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同古诗词诵读教学

2024-09-07

浅谈幼儿同古诗词诵读教学(精选17篇)

1.浅谈幼儿同古诗词诵读教学 篇一

1、一去二三里 邵雍

一 去二三 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咏 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画(作者不详)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画 鸡 唐 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5、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村居 高 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9、所见 袁 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0、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5、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6、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7、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9、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 开。

20、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1、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2、江南

(汉乐府民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3、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4、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5、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6、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7、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8、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9、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0、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31、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3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3、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4、鹿柴

王 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5、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3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7、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8、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39.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0.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1、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 山。

42、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43、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4、菊花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5、清平乐.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6、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7、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8、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49、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50、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52、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3、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4、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5、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56、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5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8、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9、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0、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1、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62、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惊起一滩鸥鹭。

2.浅谈幼儿同古诗词诵读教学 篇二

一通过情境游戏表演, 感受古诗文的乐趣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 爱模仿、爱表演是他们身上最可贵的特质及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所在。因此, 在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的时候, 采用情境表演的方法, 尝试在教学古诗时配上一些肢体动作, 既利于幼儿理解记忆, 又保证了其持久的参与性及学习兴趣。例如, 在学习古诗《悯农》的过程中, 让幼儿模仿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辛勤耕种的动作, 手拿锄头、头顶草帽、挥汗如雨等, 使幼儿对古诗的感受更真切, 学得更轻松。其次, 古诗教学在很多人眼中是枯燥乏味的, 很难想象还能进行游戏活动, 而实践证明, 古诗教学中的游戏不仅可以增加教学中的趣味性, 易于孩子接受, 对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古诗更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除了集体教学模式外, 还可以将古诗文诵读延伸到幼儿最喜欢的区域游戏中去。例如, 在表演区为幼儿搭建了一个“古诗大舞台”,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 如头饰、服装、音乐等道具, 供幼儿自主选择, 装扮后进行古诗文表演。通过相互间的交流, 真正使幼儿感受到古诗学习的乐趣, 同时提高了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表演古诗的积极性, 也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

二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 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推广, 图片和动画资料的使用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及有效性。因为这些东西有形有色, 一向为幼儿所喜爱。在进行古诗教学时, 借助于动画调动幼儿视、听等多种感官, 使幼儿投入到学习中。可根据古诗文内容, 将其制作成优美、生动的课件。学前可以让幼儿先欣赏一下图片和动画资料, 让他们先说一说在看到这幅图片或动画时发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等等。而在这样不断地欣赏和叙述中, 幼儿地感受古诗意境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幼儿的文化修养也将在这点滴之中逐渐优化。例如大家熟悉的古诗《咏鹅》, 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绘成这样一幅动画:白鹅漂浮在碧绿的湖面上, 橘红色的脚掌在水中划动, 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多美啊!幼儿看到这幅动画, 诗句会自然而然地映在脑海里:“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轻波”。

三通过绘画、唱吟等活动, 再现古诗文的情境

当幼儿对一首古诗有了简单的理解后, 开始尝试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创作古诗文。通过绘画、唱吟等方式再现古诗文的情境, 巩固幼儿学习成果。

绘画一直是幼儿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途径之一。对于古诗的学习也是如此, 到了中、大班后, 随着孩子能力的逐步增强, 就可以尝试临摹活动了。可以让孩子尝试找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的卡片, 然后观察画面、结合自己对诗的理解完成自己的绘画。在激发幼儿创作古诗画时, 适宜选择适合幼儿理解、喜欢的古诗, 并且是容易表现和创作的。例如《静夜思》, 让幼儿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 用孩子特有的想象力展现古诗的意境。如有的幼儿画了一间温馨的房子, 里面坐着一个可爱的小朋友, 用大大的眼睛看着窗外圆圆的月亮……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其次, 由于古诗文本身富有音韵美, 在诵读时, 还可采取唱的方式进行教学。选择一首幼儿熟悉的音乐进行古诗文配唱, 往往更能打动幼儿,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由于旋律熟悉, 幼儿掌握起来得心应手。在家里也乐于哼唱。总之, 应力求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参与。

在幼儿期进行古诗文的教育, 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 也是家庭社会的职责。为了使幼儿古典文学课堂更广阔, 要努力取得家长配合, 利用家园栏、联系册等与家长沟通, 达成教育的共识, 构建家庭学习共同体系, 引导家长和孩子共同

摘要:古诗文是中国的一种特有的文体, 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由于幼儿阶段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必须从孩子兴趣出发, 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 提高幼儿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 从而更好地发挥古诗文诵读活动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教孩子学古诗, 不能靠死记硬背, 这会导致孩子把学习古诗视为苦事, 产生厌倦抵触情绪。只有运用生动有趣的方法, 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感受古诗文的乐趣, 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初中古诗文诵读教学浅谈 篇三

【关键词】诵读;古诗文教学;语文素养

【分类号】G623.2

现行语文版义务教育的教科书,全册共七个单元,最后两个单元皆为古诗文单元,将近占了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深刻认识诵读教学法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通过诵读训练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教师应该充分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品读诗文,解析诗文,进入作品的意境,达到情景再现,感受作品的美感,体会作者主观的情感。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下。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很多老师在古诗文教学中提倡“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分解,重字词的解析,轻诵读和感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充斥在古诗文教学的课堂中,没有个性的阅读必然导致兴趣的丧失和能力的降低,造成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二、诵读教学法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一)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诵读。学生经常性地诵读,其结果必然是熟能生巧。首先,经常诵读的人能够逐步取得说话发音清晰、音量适中、感染力强的效果。其次,经常诵读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语汇句式,变为自己口语语库中的储备,丰富自己的口语表现力。第三,经常诵读有助于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语感,便于正确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培养语感。韦志成在《论语感及其训练》中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言语主体对语言对象的一种直觉,是对语言文字从语表到语里,从形式到内容,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语用感等在内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所谓“语音感”,就是对口头言语准确而又灵敏的感受能力;“语义感”,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内涵的敏感;“语法感”,是对语法现象的敏感;“语用感”,是对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运用的敏感。诵读要求用普通话,从语音上要求标准,从词汇、语法上要求正确。诵读时,声、韵、调、轻重格式等必须讲究规范,这对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语感有着积极意义。

(三)发展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诵读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诵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二是诵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三是诵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古人早就注意到“读”与“思”的关系,朱熹谈到他的读书六法,其中一条就是“熟读精思”。张志公先生说:“看一篇文章,先读一遍,得其大要,再读,才知道文字结构层次的安排,又读,才能体会哪些词、句子用得准确、生动,从而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加深了一步。”由此可见,诵读不是“有口无心”的机械重复,而是时刻伴随着思维活动。因此,经常诵读,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自然会有明显的提高。

(四)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写作水平。大量的诵读是丰富语言积累的最基本有效的手段。唐代诗人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提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美学家朱光潜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中回忆了他诵读古文后的感受:“头脑里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的姿态,等你下笔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老作家巴金对诵读记忆的作用说得更为直接,他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味到它们的好处。……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了。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有赖于大量的积累,对于本身与我们就有时代和语言隔阂的、用文言写成的古代诗文来说更是如此。而诵读正是积累储存的最有效方法。

(五)提高审美能力。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詩文尽得传统文化的精髓,皆是文质兼美的名篇,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经常诵读这些古诗文,在诵读中感受和欣赏美,对于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增加文化积淀。 古诗文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仅从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古诗文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丰富。这里面有传统的道德文化、礼仪文化、风俗文化、建筑文化、音乐文化等,这里面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这里面有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精神、意志品质。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强化诵读训练

首先,引读。即由教师做示范朗读。当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播放范读录音。通过引读,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朗读的世界。

其次,认读。认读是学生朗读古诗文的第一步。这一步要求学生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认读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采用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形式。实际教学中应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要读到不读错音,不读断词不读破句子,不漏字不添字、不颠倒,才算完成认读的基本任务。

第三,朗读。朗读就是指出声读、大声读,读出语调、语气,读出节奏韵律、读出抑扬顿挫。进行到这一步,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音字义上,而应引导学生把握核心句、关键句、诗眼,进而弄清结构层次,理解难句,领会诗文的主题思想。

第四,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指引导学生进入声情并茂的“表情朗读”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学生深入了解作者,透彻理解作品内容,在感情上与作者沟通,还要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教师要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将作者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最后,诵读。通过上述的各阶段训练,才可以达到诵读的阶段。此时,学生对作品的主题、结构、内容及其他相关知识基本可以达到了如指掌的程度。反复朗读之后,那些美好的、精练的、深刻的词句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记忆中,出口成诵是可以做到的。

四、结语

总之,诵读法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只有以诵读为本,才能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和鉴赏水平,从而使古诗文教学走出一条高效、便捷的路子来。

参考文献

4.浅谈诵读经典古诗词对提升小学生 篇四

人文素养的意义

睢宁县李集中心小学 张辉

以包括经典古诗词在内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文字精炼,博大精深,这些精华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对于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诵读经典古诗词对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1、任何一个国家,假如摒弃了优良的文化传统,去学习别的国家文化,那无疑是忘本,难免重蹈“邯郸学步”覆辙。只有本着“扬弃”的原则,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遵循全人类都能够理解并接受的行为准则,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在发展文化的同时,还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别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才能使本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2、诵读经典古诗词并不意味着“复古”、“后退”。以包括经典古诗词在内的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一个人在他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可以奠定他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的基础;成为他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许多文学大师,如曹雪芹、王国维等,就是小时候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从小打下了深厚的文化根基。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际和新兴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起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而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的母语课程,它的改革普遍受到所有国家的重视。阅读是母语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这次国际化的母语课程改革中各国逐渐达成一个共识——阅读经典是提高学生母语素养和民族母语素质的必由之路。许多国家都将阅读经典列入本国课程标准等正式文件并作出明确的规定。阅读经典已成为各**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包括经典古诗词在内的国学经典无疑是最好的母语课程教材,让儿童阅读经典,汲取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措施。

4、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经历过“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华文化的传承已经出现了断层,国学在当今中国,却常常遭遇冷落,处于尴尬的境地,有被社会边缘化的危险。毋庸置疑,当代人的国学底蕴已不如上辈人深厚,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再去读诸如“四书五经”之类的国学经典,许多人甚至连国学经典是什么都说不清楚,更谈不上能读懂这些国学经典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有紧迫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及时补救。从小让孩子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提高其品质素养与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诵读经典古诗词会对小学生的影响。

(1)有助于小学生形成“真、善、美”“平等、自由、正义”等极具人文价值的观念。

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不能简单理解为孝弟为仁本或克己复礼为仁,不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盲目义气,更不是形式上的繁缛礼节。我们可以整合为充满博爱精神的“仁”、基于正义原则的“义”、突出平等尊重的“礼”、坚守善良本性的“智”以及胸怀真诚之心的“信”①。经典古诗词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能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这些传统文化概念中的正面的人文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腹有诗书气自华”。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专家认为,“道德”、“品性”、“气质”等重要价格素养,很难“教”成,靠的是“陶冶”、“熏习”或“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经典教材中皆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儿童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学会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养。正是“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2)诵读经典古诗词有利于小学生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提高理解、想象能力。

长期实践表明,诵读经典古诗词可以让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获得显著提高。而孩子在课堂上的是否能集中注意力,能否持久维持,是决定孩子学习效率,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童年则是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反复诵读,是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最为有效的手段。如果在其记忆力正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其记忆能力会达到较高的程度。注意力提高了,也会相应地促进理解能力的提高。如诺贝额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上初中的时候,利用两个暑假熟背《孟子》,当时诵读可谓是不求甚解,但是数年后,杨振宁不无感慨地说:“每过十年,我对《孟子》都会有新的理解。”按认知心理学家的观察:记忆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对提高,其想象力也比较丰富。

(3)诵读经典古诗词,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阅读、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一个人储备语言的最佳时期,让小学生多读、多背经典古诗词,有利于小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阅读、表达、写作能力,有效提高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又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如学生认的字多起来了,就能提高初读课文的效率;背诵能力增强了,就能很快地读熟,背诵课文;与文本、教师、同学交流互动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谈感受的时候常常会灵光闪现,语出惊人;写作文时,常常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诵读经典,形成了良性循环。

(4)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培养儿童的读书兴趣,增加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

《农村小学高年级古诗词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我校高年级学生经过近一年诵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不仅喜欢看古诗词方面的书籍,喜欢诵读校本教材——《华夏经典》编入的国学经典,而且喜欢诵读其他书籍。现在,我校各班图书角内,不仅有国学方面的书籍,而且有地理、历史、文学、科学方面的书籍,这些书籍,都来自各班学生,他们把自己的书籍放进班级图书角供别人阅读的同时,也阅读到了其他同学带来的书籍,实现了资源共享。看到我校小学生浸润在醉人的书香氛围里,我们感到由衷的喜悦。

《农村小学高年级古诗词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让小学生在人生最美好,心灵最纯净的年龄阶段,通过诵读以古诗词为主的国学经典,使其天赋与潜能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陶冶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道德修养及爱国情操的综合目的。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经典古诗词诵读活动,无疑是行之有效的选择。

5.古诗词诵读课教学设计 篇五

虽然初一学生在小学时就已接触、积累过一些古诗词,甚至有的在幼儿园时就已咿咿呀呀地背诵了一。但由于他们年纪还小,没有什么人生阅历,对于诗歌中所体现的心情、情感难于共鸣。较难掌握诗歌诵读的节奏、韵律,对诗歌的含义难以深刻理解,对诗歌的凝练美和韵律美更难以领会。但他们可塑性强,想象力丰富,乐于接受新东西。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晨读课进行引导、激趣待准备充分以后,再组织本课。

二、课前准备

按《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华夏文明》课题研究计划,利用每周的晨读课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积累,待学生对诵读产生浓厚兴趣,积累比较丰厚之后,筹备本节诵读展示课。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涵泳诗歌情味、意境。

过程与方法:自主选择,合作互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诵读展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提升文化品位。

四、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诗歌学习中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就是朗读与背诵,这正是我校开设晨读课及设立“朗读与背诵“课型的原因。训练学生朗读与背诵,应是语文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训练一段时间后,学生与老师都急于了解训练情况,手法单一的线性展示已无法让学生提起兴趣,而诵读展示课的形式,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其成就感。

在这样的课堂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积累的平台,演绎吟诵的舞台,可以现场营造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优美的吟咏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感觉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水平。

五、教学流程

(一) 老师宣布上课

师告诉学生,本节课师生角色互换,由两名学生主持人组织课堂,师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课堂活动。

(二) 主持人上场

(一班)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让我有请张宇同学演讲《语文是……》

是的,语文是美丽的,美丽的语文因有了诵读而更加美丽。自从跨进初中的校门,诵读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们。诵读承载我们最真纯的感动,诵读带我们遨游最广阔的时空,今天就让我们来上一节诵读展示课--我爱诵读。

(二班)合: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宣布按惯例演讲,生演讲《古诗词,我的最爱》

张萌同学的演读道出了我们的心声,我们爱古诗词,我们更爱现代诗词。

主持人甲:好诗需要分享,

乙:诵读丰富人生。

合:欢迎参加阳光二班的诵读展示课。

甲:我们的主题是“我诵读,我快乐!”

乙:我们这节课共分三个板块。首先让我们共同进入第一环节:“小组对对碰”(甲板书)

口述本环节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选篇目,自选形式进行诵读,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分钟。

各小组分别展示后,主持人请听课老师点评,据此选出优胜组,得一颗诵读之星,贴进本组评比表。(实现第一轮互动)

(本环节大约15分钟 )

主持人: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你行我更行”(一人板书,一人宣部比赛规则:可单人诵读,也可合作诵读,组内合作、跨组合作都可以,每有一人次上台诵读,组长即可在本组桌面上插一面红旗,课下每面旗贴一颗星。争取让更多的同学展示。)

(本环节大约20分钟)

第三环节:“全班互动,点诗平台”

主持人请听课老师参与诵读,献花。实现第二轮互动,全班师生共同诵读,原班老师领诵,其他合诵,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主持人提供点诗单,请听课老师点诗,全班同学以各种形式进行诵读。最后以一首《再别康桥》结束本课。

主持人结束语:

(一班)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虽然我们不愿意但铃声告诉我们下课了。虽然我们的诵读很肤浅,虽然我们的声音很幼稚,但我们相信,诵读明天会更好,语文的明天会更好。

(二班)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它一定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甲:语文因诵读而精彩    乙:我们因诵读而快乐   合:我朗读,我快乐!

(三)教师总结,宣布下课。

1.口语课教学设计

2.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3.小学作文课教学设计

4.手工钩织课教学设计

5.识字写字课教学设计

6.音乐课教学设计

7.音乐微课教学设计

8.小学微课教学设计

9.微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6.古诗诵读教学计划 篇六

1.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诵中感悟,感受经典蕴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诵读内容为三部分:

1、古诗十二首。

2、名人名言十句。

3、带“龙”的成语9个;含有“想”意思的成语6个;表示杰出、不一般的成语5个;描写态度和蔼的成语5个;成语接龙一组。

三、教学时间:

1.每周的经典诵读课及一、三、五的晨间诵读时间进行诵读指导。

2.每天语文课上用1-3分钟进行复习巩固。

3.学生课外复习背诵。

四、教学策略:

1.教师范读为主,辅以讲解部分知识点。

2.学生反复朗读为主,要求背诵积累。

3、检查落实

(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

(2)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

(3)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

五、三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一、必读书目。

1、《语文经典读本》

2、《爱的教育》

3、《稻草人》,叶圣陶,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79年版

4、《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版

二、选读书目。(根据各自爱好有选择性的阅读。)

1、杨红樱系列

2、《中华美德故事》

3、《雷锋的故事》

4、《岳飞传》

5、《小学生十万个问不倒》

7.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探究 篇七

一、古诗词诵读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代文人创作了许许多多的诗词,其中的经典古诗词犹如星河般璀璨,其凝聚了前人们的睿语哲思,且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思想精髓,熏陶、感染了无数的中华儿女。由最初的《诗经》到《楚辞》,再由汉乐府至建安风骨,再由陶渊明的诗词到唐诗宋词,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名家,且给后世留下大量精彩绝伦的诗词。这是前人们留给后世的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加强对古诗词的学习与诵读,对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古诗词诵读有助于学生对诗词中情感的体会

众所周知,诵读是一种包含丰富情感与想象的朗读方式,通过诵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进而得到诗歌的美感。古诗词当中所使用的语言极为精炼且优美,学生在不断对其进行诵读的过程中,能够无形之中调动其想象,进而依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对诗词的意境进行创设,且在想象之中体会古诗词中所隐含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们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形成犹如身临其境的体会。例如,在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其内容进行不断地诵读,然后再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学生就可以想象诗人当时所处时期北京边境地区具有的异域风景,即:在秋季,边塞的大雁早早地飞去衡阳,且没有任何逗留的意思;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孤城,在夕阳西下、暮霭形成之际,便已经将城门紧紧关闭;在这时,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马嘶声、风吼声以及起伏不断的号角声。由此可见,边塞的寒冷、荒凉,以及紧张的战事。在学生理解上片意境之后,再对下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进行诵读,就不难理解诗中所表现的悲凉、慷慨之意,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诗人与将士们的报国之情。学生在不断对诗词进行诵读的过程中,能够渐渐地沉浸在诗词所营造的意境当中,进而得到内心情感的体会。

三、古诗词诵读有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诵读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古诗词的诵读对其审美趣味的提升,具有重大的作用。诗歌犹如美的化身,其中所隐含的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学生在不断、反复地诵读古诗词时,会渐渐地对诗歌产生兴趣,且在此过程中其审美能力也将发生一定的转变,即由最初的粗俗、低级逐渐迈向高雅。因此,对初中生而言,加强古诗词的诵读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其审美水平。

(2)诵读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古诗词的语句精炼,韵律协调,且节奏鲜明,可以说古诗词就是一门语言艺术。古诗词拥有优美整齐的语言,多种多样的修辞,以及丰富的内涵,在对古诗词进行诵读时,往往给人以朗朗上口的感觉。初中生不断对这些古诗词进行诵读,就能够对其中的词句进行推敲,了解并感受其中的佳句、妙语,从而逐渐提升其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诵读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升。诗歌与想象是密切相连的,古诗词反映了现实的生活,但是并不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而是一种结合诗人想象的描写。诗人们在对诗词进行创作的过程中离不开想象,尤其是一些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似乎永远都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进而创作出精彩绝伦、激情澎湃的诗歌。例如,在李白的《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学生在对这些古诗词进行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会不断想象诗人所描述的情景,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其想象力的培养与锻炼。

8.浅谈幼儿同古诗词诵读教学 篇八

【摘 要】我国古文化历史悠久,经典古诗文是我国历史文化所遗留下来的文化精髓,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授学生系统的学习朗读经典古诗文具有很大的教学意义,本文从小学生如何朗读出发,探究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经典古诗文的意义和方法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经典古诗文;诵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教育也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重要部分,而小学生教育作为人们接受教育的第一站,更是重中之重。人们在探索小学教育和学习中发现,诵读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也能够帮助小学生塑造内心的人文情怀。而且小学生经典朗诵也是一项素质教育,是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重要途径。所以本文就是在各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朗诵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小学语文古诗文朗诵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探究,以及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实行经典古诗文的意义与重要性。希望本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朗诵方面有所成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讨论,为以后的教育改革提供一定帮助[1]。

一、小学朗诵经典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首先大家常常会把背诵和诵读混为一谈,一味的追求熟记,其实则不然,虽然熟记和背会也是诵读的目地之一,但诵读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语文经典古诗文的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民族情怀。其次就是教师都不重视古诗文朗读,课堂上教师在这一方面的教授,都只是浅尝辄止或者都是流于表面,只在乎学生读的音是否准确,语序是否正确,而不去管学生是否是有感情的朗读,也很少告诉学生哪里应该轻读,哪里重读,哪里快读,哪里慢读,怎么朗读更符合古诗文的意境。还有就是诵读时间难以保证,课堂上时间都被教师用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去了,没时间带领学生诵读,而且小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意识都比较差,课后放学诵读的概率很小。

二、针对小学诵读经典古诗文教学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加大宣传力度,明确清楚诵读和背诵的区别和不同,真正认识到诵读的形势和方法,理解诵读的意义,让学生在了解诵读之后正确的、有效率的展开诵读。其次,将经典古诗文诵读列入教学体系,从制度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还有就是教师应该耐心详细的向学生讲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讲解古诗文的内容和意境,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此外学校应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在校园的墙壁和橱窗张贴历史典故和诗文赏析,将校园布置得诗意盎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加大诵读教学时间,学校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教学目标,另外安排一些诵读课。如可以和学生家长沟通,希望他们配合小学生古诗文的诵读。

三、小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必要性

(1)通过诵读古典古诗文,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和口语交际,通过对古典古诗文的诵读,不仅可以培养识字和口语,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这也是小学生写作时素材的积累。也可以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可以理解作者的情感经历和社会经历,以及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可见诵读对小学生学习语文有着多么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2)通过诵读古诗文,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情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走进了二十一世纪,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被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打败,渐渐消失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更是难以想象的,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动漫、电影等一大推舶来品,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正在一天天的流失。所以,为了复兴中华民族,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就需要从小学生做起,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做起。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怀,塑造民族自信心,并且经典古诗文一般都是意境优美、思想深刻、感情丰富、语言精炼,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教材,对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3)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记忆储备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的发展是最快的,一直到十三岁达到最高。所以,针对人记忆周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的年代多多背诵经典古诗文,尽管当时可能用不着,但是也能为他们的将来提供一些必备的文化和知识储备。此外,诵读古典古诗文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诵读古典古诗文中可以了解作者的奇思妙想和瑰丽恢宏的构思,学生也可以根据古诗文的内容自由展开想象,幻想诗中所描绘出来的美好画面,感受语文和语言的优美魅力[2]。

四、结束语

经典古诗文诵读,不仅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和兴趣的方法,还是能够使中华文化世代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古诗文诵读的引导,让学生得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热爱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董月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研究[J].考试周刊,2014,38:56-57.

9.浅谈幼儿同古诗词诵读教学 篇九

——浅谈小学阶段诵读古诗文

本溪市迎宾小学

刘志丹

一、诵读经典诗文的重要性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千百年来,就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约定俗成的教科书,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滋养剂。诵读古诗文,是让民族精神的血液在一代一代人身上流淌,是激活传统、继往开来的有力之举。中国青基会于1998年6月正式启动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如今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万孩子直接参加了诵读工程。活动越到后来家长们越认为,孩子们在经典古诗文中吸取了做人的精神力量,气质也高了,就是苏轼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古文诵读”工程全国组委会主任陈越光与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于2000年11月29日的谈话语)紧接着,修订版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再紧接着,下发的今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说明》表明:今年高考文言文的考察更加突出,其中多年未曾在高考中露面的名言名篇默写和古文翻译将再次出现在试题中,同时新增古文鉴赏试题。可见,诵读经典诗文极其重要!

笔者认为:儿童“古诗文经典诵读”是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也是儿童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从对下一代负责的高度出发,抓好学生对优秀诗文的背诵积累,不要让学生错过了积累的黄金时段。我们的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诵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朗读李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一)、抢救记忆的黄金年代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十三岁达到最高峰。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孩子们脱口而出的各种广告语、影视台词、校园俚语等等,都是所谓“无意识记忆”。所以我们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

(二)、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诵读古诗文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诵读古诗文不但可以培养儿童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像力,而且可以让古诗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的反刍、发酵、在默默中开发他们的智慧,促成人格的全面成长,潜移默化地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众所周知,汉语具有别的语系的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琅琅上口,韵味无穷。采用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声音的抑扬顿挫还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心的情感。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教学应“注意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今天的学生要通过文字去了解古诗文作者融化在其间的情感和意思,自然要经历一个识别符号和还原以及转译的过程,为此,学习古诗文关键就是诵读。诵读既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那么,如何使儿童在小学阶段,背诵与积累更多的古诗呢?

二、课内诵读诗文的方法

对语文教学的缺陷,这几年社会上批评得很厉害,有人甚至认为它“误尽苍生”。好端端一篇文章,非要拆开了、揉碎了,告诉你这是肺部,这是肝脏,割裂了文章的整体、意境、韵律之美和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必须改变“两多”(教师问得多,说得多),“两少”(学生读得少,说得少),切切实实让学生多读书。特别是古诗教学,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细细品位古诗文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不需要“讲透讲深”、“问个不休”,先积累起来再说,日后再来“反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儿时诵读过的名家名篇、儿歌,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表达琅琅上口。因为读是语言实践练习最重要的途径。只有读的多,才能悟得深。多读有助于对语言的感知、吸收、积累,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正如俞平伯先生所指的那样:“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作品。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寄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文章的理解是以诵读为基本前提的,而且诵读最有价值的古诗文也是一种回归传统直觉式的语文教学。

那么,课内如何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呢?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自由读诗文,注意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然后,用同桌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抽查学生读准字音没有,把诗歌读成什么样了?这一环节,教师可相机适当范读。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这样读起来!因为一切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而文化教养最直截的方法也是多“薰习”而已。

(二)、熟读古诗、自悟自得

我们赞同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组织者对古诗文“不求甚解”的提法。一解就变成了标准答案,这恰恰是古诗文教学的弊病。教学中,应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如教学《小儿垂钓》时,我们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问:“蓬头稚子”干什么?答:蓬头稚子“学垂纶”。问:“谁”侧坐莓苔草映身?答:“蓬头稚子”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时谁“遥招手”?谁“怕得鱼惊不应人”?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有的提出 “学垂纶”是不是“学钓鱼”的问题,足见他们已能自读自悟,教师顺势请他们查字典印证自己的看法,小小的成功足以让他们愉悦。还有的提出:平常说“招手”是请他过来的意思,他怕“鱼惊”为什么还请“问路人”过来呢?随即让同学们展开讨论,不难得出 “招手”是“摆手”的意思。通过熟读,质疑解疑,大家自然能体会出诗中小孩的专注与天真烂漫,达到自悟自得。

(三)、适度讲解 诵读体会

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老师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述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结束《古风》的教学时,适度讲解:此诗题目也作《悯农》悯有哀怜的意思,还作忧愁解释。作者李绅在唐朝元和年间考取进士,后来官做得很大,一直做到了宰相,但他对生活在下层的老百姓还是很同情的,因此在他的不少诗歌中都不同程度的流露出这种关心百姓的感情,这在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中是难能可贵的。至此,再以诵读方式来体会古文声韵之美、情感之美,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了。

(四)、展开想像、悟意明理

根据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想像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学生才能进入古诗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登鹳雀楼》,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悟意明理,再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或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能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五)、适当延伸 拓展诵读

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知道李白、杜甫,不知道苏东坡、李清照„„从来没有读过、听过诗经、唐诗、宋词,我想,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如果写作文,有了唐诗宋词的功底,文章就会放出光彩。因此,教学古诗文时应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如教学《古风》做总结时,可以提示学生:我们所学的《锄禾》也是李绅所作,也名《悯农》。《锄禾》既表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又告诫人们要尊重劳动、爱惜粮食。我们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有许多像《悯农》这样脍炙人口的诗文正等着你们去诵读呢!这样就自然将诵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三、课外诵读诗文的途径

儿童读经的教学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提高诵读兴趣让他们多接触,多念多背,只此一诀,别无他巧。

(一)、“流行”可以制造兴趣

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就比较有兴趣,就好像儿童不一定喜欢上学,但人人都上学,他就上学了。也并不一定都喜好钢琴,喜欢英文,但大家都去学,他也就不排斥了。所以一人读古诗文较难,小孩一起读,则兴趣将会大为提高。为此,我们把大纲后面附有的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印成小册子,让学生利用早读每天读一首。首次诵读要点燃学生养成习惯的欲望,必须注意发挥教师对同学们的控制作用,保证好习惯在足够的时空内发展。时间长了,孩子们自然会养成诵读的习惯。早晨一到学校,他们就会拿出小册子大声地读起来。

(二)、“大人的热力”可以感染兴趣

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若起初儿童未进入情况,须有耐心去等待,一天不行两天,只要坚持下去,定能感染孩子。到后来有些家长不但有兴趣,甚至真的和小孩一起读古诗文,互相考试比赛,虽然每次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温经受益,而且一家人兴致高昂,这也成了最好的亲子活动。

(三)、“情感”可以维系兴趣

家长平日与小孩情感浓厚者,较易带动兴趣,老师让儿童觉得可亲,儿童也会因喜欢老师而喜欢读古诗文。因此,教师必须经常给学生的诵读以强化,可以开展“诵读争星”等活动,维系诵读兴趣。

(四)、“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

读得愈好愈喜欢读,所以教师要维持其成就感,对功课好的儿童,固然要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功课差些的儿童,只要有进步,就应当场表扬,加以赞赏,这样也会让他得到一种成就感。

(五)、“变花样”可以激励兴趣

读古诗文所能变的花样是在读的方式上,或快或慢,或吟或唱,或带读,或齐读,或接龙,或默读,或当场试背,或提问征答,都可以。主要是读出、读好句子的语气。儿童的感应最灵敏,他也会被诚恳所感动,并不是非玩花样不可的。

(六)、“奖励”可以吸引其努力

奖励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可以是记点数(盖章或发卡)而给奖,奖品可以是一颗五星、一张卡片、一个本子或图书礼券等;最方便的是给分数,宁可给高分,有恩惠而不花费,空欢喜也有效果。只要学生每天坚持在课外读一首古诗,教师就要给其鼓励,学生诵读的兴趣才会持久。

(七)、提供机会多念多背

由老师来教读古诗文几乎没有兴趣不兴趣的问题,只要老师有热诚、有信心,就可以带起来。因此,可以在全校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也可以在班级进行“名诗鉴赏”。可以利用班会时间读,也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读,不过,最好是每天早读课利用几分钟,一天读一首,不但不会增加工作压力,反而可以收到读古诗文之乐。特别是现在的家庭作业,大体以照顾中下程度的学生为标准,对于部分学生,有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浪费掉了。鉴于此,我们也可以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让这些孩子以“背古诗文”代替写作业,这样就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诵读机会。我想,现在的孩子如果能做到平均每天背诵一首,坚持几年,将会终身受益。书声琅琅,开卷有益,文以载道,继往开来。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子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这一切,都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资源,能把孩子们的精神释放到一个自由飞翔的空间,成为点燃创造性的生命灯火。

日 期:

10.古诗文诵读教学设计 篇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方法,积累名句。2.发展语言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3.激发以多种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品味古韵,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教学难点:诵读经典,体会诗人表达的意境以及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 导入:看图猜诗

师: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词的诵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五年级也学了几首诗了,看看大家能通过图片直接吟诵出来吗?

(看图猜诗)

师: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历史中,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生辉,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我们。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华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今天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古诗分享课,看看通过我们本册学习的古诗,我们又能了解哪些知识呢?

二. 分组交流

师:在课前,我们已经按小组进行搜集资料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将本组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稍后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汇报。

分组情况:六组,每组找两名同学重点汇报,其他组员进行提供资料及补充 一组:按情感分类(豪情壮志诗、表达喜爱之情)二组: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三组:写作内容(边塞诗、送别诗、抒情诗等)四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五组:按季节(春、夏)六组:按季节(秋、冬)三. 全班汇报

一组:介绍其他的豪情壮志的诗以及表达喜爱之情的诗

师:感谢第一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古诗分享,相信大家都有了新的收获,是啊,古人就是这么的智慧,用吟诗来传递自己的情感,一词一句就代表着内心强烈的感情。

二组:分别举例含有修辞方法的古诗

师: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仙李白的诗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了,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他的诗,强烈的字眼,夸张的手法,确实让我们不禁为之震撼。一幅幅真实又灵动的画面似乎就通过诗句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组:边塞诗、送别诗、抒情诗等

师:我们也可以从诗的内容进行整理,相信通过这几位同学的介绍,让我们不禁能感受到

四组:写作方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师:

五组:春夏篇 六组:秋冬篇

师:春天我们会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夏天我们会吟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我们会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冬天我们会吟“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一首首千古绝唱的古诗犹如夏花般灿烂,秋叶般静美。

四. 拓展提升

师:古诗就像海,她蕴积深厚而壮阔波澜,古诗就像山,她深邃凝重而意境深远。一首首闪烁着智慧的经典,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

师:古诗词之所以能历经时间的冲刷而流传至今,还与这些古诗背后或凄美或睿智的故事有着源远流长的根源!

五. 互送书签

师: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汇,时间总是飞快地在我们的指尖划过,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感受与收获,请你拿出桌上的书签,写下你感受最深的两句诗,也可以写下你最想说的话!

六. 课堂小结

11.浅谈诵读经典诗词弘扬民族文化 篇十一

一、有目标,有计划。每天背一首或两首,边背边巩固。把近期目标告诉学生,每天按计划进行。这样形成规律,学生会很自觉地配合老师完成背诵任务。比如开始背时每天背一首,边背新的边复习旧的,两周一小结,停下来巩固一次。这样10首10首的过关。全部背完后再开始总复习,每天复习4首,20天又是一个阶段。背熟后再抄写或默写,不给学生遗忘的机会。用不了多长时间,80首诗就能巩固住了。如果赶上节假日,就布置学生一天一首,边背边抄,既练了字又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可谓一举两得。完成自己所确定的目标。

二、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背诵古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给学生背诵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这样的步骤教学生背古诗的:先领读,使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读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让学生看清楚读准确,不然一旦读错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烦了。然后是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的大意,再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诗适合加动作我就边领读边做动作帮助学生记忆,对于比较难理解的诗,就给学生讲解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简单易懂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背;像《过零丁洋》那样难读又难懂的诗,我就和学生一块背,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我非常注重语感,激发学生的背诗兴趣。

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阶段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大量的背诵、积累,不必加重学生负担,非要学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的过程中我建立了学生档案,将学生每天背诵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对那些记忆能力较差,背诵起来确实有困难的学生,抽空单独进行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诗兴趣,我还采取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如诗文表演、古诗接力赛、给诗配画、办古诗专刊手抄报、配乐诗朗诵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圆满完成小学阶段必背80首古诗词的任务后,我又引导学生背诵《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每天一部分,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积累在古诗文经典本上并背过,如今全班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并且背熟了《千字文》、《弟子规》、《三字经》的大部分内容。在学校组织的几次古诗、经典诵读竞赛和抽赛中,我班均获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四、合理利用时间。学校7:45早读,我一般7:30就到,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师一起早读。这样无形之中早读就多出了十来分钟。现在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诵读习惯,即使有时由于特殊的情况,我不能按时到达教室,学生也在科代表的组织下,有规律的诵读了。再就是下午放学前布置作业的时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学生都能充分利用起来,进行古诗词的诵读,其实背一首诗有个三五分钟也就够了。这样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调节了课堂气氛,不至于使学生感到枯燥。我从不不为了应付检查而搞突击,也不占用语文课的时间来专门背古诗,因为我觉得诵读古诗是一项润物无声的工程,它应该如春风化雨般的慢慢渗透,而不应该是疾风暴雨式的硬灌。

开展古诗诵读活动近两年来,学生不但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而且掌握了一定的背诵方法。我统计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1)熟读成诵法,(2)理解背诵法。(3)想象画面法。通过古诗诵读它的好处,归纳起来,也有这么几点:1、可以增强记忆力;2、能训练口才;3、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4、了解古时候的一些人和事;5、培养想象能力;6、提高审美情趣;7、作文时可以用上一些佳句,古诗词诵读活动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2.自主诵读―古诗文教学的精髓 篇十二

摘 要:中华古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小学语文教材中摘选的古诗,更是语言精炼优雅,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爱美情趣的重要教材,更是进行语言文字练习的好题材。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育 培养

因此,把充满童真和稚气的孩子们引入古诗文奇美的意境,让她们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古诗文的热情和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养和品位,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一直的目标和理想。为此,我不懈地努力着,探索者……

曾一次次课后反思,一次次面壁自责,一次次倾心改进,一次次大胆尝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觉的不尽完满,总怀疑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

古诗文的魅力和精髓到底如何全面的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认真观看了专家的视频讲座,潜心学习了很多教学案例,回顾了自己曾经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我可以坚定地说: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最恰当方法,就是教师在三维目标的正确引领下,恰当,合理,巧妙的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自主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诗文的内容,体味作品的意蕴,拓展、积累知识,也可以说,学生的自主诵读,是古诗文教学成功的精髓。

我记得,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出示书中插图思乡画面,并配乐范读,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种浓浓的思乡情愫之中,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特别想亲自表达情感的欲望。于是,我让学生集体配乐朗读,跟老师比赛,看谁读得好。然后又进行小组比赛,个人比赛,最后,评选出诗歌朗读之星。这节课,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朗读高潮中,一次比一次深情,一次比一次情真意切,甚至还看到有些孩子眼角有些湿润,我乘机发问,他告诉我,此时,他想象到了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小山村,想到了那里的小伙伴,奶奶家的小黄狗。听到这些,我欣慰的笑了,这些刚入学不久的孩子们已经在自主诵读中,充分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在优美的浅显的诗文中,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这节课,我觉得自己的引领是正确的。

在教学《咏鹅》这首古诗时,我首先让学生看拼音读诗句,然后让学生对照古诗,画一幅画,看看谁画的最好。然后,我让孩子们对照自己的画,高声诵读古诗文。然后,我又让孩子们骄傲的举起自己的画,让大家看看,谁画的最像诗中描述的一样。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评议,我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几幅,让学生边读诗文,边对照,然后评选出最好的画画之星。然后,又让学生对着这幅画诵读诗文,评选出诵读之星。这节课,学生们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我也一直被孩子们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说所裹挟,一直被孩子对大白鹅的纯真贴切的描述所感染。我觉得,当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目的时,那?N甘甜足以把人陶醉。

我还经常在班内定期举办古诗文诵读比赛。有时候是有确定的主题:比如学完《静夜思》后,我就让学生收集思乡的古诗进行背诵,学完《古朗月行》后,我就让学生收集描写月亮的古诗背诵,然后进行比赛,评选出诗文诵读之星。有时候是不确定主题:比如,在一个月内,看看谁背的新诗多,看看谁读的新诗多,然后评出阅读之星。

另外,我还在班内的墙壁上设置了诗歌角,由每次评比出的诗歌“诵读之星”管理,每星期换一首新诗,让他负责引领学生诵读。

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们诵读古诗的热情与日俱增,浓浓的诵读氛围让我感动,让我陶醉……

13.浅谈幼儿同古诗词诵读教学 篇十三

盐田河镇中心小学

夏敏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能感受诗句中营造的意境,能从中感受到亲情、乡情、友情、爱国情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合作精神。

活动方式:

朗诵诗歌、说诗意、谈感受、明道理 课时安排 :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舞蹈并歌唱《春晓》,引起兴趣,带入诗境。

二、老师开场词。

三、主持人开场词

A:经典使人生变得厚重与深刻。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B:诵读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开发与启迪,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A:这里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唐诗宋词 B:这里有老子庄子、孔子孟子、杜甫李白

A: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B:四(2)班《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主题班会 AB:现在开始。

四、口能诵

A: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

B:我们徜徉在亲情的长河里。同学们,您们搜集了哪些有关亲情的经典诗句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小组读

个人读

开火车

…… 主持人和学生要对其他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A:接下来是抢答环节,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机会,为小组争光哦。加油!B:请同学们看这幅图,你能由此联想到哪首诗文? 学生看图猜诗文,并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A:接下来是情景剧表演,<我来读,你来猜>环节 《回乡偶书》

五、学而思

A:故人西辞黄鹤楼……唯见长江天际流 B:咦?你的朗诵水平真是越来越高了,让人沉醉,大家知道这是一首有关什么的诗歌吗?<学生回答> A: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友情,渴望有知心朋友,下面请大家各自找到曾帮助过你学习、生活的好朋友,送贺卡,用诗说说你的心里话。

(这个环节先写贺卡,再换座位和好朋友坐一起,最后展示交流)

六、行且勉

A:以上几个环节我们讲述了亲情、乡情、友情,你认为我们还需要对伟大的祖**亲怀抱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B: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当然要有爱国情啦!

A:经典朝读的第一单元就讲到了报国忠,请同学们说说你的感想,分享自己的观点 B: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们又是怎么样爱国的呢?请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或身边的事例。热爱祖国,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A:不错,爱国,就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们能做到吗? A:大家都能做到吗?

A:梁启超先生是这样教导我们的,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

B:让我们把满腔的热情化作优美的旋律,用歌声来表达对祖**亲的爱恋。全体合唱《爱我中华》

七、教师总结

好一首爱我中华,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我们插上文明翅膀,飞向蓝天,飞向美好的未来,“诵读经典诗词,传承中华文明”主题班会至此结束!

八、作业设计:

14.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策略 篇十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诵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57-01

在我国初中语文的教学阶段中,古诗词一直都是一个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纵观我国目前初中语文教育界,教师对于古诗词诵读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有待提高。目前,中考已经把古诗词的默写列入了考试的范畴中,但是对于古诗词的诵读仍缺乏相应的考核指标与标准。因此,如何提成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诵读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古诗词诵读能力,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一项教学内容。

一、加强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主要意义

(一)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太多的文学艺术瑰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给我们后人很多的优秀的古诗词。这些优秀的古诗词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哲理,给中华儿女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因此,在初中语文学习的阶段中,加强对学生的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例如,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着各个时代不同的优秀作品,从《诗经》到汉乐府和建安风骨,再到唐诗宋词元曲等,这些历代的优秀诗歌作品无不蕴含着我国传统的文化精髓,让我们后世子孙能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与灿烂璀璨的优秀文化。

(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古诗词中情感体会

诵读是一种饱含感情的朗读方式,正确的诵读既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真情实感,又能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自我设定、通过诵读古诗词,学生能够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进而产生深切的身历其境之感。

例如,学习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这首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人当年所处的边塞风情进行充分想象。秋天里,大雁北飞,诗人坐在群山峻岭的孤城中,马嘶声、风鸣声、号角声此起彼伏,边塞的苍凉与豪迈通过诗人的字里行间被清晰的传递给读者。学生理解这些意境后,进行反复诵读,“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慷慨激扬之情油然而生。这就是诵读带给学生的内心震撼,通过诵读,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情感有了更深的感受和体会。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诵读教学策略

(一)明确古诗词诵读的主要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对教学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知。

1.在每个学年之初,教师应该将古诗词的诵读列入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中,并根据总共的教学任务安排每周的古诗词诵读量。

2.初中语文教学组的教师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对本学期的古诗词诵读的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作业等做一个统一的讨论。并在讨论中确定该学期古诗词诵读的疑难教学点,并将教学措施进行一一落实。

3.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因为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减少诵读过程中的枯燥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

(二)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学习素质高低不一,学习能力参次不齐。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个性和特点的不同采取个性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可以引导他们将古诗词诵读应用到他们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品味诗歌的美好,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境界。而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落后的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多一点的耐心和细心。

例如,教师在要求学生诵读曹操的《观沧海》的时候,很多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会觉得是一个学习难点。因此,针对于此,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给学生讲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曹操这个人的人物特征。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了解了相关背景知识,对于其理解诗歌内涵并进行诵读有着非常巨大的帮助。

(三)将“背诵”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身临其境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将古诗词通读一遍,对诗中的难点、疑点进行勾画,等待教师进行讲解。接着要求对古诗词的内容进行精读,在精读中启发学生全情投入,放声朗读。通过多遍的朗读后让学生掌握古诗词中蕴含的精妙意境,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古文用语转化为自己成为自己的语言,并提升自己的古文功底。其次,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背诵古诗词的良好环境。可以引导学生将背诵的场地设置到学校的广场上、池塘边、花园内等。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着新鲜空气,感受着和煦的阳光,自然能够很好的体会诗人诗情画意的情怀,更好的完成古诗词诵读。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背诵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学校的景观水池边进行古诗词诵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看着身边的美景,感受着诗中钱塘江的春天的气息,仿佛自己也已经身临其境的到了钱塘江和白居易一起来了一趟“春天的旅行”。这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往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教学阶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内容,应该得到后人的铭记于传承。但是在近年来,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古诗词的教学越来越不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重视。

15.论诵读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五

——浅谈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

谌雨 霍山县东溪小学 *** 摘要: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优良品格的重任。诵读法是古诗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进行古诗文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因此,教师应追本溯源,讲求诵读质量和诵读效果,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声音中体会汉字的灵性,体会古诗文独有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诵读;现状;对策

古典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样本,无论在语言、内容、形式、精神情感等方面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代的后人。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的古典诗文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作为直接继承人,我们更应该珍惜与传承,让古诗文这股文化血脉不断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课程标准》中提出积累优秀诗文的要求,并分学段提出积累优秀诗文的量化标准9年共240篇(段),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并分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涉及诗人三十多家。这些诗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由此可见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习古诗词,对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激发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和热爱祖国的情感意义重大。

由于古诗词语言凝练、形式特别,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古诗词本身深奥的含义、优美的韵味很难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学生领悟。加上小学生知识面窄,生活阅历浅,对诗歌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都感到遥远而陌生,所以在学习诗歌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每一首古诗都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加之距离现在时代久远,我们很难界定诗人最初的创作意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见仁见智。《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小学生的生活积淀、审美情趣千差万别,文化底蕴和认识水平有限,但不代表他们的见解就是错误的,我们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做法不仅抑制了学生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而且使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也深受影响。诵读法是诵读教学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自古代蒙学起就被普遍运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它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语感的形成,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诗文诵读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又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古诗教学中重视诵读的作用,有计划地改变了以前程式化的教学方式,采取开放式诵读的教学态度。希望以此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目的。对培养小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

一.自由朗读,感知诗意

诗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主是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读为本”、“以讲助读”,而且对诗歌的学习,更要通过朗读这一主要形式来让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认识。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出自己的感悟。所以,我鼓励学自读自悟,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从而培养他们对诗歌的语感,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慢慢读,细细品。把诗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味,越读越有兴趣,读多了,感悟多了,学生对诗句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三分。不必强让学生说诗意,就以读代译,意会古诗不可言传的语言美。

二.领略诗歌的音乐美

朱光潜《诗论》对中国诗的音乐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声、韵、顿的特点和在诗中的运用,认为声、韵、顿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巧妙运用产生了中国诗,尤其是古诗的音韵与节奏的谐和,形成了强烈的音乐美感。音乐性是诗歌的艺术生命,音乐美是诗歌的文学特质。诗歌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铿镪,平仄的协调、声调的抑扬顿挫。想要深入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就要靠多种形式让学生诵读。或集体放声朗读,如潮水奔腾;或自由低声微吟,如细流涓涓;或一人登台独诵,众人赏听;或男女分队轮读,比赛吟咏。让学生读的根本目的,并不仅是让学生懂得停顿、重音、速度、语调的要领,而是为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效果。如:教学《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诗句时,我是这样引导的:首先,教师示范诗句的读法,学生感悟吟诵的语气。接着,提示注意读的节奏要相同,以显示其对应关系。上联一般要吟诵得低缓一些,下联一般要吟诵得高而平,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所以教师如能经常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朗诵古诗,借此体会古诗的音乐美,这种美的语言就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口语中去,有利于净化和美化学生的语言,增强他们语言的感染力。

三.诵读入境,读中悟情

诵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手段,依靠充分诵读,能使“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以至心领神会,通达“悟”的境界。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只有“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人心悸。可见战争之乱给诗人带来的忧伤是巨大的。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灵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升华和寄托。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诵,将身心完全融入到诗中,读入其“境’,悟其“神”,会其“意”,对诗歌内涵的领悟更加深刻,情感也得到进一步升华,既陶冶了性情,又感染了情操,达到诗人合一的境界。

古诗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学好古诗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让充盈于耳际的诵读声将孩子们带入一个广阔的世界。让我们的学生养成诵读的好习惯,读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傲岸,读出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孤独,读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患,读出林升“西湖歌舞几时休”的愤怒和忧愁,读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细细体味古诗文独有的魅力,诗意地栖居在充满灿烂文明的语文殿堂上。

参考文献:

16.古诗文诵读教学标准 篇十六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的教法,翻译和语法的讲解便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两大支柱。老师只顾“填”,而学生又不是“鸭”,怎能不生厌恶之情?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古诗文支离破碎了,还谈什么去体味挖掘古诗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呢?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为此,我们应该在教古诗文时,在“读”“诵”“背”“延”这四个字上做文章。

一、读

首先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从开头的导读到课文,再到注释,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读。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

2.读准诗文的节奏。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特别是教古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3.读出语气和语势。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文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欲罢不能,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诵

以上的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升华。要朗诵好关键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主要从下面几步下功夫。

1.读作者。我们常说“文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文。体会作者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古诗文及作者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文作好铺垫。了解作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介绍作者的文风。(2)介绍作者的评价。(3)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

在介绍作者时绝忌老师一人包办,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如在教《望天门山》时,先引导学生复习小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有了感性体验后接着板书“李白?豪迈奔放”,再教学《望天门山》。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认识过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诗人、诗歌的感知在不断深化。或先让学生说作者,知道多少就说多少。

2.读文本。这是学习古诗文中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的教法是灵活多样的,我比较喜欢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还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根据注释读懂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作个记号,在小组内提出解决,解决不了的在班上提出,师生一起探讨。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同学分析解决,老师点拨。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面”广,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再由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学生带进作者所营造的意境里,品味古诗文的美。这一步就是为学生创设学习古诗文的情境。古诗文的美,常常表现在它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如散文描述法,配图激趣法,配乐法等,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情怀,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通过各种方法创设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出生动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这样读者与作者的感情就会产生共鸣,水到渠成地感情朗诵课文。

三、背

“诵”过关了,“背”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把握诗的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一定要背诵,并且要当堂背诵。

四、延

指导学生参读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展语文学习时空。古诗文鉴赏虽然重在本身,但不囿于一篇,推及其他,联类比照,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温故而知新,可扩大阅读和拓宽视野,可映衬对比,加深认识,对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17.浅谈幼儿古诗的教学 篇十七

关键词:幼儿教育;古诗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47-0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顾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的诵读。从语言角度来看,古诗在遣词造句中力求体现作品的文学性,讲究平仄、对仗、韵律、节奏,富有音乐美。而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时期能大量记诵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熏陶情怀,启迪智慧。那么怎样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呢?

一、巧用导语

儿童散文诗教学的导入方式有多种多样,但任何一种成功的导入方式,都应该是简洁、生动、准确的,并且可以收到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活动兴趣、帮助儿童明确活动目的的效果。导入环节不是活动的主体,更不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它所占的时间一般较短,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作为整个活动的开始,对儿童来讲,它是参与整个活动过程的认知系统和情感系统的初始启动。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激智、激情、激趣之效,就必须认真考虑导入方式的设计、语言的使用及情感的传递等方面,是否具有趣味性、艺术性以及与所要学习的作品的情感基调是否相一致等因素。例如:在教学散文诗《冬爷爷的胡子》可以这样导入: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爷爷有胡子吗?你爷爷的胡子是怎么样的?你想知道冬爷爷的胡子是什么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有关冬爷爷的胡子的散文诗……这是典型的与儿童作简短谈话的导入方式,整个环节简洁、自然、切题。在相应的天气里组织教学,导入一开始,教师就要非常注意良好情绪、情感氛围的营造。在谈话的过程中,始终以一种轻松优美的语调、语气来进行,并且在轻松的谈话中很自然地施以恰当的教学策略。

二、优选内容

古诗内容丰富多彩,有写景、有抒情、有情景交融、有说理。格式上有五言、七言。根据古诗的特点,对其进行筛选,从短到长,由浅入深,先学五言,逐步过渡到七言,先学绝句,再教律诗,先选些描绘具体形象、叙说具体事件的,后选些抒发情感、表现气氛意境的,让幼儿的学习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选择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内容。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学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詠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吭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作品。

2、选择与季节相符的古诗内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许多古诗是诗人赞美季节特有的景物、景色的。为了能让幼儿在每个季节中加深对景物的印象,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我从幼儿的实际领悟能力入手,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选择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配合教育,如冬季时,梅花开放了,我带幼儿参观梅花在认识梅花的外形特征和了解梅花的品性后,学习古诗《梅花》,再画梅花,使幼儿对冬天特有的景物有深刻的印象。

三、优化朗读

“美文”需要用“美语”来传达,才能让听者感受它的美。作品能否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示范朗诵很重要。由于受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儿童对散文诗的欣赏与创造不能象成人那样直接通过阅读文字轻而易举地来把握,而是要依靠教师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的语言传递来学习。散文诗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帮助和引导儿童去欣赏、创造散文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散文诗本身的理解把握情况,以及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解说水平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效果。儿童散文诗一般以抒情为主,侧重于通过画面内容的描写和气氛的渲染来传递作者的情感,即散文诗的画面深层蕴涵和承载着作者的情怀。如果仅引导儿童单纯去理解散文诗中的语言及其所描绘的画面内容,那么就不能算完全了解了散文诗,或者说仅是一种对散文诗浅层次的解读。只有让儿童去感受、把握散文诗作品中跳荡着的思想感情脉络,才能真正懂得作者要表现的全部。

例如,《夏天》:树叶打着卷儿,小花底着头,……风来了,云来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了!哗!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起来。……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诗人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抒发了在炎热的夏天里生物对风、雨的渴望。作品生动活泼,充满盎然的儿童情趣。在散文诗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切准作品的情感基调,是明快开朗、活泼有趣,还是轻松诙谐、幽默风趣,为教学中情感的准确投入作好准备。在示范朗诵作品时所投入的感情还应是真实充分的,是教师本人在充分理解作品基础上的一种自然流露,而非矫揉造作或随意曲解。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真实充分的投入,是帮助儿童有效地接受散文诗的一种重要方法。散文诗所承载的很多情感信息,往往不是靠教师直接的“告诉”或理性的讲解,而更为主要的是以情激情、以情感人,让儿童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感悟、体会。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如果没有教师真实情感的充分投入,儿童就难以形象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抽象的语言。

上一篇:市委书记抓基层党建下一篇:圣诞节在中国--英语学科研究性学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