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理念

2025-01-06

医院管理理念(精选8篇)

1.医院管理理念 篇一

管理理念——提倡适度管理

摘要:37度管理理念:从医学角度来讲,人体体温不超过37度就属于正常,超过之后,就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属于不健康状态。那么,37度管理理念提倡适度管理,适度授权,适度营销,适度服务等等,距离产生美!据商报4月14日报道,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在去年联合批准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从4月1日起开始实施。在笔者看来,“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国标”不只是消费者的福音,更是社会大众的福音。连包装都有过度效应,那么我们的品牌管理呢?我想:品牌的创建过程就如同新疆“达瓦孜”传人赛买提艾山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进行的走钢丝极限挑战——稍不小心,就抱憾终身。

其中,过度效应就是扰乱战略的心魔之一。无可否认,品牌忠诚度在品牌三要素里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这中间所涉及的一个“度”的问题,往往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里所指的“度”,可视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距离”。如果企业没有把握好这个度——这就是过度效应所描述的情况。请看以下分析:

一、过度营销

什么叫过度营销呢?过度营销就是指企业为了完成销售目标,采用正常或者不正常的手段,使顾客的消费超出它们购买能力,或者购买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传销就是典型的过度营销。过度营销会使企业声誉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诉讼,导致严重的公关危机。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感”。是指人与人之间适当地保持一种距离,更用利于突出人的个性与美感。将这句话引用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上,在笔者看来——在某些方面,也同样适用。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旅游行业过度营销的十宗罪:

1、国内许多景区企盼着顾客盈门,总想一下子就把游客都吸引过来,在“多多益善”销售心理影响下,旅游景区往往会忽视经营空间容量限制,降低或根本放弃对游客数量的控制管理,从而超量预订了游客或启动了游客市场。被启动的巨大游客流源源不断地涌到旅游景区,迅速造成景区客容量超饱和,导致景区内拥堵混乱,产品质量下降,游客普遍不满甚至愤怒。而有的景区不得已拒客,便引起被拒游客的更大不满,甚至引发冲突事件。

2、我们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广告,为了能给消费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甚至在同一时间连续播放三次,如果没有限制,我估计很可能连续播放五次八次的也大有人在!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有一种被“强迫民意”的感觉。这种感觉一旦产生,“名”是出了,可“美”却无从谈起!一些消费者反映——面对来自各种报纸杂志刊登的旅游信息和网络广告的条幅轰炸,令人焦头烂额,不知该如何抉择!旅游广告的密集投放也一定要讲究一个方式和方法的问题。在“度”上要掌握好一个尺寸。太多容易过火,太少又达不到效果!所以,是不是天天“拎”着消费者的耳朵做广告就有效,还需要因地制宜地总结与分析!即要巧花心思,又不能盲目蛮干!

3、所有有效的沟通是建立在双方许可的条件下的,当对方都一二再,再二三的说不时,你还不打住,说明这位旅行社经理真的不时趣或是不会做业务。当你介绍——比如我们旅行社的一条新开发的线路时,千万要先征求对方的意见——比如,可不可以给我两分钟,你要用这两分钟打动客户的心,让你有兴趣继续听下去。当你征求对方的意见,对方不同意时,注意不要坚持和客户争辩,他不一定是在否定你,可是能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可能心情不好之类,如果你还要争辩个高低的话,等着扫地出门吧。

4、比如我们现在随便在大街上走走,都可能遭到“宣传单”没完没了地“围攻”,甚至填写什么表格之类等等。走到社区里面,有的旅行社、景区甚至会将宣传单页塞到信箱或者门缝里面。如果不能掌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无限制地与消费者频繁接触,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一旦消费者认为你的宣传已经干扰了他的正常生活,那么这种“零距离”与消费者的接触方式,就不一定能让消费者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方式与“把名牌产品放在地摊上叫卖”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5、不能明辩客户的真实需求,一味强推强卖,王婆卖瓜自己喊好给自己听。有些旅行社业务员这样拉业务:“你们公司旅游吗?”不”,“为什么不旅游”“今年已经去过了”“那么一日游呢?”啪嗒(客户挂电话了)简直不可理喻嘛!另外,笔者建议旅行社业务经理不要在客户的休息时间里给客户打电话。除非有紧急情况或是约定,否则不要干这出力不讨好的事。

6、三天两头的打电话,或是亲自去面谈,俗称旅游业务的“贴身战术”。要知道客户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他也是有时间规划的,不是你每个电话或是每次拜访他都有足够的时间与你沟通。不要让你的“勤劳”变成客户的负担,甚至逼

你的客户走向合作的反面。业务经理与客户沟通的频率应以双方事前约定的为准,特殊情况允许发生,但不能天天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说明该业务经理的的客户范围与潜在客户的开发力度上有待质疑。

7、再看看劣质营销。在资讯如海的信息时代,消费者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对于普通信息,甚至是粗劣信息,消费者早已麻木,因为在这些资讯中没有东西能够吸引受众产生注意力,没有东西能够吸引消费者产生消费需求。然而,目前中国营销资讯中,如广告,促销等,表现出色者寥寥无几,所以大多数旅行社和景区都是清一色的线路广告打大对勾、清一色的毛笔字标志、清一色的景区名字、清一色的旅行社赠品包帽等等。

8、有一些旅行社经理人跟笔者谈起“关系营销”之时,在这里我无意讲他们所谓关系营销是否职业化,知否专业——但处处以金钱开道的做法也许就有些不适合。这些旅行社经理人的特征是——与客户的关系完全以人民币来衡量,商业合作更是金钱至上,处处流露出对金钱的热爱,让人感觉你只是个唯利是图的人,客户会觉得与这种人合作缺乏安全感。

9、对于未能按你的预期合作的客户要给与应有的尊重,在开展旅游业务时,最好不要用“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思想,对于没有采纳你们旅行社的方案和服务的客户你也绝不能把对方想象成蠢猪或是蠢驴,不能流露出轻蔑的神情或是言语。笔者送您句话——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您!给你的客户面子和尊重,就等于给自己赢得未来机会。

10、在肯德基麦当劳,顾客每次点餐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小杯换大杯、点套餐送礼物等)基本在5次左右,有时候甚至达到7次,使顾客特别尴尬或者反感,也暴露出企业在经营时过分追求利润的短视心理。

二、过度表演

笔者了解到,在各地向旅游者开放的民俗风情村里,少数民族风俗舞台化的倾向十分明显。尽管表演者的行头比生活中真实的服饰漂亮百倍,但却缺少了该民族服饰原有的本真韵味,给人以虚假的感觉。发展乡村旅游项目,应避免为迎合游客好奇心和获取廉价收益,将一些民族民间神圣的“非常事项”日常化、表演化,最后造成乡土文化生态的异化和破坏。

欣赏和体验乡村的民风民俗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而最能够体现民风民俗的莫过于乡村中的婚丧嫁娶、佳节祭奠这些标志性的事项。但是,村庄里不是每天都有这样的“非常事项”发生,也不是每天都有节日庆典等。这些“非常事项”遵循着乡村的时间节律、礼仪禁忌等,不能随便进行和改变,甚至不能示人。“洞洞婚恋”本是贵州瑶族(青瑶)的一种恋爱习俗。姑娘14岁以后父母就让她单独住在一间小屋里,墙壁门上凿有一小洞,洞口正对着姑娘枕头。夜间,小伙子到自己爱慕的姑娘房门外,用根细棍通过恋爱洞把姑娘捅醒,隔门或隔墙谈心对歌,若谈得拢,可开门请进家,父母不干涉,家人还回避。谈不拢,姑娘可以装睡,小伙子便会知趣地离开,另找他人。当地俗话说:“一晚可以谈五个,终身只归一个人。”可见,瑶族虽然在婚恋选择上有较大的自由,恋爱方式也较为开放,但他们对婚姻问题却是非常严肃的。

当地一些旅游景点为了招揽生意,竟然打着展示民族婚俗旅游的名义搞不正当服务,最终激起了该民族的愤怒,他们对搞这种活动的旅游点发出警告:如果再不改,将派出“火枪队”武力解决。在上面案例中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一些“非常事项”被日常化、表演化了。如云南、贵州、海南等一些民族村寨,几乎每天都向游客表演结婚仪式、神圣的祭祀舞蹈等。这些“非常事项”的日常化、表演化给当地乡村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冲击,不是低廉的表演收入所能弥补的。

此外,大同小异的“竹竿舞”从海南的黎族跳到云南的傣族,从贵州的苗族跳到广西的侗族,被人笑称为少数民族民俗风情舞蹈表演的“跳竹竿”现象;“背新娘”在不少民俗村、民俗风情园甚至在毫不相干的溶洞景点内也比比皆是,挑逗诱骗游客上当,强行索要小费等不愉快的事件屡见报端;一些落后的东西如鬼文化、占卜文化等被刻意渲染,粗制滥造的鬼洞、鬼城、阴曹地府等品位庸俗低下;凡此种种,不亦而足。

像这样连少数民族的婚俗、宗教祭祀仪式都可以根据“旅游需求”随时随地“灵活”开展,那还有多少民俗文化的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呢?这种迁就游客“期望”的文化表演——同时也是文化歪曲对旅游接待地文化的自然发展极其有害,旅游者无法全面有效地接触和发现接待地活生生的文化,而是接受了一种经过了包装的“伪文化”、“伪民俗”,而且接待地固有的文化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特色。

三、过度管理

当国内一些企业摆脱艰难的“吃饭保命”的创业期后,逐步进入成长期。随着规模的扩大和人员的增加,管理层级的形成,企业的持续发展,必然会面对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产权结构、经营战略转型等先天不足的因素。旅游企业老板的转型是痛苦的,但确是必须的。

其中,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老板太忙了。太忙是表象,内在原因是啥呢?这被认为是过度管理。该管的也许没管,不该管的一直在忙。管理界认为,如果老板要做大,首先应该更大气一些,完全可以相信自己员工的素质和对自身的控制力。以下谈几点个人看法:

1、授权管理

授权并不是弃权,而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好权力,也是为了更好的监控权力和掌控权力。不必事必躬亲,事事不放心,其实绝大部分员工心中都有想干出一番事情的“理想”。最重要是对下属有授权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标准,这就够了。笔者在企业走访、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董事长做了总经理的工作;总经理做了经理的事情;经理做的很像业务员;业务员呢,都闲得很!我无意贬低我们的业务人员是多么的懒惰,也不想褒奖我们的营销经理是多么的勤快,在这里,我只想强调——角色定位决定工作方向,而工作方向决定工作方法。

2、树立榜样

不管是营销还是服务,企业各岗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毛主席说的“播种机、宣传队、宣言书”似的效果,而且力量源源不断。没有人是想退步的,只要他觉得有希望且能实实在在的看到希望。具体方法可以设立高级职位,比如首席博客官、首席道歉官、首席市场官等等。

3、企业文化

从文化的层面对员工进行再宣贯,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可以从员工工作的行为上着手,不断深化,由制度到行为,由行为到习惯,最终形成观念的革新和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可。此外,我发现企业还有很多过度效应的情况存在,比如:策划过度娱乐(公益缺失)、建设过度开发(环保缺失)、客户过度服务(隐私缺失),希望看过此文以后,各位企业家能在不平衡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平衡,走好经营的钢丝。

总之,治大国如烹小鲜——企业管理一定要适度,孔子云:过犹不及。过的害处还要大过不及。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管理者——切记切记!

2.医院管理理念 篇二

关键词:医院,管理理念,创新,实践,探索

一个单位组织只有在管理中不断探索创新才能走持续发展道路。对于医院来说, 只有将创新与管理结合起来才能给医院发展带来新的契机[1,2]。从2010年起, 我院在“仁爱为本、精诚为强”的医院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理念扩充。“仁爱为本”对外是以爱心来实现医务人员、医院对社会大众的服务, 体现医院的社会价值取向;对内则表现为一种人人爱院, 同舟共济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视职工的发展需求, 以医院的发展作为职工自我价值的依托, 作为自我理想的基础。“精诚为强”是指要走精益求精, 诚信务实的强院之路。提出了“管理与技术同等重要、职工和患者都是上帝、效益和质量都是生命”新的管理理念并积极在各方面工作中推进,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医院坚持走管理理念创新之路的原因

1.1 医院管理理念创新是应对医疗事业竞争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与世界各地联系日趋紧密, 与此同时竞争难以避免, 这不仅体现在国内同行业的竞争, 也体现在世界各国同行业的竞争, 只有坚持走管理理念创新之路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 医院管理理念创新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医疗事业经历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转变, 其功能由以前的单纯看病转变为集医疗、保健、预防和康复于一体, 医疗卫生事业要想继续生存, 就要适应这种转变, 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更多创新理念方法。

1.3 医院管理理念创新是医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

随着各项政策制度的变革, 医院经营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模式, 于是问题也接踵而至, 比如制度不完善, 医院的分级管理以及医护人员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等问题, 只有将这些问题都彻底解决, 才能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只有坚持走管理理念创新之路, 才能保障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 如何实现医院管理理念创新

2.1 走医院管理理念创新之路的基础是把握实质

医院走管理理念创新之路不仅要借鉴别人的管理方法, 同时还要自己本身发现契机。管理者要对本机构有充分的认识, 针对自身特点做出分析, 在了解实质的同时执行创新的理念。

2.2 走医院管理理念创新之路的根本目的是发展

发展是当今世界永恒不变的主题, 医院走创新管理理念之路是为了发展, 而创新是其发展的根本保障。

2.3 医院管理理念创新是适应国家政策的需要

近年来, 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的几项政策体现了国家对民生需求的关注, 人民是国家各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医疗卫生事业不仅仅只是办医院, 还要在办医院的同时管理好医院, 抓质量, 提品质。

2.4 走医院管理理念创新之路必须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世界各国之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而医院要想走管理理念创新之路不仅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同时也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只有与时俱进, 跟上时代的潮流, 才能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我院医院管理理念的创新实践

3.1 管理与技术要两手抓

近年来, 我院管理者与时俱进, 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 大力对医院进行改革, 在坚持创新管理理念的同时重视技术的提升, 坚持技术和管理两手抓。在管理方面, 其方向是让看病的群众受益, 其目标是有利于医院的发展, 其措施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还辅以经营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等理念加强管理的措施。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 群众满意” (即“三好一满意”) , 以满足社会对卫生行业的需求。

3.2 职工和患者要全顾及

医疗卫生事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服务行业, 每个医院都希望自己的职工是精英, 因此掌握精英也是一个行业长存的手段之一。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充分反映出医院的管理水平。好的工作环境会让人精神饱满, 不好的环境则会让人产生厌烦的情绪, 职工对工作的热情度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医院的管理层面, 因此医院在创新管理理念时要把重视职工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措施, 只要职工受到重视, 心情舒畅了, 自然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医疗服务工作中, 为病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3.3 效益和质量都要保障

医院的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要发展, 两者缺一不可。医院只有在效益的保障下才能发展, 其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因此效益是医院生存之源, 质量是医院立院之本。

4 取得的效果

4.1 医院治疗人次升高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近3年来我院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台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据调查统计, 3年来, 我院无一例重大医患纠纷和医疗赔款事件发生。

4.2 患者满意度提高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3年来, 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情况。2012年, 我院收到病人馈赠的锦旗有61面, 另外还有表扬信115封;经问卷调查统计, 我院的病人满意率到2012年达到98.5%, 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4.3 医院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明显增长

据统计, 我院2012年业务收入比2011年增长23.2%, 较2010年增长约48.8%;医院职工的人均收入与往年相比增加幅度也超过10%。

医院的管理理念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在管理制度更加严谨、服务流程更加规范的情况下, 我院医疗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服务态度也有了较大的转变, 发展势头良好, 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天林, 陈昌远, 等.医院管理理念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医院经营, 2009, 29 (3) :38-39.

3.校长管理理念初探 篇三

法、理、情统一的理念

学校管理必须遵循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依靠有效传统、社会意识、情感和校情,进行自我调控。在调控时还必须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当前学校工作中法不容、理可恕、情可谅的现象比较多,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加重学生负担,利用早自习、中午等为学生加班加点补课;如病假教职工吃药要自付一部分费用,还要扣减休假期间的工资;教师在竞争中下岗的多是一些老、弱、病、残者,生活相当困难。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校长必须首先依法治校,做到“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法是根本,能够保证教育目标的完成,保证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理是核心,是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人自学守法、护法的纽带;情是动力,法、理所不及,可动之以情,急群众之所急,解他人之所难,关心其生活、学习和成长,这样必将使教师由被动服从变为主动参与,以百倍的信心投入工作,达到“士为知己者死”的效果。管理中要做到“合法、合理、合情”的最佳理念,防止“有法不依,无理行事”滥用感情的错误行为。

职、责、权和谐一致的理念

学校管理者中,有职有责而无权的牢骚满腹,分裂集体;有职有权而无责的专横跋扈,目无集体。如此种种都直接影响学校集体效益,使学校管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只有把职、责、权高度统一起来,使责任和权力与其职务相称,才能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益,如何做好和谐、统一,可做以下尝试:

1分工合作,协调一致。按照校长的管理要求,实行分工负责制,坚持“日常工作,各负其责;突出工作统一安排,合作行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分头实施”的工作要求,努力做到“工作上分,思想上合,条块上分,集体上合,行动上分,目标上合”,校长的任务就是要在分工的基础上组织有效的协作,以提高集体领导的效益。

2明确职责,全面负责。明确分工后,要明确职责范围,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人抓;要理清上上下下,左邻右舍的关系,忠实地履行职责,对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负责。

3职权在手,全权在胸。每个管理者都要忠于自己的职责,行权不越权,凡经行政会,教代会讨论的决议,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改变,集体的权力高于个人职权,做到职权在手,全权在胸。

4严格考核,赏罚分明。根据学校制订的《教师年度考核方案》,严格考核教师,把家长、学生、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师学年度奖惩的主要依据,根据教职工的民主测评和上级的考核结果作为对学校领导的奖惩依据。

坚持“三本”的理念

1“以人为本”的理念。即首先应关注的是“人”,“教会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研究“人”就是要研究人情本身。教育首先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得到完全的人的教育,使人性本身得到健康的发展。传统的教育不把学生当人,当“工具”“奴隶”,当“容器”,培育出来的是“扭曲的人”。现代教育又如何做到“以人为本”呢?一是。要实施教育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二是要开展“人性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人品为首要任务。三是要落实好学生的“主体性,情感性,发展性”。实际上,对教师的管理也应“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主体性。

2“以学为本”的理念。“应试教育”重教轻学,重灌轻导,重知轻能。“以学为本”的现代教学观是落实人的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肯定学生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要做到“以学定教”和“教会学习”。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研究学情,依据学的法子来定教的法子;要培养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让学生会学,优学。教师要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当好“向导”,当好“顾问”,教学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去探究,主动去获取知识,增长才能。

3“以创为本”的理念。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必须有所创新,校长要构建创新的教育机制,激励教师创新,只有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是人的本质特性,也是人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新的氛围、创新的精神,进行创新思维训练,教给创新的技法。

以上三种理念,各有各的作用,“以人为本”是前提,“以学为本”是关键,“以创为本”是目的,三者又相互联系,“以人为本”是后两者的基础,“以学为本”“以创为本”是前者的具体体现和发展。“以创为本”又必须要以“以人为本”“以学为本”为基础,在本理念的指导下,培养的学生将“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些能力又是最终目标“学会生存”的基础。

管理互补的理念

在学校管理中,有将经验型、行政型、科学型三种管理模式分割。采取单一型管理模式的现象。这主要是对三类模式的内在实质缺乏深入研究和应有的认识。

经验型管理对管理者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要求很高。这类管理者多深受教师的拥戴。无论当前,还是未来,也无论科学技术如何高度发展,经验永远是管理者的宝贵财富,而且是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特别在基层学校的管理中,它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经验管理,有可能使管理者产生心理惰性,不思学习,不思实践,不搞创新,造成“老革命遇到新问题”的后果。

行政型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职责权分明,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易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局面。但这种管理缺少灵活性,学校工作“一刀切”“齐步走”,少有生机活力,不研究教师的需要和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教职员工的主体作用。

科学型管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理想性。但这类管理仍有不可涉人的东西:如它不可能对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对学校管理实际中的非逻辑因素进行定量阐释,学校管理的主体、客体是人,而非机器,对人是很难进行定量研究的。

根据上述对三种管理类型的优劣分析,我们应当把三种管理类型有机结合,努力寻求行之有效的综合型管理理念。

立校、兴校、创名校理念

1教学质量是立校之本。不管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教学质量都是学校的生命,只不过人们的质量观不同。应试教育所要求的质量,就是学生的文化知识、考试分数,“分数=质量”;而素质教育则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特点的主动发展。学校教学质量差,会误人子弟,家长、社会将怨声载道,学校将怎么生存,怎样发展?高质量的学校,社会和人民都欢迎,这就是办学效益的标志。因此,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

2教育科研是兴校之本。要使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不断发展,就必须走科研兴校之路。搞教育科研能有效地促进学校领导、教师素质的提高,因为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进程中,学校领导和参研教师必须刻苦地学习,深入研究,反复实验,将实验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整个实验过程就是领导、教师提高的过程。而在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既优化管理技术,又优化了教和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也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推广和运用教学科研成果也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整体质量。师生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必将推动学校的整体进步。使学校不断兴旺和发展,因此,教育科研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兴校之本。

3办学特色是创名校之本,要创名校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和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各方面,必须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创办特色学校能给社会提供新的优质的服务,能获得上级和大众的赞扬。学校的整体效益能很快得到提升。办成名校之后,学校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能发挥自身优势、获取资源。对内可以以特色为新起点,调动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如何创办特色学校呢?我认为其一要勇于创新,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其二要不断创特色,不能墨守成规,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否则将随时间的流逝而成无用的花架子。

4.试论审判管理的管理理念 篇四

理念是支撑主体的基本观念。审判管理的核心价值目标是正义。正义是法律永恒追求的基本价值,是构建科学审判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基础。正义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永恒主题,美国法哲学家约翰。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并且明确地指出,“正义即公平”。可见正义是有关公平的观念、思想,原则和制度的总和。正义有两个维度,一是公正,二是效率。公正是司法追求的根本价值,司法失去公正,也就丧失了生命力。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是“分配的实质正义”,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正义”,是“运送正义的方式”。虽然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存在冲突和悖论,但二者在本质上统一于“正义”的内在价值。司法公正应当有利于社会整体正义的实现,有利于正义总量在社会的合理分配。另一方面,公正并不是司法唯一的价值追求,“正义的第二种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效益”。正义离不开效率,效率低下,正义就无从谈起。市场经济社会已离不开法律对资源的效率性分配,在人口日益膨胀与资源日益稀缺的矛盾冲突中,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利用与配置以不断满足人的价值需要,乃是法律不可缺的.价值之一。法律对经济的调整如此,审判管理体制对审判力的调整也同样如此。司法效率的追求目标,一是诉讼成本合理化;二是诉讼效益最大化。管理就是为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创造优良的内外环境,实现整体优化,良性互动。

审判管理应具备的基本理念是:

(一)主体性理念。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法官的现代司法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管理的基本方法上,制度管理是方法,但制度管理是有限的,管理的最终立足点必须是人。一切管理论的根源是人的个性与组织规则的对立统一、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对立统一、组织动员与组织控制的对立统一、独立性与系统性的对立统一。由于这种对立统一,导致组织管理决策需要高度保持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又需要有对个人行为的有效控制,这两种管理价值、管理目标、管理功能互相是对立统一的。管理必须源自于人,服务于人,在管理中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把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作为培养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人的过程,通过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并自觉自愿的为实现管理者设定的目标努力,化对立与统一,实现两种管理价值的平衡和统一,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系统性理念。管理模式从整体上规定着司法运行的效果。通过管理,一个组织要实现的是“整体凸现功能”。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模式的构架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其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特征、最优化特征,定量化特征、信息化特征、有效性特征。通过系统的整合,使系统发挥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力。因此,管理必须是系统的,

[1] [2]

★ 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 财政支出预算管理工作汇报

★ 工地安全管理检查工作汇报材料

★ 卫生所餐饮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 东京审判观后感

★ 东京审判影评

★ 审判庭长考察材料

★ 贪赃枉法的审判童话故事

★ 东京审判观后感700字

5.企业管理理念 篇五

企业的理念中有五大内容是不可或缺的:

1.高水平的道德标准

在处理内、外部关系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水平的道德标准,这是实现最大成功的关键;道德标准高尚的企业与水平较低的竞争者相比主要有三大优势:

道德标准高的企业更能激发员工的干劲

道德标准高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到高水平的人才,从而拥有了基本的竞争优势和获利保障道德标准高的企业可以与客户、竞争对手和公众建立起更好的关系,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追求利润

2.在事实基础上决策

决策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思考---即以事实为根基的全面决策;

以事实为根基的工作方法一旦得以充分发展并贯穿组织的上上下下,就会成为强有力的管理武器。其意义将体现在以下方面:

决策质量更高。

灵活性更高。

士气更高。

3.环境作用力

业务经营应不断按照企业所处环境的各种作用因素进行调整;

4.按业绩评判个人

评判员工应以业绩出发,而不应以性格特征、教育程度、个人特点和技能高下考核员工;成功的企业在评判一个人时看他的行为和成就,而不看他们的个人素质与技能。业绩评估是公司理念中影响巨大的要素,它有据可依,也没有素质与技能评估那么主观,因此,它与以事实为根基的工作方式密不可分。

5.对竞争的紧迫感

经营中应保持竞争的紧迫感。

1)有竞争紧迫感的企业领导人会抓住机会,利用机会,会更愿意建立优势而不会在不足的地方投入、支撑。

2)有竞争紧迫感的企业领导人会寻找问题、直面问题。

3)有竞争紧迫感的企业领导人不会在困难的人员安排问题上退却。

4)有竞争紧迫感的企业领导人会致力于在保持赢利的前提下扩大市场份额,他所采取的所有行动都是从长远着眼,为的是建立更为强大的竞争地位,但他们的行动却是从现在开始的。

[编辑]

影响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3]

影响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包括:

一、“识时务者乃俊杰”

中国人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讲的就是要把行动的目的和环境协调起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可以包括政治和经济制度、市场(产品、劳动和资本)以及人的观念等等。企业和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所处的环境来决定各自的发展目标。

我国企业所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中国经济无论是在经济制度、市场还是人的观念上都是不完善的。我国刚刚加入了世贸组织,这虽然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但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毕竟还存在着相当的隔阂。这就是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基本特

点。这种环境对具体的中国企业而言是利弊并存的。

一方面,这些环境限制着中国企业的发展,例如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社会保障体系和金融信用体系的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不合理的行业进入限制以及与世界市场的隔阂等。

另一方面,这些不完善的环境又为企业的生存提供了一种特殊条件,甚至可以使得一些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快速成长。例如,一些企业可以利用政府的特别支持,利用区域性市场的分割或极为低廉的劳动力,甚至利用消费者心理的不成熟(例如通过高额广告投入来创造销售奇迹)等条件迅速壮大。

从总体上讲,市场不完善所导致的弊端要远远大于它为个别企业带来的利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迅速的变化。中国企业必然是在适应和挑战这种变化中成长。首先,中国企业在其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一个相对不完善的环境,学会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其次,中国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现在赖以生存的条件中哪些是落后的,是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必须认识到任何力图维系这些条件的寻租行为在长期都无法拯救企业,企业应该积极地适应市场变化的挑战。

二、构建均衡利益格局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需要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例如,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其他合作者之间、劳资之间、股东与经理人之间,控股者与普通股民之间等等。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将取决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维系和建立的利益关系或格局是什么?这种利益格局是否对于各种利益相关者具有经济价值。因此,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维系和构建有价值的利益关系是企业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

不能否认的是,在这种利益关系中,企业的核心利益是资本的利益,这是商品经济制度的本性所决定的。但是,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仅仅为资本谋取利益,资本的利益是生存在其他人的利益之中的,企业的发展意味着为越来越多的人谋取越来越多的利益。企业能否在经营中维持一个良好的利益关系,其关键取决于企业核心成员(他们有能力安排和调整利益矛盾)处理利益矛盾时的基本态度。他们对待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的态度是什么?这种态度决定了企业基本的道德观。一个没有核心利益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动力的,而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不可能有持续的发展。

总之,企业的核心利益是否能够稳定持续的存在和增长,这将取决于企业核心成员安排的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是什么,而这进一步取决于企业核心成员基本的道德观是什么。

三、稳健控制和承担风险

企业的核心利益是资本的利益。资本可以在社会中获得平均水平的收益,例如利息。而企业带给资本的回报则应该高于这个水平,否则企业就会亏损。那么,企业为资本获取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的原因是什么?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企业的利润是对冒险的回报。在现实的分配关系中,企业利润一个直观的解释是最后的剩余的收人要求权,这也是其他确定性的收益支付后所剩下的最不确定的收益。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企业的回报是在利益关系中承担风险的回报。

企业在经营中总是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控制和降低风险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也就是说,面对充满风险的世界,控制和降低风险恰恰就是企业的专业能力之一,因此,对于非专业的企业而言是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对于专业企业而言却是低风险的。进一步言之,为了寻求新的商机,企业需要进行一些自身也并非完全有把握的冒险,但是,企业可以冒险的程度应该与其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关系。

企业的天职是控制风险和承担风险,在这方面的能力决定着企业所能获取的利润。企业因其“艺高”所以才“胆大”,进而“利高”。我们的一些企业家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了解利润和风

险的这种内在联系,只看到了别人“胆大”和“利高”之间的关系,即只看到了别人的“高风险和高收益”,而没有看到别人“艺高 ”和“利高”之间的关系,因此误认为只要敢于冒险就可以获取高收益。实际上,没有一定的控制风险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冒险的结果只能有一个,不是获利的机会更大,而是损失的机会更大。

但在现实中,企业也可以利用其他人对不确定事物判断上的失误来获取利润,这就是“投机”行为了。例如企业可以“炒热”某个产品并从中获利,其实质不过是利用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幻觉”,当企业获利时,消费者却承担了风险。再例如,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虚假的财务报告或者其他虚假信息给股民造成错觉,炒热股票套取现金收益,当他们获利时,广大的股民却遭受了损失。

不能否认,投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的活跃和发现具有一定意义,并且也确实可以在短期内为一些个人和机构带来巨大的财富。但是从社会整体而言,投机行为的本质必然是一种零和的赌博游戏,其过度的繁荣是现代社会力图铲除的毒瘤。

没有什么人能够成为赌场上的常胜者,一次失败足以让上百次胜利毫无意义。企业的天职是控制和承担风险,这应该是企业基本的道德规范。

四、学会学习与创新

企业的生存发展要求企业具有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超越市场的能力。这就要求企业进行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活动。企业冒险精神的一个具体内容就是企业的学习和创新精神,也就是不断超越市场环境和向未知领域挺进的精神。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才是企业的利润的源泉。

笔者认为,企业在学习和创新中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学习和创新是企业日常经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表现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提高企业各方面的能力。例如,通过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意见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竞争力;通过对企业员工日常工作的考核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检查企业计划的执行结果不断提高企业制定并实施计划的能力等等。

其次,企业在学习和创新中应该具有一个务实的态度,未必只有搞出高科技产品才算创新,也未必只有知名企业的管理模式才值得学习。企业应该把学习和创新看作是不断提高企业能力的手段,看作是不断满足市场需要和适应社会变化的手段。最后,企业的学习和创新不仅仅是企业成员的个体行为,更应该是企业的整体行为。例如,为了提高企业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配合的能力,就需要让企业成员具有一定的共同知识,因为共同知识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而这些共同知识的构建应该是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学习的重要目的。再例如,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中个别成员提出的新想法能否被其他人所重视,能否转变成企业的决策,并且被企业成员积极地执行。这些都需要企业成员具有愿意接受新物、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

五、依靠组织和制度积累财富

财富具有各种存在方式,劳动力是财富,专利技术是财富、厂房和机器是财富,货币、债券和股票也是财富。但是,企业家必须认识到,劳动力、技术、资金和设备堆积在一起并不能形成一个企业。企业的本质是一个比市场更为有效率的组织生产的单位。而企业本身作为一种具有不断获取收益能力的稳定组织,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财富。企业家如果希望企业常胜衰,就必须创造企业的组织价值,重视企业的组织建设。

如何建立一个有持久价值的组织呢?这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作风有着很大的关系。事必躬亲的领导作风实际上妨碍了企业的持久发展,因为这种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的存在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存在。一旦企业管理者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企业的继续生存就依赖于新的管理者是否有足够威信和能力维持组织的稳定。因此,一个对企业发展真正负责任的企业家应该学会通过制度来构建组织,而不是通过个人来承载企业的组织价值。

进一步讲,个人的组织能力总是有限的。组织的发展以及组织价值的增加不应该仅仅依赖于管理者的活动,还应该依赖于更多的企业成员的活动。如果企业建立了通过制度构建组织的理念,企业成员在经营活动中对制度的不断完善就可以不断推动企业组织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组织价值,从而将全体企业成员学习和创新的成果通过制度的完善继承下来,这样,企业的发展就具有了更多的动力。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财务结算完全由老板一个人来决定,执行老板指令的财务人员即使发现老板有不妥之处也未必愿意和能够纠正,因为其所纠正的不仅是错误,而且还包括老板本人。但是,如果财务结算是财务人员根据企业确立的财务制度来进行,财务人员一旦发现问题就更愿意指出错误,而老板和财务人员也都更愿意通过完善制度来解决问题。

总之,企业家应该对企业的组织价值有更多的偏好。他们应该明白自己的权力不是表现在有多少人必须根据其命令行事,而是体现在有多少人愿意按照其所建立的游戏规则生存和发展。

[编辑]

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4]

管理理念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走向以知识为本。

企业管理理念是指导企业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企业管理理念从工业经济时代的以物为本向新环境下的以人为本、以知识为本转化。

工业经济时代,土地、劳动、资本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企业管理思想是以物为中心的。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派,特别是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给管理学新的研究视角,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代替以物为本的管理思想。

6.管理理念 篇六

管理理念

* 一个人走一百步,不如一百个人走一步。

* 企业不是等大了再搞名牌战略,而是应该利用名牌战略搞大。* “良将无弃木,名主无弃士”。* “人往高处走,才向善政流”。*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归来”。* “为官择人者治,为人设官者乱”。*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

* 管理一个企业就像慢火烧小鱼,不能心急,不能鲁莽,要特别认真细致。*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稳住阵脚,不强出头。*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上下同欲者胜。

公司目标

一流的培训 一流的人才 一流的待遇 一流的服务

管理方略

战略要“新” 标准要“高” 管理要“细” 观念要“变” 服务要“好” 文化要“美”

管理哲学

“木桶理论”

在古代,水桶是由若干木条做成的,那么一只水桶的容量是由最短的木条决定的,这里预示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高低,取决于素质最低的员工,而非最优秀的员工。

处事哲学   能认识人的叫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算高明。能战胜别人的叫做有力,能克服自己的才算是刚强。知道满足就是富有,能坚持不懈才算有志。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 最好的领导人时时不忘帮助下属,但又不让下属觉得离不开他。

领导理念

 赞美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与尊重。 永远别忘了让别人感受到他的重要性。人类最渴望得到的,就是外界的认可

理念篇

公司精神

* 超值服务 精益求精

公司作风

* 快速反应 马到成功

公司理念

服务理念

  站着做人 跪着服务 客户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 字。 服务要突出一个“情”字,送上一个“暖”字,对自己却要克服一个“难”经营理念

 优化资源 打造品牌 规模经营 生存理念

 永远战战兢兢 永远如履薄冰 用人理念

 人尽其才 才恰其位

 人人是人才 赛马不相马 市场理念  市场就是我们的办公桌,没有市场,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 只有淡季思想 没有淡季市场 品位理念

     品牌是客户的心托起来的

对自己工作目标要求的高低与企业的忠诚度成正比。

“想干与不想干”是德的问题;“会干与不会干”是“才”的问题;“能干与不能干”是“创新”的问题。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人生。

每个经理都必须牢记,他每天都站在舞台上。岗位理念

 面对顾客的一线员工表现如何,往往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成败。顾客理念

    客人投诉是塑造客人第二个满意的最佳契机,挑剔的客人是我们的老师,有抱怨的客人最容易成为回头客。对顾客有求必应。顾客永远是对的。永远不与顾客争辨。

 失去顾客,等于失去市场。

员工座右铭

  将小事做成精品 将细节做到极至

 将投诉做成惊喜

时刻提醒

    重复出现的问题是作风上的问题。天天做小事,件件无小事。

什么是不简单?能够把别人认为简单的事,成千上万遍都做到位,就是不简单。

干部不引导,员工无目标。

 投入客户的需求,产出客户的满意。个人修养

   宠辱不惊 自强不息 得意不忘形 失意不失态 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 胜人者有力 自强者胜

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   三心换一心; 批评错误要诚心; 做思想工作要知心;  解决疾苦要热心;

 用三心换来职工对企业的铁心。

道德篇

坚定理想信念以立德

  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 德才德才,以德为先,以德为首;

要有毫不动摇的立德之本,矢志不移的弘扬立德之魂。

牢记宗旨以守德

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加强学习以明德

7.医院管理理念 篇七

“变形医院”实际上是基于现实

谈到此次“变形医院”的设计灵感, 作为70后的陈亮称自己成长深受“变形金刚”的影响, “因为兴趣, 所以热爱”陈亮将自己的个人爱好与工作相结合。“如同变形金刚一样, 医院通过建筑空间的形态变化和空间转换, 实现以患者为中心。”

“变形医院”, 实际上是一座适应性的医院摩天楼, 以“变形”与“适应性空间”为核心关键词。

“变形的概念其实是运用空间变换改变行动方式, 实现房间的移动, 用机械装置简化和缩短功能空间流程, 让整座医院建筑围绕患者运动, 真正地‘以患者为中心’, 从而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 形成一个全新的就医流程。该过程与物流概念相似, 首先对患者进行编号, 然后将患者与所在的房间传送到整体的医疗设备传输系统中, 患者抵达设备上的站点进行相关检查与就诊, 完成后再通过设备传输进入下一个环节, 如此形成就医循环链。另外, 通过适应变化的形态, 不仅可以解决不同医疗环境下的就诊, 还能够对不同类型患者进行很好的归类, 归类方法均是以数字化、自动化进行处理, 旨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空间资源的最大化合理利用。”陈亮解释道。

实际上, “变形医院”中所提到的空间变换, 这个所谓超越现实的想象归根结底还是基于现实, 这种概念早已在狭小且功能复杂的空间中有所使用, 比如被运用在航空母舰上以对战斗机进行最为合理的调度, 高效完成起飞、降落、检修等功能。空间的变换适应不同的使用方式, 对未来医疗的发展变化会有一个颠覆性的影响。陈亮谈及到未来医院的设计理念, 虽然有些天马行空, 却是基于很多理性、现实的思考。毕竟设计本身其实就是基于现实的思考。

“变形医院”的实质是简单化流程

“‘变形医院’看似一个十分大胆超前的想法, 但实际上是可以应用到现实当中去的。目前很多医院的设计趋于模块化, 提倡功能空间的灵活多变。因此, ‘变形医院’要体现的也是一个患者的使用体验, 包括医疗流程和功能划分。”

陈亮接着说:“当大家普遍认为医疗流程和医疗工艺是非常复杂、甚至有些深不可测的时候, 能不能反过来思考可否用纯技术的手段将这项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患者为中心点的变形医院, 就是通过形态的变化, 转换不同功能空间的使用, 以达到极大缩短医疗流程的目的。”以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这也是陈亮所坚持的理念。

另外, “变形医院”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物流系统, 患者在护理舱系统中进行传送治疗, 实现“人不动、空间动”。因此, “变形医院”这种想法, 并不是超越现实的, 反而更加实际。

未来医院的设计探索

通过这个竞赛, 陈亮谈到, “变形医院只是一个开始, 若以此作为方向继续研发, 会对新的医疗模式产生新的探索。”未来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要在有限的资源内容纳非常复杂的医院功能, 将受到很多的制约。未来可通过科技来节约空间, 达到节约土地资源、实现高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陈亮还对变形医院进行延伸, 大胆提出未来医院可以行走, 或进行小规模的移动或转换, 比如大城市的医疗设备相对比较完善, 那么在一些小城市或落后地区设置相同的模块的功能房间, 患者生病后只需进入房间内进行身体检查, 数据自动传送到医院, 根据大数据信息得出报告从而简化就诊流程。他相信这是医疗发展的一个趋势。

陈亮认为, 由于医疗体制的不同, 目前能够快速实现“变形医院”概念的更多是民营医院, 很多高端民营医疗机构的建设标准正在不断向国际化靠拢。这里陈亮纠正一个观念, 很多人认为美式的高端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环境设计投资比较高, 而实际上恰恰相反, 比如美国的很多医院并不像国内医院使用大理石材料、树脂板等高价材料, 反而是采用实用、具有人性化、温馨的常规材料通过巧妙的设计来改善环境, 这也正是变形医院的设计思维。

谈及国内医院建筑的设计现状, 陈亮直言不讳:“目前虽有很多援建医院矗立在非洲、蒙古等地, 但发达国家医院建筑还鲜有中国团队的身影。归结原因在于中国设计市场本身存在不规范、恶性竞争等问题。而国外的设计市场相对比较规范, 主要是因为高低端品牌划分的比较清楚, 这样使各层次设计公司与甲方的要求互相匹配。而国内市场缺乏细化过程, 没有很好的行业保护。”

“整体看中国的设计, 已呈国际化趋势, 形成了国际村落的概念, 如北京就和纽约、东京的形式已无太大的区别, 有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过了很多发达城市。中国得到这样超前的发展也是得益于国际化的建筑市场, 因此设计师开放思维、多元化交流是提升影响力的关键因素。”陈亮感慨道。

结语

8.浅谈高校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 篇八

关键词: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执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32-02

高校管理是高校的中枢神经系统,高校管理有别于政府机关、企业单位,有其管理的特殊性。它担负着以教育和科研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作为高校的管理人员,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让其教育资源发挥最大化,实现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对其整个高校管理结构有着深远的意义。要有好的管理效果,就要有好的管理理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创新管理意识

根据社会学的概念定义:“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1]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高校的管理理念必然要与时俱进。

第一,观念要创新。社会的日新月异和高校的快速发展,要求管理人员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观念,与时俱进。例如:现在的高校管理不再是以行政计划和封闭式的集中决策为管理模式,而是向社会开放的服务机构。高职院校更是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企业的市场所需,形成了“产学研”的管理模式。再比如:“在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需求主体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一主体变为多元主体,在这种背景下,这种单一的、较少考虑到学生个性和需要的质量管理观已不适应,应向多元的质量观转变。”[2]

第二,工作作风要创新。工作作风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工作作风建设要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继承是把好的东西作为财富保留、发扬,为我所用。比如在管理工作中,“求实”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所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务实,戒浮躁,要设身处地地为服务对象去着想,去考虑。“求细”是我们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要强化责任意识,在管理中注重每个细节的处理,精细化管理。创新是我们对继承的事物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发展而来的,继承的作风不能停顿,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根据变化的情况,破除安于现状的思想,只要是有利于高校管理工作开展的,有利于提高工作效能的,就应大胆实践和探索,不断提出新思路,拿出新举措,使管理工作生机勃勃。

第三,制度要创新。高校管理是一项繁杂而重要的工作,更是各种制度的交汇。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在于:“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3]制度创新的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使不断创造新的知识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及社会财富源源不断的涌现,最终推动高校教育的进步。

二、以服务理念为核心

服务意识,是在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热情、周到、主动的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发自管理人员的内心,是一种本能和习惯。服务意识作为高校管理的第一理念,它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训练形成的。具有服务意识的人,经常表现出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服务意识也是以别人为中心的意识。拥有服务意识的人,经常能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常常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高校是一个大的社会系统,是一个整体的服务系统。高校管理就是要不断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规范管理,实现服务与管理的有机结合。这个系统里面包含各个层面的服务对象,比如,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人员的服务,教师对学生的服务,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服务等。而所有服务的派生是以为教育服务为核心的。“服务是一种责任、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服务是高校科学管理的第一理念” [4]。

那么作为管理人员,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呢?

第一,端正思想,以身作则。在当代社会上,服务是全方位的,服务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倡导服务意识,首先强调服务是重要的。作为管理人员,我们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树立起神圣感、崇高感和责任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特别是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对教师、对学生更要比平时更注意细节,更加有耐心。教师作为高校家园的守护者,他们是学校的中坚力量。管理人员要为他们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为教师竖立一个好的榜样,教育就是服务,教师的工作也是围绕以学生的服务展开的。所谓,上梁正,下梁也正。教师享受了受尊重的服务,他们也将把这样的理念贯穿在平常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也因此而受益,形成良好的循环。

第二,加强协调沟通。协调,是将各种关系、各种资源、各个环节,各个因素整合起来,使整个组织管理正常运转的纽带。沟通,是人和人之间传达信息的过程。协调需要沟通才能达到目的。高校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对象不仅有教师学生,还有行政各个部门,要想服务到位,提高管理效率,管理人员就一定要善解人意,了解他人的需求。只有了解了他人的需求,你的服务才是有的放矢。而只有通过协调和有效的沟通,管理人员才能做到定位准确。理解服务对象因什么而着急,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才能诚心诚意地为对方解决问题,体现高服务的水平。

总之,作为高校管理人员,要不断树立新的服务理念,提升高标准服务理念,不断创造新的服务方法,提高服务效率,多为师生办实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把服务落实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完善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

三、具备高效、有效的执行力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了一个创新、务实的“有效管理”的理论,他指出:“管理必须有效”,“只有效率才能使题目取得很大的成就。”

所谓“执行力”来源于2002年美国的拉理·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写了一本书《执行力:完成任务的学问》,而在我们国家,最先用执行力概念的是法院。后来,执行力这个概念被普遍用了起来。高校执行力就是高校内各级机构和所有成员的执行力的总和,他们都是学校执行力的体现者。

当前我们的高校教育正面临着深层次的体制变革和教育观念的改革,高校管理的竞争压力日益凸显。竞争力取决于与对手相比相对较强的方面,而执行力是竞争力的核心。如何使“管理必须有效”,最重要的是具备高效、有效的执行力,把高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战略决策落到实处,促使高校发展、教职员工成长、学生成才。

那么,什么是高效、有效的执行力?高效、有效的高校管理执行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制度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去努力。

第一,合理的执行制度。规范的执行力标准需要规范化的制度来完善。只有这样,执行力的执行者才能按照制度的要求规范行为,避免按各自的理解来做事,提高管理效率。目前的高校管理中,依然存在着管理制度不严谨、朝令夕改,让组织成员无所适从,或者本身制度不合理,缺乏可行性,最终流于形式,使管理的执行力受挫,更谈不上高效率的执行力。因此,高校管理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须本着两个原则:实用性和针对性。因地制宜,根据自身高校的特点,不盲目去跟从,制定出适合自身管理特点,利于高校发展的管理制度。

第二,健全的执行机构。目前还存在着高校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有的高校管理岗位、教学系部和后勤部门职责不清,没有清晰的职责范围,缺乏工作分解和汇总的方法,组织成员根本无法完成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要想有高效的执行力,就要设置健全高效的组织结构。从宏观管理上看,明确高校各个部门的任务、目标和要求,明确各个处室、院系的职责,开展定员定岗定责工作。从微观上看,上至院长下至每个员工,都有明确的职责内容和考核要求。管理的每个决策目标能够细化到每个处室,每个组织成员,目标指向清楚,方案简洁、清晰,从而提高执行质量和执行力。

第三,加强管理人员素质。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在高校管理里面,管理人员就承担了“干部”的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人员就成了高校发展的决定因素。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便是有效管理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如何使管理人员队伍过硬,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那便是高校管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那么,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从哪里着手?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在于学习。在当今社会,知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把每一个人都推向了知识海洋的浪尖上。素质的养成离不开知识的熏陶,素质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懈学习的过程。这里的学习就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此素质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问题。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首先要严格律己,具有奉献精神。管理工作是复杂琐碎的,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就无法顺利完成本职工作,因此必须要有敬业爱岗、勇于奉献的思想素质,不计较个人得失,才能认真负责的对待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每一项活动的实施。第二要提高业务素质。作为高校管理中的教学秘书,每天要面对教师、学生、各系部及各部门的教学管理人员,这就要求教学秘书要有比较高的知识水平,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各方面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保证工作的顺利展开。还有,随着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的推广,更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数据统计知识及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以上各方面的顺利开展,就要求管理者,特别是教学秘书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做到与时俱进。

第三,要提高文化素质,重视学历教育。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定的文化素质。提高文化素质就要讲究“对口”学习。管理岗位中缺少什么知识,就要到对口的院校进修,参加职业培训,讲求学习效果,更好地服务于本岗位。

总之,在高校管理的每个岗位中,作为管理者其中一员,要适时地更新管理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以服务理念为核心,以高效、有效的执行能力,以创新的管理理念来实现高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创新[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381.htm

[2]柳清秀,江丽.高等教育大众化 背景下我国高校管理理念的五个转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

[3]黎红.高校组织创新的现状与必要性[J].教学研究,2012,(10).

[4]贺继红,张开祝.体制、机制与服务:提高高校管理效能的三大基本要素[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

上一篇:小学生作文选材练习下一篇:学院党委“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