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和不足

2024-06-27

收获和不足(精选15篇)

1.收获和不足 篇一

1.实习收获

这次去大连维乐液压实习是自大学以来的第一次真正接触现实企事业单位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我们从中间获得的东西却是在大学生活中学不到的。因为现实跟理论的差距总是让人感到有点手足无措,当我们在大学生活学习中只用考虑所接触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或者说有时候我们追求的是更加先进更加完美,但是事实并不都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理想化,我们要学会慢慢地去适应现实,熟练地掌握现实的技术理论所达到的程度,然后用自己在大学中学到的理论来支持自己做出合理的改变。这次实习也告诉我不要一味的求新求改变,这只能让自己陷入被动,同时这对现实工作一点帮助都没有。我们可以有疑问,也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首先得去站在现实中考虑问题,或者说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熟悉企业文化,然后才能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其实许多在课本上学到的科学知识理论在现实中也是有很好的体现的,现代企业也很注重先进科学理论的引进和融合。经过几天的培训讲座和现场实习观察,我能学习到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离不开课本理论的支持的。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我所感悟到的内容。

在我们实习的第一天,维乐液压的总经理丁总给我们上了实习的第一课,他讲了一下企业发展的历程,讲到企业由以贸易起家的小公司做到现在这样成规模的制造类企业的艰难历程,并且展望了企业的未来以及产品的发展方向和其中应注意的问题和难点。让我们更加了解公司的文化和背景,能够更快地融入企业发展之中,同时也能了解一些创业的知识,虽然不可照搬照抄,但也是难得经验。

接着是郑老师给我们讲的生产安全课程,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安全是第一位”这句话了,虽然说只有一句话,大家可能以前也都听说过,但是在那个时候这句话还是凸显了重点,毕竟这是现实生产,一群脱产的大学生冒冒失失的进入现实生产空间中,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安全事件,所以郑老师的课及时地给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也为我们将来进入社会,参加真正的生产活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更加珍惜自己生命。

第二天,由辽工大学长王喜春给我们讲解生产计划的内容,提到生产计划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因为我们是工业工程的,生产计划毕竟是专业课程,学长所讲的内容隐隐约约有点课本上的意思,但是又和课本上的知识不是完全一致的,生产计划对一个企业来说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没有合理的生产计划,企业也就很难正常的运作下去。在现实生产中多了很多人为的因素所在,就像企业的产能问题,如果不能真正的掌握企业真实的产能,也就没办法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而企业的真正产能的计算又存在着诸多的异议,这也给那些生产计划员造成了不可避免的麻烦,并且有可能出现生产抵触现象,这也是工业工程中所说的“十大抵触”之一,造成计划失真,甚至有架空计划的嫌疑。所以我们日后要学习的不仅是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学习跟人的接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毕竟工业工程不是针对机器的,而是更多的跟人打交道的学科。也更要注意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

然后,公司的刘部长带领我们参观了机加工车间和装配车间,进入车间更能感受到现场实习和理论学习的不同,现场所有正在加工的零件都是将要进入市场的商品,它们的加工要求的更加严格,工艺要求的更加精准合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工业工程的现实应用,一人多机的操作应用很合理,这也是最吸引我们眼球的地方,然后就是目视化管理了,看板是其中应用的比较到位的一个方面,还有叉车的行驶区域也有特殊的标记,严格地区分各工作区域,使其不产生过多的干扰。双手作业理论也在现场有所体现,工人们按熟练程度和经验运用着双手操作理论,提高了企业产能。

第三天,公司的张主任给我们讲了企业ERP的运用过程,同时公司的裴部长给我们演示的维乐液压的ERP的现实应用内容,让我们了解现代企业在无纸化办公和计算机辅助办公方面应用的现状,也鼓励我们去接触学习现代企业办公的内容,在业余时间多学习现代办公软件。

最后,由机械加工车间的王主任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这几天同学们都在看,都积极的学习,并且有很多的问题等着问,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同学们问到很多专业性的内容和现场看到问题。王主任也全都认真地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真正投入了精力和时间,也认真地思考问题,这些都是在学校很少见的现象。2.实习不足

在这次短暂的实习过程中,不足之处也是存在的。

首先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没能够深入到每个环节中,只是在快速的转战,有很多问题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不能深入细致的探究,同时员工的表现也不是完全真实的,可能因为我们的观察而跟平时工作有所改变,这些都是我们没有能力和时间观察和注意到的。

其次就是企业问题了,在维乐液压实习这几天,我发现该公司内部缺少产品的工艺标准,所有产品都是根据工人的经验和意愿来完成的,假如工人不愿意做的话,企业也就没有一点办法,并且企业基本依靠一线工人完成生产,如果员工流失就可能造成企业瘫痪,没有一点抵抗风险的能力,没有快速上手的工艺说明书,更加加剧这种因素的影响力。另外,企业缺少现场管理人员,现场比较混乱,员工比较随意,工作现场的5S做的也不到位。最重要的不足是企业对质量理解问题,他们跟现在大部分国内企业的观点相同,也就是质量是靠检验出来的,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最终产品的检验,而这些也是我们认识的最大误区所在。根据国外企业的先进理论,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日本的田口质量工程和美国的6sigma管理都可以证明这一点。还有车间的设施规划和物流也都存在着大小不等的问题。

2.收获和不足 篇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地影响, 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对专业化人才的英语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 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通过聘请外教参与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外教教学也存在着一体两面性, 优势与不足共存。如何扬长避短, 发挥外教的教学优势, 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2 外教教学的优势

2.1 在语言和文化上的优势

外教大都是来自以英语为母语或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 他们的英语地道自然, 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起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而且外教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抽象或者难以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对学生容易误解的一些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清楚而准确地给予解释, 对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大有裨益。外教不仅向学生传授语言和专业知识, 同时还介绍他们自己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历史和时事风尚。因而大多数学生对外教都持一种欣赏、好奇的态度, 对其课程通常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通过交流, 学生获取了丰富的国外背景知识, 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 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2.2 在教学方法上的优势

外教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双边、多元活动, 来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观点, 交流思想。因为学生主观的意念、态度、情感、文化修养等都会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语言功能的发挥。所以外教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进行练习, 强调学生主动思考, 发现并解决问题。而且外教在教学中不苛求纠正语言错误, 除了一些影响交际活动的理解性错误需要纠正外, 一般不因为语言错误而打断学生思路, 而将注意力集中到语言交际的内容上,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目的。

外教的课程不拘泥于课本, 形式也多种多样。他们喜欢将座位根据课堂内容进行布置, 有时甚至不拘泥在教室内, 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 可能会在户外草坪、图书馆, 甚至是超市里, 使得课堂教学简单、生动、有趣。外教多善于在课前布置任务、分组准备, 课堂上设置场景调动一切因素使学生开口参与, 不断采用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思考。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提高都会得到外教的赞许和表扬, 使学生信心倍增。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他们往往不会严格批评, 甚至不会当场纠正, 而是鼓励学生。待到课后单独对学生进行纠正, 这样, 学生就不会感到害羞或是拘束了。

2.3 在师生关系方面的优势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外教与学生的师生关系, 不是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中国传统, 用“亦师亦友”来形容更为恰当。受西方平等、自由、个人主义观念熏陶的外教主张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 与学生之间努力建造一种平等的关系, 营造出一种平等、民主、自由的教学气氛。相较于中国英语教师, 外教在课堂上幽默风趣、善于表演。同时, 外教的非言语交际行为比较丰富, 他们体态语言多样, 课堂上经常面带微笑, 善于与学生进行目光接触, 学生感到跟外教的关系亲近自然, 这十分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师生关系显得十分融洽。

3 外教教学的不足

3.1 外教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虽然很多来中国任教的外教都是本科、硕士毕业, 但是外教的教育背景参差不齐, 其中多数外教在校所修专业是非语言类方向, 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或相关的教学培训, 缺乏从事语言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识。即便是就那些来华之前取得了教师资格, 或者取得了教学方面的资格认证的外教之中相当多的人也是基本上不懂或者根本不懂教学法或者不具备教学业务能力, 缺乏对中国的国情和教育方式的基本了解, 以至于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外教课堂对自己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提高效果一般或者没有任何效果。还有些外教主要是来中国游玩的, 对教学敷衍了事。甚至个别素质低下, 缺乏责任心的外教, 在合同未到期、教学任务未完成之前就不告而别。还有的在校园里、课堂上传播宗教信仰, 诋毁中国形象, 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3.2 缺乏对中国学生的深入了解

外教不了解我国英语教学大纲对学生词汇的要求, 不清楚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很大程度是受制于四、六级考试, 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过级, 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因而他们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有些随意和盲目, 与中国学生期望在这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愿望背道而驰。在学习风格上, 中国学生习惯了系统地接受知识, 中国教师的授课很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连贯。外教教学有很大的随意性, 缺乏系统性, 导致学生不知道究竟学什么, 该朝什么方向努力。而且中国学生很多内向, 矜持害羞, 怕犯错误被别人说三道四, 不愿意主动大胆表现自己, 阐述观点。外教提问时, 学生不敢主动举手回答, 课堂活动很难开展, 气氛也活跃不起来, 师生之间缺乏生动、即时、有效的互动。除此之外, 学生与外教之间在课后也是缺乏交流的。学生基本上还停留在害怕与外教交流的层次:有问题不敢问, 有要求不敢提, 怕讲错或讲不清楚。

由于不清楚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性格特点, 外教教学往往难以达到目的。有的外教期望过高, 教学内容难度过大, 要求过严, 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对口语课的兴趣。有的期望过低, 内容太简单, 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当中学生甚至小学生来教, 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外教口语课“无聊浪费时间”, 激发不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还有的课堂只有枯燥的学习活动, 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 课内活动的单调和枯燥与课外活动的生动、鲜活形成鲜明的对比, 致使课堂变得机械和呆板。这样一来, 师生双方都可能失去兴趣, 不能构成有效沟通。

3.3 教学缺乏系统性

外教认为来自实践中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 往往忽视课本, 还有些课程甚至没有固定教材, 同时他们认为中国现行的一些教材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因此很多外教上课没有固定的教材, 而是采用自己编写的讲义, 例如很多外教是在网络上搜索口语练习资料的。有的认真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有的比较随意地拿着刚下载的东西匆匆上课, 还有的外教仅仅只是课前在笔记本上画上几笔, 权当授课内容, 还有的根本就不备课。每个外教都以自己的方式汇编教学资料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导致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 难度时高时低, 课堂教学的质量大相径庭。

3.4 跨文化交际能力不足

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 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截然不同。西方文化主张自我中心, 强调表现自己, 而中国文化主张谦虚谨慎;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而中国人等级观念较强;西方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去, 中国人则拐弯抹角等。两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极易产生语言和信息失误, 从而引起交际失败。此外, 有些外教觉得中国很多地方不如意。教学条件差, 设备陈旧, 不能满足要求;班级太大,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不易管理;教学安排不是自己以往熟悉的;教材不适合自己的口味或兴趣;教学支持不熟悉或不方便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如果外教站在自己文化角度来看, 不免心生怨气, 失去教学兴趣。而且, 外教的文化中心主义可能会表现在言语中, 中国学生出于文化自尊, 理所当然地抵触外教, 进而拒绝接受外教的其他所有言论。

4 外教教学改进的建议

4.1 拓宽聘请渠道, 严把质量关

要提高外教教学质量, 首先应该拓宽聘请渠道, 扩大可选择外教的基数, 在此基础上, 再严把质量关, 择优录用。在外教招募渠道上要充分利用政府组织、合法的中介机构、民间组织、网络等多渠道进行聘请。招聘主管单位要和学校教学部门及时沟通, 在专业上对应聘者严加要求, 宁缺毋滥。因而在聘请之前就应该成立由高校和外事办人员组成的聘请小组来严把质量关。拟来任职的外教必须提供以下的详细材料:个人简历、最高学历证书或专业资格证书、经中国驻外使、领馆认证的外国卫生医疗机构或中国政府指定的卫生检疫部门出具的健康证书、原任职单位推荐信、护照等。经外事办初审后, 高校管理部门通过电话、EMAIL、网上视频面试、试讲等多种渠道了解拟聘人员情况。

4.2 建立外教的教师岗前培训制度

对来中国高校执教的外籍教师, 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由具有教学经验的中国教师或已具备教师资格、在中国从教数年的外教对其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内容从我国的教育体系、本地文化特征到生活管理等不尽相同, 重点是学校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学生情况等各方面和教学相关的内容。涉及文化差异的, 一定要耐心解释, 绝不交待了事, 要解释规章制度的目的、必要性, 要让外籍教师理解。目的是通过培训增强外教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的态度, 消除因文化背景差异形成的理解、沟通上的冲突, 学会适应对方和欣赏对方, 使其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高等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中国大学生。

4.3 加强中外教师在教学上的合作与交流

外教重视英语能力的培养, 善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课堂教学气氛好。中国教师在课程安排上严谨规范, 对知识点传授主次清楚, 教学目的明确。所以经常邀请外教参加教研活动、交流教学经验、共同商讨教学对策不失为一个好的中外教师交流选择。同时鼓励中外教师之间相互听课, 实行集体备课, 这样可使得他们学习彼此的优点和长处, 外教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学生个性特点,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扬长避短,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4.4 建立外教教学监督评估体系

为了提高外教教学水平, 保证教学质量, 避免外教在教学安排上的盲目性, 教学部门应确保外教课程计划的严密性和系统性。要求外教同其他中国教师一样写出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目的, 安排好课时等。在教材的选择上可先与外教商量, 最终统一教材, 让外教使用教材或以教材作为授课的主要依据。

教学管理部门组织不定期日常教学检查, 教学管理人员深入课堂听课, 了解外教教学及学生学习的最新动态;通过教务会、教学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与外教沟通信息, 交流教学经验;征求教师和学生对外教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并做好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工作。

教学评估是外教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衡量聘用效益的关键环节。对外教的教学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可以避免外教在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外教教学评估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采取学生、教师、外教本人评估和集体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评议, 使外教感到一种约束力和推动力, 促使他们在教学态度、方法和效率等方面不断提高。

5 结语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发展趋势, 我们应总结经验, 充分利用好外教这一资源, 加强交流与合作, 不断创新, 探索出更好、更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摘要: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都通过聘请外教参与教学的方式来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但是外教实际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通过对外教教学的优势和不足的分析, 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 希望能为如何提高外教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外教,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欣.外籍教师与本籍教师课堂教学特点对比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8) .

[2]党献民.地方高校外语口语教学中外籍教师授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26) .

[3]徐徐.高校外籍教师聘用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9) .

3.现行中职语文教材的不足和思考 篇三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材;思考

中职语文2009版教材已使用数年。这一版本分为《基础模块》(上、下册)和《拓展模块》,共计三册。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的出版说明,这套教材是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保证教学资源基本质量”的要求,以确保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高质量教材进课堂之目的的实现而组织编写的。应该说,2009版教材较之2001版教材,无论从教学内容、编排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对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作为中职一线的老师,我们在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深感教材中存在不少的瑕疵,若不加以改进,显然会影响中职教育语文学科的课堂效益,进而影响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影响其专业技能素养,影响其今后职场发展的基础,从而难以达成中职教育的目标。

一、不足

那么,目前使用的中职语文教材,其不足究竟表现在哪里?笔者以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贴近中职生生活的内容匮乏

教材的内容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浓厚氛围,提高中职语文学科的课堂效益,进而为夯实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今后在职场的发展铺就较为坚实的基石。综观2009版中职语文教材,这类与学生生活远离的篇目却有不少。例如:基础模块中的《卖白菜》《哦,香雪》《像山那样思考》《拿来主义》,拓展模块中的《废墟的召唤》《等待散场》等等。这些显然远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他们难以走进文中人物的心里,难以与文中的人物或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我们知道,目前的中职学生所处的时代,所拥有的生活经历,与其祖辈、父辈有着天壤之别,再加之他们原本就是初中阶段学习的失败者,语文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分析、欣赏能力和水平与普高学生有较大差距,一旦碰上和自己的生活相差甚远,又难以进入课文的教材内容,亲近感即会消失而生距离,无法激起阅读、思考的热情而有排斥之情。在这种状态下,教与学完全呈现两张皮的情状而难以融合,如此,则令教师的热情难持久,课堂效益难以保证,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了。

2.体现教学实用性的内容偏少

中职语文学科同其他文化学科一样,应着眼于“重应用”。这源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诚然,中职学生中会有一部分升入高职院校学习,但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走向职场,成为直接从事生产实践的劳动者。从2009版中职语文教材来看。“实用性”的特征体现得还是少了点。比如:教材中也安排了“口语训练”这一实用性内容,学时也作了规定,基础模块中为20学时,拓展模块为12—14学时。从学时数来说,不能说不多。但从内容来说,笔者以为其“实用性”还是不足。在教材中,编者安排了“听话与说话、自我介绍、电话交谈、复述、介绍事物、介绍工艺流程、交谈、即席发言、演讲、即兴演讲、应聘”(基础模块)。“讨论、采访、辩论”(拓展模块)。这些口语训练内容,对中职学生来说,应该说有其针对性。能够使其在走进职场后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的沟通能力。但从职场实际来看,笔者以为还可增加口语训练方面的内容,具备较高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和素养,为其在职场有良好的发展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3.民族传统经典的内容欠厚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孙善学在《职业教育目标、目标分类与标准研究》一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对象既往知识或经验基础上,围绕教育对象将要从事的职业或职业群的行为能力和相关素质要求,使其成为有知识、有操守、有胜任能力的职业人才的教育过程。”孙善学的话中,强调了职业人才在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应十分重视对其操守的培养。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操守,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除了个性等先天因素外,后天的环境影响、教育熏陶是十分重要的。而作为中职语文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其应该是培养中职学生良好操守的重要载体。这个载体中,应该有被历史所证明确是精华,能让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可使其逐渐形成良好操守的民族传统经典文化。纵观2009版中职语文教材,这一点还是显得单薄了一点。单从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三本教材所安排的古文看,虽然所选编的课文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条粗线(从诗经作品两首,屈原作品一首,诸子散文两篇、史记作品一篇,汉乐府诗一首,魏晋散文一篇,唐诗两首,宋词两首、唐宋八大家散文三篇、明清小说一篇),但不能不说给人只是一种蜻蜓点水之感,无法让广大中职生有较丰富的文化积累。所以,多选编经典的民族传统名著进入中职语文教材,能让广大中职生在初中已接触文言文作品基础上,通过中职语文课堂,更多地接触、学习经典传统名著,对拓宽其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欣赏能力,以培养其良好的操守显然是大有裨益的。或许有人会持反对意见,增加传统经典名著,岂非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同时,教学时间从哪里来?笔者认为这些问题还是可以化解的。比如:第一个问题,选编的内容可以是那些篇幅短小,即或原本篇幅长的也可予以节选。再如:诗词作品,或是散文作品,也可像海南外语职业学院罗玉红老师的教学实践那样,从传统经典作品中,依照一定的主题,比如诚信、仁德、勤奋等加以选编名言,组成古诗词名言单元。这样一来,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

二、思考

职业教育教材尽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新速度较快,但它还是有一个传统的继承性问题。比如:中职语文教材毕竟还是属于高中段语文教材,虽然又跟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有区别,但人文素养的培养,却是两种教材相一致的地方。因为,它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而重人文素养的培养,正是高中教材一贯秉持的基础传统,而不应该因中职生文化基础差而弱化了这个传统。此其思考之一。其二,从一定意义上讲,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中职学生虽然文化基础差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学习已经完全丧失了兴趣。关键是我们的教材,包括中职语文教材,要多选编一些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倘若教材内容少生动活泼,又怎能指望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呢?笔者认为这一点,教材编写者不妨多听听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陆迎真.中职语文:拓展模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8.

[2]韦晓阳.刍议中职教材编写模式的改革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12(23).

[3]孙善学.职业教育目标、目标分类与标准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12(15).

[4]罗玉红.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名言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12(20).

4.查找问题和不足 篇四

1、活力不强,工作热情逐步减退。感觉自己工作时间长,付出的不少了,觉得没盼头。所干的工作文字材料多、计划报表多,都是纸上谈兵的东西,身心疲惫,常常感到瞎忙活、白忙活、没效益。

2、工作单调,进取心慢慢丧失。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重复、枯燥无味。这活动那活动亲力亲为、参与了不少,觉得就是一个程序,应付好了就行,没有了什么激情。

3、思想不稳,爱岗敬业意识退化。乡镇工作条件苦,压力大,休息少、无规律,辛辛苦苦干了很多年,工作岗位也换了不少,也有干好的时候,也有干不好的时候,也有干多的时候,也有干少的时候,感觉政治上没有前途了,工资待遇也就这样了,对工作岗位少许了留恋。

4、倚老卖老,等靠思想加重。年轻干部承担起了更多的工作业务,我个人产生了歇一歇的思想,觉得干也行,不干也行,工作主动性差;再是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相比,感觉自己学历低、没有特长和优势,不能胜任岗位需求。

5、懒散拖拉,工作惰性越来越明显。认为整天与村干部对话、与群众打交道,民情民意已经很了解了,不愿意走访入户听闲话淡话了,存有不愿吃苦受累的思想,下村少了,出发少了,缺失了对群众的工作热情和服务动力。

6、创新不足,工作标准低效率差。工作中凭经验、凭主观的多,用以前的眼光看待现在的新问题,用过去的办法对待新的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开拓意识,影响效率提升,致使工作标准低、工作效果达不到要求。

5.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 篇五

一是我局积极展开公共就业专项活动,展开了“就业援助月”等活动致力促进就业,为我县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搭桥,为民营企业招聘人才服务。

二是我局根据凉人社办发号文件精神,与县扶贫部门紧密联系,对贫困家庭劳动者进行实名制登记入库,实行动态管理,截至月底,我局共统计、登记入库人(含未年满周岁人员人,年满周岁学生人,达到法定退休人员及农村老人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人)。

三是我局发放《农民工维权手册》册及 “三法”宣传材料份,通过公告栏、张贴服务指南、发放服务指南宣传册余份,增强群众对我局工作的了解及办理流程,更加方便群众办事。

四是组织了两次民族地区群众职业培训(农艺工创业培训),共培训人;四是我局在上半年的工作中,均达到上级安排的任务,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已完成目标的。

6.团支部不足和建议 篇六

近日,总公司召开了2010团支部工作会议,分公司团支部的相关人员参会。此次会议为公司团支部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潜能,更好的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指明了方向。分公司团支部及时召开了工作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在会中热烈讨论团建工作的不足与建议,将团建工作进一部细化。现将分公司团支部工作的不足及下阶段工作方向汇报如下:

一年来,团支部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辩证地回顾思考一年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上级的要求、广大青年党、团员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支部制度健全,但未落实到位。今年以来,团支部人数有所丰富,队伍逐渐庞大。但团支部人员职责分工不明确,没有具体落实到位。

二、活动组织过程缺乏上级组织必要的指导。在我们失去方向,找不到目标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向上级领导请示,为团支部指明正确方向。

三、没有形成长期的、有特色的品牌活动。一直以来团支部开展了很多活动,但大部分的活动精神没有继续发扬与传递下来,活动的策划没有系统性和延续性。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克服浮躁,力求扎实,充分发挥广大团员青年的先锋作用,加强组织建设,丰富活动载体,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更高目标。下阶段主要工作主要思路是:

一、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建设

一是积极参加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团支部将继续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在青年中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切实提高广大团员青年政治理论素质。二是继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增强团员意识。紧抓建国6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等重大契机,团支部将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团日活动,进一步激发团员青年热爱祖国、努力工作的热情。

二、充分发挥团组织育人职能,加强青年人才培养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团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学习能力是共青团组织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团干部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团支部将通过加强团建工作的理论学习,提倡“支部共建,优势互补”的工作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使工作不再凭个人主观想象进行,而更具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二是开展岗位练兵,树立青年学习的典型。针对公司青年较多,工作经验不足的现状,团支部将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结合各部门工作的特点,在青年中举办一系列的岗位练兵和素质培训活动,使青年党团员们能够迅速进入角色,进入状况。三是充分利用OA简报,搞好宣传阵地。团支部将继续通过宣传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一方面将团支部例次会议简报、组织的各个活动及时展现出来。另一方面表扬好人好事,弘扬正风正气,倡导爱岗敬业,争先创优,引导全公司青年团员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创业观、成才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浅议电视调解类节目优势和不足 篇七

一、电视调解类节目形成的原因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人的情感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 为了调和缓解来自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 电视中的各种情感类和纠纷调解类的谈话节目也就不断地升温, 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产物。第一, 公众对媒体有一种“期待”, 认为记者或主持人是社会正义、公道的主持者和评判者;第二, 媒体的最大资源就是社会公信力, 合理运用媒体话语权, 一定程度上确能推动某些事件得到完满的解决, 这也合乎媒体自身的收视利益;第三, 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 很多家长里短的市井纠纷, 并不涉及社会部门的利益, 一旦进入有关机构的行政程序, 往往旷日持久, 不如直接求助于一个公信力很强的“第三者”进行调解, 媒体便是合适的“人选”。

二、电视调解类节目的特点和优势

1. 电视调解类节目彰显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贴近生活、

贴近百姓, 拉近了电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 具有鲜明的特色。

2. 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出现, 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公共的情感交流平台, 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3. 电视情感调解类节目对受众来说, 既能解决实际问

题又便捷灵活, 一个电话就可上节目进行沟通调解, 省去了很多走司法程序的冗长复杂。

4. 成功的电视调解类节目可谓一石三鸟:

电视台有了品牌效应, 当事人解决了自身问题, 观众也从节目中受到启发, 进行了无形的自我反醒和自我教育, 收到了良好的法制宣传效果。

5. 电视调解类节目一般都不收取任何费用, 服务大众, 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 是实际意义上的民生节目。

以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为例。江西卫视《金牌调解》除具有上述人民调解的特点外, 还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普教性。由于利用电视这个先进传媒, 把对当事人个案的调解活动播放展示给观众, 不仅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 也让广大观众从中受到教育、启发, 发挥出了一般人民调解活动起不到的示范宣传和普法教育作用。二是“法、理、情”并重。

江西卫视《金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 除了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道德进行调解, 还十分注重“理和情”的说和, 使当事人在“法、理、情”的面前, 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心悦诚服地平等协商, 化解心中的纠结, 使纷争得以解决。三是团队性。

《金牌调解》除了主持人章亭和胡剑云、柏万青等金牌调解员外, 还有一支由数十人组成的观察员队伍, 这有利于把问题分析得更透彻、法、理、情说得更全面、更清楚。四是私密性。

由于电视调解面向全国的观众, 当事人有些隐私在现埸不便说出来, 或有些想法不便在对方面前说出来, “密室调解”个别对话, 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五是互动性。一是让当事人双方互动, 各自诉说自己的诉求, 让他们通过《金牌调解》这个平台了解对方的看法想法, 使缺乏沟通的双方, 听到对方的心声, 这有利于化解他们的误会和心结;二是调解团队与双方当事人的互动。六是真实性, 节目内容全部真人真事真表现, 毫无捏造。

三、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电视调解类节目在各地电视台都是相当地火, 并且越来越火。这类节目对家庭和睦, 密切亲情, 社会稳定的确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但是, 调解类节目也有其舆论监督的局限性。

1. 调解的事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和局限性。

以南京电视台的《有请当事人》为例, 有些事件的起因是城市拆迁导致的市民之间的房产争夺, 但是关于城市拆迁等涉及面广的话题, 媒体的舆论监督却很有限, 并不能督促有关部门依法行事, 或者到节目现场出镜。所以, 这种对于个体市民具体矛盾的调解, 其实是“治标不治本”, 无法解决体制性矛盾。能够直接调解的大都是家庭琐事、邻里小事。由此可见电视调解类节目存在局限性。

2. 当事人隐私没有保障。

此类节目往往乐于展示双方冲突的戏剧性, 因为受众主要是普通民众, 节目组往往就通过过多地揭露个人隐私, 记录原生态的生存状况等来吸引受众眼球。时间久了, 必然会引起部分观众反感。

3. 凡是调解类节目, 大部分的调解员或主持人过分追求“和为贵”, 劝和不劝散。

但是有的当事人所发生事情的性质真的是很恶劣了。有的节目中, 男方居然在电视镜头下上前殴打女方, 即便这样调解员还苦劝双方复合, 有什么意思?这样的节目就很容易误导观众, 即使丈夫殴打妻子也无大碍, 二人一起就好。如果这样, 节目连基本的是非观都混淆了。

江西卫视的《金牌调解》在这方面做的就比较好, 记得有一期节目, 夫妻矛盾真的很深了, 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 他们就是劝离不劝合的。只有这样, 节目才更真实, 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8.收获和不足 篇八

关键词:退休人员 管理问题 不足 策略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养老问题、退休管理问题逐渐提上了政府部门的日程,如何妥善安置退休职工、加强退休人员管理、提升管理效率逐渐成为政府与企业关注的热门话题。

1 现阶段我国退休人员管理存在的弊端

1.1 管理方式落后 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的退休人员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若不对及时加以改进完善,则很难提升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不利于退休人员的妥善安置,最终必然会对社会的团结稳定造成影响。

1.2 退休职工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 当前我国的退休职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还处在摸索阶段,不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有效的管理手段,尽管国家已经意识到退休人员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短时间内难以落实各项政策制度与法律法规,使得许多退休职工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部分甚至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系。

1.3 忽视退休职工精神需求 部分退休职工退休前生活充实,每日为生计奔波劳碌,一旦闲散下来,一时间难以接受社会角色的转变,不能适应空虚的生活,可能会产生较强的孤寂感。认同感的缺失使得部分退休人员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长此以往,必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2 造成管理不足现象的原因

2.1 思想教育力度不足 员工在离职退休前所处的工作岗位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个人素养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差异等各项因素都会对其退休后的生活造成影响。部分退休人员由于自身知识水平不高且思想素养不足,缺乏必要的自主学习意识,退休后思想较易停滞不前,逐渐与社会脱轨,成为固执、偏激、保守的老人,不利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还有部分退休人员缺乏自我主见与判断能力,遇事易人云亦云,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对是非黑白判断不明,随着舆论的大流,在群众中散布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言论,对管理部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造成阻碍。

2.2 历史遗留问题与矛盾解决不彻底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社会各级矛盾较为突出,若这些矛盾当时得不到有效解决或压制,则易形成历史遗留问题,极大程度上制约了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其管理效率大打折扣。有一些退休职工因退休待遇或历史矛盾,与工作单位产生纠纷,严重影响了管理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

2.3 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 部分企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都住在单位分配的小区里,离、退休后处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依旧可以通过沟通交流打发无聊的空闲时间。但还有很大一部分退休人员居住较为分散,且子女不常伴左右,一旦退休后,很难与老同事再聚到一起,脱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后,退休职工极易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觉得失落与孤寂,若此消极情绪得不到缓解与释放,则可能使其对自身的价值产生怀疑,对其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利。

2.4 生活负担较重 退休后的职工失去了经济来源,若不能定时定量地领取国家补贴或退休金,生活将难以得到保障。部分效益好的单位职工退休后依旧享受较高的福利待遇,退休薪资水平也相较于一般单位而言丰厚。但大多数职工退休后,单位对其提供的退休金仅仅能勉强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甚至还有一些老人食不果腹,生活负担沉重,若国家与企业不对其负责,提升整体退休人民生活水平,势必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影响。

3 进一步加强退休人员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与有效的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 退休人员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相关部门提升管理水平的实际需求。对此,管理部门要尽快迎合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结合相应的管理工作,制定出健全、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进一步规范退休人员管理流程,帮助管理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培养较强的责任意识,使其全面投身于管理工作中,为国家的稳定富强做出贡献。相关管理部门还可以成立起专业的管理机构,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退休人员管理效率,与退休代表进行沟通交流,详细了解现阶段退休基层员工的需求及心声,为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退休人员素质精神教育,使其老有所乐 职工退休后有大量空闲时间,管理部门在满足其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退休职工间开展素质精神教育,开办老年大学、组织老年旅游、交友、知识竞赛等,极大程度上丰富其业余生活,使退休职工融入集体中,与同龄人沟通交流,排遣退休后的不适与落差,使其用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管理部门还应当加强思想教育与指导工作,帮助退休职工培养学习意识,纠正其错误的盲从心态,为其和谐美满的晚年生活奠定基础。

3.3 促进交流,加强沟通 管理部门应该为离休员工提供平台,促进其保持与在职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使退休员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利用丰富的实战经验指导工作,为在职工作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充分突显自我价值,缩小心理落差,提升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发挥余热,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除此之外,退休人员还应该关心社会热点新闻,关注时事,时刻紧跟社会的步伐,培养一门兴趣或爱好,多与不同年龄、职业、背景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4 以退休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 国家对退休人员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在职年轻人的工作态度,若国家能妥善安置退休职工,使其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就能大大激励年轻人努力工作,使其对社会的发展充满信心。管理部门要想进一步落实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提升其生活质量,就必须以退休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设身处地了解退休职工疾苦,从他们的利益角度考虑问题,为其发声、为其办事,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倾听退休老人的心声,拉近心灵的距离,组织其进行身体检查,用实际行动证明国家对退休人员管理问题的重视,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团结提供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退休人员在离职之后,往往很难接受闲散的生活状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角色转变也常常让其不知所措。老人在离职之后若无子女陪伴,易产生强烈的孤寂感,难以找到生活重心,长此以往对其身心健康不利。当前我国的退休人员管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与矛盾解决不彻底、缺乏必要的沟通交流、晚年思想教育力度不足、生活负担较重等原因,存在管理方式落后、退休职工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忽视退休职工精神需求等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与企业单位联起手来,提升退休人员管理水平,在物质与精神上给予其帮助,使我国老年退休人员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度过和谐美满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杨玺泽.城市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与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李广伟.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3.

[3]曹煜玲,龚建祥.南通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模式探索[J].中国劳动,2013(10).

[4]王川平.央属大型建筑施工企业退休人员过渡过程中面临问题的思考[J].企业导报,2011(09).

[5]范伟,陈宇.加强领导 全面促进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科学发展

9.作文 我的优点和不足 篇九

人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当然,我也不例外。

我的优点是画画,一次我在书店买了一本涂色的书,那里面画的人物好漂亮,从那以后我就有了想画画的`念头,每次上美术课的时候,我画的画都得一百分,而且每次在家里没事的时候,我都会拿起画笔津津有味地画了起来,就连妈妈叫我吃饭的时候我都会把妈妈的话当作耳边风,直到妈妈拽我的耳朵,说;“吃饭了”我才缓过神来,肚子真饿啊!画画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我的不足是马虎,我记得我在一年级考期末数学卷的时候,我把六加五写成十了,那么简单的一道题呀!我确把它写错了,可惜啊!这都是因为我的马虎啊!

我以后要把缺点改正,让优点继续发扬下去。

10.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和缺点 篇十

缺点一:情绪控制不到位,遇到事情有时容易急躁或冲动;

改进措施:

1、在工作中、生活中,逐步控制自己的脾气,做到冷静、冷静、再冷静;

2、在工作中、生活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耐心,认真倾听,了解事实真相后再做判断;

3、在急躁或冲动时,不做任何决定,谨记“冲动时魔鬼”的道理;

4、从身边小事开始锻炼自己,逐步做到处事不惊、不慌、不乱、不冲动;

5、定期总结和反省自己“情绪控制能力”;

缺点二:工作上有时有拖拉现象,有时候以思考不周为由导致部分事情实施和执行时间推后和延迟;

改进措施:

1、在制定计划时,思考周全,制定详细的时间进度表,严格按计划执行;

2、不断说服自我,突破心理障碍,养成及时行动的习惯;

3、在遵循“行动有方案”的前提下,养成在行动中完善方案的习惯,在时间与计划的完美性之间做好平衡;

4、牢记“时间价值”,定期总结和反省自己“工作实效性”;

缺点三:做事不够细心,对细节的把控和谨慎程度不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 改进措施:

1、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重视小事和细节;

2、逐步培养自己的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和每一个细节;

3、牢记“细节决定成败”的训言,从小事和细节上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4、遇事多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后再制定方案;

缺点四:在管理上,对上司的否定不愿争执; 改进措施:

1、相信“真理越辩越明”的道理,突破自我心理障碍,勇于面对上司;

2、当对上司的想法有异议时,勇于提出和直接表达自己对上司观点的看法;

3、当自己的方案或想法被上司否决时,勇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惧怕争论和冲突;

缺点五:对自身形象关注不够,有时随意嘻嘻哈哈; 改进措施:

1、对自身的言行举止制定一定的标准要求,严格对照去做;

2、牢记自己的三重身份该具有的形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随意而为;

3、将工作与生活分开,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工作和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和正能量的发挥;

缺点六:有时妇人之仁,在执行制度时有放松现象; 改进措施:

1、制定制度时,考虑周全,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的方法和依据制定符合实际的标准;

2、执行制度时,做到一视同仁和铁面无私;

3、实施和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组织修正和完善; 缺点七:对下属工作跟踪督导不到位; 改进措施:

1、重视下属周、月工作计划和总结,定期督导和跟进;

2、定期培训下属,注重下属培养,提升下属思想境界和专业技能;

3、随时关注下属工作状态,了解下属工作进度及工作中的疑难之处,及时给与指导和协助;

4、注意其他部门或人员反馈给自己的关于本部门员工的任何信息,找到问题后,有计划的改进和跟进;

5、用心对待每一位下属,和下属之间做到无缝对接,及时化解下属工作压力;

缺点八:亲和力不太强、凝聚团队能力有点弱、策划能力有点弱; 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自身修养,主动接触和了解员工,提升自身亲和力;

2、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3、多倾听和吸纳他人意见,借助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4、多总结和反思自己,逐步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

本改进方案自即日起开始实施,本人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在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宏观格局。

汇报人:杨金环

11.收获和不足 篇十一

关键词 农业机械推广;农业现代化;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6-068-02

农机推广工作对现代化农机具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有重要的影响,是我国各地农业部门推动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主要措施。多年来我国各地农业部门在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强化农机推广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当前我国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提升农机推广的效率。

1 农机推广工作的弊端和不足

1.1 农机推广工作繁重、人员不足、效率低下

农机推广工作主要在各地区的乡镇一级农业部门中进行,这样,开展基层工作更加便利。不过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乡镇农业部门可以投入的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在农忙时节要进行大范围的农机推广工作略显繁重,实际推广效率不高;再加上乡镇一级下辖村落众多,要持续有效的对所有村落进行农机推广,存在很多实际性的问题,通讯、交通、食宿各方面的不便都成为制约因素[1]。

1.2 农机用户和农机手的观念、意识不足

农机推广工作要面向广大农村地区农机手和普通农民进行,农民朋友本身在采购先进农机具产品方面的觉悟不够,在接受农业部门的推广宣传的时候难免出现犹豫不决甚至抵触情绪,这也造成农机部门的推广工作效率低下。

1.3 农机推广工作实质性扶持力度不足,农民意愿不强烈

农机推广工作在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步履维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机推广工作没有与民众的实际利益挂钩,导致农民采购新型农机具的意愿不足。尤其是部分贫困地区本身经济实力落后,在农机具推广应用方面投入的硬件设施、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对农民的补贴和经济扶持力度都不足。这类情况使得农机推广工作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直接影响了实际推广效果[2]。

2 农机推广工作的改进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培训工作

农村地区民众观念意识上的滞后是非常影响农机推广宣传力度的。建议农业部门考虑从提升农民朋友、农机用户的思想观念入手,印制宣传册,或者适当的将农机推广宣传工作下放到农村领导一级,让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辅助提高宣传力度,发放宣传资料,让农民朋友了解到新型农机具在推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效果。

省市县级农业部门要注意做好农机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包括新型农机具的应用技巧、农机具的维修护理、农机具的应用价值和对农民的沟通技巧的培训工作,确保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在思想观念、责任感、业务素质等方面有所突破提升,提高农机宣传推广工作的实效性。

2.2 抓先进、扶典型,实行区域带动策略

考虑到很多地区很多农民的思想观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在短期内全面提升农机推广宣传效果,乡镇农业部门可以考虑抓先进、扶典型,将个别思想观念较为先进、在先进农机具应用方面比较积极且获得了一定实际效果的人作为榜样模范,将其作为重点宣传案例[3]。一方面印刷宣传材料在推广工作中发放给农民朋友;一方面在地区农业电台、广播电台播放个人的先进事迹、收益案例,提高实际案例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对这类先进个人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或资金补贴,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先进个性;还可以考虑邀请先进个人参与到农机推广宣传工作中来,现身说法、评断利弊,给与一定的奖励,起到带头作用。也可以考虑在多个乡镇、县乡进行新农机产能评比大赛,谁的新农机应用效率高、谁的新农机规模大,谁就获得更多的资金奖励或政策支持。

这种以先进个人、先进小组、先进村集体、先进乡镇带动区域农机推广工作发展的策略具有多重利好,更容易做成规模,全面提升农机推广效果。

2.3 施行农机推广试点工程

我国各地农业部门可以考虑将农机推广工作与地方本身的农业发展政策和新项目结合起来。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在开展农业转型升级,设立高新农业产业示范园区,或者有类似的农业试点工程。农机部门可以考虑县乡镇政府进行业务接洽,以新农机支持试点项目的运作,对新农机的应用效果进行记录,对新农机与农业转型升级项目的互利合作可行性和实效性进行评价考核。

在这种新型的农机推广工作中,可以将先进的种植户、农民,先进的农机应用小队,提供农机设备的企业,农机部门的专业推广工作者和农机维修护理工作者等紧密联系到一起,形成现代化的农机应用运作模式。争取让农机推广工作可以取得经济效益,以便未来可以开发出更多的农机推广模式,确保农机推广效率大幅提升。

3 结语

农机推广工作目前来讲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的良性发展。要提升农机推广的效率,首先需要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农机推广工作者和农业部门要创新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尝试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让农民看到新农机应用的经济效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农机推广工作可以持续有效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传宁.基层农机推广发展现状与创新推广工作探讨[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0(2):57.

[2] 齐宏,马俊涛,尹秀珍.曲阜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6):43.

[3] 王培文,郝丽娟,底丽萍,梁耀斌.包头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对策[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1):26.

12.古希腊语言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篇十二

一、古希腊语言研究的成就

就古希腊语言研究对后代的主要影响来看, 他们对一些语言问题的争论和探索以及一些语法理论的提出具有很大的意义。

1、第一次争论

公元前4世纪, 在哲学家苏格拉底 (Socrates) 周围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词”与“物”关系的争论。柏拉图对话录《克拉底洛篇》 (Kratylos) 记录了这次争论, 其后引发了两派纷争。这次论战发生在“自然派”和“惯例派”之间, “自然派”以拟声词为基础, 他们认为词代表了事物的本质。“惯例派”则认为词语的意义与形式之间无必然联系。语言中拟声词数量较少, 对语言没有那么大影响。这次争论进行了很久, 苏格拉底虽然承认“词”与“物”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 但是他却希望造出一种理想的语言, 能把“词”与“物”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为以后许多人造语的形成奠下了一个理论的基础。

《克拉底洛篇》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引起了探索词源的浓厚兴趣。后来这种研究工作被斯多葛学派 (The Stoics) 进一步发展。该派学者认为任何的词都可以就它们的形式求出它的来源和真正的意义, 意思是说, 词是反映它们代表的对象的本质的。因而他们把揭示词的本质的内容作为主要的研究目的。随着研究词源的人越来越多, 词源的研究工作就成为了当时语言研究的中心。这种探源工作, 目的在于寻找词的“真实”意义, 对于词的来源并不懂得从词的演变规律去寻求, 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往往仅凭猜测从各个词的表面上的相似去推断, 得出的结论不够科学。

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和影响

早期的希腊学者对语言的研究中语法学所取得的成绩是最为突出的。柏拉图破天荒地把词分成主词和述词两类, 他的划分为以后的句法分析和词的分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把那些既不属于主词又不属于述词的词自成一类。他发现了名词的格变化和动词的时态变化等特征, 还将名词分为阴性、阳性和中性。亚里士多德的一些语法概念到现在仍被广泛应用, 这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为印欧语句法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他们的研究并不连贯科学, 但是他们为构造一种形而上学的技术来解释和分析希腊语言迈出了第一步。

3、第二次论战和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贡献和影响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The Alexandrian School) 在古希腊时期对传统的语言学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亚里历山大里亚学派在“希腊化”时期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 的活动是欧洲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段时期发生了第二次论战, 这次论战发生在“规则派”与“异常派”之间展开的。“规则派”继承了第一次讨论中“惯例派”的主要观点, 他们认为语言是有规律的, 他们用词的形态变化来规定词的语法范畴。“异常派”则认为语言是没有规律的, 他们继承了“自然派”的观点, 认为词形和词义是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的。由于希腊语语法中既有规则的部分, 也有不规则的部分, 所以这次论战并没有分出胜负。他们对语法理论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比如说“异常派”区分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 “规则派”对词语的曲折变化形式加以确定, 这些都大大推进了语法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不是单纯地为了研究语言而研究语言, 仍然是在研究哲学的问题。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特拉克斯 (Thrax) , 他所著的《希腊语语法》 (又叫《读写技巧》) 对后世影响很大, 直到近代这部著作仍是西方语言学家手中最权威的参考著作。书中使用的一百五十个左右的语法术语是西方语言学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描写语言的基本术语。这本书最主要的缺陷, 是缺少对希腊语句法的研究。后来狄斯考鲁 (Dyscolus) 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又一部希腊语语法著作《论句法》, 这部著作对希腊语法的句法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从而弥补了特拉克斯只注重词法的缺陷。综上所述, 亚历山大里亚语文学派奠定了西方传统语法的基础, 对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古希腊语言研究的不足

古希腊人对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面语的研究, 而对口语不加以重视, 因为当时语言研究的目的是对古书进行注释。同时那时的人们所研究的只限于他们自己的语言, 没有注意到自己世界以外的语言, 把其他一切语言都看作“野蛮人”的语言, 对于语言研究的方法和成果没有比较和交流的机会, 所以进展得特别缓慢, 错误也特别多, 这对于后世也曾发生过许多障碍。对于后世来讲应该引以为戒。

虽然希腊学者们所总结出来的理论存在着不足和失误,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古代学者们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对我们后世的语言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语言研究是从哲学家发端的, 所取得的成果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值得后世去研究和探讨。

摘要:从古希腊人早期对一些语言问题的争论到提出语法理论, 从斯多葛学派到亚历山大里亚学派, 都让后世看到了古希腊学者们取得的辉煌成就, 并且对后世的语言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语言研究中的不足, 也为后世语言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古希腊,语言问题,语法理论,成就,影响,不足

参考文献

[1]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 科学出版社, 1958.

13.怎样回答 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篇十三

你有什么缺点和不足,这是一个常常被问及并且较难回答的问题,难就难在一般人难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怎样回答 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如实讲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回答问题时的态度比回答的内容更重要。因此当用人单位问及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你也没有必要紧张,因为每个人都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应实事求是地回答,对缺点和不足的地方进行客观分析,并表示你弥补缺憾的决心,这样可化不利为有利,提高求职成功率。

14.工作中个人缺点和不足总结系列 篇十四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不足及整改措施:

1、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本事还需要加强,欠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经验与技巧。在以后工作生活中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多去车间实际操作,多向车间师傅请教,把学到的知识及时总结,能理论联系实际,做到问题再次出现时能够及时解决。

2、欠缺与领导、同事及岗位师傅之间的沟通技巧,对自我工作的效率及结果影响较大。以后工作中要改善自我说话及做事的方式方法,学习沟通技巧,使自我的工作更顺利开展。进取与领导进行交流,出现工作上和思想上的问题及时汇报。主动与同事们探讨,与岗位师傅请教,不懂不清的问题及时学习沟通。

3、对工作的安排不够合理,对问题一把抓,不能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造成工作盲目性大,造成身心疲惫却成果不明显。在下步工作中要学会统筹安排工作,做好目标管理,了解工作的轻重缓急,及时做好工作计划及记录。

4、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还不够开阔,不能够开动脑筋,主动去深入思考,很多问题的解决办法在领导、同事的一句话中让自我豁然开朗,而自我却不能想到。在以后工作中学会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充分地研究问题,不断探索出工作方法和思路。

工作中个人缺点和不足(二):

(一)普遍重视不够。

一些部门的党组织对基层社会结构面临的改革和调整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开展社区党的建设重视不够,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工作中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抓手。有的虽然有安排、有部署,但在抓落实方面做得不够。

(二)任务不明确,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当前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对于当前社区党建有哪些主要任务,从哪些方面去抓,一些社区党组织对此不明确,或者是找不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效果不明显。此外,方式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此刻创新不够,切实有效的措施、载体和机制不多。

(三)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比较薄弱。表现为:

一是社区党支部发展党员困难较大。社区管理的人员多为无业人员和社会青年,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不愿加入党组织,真正能让社区党支部发展的党员后备人选少而又少。加上一些地方党支部的工作力度较弱,党员发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二是流动党员管理上比较薄弱。流动党员主要有以下几类:

(1)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往往不能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有的即使领取了流动党员活动证,也不与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不愿暴露党员身份;

(2)迁居党员。这部分人员迁移到新居后,不愿转移组织关系,或者把组织关系放在口袋里,成为“口袋党员”;

(3)退休后二次就业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因嫌转移组织关系麻烦,往往不转移,声称回原单位参加组织生活;

(4)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的党员。这部分人员下岗后回到街道社区,但多数人的组织关系仍然留在原企业党组织;

(5)毕业后、就业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兵党员。这部分人员中有的待分配时间长达一年,在“找工作”期间,多数不能及时递转组织关系,即使转移了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也比较困难,基本处于“无组织”状态;

(6)流动人才中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多为科技人才,流动性大,有的党员政治意识不强,长期脱离组织。

(四)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目前,许多社区虽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工作机制,但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共建意识不强,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有不少单位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职责不明确,没有建立层层负责和专人负责等职责制。

(五)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和针对性。

目前,一些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方法单一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他们找不到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把党支部开展活动仅仅理解为传达文件和组织学习,缺乏创新和针对性。一项调查证明,一些社区党支部书记把“在党员大会上学习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文件规定”作为社区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形式。这样的工作方式很难对党员产生吸引力,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也就难以有好的发挥。

工作中个人缺点和不足(三):

经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反省自身,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现将近期的工作、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简要总结如下:

1、自身的专业业务水平不高,事故应急处理本事不强。虽然经过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在业务水平上有了必须的提高,但业务水平和工作经验与其它老同志比还是比较低。在日常工作中偏重于日常生产工作,也忽视了自身思想素质的提高,工作中争强当先的意识不强。

2、工作上满足于正常化,缺乏开拓和主动精神,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平稳有余,创新不足;处理问题有时研究得还不够周到,心中想得多,行动中实践得少。工作中总习惯从坏处着想,缺乏敢于打破常规、风风火火、大胆开拓的勇气和魄力。另外,政策理论水平不够高。虽然平时也比较注重学习,但学习的资料不够全面、系统。对公司政策理论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候也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和标准。

3、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出发,对公司及车间作出的一些的重大决策理解不透,尽管也按领导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还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在工作中还存在看到、听到、想到但还没做到的情景,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职责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继续拓宽自我的理论知识面,加强自我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遇问题多查阅文献,熟悉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2、在思想工作方面,深化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自我的事业心和职责感,用新理念武装自我的头脑,增长自我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本事,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

3、在实际工作中,要更加进取主动的向领导请教遇到的问题,并多与同事们进行沟通,学习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工作经验。经过多学、多问、多想来不断提高自我的实际工作本事。

工作中个人缺点和不足(四):

1、欠缺对学习认识的高度。由于平时较多的工作加以延误,产生了“学不学不是很重要,做到工作才重要”的以干代学的思想,没有把学习摆到重要的位置,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欠缺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平时的学习中,只注重看些时世新闻之类书籍,对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涉猎较少;只注重基本的材料整理方面的知识,对有必须深度的业务知识涉猎较少。学习的知识缺乏理论上的深度和广度,对思想和灵魂的触动不够,学习停留在表面上。

3、做为一名基层领导,对于自我分管的工作,没有开创进取的精神,总是用老眼光分析问题,没有开拓创新意识,安于现状,不思变革,只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

4、创新意识不够强。看待具体工作习惯使用书本,不善于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倾向,做事缩手缩脚,敢试敢闯、求新求变的意识不够强。

5、工作方法不够活。自我认准的事理,就抓住不放,甚至自以为是,不善于吸取他人意见,个人随机应变的本事比较差,在处理问题上异常是紧急突发事件的问题上优柔寡断不够不够灵活,方法不够多。

6、作风上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在工作中听不进不一样的批评和意见,自认为自我什么都对,对什么都懂,其实都是一知半解,没有竭力维护好群众的正当利益。自我要求不够严,严以待人,宽以待己。

工作中个人缺点和不足(五):

1、我对我认为不对的人或事,容易提出不一样意见,导致经常得罪人。

2、我不太善于过多的交际,尤其是和陌生人交往有必须的难度。

3、自我太追求完美。这个缺点的提及率差不多最高了,这样描述缺点无非是变相夸奖自我,这是“路人皆知”的问题,即使真有这样的不足,应当也尽量回避。

4、我办事比较死板,有时容易和人较真。

5、我办事比较毛躁,准确性有时不够。

6、自我性格急躁。“我性子急,领导布置我工作,本来能够三天完成,我一天就想干完。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改正”。这个缺点,让人有点哭笑不得,学会把缺点描述的更真实很重要,不要故意显摆自我的优点,细心弄巧成拙。

7、我什么知识或专业都想学,什么也没学精。

8、不注意身体,工作起来,浑然忘我,常常熬夜。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继续拓宽自我的理论知识面,加强自我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遇问题多查阅文献,熟悉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2、在思想工作方面,深化学习,努力提高自我的思想理论水平,加强自我的事业心和职责感,用新理念武装自我的头脑,增长自我的才干,提高驾驭工作的本事,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

3、在实际工作中,要更加进取主动的向领导请教遇到的问题,并多与同事们进行沟通,学习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工作经验。经过多学、多问、多想来不断提高自我的实际工作本事。

15.收获和不足 篇十五

一、企业年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有力支柱

“老有所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提出要建立以社会保险为基础、基本养老为重点、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制度是补充养老保险的一种形式, 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由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广覆盖的性质决定了只能提供基础保障,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积极作用。

美国养老保障体系被形象地称为“三条腿的板凳” (three legged stool) 。所谓“三条腿”, 其中, “社会养老保险”是第一条腿 (第一支柱) , 它是美国人养老的“精神支柱”或“最后防线”;“企业年金”是第二条腿 (第二支柱) , 它是美国人养老的“物质基础”或“载重主体”;传统的以家庭为责任主体的“个人退休储蓄与保险投资”则是第三条腿 (第三支柱) , 它是美国人养老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据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在美国人养老总负荷中, 这三条腿所承载的负荷比例大约为3:5:2。值得说明的是, 这一数据未必准确, 但它至少说明在美国人养老的三支柱中, 雇主正在承担着越来越重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负担。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在1994年开始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 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减轻社会对基本养老保险单一依赖的压力, 努力构建平衡和谐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二、动力不足:企业年金发展缓慢

尽管国家相继出台了鼓励政策, 企业年金并未获得我国企业的青睐, 近二十年来发展极为缓慢。截至2006年底, 中国只有有2.4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 年金规模910亿元, 受惠员工只有964万人, 建立企业年金主要是垄断性和高盈利性的国企。中国有2 3 0万家中小企业, 占就业人口的75%, 但建立企业年金的不到100家。

有关数据测算显示, 在我国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来源中, 基本养老保险占50%以上, 企业年金占比不到5%, 商业养老保险也比较低, 余下的主要依靠居民的个人储蓄, 结果形成了对基本养老保险和储蓄的双重依赖。这与美国企业年金约占到50%的比例有较大差距。到目前为止, 我国养老金资产占GDP比例约为3%, 远低于全球33%的平均水平。

企业建立年金的动力不足, 年金发展受限, 使得基本养老保险“一柱独撑”的局面长期存在, 给政府造成越来越大的支付负担和管理压力, 影响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步伐, 养老保障能力无法有效发挥, 难以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养老保障需求, 提高总体保障水平。特别是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有待复苏的情况下, 保障水平的不足, 难以有效消除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后顾之忧, 直接影响消费信心的提振, 成为制约消费需求扩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税收政策和制度设计:影响企业年金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企业年金发展动力不足的因素来自多方面, 包括企业内部因素, 如经济实力较弱、缺少金融管理人才等, 但国家税收政策和企业年金制度设计等外部因素是影响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一) 现行税收政策对企业年金的扶持作用甚微

一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规定吸引力不足。相关财税法规规定, , 企业为全体雇员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 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 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这一扣除比例在2009年6月发布的《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9]27号) 中提高到了5%。

虽然企业年金的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比例得到了提高, 但企业建立年金的积极性并未随同提高。在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前, 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采取的是计税工资制, 即对企业的工资薪金按月人均800元的标准在应纳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 超过部分全额纳税。此时, 企业建立年金, 则可以在计税工资之外享受4%的扣除比例, 对鼓励企业年金的建立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2008年国家实施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 取消了计税工资制, 企业发放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税前扣除, 此时, 企业发放的符合行业规范和地区水平的工资薪金都可以在税前扣除, 那么面临提高当前工资还是建立年金的选择, 对企业而言税收上没有区别, 但面临当前受益还是几十年后再受益的问题, 企业一般会选择后者。

二是个人所得税没有免税或延期纳税的优惠。在国家鼓励企业年金发展的前期, 对企业年金是否当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没有明确规定。按照常规理解, 只要企业所得税可以税前扣除, 个人所得税也可以扣除, 因此部分发达地区对企》转178页

业年金采用了个人所得税免税政策。后来, 国家税务总局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发放补充养老保险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1 9 9 9]6 1 5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为员工支付有关保险缴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5]318号) 等有关文件中规定, 企业年金须在缴纳的当期合并到工资薪金中一并计税, 由此, 建立企业年金对于企业和职工而言, 没有任何吸引力。

(二) 企业年金的制度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为更好的引导企业年金发展, 企业年金的制度设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一是企业年金基金安全的规定不明确。现行企业年金制度中, 虽然明确了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之间的制约关系, 并明确了年金基金的投资范围、信息披露和监督检查等要求, 但没有明确企业年金一旦损失谁来承担责任以及如何承担责任等问题, 而这一问题是企业和职工最关心的问题。

二是投资收益与承担风险不对称。企业年金作为一种自愿投资行为, 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但作为投资的受益人——企业职工与其他营运主体在收益与承担风险方面不对称。如现行制度规定, 账户管理人按照开设账户的多少收取管理费用, 受托人、托管人和投资人都按照企业年金基金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用。由此可知, 其它当事人的收益仅仅同基金的净值挂钩, 表明这些当事人是“旱涝保收”的, 而真正的投资主体受益人—职工的收益是完全不确定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和职工的信心。

四、政策建议:多措并举促进企业年金快速发展

(一) 借鉴国外经验, 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

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 企业年金的发展与税收政策的支持有很强的关联度。除继续执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政策外, 建议参考美国的模式, 实行个人所得税的延迟纳税, 所谓EET模式, 即在缴费环节和投资收益环节免税, 在领取环节征税。一般情况下, 公民退休前的收入普遍高于退休之后的收入, 在累进税制下, 这种制度实质上是国家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公民的一种税收优惠, 目的是鼓励企业和员工建立企业年金。

(二) 完善制度设计, 增强企业年金吸引力

为了推动企业年金制度的健康发展, 在年金制度中应当充分体现风险分担和保障受益人利益的原则。建议减少相关当事人, 以减少管理成本, 由受益人招标选择投资管理人和账户管理人, 实现资金运作和账户管理分开;改变现行制度中让受益人全部承担市场风险的规定, 形成各个企业年金当事人共担风险的机制;通过完善法规、加强监管、信息披露、畅通投诉渠道等措施, 强化对受益人利益的保护, 进而促进企业年金的良性发展。

(三) 开展有效宣传, 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虽然国家鼓励企业年金的政策实施了十多年, 但多数企业对企业年金及其优惠政策并不了解。国家应通过会议培训、媒体宣传等形式加强指引, 鼓励企业建立年金制度,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以增强企业凝聚力, 提高社会声誉, 进而促进企业和国家长远健康发展。

摘要:企业年金制度是社会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 也是构建多次养老保障体系的不可或缺的支柱。在我国虽然已建立起企业年金制度, 但是发展非常缓慢, 而且内在发展动力不足。本文剖析影响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快速发展根源在于税收政策不合理和制度设计的缺陷,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改进措施。

关键词:企业年金,社会保障,税收,制度设计

参考文献

[1]、杨帆, 郑秉文.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报告.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12.

[2]、董登新.美国人养老靠“三条腿”[N].经济参考报, 2009-8-21 (3) .

[3]、王玉玫.税收优惠政策:个人税延型养老险运营发展的关键[N].中国证券报, 2007-9-18 (5) .

上一篇: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小乌龟爬过来》下一篇:《诗经》的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