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关务制度(精选3篇)
1.海关关务制度 篇一
2016海关新稽查条例实施与关务风险审核暨企业自查自律与关务合规管理
2016年5月12-13日 上 海
主办单位: 西安世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课程费用: 3600元/人(含:授课、场地、资料、午餐、茶点等费用)
课程对象: 公司高管、财务总监、税务总监、财务经理、税务经理、进出口部门经理、采购经理、物流经理、合规经理、法务主管及其他相关人员。
课程背景:
眼下口岸及其延伸海关监管力度逐渐加大,企业触犯法规“底线”而接受处罚的案例也日益趋多,企业的快速清关以及合规管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企业高管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来说,如何有效应对海关稽查,防范和解决海关事务风险,是当下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忽视且应积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贸易合规制度建设以及定期的关务内审机制是企业的不二选择。
眼下,新的《海关稽查条例》正在紧锣密鼓的修订和审核当中,与1997年颁布的旧《海关稽查条例》相比,其有重大的修订调整与完善。另外,2016年海关税收任务重、形势严峻,海关稽查力度、深度都将大幅的加强。伴随着海关“多查合一”改革的深入推进,海关稽查队伍将更加重视对企业物流、生产、财务、进出口单证及账簿的稽查;届时,不少企业违规、违法、走私等情形将逐一浮出水面。企业如何操作才能合乎海关的监管要求,如何协作才能从容应对海关稽查,不至于因“不懂”触犯法律而接受相应的处罚?同时,又能怎样操作才可使企业由于“疏忽”或是“不小心”犯下错误而产生的“连带效应”降低到最小,从而避免企业被处罚、被降级的尴尬局面?
本次专项培训就将针对以上背景,分别从海关和企业的角度深层剖析海关稽查要点及企业合规管理的薄弱点;借鉴已发生的稽查典型案例,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关务风险进行有效排查,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之解决方案。
课程特色:
内容的实用性:讲授和分享企业经营活动中海关事务风险的预防及控制,对企业的快速清关、海关稽查应对及贸易合规建设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讲解的实战性:以企业进出口及事后环节实际发生的重要典型案例来解析课程内容,以成功的从业经验解决参会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知识的系统性:排查企业关务操作各个风险点,让学员在全程案例教学与互动中,充分理解和掌握海关稽查应对策略及企业关务合规内审要点。
课程目标:
本课程可以让培训者获得以下收益:
⒈ 对我国海关现有的组织架构具有一定的了解,做到真正了解海关,学会如何与海关官员进行积极和有效的沟通;
⒉ 了解海关现行全国性税收稽查的背景、特点,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涉及的各类海关事务风险进行预先评估和防控,对已涉的各类企业海关事务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应对和解决;
⒊ 明了海关对企业的稽查方式及工作重点,结合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及部门间协作配合程度,探讨企业关务风险合规体制建立的可行性及相应实施方案,规避及有效应对海关稽查风险,加快通关速度,降低通关成本。
课程大纲:
一、企业与海关沟通障碍解决 ⒈中国海关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构 ⒉货物“卡”在海关,如何快速通关 ⒊如何与海关等相关政府部门“打交道” 4.海关税收任务与企业经营成本的关系 5.哪些货物是需要证件的,如何做到有备而来? 6.企业经营中的“涉税/证”风险如何防范和解决 „„
二、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关务风险审核
1.货代或报关行是否可全权委托,值得托付和信赖 2.企业对经营活动中的“错误”申报是否要付法律责任 3.海关查验是要收费的么,如何减少查验或解决查验问题 4.关是否允许或容忍企业因为一时的疏忽而范下的错误
⒌“货在海关”,而企业生产线却“无米下锅”,如何解决
⒍加工贸易业务(外发加工、深加工结转„)开展,风险何在 ⒎企业设厂初期以“免税”形式进口的设备,处置有何风险
⒏企业合并(分立)、股权变更、信息更改等情况可能引起的海关风险 ⒐企业在外地,货物经过上海口岸,如何选择清关模式,降低风险 ⒑企业在海关那有“身份证明”么,这个身份证到底有何作用
⒒国外给的货物HS编码在国内是否也可用,海关对此提出质疑,怎么办 ⒓跨国公司关联交易,其货物进口价格申报会存在哪些风险,如何防范 „„
三、海关稽查企业应对及自查自律管理 ⒈2016年全国海关稽查工作要点解读 ⒉新的《海关稽查条例》修订背景解析 ⒊新旧《海关稽查条例》的比较与解读 ⒋新《海关稽查条例》的实施办法与修改 ⒌企业自查自律管理及海关稽查新动向 ⒍企业海关事务自查领域及其倒查期限 ⒎企业收到海关稽查通知书该如何应对 ⒏海关下达稽查通知书的诱因有哪几种 ⒐什么样的企业受海关稽查的可能性更大 ⒑海关实施稽查企业的准备与部门间的配合 11.海关的稽查思路、模式,其具体操作流程 12.通常会从哪些角度入手,企业应如何应对 13.如何应对海关对商品税号引发的专项稽查 14.如何应对海关对特许权使用费的专项稽查 15.海关对减免税设备核查重点,企业如何应对 16.海关对保税业务的核查重点,企业如何应对 17.企业自查发现问题上报海关处理与海关稽查 18.海关稽查部门在何种情况下会将案件移交缉私 19.如何更有效地配合海关稽查同时又能保护自己 20.企业AEO认证与关务风险排查与内审的实施 „„
四、企业经营活动中关务的合规内审管理 ⒈关务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商务经营的影响
⒉关务“出事”对相关个人和企业经营的影响 ⒊关务风险内审对第三方委托机构的管理和控制
⒋关务风险内审对境内外商业伙伴的协调、管理 ⒌企业经营中“海关事务”日常风险评估与监控 ⒍定期和专项的贸易及海关事务风险的合规检查 ⒎企业“海关事务”风险意识培养及合规机制建立 ⒏企业关键部门合作与“海关事务”的顺畅运行 ⒐企业“体检式”关务内审的实施准备和部门配合 ⒑企业关务内审的操作流程、材料准备与注意事项 11.企业关务内审查发问题的事先评估与解决路径 12.企业被海关稽查及其自查报告及解释材料准备 13.企业开展关务自查情况汇报及补税金额的估算 14.企业关务风险内审与贸易合规长效机制的建立 „„
拟邀嘉宾: 王老师 世贸商务培训网专职讲师
海关总署特聘讲师,曾在上海海关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关务研究、咨询与培训工作,如HS编码专业审核、关务风险防控与内审、关务筹划与合规管理;同时为中国海关税收研究中心和关务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海关学会会员。
社会兼职:中国德国商会海关事务高级培训师、关务顾问;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为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外商会提供进出口货物通关事务的培训与贸易合规咨询工作。
王老师长期致力于关务管理规律的总结和传播,他的培训亦是多年来不断学习和提炼的智慧凝结。王老师坚持选择对关务人员有针对性的实用内容,在培训过程中,精心设计大量案例,用形象通俗的语言来阐明相对枯燥的实务操作,内容扎实,形式活泼,深受学员喜爱。
2.海关关务制度 篇二
1. 1 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 以下简称无锡综保区) 基本概况
2012 年4 月28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的批复》,正式批准设立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 497 平方公里。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原则,已完成综保区( 一期) 2. 385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和监管设施的开发建设,2013 年1 月31 日通过海关总署等国家十部委的正式验收。
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由无锡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而来,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适合入区项目指引,依托先进制造业发展区、保税物流发展区、配套项目发展区和口岸作业区等四大功能板块,重点发展以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电子、精密机械保税加工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保税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生产型服务业,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项目检测维修、研发设计为代表的保税服务业,以及建设无锡地区的内陆口岸服务区,同时与无锡空港、运河口岸实现联动互通,形成苏南乃至长三角地区内陆口岸核心区域。
1. 2 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 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 基本概况
2013 年9 月22 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成立于浦东境内,上海自贸区是由中国政府设立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面积28.78 平方千米,共涵盖了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外高桥保税区、洋山港保税区、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 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2014 年12 月28 日,经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扩大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域,扩展区域包括金桥开发片区、陆家嘴金融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总面积扩展到了120. 72 平方公里。
2无锡综保区和上海自贸区的海关监管政策对照
2.1无锡综保区海关监管政策
无锡综保区成立时是全国第四个最高级别开放区域,也是全国第20 家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但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一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税收和外汇政策与保税港区一致。因此,综合保税区集港口、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在综合保税区发展采购、配送、转口贸易、国际中转、出口加工等业务。根据现行海关监管政策,对综合保税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货物按保税货物管理; 境内其他区域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企业在综保区内开展口岸作业业务,完成正常的通关商检手续,可在任何口岸( 空港或海港) 转关出口,不再需要进行开箱查验等手续。另外,外经贸、外汇管理等部门对综保区也有相对优惠的政策。
2. 2 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政策
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区( Free Trade Zone) ,在国际上被称作是小自由贸易区( FTZ) ,具体是指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境内设立的小块的特定区域,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和特殊监管政策。与其他一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性质类似,只是开放程度更高,功能更强。因此是属于主权国内的贸易自由化,而不是国际上流行的传统自由贸易区( FTA) 。FTA是指发生在两个以上主权国家或单独关税区之间的,通过签署关税协定,逐步开放市场,分阶段取消贸易和投资壁垒,改善投资和服务的准入条件,从而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一种特定区域。
上海自贸区作为推动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采用特殊的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促使上海的港口、机场、仓储、地产以及金融服务等行业获益,并大幅促进上海的离岸经济、港口经济和总部经济的发展,同时给长江三角洲等地区的经济发展以正面辐射效应。
基本特征: 国家行为、境内关外。上海自贸区实施的创新监管模式是“一线逐步彻底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货物自由流动”。这里的一线是指国境线,二线是指国内自贸区的空间分界线。在这种创新监管模式下,一线主要集中对人的监管,口岸部门只要做必要的检验检疫等工作,海关方面不需要按批次监管,而是集中、分类、电子化监管,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人和货物均能高效快捷流动。
2. 3 上海自贸区与国内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同点
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前,国内已有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等五种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比国内这些特殊监管区域,上海自贸区有着更优惠的政策和更大的开放度。从本质上看,上海自贸区实行的是真正的“境内关外”政策,即一线放开( 国境线) ,二线管住( 自贸区连接线) ,在区内免除海关通常监管。而国内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其实相当于境内关内,进出区的所有货物均要进行备案,在特殊监管区内的货物均受到海关监管。
具体而言,国内与其他特殊监管区域相比,上海自贸区主要具备三点不同: 一是贸易的开放程度,自贸区有着更多的与国际接轨的贸易方式; 二是政策的开放程度,自贸区有着更优惠的外贸政策和税收政策,要求税收政策要有国际竞争力; 三是监管对象的改变,变传统对货物监管为对企业监管。
3 无锡综保区的海关监管政策创新举措
受上海自贸区成立的影响,无锡综保区在近两年出台了大量的创新监管政策,据无锡综合保税区管理局的某领导介绍,仅2014 年所出台的海关监管新政策总量就大于前十年之和,这也正符合了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自贸区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的会议精神。
根据《海关总署关于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试验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 2014 年8 月18 日起,在长江经济带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直辖市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2014 年9 月3 日起,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2014年9 月18 日起,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外具备条件的地区复制推广。根据《南京海关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工作方案》,2014 年8 月18 日起,无锡综合保税区启动复制推广工作,2014 年9 月18 日,在区外复制推广部分制度。以下是2014 年至2015 年以来所复制推广的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情况。
①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允许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与境内区外企业分批次进出货物,企业先凭核发单办理货物的实际进出区手续,再在限定期限内集中办理货物报关手续,海关依托辅助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监管的一种通关模式。此制度在无锡海关全面复制推广,并适用于无锡综保区内、外企业。
②区内自行运输:指经海关批准的区内企业,可以使用非海关监管车辆,在不同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物流中心之间自行运输货物的作业模式。
2014年11月26日,南京海关在全国率先通过特殊监管区域间保税货物流转管理系统区域端验收,无锡综保区可与南京关区其他7个综保区以及9个出口加工区开展区内结转业务,大幅节约企业物流成本。
③智能化卡口验放:是指升级改造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卡口设施,实现车辆过卡自动比对、自对判别、自动验放等智能化管理。
无锡综保区已全面实行“智能化卡口验放”,通过智能化通道,承运车辆享有智能化卡口自动比对、自对判别和自动验放的便利,实现了90% 货物到场确认后,10 分钟即可放行。
④境内外维修:是指区内企业对来自境外、境内需进行维修处理的货物进行维修并复运出境、出区的经营活动。
无锡综保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开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无污染的境内外维修业务,拓展区内维修业务范围,推动加工制造企业向研发及检测、维修等生产链高价值的前后两端延伸,促进加工贸易转型。
无锡保税区推动全球维修检测业务。开展捷普电子“两头在外”售后保税维修业务和理波光电“自产产品返区”维修检测业务,截止2015 年底,两家公司共开展维修检测业务19批,货值达到200 万美元,带动2 亿美元NETAPP新项目成功转移入区。有力的支持了生产型服务业发展,直接推动了无锡综保区探索全球维修中心建设及招引增值业务的开展。
⑤集中汇总纳税:是指对经审核符合条件的进出口纳税义务人,海关可以对其一段时期内多次进出口产生的税款集中进行汇总计征的一种税收征管模式。目前,无锡关区对所有AA类企业的进出口货物允许凭“担保验放清单”向海关先行办理货物验放手续,事后再交单纳税。
⑥保税展示交易:是指经海关注册登记的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在区内或者区外开展保税展示、交易的经营活动。无锡关区内允许企业在有效担保下开展“保税展示交易”业务。
⑦简化无纸通关随附单证:是指对一线进出境备案清单以及二线进出区备案清单和报关单取消部分随附单证,简化企业通关手续。目前该政策在无锡海关普遍适用,无锡海关在加快通关无纸化、税费支付电子化等方面在省关区内领先。
⑧简化统一进出境备案清单:是指将现有特殊监管区域备案清单格式中的申报项数简化统一为30项申报项。已在无锡海关全面复制推广,适用于综保区区内外企业。
⑨先进区,后报关:是指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境外入区环节,允许经海关批准的区内企业凭进境货物的舱单等信息先向海关简要申报,并办理口岸提货和货物进区手续,再在规定时限内向海关办理进境货物正式申报手续。“先进区、后报关”制度已于2014年底在南京关区间部分企业开展试点。
⑩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是指海关与实行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管理的生产制造企业进行联网,通过实时采集企业每次实际投料的作业工单数据和企业进出库的申报数据,对企业生产进行定量、动态监管,实现海关库存数据与企业实际库存数据自动比对的一种账册核销方式。“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制度已在南京关区部分企业开展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复制推广。
11仓储企业联网管理:是指海关对使用WMS系统(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的仓储企业实施“系统联网、库位管理、实时核注”,实现对货物进、出、转、存情况的实时掌控和动态核查的一种监管模式。
“仓储企业联网监管”制度已在南京关区部分企业开展试点,待条件成熟后再全面复制推广。
12期货保税交割:是指以特殊监管区域内处于保税监管状态的货物作为期货交割标的物的一种销售方式。
“期货保税交割”制度目前在上海自贸区内开展业务,业务品种扩大到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上市的商品品种。“期货保税交割”制度根据企业需求,报总署审核同意后实施。
13融资租赁:是指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企业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区外承租企业对融资租赁货物按照海关审查确定的每期租金分期缴纳关税和增值税。
企业开展融资租凭业务,需获得银行监管部门或商务部门等有关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资质后报总署批准实施。
14内销选择性征税:是指对区内企业生产、加工并销往境内(区外)的货物,企业可根据其对应进口料件或实际报验状态,选择缴纳进口关税。
企业可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内销货物按进口料件和按实际报验状态缴纳进口关税,扩大企业自主选择权,达到合理减少税负,降低成本的目的,有利于企业扩大内销,提升区内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生产企业入驻。
在无锡海关、国检、税务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无锡综保区成功试点“委内加工”业务,帮助区内重点企业捷普电子公司争取到年销售额2 亿元的风能发电机组件项目订单,开辟了国内的新市场,也为无锡综保区内企业拓展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提供便利和参考,开拓了综保区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2015 年,无锡综保区推动保税分拨中心设立。多元化保税物流监管新格局更适应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海力士、村田电子、索尼数字等一批集团采购、销售分拨中心纷纷设立,2015 年,综保区实现保税进出库金额200 亿美元,同比增长10% 左右,连续6 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构建贸易多元化新格局,培育市场竞争新优势。
此外,无锡综保区还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跨境电子商务是综保区转型升级的未来方向,综保区依托电子口岸平台,结合实际,拓宽思路,利用快件、空运订舱等现有模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直购进口业务模式的试点申报,先行先试,进一步推进跨境产业园的建设,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4 无锡综保区在引进上海自贸区政策方面的发展建议
积极研究上海自贸区建设的内涵,做好与上海自贸区的对接工作,发展本地经济,是无锡乃至长三角地区都必须重视的课题。学习和复制上海自贸区的各项监管创新政策,是顺应全球贸易发展新趋势的必然做法。在学习和复制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研究对外贸易的新模式,研究海关监管制度的其他创新之举,形成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的新气象。
对于无锡综保区在引进上海自贸区政策方面有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效率、高标准、高适应性的行政管理体系,推进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透明度。
二是完善法制保障。在无锡综保区进行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及时解决综保区内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制度保障问题,通过地方立法,推广上海自贸区先进经验,建立与无锡综保区监管要求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三是推进创新驱动,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推动贸易转型升级。以无锡综保区为中心,形成物流城( DLC) ,连接港口和机场,实现海空联运的无缝对接。将多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最大幅度地提高航空货运转口的便利。积极推进通关一体化,使综保区的物流服务能够满足多样性经营变化的需求,加快空运货物在港口与机场的周转速度,缩短运转周期。
四是改善外商经营环境。无锡综保区要向上海自贸区学习,建立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提供市场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如开设24 小时物流服务和实现高级别的硬件基础建设等,加快货物流通速度,增强企业开展投资和经营活动的信心。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shftz.gov.cn/Homepage.aspx[EB/OL].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
[2]http://js.zhaoshang.net/yuanqu/index.php mod=detail&pid=4203.[EB/OL].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官网.
[3]王海梅.上海自贸区对江苏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江南论坛,2014,(1):12-13.
[4]无锡市人民政府新区管理委员会.2014年新区外贸创新政策汇编[J].
3.中国关务运作的现状与发展 篇三
关键词:报关行业;关务管理;通关业务;报关员;关务操作;关务咨询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8-0010-04
1 我国报关管理发展的沿革和现状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带来了报关行业的蓬勃发展,报关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风雨兼程和市场经济的洗礼,终于从报关业务实施的配角演变成了主角。1992年,海关总署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和报关员的管理规定》,这是推进报关服务市场发展的重要文件。报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报关行业在促进经贸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的确立,报关员列入职业大典和国家职业标准的建立,为报关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报关运作模式与管理也跟随着海关管理不断发展的轨迹,由最初的手工填报单证向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性的管理模式。
1.1 报关管理模式的发展沿革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报关行业的运作模式从最初的自理报关向代理报关的演变过程。改革开放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进了报关行业发展的进程和运作模式的日新月异。目前,全国在海关备案的企业有60万余家,而报关企业仅有6000余家,仅占企业总量的1.02%,但是报关企业却完成了全国进出口报关单总量88.4%以上的报关业务。
1.2 通关作业改革推动了报关运作模式的变革
随着海关通关作业管理模式的发展,报关企业运作模式也随之不断提升。20世纪90年代初,海关H883系统在全国各口岸的运行,开启了报关自动化的序幕。1998年,海关全面推行通关制度改革,整合资源、调整运作模式、集中审单、快速验放,加快了海关信息化管理的进程。2001年,海关提出了通关与通关管理的理念,守法便利、便捷通关、大通关、无纸化通关等通关便利措施相继出台,在信息系统上,构建完成了中国电子口岸操作平台,为电子化通关提供了充分条件。当前,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海关的管理也从单纯的单货管理、过程管理,向后续管理的方向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发展中贸易便利化的需求,企业分类、风险管理、电子台账、后期稽查等都成为海关管理的新型模式。同时也为报关企业的整体通关运作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了解海关政策的变化,规避在贸易、通关、物流当中的风险,建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和进出口企业要求的报关运作机制,成为报关企业走向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客观要求和市场发展为报关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1 市场为报关企业提出新的要求
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经贸的飞速发展、市场的转变,为报关企业提供了新的历史舞台,也为报关企业的发展给予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政策法规的不断调整和地区性差异,往往会导致企业对政策了解滞后。报关企业能否为企业提供专业性、针对性的政策解读来配合企业的战略发展需要?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更为激烈,企业的成本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参与国际市场意识在不断增强,报关公司是否具备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意识、理念和软硬件的要求?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生产、经营和运销方式剧烈变化,贸易便利化的呼声日益激烈。企业不断有新的业务模式出现,亟待确定合法、快捷、经济的报关运作流程。报关企业能否了解企业完整供应链需求,能否运用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和相关部门沟通,为企业提出全面解决方案?
海关分类管理、风险管理、后期稽查管理模式推出,增强了提高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管理意识,要求有效降低操作差错,防范贸易风险。报关企业,能否在准确了解企业供应链完整需求的情况下,运用实务和理论经验,和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这些课题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个的机遇。面对这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目前的报关企业能否有这样的实力和能力去把握和应对?
2.2 报关企业的的现状
全国6000余家的报关企业中,专业从事报关业务并具备一定规模的报关企业可以说微乎其微,绝大部分的报关企业都是依靠货运代理业务来弥补报关业务产生的成本。报关市场报关费竞相压价、普遍过低已经成为行内人尽皆知的内幕。报关企业如果不凭借货运代理业务,只是靠市场运营,所有的专业报关行都会难以为继。
2.2.1 其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报关业务只是进出口物流链中的第二或者第三个环节,而非物流链的起源。
二是从业务委托关系上来讲分三个方面,客户、货运代理和报关公司。现在存在的直接市场关系虽然只是报关企业,都是代理报关行为,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直接委托和间接委托的情况。一部分是客户直接委托货运代理,另一部分是客户直接委托报关公司报关,运输委托货运代理。货运代理有一部分是向海关直接申报,另外一部分是委托给报关公司。
三是从法律法规体系来讲,适用报关企业的相关法律有《海关法》、报关申报管理规定、报关单位管理规定、报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报关员执业管理办法和报关员记分考核管理办法等。这些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办法,明确了报关员的责任和义务,对报关行为的界定还停留在通关作业阶段,量化管理办法有待完善。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政策法规调控的作用日显,但缺乏对法规的宣讲和解读,造成企业在理解和使用上的困惑,政策执行的地区性差异和人为理解差异也导致报关单位在规范操作上的
困惑。
2.2.2 从业主体分析。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称为客户):自理报关仅占企业总数的1.44%。关务管理和风险控管集中在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关务还停留在收集单证、委托代理报关的阶段,对海关政策变化和执行要求了解欠缺,存在经营风险。
报关企业中的货运代理公司:报关是货运代理公司的一个操作环节,多数货代公司将报关费用作为成本列支。超过半数的货运代理公司将承接的报关业务转给报关公司申报,大型货运代理公司有专门的报关公司或报关部门,进行报关管理。部分物流公司的物流策划对企业的物流运作需求能够提供方案,但对贸管政策和实务操作了解欠缺。
报关企业中的报关公司:报关收入是报关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接受间接委托时,海关没有明确的责任界定,报关公司容易在不确定信息的情况下承担违规违法风险;绝大多数报关公司有自己的报关管理体系,但总体素质不高,其根本原因是风险防范意识不高,人员素质偏低。目前能够进行关务管理的公司不到1%。
我们认为,在未来关务管理的发展上,报关公司在定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报关公司专注于报关实务运作,操作经验丰富,熟悉海关规范申报要求,专注于加工贸易相关业务的操作和办理,能够为企业提供一系列经济化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风险和信用风险。商品经验和归类经验丰富。能够提供专业化服务,降低差错率,规避贸易风险。能够及时反馈政策调整信息,并根据实际操作经验,针对性地给予更为专业的解读和建议。专业化运作能够有效降低运作成本和风险成本,同时也能有效汇总多口岸多模式的运作经验,为企业提供较全面的信息资讯。
报关公司在向关务管理转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才问题,一个是行业的困境。
从人才上来讲,首先,操作压力大、收入偏低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其次,培养优秀的报关人员需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使得人才培养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最后,报关人员准入门槛较低,从2008年以前,所有能考报关员证的都是要求高中以上文凭,2008年开始改成大专。前期大量的报关人员准入门槛较低导致了整体的素质偏低,难以满足当前企业全方位专业化关务管理的需求。
从行业上来讲,准入门槛放开后,市场竞争加剧。此外,缺乏有效的管理评估、准入和退出机制,推动报关企业自律发展。现在报关企业都是靠市场经济自然的淘汰,作为政府部门,如何去衡量报关企业的质量,如何去衡量报关企业的守法水平和职业水准,目前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标准。由于历史发展原因导致了对报关企业诚信和能力的质疑,从根本上也制约了报关企业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3 关务与关务管理
说到关务与关务管理,一定要了解的就是关务。什么是关务?首先会想到的几个词就是报关、通关和关务。
报关是指申报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相关海关事务包括向海关申报、交验单据证件并接受海关的监管和检查等。
通关即结关、清关,是指进、出口货物和转运货物进入一国海关关境或国境必须向海关申报,办理海关规定的各项手续,履行各项法规规定的义务;货主或申报人在履行各项义务,包括办理海关申报、查验、征税、放行等手续后,货物才能放行。载运进出口货物的各种运输工具,也需向海关申报,办理海关手续后,得以放行。货物在结关期间不论是进口、出口或转运都必须处在海关监管之下,不准流通。
2001年,通关和通关管理的概念成为海关业务改革的一项标志。
通过对报关和通关的理解,也衍生出了关务的概念。
关务这个概念最早理解为海关事务,即“是指海关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对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事项的内容、程序以及其他依法应当公开或者可以公开的海关信息”。这是在海关总署令第16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务公开管理办法》中提到的。
现在普遍接受的概念:关务是通关事务,是对通关作业、单证申报以及其他影响通关事项和通关影响事项进行管理的业务,也是一个涉及通关、物流、外汇、成本、税收以及内部作业单证、作业程序、核算方式等一系列专业问题和政策法规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系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内部控制系统,更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成本竞争能力,甚至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务的发展是“报关-通关-关务管理”的发展过程;是由单一的单证操作管理向进出境货物的海关流程管理演变,再到包含通关、外汇、税收、物流、生产、内控等多个环节协调的综合性关务管理的发展过程。
关务管理是指对涉及进出口通关、物流、外汇管理、税收征缴以及企业内部制造流程、原材料采购与产成品管理流程、财务流程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管理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关务管理的目标就是提高企业关务管理水平,防范关务风险、缩短企业关务链周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供有效的整合和沟通的渠道,提升政策和执行的透明度;制定明细的管理标准,降低人为差错、控制成本;不断从企业实践中总结相关经验和数据,为政府不断改进关务管理积累素材。
从上述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关务管理已经成为进出口企业锻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面对这样的市场,面对这样的机遇,对于报关公司的应对策略,我认为应从战略上迎接挑战,从战术上认真化解,深刻理解通关业务,学习交流,同时在内部加强管理。
3.1 关务管理的基础
做好关务管理,根据多年经验的总结,我认为关务管理的基础一定是专业化管理。专业化管理的五个要素:
3.1.1 信息化:建立完善的报关业务管理系统,支持内部质量管理稽核。
3.1.2 服务质量标准:建立统一的企业内部质量管理标准,好的质量是报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3.1.3 风险预见和防范:作为报关公司、报关企业和报关单位来讲,我们经营的底线是法律底线。风险的预见性来自于你的经验是否丰富,预见到风险,也就有好的措施去进行防范,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1.4 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明确企业价值理念,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确保人员稳定性和人才的可复制能力。
3.1.5 高效执行力:要求严格按照公司既定的业务流程运作,保证业务运作的合规性、连续性。标准化的业务操作能够推动高效的执行力运作。
3.2 关务管理的发展方向——专业化关务管理
关务的发展已经从简单的操作管理向复杂的系统化管理进行转变。这个转变是由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供应管理、通商渠道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一体化进程的扩大而产生的社会需求。该需求不仅仅是企业,同时也是各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需求。海关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没有给关务管理予以明确的定义和法律地位。关务管理在中国的现状是初步的萌芽状态,是需要关注和大力扶持的方向。
3.2.1 关务管理专业化发展,有了一定的环境条件。
身份确立:2006年9月21号,报关员职业地位确立,报关员正式成为一个职业,列入国家保障部门的职业大典,成为一个有“身份”的人。
职业标准建立:报关员职业地位确立以后,由中国报关协会牵头,建立了报关员职业标准。
职称等级逐步推出:根据报关员职业标准,报关员将设“助理报关师”、“报关师”、“高级报关师”三个职称等级,并将在2010年逐步的推出和实施。海关也推出了社会化商品预归类服务的举措:商品预归类本来是海关非常专业的一项业务服务,此项措施的推出对于报关公司来讲,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和契机。
报关单位分类管理办法的推行和不断的完善:给我们的专业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同时也是因为这样一个通关环境的建设,客户控制风险、规范管理的需求更加强烈,这些都促使了我们要不断地去提出专业化关务管理的这样一个发展方向。
专业化关务管理发展方向从目前的操作来讲,我认为应分为两个方向:第一个应该是关务专业化操作方向,也就是报关操作;第二个应该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关务管理专业化方向,即我们现在称的关务咨询。这两个方面一定是并存的。关务咨询对关务操作起到一定的标准化监督指导的作用,关务操作对关务咨询也起到了验证和提升的作用。二者各有侧重,各有发展。
3.2.2 关务操作专业化。要精通海关现场、业务现场的操作流程,具有丰富的实务操作能力,在操作中有很好的风险防范意识,能够给客户提供专业的通关意见,能够归纳总结操作要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够培养有相同操作能力的人员。
3.2.3 关务咨询专业化。应该精通贸管政策,同时了解海关现场的业务流程。要了解报关单位的运作模式,这个报关单位已经涵盖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报关企业。能够对报关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此诊断涵盖了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关务的衔接。能够帮助报关单位优化流程、规避风险,能够将理论和实际有效地结合。对报关单位业务发展中的需求提供合理、合法、有效的操作建议,能够归纳、总结政策和操作的矛盾点,提供改善意见。
3.2.4 专业化关务管理的政策引导。作为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引导,关务专业化管理方向发展的推动一定是要依靠海关和报关协会的大力支持。
在关务操作专业化方向,海关和行业协会制定明确的报关操作标准化作业指导和质量管理考核标准;能够建立长期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维护报关运作市场的有序良性发展。
关务咨询专业化是更高要求的一个发展方向:一是海关和行业协会能够通过政策和有效准入退出机制的建立,推动报关企业向关务操作和关务管理两个方向分化和优化,也促使关务管理公司对关务操作公司进行指导,帮助海关掌控风险,促使整个报关市场的行业自律;二是海关和行业协会能够明确提高关务管理企业的准入门槛,在预归类服务等专业性和政策性要求高的项目上,能够建立明确的标准化管理监督机制,推动报关公司向关务管理方向的转变,扶持提升报关公司的专业化地位,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发展;三是能够推动职称考试的进程,将职称等级和人数与企业分类、分级别管理挂钩,推动关务管理专业化发展;四是行业协会能够逐步建立行业专家队伍,参与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升行业专业化地位,树立行业专业化形象,以诚信管理为基础,确立报关行业的海关助手的地位,通过有效的监督管理,推进行业专业化发展。
4 专业成就价值
关务管理要走专业化的道路,才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才能够在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需要倡导的是一个价值观,就是专业成就价值:成就客户的价值、成就服务的价值,最终成就自我的价值。
专业化关务管理发展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路,我们报关从业人员需要一起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推动发展的进程。
作者简介:赵明霞(1972—),女,江苏南通人,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对外贸易、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