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桥乡中心完小图书管理制度(精选2篇)
1.蔡桥乡中心完小图书管理制度 篇一
蔡桥中心完小校级课题
“农村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
开题报告
撰稿人:王文华
一、现状分析和研究意义
蔡桥中心完小地处邵阳县最西边,与武冈市、新宁县接壤,大部分家长都外出务工,在校学生有75%左右为留守儿童,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学生基础较差,语文老师上课时总觉得时间不够,我们语文教研组深入课堂发现: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主要针对班级的中下等学生,强调字词教学,画出优美词语,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把文章的内容理一理,是第一课时的“不变定律”,第二课时是对课文中的精彩句子进行讲解、理解课文内容,面面俱到,常常一篇课两课时还讲不完,调查老师发现习字、课堂作业啊,很少见到使用。老师发出感叹:许多应该讲的东西都没有讲到,埋怨语文课学校安排得太少,总觉得每节课内容都没上完。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而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这是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体现和要求,也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因此,我校语文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高年级提出“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实效性”这一小课题的研究,试图通过研究实践,找到切合学生实际而有效的预习方法,再向全校进行推广,促进全体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成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这里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2、心理学家布鲁纳创导的发现学习法,是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材料自己探究和主动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相应结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长期运用此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始终保持一颗敏锐的心面对学习。
3、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说:“指导预习的办法实施了,上课的情形就将和现在完全两样。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惟有如此,学生在预习的阶段既练习了自己读书,在讨论的阶段又得到切磋琢磨的实益,他们阅读书籍的良好习惯才会渐渐养成。”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卢仲衡等人在教学方面经过长期的实验、探索出的“自学辅导学习法”,吸取了程序学习的某些可取之处,依据心理学的原则,按照班级规定的进度和个人自选进度相结合的步调,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自练、自批作业,或辅之以讨论、辅导,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有效果。这些学习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较有成效的,对提高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在预习过程中,发现疑难点,从而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了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态。这种注意状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指向疑难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研究目标:
目标:
(一)培养学生对预习的兴趣,根据我们所学教材编排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设计好课前预习要求,让学生根据按照课前预习要求,进行预习,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让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和步骤,从而提高他们的预习能力。
(二)学生根据预习作业能主动的进行预习,主动能完成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在预习过程中,能遇到不懂的题边预习边思考。尝试自己解决一部分题,在听课时带着问题去听课,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四、研究内容:
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2、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
3、能和同学主动探讨、交流,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
五、研究方法:
我们对学生的课前预习采用分两步走的办法:第一步,老师已经设计好了课前预习要求这一方法进行,通过预习让学生找出这一篇课文难理解的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一些美词佳句,通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写一写读后感,通过这种方式引领学生预习,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预习的一些的方法后再走第二步,第二步是常规性的预习,即每篇课文学生都先按常规预习一次,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及相关基础知识。对不懂的地方主动去查找资料,尝试自行解决一些问题,常规性预习虽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却是夯实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常规性的预习,让学生在上课时就有针对性,目的性,就会主动去获取知识,不再把自己当成掌握知识的容器。
在走第二步时,各位语文教师在平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默读和朗读训练。具体要求为:
1、默读:默读要达到这两个要求,一是要了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或介绍了谁做了什么,或介绍了什么景物,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这些景物的,运用哪些方法来写景物的;或者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划出不理解或不甚理解的语句。
2、查阅: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网络、资料或咨询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3、朗读:就是大声朗读课文。预习的朗读,要读二至三遍,要求读准生字,把课读通顺;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注意章结构,写作方法。大声诵读,对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
4、摘抄:就是把美词佳句和自己认为值得借鉴的词句摘录到摘抄本上。
六、研究策略:
不管是走哪一步,我们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可以采用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评价时间不限定,可以是在早读时进行,还可以是在课堂上进行,只有通过评价,既能不断地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又能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实施步骤: 1、2012年3月——2012年6月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了课前预习模板进行预习,老师总结经验。2、2012年9月——2013年1月在五、六年级开展常规性的预习3、2012年7月为总结阶段:进行专题研究的档案成果整理、展示、汇集工作和在下学期在全校推广应用。(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反思,形成有价值的论文。
八、可行性分析:
1、我语文教研组在2010—2011被评为县优秀教研组,在课前预习方面有一点经验。
2、完成课题保障条件:校长王保民同志、副校长田学农热情支持教研教改工作,教研组长王文华对课前预习在前期进行过探究,在2011年参加湖南一师院举办的农村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时,对长沙幼幼小学、高桥小学、博才学校的课前预习进行过考察学习,课题组成员肖湘老师为县级骨干教师、尹媛媛老师为校级骨干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课题参加者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人员分工
顾问:王保民(校长)田学农(教学副校长)
组长:王文华(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
组员:吕艳云、尹小兰、尹媛媛、肖湘、谭丽华、尹华 尹建良、王灵芝、王小云、粟慧、莫君苏
课前预习要求
课文题目《》
2012年月日
1、难字、词:
2、不理解的词语:
3、收集的多音字:()个
4、积累的近义词、反义词:
5、朗读是否准确、通顺流利。()
6、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供以下概括方式:A、叙事为主的文章可概括为:文章讲述了(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B、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可概括为:文章讲述了谁做了什么。C、以写景状物的文章可概括为: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
7、不懂的地方,提出的问题:
8、美词:
9、佳句:
10、读后感:
“农村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本课题于2012年2月份申报,3月份被学校批准,2012年6月举行中期汇报会,研究时间是一年,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读书笔记和教学案例和读书笔记,2013年1月进入结题阶段,已完成课题预期研究目标和任务,准备结题。
二、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提高广大教师对预习的重要性认识,准确把握高年级学生的预习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探索学生课前预习方法,提高高年级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提高学生在课堂听课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指导学生学会收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该课题主要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如何通过预习达到初步感知文本,了解文本的生字新词,积累美词佳句,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自己还有那些困惑和不懂的地方,以便于有针对性学习。
(二)研究步骤
1、学生按老师已经设计好了课前预习要求进行,通过预习让学生找出这一篇课文难理解的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一些美词佳句,通过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写一写读后感,通过这种方式引领学生预习,当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预习的一些的方法后再走第二步,2、常规性的预习,即每篇课文学生都先按常规预习一次,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及相关基础知识。对不懂的地方主动去查找资料,尝试自行解决一些问题,常规性预习虽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却是夯实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常规性的预习,让学生在上课时就有针对性,目的性,就会主动去获取知识,不再把自己当成掌握知识的容器。
(三)研究原则
1、主动性原则。通过教师发放课前预习要求,让学生根据预习提纲逐渐掌握预习的方法,把预习习惯培养寓于日常的教学中。
2、合作性原则。在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过程中,要充分表现学生的自主和相互合作,让同学间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评价性原则。评价采用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评价能不断地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又能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启发性原则。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的提纲,让学生的预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的过程,让预习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能力。在课内预习时,当学生思路受阻时,授课教师要及时点拨,促进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不能以现成的答案代替学生思维过程。
5.针对性原则。一个班中的学生存在差异,如学习基础阅读能力、自身素养等方面的差异。往往阅读能力好的同学能很好地按照预习的要求去做,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连读句子都结结巴巴,根据现状,要改变“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对预习的兴趣,根据我们所学教材编排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设计好课前预习要求,让学生根据按照课前预习要求,进行预习,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让学生学会预习的方法和步骤,从而提高他们的预习能力。
2、学生根据预习作业能主动的进行预习,主动能完成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并能在预习过程中,能遇到不懂的题边预习边思考。尝试自己解决一部分题,在听课时带着问题去听课,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2、针对不同体裁的课文选择合适的预习方法。
3、能和同学主动探讨、交流,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1、2012年3月——2012年6月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了课前预习模板进行预习,老师总结经验。2、2012年9月——2013年1月在五、六年级开展常规性的预习3、2012年7月为总结阶段:进行专题研究的档案成果整理、展示、汇集工作和在下学期在全校推广应用。(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反思,形成有价值的论文。
四、课题研究的措施
1、成立机构,健全组织
我们成立了课题实验课题组,参加实验的人员热情高,干劲足,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2、深入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多元智力教与学的策略》、《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魏书生谈语文教学》、《陶行知文集》等理论。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才能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3、健全制度,加强教学研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提高课题教研实效,我们建立健全教研制度,规定了双周的星期三下午为教师业务学习时间严肃了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评课制度,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1、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2、提高了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会了预习的基本方法,如查阅工具书、查阅课外阅读资料、质疑等,并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训练了思维。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整体提高,特别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3、通过课前预习,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小组评价,师生评价过程中相互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敢说、愿说,训练了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4、通过课题的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如:罗婷老师的论文《论培优辅差的具体实施》获市一等奖,何丽老师的论文《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重要性》获县一等奖;王文华老师的论文《小学如何进行朗读教学》获县一等奖;郭静老师的论文《浅谈小学习作教学》获县一等奖;刘慧老师的论文《如何培养学生装合作学习能力》获县二等奖;唐超群老师的论文《论教育游戏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整合》获县二等奖等。
小学语文“农村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研究,坚定了我们科研能兴校的信心。在对本课题结题过程中,我们将通过总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而加以完善。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投入到新的课题实验中,同时我们更期待上级有关专家对我们的研究给于关注和指导。
附1:研究论文
小学如何进行朗读教学
邵阳县蔡桥乡中心完小王文华
进行儿童的朗读活动,从其心理过程分析,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他们在入学前已具有一定程度的口语能力。进入小学后,开始学习语文,阅读书面文字。我们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一方面又可以凭借朗读,组织其思维,以促进其对文字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口语的流畅性和良好的眼动习惯。
心里学研究表明:朗读技巧有三种发展水平:即:①正确朗读,指能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并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读、句读分明、停顿恰当。②流利朗读:指能达到语气流畅,语速恰当,节奏明快,能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对作品的基调把握准确。③表情朗读:指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能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能运用声调、音量、速度、停顿等变化,生动地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基本上做到以言动人,以情感人。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其过程正是这样:正确→流利→有表情。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感情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
不仅如此,课程标准在“各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部分,每个年级均专设一条有关朗读(包括背诵)的要求:一至六年级共同的,基本的要求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区别各年级不同的要求,在上述要求之前,一年级加了“学习”,二、三年级加了“继续学习”。在上述要求之后,紧接着提出了各年级的特殊要求。一至六年级,依次为:“要求发音正确,声音洪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注意长句中和段落间的停顿”;“边读边思考,读出不同语气”;“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二、具体掌握要求,严格进行训练。
课程标准(包括教材)把朗读摆到了应有的、相当重要的位置。那么反观一下语文教学的现状,为什么朗读教学的质量不高呢?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与老师对朗读的要求掌握不具体,训练不严格有关。所以,下面着重就朗读的要求和严格训练一些具体的探讨。
(一)具体掌握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首先读得“正确”,这是朗读的基础。所谓“基础”,具体要求有三点:
1、有普通话朗读,读准确,读清楚,字字落实。
“读准确”,就是要求严格按照普通话语音的声、韵、调来读。要达到这个要求,就要努力改变方言习惯,不用方言读书。专家强调指出:“任何方言都是不符合朗读要求的”这对于方言地区的老师来说,是不太容易的,但都是应该努力做到的。
“读清楚”,就是要发音清晰,要注意“咬字”,不可把字“吃”掉。这方面如果不注意,有时成串的音节连续发出来,听起来就不清晰。如“天安门”的“天安”tiān、ān可能读成tiān;“日日夜夜”
rì rì yè yè可能读成rì yè。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在“语流”中间,必须有让别人听得出来的“音界”(音节与音节之间的界限),要从声音上分清音界,就要“咬”住每个字开头的发音。稍稍紧张用力一点,这样就不至于在连续的发音活动中把字音“吃”掉。
“字字落实”,就是舌头的活动要在一定程序上达到音节韵尾音素的发音区域。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要“到位”,如―n、―ng一定要发出鼻音;―l、―u(包括ao的o)一定要把舌前、舌面后抬高起来。
当前,有些教师不注意吐字,学生读起来比较漂浮,影响朗读的质量,急需改进。
2、句读分明,停顿恰当,不唱读。这方面有三点要求: ①要以词(词组)为单位读,把一个个的字读成词或词组(当然有的字自身就是一个词)。②停顿恰当。除了按标点符号的标示停顿以外,还要把长句当中句子的各个部分读完整,不可破词、破句。③不唱读。
此外还有一些常规性要求,如不管坐着读,还是站着读,姿势要正确,双手捧好书,与眼睛保持一定的距离,声音要洪亮,态度要大方,这些习惯也要培养。
(二)严格进行训练
任何训练都必须“严”而有“格”。“格”就是规格,亦既前面讲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要使训练得到好的效果,在思想认识上必须解决几个问题:
1、明确“正确”、“流利”、“有感情”三种发展发水平,一般是相对于学生学习每篇新课文的教学过程而言,而不是学生年级的由低至高而言。课程标准从一年级开始就提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这是对的。因为各个年级的课文是符合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的。因此那种认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只要他们读得正确”的观点,实际上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
2、明确朗读教学的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严”而有“格”。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篇课文,以至于每个课时,都要进行,它绝不是什么“突击任务”,“权宜之计”。
3、明确朗读教学的“手段”和“任务”的关系,要自觉地把加强朗读的训练与充分发挥朗读对培养学生听、说、读(默读)能力,开发智力和大脑潜能,陶冶情操的作用结合起来,克服为训练而训练的现象。只要这样,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附2:教师评课图片
2.芙蓉中心完小图书室管理工作总结 篇二
芙蓉中心完小
袁华
本学期以来,把图书工作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有效途径,作为素质教育的有力门路,更好地展示我校的“普九”成就,以“学教”活动为契机,特对本期的图书管理工作如下总结:
一、重视学习,加强业务修养。
图书室的工作一部分是图书目录的编辑整理工作,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管理日趋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越来越走向现代化。因此,图书管理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书籍分类,现代的图书管理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体系。针对这种情况,自己在图书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己经常加强图书科学管理的知识,科学分类的知识,潜心研究图书管理的方法,使自己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并用于实际的图书管理工作中,使我校的图书管理工作逐渐得到完善。
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需要有耐心,非常细致的工作,自己在工作中注意加强业务修养,对待图书管理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时时以图书管理员职责要求自己,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借阅者,并不厌其烦地为他们选取所需的书,使他们高高兴兴而来,满意而归。
二、加强图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
由于全校师生人数多,借阅一次数量多,因而图书有出现借放、破损等情况,自己每天借阅工作结束后,都将当天所涉及的书进行仔细检查,将借放的图书重新归类,将破损、无标签的图书重新粘补,始终保持借出的图书整洁、美观、规范,杜绝了丢失现象,无损坏情况发生。在我们的细心管理,做到了图书室的图书无虫蛀,无受潮,无鼠耗,无溃烂的情况发生。
当然,图书的管理只是途径,图书借阅从中获取知识才是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开学初,根据图书室的具体情况,对上期末新购图书进行分类、整理,贴上书签,上好架,并对学生进行了爱护图书等方面的知识教育,完善了借阅图书制度,自己总是尽量延长图书借阅时间,尽量使全校师生能在各个时间借阅到图书,从周一到周五下午都安排时间坚持向师生开放,并尽量将好书、新书推荐给广大师生,这样不仅使他们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还陶冶了情操,造就了品格修养和意志,充分发挥了图书的传知育人作用。与图书室的管理相配套的是向师生开放了阅览室,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良的读书环境,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
三、做好整理工作,提高宣传功效。
学期结束后,自己都把相关的借阅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清理,并作好登记工作,及时收回借出去的图书,全部收回,无一缺损。
在本学期的图书管理工作中,作出较大努力,使本校图书室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轨道,充分发挥了图书室应有的作用,当然,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会更加努力,使图书管理工作来断向前迈进。
【蔡桥乡中心完小图书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7.冯桥乡文明城镇2010创建工作总结07-25
沙子镇中心完小驻校民警工作制度09-11
南城中心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12-20
大龙中心完小普法工作方案10-02
梁山中心完小校本研修实施方案06-12
五龙中心完小年安全工作总结10-23
2010中心完小数学教研组计划11-21
黄花中心完小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11-30
小水镇中心完小幼儿园装修申请报告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