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的思考(精选9篇)
1.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篇一
对比中西方的教育制度,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创新人才的缺乏不是专业化造成的, 詹天佑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读书时, 美国的学校已经分开了各种学科, 专业化比中国早多了;也不是讲授式教学和应试教育造成的, 我们在讲课时也有启发式, 也因材施教;也不全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日本、韩国也有高考, 甚至比中国还重视……制度只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 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对策。
一、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 起点是一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说:“学问, 就是学习问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 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不一定有创造, 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可见, 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新理念》一书中明确指明:“问题意识是人与生俱来的禀赋, 是人生下来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天然保障。它与人的智力水平并没有简单的正相关, 而更多地与文化习惯、与教育影响相联系。”我们举一个生动的“画圆现象”的实验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教师在幼儿园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圆, 问:“小朋友们, 你们想象一下, 这个圆可能是什么?”结果在两分钟内, 小朋友们说出了22个不同的答案。有的说, 这是一个苹果;有的说, 这是一个月亮;有的说, 这是一个烧饼;有一个小朋友说, 这是教室的大眼睛。这个教师拿同样的实验到大学一年级去做, 要学生想象一下黑板上的圆可能是什么, 结果两分钟过去了, 没有一个学生发言。教师没有办法, 只好点名请班长带头发言, 班长慢吞吞地站起来迟疑地说:“这———大概是个零吧?”这个实验非常简单, 却非常能够说明问题。没有受过教育的小孩子在两分钟内说出了22种不同的答案, 经过了小学、初中、高中教育, 经过高考选拔, 一路过关斩将进入了大学的优秀学生, 面对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 两分钟过去了, 却没有人回答。被迫回答的班长还说“大概”是个零。大学生真的全都失去了想象力了吗?不是的。经过多年教育, 他们建立了一个信念:教师的任何问题都是有一个标准答案的, 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 他们揣摩不出教师的标准答案是什么, 所以就不敢贸然回答, 不愿当众出丑。他们关心的不是我怎么看问题、我怎么想问题, 而是教师怎样看问题、教师期望的答案是什么。在心理上, 他们已经习惯了接受教师的答案, 而不是向教师的答案提出挑战。
由此可见, 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培养创新人才上是至关重要的, 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 即使是对一道例题或一个事件的结论, 我们都应化结果为过程,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历一段“发散思维”过程, 不追求标准答案, 使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大胆质疑、怀疑定论、推陈出新的习惯。
二、巧妙的课堂设问置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手段
问题意识需要保护, 更需要培养, 巧妙的设问置疑, 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心理, 激起灵感, 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笔者以历史教学为例, 就课堂提问进行过多种尝试。
1. 辩论会式提问。
提出一些学术界没有定论的开放性问题, 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辩论。如你认为曾国藩是一个历史伟人还是反动派头目?北洋政府在历史上是反动政府还是进步政府?请说明理由。这些题目讨论的结果, 必须是开放式的, 没有绝对定论。
2. 联想式提问。
由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古迹拓展联想到今天的现实问题。如由李自成兵败退出北京城, 分析农民起义失败原因, 拓展联想到1949年毛泽东同志率中共中央机关进京途中所说的一段话:“我们这是去进京赶考, 我们一定要考好, 决不能当李自成!”设问: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寓意着什么?读后你有何感想?
3. 体验式提问。
将学生置于历史情境中, 让他们模拟当事人寻找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设问:戊戌变法失败后, 梁启超和康有为选择逃亡日本, 而谭嗣同选择留在北京, 选择被捕牺牲, 如果你是他们, 你将怎样做?选择逃亡完成未竟事业还是选择牺牲?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不管学生讲什么, 不要“扣帽子”, 教师应相机而动, 引导学生紧扣主题, 得出结论。
4. 总结式提问。
在讲罗斯福新政时, 可以向学生提出“在中国古代史上有过哪些比较有影响的改革?”或者提出“至1929年的美国引发的经济大萧条, 资本主义世界在之前还有哪些大的经济危机?”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前后贯穿、左右梳理知识。
5. 观察式提问。
通过观察某些图片、图表、文物、文字材料, 来获取信息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处理材料的能力、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设问:通过观察, 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6. 谈话式提问。
这是传统方法, 其优势是可以步步深入, 环环相扣, 将问题讨论一层层的深入下去, 尤其适合有一定难度的知识性问题。教学中可抓住其关键点提问, 步步紧逼、穷追不舍, 使学生产生很深的印象并加深理解。其实,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少不了教师的引导与点拨, 实际上谈话法是每一节课都必须存在的方式。
7. 启发式提问。
教师可依据历史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 启发学生进行逻辑推理, 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 讲古代经济结构这一单元时, 依据“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逻辑推理进行启发。可提问: (1) 农业、手工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原因如何? (2)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如何? (3) 资本主义最初萌芽的时间、地点、标志、特点和局限性是什么?同样, 也可以依据 (3) (2) (1) 的顺序进行逆向推理启发。不管是哪种推理, 都会使学生对明朝经济发展的来龙去脉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 明确为什么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实践证明, 每次巧妙地设疑后, 学生都很兴奋, 积极思考, 合作探究, 思维有新意、有特色, 日久天长, 学生渐渐养成了肯思索、敢怀疑、不满足、探讨进取的好习惯。
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
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 也是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只有在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才能敢于和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想象和创造”。
我国传统的教育强调“师严乃道尊”, 这种定位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正确性和支配性, 强化学生的接受性和服从性。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地位上交流意见, 甚至不在平等的地位上探讨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 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发展, 甚至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形成。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 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 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现自己,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人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 潜能才可以得到最大释放。历史上很多的例证都能充分说明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新教育的有效推动力。如钱学森与其师冯·卡门的故事: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教, 把德国格丁根大学的民主学风也带到美国。他每星期主持召开一次研究讨论会和一次学术研讨会, 不论是专家权威, 还是普通研究生, 一律平等, 畅所欲言, 这使钱老终生受益。据钱老回忆说, 他那时年轻, 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有一次讲完自己的论文, 有位长者提出意见, 钱老和那位大教授争论起来。事后, 冯·卡门告诉他:“那是当代力学大权威冯·米塞斯。但是, 你的意见是对的, 我支持你。”
钱老和冯·卡门有一次争论, 话语激烈而又尖刻。冯·卡门被气坏了, 拂袖而去。事后, 冯·卡门经过思考, 认识到学生是对的。第二天一上班, 年过花甲的冯·卡门爬了三层楼, 来到位于三楼一个旮旯的钱学森的小办公室, 敲开门, 恭恭敬敬地给他行个礼, 说:“钱, 昨天的争论你是对的, 我是错的。”冯·卡门上课从不点名, 鼓励学生随时提问, 可以打断教师的讲话。钱学森归国后, 把冯·卡门的民主学风也带回来, 他以身作则, 并多次以冯·米塞斯和冯·卡门的例子教育中国学者。
一个教师能教给学生的知识终究是有限的, 有了民主学风, 学生主动求知, 这才有学术创新和超越教师的可能。无论从哪方面的贡献说, 钱学森都超过了他的老师冯·卡门, 但钱学森是从冯·卡门的民主学风的肥沃学术土壤中“冒”出来的。其实, “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人早就谈论过。鲁迅说:“未有天才之前, 首先需要培养天才的土壤, 而我们的现实教育缺乏的正是民主的土壤。”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协同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活动, 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积极开展双向交流, 各抒己见, 课堂上有讨论, 有质疑, 表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 阐明形成该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 平等、公正地讨论、验证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让学生在平等探究的和谐氛围中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感知成功感和自信心, 收获思想上的火花。
四、信念和意志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向
古今中外大量的事实证明, 同样智力和学业水平的学生, 走上社会后成就如何, 取决于他们的人生信念和意志品质, 注重信念和意志的引导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动摇的方向。
牛顿小时候就非常爱思考、善于观察, 五六岁时, 就用木工工具制作了一架木质四轮车, 来帮助外婆运送东西。少时家里没有钟表, 牛顿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将一块圆石凿成一个日晷仪, 用以计时。他时常能得到外婆鼓励, 这实际上是对他的所作所为给予的积极肯定, 有意无意地保护了孩子本身具有的信念, 使他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行, 成为“近代科学之父”。
爱因斯坦小时候善于探究, 提出的问题常常让教师难以回答, 因此有教师指责他想入非非, 中学还没毕业他就被赶出校门。可是爱因斯坦坚持自学, 在他心目中, 有人生信念, 有爱好追求。人生的信念和对科学的热爱, 激发起了他创新的火花, 使他成为20世纪举世公认的科学巨人。
科学史上的成功例证表明, 充分挖掘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 遵循人生发展的规律, 通过教育等多种形式, 激发创新的潜能,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形成创新品质。
“创造性是每一个人作为人类的一员都具有的天赋潜能, 它和心理健康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心理健康发展的条件下, 人人都可以表现出创造性。”教学有方, 但教无定方, 其实培养创新人才也一样, 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各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和教育的形势, 因势利导, 因人而异, 培养出有自己特色的创新人才。
2.“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教育思考 篇二
其实,“钱学森之问”,在上个世纪也有一位英国人提出过。这个人就是李约瑟。著有《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李约瑟曾问: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这就是“李约瑟之谜”。它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
钱老的使人刻骨铭心之言,让我思索许久,感触颇深,钱老临终前的话凝聚了他老人家对我国创新人才教育的殷切期盼。“钱学森之问”是一道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艰深命题。时至今日,仍然给了我们太多的思考,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1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如果再过若干年,现在的孩子长大后,我们的教育又是何种情况?作为教育工作者,钱学森之问给我们的思考和启迪更是颇多的。
提到钱学森之问,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创新教育,虽然这个名词对全体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否真正地落实到位,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创新教学,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要进行教育创新,要全面推行、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要进一步坚守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和学生观。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能做些什么?
一、教师——要有教育创新的观念
曾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创新教育无需复杂设计》一文,其间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的创新教育,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一种普遍的诊断是,中国学生从来不缺乏严谨性,他们所严重缺乏的是好奇心与想象力。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这并不是要求教师应该先具备超越全体学生水平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是要求教育部门不要去做扼杀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事。”由此可见,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整个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
首先教师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家顾明远曾说过,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传统观念中“学而优则仕”的人是人才,但是在今天这个社会需求多样化,职业发展多元化的时代,只要有社会责任心、勤奋学习、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就是人才。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过去认为是考试成绩好的、听话的就是好学生,但在今天这个创新的时代、竞争激烈的时代,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恐怕就不算好学生。所以教育观念不创新,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在传统的观念里,老师们常常认为把自己最好的体会、最多的、最具体的、最拿手的东西给学生就是负责任的好老师。其实那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教师还应该思考把什么东西不给学生,什么东西用什么样最恰当的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思考和收获,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给学生带来最大的激发和激励,进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创新精神。
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和人才观,只有重视同一性和规范性向鼓励多样性和创造性转变;由指导学生被动适应性需求向引导学生主动求索转变;由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由重视知识单向传授向重视师生平等讨论和知识创造转变。
二、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思想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请小心你的思想,它将影响你的行为。人的行为总是在一定思想观念支持下的行为,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没有思想的创造,就不可能有行为的创新,思想创新是行为创新的基础。所以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思想。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新教育之梦》中说道:“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都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强盛的功力,是人才成长的基因。”苏州大学教育学博士,著名学者杨树兵认为,观念和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思想会对整个民族的教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产生阻碍作用。教育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的人才,其前提就是必须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三、教师——要有创新教育的意识
江泽民总书记特别重视创新,曾多次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他全面阐述了教育创新思想;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要“坚持”创新教育。这些都深刻地告诉人们: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在教师的意识中,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陈至立部长曾说:“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站在历史的改革前沿,处于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教育,乃至中国教师,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21世纪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种种创新的教育热切呼唤着创新型的教师,他们的观念、能力及其个性都散发着创新的色彩。
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适时给与肯定的评价以激励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给学生统一的思维程序和解题模式。要树立学生的科学合作观,进取的竞争观,创新的思维观,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7篇)
·[1] 李斌.亲切的交谈[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7/30/content_3287444.htm,2009/03/04.
·[2]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涂元季 等.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EB/O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320511.html,2009-11-05.
·[4] 马抗美 翟立原.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和对策研究报告[J].科普研究,1999,(2):.
·[5] 何齐宗.当代学校教育若干弊端评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 阙明坤.“钱学森之问”拷问中国教育现状[J].教育与职业,2010,(7):85.
·[7] 阎光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J].探索与争鸣,2010,(3):5-7.
3.从钱学森之问议大学教育 篇三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高等教育应该怎么走?大学学在哪里?这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
朱清时的南方科技大学在中国试图开创一个能输出人才的“特例”高校,而这所谓的“特例”实际却是为了还原大学本身应当具有的面目,大学教育的现状让我们担忧,对此我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一、钱学森之问——当今高等教育现状。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大学又经历了扩招和多数院校的设立,专业的扩展和延伸,可在这种发展良好的表面下,却未能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举例来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20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5个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
大学通常被人们比作象牙塔,其外延涵义主要是指“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而身为高等教育基地的大学本也应该是如此,从象牙塔中出来的本也应该是杰出的人才,国家的栋梁,好不夸大的说一句,这类人应该是未来国家的支撑。然而当今的教育现状却犹如象牙有了难以清楚的牙垢一般,变得不在如往昔洁白单纯。
应试教育、学术腐败、论文抄袭这些本应该是难以启齿,万人不屑的行为逐渐变得公开化。当今的大学生们也不再以学业为主,反而在意人情世故,做事以利益为重,失去了大学本身应当具有的学术氛围,转而向金钱,利益,权利的渴望,露出贪婪的双目。不得不说,这种不良氛围下所教育出来的学生,会失去了成为精英所应该具有的素质,也失去成为大师所应该具备的知识,甚至失去了一个大学生本身应当具有的品质。
二、大学精神——理想的象牙塔 什么是大学精神?就是大学里的人崇尚什么、追求什么,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 ,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 “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如果你到麻省理工学院去看,你去的时候发现大家崇尚的就是学术卓越,都憋了劲去竞争做到最好。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现代大学学术机构一定要有这种气氛。这个东西看不见,但是你可以感觉出来,大家崇尚什么,尊重什么,追求什么。所谓的创新教学,素质教学,也无从施展,老师们不愿意做这种事情,只是想着如何拼凑论文,能拿到更高的职称,学生也习惯了被动接受的模式,不愿耗费太多经历在创新上面。这样对学术的不尊重造成了学术气氛、文化、精神也就全完了。这样大学精神的缺失造成了学生在学术研究精神的欠缺,心浮气傲,肤浅蛮横,也难怪培养不出人才。
大学精神的基础应该是对学术的单纯追求,学术作用在学校有最高发言权,其他人都是为他们服务的。管理人员要全是精英,但是他不要去干预学术,他不要追求行政权力,把他的事做好,给教授们整理文件,帮教授做事。营造出良好的学术气氛,把学术作为最高的点,学生才会自主的投入到专业的研究中,例如加州理工大学中的探究精神,如果有人要做一个报告,很快就会有其他人想以更新的东西超过他,这才应该是良好的大学精神体现。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指出:大学应该是一个学术共同体。作为学术共同体,大学必须以学术为目的,以科学精神为核心凝聚力,并且应有某种对绝对精神的追求。同时,大学还必须有所作为,除了能够培养优秀人才,还应该面向未来,服务社会。
4.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篇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仰望星空的秘密——“钱学森之问”的中国解读郭 爽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②百年钱学森的故事犹如史诗,包含了上个世纪最惊心动魄的技术革命和政治冲突,包含了一个王朝的瓦解和太空时代的诞生。不过,国际环境的大变迁于钱学森自己的经历而言,却显得简单而平淡:“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这位科学巨擘最终排除万难回到祖国。他的学问与胆识,他的智慧与情怀,或许为寻找“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开启了另一扇窗。③1989年,钱学森获得当今世界理工界最高荣誉“威拉德W·F·小罗克韦尔”奖章。人们称他是一个三维科学家,不仅有专业的深度,也有跨学科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④在钱学森儿时,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父亲钱均夫。钱均夫是个业余标本制作家,深谙现代教育之道。他曾告诉儿子,捕捉昆虫是理解生物学的开始,寻找化石和岩石碎片则可小窥地理学的门径,学习绘画则有助于理解美的概念。⑤夏日来临时,年幼的钱学森会捕捉蝴蝶,收集标本。他学习钢琴、小提琴和水彩画,房间里堆满了自然科学和数学书籍。⑥钱学森成年后曾回忆说,“父亲为我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新世界„„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⑦钱学森之母章兰娟本为杭州富商之女,她家教甚严、多才多艺。每天,她督促钱学森按时起床、锻炼身体、吟诗诵词。闲时,她为钱学森讲述岳飞精忠报国和杨家将血战沙场,以及孔融让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发愤故事。母亲的谆谆教诲在钱学森心灵上刻下烙印。⑧钱学森生前自己总结的两个人生高潮中,除了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光,另外一个则是在北京师大附中学习的6年。钱学森入学时,校长林励儒领导下的师大附中弥漫着开拓创造之学风,在那个积贫积弱年代,这里可谓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沃圃佳苑。在他的记忆中,“教生物的于君石老师,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我记得他给我一条蛇,让我做标本”;“美术老师高希舜(后来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教画西洋画。我买不起油彩就用水彩学画,后来我画得很不错”;“国文老师董鲁安教我们读鲁迅的著作和中国古典文学,我对用文言写文章小品特别感兴趣”;“我们的音乐老师用一部手摇的机械唱机放些唱片,教我们学唱中外名曲,欣赏各种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后来,贝多芬憧憬世界大同的声响,一直在我心中激荡”„„⑨钱学森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他还曾亲笔手书一份珍贵名单,列出了给予他一生深刻影响的17个人的名字,其中7人是北师大附中的老师。⑩其实在钱学森留美期间,他一直心系祖国发展。1947年,他与妻子蒋英在上海结婚时曾考虑留下为国家效力。但当时目睹过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官僚作风后,他失望地返回美国潜心研究。直到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来,钱学森下定决心要回国。而当时,美国已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非法扣留钱学森行李和书籍的美国当局咆哮,“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宁愿枪毙他,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历经6年波折后,钱学森终于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一偿回国心愿。和钱学森一家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的还有二三十名在美国接受过教育的中国学者。10月1日,大家在船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周年,钱学森奏响长笛,妻子蒋英、儿子钱永刚和女儿钱永真则演唱了中国民歌。从钱学森回国之日起,中国的空间研究开始高速发展。1956年1月,钱学森主持建立的力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2月17日,他向国务院提交了第一份绝密报告《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这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之作,就在这份手稿上,钱学森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建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制定了重要的实施方案。随后的日子里,钱学森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和参与制定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1964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4个月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进行。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钱学森一直拒绝重回美国。即便是在1979年,加州理工学院授予钱学森“杰出校友奖”时,钱学森也没有改变主意。“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些平实而高远的话语,道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情感和对科学的荣誉感,而它们也正是中国人今天站在巨人肩膀上,得以仰望更辽阔星空的重要原因。(节选自2011年12月《国际先驱导报》)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北师大附中的六年学习阶段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光是钱学森形成 科学创新意识的两个时期,这也足以说明读书深造对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 影响。B.面对回国心切的钱学森,美国政府认为钱学森的回国会给美国的对手—— 中国带去强有力的军事技术,所以依照法律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物品。C.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钱学森携妻儿返回祖国,与他们一起如 愿的还有二三十名在美国接受过教育的中国学者。而且文中在此处对钱学 森一家人进行了细节刻画,将其一家人返回祖国时的喜悦心情展示出来。D.钱学森在新中国的军事科研领域投入了极大的工作热情,他亲自领导和参 与制定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近程导弹和中近程导弹及中国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两弹结合”试验、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 发展规划。E.作者以平实的叙述语言向读者展示了钱学森的求学、回国、研究之路,其 中偶用描写,最后作者以议论收尾,借中国的发展表达了对钱学森先生的 高度评价。2.钱学森为什么被誉为“三维科学家”?他拥有如此的荣誉都有哪些必然性的条件?(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指出第⑥段和第⑧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其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4.“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对此有人也曾说过:既然一切都在中国,那你又何必去 美国呢,这不是前后矛盾么?请结合文章和实际谈谈你有何看法。(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E [A项,除了这两个时期,在家中父亲的教育也启迪了他创新意识,且最后一句本文未提到;B项,“依照法律”错;D项,文中提到的“亲自领导和参与的”有“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2.因为他不仅有专业的深度,也有跨学科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首先是深谙教育之道的父亲为钱学森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世界,这些都启迪了他在科学上的创新意识;其次是家教甚严、多才多艺的母亲的谆谆教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还有北师大附中培养了他的科学兴趣;还有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求学生活,给了他研究的机会。3.共同使用了直接引用的写法(对传主的语言描写)。这样引用能够突出他的父亲及北师大附中的师长们对他形成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的直接、深远影响,表达出钱学森对他们的深深敬意和感谢之情,也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4.不矛盾。钱学森出国留学为的是在科学研究中更有造诣,而且他在新旧中国两个时期都有回国效力的想法,只不过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官僚作风让他感到失望。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积极回国,并且在回国后不断地为祖国的军事科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术科研是需要增进国际间的交流学习的,所以现今很多人留学国外的做法也是为了提高留学者的研究本领,回国效力,使中国人民更有尊严地幸福生活也是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义务。
5.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篇五
一、课堂———教师扮演的角色
“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学记》中的这句话揭示了中国千百年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在中国, 尊敬师长在教育中无疑是被摆在重要地位的, 强调教师的权威性,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在课堂上是绝对的中心。这种“教师中心主义”的思想造成了学生过分盲从、依赖老师, 认为老师说的就是对的, 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唯师是从。而美国则主张“学生中心主义”, 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美国人强调追求真理。在他们看来, 老师是带领学生走向真理的向导, 学生对老师满怀尊重, 也是向真理表示深深的敬意。[2]在中国的课堂上, 只有当老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回答时, 学生才会发言, 在老师讲课过程中随意打断老师被看作是很不礼貌的行为, 无论是发言还是讨论, 必须要在老师的监控之下, 而且回答的内容也强调要尽量符合标准答案。在美国的课堂, 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发问, 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们往往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 没有规定的标准答案, 大家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师生间相互学习, 平等互动, 整个课堂洋溢着民主的氛围。所以我们经常看到, 美国的学生往往很有自己的主见, 经常会对很多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也是与其开放民主、鼓励表达真实自我的课堂文化分不开的。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 就是中国教师目前普遍会对学生回答问题采取鼓励的、支持的态度, 即使学生回答错误, 也肯定其积极思考、主动发言的精神, 并启发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并且在一些开放性问题中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回答。但是不可否认, 仍然存在着强调答案“标准模式”的现象, 强调标准答案, 强调抓住采分点, 甚至强调标准的回答问题的模式, 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 等等。这些无疑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把学习知识的过程看作是对于问题的标准回答, 关注的不是知识本身, 而是记住了答案, 取得了好成绩, 才是学习好, 才是学会了。我们现在经常提倡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也许在中国这种伦理型社会中, 师生之间永远无法做到真正的平等, 但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平等, 这种平等表现为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不仅做学生的良师, 更要做学生的益友。尊重学生, 赞赏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理解学生, 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 都有成为“好学生”的上进心和可能性,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不剥夺他们成为优秀学生的权力。
二、资源———优质教育的条件
教育资源包括教育经费、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硬件设施等, 教育资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优劣。可以看到, 虽然国家不断的在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我国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资源地区间差异大等问题。
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 到2012年达到4%。令人振奋的是, 我国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 但同时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教育经费应该用在哪, 怎么用?联系到我国的基础教育, 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在硬件设施上是否也应该加大投入呢?我们可以看到, 在很多小学的教室里, 都设有图书角, 但仔细观察发现, 图书数量和种类十分有限, 学生也不是想看就看, 想拿就拿, 何时可以阅读这些书籍要听从老师的指令, 阅读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又例如音乐课, 学生往往接触不到乐器, 只有老师才能够演奏乐器, 学生只是看和听, 没有直观的感受,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有体育课, 体育器材也是有限的, 而且仅限于体育课使用, 学生即使在课间也不能随便拿来玩。还有美术课、手工课,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好的, 但是学校教学资源不足, 上课还要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工具, 不仅给学生增加了负担, 而且给家长增加了任务。在自然科学课上, 寥寥无几的标本和器材被锁在柜子里, 学生只能观察, 亲手实验的机会很少。试想, 如果不从幼时起就多给学生亲自动手接触科学的机会, 如何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如何能培养他们的科研精神?在这种环境之下, 教育资源被视为学校的财产, 而不是为学生服务的, 学生使用这些财产要在老师的严格监控之下, 不得损害学校利益, 这样一来, 素质教育、创造力的培养就不免有了流于形式的意味。反观美国学校, 美国教育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个性发展为最高目标”, 在这种理念之下, 美国的基础教育会大力开发教育资源, 将教育资源配置投向学生, 为学生服务。所以, 在美国的学校里, 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办公空间是十分有限的, 节省空间是为了增加教室和学生的活动场所, 各种教室、实验室、体育场一应俱全, 如果学生想用电脑, 可以随便出入电脑实验室, 学校不会为了保护财产而大门紧锁。
教师在教育中地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不仅高校需要大师, 基础教育更需要大师, 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等都处于逐步形成期, 在这样的时期, 得到老师正确的教导和指引是相当重要的。我国的师资力量仍然是有待加强的, 很多一流的人才往往不会选择当老师, 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老师, 很多本身并不优秀的人出于就业的选择进入教师行业, 所以, 我国的教师队伍可以说是良莠不齐。我国需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师资, 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加强对教师资格的审核, 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吸引更多的一流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还要加强教师的评估考核。美国的教师教育也曾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其中, 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 (ETS) 组织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值得我们借鉴。每个美国教师候选人只有通过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 (Praxis Series) 对其学业技能评价、学科专业评价、课堂行为评价才能获得任教资格, 而且新任教师想要进入教学领域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评价。美国现代教师资格证也有对有效期限的具体规定, 大多数州的教师资格证书需要终身更新, 各州普遍规定了获得更高一级证书的要求, 同时还把证书等级与教师的待遇联系起来, 鼓励教师改进工作、积极参与进修。[3]完善教师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它同整个教师状况、甚至整个教育状况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4]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在实行各自为政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每个省的政策和考试都各不相同, 缺乏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不过, 我国目前正以河北、上海、浙江、湖北、广西、海南六个地区为试点, 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对教师资格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而且教师资格证也由终身制开始改为五年审查制, 这些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来说都是有益的改革。
目前, 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矛盾, 那就是社会公众接受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大量的科研经费、优质教育资源、高水平师资集中在一批“985”、“211”重点大学之中, 高校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 两极分化严重。但是一流大学中的学生数量毕竟占少数, 大部分学生还是集中在普通高校之中,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 不能忽略这部分学校和学生。在我国, 要想在高中毕业就能进入一流的高校, 高考是必由之路, 竞争十分激烈, 就考试内容来说, 也是记忆性的东西居多, 所以从进入高中, 甚至是进入学校开始, 一切似乎就为了高考这个终极目标而存在,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造能力似乎都成了奢侈的理想主义, 因为只有高考取得了好成绩, 才有可能进入一流的大学, 只有进入了一流的大学, 才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如果高考没有进入好的大学, 想再追求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就得通过考研、考博这条单一的深造路线进行, 所以, 不仅是高考队伍庞大, 考研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就其内容来说, 仍是脱离不了应试教育的窠臼。高校和高校之间缺乏纵向的交流, 普通学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去一流学校考察学习, 缺少优质的教育资源只会让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由于高校的扩招, 现在的学生想要进入大学已经不是难事,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 高等教育如何由量的公平飞跃到质的公平, 给更多想做研究、做学问的学生提供一个机会, 让他们也能享有一定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发布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一文中所指出的:“没有更多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发展中国家将会越来越难从全球性知识经济中受益。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民越多、层次越高, 国民素质就越高, 国际竞争力就越强。”[5]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有一些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美国学生上大学不会一考定终身, 在美国, 比较重要的与我国高考相类似的考试是一个叫SAT的学生素质考试, 在全美的不同地点按统一时间、统一内容、统一考卷来进行考试, 这是到目前为止高中毕业生申请大学最重要的测验。中美高考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的考试比较灵活, 一年之内可以有很多次机会, 而且学生可以重复考试进入大学, 美国学生可以从一进高中时就参加SAT考试, 这几年中哪次成绩最好, 就以那次的成绩来申请大学, 有些初中生也去参加SAT考试, 目的是检验一下自己的水平。所以, 美国的SAT考试对于高中生来说是自由参加的, 可以做好充分准备, 不怕某一次失手, 没有中国高中生那样大的压力。SAT只是高中生进入大学的参考条件之一, 要想进入顶尖大学, 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各占50%, 除了考试成绩之外还要看个人因素, 也就是综合素质, 包括:教师评价、课外活动表现、文艺体育特长、领导能力、义工服务等, 推荐信也是十分重要的, 这是美国教育体制鼓励学生走出校门, 参与社会实践的措施之一。这样的多元评价体系, 引导学生重视个性的发展, 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因为这些都会在大学入学中被评价、被关注。[6]所以, 美国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学校, 也可能会接到多个学校的录取通知, 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做决定选择接受哪个学校, 也可以拒绝自己不感兴趣的学校, 甚至在进入学校之后转而申请其他的学校或专业, 还可以在上学期间申请休学一段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可以看出, 在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美国, 兴趣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 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学习生涯做出规划。
三、理念———独立创新的精神
独立创新的学术精神指的是研究学术问题的自由意志和创新精神, 它体现了真诚追求真理的态度。学术精神要求的是超脱于学术权威、政治力量, 独立自由探寻真理的纯粹精神, 可以说独立创新的学术精神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灵魂。美国哈佛大学第19任校长昆西曾着重指出:“大学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追求真理, 而不是去追随任何派别、时代或局部的利益。”2002年,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北大演讲时表示:“检验一个大学的研究, 最终得看它对真理的贡献。最重要的是要有最优秀的、最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如果这个思想是最优秀的、最富有创造力的, 它最终一定会找到其重要的应用。”在哈佛, 每个刚进入校园的新生都会收到一本哈佛学生指导手册———“Don't plagiarize!”, “Plagiarize”源自希腊文, 原意是“偷别人孩子的人”, 现在的意思是:剽窃。“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的孩子, 如果你未经注明, 就引用了我们的思想, 就是偷了我们的孩子!”这种解释非常形象地表明了哈佛的育人理念, 更是一代又一代哈佛人被锻造成各界精英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7]在这种学术精神的引领下, 真理被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求学的过程就是求真的过程。不断的掌握知识、探索世界的过程, 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
我国的大学也在倡导独立创新的学术精神, 但是这种精神并没有渗透到学生的灵魂里。多年来的应试教育、教师中心已经让学生变得依赖书本、依赖权威, 不愿意独立思考。再加上外界的种种因素, 就业的压力、功利的目的等, 导致我们的学生缺乏原创性、创新性, 抄袭成风, 写论文、搞研究沦为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独立创新的学术精神应该从小培养, 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恰恰缺少这种功能, 要学习的知识书本上乃至各种参考书上已经写得清清楚楚了, 只要记住就行, 学生缺乏“从做中学”的实际经验, 偏重灌输、接受式的教育, 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也提不出问题来, 更别说创造性的培养了。就拿留作业来说, 现在中小学的作业仍是以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 以各种默写、抄背、做卷子为主要内容, 至于观察自然或动手的项目则被看作不重要的副科, 可做可不做, 把主要任务完成就可以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 首先就是要改变一下这种僵化的作业形式, 可以看出, 我国学生做作业完全是为了应试的目的, 偏重记忆, 掌握知识, 应对考试。而美国的学生, 甚至从小学就开始针对某一问题写论文, 也许他们的论文还谈不上有多高的学术水平, 但是在这种写论文的过程中, 他们有自己的思考, 有亲身实践, 有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 还锻炼了表达能力, 这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业形式也是值得我国中小学借鉴的。
四、文化———教育问题的根源
很多教育问题归根到底都来源于传统文化问题, 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其实这也是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有关的。
我国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的, 在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文化的中国封建社会, 科举制是主要的选士制度, 在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学而优则仕, 读书做官成为平民子弟出人头地的唯一道路, 读书人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这条狭窄的晋升之路上, 但这是一个金字塔形的考试, 中举者寥寥无几, 而大部分考生却将终生时间浪费在科场上。这种考试导致了学校形成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 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 独立性弱, 依赖性强, 也养成了中国人讲究功成名就、功名利禄的功利主义思想。再审视我们今天的社会, 虽然科举制早已废除, 但是我们的教育事业中仍然处处可寻科举制的影子。高考取而代之, 仍以应试教育来选拔人才, 学校教育内容围着高考转, 多强调记忆、背诵, 考生人数众多, 要经过激烈的竞争, 少数胜出者才能进入好的学校, 学生和家长功利心重, 读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考好大学、找好工作, 没几个人把做学问、学知识作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业。在中国人眼里, 人和人之间是存在等级的, 有一个体面的工作, 尤其是做官, 才是有出息的, 在今天毕业生人数众多、就业难的情况下尤其如此。而在美国的文化传统中, 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 国家公务员和普通的园丁在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家长也不会对孩子寄予过分的望子成龙的希望, 进入大学也不是人生唯一的转折点。在这种压力较小的情况下, 他们更多的是挖掘孩子的潜力, 培养他们对知识本身的兴趣, 而不是注重学习知识所能够带来的利益, 在这种轻松的充满探索意味的学习氛围里, 学生也能够更好的追求真理, 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教育改革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正在实现和平快速的崛起, 我国的教育也要相应的建立以现代教育为基础的新发展模式。我们要转变传统教育思维, 开发更加灵活的教育方式, 建立更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推动量的公平向质的公平转变, 为人才的流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 还要清除封建教育遗留下来的毒素, 摒弃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 鼓励创新, 在全社会建立适合创新型人才生活和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8]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学术和科研精神, 创造具有现代气息的教育文化, 促进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一流人才。
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可以在当代中美教育的比较中求解这一问题。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 对比当代中美教育在课堂、资源、理念、文化四个方面的差异, 寻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教育,教育比较,创新
参考文献
[1]庞跃辉, 史银.中国教育怎么了:求解“钱学森之问”[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2-3.
[2][7]杨立军.从十大名校看美国式精英教育[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15, 6-7.
[3]张彦云.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研究及借鉴[D].保定:河北大学, 2005.
[4]刘翠航.美国教师资格证书体系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 2004, (11) .
[5]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1.
[6]熊丙奇.正视问题积极应答“钱学森之问”[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7) .
6.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 篇六
什么是“钱学森之问”
2005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康复楼,探视已94岁的钱学森,目的是征求先生对国家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意见,包括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等。谈完对科技规划的意见后,钱学森先生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什么是“钱学森之问”?从谈话中可以看到,为什么老是冒不出杰出的人才或者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应当是先生提问的主旨,也就是“钱学森之问”的核心问题。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先生在谈话中已经给出了,它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从因果关系看并不难理解,杰出人才是果,而能否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模式去办学是因。本来,问题并不是十分复杂,我们只需要认真理解和大胆实践就行了,可是却没有这么做。
那么,究竟什么是杰出的人才?迄今尚没有统一的界定,每一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似乎每人心中都有一个没有言明的标准。虽然我们不能把杰出人才神秘化,但他们绝非一般人才,我认为宁可严格以求,而不可作庸俗的理解。其实,先生提出这个问题,就是以己量身定制的标准。我愿意以先生为标准,把杰出人才的条件具体化。按照我的理解,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方能称得上是杰出的人才,例如获得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世界各学科领域的大奖者,在各学科领域被国际公认的学术大师,创建科学学派的领军人物,出版了传世的学术或文学经典著作者,在科学技术领域里做出了能够引起革命性变革的重大发明者。窃以为,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钱学森先生希望看到的杰出人才。
“钱学森之问”的困惑
我研究创造教育学30多年,对有关创新和创造的信息是比较敏感的,平时比较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钱学森先生与温家宝同志的谈话在2005年7月29日,而《光明日报》是8月23日报道出来的,时差居然长达25天,这绝非对待一位科学泰斗重要建言的正常态度。从那时开始,我就在等待教育当局和各大学校长的回应,但我彻底失望了。
直到2006年11月20日,温家宝总理才在中南海第四会议室召开会议,传达和研究钱学森先生的建言,这较提出建言时间又滞后了一年三个月。参加会议的有6位大学校长和多名教育家,温家宝总理说“就钱学森提出的建言请教大家”,得到与会者们的解答却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大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等等。这些回答不着边际,可以说是离题万里。
钱学森先生逝世后不久,安徽师大传媒学院院长芮必峰等11名知识分子,以公开信的方式致函国家教育部部长,呼吁教育界直面“钱学森之问”,希望“我们一起来深思、来解题……这一天的早日到来,便是对钱老最好的缅怀。”可是,呼吁归呼吁,仍然没有见到教育部对《公开信》作出积极的回应。
上海交通大学是錢学森先生的母校,对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2010年10月28日,在钱学森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举行了“求解钱学森之问”的纪念大会。该校领导人表示:“母校肩负着率先回答学长之问的责任。”可是,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没有见到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出了哪些创新教学的模式,也未能发现该校在推进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措施。
“钱学森之问”牵动全国各界,求解或是破解的人士无以计数,提出的答案应有尽有,不妨选择数例摘录于后:
国家教育部回应: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刘人怀院士等学者撰文“试答钱学森之问”,他们提出的措施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摆脱教育行政体制对教育的束缚;教育去产业化,摆脱市场化对教育的干扰;教育去关系化,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某院士回答:浮躁情绪是最大的敌人。其他的回答还有:从幼儿抓起,改革中学教学,举办英才班,等等。
2015年来临之时,北京举办了“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首届)年会,一起求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会者有经济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作家等,这是集多学科专家的一次“问诊”,也可能是迄今为止民间规格最高的研讨会。经济学家认为:“均值”高而“方差”小,难出杰出的人才;教育家认为:过度行政化影响大学的创造力;哲学家认为:培养杰出人才首先要加强人文教育,等等。这些回答未免太学术化了,虽然对人们有启发作用,但对破解“钱学森之问”作用不大。
以上各种各样的回答,虽然不能说都是不正确的,但至少都没有涉及“钱学森之问”的核心。这就使我感到困惑,一个本来并不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不能正确回答?原因就在于现今70岁以下的大多数人都是接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很难有“创造”的思想意识,也分不清创新与创造的本质区别。另外,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求多不求新、求同不求异、求稳不求变”,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这就是不能破解“钱学森之问”的主要原因。
nlc202309051205
完整版的破解之道
值得指出的是,求解“钱学森之问”的答案与求解数学上的猜想不同,后者只需得到一个符合假设条件和逻辑推导的数学证明,而前者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的回答,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付诸实践。因此,可以说,“钱学森之问”是答易而行难,它不仅受到教育内外部各种因素的掣肘,而且必须对现行已经过时的大学教学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那么,究竟怎么样才能破解“钱学森之问”?近10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力求从整体上加以破解。我设想的破解方案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互相联系的,而且都具有可行性,每所学校都有条件实施。
第一,大学可行的创造教育模式。现在大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沿袭多年,它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简称为“三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了改革这种已经过时的僵化教学模式,我设计了一种称为“SSR”的创造教学模式,并撰写了《关于创造教育模式构建》一文,发表在2000年《上海教育发展研究》第12期上,被该刊评选为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在改革僵化的教学模式问题上,我与钱学森先生不谋而合,都主张大学应当按照创造教育模式办学。
什么是创造教学模式呢?我设计的SSR创造教学模式,其中第一个S代表自学(Studyindependently),第二个S代表课堂讨论(Seminar),而R代表科学研究(Reseach)。这三种学习方式既互相联系,又是由浅入深的推进过程,都体现了学习者独立自主的特点。自学与讲说章句相区别,课堂讨论是双向交流,能够激发灵感,在辩论中增长才干,而科学研究是走自己的路,创造新知识。具体实施步骤是:在普遍自学的基础上,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提到课堂讨论上进行辩论,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进而,把课堂讨论中形成的某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研究,达到既提高研究能力又出成果的目的。因此,SSR模式是新颖的,符合创造性教学的原则,是培养杰出人才的重要途径。
同时,SSR模式又是切实可行的,每所大学都有条件实施。这个模式的关键是自学,人类文明的传承就是从自学开始的。印度天才的数学家拉马努金12岁开始对数学产生兴趣,15岁就自己解答数学疑难问题,后被英国剑桥大学著名数学家戈德弗里·哈代发现,邀请到剑桥深造,也因此成就了一位20世纪初叶伟大的数学家。既然抽象的数学都能够自学,那么很多单纯表述性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只要具备高小文化程度,我想大多都能通过自学掌握。然而,现在的课堂多数还是完全逐章逐节地讲授,不仅浪费时间,也窒息学生的智慧。因此,必须完全抛弃“三中心”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实施SSR创造教学模式。
第二,我国大学的问题太多了,其中最突出的是“趋大若鹜”,如“大一统”的教育体制和“高大全”的办学模式,它们已经成为沉疴宿疾。正是这些痼疾,阻碍了杰出人才的成长。目前,大一统的教育体制表现得十分明显:教育部控制了绝大部分教育资源,直属大学越来越多,从“文革”前的20所膨胀到现在的75所;此外,还有“211工程”大学112所,“985工程”大学39所,它们完全由教育部指定,而不是平等竞争产生的;自1990年代初开始,在教育部主导下,全国大学频频改名,大专学校和单科学院升格,大学合并都要建设大而全的航空母舰式的大学。由此,掀起了一股攀比风、浮夸风和学术剽窃、造假风。这些歪风邪气与培养杰出人才相悖,现在是到了需要猛药治沉疴的时候了。
科学發展史表明,创造性的果实只生长在自由的园地,杰出的人才只能成长在自由的环境里。科学的态度就是质疑,科学的精神就是批判,因此营造大学独立和自由的学风,就是造就杰出人才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表明,统一得越多,经济越没有活力,管理得越多,基层就越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以改革大一统的教育体制作为突破口,教育部要率先进行自我革命,首先从简政放权开始,转变教育部领导的职能,克服机构设置过多,下决心解决大包大揽和瞎指挥的现象。
进入2015年,教育部门又喊出了打响教育改革攻坚战的口号,这已不是第一次提出类似的口号。自1999年1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先后制定了不少教育规划,都强调“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可很多是雷声大雨点小,少有成效。依我看,这一次喊出的口号,可能又没有选准目标。除了高考和招生改革外,其他并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项目,如解决小学就近入学问题,教师师德“红七条”等。这些工作不是不需要抓,而是不必由教育部来统管,这样势必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三,创造教育需要从少儿抓起。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大学只是收获期,而播种和耕耘却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他们思维尚没有形成定势之前,是实施创造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对少年儿童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对培养杰出人才至关重要。
从本质上说,教育是启蒙和解放,所谓启蒙就是开启学生的智慧和健康的心灵。教育的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解放少年儿童的个性、好奇心、想象力、求异的思维习惯和冒险精神。这五点是决定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的关键,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这些重要的素质都被泯灭了。据报道,美国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NAEP)对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而想象力则是倒数第一。生理学家已经证明,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左脑是知识脑,右脑被称为创造脑,前者的功能是语言、计算、概念、分析等能力,而创造脑的功能是想象力、直观、空间、形象等。我国基础教育把语文、数学、外语当作主课,而把音乐、美术、科技制作当作副课,颠倒了智能训练的主次关系,从而导致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低下状况。
应当清醒地看到,各省市基础教育的主管部门,对素质教育抓得非常不力,基本上还是以上重点、考高分、进名校和高升学率来树立示范学校。现在全国各地有不少的应试教育典型,如超级考试工厂、亚洲第一考试工厂和各级示范学校,虽然这些中学升学率很高,不少学生考上了名牌大学,但它们却是在窒息学生的智慧,戕害学生的心灵,摧残学生的身体,其中一些学生不仅不能成才,甚至可能成为“废品”。可是,这些就在教育部眼皮底下的“高考工厂”,为什么不整顿、不制止呢?这种放任、容忍,就是对应试教育认同,完全是不作为的表现。
考高分与进名校,究竟与成才有什么关系?长期以来,包括国家教育领导部门的不少人都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最好的,在世界中学生的考试比赛中,均居于全球之首。其实,这是一个悖论,考高分、进名校与成才没有线性关系。如果说我国基础教育最好,照说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更有“后劲”,但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水平又不高呢?据统计,美国大学生创业率高达20%~23%,而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不到2%,成功的不到1%。这种差别,正说明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绝不能再沾沾自喜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出路,必须从幼儿抓起,实施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彻底解放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上述三点是我对“钱学森之问”完整版的破解,虽然不一定是最理性的答案,但毕竟是我用心求解的。希望各界同仁,都来献计献言,群策群力,共同求解“钱学森之问”。
(作者系武汉大学原校长、教授,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会长,本刊编委)
7.浅谈因材施教与钱学森之问 篇七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所谓大师知识水平一流、名望更是一流的。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从大学角度出发分析这个问题,并将问题归结于大学教育,于此未免过于单纯,从钱老的成长及求学经历便可知晓。
一、钱老所受教育与学习兴趣
1989年,钱学森获得当今世界理工界最高荣誉“威拉德W·F·小罗克韦尔”奖章,被称为三维科学家。这与他年少时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钱学森曾回忆说,“父亲为我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新世界……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父亲带领他找到了一把开启思维的钥匙,而母亲的言传身教则培养了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远大抱负。
人生四大憾事,曰:“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实事,老无令名。”
钱老总结的自己两个人生高潮中,除了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光,另外一个则是在北京师大附中学习的6年。他曾回忆说,这一段日子,“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考上公费留学美国,是靠附中打下的基础。”
钱学森入学时,校长林励儒领导下的师大附中弥漫着开拓创造之学风。在他的记忆中,学生考前从不加班,考完试,一般学生都是70多分,优秀学生80多分。钱学森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教生物的于君石老师,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我记得他给我一条蛇,让我做标本”;“美术老师高希舜(后来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教画西洋画。我买不起油彩就用水彩学画,后来我画得很不错……”他还曾亲笔手书一份珍贵名单,列出了给予他一生深刻影响的17个人的名字,其中7人是北师大附中的老师。与学生聊天,问他们喜欢哪个科目?我诧异于他们没有喜欢的,而更关注中考考不考。地理不考,被认为没用。我上学时,学习只占用生活的一部分,作业会很快完成,业余时间就是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学习对于那时的孩子来说是充满乐趣的。现在的孩子,作业一大堆,流行抄袭。不论是学习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喜欢抄袭。这说明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
2013年高考,青岛58中高三2班56人,600分以上的40多个,最高分678分,最低分564分。烟台牟平一中高三7班55人,最高分691分,最低分590多分。两个理科班成绩都过了一本线,被称“最牛高考班”。学生取得近乎奇迹般的成绩,一方面跟他们学习刻苦有关。另一方面记者通过采访得知,得益于学校实施的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课表,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班。”学校按学科分层制定教学计划,分层实施教学要求,分层进行检测评价,建立层间升降流动机制,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最为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进步搭建台阶。
我上初中时,到初三要进行分班考试,学校会根据成绩分班,即分层教学。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班级,基础相同,目标一致,既避免了参差不齐的状况给教学带来的不便,又方便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促进。现在班级上课注重面向全体,教学上整齐划一,用固定的尺度去衡量所有学生,难于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局限,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便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便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了解学生个别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
科技的发展、国际各领域竞争的加强,都要求学校教学注意从小培养有特殊才能的人。故学校要重视探索和采用一些措施,以造就一批优秀人才。如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三、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教育技巧。要多听、多问、多看,不能盲目下结论,信口开河。一个满嘴恶言的教师不能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一个灵魂不健康的人亦不能教育出拥有健康灵魂的人。“言传身教”是教育的基本体现,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秉承德高为师,让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杜绝“潜能有待发挥的孩子”。我们国家在教育这方面已经强调好多年要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激发创造力和积极性。教师,都会遇到问题,恰当处理好这些问题,往小了说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心里成长,往大了说关乎到一个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兴亡……
世上最失败的教育是你教育他,而他非常清楚。真正的教育,不是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而是让边缘的学生也能更优秀,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正所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叫我第一名》、《地球上的星星》等,观后感用一本书来说《优秀是教出来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栋梁之才起于每个阶段——小学、中学及大学。国家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8.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篇八
直面“钱学森之问”,我们的大学能做些什么?
首先,直面“钱学森之问”,要求大学读懂它的含义、认识它的意义。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在钱学森看来,人才尤其是杰出人才的培养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问题。“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人才是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不同层次的。我们理解,钱学森所说的人才,主要是指科技人才,是富有创新才能的科技人才,是富有创新才能的杰出科技人才,是科技领军性的杰出人才;它不是“所有人才”,不是“一般人才”。杰出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愈发凸显。一个缺乏杰出人才的民族希望实现伟大复兴是不可想象的。某大学原副校长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钱学森这样特别杰出的人才。出现杰出人才是我们对下一个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但我们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主要是农民包括农民工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把经济推上去的。”我认为,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是一个需要大师(杰出人才)而又缺少大师的时代。在全球知识经济的时代,如果说某一方面的人才可能存在“过多”情况的话,杰出人才永远不存在“过多”的问题。同样,如果前30年我们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出卖廉价劳动力还能有所成效的话(实际上是侵夺农民权益和“山寨”模仿的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这种现象再也不可能持续了(不用等到20年后)。我们看得很清楚,这位大学原副校长说的是眼下,“钱学森之问”考虑的是长远。
其次,直面“钱学森之问”,要求大学反思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症结所在,探讨杰出人才培养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杰出人才的“冒”出需要各方面环境条件的配合,这里的环境条件包括理念与责任、体制与机制、模式与方法等三个层面。所谓理念与责任,关涉全社会尤其是教育主事者的教育价值观,主要看他们是不是有正确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方针,是不是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否高瞻远瞩;所谓体制与机制,关涉政府职能部门、学界和大学,主要看大学与政府及社会关系、大学领导体制、学术权力是否主导,其评定标准是“教育家办学”;所谓模式与方法,关涉教育各要素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具体培养目标是人文与科学的和谐、教师专业自主权和教育评价导向等。钱学森的思考给我们提出了大学改革的必要,提示了探索杰出人才的可能。
9.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篇九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高校人才培养,战略机制
1“钱学森之问”的背景由来及当前高校的态度
“钱学森之问”缘于2005、2007、2008年先后三次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前往医院探望钱学森病情时, 钱老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造成人才“冒”不出来的主要原因是, 目前的大学在办学时没有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和文学艺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他对温家宝同志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是钱学森先生为中国人留下的设问。此后, 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文化学术界, 这个设问便以“钱学森之问”、“钱学森问题”以及“世纪之问”等名称流传开来, 这不仅成为许多人试图解答的命题, 也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这不仅对中国教育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 更是对中国人才培养观问题的沉痛反思。回头想想, 与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这么多年还没有培养出一个学术成就的学生。因此, 我们可以断言, 在钱老心中为什么动荡不安的民国能够人才辈出, 而形势大好的时期却日月不光、山岳潜形。换言之, 所谓“钱学森之问”是钱老的自问自答, 是钱老对中国教育胸中早有现成的答案[1]。
有研究者论证指出:钱老以他接受欧美现代教育而成为杰出科学家的教育背景, 他不可能不明白当代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他生前对人们一再强调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自由探索的经历, 说明他对于造就科学大师———更宽泛些, 造就大学者、大思想家———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 他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亲眼目睹了民国时期成长起来的具有强烈独立意志的知识分子群体从失语到覆亡、再到新一代鹦鹉学舌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过程, 而他本人也在“科学为政治服务”那种咄咄逼人的政治氛围中, 有违科学家的基本修养、写下那为后人诟病的“科学帮闲”文章, 他不可能不明白, 对杰出人才的致命戕害来自何方。很显然, 钱老在来日无多的晚年提出这样的问题, 不过是委婉地提醒有关部门, 现在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时候了。
时下流传的“钱学森之问”, 钱老的谈话—“钱学森陈述”涉及的是现时大学教育在培养自然科学杰出人才的缺陷, 涉及面很狭窄。而真正的问题是, 我们的教育不仅没有培养出杰出科学研究人才, 同样也没有培养出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不过, 这个提问还是存在严重缺陷:如果仅仅从技术操作层面追问人才为何不能“冒”出来, 担当培育人才的各级学校无疑是难脱干系、难辞其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所谓“钱学森之问”, 更精确地表述应该是:为何不让杰出人才“冒”出来?
对以上这些问题的研究, 目前在我国高校还尚不成熟, 尤其是对“杰出人才”的培养战略机制还缺乏根本性的思考, 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高校认识上的误区。好多高校从高考录取新生入学到学生完成学业直至毕业进入工作岗位, 一路只看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由此造成了只要学习成绩好似乎就能证明能力好。 (2) 高校未来发展问题上的误区。在未来发展问题上, 一些高校偏重于自身发展的未来前景规划, 而极少对“杰出人才”的培养问题提出具体的目标及切实可行的实施举措。 (3) 高校人才观的定位误区。“杰出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些高校在对自己培养的人才定位时, 往往只顾眼前, 而轻视长远, 认为只要掌握好招生、就业两条主线就把握了大局, 至于什么“杰出人才”的问题, 更是渺茫。要走出误区, 树立信心, 坚持培养杰出人才不只是名牌高校重点大学的事, 也应是所有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艰巨的时代使命。
2“钱学森之问”的定位问题及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体系
2.1“钱学森之问”的定位问题
立足高校长远发展的基点之上, 是一个战略思考和宏观掌控。因之, 在定位上, 高校应遵循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 循序渐进, 不断强化, 将杰出人才的培养纳入自己的长远规划和奋斗目标之中。
2.2 高校放眼长远人才培养的宏观目标体系
第一, 培养目标。即教育目标或教育目的, 它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各专业确定的通过培养要达到的具体培养要求。一般包括人才培养方向、培养规格以及业务培养要求等内容。它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决定因素, 是对人才培养的质的规定, 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它同时也是确定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培养机制的前提和依据。第二, 培养体系。根据教学部学科专业设置的政策规定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确定的专业教学环节设置和课程体系设置等。第三, 培养过程。教学的实施过程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人才培养的过程也是人才培养具体实施的过程, 包括时间过程、空间过程以及教学的实施过程。
3“钱学森之问”研究的重点、突破的难点及高校“杰出人才”培养的自信建树
只有正确认识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的根本原因, 才是“钱学森之问”研究的重点和突破的难点,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我们的教育在价值观上过于功利化;第二, 在教学中实行“大一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产生这种教学模式也具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这种模式虽然具有便于集中管理以及有利于普及基础教育的优点, 但是消除了学生们最宝贵的个性和特质是其最显著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真正的教育, 必然是让学生做自己, 活到自己的本质上, 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 也必然是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模式[3]。
“钱学森之问”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 还在于解决大多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仅为应付学业, 应付就业、谋生”的糊涂观念。将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定位与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 将人才培养的认识观、质量观与高校自身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现在有一种看法, 认为民办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远远比公办高校低, 而质量是生命线, 关乎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 这对民办高校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也由此造成了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具有创新型杰出人才培养观上的疑惑和不自信感。其实, 民办高校只要顺应时代潮流, 大胆开拓进取, 狠抓质量不放松, 狠抓高素质人才培养不放松, 那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 也有望会培养出杰出人才。
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时, 还应正确认识和处理民办高校在“杰出人才”培养中的自信树立问题。中国当前的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定位在专科层次以及高等职业技术类型上, 究其原因有三:第一,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第二, 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三, 容易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规定的质量规格。
4 高校“杰出人才”培养战略目标机制的着眼点及途径
4.1 高校在“杰出人才”培养的战略机制中, 应当把握好“两大着眼点”
一是着眼于学生自身, 以人为本, 重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二是要着眼于我们党、政府、国家对教育的认识以及建立在这种认识上的对教育实行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等。正确审视现行教育的价值观念, 现行教育的体制模式, 使教育回归教育, 回到教育的原点。
4.2 高校“杰出人才”培养战略途径
(1) 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天赋、禀性, 发现和了解学生的天赋、禀性, 并据此对他们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达到“顺人之天, 以致其性”, 舒展身心, 畅快生命。 (2) 培养与引导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充分体现学生在受教中的主人地位, 施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3) 注重在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特长、优势。注重发挥和施展学生的这些特长、优势。 (4) 启发和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根据自己的天赋、爱好和特长等来确定志向, 设置愿景。 (5) 指导和帮助学生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确立志向, 规划愿景, 成就事业, 建立功绩, 有大的作为。 (6) 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形象思维。
5“钱学森之问”对高校发展的巨大影响
“钱学森之问”不是一个简单的设问或陈述性问题, 它应成为国家每一高校重点思考, 必须从根本上加以重视, 加以解决的重大难题。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人才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势下, 它对于加速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步伐, 树立高校高质量立校、高规格育人的自信心, 转变高校人才培养观念, 激发“杰出人才”培养的活力, 推动高校的不断发展与建设等方面, 都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工作知识: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开发的新视角.
[2]唐永泽, 霍雄飞, 教育发展研究, 以工学结合为主线, 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2009 (11) :61-62.
【钱学森之问的思考】推荐阅读:
钱学森心得07-13
观看钱学森有感07-23
钱学森作品读书心得09-09
参考钱学森活动单10-18
钱学森名言及悼念活动06-30
名人故事:钱学森欠一个道歉10-15
特级教师 钱学森 教学设计11-09
学习“钱学森精神”演讲稿11-15
电影钱学森观后感1000字11-02
关于观看《钱学森》电影的心得体会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