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求职信

2024-08-04

汉语言文学求职信(精选18篇)

1.汉语言文学求职信 篇一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信,下面是我的个人简介。

我叫某某,是某某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经过数载的潜修、漫长的苦练,我终于即将以一名合格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身份站这里,接受着您的挑选,并时刻准备着将自己的所学奉献给您我共同的事业。

我不敢自诩自己是个人才,但我相信我的拼搏精神和进取精神。在大学三年的求学征途中,我学习认真、刻苦钻研,并取得良好成绩。通过母校的培养和自身的努力,我不仅具备了中文专业所要求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而且具备了师范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懂得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开展班主任教学活动。

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我还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学了微机课程,并且还相应取得了计算机应用基础NIT模块(word、excel、PowerPoint)证书。同时,社会激烈的竞争使我深知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本着向复合型人才发展的原则,我广泛阅读了各种有益书籍,知识结构日趋完善。

平时我喜欢运动、旅游和看书,虽然大学生活中学习、社会工作占了很大部份,但是时间还是靠自己挤出来的。我觉得运动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旅游和交友可以让我们开眼看世界;而书本,特别是历史的书、文学的书、科普的书、名家的杂谈,既可以增长知识,又可以陶冶情操。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同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井然有序而又竞争激烈的学习气氛,使我各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考验。大量的社会实践使我的能力得到了很高的提高,也增强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了我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责任感,树立了我忠职守纪的工作观念。“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直是我人生信条;“努力”是我不变的准则。

或许,我不是你的人选,但是,我会不断的找出自己的差距,并自我完善。如果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全新的面貌迎接灿烂的明天。

最后,诚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期待您的回复。

此致

敬礼!

求职人:某某某

日期: 年 月 日

【汉语言文学求职信汇编9篇】

2.汉语言文学求职信 篇二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 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 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 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 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 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 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 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 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 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 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 积极和社会接轨。

二、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 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 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 但同时, 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 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1) 优化课程, 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 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 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 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 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 避免内容交叉重复, 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 强化课程应用性, 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 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 必须加以强化。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 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能力, 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 安排教学内容, 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 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 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 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 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三、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1) 突破专业限制, 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 但往往不精, 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 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 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 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 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 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 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 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 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

(2) 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 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 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 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首先, 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 思想上要勇于开拓, 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 行为上善于探索, 潜心实验, 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 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 如博客, 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 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 给学生以震撼, 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 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 只有言行结合, 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 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2008, (11) :204-205。

[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中国电力教育》, 2008, (9) :74-76。

3.浅析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 篇三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

前言: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实用性较强的一项教育项目,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然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课程教育存在理念不清,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等问题。我们要切实分析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将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不断研究探索,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新发展。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发展目标与现实意义

(1)发展目标

汉语言文学的研究发展需要教育的创新作为发展基石,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性管理体系,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实践。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一方面是为了树立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量的创新性人才作为教育创新的人才支撑。其次,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学校管理者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转变陈旧的管理模式。

(2)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利益驱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备受学生的追捧,选择汉语言文学的学生越来越少,除此之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被高度重视,各跨国公司对员工英语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对汉语言水平并没有要求,大部分人未在汉语言学习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忽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重要性,而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工作更为引起人们的关注。

除此之外,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意义还在于巩固汉语言文学在国际教育上的地位,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历史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文化之一,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们应抓住经济全球化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提供的契机,将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心进行改革和实践,大力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开阔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发展空间,将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推向国际。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与其他专业相比来说,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创新性人才的缺失的问题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带来一定难度。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础发展,还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进行,急需整改。以下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

(1)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问题

教师对汉语言教育创新理念缺乏深刻理解和体会,存在对创新型的课程教育存在理念理解不清的现象,有大一部分老师不能准确的把握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方向与核心,因此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执行力并不是很高,我国各高校应不断深入课程改革,深化教育理念,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

(2)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的问题

课程结构安排不合理使得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难以展开,所以,想要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结构,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课程安排管理体系,实现课程优化安排,全面把握课程结构安排与创新工作的关系,提高课程安排为整体发展带来的效益,为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奠定基础。

(3)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还有待提高

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者与实施者便是教师,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效率。不少教师受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的束缚,教育思想较为落后,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教学策略较为单一,影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十分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的创新策略

(1)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

在漢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十分重要。营造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氛围,便于将汉语言文学与创新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

(2)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

构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平台是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平台的建立,方便了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使独特新颖的想法的传播,大大调动了师生创新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3)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

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实践是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创新的意识与思维都需要通过实践来体现,我们要重视师生的创新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增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执行力。

(4)完善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

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提供条件,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开展注入新的力量,我们要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基础建设,加大硬件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发展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质量,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总结:创新,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更是经济全球化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创新,一方面是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式,另一方面则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从这个层面来说,发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工作又有了更为深刻的意义。通过本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的分析研究,其重要性跃然纸上,我们要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将创新作为汉语言文学发展的重心进行改革和实践,大力开展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实践,建立健全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体系,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传统性与创新性的结合,将汉语言文学的文化魅力推向世界。(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蓓.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2,21:254.

[2]钟鹏举.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天地(高教.理论),2013,05:21-22.

[3]朱丽.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66-67.

4.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 篇四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览我这份自荐信。

我叫周颖,现年22岁,女,是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跨出校园我希望在社会中继续磨练自己,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凭借自身能力和对自身专业的热爱,我冒昧地毛遂自荐,希望有幸成为贵公司一员!

我于2013年6月毕业于常熟理工学院学院,毕业成绩优异。于2009-2010、2010-2011、2011-2012两学年分别取得专业年级成绩排名第八、第三、第九名的好成绩,两次获得二奖学金,一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并取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称号。在课余时间,一方面我认真学习语文教育方面的理论;另一方面,我还努力发展其他兴趣爱好,比如朗诵、写作、唱歌、绘画、羽毛球球等,并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个过程既学到了知识,又使我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锻炼。相信我的这些经历和理念会对从教后与学生的交往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不懈的学习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可以从容面对各种压力与困难。大学期间虽然课业繁忙,但为了使自己的理论可用于实践,我还担任了09级中文学习部干事一职,并兼任言念诗歌协会会员。这些实践工作都为我的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多年的集体生活使我更珍视集体的温暖,使我更加注重个人修养,注意培养与同学们的协作精神与团队精神,这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大有裨益!

四年所学,使我具备作为一名教师的各项条件;从小到大的信仰,使我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我在有关材料上看到过关于贵校的情况介绍,非常喜欢贵校的工作环境,欣赏贵校的办学理念,我希望用我所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同时我更希望能为贵校的建设贡献我的微薄之力。我的联系方式:手机:***,邮箱:447403813@qq.com,殷切盼望您的答复!

最后,祝贵学校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5.汉语言文学专业求职信 篇五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我的自荐信,为我敞开一扇希望之门。

我叫xxx,即将毕业于xx学院的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除了专业课学习外,我还留意优化自个的知识,适应时代人才要求,考取了计算机省x级证书以及普通话等级证书。

此外,我还活跃进行各种社会实习,提高了自个的综合素质,抓住每一个机会,训练自己。各项的实习活动让我在实际困难挑战中获益良多,在挫折中成长。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工作,殷切地希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工作添砖加瓦。并且在实习中不断学习、前进。过去并不代表将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关于实际工作,我信任,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个,做好本职工作。

希望咱们会为了能够将贵单位的辉煌历史写得愈加缤纷,这一共同的目标而站在一起。下页附着自己的个人简历,等待您的反馈!谢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xxx

6.汉语言文学毕业生求职信 篇六

 

汉语言文学毕业生求职信范例

 

7.浅谈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探索 篇七

1 中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重要性

身为传统的人文学科, 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学术载体, 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文明建设, 同时, 也是大时代下, 人文关怀的主要表现。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重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 也就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系统。但伴随就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中职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用人单位针对复合型人才需要量的日渐增加, 这就促使中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定要进行一场教学改革, 在创建好学生的道德系统和理论基础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贯彻中职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着眼于实践潜质的培育。中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能够计量的经济效益, 而在于创造不能用数字统计出的社会效益。我们也不能强迫运用实用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思路去规范人文学科, 而需要看到社会对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特殊期待。

2 中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特点

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难以和一些实用性很强的专业, 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取准确的职业定位, 更是难以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身为传统的人文学科, 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载体, 承担着传承和提升全民语言和文化品质的重任。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 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关切, 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 甚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 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就在于培育学生主要在于从事人的工作, 注重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教学不表现在应用性, 而是在对社会理念和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重直接创造能够计量的经济成效, 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的社会效益等。出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加大, 教学实用主义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针对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说, 也定要实行一些必要革新, 在维持传统基础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3 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相关教材给出了这一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实际上, 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聚集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 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可见, 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泛的职业适应性, 但出于有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就产生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讲, 从实用性角度指导教学是需要注意一些方面的。

优化课程, 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涵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 有必要从三个方面对课程实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 每门课均要依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 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依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 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内容, 避免内容交叉重复, 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强化课程应用性, 提升学生本专业的应用潜质。以就业观点指导教学革新, 就定要讲求专业的实用性,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综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 对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即现代“读”、“写”、“说”这三方面潜质, 定要加以强化。该专业实用性教学需体现在五个层面, 古今各种文体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 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定要精心设置课程系统, 设置教学内容, 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 通过体系的运用技能课程设置来确保学生在学校可以提升这五个方面的潜质, 获取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运用潜质, 成为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4 用创新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突破专业限制, 实行教学内容创新。此专业的学生就业范畴广泛, 但通常不精, 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此专业的特殊性, 教学进程中, 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和文学自身, 而能够结合中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就业状况, 对中职学生进行有关职业技能培育。实际上, 许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 以至公共管理在根本上均是从中职汉语言文学这一专业发展起来的。所以, 在确保专业根基扎实前提下, 需要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 便于更大限度地发挥中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和教学、新闻传播、文秘和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均能够设计成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模块, 中职学生采取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取动手和就业能力。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需要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此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点, 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感情, 对东方文化亲合和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 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形成。所以, 中职汉语言教学中定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构建。首先, 教师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志, 思想上要勇于拓展, 力求指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 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 不断归纳和进步。在教学中, 不能满足做文化传声筒, 要适当通过文化评论等各种形式激励学生思维, 并对社会文化现象实行思考, 如博客、新媒体等各种文化传播形式均能够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 要勤于思敏于行, 发展创新思维潜质。教师需要以丰富知识做背景, 在教学中, 不断抛出新观点, 给学生以震撼, 鼓励他们也去探索、思考和创新。可以说, 中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定要在不讷于言的同时, 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特色, 只有言行结合, 才可让学生令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动力。

摘要:针对当前社会关于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要, 中职汉语言文学教育更需要以应用性教学为出发点, 立足于中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两个主要层面, 根据教学工作展开讨论。一是立足于专业知识的强化, 构建扎实的学科根本, 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水准;二是采取稳固的基础知识, 创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框架, 同时, 展开深入浅出的教学创新工作, 提升学生对于学科间融会贯通的潜质培育, 着眼于中职汉语言文学的运用, 创建和谐的教学系统。

关键词: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朱蕾, 邹细华.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4) .

8.如何有效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 篇八

汉语言文学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贮备,并提升文学素养。如何在汉语言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水平,是广大老师应该着重注意改善的问题。

本文根据目前汉语言教学的现状,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进行探讨。

一、多媒體辅助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去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不似其他教学,因为知识点比较零散,也有很多知识难以用言语去描述和表达。多媒体引入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教学缺陷。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老师,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的运用技巧,在课堂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去展示教学部分。比如说,在四大名著的讲解分析中,老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书中相关人物的图片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者,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放一段相关视频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注意到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要让多媒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完善

课内的汉语言文学知识是有限的,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在学习课内知识的同时,也要从课外学习知识,让课内课外的知识进行相互补充完善,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水平。老师还可以设置阅读课,让学生有统一的时间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生整体的汉语言文学能力。

三、注重老师的引导作用

古语常说“为人师表”,意思就是告诉广大老师,要给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如果老师想要让学生对文学产生兴趣,那么老师本身就应该做到热爱阅读、热爱文学。在平时的汉语言学习中,老师要注重个人对学生的影响,一个好老师,不仅能够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知识,还能够在言语行动上感染学生。有些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模仿心理,老师的阅读习惯以及阅读爱好,学生喜欢进行模仿。这也就要求广大老师更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与发展,在汉语言文学的探索道路上引导学生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提高不仅需要广大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郝爱丽.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技术研究,2012(3).

9.汉语言文学求职信 篇九

您好!

首先对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深表歉意。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所学专业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现得知贵单位招聘,特在此自我推荐。

经过长期努力拼搏,今天我怀着满腔热血站在了人生的又一个起点。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强手如林,然而我坚信我自己不是弱者。竞争时代,实力为先,学历不等于能力,努力才会有成绩。

在大学期间,我以做一名新世纪的建设者为目标,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学习上我刻苦认真,成绩优异,所学主要基础课和专业课成绩在优良以上,平均成绩80分以上,除了专业课学习外,我还注意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人才要求,考取了计算机国家二级证书以及普通话等级证书。在英语学习方面,我在学习大学英语的基础上,具备了一定的翻译、阅读、口语及写作能力,现在正向更高目标努力。同时我自学并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

此外,我还积极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今年八、九月份教育实习中,我获得了宝贵的教学管理经验,这将使我受益终生。诚然,我不具备最高的学历,但我有达到最高学力的好学勤奋与务实,“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匣内待时飞”渴望学成之后的大手施展,更急盼有伯乐的赏识与信任。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回报您对我的选择,用我的青春与才智为贵单位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面临择业,我对社会和自己都充满信心,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社会有所贡献。我真诚地希望能融入贵单位奋发进取的激流中去。最后,祝贵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10.汉语言文学应届生求职简历表格 篇十

汉语言文学应届生求职简历表格

汉语言文学应届生求职简历表格、文章来源于大学生个人简历网[],在写求职简历同时要知道怎样写格式与技巧,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推荐一份汉语言文学求职简历表格为参考!希望让各位能写出一份出色的简历本网站同时提供一份相关的汉语言文学应届生个人简历以范例!个人简历模板表格word式请在本站的下载栏目下载使用!

基本资料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婚姻状况: 未婚 政治面貌: 团员 民 族: 汉族
身 高: 158 体 重: 43 最高学历: 大专
所学专业: 汉语言文学 毕业学校: 贵州师范大学
毕业时间:   特长概括: 积极向上好学,拥有客户资源
户 籍: 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
现所在地: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
自我评价
虽然经验不够丰富,但是还是觉得做销售的经历让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比如处事,比如人脉的.累积,都对以后的路很重要。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职 到岗时间: 随时 月薪要求: 面议
求职状态:  
意向岗位: 营销-销售销售代表,文字/艺术/设计编辑/作家/撰稿人,文字/艺术/设计播音,市场/公关/广告市场/营销经理,市场/公关/广告公关/会务专员
意向行业: 广告,文字媒体/出版,教育/培训,公关/市场推广/会展,互联网/电子商务
工作地区: 贵州省贵阳市,贵州省安顺市,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
其他要求:  
教育
学历 学校名称 专业 时间范围 专业描述
大专 贵州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9月-7月  
学历 学校名称 专业 时间范围 专业描述
大专 贵州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9月-7月  
培训
 
语言
外语语种 掌握程度
外语语种 掌握程度
工作经验
7月-7月 :贵阳高新博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互联网/电子商务
所在部门: 商务部 担任职务: 高级网络营销咨询顾问
工作描述: 专注于百度推广
离职原因:  
7月-7月 :贵阳高新博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互联网/电子商务
所在部门: 商务部 担任职务: 高级网络营销咨询顾问
工作描述: 专注于百度推广
离职原因:  
技能专长
销售,普通话。

11.汉语言文学的困境与突围 篇十一

摘要:文素养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滞后性逐渐突显出来,无法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就是从汉语言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困境入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发展过程;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75-01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专门研究我国文学作品语言中所涉及的词语和句法的学科,是承载我国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载体。通过对汉语言的学习,可逐渐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文学语言功底,在面对一部文学作品时可直接运用专业知识对其进行评价,不断提高人文修养,进而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分析

汉语言文学具有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应用价值高等特点,其培养模式主要以培养知识性人才为主,且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对突出汉语言专业涵养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可见,应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重点放在文学才能上。相关调查资料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方向多是从事语文教育、新闻出版、编辑等专业工作,这些工作对写作能力具有较高要求。因此,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看,应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培养专业型人才,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二、汉语言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认同感不强。尽管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涉及面较广,但尚未涉及到工程、营销、企业管理等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域,导致很多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不认同该专业的工作机遇和未来发展空间,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点,缺乏传承伟大文化的使命感和光荣感。

2.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载体,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及其未来工作方向的选择。因此,在设置专业课程的过程中需将基础专业性知识的学习考虑在内,但部分学校无法达到这一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学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视度不高,缺少一些综合性的基础课程,且很多课程是根据该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来设置的,未能从专业发展角度进行设计。

3.专业发展定位不明确。在学科惰性的影响下,很多学校并没有根据市场变化对汉语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进行调整,也未能重新整合现有的专业资源和师资力量,导致该专业始终处于一种迷茫的处境。

4.考试制度不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考试制度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专业考卷所考的内容基本是一些概念性的基础知识,这让很多学生只关注最后的考试结果,而忽视了整个文学素养的提高;一些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深度不够却能顺利通过考核,这也间接反映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机制存在缺陷。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对策研究

1.优化汉语言课程结构

汉语言文学发展应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真正具有文学文学能力、写作能力的专业型人才,为了保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持续发展,需对当前教育教学结构进行调整,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提高课程教育的针对性,丰富汉语言文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并突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和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具体内容为:①调整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比例。专业课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在不降低专业课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增加一些公共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②优化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比例。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所选择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更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根据专业特点,针对性的设置选修课,同时也要加大对选修课的考查力度,保障选修课的教学成效。

2.准确定位人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门传统专业,其人才定位培养需根据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①在人才培养上应具备中心化思想。在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旨在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语言文字工作者,主要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在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从业机会的多样性即是对这种传统中心化工作的挑战,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将语言文字作为一项基本技能进行培养;②培养信息化人才。汉语言文字工作还应熟练掌握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包括传播学、多媒体技术、自动化技术等。

3.提高专业的实践性

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主要从以下方面推进:①增加实践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比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社会对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实训,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进入报社实习、参与互联网媒体的文稿协作、参加语言类课题研究等。同时,在对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实践岗位特点,要求学生提供自己的劳动成果或是文字作品进行考核,以提高考核的实效性;②安排学生随岗实习锻炼,要求学生参与学校以外的相关岗位鍛炼,且将这种实习锻炼纳入学生的日常考核,通过科学的组织和严格的考核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充分利用网络在线资源

互联网作为一个大规模的信息数据库,承载着新时期社会发展的最新资讯和动态,汉语言文学专业可通过网络平台找到全新信息,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代替的辅助工具。互联网形势下的阅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新基础,可从中获取有效的技巧,并在互联网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一种相对科学的思维方式,利用积极的态度和方式感悟其中厚重的文化涵养,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文化涵养。

5.推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实行以学生为主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汉语言文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同时,利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国际化的课程要求,鼓励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选择其在工作中可能涉及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亲切的人文关怀,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来感悟人生真理,真正体会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进而提高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戴承元.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安康学院学报,2013,25(1):106-110.

12.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篇十二

一、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认同感不强

汉语言专业这门课程的范围比较广泛, 但是它没有涉及到专业性强的领域, 相对于一些理科专业来说没有形成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因此, 很多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都怀有无奈、被迫学习的心情, 常常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 在很多学生看来是自己选错了专业, 他们很少看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工作机遇和发展空间。所以, 在日常的学习中很少有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致使最后这些学员的专业知识基础很薄弱, 缺乏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 更加缺少对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使命感。

2. 专业课程设置不全面

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专业性要求很高, 要求学生要掌握比较多的文学知识, 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做到这一点, 追根溯源是由于学校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全面、不合理, 没有给与这一专业足够的重视, 课时量较少。另外, 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生很少有上实践课的机会, 枯燥乏味的知识传输使学生对汉语言专业失去兴趣, 使得学生对本专业的文化知识以及职业技能掌握得很不理想。

3. 考核制度存在漏洞

很多学校只是通过考试的形式来判定一个学生是否可以毕业, 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够合理的。通过调查可以知道, 很多大学生经常逃课, 但是到最后却都可以顺利的拿到毕业证书。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学生考试的试卷大部分的试题都是概念性和基础性文化知识, 只是需要学生在考前加以背诵就可以通过的, 学生不必对专业知识有任何拓展和延伸。因此, 这就导致不良的恶性循环, 很多学生根部不在乎教学过程, 只关注最后的考试结果。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思路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本专业的教育需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基本可以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课程体系的调整

传统的汉语言专业教学的重点放在对知识的传授上面, 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知识型人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需求的人才结构有所变化, 那么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相应的做出调整,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调整需要遵循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 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根据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学校应该提供所需的教学资源。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 对于文学课程的教学, 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 要对原有的陈旧的文学史观念加以调整, 力求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 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以及艺术感悟能力都是本专业需要培养学生重点内容。在课程设计上, 应该根据不同的科目本身的教学特点以最科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比如现当代文学可以开设一些作家作品研究的选修课;古代文学可以根据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体形式作为讲解的线索;外国文学可以以作家作品的讲解形式为主;文学理论和美学要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等。

(2) 在一些演讲类的语言课的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使之协调发展。语言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则以应用语言学为主。

(3) 在写作课教学中无疑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整体的文化水平也在逐渐提升, 社会上需要很多写作人才, 然而对于毕业生来说, 既有写作能力又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才是比较理想的。传统的写作课只是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教授, 要改变这种教授模式, 着重于培养学生实际写作能力, 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提供多种写作形式的教学, 比如新闻写作、文学写作、公文写作等, 还可以外聘一些比较有名的记者、编辑、作家等举行专题讲座来更好的辅导学生, 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要从根本上改变写作课以理论代替实际的教学模式。

(4) 、以实用为原则, 有目的开设一些其他的专业科目, 比如哲学、宗教、音乐、美术、历史等相关专题的选修课, 可以更好地完成培养学生三方面能力的教学目标。

2. 调整传统的教学内容

根据新的教学培养模式, 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调整并确立新的课程内容。调整后使课程教学内容之间既相互联系, 又各有侧重。例如, 文学史课程教学要精选真正的文学经典作家作品, 摒弃那些陈旧的文学史观念下即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内容;语言学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交际能力。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三方面的能力即文学审美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人才基本素质主要体现其审美能力上面, 而写作能力和语言能力是其具体体现。所以学校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 并且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3.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体, 学生很少有参与的机会, 要改变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可以自由的讨论文学作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样的课堂上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得到训练。

4.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随着时代社会的不断进步, 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要有自己的特色, 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学生对汉语言专业概念的理解都很模糊, 没有准确的定位, 我们都知道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事实物的实用价值, 然而汉语言文学专业目前的状况是教育观念不强、专业性质混乱。因此, 如果想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在社会上立足, 我们就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去改革, 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提升学校整体的办学品位, 进而形成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 最终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

5. 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现在很多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学生根本无法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目前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对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要求的也越来越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从事的职业类别大致上主要包括语文教师、公务员、营销人员、文案编辑、文秘等相关工作, 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较强的口才、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等等。所以学校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 以文学类课程为主, 贯彻落实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学生当前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 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汉语言文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学科,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这样就为汉语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高校应该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实践中探索和改变, 不断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可以展示出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它是伴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与时俱进的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和人格魅力, 还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长久以来, 汉语言专业想要培养的是善于创造美、发现美和有高审美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对于为我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明.中国电力教育, 2008 (09) .

[2]、彭松乔.问题与出路一一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 2009 (05) .

13.汉语言文学 篇十三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中国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

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和从业能力。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参考文献

14.汉语言文学专业 篇十四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受过良好的写作训练、思维严密活跃、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都比较强的高素质应

用型中文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语文教育、语文研究、编辑出版、新闻传播、文化宣传工作,也能从事文秘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应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具有优良的品德和

高尚的审美情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职业追求。

2、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新闻观点和语言文字观点,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处理古今语

言文字材料的能力懂懂得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具有从事语文教学的能力,并具有从事文秘工作,或新闻采访、编辑出版工作的能力。

3、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通过学习能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

业的研究新成果,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本专业的科研

能力,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情况下,开辟新的领域。

4、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5、英语达到国家4级水平。

6、能用计算机进行语言文字处理。

三、主干学科及说明:中国语言文学

四、主要课程: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先秦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现当代、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作

学、美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计算机上机训练、写作训练、军训、现代礼仪、普通话培训、汽车驾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修业年限:四年

七、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15.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究 篇十五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改造,理论,措施

引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的一个基础性专业, 发展历史较为漫长, 文化底蕴极其丰富, 很多职业都是从此专业发衍生出来的, 例如作家、语言学家等。然而, 社会的发展, 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希望学校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力。为了适应社会需求, 与社会对接, 保证学生就业, 专业应用性改造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应用性改造, 需要立足我国当前的社会现状,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性的培养。

1. 进行应用性改造的理论基础

专业的改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工作, 不是简单增设或删除一些课程就能实现的。专业应用性改造涉及观念上、教学方法上、体系上等方面的综合完善。因此, 改革需要从认识角度出发, 转变观念, 在理论体系的指导下进行。

1.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奠定了本体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具有实践性, 问题可以在实践中得到解决。学生的认识是从具体的实践中来的,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积累相关知识, 厚积薄发,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教学里, 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便于了解自身, 了解社会现状, 进而, 得到思想上的升华, 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终为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1.2 新知识观念奠定了认识论基础

学科知识论是指导学习的较为基础的理论, 认为无论什么类型的知识都对人们的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职业能力体现着将知识用到实践中。因此, 首先要学习相关知识, 为之后的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在具体设定课程的时候, 应该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分时段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具体实施中, 注意循序渐进, 开始时学习简单的理论, 之后逐步进行实践, 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 并且提高运用的能力。

2. 专业应用性改造的具体措施

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应用性的改造, 需要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 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综合性改革, 才能少走弯路, 实现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当前, 专业实践性改革处在探索和不断完善的时期, 需要不断总结之前的经验, 发现其中的问题, 为之后的改革提供指导, 促进改造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2.1 确定专业定位, 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应用性改革, 首先需要重新对专业进行定位, 进一步完善专业的培养方案, 为培养应用性改革奠定基础。具体实施步骤上, 需要在之前的学科设置上, 进一步调整定位, 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为出发点, 注重实现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 为学生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注重人力资源建设, 夯实师资力量基础

教师是学校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是连接学校教学与学生培养重要纽带。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应用性改造, 首先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完善。从当前的师资力量上看, 学校教师的学历与职称情况比较完善, 但是教师的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相对欠缺, 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 需要注重人力资源建设, 完善相应的教师结构, 着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夯实师资力量基础。

2.3 根据培养目标, 改革教学方式

要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 还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以便学生更易于接受相关知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重写作、沟通、学习、应用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前文已经提到, 现阶段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上, 主要有综合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并且涉及一定的实践课的内容。因此, 需要利用现有的课程设置优势, 根据调整后的培养目标, 调整相应课程设置, 并且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4 完善实践基地, 注重提高实践能力

传统观念认为,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投入局限于简单的师资力量建设方面, 却忽略了与社会对接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投入, 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应用性改造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 需要完善实践基地, 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条件, 让学生接触到具体的应用性的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夯实相关知识。

总结

综上所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造, 是适应社会需求基础上产生的, 也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改造中, 需要在完善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专业应用性改造的具体措施中, 需要从多角度综合进行, 要确定专业定位, 完善专业培养方案, 学校要注重人力资源建设, 夯实师资力量基础, 教学中要根据培养目标, 改革教学方式, 注意完善实践基地, 注重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方习文.“应用性”观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的思考[J].文教资料, 2010 (023) :161-163.

[2]何梦涵, 王书圻.关于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若干思考[J].剑南文学 (经典阅读) , 2013 (4) .

16.浅议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篇十六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一、前言

电大开放式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得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汉语言文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社会在职人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作为他们继续教育的专业,走进了电大。他们积极进取,希望学业有成,但参差不齐的文学水平和严重的工学矛盾使他们在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习中困难重重,怎样克服他们学习上的障碍,怎样使他们的学习轻松有趣,怎样顺利地完成电大学业,成为我们每位电大汉语言文学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

二、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的学习障碍

1、电大学员的基本情况。电大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大事业蓬勃发展,已培养了百万多人才。然而,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特点和学生的构成特点给他们的学习增加了困难。电大学员是具有学生与成人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他们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单位,成分复杂。

2、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语言的词语、句法,赏析古今诗歌、散文、小说等众多的文学作品,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知道如何去评价一个文学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工作,而且还将拥有一笔财富——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人文素质。首先是“语言”,然后是“文学”,其中“语言”起修饰“文学”的作用,“文学”是中心词,二者呈偏正关系。

3、学习中的困难。第一,工学矛盾。电大学员工作与学习的矛盾问题,是制约电大办学规模和提高教孕质量的一个突出问题.一方面学员工作单位要实行岗位责任制,优化组合和目标管理;另一方而学员所在学校要求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纪律严格,这事实上造成了学员不得不采取单一选择。第二,对生僻文字、语言难以理解。由于学员文学水平的参差不齐和一些生僻文字、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用到,使得他们理解起来很费力。致使一些课程的过关率较低,

三、教学构想

1、培养电大学员的自学能力。培养电大学员的自学能力,是电大教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也是提高电大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这种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电大函授学员,他们学习时间主要是从生活和工作中挤出来的,比较零碎,要把这些零碎的时间用于学习,就需要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突飞猛进,知识老化、过时速度加快,一个人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凭借学校所习得的知识谋求自身长久发展,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可谓“活到老学到老”。自学能力是学员完成远程开放教育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终生学习的基石。广播电视大学,是以现代化远距离为手段,以在职成人学员为主要对象的一所学校。它既具有普通专科高校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教学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施行远距离教学,师生分离,借助媒体,通过IP课件、BBS讨论等先进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间接教学。

2、提高阅读水平。利用远程教育的广阔平台,增加学员的文学阅读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水平。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

第一,积累。不少人学习时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尤其是古文,认为老师已讲清楚,我也明白,这就够了。

第二,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学习规律和方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课内学习是第一位的,是基础,课内学得好、学得精,脑中装的文章就多,知识便可转化为能力,就会举一反三,阅读的水平也就会提高得很快;相反,平时不好好学习课文,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那么,十个有十个是不会成功的。

四、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远离社会,它就没有生命力。传统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在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 兴行动计划” 中,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工 程” 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在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将逐步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无疑得到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是实现开放教育目标要求的基本保证,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及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面对汉语言文学專业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为电大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关注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寻求应用型专业发展之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适应性。

17.汉语言文学试题 篇十七

2002年7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两首上古劳动诗歌是:《吴越春秋》所载的《 》和《礼记·郊特牲》记载的传为伊耆氏时代的《 》。

2.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可分为两大类,即 散文和 散文。3.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是长篇抒情诗《 》,组诗《 》、《 》和长诗《天问》等。

4.汉初,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是《过秦论》的作者 和《论贵粟疏》的作者。5.汉代历史散文的代表作家是《史记》的作者 和《汉书》的作者。6.曹魏正始时期的两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 和。

7.《咏史》八首的作者是,《游仙诗》十四首的作者是,《拟咏怀》二十七首的作者是。

8.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怪异、佛法灵异的 小说,一类是记述人物的轶闻琐事、言谈举止的 小说。

9.先秦至南北朝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是先秦时代的 和晋代的。10.本学期我们学习过其作品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现存的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文总集是《 》。

11.我们学习过的三次民间诗歌创作高潮是先秦的《 》民歌,汉代的 民间歌辞和南北朝 民歌。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1.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

A.人对自然的模仿 B.人类的生产劳动

C.人类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 D.人类的游戏 2.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诗经》就是()。A.《鲁诗》 B.《齐诗》 C.《韩诗》 D.《毛诗》

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汉书》 B.《史记》 C.《春秋》 D.《战国策》

4.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由文人创作的七言诗是()。A.曹植的《美女篇》 B.枚乘的《七发》

C.曹丕的《燕歌行》其一 D.王荣的《七哀》诗其一

5.被杜甫称赞其诗作“凌云健笔意纵横”,“暮年诗赋动江关”的南北朝诗人是()。A.谢灵运 B.谢跳

C.庾信 D.江淹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1.下列作品中,不是屈原创作的作品是()。A.《九辩》 B.《招隐士》 C.《七发》 D.《九怀》 E.《七谏》

2.下列历史著作中,属于纪传体的有()。A.《左传》 B.《战国策》 C.《国语》 D.《史记》 E.《汉书》

3.《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是写()。

A.劳动者的苦难及其反抗 B.游于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 C.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 D.统治者的歌舞田猎生活 E.求官不遂、仕途失意的苦闷和悲哀

4.南北朝时期,新体诗创作成就较高的诗人有()。A.谢朓 B.陶渊明 C.何逊 D.阴铿 E.谢灵运

5.对汉赋的形成有影响的因素是()。

A.荀子的《赋篇》 B.战国后期纵横家的散文 C.屈宋等人的楚辞体作品 D.《诗经》的民歌体

E.远古歌谣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每小题不要超过200字)1.先秦诸子散文

2.楚辞

五、默写(5分)默写《诗经·魏风·十亩之间》

六、简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小题不要超过300字,不要求展开论述)1.简析《诗经·魏风·十亩之间》的思想内容。2.左思《咏史》八首其二中的“涧底松”、“山上苗”各比喻什么?本诗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什么不合理的现象? 附原诗: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胃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七、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不要超过500字)1.试说明司马迁的家世和生平对他写作《史记》有何影响。

2.曹植在诗的艺术上有什么独创性?

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1.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不要求与本答案字句相同,言之有理有据即可得分; 2.其他题学生回答与本答案不同而又确有根据的,不扣分; 3.限制字数题,学生回答超过字数,不扣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1.弹歌 蜡辞

2.诸子(论说)历史 3.离骚 九歌 九章 4.贾谊 晁错 5.司马迁 班固 6.阮籍 嵇康

7.左思 郭璞 庾信 8.志怪 志人 9.屈原 陶渊明 10.诗经 文选

11.诗经 乐府 乐府

说明:1.有的小题答案不能颠倒,颠倒算错,不得分; 2.出现错别字,本空算错,不得分。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1.B 2.D 3.A 4.C 5.C

三、多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多选、错选、漏选,该题均不得分)1.ABCDE 2.DE 3.BE 4.ACD 5.ABC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时期的散文,概括地说,可以分为两大类: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1分)。诸子散文主要是以议论、说理为主来阐释作者的主张和见解,诸子散文又称论说散文(3分)。诸子散文的主要代表作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1分)。

2.楚辞 “楚辞”按其本义来说,是楚地的歌辞的意思,它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2分),楚辞是由屈原在吸取楚地民间文学——“楚声”、“楚歌”和民间“巫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2分),它“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楚地地方特色,故称为“楚辞”。(1分)

五、默写(5分)诗经·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1分),行与子还兮(1分)!

十亩之外兮(1分),桑者泄泄兮(1分),行与子逝兮(1分)!

说明:出现错别字,该句算错,不得分。

六、简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1.这是一首采桑女子们在劳动中所唱的欢乐的歌(2分)。它描写在桑林里,采桑女们劳动结束了,她们互相招呼,相约结伴而行,一路归去(4分)。前章(前三句)写她们停止了劳动,呼伴一起还家(2分);后章(后三句)写她们已走出桑林,渐渐地远去(2分)。

2.本诗中的“涧底松”比喻沉沦下僚的寒门知识分子(2分);“山上苗”比喻占据高位的世族人士(2分)。本诗通过“涧底松”、“山上苗”由于地势不同而境遇迥异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不合理现象,批判了世族门阀制度(6分)。

说明:1.本大题答出要点即可得分;

2.本大题每两个错别字扣1分,本大题错别字扣分不超过2分。

七、论述(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题要点:

司马迁的家世、生平中,有三点与他写作《史记》有重要关系。

(一)家世和家庭。司马迁先代“世典周史”,都是周代的史官。父亲司马谈曾做过汉武帝的太史令,学识渊博,学术造诣很深,具有批判精神。司马谈欲作史书而未能如愿,临终嘱托司马迁完成遗愿。这影响了司马迁勇于批判的学术精神和完成史书写作的志向(5分)。

(二)青、中年时代的漫游。司马迁有三次较大的出游,足迹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广泛地访问遗闻旧事,考察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了解各地经济和物产情况。这使他扩大了视野,增益了知识,收集了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对他的进步社会观和历史观的形成以及丰富《史记》一书的内容都有重大影响(5分)。(三)遭李陵之祸。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史记》时,发生了李陵出击匈奴,被俘投降的事件。司马迁为李陵辩解。汉武帝怒而把他下狱,受宫刑。这对他影响很大。一方面他对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性和上层社会的世态炎凉有了痛苦、深切的感受;一方面他为了雪清耻辱,更加发愤著书,以十分刚毅的精神完成了《史记》的写作(5分)o(参阅修订本《中国文学史纲要》一第280页一283页)2.答案要点:

(一)他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他的五言诗脱胎于汉乐府,但在学习汉乐府时又有。很大的创造与发展。首先是有了鲜明的个性,用乐府形式抒写自己的感情,使乐府由叙事为主转为以抒情为主。从《美女篇》与《陌上桑》的比较中可以看出„„(5分)。

18.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求职信 篇十八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请允许我做自我介绍。

我叫XX,是XX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于今年X月份毕业。

几年大学,匆匆而逝,刚入校门的我意气风发、激昂文字、指点江山,回想起来宛若昨日,如今要与学生时代作别,每想及就业,心中生出颇多感慨,自知才疏学浅,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决非易事,但向以自信我怎甘就此认输,遂毛遂自荐,写此求职信。

我在校期间潜伏浩瀚之学海,追索学业之精湛,上下求索以实现理想抱负,通过不断的学习,我在专业知识及个人能力等方面都获益匪浅。除了专业学习以外,我还积极投稿、参加自考、制作网页,在学习中养成了严谨、务实的作风,于理性中求自身之成熟;求知之余积极加入学生社团,多次主持、参加文艺演出,进行社会实践,使自己有了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十年寒窗,已欠父母太多太多,报恩之切,自立之须,我当早日走向社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大量的社会工作,形成了我冷静自信的性格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这将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望,由此,我有理由相信,除了专业,我还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虽然我可能并不具备足够的工作经验,但只要给我机会,相信能够很快掌握相关技能,胜任本职工作,在您领导的这个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集体中竭尽全力,风雨同舟,共铸辉煌。

再次感谢您的阅读,如需进一步了解请与我联系,愿意接受您的面试,切盼佳音!

最后,祝贵单位事业兴旺发达。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XX年XX月XX日

附:求职信六大“卖点”

第一,有的放矢。不要把求职信写成一种能到处撒网的求职信,然后大量复制,到处投递。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狂轰滥炸,很少能击中目标。有效的求职信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或针对公司的某一具体职位而写。特别提醒:在求职材料的封面、求职信的右上角清楚写明求职单位和求职岗位,用这种形式来强化求职的针对性。

第二,设置两个左右的兴趣点。写出你自己最关键的经历、最好的成绩、最重要的特长以及自己的愿望、心情和信心等。表明你所特有的教育、技能和个性特征将会为招聘单位做出的特殊贡献。

第三,特长词句加黑加粗。在求职信的格式上,对需要特别强调的词语用另外一种字体打出,例如,主要特长词句用加黑、加粗的字体显示,便于浏览。对特别的段落,采取两端各缩进两字的方法处理,更能吸引招聘者的目光。

第四,加个小故事或者事例。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特别的经历,会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和对人生的看法发生重要的影响,会改变一个人对于人类、机会、金钱和世界的看法。尤其是重大的挫折、人生的转变、或者一个悲剧,这样的事例往往最能打动招聘者的心弦,因为通过这些小故事能反映出自信、有责任感、不轻言放弃等人皆推崇的品质,而这些良好的品质正是招聘单位所需要的。

第五,逆向思维,胜人一筹。求职应聘不附和、不随俗、不从众,是有主见的表现。有一位同学这样写:“其实我并不觉得贵公司条件有多好,只是感觉比较适合我的专业。而且觉得最后能不能入选,关键在于实力而不在于运气。”这种写法往往能使招聘者眼前一亮,起到好的效果。

上一篇:金钱树的养殖方法介绍下一篇:2022年小学教师入党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