斗力。

4、拓展育人平台。学校始终将法制安全工作和政教德育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面对新时期学校法制安全和政教德育形势,学校坚持教书和育人并重,教育和管理并举,既注重从源头上疏导,又落实过程上的管理。针对留守学生管理难的问题,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和网络沟通平台,有效畅通学生、老师、家长多方沟通双向交

流渠道,为留守学生快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针对学校教育势单力薄的困境,学校借助“课外访万家”的有利契机,将走访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到访村干部、访知名人士中,力求在学生教育问题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共同参与,为了发挥教师的主体教育作用,学校积极开展“课间谈万心”活动。目前,三位一体,携手育人的育人平台初步形成,合力育人的联动效应显著增强。

三、科研兴校,激发驱动力。

我校在教育科研中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先后打造出“职教兴农模式”、“异步教学实验”两大科研品牌,抒写了草盘教育的传奇。因大部分科研骨干外调,教育科研安于现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一度失去延续性,停留在徘徊不前的状态。重振科研雄风,树立教育品牌已成广大教师的共同呼声,“举教育科研之旗,走品牌兴校之路”的品牌意识已深入人心。对于教育科研这一核心工作,学校在本提出“一年上路,两年申报,三年出成果”的三步走战略,并努力实施“学习工程、引领工程、实干工程”等“三大工程,在新的教育科研征途上重擂占鼓,奋力前行,群力攻坚。

1、学习工程打基础。教育科研要想出成果,加强业务学习必须要先行。目前,我校教育科研骨干青黄不接,缺少精兵强将,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学校将充实教师科研素质作为基础工程来抓。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读专著,听讲座,写心得等丰富多彩的教科研理论学习培训活动,掀起“学中研、研中学”的学习研讨新热潮;二

是外出学习交流,组织骨干教师到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观摩学习,吸收先进工作经验,学习先进科研理念,交将其进行整合提炼,转化为自身教育科研的行动。

2、引领工程添助力。虽然昔日的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大部分外调,但仍有部分科研骨干仍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奋斗在教育科研一线,但科研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仅凭少数人的力量,难以成就大气候,因此,培养科研新人是壮大科研队伍,助推科研建设的关键。我校坚持以教研组为载体,以帮扶引领为抓手,充分利用教育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以老带新,让教育科研氛围活起来,让教育科研工作动起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

3、实干工程求实效。教育科研不是嘴上功夫,唯有实干才能出成绩。我校教科研工作坚持“零起点,快起步”的宗旨,从随机研讨、小课题研讨做起,逐步实现校本教研向课题研究过渡,力求做到校本教研常态化,课题研究特色化,在强劲的教研氛围中,群情激奋,斗志昂扬,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快速起步,有序推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后勤服务模式”、“创新德育管理模式”等三大课题研讨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我校科研工作在全体教师求真务实,拼博进取中必须会重振旗鼓,高奏凯歌。

四、特色强校,彰显影响力。

抓住常规保稳定,紧扣特色谋发展是为可持续发展、充满旺盛生命的法宝,在特色强校工作中,全体教师殚精竭虑,群策群力,积极培植校园特色,努力彰显学校影响力。

1、营造艺术氛围。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特长,我校将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和三小读书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艺术特长培养活动,让篮球运动、校园集体舞、校园文化艺术节成为我校素质教育大舞台上的一个个璀璨的亮点。

2、提升人文底蕴。一是提升文学社团品位,我校青草园文学社和《新芽》社刊连年被评为“黄冈市优秀文学社团”和“优秀文学社刊”的殊荣,这对一所农村中学是来之不易的。我校将继续把这一成果发扬光大,做大做强,力争社刊上档次,社团上品位;二是注重人文渗透,通过创建人文寝室,人文教室,校园文化墙,校园广播等途径,打造出人文校园、书香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底蕴,让广大师生受到人文熏陶,彰显出无穷的人文魅力。

3、开展名师讲坛。推举教学骨干,邀请社会名人定期开展学法讲座、名人励志等专题讲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拼博的学习精神,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奋发向上的昂扬斗志。

4、评选校园之星。学校每学期将开展老师评选学生之星,学生评选教师之星的校园之星双向评选活动,分别评选出十名明星教师和二十名明星学生,张榜公布,并将开设明星专栏,张贴明星照片,向社会宣传明星事迹,营造“人人争做明星”的良好氛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校全体教职工将在超越中寻找创新,在创新中不断超越,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在立足创新谋发展,打造特色树品牌的征途上破浪前行。

校长访谈

1、作为一名新校长,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请问江校长,你将在推动草盘中学跨越发展中有何工作构想?

目前,草盘中学正处战略发展机遇期和教育发展转型期,我们将凭借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之东风,高奏“走质量兴校之路,创人民满意教育”主旋律,凸显“为每个孩子提供一生都值得回忆的优质教育”的办学理念,抱定“一年有起色,两年有变化,三年有突破”的坚定信念,在“规范、务实、创新、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牢抓“德育铸灵魂,教学铸生命,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目标不放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克难奋进,努力推动教育工作步入良性发展、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为了提升办学品位,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草盘中学将用铿锵有力的行动,奏响“开启四力引擎,引领创新发展”的最强音。

一是精神立校,凝聚向心力。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良好师德师风,我们将做好“345”精神引领工作。传承“三爱”、“三为”风范(爱岗、爱生、爱校;为人、为学、为师),弘扬四种精神(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争先创优的拼博精神),争做五种示范(争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示范,争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的示范,争做勤学勤思、精通业务的示范,争做善待他人、关爱学生的示范,争做求真务实、建功立业的示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创活动,让“师德工程”在草盘中学校园里扎根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为净化校园风气,营造教师安于乐教,学生潜心求知的环境,我们将倡导四种风气即“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工作,工作中创新”的校风;“爱生、乐教、善思、会研”的教风;“爱师、乐学、善知、会学”的学风;“团结务实,锐意进取,深入细致,廉洁奉公”的领导作风。风清气正好扬帆,不用扬鞭自奋蹄,一旦校园新风日益优化,定会催生出师生同心同德,奋发有为,生动和谐的靓丽风景。

二是改革优校,增强战斗力。要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管理工作效能是关键。我校在“创新管理求实效,落实举措促提升”征途中从创新考核机制、夯实管理网络、理顺工作关系、拓展育人平台四个方面做出了一些初见成效的探索和尝试。确保学校管理工作上下联动,齐头并进,高质高效,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增强战斗力。

三是科研兴校,激发驱动力。对于教育科研这一核心工作,学校在本提出“一年上路,两年申报,三年出成果”的三步走战略,并努力实施“学习工程、引领工程、实干工程”三大工程。由于实施有序,措施得力,如今我校教育科研氛围活起来了,教育科研工作动起来了,教育科研驱动效应明起来了。

四是特色强校,彰显影响力。我校始终将“抓住常规保稳定,紧扣特色谋发展”视为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充满旺盛生命力的法宝,在特色强校工作中,全体教师殚精竭虑,群策群力,精心培植艺术氛围、努力提升人文底蕴、积极开展名师讲坛、评选校园之星等校园特色活动精彩纷呈,好戏连台,“特色强校’的影响力日益彰显。

2、草盘中学虽然地处边远山区,教育发展环境滞后,但曾今先后打造出“职教兴农模式”、“异步教学实验”两大教育品牌,树立了农村学校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作为校长,你打算怎样将这一亮点继续发扬光大?

我校在教育科研中曾经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先后打造出“职教兴农模式”、“异步教学实验”两大科研品牌,抒写了草盘教育的传奇。因大部分科研骨干外调,教育科研安于现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一度失去延续性,停留在徘徊不前的状态。重振科研雄风,树立教育品牌已成广大教师的共同呼声,“举教育科研之旗,走品牌兴校之路”的品牌意识已深入人心。对于教育科研这一核心工作,学校在本提出“一年上路,两年申报,三年出成果”的三步走战略,并努力实施“学习工程、引领工程、实干工程”三大工程,在新的教育科研征途上重擂占鼓,奋力前行,群力攻坚。

1、学习工程打基础。教育科研要想出成果,加强业务学习必须要先行。目前,我校教育科研骨干青黄不接,缺少精兵强将,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学校将充实教师科研素质作为基础工程来抓。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积极开展读专著,听讲座,写心得等丰富多彩的教科研理论学习培训活动,掀起“学中研、研中学”的学习研讨新热潮;二是外出学习交流,组织骨干教师到教育科研先进学校观摩学习,吸收先进工作经验,学习先进科研理念,交将其进行整合提炼,转化为自身教育科研的行动。

2、引领工程添助力。虽然昔日的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大部分外调,但仍有部分科研骨干仍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奋斗在教育科研一线,但科研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仅凭少数人的力量,难以成就大气候,因此,培养科研新人是壮大科研队伍,助推科研建设的关键。我校坚持以教研组为载体,以帮扶引领为抓手,充分利用教育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以老带新,让教育科研氛围活起来,让教育科研工作动起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态势。

3、实干工程求实效。教育科研不是嘴上功夫,唯有实干才能出成绩。我校教科研工作坚持“零起点,快起步”的宗旨,从随机研讨、小课题研讨做起,逐步实现校本教研向课题研究过渡,力求做到校本教研常态化,课题研究特色化,在强劲的教研氛围中,群情激奋,斗志昂扬,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快速起步,有序推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后勤服务模式”、“创新德育管理模式”等三大课题研讨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相信我校科研工作在全体教师求真务实,拼博进取中必须会重振旗鼓,高奏凯歌。

1、草盘职中的教育科研在全县很有影响,请问徐校长,你们的亮点是什么?

我校的办学思路是“抓住常规保稳定,紧扣特色谋发展”,我们的特色是教育科研。十几年来,经过广大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的教育科研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省级课题《英山县职教兴农模式研究与实验》和县级课题《英山县“异步教学”研究与实验》的广泛、深入的研究,将我校教育科研推向了高潮。《英山县职教兴农模式研究与实验》课题起源于我校实施的联校、联村、联组、联户、联厂(场)的“五联服务”,在全县推广研究,获得了湖北省教育科研一等奖。在《英山县“异步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研究中,我校老师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级优质课10余节,6人获得全国“异步教学”优秀教师,多次在全国“异步教学”研讨会上交流经验,成为全国“异步教学”理事单位。尤其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深深地影响了我校教师,赢得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把金钥匙,现在,我校的省级课题《农村初中劳动技术教育实验与研究》已进入整理阶段,正准备迎接省级验收。

2、徐校长,你刚才提到素质教育,我也听说连续两届全县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上,草盘职中都获得了冠军,请问徐校长是如何落实学生素质培养的?

实施素质教育,受羁绊的东西可以说太多。

观念是前提。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一二十年,但都是同应试教育叫板中发展起来的。关键是观念的更新,我们注重教师的学习,让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中扎根。

课堂是主体。学生学习主要在课堂,建设高效课堂,突出表现在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打基础。

活动是载体。开展形式多样有效性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活化剂。长期以来,我们以课外小组的形式开展了多样化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指导,有记载,有评估。象学生篮球连续两届荣获英山县“匹克杯”中学生篮球赛冠军,还有课外阅读“三小”评选活动、写字训练和口语教学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评价是保障。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完善了教师教育质量考核方案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改变了评估方式,让教师放下包袱来教,让学生有滋有味地来学。

3、近几年,新招聘教师和资教生分配到草盘中学的较多,请问徐校长是如何落实这批青年教师培养的?

近几年,分到我校的年轻教师共有28人。为促使这批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早日担当教育教学大梁,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一是岗位培训。新教师走进课堂前,我们进行了集中培训,从思想、生活、教学、师生关系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予以指导,帮助他们熟悉教师角色,少走弯路。每学期进行了至少三次专题培训,针对他们的疑惑与困难加以引导,解决他们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注重了新教师的思想教育,象我们每学期组织年轻教师到教学点体验生活,让他们通过教学点教师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来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岗位。二是导师帮扶。我们选派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导师,与新教师结对,实行一对一帮扶;三是创设平台。通过举行公开课、优质课比赛、教学能手评选、优秀青年教师评选等活动,给他们创设增智、习能的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4、草盘职中是全县唯一一所校园尚未封闭的中学,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安全隐患也大,请问徐校长是如何落实学生管理,确保校园平安的?

校园未封闭,给我们的安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赋予了我们极大的挑战。我们一是制度保障,健全了一系列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同处室、教职工、学生及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二是注重排查,我们采取“一周一大查,一日一小查”的方式,对校园的房屋、设施以及学生进行细密排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整改;三是老师巡查,我们实行干部值周、教师值日的机制,成立了师生巡逻队,对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重点对象及校园周边环境实施监控,落实教师陪寝制度,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定期教育,每个月举行一次全校性安全知识讲座,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形成安全行为;五是活动促进,每学期举行了防震、防火等方面的紧急疏散演练,让学生掌握逃生技能。定期对学生寝室进行清查,落实午间行动和午夜行动,清查外出游荡和进网吧上网的学生等。安全无小事,时刻警钟长鸣。在大家的努力下,近五年来我校没有发生一起较大的安全事故,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5、“十二五”建设已经启动,请问徐校长谈谈“十二五”期间学校有何规划?

我们学校基础差,底子薄,很多方面亟待建设和完善。但在教育局“理念、责任、纪律、效率”八字方针的指引下,我们有信心搞好“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具体来讲,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推进校园建设,不断优化办学条件。作为英山县教师周转房试点学校,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如期、保质地完成建设任务。在这里,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对教育局表示由衷的感谢!

二是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秉承“走质量兴校之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在“实”字上下功夫,在“活”字上做文章,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新的跨越。

三是进一步做好留守学生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我校三分之二的学生是留守学生,工作难度极大。我们将探索多种形式从学习、生活、思想、心理、情感等方面对留守学生实施关爱,让他们真切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问答设计

1、草盘职中的教育科研在全县很有影响,请问徐校长,你们的亮点是什么?

2、徐校长,你刚才提到素质教育,我也听说连续两届全县中学生篮球运动会上,草盘职中都获得了冠军,请问徐校长是如何落实学生素质培养的?

3、近几年,新招聘教师和资教生分配到草盘中学的较多,请问徐校长是如何落实这批青年教师培养的?

4、草盘职中是全县唯一一所校园尚未封闭的中学,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安全隐患也大,请问徐校长是如何落实学生管理,确保校园平安的?

7.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七

一、全媒体与地方电视台关系

全媒体在英文中表示的含义是“omnimedia”, 指的是一种基于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以及视频的多种媒介形式 (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 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 而相比较于全媒体, 地方电视台的报道传播形式就比较单一, 只代表全媒体中的一种形式, 也就是电视报道。目前许多地方电视台的全媒体意识还比较淡, 将地方电视和全媒体结合起来的研究也比较少。但是依旧有一些地方电视台形成了较成功的全媒体, 比如上海东方传媒、湖南卫视等等, 这些电视台将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应用起来, 形成了新的地方电视台的发展道路。

二、如何打造全媒体运行平台

1.推出直播式平台

直播类的节目应该成为电视节目的本质归属, 而且电视节目在直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比如会议直播、演播室直播或者突发事件直播等, 在直播中对事件进行及时报道, 能够调动观众的胃口。比如奥运会赛事直播、十八大会议直播以及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等。全媒体的直播形式要求电视台能够突破传统媒介的限制, 培养具备全媒体素质的记者, 突破不同媒介之间的界限, 将各个媒介之间的优势发挥出来, 打破单线传播的思路, 打造具备采、编、写、播、摄、网络技术运用等多方面能力的全媒体记者, 加强不同媒介硬件设施打开信息方式的融合, 增强信息传播力, 让直播过程更贴近观众。比如武汉电视台的一档节目 《电视问政》 就在网络媒介中开辟出相应的专栏, 并且开拓了“武汉电视问政”的官方微博, 这样就将电视媒介和新媒介结合起来, 实现和受众之间的即时互动。

2.塑造人格化的媒体形象

媒体形象直接影响着地方电视台的对外传播效果, 对一个节目的存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都离不开电视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 人们获取信息的形式更加便捷, 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滋生出碎片化的文化, 移动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等都可以与电视进行连接, 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地方电视台也在塑造自己的公众形象, 打造自己的品牌, 比如湖南卫视以“快乐、时尚”为文化代表。《焦点访谈》 已经在观众心中树立了深入社会、了解民生的形象, 并且赢得了观众的信赖。随着iphone的推出, 以“i”为首的媒介也就成为了时尚, 比如i Phone、i Pod、i Pad等, 《解放军日报》的inew, 凤凰网的ifeng。这些媒介都开始将话语权交给观众, 因此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3.打造品牌节目带

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 品牌节目是其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目前一些地方电视台在积极推进全媒体的新闻报道。比如目前南京台已经打造了一个亚洲最大的占地1600 平方米的全媒体演播室, 该演播室就将多媒体的报道形式融合起来, 促进媒体工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互动。一些电视台在老节目和新栏目中都开始注重全媒体报道的融合, 充分发挥全媒体演播室的作用, 并因此推出了一批品牌节目。一些地方电视台利用全媒体报道的形式打造了自己的电视节目带, 比如江苏卫视的婚恋品牌节目目前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节目之一, 《非诚勿扰》、《老公看你的》、《欢喜冤家》成为了江苏卫视的“幸福节目带”。

三、开创地方电视台创新路径

1.发展本土优势

地方电视台在发展的时候, 地缘性是其局限性, 但是同时也能够成为其优势。地方电视台需要立足于本土, 打造出具有本土化特征的电视节目, 这样就能够逐渐提升地方电视台的水准, 也能够适用本土的收视需求。一方面, 需要地方电视台挖掘本土报道内容, 这样才能够更好与中央台、省台甚至境外台进行竞争。要做足本土化的内容, 增加本土内容在整个电视节目中的比重, 这样就能够提升地方电视台的权威性。这就需要地方电视台能够增加报道采访的记者数量, 进行独特的新闻报道, 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 增加本土风土人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就是需要地方台定期对受众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了解观众的年龄分布、喜好以及观看的时间段, 这样就能够对资源进行调整, 根据观众的喜好来安排电视节目, 这样就能够吸引观众。报道内容要从风土人情和民生进行出发, 增强电视节目的人文关怀和服务性, 这样就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在内容形式上要提升本土观众的参与性, 保证电视节目更加接地气。

2.拓展跨区合作

地方电视台在进行创新的时候, 草根式的题材、故事化的讲述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民生热点是地方电视台的必杀技, 但是这种报道形式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 反过来会阻碍地方电视台的发展, 因此就需要地方电视台在发展中树立跨区域合作的理念, 在报道本土新闻的时候, 不局限于传统的地域界限, 要突破地域的限制, 将国际新闻、国内新闻也作为报道的重要内容。比如在报道地方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 可以将国内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一起进行报道, 进行横向的、类比式的报道, 这样就会引起观众的关注, 起到较好的报道效果, 更能将个体事件上升到公共事件来进行报道。

此外, 近年来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跨区域直播的成本, 从以往的报道经验来看, 目前民生新闻的直播报道成本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但是获得的新闻资源和观众却大大增加。地方电视台在未来的发展中, 异地连线直播的方式将会成为跨区域报道的重要方向, 并且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这对于地方电视台的长期发展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在全媒体技术的引导下, 地方电视台将会有更多的合作空间, 比如通过生活频道和影视频道结合, 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广告商, 从而提升地方电视台的品牌效应。

3.注重制作差异化

全媒体是在发达的网络技术支持下发展起来的, 网络目前已经遍布用户的每一个角落, 并且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渠道来进行信息发布。地方电视台为了能够脱颖而出, 就需要对传统电视市场进行细分, 在全媒体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受众群体, 然后进行差异化的报道。首先, 需要地方电视台能够提升传播的效果, 提升品牌效应。而且目前各种新媒体形式之间的合作层次比较浅, 随机性强, 因此受众人群不固定, 商业回报也比较有限。因此地方电视台就可以向新媒体进行渗透, 挖掘网络用户, 对受众数据进行调查, 然后根据受众情况来进行差异化的报道内容制作, 对资源进行精细化划分, 准确利用。

地方电视台要寻求目前媒体渠道报道在时间和人群上的盲点, 和商业网站、手机报、户外大屏等加强合作, 甚至在将来也需要和地方电视台之间加强合作。此外, 还可以与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之间加强合作, 这样就能够扩大地方电视台的影响力。地方电视台的内容制作也需要根据受众不同来进行差异化的制作。媒体终端不同、场景不同, 用户的心理诉求也是不同的, 为了实现新闻内容的多渠道报道, 就需要从策划到制作都要考虑平台之间的差异性, 从而来满足受众的需求。目前地方电视台的多终端内容生产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 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不符合全媒体生产的需求。地方电视台在以后的制作过程中, 就需要逐渐向差异化来进行转型, 保证多渠道信息传播的流畅性, 要根据不同平台来制作新闻长度、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

小结

全媒体的发展促使地方电视台对其新闻内容和新闻形态进行改变, 逐渐突破传统媒体形式的限制。地方电视台在发展的时候, 需要将新媒体有机融合起来, 进行优势互补, 提升电视频道的市场竞争力。此外, 在优化地方电视台的媒体生产流程上, 还需要进行人才培养, 从而支撑整个全媒体运营。

参考文献

[1]张洁昕.安徽公共频道的全媒体发展现状及创新路径研究.安徽:安徽大学, 2013

[2]孙丽萍.地方电视台创新与融合战略研究.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

8.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八

【关键词】团队;党建;基层;艺术类高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艺术类高校在党建工作中,针对学生专业特色,应该探索适合自己的党建工作方法。

一、着力打造“一个团队”,团队建设和谐高效

作为基层党组织,要高效的开展工作,需要创建一个“学习、团结、快乐、幸福、高效”的工作团队,通过团队的带动,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下,团结协作,使凝聚力不断加强。只有团队和谐,才能使基层组织快速发展,为师生的良好的精神面貌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作为基层党组织要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有力。领导班子带头执行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规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人财物的管理、使用方面认真执行上级规定,严格程序,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作为基层党组织,加大对普通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

二、加强“两个支部”建设,基层组织规范有序

作为基层党组织,二级学院由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两个支部组成。教师党支部经过选举,支部书记由系主任担任。专业骨干教师在教师党员中有较好的号召力,组织生活开展的规范有序。学生支部书记由团总支书记担任。

三、扎实推进“三个活动”,彰显专业特色

在艺术类高校中,作为基层党组织,应在各种专题学习、教育活动中,紧密贴近专业实际,通过扎实推进党员学习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这三大活动,紧跟党的要求、紧扣时代脉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结合专业创新学习活动形式。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充分结合专业教学,创新学习活动形式。传媒学院党总支以开展观摩系列红色电影活动、艺术实践外拍活动、博士专题论坛、“传媒之声”青年论坛、传媒大讲堂、“两学一做”我来谈等系列活动,特别是2014年以来开展的专业实践课程,将原本的文字学习,变得立体、生动,获得良好的效果。传媒学院党总支结合建国65周年、建党95周年拍摄出了《红色印记》系列、《向基层党员致敬》系列、《城市美容师》系列微电影、纪录片,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堂到课外等多个层面,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党员的爱党、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这些故事中、镜头里、身边、最基层、最朴实的共产党员,让参与其中的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一方面得到了更直观、更鲜活的现场学习机会,另一方面也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对党最忠诚的敬意。

2.积极拓展“网络思政”新平台。作为艺术类专业,特别是传媒专业,应该具有把握时事新闻的敏感度和准确度,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真善美,这既是一种专业素养,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在当下“互联网+”的时代,传媒学院学生党支部依托传媒学院微信平台,设立“传媒·党建”、“传媒·正能量”、“传媒·关注”等专栏,并先后推出了海报图文“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寻找身边的正能量”,图解“党史、党章”,“传媒微党课”等系列活动,通过传播速度更快更广的自媒体平台,创新推广形式,将平面文字立体化、图片化、艺术化。我们努力做到当天大事,当天推送,力求通过大家最为熟悉和乐于接受的途径,延特别是学生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度、敏感度,从而建立更高层面的国家、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3.品牌型主题活动促成长。作为艺术类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型活动,通过品牌活动的系列推进,将各项主题教育活动走近学生、服务学生,从而促进他们的身心成长。2014年末,在传媒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系列活动。活动通过在传媒学院的学生中征集代言人,并拍摄照片、制作海报并配以文字解读,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中间的你、我、他。《齐鲁晚报》首先于12月24日就此活动进行了报道,其后有包括人民网、中新网、凤凰网、新浪网等23个知名媒体竞相转载报道。在网络上、论坛上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奔跑吧,山艺”系列活动,通过竞技体育的环节设置,将学校的历史、文化根植其中,让学生在运动中体味团队、协作、拼搏、进取的青春正能量。

作为艺术类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结合专业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党建教育的艺术性,通过生动的事例、实例,使广大师生坚定信念,从而获得思想的提升。必须坚持以党支部为龙头,突出党员师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以党带团的联动成长,为师生的整体成长、成才、职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9.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九

打造人口计生工作新亮点

田家镇紧紧围绕“创新机制、打造亮点”的工作理念,始终坚持全面推进综合改革,积极打造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亮点。

突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地域化新特色。制定了田家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实施方案,实行“四项区域管理办法”“五项流动管理制度”。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区域协作、综合治理、优质服务、群众自治、权益保障”工作新机制,建立“以房管人、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落实流入人口“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作用,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行之有效的管理服务措施,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检查、免费技术服务、药具发放创造优越条件,积极为流动人口开展便民服务。突出宣传教育多样化新特色。一是注重人口计生新闻媒体宣传。围绕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及时报道我镇人口计生工作动态。二是注重人口计生社会化宣传。结合“庆祝计生协会成立30周年和《公开信》发表30周年”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参与“向祖国报告”征文活动。三是注重人口计生个性化宣传。全面提升十佳标语的利用率,制作和悬挂横幅20条。利用“三查”、随访、跟踪服务、进村入户开展“三送”服务的机会,进行温馨的、人性化的宣传咨询服务。发放精美宣传折页、宣传品4000余份。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精品化新特色。在完善高家村家庭健康指导站建设的同时,又陆续成立了小洼村、马圈子村、昆仑社区等7家家庭健康指导站,使家庭健康促进计划在我镇全面铺开。开辟便民服务宣传服务栏16处,新家庭文化屋、新家庭文化图书角16个。更新中心户宣传板20块。

10.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十

——永荣中学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永荣中学是市属重点中学,坐落于荣昌县广顺镇街道,学校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34029平方米,学校各种功能室配置齐全,“五个校园”建设已成功验收。学校功能分区合理,环境优美,全部硬件设施均达到重庆市重点中学标准。学校现有58个教学班,学生3121人。正式在册教职工223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高级教师42人,中级教师78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县级骨干教师35人,县级名师2人,研究生学历28人。

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社会主义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重庆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重庆市首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荣昌县“唱读讲传”示范校等50余项殊荣。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教委中心工作,结合我校实际,以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创建特色名校为目标,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突破口,实现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成长成才双丰收!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

二、以师德师风为抓手,促进学校“三风”建设

学校结合党建活动,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思

想政治素养。利用校报、广播、墙报、校校通、手机平台、校园宣传栏等多种宣传阵地,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每年三月和九月,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集体”“创先争优先进个人”等活动;每年五月和十一月,开展“教师承诺践诺宣誓仪式”活动,层层签订责任书,把师德师风纳入教育教学的管理和考核中;完善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制度;组织部分教师及班主任外出参加培训,听专家讲座;通过“七校联盟”平台,开展业务竞赛、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科研成果展览等活动;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的帮扶活动;完善领导干部和党员进课堂制度。由此,全校教师的思想得到提高,作风得到改善,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三、以德育教育为引领,推动学校行风效能建设

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夯实德育教育基础。学校建立健全了安全领导机制,完善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学校以德育处为主体,主抓学生德育工作;建立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站、安稳办,主抓安全稳定工作;成立保卫科,主抓安全保卫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的问题谁解决”的原则,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

提高师生安全意识,落实学校安全责任。针对安全工作,防微杜渐,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常规检查。坚持每月两次刀具排查、每月一次消防安全排查、每月两次清剿火患排查、每月一次在外租住学生检查工作;聘请专职保安,把好校园入口关;加强学校护校队的值班管理,认真履行职责;利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邀请有关专家作报告。开

展“校园安全”主题活动。通过在宣传栏张贴“安全教育”漫画,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坚持思想教育进课堂,在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坚持开展思想教育进课堂活动。一是要求教师把思想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二是结合传统节日、重大事件和开学典礼等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日子,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专题教育活动。

四、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契机,提升学校精气神

通过“五·四”“七·一”专题特色活动及每年一次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大力开展特色文化建设。2011年,学校成功承办了荣昌县中小学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推进会活动。通过学校文化活动成果展示、师生才艺风采、大课间等活动,展现了师生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提升了学校的精气神。通过《永荣中学报》等渠道,大力宣传学校办学思想,特色教育理念。

学校还通过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能力。学校现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佳艺话剧社、校园电视台、舞蹈队、合唱队、器乐队、田径队、美术小组、科技创新小组、社会实践小组等社团组织。其中佳艺话剧社以精湛的演艺,多次参加县内各类演出活动,演出的小品《约会》、话剧《蜕变》《雷雨》等获得观众好评。2011年,在建党90周年庆典活动上演出的话剧《我在天堂等你》,提高了学校的美誉度。

学校设有专业教师团队引领学生进行科技艺术的创新,成果斐然。其中,我校学生赵文杰荣获县第二届科技节一等奖,县第三届青

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卢乐然荣获第十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二等奖;唐娜荣获第六届创新作文大赛全国二等奖;周帮贤荣获市第八届武术精英赛F组单器械一等奖;张雪秋月荣获县第五届艺术节演讲比赛一等奖,等等。

五、以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学校探索出了一条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以之为突破口,大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第一类教学模式(“3+0”模式),是现行实施的普通高中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其目标是通过三年普通高中课程学习,能够顺利考入高等本科院校。

第二类教学模式(“2+1”模式),是针对学习基础较差、起点较低的学生,其目标是在完成普通高中课程学习的同时,渗透职业教育,开设专业课程,通过“三职”考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

第三类教学模式(“2.5+0.5”模式),是针对高中毕业后不愿意升学而愿意就业的学生,其目标是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毕业后能进入社会能够对口就业。

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第一类教学模式的实施。近三年,有508名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学习。2011年,我校还是全县唯一一所完成县政府下达的重点本科升学任务的学校。

第二类教学模式的实施,使许多学生找回了自信,确立了目标。近三年,考上美术、音乐、体育院校(或专业)的毕业生有357人;通过“三职”考上大学的毕业生有283人。

第三类教学模式的实施,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近三年,通过“单招”考上大学的毕业生有273人。2011年,有98名毕业生凭借娴熟的专业技能,在社会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为融入社会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2011年底,又有65名高2012级学生自愿到重庆参加社会实践。

2011年,我校在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着重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突破口,强化了对学校的管理,走出了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发展学校的特色教育,踏实工作,不懈努力,全面促进荣昌教育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打造教育强县做出应有贡献!

荣昌永荣中学

11.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十一

重视人口文化建设建立宣传服务新机制

惠济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层认识到:建设新农村,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同时,还要重视、依靠文化的力量,以先进的人口文化引导群众树立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等新型婚育观念,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们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深入挖掘本区优势资源,加大文化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点凸现人口文化特色。

为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强化提高人口文化宣传在社会各阶层的渗透力,区委、区政府把人口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和每年计生宣传目标管理考评中,纳入公民道德和幸福家庭建设计划,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内容,纳入区、乡、村三级人口学校教育内容,在全区形成了“宣传部门牵头,人口计生部门实施,相关部门联合”的公益性、社会化人口文化宣传服务机制,使其在社会各界的渗透力达到最大化。

建人口文化基地,打造对外宣传精品名片

惠济区古荥镇位于郑州市北郊,是历史上著名的荥阳古城和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中州名镇。位于该镇的思念果岭山水是一座融国内外高科技成果与建筑艺术为一体的主题文化公园。它以黄河流域的人文风光为表现形式,浓缩和体现了几千年的黄河文化,同时也是全国最高端的园林生活社区,不仅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参观,而且成为精英人士投资居住的上善之区。

为整合优势资源,借助地产旅游品牌形象打造人口文化品牌,经过深入分析、专家论证,惠济区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与企业联姻,选择以古荥镇为试点,以思念果岭山水为对象,以大年饭庄为主体餐厅,打造郑州市乃至全国首个人口文化名镇、全国首个人口文化风情园、全国首个人口文化饭店,形成以黄河文化为依托,彰显新人口文化特色的重要对外宣传窗口,打造一张对外宣传的精品名片。人口文化名镇突出古荥地域特色,在宜居、饮食为一体的近郊游产业链条上,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文化艺术形式把新型生育文化宣传到景点、村庄、学校、社区、家庭;人口文化风情园整体延续思念果岭山水黄河文化的底蕴,保留其原生态风格,发掘添加婚、恋、孕、育文化元素;人口文化饭店结合 24节气,添加养生、饮食、保健、婚育新风知识,把56个民族的婚俗文化、中华婚育五千年的历史演变结合起来,并设立婚育“谜宫”,让游客、顾客在游玩、休闲、就餐之时猜谜记住一些计划生育知识。此外,他们还把景点中的凉亭分别以古代现代杰出女性命名,突出女性成才的主题,唤起民众关爱女孩、女儿也是传后人的现代新人口意识。

送人口文化宣传品,发挥凝聚人心的独特功能

一个小区、一个村乃至一个镇或办事处,想要经常把大家聚集到一起沟通思想,交流意见,实在太难了。然而古荥镇却有新招——出一张《阳光计生》小报,内容由计生办的同志自写自编,设置了计生人、协会会员风采、成长驿站、健康之友、宝宝问世界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栏目,并把计生办咨询电话、服务热线在报纸上公布出来,方便群众联络。小报每两月出一期,免费向群众发放,家家户户都有一份,邻里间、社区间与政府部门间有什么问题、意见、建议和要求,都可在报上“座谈”,沟通思想,交换意见,统一认识。由于上面刊登的都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对比,无形中起到一种激励和促进自己言行的作用;孩子们看到自己的文章上了报纸,一个个跃跃欲试,作文兴趣浓了起来;家长们学到了育儿保健知识,认识了身边的致富榜样,增强了文明健康意识和致富意识。一张小报产生了凝聚力、向心力,使邻里关系更融洽、社区更温馨、干群更和睦。

惠济区因势利导,推广古荥镇以报为媒,传播婚育新风的成功经验,鼓励各镇办要推陈出新,着力创造和利用具有惠济特色、经济适用的人口文化宣传品,不断提升婚育文化传播品位。国策报架、新风漫画扑克牌、计生笔盒、爱心书包、阳光志愿者T恤衫、贴心温度计等人们最常见、最实用的生活物品都成了人口文化宣传阵地和工具。到后来,就连剧本、书画、剪纸、手工艺品、澄泥砚等民间文化艺术也成了重要的人口文化宣传形式。

开展人口文化活动, 创建阳光计生服务品牌

惠济区树立人口文化民生新理念,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口文化活动,努力办好一个活动,带动一项工作,办成一件实事,推动整体创优工作,使品牌创优意识真正见效于实际行动,叫响阳光计生服务品牌。

以“人口文化广场”、“人口文化大院”、“会员之家”为依托,坚持开展家长课堂、青春期子女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人口素质和独生子女教育健康快乐行”活动,组织亲子游戏比赛、知识比赛、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月、送戏下乡等活动,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使群众在笑声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开展婚育文化艺术展活动,鼓励和带动民间艺人、美术家和群众利用民间艺术宣传婚育新风,传播新型生育文化;倡导“三个一”活动(工作在一线落实、业务在一线指导、服务在一线开展),为育龄群众“送政策、送服务、送致富信息、送医送药”,实现了计生干部由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职能转变。区、镇、办事处成立“优质服务村村行”宣传服务队,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系列宣传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为3万余名育龄对象提供了针对性、人性化服务;启动“开展生育关怀,拓宽志愿者”阳光行动,从亲情、心灵等细微处入手关爱贫困母亲;启动爱心工程,关爱“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学习问题,各级政府拨出专款,送宣传品、送爱心书包,为留守女孩免费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女孩成长信息档案。

12.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十二

1. 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的界定

文化志愿者是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主体力量, 组成人员包括专业文化工作者, 有业余文艺骨干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文化志愿服务尽己所能, 不计报酬, 帮助他人, 践行志愿精神, 传播先进文化, 服务社会群众, 以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为主要目标, 是有一定文化艺术专长或热心公益文化事业的团队和人士搭建的服务平台。与普通志愿者不同之处在于, 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性更强, 强调公益文化艺术服务。

2. 开展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的时代意义

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 近年来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兴起, 涌现出一大批活跃在城乡基层的文化志愿者, 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播文化志愿服务理念、创新基层文化服务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常态化”。文化志愿服务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体现了文化惠民、文化为民、文化乐民的根本宗旨。文化部于2012年联合中央文明办出台了《关于广泛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 同年底召开了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会议, 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做出具体部署。这说明, 经过不断实践探索, 文化志愿服务已经不再是一项由地方和社会自主开展的公益活动, 而是纳入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融入国家文化发展总体战略。同时, 社会领域的深刻发展与变革和基层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进一步催生了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发展。

3. 国内对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的研究

为有效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 使文化志愿示范工作迈上新台阶, 全国各地, 纷纷举办以市区为主的文化志愿者研讨会。主要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 并取得一定成果, 对与文化志愿者的工作性质、要求等规范性制度进行了前期调研, 同时结合各层次文化志愿者吸收和管理进行了经验交流, 研究课题对今后文化志愿者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建议。在研究课题当中, 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从实践中探索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 进一步推动各地区文化志愿者工作体系纵深发展。

二、完善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目地就是加强文化服务的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群众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人民群众的素质也在全面提升, 文化事业正在由政府承担转向社会承担, 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 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也成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时代呼声。

1. 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的吸收和管理办法

文化志愿者是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最直接参与者, 志愿者水平高低, 真接影响着文化传播的水平和质量。所以只有高素质的文化服务与传播队伍才能有高水平的文化服务。深入地开展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需要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文化志愿者队伍。目前, 我国文化志愿者人数和整体组织与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 所以加快文化志愿者吸收和管理对于发展壮大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至关重要。如临沂市科技馆, 在招募志愿者时充分考虑志愿者的文化素质水平。科技馆是科技的、知识的殿堂, 更需要志愿者知识面的拓宽, 需要对展品讲解进行延伸、拓宽, 因此临沂市科技馆招收的志愿者均为本科以上毕业学历, 或在某一领域具有较深研究的人。在抓好招募工作的同时, 需定期开展供需关系的对接, 加强志愿者队伍的日常管理与培训, 建立服务计划, 个人服务台帐和服务记录、实行跟踪服务和一站式服务, 逐步建立完善文化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

2. 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制度建设

对于文化志愿者要加强分类管理和多样化招募, 把专业文化工作者、基层文化能人和群众文艺社团吸收进来, 不断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根据现实需要对文化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进行合理有效对接。定期组织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培训, 提升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适时对各地成绩突出的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和文化志愿者进行表扬和奖励。如临沂市科技馆每周固定时间对志愿者进行强化培训, 培训内容广泛多样, 有展品原理延伸、礼仪培训、普通话强化训练等等, 提升志愿者整体素质。

3. 增强服务理念, 完善文化志愿者服务体系

文化志愿服务以公益性和便利性为主, 主要目地是服务群众文化, 要加强对城乡基层文化有服务与扶持, 特别要向偏远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增强文化志愿服务的针对性。通过运用多种资源, 发挥政府平台和引导作用, 加强对文化市场的调节功能, 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文化志愿服务机构, 逐步形成上下联动、组织系统完备、相互支持协调能力强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一支能扎根基层、热爱群众的文化服务队伍, 加强基层文化骨干、文化能人的培养, 为基层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临沂市科技馆充分利用“科普大篷车”下乡活动, 将更多的科普知识带到边远山区,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乐趣。

三、发挥文化志愿者作用, 关键在于创新文化服务特色和提升服务水平

近期, 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这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文件, 他为如何招募和使用志愿者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 是新时期如何提升志愿者科普素质的有力保障。

1. 提升文化志愿者整体素质, 开展多样化、特色化的文化服务

文化志愿者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践行者, 在文化宣传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强志愿者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敬业精神的培养, 树立志愿者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荣誉感, 有计划、有步骤吸收有公益责任心, 文化专长突出, 技艺精湛的文艺工作者, 形成老带新、树特色、推优秀的带动机制, 逐步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在各地组织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有助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补充和推动。比如“周末大舞台”“文化活动进六月活动”等, 形成文化志愿服务“一县一品”竞相发展的局面;县市要加强拓展文化志愿服务阵地建设, 引导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和广大志愿者经常性地活跃在各个文化阵地上, 每逢节假日、民俗节日和重大赛会活动, 让文化志愿者发挥积极作用。使文化服务常态化、多样化, 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层次, 有效弥补了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 形成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 创新服务载体, 注重文化宣传的质量和特色

在夯实文化志愿服务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创新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的内容。一是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丰富文化服务内容, 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贴近实际、密切生活、符合群众口味、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文化产品;二是丰富活动形式, 举办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寓教于乐, 让广大群众在体验活动的同时吸纳更多的科普知识;三是贴近现实,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人群, 有针对性的“对症下药”, 进一步提升科普志愿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安国启.《志愿行动在中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2]丁元竹, 江汛清, 谭建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

[4]王思斌.《社团的管理与能力建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3.

13.创新计生工作 打造地方特色 篇十三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开始重视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和质量提高,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也随之变革,对学校教育和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我校党支部历来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习建设、活动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工作,扎实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夯实党建工作的基础,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拓展党建工作的外延,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而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在实践过程中,亮点频现。

一、提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正确处理抓党建与抓教学的关系。

围绕教学中心抓党建,立足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开展各项活动,注重党建工作和教学及各项工作的结合点,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抓组织建设,努力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

坚持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把党建工作列入学校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二是进一步理顺学校党、政、工、团等方面的关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目标一致,互相协调,确保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三是健全了学校党建工作的协调组织机构,建立了党员责任区,实行支委责任到年级,每位党员联系1至2名教师制度,充分发挥支委成员及党员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四是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要求,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优秀教师入党,做到思想上教育、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培养、组织上关心、有专人培养联系。

三、实施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制度建设上,一是坚持常规制度,即“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二是根据“六新”目标(全体师生要有新形象、教学工作要有新突破、德育工作要有新举措、评价方式要有新变化、校本课程建设要有新进展、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有新提高)的要求,用两个责任书来教育管理党员。年初,校党支部与各位党员签订了《和平中学党支部党员目标管理责任书》和《和平中学党支部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目标责任书》从党的生活、遵纪守法、本职工作、模范作用四个方面分解立项,细化为20个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涉及到党员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廉政建设责任书》根据《党章》、《党风廉政建设法则》等要求,从理想信念、作风建设等14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各位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照执行。年终,支部对两个责任书进行考核,得分在100分以上者,推荐为本优秀党员,支部给予表彰奖励;总分在80—100分的为合格党员;总分在60—80分的为基本合格党员;总分在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党员,支部作为重点教育对象,并书面上报镇党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两个责任书用具体目标要求规范了党员行为,用一种精神凝聚了人心,用一个目标激励了党员的斗志。党员干部自觉带头发挥模范作用,在工作、生活中发扬“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合作进取、务实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争当“六个模范”,树立了“六种意识”。“六个模范”为:①做遵守教育法规的模范;②做课改的模范;③做开展教育科研的模范;④做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模范;⑤做开展新课程教学研究的模范;⑥做开展素质教育的模范。“六种意识”为:忧患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育人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

四、党支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抓手

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优势,密切配合政教处、共青团、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及其他科任教师,协调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工作。协助政教处健全了班级综合考核实施细则,建立了学生违纪帮教记录档案,优秀班级和优秀学生档案,文明班级和优秀学生档案、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的评选办法,宿舍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积极指导共青团开展工作,健全并完善了团总支部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配合组织开展好元旦文艺晚会和“五四”纪念活动及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通过上述活动及平时的教育管理,报刊杂志的宣传教育活动、政治学习、晨会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家长座谈会、学英雄见行动活动、班会课活动等,强化了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增强爱国热情,激发了学生勤奋学习的热情,遵规、守纪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校风样貌、班风学风有了根本的好转。

在党建工作中,我校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为根本,把教书育人贯穿于学校党建工作的始终,落实到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努力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打造党建工作新亮点,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和平党支部

上一篇:智慧景区综合解决方案下一篇:光缆故障处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