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方向(7篇)
1.鲁迅方向 篇一
最近作文连连失利,便想约中国文学大师鲁迅先生讨教几招。
我们相约百草园。我原本想我比鲁迅先生早到,可我到时,鲁迅先生早已等候多时了。他正在泥墙根一带找油蛉、捉蟋蟀,时而翻开断砖来看有没有蜈蚣或者斑蝥,时而拔起何首乌根,每当他摘到覆盆子时,总是笑得跟个孩子一样。想不到鲁迅人到中年,居然还这么调皮!
我紧走两步,上前打个招呼:“先生早上好!”鲁迅回过头来,微笑着说:“很好很好,小朋友早。”我十分歉意地说:“本来晚辈请先生指点迷津,却让先生早到,真是失敬失敬!”鲁迅仍旧微笑着说:“我也是刚到,天气有些寒冷,进屋喝杯热茶吧!”
几口热茶下肚,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开门见山,说起正题:“晚生不才,作文老写不好,深闻先生大名,恳请前辈赐教几招。”鲁迅先生说:“依照我的经验,写人要抓住特征,写事要写好细节,写景宜多用比喻、排比、拟人的手法。要观察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作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要以所写对象为圆心,引发许多‘辐条’一样的材料,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略加金爪、翎毛以创新,如此就是一篇极好的文章了。作为中学生嘛,把字写好也是非常重要的。”咦,这些话,好像语文老师也讲过的呀!
正在回味之余,鲁迅先生已不知去向。我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勤奋努力,将来成为像鲁迅先生那样的文学大师。
2.鲁迅方向 篇二
关键词:杂文,讽刺艺术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其中充满了自贬、俗化、讽刺、仿词等万紫千红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深刻的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位‚民族魂‛人物为民族解放而上下求索的精神。
南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书记》中说‚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达,若针之通结矣。‛今天我们给它的解释是用艺术的手法对某些错误,弱点进行揭露、批评、攻击,以使大家对这些错误、弱点有更鲜明,深刻,清楚的理解认识。所以说讽刺它是一种手法,而不是文学。它可以是口头讽刺也可是动作讽刺,还可以笔墨讽刺。鲁迅擅长的就是笔墨讽刺,其实讽刺是为了增加语言效果渲染气氛的。鲁迅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隐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又说:‚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那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鲁迅的杂文以写实为基础,往往抓住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或集合并提炼某一集团论调的特点,或勾勒动物形象,或采集社会事件加以概括,进行讽刺。
一、修辞技巧(一)夸张
夸张是将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事,用于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点格外突出,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如《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单从标题看,这已经是一种逻辑上的夸张,如何会由这样的前提得出那样奇怪的结论呢?鲁迅自有解释,他说中国女人的脚‚不小则已,小则必求三寸,宁可走不成路,摇摇摆摆。‛可见,中国人并非中庸,‚其实颇不免于过激的‛。这样的推论不能说它没有道理,但从假设到结论的逻辑推理过程却确有夸张的成分,尤其后面得出的‚孔夫子有胃病‛的推论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文中还写道:看他的语气是赞成缠足的,事情愈古愈好,所以他一定要考出一味溯古求源的有考据癖的人疯狂运用考据来为复古的程度。如果连‚孟子的母亲是小脚女人‛这样的‚古迹‛也能考出来,那中国的历史不知要被这帮人糟蹋到什么地步了。鲁迅用夸张的手法讽刺了‚考据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不惜翻出一些不切实际甚至莫须有的证据的行径。
夸张也绝不能离开真实,随意杜撰和夸大其辞。又如《偶》针对国民党以‚施行教育‛为名,整顿茶馆、筹办刊物,而读者灌输所谓‚正当舆论‛而写。国民党的所谓‚正当舆论‛不得人心,失去群众。鲁迅由这件事联想到前清光绪初年,他的家乡绍兴有一个戏班,名叫‚群玉班‛然而名不符实,戏做得非常坏,乡民把这种情况编了一首歌来讽刺:台上群玉班/台下都是散/连忙关届门/两边墙壁都扒塌/连忙扯提牢/只剩下一把馄饨担。骆玉班的戏竟能让观众把两边的墙壁扒塌,最后只剩下一担
馄饨,显然是夸张,这就是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了人们对群玉班的憎恶,堂堂的群玉班竟连一个观众也留不住,以此来讽刺国民党粉饰自己,伪造舆论,却不过是枉费心机。
(二)反语
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如《论‚费厄泼辣‛应该缓行》里,‚《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这里的‚国光‛实际上指‚国耻‛。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外,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显然都是反语。‚《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杀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里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都是反语。杀人者自呜得意,以创建‚伟绩‛、‚武功‛的胜利者而自居,不知道自己脸上都溅有中国人民的血污,真是再颜无耻,可悲,可笑之极!再对三个女子由衷赞扬,崇高评价的同时,对中外反动派则是辛辣的嘲笑,有力的讽刺,表达出对凶残而又卑怯的反动本质的极大轻蔑。表达了‚先子那样悲痛,那样愤激……非有彻底变革,中华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恨透了残酷反动的军阀统治‛的感情思想。‚那些卖国贼‘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很多,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深为日本侵略所欢迎,然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到地上最不平净的地方去‛。毛泽东先生们的理论在‚地下‛却是中国人民极力拥护的,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求得独立解放的指航明灯;而‚天上‛的理论却是卖国贼的理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通过‚天上‛,‚地下‛,‚高超‛对那些卖国贼喊捉贼进行讽刺,彻底揭穿了其‚理论‛的本质活画出了一群‚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奴仆‛的丑恶面目。
(三)比喻
运用比喻进行讽刺,往往比抽象的说理更生动、更鲜明、更深刻。鲁迅善于把握住对象的内在精神,扼其要而传其神。如《看书琐记(三)》中将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比喻成厨师与食客关系: ‚厨师做出一味食品来,食客就说话或是好或是歹,厨师如果觉得不公平,可以看看他是否神经病,是否厚舌苔,是否挟夙嫌,是否想赖帐"。批评家们摆出专家的架势,对作家的作品指手画脚、评头品足,说不定他们自身的监赏水平和道德水平就有问题,也许‚挟夙嫌‛,也许‚神经病‛,鲁迅借此取笑了某些批评家吹毛求疵不懂装懂。
类似这样精彩的比喻在他的杂文里俯拾即是,如他把投机文人比喻成‚革命小贩,翻筋斗的小资产阶级作家‛。把谄媚的汉奸比喻成‚媚态的猫‛,‚比主人更厉害的狗‛,‚二丑‛;把利用愚民政策害人民于无形的专制统治者说成‚细腰蜂‛,‚蚊子‛,‚青蝇‛。这些比喻准确深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事物的本质,具有典型的意义,并一度成为当时社会上某类人某种现象的代名词。
《拿来主义》一文深刻地论述了对待外国文化和外国事物应该采取的态度,既是评论精当的文艺论文,又是文辞精彩的议论散文。文章所论述的对待外国文化和外国事物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作者能在于余字的杂文中进行清楚、准确、深刻的论述,主要就得益于比喻的精彩运用。比如,巧妙的将外来事物以及本国的文化遗产比喻成一座旧宅子,然后通过人们对它的不同态度,形象的说
明了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深刻道理,又比如,以‚鱼翅‛和‚鸦片‛为例,说明了对待外来事物的正确方法;‚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档的吃掉,只不过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会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的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一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这些方法既加强了文章对道理的表述,也显示了作者的联想能力和分析能力。
他的杂文随有政治特点,但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
(四)仿词
仿词指比照现成的词语,更换其中个别的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的修辞格式。在鲁迅的杂文中,这类辞格的使用也比较广泛,例如:《望勿‚纠正‛》中鲁迅说热衷于标点和校正小说的‚汪原放君已经成了古人了‛,后来听胡适说汪还健在,只好改成‚汪原放君未经成了古人了‛。由‚已经‛到‚未经‛的仿造,颇见鲁迅调侃的功力,让人不禁想起马克吐温著名的黑色幽默来。又如: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臵之不议不论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今天看见北京教育部禁止白话的消息,我逆料《语丝》必将有几句感慨,但我实在是无动于衷。我觉得连思想文字。也到处都将窒息几句白话黑话已经没有什么大关系了。‚婆理‛由‚公理‛仿造而来,鲁迅不明说绅士们如何自以为是,损人不利已而是以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将他们卑鄙可笑的丑态揭露出来。‚黑话‛是由‚白话‛仿造而来,鲁迅笼统地说白话黑活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巧妙地表达了鲁迅对文言的反感以及对那些反对白话的复古倒退人的批判和讽刺。此外黑话即是指文言文。黑话词又让人联想到‚流氓盗贼帮会等所使用的秘密的语言‛。文言文原来是和‚黑话‛一样,恐怕那样死钻文章纸堆的人了解这一点后会要瞠目结舌了。
鲁迅杂文中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遗老‛就有‚遗少‛由‚老头子‛就是‚小头子‛,有‚喜形于色‛还有‚义形于色‛,有‚憨态可掬‛,还有‚平正之状可掬‛,这些仿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达到了讽刺的效果。
二、词汇的选择
鲁迅曾谈到他的小说语言时说:‚采说书而去致其油滑,听闲谈而去其散漫,博取民众的口语而存其比较的大家能懂的字句‛。事实上,不仅小说如此他的杂文也常常采用这样的‚博取‛来达到讽刺的效果。如《暴君的臣民》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死的话‚哎呀‛活的高兴着。‚哎呀‛是人们常用的一个口头语,表示惊愕、叹息、忏悔、伤心等情绪也可表示惊喜、庆幸放心安然等等。此处的‚哎呀‛可指死者死到临头的惊愕,继而叹息,虽包含了大尽的懊丧和怨恨,却已经不明白地死去,呜呼哀哉!活的呢,也许也会对死者来一句‚哎呀‛,但他却是幸灾乐祸的‚高兴着‛。因为事不关已,所以暗暗庆幸。一句‚哎呀‛的口头语的运用,狠狠批判了麻木不仁的民众,他们只愿暴政暴在他人头上,却从未想过要联合起来 推翻它,结果不知何时暴政就暴到自己头上来了。
惯用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经验积累中形成的固定的词或短语,其形成比口头语更凝练也更丰富,极富表现力。如在从《新的‚女将‛》他写道:中国本来喜欢玩把戏,乡下的戏台上往往挂着一
副对……做起戏来……其中的女战士,看客称之为‚女将‛。
‚玩把戏‛和‚女将‛都是惯用语。‚玩把戏‛原指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个词用在俗语里一般含有故弄玄虚,耍伎俩坑蒙拐骗的意思。如‚这个小瘪三最喜欢玩把戏了‛。而‚女将‛通常用来形容很有能耐的女子,有时则含有贬义,暗指女人不像女人。古时‚玩把戏‛时有了所谓的‚女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女将‛,他们是上海滩的某些太太小姐们。这些太太小姐们穿着戎装护士服,将他们的图片刊登在上海的一些画刊上,一副保家卫国的打扮。她们虽然看起来像要精忠报国,其实只是装装门面,‚做戏‛罢了。正如旧戏里的‚女将‛一样,‚玩把戏‛而已。鲁迅借此讽刺了上海滩太太小姐们的矫情和做作。
在广泛运用俗语的基础上,鲁迅还善于运用古语词。鲁迅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极为广泛的涉猎和透彻的认识,古代的经史子集逸闻趣事及至诗词典赋、民谣俚语、在他是招之即来,挥洒自如。他在以白话为主的杂文里常常适时插上几句文绉绉的‚子曰诗云‛,往往增强文章的讽刺力量。如《我们现在这样做父亲》里要‚返老还童‛,要‚老复丁‛么?子女便是‚复丁‛,都已独立而且好了。这才是完成了长者的任务。得了人生的慰安。倘若是思想本领,样样照旧,专以‚勃溪‛为业,行辈自豪,那便是自然免不了空虚无聊的苦痛。
‚勃溪‛语出《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原始婆婆和媳妇吵架。用‚专以‘勃溪’为业‛描述爱打鸡骂狗的不称职的父母,既显得新奇又很幽默。鲁迅在文中声讨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指出族权父权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他认为父母对子女,‚应该是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而不是‚专以‘勃溪 ’为业‛,限制他们的自由,束缚他们的发展。
此外,鲁迅还善于拿来外国文学的养料,‚别求新声于异邦‛,取材异域。如谈所谓‚大内档案‛写道:所以他被弄成夹广告的sandwich,是常有的事,因为他老实到像火腿一般。蒋先生是例外,我看并非遗老,只因为sandwich一点,所以受了罗振玉辈的骗了。
‚Sandwich‛和火腿是西方流行的食物。Sandwich是用两块面包一夹,中间添一些蔬菜黄油之类的佐料,看上去又鲜艳丰富。火腿则是一根一根面粉加肉的‚直肠子‛,没有什么花样。鲁迅说王国维‚老实到像火腿一般,‛即指他的秉性像火腿一样耿直而纯粹,王国维对‚国家‛的崇敬和爱护正好抬高了‚大内档案‛的身价,罗振后来把它们卖给日本人时自然可以多赚一笔。这样一来,王国维不就成了夹广告的Sandwich了么?蒋彝潜先生是个例外,对古典文化教育的维护还没有到那种偏执的程度,只因为Sandwich一点,所以受了罗振玉辈的骗。罗振玉要把‚大内档案‛卖给日本,当然说它们是宝贝了。
三、语法的活用
鲁迅不仅能将平淡简单的词和语素用讽刺效果来对于有些词语则并不变更词的构成语素,而是将它的语法功能变换移位,或是将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调度一下,产生讽刺的效果。如当时外国文学被广泛地引入中国,可是有些译者不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中文表达的习惯,只是单纯地根据字面进行翻译,甚至闹出将‚银河(milky road)译成‚牛奶路‛的笑话,鲁迅因此写道:中马同是哺乳动物,为了要‚顺‛固然混用一回也无关紧要,但究竟马是厅蹄类,牛是偶蹄类,有些不同,还是分别不好,不多‚出到最后的一册‛的时候,偏来‚牛‛一下子的。
文中将名词活用为动词,即影射了这件事,讥笑赵景深译出‚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来。在句
式上,鲁迅善于借鉴西方。他常使用‚欧化语体‛,采用语意和语调的转折,使行文起伏跌宕,盘枝错节,逻辑层次清晰,论辩的讽刺性大大的加强。有时鲁迅喜欢带上‚狗尾巴‛,在将道理和自己的态度阐述之后。如:和尚本应该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其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吧,那简直是一定的。
说法海‚怀着嫉妒‛,先是用‚大约‛,在后面加上‚那简直是一定的‛,加重了对法海的多管闲事的诅咒,又让人读来峰回路转,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鲁迅杂文是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记录了从新文化运动到1936年以来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是一部生动形象的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史、心灵变化史、一部认识当时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是鲁迅思想的直接表现,包含着他丰富的人生感悟和社会经验,他在杂文中对国民性的批判常常比他的小说更直接、更尖锐、更透彻。因此,鲁迅杂文是了解鲁迅思想、鲁迅小说等其他作品最好的参考资料。总而言之,鲁迅的杂在对敌人或有害事物揭露、批评、抨击时常常采用让人感到痛快淋漓的讽刺手法,从而使他的杂文更具有了强烈的战斗力和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1—7卷).北京.第5版.北京文学出版社,1973年 [2] 黄伯荣等.现代汉语.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3] 张学军等.鲁迅的讽刺艺术.第2版.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 [4] 蒋绥之.鲁迅杂文辞典.第4版.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 [5] 钱理群.走近当代的鲁迅.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纵观鲁迅的杂文,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感应的神精,是攻守的手足‛,‚对于新的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语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的杂文已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其讽刺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鲁迅的杂文取材广阔,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语言精炼,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和完美统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中讽刺是其杂文艺术的重要特征,经常与夸张、反语、幽默等结合起来,巧妙运用,使之表达深刻的道理和高度的思想内容。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一是夸张。‚甚至于夸张,却确是‘讽刺的本领‛它把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又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人或事,‚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艺术地写出某一群人的真实来,有意识地夸张被讽刺对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点格外突出,以达到讽刺的目的。夸张绝不能离开真实,随意杜撰和夸大其辞。例如《偶成》针对国民党以‚施行教育‛为名,整顿茶馆,筹办刊物,向读者灌输所谓‚正当舆论‛而写。国民党的所谓‚正当舆论‛不得人心,失去群众。鲁迅由这件事联想到前清光绪初年,他的家乡绍兴有一个戏班,名叫‚群玉班‛,然而名不符实,戏做得非常坏,乡民把这种情况编了一首歌来讽刺:台上群玉班/台下都走散/连忙关届门/两边墙壁都扒塌/连忙扯得牢/只乘下一把馄饨担。群玉班的戏竟能让观众把两边的墙壁扒塌,最后只乘下一担馄饨,显然是夸张,这就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了人们对群玉班的憎恶,堂堂的群玉班竟连一个观众也留不住,以此来讽刺国民党粉饰自己,伪造舆论,却不过是枉费心机。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二是用反语。从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赞美,而实际上是否定和讽刺,这种手
法往往用来表达憎恨和愤怒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效果。他说:‚我因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如《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几匹是咱们中国的叭儿狗,这也是一种国光。‛这里的‚国光‛实际上指‚国耻‛。‚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这里用桃花之艳,乳酪之美来形容国粹,显然都是反语。《纪念刘和珍君》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里的‚文明人‛、‚伟大‛、‚伟绩‛、‚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都是反语。杀人者自鸣得意,以创建了‚伟绩‛、‚武功‛的胜利者而自居,不知道自己脸上都溅有中国人民的血污,真是厚颜无耻,可悲、可笑之极!再对三个女子由衷赞扬、崇高评价的同时,‚对中外反动派,则是辛辣的嘲笑,有力的讽刺,表达出对他凶残而又卑怯的反动本质的极大轻蔑。‛表达了‚先生那样悲痛,那样愤激……非有彻底巨大变革,中华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恨透了残酷反动的军阀统治‛的感情思想。‚你们的‘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很多,简直一个再天上,一个再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深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然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掸到地上最不平净的地方去。‛毛泽东先生们的理论在‚地下‛却是中国人民极力拥护的,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求得独立、解放的只航明灯;而托派分子‚天上‛的理论却是卖国贼的理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通过‚天上‛、‚地下‛、‚高超‛对托派进行讽刺,彻底揭穿了其‚理论‛的本质,活画出了一群‚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的忠顺的奴仆‛的丑恶面目。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三是比喻。他的杂文虽有政治的特点,单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样全面系统地进行论证,而是经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态度,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比抽象的说理更鲜明、更生动、更深刻。在鲁迅的杂文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媚态的猫‛、‚比主人更厉害的狗‛、‚虽然是狗,有很象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惟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的叭儿狗,‚耸身一摇,将水点撒得人们一身一脸‛的落水狗,‚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饿得精疲‛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吸人血要先哼哼地一发通议论的蚊子‛、‚嗡嗡地闹大半天,停下来也不过舐一点油汗,又总喜欢一律扯上一点蝇头‛的苍蝇,‚脖子挂着一个小铃铎,作为知识阶级的徽章‛的山羊等。用这些动物来比喻那些‚坏种‛、‚屠杀者‛、洋奴买办、正人郡子、帮闲文人、自由人、文坛魂魅、政治流氓、文化特务、社会渣子、小资产阶级等,比喻生动、恰当、形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讽刺意味,加强了理论的说明能力。在《一点比喻》指出一伙买办资产阶层的人所谓的‚指导‛‚青年‛,不过是象走在羊群里的山羊一样,脖子上挂着一个代表知识阶级微章的小铃铎,力图将青年引向死路。还辛辣地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上统社会的‚风习‛,好象豪猪一样,彼此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对人民则总是进攻的。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四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用对方的话来攻击对方,找出对方相矛盾的说法和行为来讽刺对方。如:《逃的辩护》中说道学生请愿时,‚到得首都,顿首请愿,却不料‘为反动派所利用’,许多头部恰巧‘碰’在刺刀和枪柄上,有的竟‘自行失足落水’而死了‛。鲁迅把反动派的造谣污篾之词拿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发挥了极为强烈的效果。再如,《学生和玉佛》摘引了《申报》的两则电讯:一则是北平玉佛南运,一则是不准北平学生逃难,为什麽呢?就是因为‚所
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钱‛,这就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既要趁国难之机打发横财,还要保持骗人的面子。由于敌人的虚伪的尊严被撕破,假装的正经被揭穿,所以发挥了巨大得力量。还如‚英国有许多先前的文章不流传,我想这是总会有的,但竟没有想到她们的消灭乃因为不写永久不变的人性。现在既然知道了这一层,却更不了解她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以看见,却居然都断定他们所写的都不是永久不变的人性了‛上海的教授们武断地认为历史上一些文学消灭了,是因为没有写‚永久不变的人性‛。鲁迅抓住了他们的信口开河,追问:‚它们既已消灭,现在的教授何以看见‛——‚这真是所谓‘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一针见血,揭穿了其理论的荒唐可笑。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之五是讽刺往往和幽默连在一起。不过幽默指的是一种轻松的讽刺,也就是用诙谐有趣、含蓄有力的语言进行批评。如:《登错的文章》指出印给少年们看的刊物上往往有描写岳飞呀,文天祥呀的故事,‚不过这两位,却可以励现任的文官武将,愧前任的降将逃官,我疑心那些故事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写的文字,不知怎麽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了,要不然,作者是决不至于如此低能的。‛这段话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派言行不一的丑态,对他们出卖祖国、屈膝投降的罪行进行了猛烈的鞭笞,而写得却非常幽默。
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还表现在其语言上面。他的杂文篇幅往往比较短小,但分析问题透彻,容量很大。特别是在语言上尖锐泼辣、准确优美、含蓄有力,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色。‚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失了土地捐过钱,喊声骂声也寂然。文的牙齿痛,武的上温泉,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比喻生动,语言辛辣精炼,深刻有力。
纵观鲁迅的杂文,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感应的神精,是攻守的手足‛,‚对于新的事物,则竭力加以排击‛,‚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语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的杂文已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峰,其讽刺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教学目标:1.学会从文章中寻找专题小论文写作的角度。2.学习运用材料分析论述观点的方法。3.指导学生在阅读写作中体会作者博大情怀。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运用材料分析论述观点的方法。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之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怀鲁迅》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
鲁迅作为中华民族‚民族魂‛的代表人物,我们需要阅读他的诗文,走近他,感受一代伟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的为民族解放而上下求索的精神。
1.阅读教材提供的精读课文,感受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性等等问题的冷静思考,感知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深沉大爱,领悟先生从事文学创作所报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结合以前学生学过的鲁迅其他作品,体会鲁迅杂文像匕首像投枪的犀利风格,以及鲁迅的讽刺艺术。
3.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鲁迅先生对历史、对传统、对社会、对人生的观察和思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现实问题。
即使青春是一枝娇艳的花,但我明白,一枝独放永远不是春天,自贬,俗化,鲁迅,杂文,讽刺,修辞,诗学,分析,春天该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青春是一株大地伟岸的树,但我明白,一株独秀永远不是挺拔,成行成排的林木,才是遮风挡沙的绿色长城。即使青春是一叶大海孤高的帆,但我明白,自贬,俗化,鲁迅,杂文,讽刺,修辞,诗学,分析,一叶孤帆很难远航,千帆竞发才是大海的壮观。
3.鲁迅方向 篇三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名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迅先生的讽刺名言 鲁迅先生的讽刺名言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2、我以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起来。
3、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
4、我们的古人又造出了一种难到可怕的一块一块的文字;但我还并不十分怨恨,因为我觉得他们倒并不是故意的。然而,许多人却不能借此说话了,加以古训所筑成的高墙,更使他们连想也不敢想。现在我们所能听到的不过是几个圣人之徒的意见和道理,为了他们自己;至于百姓,却就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
5、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自然赋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
8、从生活窘迫过来的人,一到了有钱,容易变成两种情形:一种是理想世界,替处同一境遇的人着想,便成为人道主义;一种是甚么都是自己挣起来,从前的遭遇,使他觉得甚么都是冷酷,便流为个人主义。我们中国大概是变成个人主义者多。
9、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10、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4.回忆鲁迅先生 篇四
篱笆中学
宋波
教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平易近人的个性品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味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
一看题目就知道,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也就是说,文中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本文也是一篇真实地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提到鲁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同学们是度娘,请注意,现在老师要上网搜索信息了。我在百度上输入的关键词是“鲁迅”,那么网页上会跳出哪些相关信息呢?(开火车或自由发言。)
1、介绍鲁迅的个人情况、作品。已经学过《风筝》、《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2、根据我们之前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
(冷峻、严肃、庄重、伟大、倔强、不苟言笑、难以亲近、深邃、匕首、投枪)
3、鲁迅先生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让我们来看看萧红笔下的鲁迅吧!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学生概括)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品评衣着(或“鉴赏服饰”)、真诚待友(四处:)、认真读信。
2、这些片段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请大家先讨论,然后再选出小组代表准备发言。小组交流。
要求:首先确定发言顺序,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发言;其次,发言内容首先应该代表小组意见,个人意见可以作为补充;最后,发言时请注意声音响亮,表达清晰,坐标明确,建议寻找文本中的证据时,提前在文中圈划出来。
3、班级交流:
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1)笑声——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自由率真、平易近人(2)步伐——轻捷
“刚” “一” “同时”(动作描写)果敢、坚毅、勇往直前、精干敏捷(3)品评衣着——不太注意人的穿着,朴素但并不缺乏审美观,博学广识却不妄议他人,足见其细致、随和、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4)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一定” “一定嘱咐”(无微不至)之二:吃韭菜合子、“笑”“冲”(明朗、可亲、可爱)之三:两次来访(幽默)之四:冯雪峰来访(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却与共产党人之间保持着的亲密友情,可见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即使危险,他也绝不回避,足见其爱国爱民之心)(5)认真读信——宽容、赤子之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负责任、爱护青年 “深恶痛绝”“但”“每封”“不同角落”“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深入研讨:感悟平凡鲁迅身上的不平凡: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那么,课文最后的内容似乎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那不凡的一面,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虽然深恶痛绝青年人写得草率的来信,却依然认真展读每封不同角落里投来的信,绝不因为别人的马虎而卸下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且,这份责任还是他自己放到肩上的,没有人强迫他,也没有人要求他必须那么做。那他为什么非做不可?
或许,你想起了那个阿累笔下慷慨赠书的鲁迅;或许,你想起了那个在唐弢笔下曾经为青年人补鞋去的鲁迅;或许,你想起了那个竭尽一切力量关怀和帮助青年人的鲁迅。他说“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他从不因为自己力量微薄而放弃努力,以单薄瘦弱的双肩竭力承担着拯救民族灵魂的重任,这便是平凡之中的伟大吧。
四、写法探究: 过去,我们常说鲁迅先生是“伟大”的,而现在我们还要说鲁迅先生是“可敬、可亲、可爱”的。是萧红带我们走进了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于细微处还原鲁迅的本真,使得鲁迅先生走下高高的圣坛,变得平易近人,仿佛触手可及。
因此,有人称赞本文是“众多回忆鲁迅先生文章中最独特隽永、最生动传神、最富有人情味的传世佳作”。那么,本文究竟用了什么魔法使人们给予它这样高的评价呢?
1、真情最动人。散文创作的第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真实的情感。本文既无溢美隐恶之嫌,也无矫情雕琢之态,更无攀附伟人以自抬身价之意。萧红身世坎坷,鲁迅先生像对无数青年人一样关怀和帮助她,使她终于走上文学之路。对于萧红来说,鲁迅先生是文学路上引领智慧的师者,也是生活中宽厚的长者。没有鲁迅,文坛上或许不会有“萧红”这个名字。所以萧红对鲁迅先生的感激、敬佩、怀念之情也比普通人更浓、更深。而萧红对鲁迅先生的为人性格、日常生活十分了解,她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先生伟大人格的魅力和无私诚挚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因此,她笔下的鲁迅,没有偶像气,也没有神秘化,而是充满人情味的活人、真人,显得既可敬又可亲,甚至还有些可爱。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以前对鲁迅先生性格为人的某些误解,让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特别亲切动人的鲁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这篇文章成为萧红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2、细节最传神。散文的细节不同于小说的细节,它不能虚构夸张,不能加工改造。如果不善于捕捉和描绘生动的细节,文章就会流于平铺直叙呆板乏味。在本文中,作者写的大都是鲁迅先生一言一行的平凡小事,但却做到了“管中窥豹”,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写鲁迅走路时独特的姿态,“刚、一、就”,这种朴素的描写既逼真又传神,把鲁迅精干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品质都充分表现了出来。
散文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文体,讲究“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写的往往是平凡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小结:我们怎样才能像萧红那样写出如此真挚动人的文章呢?学生总结。养成观察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不是缺少有灵性的细节,而是缺少发现细节的眼睛。
(机动内容:谈谈你观察到的他人的细节。)
五、作业
1、作文: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用以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5.《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2.学习本文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2.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原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全诗解释:我的爱国之心犹如被爱神之箭所射一般无处可逃,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中黯然失色。我把我的心意寄托给人民,然而人民却难以察觉,我愿意把我毕生的精力托付给我。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预习成果展示
1.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虔(qián)诚 紊(wěn)乱 肋(lâi)膜 噢(áo)的一声 ....抽屉(tì)解剖(pù)遭殃(yāng)踌躇(chóu)(chú).....喘(chuǎn)着 窘(jiǒng)迫 鉴(jiàn)赏 阖(hã)一阖眼睛 ....2.请同学课堂交流课前收集的创作背景及萧红的生平事迹。(1)创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名篇佳作。在零零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跟回忆对象鲁迅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关于萧红
原名张遒(qiú)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也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主要作品有:《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3)关于鲁迅
我们曾经学过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少年闰土》,请说说自己对鲁迅本人及他的作品的了解。
三、自主学习: 把全文划分为若干小节,标注小节序号,并以小标题(最好四字)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及人物性格特点。
例:内容范围
小标题
性格特点
内容范围
小标题
性格特点
第一小节
笑声明朗
乐观爽朗
第二小节
走路轻捷
干练敏捷 学生独立完成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上节自主学习的内容
全文划分为若干小节,标注小节序号,并以小标题(最好四字)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及人物性格特点。
内容范围
小标题
性格特点
内容范围
小标题
性格特点 第三小节
鉴赏服饰
博学睿智 第四小节 不去公园 不求安逸不落俗套 第五小节 礼让他人 关爱他人 第六小节 生活节俭 克己待人 第七小节 忘我工作 勤奋严谨 第八小节 踢鬼 无神论者(无畏勇敢)第九小节 得病严重 带病工作 第十小节 父子关系 民主平等 第十一小节 与病魔抗争 生命不止,战斗不息 第十二小节 病中看画 向往自由、健康、奔放
第十三小节 旧病复发 勤奋做事 第十四小节 病逝 静谧安详
小结: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断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凡属作者感到有诗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写出,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二、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整体感知并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全文所写生活片段中哪个片段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从中能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或:请举例分析本文细节对表现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3.请用几个较精练的句子概括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例:青年的良师益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默读结尾一段,思考:这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这里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写鲁迅先生逝世了。在萧红眼里,先生并没有逝去,他就像平日一样工2.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认为?试分组讨论并回答。
从文章的内涵看,它并不是流水账,它并不散漫,而有内在的中心。“全文集中写鲁迅忘我工作,牺牲休息,疏于保健,于积劳成疾之时,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克己待人、待客、待亲”的精神风貌。又写了不少鲁迅或如常人或不同于常人的个性特点。之时这个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没有一句是抽象说的,3.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为什么?
可以。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多个方面,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有时会形成某种断裂。这表明,这是一篇情绪化的文章,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作完了,休息了,他的精神永存。表达了对先生永远的崇敬与怀念。
而统统散见于日常生活、工作琐事中。
四、语言赏析
1.本文以记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说说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写鲁迅笑的神态,形象生动。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做事敏捷果断、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③“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请说说这......些加点词语好在哪里?
写出鲁迅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词句品味.积累”
五、拓展提升:
1.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六、小结:
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七、布置作业
6.鲁迅故居 篇六
鲁迅故居,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鲁迅先生生前所居住的地方。现已成为重要的人文博物馆。对于研究和传播20世纪前期的人文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鲁迅的一生为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事业竭尽心力,辗转流离。因此其居住地也不断变换。鲁迅先生的一生居住的地方主要有四个:北京鲁迅故居,上海鲁迅故居,绍兴鲁迅故居,广州鲁迅故居。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故居信息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是鲁迅1924
北京鲁迅故居(9张)至1926年在北京的住所。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一生撰写了许多著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坟》、《野草》、《彷徨》等不朽作品,印行了《中国小说史略》、《热风》等著作,同时还主持编辑了《语丝》、《莽原》等周刊杂志。1979年,鲁迅故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鲁迅故居,是鲁迅1924年春自己设计改建的,同年5月搬来居住,一直到1926年8月,他离开北京,去到南方。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鲁迅两次从上海回北京看望母亲,也是住在这里。
故居介绍
鲁迅故居是一所北京普通的小四合院。从建筑到空间陈设,都是比较简朴的。在这里,鲁迅完成了
北京鲁迅故居 许多战斗作品,《华盖集》、《华盖集续编》、《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都是在这里写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这是鲁迅在散文《秋夜》一开头说的两句话。
站在鲁迅故居的后园里朝远处望,我没有看到枣树,看到的是楼房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故居的前院和后小院的通道处,倒是有两棵枣树,由于无人采摘,枣树上结满了熟透的枣子,许多都掉落在地上,在土里腐烂了。
一旁的接待人员说:“那两棵当年的枣树都没了,这几棵,是后来补种上去的。”
枣树没了,鲁迅也没了,留下来的是那些立在原地、傻呆呆等着主人回来的房子,以及鲁迅当年手植的丁香。它们已历经了70多年的风雨,枝繁叶茂,快遮挡住了院子里的天空。
去鲁迅生前的故居看看,是我的一个愿望。
出阜成门地铁站,东行一程,再往北转,喧闹声渐少。两溜老旧的平房间有一扇朱红色的大门,那就是鲁迅故居——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
大门里什么东西也没有,有工人正在忙碌地铺地板,灰头土面的。博物馆负责人说:“我们原计划赶在10月19日鲁迅逝世70周年前完工,现在恐怕是要推迟了。鲁迅故居的门从5月份就关闭了。等博物馆修缮好后,一起对外开放。”
鲁迅故居是一座青瓦灰墙的小四合院,东墙上挂着“西三条胡同21号”的门牌还能依稀辨认。再旁边,是郭沫若写的“鲁迅故居”的牌子。
故居的门果然关着。一番纠缠后,终于准我进去看看。从正门进去,是很小的一个院子。北边是他的母
北京鲁迅故居
亲和他妻子朱安的卧室。西边是厨房,东边是女工们的卧室,南边是鲁迅会客和藏书的地方。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北京人称为“老虎尾巴”的地方,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鲁迅故居的接待员说:“这不算什么很好很讲究的四合院。但鲁迅当时急着搬进来,就顾不得那许多了。” 的确,鲁迅顾不得那许多了。因为和兄弟周作人的失和,他不得不离开从前的八道湾11号——那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很大的院子,还有池塘,有兄弟,还有母亲。
整个宅院都由他亲自设计
鲁迅想着搬家,但他那时候经济拮据,没有钱,不得不临时搬到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房子里。
住了9个月后,他向老朋友齐寿山、许寿裳各借400银元,买下了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的院子,鲁迅雕塑
也就是现在这座宅院。这本是一座破旧不堪的院子,但为了给母亲和自己一个良好的环境,鲁迅亲自设计并绘制了草图,对院内原有的6间旧屋进行了改造翻修。原来只有老屋6间,北房、南房各有3间;他买下后做了一番改造:东西各加了两小间厢房,使小院布局更加合理、实用;同时又挖了水井,种上刺梅、丁香、碧桃等花木,使这座小小的北京四合院别具一格,有了南方可人的景观。同年5月,鲁迅带着母亲、妻子住到了这里。
后院的中心,果然有一口他亲自打凿的苦井。现在周围围上了白色的栅栏,非常的显眼。只是井上被两块大石板盖住,不知道是否还有井水。故居接待员笑着回答说:“北京近年地下水都普遍下沉,井里早没水了!”
鲁迅卧室和工作室,是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间小房子,这也是鲁迅设计的“作品”,北京人把这样的屋子称为“老虎尾巴”。走进去,里面的面积不足10平方米。窗下是一张长凳架着两块木板的单人床,单人床边上是一张书桌,书桌前依序摆放着一盏煤油灯、一个旧式闹钟和一个相框。相框里,是鲁迅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后园的水井和菜畦,以及院外的天空。
站在窗前,我想起以前读过鲁迅的《野草》、《彷徨》和《朝花夕拾》和他若干的杂文,才知道是在今天的这片屋檐下诞生的。离开这里以后,像《朝花夕拾》这样温馨而伤感的作品,鲁迅以后再也没有写出过了。
他的妻子独自守护在这里
在鲁迅故居里转了一圈,在南房里看到有青年给鲁迅画的像挂在墙上:人依然是瘦的,眼神似乎在笑
北京鲁迅故居,又似乎有些哀伤,也似乎有调侃和讽刺地看着每个来的游客。
在“老虎尾巴”上,接待人员指着窗下一张长凳架着两块木板的单人床,说:“鲁迅看书累了,就睡在这里。”嗯,他和朱安不睡在一起。
关于朱安,曾经住在阜成门内横四条2号的张大爷有一些印象。他说,他们家就和鲁迅故居隔着一道墙,只是到了1953年,要建鲁迅故居博物馆,他们家的房子被政府收购,这才迁往别处。
张大爷说:“朱安女士是缠足,而且不会说北京话,因此外出办事不太方便。作为邻居,朱安女士常托我父亲代她向上海邮寄包裹,主要是图书、资料等。有时也请求代笔帮她写信。她常给我们小孩一些糖果,还叫我们„小宝宝‟,我们很喜欢她。背后,我们小孩子称她为„小宝宝奶奶‟,不过她那一口绍兴话,我们是一点也听不懂的。”
在鲁迅1926年离开北京后,朱安一直陪伴在鲁迅的母亲身旁。鲁迅母亲1943年去世后,这个没
北京鲁迅故居
有得到爱情的旧式女子独自守护故居,直到1947年6月去世,像影子一样消失在这个寂寞的世间。
朱安和鲁迅的婚姻是一个不幸,而这种不幸似乎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
前去拜谒的人数都数不清
鲁迅离开这里已经80年,追寻前来的拜谒的人数不胜数。
接待员说:“许广平回北京,在这里住过。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现在也常来。有时候,他还带着孙子来。那个老头,头发都白了,挺有意思的。”
探访指南
鲁迅离开北京后,他的母亲和他在老家的妻子朱安女士一直在这里生活,直至她们相继去世。朱安去世后,小院无人照顾。为使鲁迅的手稿、藏书不致受损,鲁迅的生前好友从法院的渠道,以“接管”为名,把鲁迅故居“封存”,才使得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编辑本段上海鲁迅故居
位于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9号。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红砖红瓦的三层楼房.在此期间,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杂文,并编辑《译文》杂志,翻译《死魂灵》等作品。提倡木刻版画,还编辑整理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1935年致电祝贺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初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等等事情。
上海鲁迅故居(8张)
故居坐北朝南,走进黑铁皮大门,是一个小花园。走上台阶,就是会客室。中间摆着西式餐桌。西墙放着书橱、手摇留声机和瞿秋白去江西瑞金时赠给鲁迅的工作台。过玻璃屏风门,便是餐室。正中放着广漆八仙桌,四周是四只烤花圆坐椅。西墙角是一只双层碗橱和四只圆凳,东墙放着衣帽架。这些简朴用具,反映了当时鲁迅全家的生活状况。他仅靠微薄稿费收入维持家庭生活,但对接济他人,支持革命群众团体,是非常慷慨的。在鲁迅的日记中,留有多次捐款的记载。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工作室,朝南窗下放着书桌和陈旧的藤椅,鲁迅当年身伏书桌,写出了许多叫敌人胆颤心惊的文章。他在藤椅上沉思,许多杂文就在这里诞生。靠东墙是一张黑铁床,床上的薄棉被、印花枕头,均按原样布置。1936年,鲁迅重病缠身,仍坚持写作。宋庆龄知道后,语重心长地给他写了一封信。后来鲁讯就在这张铁床上不幸逝世。梳妆台上挂着一个旧时的日历牌,日历撕到1936年10月19日那一天。台上的闹钟,指针对着5点25分,这些珍贵的物件,成为人们永久的纪念。
馆名为已故周恩来总理亲题。建筑外形具有鲁迅故乡绍兴民间住宅的传统风格。馆内的1.7万余件陈列品,概括地介绍了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和战斗历程,重点表现了他在上海10年中的社会和文化活动。
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九年。在上海期间他陆续出版了9本杂文集和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先后编辑《语丝》、《奔流》、《朝花》、《萌芽》、《前哨》、《十字街头》、《译文》等文学刊物,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1929年主编《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1930年鲁迅参加发起并组织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担任“左联”领导工作。期间,还参加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与国民党和帝国主义进行了长时期坚决的斗争。
鲁迅在上海先住在虹口区横浜路景云里。1933年4月鲁迅搬至现山阴路132弄(原施高塔路大陆新
上海鲁迅故居
村)9号,这是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大陆新村是一群红砖红瓦砖木结构的三层新式里弄房屋,1931年落成。鲁迅故居占地7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2平方米。现屋内陈列着主人生前用过的珍贵物品和写作用具。故居按照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情景复原;屋前有小花圃,种植桃树、紫荆、石榴等花木。底层前间是客厅,沿西墙放有书橱和瞿秋白留赠的书桌。后间是餐室,东墙放着西式衣架帽架。二楼的前间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斋。东面是张铁床,沿西墙放着大衣柜、茶几、两把藤椅和一只镜台,镜台上陈列着外国版画。一幅周海婴出生16日时的油画像挂在山墙的五斗橱的上端。南窗糊着彩色玻璃纸,窗下是书桌,桌上放着文具、烟具和花具。窗边壁上的日历维持着原状:民国25年(1936年)10月19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在凌晨5时25分,显示着鲁迅逝世的日期和时间。
三楼前间有阳台,在海婴与保姆的卧室,除一张大床外,室内陈设简单。后间是客房,放着简单的卧具、桌椅和书橱,在这里鲁迅掩护过瞿秋白、冯雪峰等共产党人。鲁迅故居内的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
刚到上海鲁迅住在景云里23号时,每日总要到由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开的书店看书、购书,随着交往的日益加深,鲁迅和内山完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内山完造始终如一地忠实于他们之间的友谊,并设法保护鲁迅的安全。另外鲁迅与共产党早期领袖瞿秋白也有一段深厚的友谊。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被国民党杀害。为了纪念亡友,鲁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瞿秋白的《海上述林》出版、译作上。这一年他经常在病中,体重只有37公斤,可是他还支撑着病躯,坚持一遍、两遍地看校样,表达了他对亡友的无限深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寓所里逝世,终年56岁。鲁迅去世至今已60多年,他作为思想家和
上海鲁迅故居
文学家的价值,不但没有被历史冲淡,而且愈发明晰、愈益增辉。鲁迅光辉的一生正如毛泽东所评价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到死不屈战士的精神,将和他的精湛的著作永留人间”。
鲁迅故居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旁的鲁迅公园内,建有鲁迅纪念馆,同时供人瞻仰。
地址: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
交通指南:旅游10号线、轨道交通三号线(明珠线)--虹口足球场站下、机场四线鲁迅公园终点站,公交18、21、70、51、52、97、139等。
鲁迅先生的墓在附近的四川北路2288号的鲁迅公园内。鲁迅故居边上的6号住宅即是茅盾寓所。附近还有多伦路名人文化街、虹口体育场、内山完造寓所、瞿秋白故居。
门票价格:8元
编辑本段绍兴鲁迅故居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口(今鲁迅路208号),在鲁迅纪念馆的西侧。绍兴是鲁迅的故乡。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他卒于1936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在纪念馆西侧是鲁迅故居,纪念馆东侧是三味书屋、鲁迅曾在这里学习了五年。现鲁迅故居临街的两扇黑漆石库门系原新台门的边门,由鲁迅一家于1913年前后经过修缮独家进出。新台门坐北朝南共六进,有八十余间房子,连后园即百草园在内占地4000平方米,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至1918年,周氏房族衰落,才经族人共议把这座屋宇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屋宇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除重建,但鲁迅家基本被保存了下来。
绍兴鲁迅故居风景(20张)
跨入树荫掩翳的石库门,穿过台门斗,隔一小天井,便是一间普通的泥地平屋,往东走过侧门,绕过拐弯处的石栏水井,沿长廊进内就是当年鲁迅一家的住处。台门易主前后这里均为五间楼房,只是房基和格局稍有改变。1881年农历八月初三辰时,鲁迅就出生在这进房子的西次间楼下,他回故乡任教期间也以西首第一间楼五为卧室。
楼房后有一天井,青石板铺面,天井里种着一株高大的桂树,每到深秋,桂香扑鼻,因而又称桂花明堂。过天井有两间南北向的楼房,前后楼披,花格门窗。东首楼下中间用板壁隔开,前半间称“小堂前”,后半间是鲁迅母亲鲁瑞的卧室。西首楼下前半间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房间,后半间是过道。小堂前里方桌、太师椅、条案、茶几仍照原样摆放着,鲁迅孩提时代常到此处看书、习字、画画,他影写的《诗中画》就诞生在这里。一到夏天的晚上,鲁迅总爱躺在桂花树下的小板桌上缠着祖母给他讲“水漫金山”、“猫是老虎的师父”的故事。鲁迅13岁的时候,祖父科场案事发,家道由此中落,由小康附入贫困,他几乎每天从母亲手里接过首饰,跑到恒济当铺把它递到比他高出一倍的柜台上,在侮蔑里接了钱,又到同样高的柜台给久病的父亲去买药。鲁迅在家庭的衰落中看透了世态的卑俗。
绍兴鲁迅故居
出过道往北经过走廊,与鲁瑞卧室相隔一个天井,就是鲁迅家的厨房。三眼大灶,一应炊具,仍保持着原样。厨房北首,隔一狭小天井有三间平屋,当年运水的父亲曾在此为周家做一些杂务,还为鲁迅做过竹器玩具。过三间平屋就是百草园了。
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已道尽了百草园的斑谰色彩、盎然情趣。百草园占地近2000平方米,有大小两园,南称大园,与西边梁家园子隔一堵1米多高的泥墙。有“无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墙根”至今仍留存如故。百草园易主后,北端的小园建了花厅,并向西延伸扩建了假山,南端的池塘边也筑了围墙,但大园仍基本保持着原样。如今,短墙外的梁家园子已与小园联成一片,有亭子、假山、水池、花草、翠竹、树林、飞鸟,莺啼燕语,草木萋萋,是闲暇休憩的好地方。
鲁迅故居这是一幢中式两层楼房。一切陈设均按当时实际情况原样成列。这里可以看到鲁迅家里的客厅(通常用来吃饭和会客的)、卧室、厨房、菜园(百草园)等。
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代上学的地方,距故居100米左右。
绍兴鲁迅故居
书屋系清末绍兴城内有名的私塾。房内正中墙上挂有“三味书屋”的匾额和松鹿图。房柱上有一幅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美有味是读书。”房内摆设有方桌、木椅,是当时原物。在书房的东北角有一张桌面上刻有“早”字的书桌,就是当年鲁迅的。书屋后有小园,为鲁迅及其同学课余游玩之处。
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已经恢复旧观,原来的家具也多数找回,并按原样陈列。
鲁迅故居这是一幢中式两层楼房。一切陈设均按当时实际情况原样成列。这里可以看到鲁迅家里的客厅(通常用来吃饭和会客的)、卧室、厨房、百草园等。
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原有的正中大门是六扇黑漆竹门,改建后已不复存在。
新台门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它是老台门八世祖周熊占(1742—1821)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同时建造的还有过桥台门。
绍兴鲁迅故居
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到了清光绪、宣统年间,整个周氏房族逐渐衰落。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群屋宇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朱熹后代)
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已经恢复旧观,原来的家俱也多数找回,并按原样陈列。
地址:鲁迅故里步行街47号
交通:从杭州乘车往绍兴约一小时,然后乘2、4、5、11或12路公交车前往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门票:目前门票是免费的广州鲁迅故居
白云路西段的白云楼西侧的26 号(现7号)二楼,在这里,他写下了在广州期间的大部分著作。4月 6日,李大钊被害,鲁迅忧心如焚,他沉重地感觉到:革命的果实有可能被葬送。4月10日,当广州热烈庆祝北伐军攻占上海和南京的时候,他写下《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希望给革命的人们增加一点危机意识。
白云楼鲁迅故居(7张)
4月15日,广东方面的国民党反动军警到中大抓人,鲁迅出面劝说校方保护学生无效,于4月21日正式向中大提出辞职。此后一直到离开广州前,他每天闭门整理旧作。在这里,他编订了《朝花夕拾》、《野草》,一气写了一个新的杂感系列:《辞大义》、《答有恒先生》、《反“漫谈”》、《忧“天乳”》、《革“首领”》、《谈“激烈 ”》等,写下了《可恶罪》、《小杂感》、《略谈香港》等30多篇富于战斗性的杂文、散文。
1927年9月27日,他与许广平一起乘船离开广州,前往上海进行另一场战斗,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有关专家认为,对于整个一生来说,鲁迅只在广州作了短暂的停留,然而,他的革命思想却是在这儿形成、夯实的。
现在,文史专家们正在努力争取让白云楼恢复鲁迅故居的原貌,让它和鲁迅纪念园遥遥相望,增强鲁迅纪念园的纪念意义。
广州鲁迅故居
民国 广州 白云楼鲁迅故居 位于广州市白云路白云楼。该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3层楼房。面向东南,长度因地形关系,前后不同,前约93米、后约74米、深约28米。西南和北面墙壁上刻有多处用水泥制作的“白云楼”匾额,建于1924年。原为邮政部门职工宿舍,鲁迅租赁了西侧第一道门2楼的1厅3房,于1927年3月29•日从中山大学钟楼迁到这里居住。当年,鲁迅和他的好友许寿裳各住一房,许寿裳的女儿许广平和女工合住一房,会客厅在入门处。室内陈设简朴,椅子是竹制的。鲁迅的房子,窗户正对马路,房间摆满书籍。楼下西侧是走廊,面对东濠涌,以螺旋式楼梯通上二、三楼。
1927年初鲁迅到广州,住在中山大学钟楼二楼。不久,广州国民党反动当局,继蒋介石在上海制造的“四·一二”政变后,4月15日也进行了大屠杀。鲁迅的好学生、中共广东区委学委副书记、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毕磊也被捕,鲁迅极力进行营救未遂,后愤然辞去了在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蛰居白云楼写作。他拒绝了新权贵们的威迫、利诱以及特务的盯梢,以锐利的笔锋,写下了《可恶罪》、《小杂感》、《扣丝杂感》、《谈“激烈”》、《略谈香港》等著作,与这些狗狼之辈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于9月27日偕同许广平离开这里,前往上海。
鲁迅故居现尚保存完好。
1979年12月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鲁迅故居的展望
7.鲁迅散文解读 篇七
(一)、从《朝花夕拾》、《野草》看鲁迅散文特色
一、思想的自由驰骋:有温馨怀旧的回忆,有严格的自我解剖,有对社会的批判,也有对人性的呼唤,有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也有对韧的战斗精神的颂扬,„„
二、内容的自由驰骋
读鲁迅的《朝花夕拾》,你就像走进一个丰富的知识之林,科学的道理、历史的知识、生活的掌故、故事、神话、传说……无所不包,古今中外,无所不谈。既然是“散文”,那就散一些吧。鲁迅当年曾对读到《朝花夕拾》初稿的青年说过,要锻炼着撒开手,只要抓紧辔头,就不怕放野马,过于拘谨,要防止走上小摆设的道路。要知道:战战兢兢地抓住马鬃,亦步亦趋地蝺蝺而行,生怕离开划定的轨道一步,这样的“走马”是不会给人以任何美感的;只有在天边的原野上,撒开蹄子自由地飞奔,这样的“奔马”,才会给人以壮美,要写好散文就学习鲁迅,放开手,飞奔吧!
三、艺术创作上的真善美
鲁迅的散文则同他的所有其他作品一样,把真实放在第一位,拒绝任何粉饰和安慰,拒绝给现实涂上一层诗意而自我麻醉。
“无私才能无畏”——鲁迅之所以能够无畏地解剖自己,就是因为他“无私”,他的真诚向善,这是他的散文真善美的体现。
四、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
翻开《朝花夕拾》,顺着次序,从《阿长与山海经》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到《父亲的病》、《琐记》,再到《藤野先生》,最后到《范爱农》,处处都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对长妈妈的怀念,对闰土父亲的回忆,对藤野先生的尊敬感激„„所有的这些,我们追随着鲁迅的回忆,看到了两个字“人本”。
二、《朝花夕拾》解读新探
(一)《朝花夕拾》特色:散文集《朝花夕拾》,原题《旧事重提》。此时鲁迅已由彷徨的启蒙者姿态转变为明朗的战士姿态,因而,对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回顾之中,也多了明朗、纯真、亲切的情味,境界也显得开阔。《朝花夕拾》侧重于世态人情的描画,既侧重于生机盎然的自然情境与满含生趣的少年行动的真切忆述,又侧重于带着宽厚的亲情刻画活生生的人物。作者没有生硬的用道德家的视角写他们,而是以感情带动回忆的笔。相形之下,其中对旧日生活中枯燥、荒谬、愚妄的世相的不满,则显得并不突出。旧日的美与爱,既可看作是鲁迅思想苦闷时的精神避难所,也可视为“为现在抗争”的疲累身心的憩园。
(二)鲁迅《朝花夕拾》与冰心“童年回忆式”散文的比较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结合的产物,时而用成人的口吻大发议论,时而又摆脱成年人的思维,跳回孩子的眼光来描绘童年的风物。冰心关于童年的回忆性散文则多为单纯地以成年后的心态,满怀深情地去描摹幼时的见闻,透出纯洁的爱与温情。
以下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二者描绘童年的不同方式。
一、冰心之“文气”与鲁迅之“童趣”
冰心的散文中,童趣不多。她常常在写祖辈父辈的事情,或是细细地描述居所的形状,她对曾经的人和住过的屋都有一份深沉的怀念和爱,因此笔调从来都是缓缓道来,少有波澜。然而由于冰心使用的成人视角,她描绘出的都是成年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偶尔提到有孩子的玩意,她几句话便带过。比如《我的童年》中写到“过家家”,只是这几句:“我开始学会了‘过家家’,我们轮流在自己‘家’里‘做饭’,互相邀请,吃些小糖小饼之类。”这是以一种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们玩的东西,没有写出趣味,还带着一点笑其幼稚的口吻。《童年杂忆》中写到“过关”的篇幅较长,也写了孩子们“哄笑着穿走了好几次”,但是怎样哄笑,为什么要哄笑,到底“过关”有何趣味却没有详细地写出来。童趣虽然少,冰心的回忆中却一直充满着很浓的文学气息,这种文学气息在一般人的童年回忆中很少出现。这大概与冰心的家学渊源有关。她的《我的故乡》中连续写了几幅对联,认为“这些挂幅中的确有很多很好很值得记忆的”。在《我的童年》中,她还记录了父亲的几首诗,有很多她记不全句子的也收录在上面。《童年杂忆》的“读书”一篇,是冰心“文气”的集中体现。即便是在回忆中,她仍忍不住要评价《聊斋志异》如何是本好书,并引出因为读书而耽误洗澡的笑话。这笑话是颇具有童趣的,是少年人缺乏自制力的表现,然而终究是由书生气的读书而起,没有孩子跳动的活泼。鲁迅也写读书,但是“文气”全无,反倒是童趣盎然。童年时渴望读《山海经》,不是为了知识,是为了上面的画和有趣的故事。三味书屋里一段读书声的记录更加令人喷饭。
鲁迅笔下的童年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百草园中,还有各种色彩的争艳和鸟飞虫鸣。在描写这座童年的乐园时,他用了简单罗列的办法,把园中所有的东西一样样加以描绘,再一起堆到读者面前来。这可以说是充满孩童视角特点的。孩子不会思考眼前事物之间到底有什么深刻的联系,也没有把内心的情绪投射到现实风景中的习惯。他们涉世未深,用单纯的眼睛看世界,会感到什么都是多彩而新奇的,景物一件件扑面而来。读者随着作者用孩子的视角来看百草园,自然也像孩子一样觉得这个地方充满神奇的乐趣。而后面所写的“美女蛇”的故事和捉鸟则更使人感到孩童的趣味,这两件事是旧时孩子的童年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概每个人都曾被长辈讲的这类故事吓过,捉鸟又是曾经男孩子喜欢玩的游戏之一。
二、冰心的“纯爱式回忆风格” 与鲁迅的“批评式回忆风格”
“爱”是冰心作品一直延续的主题。“冰心的‘爱’的源泉来自于她的和谐的家庭和美好的童年记忆”,在她回忆童年的散文中,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所受到的爱和她赋予别人的爱,正如她自己在《童年杂忆》中写道:“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
冰心的爱是纯洁的,包容一切的。她写童年所感受到的爱也是站在现时回首过去,带着成人那颗理解、宽容甚至感恩的心。她写父母为她穿“小鞋”而小作争吵的事情时,看似站在父亲一边,感激父亲给她的自由(一般的孩子在小时候都觉得站在自己一边的人是好的,因此父母总有一方是“恶人”)。其实她也并没有一丝埋怨母亲的意思,反而理解母亲。母亲是爱她的,怕她长出一对“金刚脚”。
冰心笔下的爱并不都和她有关,她也写父母间真挚的爱(《我的故乡》)、亲友间的爱(《我的另一个名字》)以及海军将帅间的爱(《我的童年》)等等。她有时对事件详加描写,有时一笔带过,总之都比较节制,没有添加大段的自己的抒情。但每个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搜寻出令人感动的东西,找到平静流淌的爱的温暖。冰心“童年回忆”散文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爱,那便是她时时渗透在文中的爱国情怀。她的父亲是爱国的海军军官,他有时忘情地把女儿当成“一个平等的对象”,倾诉爱国的情怀(《童年杂忆》之“烟台是我们的”)。他把对国家的爱传达给女儿。冰心忠实地成为父亲言论的记录员,在文章中写下父亲的话,连她自己的反应也省略不写。这大概是因为父亲的一番话是她深以为然的,已经表达了她的感情。文章最后,她以现时的身份呼唤“烟台是我们的”,为了自己和父亲,当然也为祖国感到喜悦。
冰心没有冷静地分析如何可以救国,要怎样才能强国,她只是凭着一颗爱心去呼喊着,代替她的父亲、奶娘、海军士兵等人抒发他们的情感。
相对于冰心的“泛爱”与“纯爱”,鲁迅则显得“是非分明”,有批评,有爱,也有爱中融合着批评与思考。
鲁迅似乎从来没有对任何东西完全满意过。他对他认为该批判的东西毫不留情地加以讽刺,用幽默的笔法将它们刺得体无完肤。这些议论多数是他以成人的口吻发出的,不必赘言。有特色的是鲁迅把心中所爱的人和事物的好坏两面都写出来,好的大加赞扬,坏的也加以批评,从而使读者感到他所说的人就生活在自己周围,他所讲述的事就是现实中的事情。
关于长妈妈的回忆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鲁迅爱长妈妈,在《阿长与山海经》的结尾,他跳出了一直在使用的孩子的视角,深情地呼唤“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然而他写长妈妈,居然是值得批评的事件多于令他感到敬佩的事件,倘若读者不仔细,还以为他又要批判一个坏人。
这些被他批评嘲讽的事情细细看去都不是十恶不赦的大事。它们给年纪幼小的“哥儿”带来小小的烦恼,也给长大的鲁迅带来回忆的好资料。长妈妈的切切察察,挤占他的床铺,都是粗陋妇女们常有的毛病,作者以孩童的视角去看,更让读者感到的有趣多于厌恶。作者批评长妈妈的诸多规矩忌讳,其实是通过表示对长妈妈的不满来表达对旧的繁复的规矩习气的厌烦,长妈妈只是那些规矩的代表和护卫者罢了。而他把那些阻碍他童年玩耍的规矩礼节列得如此详细,多少也有一点追忆童年的成分。鲁迅夸张地写自己对于长妈妈具有对付“长毛”的本领的敬畏,写得很幽默,是因为他要嘲讽那些迷信。总之,长妈妈是好的,有趣的,要批评的是那些造就她的思想和背景。直至最后,长妈妈为他买来了《山海经》,真正成为了他的英雄,作者毫不吝惜地表达他对长妈妈的敬爱了。
鲁迅的文章一向以思想深刻批判有力见长,而《朝花夕拾》中见到了他充满爱的一面和他对童年深情回忆的独特表达方式。冰心则在她回忆童年的散文中延续了一贯的纯洁和“爱的哲学”。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新解
1、王家康就借用了钱理群“看与被看”的双向对立模式和设置“无知者”视角的小说理论,从改变叙述的角度来对《从》进行多义性解读。他认为《从》用的是儿童视角,叙述了鲁迅儿时上学前后的两段生活,以及这种生活变化对他的感情、思想的影响。儿童的叙事是真实的,是无知的,成年人的叙事是复杂的,所以,儿童往往不能对成年人叙事的真假做出判断,而成年人却大多可以明白儿童行为的含义,成人的教诲和儿童自己的生活体验总是有着反向的结果,这种由成年人和儿童在叙述角度上构成的反向意图的比照,构成了《从》文本意义上的冲突和张力。
2、王富仁则从“回忆”的角度对《从》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解读。他认为作为一篇回忆散文,必须同时在两个层面上感受它的意义和价值,一是事情或事情的细节对过往作者的影响,二是现在的作者对这种影响的感受和见解。从这两个层面出发,他对文章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解读,并推导出社会、教育与人的关系。
一个活泼泼的儿童在一个活泼泼的世界上活泼泼地成长着——这就是我们从《从》前半部分的描写中获得的整体印象。童年是美好的,因为童年是自由的。正是在这样一个意义上,他不能理解为什么家里的人要把他送进书塾里去,并且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但从成年的作者看来,那时的生活却不仅仅是快乐的,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自然的知识、人生的经验、实际的技能,身心是和谐的,求知欲是旺盛的。作者当然已经知道家里的人为什么要把他送进书塾去读书,但那不是从人的教育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社会的功利目的出发的。仅仅从人的教育出发,把他从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送到一个枯燥呆板的书塾中去读那些枯燥呆板的四书五经,实际是不合理的,是戕害了他的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活泼的生命力,而不是有助于他知识的增长。从童年到成人是社会功利性目的的出发,而不是从教育的目的,教育只是为着实现社会功利性目的的手段。
3、傅书华从儿童天性与成人社会的矛盾冲突中解读《从》的文化意义。认为百草园的生活体现的是人的本真的天性,在这种本真的天性中人可以不为现实的功利目的缠绕,可以体会到将生命欲求至于现实之上的愉快。而三味书屋的生活则是走向成人世界的开始,是对人的本真天性进行提升的必经阶段。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人的本真天性和人的社会性之间的距离。鲁迅对三味书屋的批判,实际上是对更高层次的人的本真天性的渴望和呼唤。
4、张初吴认为:从中读出的却是作者少年时那一颗孤独的心。少年的鲁迅有亲兄弟三人,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他的周围也应该还有一些其他的同龄人,但作者在文中除了长妈妈、闰土父亲及他的先生(这三位都是成年人)外,从没有提到他人的名字;即使是同窗好友(如果有的话)的名字,他也没有提到,这是一个不能不引起我们关注的现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作者那时确实没有亲密的玩伴,没有贴心的朋友。这首先从作者玩耍的对象上就可以略知一二,作者在文中写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 …黄蜂…叫天子……”,大家清楚的看到,作者玩耍的对象中,他只提到了一些植物或者是小动物;在冬天里他就玩捕鸟;到了三味书屋后,“我就只读书”或者“最好的工作是捉苍蝇喂蚂蚁,静悄悄的没有声音”“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我是画画儿,”大家注意到,作者消磨时间的方式都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绝不需要他人帮助;其次我们注意到作者在文章中使用的人称代词,一直用第一人称“我”(“我们”只用过两次,一次是写同学们在三味书屋读书;一次是写先生读书入神时,学生们玩的情形。)我想作为像先生这样严肃的作者,他不可能不注意用词的分寸。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所写的是事实,或者他倾向于这样用。
是什么原因让作者一直生活在这种孤独之中呢?认真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首先是他感受不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在回忆早期生活的文章中,如《阿长和<山海经>》里,他反复提及的是他并不喜欢的阿长陪伴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在文中提到母亲仅有几次,而父亲提到的次数就更少了,他们之间有着一次厚厚的隔膜,这种隔膜淡化了来自父母的爱;其次是父亲的生病和过早的去逝,让鲁迅比起同龄人要成熟得多,使他较早的知晓了生活的艰难与辛苦。让他这个家庭的长子潜意识中以一家之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其三,我以为这与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的故事不无关系,长妈妈讲的“赤练蛇的故事”给“我”的教训是“做人之险”,这个故事在文章中占了五分之一的篇幅,足见作者对此印象之深,对“我”少年心理的影响之大。加之作者的耳闻目睹、亲身体验——“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叙》,这也是造成作者少年孤独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这种孤独的性格伴随了作者的一生,这我们可以从作者的杂文以及他的日
5、童年的快乐 人生的无奈
对此文主题的新认识:此文通过对“我”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的记叙,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人对生活的无奈。
从写作此文的背景来看,此文写于作者从北京到厦门大学后的一段时间里,作者在北京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流离”到厦门大学。此时的鲁迅正处于人生的低潮期,在辗转流徙中,心情最为苦闷,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下,使他对生活、人生产生了一种无奈的感觉。他写作这组回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快乐生活的散文,是为了“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他把此组散文比做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晚上拾来自赏、自慰。就是作者记忆中的那美好的童年生活,给作者寂寞中一点欣慰,作者就是写这组散文来聊以自慰。
从文章的内容来看,文章的前一部分写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情况,后一部分写作者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段,这三部分都渗透这“无奈”这一主题。开头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园,相传叫百草园,现在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表现出了那种无奈的心情,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世事变迁,多么无奈啊!在百草园里快乐地玩着,家里的人又要送我去书塾里去了,多么的无奈,因为去书塾里就不能再常常到百草园玩了。一句“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把孩子离别自己乐园的那种无奈的依依之情写出来了。接下来就是写在三味书屋里的生活,“我”听说先生博学,所以就向他讨教“怪哉”这虫的问题,无奈先生又不愿意告诉“我”。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里,可以去折腊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去的人不能太多、太久,无奈不能玩得太多。整篇文章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种“无奈”的悲凉心情。
从文章的细节处看,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后,“我”也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无奈“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长妈妈告诉“我”,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名字,万不可答应他,“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我”也答应了他,但“我”至今“也没有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无奈生活中的假话也很多。“我”的乐园,—春夏秋三季都美好,无奈冬天是无味的,下雪可就有味了,但别人玩的拍雪人、塑雪罗汉这里不能玩,因为这里是荒园,无奈只能用来捕鸟。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鲁迅先生当时由于现实生活的苦闷、寂寞,他对现实生活感到无奈的时候,写作时他也就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中,渗透作品的内核之中。借轻松愉快的美好回忆,反映深刻的人生哲理,借写现实生活的转变来反映人成长的无奈,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写作的匠心。应从这篇散文的优美的意蕴中读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四)、儿童成长故事中的两种视角——《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的成人和儿童的反向叙述
一、反向叙述的形成及模式
因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对自然喜爱和对上学生活不满的描写,人们多认为文章是对旧式教育的批判,这也许只是皮相。事实上,这时鲁迅已经年过不惑,经历了无数的思想交锋,见过了众多的新旧学派。他自己的思想,正在蕴酿确证过程中。离开生活多年的北京,来到辽远的厦门海边,使他有时间安静思考。在返观儿童时视为是痛苦的学塾生活时,他怀有一种相当温馨的眷念之情。同时,他在描写儿童旧事时,对于现代世界也在作着隐隐然的比较和批判。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回忆性的少年的成长故事。钱理群先生曾指出;鲁迅有意利用“看/被看”二项对立模式和设置“无知者”视点来写小说。如《孔已己》等运用不同的叙述角度的变化来造成作品的多义性。同样,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也有许多篇幅利用了对立模式和儿童视角(无知者)来叙述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主要利用了儿童视角,叙述儿时学前自在的生活和上了私塾以后感到拘束的生活,在回忆往事时,既描写了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又表达他个人的成长经历中情感思想的变化过程,而且还发表了对于当时社会和文明的看法。儿童的叙事是真实然而是无知的,而成年人的叙事是复杂多义的。成年人的行为,少年多不能判断真实与否;而少年的行为,成年人多是清楚其含义的。两种叙事方式是不同的,因年龄不同而产生了叙述真实程度的差异。这种儿童和成年人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反向差异,构成了本文文本意义上的冲突和张力。由于成人的角度和儿童的构成了一种反向意图的对照,从现象上看,是相互否定的,所以,我们可以把这种叙述称为反向叙述。
二《从带草原到三味书屋》中两种视角的反向叙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半写自己童年在百草园的快乐时光,后半写学塾中的上学生活和老师。在对自然和学塾场景描写以外,还写了三个不同身份的故乡人物。
“我家的后园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未次的相见也已经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文章首先破题,从百草园讲起。这百草园虽然早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是以成年人的语气讲出百草园在作者记忆中的亲切感觉。接着的一大段描述一个生机盎然的百草园。鲁迅先用概括的方法写百草园的物什之多。他笔下的植物,“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这一层是静物描绘,以各种植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粗线条的描写。“不必说”三个字正说明这些物什是平常之物,有儿童式的夸张语气,也是引出下文精彩描述的伏笔。“也不必说”引出百草园里的动物,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简单地选取三种动物,各以其叫、伏、直窜的代表性动作来描写,说明这些动物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是多么地自由。这里虽然用的也是铺开的写法,但是鲁迅用得却很简明。“也不必说”也是欲扬先抑,为下文作铺设。鲁迅这廖廖几十个字,百草园里各物的形影声色便如活了一般。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极为出色的绘影图形的描写能力。
接下来“单”字一转,引出园子的泥墙来写。不写园子而写墙,墙竟然也是能给孩子带来乐趣的场所,用的是烘托旁衬法。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既是拟人状物,又暗示出园子里既是各种小生物的天堂,也是孩子的乐园。从蜈蚣、斑蝥到何首乌、覆盆子,这里的动物植物都让孩子感到新鲜。单是泥墙就有如许的乐趣,我们自然就会想到,这百草园会给孩子们带来多少快乐了。
这一部分是描写儿童在自然中的乐趣,重在表述自然给孩子的启示和快乐。这段中一句不大经意的话,为下一步进入成人的教育作了一个铺垫: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这里,成人所说的话,引出了“我”的兴趣。我拔何首乌的经历,却让我对成人的教训产生了怀疑。成人的教诲和儿童自己的生活体验总是有着反向的结果。这是鲁迅这篇文章的基本框架。我们也知道,成人的教诲和我自己(儿童)的理解力之间总是有着差距,但是,这篇文章的许多地方讲的都是一个相同的经历模式:儿童从成年人那里接受教诲,按照教训到生活中去体验,结果却多是错误的。这是用反讽的方法说明成人在儿童教育上失败,是一种典型的反向叙述。这种叙述类似于一个证明的程序,其中包含着一些隐蔽的结论,即知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成人也多是不可为师。
所以,在下面的段落里,鲁迅就谈到了成人教育儿童的方法在儿童中的反应,并引出长妈妈和闰土父亲等故乡人物,美女蛇故事和捕鸟的叙述则分别写出了乡下人迷信的思维和高超的捕食能力。重点虽然在写作者和他们之间的深厚的情感,照应的却是题目,“百草园”——乡间和自然。鲁迅用了一种情境突转的手法,在这种对自然的叙述渐入佳境时,在情绪达到高潮时,引出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讲述他的学生生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作者先以儿童哀伤的语气发问,家里大人为什么送他入学。然后,连用三个“也许是”外加“…… 都无从知道”,来加强儿童对成年人意图的怀疑和不信任感。“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的语气是孩子式的,但是用了成人式的戏仿。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离开百草园时依依不舍的心情。而对书塾和老师的描写,也是运用儿童无知的视点。下面我们来看鲁迅对他的老师的描写。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的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就知道,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这里鲁迅先用几个代表性的特点(高而瘦、须发花白、和蔼)对老师作了简要的交待,然后,用了很经济的三个场景,很传神地描绘出了老师最精彩的几个侧影。
先说他的博学。“我”正好有典故去请教,却不料老师说“不知道”“脸上还有怒色了”。这里暗中有着与和蔼和博学的交待的照应。
“我这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
这里又是一种反向的叙述。虽然儿童是在自我解剖,可是,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对“博学”这种名号的揶揄。当然,这里并不是判断老师是否博学。虽然是写往事,却是在戏谑当世成人的各种成见。在儿童看来,全城里大人以为是的,定然不错,因为都是大人们教导孩子事理。从儿童的角度,暗中点出成年人也有许多和儿童一样的信仰。这也是从儿童的幼稚来推知世人对名人尊崇现象的反讽。而最精彩却是对老师读书的描述:
“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这幅人物描写,抓住了老师的几个动作,便活动了一个质朴而有情性的先生。他的老师—一个乡下的私塾先生,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了逝去的风景了。椐鲁迅弟弟周建人回忆,鲁迅老师名叫寿镜吾,确是绍兴城内有名的秀才,正是个方正的塾师。想来鲁迅的正直,也会有这位先生的影响吧。而鲁迅,虽然有过在大学教书的经历,却总是不能和许多名流教授相容。他内心深处,一定有着这个老师的影子吧。
在这篇回忆少年生活的文章中,他对于曾对他的少年心灵产生影响的乡下风景和人物,都给了以温馨笔致加以描写。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体现的文化内涵
,无论哪一种主题观念,其立足点都建立在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个具有对比意义的人物活动舞台的分析认知上。事实上,这两个舞台所代表的两种文化——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及其冲突,才是更值得思考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一、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种不同文化的载体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百草园,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想到“乐园”。“草园”变成“乐园”,其间就充满了童趣,作品即以这为中心进行构图。儿童最大的心理特征就是好奇,自然的形态,自然的情调,自然的声音,必然萌发起他们的兴趣,勾起无穷的联想。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孩子们对昆虫“语言”的好奇想象。作者在这里可以牵连不断地拔何首乌、摘又酸又甜的覆盆子、捕鸟。鲁迅在百草园里描绘的就是儿童在自然环境里的极乐世界。在作者笔下,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隐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故事极有声色,但见金光闪闪,风声飒飒,鬼影幢幢,妖气重重,恐怖极了,又生动极了。所以,尽管百草园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它的的确确是儿童的乐园。究其原因,就在于儿童拥有着独特的心理。
一方面,儿童具有独特的存在感觉,这种感觉表现在他们所具有的独特的时间感觉、独特的空间感受和独特的价值观等方面。在儿童的认知世界里,时间的观念是模糊并且感性的,是不连续的可跳跃的块状结构,所以在儿童的心中,古老的何首乌传说和美女蛇传说同样存活在当前,可以引起他神奇的遐想,带给他惊险的刺激,让他热衷于寻找人形何首乌,理所当然地担忧着做人之险并向往着拥有一盒飞蜈蚣。儿童对空间的变化十分敏感,他们常常主动创造空间的变化,以使自己拥有一个崭新的天地。所以光滑的石井栏在儿童的眼中未尝不是古老的城墙,而从上面跳下来也许正是一位英雄催马扬鞭杀入敌阵。儿童还有着与成人相矛盾相冲突的价值观,并且儿童的价值观往往更接近于自然标准。比如为了找到吃了能成仙的人形何首乌,毁坏泥墙对儿童来说无疑是在所不惜的,但这却可能成为成人要将他们送入学校接受教育进而养成合乎成人价值规范行为习惯的一个原因。总之,在儿童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的观照之下,他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是奇妙而感性的,都勃发着本能的亲切,散发着人性人情的光辉。
另一方面,儿童具有独特的人生态度。成人往往认为未成年的儿童不谙世事,不懂得如何认识生活、面对生活、把握生活,这不免低估了儿童的生存能力。可以说正是因为感性没有受到理性的遮蔽,儿童才更可能保持独特而又健全的人生态度。他们质朴无华的童心和感性直觉的思维形式,更善于忠实地记录生活的原生态内容。与成人相比,儿童视角中的人生与世界充满了更多的诗意、美和快乐。在百草园里,有的只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童真游戏。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游戏,便是儿童人生态度的精髓所在。儿童的这些独特的人生态度,在百草园生活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童年时在这里的一切生活行为,实质上都是不受任何羁绊的完全意义上的游戏。基于这些,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作者所描绘的百草园,事实上就是儿童文化的载体。
三味书屋的况味就完全不同了。三味书屋绝不是和百草园一样是儿童的乐园,它是一所名副其实的“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要受到规矩的束缚,自由是没有的;但鲁迅也没有把书塾写成儿童的囚牢,这不是他创作的本意。读这篇作品,谁都会真切地感到,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里,却有一股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这就是儿童的稚趣。有三幅明丽的图景,值得注意,一是“园戏图”,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学生有时偷偷地从课堂里溜出来到里面玩耍。再就是“读书图”,师生都放开喉咙读,可读到后来,学生的声音渐渐地低下去,以至静了下来,只有老师一个人在那儿摇头晃脑大声地朗读着,这情景实在有趣极了。最后是“课嬉图”,在课堂间隙,当先生独自“读书入神”之时,孩子们便调皮起来了。这三个充满稚趣的图景,和“最严厉的书塾”似乎有点不大相称,反差很大,但这恰是透露了鲁迅的创作意图,于“严厉”的环境中,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天性和本能。总之,三味书屋的生活实质上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理念的指导和一定规则的约束下,按一定的时间安排,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这是传统的学校文化所具有的典型特征,而且这种特征依然体现于今天的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我们从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之中,处处可见这种学校文化所特有的印迹,相对于作为儿童文化载体的百草园而言,三味书屋就是学校文化的载体。
二、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的文化冲突
鲁迅先生所描绘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种不同文化氛围下的生活状况,清楚地表明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是互相冲突的。事实上,当儿童在走进向往已久的学校大门之后,他们虽然明白学校生活会给他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快乐,但他们也感觉到自己正开始失去自由。所以,童年鲁迅以充满留恋与无奈的感情发出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的叹息。在进一步的三味书屋生活描写中,这两种文化的冲突仍随处可见。当“我"急于想知道“怪哉”这虫是怎么回事时,得到的回应却是“不知道”和老师的怒色。因为“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这种述说表面上看是儿童内心的自我解剖,究其内涵,却仍是两种文化冲突对儿童的伤害;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里虽也有折腊梅花、寻蝉蜕、喂蚂蚁等儿童的乐趣,却要屈从于老师的一声大叫;而“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和用“荆川纸”蒙在小说上描绣像,也只能在“先生读书入神”忽略了对孩子们的约束这样的短暂时刻。文中“我”的迷惑和不理解,事实上就是儿童的自然人性格遇到学校理性文化规范后所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内心不适应。就象走进三味书屋后的童年鲁迅,即使再次回到百草园,也终究不会再去牵连不断地拔出何首乌的根毁坏泥墙了。这就是学校文化与儿童文化的冲突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他们宝贵的自然本性被蒙昧了,代替它的是对规则的服从及服从规则后整体生命发展的扭曲变形。因此,怎样处理好学校文化与儿童文化的这种冲突,使学校文化由儿童发展的约束力量变成推动力量或引导力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两种文化冲突的启示:保护天性、弘扬个性、完善人性
赏析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化内涵,启示正在于此。
(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丝毫没有批判寿先生之意
1、从情感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后两部分的情感是一致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当时鲁迅已经46岁。而此时年轻的女学生许广平走进了她的生活,两人不久就碰撞出爱情的火花。面对这种感情,鲁迅曾一度不安,但不久还是坠入热恋的爱河。对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往的分析和解读中,恰恰忽视了这一个关键的地方,那就是,他又有一个特殊的隐含读者——当时正与鲁迅热恋的许广平。联系鲁迅当时生活背景,我们不难分析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写给自己挚爱的女人许广平看的,是一个男人写给自己恋人的絮语,是46岁的鲁迅清理自己的人生历程、消除内心苦闷的一种情感释放与心灵慰籍的文字。文中的叙述情感是统一的,无论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生活,作者都是以一种愉快与诗意的语调,叙述自己小时侯读书生涯的趣事,贯穿全文的是一种欢快、温馨的情感。
2、从内容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寿镜吾先生是持肯定态度的。鲁迅在文中写道“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就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对照课文,先生的和蔼方正,屋后的梅园,寿先生“不常用戒尺”,“不常有罚跪的规则”,连孔子的牌位也没有, 这都让人想起那个儒家的“仁”字。这些也从侧面反映了他的宽厚和蔼和开明以及鲁迅对他的尊敬。文中更令人感叹的是寿镜吾与学生一同读书的情景: “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低下去了,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 ”;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出自清人刘翰的《李克用置酒三垂岗赋》引文中的声浪号表声音起伏,持续不断“噫”、“嗬”指念书时加在句尾用来加强感情的声音,意思是:拿着铁如意,指挥比划,潇洒自如。用金杯喝酒,痛快淋漓,喝得很多而未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寿镜吾先生自甘淡泊的情感。他如醉如痴的情态是那么投入。从内容上看,诵读而入醉的不是什么所谓情致高雅的正宗诗文,倒是那种充满狂放情致的近代诗赋。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寿镜吾先生潜心从事蒙学教育,远离官场仕途,自甘淡泊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清白品格。一个被我们现代人认为满脑子“纲常礼教”的人,在面对知识时,却能放弃尊者的架子,与学生一同沉醉在知识的美好中。
《野草》解读新探
(一)、《野草》特色:背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前期极有思想与艺术内蕴的作品,创作于1924年至1926年间,思想基本处在彷徨、过渡的发展时期。散文诗这一独特文体形式恰当的承载了他此时内在的复杂情绪和矛盾状态中的苦苦追索。此时新文化运动呈消散状态,加之与周作人兄弟失和,鲁迅深深的处在痛苦、孤独和阴郁的境地。情感:时代的苦闷与私生活的苦闷纠结于一身,使鲁迅的创作不再像呐喊时期那样激昂,而流露出相对悲观的调子。但是《野草》的基本精神特征却是苦闷中求索、失望中抗争、孤独中前行。《野草》与鲁迅其他作品相比,其独特处在于强烈的主观性,是自我情绪的集中表现。其他样式的作品如小说,其主观性寓于客体呈现之内;杂文所针对的主要是文化现象与现实斗争;回忆性散文则将童年的自己当做了另一个我,依然不是直接诉诸心灵的东西。只有《野草》,是“心事浩茫”的主观心灵世界的集中表现。
《野草》表现了如下几种倾向:
一、自我灵魂拷问中的犹疑与痛苦。《影的告别》以“彷徨于无地”为核心感受,是在黑暗与光明的历史进程之间自我充满疑惑的挣扎;《风筝》在近似散文的笔致下进行了内心的自责,“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二、孤苦的自我价值认定中的决绝与感恩。《秋夜》、《雪》、《过客》、《这样的战士》等篇都带有一种象征意味。《过客》尤其具有深刻而准确的涵盖力,是鲁迅此时精神意志的象征;《这样的战士》中对于身处其中的“无物之阵”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充满了心灵转折时期的自我激励。
三、向着内心理想对立面得厌恶与抗争。《狗的驳诘》、《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表露对奴性的反感,战斗的激情已在自我意识中上升为主导倾向。
《野草》总的特征是内敛的抒情倾向,它所表露的是灵魂的“真”与“深”,是对于“人”自身存在困境的自觉体验与突围。鲁迅借鉴吸收并成功的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取得了艺术表现手法探索上的极大成功。《野草》以表现主题的不确定性,几乎包含了鲁迅情绪、性格甚至整个内心世界的各个侧面,它更是启蒙时期的文化批判者鲁迅向启蒙时期后的战斗者转折过渡阶段的心灵史。这种不确定带来了艺术表现上的丰富的可能性,从这一点来说,《野草》是恰逢其时产生的杰出艺术作品。早在一九二五年,鲁迅就明确地告诉朋友,说他的哲学都包含在《野草》里。他的毕生挚友许寿裳也认为:“至于《野草》,可说是鲁迅的哲学”,还说《野草》“内含哲理,用意深邃”。[11]由此可见,《野草》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
(二)《 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
一.《野草》的价值
薄薄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先生送给中国新文学的一份厚重的礼物。《野草》在文学界始终被认为是鲁迅创作中一部最美的作品。它有如《呐喊》、《彷徨》那些叙事书写作品所没有的幽深性、神秘性和永久性,它在整体上有一种难以破解而又可以永远引人沉思的艺术美的魅力。对《野草》从20世纪二十年代最初产生的零散浮泛的感言,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众说纷纭的理论诠释,人们都可以做言无不尽的论说,而又觉得言犹未尽。一些难懂的晦涩篇章和抒情的意象、语言,至今很难做出无可辩驳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大家公认的:到现在很难有人敢言,我已经把一本《野草》都说清楚了。可以这样说,《野草》已经成为鲁迅全部文学创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的“文学猜想”。
二.《野草》的生命哲学。
《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鲁迅曾说,“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因为大都是针对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写作时间又拉得比较长,就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可以成为笼罩全书支配性的命题,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和爱憎与宽容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它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韧性战斗的哲学,主要是指对于旧的社会制度与黑暗势力,对人和人性摧残压迫所采取的生命选择和心理姿态。基于对改革中国社会艰难的深刻了解,对于五四以后青年抗争黑暗势力过分乐观和急躁的观察,鲁迅以一个启蒙者独有的清醒,提出坚持长期作战的韧性哲学。他说他佩服天津青皮的“无赖精神”。他主张同敌人战斗中,要坚持“壕堑战”,尽量减少流血和牺牲,他告诉人们:“正无须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韧性的战斗。”《野草》第一篇〈秋夜〉暗示的就是这个思想。
《过客》中,具有这种韧性战斗精神的枣树,变成了一个倔强的拔涉者的动人形象。对于过客的形象,在他心里已酝酿了十余年的时间,用短小话剧形式写的《过客》,一致公认是《野草》的压卷之作,这里包含了鲁迅自辛亥革命以来,所经历所积蓄的最痛苦、也最冷峻的人生哲学的思考。在写完《过客》的两个月后,鲁迅在一篇文章里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或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或是愤慨于“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的声音,也都能在具体现实斗争事件的关注与介入中,进行诗性的想象与升华,抒发和赞美了一种永无休止、永远举起投枪的生命哲学。
第二个讲和这种哲学相联系,反抗绝望的哲学,韧性战斗是鲁迅面对那样一种旧的势力,旧的世界的时候,产生的一种生命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就是他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这种开掘思考的时候,就是反抗绝望。所谓反抗绝望,并不是一个封闭世界的孤独自我精神煎熬和咀嚼,而是坚决进行叛逆抗争中感受寂寞感受孤独时候,那种灵魂自我抗争,自我反思。
《影的告别》,影子对形,对一个人的形诉说自己前来告别的原因。这本来就带着一种虚无的观念,整个这篇散文是讲自己内心世界的那样一种虚无绝望,而本身自己又有一种抗争这样虚无绝望的思想,这样的矛盾状态。他用自己的沉默,向虚无黑暗做最后的悲壮的抗争。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所以是一种反抗绝望的一种追求。
复仇的哲学。这是鲁迅出于改造国民精神,而对于麻木群众的一种愤激和批判情绪的升华和概括。对那种麻木的庸众复仇,第一是对社会,黑暗的社会。第二点是对内心,复仇是对麻木的群众,庸众。这里边《野草》里边突出有两篇,叫《复仇》,《复仇其二》。第一篇的目的是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后者呢是有感于先觉者与群众之间那种可悲的隔阂。就是传达的那种复仇的哲学。
三.《野草》的象征艺术
象征主义的特点就是它有一种多意性。有一篇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里面写了“我”的两段梦:第一个梦,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怎样忍着羞辱与痛苦,靠出卖自己的肉体养活自己两岁的女孩。妈妈看着女孩,欣慰于今天会有烧饼给自己的女儿吃了。她同时却为自己付出的代价时而“无可告诉地一看着破旧的屋顶以上的天空”。“我”被沉重的空中的旋涡呻吟着压醒了。“我”在一间紧闭的小屋里接着再续着残梦,但这已经是隔许多年以后了,屋的内外已经这样整齐,里面是一对青年夫妻,一群小孩子,他们都怨恨鄙夷地对着一个垂老的女人。男的气忿地说:“我们没有脸见人,就是因为你,你还以为养大了她,其实正是害了她。倒不如小时候饿死的好!”女的说:“使我委曲一世的就是你”,还指着孩子们说:“还要带累他们哩!”。最小的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玩着一片干芦苇叶,这时便向空中一挥,大声说道:“杀”,那个垂老的女人,口角痉挛,登时一怔,接着,冷静地骨立的石像似的站起来,迈步在深夜中走出,遗弃了背后一切的冷骂和毒笑。
比较流行的观点,如李何林所说,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散文诗,同《祝福》中祥林嫂一样,它的旨意,是在描写中国下层社会妇女命运的悲哀。我在重读中发现,这是一篇典型的象征主义的散文诗。这个故事在一定的氛围中展开了一个多义性的象征世界。作者对于忘恩负义这种人类丑恶道德行为的愤激批判与复仇,才是这篇象征散文诗的最核心的意旨所在。
《野草》中的24篇作品,并不能说都是象征主义作品。但就其大多数来讲,就其整体艺术追求而言,它是一部运用象征主义方法创造的杰作。这种象征主义方法,主要通过以下形式体现:第一,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围,构成象征世界、暗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如《秋夜》、《雪》、《腊叶》等;第二,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事,构成象征的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学,如《求乞者》、《复仇》、《复仇(其二)》、《好的故事》、《过客》等;第三,完全用非常荒诞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或存在的“故事”,传达或暗示自己的旨意,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死后》等,这一部分作品由于过分怪异和晦涩,往往难以弄懂。
鲁迅很早就接触过西方象征主义文学思潮。2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等院校讲课,又讲过并翻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里面就介绍和提倡广义上的象征主义。鲁迅还接受了波特莱尔、屠格涅夫的一些象征主义散文诗的影响。80年代初发现了他在1919年发表的一组小散文诗,可以说在五四新文学发生时期,鲁迅创造新的现代散文诗的文体意识,是非常自觉的。鲁迅自觉而不留痕迹地借鉴西方散文诗的艺术方法,吸收中国寓言或短小散文传统的营养,不仅使他的这本薄薄的《野草》,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开山性的珍贵果实,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珍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象征主义散文诗中一座难以超越的喜玛拉雅山峰。
《雪》的解读
鲁迅的散文创作即写作《野草》与《朝花夕拾》的1924年至1926年间,都是他个人生命面临疾病与死亡的威胁,心境最为“芜杂”、阴暗、寂寞的时刻,产生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心理与情绪的需求,要用“爱”的呼唤来医治心灵的创伤,平息内心的痛苦。我们结合原文,再回味《雪》的前三段写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情趣盎然的雪地塑罗汉,原来是作者这种“爱”的、如梦幻般温馨可人的需要被抚慰的心理与情绪的需求。但鲁迅毕竟是鲁迅,面对肃杀的、凛冽的、孤独的、无人理解的现实,他作着更为冷峻的思考,并像朔方的雪一样,“蓬勃地奋飞”,“旋转而升腾”,以达到个体生命的升华与超越。
相比江南的雪,作者明显偏爱“朔方的雪”,可为什么花大量的笔墨写“江南的雪”,甚至于用两个小节写塑雪罗汉的情景?这不仅仅是“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情赞美”和“对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更是作者疗治创伤心理与情绪的需求。王蒙认为《雪》是鲁迅作品中少有的温情之作。《野草》中绝大多数作品的气氛和基调或是阴冷、或是激愤、或是悲观、或是绝望,而《雪》却给人一种珍贵的暖意和亮色。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精神世界中那少以示人的一面。鲁迅在《雪》中塑造了两个形象: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使我们联想起两种性格:童年和青春的美艳与脆弱,战士和公民的坚强与孤独;敷染了两类美学色调:玫瑰的和斑驳的,亲切的和严峻的,鲜活的、深重的、怡悦的和粗犷的、温馨的、悲壮的……由此,我们可以大概地得知:“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是人生意义上和美学意义上的两种象征。比如文中说鲁迅虽怀念童年和青春的美丽,但也沉重地感觉到、清醒地懂得:童年和青春虽然美丽多姿,却也有它软弱、不定、短暂的一面,“童年和青春是要长大的,长大了就要变化,也应该变化,鲁迅是最不喜欢老了还要装小孩的老菜子的”。文中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灿灿生光旋旋升腾的“朔方的雪”,也如《秋夜》中的“枣树”一样,可看作是当时鲁迅的自我象征。“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这些都该是鲁迅有意无意中的自我定性吧,那是经历大磨难之后的坚定和从容,那是经过苦痛洗礼之后的成熟和骄傲,那是一种美丽而高贵的人生境界。
如《雪》开头写“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鲁迅把“朔方的雪”称作“死掉的雨”,称作“雨的精魂”,恰恰是为了凸现朔方雪的独立“精神”与“灵魂”,这也正是文本所散发的人生的一种灵魂奔放无畏、精神超迈独立的境界。再读“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看似向往,看似赞美,却透着一股“梦终要做醒”的清醒。
例如网上一个叫钱小明的教师从《雪》中读到了三种人生:“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象征着三种人生——“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让“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是自己应该感到“不幸”而又不一定不幸的人生;“滋润美艳之至”,是如小丑般媚俗而受宠,却终究因没有灵魂而成为匆匆“过客”的人生;“蓬勃地奋飞”“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是永远独立独行却必须忍受“孤独”的人生。
《风筝》解读
我想说的一点是:鲁迅在文中批判了中国人善于忘却的国民劣根性。对于这一点,鲁迅表现的很含蓄,不细细品味,是很难觉察到的。
《风筝》——在故事、细节、景物中表述自己的内疚与悲哀
(一)故事——叙述自己的内疚
《风筝》的故事很简单,它叙述的是“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作品中的“我”向来不爱放风筝,甚至不准喜爱风筝的小弟弟放,还把他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粗暴的毁掉。多年后因偶尔读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这事忽然出现在记忆中。而当“我”向小弟弟祈求宽恕的时候,小弟弟却什么也记不得了。
从这件小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痛苦和沉重,因为这件事是如此强烈的吞噬着“我”的心灵,因为“我”毁掉的不仅仅是一只风筝,而是一颗稚嫩的心灵,扼杀的是童真。作者在文中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精神的虐杀”,这是非常深刻的自我反省。而这使“我”心头更加的沉重的是当“我”渴望得到补救时,但弟弟却全然忘却。
(二)细节——再现昔日情景
在这篇散文中有这样两个经典的细节:
“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仔细品读这两个有对比意义细节描写,就可以发现作者这样写的深意。第一个细节描写的是弟弟对风筝的喜爱:“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惊呼”、“跳跃”,这些都只是他看别人的风筝的表现,可以想像如果他拥有自己的风筝会是怎样的喜悦呢?第二个细节描写是“我”对弟弟最喜爱的风筝的毁灭:一个“折”字,一个“掷”字,一个“踏”字,传神地写出了“我”的一连串动作,十分形象地表现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我”的“傲然”与他的“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就不难想像出当我毁坏他“苦心孤诣”的制作的风筝之后,对他会是怎样的打击?从这里我们就不难感受到细节的真正魅力。
(三)景物——深沉情感的依附
景物描写在这篇散文中既是深沉情感的依附,在文中又起到了线索的作用,在文章的开头、文中、结尾分别有三处典型的景物描写: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在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在这里,景物描写的目的不只是景物本身,而是在借景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文章从在北京看风筝写起,由眼前景回忆起儿时江南放风筝的境况。而写北京的冬季
①这篇散文中,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有鲁迅的自省精神②文章说的是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③有鲁迅的兄弟之情,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那种恨,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④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认识到中国旧式教育的落后,愿中国的儿童教育改变落后的偏见,愿儿童精神从此不受压制,从此能够健康成长。⑤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⑥从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现象上看,鲁迅的感慨尤其深沉,文章就落脚在这一点上,留下无尽的悲哀和发人深思的问号。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并不耿耿于怀。
①这篇散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初读后,可以感知鲁迅先生不是天生的智者,他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传统观念有落后的一面。但是鲁迅先生可贵的是,一旦接受科学思想,是知错必改的,鲁迅先生充满了自省精神。鲁迅又感叹被虐杀者的健忘和毫不抗争,在他看来,这正是虐杀者之所以能够肆意虐杀的原因。②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怎样理解?
“我”过去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作为兄长,严格管束弟弟,原是为弟弟有出息,现在反思起来,当年为落后观念所支配,自己的行径实在是“精神虐杀”的行为。从这一幕里,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童年时代长幼之间很不平等的封建秩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敌不过我的”,可见作为兄长的粗暴行径是以暴力为基础的。鲁迅把自己写得很粗暴,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做弟弟的呢,兄长不许放就不敢放,只得偷偷做风筝,被兄长发现,惊惶失措,快要完工的风筝被兄长践踏,也毫无抗争的意思,除了绝望,没有一句抗辩的话。③“我”懂得游戏的意义后,心情沉重,总想补过,这说明什么? 鲁迅一旦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也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
④“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了,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 “我”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的心因而不得轻松,只得沉重着,这又翻出一层意思。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把兄长的行径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要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不认为游戏是“正当”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被虐杀者的麻木使虐杀者可以恣意妄为,这是尤其令人悲哀的。所以鲁迅只觉得这世界一片肃杀和寒威。
⑤“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⑥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