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外出教学培训总结

2024-07-13

体育教师外出教学培训总结(共15篇)(共15篇)

1.体育教师外出教学培训总结 篇一

微课学习总结

2016年四月中旬,我很荣幸参加了在外国语学校进行的微课培训的学习,非常感谢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为我们搭建了如此好的一个学习的平台,也感谢学校领导能给我这次珍贵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得以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在这短短两天的学习中,我深受导师的悉心引领,零距离地感受着名校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成效与做法,感触颇深,受益非浅。可以说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分以下几部分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

一、我的学习经历

我深知这次机会的难得。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始终都是全身心投入,丝毫不敢懈怠。争取让自己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先进经验。第一天的第一堂课是名师带领泸师附小的小学生上的生动的一课,是关于科学文章的,名师对于课堂的精美设计以及运用到的PPT和视频,让这堂课学生和台下的听课老师都受益匪浅;第二堂课是名师对于上节课所运用到的一种技术“微课”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微课以及微课的作用和效果;第二天就是关于微课的制作对我们进行培训,运用到了一种专门的软件,把PPT和声音结合在一起,还可以融入动画,这种方式比单一的PPT或者单一的图片效果好的多,而且可以解决问题。

二、我的学习体会

当我第一天去那边报到,拿到他们的作息时间表时,我看到这两天的工作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上午的四节课上完之后只有一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教师中午都不回家,学生这一个小时也要安排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态度都充满热情。可能是因为地域习惯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这边的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不够严肃认真,例如坐班教师迟到和早退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中午在办公室度过,也不可能要求学生中午参加社团活动,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教师来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看在眼里,如果我们的工作态度不积极,很可能会让学生也滋生散漫怠惰的情绪。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一直在强调学风建设、班级管理,但是学生是要一批一批换的,唯独不变的就是我们所有教师,我们管理学生的第一步应该是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认真负责,给每一位学生都树立一个好榜样。

通过他们的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学生学习就类似于喂孩子吃饭。如果孩子的胃口好,那就吃什么都香,饭量也会比较好,消化吸收能力也很好。这就是他们的学生。而我们的学生胃口不好,这就需要适当减少饭量,避免消化不良。同时在烹饪的时候要注意色香味俱全,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努力迎合他们的胃口,争取能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生命是一条河,需要流动,需要吸纳。教师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底蕴,教育教学活动才会有底气。”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今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做一名让领导放心、学生满意、家长信任的教师。

2.体育教师外出教学培训总结 篇二

关键词:小学体育,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如何使教师尽快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 用新的思维和具有创意的教学方法, 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成为“十二五”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分院以转变教师观念、增强课改意识、拓宽视野为着力点, 切合实际地开展师资培训。分院根据教师发展情况, 将其分为四个阶段:0~3年教龄的新教师培训, 3~10年为青年教师培训, 10年以上为成熟型教师的岗位培训, 优秀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是什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靠什么?这里面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这是一名高素质体育教师的真本事。因此, 我们必须努力提高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 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的必备条件, 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学科的课程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学习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增进学生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课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而且要有适宜的负荷强度。”身体练习不等于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是先天就具有的本能, 是随意的行为。而身体练习则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这种手段和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技能, 它是体育课上身体练习的主要手段, 也是体育课程教学其他功能的载体。

三、体育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要求我们必须有正确的导向

中国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提出了九条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要求》) :

1.教学指导思想正确, 能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实际出发, 正确地贯彻《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精神, 促进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操作性强, 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

3.教学内容的选择, 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 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 教材处理得当, 主要教材具有适宜的技术难度和较强的教与学因素。

4.教学设计科学, 教学分段合理, 教学组织严密, 教学方法有效, 教学步骤;运动负荷适宜, 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 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5.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 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 使教和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堂教学评价中, 能够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 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教与学的一切活动, 都要以有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6.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 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 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住学生的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用。

7.能够以运动技术与身体锻炼为载体, 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把几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之融为一体。

8.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洪亮;示范正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帮助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动作错误有效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及时、正确等。

9.农村学校的体育课能够针对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与学生的体育基础等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 尽可能地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 体育意识与心理得到一定的培养。

其中明确提出了“运动技能”在中小学体育课中的重要性。该《要求》指出, “近一个时期来, 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 有些体育课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 不以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并提出“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 既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 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其他目标的主要载体”。

四、关注常态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部门对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导向要有利于常态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关注评优课、观摩课等课堂有效性的同时, 更应长期关注日常教学的有效性。开展评优活动的目的, 不是仅为评出各种奖项。其核心目的在于激励教师, 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法手段以及体育器材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探讨与创新。激励教师将好的方法与成功经验不断总结积累并应用于实践, 还原于日常教学。将评优的成果应用于日常教学, 这样的研究才更加有价值、有意义。

为了让教师们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有更深的理解并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学习与座谈, 通过互动式的学习交流让教师们把自己的教学体会、想法、困惑、见解和教学经验说出来大家再进行讨论, 不拘形式、自由组合、畅所欲言、相互补充, 最后达到共识。

下面就是青年教师培训实例的几个过程片断。

1.本节课采用讲练结合、分组讨论、互助学习等组织形式。既是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又使学员亲身体会并在讨论中谈谈自身的感受。

2.本节课在整个新教师培训过程中是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内容。对学员前期教学文件制定、教材分析、目标制定有检测效果, 并对出现的问题予以辅导纠正。

3.课前让学员谈谈实际教学中还有哪些课堂设计方面还不清楚的容, 各组还选出代表发言。

要求:前面小组提过的问题, 后面小组不再重复。

以下就是发言提纲。

(第一组)

A.个别学生、学困生不好教 (你说你的他干他的) 。

B.谎称伤的, 装病怎么办?

C.队列稍息动作不同年级不同教法标准如何规定?

D.游戏比赛中, 个别学生失去兴趣不爱参加怎么办?

E.教师要求不在点, 不能即使找到动作错误问题所在。

F.后抛实心球中, 如何不借助教具纠正学生头后出手角度。

G.语言组织不规范, 不熟练。

(第二组)

A.行进间齐 (跑) 步走时向左看齐还是向右看齐?还是向内侧第一学生看齐?

B.教案里生理负荷的图形是课前写还是课后写?怎样测量算出?

C.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一年级) , 怎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组)

A.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把握不清楚、不明确。

B.课上组织学生的方法、手段太少。

C.教案书写过程中, 对于组织图形, 图解不明确。

D.教案中, 教学计划表制订不清晰。

E.教师如何做到语言精简、精讲。

(第四组)

A.教师应对学生态度严厉还是温和?

B.教师上课时, 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只能面向部分学生, 怎么提升?

C.怎样备家长?家校联系。

D.怎样纠正上操时大批量学生的错误动作?

E.对学情分析不准, 问题预设不全面。

(第五组)

A.特殊儿童在正常班里怎么办?

B.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心里比较浮躁怎么教学?

总之, 在互动式学习讨论中教师们讨论的课题非常多, 学习场面热烈, 大家积极发言, 有争论、有共识, 在争论中得到提高, 在共识中寻求发展。但是, 新课改的实施仅靠理论说教是不行的, 还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论证和检验。有的教师是一包到底生怕学生学不会, 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缺乏新意;有的教师是撒手不管毫无责任心;有的教师不知怎样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积极性。再加上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还没有真正的体验, 许多教师感到无从下手, 为课改的启动和实施带来了困难。为此, 我们组织课改指导组的老师和部分教学骨干一起设计各种类型的示范课, 由部分骨干教师执教, 并组织教师们对这些课进行分析、交流, 集中说课 (介绍自己怎样设计和构思此课) 、评课 (指出课中的优缺点, 指出这些课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 是否有可操作性, 并针对学校、学生情况合理地取舍) 、专家点评 (对这些课有无需要进一步完善、怎样改动进行了指导性的评价, 并根据课改要求和学校体育发展趋势, 指出今后体育教学的方向和培养目标) 。这样, 教师们不仅对新课改有了明确的认识, 而且还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上知道该怎样去教、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愉快的体育, 如何培养起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积极性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如何把课改新理念渗透到具体的教学中。

3.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总结 篇三

在进修助课期间,大量地听取了他们优秀教师的授课,参加了他们的课程建设经验座谈会,参与了他们的课程建设交流各种会议,替代他们的怀孕保胎的老师上了几节课,陪同同学们上机学习,了解上机基本流程,参加了英语文化节,还到其他院校进行了考察,听取了大量的讲座,授课,就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室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学习交流,同时关注了进修学校相关学科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情况,收获还是很多的。

首先他们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新时代交互英语》,包括视听说,读写译两套教材,学分各占50%。共有3500个本科生,两个校区,东区是新生,三个机房,包括网络中心管理,图书馆,各学院机房,统一由学校职能部门管理,服务器由学院管理,与第二课堂服务器分开,教研室一个课程平台,一个专门人员负责,层层管理,大英部副主任专管网络教学,教研室有网络管理组长,管理员。他们新生不允许带电脑,每周4个学时,老师走到机房,学校教务处提供每个学生4个学时的免费上机时间,统一打到一卡通里,每次上课前要刷卡。

北京交大从开始教改,学生入学时经过分级测试,分级试卷是买的,(大学英语协会请专家出的题)根据实际水平编班,实行分级教学,即每学期按1、2、3级三个层次组织教学。根据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发展的教学规律,实行分级教学,即每学期按1、2、3级三个层次组织教学,经过四个学期的教学与实践,3级学生(约占每年级学生总人数10%)达到《课程要求》中规定的更高要求;2级学生(约占每年级学生总人数的30%)达到《课程要求》中规定的较高要求;C级学生(约占每年级学生总人数的60%)达到《课程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

入学为大学英语3级的学生在第1-2学期内需要分别完成《大学英语》课程III、IV的学习;课堂上以英语授课为主,强化学生英语思维能力及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一般来由外教担任。第二学期结束后通过大学英语IV考试,未通过此考试的学生不得进入下一级教学阶段;已经在第二学期末通过大学英语IV考试者在第3-4学期,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要求和兴趣可以学习英美文化、英语写作、英汉翻译、商务英语等拓展课程,或英语中级口语、英语视听说、大学英语V、大学英语VI等提高课程,并达到《课程要求》中规定的更高要求。

入学为大学英语2级的学生在第1-3学期内需要分别完成大学英语II、III、IV课程的学习,并达到《课程要求》中规定的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课堂中在教授语法知识的同时适当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第二或第三学期结束后,本着学生自愿和教师推荐的原则,一部分学生可以参加大学英语IV的课程考试。已经在第二或第三学期末通过大学英语IV考试者在第3、4学期,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要求和兴趣可以学习拓展课程或提高课程。

入学为大学英语1级的学生在第1-4学期内需要分别完成《大学英语》I、II、II、IV的课程学习。大多数学生在第四学期结束后通过大学英语级IV考试,并达到《课程要求》中规定的一般要求。第二或第三学期结束后,本着学生自愿和教师推荐的原则,一部分学生可以参加大学英语IV的课程考试。已经在第二或第三学期末通过大学英语IV考试者在第3、4学期,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要求和兴趣可以学习拓展课程或提高课程。对于1级班学生,由于他们基础较差,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首先对其英语基础知识、基本语法查缺补漏,注重基础知识训练和词汇语法的讲解,保证语言输入的质量,尽可能降低学生情感过滤的.作用,提高其对学习英语的兴趣,消除厌烦和焦虑情绪,为学生获得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排除干扰。实际上,分级教学中必须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必须由经验丰富,富有爱心的教师担任其教学任务,除了在讲授、检测和评估方面进一步体现层次性外,要特别注意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逐渐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能力。

课堂讲授课型分大、小班两种。大班课以讲授精读为主,均在多媒体教室利用电子课件授课;小班课以做练习、听力和会话为主,其中A级和B级前三个班的小班课由外教讲授,其余班级在语言实验室授课。所采用的教学法大致有功能法、结构法、语法—翻译法、交际法、情景法等。学生的课外网络自学主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听说实践、提交课后练习答案、进行补充阅读、做网上小测验检查学习效果。

课程作业分课内和课外两种。布置课内作业是要求学生掌握课程所涉及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课外作业则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查找有关文化或背景知识的材料,并撰写读书报告等。

他们采用了网络教学与课堂面授有机地结合的教学模式,分视听说和读写译两种课型,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读写译每两周上一次面授课程,由于读写译网络教学软件对于 篇章的语言讲解非常详尽,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可以理解 篇章中的语言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侧重点不再是讲解词语用法和句子结构,而是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整篇文章的欣赏并点评学生的习作。学生的课外网络自学主要是完成教师布置的听说实践、学习语言点,提交课后练习答案、进行补充阅读、做网上小测验,检查学习效果。

4.外出培训总结(有效教学模式) 篇四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期间,梁欣、陶静、秦意、卢柳梅四位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中等职业学校创建有效教学模式暨教师专业化发展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这次培训来得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现将参加培训的情况及培训班收获作一总结。

我们一行四人认真参加了本期培训班,聆听了黄艳芳、梁辉、赵志群几位国内著名教授的重要讲话及讲座。在认真参加培训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己所申报的课题以及已经在做的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及改进。努力为今后的课程改革、创建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也需要现代化。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普通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以及较为普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现状来看,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以使之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服务,已非常迫切。

要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运用到我们的职业教育课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在以下两个“转变”上下功夫:

首先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即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运用的思想和对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到实际职业教育教学中的畏难情绪。要看到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全面运用,将会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而这些都是新的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

其次是要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职业教育课堂的。比如,我们的许多教师现在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一些教学软件,但其作用仅仅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转变,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就不可能真正的改变。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开发、使用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当然,教学手段现代化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发展不平衡,我们不可能要求全国都一步到位,可以分步实施。条件好的地区要加快发展,要大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远程教学网络,要鼓励中青年教师自己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实现职业教育教师软件资源的共享。条件差一些的地区,由于设备、条件等硬件的限制,可以逐步到位,先以挂图、投影为主进行教学,再逐步创造条件,最后过渡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远程教学网络教学。

总之,我们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要打造优质高效的职教课堂,教师除了精心预设外,还必须增强生成意识,深度关注和研究学情,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把动态生成做活做实、做大做强。与此同时,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好地捕捉、发现、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转瞬即逝的课程资源,优化整合,即时升华,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课堂实效,尽量减少因预设不足而造成的缺陷,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5.教师外出培训心得 篇五

我们先后在塘桥小学、南丰小学、江帆小学,福前实验小学暨阳湖生态园、永联村,等几所学校进行了参观学习。在整个培训期间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观摩了5所学校,听了学校领导的专题讲座,每天学习结束后同事相互交流体会。这次学习,使我深受启发,下面主要谈谈我在张家港参观学习后的几点感受:

一、特色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福前实验小学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出发,提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以“高效率”、“高能力”为目标,以“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决策者”为特点的教育理念。“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锻炼”三大模块,形成了福前实验小学教学的最大特色。学案探究互动热火朝天,便于学生课堂练习课后复习,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另外师生角色的转变也是一大特色,老师变学长,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这种课堂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和时间。

二、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

在体育方面,张家港市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每年进行一次比赛,代表着每个学校的课间活动的一种体育理念,全市中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别具一格,大课间活动包括跑步、跳绳、俯卧撑、下蹲、掷铅球、现代舞等,每个班级的有自己特色的班服,每个年级有自己规定的活动场所,因此每个年级的活动互补干涉,又相辅相成,整齐划一,时而是一朵一朵或开或闭的花骨朵,时而是一条条翻转的巨龙,又像一匹匹奔跑的野马,如果你站在楼上看大课间活动是一种享受;在文化方面,学校有一栋楼是图书馆,各类书籍应有尽有,教室里有一个图书角,语文老师安排每名学生在每个学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做好名言警句和美文语段的摘抄。每个年级每周都安排了阅读课,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学校每个学期组织一定量的阅读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高效性。阅读不仅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也为他们在做人立业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

张家港市中小学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宿舍到食堂,从走廊到厕所,无处不在的名言警句、名人照片、师生风采、师生佳作、师生荣誉,激励了一代代的莘莘学子。如“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绝对不会成功”,“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做事坚持不懈。

六、精细化的学校管理

我是一名教育管理者,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习学校管理为主,关于学校管理的每一个讲座及活动我都参加,俗话说的好,“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

1、校长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校长要擅长学习。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经济一日千里,不学习就要落伍,就难以指挥落实。校长的工作不能没有学习的支撑,没有学习的工作不会有生命力,研究也无法深入。校长还要擅长思考。通过不断思考而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并将其付诸于教育实践中。

2、校长要以人为本,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校长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要以教师为本,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习为本。校长要充分了解教师自我实现价值的需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思想者,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

3、校长要从师生需求出发,找准学校发展的切入点,走特色发展之路。

办好一所学校,校长不仅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超群的学识水平、卓越的管理能力、宽阔的胸怀,更要有前沿的办学理念,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科学的治校方略。坚持走教育科研之路,做面向未来之师,创特色示范学校,育全面发展学生。这样的学校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

4、正确处理好校长正职与副职的关系

副校长与校长是分管与主管的关系,配角与主角的关系。副校长能否根据一定的岗位要求“准确就位不越位”,不仅关系到班子的整体功能,而且对学校管理整体效率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副职要有助手意识,要有合作精神,要有淡利境界,富有“绿叶”精神。工作中要有容人气度,坚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原则,以良好的角色形象赢得大家的支持与帮助。

6.体育教师外出教学培训总结 篇六

一、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价值取向

1. 实然的“工具论”

基于此种假设和理念, 大多数培训过多的注重于先进的体育教学理念、现代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方法和技术等, 而教师师德与教师职业礼仪、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科学研究、体育教师健康与心理调节等内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必然导致部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培训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深。

2. 应然的“育人为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提出,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就要求体育教师培训不仅要关注参训者的当前发展, 还要关注他们的长远发展, 更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他们的服务对象——国家和学生, 还要关注他们自身接受教育的个性需要和期望。

二、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公平问题

1. 缺少制度约束的实然不公平

通过对2010年“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236名教师的调查发现, 共有123名体育教师兼任学校其他科目的教学, 占总人数的52.1%, 而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共有85人, 占总人数的36%, 只有23人专任体育教师, 占总人数的9.7%, 其中初中17人, 小学6人。还有5人是专任其他科目, 与学校体育教学无关的教师, 占2.1%。这反映了甘肃省基础教育师资的现实情况, 教师兼任课现象普遍, 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国家教师培训政策贯彻不力, 对国培计划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以致在参培学员的遴选中忽略了教师的培训需求和专业发展需求, 没有培训制度约束, 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

2. 基于教师法和教育政策的应然公平

首先, 我国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教师享有权利中明确提出: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这说明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有权参加进修以及各种方式的培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都应当予以保障和提供相应的机会。其次,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鲜明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促进教育公平、保障人民群众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已经成为我国基本教育政策。目前, 我国教育公平问题虽然主要聚焦在学生身上, 但体育教师的教育公平也必然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应当在制度上予以完善和践行。

三、农村体育教师培训中的组织管理

1. 各种利益诉求中松散组织管理的实然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 各种级别、类型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相继展开, 教师培训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已经成为诸多机构和单位试图分割的美餐, 而真正能承担培训责任和高质量完场培训任务的却为数不多, 许多承担机构的师资力量、专业结构、培训场所等捉襟见肘。从培训组织来看, 基本上是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出, 各省 (地、市、县) 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培训项目招标和形式上的管理、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市场的分割和组织培训, 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负责人无利可图, 就表现淡漠。这种现象随着培训的级别越高越普遍, 因为培训级别越高, 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获得培训经济利益的可能就越小, 以致他们的积极性和配合度越低。其次, 由于培训政策对培训机构约束力的薄弱, 缺乏对培训机构的监管, 仅是笼统地要求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适应教育改革或课程改革的需要, 而没有量化标准和质的检测尺度。由于有国家专项资金保障实施, 各培训机构是比较热衷于做, 因为既有经济效益, 又积极支持了国家的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 名利双收, 于是乎出现了教师培训“实工虚做”[1]。

2.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师强则民族强的应然要求——形成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纵横合力

教育兴则国家兴, 教师强则民族强。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 教育使命光荣, 教师责任重大, 教师培训责任更大。《意见》 (教师[2011]1号) 指出: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要摆上重要日程, 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管理到位。所以,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统一认识, 将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放在国家兴亡、民族强盛的高度去认识, 它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和命运, 关系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改革开放的进程, 也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以及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它需要在纵向上各级部门自上而下的团结与协作, 包括培训政策法规、精神理念、组织管理、考核评估的贯彻与执行, 培训的各种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公开与共享;在横向上培训机构、单位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包括培训方案、内容、方式、资源、组织管理等内容的研发与讨论, 培训经验与总结、心得与教训、反思与启发等内容的分享与交流。

四、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内容

1. 农村体育教师培训的应然需求

我国于2010年开始对全国18000名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5天的研修培训, 为各地培训一批“种子”教师, 使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为此, 对于培训单位、培训组织者和培训者来说, 在制定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理想中的“应然”, 即他们认为, 体育教师的培训就应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能力与水平, 必须掌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等。目前, 从农村体育教师培训实际来看, 大多数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修养”为基础, 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 以学科为基础, 以任务为驱动, 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农村体育教师培训中的实然需求

掌握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技术固然重要, 但在培训中, 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工作, 搞一刀切, 大谈特谈先进教学理念的落实、教学方法的运用, 这种思想的实质是将教学看成是一种技术规则, 可以复制, 却忘记了教学也是一种发生在特定情景中的艺术, 在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需要不同的方法和策略[2]。对于农村体育教师来说, 什么才是他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呢?在2010年“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中, 组织者安排了北京师范大学某著名教授与培训学员之间3个小时的互动与交流, 根据参培学员对该教授的提问中发现, 所有学员提问中, 涉及现代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寥寥无几, 而其他问题却五花八门, 有的涉及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法律问题, 有的涉及农村体育教师的待遇问题, 有的涉及农村体育教师交通问题, 有的涉及农村体育教师的婚姻、家庭、生活、养老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看上去庞杂零乱, 不值得向这位国内著名专家请教。然而, 在冷静思考之后才发现, 这些问题正是困扰农村体育骨干教师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所以, 如何解决这种“应然”需求与“实然”需求之间的矛盾, 让培训真正走进农村、满足农村体育教师的“实然”需求, 是关系到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3]。

农村体育教师培训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推进我国农村素质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 各地各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农村体育教师培训,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 农村体育教师培训中存在着“应然”与“实然”的矛盾。《教育规划纲要》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大力加强农村体育教师培训, 是新时期农村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

参考文献

[1]周颖华.教师培训中“实工虚做”现象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2]严月娟.农村中学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辽宁教育研究, 2007 (12) .

7.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记录 篇七

数学教师外出学习体会

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1、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来。导入的设计既具实用性又具时效性。

2、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低年级更是如此。在李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教学环节精彩的设计,老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尤为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也容易流于形式。李老师在活动前明确提出“怎样分工合作,才能数得快”,让学生有意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再通过倾听一个小组的合理分工,对其它小组进行指导。不仅使数小正方体的活动开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提供范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8.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 篇八

石岩学校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学习的资源能让全体教师共享,扩大培训覆盖面,使学习活动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值的目的。同时也为了规范我校对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管理,使全体教师能按照学校及培训单位的制度进行工作、教研和学习,树立我校教师良好的形象,特制定我校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业务学习及培训,省级必须由校长决定,市级由组长推荐、分管副校长决定。

1、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由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通知、文件,经学校领导批示、教导处、统筹安排。

2、外出教师所任课程必须由自己与相关教师协商调课,同时报教务处批准同意、交办公室备案。在相关课程移交手续办好后方可参加,否则,学习期间所有费用不予以报销,并且以旷工旷课处理。

3、学校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如有非常特殊情况教师不能按时参加活动,应提前上报校长、教务处,以便应急调整,否则以旷课处理。

4、外出教师必须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虚心好学,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学校声誉,处处为人师表。

5、外出教师必须遵守培训单位的活动安排,认真学习,记好笔记并积极参与交流讨论。

6、外出教师应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不得擅自外出办私事,不得早退。注意自身安全,严禁乘坐不安全交通工具。

7、认真记录上级领导所作的指示或通知,领取并妥善保管好下发的资料(含相关书籍和光盘),回校后及时上交资料并登记,不得贻误。

8、外出教师要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和本学科汇报活动情况。凡参加省、市级听课、学习、培训的教师,要在回校后向相关部门和教师传达学习的精神实质,传递新信息、使广大教师了解新动态。全体学科和课程教师共同参与的学习、培训,返校后集体应进行交流。凡参加学习的教师,回学校后必须向备课组的老师反馈学习、听课情况,每位外出学习的任课教师必须上一节汇报课。

9、外出教师必须按时返回学校,学习相关费用在汇报课或信息交流完成之后,才可由教务处证明,校长签字,到学校财务处按照学校统一规定报销。

10、在相关课程和工作移交手续办好后既没有去参加外出学习、培训,又没有及时到学校上课和上班的,则以旷课旷工论处。

11、不遵守开会纪律、影响学校声誉、回校后不转交资料、不通报信息、不交流、不上交资料的将取消下次外出学习、培训的资格。

12、外出学习及培训采取轮换的方式,以使每位教师都能参加学习、培训。

9.体育教师外出教学培训总结 篇九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湖南省部分普通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查询、收集和筛选有关体育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资料。

2.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对湖南省部分普通高级中学的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30份,回收率为76.7%;其中有效问卷227份,有效率为98.7%。

2.2.3 实地访谈法。

在对问卷调查进行整理分析中,走访部分体育教师、学校管理者和部分教育学、体育学专家,就其中的主要问题征询意见和看法。

2.2.4 对比分析法。

将查阅和问卷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整合,并结合专家们的意见和看法,对课程改革中的体育教师的培养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同时,对中美高校的篮球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比较,找出目前我国高校篮球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效果认可度的调查

调查资料显示(见表1),在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中,有64.3%的体育教师认为培训效果一般;有部分教师认为培训效果好,占19.8%;也有15.9%的教师认为培训效果不好。由所占比例来看,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工作效果并不乐观,广大体育教师对培训的效果感到一般,而且有部分教师认为培训效果不好。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教育培训主管部门的重视。其实我省从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每个暑假都由省教育厅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在全省的不同地区,分批分时地对全省高中体育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教育主管部门每年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举办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然而从体育教师角度来看,如此大花力气的培训工作效果却一般,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培训效果不好。为何会出现如此吃力不讨好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其实从对部分培训教师的访谈,以及培训会议还未结束就已零散的会场就可看出睨端。在会后和培训休息时对部分体育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其实多数教师都是抱着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态度来参加培训的,有的教师表示要认真通过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学习、实施来改变体育课一直以来不为人重视的局面。然而有些专家学者的那些“高高在上”甚至严重脱离教学实际的学术理论让他们昏昏然而厌倦。许多教师提出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困惑,心急的教师一再表示想多听到专家们给他们在具体实施操作中的指导,可专家学者们却也一再表示,那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东西要靠他们在实践中自行摸索。这一来一回让教师们困惑不已。

3.2 体育教师对课改中教师培训内容需求情况的调查

让体育教师们对培训效果感到不满意的地方主要是培训内容的单一,培训会议上多是灌输式的“高深”理论。教师们除了会间休息、吃饭、睡觉之外,培训的一周或十天中几乎全天都坐在会议室内轮番聆听不同专家们的教诲。一直以来都为新课程改革所批判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出现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会议上,不免让人觉得有点讽刺的味道。我们的体育教师对教师培训内容到底有哪些方面的需求?

从表2与图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新课程教师培训中最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是运动技术、新兴运动项目方面的培训,占所有调查人数的67.0%。这与实际提供给教师们的理论培训截然相反。教师们更喜欢的是运动实践方面的培训。其实这一需求也正好应和了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选项教学的要求。选项教学的实施不仅对学校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提出了挑战,而且对体育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分选项进行教学的模式要求体育教师具备比较强的专项技能才能胜任某一专项班的教学。在本次体育课程改革之前的传统体育课上,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要求,教学内容往往多而杂,也就是什么内容都可教一点,但什么内容都教不深。因此这样的教学对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要求比较低。然而选项教学的实施打破了这一点,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某一选项进行学习,如果教师没有过硬的专项技能,很难想象这样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其次,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内容多而杂,对体育教师专项技能要求不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也就得过且过,只要能应付平常教学,对自身专业素质要求降低,也就难得一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悠闲。选项教学的实施使他们惊醒,原来运动技术技能才是他们真正看家吃饭的营生。最后,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科技信息的发达,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不再满足于传统老三样“篮、排、足”的学习,他们往往对一些新兴运动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轮滑、街舞、定向、网球等运动项目。然而多数体育教师在高校中没有进行过相关专业的学习。因此在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中教师更多地希望能得到这些方面专业培训,以更好地实施新课程的选项教学。因此如此高比例地倾向于运动技术、新兴运动项目方面的培训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教师培训内容需求排第二位的是体育课改具体实施操作方面的培训,占58.6%。这也是参加培训的教师与专家之间来回皮球之所在。教师们习惯了依赖体育教学大纲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省力,面对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如何具体实施、怎样操作,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因此都想急切地从专家口中学到最直接的,拿来就能用的实施方案。可专家们一再表示,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只有靠我们一线体育教师在实践中摸索。其实专家们说得没错,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寄希望于专家学者给我们制定出一套标准的普适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情况都会有不同的实施方案,我们只有用专家给我们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中的改革探索。

排第三位的是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占所调查的47.1%。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体育课堂教学发生了一系列的微妙变化。从课改刚开始时的“淡化运动技术”的纷争到后来专家学者教师们一致认同“高中体育课改并没有淡化运动技术,相反是更加重视了运动技术”的说法,直到当前体育教师们面对高中体育课改“更加重视运动技术”一说时却又表现出“犹豫、忸怩”的心态。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必定要有一定的专项运动技术作为支撑,可是当体育教师进行专项的运动技术教学时又担心被指责为用了“竞技运动的教学方法”。此类教学心态在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各类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上最为常见。课上都会有一点运动技术的教学,一番“浅尝辄止”之后,教学就进入如今“时髦的”自主、合作、探究、分组、展示等阶段。这似乎都成了一种范式,不会出错的范式。教学中既体现了一定的运动技术教学,又不会被指责成“竞技运动的教学方法”。因为此类的教学公开课、展示课、评优课都带有明显的导向性,教师纷纷想要进行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也属正常。

对教师培训内容的需求排在第四位是体育科研理论方面的培训,占23.8%,排在第五位的是体育课改基本理念方面的培训,占22.5%。除去占1.3%的其它方面,对体育课改基本理念方面的培训需求排在教师对培训内容需求的最后一位。这和教师培训中往往把课改基本理念安排在第一天的第一场培训的顺序相比正好相反。这似乎又是一个无言的讽刺,最先想培训教师的内容反而是教师们最不想得到的。这可以用我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一位教师的玩笑来解释:“课改的理念还是让校长、领导们多培训培训吧!”

4. 结语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的培养涉及方方面面,我们的调查也涉及了多个方面。我们仅选择了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效果认可度,以及体育教师对课改中教师培训内容需求情况这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其中体育教师们反映的多个问题值得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者深思。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效果认可度, 以及体育教师对课改中教师培训内容需求情况的调查, 分析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一些具体情况, 并提出了相关见解, 以便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体育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情况,培训效果,培训内容

参考文献

[1]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修订与拓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张建新.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J].体育与科学, 2003.5.

[3]邱宝文.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2.

[4]王华倬.论新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9.

10.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活动方案 篇十

一、活动目的为了开阔组内教师工作视野,积极吸收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指导本组教师下阶段的教学工作。接师教研室关于“跨越式〃小学语文精加略和单元整合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通知,结合2012-2013学年学校工作计划的相关要求,特组织组内2名教师外出学习。

二、学习主要内容:“师友合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

三、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如何使二一一教学模式既有形式,又有效果?

(低段识字教学中按二一一模式走,总是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学习时间:2014年3月24日--

地点:华山中学

四、参与人员:姚子淑

五、学习要求:

1、外出教师抱着学习与吸收的态度进行交流探讨,重点探讨学科的教法和课堂教学组织等。

2、注重课堂教学中师友合作的教学模式、交流座谈。

六、注意事项:

1、务必提前做好外出学习相关准备工作,学习期间不得请假。

2、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学习、提升能力为重,不得参与有损学校形象的活动。

语文组(吴云星)

11.教师外出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克山县第二小学校 明丽华

非常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虽很短,从中学到的知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多,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这份职业的精辟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增强了自己的业务能力,认清了自身与其它银行员工所存在的差距,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高”——理论层面高

本次学习,这里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设备及一流的管理。他们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到职业教育的理念;从中国当今的职业教育的政策到国外职业教育的体系;从理论高度到实践层面向我们展示了职业教育所处的大好时机以及德育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从宏观层面给我们介绍了新的教育理念,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师,尤其是德育教师的光荣使命。领导们心怀天下、高屋建瓴,跳出德育看德育,不仅给了我们高远的视角,也让我们学会了胸怀大局、勤业精业。

二、“广”——授课内容广、专家层面广

本次学习听了许多多年工作在教育战线教师的说课、讲课,涉及理论和实践,以及这所学校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既有宏观的政策、理论;又有微观的教学方法、科研方法。他们传授的知识犹如一张纵横交错的网为我们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相信我们会用这些知识加上自己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收获。

三、“新”

1、观念“新”。本次培训的不再是泛泛而谈、空洞说教,更多的是把先进的理念结合自己的研究告诉了我们新的理念与方法。比如让学生学会处理关系模式、引导激励学生的技巧与方法、网络时代的职业教育发展等,这些新的观念从不同的方面促使我们更新德育教育观念。

2、视角“新”。本次培训有从经济学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有从社会学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有从心理学看德育教育的;还有从企业发展看德育教育的。不论从哪个视角都对职业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3、形式“新”。本次培训形式新颖、活动丰富:有领导的报告、专家的讲座;有企业调查、员工互动;除此以外还有课堂活动、公民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也让我们有了新的体验。通过学习和大家的交流、活动,让我们迸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也为今后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模式。

12.体育教师外出教学培训总结 篇十二

长春地区204名小学体育教师。

二、调查方法

1.座谈调查法:对46位不同学校的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关于“长春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课程需求”的座谈。

2.问卷调查法:现场发放问卷103份, 回收103份, 问卷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103份, 有效率100%。

3.网络调查法:通过QQ群, 与长春市二道区、经开区、汽车厂区的55名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

三、调查与分析

(一) 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1. 对继续教育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

(1) 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

过去的培训内容, 主要是自上而下确定的, 教师主要是被动接受, 普遍是重理论轻实践, 脱离了体育学科的特点, 培训内容和学习需求不适应,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对实践的指导还不够。希望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 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 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培训学习时, 能够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 既立足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培训方式单调

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 主要采取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远程教学模式, 以纯理论的讲解为主, 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培训模式。安排的理论课程内容过多, 室外的实践类内容较少, 背离了体育是实践操作学科的特点, 对提升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所起的作用不大。希望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 让老师自己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培训方式。

(3) 培训计划“一刀切”

调查表明, 体育教师专业结构很复杂, 按照统一的培训计划, 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有一些教师不是体育专业毕业的, 由其他学科爱好体育的老师兼职, 希望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要求, 开展分层、分类培训。

(4) 培训机会不平衡

骨干教师培训机会多, 普通教师培训机会少, 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更少, 存在重骨干、轻普通教师的现象。大家认为应该提升多数人的业务能力, 这样教学质量才可以得到普遍提高, 教师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培训学到更多的经验知识来提高教学水平。

2. 影响继续教育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调查表明, 影响长春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压力大。在课时量、兼职情况调查中,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在14~16节课之间, 占调查学校的32.04%, 还有41.75%的教师的工作量为17~19节, 每周超过20节课的教师占9.71%, 可见, 长春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另外, 还有47.57%的体育教师担任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运动训练、运动竞赛, 兼任的值周、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等兼职工作。排在第二、三、四位的是培训形式与工作常常冲突、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领导重视程度不足, 说明“工学”之间还存在矛盾, “工学”之间矛盾的解决在于合理选择培训方式, 并引起领导层的重视, 给予相关的政策倾斜。还有34.95%的教师对培训方式不认同, 培训内容不实用。有些教师认为内容缺乏实用性, 脱离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 安排在教室里的课程内容较多, 室外的实践类内容较少, 他们更喜欢用最新的教学模式和课改新理念指导教学的实践课, 这就要求教师在培训方式和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实际需要制订, 尊重个体发展的需要, 并能在实践中做到及时地“学以致用”。

(二) 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1. 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倾向调查与分析

据调查结果显示, 选择体育学科前沿动态类的教师占最多, 说明大多数体育教师较注重学科的前沿动向, 以使自己能够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排名第二位的是实践性知识中教学实践与指导类的知识, 在访谈中了解到, 在以前的继续教育中, 有些教师认为内容缺乏实用性, 脱离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 安排在教室里的课程内容较多, 室外的实践类内容较少, 这是教师所不喜欢的, 他们更喜欢上用最新的教学模式和课改新理念指导教学的实践课。排名三、四位的是体育学科实践知识类和体育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类, 在体育学科上, 这两大类知识始终都是其他各种知识、技能的基础, 只有具有扎实的体育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才能去拓展其他知识和技能。排在第五、六、七位的是体育相关知识类占50.49%、课改知识类占42.7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类占38.83%, 总体来看, 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2. 继续教育方式的需求倾向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 排在继续教育首位的是观摩示范课并听专家评课占75.73%。体育教师根据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去参观一些优秀的教师上课, 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 再加上专家的指导评价, 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延伸和巩固深化, 这种方式是提高教学方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第二位是外出考察学习占60.19%, 看得出教师都渴望能够走出去, 学习到其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 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学质量, 突破校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封闭性。排名第三、第四位的是远程网络教占58.25%和校本培占58.25%, 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两种方式少有“工学”矛盾的困扰, 教师不离岗, 方便实用。选择教学专题研讨会39.81%和教学比赛35.92%, 是因为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比较追求理论联系实践, 短而精的继续教育方式, 这两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并能形成良好的继续教育氛围, 增进教师间的情感, 加强交流, 现实中开展起来也比较容易, 对教学的提高有较直接的帮助。选择短期集中培训只占29.13%, 通过座谈了解到是因为短期集中培训只是简单地采取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 安排在教室里的课程内容过多, 室外的实践类内容太少, 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培训模式, 背离了体育是实践操作学科的特点, 理论化过强、太枯燥, 学生提不起兴趣, 对提升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所起的作用不大, 继续教育的质量自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课题研究只占23.3%, 是因为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以及家庭压力比较大, 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课题研究。

3. 继续教育时间的需求倾向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表明, 有37.86%的教师选择学期后半程 (期末) , 经过访谈了解到在学期末的时候, 体育基本结课, 留给其他学科进行总复习, 这时教师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参加培训。还有29.12%的教师选择在学期中, 他们认为可以在学期中到高一级的学校, 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课等。还有27.18%的教师选择了暑假, 经过访谈了解到, 这部分教师不满足于零散的学习, 希望能够较系统地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用理论和实践知识来武装自己, 提高业务水平, 并整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 借机向专家请教, 与同行交流;经访谈了解不选学期前半程, 是由于新学期刚刚开始, 各项计划、任务都很多, 忙不过来。教师根本就不选择寒假, 是因为寒假天气寒冷, 交通不便, 还有就是春节也在寒假中。

四、培训设想

(一) 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 满足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 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在不断地变化和提高, 因此, 教师对继续教育课程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培训课程应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来设置, 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 以“选修”的形式自主选择培训课程和学习内容, 满足不同层次 (城乡、骨干、普通、兼职体育教师) 、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培训, 体现学科特点, 提高培训实效

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中, 多数采取传统的室内教学模式。安排在教室里的课程内容过多, 室外的实践类内容较少, 是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培训模式, 背离了体育是实践操作学科的特点, 理论化过强, 太枯燥, 学生提不起兴趣, 对提升体育教师本身的素质所起的作用不大, 继续教育的质量自然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应采用理论学习和学科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才能真正激发教师内心的求职欲望与学习热情, 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三) 观摩学习式培训, 走出去, 拿回来———精彩再现

通过调查, 排在继续教育首位的是观摩示范课并听专家评课。如果有条件可以组织教师听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 还做不到让所有的老师都能参加观摩示范课,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参与培训的培训师, 走出去考察、学习、了解学科的前沿动向, 把全国最好的公开课、观摩课录制回来, 再加上专家的点评, 通过集中培训或远程教育, 让最好的课堂精彩再现。让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在观摩的同时, 还能够听到专家对课程的评价, 让他们不用自己亲自外出就能够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 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教学质量。

(四) 远程网络培训, 克服“工学”矛盾

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不断地普及推广, 对于远程网络教育,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学习, 教师不离岗, 方便实用, 内容可重复播放、不用担心培训时间和完成教学任务时间之间的冲突, 网上授课克服了“工学”矛盾的困扰,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力求为每一位小学体育教师搭建学习、交流、提高和展示的平台。

(五) 引领式校本培训———合作开发微型课, 分享小学一线体育教师的宝贵经验

一线的小学体育教师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 但他们缺少展现的平台, 培训师可以充分利用微型课这一培训方式, 协助一线体育教师把他们多年的先进的经验和成果展现出来, 供所有小学体育教师们分享, 从而直接指导教学, 并能在实践中做到及时地“学以致用”。

摘要:对长春地区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构成情况、继续教育现状、影响继续教育的因素、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内容、时间、课程设置的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培训设想, 希望能够促进长春地区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广州.积极探索教师培训工作规律努力实现教师培训方式变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9) .

[2]张仁芳尹丽娜杨晓霞关于农村小学心理教育专业化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

13.教师外出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三

通过这次培训,既让我们看到了幼教事业的美好与未来,也使我学到了新的教育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而且还开阔了眼界和思维,许多疑问也得到了解决,收获颇丰。

走进南京实验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像家一样的舒适环境。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跟着老师欢快地做早操。开展教学活动的老师也非常优秀。老师们亲切和蔼、多才多艺,把教室的各个区域布置得美丽精致。其中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布置和幼作品儿展示区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图文结合的更是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生动易懂。

这次我学习的目的主要还是想好好看看他们的区角活动,因为我觉得区角活动是对孩子最科学合理的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而这次培训,给了我很多启发。他们的区角很贴近生活,幼儿在玩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他们的区角做的不仅精美,而且在玩中还可以看到很多方式,有些摆在那看着不起眼的材料,里面也暗藏玄机;有些材料摆着,我们根本看不出玩法,需要老师介绍才明白。他们大部分的幼儿不会按照老师的思维去玩区角,而是自己想方法玩。还有值得我学习的是他们班内教师的配合工作,班级中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善于与家长沟通,有的善于常规管理工作,有的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很好的经验等等,例如: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他们班三位老师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当幼儿进行洗手时,老师之间也是分工合作,合理、有序地组织幼儿进行洗手,这时保育老师将桌子进行消毒,一位老师在组织幼儿室外游戏,一位老师在水房组织幼儿洗手,这样使我们活动进行地有条不乱。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欣赏每个老师的才干,给老师发挥才干的舞台。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精心而又烦琐,每天都需要我们工作、学习、思考、总结、反思。在班主任工作中求“全”“活”“异”“新”;班级工作既要务实,又要创新,要与时俱进。既要作好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要作好幼儿的教育者、管理者。既要互相合作,又要明确职责。我相信在做的各位年轻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管理方法,我也希望在各位的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大家的优点,争取把班级工作做得更好!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星期四的那天下午,南京实验幼儿园的老师让我们的老师给他们教一些简单的蒙古舞动作,我们所有的老师一起整理了几个蒙古舞组合动作做了展示,简单整理了一下就上台了,效果还不错。南京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也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领悟动作要领很快,多才多艺的老师们共同演绎了一段精彩丰呈的蒙古舞蹈短片。大家共同收获了快乐,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希望!

14.教师外出培训方案 篇十四

一、教师外出培训的原则:机会均等,总额包干。

二、培训总额包干标准:

1、以2个学年时间为界限,从上一年的9月1日至下一年的8月31日;第一个时间段为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8月31日;之后再以2学年为时间段。

2、经费标准:

(1)每位在编在岗教师(每周任教语文、数学10节以上,其它15节以上)为1800元;

(2)因个人原因课时量明显不足的教师,没有兼课的行政职员,原则上不享受培训经费;

(3)经学校批准参加区级以上研修班培训的学员,如果经费超过包干额的,超出部分酌情给予报销;但该学员参加其它培训的,不再安排经费。

3、包干经费用可用于有学分的培训,也可用于没有学分的培训、教研会、学术报告。

4、教师外出学习后,凭规定发票填写差旅单按学校规定程序办理手续后到财务人员处报销,按上级规定的要求,在规定总额内的按实报销,超出标准的部分或不符合上级要求的项目经费由教师自负;若报销时总量超额,在2个学年结束时由财务主管统计报销额,超过部分在该教师的绩效工资中扣回。

5、在2个学年的时间段内,如果经费使用不了,届时将清零,不转入下个时间段使用。

6、参加90学时培训经费报销另行商议。

三、教师外出学习的类别:

1、上级指派,经学校研究同意外出;

2、学校提供外出学习的信息,由各组报名,经学校研究同意外出;

3、教师自己了解信息要求外出,经学校研究同意;

4、学校培养教师需要,指派教师外出;

5、教师可以选择在假期外出参加培训(非培训项目类不能报销)。

四、下列情况,原则上限制外出:

1、需要调课3天(不含3天)以上者;

2、自行调课有困难,经学校协调仍困难者;

3、外出培训不对口或经学校研究对该教师成长无多大作用者;

4、申请当日上溯一年时间,该教师因各种原因请假已达2周以上者;或者有旷课记录者;或者对培训学习态度不认真造成不良影响者。

五、外出学习程序:

1、学校委派教师外出程序:

(1)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等相关科室通知;学校委派若不想出去,可当场说明原因;若已答应,必须认真参加培训;

(2)向学校校长请假并经校长批准。

2、自选申请外出培训程序:

(1)提供学习文件、通知,报校长审批;

(2)办理请假手续,自行调课将调课清单交予教导处,并安排好相关工作。

六、其他说明:

1、教师参加的各类学习均包括在包干经费中;教师应在外出回来一月内办理报销手续;超过一个月未报销者,原则上不予报销,特殊情况须由校长签字;

2、与学校荣誉相关,经学校研究同意参加的各类比赛、公开课、会议讲座等,相关经费由学校另外支付,不算入包干经费;凡上级行政部门和教科研部门组织的各类会议我校必须派人参加,经学校研究特别指派代表学校参加活动的人员,不算入包干经费。这些经费报销,填写非包干培训经费申请表,由派出科室负责人签名,由财务人员审核票据,报校长签字后办理报销手续。

15.体育教师外出教学培训总结 篇十五

关键词: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计划

“国培计划”中的“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在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施的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在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区域性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参加培训的14个市县地区的86名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重点查阅教育部、广西教育厅等相关部门有关国培计划文件及课程论等著作,参考中国期刊网2001年-2011年国培计划培训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一定的归纳和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参加广西“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农村中学体育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6份,中学组发放问卷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3份;小学组发放问卷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2份。依据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的观点,“回收率在50%以上者为适当,60%以上者为好,70%以上者为非常好”,所以本调查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

1.2.3 专家访谈法

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有关专家进行探讨性交流。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员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计划对广西14个市县地区的50名农村中学体育骨干教师与50名农村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实际参加培训人数为:小学组43人,7人未参加培训,未参加培训人数占14%;中学组43人,7人未参加培训,未参加培训人数占14%。这种情况势必造成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加强骨干教师推荐遴选工作的具体操作及落实情况。建议进行差额遴选,以保证培训质量、任务的顺利完成。

从表1可见: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小学组男教师34人,女教师9人;中学组男教师31人,女教师12人。男女教师比例小学组为3.7:1;中学组为:2.6:1,参加培训的教师在男女比例上相差较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从对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考虑,尤其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学生来说,女体育教师具有男体育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培训对象时要考虑男女体育教师的合理比例。年龄结构:学员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小学组年龄在31-40岁的占72.1%,30岁以下的占23.3%,中青年教师占95.4%;中学组31-40岁的占67.4%,30岁以下的占23.3%,中青年教师占90.7%。学历结构:小学组专科学历占51.2%,大专以下占2.3%,专科及以下学历占53.5%,本科学历占44.2%,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较低;中学组学员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本科学历占76.7%,专科学历占23.3%。职称结构:小学组以中高级职称为主,一级占27.9,高级占60.5% ,中高级职称占87.9%;中学组以中级职称为主,二级教师占27.9%,一级教师占69.8%,中级职称占97.7%。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学员占有很高的比例。小学组壮族体育教师比例占37.2%,少数民族达到46.5%;中学组壮族体育教师占34.9%,少数民族教师达到37.2%,少数民族体育教师为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与推广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学员来自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等14个市县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覆盖面广,人数分配合理。

2.2 培训的实施

2.2.1 培训动机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它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了解学员参加培训的动机,并在培训过程中,合理利用这些动机可更好地完成培训目标。排在前三位的均为:自身发展、工作进步、学生发展。可见大部分学员参加培训的动机是出于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其中为了自身发展在学员参加培训动机中位于首位,选择率中学组占93%,小学组占92.9%(见表2)。但是还有部分学员参加培训师为了完成任务,或晋级升职为目的。这一动机可能导致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的一时热情和漫不经心。

2.2.2 培训前期宣传

培训的前期宣传指培训计划已经制定完成,要告知培训对象本期培训相关事项的活动。中学组48.8%的学员,小学组81﹪的学员,对培训内容不清楚或完全不知道。可见培训工作的前期宣传不够,不利于教师为参加培训做好充分准备。

2.2.3 培训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体育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是体育教师培训的关键所在,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如果说培训需求是培训的现实起点,培训目标是培训的预期终点,那么,培训课程就是起点和终点的连接线路。

2.2.3.1 开设课程

开设课程有:通识教育模块课程、体育理论模块课程、教学技能模块课程和特色项目模块课程,科研板块缺失。对课程设置中学组满意率为72.1%;小学组满意率为81.4%,课程优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3.2 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

表3表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中学组排在第一位的是课时少与课程涉及范围窄,第三位的是脱离实践;小学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排在第一位的也是课时少,第二位的是课程涉及范围窄,第三位的是脱离实践。“课时少”是课程设置存在的首要问题,对于总学时并不少,总学时有近100个学时,学员认为课时少,是有些技术课程只安排一到两次课,4-6学时的课时,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习一个项目的全部技术,战术,规则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学员很难全部消化和吸收。同时中学组还有27.9%的学员,小学组有31%的学员认为课程脱离实践,在这个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骨干教师们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已具备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与智慧,这同样是项目研究和培训中的重要学习资源。

2.2.3.3 增开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即便都是中小学骨干教师,但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兴趣、特长以及教学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在培训中开设部分选修课程,以满足学员对课程的不同需求。同时选修课程也是构建教师总体知识结构,形成自己专业特长和特色的关键。调查发现86﹪中学组学员,90.7%的小学组学员认为开设选修课程非常必要或必要。

2.2.4 培训师资

培训者是具体培训课程的设计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效果的成效。教师培训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培训者队伍。授课教师由高校教师、一线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厅教研员三部分人员构成。其中以高校教师为主,占61.9%,高校教师以教授职称为主达38.1%;一线教师以特级教师为主达23.8%。(见表4、表5)中学组86%的学员,小学组83.3%认为本次培训的师资水平很高或比较高。

一个优秀培训者的制胜因素有哪些?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6,排在前三位的均为是:讲课幽默风趣,有吸引力;能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法灵活。骨干教师对授课教师的幽默感提出了很高期望,并充分显示出骨干教师重视实践能力提高的心理。另外,灵活运用言语、肢体、多媒体等各种方式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趣味性,激发骨干教师的兴趣,也应引起培训者的注意。

2.2.5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是保证培训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新颖灵活的培训方式能够调动骨干教师的兴趣,保障培训效果。培训者在选择培训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如何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条件来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学组88.4%,小学组100%的学员对本次培训采用的培训方式很满意或比较满意。

教师作为学习者有着自身的学习特征,如基于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以案例为支撑的情景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基点的行动学习,以群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以及基于实践经验的反思学习。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目中有效的培训方式,调查结果见表7。中学组排在前三位的是:观看示范课、专家讲座、案例教学;小学组排在前三位的是:案例教学、观看示范课、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普遍最认可的培训方式是和观看示范课、专家讲座、案例教学。这三种培训方式也是此次培训主要采用的培训方式,与学员培训方式的需求相符。

骨干教师对培训方式指出的两大不足为培训方式单一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中学组53.5%学员,小学组57.1认为为培训方式单一;中学组39.5%的学员,小学组38.1%的学员认为不符合学员的特点。

2.2.6 培训教材

国培计划培训班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培训教材。有小学组有93.2 %的学员,中学组有97.7%的学员认为培训中编订相应的培训教材非常必要或必要,没有学员认为不必要。应引起培训机构的重视。

2.2.7 培训的组织管理

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属于培训流程的操作层面,是将培训计划中的各个部分付诸行动,将计划转变为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学组88.4%的学员和小学组90.5%的学员对本次培训的组织管理满意。中学组有9.3%的学员,小学组有7.1%的学员对本次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不满意。

2.2.8 培训设施及服务

2.2.8.1 教学设备、器材、场地条件

教学设备、器材、场地条件是保证培训工作顺利、高质量完成的硬件基础。有93%的学员对教学条件很满意或比较满意。小学组23.8%的学员对教学条件不太满意,4.8%的学员很不满意;中学组32.6%的学员对教学条件不太满意。要引起重视,在教学资源方面加大开发力度。

2.2.8.2 食宿条件

食宿条件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学员积极参加培训的物质保障。中学组有67.4%的学员,小学组有71%的学员对食宿条件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中学组有32.6%的学员对食宿条件不太满意;小学组有23.8%的学员对食宿条件不太满意,还有4.8%对食宿条件非常不满意。要尽量为学员提供优越的食宿条件,以便消除学员的后顾之忧。

3 结论

1.在制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员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民族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

2.加强骨干教师推荐遴选工作的具体操作及落实情况,以减少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建议进行差额遴选,以保证培训质量、任务的顺利完成。

3.课程安排方面主要问题有课时少、课程涉及范围窄、脱离实践个方面;课程安排中安排部分选修课成为学员的普遍共识;学员普遍认为培训中编订相应的培训教材非常必要。

4.教师参加培训后,所在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未接受相应培训,课程改革很难实行下去,培训效果很难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袁方,等.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卢婵.成就动机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

[3]王亚秀.北京教育学院体育教师培训体系的研究[D].硕士论文,2010.

[4]余新.有效教师培训的七个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2010,(361):80.

[5]杜屏.“北京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与行动研究项目”评估与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3):19.

上一篇:升学宴长辈的致辞下一篇:毕业生教育实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