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

2024-07-30

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共10篇)

1.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一

附件1:

浙江海洋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校外实践研究的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相关说明

校外实践研究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和实践训练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校外实践研究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使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切实有效地对研究生的校外实践研究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和评价,确保校外实践研究教学质量,特制订本规定。

一、校外实践研究保障

各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应高度重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实践研究教学工作,整体规划,统筹协调,主动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推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校外实践研究提供长期的稳定的教育基地。

二、校外实践研究时间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则上必须从事不少于12个月的农业推广校外实践研究,具体时间按照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的要求执行。研究生原则上应在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计划后方可进入校外实践研究阶段。

三、校外实践研究内容

校外实践研究的具体内容由各领域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结合个人培养计划制订。

校外实践研究可以采取与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校外实践研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灵活进行:

⑴ 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现场科研课题,安排学生的校外实践研究环节;

⑵ 充分发挥校外第二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现场的科研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校外实践研究环节;

⑶ 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就业去向,自行联系现场实践单位。

研究生应于第2学期末与导师一起制订并填写《浙江海洋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研究计划表》(简称“校外实践研究计划表”)。研究生应将“校外实践研究计划表”及时报所在学院,各单位要及时做好汇总审核工作。

四、校外实践研究考核

我校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研究教学环节考核采用学分制,计算总学分为6学分。该成绩由平时成绩、中期检查成绩、总结报告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所占不低于20%、中期检查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20%、总结报告成绩所占比例不低于60%。此项成绩在60分及以上的学生均可获得6学分,低于60分者不计学分。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校外实践研究,应填写《浙江海洋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研究工作日记》。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末至第二学期初必须参加中期检查,填写《浙江海洋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研究中期检查报告》。校外实践研究结束后,研究生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浙江海洋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研究总结报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牵头学院应组织由校内外专家、现场实践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校外实践研究专题报告会,由学生汇报本人的校外实践研究工作;指导教师应结合研究生的校外实践研究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评定成绩。

校外实践研究环节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特色和重要环节,研究生不参加校外实践研究或校外实践研究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2.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二

福州清华开启合作新篇章

此次共有包括博士研究生76人、硕士研究生27人在内的103名清华学子到福州进行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 专业包括了土木工程、电子工程、核能、医疗卫生、经济管理、环境保护等福州市发展紧缺急需专业。值得一提的是, 本次活动也是清华大学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以来, 在同一时间向同一城市派出研究生数量最多的一次, 充分体现了校方对这一活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来榕实习的清华学子们分为社会实践、短期挂职、博士实践服务团三支队伍分头开展相关活动。第一支队伍共66名博士研究生分赴福州市48家单位开展社会实践。这48家单位, 既有党政机关、也有企事业单位;既有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省部级科研机构, 也有福耀集团、雪人股份、福昕软件等知名企业和博士后工作站。第二支队伍共2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深入福州市7个县 (市) 区和3个市直单位短期挂职。挂职岗位有的是与学生所学专业、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岗位;有的是市重点部门的重要岗位;有的是面向基层的一线岗位。安排学生到这些重要岗位短期挂职, 有利于学生深入工作实际, 开展岗位锻炼, 掌握第一手资料。第三支队伍是由14名博士 (硕士) 研究生组成的“博士生实践服务团”。他们带着城市规划、产业经济、新媒体发展、环境治理4个专题学术报告和榕台产业融合研究、福州新区产业发展研究2个研究课题, 在榕开展科技服务。

市、校高度重视多部门真诚服务

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与清华大学的全面合作。2013年8月,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 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益民带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北京与清华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为了落实协议精神, 做好百名清华大学博士 (硕士) 研究生来榕社会实践相关工作, 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解决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管理、后勤保障、宣传报道等有关问题, 要求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各负其责, 做好各项工作, 并明确由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清华大学也高度重视研究生来榕社会实践工作, 学校校务委员会张凤昌副主任、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张小平部长、林成涛副部长、科技开发处杨柳副主任专程到福州参加启动仪式, 指导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

福州市委组织部和市公务员局按照市领导的要求, 精心组织, 周密安排。早在4月初, 两部门就着手开展社会实践岗位征集工作, 共征集到112个单位的226个项目, 让学生们自行选择实践岗位和实践项目, 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活动期间, 福州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领导到各实践单位看望慰问了所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到同学们集中住宿的福州市委党校、市人才储备中心, 查看食宿情况;通过面对面交谈、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 宣传福州人才政策, 了解同学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听取同学们的实践体会和有关想法、建议。同时, 利用周末时间, 组织同学们到三坊七巷、马尾船政文化博物馆和福清核电、福耀玻璃等重点企业参观走访, 让清华学子切身感受福州的城市文化及福州新区建设的美好前景。安排清华学生参加在榕举行的2014年海峡青年节联欢晚会, 同台湾青年联欢, 丰富同学们的社会实践内容。

此外, 福州市委党校提供了较好的住宿条件, 福州市委宣传部组织新闻媒体对清华大学研究生在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 福州市财政局提供了实践活动经费保障, 福清市、长乐市、马尾区等认真做好在相关县 (市) 社会实践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各接收单位也积极参与, 尽最大可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宽松的工作氛围。

清华学子“把脉”献智实践项目成果丰硕

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对这次社会实践热情很高, 许多同学来福州前就主动与实践单位沟通, 做了充分的准备;到福州后, 能迅速适应环境, 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在短短的6周时间里, 同学们参与的64个项目, 大多数已完成或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例如:参加“博士实践服务团”的同学们提交了《福州新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对接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 深化榕台产业融合研究》两份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在福建省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实践的李毅彬同学, 为公司监测心脏疾病的远端医疗监护仪开发了实时侦测与辨别系统;在福大自动化科技公司, 赵云飞、孙立、陈蓓等3名清华工科博士生的加盟, 加快了产品研发,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工业自动化通用技术平台将在年内推出。在福晶科技公司实践的朱修锐同学, 提出要先建数学模型进行理论计算, 成功后再做设计, 为解决光纤激光器散热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各用人单位对到本单位实践同学的表现普遍予以好评, 认为他们思维活跃, 基础扎实, 遵守纪律, 纷纷希望同学们能够留下来到本单位工作。

3.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三

【摘要】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针对研究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实验研究缺乏创新性和就业缺乏竞争性等突出问题,创造性地实施了“1445”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即:落实一个目标要求、构建以学科管理为核心的四重管理机制、实施四段培养程序,强化五种管理效果),并在实施过程中以导师为抓手,明确界定导师职责,发挥了导师的“目标落实”功能,“管理执行”功能和“效果检验”功能,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管理机制 培养程序 导师职责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4-02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由规模发展到质量提高的关键时期[1],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育质量的优劣不仅事关高校学科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体现[2],而且最终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可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摆在高等教育者面前的重大任务,研究生培养者必须主动承担这一任务。为此,必须探索不同学科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模式,回答“如何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问题。

近几年来,青岛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针对研究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实验研究缺乏创新性和就业缺乏竞争性等突出问题,在管理方法方式上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在此与同行交流共享,以期更好地做好今后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一、明确落实“一个目标”,坚决贯彻研究生培养方向

研究生教育是顶端教育,事关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基本目标是指导思想,在理解与实施上需具体化,需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3],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对畜牧业发展的总体需求,青岛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对硕士研究生确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具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应技能与方法的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具体的研究生管理工作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强调“厚德载物”与“天道酬勤”的人生理念、敬业干事与求是创新的科学精神、合作包容与吃苦稳重的做事风格。学科研究生秘书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导师不定期跟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状况,使学生在读研期间,态度端正,目标明确,思想进步,力求上进。近三年来,先后有10人入党,18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3人获山东省优秀毕业研究生,7人获学校“五四”青年标兵,5人获学校优秀研究生干部,3人获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干部,10人获校级优秀学术论文奖,4人获省级优秀硕士论文。

二、构建“四重管理”机制,保证教育管理无缝衔接

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主要分成国家级、省级、学校或科研院所、学院及导师的多级管理,在这一系列环节当中,科研院所或学院直接的具体的日常管理者。我们学科在具体的管理中,逐步形成了包括学校管理在内的四重管理机制,而其中的导师组和导师环节是管理的核心,起到了上下沟通和协调执行的关键作用,有效的保证了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1.明确管理权限,学校重在对研究生宏观管理

对于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来讲,随着校院二级管理的普遍实施,明确校院两级的职责至关重要[4]。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处作为职能部门,负责宏观管理、统一协调、检查与评估等工作,同时在健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招生、学位审批、学籍管理等方面其主导作用,制定了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或文件。

2.严格学术把关,成立学院研究生管理及学术委员会

在二级管理中,学院在研究生的全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5],起着上传下达和直接管理的作用,是培养研究生质量高低的第一责任人。对课程体系的的安排,教学及日常要求、导师及研究生秘书职责等均有明确的规定。我们学院根据情况,动物科技学院成立了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为主任的研究生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党团、就业、奖学金、学籍及其他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了以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为主任的研究生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招生、课程安排、考试、学期考核、论文盲审、毕业答辩及导师管理等工作。

3.强化科研创新,根据研究内容的相关性,设立导师组

为了与学生科研兴趣的广泛性相适应,同时考虑到年轻导师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在相关学科领域基础上,在学科内部成立了多个导师组,实行“导师组”负责制,管理制度共同制定、科研问题共同探讨、学生问题共同解决、重大问题共同决策,提高了导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同时也提高了导师的科研的积极性和学术水平,在研究生方面也增加了压力和动力,学生的接触面和知识面都进一步加宽了,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创业精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4.严格日常管理,执行导师巡视制度

根据导师组的划分及导师个人工作安排情况,有导师组秘书安排每位导师轮流到相关实验室进行实验或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疑难问题及时解决,保证了日常实验的正常顺利进行。

三、实施“四段培养”管理程序,逐步提高科研和学术水平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首先由繁殖导师组总结和实施了“四段”培养管理程序,并逐步向其他导师组或学科推广。①“学习理论与阅读文献”阶段,主要是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同时查阅学习大量的专业文献资料,逐步形成自己的科研思路,在第1-2学期进行,并在开题前写出一篇相关文献综述;②“文献报告和预试验”阶段,主要是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知识做文献报告,同时开展试验工作,在第2-3学期进行;③“实验研究与专题报告”阶段,主要是进入毕业论文的试验研究阶段,并结合研究工作,做专题报告和工作进展报告,在第3-5学期进行;④“论文撰写答辩工作”阶段,主要根据研究工作撰写学术论文并投稿,并撰写毕业论文,同时准备论文答辩的工作,在第5-6学期进行。

四、突出“五种效果”管理,做到工作井然有序

1.同等高度重视“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效果

在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在理论学习、选题、设计、开题、实验、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方位检查与管理。学科教育管理与学术委员会对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最后答辩等重点环节进行全方位检查,对不合格的提出改进措施。

2.抛弃经验管理,增强制度管理效果

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保障了硕士研究生科学、严谨的开展研究工作。由研究生管理与学术委员会制定了导师和研究生守则,规定了实验室工作要求,课程学习与学分要求,论文发表的规定,以及相关的奖罚制度等,保障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制度的约束和促进作用,使研究生在不同阶段完成相应的内容。规章制度主要有:周组会制度(以导师组为组会单位)、预开题制度(以导师组为开题单位)、预答辩制度(以导师组为单位)、学术管理制度(以学科为单位)、研究生及导师激励制度(以学科为单位)等。

3.严把面试关、毕业关,增强培养质量,扩大社会效果

面试由学术委员会组织,分学科进行。毕业答辩由导师组组织实施,参加人员由导师组提供,由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核。面试和毕业环节要求每位参与者必须提问相关问题2个以上,成绩有委员会专人统计负责,确保了在进出环节的高标准,保证了培养质量,逐步提高了社会对培养质量的认可。

4.严格考核各项指标,增强学术氛围和水平,提高学科进步效果

由学科秘书,按照学院学术委员会要求,认真审核研究生完成任务情况,包括参加学术会议、论文发表、学分构成、实验数据、参加课题等多方面。通过这一系列的考核检查,使青岛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在近几年的发表论文质量和数量上有了较大提高。

5.搞好职业生涯谋划,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效果

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强,使研究生的职业规划指导日益突出,职业规必将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学院管理委员会在新生入学、中期检查和第五学期末邀请招生就业处专业老师及相关企业老板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的所有应届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多次指导,使学生认识自我,适时调整,起到了良好就业竞争效果。

五、导师在“1445”教育管理模式中的职责和地位

上官苗苗等[6](2015)从地位、优势和作用三方面总结认为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导师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崔延生等[7](2016)也认为立德树人绝不只是思政工作者的事,也是研究生导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实施的“1445”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中,导师同样在育人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将导师在“1445”模式中的职责和地位总结如下。

1.导师在一个目标中的作用是落实者,负有重要责任

目标是否达到,直接反映了培养研究生质量的好坏。从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来看,对于导师和研究生来讲,思想品德标准都是必备的首要职责要求,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期间的思想教育负有重要责任。思想道德水平乃立人之本,研究生导师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首先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其次,要热爱教育事业,对培养研究生应有高度的责任感;第三,导师应恪守学术道德,具有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2.导师在四重管理、四段培养中,是组织者、执行者

导师在四重管理中是研究生在校阶段的直接负责人,导师不单在专业领域对学生的影响重大,还在道德修养、学术态度、人生发展、科研兴趣等方面意义深远。尽管研究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自学能力,世界观、价值观也已基本形成,但是对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导师在日常生活、学习、科研等各方面的指导和提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做到掌握学生的日常动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的重点所在,把握学生实验的进度,及时解决试验中的问题。因此,要求研究生导师多进实验室、多跟学生交流、多主动掌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在具体的四段培养中,导师的职责主要有:(1)承担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夯实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基础,扩大学术视野;指导研究生选课;特别是在我国现行的单一制导师制度条件下, 研究生的各种学习内容基本上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 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品德修养等各方面水平都会在这一过程中深受影响,若导师能够严格履行各方面的指导职责标准,就会对学生在各个方面受益匪浅。(2)指导论文,根据个人兴趣、现实需要和实际条件选择课题、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审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3)学术态度引导和感化,努力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4)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检查,负责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指导督促实施;(5)参与拟定本专业研究生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命题、试卷评阅、复试及录取等有关工作。

3.导师在五种效果中,是检验者、责任人和受益者。

培养学生的最终效果可以从就业得到验证,尤其是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来讲,考取相应专业的博士人数和发表的高水平的专业文章是主要指标。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提早做好职业谋划,使其掌握专业核心技术,具备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对其就业至关重要。导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树立良好的就业口碑,对导师自身今后招生、科研工作大有裨益,也会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林成涛,王鹏,李泽芳. 研究生荣誉体系的构成与实践——以清华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4):37-40.

[2]黄建民,罗庆生,赵小川,等. 强化研究生教学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的研究与实践[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9):70-73.

[3]王炜,许成祥,贾善坡. 研究生教育目标辨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8):174-175.

[4]俞晓菁. 教研型大学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6):194-195.

[5]冯果,田维毅,柏静. 高等院校二级学院研究生培养及管理工作初探[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36(6):41-43.

[6]上官苗苗,王立仁.浅析导师在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思想教育研究,2015,(4):51-55.

4.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个人总结 篇四

很快,我的研究生生活即将过去三分之二,在导师、各科任老师和辅导员老师的辛勤培养和教育下,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本人在政治思想表现、学习态度与成绩、科研能力及专业实践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自我总结如下:

首先,在思想表现上,我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主动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继续深入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并配合支部的组织生活计划,切实地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关注国家的大事。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并且积极开展了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知和定位。

在专业学习方面,研一期间认真地学习每一门课程并取得尽可能优异的成绩,取得了相应的学分,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在学习之余还旁听了几门科研和专业相关的课程。在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逐步接触了关于模拟集成电路的许多专业技术知识。完成课程论文的过程中阅读的大量参考文献拓宽了我的专业知识面,同时培养了收集资料及对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各类学术论坛和学术交流,聆听了学术大师和临床专家们的金玉良言,受益匪浅。同时,采取各种途径深化和拓宽专业领域知识,包括借阅学校图书馆的专业文献和专业期刊,网上查阅电子期刊等等,从而了解了专

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尤其认真翻译了一些外文资料对我的英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上都有很大帮助。对研究过程中碰到的题目能够通过导师的帮助、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料以及同学的帮助顺利解决。因此也会遇到一些以往不会遇到的困难,如不知道如何寻找、在哪寻找最新的资料等等。随着时间的积累,我逐渐窥到了一些研究的方法,慢慢适应了这种学习,开始慢慢的通过各种渠道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在科研工作上,在导师丰富的经验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熏陶下,开拓了视野,学会了怎样让自己克服惰性、保持学习的斗志,并认真研读经典论著,逐步明确了研究方向,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同事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绩。在这期间,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大有裨益。研二下学期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到公司实习,在工作实践中,除了提升适应工作要求的具体专业能力,还提高了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坚韧和奉献的精神也得以培养,为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总而言之,我在这一学年收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

以上我总结了前阶段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当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做事决策上不够自信、果断;深入性思考和融会贯通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我在日后工作学习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对于我,下阶段任务更加重大,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路上,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合理安排时间,理论和实践两

5.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五

为使硕士研究生能将理论用于实践,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硕士点将教学实践列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为规范此项工作,特制订本规定。

一、内容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践分为以下四种(两种?)形式,每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其中一项活动。

1.教学实习(含教学助教):上辅导课及习题课;答疑及批改作业;指导实验或生产实习;编写教材及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等。2.工程实践(含科研助教):参加课题研究;进行工程设计或工程试验;协助企业、科研单位及本学科解决生产、管理及科研中的技术问题等。

二、组织落实

1.教学实习由学院或硕士点根据需要予以安排。2.工程实践可由导师组织安排。

三、时间安排

教学实践一般应安排在第三学期末之前完成,累计时间不少于4周,实际工作量不少于40学时,可以集中安排,亦可分散进行。

四、考核方式

每位硕士研究生在教学实践完成后,填写《研究生教学实践报告》,其中须写明任务和要求(包括内容、时间及安排),由教学实践指导教师写出评语,包括在实践中的态度、工作量、完成质量及工作能力并给出成绩等,不通过者须重新进行。

五、其它

1.入学前已有一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和在职硕士研究生可免教学实践。

6.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六

随着大数据的火热,统计类专业申请的竞争也是一年一年水涨船高。相比科班出身的同学,转专业申请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很多同学或许会迷茫想要转专业到底应该如何准备。在此我结合个人的申请经历为后来的同学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有所参考。

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一、课程补充

一般而言,掌握微积分、线代和概统是最基本的,编程方面R和Python用的较多,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修数据结构、机器学习等课程。不同项目对于学生课程背景的要求不同,例如,有的学校要求A strong mathematics background, especially in probability, statistics and linear algebra;有的要求Two semesters of calculus based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One course in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One course in matrix algebra… 可自行去各个学校的官网查看,并有针对性的弥补自己的弱项。

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有条件选修数学或统计类的双学位是最好的,现在统计学申请也很偏好计算机背景的同学,也可以考虑修个计算机相关的学位。此外,可以在学校或网上选修相关课程并用一个不错的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数学能力,但是网课成绩的效力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二、科研/实习

转专业的同学相比科班出身的同学而言在专业背景上处于劣势,更加需要通过科研或实习来弥补自己背景上的弱势,增加申请的竞争力。对于转专业的学生,在找校内科研或者海外暑研上,不一定非要在数学系或统计系下,也可以试着找找其他学科和统计相关的交叉科研,如计量经济学相关、计算社会科学相关、教育统计、心理统计等等。

很建议大家在大二或大三的暑假去海外高校进行暑研:一方面可以提前感受海外高校的研究和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海外导师的推荐信认可度也更强。而在实习方面,有相关的经历也是很加分的,但是我自己准备申请较晚没有来得及找,无法给出建议,可以找专业的世毕盟导师们咨询看看!

世毕盟留学:

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三、语言考试

理工类专业对托福/GRE的要求并不高,语言考试只是基本门槛,过了线一般就不看了。通常来说105+/325+的成绩会比较稳妥,不需要在语言考试上花太多时间,建议早点考掉结束战斗,以免耽误后面的申请进度。同时,对于硕士申请者而言,GRE math sub不是必须的,可以不考。

四、选校建议

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完全没有数学类相关双学位、纯粹以社科背景申请统计类专业的同学,请做好被连环拒到怀疑人生的准备,毕竟大多数学校还是比较看重专业出身的,同时由于大数据方向的火热,统计/数据科学类申请的竞争非常激烈,转专业申请的确比较玄学。建议选校上以课程设置偏应用的项目为主,同时穿插一些对文商科同学比较友好的交叉项目来增加录取概率,避免失学。

五、致谢

最后,非常感谢申请季世毕盟一路的耐心帮助!尤其是在文书润色上,培训师和mentor一次次meeting给出最细致专业的修改建议。同时,GGU native speaker team的高效也令人印象深刻,在申请季最忙的时候,应对网申过程中遇到的一堆琐碎文书要求,都可以保证在2天左右完成文书的润色,在推进申请进度上帮了大忙!此外,也非常感谢我的培训师和mentor姐姐们面对我申请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事无巨细的及时解答和一路上的支持鼓励,多谢你们,慌张的申请季也安心了不少。

世毕盟留学:

7.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七

河北师范大学是全国第二批试办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之一。1999—2007年期间,共招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133人,包括在读学员33人,农村教育硕士12名,已获硕士学位88人。88名毕业硕士中,多数人在执教单位成为教学骨干,有的已进步为专家型教师。

作为教育硕士培养的承担者、实践者,回首近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我们深感一些做法值得总结和思考。本文就我校语文学科教育硕士培养的实践做初步的总结和探讨。为了实现语文学科教育硕士培养目标,我们着重在以下方面作了努力:

一、重视教育硕士师资队伍建设,做到优势互补

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的水平,教育硕士的培养需要教育教学的优秀专业教师。首先做到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精良。我们认真遴选熟稔语文教学、专业修养优秀的教师组成导师队伍,努力发挥最佳教育功能。硕士导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教学活动,以科学严谨的精神进行论文指导。导师队伍中,有长期从事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的一线教师,有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有文学、语言学专业的教授、博士,语文教学论研究、学科教学论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有富有组织经验的行政管理人士,有语文教学实践的业内行家。相关专业、不同方向的教师走到一起,相互合作,给学员以丰富的教学思想;教育学科与语文学科、一般教育理论与学科教学理论、系统的理论研究与扎实的实践经验相互交融,给学生以多样的知识营养。教师队伍学缘结构呈现多元,学科群体专业知识宽厚,个体研究具有自身特色,做到了优势互补。提高教育硕士的科研能力,使他们由传统型的语文教师成长为具有教育科学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中学教师的水平需求,导师队伍的进步和优化也在不断进行之中。我们为此制订了完整的师资培训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如输送优秀导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创造访学等进步机会,鼓励老师到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学习基地参加基础教育新课程等国家级培训等。

二、注重教育硕士培养课程的有机设置,做到以校为本

目前,国家教育部提出基础教育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基础教育的现场,以课程改革中教师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的研究为主体,进行“校本教研”。对我们来说,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和能力,是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条件。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加强教育科研方法在语文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的比例。在公共课程开设“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科研能力,开设“当代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语文教学论”“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等专题课程,融入科研方法的教学。第二,注重语文素养培育。首先做到学习教育原著的科学引导,指导学员大量阅读中外名著。这包括《学记》《论语》《孟子》在内的古典教育名著等,还要阅读外国名著如《教育漫话》《爱弥儿》《普通教育学》等。学生读书要定期讨论和总结,形成阅读笔记。第三,授课内容紧密联系当前课程改革。我们把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作为学生研讨的重点内容,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可视媒介。通过学生课外研读,课上交流,了解了学科前沿成果,培养了教学问题意识。

通过以上途径,我们努力引导学员实现如下转变:把自己的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求学生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与方法,反观并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研究指出:“教育硕士在学习过程中,多数人既不自恃其得天独厚的实践优势,又勇于正视其理论弱势,因此他们往往可以在实践基础的帮助下,以其独特的方式掌握理论,这种掌握虽然未必能与普通学术型的硕士那样‘理论化’,但其适应性、选择性、有效性又的确在创造着一种境界。”①学生对自身知识体系的反思,可以促进他们追求进步的主动性,形成激励力量,以校为本,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创造好的成绩。

三、努力开发教育硕士培养的自身学术潜力,做到有的放矢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倍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识观》的扉页上写道:“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②我们只有对教育硕士的学习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学生教育理论的相对缺乏,主要源自本科阶段的课程结构,当时的课程设置没有带给学生系统的教育理论。随着教育形势的变迁,现阶段的中学教学岗位对教师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如果只根据直接的教学需要做出教案、教学实录以及考试习题,教育学理论不足,就使得他们在这些重复劳动中创新较少,工作动力缺乏。多年的教学工作都在摸索中前进,使他们难以找到突破自我的路径。学生们希望通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弥补不足,提高修养。近十年来的教育硕士培养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急需在实践教学能力层次方面的提升。这一提升的过程不仅需要长期进行教学实践,更需要教育理论的有效指导。从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和教育硕士的自身的特点及要求来看,教学策略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营造教育硕士培养的优良学习环境,做到内外结合

学术环境对人的教育潜移默化,影响深远。教育硕士的培养,需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努力开拓校外交流机会,做到内外结合。校内资源的利用,首先是加强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这是根本要求。有研究者通过对115名教育硕士的调查发现:认为教育硕士培养的重点应放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占85.2%;应该加强教育心理类课程的教学的占56.5%。这也反映了教育硕士自身对教育理论与科研能力提高方面的需求。可见教育硕士迫切想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③为此,我们开设了“语文教学论”基础课程,培养学员投身于语文教育的事业心,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明确自身使命。2006年,我们举办了“当代文化与文学前沿问题”高级研修班,给学员以深入学习、努力提升的学术环境。学员们在难得的脱产学习期间,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珍惜每一寸光阴;离校后投身教学岗位,能够兢兢业业,境界高尚,为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奉献。校外资源的拓宽,主要做法是:定期聘请国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校内外专家系列讲座,聘请语文教学领域的著名学者、特级教师来院指导,传输语文教学经验。2006年10月,我们召开了“第十二届全国学科教育学学术研讨会”,学员有幸聆听研讨,开阔了视野。学校给学员提供了很多校外专业学习机会,使他们得以面对面向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请教学习的方法、技能。另外,我们的课外学习的安排与课内紧密结合,如文献查阅、课题研究、听观摩课等,定期反馈完成情况和读书心得。我们注意指导学生把在校学习和回单位学习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情况安排好自学计划,不浪费分秒时间。在校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网络资源,尽可能多地收集文献资料;回到原单位后,充分利用教学调查、试验的有利环境、条件,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

五、注重教育硕士培养的有效引导,做到示以门径

教学方式只有和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结合起来,才能选择恰当。我们在教学中合理采用基础方法,融合多个途径教学。包括:讲述法,传授基本知识;研讨法,调动学生的讨论问题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些方法各有所长,但也需掌握恰当。讲授法传输信息单向,要注意给出时间,寻求反馈;问题研讨法要把握讨论方向,避免模糊意义的问题分析;案例教学法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缺乏深度。事实上,再好的方法也不会适合所有课程。教学中必需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适宜的方法,讲求有效教学。多元教学方式的成功运用,可以使我们的教育硕士顺利走上“研究性学习”的轨道上来。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探究精神,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学生找到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点,并且在专题研究中,学会应用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为日后的课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打通了课内课外学习,真正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之间的教学观相互碰撞,相互交流,教师不仅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更有针对性地加以指点和理论上的分析。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积累,其认识常会产生质的飞跃。教育硕士本身作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反观自身、集体交流对他们的进步也很有作用。每届学生都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一些优秀学生给本科生举办专题讲座。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不是基本的说课训练,也不是简单的教材分析,而是在正确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导引下,对教育哲学的实践体验。教学活动既能开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又使他们在讲座过程中得到了理论提升。这些都是示范门径的做法,也是实践教学效果的公开检验。

六、加强教育硕士培养的论文指导,做到严格把关

学位论文的写作作为教育硕士教育培养的最后一关,需要始终严格要求。各位教育硕士导师,在授课过程中渗透课题意识,使学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有充分的准备、坚实的基础。开题报告严格要求,多方征求建议。具体来说,在入学的第一学期,便向学生介绍语文教学研究的备选题目,指导他们依照个人兴趣和思维所长,自由选择,寻求合作,并组成课题小组。选题之后,召开开题报告会。学院注重开题报告的撰写和指导,报告会严格审查课题意义,把开题报告作为对学生的初步学术训练,为以后的论文撰写奠定基础。遵守报告程序,坚持实事求是。报告会严肃讨论,从论文选题到文献综述;从课题论证到方法的选择;从论文框架设计到参考文献的科学选定,每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合乎学术规范。定题之后,学生按照科学的文献检索法、文献综述法,把在校所学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论文中突出语文教学实践的背景和职业特色,把自身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有必要的调查资料,更有对自己教学实践经历的反思。论文指导上,遴选业务精良的指导教师,认真负责,悉心指点,论文多次修正。通过多次面谈指导,辅以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论文交流,提出科学的修改建议。论文完成之后,全部实行“匿名外审”。论文答辩在学生入学第5个学期进行,保证论文写作和教学实验的时间。教育硕士论文的整个过程都做到重视规范,把关严格。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研究教师教育问题的朱旭东博士曾经指出:“若想把教育硕士生造就成为我国优秀的教师教育研究的后备力量,必须要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学术训练分成学术规范的训练、学术阅读的训练、学术写作的训练和学术报告的训练。”④我们正是这样做的,也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良好学习环境,浓郁的学术氛围,相互交融,相互促动,给学生的进步提供了外在保障;科学的培养机制,专业的教师队伍,给学生以强大的内在动力。优良教学环境的全面建设,使我们的学生学有所明,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摘要:教育硕士学位的设立与教育硕士的培养是全面增强教育行业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发展基础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河北师范大学招收教育硕士已近十年,我们在语文学科教育硕士的培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结实践经验,有助于学生培养的深入优化,有助于同行人士的有效交流,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和谐进步。

关键词:教育硕士,培养,策略

注释

1杨启亮.差异平衡: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教学评价理念——兼论教育硕士的科研优势[J].教育科学,2001,(2).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1

3夏英.115名教育硕士的调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1).

8.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八

一、我国高考恢复以后的精英式研究生教育

我国的艺术研究生教育有一个起步、逐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高考恢复以后,在“文革”期间一大批擅长现实主义创作的青年才俊,在当时的大好形势之下被招收到各大专业艺术院校或读本科、或读硕士研究生,并得到了老一辈艺术专家教授的细心指导,学成的人们随之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艺术创作与教育岗位上的中坚力量。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那时的学生素质普遍较高。比如,其中一些考生当时在各地都已经是颇有名气的人,他们在入学之前在各地的艺术创作与表演上,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加之,他们也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因为当时实施的是精英式艺术研究生教育。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艺术专业的硕士生研究生数量还是非常少,每一个学生都是自认为和被认为的“宝贝”。所以,无论是学校、大众,还是导师都对他们珍爱有加,注重给予多方面的便利性、灵活性、针对性的教育。尽管,那时的综合物力、财力、人力在许多方面都不及当下,但是他们在入学之后是得到了经典性传统的高品质的艺术教育。这其中有许多的经验是需要当下来回顾、梳理和反思研究的。

二、21世纪初中国艺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状况

21世纪初,大部分专业院校仍然控制招生数量,不过,一些院校在硕士的招生数量上较原先有所扩充。尤其是许多综合院校在招生的数量上明显有上升的趋势。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专业院校控制人数是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成果的优质性,从年龄结构上来看,虽然专业院校的艺术学科的硕士生在专业技能基本功上占优势,但他们的社会阅历却显得沉淀不够,而诸多的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在二级学科的框架之下逐渐成为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载体,导致了专业院校与综合大学在同一学位攻读的前提之下,要求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专业院校在技术与创作上依然有一个较高的要求,师范学院与综合性大学,在学术性硕士的理论研究能力的方面在年复一年地规范和提升。比如:以谢建明、梁玖为核心的“中国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联盟”为规范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做着不懈的努力。他们在学术型研究生的教育规格、培养模式、对问题的分析与学术研究方法上有了新的想法。

在这种情形之下,许多实践型的导师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有的导师的艺术创作能力较强,对学术型的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在论文和创作上出现了些许的不平衡或疑惑,而且这种情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论。当然,有些导师随着自己的不断学习和科研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目前,中国的艺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有两个存在差异的培养目标,一个称为“学术型的硕士”,是重视对学生的艺术理论与实践双重的艺术人才培养;另一个是“实践型艺术硕士”,这是专注艺术创造实践性人才的培养,为此,二者的培养与评价方式就有了些差异,但究竟怎样更准确地定位培养和评价,依然有待进一步地讨论和研究。

从国家的实践型艺术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所设立的部分标准来看,可以进一步认识我国关于“实践型艺术硕士”教育的特性。为了更好地理解,于此,把2015年4月,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秘书长丁凡教授、副秘书宋慧文教授到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调研,并对“实践型”艺术硕士从招生到培养的最低要求也做了宣讲。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实践型”艺术硕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丁凡和宋慧文指出:国家对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基本要求是:“实践型”艺术硕士应树立崇高的艺术理想,具备尊重传统,勇于创新和坚定的专业信念等学术道德。其中,专业素养乃重中之重。艺术硕士应具备较高的文艺修养,熟悉本专业的中外史论;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具备较好的文字阐释水平。这种素质应该在入学考试当中就有充分的体现。

其二,“实践型”艺术硕士生对所学知识结构要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掌握。学生应广泛学习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学术内涵,为今后的艺术生涯奠定好基础。在专业知识领域,应以社会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构建,其中包括国内外本领域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创作手段和评价标准。

其三、“实践型”艺术硕士生需要接受60%的实践训练。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与进其职业发展的实践训练,完成不少于培养方案规定的实践环节和占总学分60%的学分要求。导师与学生须共同拟定具体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训练。其形式应采用集中与分段、个人与集体、课堂与课外、校内与社会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对社会资源的吸纳和使用,积极开辟实践基地的同时还要联合各届专家共同指导。管理部门和导师对学生要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学习质量评价,通过评价和反馈来不断提高其水平和态度。

其四,“实践型”艺术硕士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与评价要求。能利用各类途径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熟悉其中的经典作品、重要成果、重大活动。具备总结与归纳各类艺术现象的能力,具备探究其源流,判断其价值,清楚其方法,了解其动态的能力,从而独立地学习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并能自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艺术活动和学术研究进行思考。拥有开阔的眼界和胸怀,尊重艺术的多样性与个性,有一定的文字撰写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

nlc202309030233

其五,“实践型”艺术硕士生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及考核办法。艺术硕士的毕业要求除了要获得规定课程的学分以外,还需要完成专业能力展示和学位论文答辩。其中,一是展示专业能力。各专业领域根据不同方向的不同情况作出相应能力的展示,能全面涵盖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与成果。二是撰写学位论文。学位申请人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及答辩。在这环节阶段上,一方面,是要通过对专业实践的思考探索,将论文与专业能力展示紧密结合,其内容可以是实践报告、案例分析、学习体会,或本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此外部分艺术硕士领域还规定根据自己创作、表演或其他实践形式所写的论文应附上所对应的作品资料。二方面,学位论文要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观点明确、概念清楚、过程清晰、文字简练。其中音乐、艺术设计、电影、戏曲、舞蹈:论文核心部分(本论、结论)字数不少于0.5万字(不含图标及附录)。广播电视:论文字数不少于0.8万字;美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0.5万字,书法和艺术管理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跨媒体与摄影专业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三方面,学位论文须符合学界共识的学术规范、标准及体例,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四方面,学位论文应附属对应的音影资料光盘。以上五点,虽是为两位秘书长宣讲时部分内容的笔记、理解和摘要,但却也是我们培养“实践型”艺术硕士生最基本的要求,认真理解是有助于我国现阶段和下阶段“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活动开展的。在此,我们也正是基于此做了相应评价体系的设想,目的是让我们招收进来的“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有一个较好的评价体系,促进我们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专业人才。

其实,欧美许多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学术型的硕士与博士学位仅限在理论范畴。实践型的艺术硕士研究生是专注动手之实践性人才培养。由此,“实践型艺术硕士”的学位和艺术理论的博士学位是两个方向的终极学位。“实践型艺术硕士”培养的是艺术家,艺术理论博士培养的是此领域的学者。

三、“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设想

在国家教指委有明确合格要求的前提下,我们应做出相应的硬件与软件上与之对应的调整和策略,以保证评价体系落到实处。

首先,是做好入门关的评价。根据实践型艺术硕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合格要求,各个学校的艺术专业应在本专业的招生要求上设立好各专业的要求与导向。自21世纪初以来,招收入学的研究生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有较大的差别。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应试的考生在知识积累上水平有较大的下降。其具体表现在:考生对本专业理论的学习,仅限于对课本机械化的记忆。所以,在出题方式上应具有相应的改革并在招生信息上公示。如:除了在专业理论上有死记硬背的题目外,一定要把能考核出学生对于宽泛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之题目体现在考试之中。不仅如此,一些专业技能的测试也应该体现其深度,如美术专业测试中,深入刻画能力和短期作业的品质差异等等,都应纳入我们考核的内容。

其次,加强导师对学生在专业认知学习引导上的评价。也就是加强学生在专业认知学习广度与深度上引导的教育评价指标建设和考核。一方面,针对实践型艺术硕士需要掌握的知识有广阔度和有一定深度的要求,各学校除在一定的课程之中安排相应的人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之外,必须通过各专业导师介绍一定的读物,让他们能反思本专业在历史的变迁中所出现各种风格的因果关系与来龙去脉,逐渐能透过本专业领域里的现象知道其产生的前因后果。这一要求,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丰富的知识储备,对他们今后的反思是有积极意义的。二方面,根据艺术硕士应具备基本的艺术评价能力要求,还应根据各校的情况布置研究生进行相关理论与当代艺术文论的选读,或根据不同专业,从一定的文化现象来解读部分作品、展览、演出、剧本等等相关内容。此方法可由导师引导,当然这种方法对导师能力也有相应的要求。总之,应加强对在校实践型艺术硕士生引导教育的评价力度。

再次,加强学生艺术动手实训效能水平的评价。针对各专业接受实训之最低要求,各学校应制定不同的实训方案要求。让实践型艺术硕士在相应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模式中得到阶梯性提升。并将这种模式予以完善,比如:其中“教指委”的最低要求就包括采风、创作、展览、文化考察、现场调研、专业实习和社会活动等。这一切各校应在各个层面上制定相关的课时配给与相应的实践方案与制度,并落实到每一个实习基地,这样,才有可能保证我们的要求和专业技能在一个合理有序的教学环境下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最后,注重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专业学术能力与水平的评价。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制定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艺术创作品创作或表演强度与力度的成效评价指标。针对全国教指委对艺术专业创作与论文的要求,各专业的创作要求首先在数量上有一个定额,同时在水平上也有一定质量的规范与参照,这个参照应是在展览与演出等方面有良好效果的作品,而不能在省一级的展览与演出中居于较差的位置。二是,加强对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论文研究能力与水平的评价。除各专业的论文字数有不同的要求之外,论文内容应该含有自己对艺术理解、艺术创造思想确立、艺术作品效果追求、独立艺术技术的形成,以及对美的追求。甚至对艺术文化观点初始形成的阐述,或对一个问题研究的陈述,或理论研究的认识与自己的创作等等与创作相关的研究。学位论文应杜绝抄袭。相关的作品与论文与答辩应做成相应的光盘资料等等。

总之,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指委在艺术硕士招生和培养上有了较为系统的指导性文件。怎样做出相应的培养与评价体系,各个艺术院校和专业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性,组织好相关管理人员(院系领导)、导师、学术委员会共同协商,制定相关文件与办法,保证实践型艺术硕士研究生在良好的教学中健康成长。

9.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九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现设有11个研究所(中心)、9个处室及文献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学习与探索杂志社、研究生学院和职工大学,在省内12个市地设有分院和4个省情调研基地。全院现有职工3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5人,包括正高级职称35人、副高级职称56人;博士和在读博士总计47人、硕士研究生近180人。拥有国家级、省级各类专家54人次,包括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级优秀专家8人、龙江文化建设终身荣誉奖4人、“六个一批”人才10人,为我院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

我院11个研究所(中心),为历史研究所、政治学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文学研究所、俄罗斯研究所、东北亚研究所、应用经济研究所、农村发展研究所、犹太研究中心,这些研究机构是我院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依托。

我院拥有东北史、社会学、世界经济、俄国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农业经济管理、政治学理论、东北地方文化史、产业经济、东北亚区域经济、中俄关系史、渤海国史、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文化、县域经济、黑龙江流域文明、旅游经济、行政学和城市社会学等18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和世界史、政治学2个省(级)硕士一级重点学科。

我院办有《学习与探索》、《黑龙江社会科学》、《西伯利亚研究》、《黑龙江年鉴》、《中国―东北亚国家年鉴》5种公开发行的刊物和《要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报)等内部发行刊物。其中《学习与探索》为国家重点社科期刊,《黑龙江社会科学》为省级期刊。

我院是全国5家拥有全日制统招硕士研究生教育资格的地方社科院之一,是以培养人文和社会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科研院所。30多年来,我院共招收670多名研究生,已毕业550多人。先后有80多人留院工作,80多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他们有的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有的在各自的工作岗位脱颖而出,成就显著,在省内外具有相当影响。毕业研究生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担任处级领导职务的有近100人,在省属高校、部委高校担任教授、副教授的有100多人,多数成为重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在北京各大学、国家部委、科研机构工作也有50多人。我院始终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培养具备深厚专业基础和宽广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能够研究和解决社会发展和学术研究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勇于开拓进取的哲学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我院硕士研究生学制2.5年。2014年招收计划60名。

报考须知

一、报考条件

符合国家规定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其中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学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

2.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

二、报名、考试时间及地点

1.报名时间:2013年10月10―31日(以国家报名时间为准)

2.考试时间:2014年1月4―5日 (以国家考试时间为准)

3.现场确认时间:2013年11月10―14日(以国家确认时间为准)

4.哈尔滨市区域内的考生报名、现场确认、考试地点: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市以外地区的考生到所在地报名点报名、现场确认。

三、学习方式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职兼读

四、学费标准及助学金、学业奖学金

一志愿考生每年学费6000元,调剂考生每年学费7000元。助学金、学业奖学金标准按照省有关文件执行。

五、报考说明

1.政治、外语、数学三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各专业基础课由我院组织命题。

2.未尽事宜请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

欢迎有志考生报考我院。

欢迎访问我院主面页:www.hlass.com

欢迎访问我学院主面页:www.hskyedu.cn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E-mail:hljskyjsb@163.com

单位代码:87802 邮政编码:150018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友谊路501号

招生部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

负责人: 高桂梅 电话:0451-86497501 手机:13313687863

联系人: 吴丽华 电话:0451-86497520 手机:15945661026

E-mail:hsk.w@163.com

★ 东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浙江林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湖南理工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山西中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

★ 福州大学接收免试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 深圳大学接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10.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 篇十

第一章

1、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答:研究心理,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方法论,具体而言,有如下四个原则:1)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有时可以测量的。2)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3)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4)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实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害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符合教育的原则。

3、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答:第一,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第二,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第三,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

4、简述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答:影响人心理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1)环境因素,就是所接触到的周围事物的变化。2)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3)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1、什么是神经元,它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功能是: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2、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答: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脑和脊髓。2)脊髓的功能——进行反射活动和传导神经冲动。3)脑的结构与功能:结构: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功能:脑干——生理活动中枢,如:呼吸、心跳。间脑——调节内脏,调节内分泌激素。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大脑——保护、调节内脏和情绪,参与记忆,感觉整合。4)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

3、简述反射弧及其结构。

答: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暑、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

4、简述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答: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入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刺激过程到了中枢,还要引起效应器环节的变化,即反应过程。

5、简述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答: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和抑制在进行活动时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有二: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皮层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间,但它们不是停滞不动的,而是要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播,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刺激物所引起的神经过程的强度是决定兴奋或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的重要条件,当兴奋或抑制的强度过强或过弱时,易于扩散;当它们的强度适中时,就容易集中。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能够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称为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负诱导和正诱导两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6、工具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答: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是: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工具性条件反射也有泛化和分化。工具性条件反射对理解复杂的心理现象有进一步的意义,它是对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

它们的不同之处是:1)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很明确;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刺激不明显。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视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3)反应方式不同。在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形成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

7、什么是条件反射,有哪几种类型?

答:条件反射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等动物再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建立起来的暂时圣经联系。条件反射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

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工具性条件反射使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

8、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答: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巴甫洛夫称这种反射为条件反射或条件作用。后人称之为经典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性条件作用。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3)除需要多次强化外,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4)在巩固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也能形成经典性条件反射。

9、简述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形成。

答:1)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2)工具性条件反射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反映形式。3)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与偶然成功,情景与反应动作之间建立了联系,形成了条件反射。4)在这种反应过程中,有机体的行为作为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的手段或工具。

10、神经系统有哪些主要的抑制过程?

答:抑制过程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两类。

1)非条件性抑制,又称无条件抑制,是有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抑制。它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外抑制: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发生的抑制称为外抑制。超限抑制:当刺激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又称保护性抑制。2)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它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两种。消退抑制: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分化抑制:只对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而对与其近似的刺激物不强化,经过若干次后,只有条件刺激物才能引起条件反射性反应,近似刺激物引起的反应受到抑制。

第三章

1、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答: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不断积累,从而产生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一个新阶段,表现出阶段性。这些阶段性是与人的年龄相联系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有如下含义:第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质的特征。第二,心里发展阶段,是从低到高,并按一定次序进行的。阶段即不能逾越,也不能互换。第三,前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是后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基础。前一个阶段的心理没有发展,后一个阶段的心理就不可能发生。第四,心里发展过程中相邻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划分,而有一定的交叉。同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心里发展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第五,心里发展的阶段性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中,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通常,心理学家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青年中期、成人期、中年期、老年期。

2、简述人类心理发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及作用。

答:人的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而是语言。劳动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1)劳动使人类心理有了产生的必要。2)劳动使人类的心理有了产生的可能。

语言在人类心理发生中的作用: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2)语言促使抽象思维的产生。3)语言使人类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促进了心理向更为复杂的水平发展。

3、简述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

答:1)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没有这个前提和条件,相应的心理就不能发展。“狼孩儿”就是证据。2)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只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和教育才决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条件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第一,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第二,教育可以使个体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教育,弥补个体某些遗传素质的不足。3)心理发展的动力。即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环境和教育只是外因,必须通过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才有可能起作用。

4、简述华生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主要主张。

答:第一,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第二,反对提法儿童。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第四,对幼儿养护的要求。第五,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5、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认为,心里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了解人的心理发展时,既要考虑到他的生物学影响,也要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成为自主者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第三阶段:发展主动性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第五阶段:建立个人同一性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第六阶段:承担社会义务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第七阶段:显示创造力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感。第八阶段:达到完善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6、简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答:1)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即成熟、练习和习得经验、社会经验、平衡。2)对于心理发展的动力,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题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有三种:同化、顺应、平衡。3)对于心理发展阶段,他提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7、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答:维果斯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为即将达到的水平。维果斯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8、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第一是成熟。主要是神经系统的成熟。皮亚杰认为,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揭示新的可能性,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发展的充分条件。第二是练习和习得经验。它同样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主要而必需的因素。该经验有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第三是社会经验。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第四是平衡。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即决定因素。

9、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和发展主要经过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7—12岁)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第四章

1、简述运动知觉及其种类。

答: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分为:真动知觉:是物体本身真正在空间位移的知觉。似动知觉:又叫似动运动知觉。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即同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知觉。

2、简述感受的分类。

答: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从刺激的来源来分,可分为外受感觉、内受感觉和本受感觉。2)从刺激的性质来分,感觉有可分为电磁的、机械的、热的、化学的四大类。

3、简述知觉的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在教学中如何加以运用?

答:1)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纷繁复杂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作知觉背景。2)知觉的选择性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首先,是刺激物的强度。一般强度大的事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其次,事物的活动性。活动或变化的事物容易成为人的知觉对象。第三,新异刺激容易被人选择出来予以反映。最后,知觉的选择性也受一些主观条件的制约。与人的需要、目的、兴趣有关的事物,容易被人优先选择出来予以反映。人的知识、经验、情绪也影响知觉的选择性。3)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自觉遵循知觉的特性,可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有意使知觉对象和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意提高知觉对象的活动性,等等。

4、简述知觉的分类。

答:知觉使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根据知觉中占主导地位的分析器活动来划分,可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触摸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空间、时间存在形式和运动的特性来划分,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根据知觉是否与客观事物符合,可以把它分为正确的知觉与错觉。

5、简述感受性变化规律。

答:感受性是人的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感受性变化存在以下规律:1)适应。适应是感受性变化的普遍现象。同一感受器内,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名明适应和暗适应。2)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3)感受性的练习。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训练而提高。

6、试说明暗适应的特点及其机制。

答:1)暗适应是从亮处进入暗处时,由看不清到逐渐看清物体轮廓的视觉感受性的变化。2)这时视觉感受性逐渐提高的过程。3)其机制一般用感受器内光化学物质的变化来解释。4)而明适应是从暗处到光亮处,特别是在强光下,最初一瞬间感到发眩耀眼,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经过几秒钟后就能看清物体的感受性变化。这是视觉性感受降低的过程。

感觉与知觉

7、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答:对比是感觉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1)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2)继时对比就是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比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

8、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1)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在知觉一些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2)人的知觉的理解性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知识经验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精确。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参与知觉,可促进人对事物的理解。知识经验参与知觉不仅提高知觉的质量,还能提高知觉的速度。

词语在知觉的理解性中起着重要作用。词语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同时,言语的提示和知识经验也可补充直接知觉经验的不足或缺陷,使人对事物的知觉更迅速、更完整。

3)知觉的理解性对人的知觉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效极作用的一面。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一方面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进知觉的理解性,提高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知觉活动所产生的消极定势作用。此外,知觉的理解性不仅可提高知觉的效应,还是形成事物表象,并转为科学概念的重要条件。

9、简述运动知觉及其依赖因素。

答:运动知觉是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映。它通过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而实现的。运动知觉的产生依赖于许多主客观条件,如物体运动的速度、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运动知觉的参照系、观察者自身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等。

10、简述知觉的恒常性。

答:知觉的恒常性,就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不变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然相对不变。知觉恒常性在视知觉领域内研究的比较多。视知觉恒常性有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等。知觉的恒常性对于人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它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从而使人能在客观环境中正确定向,并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

11、什么是观察?主要的观察品质有哪些?

答: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的品质有:1)观察的目的性。它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2)观察的客观性。它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区知觉事物的品质。3)观察的精细性。它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4)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

第五章

1、简述反响回路说的主要内容。

答:凡响贿赂是指神经系统的皮层与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环路的某一部分时,回路就产生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在环路中不需要进一步的外界刺激也能持续下去,信息就在反复传递中被保持下来。由于在这种情况下,神经冲动的传递不能持久,反响活动持续时间不会很长。所以有些心理学家将这种脑电活动的反响效应作为短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反响回路说得到了贾维和埃思曼所做的白鼠跳台实验的证实。

2、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答: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如下几个:!)识记的目的与任务。是否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与任务,对识记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有了明确的识记目的,人们就能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识记任务上去,并能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因而识记效果好。反之,则差。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如果把识记的对象变成人们活动的内容,那么

记忆 识记效果就好。另外,识记效果也随着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要求积极思维的活动,记忆效果就越好。3)识记方法。识记时采用一定的方法,会增强识记效果。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3、如何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组织复习。

答: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关系。这条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这就是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针对这一规律,首先要及时复习,识记后应及早加以复习。其次是间时复习(即在复习中间有休息)比不间时复习的效果好。越是较难的材料,间时复习的效果越比不间时复习的好。

4、简述遗忘的衰退理论和干扰理论。

答:1)衰退理论认为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2)干扰理论指遗忘是由于多种痕迹之间相互引起抑制而产生的,抑制被解除,记忆还可恢复。

干扰理论可采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证实。这一理论与衰退理论的不同点在于记忆痕迹并没有在头脑中消失,只是因为相互抑制而造成遗忘。

5、简述联想的规律。

答:联想是只有一事物的映像、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映像、观念的心理过程。联想遵循的规律有:1)接近律:如果两个刺激在人的经验中曾经接近(时空接近),那么当遇到其中一个时往往能回忆起另一个。2)类似律:如某一次见到一个人,就想起跟此人面孔相似的另一个人。3)对比律:如见到一个个子特别矮小的人,就想到一个个子特别高大的人。虽然这两个人在经验中并没有联系过。4)多因律:是指同样的刺激,接近次数越多,联想越巩固。5)强因律:是指有关的刺激越强烈,联想越巩固。6)近因律:是指一样的联想,昨天形成的比前天形成的巩固。

第六章

1、简述思维的分类。

答: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分为:聚合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2、简述分析与综合的三种水平。

答: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1)知觉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2)表象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3)语词符号的分析与综合。

3、简述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答: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在认识过程中总是相互联系的。1)没有分析就不可能有综合;通过对事物的分析,人的认识才能深入。离开了分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也是肤浅、空洞的。2)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分析的材料将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因而也不可能形成事物完整、全面的认识。3)分析与综合相互依存关系还表现在分析为最初的综合认识所指引,分析又是进一步综合的手段、途径和方法,从而导致综合更加完整及对事物整体性认识更加深化。

总之,人的思维活动总是按照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而不断深入展开进行的。

4、简述思维的过程。

答:死亡的过程有:1)分析与综合2)比较与分类3)抽象概括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5、常用的比较方式有哪些?

答:1)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比较;2)对事物发展进行纵向比较3)对事物的各种关系进行比较。

6、简述概念掌握的途径。

答:概念的掌握有较概念获得,是个体对社会已形成的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掌握。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掌握概念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辨别学习与积累经验。如在日常生活中,儿童看到麻雀、思维与想象 燕子等,通过一定的分析、综合而形成“鸟”的概念。这种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概念称为日常概念前科学概念。另一条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也包括个人自学),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一类概念一般属于科学概念。

7、简述影响概念掌握的因素。

答:日常概念的掌握与儿童生活领域、个人经验有密切关系。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有:1)过去经验。即日常概念的影响。当日常概念的含义与科学概念的内涵基本一致时,日常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掌握。反之,日常概念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产生消极作用。2)变式。变式是事物的变换样式。客观事物常常有多种表现样式。如果教学中所提供的变式不充分或不正确,往往会引起缩小概念内涵或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多提供具有本质属性的变式,有助于科学概念的掌握。3)词语的运用。掌握科学概念需要丰富的感性知识作基础。借助于词可以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与概括,揭露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直观教学中,通过词的说明可以使直观材料更鲜明、更突出,并且还可以补充直观材料的不足,揭示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则更需要通过语言描述来提供某些感性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概念。4)定义。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来表达概念的内涵。通过下定义可以把概念的内涵固定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即掌握概念所标志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并以此去辨认事物。在教学中下定义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水平。

8、简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答:问题解决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前提。2)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将问题明确或加以具体化的过程。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是问题解决的最后阶段。

9、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1)人的知觉特点。2)定势3)已有知识经验与动机。4)个性差异。

10、怎样才能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答:能否善于发现与提出问题,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1)人对活动的态度。人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越积极,即人对活动的意义、价值与必要性认识越深刻,并对活动持肯定态度,则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就会发挥得越充分,也就越容易发现活动中的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不断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2)人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具有较强求知欲和认识兴趣的人,能在别人不能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或在被人熟知、极为平常的现象中发现新的问题。强烈的学习动机是人发现问题的内在力量。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3)人的知识经验。人是否善于并及时发现问题,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从不同方面或角度去思考问题。因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会使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从而有利于发现问题。相反,知识经验不足的人易把事物看得简单,因而不善于发现问题。但应指出,如果一个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具有强烈的认识兴趣时,又会激发他提出问题。

11、简述创造思维的过程。

答:创造思维与创造活动紧密相连,一般经历四个阶段:1)准备期。在这一阶段,创造着搜集、整理材料,即搜集创造所必需的各种信息,组织已有的旧经验,掌握必要的技能。创造活动的准备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另一种是有特定目的的准备。2)酝酿期。创造者经过一段准备,充分掌握有关材料后,创造思维进入酝酿期。3)豁朗期。这是指创造者经过长期酝酿,新假设产生或对考虑的问题豁然开朗。这种现象叫灵感。豁朗期是创作活动极为重要的阶段。4)验证期。在这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或新观点加以确定或修正、补充、完善。

12、简述思维的品质。

答:1)思维的广阔性。是指能全面而细致地考虑问题。思维的广阔性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的。2)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够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思维的批判性是以广阔性为基础的。3)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面去考虑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是以批判性为前提的。具有深刻思维的人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与核心,并作出正确的预测。4)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自己原来的想法,使思维从成见和教条中解放出来。5)思维的敏捷性。是指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也就是说,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徘徊,不犹豫。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其他品质发展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

13、简述想象的形成方式。

答:想象主要是借助于综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等方式形成的。1)综合。想象的综合就是把各个生活领域和各种生活现象中的不同方面或特征组合在一起。2)夸张。夸张就是改变事物本来的特点,并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化。3)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去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典型化在文学创作、绘画中被广泛地运用。4)拟人化。即把人的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事物人格化。

14、简述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

答:个性差异对问题解决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及性格特征上。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意志坚定、勤奋好学及创新进取精神的人,是能够克服困难,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的。反之,对问题解决往往持消极态度或容易使其工作半途而废。其次,人的智力对问题解决也有显著影响。一个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在遇到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时,善于灵活而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假设、推理、试验,促进问题的解决。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强的学生,问题解决不仅效率高,还会找出新途径和新方法。一个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受定势的消极影响或囿于书本和固定程序,导致问题解决的效率不高。

第七章

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需要所引起的,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是生理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需要的产生和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与个体发展密切相关。婴儿期主要是生理的需要占优势,而后产生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到了少年、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青年中晚期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但是,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2、简述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答:情绪和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区别的主观体验。从广义而言,情感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经验。从狭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从严格意义上讲,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的友谊感,与遵守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相关的道德感。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则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影响。

3、简述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

答:情绪与情感有四种品质,每种品质都可以表现为两个极端对立的情况。1)强度方面—强弱。2)紧张度方面—紧张与松弛3)快感度方面—快与不快。4)复杂度方面—简单与复杂。

此外,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还表现在:1)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如果外界事物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与观点,就会使人们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和引起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否则就使人们对之产生否定的态度和引起不满、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2)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情绪和情感的增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发生时,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机体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这就是情绪的增力性作用。情绪和情感

情绪与情感 的减力性表现为情绪和情感有时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等。

4、简述情绪、情感的种类。

答:1)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经、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2)情感是和人的社会观念及评价系统分不开的。人的社会性情感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以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道德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的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5、简述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答: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说明了作业效率与激奋水平的关系,即前者先随着后者的升高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的升高而降低。总的说来,就是作业效率在适中的激奋水平下最高。但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又以作业的复杂程度为转移,作业愈简单,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高;作业愈复杂,这种适中的激奋水平应偏低。叶克斯---道得生定律表明:进行较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适中;进行简单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高;进行高度复杂作业时,要获得最佳效率的激奋水平应偏低。

6、简述情绪、情感的功能。

答:1)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个体以体验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周围事物意义的认知,并对他人施加一定的影响。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包括以下几层含义:第一,人的情绪、情感一旦和有关事物结合起来,人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该事物的、具有情感色彩的记忆映像;其次,人一旦有了情绪、情感的记忆经验,不仅见到某类食物会引起相应的情绪,而且最度遇到某些表情也能领会它的含义,并对它做出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反应及行为上的趋避动作;第三,个体对各种信息的意义性的鉴别经常是通过共鸣和移情作用进行的,情绪和情感信号也会激起相应的情绪活动或情绪共鸣。2)情绪、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或情感对行为活动具有支配的作用,并指引和维持活动的方向。某些行为若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发生积极的模仿或反复进行的趋势,而不愉快的情绪则会使人改变行为的趋势。情绪、情感的发生也会促使人们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或机体内部的变化来调节行为,以适应新的情况。

7、简述良好情绪的判断标准。

答:第一,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二,有良好情绪的学生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第三,有良好情绪的学生应该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第四,良好的情绪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8、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答:培养良好的情绪,首先要形成正当、合理的需要。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对客观事物也要有正确认识。其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共产主义人生观和远大理想的人,就会胜不骄,败不馁,情绪稳定而深沉。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往往斤斤计较,情绪就会因此而波动。第三,锻炼身体。情绪与身体状况密切相连。身体健康的人常常表现出精神振奋,心情开朗等积极的情绪。第四,培养幽默感。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它可以活跃气氛,驱除忧愁。第五,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要消除不良情绪,一要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存在;二要找出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三要掌握一些控制、调节和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

第八章

1、简述意志行动的主要特点。

答:意志行动是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它与盲目冲动的行为不同,与熟练动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意志形态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有明确的预定目标。意志行动是人类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人在行动前,行动的目的和结果就以明确的观念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头脑中。意志行动始终是在自觉目的的支配下进行的。第二,随意运动是意志运动的基础。个体的各种运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可以有意识支配的运动,叫做随意运动。另一种是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脚不随意运动。人的随意运动是两种信号系统

意志 协同活动的结果,第二信号系统起着主导和调节作用。第三,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没有困难的行动不能称之为意志行动。

2、什么是动机?它有什么功能?

答: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有激发、选择和指向、维持和调节等三种功能。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活动。有某种动机的个体对某些刺激,特别是和当前动机有关的刺激,更易于反应。2)选择和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的活动正对一定的目标或现象。动机不同,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3)维持和调节功能。活动产生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如果活动达到了目标,动机将使个体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活动尚未达到目标,动机将促使个体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转换活动方向以达到这种目标。在具体活动中,动机的上述功能的表现是很复杂的。

3、简述驱力——诱因理论。

答: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提出了驱力的概念。所谓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的平衡。心理学家赫尔认为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能为机体的活动提供动力,促使机体采取行动,以消除需要唤起的紧张状态。当紧张状态得以降低或消除后,驱力的动机作用也随之减少。赫尔德理论适用于解释个体的生物性行为。驱力理论强调个体活动的内在驱力,却忽略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诱发作用。针对这种缺陷,一些心理学家又提出了诱因的概念。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活动的作用。赫尔接受了诱因这一概念,把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并将诱因(K)加入自己的行为公式。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诱因(K)和抑制(I)共同决定了个体有效行为的潜能(),用公式表示为:P=D×H×K-I。

4、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答:韦纳认为,个体在完成一项重要的活动后,无论成败,都会从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归因。只是不同的人在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归因时,以上几项因素所起的具体作用会有不同。韦纳又把这些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因素源(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可控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一般说来,把行为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和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的行为动机;而把行为结果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会增强个体的行为动机。例如,当学生把考试成绩好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时,他在未来的学习中就会更有信心,同时学习动机也更强。

5、简述动机冲突的类型。

答:采取决定阶段中的动机冲突是非常复杂的,从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1)双趋冲突: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成为双趋冲突。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此时必须从两者中取一更加高尚的目标。2)双避冲突。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又怕学习不好受到处分。3)趋避冲突。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如既想为社会做好事有怕别人不理解等。

6、已经确定的决心和信心为什么也可以动摇?

答:执行决定过程中,已经确立起来的决心和信心也可能发生动摇。这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出现:1)执行决定时遇到困难,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已形成的消极的个性品质(如懒惰、骄傲、保守、坏习惯等)或兴趣爱好产生矛盾,从而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2)做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的,其他目的仅暂时受到压抑,仍然很有吸引力。执行决定过程中,暂时受到压抑的目的又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心理冲突。3)执行决定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期望、新意图和新方法,它们也可能同预定的目的发生矛盾,令人踌躇,干扰行动的进程。4)有时在做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没有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执行决定时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但个体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使人犹豫不决。

7、简述意志品质的特点。

答:1)意志的自觉性:就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2)已知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3)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4)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8、如何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答: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已经逐步形成。他们已能认识自我、评价自己,这就为学生意志的锻炼提供了前提条件。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经常用榜样、名言、格言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督促自己;2)经常与周围学习好的同学作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奋力直追,直到赶上或超过为止;3)坚持定好学习计划,严格执行计划,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去完成;4)每天坚持写日记,检查自己当天的活动,发现缺点立即改正等。

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使他们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激励的习惯。

9、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方法。

答:人们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做法是: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在组织学生活动时,教师应注意:(1)向学生提出的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2)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与鼓励和指导,而不要代替他们去克服困难。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九章

注意 1、简述注意的功能。

答:注意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的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第二,保持的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第三,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2、简述注意的特点。

答: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不仅表现为选取某种活动和对象,而且表现为心理活动对这些活动和对象的比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的集中性不仅指离开一切与活动对象无关的东西,而且也指对各种干扰刺激进行抑制,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3、简述注意的外部表现。

答:人在注意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为:第一,适应性动作。第二,无关动作的停止。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第四,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现象。

4、简述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答: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比较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突出的刺激作用。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当时的雪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即对事物本身感到雪要而产生的兴趣。

5、简述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答:有意注意的发生和维持,虽也与主体的需要、兴趣、情感、知识经验有关,但这些主观因素的作用是间接表现出来的。它们都受主体当时确定的活动目的所制约。具体来说,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的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把智力活动与外部动作结合起来,也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第三,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完成任务。第四,排除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种状态(如疾病,疲劳等)、无关的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6、简述兴趣的品质。

答:1)兴趣的广度与兴趣中心。兴趣的广度是指兴趣范围的广阔程度。兴趣中心是指一个人在诸多兴趣中的主要兴趣,它形成一种核心,其他兴趣则围绕它,并与其配合,共同支配着人的行动。广泛兴趣只有和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才是一种良好的品质。2)兴趣的稳定性和兴趣的转移。兴趣的稳定性也称兴趣的持久性,是指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兴趣时间长则稳定性强,持续时间短则稳定性弱。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才能推动人深入钻研问题,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兴趣的转移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对原来感兴趣的某一事物的兴趣消失,而转向对另一事物发生兴趣。兴趣转移有两种形式:一是高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是稳定的,这种转移对人有促进作用;另一种是以低层次为背景的兴趣转移,转移后的兴趣多为不稳定的兴趣,很容易再次转移,这种兴趣转移对人的发展一般有阻碍作用3)兴趣效能。兴趣效能是指兴趣对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依据兴趣有无效能分为积极兴趣和消极兴趣。消极兴趣是被动的兴趣,使人处于静观状态,不能成为实际活动的动力,因而也不能产生实际效果,是一种不良的兴趣品质。积极兴趣是有效能的兴趣,它不停留在静观阶段,往往为获得兴趣的对象而积极活动,成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个性的优良的兴趣品质。

7、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注意范围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知觉对象愈相似,排列愈集中或有规律,注意范围也愈大;反之,注意范围则愈小。第二,注意范围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知觉任务不同,注意的范围就不一样。第三,注意的范围大小,主要决定于一个人的已有经验和知识领域。经验愈多,知识愈广,就愈善于组织所感知的对象,把它们联系成一个整体来感知。要扩大注意的范围,其根本途径是增加知识和丰富经验。

8、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培养稳定的注意?

答: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1)一个人的注意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很短;反之,复杂而多变的事物,则可延长注意集中和稳定的时间。维持时间之长短又取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但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2)注意的集中和稳定主要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当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把注意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要想培养集中而稳定的注意必需做到: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当一个人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的越清楚,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和决心越大时,他的注意决越能集中和稳定。2)要有对学习和工作的浓厚兴趣。一个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兴趣的人,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长期坚持下去。3)要与分心现象作斗争。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引起分心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环境噪杂,对学习和工作有影响。这主要靠加强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去克服各种干扰。二是任务繁多,思绪万千,既干着这件事,又想着那件事,思想不能集中。面对这种情况,最好是分出轻重缓急,作出计划逐个解决。做到进行每项工作时,都能集中注意和精力,专心致志。

9、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是什么?

答: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与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做到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地更跌,即所谓轮流注意。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其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艰苦联系,形成大脑皮层上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10、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是什么?

答: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不是被动发生的。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就比较容易,灵活性差的人,注意转移较难。2)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太弱,就既不能很快地抑制那些不该兴奋的区域,同时也不能很快地解除大脑皮层上应该解除的抑制,这样就使注意的转移表现不灵活。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注意过于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转移,这也是目的性不明确,语言的调节能力差的表现。3)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低,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反之则较困难和缓慢。4)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注意对象越符合人的雪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和迅速;反之就越困难和缓慢。

11、简述注意的双重加工理论。

答:双重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方式有两种: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自动加工是由刺激自动引发的无意识的加工过程,不需要有意注意,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自动加工的速度很快,由于不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所以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控制加工是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它需要注意的积极参与,要占用系统的加工资源。和自动加工相比,控制加工更为主动和灵活。它可以随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资源分配的策略。

双重加工理论是对资源限制理论的有益补充,它们共同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时能同时做好几件事。

12、简述注意的资源限制理论。

答:1973年,卡尼曼在《注意与努力》一书中提出了资源限制理论。该理论把注意看成是对刺激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和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用和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当人同时进行两种以上的活动时,就会有多项认知任务同时竞争有限的注意资源。因此,只有当这些活动需要的资源之和不超过注意的总资源时,它们才能同时进行。否则,在进行某项活动时,其他活动必然受到阻碍。该理论还认为,注意分配机制是主动而灵活的,它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资源的配置,优先加工更为重要的任务。

13、简述兴趣与爱好、好奇心的区别。

答:

一、兴趣与爱好的区别:1)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爱好是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2)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种确定活动的倾向时,就成了爱好。3)在日常生活中,兴趣与爱好经常是一致的,但有时对某事物有兴趣,并不一定有从事该活动的倾向。

二、兴趣和好奇心的区别:1)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奇事物的一种倾向,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动力之一。2)好奇心比较广泛,没有明确的方向,对任何看来新奇的事物都好奇。而兴趣则有明确的方向。即使是兴趣广泛的人,也只是对几种事物或活动感兴趣,而不是对任何事物或活动都有兴趣。3)好奇心一般是容易满足的。好奇心是由于对事物的某种疑问所引起,疑问一旦解除,好奇心便得到满足而消失;兴趣则不然,它不一定有疑问产生。即使有些兴趣是由疑问产生,但它们也不会随疑问的解除而消失,相反随疑问的解除,兴趣会更加浓厚。

第十章

言语与技能

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1)语言是由词汇(包括形、音、义)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言语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过程。2)语言是指某语言集团所共有的抽象的语言材料和规则;言语是指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言语的行为。3)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现象,具有个别性和多变性。3)语言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

联系:言语不能离开语言而进行,离开了语言,人不能通过言语进行交际和思维;语言也不能离开言语,离开人的言语活动,语言就不能发挥任何功能。

2、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

答:乔姆斯基首先区分了语言有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语言的深层结构是认识的内容;语言的表层结构则是对认识内容的表述。同样的深层结构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另外,不同的深层结构,有时也可以用相同的表层结构来表述。

其次,乔姆斯基认为由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化不是通过学习,而是人先天就具备这种转化的本领。其根据是:第一,不同民族的人,其认识常有共同之处。即语言的深层结构是一样的,但各民族表达的方式则明显不同,即语言的表层结构不同。第二,不同民族的儿童,生活的语言环境不同,但他们掌握发音,句法结构的次序都是相同的,时间也大致一样。第三,语言发展的阶段和动作发展的阶段基本一致,动作发展到什么水平,语言也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哪个民族都是一样的。即语言和动作发展是平行的。动作的发展是天生的,语言也是如此。第四,儿童学习说话有个关键期。过了关键期,语言学习就很困难。这一事实不能用学习来解释。因为,就其他学习而言,学习能力是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的,不会因年龄增长,学习能力反而下降。

3、简述技能与习惯的区别。

答: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智力动作方式和肢体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2)技能是越来越向一定的标准体系提高,而习惯则越来越保持原来的动作组织情况。这就是说,习惯是保守的,技能则不断向一个标准趋进。3)习惯没有水平高低之分,但有好坏之别。比如一个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不会随地吐痰,而没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往往随地吐痰。技能有水平高低之分。比如计算机操作水平可以通过比赛而分辨出来。4)技能是既和一定的情境,又和一定任务联系起来;习惯则只和一定情境而没有和一定任务相联系。技能是由任务始动的,所以它是主动的,需要时就出现,不需要时就不出现;习惯则只有一定的情境而始动,所以习惯是被动的。比如吹口哨,对演员来说,它是技能,只有在需要时才吹;而对有些人来说,是一种坏习惯,到一定场合就吹。5)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而习惯则不是,它只和先前的动觉做对照,那这一次的动觉和前一次动作的动觉做比较。给技能作对照的,一定是客观标准,或者是别人的示范,或者是动作的产品,或者是要求的指标;给习惯做对照的,则只是上次的动作。这就是说,技能形成中除自己的动觉反馈外,还需要别的反馈;习惯则不是这样,它只需要动作本身的动觉反馈。

4、简述高原现象及其成因。

答: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干警机能和种属机能对动作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减弱;2)提高练习成绩的新的活动结构和方法尚未形成;3)练习方法不当,一时无法突破困难;4)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5)动机强度减弱,兴趣降低,甚至产生厌倦等消极情绪;6)意志品质差,缺乏继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7)自满情绪;8)可能正在进行潜在学习,其显现未显现出来等。

5、简述技能形成的条件。

1)动作概念的掌握: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从动作概念到动作表象再到具体动作这样三个阶段。动作概念就是能够说出自己应该怎样去进行动作;动作表象就是能够在自己头脑中想象出应该如何去动作;具体动作则是自己能够根据动作表象去实际进行动作。2)示范:技能学习一般要通过示范,而范例往往由视觉通道提供。3)反馈:有反馈才能有进步,没有反馈就没有进步。因为只有通过反馈,才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是否合乎要求。不通过反馈,动作就失去受到强化的机会,只有使合乎要求的动作受到强化,不合乎要求得动作受不到强化,自己才能辨别哪个动作正确,那个动作不正确。但当技能已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4)练习中的时间分配:练习中要有间歇,有间歇的练习效率比没有间歇的练习效率高。

6、简述智力技能及其特征:

答: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是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其特征有:1)观念性。就智力技能的对象而言,其直接对象不是具有一定物质形式的客体,而是这种客体在头脑中的映象。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观念性的活动。2),内潜行。就智力技能进行的方式而言,它是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言语默默地进行的,从外部很难觉察到头脑中加工改造的思维过程。可见,智力技能是一种非外显的活动。3)简缩性。就智力技能的结构而言,它已从完整的变为压缩、简化的。由于它是高度省略、高度压缩的,所以往往难以使人察觉其活动的全部过程。智力技能是一种非扩展性的自动化过程。

7、简述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答:学生的智力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要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使它达到灵活掌握的水平,需要创设应用这种技能去解决问题的机会与条件。以数学演算技能为例,要求学生应考虑下列三个条件:第一,识别客体类型。在解答课题时,学生若能识别课题属于哪一种类型,就能运用相应的智力技能进行解答。由于问题的性质不同,解题的智力技能也各不相同。第二,把握住全部情况。要洞察课题的本质关系,不能只抓住个别因素,而要整个地把握全部情况。学生要想形成解决课题的技能,必须养成全面观察事物的习惯,设法找出其内在的关系与规律性,并力求迅速、简便地去进行解答。第三,摆脱旧经验的影响。借以有的经验去把握课题的本质或关系,一般说来对当前课题的了解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会产生正迁移的效果。但是由于经验具有定势作用,也常常会妨碍人们去揭示课题的本质或关系。

第十一章

能力

1、简述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

答:1)液态能力是指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

2)晶态能力是指受后天经验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吸收新的知识或解决问题上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并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

3)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个体早期,液态能力有比较明显的发展;进入成年期以后,液态能力有所衰退;晶态能力则伴随个体终生发展,到25岁以后发展速度才逐渐趋于平缓。

2、简述斯皮尔曼的能力二因素说。

答:该观点认为,能力有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G 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作业所必需的。活动中包含的G 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相关决越高;包含的S因素越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该学说对我们理解能力的结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3、简述塞斯顿的能力群因素说。

答:塞斯顿通过因素分析,提出了构成能力的七种因素,它们是:词的理解力、言语流畅性、数字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推理能力。与二因素说不同之处是塞斯顿认为能力只有有限的几种因素。

4、简述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答: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一种智力结构设想。他认为,智利可以分为三个纬度:内容、操作和产品。这三个纬度构成一个立方体,内容有五种,操作有五种,产品有六种,由此就构成了总数为一百五十种的不同组合。每一种组合代表一定能力。

5、简述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答:英国心理学家弗侬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提出了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智力的最高层次是一般因素;第二层次分两大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第三层次是五个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手工操作等;第四层次为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6、简述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答:三元智力理论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的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也叫三元智力理论。三元智力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影响下形成的。该理论试图以认知过程的观点,解释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能力。根据这种理论,个体之所以有智力高低之分,主要是由于个体对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决定的。因此,设法测量个体在认知情境中信息加工的方式,就可以鉴别个体智力的高低。该理论设想:人的智力是由相互连接的三边关系组合而成的智力统一体。智力统一体的三边可视为智力的三种成分,各边之长度因人而异,由此造成了个体的智力差异。智力统一体的三种成分分别是:1)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处理的能力。2)经验型智力。指个体运用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实现目标的能力。3)情境性智力。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并从中获得有用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三种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改造环境的能力和选择能力。

7、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答:加德纳认为,人类具有语言智利、音乐智力、逻辑数理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七种智力。他认为,通常人们并非一种而是几种智力在相互作用。在七种智力中,他将语言智力列为第一种智力。他认为,每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能摸索到各自成功的道路,简单地说一个人是否聪明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明白自己的才能在哪一方面。他强调人的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探索自我、把握自己命运的重要性。

8、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答:人的能力在一生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的发展变化既有一般趋势,也存在着个体差异。人的一生中的不同时期,能力变化的一般趋势也有所不同。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3-4岁至12-13岁,智力与特殊能力的发展几乎是等速的。随后智力发展呈负加速度增长。2)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就达到了顶峰。但是,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知觉推理能力接近成人水平的时间较早,言语理解和语词流畅性达到成人水平则较迟一些。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发展的研究,人的液态智力在中年以后有下降趋势,而人的晶态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定上升的。4)成年人是各种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常常在这个时期出现。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别差异。高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快,而且达到顶峰的时间较晚;而低能力者不仅能力发展慢,且达到高峰的时间也相对较早。

9、能力的概念及其个别差异的表现。

答: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效率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发展存在个别差异,并且有其规律性,如能力在量上的差异遵循正态分布;在智上的差异表现为结构不同。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水平的差异。在同一年龄层次中,能力的发展水平有明显的个体差异。2)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上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某些人少年早慧,某些人则大器晚成。3)结构的差异。能力是多种心理特征的组合,且组合方式有所不同,由此就构成能力结构的差异。这也是个体能力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

10、简述能力测验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答:为了减少测验结果的误差,就要控制无关因素的影响,这个过程就叫做测验的标准化。1)内容标准化。2)施测过程标准化3)评分标准化。4)解释的标准化。

11、判断能力测验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答:1)能力测验的优劣,主要是以信度和效度两项指标来衡量的。2)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也称为可靠度。具体指标有再测信度、折半信度等。3)效度是指所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具体指标有构想效度、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

第十二章

气质与性格

1、简述气质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利用。

答:对于教师来数,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实际收到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样,这就必须要求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同时气质也有可塑性,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面。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帮助黏液质的学生克服迟钝性,提高反应速度;帮助胆汁质的学生克服冲动性,加强稳定性等。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中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2、简述性格结构特征。

答:性格不是各种性格特征的简单堆砌。而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整体。性格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1)完整性。每个人的性格都包含了多种特征,这些特征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在机能上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有机系统。这种联系的存在,使得性格的推测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2)复杂性。性格虽然是完整的系统,但它的完整与统一不是绝对的。这是因为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种种矛盾,这些矛盾反映到人的性格内部,就成了人的各种态度或各种性格特征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会通过人的行为表现于外。另一方面,行为方式与态度之间并不一一对应。此外,性格结构的完善和完整的程度存在着个体差异。3)稳定性。认识一个人的性格并对其行为作出预测,正是因为性格具有稳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性格的稳定性取决于人对于现实的态度以及有关态度与人们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一个人的态度越坚定,与作为态度理性基础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越紧密,表现在行为方面的相应性格特征也就越稳定。4)可塑性。虽然性格有其稳定的一面,但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与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个人要想很好地适应社会与环境,保持自己对于外界的最佳适应,就必须进行必要的挑战,维持适当的适应性。如果性格中某些部分不适应特定环境,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性格调整的灵活性就是性格的可塑性。

3、简述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答:性格与气质的区别:1)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由于性格更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具有较为明星的社会化的特征,在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人们的性格有较大的差异。而气质是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稳定的动力特点,受遗传影响较大,人们生来的气质差异就比较明显。2)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不同。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征,气质的特点也源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由于高级神经系统不受生活条件的影响,故而气质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而性格的生理基础是两方面的“合金”。一方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对性格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经验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对性格发挥着主导作用。性格的基本机制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基础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1)基于后天经验的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气质,直到气质的发展,使它更有利于个体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2)气质又会影响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风格,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3)气质还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对一定的性格特征起着促进和阻碍的作用。比如具有胆汁质和多血质特点的人,更容易培养起勇敢和果断的性格品质。

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虽然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气质不同的人可能形成相同的性格品质,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能形成不同性格。

4、简述气质的体液说。

答:古希腊最著名的气质学说是希波克拉特提出的气质体液说。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体含有四种体液: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有机体的状态取决于这四种体液的适当搭配。

这种观点经过不断演化,逐步形成气质按体液特征可以划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的学说。四种气质类型分化的原因是占优势的体液不同。血液占优势的称为多血质,黏液占优势的称为黏液质,黄胆汁占优势的称为胆汁质,黑胆汁占优势的称为抑郁质。

四种基本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有着不同的典型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多数人属于不同气质类型的混合型。体液说仅仅是一种思维的假定,但它反映了古代医学的唯物主义倾向,并且有关知识是从生活中总结而来的,比较符合人们的常识。因此,体液说在气质问题的研究中仍然有它的价值。

5、简述气质的体型说。

答:德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克瑞其米尔认为,人的身体结构与气质及所患精神病种类是紧密关联的,体型决定人的气质。经过总结,他把人的体型划分成三类:肥胖型、细长型、筋骨型。每一类易患的精神病分别为:肥胖型易患躁狂症;细长型易患精神分裂症;筋骨型易患癫痫症。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也是体型说的代表之一。他通过分析几千张大学生的照片,提出划分体型的三个维度:内胚叶型(柔软、丰满)、中胚叶型(发达、健壮)和外胚叶型(高大、细瘦),并发现气质与体型之间的相关达0.8。

由于人的体型在一生中不断变化,并且相关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因此体型说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6、简述气质的激素理论。

答:这种理论认为气质特点是有不同的内分泌所致,根据内分泌腺的发达情况,把人分成各种类型: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副甲状腺型、性腺型。

尽管内分泌的活动与人的气质有一定的关系,但内分泌腺是在高级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活动的,因此将气质简单归结为是内分泌活动活动的结果是不合适的。内分泌腺的活动不是气质差异的唯一原因。

7、什么是荣格的内、外倾说?

答:1)荣格的人格理论帮助人们从内外倾的角度理解性格的差异。荣格根据力比多(心理能量)作用的方向不同,把人分为外倾与内倾(或外向与内向)两种基本类型。力比多作用指向外部的属于外部人格,力比多作用指向内部的属于内倾人格。2)他还提出四种思想机能,即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3)与内外倾相结合,荣格提出了八种人格类型:思维外倾性、情感外倾性、感觉外倾性、直觉外倾性、思维内倾性、情感内倾性、感觉内倾性、直觉内倾性。

8、简述威特警特金的场依存与场独立说。

答: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认为,人的活动有一个核心,即认识,人是按认识来活动的。按照人认识的基本方式,可将人分为两类:一类人的认识是以其本人的储存信息为参照系统,属于场独立性:另一类人的认识是以认识对象所处的客观场合为参照系统,属于场依存性。个人在认识上的这种特点可以在知觉上清楚地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借考察人的知觉过程中的信息参照倾向,检测出人们的不同类型。

9、简述艾森克的性格三维度说。

答:1)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发现,性格差异除表现为内外倾以外,还有另外两个纬度:稳定性和求实性。两个纬度与内外倾纬度相互独立,但在人的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艾克森认为可以从内外倾、稳定性和求实性这三个维度来考虑性格的差异。根据以上三个维度将人的性格分为八种类型。3)艾森克把这三个维度作为坐标而构成一个立体坐标系,以求实性为横坐标,稳定性为纵坐标,内外倾为第三维坐标,形成性格的三维度量表。并根据每个人在这个三维坐标系中的位置来确定其性格特征。

10、简述卡特尔的16种特质因素说。

答: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以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因素或根源特质。其理论被称为“特质因素分析理论”。2)卡特尔认为,特质是一个人相对持久的反应倾向。只有彻底了解一个人的特质,才能预测他在某种情境下将怎样行动。3)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的特质形成,它表现了若干因素的重叠影响,这些特质不那么稳定和持久,对了解人格不重要;根源特质是一些单一的因素,是人格的基本成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4)卡特尔提出了16种根源特质,16种根源特质是彼此独立的,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只是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程度有所区别。根源特质的差异,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结构上的差异。

11、简述斯金纳德人格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答: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否定人格是一个虚幻的结构,认为人格即非被动的结构,也非由人性自主决定的,人格是一组反应的行为方式。在斯金纳看来,人类的一切重要反应,均是经由操作性条件学习历程建立的。

在人格有学习而形成的过程中,个体在情境中自发性的反应,以及该反应所引起的后果是关键的因素。反应后果对个体能否带来满足,将决定个体将来在同样情境中是否再度反应。凡是后果对行为起强化作用,代表后果的事物就是强化物。个体在某情境中的固定反应,既由强化作用而建立,由反应组合成的行为和行为方式,也是经由强化作用形成的。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经常表现同样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即可视为他的人格特质。从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建立人格特质的历程看,人格的发展与形成并非自主的,而是由环境中强化因素的影响塑造而成的。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性反射理论在解释人格形成过程中环境的巨大影响作用方面有重要价值,但这一理论否定人的主动性对性格形成的影响,显然是失之偏颇的。

12、简述性格的特征。

答:性格是由多种心理特征组成的。一种性格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之中。综合性格各方面的特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与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第二,与对劳动和劳动产品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第三,与对自己态度有关的性格特征。人们常把品德看成个性或性格中的核心品质。2)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品格是个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人们性格的意志特征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因为人的性格的意志特征高度受人的价值观、信念和理想的影响。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影响人的活动的情绪倾向性。主要表现在情绪反应的强弱、快慢、波动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以及主体对于个人情绪的控制能力等方面。4)性格的认知特征。指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

13、简述测评性格的方法。

上一篇:124法制宣传总结下一篇:七年级地理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