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2024-07-27

体育工作评估报告(共12篇)

1.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篇一

根据国家《关于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坚持软件从严,硬件从实的原则,对照《湖北省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细则(试行)》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建设。

学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以生为本,立足实际,面向全体学生,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

(一)、管理体制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校长、体卫主任、体育教研组长在制定学期计划时,都把体育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并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还在校务会议、教研组长会议上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体育工作改革的认识。我校还成立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体卫主任具体负责工作,做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学校还制定了体育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有专项的体育计划及工作总结。

2、经费保障及设备添置。

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了抓好体育教育工作,学校加大了经济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近三年,投资近万元,添置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体彩捐赠的健身器材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优化了育人环境。

3、师资培训。

我校把优化学校体育教育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实教师队伍,通过校本培训和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优化队伍,体育教师除了参加专业培训之外,还参加了新课程上岗培训、计算机等级、普通话等各类培训,在岗教师整体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二)、深化改革,阳光体育。

体育改革创新的唯一宗旨,就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就是要营造寓教于乐,趣味健身,陶冶情操的教学氛围。

1、体育器械让学生快乐起来。

我们把现有的固定体育器械进行定期改造和维修,充分利用上这些体育器材所能发挥的作用。强调每个学生人手一件随身携带的小体育活动器材,有橡皮筋、跳绳、毽子、乒乓球、沙包等,使学生随时随处都可以健身,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还不断添置一些体育器材,每学期都有所投资,还落实体育器材管理员一名(体育教师兼)并做好记录。

2、课堂教学让学生身心愉悦。

学校严格执行市教科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课程表上落实“两操两活动”,广播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长期坚持。推行第三套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和校园集体舞,并严格要求专课专用,不许占课,教导处随机抽查。每星期的体育课是快乐体育的主渠道。以转变观念,实施“快乐教育”为突破口,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效性。体育教研组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以加强教材建设为着眼点,使学生全面掌握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健康常识及体育技能,以改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基本途径,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3、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喜闻乐见。

(1)创设宽松、和谐的兴趣活动氛围。我校组建篮球、乒乓、短绳等体育兴趣活动小组,主要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宗旨,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都能参加。

(2)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号召,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随时随地开展小型竞赛活动。学校开展了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体育活动,活动器材以自制为主,学校还举行了校园集体舞比赛,开展了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体育游戏项目。让学生体味了快乐、合作、和谐,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每年学校还召开一次田径运动会,一次趣味运动会,邀请学生家长参加,让家长关心孩子的体质,支持学校体育工作。通过以上体育竞赛,使学生不断增强体质,不断产生竞争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

(3)每年冬季,我校举行“阳光体育冬季晨跑活动”,要求高年级学生每天跑步不少于 1000米,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地开展好此项活动。当天有体育课的,在课上由体育教师组织千米跑,当天没有体育课的,课外活动由班主任组织千米跑,雨雪天不能开展千米跑的情况下,由班主任组织好学生在走廊、过道等室内开展千次以上跳绳活动。

近年来,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习惯普遍增强,校内自觉进行体育活动人数不断增加,学生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三、存在不足,努力方向

总之通过几年努力,学校在体育、卫生等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舞台,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譬如:活动场地偏小、部分学校体育器材设备不足,体育教学与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将积极争取办事处党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投入,加强学生运动场地的扩建与体育器材设备的添置,确保体育教学与活动的正常秩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体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要求与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扎实努力工作。

2.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篇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中发[2007]7号) 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发[2007]7号文件提出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 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的要求, 我部在认真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试行) 》 (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对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点是教育管理、条件保障、评价机制和学生体质状况四个方面。

各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要根据《指标体系》, 结合本地实际, 制订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施方案。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 坚持综合性督导和专项督导相结合。督导检查要严格程序, 重在自查整改, 提高督导评估的实效性。要落实限期整改、结果公报和问责奖惩等制度。督导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国家教育督导团将根据情况, 对各地中小学体育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并通报督导检查结果。

各地要及时研究解决督导检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认真总结经验, 改进工作方法, 不断提高督导水平。

附件: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试行)

3.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篇三

关键词:学校体育;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3-0048-04

2007年5月7日国务院颁发了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下称《意见》),该文件把青少年体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位置提升到新的高度,它是建国以来关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最高规格的文件和我国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南。紧接着在《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于2008年8月12日又颁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这是教育部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体育工作开展督导评估的指标体系,是建国以来首次专门为单一学科而作的督导评估体系。

1《指标体系》出台的背景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一直是我们几十年来都在努力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指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近1/4的城市男生是‘胖墩’;近85%的学生因视力不良以致专业受限。”教育部2007年1月对8省(市、区)8000余所学校的调查显示,76%的学校没有按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平均比规定课时少1~2节/周,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不能保证,其中有37%的学校没有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很多家长对子女健康的关心远远比不上对学习成绩的关心;体育设施条件落后仍然是制约青少年体育的重要因素;学校专职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兼职体育教师素质不高。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了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仍然是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和紧迫的现实课题。

当我们正在为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现实问题而困惑,为继续寻找一种有效解决途径而苦恼,为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前景而担忧时,一个全新的思路豁然出现。周济部长在2007年第8届国家督学会议上表示:“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可见,加强体育督导被赋予了新时期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指标体系》就是产生于这一背景下,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时代要求,深刻认识加强体育督导的重要性和《指标体系》的特点刻不容缓。

2《指标体系》的总体特点

2.1《指标体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具体到学校体育中,就要“以学生的健康为本”,以着力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指标体系》的出台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

1)《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可以从全局性、全体性、全方位性3个维度来分析:全局性。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体育督导也不是对某一地区、某一学校的督导,而是要多方兼顾、全局把握。《指标体系》构架了学校体育硬件建设和管理的科学体系和标准,同时对学校体育的“软”、“硬”件提出了基本的要求,而条件较好的地方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提高标准,这就保证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校的体育工作的整体推进。全体性。体育是全民族的事业,面向全体人民是体育公益性的要求,而不单是哪一级部门、哪一个学校或学生自己的事。《指标体系》对政府、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及广大学生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指标体系强调了针对政府部门进行的督导检查,一级指标从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分解出4个指标,指标既指向政府部门,又指向学校和学生个体。全方位性。《指标体系》提出了3级指标。一级指标涵盖教育管理、条件保障、评价机制、体质状况4方面,注重的是机制、管理、效果和过程。其中,教育管理包括是否建立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和定期召开运动会等指标;条件保障包括体育教师配备、体育场地和器材达标等指标;评价机制包括中考中体育分数比重、视力检测率等指标;学生体质状况包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视力不良率等。可以看出,指标全方位涵盖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

2)《指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协调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体育督导工作的协调发展包括体育督导工作与外部关系的协调,也包括内部关系的协调。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外部关系,没有政府的领导和重视,没有政府的投入和协调,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必将困难重重。《指标体系》的2级指标中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因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落实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指标体系》也体现了体育督导工作内部关系协调。与其他教育工作相比,学校体育工作有其特殊性,它是以一定体育场地设施为基础,以身体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教育工作。《指标体系》的第2大指标就是条件保障,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场地设施都是开展体育工作的基础,且非常关键。《指标体系》的第1大指标第3项就是落实1小时锻炼时间,并设置几个制度来检查:体育课、1小时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早操制度等等。如果1小时锻炼时间落实不了,其他活动和制度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体育工作的成效需要通过评价来反馈,评价同时具有激励促进功能,《指标体系》第3个一级指标是评价机制。评价机制中要求各地形成经常性的督导机制,形成经常性检查学校体育工作情况的制度,同时,还必须有反馈制度。评价机制中突出了体育中考,希望通过初中考试,带动中小学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建立和完善监测学生体质健康的制度。

3)《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性。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除了解决眼前学校体育工作

的问题,还规划了更长远的问题,以保持它的可持续性发展。例如《指标体系》要求“各地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这些要求有利于建立学校体育管理长效机制,有利于逐步转变全社会的人才观、教育观,有利于突破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的壁垒,推动素质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2.2《指标体系》的指导性、法规性和操作性

教育部在印发《指标体系》的通知中强调“《意见》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对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客观、公正、全面、具体的阐述,最终意在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性。”《指标体系》是根据《意见》提出的“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要求而研制的,是《意见》在督导工作要求上的深化,它进一步强化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性。

虽然我国早在1990年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就规定“将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2007年《意见》也提出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建立专项督导制度。但这种依据文件督导、缺乏科学系统规范和制度的体育督导工作难以落实。2008年《指标体系》的出台填补了我国“无体育督导制度”的空白,使学校体育工作形成有法可依的良好氛围。

此外,《指标体系》还进一步强化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操作性。我国除在学校体育的有关文件中提出要加强督导工作之外,还在1991年和1999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和《关于加强教育督导与评估工作意见》等法规和文件中提到督导问题,但其督导范围多限于整个基础教育,对体育工作的专项督导力度细致程度不够。2008年《指标体系》比以前的督导标准更加规范和细化,整个评估体系对各级政府、各级学校乃至学生都提出了具体而全面的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指标体系》的实施办法

3.1不断深化和提高认识

教育督导制度是现代教育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有效教育监督制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已提出将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把教育督导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并出台了体育专项督导评估体系,因此,只有在不断深化和提高对体育督导以及《指标体系》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切实解决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3.2狠抓落实,依法治教

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调整各种教育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教育立法是根本保证。近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央7号文件和《指标体系》相继出台,使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面都有了法律的依据和保障,尤其是学校体育督导工作已从“无法可依”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为使学校体育督导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真正提高,实现其科学发展,还要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反必究,否则《指标体系》难以落实。

3.3加强督学培训,完善督学队伍建设

督学代表国家教育意志,行使对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指导职责,具有较高的水平和权威。当前,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重要时期,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和真正发挥体育督导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体育督导工作需要,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专业化督学队伍,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体育专项督导检查,进行大量的体育督导调研,为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体育督学培训,增强督学培训的规范性、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体育督学的专业素养。要认真研究体育督学培训l的需求,制定体育督学培训规划,开发体育督学培训课程,注重培训效果追踪,促进体育督导事业可持续发展。

3.4处理好新时期体育督导工作的关系

1)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科学的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目前,我国还缺乏成熟的体育督导理论,而体育督导工作的深化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导。因此,我们首先要处理好体育督导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体育研究者,一方面是通过对实践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发掘,在实践中构建完善的体育督导理论;另一方面是探讨如何运用所发掘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增加人们对体育督导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2)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督导在辞海中的解释是监督和指导,监督的解释是察看并督促。这就是说督导具有监督和指导的功能。监督是教育督导的首要职能,这是由我国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的,但从前人的调查问卷结果、访谈结果及其相关的文献材料看到,我们的教育督导过分强调监督职能,忽视指导功能。新时期的体育督导工作有必要总结前车之鉴,处理好“督”与“导”的关系。从性质上讲,教育督导是行政监督,目的在于“导”,“督”是“导”的基础和前提,通过监督发现问题,通过指导解决问题。“过分强调‘督’会导致以预定计划的基准,去衡量、监督、指挥、命令被督导对象达到标准,强调数量化、标准化、程式化”。督导的目的不在于对被督导者的工作结果作出优与劣的简单判定,而在于让被督导者了解自身发展变化的轨迹,树立发展的信心,明确发展的重点,优化发展的策略,更多体现“导”。

3)处理好督政与督学的关系。2008年的《教育督导条例》(征求意见稿)第2条规定: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所属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和有关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从上述规定的任务中可以看出,教育督导包括督政和督学。督政和督学是我国的教育督导特色,符合国情。没有政府的领导和重视,督学是教育督导工作的最基本的任务,即通过对所属学校贯彻教育方针、执行政策法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以及办学条件改善等情况进行督导评估来实现的。学校是教育目标和教育成果直接体现者,是督导工作的落脚点。

现阶段,我国还存在督政为主、督学为辅,由此带来了督导人员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现状。因此,当前我们要坚持督政和督学相结合的原则。作为兼督政和督学于一体的政府专设机构,教育督导部门应是协调与整合社会资源为基础教育服务,确立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基础教育事业观念的最适宜的机构。为此,将督政和督学有机地协调起来、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实现体育督导的基本目标。

《指标体系》是符合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新事物,给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学校体育教育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全党全社会对学校体育事业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学校体育事业将打开新局面,青少年健康水平将得到有效提高。

4.学校体育工作专项评估自查报告 篇四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2014年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甘教函〔2014〕40号,简称“三个办法”)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成立体育工作评估自查小组,对照《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开展认真地自查评估,现将自查评估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原名四闸小学,创建于1976年,现座落在张掖市甘州区城南郊、张党公路1.5公里处路边。2011年8月,学校易名为“四闸明德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44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4平方米。2013-2014学:共有教学班5班。教职工8人,学生38人。

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与运动区分区明确。操场平整,分别设有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个、直道50米,另外设有乒乓球台等。

二、加强领导,确保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正常开展。

我校一贯重视体育卫生工作,成立了以校长苟天茂同志任组长,教导主任邵晚霞任副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体卫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主任邵晚霞分管体卫工作,负责体育工作的日常工作,由后勤处负责卫生工作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学习贯彻国家有关体育卫生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制定贯彻落实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的规划;学校每学期都把体育卫生列为学校正常工作内容,召开体育工作专题会议,研讨怎样开展好一年一度的体育竞赛活动,总结先进经验,解决体育工作中的存在的实际问题,使学校体育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每学期的计划、总结、考核、评比、督促检查中都有体育卫生工作,并列入校行政议事日程,实行目标管理,学校部门之间工作协调,齐心协办地搞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三、指标完成情况:

1、教育管理方面:

(1)我们严格按教学计划开足体育课、健康教育课,并列入课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严格按《体育教学大纲》和课本规定内容

制定教学计划、写好教案、备好课,认真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好。

(2)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坚持了每天的两操,按照教导处的统一安排,各班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课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做到了时间、学生、教师、场地器材及锻炼内容五落实。同时积极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种体育活动,每位体育教师都制定了教学辅导计划,认真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各种兴趣、特长。由分管领导定期进行巡查。(3)学校每学年都要举办两次全校性运动会,建立了一个由乒乓球、篮球、跳远、跑步等体育项目组成的综合性运动体系,学生参与率达100%。通过这些活动的不断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既增强了他们的体质,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

(4)我们严格执行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切实抓好达标工作,施行面达100%,达标率确保98% 以上,优秀率逐年提高(备有原始达标记录、达标名册、报表)。学校建立健全了学生体育档案等。

2、条件保障方面:

(1)我校有兼职体育教师3人,平均年龄40岁,均达到专科学历,均为高级教师。我们十分重视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在职进修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

(2)即使学校经费困难,学校仍坚持从公用经费中年年投入体育经费,用于场地、设施的维修改善,器材、教具、挂图的购置,体育教师业务培训及劳保待遇的落实等,基本保证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进行。(3)学校落实专人负责卫生管理,学校卫生组织、工作计划(包括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及管理制度齐全,职责明确。定期检查环境卫生、教室卫生、饮食卫生。检查及时到位,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但学校目前无专职校医。

(4)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较齐备,但有待进一步建设更新。

(5)学校只有临时旱厕,下课时师生同用厕所,造成拥挤,需新建水冲式卫生厕所。

(6)学校临时食堂宽敞,清洁卫生,条件较好。

3、评价机制和体质状况

(1)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学生体质监测情况。学校对全体体育教师进行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培训,使他们明确了此项工作的意义,掌握了测试方法,学会了表格的填写和统计。建立有学生体质健康卡,掌握了学生身体素质、发育和体能情况。

(2)学校配合梁家墩镇卫生院对入学新学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

四、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1、学校体育场地简陋,体育设施太少,体育器材不足。由于经费紧张,不能按需添购,致使体育教学受到影响,学生的活动受到限制,有些运动项目不能正常开展。

2、学校没有厕所,目前使用的是学校库房改建的临时厕所,既不安全又不卫生。

3、体育教师严重缺额,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4、缺少专职的校医,卫生工作比较被动。整改措施:

(1)、加强与上级的联系,搞好学校体育设施改建工程,尽快提高学校体育硬件等次。

(2)、进一步筹积资金,加大体卫工作投入,新建水冲式厕所1座。(3)、积极争取上级配备专职体育教师。(4)、积极争取上级配备专职校医。

过去一学年,学校体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尽管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我们决心在此基础上踏实的工作,不断进步,为努力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而作出贡献。

5.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篇五

根据《关于报送2015年学校体育工作报表的通知》(新教体艺函【2016】38号)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照《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开展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XXXXXX,学校共有XXXX个教学班、XXXX名学生。校园布局合理,操场平整,分别设有足球场一个、篮球场一个、羽毛球场一个、沙坑一个,跑道全长200米,直道100米,另外设有单双杠、乒乓球台。

二、指标完成情况:

(一)组织管理

1、管理到位

学校成立教务、德育、少先队等部门参与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分工,定期研究工作。将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学校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和实施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制。

2、领导重视

校长将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明确一名教师(教务处)分管体育工作。每学期校长听体育课不少于4次,分管教师不少于6次。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

3、监督检查

利用公告栏、家长会,每学期通报一次学生体育活动情况,并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

(二)教育教学

1、课程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齐全。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并完成教学任务。加强了体育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效果。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和考核登记制度,并将结果放入学生档案。

2、校园体育活动

制订了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将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表,严格实施每天上午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学校每年召开一次运动会。有95%以上的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加强对学生体育安全教育,使学生安全意识有所增强。

(三)条件保障

1、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坚持集体备课、校本教研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继续教育。将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纳入教学工作量。

2、场地器材与经费

体育设施管理规范,及时维护,以确保安全运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有专人负责管理。

(四)学生体质

1、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了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妥善保存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原始数据按国家要求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

2、测试结果

有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有40%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以上等级,并逐年增长。

3、测试

及时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每年在校内公布并通报学生及家长。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重要内容,并形成制度。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

自评得分为XXXX分,等级:优秀

学校体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尽管我们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但我们决心在此基础上踏实的工作,不断进步,为努力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而作出贡献。

6.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篇六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制的意见》(中发[2007]7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根据《大连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方案》要求我校在要求学校逐条进行自查的基础上,组成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督导小组,对辖区内两所中小学的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现将我校体育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徐大屯中心小学始建于1947年,占地面积10737平方米,建筑面积2176平方米,绿化面积3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44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440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343人,现将具体自查情况汇报如下:近年来,在普兰店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徐大屯中心小学体育工作有所提升。各校严格按照相关条例,严格执行体育开课率,学校体育课开课率达100%。我校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认真推广《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大力推行大课间活动,积极落实《体质健康标准》和辽宁省学生体能素质测试工作,积极按时上报相关数据,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体育运动,有效地推动了体育教育工作,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稳步的提高。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体育工作管理

体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体育教育和人才培养新理念。

1.机构健全,目标明确

分管领导一贯重视体育工作,经常召开分管校领导会议,布置体育工作,要求学校将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学校每学期都将体育工作纳入工作的议事日程,成立了体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讨论研究。

落实区域学校体育工作三年发展规划,将体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有年度体育计划和总结。

2.抓制度建设。

学校对体育卫生工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措施,每学期辖区内各学校在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都把体育工作列为重中之重,制定出详实的、切合实际的校园体育活动安排。为了使体育教育开展的扎实有效,教育局制定了相应的常规体育管理制度制度,如《徐大屯中心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课间活动管理制度》、《体育教学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3.抓体育风险管理,提高业务水平

我校现有2名体育专职教师,学历合格率100%,部分学校配备的体育兼职教师学历均达到标准。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研室定期组织体育教研活动,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等课改方面的资料,开展教学观摩、课例研究、大力推行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同时关注体育教师道德修养,严禁体罚学生。学期结束,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生体育进行测试,使我校体育教师师德修养、教学业务水平、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情况呈现出三位一体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

4.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我校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完善体育硬件设施建设,确保了体育教育工作正常运行,各校的体育教学条件也得到有效改善。

(二)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确保体育课质量

每学期初,各校体育教研组根据《教研室体育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结合体育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制定出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坚决杜绝放羊式教学,确保每一堂体育课都是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实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学到一点体育知识、掌握一种锻炼技巧、得到科学有效的锻炼。

按照课程设置要求,辖区内各小学体育课都按计划每周开足3-4课时,并保证课程计划的实施,开课率达100%。

在课堂教学中,各校体育教研组老师精心备课,使学生全面掌握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健康常识及体育技能,以改革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为基本途径,不断优

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每年学校都组织体育教师认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辽宁省学生体能素质的测试。

(三)积极推广、长抓不懈,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体育改革创新的唯一宗旨,就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就是要营造寓教于乐,趣味健身,陶冶情操的教学氛围。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在落实阳光体育号召、加强两操、创新校园体育活动形式也做了不懈的努力,全校体育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1.开展丰富多彩的城区体育活动,提升体育教育工作

教育局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要求,扎实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校外体育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平台,组织了全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毽球和学生大课间活动展示表演等活动。同时加强体育尖子培训,组队参加普兰店市小学生运动会。

2.加强“两操”和大课间活动的指导,提高学生在校运动与保健的质量

我校继续积极推广“大课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个小时。与此同时,我校加强体育工作检查,定期检查学校体育教学、两操和“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认真落实两操和“大课间”制度。

3.开展形式多样学校体育活动,掀起校园阳光体育高潮

每学年,辖区内各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和体育节,包括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体育节活动都先由学校领导亲自挂帅,带领体育教研组制定出竞赛规程、比赛规则、活动安排等,然后由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对比赛项目进行专门指导。每次活动都做到了赛前有计划预案、过程有记载、赛后有总结,确保活动收到实效。

4.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学生参与率100%。

(四)体育场地器材

1.学校拥有的操场面积为____㎡,达到了教育局规定的标准。

(五)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1.我校实施《》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校一直注重体育常规工作方面的管理并做到有效落实,体育工作得到有效发展,但仍有一些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1.少数学校体育场地严重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及学校周边环境限制,致使部分学校校园场地受到制约,我校农村学校学生运动场地基本达标,但城市学校达标率略低。

2.专职体育教师亟待补充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明确规定:小学1~2年级每5~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3~6年级每6~7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照此计算,补充专职体育教师是我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运动器材不足

区属学校已全部通过验收标准,但一些农村学校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增添的器械有限、再加上破损、政府采购的设备还未能及时到位,我校部分学校体育器材对照新标准还略有差距。

四、今后整改措施及打算

1.更新观念,认真贯彻课改精神。继续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指导,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纲要》精神,结合体育与健康课标的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活动。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理念,遵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2.抓好硬件设施建设。加大校园体育场地改善和设施设备的添置,逐年加大投入,提高学校体育条件。

3.加强体育师队伍资建设,不断争取政府支持,配齐配足专职体育教师。

7.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篇七

1 大型体育赛事概述

1.1 大型体育赛事概念

大型体育赛事是指那些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组织复杂, 能吸引大量公众及媒体关注和参与, 并对举办地有重要历史意义的, 一般需要政府参与提供的体育赛事活动, 其本质是一种公共文化活动。现代大型体育赛事己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民族文化景观, 并对举办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产生重要影响[1]。

1.2 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

徐昱玫[2]认为大型体育赛事有竞赛筹备期、赛前准备期、竞赛期以及竞赛结束期四个阶段。组织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是一个系统工程。筹备时, 赛事整体规划应从宏观和微观考虑。组织工作应以竞赛为核心, 根据总体部署和要求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要建立竞赛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系统运行机制, 成立负责专门协调的部门, 建立支持多种沟通协作方式的信息平台以保证运作过程中信息对称、沟通渠道通畅和协调。对整个赛事组织工作进行部署、规划和设计, 编制赛事系统工程流程图。

1.3 风险和体育赛事风险的概念

风险有众多的定义和理解。美国Haynes (海恩斯) 1895年认为“风险意味着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偶然性的因素是划分风险的本质特征, 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而定。如果某种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则该行为就承担了风险”。1921年, Knight (奈特) 认为风险是“可测定的不确定性”而“不可测定的不确定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美国学者韦氏 (Webster) 认为, 风险是遭受损失的一种可能性。在一个项目中, 损失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后果形式, 如质量的降低、费用的增加或项目完成的推迟等。美国Chicken和Posner在1998年提出风险 (risk) 应是损害 (hazard) 和对损害暴露度 (exposure) 两种因素的综合, 并给出了表达式。鞠彦兵认为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由潜在损失、损失的大小和不确定性等三个要素组成, 具有可控性、相关性、复杂性等特性。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邱菀华对风险的观点为: (1) 把风险定义为损失机会, 这表明风险是在一定状况下的概率度。 (2) 损失的不确定性。分为客观不确定性和主观的不确定性。 (3) 实际与预期结果的离差。 (4) 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概率。风险的定义基本归结为风险就是实现目标活动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风险[4]。

李国胜等[5]指出, 体育赛事的风险指在举办体育赛事过程中所表现的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综合。其特征为: (1) 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 发生机率的偶然性、 (3) 风险的可变性、 (4) 风险发生的相关性, 。

卢文云等[6]认为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主要有几类: (1) 组委会收入损失风险、 (2) 财产损失风险、 (3) 人身意外伤害风险、 (4) 民事责任赔偿风险、 (5) 其他特殊风险。

2 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研究现状

卢文云等[6]指出赛事风险评估要建立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定性或定量分析可能遇到的每种风险, 评价风险的特性, 包括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控性, 根据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级排序。对风险进行排序。找出最重要的在分配资源时要优先考虑的风险。

管惠文[7]指出构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体系需要坚持科学性、整体性和可测性原则。评估体系应能反映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体系能完整地、全面地反映和度量被评估对象, 可以直接量化的指标, 采用定性指标并有明确定义, 间接量化, 力求其价值判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构建了系统性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分为四大体系: (1) 组织风险评估指标, 包括场馆建设风险、日程安排风险、交通风险、场地器材风险、信息技术风险; (2) 人员风险评估指标, 包括:运动员受到伤害的风险、赛事相关人员责任风险、运动员的兴奋剂风险; (3) 商业风险评估指标, 包括:预算风险、支出风险、直接经济效益风险、间接经济效益风险; (4) 环境风险指标, 包括:自然灾害风险、政治风险、卫生安全风险、媒体传播风险。并对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和积法计算, 排序, 进行一致性检验, 计算层次总排序。

翁建锋等[8]构建了大型体育赛事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包括7个步骤:建立环境、获得资产特征、威胁评估、关键资产的脆弱性分析、灾难性后果评价、整体风险评估、减少风险措施的建议。并提出应对的8项策略:迅速成立赛事安保领导小组, 制定健全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构建应急反应程序, 建立高效、稳定的自动化指挥系统, 充分发挥军队的特殊使命, 大力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 充分应用高科技技术, 加强国际间的安全保卫合作。

霍德利[9]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其体育赛事风险清单包含: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自然灾害、赛事参与方素质、组织方式、管理制度、赛事信息、管理措施、管理机制、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其中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自然灾害为自然环境风险因子;赛事参与方、组织方式、管理制度、赛事信息、管理措施和管理机制为赛事管理风险因子;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人文因素为社会环境风险因子。

董杰[3]根据风险损失作用对象的不同, 将体育赛事面临的主要风险分为财产风险、人身风险、责任风险、赛事取消风险和财务风险。以损失概率与损失幅度评估风险大小。

温阳[10]建立了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的风险评估体系, 含3个一级指标, 包括:赛前筹备阶段、赛时运行阶段和赛后恢复阶段风险;9个二级指标, 包括:场馆运行计划、场馆人力筹备、场馆财力筹备、场馆物力筹备、场馆安全防范、场馆竞赛服务、场馆后勤保障、赛后人和物撤离和场馆赛后财务风险;27个三级指标, 包括:客户群服务计划制定、安保方案和应急预案制定、场馆运行任务和程序制定、场馆空间布局、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和选拔、人员培训与演练、人员考评与激励、场馆团队建设、场馆运行财务预算、场馆运行财务控制、场馆临时设施建设、场馆永久性建筑设施管理、场馆物资供应、安全保卫、交通消防疏散、观众服务、医疗卫生服务、技术服务、包括餐饮、语言、票务和市场服务等在内的其它服务、场馆设施管理、场馆环境维护、场馆财物供应、场馆人员撤离、场馆建筑设施受损、场馆资产流失和场馆财务超支风险。构建了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并评估了指标体系的权重。依次为:赛时运行阶段风险 (0.4785) , 赛前筹备阶段风险 (0.3941) , 赛后恢复阶段风险 (0.1274) 。

3 实例研究

王晨曲[11]对广州地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其中包括了2个一级指标, 即赛前风险和赛时风险;9个二级指标, 即社会、经济、政治风险, 赛前组织风险, 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 责任风险, 比赛组织风险, 设施运作风险, 人员风险和灾害风险;42个三级指标, 即:恐怖袭击风险, 大范围的罢工风险, 抵制、罢赛风险, 外交纠纷风险, 宗教造成的风险, 大范围的流行病风险, 不可抗自然灾害风险, 经济危机风险;设备运输、安装、调试不及时风险, 训练场地、时间安排混乱风险, 采访人员的安排混乱风险, 交通路线安排混乱, 与公安、消防、海关等职能部门协调风险;违约、毁约风险, 预算超支风险, 资金不足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 利率、汇率变化风险, 政府增税风险, 市场预测失误风险;门票营销风险, 电视转播权风险, 特许标志使用权营销风险, 赞助权营销风险;合同、协议签订风险, 体育产品不合格或损坏风险, 法律诉讼风险, 应急计划不当及管理不善风险;场地、时间、程序安排风险, 人员指挥、调度风险, 设备故障风险;场馆设施器材遭受损毁风险, 各系统故障风险;体育暴力等侵害性人身攻击险;场馆设施器材遭受损毁风险, 各系统故障风险;体育暴力等侵害性人身攻击风险, 运动员人身意外伤害风险, 看台坍塌等造成的人员伤害风险, 人员缺席风险 (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等) , 工作人员渎职风险;恶劣天气风险, 恐怖袭击风险, 人为火灾风险, 人群骚乱风险, 犯罪分子破坏、盗窃、欺诈等风险。

刘岩峰[4]对2010中国网球公开赛实施阶段风险主要风险进行分析, 列出风险指标为: (1) 自然或意外因素风险, 包括: (1) 天气 (大风, 大雨) ; (2) It系统故障, 如停电, 电子显示器, 鹰眼等失效等。 (2) 竞赛中延误风险, 包括: (1) 赛事组织内部人员因素; (2) 赛程编排不合理; (3) 赛事部门主管决策失误; (4) 赛事直接参与人员因素, 如:运动员迟到、运动员缺席、运动员中途停赛、裁判员迟到、裁判员赛前缺席、裁判员比赛中途退出单场比赛超时; (5) 赛事间接参与人员因素, 如:赛事的赞助商因素, 赛事赞助商由于某种原因停止合作;赛事的志愿者因素;赛事的安保人员因素赛场内的安保人员失职, 造成观众席秩序混乱;观众人为因素, 观众出入赛场观众的中途入出赛场造成比赛中断, 赛场的暴力, 观众之间发生暴力事件, 致使比赛中断。 (3) 人员伤亡风险, 包括: (1) 竞赛直接参与人员人身风:裁判员、运动员人身风险; (2) 竞赛间接参与人员人身风险:赞助商、志愿者、安保人员人身风险; (3) 观众人身风险。 (4) 财务风险, 包括:赞助商因素如突然撤资, 其他因素费用风险, 在实施阶段前资金不到位。根据严重度、可能性、不可探度对风险评估排序, 前五位依次为:天气风险、单场比赛超时风险、观众观赛不文明、运动员人身风险、观众意外人身风险。

摘要:对大型体育赛事的概念、组织、风险的定义进行概述, 综述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 并列举了实例。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

参考文献

[1]邢尊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8.

[2]徐昱玫.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2007.

[3]董杰, 刘新利.体育赛事的风险管理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5) .

[4]刘岩峰.2010中国网球公开赛实施阶段风险管理研究.首都体育学院.硕士论文, 2011.

[5]李国胜, 张文鹏.关于体育赛事风险管理要素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

[6]卢文云, 熊晓正.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及风险管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

[7]管惠文.我国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群文天地, 2012 (6) .

[8]翁建锋, 高慧林, 关多红.大型体育赛事安全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5) .

[9]霍德利.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 2011 (23) .

[10]温阳.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识别与评估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2.

8.体育产业资本资产评估初探 篇八

[关键词]体育产业资本评估

我国的体育发展模式在项目与资金投入方面,主要是国家规划与国家投入,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而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体育发展模式仍然在世界体育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当然,任何事物有积极的一面,必然也有其局限性。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体育项目的发展显然与地域差别、人群结构、资金投入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完全沿用固有的模式来发展我国的体育,显然,在体育项目的综合发展与重点发展方面、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创全民办体育的新局面等方面,就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大力推进体育产业资本化,加强体育产业资本的合理运作,发展中国体育经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新发展,同时,也是以雄厚的体育资本实力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高奥运经济运作水平,就是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目前应该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体育产业资本化关联资产及项目转让交易模式中资产评估方法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推进体育产业化的过程中,主要问题是解决资本的来源和资本在各个体育项目上的投向,因此,采用合适的资本评估方法,对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任何一个体育项目,都有其相关的硬件与软件。对于硬件而言,在其资产化过程中,资本值比较容易评定。而对于相应的软件,其资本值的评估就比较复杂。因此,在评估体育项目的资本值的过程中,对体育项目关联资产及项目的评估有以下方法可以应用。

1.账面价值调整法。在我国,正式的体育项目有24项,其中,开展的较为普及的大约为16—20项(见表),而如果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任何一个体育单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每一会计年度的资产负债表上是能够得到反映的。因此,资产负债表上的各项目净值,可以为各体育单项的真实价值提供依据。

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项目一览表

在资产负债表上,对体育项目而言,除了对有形资产进行评估外,主要应对其无形资产进行评估,这主要包括技术诀窍、专利权、冠名权、商标权、商誉等。

2.项目收益分析评估法。目前,我国的体育项目经营主要是国家体育和群众体育,因此,在有关项目收益分析方面,其技术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在项目参与的人数与地域分布特性方面,对各项目的收益影响很大。所以,在评估其项目收益时,主要方法有以项目的历史收益和未来收益预计进行评估。

在传统的分析方面,主要是依靠一年的实际收益或者预期收益,因此,这种方法也可以叫短期分析方法。任何一个体育项目的价值,是由市场对其收益资本化后,按照所得到的资本化价值来反映的。实际上就是市盈率。由于市盈率有两种计算方法。那么,在确定一个资本单位的市场价格方面,核心问题其实就是关联资产及项目转让交易中资产市场价格的确定。

由于体育项目分为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所以,对有关项目的资产市场价格的评估可以有两种类办法:一是根据社会平均市盈率倒推,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或者全国范围内,在采用社会平均市盈率时,有一个参考值,这个办法主要适用于集体项目;二是可以将评估后的总资本,按照国际上的该运动项目的市场化价格参考执行。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各地区、各运动项目存在着差异性,因而,在确定资本化率的选择方面,就只有选择比较可行的方法。这就是:首先确定该项目的平均收益率,也就是投资回报率(即社会平均市盈率的期望),再用扣除税款和贷款利息后的净收益乘以社会平均市盈率就是该项目的资本化价值。

3.市场比较法。在我国,由于体育产业未完全市场化,所以,在采用本方法时,首先必须评估各体育项目的产品、市场、目前获利能力、未来业绩成长趋势等方面与国际先进同类别目标的差距,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其中的指标进行估算,设定“上限下限”的取值范围,根据市场效率性原则采用合适的市场比较标准。

市场效率性主要有三种类型:弱势效率性、次强性效率性、强势效率性。为了保证体育产业资本化关联资产及项目在转让交易中的公开、公平、公正,所以,在确定该项目的“控制价值”方面,要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具体的比较标准方法有:

(1)公开交易项目的单位资本价值,给任何潜在的投资者提供该项目的营业收入、净收入、税后净利等资料。使本项目资本价值更合理。

(2)相似体育运动项目过去的市场交易价格资料。

(3)最近类似体育运动项目的市场交易价格资料。

由于在我国,各体育运动项目的完全资本化有一个过程,所以上述3个标准方法的使用中还有待于接受时间的检验。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应该是公开交易项目的单位资本价值这一个方法。

二、体育运动项目购并的评估模型及体育资本公司的评估

在资本购并市场上,仅有资产的评估价值是不够的,由于在收购市场方面的竞争性,所以,还应该有收购估价的评估,这主要是为投资方进行科学的估计提供必要的依据。目前,比较实用的估算方法有折现现金流量分析法、公式评估法、杜邦模型法等方法。

关于这一部分估算,更多的工作是由主管部门和投资者共同来完成的,其中,最科学、最成熟的方法应该是折现现金流量法。其基本公式是:

...(1)

(t以年表示的時间,t=0表示现在;cft为在未来的t年里产生的净现金流;r为折现率,与预期的现金流的风险联系;pv为各年现金流的现值。)

另外,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商誉是超过净资产价值的续营价值的一种无形资产。任何体育运动项目就是一个形象,在商誉中包括了体育资本公司企业形象、良好的顾客关系、较高的运动员及其他雇员道德水准、其他能够转化为增加高于正常盈利能力的类似因素而形成的等无形资产。由于商誉没有独立的市场价值,因此,需要用专门的方法进行评估。其基本公式是:

...(2)

(V为公司的价值;A为公司净有形资产的续营价值;P为将来可保持的利润;r为预期的资产正常的收益率;m为对超额利润进行资本化的资本率。)

在实际的商誉的评估工作中,前提要求是各运动项目必须继续经营,那么,对商誉还可以用契约法、差数法、公式法等简便方法进行评估。

1.契约法:本办法是将商誉的价值在合同中明确确定的。

2.差数法: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公平价值和购买价格之间的差数来表示商誉的价值。

3.公式法:当购买价格低于资产的公平价值时,用以下步骤计算商誉的价值:

①计算有形资产的公平价值;②确定合适的收益率;③(1)乘以(2);④计算最近5年的平均税后利润;⑤将(4)-(3);⑥按照合适的资本化率对属于无形资产的收益进行资本化,从而计算出无形资产、商誉的价值。

总之,在体育股份公司购并、体育债券市场运作的体育产业化过程中,会出现不同项目、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对于这些问题显然不能用一个模式来解决。但是,如果准确地评估了体育产业资本化关联资产及项目转让的价值,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不同地区的特点采用相应的购并方式就比较顺利了。

参考文献:

[1]石英华:资本市场,热点与案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美]罗百特·齐普夫:债券市场运作[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

[3]陈共周升业吴晓求:公司购并原理与案例[M]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4]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

[5]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2年12月

9.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篇九

督导评估自查报告

教育股: 为了切实推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强我校体育工作中的教学管理、条件保障、评价机制和学生体质等方面的工作。接到陇教基(2008)62号文件后,我校高度重视自查工作的重要性,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全省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通过自查,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各项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使我校的体育工作做的更好。

一、在教育管理方面。我校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举行联席会议,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该意见,使工作落到实处。并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发展规则纳入了我校发展规划,制定出了五年发展规划。开足开齐了体育课,在教学天数中实行每日早操制度,每天上午安排一节课间操,每天下午安排1小时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自由活动、锻炼身体,并对班级“两操一活动”的开展情况实行每日检查制度。我校每年定期开展和组织综合性的两次运动会,来增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我校的体育活动得到一定的发展和促进。

二、条件保障方面。教育局于2006年新分配到了我校一名体育专业老师,解决了我校体育课长期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的历史,大大改变了我校体育课的质量。近年来我校购置了一批体育器材,基本达到了学生对体育器材的要求。学校于2008年新建了一幢教学楼,教室明亮、采光良好,课桌椅的配备、学校厕所建设均达到了《国家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2008初年我校配合北山村《人饮工程》项目,为我校安装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困扰我校师生多年的饮水问题;学校还全额为我校全体学生购买了《校方责任保险》,切实保障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三、评价机制方面。我校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定期开展学生身体健康的监测,定期给学生接种疫苗,杜绝重大传染病在学校的流行,学校还购买了《眼保健操》及《视力调整图卡》等图片在教室中张贴,在课余时间让学生做眼保健操,改善学生视力;邀请法制校长、从医人员通过禁毒教育、食品安全、传染病的防治等知识讲座,让学生普及健康知识,切保学生身心健康。

四、体质状况方面。我校组织人员定期对全体学生的体质进行检查,发现体质不良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及时治疗、补充营养,多年来没有发生学生因体质状况而导致的伤害事故。

通过自查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在体育课的开足率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②体育课教师的配备上还不足,学校还没有专门的卫生保健人员;③体育场地面积不足,达不到要求;④在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上还有一定的问题等等。在这次自查中我校充分肯定了已有的成绩、总结经验、正视问题,找出了存在的差距,边查边改。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认真进行整改,从而提高检查的实效性。本着边评边改、以评促管理、以评促建设的原则,加强我校体育工作的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我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0.雄英小学体育评估自查报告 篇十

工作自评报告

根据贵州省2014体育卫生专项督导评估要求、《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的通知》、《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认真开展了我校自查自评。现将2014我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自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镇党委政府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校体育工作的管理。

二、强化管理,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要求

1、开好体育课程。我校尽力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时,学校班级课程表规范、清晰。

2、开展一小时体育课外活动。各班认真落实上级有关“阳光体育”活动工作安排,制定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实施班主任跟班管理,本着因地制宜、自我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园场地,精心设计受学生欢迎的体育快乐园区,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丰富了学生生活,愉悦了身心。

3、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全校统一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活动各班具特色,如踢毽子、、丢沙包、,打乒乓球、跳绳等,在让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组织纪律。

三、加大投入,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必要的条件

(一)师资配备与培训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体育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和培训。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学校学生在250人以下,学校没有配备专职体育工作人员。

(二)体育设施设备。体育器材方面我校还欠缺叫多。

四、健全机制,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评价机制

建立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体育测试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中。

(二)体质状况

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按规定开展国家学生体质标准达标测试,当年全镇中小学及格率达94.7%,良好率达69.8%,其中优秀率超过了24%。

虽然我们在体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对于现代化教育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不足,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中还有许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教育专项督导为契机,针对不足,强化措施,开拓创新,推动全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11.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篇十一

摘 要:高等院校体育课成绩考核内容和标准,是高等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由于各校办学条件的不同,体育设施的差异,该项内容一直难以建立统一的标准。因此,以体育教学的教育目的为出发点,根据高校大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对高等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进行探讨,建立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更加趋于完善。

关键词:大学体育;考核内容;评估办法;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246-02

高等院校体育课成绩考核内容和标准,是高等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由于各校办学条件的不同,体育设施的差异,该项内容一直难以建立统一的标准。从目前各高校该方面的工作来看,由于教师的专业差异和教学水平、能力的不同,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差异,使教师在制订考核内容和标准时带有较多的自我主观性,对考核内容的侧重点也存在不同的差异,教师的经验式教学仍然普遍,使得教师制订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各不相同,缺乏统一,造成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同的班级所学的内容不同,考核的内容和标准也不同,使学生的体育成绩没有尺度,缺乏客观性和统一性,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也难以客观评估。因此,本文以体育教学的教育目的为出发点,根据高校大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对高等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进行探讨,建立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使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更加趋于完善。

一、考核内容和标准相关因素的分析

考核内容和标准的统一确立,是以教学内容的完善、统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的确定,又受着教育目的在大方向上的引导,因而,确定明确统一的教育目的,才能合理地安排、调整教学内容,建立相对完善、统一的考核内容和标准,使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完成其应有的使命。

(一)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目的的转变

目前,学校的体育教育在经过了几十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之后,正经历着以教育目的的改变而进行的新教育模式的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把所有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放在首位,经过教师的实施,使学生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处于被教育的从属地位,因而消弱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建立。在学校体育教育中,传统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和计划,当这一目的完成后,大多数学生并未对这一过程产生兴趣,所学的内容很快被遗忘掉,所受的体育教育未能得到延伸和发展,使得学校体育教育更多情况下“事倍功半”。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的教育观念已经产生,这就是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这一新的观念要求我们在制定体育教学文件、完成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重新建立重在培养学生个体的体育技能和兴趣,而非单纯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

(二)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对体育教学各方面的作用

1.树立全新的体育教育观念,强化教育目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新的教育机制和教育思想已经逐步形成。首先,就是教育目的的改变。学校教育已经由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传授知识,提高到对学生创造性、个性化的培养,充分调动其自我提高、自我创造的能力。虽然在体育教育中,仍带有更多的传统教育的特性,但我们还是要逐步地树立新的体育教育观念,使我们所从事的职业顺应时代前进的要求。在以后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对体育各科的兴趣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体育专业技术技能作为其兴趣产生和提高的基础,取代以完成教学内容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2.研究考核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对考核方法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与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部分,考核是对教师和学生教学完成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综合表现的评定,考核内容和方式中的不足,也反映出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不足,因此,完善考核方式和内容,最终目的还在于完善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促进教学的规范与统一

教学考核,使教学各环节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一方面,它是教学活动总结和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它又影响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确定与改进。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建立,是以教学内容为统一前提的,它必须要求我们统一教学目的,逐渐规范教学内容,使教学的各环节相互衔接,趋于合理。

4.便于教学效果的评估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完善和提高教学内容和效果。而统一的考核标准,是我们提高以上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和指标。首先,在统一标准下的考核,才能更加统一地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不同学生、不同班级在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从而得到相关的各项教学数据统计,总结教学经验,总结教学不足与薄弱环节,便于教师横向比较、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总结教学经验,总结教学不足与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所遵循的原则

(一)各项考核内容的相对统一性原则

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以大学生体制健康标准测试作为基础,分别将篮球、排球、足球各项中的最基本技术作为考核内容的选择范围。在这些内容中,又以对掌握该项目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技术列为考核内容,使得所制定的考核内容在各项目中具有基本性、全面性和代表性,对所选择技术动作的类型具有相对的统一性。

(二)各项考核内容的相对全面性

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各项中所选择的内容能全面包涵该项重要的基本技术动作,使得学生在练习考试动作时,较为全面地掌握该项中的基本技术。

(三)所选内容上技术性评定和达标评定相对均衡性

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尽可能使技术性评定和达标评定的成份相对均衡,避免教师在学生成绩评定上的主观性差异,同时,也防止了只强调数量达而忽略技术优劣的评定。

(四)考核标准评定的细致性和准确性

在技术动作的评定标准制定上,尽可能细致、准确地区分技术动作的优劣,使之得以明确、准确地评定。

(五)学生成绩分布范围的均衡性

按照所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学生成绩的评定,可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明确的区分,避免了学生成绩整体偏高、偏低或个过分一致的现象产生。

三、考核标准对教学内容制定的要求

(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兴趣作为教学宗旨

学校体育的教学,包涵不同教育目的。促进学生的体质提高、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其教育目的有不同的侧重。在今天的高校里,新的教育观念将促使我们把教育目的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兴趣,使学生建立对体育运动长久的兴趣,终生参与、终身受益。

(二)基本技术的教学应以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比赛为目的

掌握基本技术,并不是体育教育的目的,也不足以使练习者对此产生足够的兴趣。体育运动,特别是球类运动,参与者的乐趣往往存在于比赛和游戏中,而非技术学习本身,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尽快使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带领学生参与教学比赛,才是巩固学生对技术的掌握,激发其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的唯一途径。

四、大学体育课程考核评估办法的建立

(一)考核内容的选择

高等院校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安排是以学期为周期,每一学期安排一致两项独立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因而每学期的教学,都会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全面地安排某一项运动项目的各项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基本上是以运动项目中最基本的、最常用的、技术性较强的技术动作,并且是能全面反映该项目特点的关键性技术动作列为考核内容。

(二)考核标准的确定

考核评估标准,最终反应出的是学生的考核成绩,标准制定的或高或低,都会影响学生考核成绩的合理性。标准过低,学生过于容易通过考核,会降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影响他们所学技术更高、更深一步的掌握,从而也影响了教学效果;标准制定的过高,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过重的压力,同样会削弱他们的兴趣,过分追求对考核内容的练习,而忽视了对所学运动项目其他技术的全面练习和全面提高,同样也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考虑到以上因素,在制定考核标准时,我们应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同时可以借鉴和参考其他院校的考核标准,来确定最后的考核方案。

(三)考核评估方式的运用

考核评估的方式采用技术技评和技能达标两种方式。技术技评是教师对学生某项技术动作掌握程度的较客观的评定;技能达标是学生合理运用某项技术能力所能达到的数量标准。在考核评估方式上,单纯或过多采用技术评定,会相对增加教师的主观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同时,会忽略学生的实用技术能力的提高;单纯或过多采用技能达标,又会忽略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和提高,有背于体育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尽可能使二者相互均衡,或者将二者结合使用,这样就避免了前面所述的不足。

(四)大学体育课考核成绩的构成

制定大学生体育课考核成绩结构时,考虑到目前高等院校体育设施有限,学生相对较多,在实施教学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阻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安排、组织学生完成好教学工作,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予以主动支持和配合。课堂上应保持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团队精神,建立互帮互助,团结进取的学习氛围,使体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这既是对教学的促进,也是对学生集体观念和品质的培养。因此,学生教学班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状况和班级作风,也按10%的比例,被列入学生期末总成绩的评定中。其次,学生的出勤状况也作为一项评定内容被列入学生的期末成绩。最终,学生体育课的成绩由以下几项内容构成。

1.教学内容:技术考核成绩

该成绩是由教师依据考核内容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给定的成绩。给定成绩为百分制,占学生总成绩的80%。

2.平时成绩

该成绩是学生完成平时作业、教学实习及平时测验等由教师给定的平时成绩。占学生总成绩的10%

3.教学班级纪律加分

该成绩由教师于每学期教学结束时对教学班在完成教学活动中的整体风貌和表现进行评定。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分,该成绩占总成绩的10%。

4.考勤成绩

该成绩由教师于每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评定,除正常病、事假外出现旷课、早退、迟到等都将按教学课次累计进行扣分,该分于期末成绩评定时,由学生总成绩中扣除。

12.体育工作评估报告 篇十二

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体育用品企业的竞争压力日益激烈。体育用品企业不断地通过提高收益, 降低成本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在当前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中, 通过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提高收益是极为有限的, 而物流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利润点, 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迫切地需要开展物流配送中心的构建研究。

1 物流配送中心概念界定

物流配送中心是从事产品的配备 (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 和组织对消费者的送货, 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化流通设施。物流配送中心的核心任务是将产品送到指定的消费者或用户的手中, 促使产品按照客户的要求实现价值增值。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对产品运输、保管、装卸、搬运、流通、配送、订单处理和信息处理等的统一管理, 可以有效地减少库存积压, 降低成本, 减少资金的占用, 加速产品流通和资金周转。具体流程图如图1所示。

针对体育用品企业发展战略的不同, 可以将物流配送中心服务内容不断完善, 如作为服务类的体育用品公司, 按照消费者的要求 (服装的图案、颜色等) , 可以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加工程序来实现对消费者的定制化服务。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具有战略性意义。由于物流配送中心规模大, 影响面广以及对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大等问题, 需要科学合理地分析和研究物流配送中心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劳动力成本、运输距离等宏微观环境因素。

2 物流配送中心的构建是适应体育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目前, 体育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了解到, 我国体育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 通过完善体育产业扶持政策, 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加快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企业, 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预计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十二五”期间将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长, 达到4000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 从业人员达400万。但据2012年中国行业网获悉, 我国国产体育品牌李宁、安踏、特步、“361。”匹克等六大品牌的总库存量达到37.21亿元, 库存积压如山。而库存量大导致订单急剧减少, 利润降低, 成本增加。这说明针对体育用品企业急需构建物流配送中心来改变这种局面。实践证明, 建成物流配送中心之后, 能够加快物流的配送速度, 降低成本, 减少库存积压, 减少资金的占用, 加速资金的周转。因此, 体育用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构建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如目前海尔集团在全国各地拥有42个物流配送中心, 这42个物流配送中心构成了海尔集团重要物流网络平台。为保证物流配送中心的高效运转, 物流配送中心改变传统手工作业的方式, 建设一套高效和准确的数据采集系统, 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数据。并针对海尔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特点, 全面应用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 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入库、移库、出库等各个作业环节, 实现及时、准确、高效的数据管理功能。

3 体育用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分析

体育用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构建, 涉及范围较广, 影响因素较多, 要求的条件较高。因此, 需要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 为构建体育用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提供决策依据。

3.1 体育用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流程

目前,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闲置库房和物流设施很多, 大部分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利用率不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浪费。因此,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物流管理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按照传统的业务流程, 直接将老式仓库改造为物流配送中心或新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而实践表明, 在综合考虑物流配送中心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对货物的装卸、保管和运输, 能够实行电子化操作与控制的同时, 往往新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有时远比改造老式仓库实用、经济和有效。选址流程的目的在于使流程能够适应外部经营环境, 有效结合体育用品公司战略要素, 引入跨部门协调机制, 使公司降低成本、缩减时间、提高质量、方便客户, 提升综合竞争力。如图2所示。

3.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 不同的企业对选址有不同的要求。在选址时, 体育用品公司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主要考虑的因素, 并区分层次, 做出最佳的决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从政治、经济和地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2.1 政治方面因素

政治方面因素主要包括当地政府对体育用品公司的管理方法, 当地政府的政治稳定程度、政策条件、法制完善程度 (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 、税赋公平程度等对体育用品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巨大。特别是体育用品公司在国外进行选址决策的时候, 政治因素必须作为体育用品公司重要考虑因素。政治的稳定性是体育用品公司获得长期发展的基本保障。

3.2.2 经济方面因素

(1) 基础设施资源。基础设施资源是指物流配送中心所选地区的水、电、气等资源供应情况。由于物流配送中心对资源条件依赖程度不同, 体育组织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抉择。

(2) 与目标市场所在位置的远近。靠近目标市场有利于物流配送中心将产品迅速投放到目标市场, 降低运输成本。特别是服务性体育组织, 其物流配送中心的反应速度对消费者影响较为敏感, 因此需要选择靠近目标市场的地区。

(3) 周围的环境。良好的商业环境氛围不仅可以为物流配送中心招聘、生产和生活提供完备的配套设施和条件, 减少物流配送中心自身的投资, 而且还会带来“聚集效应”。

(4) 劳动力条件。物流配送中心需要大量的专门技术人员, 劳动力资源的可获性和成本就成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重要条件。选择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的地区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很多国外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建厂或外包业务, 就是看中发展中国家的低廉的劳动力。目前随着人口资源情况的变化, 这一优势也在发生着变化。

3.2.3 地理因素

(1) 交通运输的便利条件。为了降低成本缩短运输距离, 减少装卸环节, 尽量选择靠近码头、公路或铁路等交通便利的地方, 方便运输, 并综合分析各类运输方式的优劣势。在运输工具中, 水运运载量大, 运费较低;铁路运输次之;公路运输运载量较小, 运费较高, 但最具有灵活性, 能实现门到门运输;空运运载量小, 运费最高, 但速度最快。在选址时, 要考虑是接近原材料供应地, 还是接近消费市场。

(2) 地理和气候条件。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不仅需要考虑具备生产经营的地理面积, 还要为以后的规模扩大留有余地, 并且尽量避开地理条件恶劣的地区, 如易震区。气候高低关系着厂房、办公室的建筑设计条件和员工健康、作业和工作效率, 企业应给予高度重视。

3.3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评估方法

目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的评估方法很多, 这里主要介绍综合多因素分析法和负荷距离评估法。这两种方面由于各有其实用情况, 体育用品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抉择。

3.3.1 综合多因素分析法

综合多因素分析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选择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将不同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简单易操作, 适用各种类型的组织。如表1所示。

从表1中选出得分值最高的方案为最佳选址方案, 即选址方案1。

表1中因素1至因素5分别列出相关的选址决策因素:如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劳动力因素等;并分别赋予每个因素一个权重, 0.1, 0, 2…0.9, 权重加起来等于1;通常, 由专家、管理者和消费者分别给出权重和分值, 也可以请多人打分, 求其平均数;打分设定一个共同的取值范围, 一般是1-10, 或1-100;将每个因素的得分与相应的权重相乘, 并把所有因素的加权值相加, 得到每一个备选择地址的最终得分;选出最高总得分的地址作为最佳的选址。

3.3.2 负荷距离法

负荷距离法是一种单一设施选址的方法。当距离成为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时采用。负荷距离法的目标是在若干个候选方案中, 选定一个目标方案, 它可以使总负荷 (货物、人或其他) 移动的距离最小。当物流配送中心与目标市场的接近程度等因素至关重要时, 使用这一方法可从众多候选方案中迅速筛选出最有吸引力的方案。重心法是负荷距离法中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 其思想与线性运输模型法相似。它是一种选择配送中心或销售中心位置的方法, 其目标是使配送成本或销售成本最小的方法。重心法通过对现有地点的空间位置及新增中心到各地点的运量进行分析, 根据重心原理, 实现整个系统运输成本的最小化。重心法具体操作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骤是建立一个反应地理位置的坐标轴;第二步骤是确定各供应点或需求点与待定的配送中心之间的运输量;第三步骤是计算待定位置的坐标, 选出总运量最小的地方。重心法的基本数据模型为:

其中, Wi为第个i供应点或需求点的运输量;di为第个i供应点或需求点与选择的配送中心的距离; (xi, yi) 为第个i供应点或需求点的地理坐标; (x*, y*) 是为待定的配送中心的地理位置。如某体育用品公司拟在某地区建立一个配送中心, 现有五个专卖店, 其每月的销售量分别为500、600、800、900、600。现计算最佳的配送中心位置。表2为专卖店销售量 (运量) 与地理位置关系。

根据重心法, 物流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为:x*=∑Wixi/∑Wi=49.4 (公里) ;y*=∑Wiyi/∑Wi=46.5 (公里) 。物流配送中心的最佳位置为:x*为49.4, y*为46.5。同时, 通过坐标轴可以找出物流配送中线的最佳位置。

4 结论

通过上述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分析, 可以为体育用品企业提供定量决策分析方法。保证体育用品企业建设以电子信息化为基础, 把物流、商流和信息流有机结合的新型现代城市型物流中心, 充分发挥其储存、运输、装卸、包装、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和增值性功能, 使体育用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的构建更为科学合理, 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荣秋, 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陈福军.生产与运作管理[M].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建筑学毕业实习报告下一篇:精选山东微山湖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