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4-10-17

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10篇)

1.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篇一

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和《**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3-2016年)》。

一、基本原则

(一)坚持群众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

(二)坚持统筹兼顾,重在基层,鼓励各类人群参与健身活动,推进各地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发展。

(三)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设施建设。

二、目标任务

到2016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着增加,广大群众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各地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着增加。每周参加3次以上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4%以上,其中16岁以上城市居民(不含在校学生)人数比例达到12%以上,城市居民达到2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以上。保证在校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至少1小时。提高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二)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建立健全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和运行机制,达标的城乡居民(除在校学生)人数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得到全面落实。在校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全民健身设施基本覆盖城乡,人均体育场地使用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60%的社区和50%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逐步增加公园、绿地、广场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推动公共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市区及各地分别建成能承接高水平竞赛和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健身中心。

(四)全民健身体育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各地普遍成立体育总会,逐步建立市、县两级单项运动协会等体育社会团体,使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较大发展。8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普遍建有全民健身站(点)。

(五)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进一步发展。按照总人口万分之六的目标,建成一支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社会健身指导员服务队伍。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成立市、县两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规范化和培训工作制度化。

三、具体内容

(一)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扩大全民健身活动影响力,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借助“全民健身日”、重大体育赛事,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形成崇尚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

(二)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逐步增加中小学校体育课时,每年至少举办1次全校运动会,使学生在高中毕业前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技能。做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创建工作,举办青少年体育竞赛展示,积极组织传统项目学校单项竞赛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推进“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根据实际开设冰雪课程。

(三)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突出重点,坚持以社区体育为基础,大力推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社区办要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组织,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做好社区体育工作。体育行政部门要给予支持和指导。

(四)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挖掘、整理和继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五)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提高残疾人的身体素质和平等参与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以“中国特奥活动日”(7月20日)为标志,举办大型残疾人健身体验活动。

(六)全面发展妇女、老年人体育。围绕“亿万妇女健身和亿万老年人健身”活动,重视妇女和老年人体质与健康问题,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身理念,推广适合其特点的体育健身方法,积极支持他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注意做好劳动强度较大、余暇时间较少女职工的体育工作,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

(七)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各地要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使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协调发展。广泛开展农民体育活动,定期组织乡镇农民运动会。普遍开展以健身设施、健身表演、健身咨询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村文体生活。统筹城乡公共体育资源,实现公共体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新农村示范点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八)广泛开展职工体育活动。充分发挥职工体育协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的作用,建立职工体育单项俱乐部和健身队伍。建立和完善职工工间操制度,广泛开展符合职工身体状况和职业特点的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定期举办职工运动会或单项比赛。创编、推广适合不同行业职工的健身运动项目,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积极性。各级工会应积极组织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其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各地应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民生工程规划,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发挥激励机制,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评选表彰的重要指标。

(二)加大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投入力度。各地应将全民健身事业和基本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将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依法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三)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全民健身事业提供捐赠和赞助,并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充分调动全社会举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对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四)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将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依法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体育基本建设资金的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地区和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城乡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设计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加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管理与维护,定期公布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名录和开放时间。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公共体育健身设施。配套建设体育健身设施未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规划行政部门不予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挥作用,逐步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经费,用于培训、业务交流、表彰奖励和必要的工作补贴。积极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严格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继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大体育行政执法力度,全面落实营利性和高危项目体育健身场所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持证上岗工作。

(六)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活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体育教师、体育协会等全方位参与的服务队伍。丰富健身内容,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七)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加强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报道,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增强公民健身意识,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参与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八)大力推进法制建设。进一步贯彻《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保障群众参与健身的权益。要建立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等方面的机制,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做好全民健身的长效管理。

五、组织实施

(一)建立全民健身领导协调机制。由市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和组织实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3-2016年)》。各地、各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实施本地、本单位的全民健身计划。

(二)建立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定期评估本地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情况,并将评估结果报本级人民政府。各地、各单位要将全民健身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对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2.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篇二

1. 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优势

1.1 组织健全,领导重视。

各高校为了加强体育工作领导,都相应成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由分管体育工作的校长负责,团委、学生会、工会、体育部、离退休处及校长办公室、宣传部、计财处等有关单位组成。各部门、各单位都有分管体育工作的机构。

1.2 体育人才优势。

高校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配备了专职体育教师。他们基本上为大学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学历较高,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教授、副教授。其他专业的教师大都是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在体育方面也都有一技之长。干部、职工都有开展群体活动的习惯,他们喜欢参加群体活动。

1.3 场地器材优势。

高校基本上能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配置所需要的场地、器材,保证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高校一般都配备田径场、篮球馆、排球场、足球场、体操场、乒乓球场。有条件的学校还修建了游泳池和体育馆。这些体育场馆设施为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打下了基础。

1.4 时间优势。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必须有时间保证。根据国家教委有关规定,学校每天有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和体育课。各部门、各单位都经常组织运动竞赛和群体活动。双休日使学生和教职工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1.5 体育意识增强。

全民健身、增强体魄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随着物

体育锻炼,从思想上转过弯来,为子女从小有个健康的身体打下基础。

2.4完善详备的考核制度是保证。

自有考试制度以来,我国一直把文化成绩作为录用人才的唯一标准,社会上和学生家长也普遍认同这个规律。所以,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只要把体育成绩计入中考、高考总分,或者把体育作为进入高一级学校的依据,就一定能引起全社会和学校领导及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体育学科基础地位的提高,有利于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改善,有利于激励和调动体育教师发奋工作的潜能,有利于学校各项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考试制度的制订一定要完善详备,考试过程中要坚决质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体育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不把体育锻炼看做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视为生活的必需,体会到不进行体育健身,生活没朝气,工作没劲头,生命没活力,健身没保证。现在高校大部分教职工已深刻认识到体育健身的必要性,锻炼身体已变成自觉行为。

2. 在高校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

2.1 以青年学生为重点。

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昌盛。因此学校要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认真贯彻《体育法》,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要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和终生体育的教育,使其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职工和学生要牢记以人为本的宗旨,积极参加健身运动,把健身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三个面向”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使全民健身计划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2.2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开展。

近年来,高校体育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使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方向。要打破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加强理论教学,教材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解决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观念,以终身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改革的主导思想,培养大学生终身进行身体锻炼的体育意识、兴趣和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

2.3 搞好运动队训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抓好运动队的训练,有条件的学校可办高水平运动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对于促进学校群体活动的开展、活跃学校课余文化和校园文明建设,扩大学校的影响,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等方面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4 加大体育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设施。

根据国家教委体育场馆配备目录规定:按在校生平均250人一个篮球场、一个排球场。一所高校应具备一个体育馆、一个游泳池,5000人以下一个标准田径场,以及其他设施如网球场、乒乓球场、体育场、足球场等。完善体育设施和充足的体育经费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保证。

现在高校的体育设施虽有较大改善,但因近几年招生人数不断增强,场地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全民健身的需要,离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场馆、场地配备目录差距甚远。现在大部分院校还没有游泳池和体育馆,严重影响了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对此校领导要从校情出发,采取积极措施,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

杜绝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要坚持一碗水端平,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谁带头破坏考核制度就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或行政处分,以确保体育考试制度的正常有序进行。

3.结论与思考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体育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只有真正能够在思想上对未来接班人的身体素质高度重视起来,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学校的各项正常体育工作,各方面密切配合,全员参与,才能真正实施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各类人才。

刍议体育与人的现代化

葛国政

(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

摘要:国家的现代化,实质就是人的现代化。重视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现代化的人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的重大课题。体育在塑造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有着其它社会生活、文化所不可替代的功能。文章就此对体育与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体育人现代化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英克尔斯和大卫·史密斯在他们合著的《走向现代化》(Becoming Modern)里有两段发人深思的论述:“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经验内容。在今天的发展中国家里这是屡见不鲜的。进行这个移植的现代化尝试的国家,本来怀着极大的希望和信心,以为把外来的先进技术播种在自己的国土上,丰硕的成果足以使它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之中。结果他们往往收获的是失败和沮丧。”“痛切的教训使一些人开始体会和领悟到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英克尔斯的这两段论述是在对六个发展中国家进行长期调查后研究得出的。同时,他还说:“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今天读来,这一结论仍未过时。国家的现代化实质就是人的现代化。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过程中,我国曾出现过如上所说的尴尬的事实,并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体育是人的生活乃至现代化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探讨体育与人的现代化有着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人的现代化内涵

人的现代化,是指人应具备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并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它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的思想道德意识和观念的总和,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文化素质主要指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

运动打下良好基础。

2.5 领导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是开展全民健身的基础。

在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领导下,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工会负责教工的群体活动;团委、学生会、体育部负责学生经常性的体育活动;离退休处负责离退休老同志的体育活动;体育部教师和各院、系学生会相互配合,在各院系领导的支持下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体与竞赛活动。教职工要在工会和离退休处有关领导的领导下,开展适合职工的各种经常性、小型多样,娱乐性的群体活动。也可根据各院校的特点,在教职工和学生中成立体育俱乐部和各种体育协会,有组织、有目的地制定每年活动计划: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和田径运动会等。“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教师节等节假日由有关部门组织小型多样比赛,如:跳绳、武术、门球、棋类等

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状况。身体素质主要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状况、健康状况及体能等多项素质。人的三大素质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并构成人的素质基本内容,其中身体素质是整个素质的物质前提和基础,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则是人的素质的主要标志。

根据英克尔斯进行的测试表明:教育是促成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因素。在“受教育较少”的人中,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平均为13%,而在“受教育较多”的人中则占49%。可见教育对人的现代性具有直接影响。他还认为:如果对人的现代性定量,那么多一年教育现代性就增加一分。同时他还指出:教育并不是培养现代人的唯一途径,社会环境、特别是现代生产活动对于培养现代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既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体育的发展表明:体育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并日趋走向成熟,是以提高人的体质和健康水平,适应生产力发展以及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为前提的。

2.体育对人的现代化的作用

现代体育所具备的多功能属性早已经被世人所认同,它能够满足人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需要。但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人的素质,塑造人促进人的现代化,其主要的表现如下:

2.1提高现代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开展各项有益的体育活动,能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智慧,理解生命的意义,增强对生活的信心,更加珍惜生命和善待生命。同时体育运动本身是一个有章可循、有一定约束力的活动。在提倡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尊重规则的精神前提下,参与者经过团结协作、奋勇进取,培养了集体主义、全局为怀和与人为善的优良品德。体育运动的项目繁多,应有尽有,且特点各异、趣味盎然,它们往往能锻炼人们的意志、毅力和情操,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和改善欲,以及对社会文化的适应力和鉴别力。

2.2提高现代人的健康水平

现代社会的发展以解放生产力为主要标志,而劳动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科学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劳动者必须身心健康、体力强盛、精力充沛。体育锻炼不但可以促进人体机能变化,使身心得到均衡发展,同时可以改善人体机能、娱乐身心、调节心理、保持充沛的精力,从而能够加快社会主义

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教职工和学生的课余文体生活。

3. 结语

高效的体育工作要以《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契机,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使高校体育工作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接轨;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提高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6.

3.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篇三

关键词: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市场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体育消费支出比例越来越大。商业健身俱乐部作为大众健身体育中较为优化的组织形式之一,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且已经成为体育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宗旨是在满足人们体育健身需求的基础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同时,推动和促进我国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历经2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获得了长足发展,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商业健身俱乐部必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商业健身俱乐部已逐步成为体育健身市场的主体,可以预测,它也将是今后健身市场发展的主要依托。

有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是商业健身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将此部分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这就要求经营管理者应具备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遵循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法制为保障,以经济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的经营管理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经营方法与策略,加强内部的经营管理,从而使商业健身俱乐部得到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上海市20所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和教练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的正式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2013年9月,对经营者共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问卷20份,有效率100%;对教練员发放问卷70份,有效回收问卷68份,有效率97.1%。根据研究需要,对回收的问卷运用SPSS10. 0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理 (包括频数、百分数、相关系数等),从而获得本文章的数据。

1.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合理的市场定位

健身行业在国外已经有四、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各外资俱乐部都具有非常成熟的健身品牌,并在国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他们进入中国前就拥有成熟的经营手段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二十一世纪初,外资俱乐部采取和中方合资的方式在中国大陆开设新的俱乐部,与此同时,我国的健身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并扩张起来,形成规模不等的连锁经营的健身俱乐部,且已成为我国健身行业高端市场的重要支柱。随着商业健身俱乐部数目的增多,市场呈现出饱和的状态,针对这一现状,经营者如何依据中国国情,立足于国际健身市场,打造自己的健身品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科学、全面的市场调查和预测应始终贯彻于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过程之中。

市场调查是认识市场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经营决策的基础,通过市场预测,把握未来市场的总体动态,提高俱乐部的竞争力和应变力,为俱乐部的发展争取主动权。通过对上海市20位经营者的访谈得知,目前上海市在经过连续几年的高档健身场馆扩张运动后,高端客户基本上达到市场饱和的状态,但中国的大众健身消费市场尚有巨大空间。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应以详实的市场调查和预测为依据确定自身合理的市场定位,包括所要服务的目标群体、俱乐部的档次、特色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而制定或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计划,使俱乐部得到持续、良性发展。

2.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协调控制管理要素

管理包括人、财、物三个基本要素,其中人是管理的核心,人的能动性资源在管理中起决定性作用。俱乐部管理人员实施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科学处理和有效利用这三大资源为俱乐部发展服务的过程,而这个管理过程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俱乐部要长足发展,必须制定完善的发展计划、发展目标、评估系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并树立重视人才的观念。

2.1注重提高俱乐部经营管理者的能力

现代社会,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竞争焦点就是经营管理者的远见卓识、创新能力、领导组织能力和感召力的具体体现。因此,俱乐部必须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俱乐部每位员工的潜力,为实现长远目标而努力。其中,经营管理者对于健身俱乐部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经营管理人员的经营技能、业务知识、综合文化素质、社会阅历以及性格特征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健身俱乐部的经营状况。

通过对上海市20位经营管理者的调查发现,70%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但是既具有体育专业背景又有管理专业背景的经营管理者匮乏;且有过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培训经历的仅占45%。这就容易造成这一类健身俱乐部缺乏长远的发展计划,对工作人员缺乏科学管理,对会员缺乏建立跟踪和检测,对受训的个体缺少针对性,从而影响到健身俱乐部的长远发展。

2.2强化教练员专业素质水平

在健身俱乐部中,其软件建设对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也同样起到关键的作用。健身俱乐部得以正常运转并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健身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健身教练员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会员加入率以及会员的流失率,所以健身教练员是健身俱乐部中软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发现,上海市的健身教练员年龄结构主要是以青年教练为主,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占54.4%,老、中、青的比例约为1:3:5 ,且女性教练占61.8%;具有本科文化程度及以上的仅占35.3%,这种偏低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身俱乐部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有专业指导证书的教练员仅占57.4%,这说明目前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员有近半的人是处于“无证经营”的状态,且参加专业培训的意识比较薄弱,整体指导素质略低。

2.3加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商业健身俱乐部的自身条件对经营效益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对俱乐部的经营状况起着决定性作用。商业健身俱乐部的设施包括体育设施以及配套服务设施,这些设施的拥有情况是俱乐部实力的具体表现。从调查结果看,以中型商业健身俱乐部为主的格局是上海市体育健身市场发展的主流,占65%;且一般规模较大的健身俱乐部经营的项目和提供的设施更为齐全,为健身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以提升俱乐部的竞争力。但商业健身俱乐部在项目设置方面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同时,通过走访各个健身俱乐部发现,活动的形式也基本相同,没有体现出各个健身俱乐部自己的特色,沒有针对不同年龄阶层的消费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运动项目。与国外健身俱乐部相比,上海市的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的项目还不完善,这也使得一些健身俱乐部失去了许多商机。

2.4协调财务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健身俱乐部通过提供健身、休闲娱乐服务手段,以商业健身娱乐设施为活动场所,在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基础上,依靠市场机制和利益机制以赢利为目的,获取利益是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这与财务管理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者应重视财务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制定和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把强化和使用资金管理作为重点,把俱乐部的利润率即最终的投入与产出之比作为衡量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赏罚制度提高俱乐部全体员工的服务水平。

3.合理运用市场营销技术与策略

3.1不断提升俱乐部的服务质量

顾客是上帝,会员是根本,满意是宗旨。健身俱乐部的各种产品就是为顾客提供的健身服务,其根本就是为满足会员及其顾客的需求而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任何成功的健身俱乐部营销人员都不可能将劣质不受欢迎的产品推销给顾客,而是尽己所能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展示给消费者。所以,无止境地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是商业健身俱乐部牵制老顾客、吸引新顾客的首要方法,这就要求健身俱乐部全体职员必须注重自身品德、学识、才能等多方面的修养,综合运用多维管理以提升整个健身俱乐部的服务质量。

3.2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

在营销组合中,价格是唯一能产生收入的因素,价格是市场竞争的主要砝码。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个俱乐部之间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加强行业自律,避免因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从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否则容易造成市场混乱,致使健身俱乐部无法生存。上海市作为我国的上经济文化中心,是集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于一体的发达地区,其经济水平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从而影响到健身俱乐部的定价。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得知,上海市健身市场现行定价与消费者能够接受的现实价位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高档次健身俱乐部的定价让一般工薪阶层望而却步,所以导致装修豪华、空间宽大、设施完善的健身俱乐部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另外,从俱乐部的盈利情况也能够反映出这种现状,盈利的只占50%,还有20%的健身俱乐部处于亏损状态。

3.3采用多渠道的营销方式

选择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对于健身俱乐部快速有效的推销其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健身俱乐部可以通过媒体、网络以及人员的宣传等多渠道手段来展示自己的服务水平,让人们能够快速、准确的了解自己,在多渠道的营销方式中,促销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促销,激发和促进消费者了解和购买自己出售的东西。促销策略的实施,实际上也是各种促销方法的具体运作,促销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广告、展示服务、免费推销、让利等方式达成买卖双方的信息沟通。对于商业健身俱乐部来说,可以通过与合作伙伴联手促销,将赠品促销作为有效手段,提高与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培养忠诚会员群体等方法实现。

从调查结果看,上海市各商业健身俱乐部利用人员进行促销的健身俱乐部占15%;利用非人员(广告)进行促销的占45%;两者兼并的占40%。另外,通过对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针对促销问题调查发现,健身俱乐部以时间段不同进而调整价格的占55%;但尚没有以季节的不同调整价位;针对现有的消费会员进行促销,如礼品的赠送、建立资深顾客制占70%;采取具有健身俱乐部特色的创新促销手段的仅占35%。目前,上海市健身俱乐部通过打折优惠和增值服务以及各种媒体广告等经营手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缺乏创新的营销手段。

4.提高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

一个知名品牌的树立,需要持久而稳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保证,需要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恰当的广告宣传。在消费者市场中,品牌则意味着独特的文化和个性,消费者享受的不只是产品和服务带来的效用和满意度,还有品牌知名度带来的附加效益。如青鸟健身俱乐部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是时尚、高档,比较适合白领人士;浩沙俱乐部体现的主题则是“优质、时尚、动感、舒适”。对于经营管理者,品牌代表着区别于竞争者的差别优势,意味着盈利的市场空间以及自身价值链延伸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是俱乐部文化内涵和信誉度的显现。通过访谈得知,80%的经营者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为一个品牌要成为名牌必须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实力成就品牌,品牌提高竞争力,竞争力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但还有20%的经营者不赞成品牌意识,他们认为只要突出自身的俱乐部特色,体现出独自的创新即可。

5.根据实情,采用灵活多变的融资方式

商业健身俱乐部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融资方式,以获取更多的资金,为俱乐部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同时减少俱乐部在筹集资金方面的成本。对于小型的健身俱乐部,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如果投资者采用债券或者银行借贷的融资方式,会加大俱乐部筹集资金的成本。而采用自筹资金的方式,不仅可以减少成本,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投资者经营的积极性;而对于大型的商业健身俱乐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采用内部融资,会给俱乐部的财政带来严重的负担,而且所获的资金也有限,而如果采用上市融资,不仅可以获得相当大的资金流,而且降低了俱乐部的融资成本。

通过对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调查得知,有75%是采用银行借贷的融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其投入资本。俱乐部采取何种融资方式,最终取决于俱乐部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且俱乐部的融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整个体育健身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者应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地对俱乐部的融资方式做相应的调整,采用灵活的融资组合进行筹集资金,使俱乐部保持强大的发展后备资金。

参考文献:

[1]栾开建.天津市典型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5):16-18.

[2]朱晓琴.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战略联盟[J].商场现代化,2011,(517):73-74.

[3]张胜衿,季彦霞.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12,188-190.

[4]秦椿林,张瑞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刘勇.体育市场营销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6]柳伯力,张强.铸西部体育品牌 形成核心竞争力[J].体育学刊2009,(1):27-29.

4.湘潭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篇四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湘政发〔2011〕23号)精神,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和建设幸福湘潭为出发点,以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任务,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

二、目标任务

认真建设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开展好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完善好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协调、具有湘潭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居民身体与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占总人口的32%以上,其中城市达到40%以上。

(二)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青少年体质达到全省中上水平。

(三)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继续完善。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普遍建有体育场地,配有体育健身设施;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每年实施8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力争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

(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原则,广泛组织开展户外运动、群众登山、江河横渡、春季长跑、健身展示等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普遍化、经常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打造群众体育活动品牌。

(五)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各县(市)区普遍建有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少数民族、农民、学生等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身站(点)有较大发展。80%以上的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建有文化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以上的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六)全民健身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5000人以上。

(七)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健全体质测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监测,根据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和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各级人民政府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均衡配置,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包括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作用,利用好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开展“体育下乡活动”。

(二)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各级人民政府将城市社区体育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街道办事处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培育发展基层体育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区体育类社会组织;扶持社区居民委员会提高体育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广泛经常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

(三)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加大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体育指导业务能力,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参与“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加强学校体育设施、体育场地建设。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争创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营地建设。积极开发适合青少年特点的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

(四)重视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团队。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广泛开展经常性的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

(五)大力推进残疾人体育。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积极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康复手段。

(六)着力推动职工体育。充分发挥行业体育协会、机关企业单位工会、职业体育协会作用,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鼓励企业制定针对职工的体育健身指导方案,为职工参与体育健身提供必要的时间保障。坚持工间(前)操制度,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体质测试活动。

(七)倾力打造群众体育品牌。精心组织好四年一届的以群众体育项目为主的全市运动会,通过市运会带动全市全民健身活动。精心组织好每年一次的“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周”活动。积极开展“中国门球冠军赛湘潭伟人故里行门球赛”等一系列具有湘潭特色、有影响力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开展“一县一品”全民健身主题特色品牌活动。县(市)区要继承传统,发挥优势,形成一项具有地方特色、有群众基础、有文化底蕴的体育项目,带动整个县(市)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八)加强体育协会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协会组织的建设管理力度,完善体育协会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体育协会的助手和活动比赛的主体作用。以体育总会和单项体育协会建设为龙头,着力构建社会化组织网络。积极引导各协会深入基层建立组织,形成上下联动的社会化组织网络,组织和推动各类人群的全民健身活动。同时实行横向互动,扩面增效。利用我市大型企业多、高校多的优势,积极倡导企业、高校、机关成立系统体育协会。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实施计划由市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依照本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并责成体育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共同组织实施。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切实落实好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

(二)加强成效评估。市、县(市)区两级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国发〔2011〕5号)、《湖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湘政发〔2011〕23号)和本实施计划开展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每两年评选一次全市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三)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市、县两级人民政府按照《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将全民健身事业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留归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彩票公益金,要根据有关规定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部分,依法享受税收优惠。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业和健身休闲用品业。

(四)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并提高利用率。市、县两级城乡规划部门会同体育部门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及相关规范规定,组织编制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保障体育设施的合理化、均衡化;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由开发商设计建设体育健身设施;新增加的公共场地要建设相应规模的体育设施。已建成的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不得挪作他用。按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对已建成的全民健身设施的管理,体育设施所在地的管理部门要增加经费投入,定期对健身器材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健身器材设施安全使用。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充分利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和江、湖、山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及健身布道、登山布道等户外运动设施。在市区的湘江风光带兴建一批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群众需求的健身场地,添置有关器材,将湘江风光带打造成为我市的全民健身长廊。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利用率。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对公众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向公众开放的学校给予经费支持,并实施“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公园免费向公众健身开放。要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场所需有无障碍通道及无障碍设施,要为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体育部门要加强对社会体育场馆运营和体育设施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体育市场的执法监管,维护市民参加全民健身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做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建立投入和激励机制,优化结构、增强活力,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提供培训经费,完善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队伍,丰富全民健身的内容,扩大竞技体育的群众基础。

5.漳州市漳浦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篇五

全民健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还关系到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发展我县全民健身事业,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以下简称国务院《计划》)和《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漳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强化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推动全社会参与健身事业。推动健身服务常态化,促进健身生活化,切实提高全县人民体质及健康水平,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扩大竞技体育群众基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升幸福指数,促进漳浦体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漳浦县跨越发展、赶超进位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至2015年,使全县体育健身设施得到改善,体育健身组织更加健全,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活跃,城乡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居民的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全县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参与1个运动项目、掌握2种健身方法、每周参加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健身人数的比例达到38%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其他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人数比例增加到90%以上,在校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体育健身设施得到改善。形成县、乡(镇、场)、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公民骑车10分钟能到达社区健身晨晚练点,20分钟到达全民健身中心,30分钟到达大中型体育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

(四)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有效健全。健全县、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的纵向组织网络。形成覆盖主要人群的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其他人群协会等全民健身的横向组织网络。

(五)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活跃。大力开展群众喜爱、普及面广、富有地方特色、参与面宽的体育运动项目。增加举办全县性群众体育活动(比赛)的次数,引导县直部门、乡镇和各单项体育协会等大力开展群体活动,逐步形成一镇一品、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格局。

(六)全民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体质监测指导机构更加健全,监测服务更加方便;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者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健身指导更加常态。积极培育全民健身骨干,形成组

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到2015年,全县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6人。

(七)工作方式实现较大突破。初步形成全民健身的领导、决策、动员、协调、推动、督促、落实机制,有效管理体育公共服务各项事务。探索建立全民健身评价体系、评价途径和结果应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新兴媒体,开办专栏、举办讲座、播放公益广告,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借助“全民健身日”、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体育活动加强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倡导人人健身、天天健身、终身健身,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二)强化公共服务

l.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计划》和本实施计划的要求,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全民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到2015年,县城建有一个以上标准田径场、一个以上标准游泳馆(池)、一座体育场(馆);至少建设1条以上健身登山道,1个公共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每个乡镇建有1个以上体育活动场所;每个行政村建有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使我县体育健身设施有明显改善,布局更加合理。

2.要加大服务指导力度。采取直接提供、委托提供、购买服务或政策扶植等多种形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到2015年,县级设有2个体质监测指导中心,成立体育总会。探索建立与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体质监测指导站。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100%的城市社区(乡镇)设有体育健身指导站(点),100%的行政村有人专职或兼职抓体育健身,开展健身活动,传播科学健身知识,教授健身技能。推进全民健身信息化,建设漳浦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开发漳浦县全民健身电子地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

3.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体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别牵头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和本实施计划中要求的相关人群的体育健身,教育部门、共青团、妇联牵头抓好青少年、妇女体育健身,民政部门牵头开展城市社区体育,农业部门牵头开展农村体育,总工会牵头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民族与宗教部门牵头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老干部门牵头开展老年人体育,民政部门、残联牵头开展残疾人体育,县直党工委牵头抓好县直机关体育活动,其他部门要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使我县各类人群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三)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培育全民健身活动品牌

1.大力开展田径、健步走、自行车、游泳、龙舟、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气排球、网球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登山、太极拳(剑)、门球、传统武术、健身气功、柔力球、广场舞、广播体操、啦啦操、跳绳、踢毽、轮滑等群众喜欢的项目,推广新的体育健身项目。

2.抓好县运会及中小学生运动会、农民运动会、老年人、妇女体育健身大会、县直机关运动会等行业的全县性、届次化体育活动,不断扩大全县性运动会的覆盖人群,积极培育各类全县性的单项赛事,发挥其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引领作用。县直机关单位每年要举办2次以上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单位每2年举办1次运动会。

3.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达标活动。深入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积极推行各体育项目《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建立证书证章激励制度,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技能水平。

4.积极打造具有漳浦特色、便于群众参与和两岸交流、有影响力、品牌性的群众体育活动,到2015年,拥有1个以上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

(四)大力扶持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认真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相关政策,实施体育用品制造业带动体育本体业和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两大战略,促进各种要素进入全民健身服务市场,形成规范有序的全民健身服务市场,增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愿,培植我县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

(五)拓展群众体育的对台交流。充分利用漳浦地域优势,加强与台湾体育团体的联系与交流。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每年的公共财政预算。县政府各部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各单项体育体协等社会团体要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执行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和本实施计划。

(二)强化财政投入。按照国家有关彩票公益金的分配政策,由财政、体育主管部门分配使用的彩票公益金,要根据有关规定用于全民健身事业,不得挪作他用。除体育彩票公益金外,各级政府在“十二五”期间用于全民健身设施(不含大型场馆设施)建设经费人均不少于20元,群众体育人均事业经费不低于8元,群众体育财政经费年增长比例不小于5%。

(三)强化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将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建造体育健身设施。已建造的体育健身设施,不得挪作它用。已建居住区不符合标准的要逐步改造。体育主管部门要分级对住宅区的体育健身设施进行审核和验收。

各级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公园绿地开辟健身设施,特别是中心城区要配建多功能运动场所。要加大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学校操场、篮球场等活动场所的体育器材设备,制定学校体育活动场所开放时间。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腾出或开辟体育设施,让干部职工参加体育锻炼。要创造条件,促进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提高使用率,拓展群众体育活动场所,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教育局、文体局要参照有关体育特长生招收政策,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招收方案,认真解决少儿运动员升学就读问题,确保我县体育后备人才更好地参加训练比赛。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捐赠形式支持全民健身计划,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规定,享受税收优惠。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发展体育健身休闲产业。

(四)强化组织建设。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加强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民政、体育主管部门要在注册登记、工作指导及办公用房、体育设施、工作人员、活动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对社会力量兴办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民政部门要予以支持。乡(镇、场)综合文化站要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支持职工体育组织开展活动。

(五)强化法制建设。县体育部门要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政府部门的职责,依法行政,切实维护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权益,加强执法和监督检查,提高法治水平,做好全民健身的长效管理,努力促进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组织实施

(一)在县政府领导下,由县文体局会同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组织实施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本实施计划。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各乡镇分管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文体局作为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负责督促全县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本实施计划,每年向县政府报告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本实施计划执行情况。各乡(镇、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负责本区域实施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本实施计划。

(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本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每年就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将全民健身实施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县政府及县文体局。

(三)建立激励机制,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评价体系等各类评比、表彰活动的重要指标;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和本实施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在2014年对实施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将评估报告报本级政府。

6.全民读书活动计划实施方案 篇六

根据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引导全体教师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在教师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和文化素养,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构建书香校园,特制定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一、读书活动主题

以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

二、读书活动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使教师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让全体教师成为“有哲学的头脑,有学者的风范,有精湛的教艺,有愉悦的心境”。

2、通过读书活动,使教师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3、通过读书活动,使教师能用书中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体验到读书的好处,从而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构建书香校园。

三、读书活动组织

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我校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保证读书活动的正常开展,我校特成立以校长漆洵为组长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建立有关读书计划的管理、评价和激励等规章制度,每学期把读书情况纳入常规管理,及时检查总结、量化考核、反馈指导,确保读书活动取得实效。

四、读书活动内容

1、读书活动原则。坚持整体性原则,不是单一的读书而是与学校整体文化建设和书香校园建设结合,专业性原则,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出发,提倡教师广泛阅读。着力于提高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着眼于专业发展与教育创新。坚持实效性原则,读书活动要注重实效性,避免搞形式、走过场。

2、读书活动形式。自主研读。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阅读,力争读深、读透,读有思考,读有感受,读写同步,每期有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集体阅读。学校推荐目录,分年级组学科组进行集体阅读,然后一起谈感受、谈收获、谈疑惑。

3、读书活动内容。读名人传记书,提供有益的借鉴;读教育专著书,增加教学的时效;读学科专业书,促进专业知识更新。读现代科技书,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五、读书活动措施

1、设立教师专用阅览室,营造静雅、宽松、自由的读书环境。丰富“教师书架”,及时提供相关读书信息。

2、做好开展读书计划的宣传工作。

(1)做好实施读书计划的动员工作,召开开展读书活动的动员大会。

(2)设立读书宣传专栏,利用专栏及时给老师推荐好书、及时交流老师读书心得。

3、开展“四个一”的读书学习活动,即每位教师订阅一份教育刊物;每天自学一小时;每月读一本教育专著;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或教学反思。

4、建立各种读书沙龙和读书协会。学校根据年级学科组特点,组建各种读书活动小组,坚持定时阅读和交流阅读,让阅读材料发挥效益。

5、学校把每年的4月设立为“师生读书节”,每学年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一次读书征文比赛,一次读书成果展示。对优秀者进行表彰奖励。

6、认真及时收集整理读书活动中的各种资料,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学校读书活动情况。

全民读书活动计划实施方案2

一、指导思想:

“让每一个孩子畅游书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浓浓的书香中汲取营养”,这是我们班的读书目标。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畅游知识的海洋,快乐读书,取得通过努力而换来的优异成绩,我会竭尽所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达到成功的彼岸!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喜爱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的朋友。

2、通过活动,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5、积极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口号:

与书为友,快乐读书。

四、活动设想:

(一)制定班级读书计划和个人读书计划

⑴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读书计划:

《成语故事》

⑵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制定个人读书计划,准备好一学期要读的书。(读书三本以上)

推荐学生阅读书目:

1、中外神话传说》田新利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_年版

2、《中外动物故事选》伊明选编中国少儿出版社版

3、《成语故事365》帆女阿雪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4、《皮皮鲁传》郑渊洁学苑出版社1995年版

5、《小兵张嘎》徐光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月版

6、《我要做个好孩子》黄蓓佳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7、《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农村读物出版社_年版

8、《肚皮上的塞子》周锐春风文艺出版社_年版

9、《草房子》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_年版

10、《糊涂大头鬼》管家琪浙江少儿出版社_年版

11、《木偶奇遇记》(意)卡洛·科洛迪著杨建民译上海科技教育版

12、《苹果树上的外婆》(奥)米拉·洛贝著张桂贞译新蕾出版社_年4月出版

13、《普希金童话》(俄)普希金亢甫正成译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_年版

14、《伊索寓言》(希腊)伊索中国妇女出版社版

15、《拉·封丹寓言》(法)拉·封丹倪海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_年版

(二)营造一个书香班级

⑴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每天做到和同学们一起读书。

⑵记住班级读书口号“走进教室就看书”,要求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走进教室就看书。

(三)开展“故事会”:

⑴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必读三本书以上,并会讲其中的一个故事,到班上讲给大家听。

⑵每天的晨会课背诵经典读物,也可以背一首新学的古诗或诗歌。

(四)发起“亲子共读”倡议,形成家校结合,促进学生阅读:

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他们听,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儿童在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五、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保证学生有书读。

书源:(1)图书馆借阅,(2)学生自由购买,(3)学生之间相互借阅,(4)节假日上书店、校外图书馆阅读等,(5)老师推荐。

2、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

(1)在校期间每天早晨8:00—8:20为固定的学生集中阅读活动时间,固定读书内容,任何老师不得挤占。

读书时间还可以与阅读课、班队活动、大课间活动相结合,做到不挤占学生课外休息时间、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又保证学生有读书时间。

(2)周一到周五建议学生放学回家保证半小时的阅读时间。

(3)周六、周日。

要求学生保证至少1小时的阅读时间。

3、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

(1)保证孩子的阅读书源。

(2)配合学校读书活动的安排,监督孩子进行校外阅读,积极参与“亲子共读”。

(3)与孩子一起读书,做好孩子的榜样。

推荐家长阅读书目:

一类是和孩子阅读相同的书。

一类是:《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做的家长》李镇西《爱的教育》《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赏识教育系列丛书》周弘《哈福家训》等。

4、读书活动保障措施:

为了保障我们的读书活动正常、持续、顺利的开展,家长和孩子在阅读后认真填写亲子阅读记录表

六、评价奖励机制:

1、评比“读书好儿童”

(1)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读书或背书任务的,奖励一个“好孩子”印章。

(2)自己在家读的书完成3本以上的(需有家长的签字),可以评为班级“读书好儿童”。被评为“读书好儿童”的同学,学期末颁发奖品。

2、评选“书香家庭”

积极参与阅读的家长或家庭,学期末,根据平时亲子阅读记录表,以及坚持读书的情况,评选“书香家庭”,在班级内表扬,号召其他同学学习。

全民读书活动计划实施方案3

为促进优良的学风与校风建设,迎接我校校庆,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在“4·23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图书馆、教务处、团委将联合举办_学院第七届大学生读书月活动。现将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新时代·新气象·新悦读

二、主办单位:

_学院图书馆

三、活动时间:

4月15日—5月10日

四、活动对象:

_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五、活动安排:

(一)“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走进图书馆”主题活动宣传和推进

(二)“新时代·新气象·新悦读”主题征文

(三)第六届“读者之星”评选活动

(四)“超星杯”一站到底知识竞赛

(五)“起点杯”微书评视频大赛

(六)传统文化讲座

(七)中国知网系列活动(H5大赛、主题讲座)

(八)FULINK文献传递大赛

(九)组织参加_省第一届高校图书馆“品味诗词经典,悦读八闽文化”线上有奖知识竞赛

(十)各电子资源数据库展

(备注:相关活动方案另行通知)

六、相关要求:

1.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开展读书月活动的重大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发动,组织学院学生积极参加,扎实推动读书月活动的顺利开展。

2.各学院要把读书月活动的宣传摆上重要的日程,列入计划,以此为契机,推动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促进良好的学风建设。

全民读书活动计划实施方案4

为了更好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促进学校推广阅读工作的开展,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走进图书馆,与书为友,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图书馆、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4月中旬至五月中旬举办第九届读书月,本届读书月主题为“坚定文化自信,唯有读书先行”,具体安排如下:

4月1日~12月31日

第六届十大“阅读之星”和第二届书香班级评选活动

4月中旬

阅读经典收获未来—图书推荐

4月16日~5月31日

“软件通杯”_省大学生简历创意设计大赛

4月16日~5月16日

“醉美晨读悦时光”晨读打卡月活动

省心园

4月16日~4月30日

“微书评”征文比赛

4月16日~18日中午

“在经典图书中寻找人和事”猜猜看

银杏林

4月18日16:30(周三)

“经典影视赏析”:电影《无问西东》

图书馆二楼会议室

4月23日16:30(周一)

特别还书日

爱心书屋

4月25日16:30(周三)

“经典影视赏析”:电视片《辉煌中国》

图书馆二楼会议室

4月下旬

走进院系:_第八党员工作站

第八党员工作站

4月27日15:00~17:00

我与考研专家面对面

图书馆二楼会议室

5月中旬

学长荐书,好书分享

5月中旬

外文原版图书展

图书馆二楼会议室

5月2日16:30(周三)

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

图书馆二楼会议室

5月16日16:30(周三)

第六届“音乐与诗”经典作品朗读诵比赛及读书月总结会

全民读书活动计划实施方案5

为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建设“书香_”,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进一步筑牢人文基础,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按照州委统一安排,决定在全县开展“书香_”全民阅读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进一步提升人文素养、为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幸福_凝聚智慧、贡献力量。

二、活动主题

阅读与梦想牵手,延边与世界同行

三、活动时间

_年4月—_年10月

四、活动内容

1._年“书香_”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

时间:_年4月22日下午13:30

地点:县图书馆

内容:启动_年“书香_”全民阅读活动;举办读书讲座和优秀图书展销活动。

承办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社区、县新华书店

2.全民阅读进学校活动

时间:_年4月—_年7月

内容:继续在中小学开展“书香伴我成长”系列活动。开展好书推荐活动;组织开展捐书、赠书爱心活动;各中小学开展各类主题故事会、演讲会、知识竞赛、朗读大赛、作文比赛等活动;朝、汉族中小学校现场作文比赛;优秀书香班级奖评选活动;优秀书香班主任交流经验活动。

承办单位:团县委、县教育局

3.分期举办全县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班

时间:_年4月一_年7月

承办单位:县文广新局

4.举办农民读者征文、演讲赛

时间:_年6月一_年7月

承办单位:县文广新局

5.向青少年推荐100种图书,举办“我最爱的一本书——读书、评书”活动。

时间:_年4月至10月

承办单位:县文广新局

6.全民阅读进家庭活动

时间:_年5月—_年8月

内容:开展家教讲座、早期教育、“亲子读书”、“四点半小课堂”进社区活动;利用“市民大讲堂”、“和谐家庭大讲堂”、“妇女之家”等活动阵地,使阅读活动深入广大家庭;组织法律专家和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村屯和维权站点,举办“妇女普法大讲堂”;开展为留守、贫困儿童捐赠“爱心玩具捐助”活动,组织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责任单位:县妇联。

7.全民阅读进机关活动

时间:_年4月—_年10月

内容:在县直机关开展以“践行群众路线 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通过学习《_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论述摘编》等学习用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交流工作经验。

承办单位:县直机关党工委

8.全民阅读进军营活动

时间:_年4月—_年9月

内容:以开展军营文化建设为平台,开展以“读书,精武,强兵”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充分体现学习型军营特色,在军营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承办单位:县消防大队、县武警中队

9.全民阅读进企业活动

时间:_年5月—_年9月

内容:“职工书屋”建设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和强化已经建立的各级“职工书屋”,组织广大职工开展读书、征文活动,举办读书沙龙、读书会、朗诵活动。

承办单位:县总工会

10.农民读书月活动

时间:_年6月—_年7月

内容:以“读一本好书、学一门技术”为目的,通过讲演、讨论等形式,使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党对“三农”的方针、政策,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

承办单位:各乡镇

11.全民阅读进社区活动

时间:_年7月—_年8月

内容:在全县范围内继续开展“社区书屋”建设活动、“优秀社区书屋”评选和读书交流等活动,引导广大社区居民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承办单位:县民政局、各社区

12.全民阅读进农村活动

时间:_年4月至_年10月

结合我县“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农家书屋资源,开展全县少数民族村农家书屋资源建设和全县农家书屋评比活动。

承办单位:县文广新局

13.全民阅读进媒体活动

时间:_年4月至_年10月

内容:一是延边晨报社驻_记者站开展读书系列活动,丰富《文化延边》专版等内容。开设文化人专栏;及时采访报道读书节各项活动,形成声势,以舆论冲击力促进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开展业务学习竞赛活动和经典好书品读活动。

责任单位:延边晨报社驻_记者站

二是在_电视台设立完善读书栏目,全面报道读书节活动情况。

7.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篇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正式调查时间为2007年3月—2007年9月, 共发放问卷550份, 回收问卷523份, 有效问卷509份, 回收率为95.1%, 有效率为92.5%。根据研究需要, 对回收的问卷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了统计处理 (包括频数、百分数、相关系数等) , 从而获得本文章的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分析

(1) 消费群体的性别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 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男女比例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中男性消费者占调查人数的36%, 女性消费者占调查人数的64%。此调查结果与1998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商业体育俱乐部的消费群体所做的调查有很大区别, 其调查显示男性消费者所占比例是85.5%。这说明上海市作为集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于一体的发达地区, 其人文环境对女性的影响是深远的, 也表明近几年女性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体育经济是一种体验经济, 商业健身俱乐部会员体育消费的过程也是价值体验的过程, 体育消费是可持续性消费, 一旦体育消费形成, 也就形成了稳定而庞大的市场, 说明商业健身俱乐部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2) 消费群体的年龄结构分析

根据调查得知, 30岁-45岁区间的消费群体占主流, 占调查人数的69.9%, 这部分群体年轻、思想活跃, 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具有很强的体育消费承受能力;其次是19岁-29岁区间的消费群体, 占调查总数的22.8%, 这部分消费群体的收入水平总体不是很高, 但他们是健身俱乐部未来消费的主要群体, 因此这部分群体在健身俱乐部受到的健身服务的质量, 对于整个健身俱乐部长期消费群体数量的多少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46岁-60岁区间中老年以上的群体所占比例较少, 为4.1%。他们由于文化层次、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差异, 使得这一年龄层次的人群主要选择免费的健身项目。18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占调查总数的3.2%, 这个群体主要是中、小学生, 他们主要是通过家里的经济条件来参加健身俱乐部的活动, 参加的主要内容是以短期培训班形式为主的各项活动。

(3) 消费群体的职业和学历结构分析

从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的消费者职业来看, 企事业管理人员和科教文人员占的比例比较大, 分别为36.7%和18.7%;其次是普通员工, 占17.1%;另外学生也是不可忽视的消费群体, 占13.4%。这说明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已渗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从学历结构看, 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群体多以高学历为主, 其中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的消费者占调查总数的73.1%;专科学历的消费者占调查总数的12.2%;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消费者仅占14.7%。说明这一部分消费群体见多识广, 思想开放,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压力, 他们对科学健身的要求更加强烈, 更需要通过体育健身来放松心情。

(4) 消费群体的月均收入与健身消费的相关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 (见下表) , 消费群体的月均收入与其参与体育健身的消费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具有显著意义 (1%水平) , 相关系数为0.387。较低收入的职业人员, 参加商业健身俱乐部锻炼的机率也比较少。结合女性消费者在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例增大 (64%) ,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消费者比例占到85.3%, 以及普通员工和学生也成为主要消费群体 (分别为17.1%和13.4%) 的实据, 说明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受个人经济状况制约, 同时也取决于经济发展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在目前的经济环境条件下, 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注:标有“*”的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概率水平为0.01

2. 影响消费者参加健身消费的因素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 影响消费者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的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是“工作太忙, 没有时间”, 占调查总人数的28.9%;排在第二位的是“服务项目价格太高, 经济条件不允许”, 占调查总人数的24.8%;排在第三位的是“健身俱乐部的健身项目单调, 服务质量不高”, 占调查总数的14.5%。健身教练员的专业指导水平不高和体育健身设施不够齐全分别占10.4%和7.9%, 排在第四位和第五位;另外, 居住地点离健身俱乐部比较远、交通不便利, 以及没有兴趣等因素都是影响健身消费者参与健身消费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 “工作太忙, 没有时间”是影响消费者参与健身俱乐部的最主要因素。由于上海市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 可以理解整个上海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都是快速的, 所以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他们的业余时间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目前, 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双休日和节假日充分利用起来, 调动消费者来参加健身锻炼。排在第二位的影响因素为“服务项目价格太高, 经济条件不允许”, 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健身俱乐部的收费过高, 消费者接受不了, 针对这一问题, 上海市的健身市场应大力开发价格适宜、档次各异的大众普及型健身俱乐部, 让大多数的健身爱好者都能够参与到健身俱乐部进行各种方式的体育健身和锻炼, 并拓宽消费群体。

3. 消费者参加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的动机分析

根据调查, 消费者参加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动机列在第一位的是增进身体健康、健身健美, 占81.9%;列在第二位的是改善体形、减肥, 占77.4%;排在第三位的是愉悦身心、缓解压力, 占63.3%。同时人们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也变得多样化, 家人、朋友影响, 兴趣爱好、增加人际交往、扩大社交、学习健身方法、家庭娱乐等都是众多消费者参加健身活动的动机。消费动机是推动消费者行为的驱动力, 由需要未被满足而存在的不舒适紧张状态所引起的。消费者的行为取决于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动机, 是心理市场分区的重要依据之一。消费者参与健身活动的动机首先是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健身健美, 所以商业健身俱乐部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搞好配套服务, 不仅要让消费者满足身体锻炼的要求, 还要求其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调节消费者自身精神和心理机能, 使消费者在参加健身后得到身心的满足。在这些动机因素中, 家庭娱乐仅占2.9%, 商业健身俱乐部也应针对这一弱势, 寻找解决办法, 为使家庭每一个成员在俱乐部中提供属于自己的活动, 推动“家庭经济”的发展。

4. 消费者参加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行为分析

根据调查得知, 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者每周进行健身的次数较多, 健身习惯较好。其中每周健身1~2次的消费者占调查总数的53.4%;3~4次的消费者占调查总数的35.2%;5~6次的消费者占调查总数的7.5%;7次及以上的消费者占3.9%。研究发现, 参加健身俱乐部的持续时间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收入在1600元以下的消费者加入健身场所的持续时间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 而收入在6601元以上的消费者到健身俱乐部的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比例较大。但从调查中发现, 到健身俱乐部健身还未成为中等收入的消费者固定的生活方式, 从健身俱乐部的市场细分和目标群体定位来看, 多数健身俱乐部定位于中等收入群体, 这一阶层的消费者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是由于这一阶层群体庞大, 其生活背景各式各样, 而消费行为遵循习惯性原则和不可逆性原则, 他们一方面追求体现自我和差异性的消费, 另一方面其消费行为受到过去收入水平的生活习惯影响, 使其消费支出的变化落后于收入水平变化的情况。这一消费群体的需求影响着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前景, 其消费特点也是值得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者考究的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1) 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群体中, 女性占64%, 男性占36%,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在年龄结构上, 30岁-45岁区间的消费群体占主流, 占调查人数的69.9%;从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的消费者职业看, 企事业管理人员和科教文人员占的比例比较大, 分别为36.7%和18.7%;且消费群体多以高学历为主, 具有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消费者比例占85.3%。

(2) 月均收入与月均消费存在正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有显著意义 (1%水平) , 相关系数为0.387。说明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受个人经济状况制约, 同时也取决于经济发展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在目前的经济环境条件下, 我国商业体育俱乐部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3) 影响消费者参与商业健身俱乐部活动的首要因素是工作太忙, 没有时间, 占28.9%;其次是服务项目价格太高, 经济条件不允许, 占24.8%。因此, 上海市的健身市场应大力开发价格适宜、档次各异的大众普及型健身俱乐部, 让大多数的健身爱好者都能够参与到健身俱乐部进行各种方式的体育健身和锻炼, 拓宽消费群体。

(4) 在消费者参与健身俱乐部活动的动机中, 增进身体健康、健身健美排在第一位, 占81.9%。因此, 商业健身俱乐部应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搞好配套服务, 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拉开消费档次, 从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5) 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消费者健身习惯较好, 且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每周健身1~2次, 占53.4%, 且参加健身俱乐部的持续时间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 建议

(1) 商业健身俱乐部应重视市场调研和预测, 研究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 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使管理观念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成立专门负责管理商业健身俱乐部的法制机构, 组织专门人员对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对其经营过程进行监督, 促进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同时在税收、土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 以促进上海整个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与完善。

(2) 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者应注意目标管理, 形成服务特色和实行配套经营, 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品种。同时掌握大众健身娱乐市场的最新发展动态, 将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结合起来, 开发服务品种, 发展“经营体育型”多功能大众化体育市场, 从系统的角度考虑服务项目的层次性和可行性, 以达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

(3) 健身俱乐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 加强对健身俱乐部的宣传, 深入浅出地对市民的体育健身消费意识进行引导;另外, 还应该积极推进上海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把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作为健身俱乐部的首要任务, 从而促进上海市全民健身工程的社会化和商业化。严格保证健身俱乐部的服务水准, 让市民感受到健身消费的快乐与实惠, 从而逐渐增强市民的体育健身消费意识。

摘要: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获得该领域的基础数据, 并对其消费行为深入分析研究, 了解目前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 探索其发展的规律, 为商业健身俱乐部制订当前经营策略及长远规划提出依据。

关键词:上海市,商业健身俱乐部,消费者,现状

参考文献

[1]栾开建:天津市典型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7, (5) :16-18

[2]乌兰周庆杰:北京市商业体育俱乐部消费者群体的消费现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4) :11-16

[3]解祥梅等:商业性体育健身场所男性消费者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8)

[4]陈焕禹等:上海市不同社会阶层居民体育消费趋向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

[5]陈刚:上海健身俱乐部的市场营销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4, 6

[6]金国祥等:上海加速发展体育现代服务业的研究[J].体育科研, 2004, (6) .

8.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篇八

一、活动宗旨

以倡导终身学习、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突出社区教育的社会广泛参与性,通过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整合辖区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将终身教育理念转变为实际行动,有效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

二、活动主题

倡导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和谐社会。

三、活动时间

10月24日——10月31日

四、成立20__年光荣社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__兼任,办公室具体负责20__年光荣社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的相关事宜。

四、活动主题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

五、举办专题讲座,具体安排如下:

1、权益保障知识

(1)主题:权益保障讲座

(2)时间:10月25日

(3)地点:光荣社区活动室

2、健康知识

(1)主题:养生讲座

(2)时间:10月26日

(3)地点:光荣社区活动室

3、关心外来工系列培训

(1)主题: 谈如何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2)时间:10月28日

(3)地点:光荣社区活动室

4、再芬艺术团活动

(1)主题: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带动全民参与

(2)时间:10月29日

(3)地点:光荣辖区景泰花园

五、有关要求

(一) 全民学习活动是全市综合性的全民终身教育活动,也是社区教育工作的一次综合展示,各成员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开展参会各项社区教育活动。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并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民学习氛围,在辖区内的主要街道和人流密集地段悬挂宣传横幅,大力倡导和传播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及时总结

9.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篇九

一、活动时间

10月23日—10月29日

二、参加人员

彭州市学习型城市建设与社区教育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办)、各社区教育学校组织职工和市民参加各项活动。

三、活动安排

(一)10月26日下午2:30,在彭州市升平镇昌衡家风游学基地(昌衡书院)设立主会场,举办“彭州市20__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的主要内容有:拟邀请市领导出席并讲话;开展市民学习体验活动;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办)、各社区教育学校展示社区教育的各类成果;向市民免费发放有关终身学习宣传资料;体验市民学习项目及成果等。

(二)各镇、各社区教育学校分别设立分会场,结合示范社区教育工作站和规范化社区教育学校建设工作,开展针对居民、农民的各类教育培训和学习体验活动;面向老年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三)“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各镇(街道办)要积极组织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特点,围绕提高员工素质和单位整体形象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四)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参与活动,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宣传展示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在内的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成果;宣传展示终身学习的典型人物事迹;宣传终身学习理念、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终身学习。

(五)社区教育学校可组织广大师生在校内或到图书馆、体育场、演艺中心、博物馆等,开展丰富多彩、师生喜闻乐见的各类学习活动。同时,通过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

10.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篇十

今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一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为切实做好《纲要》在我市的实施工作,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纲要》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深刻认识实施《纲要》的重大意义

实施《纲要》,是党和国家在科学分析和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但需要大批的科技精英、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和杰出的领军人物,同样需要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能工巧匠。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广大公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支撑。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自主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无法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长期涌现,更无法建立起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大军,无法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国家经济实力。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因素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作用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城乡弱势群体的形成主要不是由于劳动弱势,而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科学素质弱势。实施《纲要》就是要让全体公民特别是城乡广大劳动人口,尽快提高科学素质,从而享有平等竞争发展、依靠智慧致富的能力,缩小贫富差别,实现社会和谐。另外,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使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合理消费、发展循环经济等观念成为每一名公民的自觉行动。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举措。科学素质与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科学素质决定着人的生存发展空间,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科学素质决定着人的生活质量,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就无法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成果,也不能有效规避天灾人祸带来的不幸。基本的科学素质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是公民理解公共政策、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条件。科学为了人民、科技发展依靠人民、科技成果惠及人民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准则,实施《纲要》是贯彻这一准则的具体体现,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举措。

目前,由于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各级政府及广大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实施《纲要》的重要意义,增强贯彻落实《纲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按照《纲要》,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到2010年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水平,到2020年要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水平的总体发展目标及相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抓好实施《纲要》工作。

(一)抓好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1、组织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为实现人才辈出的局面奠定坚实基础。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实施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开展好市博联与市少年科学院“大手拉小手”、“博士带小院士”活动,促进科学家与未成年人交流,使中小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科学观念,激发科学兴趣,了解科学本质,树立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开展好校外科技活动,促进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技课程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科普教育基地等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加强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安全避险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方面的宣传教育;重视家庭和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

此项工作市教育局、市科协、团市委为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妇联为责任单位。

2、组织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组织开展好“科技致富工程”,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农民获取科技信息、依靠科技致富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需求的农村科学教育、培训体系,切实抓好农民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阳光工程等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注意解决好科技下乡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问题;积极培育建立科普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等科普示范体系;大力加强168语音信息和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各种专业协会的作用,扎实推进“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工程。

此项工作市农委、市科协为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团市委、市妇联为责任单位。

3、组织实施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增强公民就业、创业能力,倡导引领科学生活。针对我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化服务业的需要,以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搞好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培训;针对城镇化进程的要求,搞好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和适应城市生活能力的培训;针对失业人员搞好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的培训。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材,作为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内容。以“讲爱岗敬业,比技术创新”活动为主要载体,开展好企业科普宣传。通过开辟社区科普活动室、建立科普画廊、创办科普大学、举办市民科普论坛等各种有效形式开展“科技进社区”活动。通过宣传科学理念,普及安全知识,引导合理消费,倡导健康生活,充分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此项工作市劳动保障局、市总工会为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人事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为责任单位。

4、组织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加快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水平。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科学行政能力为重点,做好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科学素质培训工作。将提高科学素质列为领导干部、公务员教育培训的必备内容;市委党校将提高学员科学素质列入教学计划;在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列入与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学习管理部门,定期举办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等活动,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并积极组织公务员参加各种社会科普活动。

此项活动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为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直属机关工委、市科技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协为责任单位。

(二)加强基础工程建设,增强普及科学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能力

1、认真抓好科学教育与培训工程建设。加强义务教育,高等院校、行政院校、职业院校等教育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体系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科学教育师资力量,促进科技界与教育界的合作,动员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到科学教育工作中来,同时积极发展专业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加快科学教育教材建设,按照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更新课程内容,提高教材质量;加强科学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科学教育与培训提供基础条件支持。

此项工作市教育局、市人事局为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市农委、市劳动保障局、团市委、市科协、东北电力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医药学院为责任单位。

2、认真抓好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加强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促进我市科普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科普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科普产品出版机构;集成市内外科普挂图、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等各类科普资源,为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资源支持和服务;积极推行面向农村公益性科普产品配送共享制度。

此项工作市科协、市科技局为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为责任单位。

3、认真抓好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工程建设。加大公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增加电台、电视台科技(科普)节目的播出时间,综合性报刊科技专栏的数量和版面,各类科技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建设科普网站的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和新形式,打造科技传播媒体品牌,鼓励和支持各种大众媒体培育和打造精品科技栏目和名牌科普产品;积极创建电视科技频道和广播、报刊的科技专栏,建立与市场、公众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提高各类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反映能力,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此项工作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为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农委为责任单位。

4、认真抓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拓展和完善现有科普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重点加强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宫和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功能,为实施《纲要》发挥应有作用。充分开发利用相关资源,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及风景名胜旅游区等应积极利用本单位的实验室、生产厂、自然景观等各类科普资源,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谋划新建一批广大公众最需要、示范引导作用强、投资少、见效快、社会效果广泛的科普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千街万米科普画廊”和“一站、一栏、一员”等项目建设。

此项工作市科协、市发改委为牵头部门,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旅游局、市农委、市建委、左家特产研究所、吉林石化、吉化集团为责任单位。

(三)完善保障条件,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1、完善政策法规。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政策法规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研究制定鼓励科普产品创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研究提出鼓励支持广播、电视增加科技节目播出量,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的政策措施;制定、完善鼓励社会力量捐资赞助科普活动,开发兴办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事业的相关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加强城镇、社区和农村村委会科普工作力度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制定有关公民科学素质状况普查监测的各项政策措施。

此项工作市科技局、市科协为牵头部门,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为责任单位。

2、加大投入力度。要切实执行《教育法》和《科普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增长速度,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十一五”期间,市财政列支的科普经费达到人均0.5元,同时每年为全市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列支专项调控经费30万元。各县(市)区财政在列支科普经费时要研究相应政策,逐步加大投入,保证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实际需要。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按照国家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对口部门的支持,自觉扩大本系统对实施《纲要》工作经费的投入。广泛倡导捐资赞助,积极开展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

此项工作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经委、市民政局为牵头部门,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为责任单位。

3、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特别是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师范院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科学教师。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科普工作队伍,强化对各级科协组织专业科普队伍的思想教育,树立职业精神,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准;积极培育发展科普产品创作队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动员引导、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科普产品创作活动,发现扶持创作人才;发展壮大遍布社会各个领域的科普志愿者队伍,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大学生、传媒工作者及各类离退休人员参加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与热情。

此项工作由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市科协为牵头部门,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为责任单位。

4、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各县(市)区、各部门要认真组织调查了解所属范围内有关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本情况。各县(市)区政府将参照国家及省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公众科学素质状况调查工作,建立我市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纲要》实施工作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我市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之中。通过专业监测评估机构对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此项工作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统计局为牵头部门,领导小组其它成员单位为责任单位。

三、加强领导,协调推进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纲要》实施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难度高。为做好这项工作,我市参照省里的做法,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单位及各县(市)区主管领导参加的吉林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全市《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科协,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设固定联络员。各县(市)区要参照市里做法,成立《纲要》实施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工作体系,统筹组织落实好《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工作。

实施《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一定要强化贯彻实施《纲要》的责任意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尽职尽责,有所作为。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协调落实执行;责任单位要积极配合,主动站位,认真抓好本单位、本系统的《纲要》实施工作。各级政府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将《纲要》的实施纳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确保各项实施工作有效进行。

(二)统筹规划,系统安排

《纲要》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的公民素质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目标方针明确、计划有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一定要以《纲要》为统领,自觉地将各方面的相关工作纳入到《纲要》的实施中来,按照《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研究制定我市各方面贯彻实施《纲要》的工作规划及措施安排,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形成《吉林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总体规划》,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好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三)积极沟通,形成合力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要认真执行联络人员及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及时沟通《纲要》实施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行动,密切配合,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特别是科技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普及三个方面,应突出抓好资源队伍的优化整合,共同构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的平台。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积极挖掘、充分利用、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努力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事业持续有效地发展。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要与全市的整体工作保持一致,加强纵向沟通、横向联合,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格局。

(四)广泛动员,全民参与

上一篇: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军事高科技考试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