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认识体会(精选9篇)
1.科学发展观认识体会 篇一
消协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落实科学发展观体会文章
消协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 落实科学发展观体会文章
日前,通过对党的十七大文件的学习,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更加坚定自觉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我省消保维权事业再创新佳绩。
首先,我学习了温家宝总理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学习了省、市主要领导在“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和发言,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过学习,我认为,温总理的报告高瞻远瞩,要求高、定位准、操作性强,对我省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后我要加强学习,做好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文章,抓好落实,确保既定目标 的实现,为我省消保维权事业再创新佳绩做出新贡献。
其次,面对新的发展时期,站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上,消化理解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对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感到,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更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选择新的标杆,制定新的目标,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做我省消保维权工作的先行者,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理解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思维,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按照现代化沿海城市进行建设布局,做大做强开发区。解放思想必须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是一切工作的动力之源,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与思想解放的程度是成正比的。过去的一年,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之年,是非公经济领域理论不断创新、政策不断落实、环境不断优化的发展之年。在过
去的一年里,全省各级消协组织立足甘肃实际,团结一致、投入中心、开拓创新、把我省的消保维权事业推向高潮。在的3·15期间,甘肃省消协成功的举办了3·15宣传咨询活动、3·15大型文艺晚会、年主题高峰论坛、《消法》知识问卷调查、编辑出版了《3·15维权》专刊等等,为我省开创新的消费维权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在服务“三农”、创建“一会两站”、优化经营环境、动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消费维权……所有这些,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热情支持,广大消费者朋友的积极参与和企业的积极配合,加上各级消协组织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全省各级工商机关、消协组织的领导、朋友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力量。通过学习对照,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确定了发展思路,发展理念。实践证明省消协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方向是准确的。如果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省消协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消费指
南》、《周未315》的出版发行;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全省“一会两站”建设的好势头。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必备的前提。解放思想要“敢”字为先,用新的理念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解放思想要实事求是,要敢想、敢干、会干,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解放思想要注重主客观统一,我们确定的发展思路要从发展实际出发,符合发展的客观要求,共同努力实现。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常规,不因循守旧,克服惰性,坚定信心,战胜自我。
第三,要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走符合我省消费维权实际的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把人的潜力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建设,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省消协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推进各项工作。认真做好总体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目前,省消协通过和各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的密切合作,已在我省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消费维权网络,网络遍布全省城乡,各个角落,使我省消保维权布局进一步优化。今后,省消协还要进一步与各行各业加强联系,要实现我省消保维权网络的无缝隙覆盖,全面提升省消协的公信力,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
第四,要大力弘扬“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精神,形成强大的合力。和谐创造凝聚,凝聚产生力量。只要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当前,已经形成的坚忍不拔精神是我们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法宝,是我们的灵魂。当决策确定后,只有努力坚持,最终实现既定目标,才能证明决策的正确。因此,万众一心,努力拼搏非常重要。同时,我们在决策中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在实施中更需要上下齐
心协力的共同奋斗。“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省消协精神是实现既定目标,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只要坚持和发扬这一精神,就会无往而不胜。当前,全省上下要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强大合力,一个声音、一个目标,加快发展,为民谋福祉。
第五,要营造和维护健康稳定的消费环境,为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创造条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省市领导的要求,从全省消协实际出发,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始终如一,一一贯之。
就当前工作,我们要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加快发展。当前工作要抓好一个“早”字,求真、求实、求快,各部门要尽早进入工作状态,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一是要全面抓紧基层“一会两站”网络的优化,实实在在的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好;二是要抓紧抓好与各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的合作,要敢于求真动硬,对劝渝不改的行业和单位及时予以曝光;
三是要做好霸王条款的点评工作,一点到底;四是要继续加强消费教育、使年主题和《消法》、消费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五是要再接再厉,共同努力,在现有的基础上把我省的消费维权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科学发展观认识体会 篇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而什么叫“发展”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问题。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到近代以前客观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种变化用哲学思维的眼光来看就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进化, 是这个历史进程中一个又一个时代对其前一时代的既继承又扬弃的超越与创新突破。但是这种发展与进化、超越与创新、突破在20世纪中叶之前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种自然、自发的进程。自从近代哲学鲜明地提出发展的范畴并用于概括整个世界从简单向复杂的演变进程的基本特征以来, 越来越多的民族、国家开始重视在本民族、国家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关注社会的发展问题。例如, 二战刚刚结束, 美国哲学会就受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邀请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的自由和生活的发展”问题。[1]
在哲学上鲜明而完整、系统地提炼和阐述发展理念的哲学家应当属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发展就自然界而言是“自己”的运动, 就人类社会而言是世界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对立面的统一”。他们关于外部世界与人类社会发展运动过程的哲学思想首先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欧美各国, 极大的促进了这些国家跨入现代国家的进程。其显著特征就是各国的政府、政党以及众多的社会组织乃至公众个体纷纷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视野, 审视小至地方区域、大至全国变化发展及未来走向——这一趋势从另一角度看也是当代政党政治、公民政治以及现代教育普及化而社会生产力发展、文化进步开明和公民根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意识空前觉醒的一个深刻结果, 是广泛的公民参政、议政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在古代的希腊, 苏格拉底所生活的年代——由伯里克利执政的城邦民主制时期, 政府就被要求必须重视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延续与发展问题。由这一传统积淀的文化特征再与深刻的重商主义及贸易主义的结合导致了西方国家与政府、政党更为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国家或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或整体, 必须重视其整体和各方面的发展问题。之所以如此才有西方哲学率先关注发展问题而生发出发展的哲学范畴、世界观与完整的哲学体系。因此, 我们说黑格尔与马克思的哲学实质上都是关于发展的哲学。
在中国则是二千年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重农主义、轻商主义传统深厚, 历代统治者关注的是政权与社会的稳定, 民间产品交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国际贸易完全由 (国家政府) 官方控制, 把生产看作只是民众个人的事务, 财税制度虽然悠久而经济意识淡薄, 根本谈不上自觉关注社会经济运动变化的状况而关注经济发展问题, 从而强化了中国经济的离散性、自然性与自发性。另一方面, 中国社会文化精英和部分政治精英们虽然十分重视家庭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问题、家庭农业科学技术问题, 但是往往难以从现实生活中发觉社会的客观变化进而推演出社会发展的理论, 相反总是时不时地以复古的陈词滥调去挑剔生活中的新生事物与观念, 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互为表里, 相互强化导致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停滞与固化, 从而使十分富于民族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显得进步性与停滞性、开放性与封闭性、创新性与保守性、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而令今人良莠难辨、取舍难断。
近代中国遭受侵略凌辱的历史, 也是中国家族世袭中央集权制的传统国家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迈向现代国家的历史, 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维观念直至整个广义的文化的现代转变的过程, 上至国家政府、政党, 下至普通民众逐步自觉关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以科学理性的眼光评价现实的矛盾运动和执政党的成败得失。因此, 科学发展观从这个角度看, 是公民参政意识觉醒、议政水平提高而面临的情势而必须正确地给出答案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社会进步发展赋予哲学的一个严肃命题。
二、科学的三重含义与科学观
科学简单地说是知识的总称, 既包括自然科学, 也包含社会科学, 以区别于技术是人的能力与实践方法的概括, 也区别于哲学是关于一般性问题的原则性看法。科学概念在现实生活运用中常常是多义的, 至少包含两种意思。除了作为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总称以外, 往往被引用为形容词, 意思大体为“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绝不仅仅“正确的”这么简单, 它引用的应当是前者。科学概念本身完全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范畴, 能够被称为科学的知识或学科的东西, 不仅在它所研究、反映的对象上必须是客观的, 以及它所应用的方法必须是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统一, 而且在它的功能上必须是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解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20世纪以来科学学、科学哲学以及部分哲学史对科学所做的大量研究对我们理解什么是科学应当说是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 英国著名的哲学史大师L.罗素先生在哲学史中谈论科学的三点简要看法就很耐人寻味:
(一) 确切的知识范围。
在罗素看来, “一切确切的知识都属于科学。”所谓确切的知识, 就是合乎理性的知识, 有事实根据并能由科学方法证明的知识, 否则就不是科学, 而是神学或哲学。这就提醒人们对于一些自我标榜是科学的东西, 无论他们吹得多么悬乎, 还是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 而用科学的逻辑分析手段判断其“理论”或所针对的事物的观点、方法是否就有科学性。
(二)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首先, 罗素以为科学并不具有绝对的权威。他说, 科学的威信“不是统治的威信, 而是理智上的威信”, “它在本质上求理性裁断”, “是一种片段不全的威信”, “只对当时似乎已由科学判明的事情表示意见”, “科学的论断却是在或然性的基础上按尝试的方式提出来的, 随时难免修正。”其次, 罗素认为科学具有“实事求是”的品质, 不作憶断。那种认为只要是科学的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看法以及科学是历久不变的想法, 都应当从“睡梦”当中警醒。
(三) 严谨与猜想统一的方法。
罗素在讲到近代科学家的本色时还特别提到“创立近代科学的那些人有两种不一定并存的长处:作观察时万分耐心, 设假说时有大无畏精神。”这对于当前在体制上鼓励正确的科学心态, 在科学实践中随时保持这样的精神, 运用于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步与发展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完整的科学观至少应当从这三者的统一中去把握。的确, 要把握这三者的统一不是每一个现代人都可能做得到的, 但是能够从这三方面去认识科学, 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科学是什么。具体地说, 作为现代人特别是从事社会管理服务事业的人士尤其是具有一定领导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不仅必须具备相当广泛的科学知识基础, 很重要的是必须持之心恒地怀抱“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始终尊重科学的谦虚态度, 不断学习科学的工作作风。从而, 在实际的工作中, 既能着眼于历史条件考虑问题, 又能着眼于历史来看待自己的职责, 真正做到着眼于现实问题、开创性地去创造历史。
三、科学发展观的由来
所谓发展观, 总的说就是人们对事物运动、变化的总的看法,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观点、体系。就其社会功能来说, 是人们自觉地运用于利用和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和增进人类认识、提高主体素质的意识基础;在政治生活中是全体社会公众要求国家权力机构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必须清晰明确的社会运行理念和面对的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态度, 尤其是执政党必须科学回答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问题, 是关于人及其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提出科学发展观既是回应当代世界众多发展观纷呈局面, 又是反思我国几十年来治理过程中的是非得失, 尤其是一些重大失误的经验教训中逐步明确的基本思路和重要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不仅蕴含着“发展”是客观世界“自己”的运动, 而且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以此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这是人类在社会发展道路上无数次付出巨大的代价与灾难之后痛定思痛的产物, 是人类在社会发展道路上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与飞跃中逐步认清的方向, 也是当代“全球化”、“信息化”发展与人类智慧的结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就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而科学发展观的生成, 正是以上述发展理念的拓展为基础的。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 紧密地围绕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 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以及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 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 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 (包括代际之间关系) 的协调与整合。归纳起来, 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 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现实地说, 科学发展观是为了应对21世纪中国发展面临的“六大严峻挑战”而提出来的: (1) 21世纪中国人口三大高峰 (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 相继来临的压力; (2)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3) 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 (4) 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 (5) 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6) 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
历史地看,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停滞于传统农业社会不仅发展缓慢而且缺乏内生性转向工业社会的社会机制与文化机制, 同时已经面临西方工业社会迅速崛起的外部强烈冲击与强大压力, 在经历一段相对积极吸收借鉴并取得初步发展之后, 又遭遇国际国内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倒退到保守的闭关锁国状态, 从而导致综合国力与现代强国差距更大、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反差甚远,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遭遇制度性强化, 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障碍反而加剧, 人民的基本物质文化需要都难以满足, 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20世末期的国策重心, 在解决“广大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方面发挥强大历史作用。另一方面, 这一作为“基本路线”主体的基本政长期贯彻实施产生的边际效应和惯性效应产生了资源、环境社会建设的弱化, 各种自然、社会与人的问题突出的显现来, 再不及时调整关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基本政策, 政策偏好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偏颇设置导致社会崩溃, 科学展观正是面对这一新的充满各种各方面的严重矛盾, 寄希能够在全方位把握各种各方面的严重矛盾与挑战和新的历机遇和各种国际及国内的有利因素而提出的。
横向的对比, 不单是中国的问题很多, 世界各国的发展问题也很多, 甚至发达国家在近几十年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很多。同时世界各国和众多国际组织都在探讨国家、民族、人类发展问题方面又提出了许多具有十分可借鉴价值的思想成果。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提出的各种发展理论, 如产值增长发展观、增长极限论发展观、综合协调发展观、生态循环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自由选择发展观等理论对我国的发展思路和理念产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在这些各自都包含着或多或少的科学思想内涵的发展理论面前, 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发展实际的发展理论作为指导我们的现实实践的基本理论?自然地, 科学发展观客观地成为了我们的现实选择。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既是我们比较各种发展理论的结果, 更是众多关注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外专家学者长期深入研究中国发展问题的理论成果。
从专门科学发展, 特别是综合科学发展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既是当代众多专门学科向纵深发展和新兴专门学科拓展自然、社会、人文领域, 开阔和深化了人们的科学视野的结果, 更是由当代兴起的各种综合学科如“老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新三论”或“新五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论、耗散结构论以及超循环理论等诸多综合性学科多视角多层次、注重整体研究人、社会与自然从而更加全面而且清晰地指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果。
客观地说, 虽然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于科学发展的成果, 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崭新认识, 但它的理论内涵还应在科学的继续发展和人们对中国社会更加深入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获得的对中国社会既已存在和完全可能产生的各式各样的矛盾的发现与认识中得到丰富、调整与修正。
摘要:发展, 是当今世界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的进程和趋势, 它远远超出了“满足人类生存”这一简单的道德诉求, 也不再是哪一个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自上而下的良心发现。国际社会几十年关注发展问题而形成的众多理论成果及中国社会几十年的曲折前行经验与教训和仍然面临的诸多困境与挑战, 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多元源头与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哲学,文化学,视角
参考文献
3.科学发展观认识体会 篇三
一、有同志认为,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否定或放弃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这种认识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严重曲解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针对我国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等偏颇的纠正。这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以及其他一切方面发展的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目标就很难得到实现。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用事实证明了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有同志把协调发展理解为平均发展,以为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根本要求的提出,是要重新回到平均主
义的老路,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误解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邓小平提出了“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模式。非均衡发展模式在使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不断创出新高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严重的不协调现象,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走向更高的层次,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不协调,这种趋势若长期得不到遏制,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既不是要在分配制度上重返平均主义,更不是在发展模式上搞平均发展,统筹兼顾也不意味着在具体工作中都要平均用力,没有轻重缓急,没有取舍。有的地区发展快一点,有的社会群体发展好一些,这种客观事实不会因统筹协调的发展而重蹈平均主义的覆辙。
三、有同志认为,发展就是增长,增长就是发展。这种简单化认识是不科学的
科学发展观作为变革传统片面发展观而产生的发展观,主张发展的全面性,是辩证的发展观。进入21世纪,面对各种恶性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人类迫切需要反思物本位价值观,调整发展思路,以摆脱发展困境。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理念,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经济的发展不能代替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不只是一种经济现象,而是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全面、综合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均衡与协调,强调社会发展是整体的、综合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科学发展观突破了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这一狭隘的概念,扩大了发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社会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综合的、整体的、协调和谐发展过程,体现了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有的同志片面、机械地理解它,把“以人为本”曲解为“以个人为本”、“以个人利益为本”,这种庸俗的认识是极其错误的
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其主体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它倡导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与作为手段的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前,任何发展都只是手段,只有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并不是要忽视或不重视个人利益,更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而是通过对社会、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合理调整,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共同发展。
五、有同志认为,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不能再突出强调政绩观了,有无政绩已经无所谓了。这种认识是对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绩观的错误理解。转变政绩观不是不强调政绩,而是要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
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主观原因及机制、制度上的客观原因,使得一些干部在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方面出现了偏差和误区,甚至出现了严重问题。这些干部本意也想发展,但缺乏科学发展观,缺乏全面协调的科学方法,一方面抓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出现了环境污染;一手抓物质文明,另一手忽视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甚至以牺牲精神文明、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本地经济指标的一时增长。有的领导干部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高耸的建筑,宽广的马路,漂亮的广场,一眼望不到边的绿地,这些似乎构成了某些官员“城市建设政绩图”。正是由于这些偏颇的“政绩观”作祟,在党中央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政绩观时,就有一部分领导干部感觉不适应,甚至发出了“难道这些不是政绩”的疑问。
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决反对和克服错误的政绩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应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显绩”与“隐绩”的辩证统一,符合客观实际需要,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正确的政绩观是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辩证统一,经得起实践检验、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检验,具有科学的真实性和标准的实在性;正确的政绩观是开拓创新与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辩证统一,顺应了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体现了开拓性、创造性和客观规律性。在当代中国,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坚持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地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六、目前一些领导干部不管是什么样的会议,不管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开口闭口“科学发展”。好像不讲“科学发展观”,就不是好干部;不说“科学发展”,就不是抓工作;不提“以人为本”,就不是一心为民。而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求甚解,思想上并没有真正接受,实践上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种把科学发展观口号化的倾向,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思路,首先是理念、思维层面的东西,但科学发展观又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还应该变为政策、制度与实践。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说、要讲,更重要的是要做、要落实。过去,我们有许多好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就是因为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如果只是嘴上喊,不在实际工作中抓落实,就会出现说与做“两张皮”的现象,再好的政策也失去价值。要实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就要走出把科学发展观当成口号、套话运用的误区,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人们的实践行动中。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实践,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中,而是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实际,改变传统发展模式的政策,通过卓有成效的制度安排,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新的发展过程之中。
总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全面理解、辩证认识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与总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摒弃传统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在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否则,就难免片面理解和断章取义,从而犯主观主义、实用主义、教条主义和走极端等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错误。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4.科学发展观认识体会 篇四
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的群体,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不仅不是我们过去习惯上理解的经济发展,甚至也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而有比这些丰富得多的内容。例如,它包括人的发展,因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所有发展的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实现路径毫无疑问应该是“科学”的。判断是否科学的标准就是它是不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是不是节约的、安全的、清洁的,是不是统筹的、兼顾的、和谐的,等等。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发展观,有助于我们判别什么是不科学的发展观,也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理解中央出台的政策措施进而防止工作中的片面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那么什么是“以人为本”呢?通常的解释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种解释自然是有道理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有这样的论述。但我个人认为,只有这种解释还是不够深入的。要全面准确理解“以人为本”,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其中的“人”。有专家曾经就此作过一些分析:从横向上理解,以人为本的“人”,不是一部分人而是绝大多数人,发展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而不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从纵向上理解,以人为本的“人”不只是当代人,还包括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做到,今天的发展不妨碍后代人的发展;从需求上理解,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只有单方面需求的人,而是有多面需求的人,这就意味着发展不应当只强调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我认为他的分析是独到的、精辟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但我认为,他对以人为本的“人”的分析,可能仍有未尽之处。比如,从人的差异性上来理解,“人”的成长环境和背景不一样,物质文化基础不尽相同,能力与追求各异,我们应该承认、尊重作为个体的“人”的差异,增强人文精神和包容、宽容意识;从人群划分上理解,“人”有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的利益诉求不尽一致甚至会相互矛盾,现阶段我们尤其要特别重视和强调维护弱势群体的权益。总而言之,只有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人”,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其深刻、丰富的内涵,才能真正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如何做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胡绵涛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就是要心里时刻装着人民大众,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完善自我,摈弃自我中心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做到待人热心、办事热情、廉洁高效、勤政务实、依法依规、科学规范。
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社会”纲领要求高校发展也必须建立在和谐发展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和谐高校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和谐,即高校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和谐。它们之间的正确关系应该是:教师是高校的主导,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来培养学生;学生是体现高校文化功能的承载者,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管理人员介于教师和学生之间起桥梁作用,把学生和其他社会信息反馈给教师以促进教学。实现高校内部人的和谐要求管理人员应该以完成教学和科研为目标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第二,教与学的和谐,即实现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其中因该考虑的因素有:基础教育不能以市场为主导,必须强调国家的宏观教育规划;可以有条件的引进市场评价因素来促进教学活动,如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学生的实践能力等;第三,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和谐。联系高校和学生之间的主线是教育,因此,有助于完成教育功能是处理两者关系的主导思想。
科学的发展观在教育事业中体现为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成长机制。促进学生、老师、学校及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源自教育资源的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无疑是最根本、最重要、最具决定作用的资源。所以,要把教育纳入科学的现代发展体系,教师这种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就是最关键的突破口。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要求下,教师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对传统教育观下的“教书匠”要辩证反思,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5.科学发展观认识体会 篇五
一.前言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以何种观念统领将关系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决策。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纲领,也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纲领。
为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程度,特进行此次社会实践调查。二.调查内容:当代大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三.调查者姓名:长沙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10-03班
四.调查时间、地点:2011年11月22日,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 五.调查方式:问卷调查(网络及纸质、问卷见后附)六.调查对象:随机抽取 七.调查结果及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答卷200份整
第一题:你知道科学发展观么?这道题选择A.有很深的了解的占17%,选择B.一般了解的占41%,选择C.不太了解的占38%,选择D.完全不了解的占4%。
第二题:党中央在十七大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核心,请问你了解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内涵及要求么?这道题选择A.非常了解的占12%,选择B.比较了解的占36%,选择C.不太了解的占44%,选择D.完全不了解的占8%。
第三题:你认为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原因是什么?这道题选择A.适应时代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占27%,选择B.实现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占18%,选择C.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占32%,选择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占23%。
第四题:你觉得学习科学发展观对你的帮助大么?这道题选择 A.很大帮助的占29%,选择B.一般的占51%,选择C.没有帮助的占20%。
第五题:你觉得在你身边的实施的政策符合科学发展观么?这道题选择A.符合的占34%,选择B.不符合的占15%,选择C.不知道的占51%。
第六题:各高校及学生团体也在积极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你对这些单位所做的工作满意么?这道题选择 A.很满意的占18%,选择B.基本满意的占34%,选择C.不太满意的占36%,选择D.很不满意的占12%。
第七题:你了解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渠道是?这道题选择A.纸质媒体的占21%,选择B.电视报道的占45%,选择C.网络信息的占71%,选择D.专题报告的占12%,选择E.其他的占10%。
第八题:你认为当前应重点解决哪些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这道题选择A.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占24%,选择B.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占37%,选择C.环境污染的占26%,选择D.体制制度的占33%,选择E.人民生活水平的占28%,选择F.其他的占13%。
第九题:你认为我国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这道题选择A.加快经济发展的占20%,选择B.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的占41%,选择C.解决社会民生问题的占38%,选择D.解放思想加速创新的占29%,选择E.加大教育投入的占27%,选择F.其他的占8%。
第十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你喜欢的学习形式有哪些?这道题选择A.专题辅导的占14%,选择B.交流座谈的占13%,选择C.参观考察的占26%,选择D.网络在线的占59%,选择E.视频图片的占53%,选择F.其他的占14%。八.调查体会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要有意识的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存在欠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们应该看到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各要素,是统一的整体,任何要素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的,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基于此。并且,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就使得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适时且必要。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
当代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发展观,并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实现自身和社会共同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6.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思考认识体会 篇六
(一)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
总书记反复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以绿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把生态保护修复与农牧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既落实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又体现我区农牧业优势和高质量发展方向。培育更多绿色发展的生态乡镇苏木、嘎查村,是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二)实现绿色发展关键在知行合一。
X镇发展经济林产业的实践启示我们,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既要牢固树立更要全力践行“两山理论”。发展绿色产业需要较长的过程,要打破粗放经营方式下的既得利益格局,更面临各种困难和风险。要取得绿色发展成绩,必须要把道理和干事紧紧结合,善作善成。既要有想干事的忠诚和激情,又要有干成事的担当和本领;既要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又要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维新能力;既要有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谋产业”的智本领,更要有坚定不移“抓落实”的硬本事。
(三)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农牧业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要以现代产业理念谋划产业兴旺。X镇发展经济林产业走出了“种得好”第一步。而要实现“卖得好”,实现“绿色银行”的经济效益,更要不断增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本领。不仅要提高以绿色技术防控病虫害等自然风险的能力,更要提高防控行业管理、市场风险的能力。7.科学发展观认识体会 篇七
一以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师生
西藏昌都地区第一高级中学的办学理念是“落实德育首位, 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以常规管理为核心, 电化教学为支点, 努力将学校打造成高原信息化第一校, 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爱国、守纪、乐学、阳光, 具有现代视野的全面发展的学生”。特别是在西藏, 培养出的学生如果不爱国, 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不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不维护祖国统一, 那怎么能说教育是成功的呢?所以提出了“落实德育首位”和“爱国”的办学理念。在现代教育起步较晚的地区搞民族教育, 教师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用陈旧的方法教学, 怎么能实现教育目标?学生不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仅仅靠学校的几年教育, 怎么能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所以提出了“乐学”的办学理念。总之, 现在的办学理念就是科学发展观在我校实践的具体阐述。
二以教书为中心, 实现育人与教书全面进步
目前, 教育领域存在一个误区:只管业务, 不问政治;只谈教书, 不讲育人。德才兼备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 “德”就是要坚持育人, 加强德育。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是其他工作无可替代的。实践证明: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教学质量就能提高;反之, 教学质量必然下降。“落实德育首位”“始终以常规管理为核心”的理念就是要实现育人与教书的全面进步。
三统筹规模与质量、常规与特色、农牧区学生与城区学生的和谐发展
1. 统筹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
规模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规模的质量不叫发展, 没有质量的规模也不叫发展。规模上不去, 就意味着受教育的学生数量少;质量上不去, 就意味着学生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教育, 应选派骨干教师到农牧区宣传党的教育方针。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始终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常规工作, 以实现规模和质量协调发展。
2. 统筹常规与特色协调发展
校”的理念。常规工作坚持狠抓不懈, 特色工作坚持不断创新。常规工作, 管理者容易放松, 导致常规不正规, 因而学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总结常规工作经验, 出台常规管理办法, 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常规概念, 如教务常规五环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考试;教科常规四活动—以老带新、教研活动、老教师示范课、新教师汇报课;政教常规四坚持——坚持法制讲座、坚持谈心制度、坚持家访不间断、坚持教师承包寝室。这些做法已深入人心, 不用天天强调, 自然有人负责。
特色工作无止境, 要敢为人先。经过实践证明的确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应该长期坚持, 实现特色常规化的转变。我校的特色工作主要表现在电化教学方面, 主要任务是开展培训, 推广先进技术, 拓展运用领域, 创新利用形式, 惠及全体学生。
3. 统筹农牧区学生与城区学生协调发展
我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各县农牧区和昌都镇城区, 要充分认识农牧区学生和城区学生的差别, 深入分析他们的学习特征和基础, 是开展因材施教的前提。农牧区学生汉语表达能力稍差, 基础较弱, 视野不开阔, 但学习态度端正, 勇于拼搏, 注重感情。教育可以方法为主, 以情动人, 教育目标要定低一些, 以基础题为主。城区学生则与之相反, 可以知识为主, 以理服人, 教育目标要稍高一些, 以中档题为主。只有认清他们的特征, 确定合适的目标, 运用不同的方法, 才能促进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
四促进师生与自然和谐、教师与学生和谐, 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促进师生与自然和谐、教师与学生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要条件之一。我校实行了教师承包寝室制度, 教师深入住校生中了解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心理情绪和学习成绩等, 学生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情感态度等。这样有利于师生沟通, 促进教学相长, 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只有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才能进一步推动实践并促进教育教学发展。
摘要: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表现与实践,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学校工作中来, 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学校中实践科学发展观, 就是要以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师生;要以教书为中心, 实现育人与教书全面进步;要统筹规模与质量、常规与特色、农牧区学生与城区学生的和谐发展;要促进师生与自然和谐、教师与学生和谐, 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表现,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
8.科学发展观认识体会 篇八
一、每一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都提高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我们党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我认为,55年来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或实现了4次认识上的飞跃。每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和深化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一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60年代初,我们认识到现代化建设不仅是发展工业,而是要实现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认识到当时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吃穿用”问题,开始探索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新中国即将成立时,毛泽东同志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就指出,“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对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党当时认为,最主要是尽快发展工业,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毛泽东一直认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将主要依靠工业的发展。“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实施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特别强调发展重工业。1952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若干问题的指示》。这个文件指出,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建设的重点,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特别是地质勘探、设计和施工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此后开始的“一五”计划就是围绕以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为代表的工业建设展开的。当时其他各项工作,包括农村合作化、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流通体制的改造,都是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这个认识受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当时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受到我们当时对现代化规律认识水平的影响。这种战略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经济结构失调,发展陷入困难的局面。
在总结“一五”计划和“大跃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出现了第一次飞跃。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1956年提出社会主义时期我国的主要矛盾是解决落后的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将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在总结“一五”、“二五”计划的基础上提出“三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吃穿用”问题,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虽然国际环境的变化,迫使“三五”计划的重点进行了调整,但是这个思想反映了我们当时对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怎么发展”方面,毛泽东提出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义,强调发展商品生产、尊重价值规律和做好综合平衡。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量力而行,处理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就是要处理好农业和工业的关系问题。1959年庐山会议前期,在纠正“大跃进”的弯路时,毛泽东提出要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好国民经济计划。他说“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现在强调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1959年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实现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而不仅仅是工业现代化。这次认识上的飞跃,对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们认识到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是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认识到在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要不断调整结构,认识到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动力。
“文化大革命”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10多年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干扰。这个时期国民经济在困难的局面中取得一批重要成就。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和人口压力下,于1973年开始加强环境治理工作,并且大范围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但是文革期间,错误地批判“唯生产力论”,批判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遭到巨大损失,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错误地提出“读书越多越反动”,批判“学术权威”,使科技教育停滞,人才出现断档,拉大了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
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出现第二次飞跃。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突出强调了发展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生产的发展应同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结合。1980年邓小平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决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1981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研究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时明确提出“从一切为人民的思想出发,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1981年到2000年期间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是,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收入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些认识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
在“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上,提出要真正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了,在探索这条新路子方面,邓小平提出通过改革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带动大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出要调整经济布局,先发展经济基础比较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到2000年经济实力增强时再发展西部地区。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滞后带来的问题,提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快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加强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加强精神文明。正是在这些认识的推动下,从1980年研究“六五”计划时,科技、教育、人口、就业、福利等社会事业成为中长期计划的重要内容。原来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计划。这次认识上的飞跃,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极大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还在80年代末基本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
第三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认识到应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很大的成绩,也经历了一些曲折。在推进价格改革中,1988年下半年出现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经济秩序混乱,并在一段时间造成社会不稳定。针对这一情况,1989年中央决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在治理整顿取得成效,国民经济进入稳定增长后不久,199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再次出现“过热”,产业结构不平衡,农业和基础产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外汇紧缺、大量银行贷款成为坏帐、死帐。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开始突出。面对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中央提出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宏观调控。经过几年的努力,宏观调控取得成效,于1996年实现“软着陆”。
在总结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形成第三次飞跃。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坚持了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小康”目标,并且在进一步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起来的同时,更加强调共同富裕,提出要努力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扶持贫困地区发展提到工作日程。1993年提出用7年时间,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在“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上,针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波动和由此造成的严重问题,我们党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量力而行,搞好综合平衡,“走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提出在努力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同时,要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逐步实现现代化。提出要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此后,又提出要实现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党开始改变“几年上一个台阶”,快速增长和大幅度调整交替进行,波动较大的增长模式,追求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开始统筹考虑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社会承受度之间的关系。将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次。这次认识上的飞跃,为改革和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在20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如期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目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
第四次认识上的飞跃,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统筹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各地区、国内外发展,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
20世纪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建立起来,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我国的管理体制、思想观念带来强烈的冲击。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后,需求发生变化,不仅要求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还追求更加繁荣的精神生活、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已经变化的发展环境和已经升级的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迫切需求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来解决好新的历史阶段遇到的问题,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顺利的发展。
正是在解决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实践中,我们党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第四次飞跃。这次认识飞跃的重要特征是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写入党的文件中,成为全党的共识。
在“为什么发展”这个问题上,我们党适时提出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20世纪头20年发展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怎么发展”这个问题上,提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二、历史上认识的四次飞跃对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新中国历史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历程表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实践不断丰富的过程。只有实践的丰富,才有认识的深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我们的认识只能达到当时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不可能回答实践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形成没有实践基础的认识和观念。而每一次认识上的飞跃,都丰富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对此后的发展产生深刻和长远的影响。总结历史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历程,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可以得出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富民强国,是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体现。但是,人民群众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和变化的。每个发展时期人民群众需求的变化和提高,决定了每个时期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任务。例如,在50年代和60年代,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要解决基本生活需要。90年代,在人民群众基本解决温饱以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主义民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变得逐步强烈。我们只有不断调整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才能不断解决好“为什么发展”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变化的需求,才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二)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特别是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每一次认识飞跃的共同特点。
但是每一次认识上的飞跃都是在纠正违反客观规律的教训中实现的。这一情况表明,有些方面,虽然我们理论上早就认识到,但是,从认识上的提高到实际工作的转变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例如统筹兼顾、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社会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虽然早在一二十年以前,甚至二三十年以前就提出,但是至今还没有真正做好。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绝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推进的长期过程。
(三)每一次认识的飞跃都是在总结上一阶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上一阶段出现的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都是“好心”做事,但违反客观规律。例如,“大跃进”的本意是争取发展得快些,尽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违反了客观规律,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1998年的价格改革“闯关”,也是想尽快完成改革的任务,促进经济更快发展。但是没有充分考虑社会承受力,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历史经验表明,落实科学发展观,也要尊重发展规律,坚持量力而行,注意统筹兼顾,避免政策措施的力度超过经济社会可承受的限度。
(四)重要的是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和机制。
9.科学发展观体会文章 篇九
赵 军 峰
近年来,我们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紧紧抓住用先进理念建连育人这个根本,积极探索学习创新理论的有效路子,有力推动了理论武装的不断深入和部队建设的发展进步,通过进一步学习科学发展观,我认为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建连育人就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一、要解决好基层“学什么”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内容博大精深,而基层官兵学习时间相对较少、认知能力有限,我们应当认真贯彻要精要管用原则,抓住理论上最基本的、官兵最关注的、实践中最需要的,科学确定学习内容,使大家“吃得了、能消化”。首先要掌握基本观点、掌握基本精神。2003年10月,胡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后,我们根据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的内容组织官兵跟踪学习。但实践中发现,这样零打碎敲地学,效果不理想。下一步要帮助官兵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每当胡主席有新观点、新论断提出,及时梳理要点供部队学习,根据基层学理论需要,要反复研读十六大以来胡主席200余篇重要讲话,对过去梳理的要点进行充实完善,通过“四上四下”征求意见,对重要论述编册,使基层学习科学发展观既有通俗易懂的宣讲材料,又有原汁原味的精辟论述。其次是要学为己用、突出重点。为增强学习针对性有效性,我们要在抓好基本观点全面学习的同时,注重把与部队建设联系紧密、理解上容易产生偏差、官兵普遍关注的内容突出出来。紧贴部队建设和官兵履职尽责、立身做人需要,重点学习领会好关于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促进和实现官兵全面发展,武警部队“两个成为”和崇高使命职责等重要观点。针对8、9月份训练任务重的实际,从引导官兵准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入手,使大家认识到部队讲以人为本必须符合武装集团的特殊性,坚持关爱官兵与从严治训相统一,努力锻造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激发大家投身军事训练热情。再次是要注重方法、学懂弄通。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涉及哲学、管理、科技等许多方面内容,其中还有不少新学科、新知识,要真正学明白,需要拓宽知识面。我们要注意根据不同层次人员学习要求,适当安排辅助内容,要在帮助大家
学深悟透基本观点起好积极作用。
二、解决好基层“怎么学”的问题。
通过“谈家乡变迁、说驻地变化”,列摆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使官兵从身边活生生的事例中,拉近与科学发展观的感情。使官兵们感受到我们是科学发展观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家庭带来深刻变化的见证者,也是这一科学理论的直接受益者。目前,一些同志存在的科学发展观“是管经济社会的,与部队关系不大”、“是领导机关的事,与基层关系不大”、“是指导单位建设的,与个人成长进步关系不大”等模糊认识,组织广泛开展讨论活动,畅谈部队信息化建设新发展、武器装备新改善、基础设施新变化、官兵待遇新提高,让用党的创新理论引领人生、岗位建功成才的身边典型现身说法,使大家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治党治国治军的大理论,也是成人成才的指南针。一是要运用形象生动的形式载体,使科学发展观学习“活”起来。要把理论学习搞得生动活泼,就要注意把深奥的浅显化、抽象的形象化、枯燥的生动化。开展主题演讲、知识竞赛、诗文创作,进行词语接龙、灯谜游艺等活动,使官兵在寓教于乐中加深理解;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和“人与自然”录像,举办科学发展观影视周,剖析正反事例,实地参观等形式,使官兵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升华感性认识。二是要让基层官兵唱主角,使学习科学发展观兴趣“浓”起来。注重发挥广大官兵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热情,浓厚学习氛围。发动文化基础好、理解能力强的官兵组成理论攻关小组,围绕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查资料、找事例、答疑惑,培养一批理论学习明白,发挥理论骨干的“酵母”作用。把一人的认识变成大家的共识、把一人的收获变成共同的财富,三、解决好基层“如何用”的问题。
我认为,基层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基点要放在落实《纲要》推动基层全面建设和促进官兵全面发展上,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连育人。一是着力增强党支部、一线带兵人按纲科学抓建能力。坚决杜绝针一讲抓特色就搞单打一、一讲防事故就消极保安全、一讲严格训练就层层加码、一讲从严治警就把战士卡住管死等痼疾顽症,引导大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武器,要以《纲要》为标准,辨是非、论得失、转观念、理思路,强化干部骨干科学抓建、按纲抓建的意识。二是着力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结合分析“四个深刻”给政治可靠带来的新考验,履行新使命对素质本领提出的新要求,反复领会胡主席关于提高“四个素质”的重要论述,开展“为什么育才、什么是成才、怎样能成才”讨论,引导大家认清练本领就要把岗位当平台、把实践当途径,强素质首先要在政治坚定、提高打赢能力上见成效。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育人成才的新气象。
总之,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军委和总部首长重要指示,进一步研究“求深入、见实效”的具体措施,坚持不懈地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往深里抓、往实里抓,激励连队官兵以高标准实现“两个确保”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按条令管理按纲要抓建是部队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通信科 李培献
胡锦涛主席曾经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这段论述揭示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组成部分,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可偏废。结合胡锦涛主席的重要论述,我师党委又提出了以“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无道理”为主的“三点共识”,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师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指南,全师官兵在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必须紧紧围绕师党委提出的“三点共识”展开,结合本职工作和岗位依据条令条例和基层建设纲要,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才能打牢部队基础,在稳定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完成任务中有作为。
一、师、团机关要按条令条例和基层建设纲要,抓好自身建设,为基层作表率,把科学发展观求是化
目前,部队普遍存在不按条令管理,不按纲要抓建,而按所谓的“条令细化”、“纲要具体化”的“规定”、“制度”抓部队建设的“本土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基层战士、干部外出由机关批,各类规章制度的落实由机关抓,机关制定的有关计划措施只管当前不管长远等,结果是部队建设年年打基础,年年重新来,事故案件防不胜防。所以师、团机关在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要依据条令条例办事,不搞“土政策”。纵观我们制定的有些规定和制度许多是违背条令条例的,因为条令条例是部队建设的基础,有关章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原则性与灵活性科学的结合,是全军部队遵循的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把“条令条例”“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细化”,因为细化的“条令条例”将使其原有的功能“萎缩”。这就好像篮球一样,你可以结合实际改变它的外观,但不能“细化”它的内部结构,不然经过“细化”的篮球它将失去弹性将不会再成为篮球。二是按照机关建设的有关规定抓好自身建设,下发的命令、指示符合部队实际。机关是部队的“大脑”,所有指令都由其发出,所以师、团机关首先必须要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自觉的贯穿于工作当中,提出的建议和制定的有关计划才能符合首长意图和基层实际。三是要学透理解基层建设纲要内容,全面提高指导部队抓建能力。基层建设纲要是部队建设的指南和标准,离开了它部队建设无从谈起,八项经常性工作是部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师、团机关抓部队建设必须以此为依据,不能别出心裁。
二、基层党委(支部)要按条令条例和基层建设纲要,统筹协调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注重长远打基础,把科学发展观具体化
基层党委(支部)是部队建设的核心和基础,离开了基层,部队将不复存在,上级机关的所有指令最终落实的末端是基层。目前基层党支部普遍存在工作创新意识不强、统筹协调不够、标准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师、团机关收缴基层“权力”,导致基层党委(支部)权威性降低,工作难开展的原因,也有基层党委(支部)不主动作为、不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的原因。所以基层党委(支部)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与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内涵非常丰富,基层党委(支部)不能照搬师、团机关的模式学习落实,只能参考。要把基层党委(支部)建设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逐一和科学发展观进行对照,形成自己的东西来指导本单位建设。二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与主动创新工作结合起来。基层党委(支部)只有主动创新的展开工作,才能不受上级机关的文电制约。因为基层党委(支部)在正确领会上级机关意图主动创新有成效的展开工作本身就是落实上级命令指示的举措,所以上级机关也就没有必要再下电文进行督促落实。三是要把科学发展观与敢于较真碰硬结合起来。回顾基层事故案件,无一不是不按条令条例、基层建设纲要和有关规章制度办事引起的,但这当中也有上级机关插手基层党委(支部)具体事务多、上级不放心下级不尽心的原因,但是部分基层党委(支部)在涉及官兵自身利益和敏感问题上总是以上级机关打过招呼,我们不好办为借口,以个人的好恶来处理这些事务,不坚持原则、不按章办事、好人思想盛行导致基层党委(支部)权威下降,各项工作无法真正落实,为基层建设埋下安全隐患。所以只有坚持原则,敢于和歪风邪气做斗争,才能把“全面发展“的理念和党委(支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分队干部要按条令条例和基层建设纲要,提高自身素质,把科学发展观经常化
分队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离开了分队干部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能是“空中楼阁”,分队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决定着分队用科学发展观提高自身建设能力的效果。一是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分队干部不按条令条例和基层建设纲要抓建的问题。目前的分队干部由于受市场经济和部队内部个别不良现象的影响,平时不注重条令条例和基层建设纲要的学习,抓部队管理和建设更多的是依靠上级的规定和规章制度,时间久了,正常的东西不正常了,不正常的东西正常了。如士兵的请销假制度,本该是分队干部管的事,结果依据“规章制度”由上级管,分队干部批假时不把关,认为反正由上级批与我无关,结果出事以后,相互埋怨,形成恶性循环。二是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分队干部是非界线不清的问题。个别分队干部认为目前这种环境办什么事都需要钱,都需要有靠山,结果时间久了,导致自己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工作心、责任心下降,把心思放在了找关系、拉关系上,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当看到别人提升时,首先想到是这个干部是不是有关系?给谁送礼了?所以要通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分队干部充分认识到只有自己的能力素质适应了信息化条件下武警部队的建设需要才能有作为;只有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创新工作,才能有地位;只有是非观念清楚自己才有发展。三是要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分队干部工作不主动的问题。部队的建设离不开分队干部,分队干部是部队建设中最辛苦的群体。但是,就目前部队安全事故防不胜防的问题来看,主要是分队干部工作不主动所造成。分析原因由上级布置任务时没有充分考虑分队干部的承受能力的因素,也有分队干部工作统筹协调能力不够以及主动性不够的原因。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干部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干部成长进步的要求,所以分队干部要摈弃上级叫我干啥就干啥,让怎么干就怎么干的陈旧观念,要把落实上级的命令指示和工作的主动创新、具有前瞻性有机结合起来,主动学习有关科学知识、管理知识、军事知识全面提高理论素养;把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军事工作、政治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应变能力;深刻理解以人为本与条令条例、基层建设纲要、各种法规的关系,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部队的方方面面,为部队的全面建设献计献策,在以细求实中打基础,在以细求稳中谋发展。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部队信息化建设
通信科
军队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搞好这项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着手,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科学理性的分析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成效,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理清思路、创新机制,确保信息化建设整体稳步推进,全面持续发展。
一、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念统领抓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领会思想内涵,提高指导信息化建设的理论水平。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发展,只有在信息化建设中不断转变思维方式,确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才能减少信息化建设中的片面性和盲目性。一是树立统揽全局的思想,确保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整体进步。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由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在这个系统中,任何要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和制约的有机整体,如同人的手指有硬有软,捏合不紧就握不成拳头的道理一样,信息化建设中哪一个环节、哪一个部位薄弱,都会影响整体效益,只有树立统揽全局的思想,善于把握全局,注重整体筹划,防止顾此失彼、以偏概全,才能确保部队信息化建设各个层次、各种要素、各项工作相得益彰、全面发展。二是树立同步发展的思想,确保信息化建设统筹兼顾、健康发展。在信息化建设中贯彻落实全面发展的思想,就是要进一步优化内部结构,按照统筹协调的方法加强系统建设,通过网络把主要系统综合集成起来,使各要素之间形成系统配套、同步发展的网络体系,避免和纠正条块分割、各自为战而导致出现的重复开发、互不兼容的现象。三是树立整体建设的思想,确保信息化建设相互促进、全面发展。辨证地分析当前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规律,从现状和实际出发,满足“一体化”训练、作战的任务需求,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立符合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把信息化建设纳入部队建设的整体建设中,渗透到各个领域,通过整体规划、综合建设,充分发挥各分系统的作用,避免建设的短期性和单一性,确保部队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各种要素、各项工作相得益彰、全面发展。
(二)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创新能力。实现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适应“一体化”训练、作战任务的发展形势,必须深化理论研究,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念增强指导的科学性。首先,要用先进的科学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尽可能多地掌握信息化知识,只有懂行,作决策、拿主意才不至于盲目,也不会短视,“问渠哪得清如许,未有源头活水来”,只要头脑中有“源头活水”,才能开阔视野、推陈出新。其次,多向专家咨询,多请专家论证,虽然,我们对信息化建设有所了解,但对建设中的困难、发展前景、整体效益可能估计不足,所以应尽可能地请专家进行论证,综合各个方面的建议,创新思维、全面衡量、综合取舍,增强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含金量。再次,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目前,信息化建设只是起步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部队信息化建设模式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研究探索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未来发展前景,结合实际,创新思维,增强指导信息化建设的能力。
(三)把握发展思路,提高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决策能力。信息化建设中,指导、决策能力的高低至关重要,做出的决策符不符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规律,决定着全面提高信息化建设整体质量的好坏。一要切实掌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动态,把决策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建立在对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当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研究的新情况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决策难度越来越大,因此,通过大量而富有成效的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地主信息产品的最新成果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动向、技术手段、组网模式等,使部队信息化建设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防止出现系统建成了、组网模式落后了、设备淘汰了的现象发生。二要广泛听取广大官兵的意见,把决策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建立在集体智慧之上。要深入基层了解掌握官兵对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把官兵当前需要的,符合各级实际的情况摸实,并通过各种渠道,实现首长和基层官兵的“双通”对话,发挥广大官兵的聪明才智,把有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建议综合起来,以增强决策的针对性。三要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把决策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建立在当前需要的基础上。当前部队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作风,这是信息化建设全面发展的基础,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目前部队信息化总体建设情况和实际应用水平作为决策的依据,增强决策的实效性,带动和影响信息化建设效率的全面提高。
二、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构建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按照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立足长远建设,统筹规划好建设发展中的各类矛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的具体要求搞好顶层设计,把信息化建设中的总体发展规划论证清、设计好,把系统应用软件、信息网络及基础设施技术指标等,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使信息资源平台紧密衔接、配置合理,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指导顶层设计。一要树立创新意识,把当前建设目标与长远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创新的思维分析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最终确立与信息化发展方向相符合的方案目标,从而使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二要树立前沿意识,辩证地分析当前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规律,从现状和实际出发,瞄着“一体化”训练、作战发展的目标,引进最新的信息化训练、作战理念,结合先进、实用的信息化技术制定符合部队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案,力戒滞后的建设思想。三要树立责任意识,抱着为部队信息化事业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制定好信息化建设的各类方案,不图出名挂号,以平常心对待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既要注重在自己在任出政绩,又要注重为后任打好基础,力戒形式主义。
(二)用承前启后的思想规划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中要坚持“三步走”的目标,把当前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过程,规划好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使顶层设计既符合当前实际,又着眼未来建设,谋求长远发展,确保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连续性,克服“立杆见影”的急功近利思想,处理好抓长远规划与当前使用建设的关系,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逐步打牢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基础。一要着眼目标任务,目前,部队实现“指挥控制实时化、机关办公自动化、教育训练网络化、勤务管理可视化”的目标,信息化建设是关键,所以必须把信息化建设和目标任务有机的结合起来。二要着眼长远建设,部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果中间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必将会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度和建设质量,因此,要着眼实现当前发展目标,为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要着眼建设实效,普遍了解和掌握目前部队信息化总体建设情况和实际应用水平后,信息化建设的设计规划要注重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军事应用效益,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带动和影响信息化建设效率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用稳步推进的观念谋划顶层设计。要使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项工作都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要不断完善方案内容,通过部队官兵使用信息化终端来检验信息化建设方案是否符合实际(战)要求,通过实践应用来不断完善和改进,做到实践-完善-再实践-再完善;二要集思广益,听取部队官兵对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批评或建议,善于发挥广大官兵的聪明才智,为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方案内容,使信息化建设集结广泛性、先进性于一身;三要注重拓展,做到既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当前效益,又要注重为信息化建设的升级、拓展留有余地。
三、坚持用以人为本的观念健全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
(一)牢固确立信息主导,人才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和建设水平。在信息化建设中,人才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一要确立人才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不断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新鲜“血液”,保持信息化建设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延续性,如果人才不能物尽其用,即使购买到最先进的设备,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要创造官兵学习信息化知识的成才环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路子,激励官兵学习信息化知识、应用信息化技能,通过信息网络增强官兵处理信息化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让广大官兵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真接受益者;三要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把人才的培养教育当作信息化建设的重点,用信息化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官兵头脑,充分尊重和发挥广大官兵的创新精神,使官兵成为创新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二)健全人才选拔培养、引进任用机制。一要注重人才的选拔机制,注重建立良好的选拔机制,挖掘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对科技素质高、能力水平强的信息化人才,要大胆优先使用,充分发挥其应有潜能,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代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二要全面衡量,注重发展,在信息人才的选拔任用上,不能只看重文化知识,更要看重过硬的思想作风,不能只看高学历,更应看重他们运用信息化知识的能力,全方位的考察人才的能力水平,全面衡量人才的能力素质和发展后劲,真正让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三要引进竞争机制,不断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注重营造健康向上的竞争氛围,让人才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其责任感、紧迫感和成就感,真正形成一个比实力、比贡献,优胜劣汰、优中选优、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引进人才时,要注重瞄准军事通信、指挥控制、电子对抗、网络应用、软件编程等与军事斗争息息相关的人才引进,注重含“金”量,不能唯“文凭论”,杜绝“一流的人才引不来,二流的人才不爱干,三流的人才干不了”的现象。
(三)注重拓宽培养渠道,优化人才结构。一是重点培训和普及培训相结合,瞄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强化基础技能、注重重点培养;首先重点培养信息管理、终端操作、设备维护的技术人才;其次依靠专业人才进行“传、帮、带”,发挥“酵母”作用,培养适应信息化建设要求的人才群体,实现由人才个体向人才群体的跃升,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二是立足实际,全面培养,把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强警的重要战略内容,列入部队的指标考核体系,在注重本单位专职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走出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周边资源搞好各类信息化人才培养。三是注重超前培养,重视信息化人才队伍的知识更新,在培训内容、培训体制和培训方式,紧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伐,注重信息化建设创新方法、应用能力的超前培养,加快人才队伍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提官兵驾驭信息化武器装备或终端设备的能力。
四、坚持用协调发展的观念指导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整合
(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优化信息资源。在信息化建设中要对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规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适应“一体化”训练、作战的形势发展。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部队信息化建设中对信息系统实施统管,消除系统间的互通“障碍”,实现部队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二是建立和完善“一体化”训练、作战的信息平台,以网络为纽带,将各种信息化系统设备、操作终端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集中高效、反应灵敏的综合集成系统;三是重点发展数据融合技术,实现各种指挥控制和情报信息传输的实时化。
(二)注重兼容、着眼发展提高整体效能。针对不同领域的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用互联、互通、互控的标准,衡量各系统的兼容性和实际应用水平。一要从理论上认真探索、充分论证,坚持把深化信息化理论研究作为推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首要环节,以理论研究的突破带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二要针对不同的任务、不同专业及装备,制定实施计划,明确目标,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有重点地组织建设,分批、分期逐步完善,最终进行综合集成。三要按照统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编程工具,采用先进的编程技术,实行模块组合、分布交互、网络化传输与自动评估的无缝连接,力求整个系统实用性强、通用性好,确保软件系统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增强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能。
(三)满足需求、互为补充强化系统的实用性。形成优势互补的综合集成指挥平台,是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一是在集中统一领导下,运用目前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将指挥控制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统一的技术体制、标准上整合、优化信息系统,实现优势互补;二是将操作平台、信息资源、指控系统以网络为中心紧密联系起来,对现有的各级各类局域网、操作系统进行深层次改造,逐步实现多网融合、综合集成;三是在整合网络的基础上,根据信息资源类型及其不同的需求,对已建的信息资源,如通信、财务、档案、情报、侦察等数据库进行优化配置,建立满足发展需求的信息网络系统,打好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基础。
学用结合 统筹兼顾不断探索部队管理的新途径
直工科长 吴明才
当前在部队管理中,不善管、不会管、管理不得法,运用土政策、老套路、旧方法的现象还屡见不鲜,缺乏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严重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背道而驰,是制约从严治警的“瓶颈”。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学用结合上求突破,在统筹兼顾中求提高。我们在部队管理工作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在实现“五个转变”中探索管理工作的新途径。
一、由凭经验向讲科学的方法转变。
胡主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新论点,更加适合和贴近部队管理需求。在基层实施管理过程中,受传统观念、陈旧思维的影响,凭经验、走老路管理仍占有很大的比重,致使管理不科学而出现问题。解决这一现象需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经验不外乎两个来源,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部分经验在某一阶段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经验失去时效性,而有的则需要完善和补充,进一步加以归纳总结,才能与时俱进。二是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前提下,引进管理新方法。首先是适时应对科技前沿冲击。面对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新的“产物”层出不穷,致使官兵社会阅历和接受能力明显增强,迫使管理者遵循科学发展规律,适时教育引导官兵树立好“三观”,增强职能使命意识。其次是适应科技强警、质量建军的需要。武警部队根据发展规律,及时提出了从严治警方针,这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军新时期质量建军的必然途径。三是提高科学决策水平。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加强宏观指导,搞好总体规划,防止和避免因“一拍脑袋就决策”等失误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二、由单一型向多元化的结构转变。
在部队管理活动中,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往往事倍功半,使管理目标难以达成。实践证明,只有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实施有效管理,才能收到预期甚至超过预期的管理效果。一是发挥行政管理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责任制。行之有效的各种规章制度一经建立,就要持以贯之。坚持用制度规范管理活动、约束管理行为,严格各项规章制度,按制度和规定办事,达到职责明确、人有专职、事有章程、查有根据、考有标准。其次,要建立奖惩机制,保证法规制度的严肃性。通过引入和建立竞争、奖惩机制,调动和发挥广大管理者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想管理,人人参与管理,人人既是管理者,又都是被管理者的良好管理氛围。二是发挥多种综合管理手段的辅助作用。行政管理是基本手段,但不是惟一手段。我认为,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管理中要充分发扬民主,由单纯依靠行政管理向依靠官兵参与管理的方向转变,形成以传统方法为基础,现代管理方法为主导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一整套管理方法。第二,综合运用系统观点、控制观点、协调观点和行政、教育、法纪、激励、运筹等多种管理手段,坚持目标控制全面管、制定细则规范管、多管齐下综合管,管理责任与个人奖惩挂钩、管理效益与单位进步挂钩,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管理格局。
三、由图形式向重实效的质量转变。
管理工作如果只注重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不仅收不到应有效果,还会造成经历偏移、资源浪费。一是坚持质量先导。第一是更新观念。要做到谋划工作以落实质量为前提,评估工作以管理实效为尺度。第二是完善督导机制。要以实效为核心,形成以规章制度为主体的约束机制,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奖惩机制。二是坚持科学统筹。在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管理质量达不到既定目标,就要迅速对管理环节进行科学调整,提出新管理方法和手段,促使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四、由顾眼前向管长远的机制转变。
在管理过程中,常常是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缺乏管理的前瞻性往往造成问题堆积,解决不
好或久拖不解将制约管理运行。运用科学管理,能充分调动各个环节的积极因素,克服眼前利益,注重长远发展。一是落实管理责任制。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管理上“关键是建立责任制”。要看到责任制的约束功能和激励作用,加强教育,分工负责,提高自主抓管理的责任意识,科学制治理,讲求实效,加强检查督导,确保责任制的有效落实。二是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教育使管理者增强实施管理的自觉性;管理者在工作中要放开手脚大胆实施管理;通过必要的奖惩机制,使管理者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激发管理者的内在潜能,促进管理水平跃升。三是具有创新发展观念。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无道理。要勇于突破习惯性做法或传统经验,通过主动变换环境、更新管理思维,及时转变顾眼前管理向管长远的观念;积极制造管理需求上的“饥饿感”、“不满足感”,灵活运用多样性思维;还要善于进行联结性思维和对立互补及系统性思维。只有创新,才能有所突破,不断开拓进取。
五、由守传统向求创新的思维转变。
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泛,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如 果单纯凭老经验、旧传统管理为主,忽视事物的发展变化,只能使管理日趋被动。因此,只有敢为前人所不为,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管理新突破。一是克服守旧思维定势。实践证明,事物都是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过程之中,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如果管理者不能及时调整思维,看不到变化了的管理现状,依然用旧的思维模式去实施管理,必然造成管理被动。打破旧的思维定势,必然要求思维上有所创新,既要求管理者不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又要求管理者针对变化了的管理实际,超前思维,采取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施全员额、全方位、全过程、全时空的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杜绝因管理滞后带来的负效应,提高管理的能动性和时效性。二是加强宏观调控和微观补充。要正确处理好宏观调控与微观补充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首先要深刻理解宏观管理的重要意义。针对有些单位对管理的自身规律性认识和把握不够,工作思路不清等问题,应当进行科学分析总结,确立正确的工作思路,做到工作指导讲科学,不搞瞎指挥;工作方法讲科学,做到统而不死,放而不乱。在对工作实施科学指导和讲究科学工作方法的同时,运用行政、经济、民主等多种手段实施宏观管理。其次是灵活运用微观实施补充。实行“重点工作目标化、业务工作标准化、岗位工作责任化”的微观管理,使各种管理手段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最终起到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
干部要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
机要科
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初步学习,进一步增强了部队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必要性的认识,在当前推动部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的形势下,关键是各级干部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理清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自觉在贯彻落实中当模范做表率。
一、干部要模范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头脑,做好理论学习的模范。
一是带头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深刻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精神上来;二是学习要深入,要卓有成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走过场。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学,勇于剖析自己思想上还有哪些方面与科学发展观精神有差距,工作中哪些行为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合,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要认真检查思考。
二、干部要模范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用科学发展观在抓部队建设上要做官兵表率。
贯彻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各级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持真干实干干好,坚决防止和克服虚干假干乱干,树立老老实实、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推进部队的全面建设。为此,要坚持不懈地用条令条例和法规制度,规范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始终做到自觉遵守不随意变通、全面落实不任意取舍、长期落实不有始无终,切实形成领导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运转、官兵依法行动的良性运行机制。要加大检查的力度,做到问题找不准不撒手、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撒手、隐患不消除不撒手,切实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末端,落到实处。抓部队建设必须做到持之以恒,一以贯之,始终做到基础工作天天夯,经常性工作经常做。
三、干部要模范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用科学发展观在维护官兵的利益上要做表率。
领导干部模范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由官兵说了算。要把官兵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尺度。要切实尊重和维护官兵的民主权利;尊重和维护官兵的文化娱乐、休息休假、隐私和工资津贴支配权利;努力解决官兵的现实困难。在工作中,坚持一切为了官兵,一切依靠官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官兵的根本利益;在生活中,深入了解兵情,充分反映兵意,广泛集中兵智,不断实现官兵利益;各项工作要坚持“权为兵所用、情为兵所系、利为兵所谋”,从官兵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为官兵诚心诚意办实事,做好事。
四、干部要模范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自觉用科学发展观在树立正确政绩观上要做表率。
干部的政绩观,是其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最高标准,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造福于人民的政绩观在军事领域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胡主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正确政绩观,即是否有利于部队建设的发展进步、有利于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有利于解决官兵实际问题,是衡量和检验部队工作、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实践证明,只有做到了“三个有利于”,部队建设才能真正发展进步,才是真正的工作政绩。在实际工作中,干部只有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政绩来追求,才能认真负责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防止和坚决抵制一切违背战斗力生成和发展规律的思想行为。
强化“四种意识”,在实践中忠实履行新使命
侦察科
余正利
发展,一个当代中国叫得最响亮的关键词。从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到江泽民“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新飞跃。军委胡主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的兴军之策、强军之道。从我师实际出发,明确发展思路,选准工作的突破口,提高全面建设水平,实现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认清科学发展观对军队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贯彻落实到忠实履行新使命的各项工作中,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部队建设的深入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有各级的职责,各级有各级的要求。作为我们机关干部来讲,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也负有重大的责任。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改变落后,赶上先进的问题。从当前的实际看,尤其要在强化以下“四种意识”上下功夫。
(一)强化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参与部队建设的能动性创造性。所谓主体意识,就是自主、自强的主人翁意识。机关干部作为机关和部队建设的主体,在部队的各项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部队全面建设要想不断发展进步,离不开我们每名同志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强化主人翁意识,不断发挥参与部队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当前,尤其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要处理好完成本职工作与发挥聪明才智的关系。当前,少数同志在工作中,不是主动地去干工作,而是被动地接受任务,对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不是想方设法地完成,而是满足于一般性去应付。单靠首长指示干工作,部队建设不好,也建设不了。俗话说,没有土壤,泰山不能就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就其深。因此,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尽好职责的同时,还要积极为机关和部队建设开动脑筋、献技献策,为部队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好个人的聪明才智。二要处理好个人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俗话说:大河涨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单位的整体发展会带动个人的成长进步,同时个人的成长进步又会促进单位的整体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我们要自觉把个人的发展融于单位的整体发展之中,自觉以部队的发展方向为方向,紧紧围绕在师党委首长周围,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努力工作,实现个人与整体的同步发展。三要处理好实现个人愿望与牺牲奉献的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最大限度地满足官兵实现个人的愿望。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军旅生涯中,每名同志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都有不同的个人愿望。面对个人愿望与组织安排出现的矛盾,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作为军人还是要强调牺牲奉献精神。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始终以集体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自觉牺牲奉献。
(二)强化尽责意识,自觉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我们所处的每个岗位,所做的每项工作,都与使命紧密相连,与打赢息息相关。只有每个同志都尽好职责、干好本职工作,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完成部队各项任务才能有可靠保证。然而现在一些同志在履职尽责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有的觉得本职岗位单调枯燥、条件艰苦,总想换个舒适一点的工作;有的在职不尽责,工作不尽心;还有的工作满足于过得去,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等等。这些问题与使命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要履行好使命,就应该从我做起,像杨业功那样坚持“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始终保持履职尽责的高度自觉性,以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勇挑重担的工作干劲,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一要知责思为。要有一种知责思为的精神、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尽好人人必尽之责,做好人人必做之事。每个同志都要强化积极进取精神,对任何工作都不等不靠,自觉想在先、干在前;强化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保证质量,力求使每一项工作都让自己满意、让领导放心;强化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吃苦、乐于吃苦,在埋头实干中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二要知责思进。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志在一个岗位工作多年,过去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知识和才干都无多大长进,最终只能离开这个岗位;而有的人同处一个岗位,却一天一个样,一年大变样,让人刮目相看。西西玛,从一名对部队一无所知连汉语都不会说的的少数民族战士,经过几年的煅炼,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三要知责思过。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不能思过的人,是履行不好职责的。大思想家韩非子说:“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经常的反省自己,不断地总结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知不足而奋进,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所以,我们要善于对办过的事作思考、“过电影”,以此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更好地干好本职工作。
(三)强化成才意识,努力成为部队建设发展的有用人才。部队建设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才,也为每个干部战士成才创造了广阔的天地。如何成为部队建设有用的人才?我认为,首要的是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人才存在于群众之中,所有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够尽职尽责,在推进部队建设中作贡献的,都是部队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人人皆可成才。谁勤于学习,勇于投身部队建设的实践,谁就能成为部队建设的有用人才。当前,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干部妄自菲薄,认为自己天赋差,文化水平低,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缺乏成才的危机感、紧迫感,有的同志觉得在平凡的岗位上成才很难。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本职岗位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
【科学发展观认识体会】推荐阅读:
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8-29
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11-24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文章12-18
落实科学发展观大讨论心得体会09-03
法官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6-14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几点体会11-01
乡镇干部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9-02
践行科学发展观,党员干部廉洁从业学习体会09-03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9-07
街道社区工作者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