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2024-07-02

音乐鉴赏之莫扎特(精选13篇)

1.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一

梁祝——千古绝唱

摘要:《梁祝》以中国故事为依据,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因素,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整首曲子分为三大部分,表现出故事的曲折。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梁祝》这个作品取材于我们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发生于东晋永和年间,在我国南方的农村祝家庄,祝员外的女儿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那里,她与纯朴、憨厚的穷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当学业结束分别时,英台用各种美妙的比喻向梁山伯倾吐蕴藏已久的爱情,但梁山伯却没有领悟。一年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竟是个女子,便立即向祝员外求婚,但祝家嫌梁家境贫困,而把祝英台许配给了一个豪门子弟——马大守之子马文才。由于得不到自由婚姻,梁山伯不久便抑郁而死。祝英台闻此不幸,悲痛万分。在送亲的途中,她来到梁的坟墓前,向封建礼教发出了血泪控诉!而就在此时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毅然投入坟墓之中,遂化为一对彩蝶,在花丛中双双飞舞。

《梁祝》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作者将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为曲三个部分音乐表现的内容,将这三个部分融于欧洲传统奏鸣曲式的结构框架之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作为乐曲的显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忠诚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最后的化蝶的描写,极富于浪漫色彩,可谓全曲的点晴之笔并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成功地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融为一体,用音乐的形式艺术地再现这一动人的故事。显示部:相爱

引子: 轻柔的弦乐泛音引出长笛带华彩的引子,上下跃动的八度大跳轻盈、活泼,双簧管的优美旋律,描绘风和日丽、乌语花香的明媚春光。

主部:爱情主题――在轻澈的竖琴伴奏下,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爱情主题”,它由越剧唱腔的典型音调演化而来,纯朴、优美、动情,表现梁山伯与祝英台甜蜜而美好的爱情。

草桥结拜――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情意融融,比拟主人公漫步于草桥亭畔,结拜手足的情景。

主题再现――乐队全奏的爱情主题,进一步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真挚友谊和深厚情歌。

连接部:这是在钢琴衬托下小提琴演奏的华彩段,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悦和爱慕之情。

副部:副部是活泼的小快板,回旋曲结构。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情趣。回旋曲主部主题来自于越剧音乐,欢悦、嬉戏的音调与舞蹈性节奏的伴奏。第一插部采用独奏小提琴先后与木管、弦乐相互模仿的竞奏形式。第二插部情绪更为活跃,尤其是独奏小提琴模仿中国乐器古筝的演奏,富有弹性的节奏、灵活跳动的音符和起伏波荡的旋律线条,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相互追逐嬉戏的动态和神情。

结束部:慢板,由爱情主题的音乐材料引申而成。小提琴与大提琴缠绵的二重奏,表现梁、祝“十八里相送”,依依惜别的情景。展开部:抗婚

抗婚场面:沉重的大管和大提琴齐奏及低沉的大锣作为悲剧的预示,造成惶惶不安的气氛。象征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以中低音铜管齐奏为主体的低音线条,用粗暴的音色奏出,威严、冷峻而凶狠。接着是小提琴用散板双弦演奏的激昂音调,表现出祝英台的痛苦与激愤;象征祝英台抗婚的主题由小提琴演奏,作曲家借鉴中国乐器琵琶的扫弦技巧,用强烈的切分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反抗者的精神和形象。接着,“抗婚主题”与“封建势力主题”交替出现,将音乐推向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描述祝英台激烈的抗婚场面。

楼台相会:由小提琴及长笛奏出梁、祝“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哀伤的慢板主题。接着是独奏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对答,动情的复调旋律表现一对深爱的主人公生离死别的伤感,如泣如诉、感人挚深。

哭灵投坟:音乐转为急板,情绪急骤变化,悲愤的音调、紧张的节奏,形成了展开部的第二个音乐高潮。在这里,作者借用我国京剧中紧拉慢唱的形式,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的坟前向苍天哭诉的情景。在独奏小提琴奏出带华彩意味的一个音乐绝句后,由弱至强的打击乐推出乐队全奏,象征祝英台“哭灵投坟”,纵

身自毁的形象,全曲的戏剧矛盾达到顶点。再现部:化蝶

再现部省略了副部:在宁静的音乐气氛中,飘逸的长笛旋律和竖琴的刮奏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仙境。加弱音器的小提琴再现了爱情主题,钢琴奏出流水般的晶莹音响,弦乐群轻盈的拨奏扑朔迷离„„,象征梁、祝死后化成一对蝴蝶,在天堂翻飞起舞,永不分离。

最爱求学一段,节奏轻快,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山伯与英台结拜为兄弟,在书院快乐的学习生活。同窗3载,不知英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英台是雄雌,富有戏剧性。

而我相信,肯定很多人和我一样,最感动于抗婚化蝶一段。当最后一部演奏时,眼前仿佛出现了他们坟前化蝶双宿飞的美好画面,提琴声轻快而柔和。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天下谁人不向往这个美好的结局呢? 虽然现在的我们可能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也没有经历过和心爱的人聚合分离的曲曲折折,但是我们仍然能够通过这一曲《梁祝》看到爱情的美好,我们也能够知晓和古人相比,我们是何其的幸福自由,至少,我们可以自由的恋爱,当我们找到我们的心上人时,我们可以幸福的和他在一起。

尽管迄今为止已有无数中外小提琴家演奏过《梁祝》,但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有三位,分别是我国的俞丽拿、日本的小提琴家西崎崇子以及旅美青年小提琴家吕思清。我最喜欢的是俞丽拿的版本。《梁祝》1959年5月在上海艺术剧院首演时,担任小提琴独奏的就是俞丽拿,其时年方十八,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虽然她演奏时有些小瑕疵,但是瑕不掩瑜。俞丽拿的演奏特点是身心极为投入,肢体语言和表情丰富,颇具现场感力。她演奏的《梁祝》唱片、音带和CD目前已发行了200多万张。

“指点梅花曲皆无,扶醉且听梁祝。”当拨起《梁祝》这断魂的琴弦,心从来没有过的感动、悲凄、落泪、无奈„„唯有这凄凉的琴声还能告诉现世的世界,爱情是存在的。毋庸怀疑,在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永远挥之不去的影子。即使点点的怀念也是爱的心情。

参考文献:罗永麟 《试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2.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二

一、生长环境的不同

海顿的童年在乡村度过, 深受当地民间歌舞的影响, 在他的作品中有德国的阿拉曼德舞曲、匈牙利舞曲、奥地利的连德勒舞曲等民间音乐音调。海顿自小生活窘迫从未受过良好的教育, 不得不在拼搏中长大成人, 而他在艰苦环境中的创作不管在数量上, 还是涉及领域的宽广度上都是超乎人们想象的, 其中最为杰出的是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海顿的一生不仅经历过巴洛克时期, 还贯穿了几乎整个古典主义时期, 生活年代长久, 而莫扎特只有仅仅35年生涯, 但他惊人的创造力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 在西方音乐史中被公认为稀世奇才。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一个音乐世家, 从小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6岁就开始大出风头, 随父亲跑遍了欧洲, 成年后却经历了丧父丧母之痛、经济拮据等很多的生活磨难。因此, 他有着相当丰富的内心世界, 音乐创作中也表现出复杂多变的音乐特点, 而他在表达的音乐语汇中却显得轻松愉悦, 短短的一生留下了数百部作品。两人生长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经历, 不同的性格, 因此也使得他们的音乐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音乐创作风格的对比

海顿和莫扎特同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 他们的采用的音乐语言、作品的形式结构以及反映的明朗乐观的情绪上都体现出古典主义时期形式与内涵完美融合的共同特点, 并显示其历史的独特性。

海顿一生创作了62首钢琴奏鸣曲, 他的音乐坚持着令人幸福和鼓舞的信念, 饱含了对音乐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讲述着对人生、世界、自然的包容, 他的豁达坦然也使他的音乐里洋溢着健康朴实、轻松幽默的情趣。清新流畅的旋律、清晰简明的和声、均匀合理的结构、意想不到的节奏变化和力度的处理等等, 这一切都让海顿的音乐与众不同。莫扎特创作了20首钢琴奏鸣曲, 他的每首作品都充满了对纯真音乐的追求, 渗透着他特有的明快、流畅与生机勃勃, 极富歌唱性的旋律纯粹而细腻, 欢乐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愁。莫扎特奏鸣曲结构多为三个乐章结构, 第一乐章是采用快板开头的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是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对比的慢板抒情歌调, 最后则是采用回旋曲或回旋奏鸣曲的热情与活力并存的终止乐章。海顿通常也运用这一模式, 但他富有实验性地创作了九首两乐章和两首四乐章的奏鸣曲, 在音乐创作上做了更多的尝试。两人的不断探索完善了钢琴奏鸣曲的古典范式。

三、音乐表达方式的差异

海顿被人们誉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他管弦乐创作的思维方式自然而然地融汇在了钢琴音乐创作中。他用钢琴模仿乐队, 包含了交响乐中几乎所有乐器的音响特点, 时而是规模宏大的乐队齐奏, 时而是乐器之间的对话, 极具乐队的音响效果。海顿也深受C.P.E巴赫的影响, 在调性上进行鲜明的对比, 而在音乐形象上则是统一的。连接部与展开部中, 小动机的发展变化活跃于调性变换与和声进行中, 并逐步推动音乐向前发展, 体现出奏鸣曲式乐思发展的原则。在演奏中要保持音乐形象的统一, 以至于更深刻的理解其内在的音乐气质。由于调性上的移动对比, 应当用饱满情绪来体现宏大的音响效果和丰富的共鸣, 用指尖上的精确控制来体现细腻的音色变化。

海顿的音乐形象大多是充满朝气、富有幽默感的, 致力于纯正的表达, 而莫扎特的音乐更加追求旋律的歌唱性, 充满了细腻的表情和多变的戏剧性。聆听莫扎特, 你可以从他的音乐中感受到无限丰富的主题完美的融为一体。在他的奏鸣曲中, 新主题的引入较频繁, 为乐曲增添了内在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这在奏鸣曲中是罕见的。他在钢琴奏鸣曲中也充分显示了他在歌剧创作中显示出来的超凡的旋律天赋, 与其说是“歌唱性”的, 不如说是“歌剧性”的。慢板主题悠扬婉转, 如歌剧中的咏叹调仿佛述说着动人的故事, 悠长的陈诉及华彩经过句都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歌唱。他的钢琴作品很少追求激情澎湃的庞大气势, 而是忠实于更为亲切的家庭式的奏鸣曲。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需要透明的音质、细腻的控制、敏感的指触、均匀的走动、典雅的情趣等很难把握到如此精准。他还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阿尔贝蒂低音写作手法, 强调了低音的旋律性, 不仅吸取了法国库普兰古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雅致趣味, 还使装饰音成为旋律的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装饰作用, 大大地改变了装饰音的形式。这种新的钢琴语汇的产生, 还对十九世纪钢琴家肖邦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这也是莫扎特钢琴音乐所特有的精致、优雅的风格。“莫扎特即音乐”这似乎是赞叹他最贴切的词汇。

通过对海顿和莫扎特生活背景及钢琴奏鸣曲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的比较分析, 可以更好地演绎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 并形成对古典乐派艺术风格的基本认识。更好的演奏他们的作品, 则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和弹奏的技能。■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2]周薇.西方钢琴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3.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三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 主体思辨 探究

“主体思辨”在高中音乐鉴赏中的应用是: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情景创设和巧妙的引申点拨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在理智欣赏的基础上哲辩把握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

目前在我国音乐教学中,不少音乐老师仍然采用单一的学生听——老师讲的一种模式,在这种老的模式中,学生没有去思考,没有辨别,师生关系是一种单向反馈的结构,它的表现形态就是记忆水平的教学——单纯要求学生识记,再现教材,而不去要求理解和思考。“主体思辨”教学程序是教师创设问题情景——组织质疑——引导深入。学生是动趣激发——想象、联想——理性加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让学生真正的动脑去思考,学习中能入木三分,真正理解音乐的内涵,主体思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

一、巧妙情境创设、是思辨的前提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师在教学中永远是主导者,任何先进的教辅手段都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应起的作用。

巧妙情境创设,引出问题是主体思辨教学中重要环节,巧妙情境创设问题,就是我们设计的问题能调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思考,深入研究,自我感悟的空间。如在聆听德彪西的《大海》,让学生先用“文字”来描述印象中的大海,然后再进行聆听分析。创设情境的目的实际上就是间接或直接导出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用绘画,影视、来创设意境。高中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所以音乐教师除了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掌握科普影视,体育。美术、史地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灵活应用。

二、组织质疑,引导深入,探寻思辨的方法

在“主体思辨”教学中,“思辨”已远不止限于音乐听赏实践中学生对音乐要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的听辨。它已是在理智欣赏的基础上带有哲辩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教学中,教师只是音乐审美活动的主导者,而学生才是音乐审美的主体。“导”与“思辨”在教学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循环作用于教学环节,因此,师生之间是一种双向反馈的结构。它的表现形态主要是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在音乐鉴赏课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怪现象,学生对一些旋律优美的音乐感兴趣,对一些旋律不强,但有深刻意义的乐曲往往听不进去,如巴赫《马太受难曲》,柴科夫《悲怆》。这时,作为教师应深入进行引导,讲解作者作曲的真正目的。这些乐曲只有历经沧桑和艰辛才得到的。这些乐曲所表现的内涵是其它一些委婉轻柔的歌曲所代替不了的。再讲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时,我提出假设问题:如果我们伟大的祖国被外国占领,你们做为国民是怎样的心情,冷静下来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去报效国家,可以进行分组讨论,让每一组选一个代表来回答。然后完整播放,最后分段播放,让学生去分析肖邦的各种情感(悲愤、呐喊、思考、抗争、不屈)。分析完以后进行升华,老师讲解。肖邦把自己炽烈燃烧着的感情凝结在每一个音符里,他把全部的悲愤之情倾泻在钢琴上。这首乐曲充满了刚毅、坚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人们通常又把这首钢琴曲称作《革命练习曲》。在这首乐曲里,肖邦把自己的悲愤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这首乐曲其实是全世界人民向侵略者发出的战斗檄文。

三、以探究为平台,提升思辨的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当前,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的改革方面创造了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自主性学习,真正的思考,这就需要“探究”这个平台。探究性学习,就是强调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也就是让学生自行发现,思考辨别。当然这些探究问题必须具备四个方面:价值性、可选性、层次性、广阔性。只有具备这四个方面,探究才有价值。探究性学习一是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的学习环境中,要求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地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探究性学习破除了以往的“传承”式教学中“一刀切,齐步走”所造成的学生“吃不了或吃不饱”的弊端,而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进行深入的思考。三是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自己动手实验、分析,自己归纳总结,其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这种学习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和完善人格,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高中生该如何鉴赏音乐,除了用音乐要素来分析,最重要的是提高理解,赏析,思考感受力,“教无定法”,以上所述只是个人的一些教学上的看法,真正做到新课改的标准和音乐鉴赏所起到的素质教育,还需要每一位音乐工作者的努力。

作者简介:

4.电影音乐鉴赏之《V字仇杀队》 篇四

李婧2014020909012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成都市 611731)

摘要:论文通过举出电影中典型的音乐,从音乐和电影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给出了电影的主要情节与中主题音乐的关系,以及电影中的音乐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关键词:主题音乐;主题曲;背景音乐;插曲

1电影简介

1.1电影主旨

电影《V字仇杀队》以为争取自由、正义、真理,为其而暴力抗争为主旨。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当时的英国正处在冷酷的极权统治之下,特权等级无情剥削贫困劳动阶层,同时以暴力压制此起彼伏的革命。

1.2电影情节

本片根据著名作家阿兰·摩尔同名绘画本小说改编而成,讲述的是在未来英国的极权统治下,一位名叫伊芙·哈蒙的温柔年轻女子死里逃生,被一名叫V的带着面具怪人救出,V具有不可思议的战斗能力,其诡计变化多端,手段极其残忍。当他摧毁了伦敦两个标志性建筑并控制了被政府摆布的电视广播以后,一场革命爆发了。

1.3人物简介

女主角艾菲是一名普通的女工,某次遭受匪徒袭击,千钧一发时刻被一个蒙面人解救,这个神秘英雄正是被人匿称为”V”的革命者。“V”是个沉静、知识型的侠客,以对抗极权为己任,希望能以地下革命手段,拯救整个英国被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V的革命行动基于前英国革命英雄盖·福克斯的精神上,这个传奇人物曾于1605年的11月5日策动一个地下革命行动,以推翻当时的暴君詹姆士一世,但行动之前,他已被发现于国议会地底隧道藏了三十六桶炸药,随即被逮捕并被示意绞刑。V发誓要完成福克斯未完的革命事业,在未来世界背起正义使命。承受救命恩情的艾菲对V的身份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随着与他的接近而逐渐揭开了V的真正身材,同时亦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新的发现,并且开始明白自己与V原来注定在同一阵线,以对付未来社会的腐败强权。对电影中的主题音乐、主题曲、插曲的赏析

2.1 对主题音乐《evey’s story》的赏析 这首曲子同样在电影中出现的多次,低沉的曲调,沉郁顿挫的旋律,大提琴和钢琴的主调给人一种压抑和沉默的感受。2.2 对主题曲《1812序曲》的赏析

这是柴可夫斯基为纪念沙皇俄国顽强抵抗拿破仑的东征而最终走向胜利而写,号称俄罗斯之魂。

乐曲以中提琴和大提琴以弱起节奏拉开序幕。提琴以平稳进行的和声缓缓进入,演绎了《主啊,保佑你的子民》赞美诗。好像可以看到过去沙皇俄国人民的幸福,安定,美满的生活。但之后加有了木管乐器之后,感觉音响庄严宏伟而有力,不过慢慢的紧张气氛开始增加。之后定音鼓上场,拉动的低音弦显示了人们骚乱激动的情绪。突然音调柔和起来,双簧、长笛、单簧、大管声部轮流传递,有一种如泣如诉的感觉。鼓钹出场,速度加快,音响再次增加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仿佛在诉说着决战场面紧张而慌乱。伴着小提琴的出场,表现出了沙俄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不畏强暴,对敌人迎头痛击。随后热情高涨,再次拉回到了战场上,随着清脆的铃鼓的击响,看到了小军队走出来抵抗的场面。随后的铜管乐器和弦的结合,人民奋起抵抗,军刀挥舞,场面辉煌而宏伟,显示了危难时刻的朝气和无比的自信心,正与《马赛曲》相对。最后终于取得胜利,那愉悦和欢快的声音表现的似乎是人民胜利后的共同庆祝。2.3 对插曲《cry me a river》的赏析

这是电影中的一首插曲,是V的最爱。这首曲子的女高音让人窒息,体现了一种伤感一种无奈和一种叹息。故事的一切都会改变,结局也是同样如此。

3主题音乐、主题曲、插曲在电影中的作用

3.1 主题音乐《evey’s story》在电影中的作用

乐曲段段展开,推动着电影情节的进站。V是一个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敢于反抗的人,一个向往自由的人。正如乐曲中慷慨激昂的旋律,折射出V的座右铭——vi veri

veniversum vivus vice(信由真理的力量,我在有生之年何以征服万物)。这段话节选自《浮士德》,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先进性,以及知识分子对现实的不满。

V是一个战斗者,这段乐曲淋漓尽致的体现着这一点。V是一个代号,牢房的代号,正如那一次次重复的音符。V更是一种象征,一种不屈服的象征,一种希望改变的象征。

V在本影片中有多种含义,正如乐曲的数次变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V代表着牢房,代表着仇杀。当然V还代表着胜利。正如乐曲最终那段激昂的旋律,V最终成功了。

他击败了那个征服。一个许人以自由,平等和幸福,却只给人沉默,一成不变的沉默。当黄色宵禁的夜晚终于来临时,一个旧的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到来了。3.2 主题曲《1812序曲》在电影中的作用

《1812序曲》在电影中出现了多次。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开头部分和结尾。它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其一是渲染了恐怖紧张的气氛,让观众置身与电影之中。其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故事展开围绕了这个曲子。在黄色宵禁公布后,V决定复仇,让人们更不相信政府,给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其三,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尾的出现,在V倒下之后,无数个V占了起来。希望没有断绝。伴随着国会大厦的倒塌,乐器迎合着骗炮的响声,更加突出了喜悦,观众也深陷其中。

5.相约小小莫扎特音乐馆—青岛 篇五

“4号组表演……”天哪,到了我们了!没事的,放松,放松,坏啦,我的“主角牌”别针掉了!怎么办呢,怎么办呢,还有三十秒。对了,我把牌子与主角衣服打了一个结,放心地走上了台。

“獾从洞里走了出来……”开始表演了,旁白为我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我是獾先生,它们竟敢喊我小可怜儿,我今天一定要……“带上主角称号的我也得忍忍这“性变”了。这毕竟是一场比赛嘛。

“獾走到了农场门口,结果遇到了两只狗”旁白又替我搭好了桥。于是我便大模大样的走到了两只“凶恶”的狗旁边。

“汪、汪汪——”唉哟妈啊,哪想两个小家伙叫起来,还真把我吓得屁颠屁颠的。

“獾把毛竖了起来……”哈哈,我不怕你……

“哗哗哗——”我们表演完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现在,我来公布本次的成绩……”赵老师一上场,就紧紧地扣住了我的心。

“三等奖是一组与二组——”

“耶——”一组二组的成功声音伴着我们的侥幸声音一块发出。

“二等奖是——”唉哟,想要急死个人啊。快说快说“是——四组。”

“唉哟——”

“耶——”三组的声音显然比我们四组高出一截。

6.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六

下面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以及别人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几种教学方式方法如下:

一、百花齐放式,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音乐不寻求统一答案”。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 文化修养的不同, 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也会有很多不同之处, 有些答案还可能截然相反。德国教育家蒂斯多蕙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 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感受音乐时, 我都遵循着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性的原则, 把他们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 从不轻易否定学生, 启发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展开更丰富的联想。我在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 充分利用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这一特点, 通过让学生写听后感的方法, 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音乐中感受到的东西变成文字, 描述下来;通过音乐的旋律对学生心灵的震撼, 唤起他们无尽的遐想。学生敢于想象和发表自己的想法,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是要肯定鼓励的。在乐曲声中, 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描绘出美丽的图画, 心灵得到了美化, 想象得以激发。

二、多媒体综合运用式教学

教学事业发展到现在, 本身已经处在高科技的运作环境中, 必须毫无条件的进行开放。原始的教学操作方法和传统的运作方式, 已经很不适应新时代的潮流。所以, 在现代教学教改中, 先进的教具和一些新鲜内容, 都成为教育发展的有利因素。“视听技术、声像技术为音乐教学扩大了容量和空间, 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学的手段, 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造出音乐形象, 借以抒发感情, 并且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因此, 必须把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方面的各种教学手段接合起来综合运用, 才能使教学进入最佳境界。例如鉴赏冼星海的《黄河颂》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母亲河的宽阔胸襟和宏伟气势, 激发他们的爱国心, 教师可在播放乐曲之前播放一段有关黄河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它的雄奇瑰丽, 打开思维的感知通道, 学生就会很快进入音乐所表现的情景之中, 达到理想的鉴赏效果。

三、形象表演式教学

音乐鉴赏课, 首先打开的是听觉方面的感知通道, 如果再加以肢体的形象表演, 有了直观效果, 视觉方面的感知通道也就相继被打开了。“音乐再现现实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视觉和听觉的通感关系, 即用声音来类比所看到的视觉形象。”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 这些表演就要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 并且有趣味性。高中学生身体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心理上对未知世界有渴求感, 并且活泼好动, 擅长表演, 可以让他们去大胆尝试。如高中音乐课本中讲到“音乐美”的范畴, 其中“喜剧美”中, 我给同学们补充了一首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我就此课上了一节歌唱加表演的课, 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还准备了很多道具。学生们把歌曲中那份幽默与滑稽, 表演得惟妙惟肖,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所以, 课堂教学中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还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四、创新尝试式教学

音乐鉴赏教学本身, 就已经是一种艺术创造。它要求从教育者具有创新的能力, 音乐鉴赏教学决不能生搬硬灌, 让学生赏而不知其妙。要改革, 要创新, 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在教学教改中不断地提出新问题, 新想法, 新思路。

平时经常有很多学生向我推荐他们喜欢的歌曲和歌星, 并建议课上可以放些流行歌曲。开始我并没有在意, 但后来我发现若充分利用这一点, 从新的视角去审视, 也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学生对许嵩、蔡依林等明星都非常有兴趣, 根据这个情况, 我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偶像音乐漫谈》。在课上学生们各抒己见, 充分发挥想象, 提出了很多令老师感到惊讶的问题。学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只是喜欢偶像们那华丽的外表和有个性的音乐, 而是能从音乐的角度去感受。有的同学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并加以想象进行了再创作。所以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不但可以丰富想象、启发创作,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育大改革、科学大发展的当今, 必须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 在音乐教学中, 我们必须进行不断的探索, 不断的实践, 与时俱进, 使音乐这门学科更适应于现代教育的发展, 对教育事业的繁荣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中, 对音乐教学及其实践经验进行综合整理的基础之上, 从学科理论角度进行分析与研究, 旨在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效率与功能。全文主要是关于音乐鉴赏课堂高效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包括教学教改空间的拓展和具体的方式方法, 提高音乐课堂高效教学。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高效教学,实践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7.音乐神童莫扎特特 篇七

这zhè首shǒu曲qǔ子zi的de作zuò者zhě是shì奥ào地dì利lì的de“音yīn乐yuè神shén童tónɡ”莫mò扎zhā特tè。他tā的de父fù亲qīn列liè奥ào波bō尔ěr德dé是shì一yì名mínɡ乐yuè队duì指zhǐ挥huī,有yǒu一yí次cì他tā惊jīnɡ奇qí地de发fā现xiàn,幼yòu小xiǎo的de莫mò扎zhā特tè居jū然rán已yǐ会huì演yǎn奏zòu拨bō弦xián古ɡǔ钢ɡānɡ琴qín,会huì创chuànɡ作zuò长chánɡ达dá几jǐ分fēn钟zhōnɡ的de优yōu美měi曲qǔ子zi。

为wèi使shǐ小xiǎo莫mò扎zhā特tè能nénɡ迅xùn速sù成chénɡ长zhǎnɡ,他tā的de父fù亲qīn竭jié尽jìn心xīn血xuè,精jīnɡ心xīn栽zāi培péi,对duì莫mò扎zhā特tè的de学xué习xí与yǔ训xùn练liàn严yán格ɡé要yāo求qiú。从cónɡ1762年nián起qǐ,在zài父fù亲qīn的de带dài领lǐnɡ下xiɑ,6岁suì的de莫mò扎zhā特tè和hé10岁suì的de姐jiě姐jie安ān娜nà开kāi始shǐ了le整zhěnɡ个ɡè欧ōu洲zhōu大dà陆lù的de巡xún回huí演yǎn出chū,演yǎn出chū特tè别bié辛xīn苦kǔ。父fù亲qīn要yāo求qiú小xiǎo莫mò扎zhā特tè无wú论lùn旅lǚ途tú多duō么me劳láo累lèi,都dōu要yào随suí时shí可kě以yǐ登dēnɡ台tái演yǎn出chū。他tā们men到dào过ɡuo许xǔ多duō地dì方fɑnɡ,所suǒ到dào之zhī处chù都dōu引yǐn起qǐ巨jù大dà的de轰hōnɡ动dònɡ,成chénɡ为wéi人rén们men谈tán论lùn的de焦jiāo点diǎn。

1772年nián,16岁suì的de莫mò扎zhā特tè终zhōnɡ于yú结jié束shù了le长chánɡ达dá10年nián之zhī久jiǔ的de巡xún演yǎn生shēnɡ活huó,回huí到dào自zì己jǐ的de家jiā乡xiānɡ萨sà尔ěr斯sī堡bǎo,在zài大dà主zhǔ教jiào的de宫ɡōnɡ廷tínɡ乐yuè队duì里li担dān任rèn首shǒu席xí乐yuè师shī。

莫mò扎zhā特tè是shì一yí个ɡè热rè爱ài生shēnɡ活huó、充chōnɡ满mǎn诗shī意yì、富fù于yú感ɡǎn情qínɡ的de人rén。他tā天tiān真zhēn、单dān纯chún,易yì受shòu感ɡǎn动dònɡ,爱ài掉diào眼yǎn泪lèi。他tā童tónɡ心xīn不bù泯mǐn,像xiànɡ孩hái子zi一yí样yànɡ充chōnɡ满mǎn了le好hào奇qí,似sì乎hū永yǒnɡ远yuǎn长zhǎnɡ不bú大dà。他tā挚zhì爱ài自zì己jǐ的de亲qīn人rén,每měi当dānɡ他tā谈tán起qǐ父fù母mǔ、妻qī子zi时shí,脸liǎn上shɑnɡ都dōu不bù由yóu得de闪shǎn现xiàn出chū幸xìnɡ福fú的de光ɡuānɡ彩cǎi,语yǔ调diào也yě格ɡé外wài甜tián美měi。

莫mò扎zhā特tè在zài他tā不bù足zú36岁suì的de一yì生shēnɡ里li,为wèi人rén们men创chuànɡ造zào出chū数shù量liànɡ惊jīnɡ人rén的de音yīn乐yuè瑰ɡuī宝bǎo。他tā的de音yīn乐yuè如rú同tónɡ珍zhēn珠zhū一yí样yànɡ玲línɡ珑lónɡ剔tī透tòu,又yòu似sì阳yánɡ光ɡuānɡ一yì般bān热rè情qínɡ温wēn暖nuǎn,洋yánɡ溢yì着zhe青qīnɡ春chūn的de生shēnɡ命mìnɡ力lì。

8.电影中的莫扎特音乐 篇八

I have no idea to this day what those two Italian ladies were singin' about. Truth is, I don't want to know. Some things are best left unsaid. I like to think they were singin' about something so beautiful it can't be expressed in words, and makes your heart ache because of it.

I tell you, those voices soared. Higher and farther than anybody in a gray place dares to dream. It was like some beautiful bird flapped into our drab little cage and made those walls dissolve away...and for the briefest of moments - every last man at Shawshank felt free.

这是被广大影迷称之为无冕之王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瑞德的画外音,画面中是一段长长的镜头:主人公安迪不顾典狱长的威胁将门反锁,用扩音器将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第三幕中伯爵夫人和苏珊娜著名的二重唱《晚风轻拂树林》传遍整个监狱,镜头摇移到屋外,从由肖申克监狱下而上直到犯人的放风区上空的俯拍,当音乐回荡在监狱上空的时候,包括犯人和狱警在内的所有人都静立着,有一种抛却所有愤懑、狠毒和怨怒,仅仅是为了音乐而存在的感动,整个监狱俨然是个神圣的教堂,相信不管你是否喜欢歌剧,甚至是否喜欢听音乐,看到这一段你一定会感动——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这一瞬间都变得高尚美丽。

正如安迪的朋友瑞德旁白说的那样,虽然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刻意去聆听,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莫扎特音乐的存在。一代又一代的电影大师们,在需要表达强烈的内心情感,撩拨人们心灵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时,总是一次又一次借助莫扎特的音樂,就如《海上钢琴师》那样,虽然全片音乐都是以爵士音乐为主体,但在开头和结尾需要表达强烈内心情感时,仍然用的是莫扎特音乐。

《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是莫扎特歌剧创作的巅峰之作,剧中有太多足以流传万世的唱段,加上曲折缠绕的剧情发展,最后塑造出了一部颂扬爱情伟大的杰作。仅《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和苏珊娜的这段著名的二重唱就被多次引用,科恩兄弟的经典黑色电影《不在场的男人》中运用了这段音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兄弟俩的怪诞黑色风格;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火柴人》里也同样运用到了这个二重唱;歌剧中著名的序曲也被很多人用过,最有名的是《落跑的新娘》里的运用,这个主题和歌剧类似的电影运用这个序曲再也合适不过了。路易·马勒的晚期名作《五月傻瓜》以清新温柔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家庭的故事,其中也运用到了其中的凯鲁比诺的小咏叹调《爱情的烦恼》。

说到莫扎特的音乐与电影之间的联系,最早可以追述到1930年的德国经典电影《蓝天使》中,这部由约瑟夫·冯·斯登堡自导自演的作品在电影史上享有无上经典的地位,尤其是他和当时叱咤一时的女明星玛丽·黛德丽的合作成为了荧幕上最早的导演与演员完美拍档。约瑟夫·冯·斯登堡扮演一名中学教师,因为到夜总会调查班上学生的放荡生活,竟然疯狂地爱上了一名歌女,经过教师的苦苦追求,她终于嫁给了他,而他的前途也因此被毁。最后,她对他产生厌倦,复出演唱,他却孤独地在他以前任教的教室倒下。无数影评人都趋之若骛地探讨这部爱情先锋之作,但却几乎很少人注意到在电影片末的音乐运用,那就是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中的帕帕·基诺的咏叹调《如果有个爱人该多好》,唱段在帕帕独有的幽默中哀伤的唱道:吃的喝的都有,世界上漂亮的女人多的是,就是没有一个爱上我。此处的运用显然是和老教授的心境是相照应的。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当时有声电影才刚刚问世不久,在电影的片尾就能如此契合的结合歌剧来表达电影的主题实属不易,由此可见导演的独巨匠心。

《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直到他临终不久才完成,《魔笛》既具有正歌剧的庄严,又具有喜歌剧的明快,其音乐将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十分动听。莫扎特本人十分钟爱《魔笛》这部歌剧,他亲自指挥了第一场、第二场的演出,临死前几个小时,他还渴望听到《魔笛》的音乐,他请人把钟放在床头,以便计算时间,在想像着正在进行的《魔笛》演出。

在《蓝天使》的影响之下,后继导演也开始注意到莫扎特音乐的巨大潜力,纷纷开始效法。而在《魔笛》上动足了脑筋的作品还有不少。例如1948年马克斯·奥菲斯改编茨威格小说的经典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也运用了《魔笛》的选段,1975年美国大导演伍迪·艾伦的影片《爱与死》中运用了它的序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意大利电影《午夜守门人》,这部备受争议的作品讲述了一名二战时期的军妓和一个纳粹军官在二战后再次意外相遇,两人在一系列痛苦的回忆和爱情的纠葛中双双走向灭亡的故事,看后叫人不禁连打寒颤,电影中的音乐运用也应值得我们留意品味。因为剧中的女主角的丈夫是一名指挥家,而他一直疏于妻子的感情。导致最终悲剧的原因是他所忙于排练的歌剧《魔笛》,而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魔笛》所要表达的主题是有关爱情的崇高力量,纵然有万般磨难只要有坚定不移的爱情作为精神支柱,那么黑暗必将过去,而影片中所反映的却恰好是这个歌剧主题的背面,或许导演这样安排就是刻意的,在光明的背后总有午夜守门人在地狱守侯着无知生命的光临。

“新德国电影运动四杰”中,赫尔佐格是最具哲学家气质的电影导演,他的电影是明显的“主题先行”的产物,极其风格化。他总是选择一些人类生活经验和文明的理解力之外的人物或事件,放在一种与人类经验保持距离的极端境况下,反省人类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1974年,他根据欧洲历史上被人们称之为“欧洲之谜”的加斯·赫伯事件拍摄的影片《加斯·赫伯之谜》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影片也是借用莫扎特的《魔笛》中的咏叹调作为开头和结尾,寓意及其深刻。

影片的引子部分是一组平静、舒缓、安详的长镜头,看起来和电影毫无关系:平静的河面,一叶小舟轻轻荡过,泛起涟漪,一个少女朦胧的面容慢慢化作河边洗衣的老年妇女,人的一生从年轻到衰老,就像这样,平静而安详,多么美好!但是,导演一开始就给影片加进了一个不和谐的因素。随着影片的开始,莫扎特《魔笛》中塔米诺王子误入夜后黑暗森林时的咏叹调“Dies Bildnis Ist Bezaubernd Schon”,就在这平静、安详的画面中缭绕着,挥之不去,当咏叹调唱到一半时,音乐、画面戛然而止,接着进入正片。

这一段镜头看起来很玄妙,仔细分析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导演通过塔米诺王子的咏叹调告诉我们,在这平静安详的生活中将有一个“外来的”闯入者,他将考验人类赖以骄傲的宽容和同情心,探索所谓的文明与进步背后的阴影。果然,導演的镜头一转,他用一组极为冷静和克制的长镜头来详细渲染加斯·赫伯在地窑中肮脏而浑浑噩噩的生活,然后,象征人类的黑衣人“父亲”出现,他将带着加斯·赫伯走入文明社会,走入我们中间。夜色深沉,四野寂静,墨绿的草地和树木像人类的同情心一样暧昧地沉默,背他出来将要弃他于市的父亲一袭黑衣,在画面的中间背对镜头端坐着,如一座威严冰冷的塔,前景中的加斯·荷伯俯卧于地,显得那么无辜和无助,也许,弱势的、边缘的个体需要帮助的时候,社会就是这样一个冷漠威严的塔。

而在影片的片末结尾,有近两分钟的长镜头:解剖完加斯·赫伯的尸体,书记员作完记录,心满意足地从屋内出来,挥手叫了马车,却只让车夫把他的礼帽带回家,他则要步行回家,因为“这是值得记住的一天”,他得与平时有所不同才行。他们刚刚在加斯·赫伯的大脑和肝脏发现了不正常的形状,“使我们最终能对这个怪人做出解释,真是太棒了”。镜头缓缓地向右摇了九十度,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个有些滑稽的背影自言自语,沿着房屋夹道的石板路,跟在马车后面走向城市的深处。影片开头部分戛然而止的塔米诺王子的咏叹调在这里接着响起,科学和冷漠最终取得了对这个可怜的非人的胜利。

和《魔笛》、《费加罗的婚礼》一样在电影中有被广泛使用的是莫扎特的另外一部歌剧《女人心》,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说:“莫扎特音乐中还有以下各种对比:宿命与个人;潇洒、优雅与庄严;滑稽与严肃;反语与直白——特别是在《女人心》中。”

在影片中运用《女人心》最典型的是《毕业生》的导演迈克.尼克尔斯2004年的影片《偷心》,这部文艺片通过两男两女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深刻揭示了美国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问题,以及对感情,婚姻和性爱的看法。电影里的台词十分的泼辣犀利,有很多赤裸裸的性话题,但在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后,让人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自身的问题所在。而影片中所流露出的种种迹象和莫扎特的《女人心》里的主题“女人是靠不住的”有那么一丝相像,影片中的两位男主角最后的情感结果似乎都处在女性的下风。虽然影片不是在向《女人心》有意靠拢,但几处选段的运用却很有意思,其实真正出现《女人心》的段落只有3处,但却几乎把里面的有名片段全部囊括了。第一次出现是茱丽亚·罗伯茨扮演的摄影家和裘德·洛扮演的作家的见面,那是茱丽亚在剧中首次出现,刚开始的时候,两人一边交流而她一边在为作家摄影,此时画外音只是隐约地出现,似乎是在大气中飘荡一般,如果不注意的话根本无法辨别。而在这之后,两人的感情开始灼热起来,互相都爱慕对方,最后两人亲热在了一起,而音乐也随着两人的情感发展不断渐强,最后在多拉贝拉的咏叹调《狂乱骚扰着我的心》中达到了高潮,而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般,两人的情感被音乐完美地烘托了出来,可谓是珠联壁合的经典结合。音乐的第二次出现是不久后的第二男主角克里夫·欧文扮演的外科大夫的出场。这一次的音乐运用很有意思,呈现在耳边的是《女人心》的C大调序曲,场景是诊所办公室里,而他正和尚未结识的裘德·洛在性爱交友网上聊天。作家在惯用他恶作剧式的男扮女角,一开始似乎都在相互认识寒暄,音乐也处在行板的状态下,风平浪静。而随着两人聊天的深入,所谈论的话题也开始胆大露骨,似乎正在进行一场网络的性爱约会,而此时的音乐也转为俏皮的快板,速度逐渐加快,莫扎特独有的嬉游曲风格呈现;为配合两人的低俗形象和举止起到了讽刺的效果,而整个场景随着序曲的结束而正好收场,这也显然是导演有意控制和设计的一幕。音乐第三次的出现是在大饭店中,此时两人分别离开各自的伴侣而走在一起,这里所要称赞的是摄影的美感,一开始的镜头是一个略带俯角的全景,把整个大饭店顶楼的气派很好的展示了出来,而音乐不知从哪里飘荡了出来,而随着镜头的推进,让人明白了音乐是从吧台的电视里出来的,音乐一直是多拉贝拉姐妹的唱段,这里的运用起到了烘托环境的作用,因为往往当呈现出一个富丽堂皇的建筑时,高雅音乐是最好的伙伴。

而把莫扎特音乐运用到极致的,是美国导演西德尼·波拉克于1985年拍摄的《走出非洲》,一本平淡无奇的自传体小说被搬上银幕,竟然获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原作音乐等7个奖项,成为传奇,这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英国作曲家约翰·巴里在影片中对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的运用。

全片从女作家卡琳·布里克森的回忆开始,出现在片头的配乐主题,是作曲家根据影片一开始我们就听到、而且后来一再出现的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主题的动机创作的。这是男主人公丹尼斯最喜爱的音乐作品。我们听到的这一旋律因此具有一种典雅、高贵的品质,同时又带有着作曲家约翰·巴里最鲜明、最迷人的创作特征。它节奏沉稳,和声宽广,旋律优美,舒展流畅,是约翰·巴里最受人喜爱的银幕旋律之一。在摄影机优秀而忠实地再现的辽阔壮丽的原野上,通过音乐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律动、万物的呼吸和泥土的芳香。

莫扎特的作品在影片《走出非洲》中是以“画面有源音响”方式出现的。从丹尼斯送给卡琳一架留声机的情节起,我们就不断地听到莫扎特的几首器乐作品片段。其中使用次数最多、积极参与了故事叙事的,是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单簧管独奏的主题质朴宁静、意味深长,在影片的后半部它时时伴随男主人公丹尼斯在镜头中出现。丹尼斯一向不愿受到情感的羁绊与家庭的束缚,拒绝了卡琳想共同生活的愿望。他习惯了独往独来,注定要漂泊一生,在卡琳听着留声机播放的音乐,苦苦等候心上人再度光临的场景中,独奏单簧管静静的旋律似乎在加深她心中的孤寂和失望。

走进非洲是为了逃避,走出非洲是为了逃离,进出间是生生不息的爱情咏叹。在非洲广袤的土地上,人不幸成为最脆弱的生物,而莫扎特却给这最脆弱的心灵温柔的抚摸和慰藉。

莫扎特三大喜歌剧中也许《唐璜》的银幕缘最小,或许和其中所透射出来的过于阴暗的氛围有关。最有名的运用是法国大导演夏布罗尔的名作《冷酷祭奠》里的大段运用了。导演通过这个简单的故事,深入揭示了女性内心由于自卑而产生的极大的非理性反抗,同时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做了详尽的描述。似乎运用《唐璜》的音乐能够很好地反映人的内心活动,尤其是人的挣扎与反抗,这是莫扎特其他歌剧里所没有的。

9.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 篇九

一、和声分析

和声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战友重要地位,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征,接下来会从四个方面对钢琴奏鸣曲进行和声分析,并从中有所收获和思考。第一,和声部分使用了二级七和弦及其他下属七和弦,从而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更加深入人心。在分析钢琴音乐作品的时候,我们更多的考虑到的是这个作品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和给我们什么样的听觉感受。而决定以上内容的关键因素在于和弦的使用。莫扎特认识到了这一关键因素,并且将和弦灵活地应用到了作品当中,比如为了出色地演奏钢琴作品,他在很多地方使用了二级七和弦来渲染,紧张的气氛,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第二,用和弦外音来丰富和声的旋律,从而使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更加和谐亮丽。当我们在欣赏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时,我们能够很清楚的发现在和声部分,他用辅助音、延留音等和弦外音使音乐作品更加具有视听效果,而且莫扎特对和弦外音的使用已经到了驾轻就熟的程度,让这些弦外之音将钢琴奏鸣曲的和声演绎的更加出神入化。第三,在和声进行的过程中,灵活的使用持续音能够为整个音乐作品增添色彩。莫扎特经常在钢琴乐曲的末尾处应用主持续音来巩固调性,而在作品结束之前或者结束扩展部分使用属持续音来突出加强属功能的不稳定特征。第四,在配置和生的过程中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采用的是大调和小调交替的方法,从而使音乐色彩更加多样化,也让整个音乐演奏别具一格。

二、音乐风格分析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鲜明的主题对比。从整体上看,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具有生动的主题形象,音乐形式多种多样,表达的内容比较深刻,而且行云流水一般的音乐旋律给人们美的享受。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钢琴曲主部主题和副主题具有鲜明的对照,从而表现出了张扬的个性。第二,旋律决定风格,由此可见,良好的旋律是音乐作品的精华所在,而不同的音乐之所以具有不同的风格,是因为它们的旋律不同。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具有鲜明的旋律色彩,能够恰如其分的,运用旋律给音乐增添特色。在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中既有平静的旋律,也有壮丽辉煌的旋律,而这些不同的旋律色彩使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散发出巨大的活力。第三,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风格之所以多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现场音型的变化,例如他经常在作品中使用阿尔贝蒂低音或者是让低音灵活地出现在高声部,从而使整个音乐作品的旋律充满动感,也有效避免了低音的重复和持续。另外,莫扎特还将典型的装饰音进行改编,最大化的发挥装饰音的价值。

三、人文精神分析

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不仅仅是一部美妙的音乐作品,还用他极具表现力的音符为我们的心灵和精神提供营养,让我们的精神蓝图更加宁静和浩大。欣赏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它传达的主观和客观的平衡精神,在这种有序的平衡过程中又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容。莫扎特音乐作品中的重音是有所约束的,琶音和音阶是有虚实变化的。由此可见莫扎特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使用了非常开阔的音乐思维,能够将平静和强烈,以及极端的对立进行有效的音乐交融,进而呈现出一种平衡的状态,给人们带来音乐的至美享受。在对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绚丽的技巧,更多的是因为他的钢琴旋律中的纯净美好,以及为我们传达出的自然平静与和谐。在欣赏他的钢琴奏鸣曲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简单平和的音乐形式背后能够传达出复杂深厚的情感,他要用他的音乐来滋润我们的心田,也让音乐洗涤每个人的灵魂是生命回归本真,这也是他要传达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

在西方的音乐发展历史中,莫扎特是一个传奇,也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天才。在对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进行和声分析、音乐风格分析以及人文精神的分析之后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音乐的巨大魅力,体会到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用音符为我们述说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也能从中看到思想进步光芒的闪现和莫扎特的创作激情,也期望能够从中汲取营养,为后世的音乐创作提供源泉。

摘要:莫扎特是一个音乐传奇,在西方的钢琴音乐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能够带领我们深入地了解古典主义音乐盛行时期钢琴作品的特征和风格,也能够让我们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莫扎特传达给我们积极昂扬和自然质朴的情感。本文将重点研究个分析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并从不同的层面挖掘其音乐创作的精髓。

关键词: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晓虎.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音乐分析[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22:7-8.

10.浅谈莫扎特音乐风格的多样性 篇十

关键词:莫扎特,音乐风格

莫扎特, 古典主义音乐时期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同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还有海顿、贝多芬, 与贝多芬相比, 莫扎特音乐包含更多的是哲理性, 并将莫扎特内心当中这些明亮的、美丽的、纯洁的内心花园展现给大家, 并带领大家参观游玩, 这些都是任何困难都泯灭不掉的心境。莫扎特对音乐的态度是纯净的、不张扬的, 这就决定了莫扎特的音乐也是那种很单纯的月, 莫扎特也并不像其他作曲家一样, 将自己大部分的喜怒哀乐写进音乐中, 他的音乐就像他的性格一样内敛、单纯, 整体音乐风格大致都为“欢快”、“愉悦”。在莫扎特的音乐中, 你听不到他对社会的态度, 听不到对政治的观念, 也听不到对战争的愤怒, 更听不到对别的艺术的赞扬, 莫扎特的音乐就像教堂当中的“圣咏”一般, 纯净、天真。

一、莫扎特音乐所含各地风格

莫扎特早年游历各国, 对各地的音乐风格都有了解, 并将一部分音乐风格吸收进自己的作品中, 形成莫扎特自己独有的音乐风格。他秉承了乐句规整的特性, 并将意大利音乐活泼的音乐风格融入到自己的音乐中, 比如歌唱性的旋律以及阿尔贝蒂低音的运用。莫扎特还吸收容纳了喜歌剧中方言风格, 比如意大利喜歌剧中在民间流传的音乐戏剧笑话。

莫扎特作品不仅仅存在活泼的特性, 也有严肃、庄严的乃至暗淡的音乐风格, 这样的音乐风格是受别国的音乐风格的影响, 例如在c小调钢琴协奏曲 (K.491) 等。莫扎特的歌剧音乐风格受意大利正歌剧与格鲁克歌剧的影响, 例如莫扎特歌剧中宣叙调带有伴奏, 使音乐效果更加的形象化, 更具有紧张感。莫扎特是一位宫廷乐师, 他的作品都带有宗教性, 而他又是传统音乐的继承者, 所以他的音乐又有着学院派严谨的特点。莫扎特的音乐是一种让人一听就会很安静, 很向往的音乐, 包括他的交响乐、四重奏以及歌剧。但是莫扎特众多作品中, 唯有小提琴作品很少, 但其小提琴作品所包含的音乐风格却是集大成于一体。

莫扎特除了有将各国音乐集合、改编成自己的音乐这样的能力外, 还着眼于还未得到发展的音乐风格, 莫扎特不仅将自己的音乐与其结合为一个新的体系, 并将这种新的体系变为自己的风格, 而且得以沿袭。莫扎特在音乐中是一位“冷静”的先生, 他没有像贝多芬一样赋予音乐极强的个人色彩, 也没有像巴洛克时期音乐一样有着技巧的炫技, 更没有像同时期音乐家一样音乐风格变化迥异。莫扎特只是客观的去写曲, 去生活, 莫扎特认为因为就应该使人快乐。莫扎特虽然个子不高、爱玩成性, 但是内心却是沉重的, 他掌握并综合了部分音乐风格, 将音乐以“快乐”的形式出现, 方整、华丽, 情感与音乐完美的结合, 莫扎特的音乐体现“尽善尽美”, 其中也是因为莫扎特的音乐并没有表达出他对当时政治等等方面的看法。

二、莫扎特的贡献

莫扎特一生写过很多题材, 例如歌剧、室内乐、钢琴等, 但是小提琴协奏曲现今承认的就只有5 首, 从他的5 部小提琴协奏曲中, 可以总结出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的基本结构:1、风格基调都为明朗、欢快。2、小提琴协奏曲一般由3 个乐章组成。3、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 双呈示部;先由乐队奏出第一呈示部, 后独奏乐器与乐队协同奏出第二呈示部。4、第二乐章多为抒情的慢板, 常用三部曲式。第三乐章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写成。5、采用华彩乐段。华彩乐段是独奏者表演技巧的即兴风格的段落, 一般置于第一乐章的后部, 第二、第三乐章根据需要也可插入华彩乐段。莫扎特共创作了5 首小提琴协奏曲, 除了第一首之外, 其它4 首小提琴协奏曲的末乐章都用回旋曲式写成。

莫扎特由于从小经常到欧洲各大城市旅行, 接触了更多的进步知识分子, 因此他的资产阶级意识成长得也较快。他有一种为老一辈作曲家不曾有过的强烈的个人自尊心, 对自己所处的卑微地位十分不满。从莫扎特的身上愈来愈明显地体现出一种一个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所具有的坚定、乐观的阶级意识, 因此, 一切生活的艰苦、贫穷、疾病以及上流社会的冷言冷语等等都不能使他忧郁、懊恼、屈服。这也就造就了为什么莫扎特即使处于生活最困苦的时候也能在他的音乐中保留着光辉灿烂和活泼明朗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音乐之友社授权, 《作曲家别·名曲解说珍藏版—莫扎特Ⅰ》[M], 台湾美乐出版社, 2000年

[2]郭鸿斌, 《莫扎特创作技法研究及其音乐内涵的延伸性思考》, [D], 贵州师范大学, 2008年4月

11.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十一

摘 要:奥地利伟大作曲家莫扎特被人们称为音乐史上的旷世奇才,他在音乐创作上的杰出贡献,是人类绝无仅有的奇迹,他在短暂的30余年生命中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音乐遗产。莫扎特除了在器乐领域有着非常大的成就之外,他的歌剧也都是被后世广为流传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莫扎特 歌剧 咏叹调 重唱

前言

歌剧艺术产生的极早,在16世纪末便已经有了雏形。当西方的多声部音乐——复调音乐发展至顶峰时,人类逐渐开始厌倦聆听那么多的声部,而慢慢倾向于听有主旋律的音乐。莫扎特歌剧中洋溢着丰富流畅的音乐美、舞蹈美、语言美等艺术,那些优美的旋律、严谨的结构与色彩配合,几乎达到完美无瑕的地步,那宫廷贵族式气质、鲜明的人物个性、诗一般完美的语言,巧妙地运用在歌剧作品中,彰显着莫扎特歌剧无与伦比的艺术特色。

一、莫扎特歌剧的音乐表现

在莫扎特的歌剧中,音乐始终是高于一切的,永远占据着主导地位。剧中人物的形象都反映了他强调音乐在塑造、刻画和影响人物内心世界的巨大作用,他曾说:“在一出歌剧中,歌词必须绝对服从音乐”“音乐要居于最高的主宰地位,叫人把别的东西全忘记。”在莫扎特歌剧中,他善于用音乐赋予每个角色独特的个性,使作品散发出瑰丽的艺术风采。

在音乐平衡的把握上,莫扎特也有独到之处。以《费加罗的婚礼》中咏叹调的分配为例,全剧一共涉及到9个较为重要的角色,共有14首咏叹调用来刻画描写人物的形象和心理,其中女声部咏叹调有7首,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莫扎特音乐中的平衡特质。以《魔笛》为例,它是莫扎特生命中最后一部德国歌剧,把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要素融入全部歌剧中,在表现上达到了高度统一,达到了音乐中的另一种平衡。

莫扎特对于重唱的运用和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莫扎特的歌剧中,重唱在戏剧上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在完整的音乐形式中展现完整的动作。与宣叙调或咏叹调相比,重唱的戏剧优越性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歌剧《唐·乔凡尼》第一幕的第六分曲是一首简单、通俗的二重唱,唐·乔凡尼对采琳娜发生了兴趣,决意诱骗这个性格软弱、生性浅浮的乡间姑娘。虽然在宣叙调中已交代了两人此时的矛盾关系,但唐·乔凡尼真正的诱骗采琳娜却发生在紧跟其后的二重唱当中。唐·乔凡尼未经任何前奏引入“让我们携手同心”,采琳娜接着唱出和唐·乔凡尼几乎同样的乐句。她被他所迷惑,但又心生恐惧与疑虑。这个乐句稳定地建立在A大调上。

二、莫扎特歌剧的演唱风格

莫扎特主张歌剧创作中应以音乐发展的原则为基础,歌词必须绝对服从于音乐,提倡古典音乐的典雅、流畅、秀丽、明朗和音乐中朴实自然的风格。在他的歌剧艺术中,歌曲对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歌曲演唱速度的把握对歌唱表演是至关重要的。在演唱莫扎特歌剧作品时,对于速度的把握要极为准确。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充分体现出古典音乐平稳、庄重的特点,表现贵族所追求的有教养、有规矩、贵贱有别的风格。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历史上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的歌剧作品和他的器乐作品一样,都是世界音乐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他的歌剧艺术中充满了典雅、秀丽、明朗的气质,有着优美如歌般的旋律、明朗欢快的线条、平易近人的音乐语言,让人们能完全的置身于莫扎特那高贵、纯洁的音乐中。

参考文献:

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著.《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版

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版

张洪岛主编.《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版

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版

钱仁康编译.《莫扎特书信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版

12.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十二

一、莫扎特的生平

尔夫岗·阿玛德乌斯·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是一位生于奥地利的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世界级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音乐派的代表。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在萨尔兹堡的一个宫廷乐师的家庭,他三五岁便能弹琴创曲,小小年纪表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五岁时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创作了小步舞曲,轰动了世人。1762-1763年间他最初的作品集问世,巡回演奏于维也纳、布鲁赛尔、巴黎、法兰克福和伦敦等艺术殿堂。1768年演出了具有音乐历程启示意义的首部歌剧《巴斯丁与巴丝蒂娜》,在维也纳收获了莫大的荣誉。其后在旅行、演出和学习过程中,莫扎特对于生活的体会更加深刻地融入到他的作品中,让音乐对于生活的诠释更加广义和尽善尽美。后半期的人生,则是莫扎特生涯中最为贫困的九年,其在痛苦和磨难中倾情于歌剧,创作出《唐璜》、《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难以超越的经典剧作。

二、莫扎特音乐风格与其现实生活的对照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是多样的,不局限于一种形式的创作,不同形式有不同味道。通过对其音乐风格的了解可以加深对这位伟大音乐家的认知。

(一)年幼时畅快、温婉的风格

例如五岁创作的《小步舞曲》,就单纯地表述了生活的美好和更多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犹如曲中所现:含蓄、温文尔雅、绅士。因为少年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孩子的眼中只有未来的美好,还没有经历成长的痛苦。

(二)创作巅峰时的风格

莫扎特二十二岁时为歌唱家奥古斯塔用当时流行的巴黎咏叹调创作了歌曲《见异思迁的鸟》和《我走进森林》。第一首歌生动优雅,表现出活泼;第二首则是充满了很强的戏剧性对比,音节变化丰富异常,被莫扎特写得像极了一首充满悲剧色彩的咏叹调。此时的1772年,莫扎特经历了音乐界鲁史和皮钦尼两派的混乱,工作上不如意,心情沮丧。同年其母亲病逝,对于他的打击是极重的。怀着忧郁的心情,在当时的大主教专制制度下,郁郁不得志,所以那个时期,他的音乐风格一面是愉悦欢快一面是悲情。把这种情绪以“大爱”的方式表达出来,人们通过聆听,能感受出音乐里的渴望自由、渴望解脱。

(三)诗意风格创作期的音乐

这一时期典型的代表作是莫扎特在1785年创作完成的《紫罗兰》,这首曲子充满了浓浓的浪漫主义色彩,被公认为是当时诗歌与音乐跨域结合最完美的经典范本。这首曲子采用独立的钢琴伴奏,缓缓向世人叙述着曲子里的心声,讲述了紫罗兰的生活向往和不幸遭遇。乐曲如泣如诉,让人浮想联翩,感情亦随之而动,表达了对于爱情的一种纯真和谦逊。在莫扎特所属的80年代,他摆脱封建传统与自己所爱之人结了婚,当时没有固定的职业,创作灵感促使他忙于写作和演出,无暇顾及家庭。孩子们的夭折和妻子的重病给了他除物质之外的精神压力。这种磨难让他透不过气,他急需一片光明、恬静和轻松的地方,需要抚慰风暴中的灵魂,所以他用宁静、平静和色彩明亮的音符来慰藉音乐中的灵魂,来表现内心的强大。

(四)幽默风趣的风格

莫扎特用咏叹调创作出《警告》和《老妇人》等代表作,《警告》以糖果喻少女,让父亲把女儿藏好,风格诙谐幽默以影射当时社会风尚的败坏。后者则描写的是一位老妇人对年轻人的品头论足,旋律采用一字一音和局部的颤音,惟妙惟肖、亦步亦趋地让人联想出一个说话的老夫人形象。还有后期带有宗教气质的《欢乐颂》和表现惜别的《离别之歌》都是此类风格。那个时代人们受启蒙思潮的影响对贵族的绝对权威意识已经逐渐开始瓦解,平民地位得以提高,莫扎特生活的层面借由社会现象转变,音乐作品也变得丰富而细致。

三、结语

莫扎特的一生是动荡不安的。他所经历的生活给他的创作带来了非比寻常的感悟,缔造出唯美的、轻快的、欢跃的、乐观的曲调,挥洒在各个音乐篇章中。他还运用多种手法综合并用德、奥、意各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传统音乐,丰富了歌剧的内容,创造出现实主义音乐剧的新形式。正是他的人生造就了他的音乐,而他的音乐丰富了他的一生。

摘要:莫扎特最大的艺术贡献是为西洋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多样的基础,带给世人震撼的音乐享受,其音乐风格均与其生活息息相关,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也是截然不同的。一个艺术家只有把音符和生活中的灵魂结合得恰当好处,才能体现其技艺的高超。

13.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十三

从上海飞抵阿姆斯特丹机场,入关,换乘支线飞机,很是方便;候机一个多小时,再飞行一个多小时,布拉格就到了,比当年莫扎特的邮递马车快多了。鲁兹涅机场轻轻播放着男声合唱。出关,兑钱,取行李,一路顺利。人不多,怎么都好说。

出机场是布拉格的冬夜,司机默默地听着电台的流行音乐,我则看窗外的风景。路面整洁,远处轨交列车的车窗如高清电影般帧帧划过。果然呢,布拉格的夜空,是那种“星星可以摘下来”的明净。

入住预订的波希米亚大酒店。踏进房间,茶几上的冰桶插着一支香槟,还有两只酒杯,一盘鲜红欲滴的草莓,以及酒店经理亲笔写的生日贺卡,我的名字!正是今天!敢情是曾经的社会主义“同志加兄弟”,感佩之际顿生温暖。

酒店在老城广场区,斯美塔那音乐厅所在的市民会馆,就在隔壁。

中欧的冬天,冷且天短,早上八九点才能算天亮,往往下午四点钟,太阳就疲软了,顷刻天便黑了。加上室内外冰火两重天,户外活动超过一小时就须进屋取暖,暖透了再出来。如此,我们决定早餐从容享用,主要在午间活动,冷了就钻博物馆咖啡馆,然后回旅馆睡午觉,重点放在晚上看戏听音乐会。

短短七天,看到的肯定是表面。然而别的城市,没有个三年五载的,也是表面。就表面看来,布拉格还是美。一眼望去,画面不用剪裁,必定协调,疏密有致,色彩怡人,满街高帅靓的男男女女。那几日没有不顺心不友好的遭遇,心情自然就好,自然就与布拉格泡出点感情来。也许历次战争的双方都不忍破坏,布拉格完好无缺,各种风格的建筑保存得光鲜,可见维修的勤勉。后来去到的布达佩斯就不然了,城市和建筑格局比布拉格大得多,但很多楼宇呈颓败像,看得出维修资金的捉襟见肘。

去到一个地方,有你的偶像,见到见不到,感情上都有一种满足。在布拉格闲逛,伏尔塔瓦河边、胡斯像前、鲁道夫音乐厅的草坪,你周围到处是莫扎特、贝多芬以及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纳切克他们的影子,飘散着苏克、马蒂努、诺瓦克他们的气息,你不会无动于衷。比如火车总站,报站的铃声响起,你会认出是斯美塔那《伏尔塔瓦河》的两声竖琴的琶音,毫无歧义。

喜欢布拉格的理由有一条:布拉格是那么善待莫扎特。不像维也纳,对莫扎特不好,他贡献巨丰,却让他穷困潦倒,彼时尸骨难寻,今日却穷尽所能用他的名义赚钱。是布拉格向莫扎特敞开了最热情的怀抱,是布拉格发现莫扎特的价值。

倒是参不透布拉格人卡夫卡“布拉格是个带着魔爪的小妈妈”的说法,是少年就知愁滋味的卡夫卡冷眼望出去的“变形”?如何解读卡夫卡“布拉格不肯走,也不让我们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才知道卡夫卡的名字。另一本土作家哈谢克,儿时便看过他的电影《好兵帅克》了。唯一记忆便是,穿着军装的帅克滑稽面善,每看到一个痰盂便举手敬礼。几十年过去,再无任何帅克的信息。这次在布拉格,那些打着帅克画像的酒幌、咖啡馆的招贴画,把我唤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老家徐州的电影院,虽小而旧,多热闹啊:门口小商小贩的叫卖,报纸卷成锥形装满瓜子,炭火烘烤笊篱里的白果嗞嗞冒着香气,五颜六色的电影海报贴满了墙,什么捷克斯洛伐克的《好兵帅克》、印度的《章西女皇》、苏联的《根据法律》、匈牙利的《在边境线上》等等,每晚每场的影片都不同。

至于米兰·昆德拉,他的国家捷克并不像中国那样看好他,他们更认可赫拉巴尔、斯克沃瑞基这些名字。有一种观点是,他们不喜欢他对女性的态度。我倒是欣赏他对音乐的态度,看《被背叛的遗嘱》,他对斯特拉文斯基和雅纳切克的思考,颇受启发。

剧作家瓦茨拉夫·哈维尔作为总统前后,常去同市民见面聊天的咖啡馆,就在伏尔塔瓦河边,民族剧院的对面,我们朝拜性地去喝了咖啡。那是殿堂般气派的咖啡馆,光衣帽间就能开一间小咖啡馆了,伏尔塔瓦河及城堡山的美景镶嵌在落地窗里,很像布拉格人阿芳索·姆哈(Alphonse Mucha)的新艺术画作。哈维尔不再来这里喝咖啡了,他于2011年去世,他的座位,现在是一架钢琴在演奏了。

那天我们举着雨伞去找莫扎特歌剧《唐璜》的首演地,埃斯泰特(Estate Theatre)剧院。之前汉学家李素告诉我们,捷克首屈一指的是民族剧院(排在国家剧院前面),那些日子都是话剧,只有埃斯泰特剧院有歌剧演出。那剧院正是我们计划内的重点,心向往之久矣。看过多遍的捷克导演米洛斯·福尔曼的奥斯卡获奖电影《莫扎特传》,就在那里拍摄。一些场景怎么也不会忘记:

——披黑色斗篷的莫扎特一夜宿醉,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赶,寒风卷着雪花……

——丈母娘喋喋不休数落至歇斯底里处,“夜后”女高音的花腔华彩呼啸而起紧贴而上,这声像的蒙太奇天衣无缝精彩绝伦!

——《唐璜》开幕和弦全奏再次响起,破墙而出的是戴面具的严父利奥波德的形象,和弦肃穆又宿命,一音说春秋。

——还有,莫扎特弥留之际,太太康丝坦策从巴登赶回,K.626《安魂曲》急促的音型模进配奏月黑风高马蹄疾的画面,真是忧伤啊!

像埃斯泰特这样的名胜剧院本应在一个广场中央,不料当我们众里寻它千百度时,它却绿盈盈地横在短街窄巷,突兀,促狭,甚至碍眼,不像其他歌剧院在广场煌煌“供”着,而是窝在民居里。

大门紧闭。告示上说售票在对面一家旅馆的隔壁,有箭头指路。时间尚早,我们便绕场一周,好好看看这家剧院。建筑是新艺术风格,长方形,并不雄伟,前廊也是小小的优雅,右前立壁上有一古铜铭牌,捷克文,估摸是莫扎特歌剧《唐璜》于1787年10月29日在此剧院首演云云。前廊左侧有现代青铜雕塑似曾相识,正是出生在捷克克鲁姆罗夫的女雕塑家安娜·高美(Anna Chrome)的名作《心灵的外衣》,也有纪念《唐璜》首演的字样。《心灵的外衣》共八件,埃斯泰特剧院的是其中之一。安娜·高美近年常来中国办展,她说《心灵的外衣》是受了莫扎特《唐璜》中石客形象的启发。这尊雕塑放在埃斯泰特剧院再恰当不过了。

nlc202309031001

售票处内,满架演出册子,有歌剧、话剧、音乐会等,无力悉数收藏实在遗憾。同时等候的当地人礼让我们先去窗口——结果就买到了当晚的《费加罗的婚礼》!票价比上海便宜多了。

依旧先睡个午觉,早早去“北海鱼”晚餐,早早来到剧院。华灯初上,夜空如洗,那种透明度,能透出声音来,像一个休止符。

剧院虽不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宏伟,也有五层包厢,一盏新世纪的巨型水晶吊灯,取代了电影里我们看到的十几盏枝形蜡烛吊灯。两百年前的演出开销,蜡烛占了很大一笔。几乎客满,除我们两个中国人外,也有几个韩国人。这些年日本人都很少了,各自经济状况使然。当地人则是拖家带小,盛装出席,仍是老人居多。连我们的领座员,也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戏,就要开始了。

想想自己的运气还真不错,平生第一次亲聆高水准的歌剧便是《费加罗的婚礼》,那是1984年9月29日,联邦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在上海市府礼堂的倾情献演!沃尔夫冈·萨瓦利什(Wolfgang Sawallisch)指挥!

那是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第一次降临上海或说中国,据说也是第一个来中国的世界级完整版歌剧演出。是次演出意义非凡,在上海人艺做导演的岳父率领我们全家躬逢其盛。八排正中的座位票价人民币八元,当时觉得贵了点儿。

座位非常好,可清晰看见乐池,萨君淡定自若,风度翩翩,时而挥棒,时而弹琴——指挥兼任羽管键琴,伴奏宣叙调。

那时,我对他们的来头一无所知,知识储备少得可怜:几年北方闭塞小城乐队工作的经历,接触过《小二黑结婚》等民族歌剧,个人口味粗浅。浅者不得其深,欣赏大牌,自觉可惜了。所幸无知,直觉、感官处处惊醒。现如今,三十年白驹过隙,听觉记忆已然淡出,当初的震撼却历历在心。那日于我,无疑是一次音乐的奠基与受洗。

那日的上海市府礼堂,却别有一番气氛。专程前来观摩的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大腕不少(我是那么崇拜他们),心里便热热地。那天还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见羽管键琴实物,特别惊诧它的琴键,竟然白键是黑色的,黑键是白色的,并有两层键盘!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羽管键琴的琮琮真声。费加罗著名的咏叹调《不要再做花蝴蝶》倒是很熟了,源自“文革”中被我翻烂了的《外国名歌二百首》自己的默唱(似译为《大丈夫去当兵》)。当然,印象深的还有莫扎特的二重唱三重唱,以及妙不可言的六重唱,那些宣叙调,也字字珠玑,自然又好听,与我们的《苗岭秀》《洪湖水浪打浪》是多么不同啊!

鞋盒子般简陋的市府礼堂,朴素的军民观众,消费时代之前瘦削冷涩的中国面孔,和舞台上西方巴洛克、古典的华丽繁复的服饰、假发、乐器和千回百转的俏妙美声,形成极大反差,现在想起来还是匪夷所思。

《费加罗》在市府礼堂连演三场后移师北京,北京观众比上海更有幸,欣赏到了他们的《魔笛》!

行文至此,报上传来沃尔夫冈·萨瓦利什仙逝的消息,享年八十九岁。罗马教廷派遣约瑟夫·克莱门斯主教前往慕尼黑圣灵大教堂主持安魂弥撒,萨翁的挚友、刚刚辞位的梵蒂冈教宗本笃十六世亲撰悼词,现场由长野健指挥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演出莫扎特的《安魂曲》。

现在回到埃斯泰特剧院。

时隔近三十年再次亲聆现场版《费加罗的婚礼》。厅堂里的华丽雕饰,红毯,乐池里的定音声,已然是序曲的序曲。乐池不大,乐队也不大,弦乐是8+6+4+3+2的阵容,木管各2,圆号、小号各2,外加两个小小的定音鼓,是莫扎特的原始编制。声音甫出,稍有些干,序曲过半,演奏热了,耳朵也热了,便觉得,还是不错的。

《费加罗的婚礼》于1786年5月1日在维也纳首演,略遭冷落。翌年1月莫扎特亲临布拉格指挥的《费加罗》却大获成功!市民欢呼,家喻户晓,布拉格的街头几乎每个人都唱着或用口哨吹着《费加罗》。热情的布拉格立刻用一百个杜卡特金币向莫扎特委约了歌剧《唐璜》——这一笔钱相当于当时维也纳一名显赫宫廷作曲家的半年薪俸。当年10月29日,《唐璜》在布拉格埃斯泰特剧院首演。布拉格是莫扎特迟到的知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莫扎特四次来到布拉格。而布拉格喜欢莫扎特,喜欢《费加罗》,直至今天。

今天,是哪位幸运儿,站在莫扎特曾经的位置上指挥《费加罗》?

节目单上全是捷克文,捷克国家大剧院演出,指挥是因德拉(Robert Jindra),普拉赫特卡(Adam Plachetka)饰演费加罗,布鲁克勒(Jirí Bruckler)饰演伯爵,福科帕洛娃(Pavla Vykopalováü)饰演罗西娜,内齐科娃(Katěrina Kněziková)饰演苏珊娜。

第一幕开场苏珊娜和费加罗的小二重唱,我脑子里便叠出福尔曼的镜头。就是在这个舞台上——电影里用来冒充维也纳的舞台,经常弄得我布拉格维也纳不分——莫扎特行云流水般地弹着羽管键琴,费加罗跪在地上量尺寸,苏珊娜在试戴帽子。事先莫扎特说服约瑟夫二世皇帝批准他的《费加罗》,电影台词精辟地表现了莫扎特复调思维的天才。其实音乐以外,《费加罗》的戏剧情节发展、人物性格交错的设计,也是复调啊。

这天的演出有了较文明的床戏。从电影蔓延到舞台,床戏已是二十一世纪的流行色。2010年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看马斯内的《玛侬》,那床戏更甚。我很佩服今天的歌剧演员躺下来唱美声的功夫,音不乱,气不泄,声不抖。捷克国家大剧院版的《费加罗》,布景灯光像是传统京剧舞台,奉行极简主义(也可能为节约成本),就在地上铺了毯子当作床了,而《玛侬》里是用一张真正的床。

苏珊娜和玛切莉娜的二重唱依旧出彩,美丽的短句,断、连的对比,玲珑绮丽如逢花开。莫扎特就有这个本事,吵架也能谱出吴侬软语,莺燕之声。

第二幕中,我偏爱并不崇高的角色凯鲁比诺,和他(她)的几段唱,总是被吸引被感动,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是不是太堕落?如那首好听的小咏叹调《你们可知道》,你会发觉莫扎特真是妙啊,他用小二度音阶的四次上行奠定曲趣,再信手拈来三两变音,就使旋律变化多端又不离其宗,调性游离出去再回转过来,其间便生出新鲜,翻出花样,由女中低音唱来自然上口又贴切,风流少年凯鲁比诺多情而略显滑头、懵懂带着躁动的万般情状,尽在其中了。不过捷克的这位凯兄没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象,可能是我喜欢的卡尔·伯姆版中的玛利亚·艾文(Maria Ewing)饰演的凯鲁比诺,先入为主了。

上一篇: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研究内容下一篇:父爱无穷作文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