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共15篇)
1.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一
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探索
今年8月27日,我在晋江第二实验小学听了特级教师刘仁增的讲座,以“语用”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新视野,让我受益匪浅。刘仁增教师讲上好一节课有三个关键:
1、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2、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
3、机动灵活的教学实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见。
一、对实施“语用”教学意义的理解
语用:本真的语文学习归宿。语文课最基本的任务应该是让孩子学会使用母语,学会使用语言重在运用。有人做过调查,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调查,结果都是“学生不喜欢语文”,甚至可以说“很不喜欢”。情况表明,目前国民普遍的语文素养跟21世纪这个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差。这里就有一个滑稽而又令人深思的问题,在各学科当中,语文界的“大师”是最多的,各种各样的“模式”“结构”“方案”远比其他学科要多得多,那为什么学生还是不喜欢语文,语文教学依然低效甚至无效呢?
曹文轩教授一语概之:“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这实际上是语文忽视工具性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人们用以交际的工具,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因此,语文教学要更加重视语言的学习与实践,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也就是说,现在的语文教学在重视人文性的同时,更应重视其工具性。
所以在阅读课上,实现课堂从课文讲读为中心转为向学生言语实践为主的转变,这是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过程的主体,使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的本体回归。改变现行的课本中由文体循环的编排思路为语用能级递进,而所谓的能级递进就应该是语用的层次递进。
二、对实施“语用”教学模式的认识
何为“语用”?特级教师刘仁增讲,这里所研究的“语用”,并不是真正语言学意义上的“语用”,而是学生学习语文后的“语用”,即: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合理、妥贴地进行表达,并将已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根据语境的需要加以规范、恰当、个性的运用。主要包括词汇、书面语、口语、篇章结构、文章体裁等方面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实施以下的“语用”教学模式。
具体说来,第一环节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初读,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对文本所描述的事物获得初步的感受,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学生通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了忠于职守、勇于牺牲的哈尔威船长这一伟大的人物形象。
第二环节,就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再以《一个苹果》一文为例,作者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等,用心去体会和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及情感,表现人民军队战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志愿军战士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更重要的高尚品格。引导学生在习作时,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来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还有在习作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详略得当,避免啰嗦,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
第三环节,要以写作为手段,在作文实践中,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训练作文能力,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
第四环节,可以让学生紧扣读写结合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达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又加深理解,使学生两种能力相辅相承地得到发展。这一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分享几种实施“语用”教学的常用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凭借课本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训练,才是教学的本质。要让学生在学习“例子”时掌握语言文字的有关知识,领悟,理解运用语言的规律和方法。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的资源,“语用”的指导方法也很多,现列举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
1、仿写练习。这种方法适合于中、低年级,中、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需要老师扶一把,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否则,学生将出现怕写作文的现象。
(1)仿句式。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最基本的句子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
四年级下册《我们的手》一文中有这样一小节:“我们的手,是船,在心灵和心灵之间托起洁白的帆。”这是一个句式,可安排了如下仿句练习:
①我们的手,是小鱼,在 和 之间。②我们的手,是,在 和 之间。
(2)仿顺序。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空间顺序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
(3)仿结构。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落结构仿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仿写。学生接触较多的结构是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我们可以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如三年级下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全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材料,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写自己熟悉的景点。
2、拓展练习。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较多的写作方法后,就适合拓展与补白练习。比如:有些课文重记叙,轻描写,语言简洁,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进行练笔。
五年级上册《一个苹果》:
⑴、运输员走在路上,突然,眼睛一亮,啊,苹果!他。(怎么做?)可转念一想,连长一定渴得受不住了。苹果还是留给他吧,于是他(怎么做?)。
⑵、小李出神地看着我,想_______,回头看了看另外几个人,想_______,又看了看躺着的伤员小蓝,想________。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运输员”、“小李”的表现,把想到的写下来。这样的练习,既训练学生以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体会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里,尽管干渴得很厉害,但谁都不舍得吃完这个苹果的事情,歌颂了志愿军战士互相关怀体贴的阶级友情。这样的拓展练习文本中安排得较多,都可以安排学生尝试练习。
3、变式练习。在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可采用变式练习来达到此项目标。变式练习主要是指续写、改写、缩写、扩写等练习。如学习完《村居》一诗后,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村居》中描绘的画面,把《村居》改写成一个故事。
总之,阅读教学中实施“语用”的目的就是要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高度的统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倡导以对话的形式和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言语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二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 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 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 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 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 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缺乏表达的规范性; 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 忽略了语言的形式, 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 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语言文字训练的理念和依据
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但不是盲目机械的, 它应该有理有据。
1. 依据课程标准, 加强语言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科学地阐明了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小学语文的特殊任务, 是其他任何学科也代替不了的。而要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就必须依据课程标准, 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2. 依据单元、课时教学目标、课后的练习, 合理选择语言训练点
单元教学目标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真解读, 可以帮助教师找准本单元的训练点。课时的教学目标与课后的练习, 也是教师确定语言训练点的主要参照。课时教学目标中的重点与难点, 是根据文本的内容、课后的练习而确定的。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借助语言训练的手段来突破重点与难点。
3. 学生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主体
叶圣陶说过: “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 自己领悟。”在教学中,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阅读课变成自主训练、自我提高的过程。比如, 在指导学生阅读《小铃铛》时, 给学生两幅图, 其中一幅是故事的开头, 另一幅是故事的结尾。要求学生仔细看图, 展开联想, 编写故事的中间部分, 把首尾连接起来, 使之成为完整的故事。然后, 用幻灯片出示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开头: 有一只美丽而又骄傲的小猫, 她有一个很好玩的小铃铛。这个小铃铛是大象伯伯送给她的。结尾: 小猫羞愧地拿出小铃铛说: “我们一起来玩吧! ”小松鼠接过小铃铛, 对小猫和其他两个小动物说: “让我们做好朋友, 一起玩吧! ”这样的语言训练, 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每个学生参与了训练, 又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还培养了遣词造句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1. 树立新的知识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以知识技能为价值取向,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导致了课程实施中的以灌输为主, 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忽略了学习方法。张志公先生说: “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 而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因此, 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大胆地舍弃那些无助于孩子学习语文的“知识与能力”, 而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知识与能力, 则要坚持训练。在新课程视野下, 语言训练应该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掌握必要学习的策略,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语言训练要融合在新课程生机勃勃的教学中, 不着痕迹, 同时又扎扎实实。
2.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的策略
任何教学理念, 如果不转化为教学行为, 是毫无意义的。因此, 语言训练必须要切入到课堂这一领域, 才能取得实效。
( 1) 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 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 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 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加以想象, 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这些环节的设置, 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使他们听与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
( 2) 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提问题。在阅读教学中, 语言问题只限于不认识的字, 不理解的词, 并且多数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学习课文中, 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 教师把握不好, 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 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 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
( 3) 在课文的语言留白处训练。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 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 这种“留白”, 正是我们可以细细咀嚼、细细品味的精妙之处。每遇这些地方,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并且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 4) 规范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 纠正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错误, 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不符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新课改精神, 所以对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错病句默然置之, 一味用激励性评语: 你说的真好! 你真行! 你真棒! 只是有明显发音错误, 才给予纠正。在学生说的训练中,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准确客观指出学生语言表达上的错误, 抓住契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5) 注重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课堂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主渠道。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必须要立足文本, 让学生多读、多背文本的语言, 了解语言的丰富性, 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 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 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 还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当前, 小学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 要使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必须有明确的训练目标, 并且要在语文课上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尽量腾出时间来让学生多读、多思、多写、多背、多练。只要我们在扎扎实实地在训练上下功夫, 就一定会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学有所成。
摘要:强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训练意识, 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已日渐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分析了语言训练的现状, 探讨了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的思路和对策。
3.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三
一、正确理解三维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从语文素养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能增强目标意识和有利于提升教育理念。
1、知识与能力目标。新课标则要求“具有独 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这是新课标所特有的。“总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过程”,重在“亲历”。 “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强调的是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适当的情境的创设必能促进三维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现。情境创设从着眼儿童发展的高度组织进行,把训练语言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中,发展思维,并在创设情境的美感中,使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让教育性渗透其中。
二、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有效的语文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有效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自己的任务。
3、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
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对象;2、学生的行为;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
(三)教学过程实践化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情境出现时,教师要伴以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指向性作用,提高感知的效应。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情境创设的具体实践,以促进三维目标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实现。语文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阅读教学,我们可以课文的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词句的感悟和阅读方法的学习。习作教学,我们仍然可以情感为线索,引导学生在取材时联系生活世界,激活想象世界,在构思、表现时倾诉情感,表达情感,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有时把各种情境创设的方法灵活地有机地有主次地相结合。具体实践情况如下:
1、《山行》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美景,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杜牧把深秋的景物写得充满生气,明快、美丽,尤其体现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上。因此,我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放在这两句的学习上。在学生了解这两句的字面意思后,我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初步体会作者感情,然后,进行深一层的挖掘,以实物创设情境,体会这两句诗的意境。然后,教师再引导——我们看到的只是几片枫叶,假若像诗人看到的那样,漫山遍野都是如此艳丽的红叶,你又有什么感受呢?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美的意境,说说感受,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这两句诗的优美意境,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赞美、热爱,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虽是萧条、凄凉的深秋,但诗人却仍然把景物写得充满生机,清秀迷人,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2、《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景色,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这篇课文,在导入新课后,播放桂林山水的影碟,把静、清、绿的桂林的水,奇、秀、险的桂林的山,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领悟祖国河山的美丽可爱,让学生欣赏了美景之后,谈谈你看到的桂林的山、水是怎么样的。说的时候,展开想象,加以具体的描绘,让学生在交谈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然后,回到课文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段落,通过感情朗读,通过评议朗读情况,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使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热爱之情得以升华。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
(四)教学内容问题化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如《西湖的“绿” 》的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深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1、课文写了几处的绿,每处的绿有什么特点?2、作者用了那么多的“绿”,阅读时我们为什么不会觉得重复?第一个问题就是着眼于整体,问题的解决,要引导学生概括,抓主要信息;第二个问题就是着眼于细节,问题的解决,既要引导学生比较,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
(五)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应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在学生答问后追问: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兴趣的程度和对学习的专注程度,可用表示赞赏或用委婉的批评给予评价。对学生流露出来的价值倾向,即使是错误的,老师也不要压制,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才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维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是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尽快取得成效,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的深入程度,取决于对有效教学策略、方法的整合和运用。
1、注重科学、明确的课堂评价,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注重科学。科学是教学的生命线,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的,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更应该如此。对小学生来说,有一些知识性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课堂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教师不能简单以“错了,请坐。”“不对。谁再来?”这些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在他们出现错误时,热心地提出一些建议性意见,引导学生去获取正确的知识,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注重明确。现在的教育存在这么一种现象,为了尊重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些教师对于学生回答中的一些知识性错误、不良的价值倾向,盲目地给予表扬。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恰当的,明显地违背了“知识与技能”目标。我认为,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注重明确,就是对于学生的进步,要明确地提出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足,要明确地指出应该努力的方向。老师的评价只有不流于空洞,不失之泛滥,只有适时、适当、具体、切实,才能起到对学生引导和点拨的作用。
2、注重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落实“情感与态度”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那么在课堂评价中,就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3、注重课堂评价的指导,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4.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四
常熟市碧溪中学 周卫鸽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精神实质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本人觉得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编写的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设立的“名著推荐与阅读”栏目是富有创造性的新设计,这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创设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倡导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功德无量的,应该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阅读名著是阅读教育的需要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体现语文交际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单靠教材内有限的课文篇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把“小课堂”与“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汉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告诫后人要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而要训练语感,最好的阅读材料就是名著。文学名著顾名思义指的是世界文学史上有定评的重要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均具有示范性特征。无数有成就的作家,或是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谈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时,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多看书。一年一度的中高考语文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都是在中学时期就读了大量古今名著,语感能力特别强。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阅读名著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的确如此,我国古人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深切感悟,体验了多读多感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当代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先生在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时认为:“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让普通中学的`学生也走进课外阅读的天地里,去接受真善美的感情熏陶。教师只要认真指导、宣传,用不着担心会影响他们的学习。”选入教材的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一文也谈到了作者从小酷受读书,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对她的深刻影响。可见,课外多读名著,对学生的成才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现代社会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和财富的优势将变得次要,大量的知识都是以信息的形式出现的。作为现代社会的人,如果没有独立的,比较强的阅读能力,怎么能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呢?就表达而言,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维敏捷,反应快速,多读名著,提高运用语言文学表情达意的能力,将为未来的工作和继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阅读名著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文学名著是经过读者反复筛选和严格检验的艺海明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对读者具有深刻的认识作用、巨大的教育作用和高度的审美作用。伟大导师恩格师在《致玛哈克奈斯》一文中有一段话:“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里,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给人丰富的文化知识,难怪俄国作家赫尔岑曾说:“莎士比亚和哥德抵得上整整一所大学。”(《给儿子的信》)
我们伟大的民族历史悠久,名家辈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宝藏。许多鸿篇巨制形象地再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种状况,生动描写了不同阶段、不同阶层人们的精神特征、内心世界和现实关系。作为中国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就是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就是一部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罪恶的历史,读者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崩溃覆灭的必然结局。中国是如此,欧美文学、亚非拉文学同样展示了各自民族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人们当时的生存状态,文化精神追求。用散文大家刘白羽的话来说,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广泛认真地阅读名著,一定会获得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自然与精神的种种知识,从中涉取人类文化丰富的养料,为今后成材打下坚实的文化根基。
三、阅读名著是传统美德教育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理想和激情的追求更加迫切。中华民族的青少年也面临着严峻的精神挑战和重塑理想的机遇。只有重新评价和反思理想,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并且以健康的人格,奋发的努力,奉献的精神要求自己,才能创造出美好生活。苏联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纲要求的必读书目)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英雄,他的身上表现出来的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这些完善的人格操守,已成为那个时代千千万万青少年读者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我国文学上至先秦两汉,下到现当代文学,各个时期的名著都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它们不仅反映了悠久的华夏历史,博大的民族精神。而且始终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怀和传统美德,蕴藏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理想、坚强的意志和基本的道德规范。阅读名著有助于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鉴于此,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引导学生学习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的民族品质,发扬上下求索、尊师敬业的民族精神,陶治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的民族情感,遵守谦虚礼貌、律己宽人的道德规范,同时吸取世界各民族人民思想的结晶,并将之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5.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五
【关键词】
初中语文;美育教育;实践
在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而美育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文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其他有效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事业已经有了重大的突破,从以前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方向逐步迈进。而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饱含着人们的喜怒哀乐,从本质上来讲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体会。众多的文学名著,都饱含着丰富的情感,甚至有一些文章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很多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都是有感而发,借笔抒情。学生在对作品进行品读的过程中,也能从作者所写的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领略到他的心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发挥好其引航灯的作用,不仅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经常地进行观察,在课堂上,还要帮助学生和作者之间建立一条情感沟通的有效渠道,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零障碍,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观察能力的提升,为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所谓的审美感受力,指的就是,感官对审美对象所进行的感知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力,让学生能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很多学生在对事物进行感知的过程中,更注重自己的主观感受,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他们更愿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感知又伴随着整体性特点。当审美对象出现在学生眼前的时候,再经过教师的有效引导,经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考之后,学生对审美对象形成了一个较为整体的印象,并转化为自己的感知。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方法有很多,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个美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知器官,去感受美、发现美。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构建相应的情境,使语文教学内容从文字到实境的顺利转变,从而让学生能够对文章感知更为深刻,扫平文字给学生带来的审美障碍,加深学生对课文情境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审美感受力。比如,在讲到《春》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将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示出来,并配备优美的朗读音频,通过相应情境的建立,构建出美的氛围,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的感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所谓的鉴赏能力,是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和鉴别的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评价能力。一般来说,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其方法主要是从比较分析入手。人们在进行事物的比较过程中,对事物的感知是比较全面而深刻的,在看清事物本质的同时,也能正确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就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沁园春雪》这两首诗词为例,虽然,他们都是对雪景的描写,但是,岑参的这首诗主要是对冬季的寒冷进行渲染,抒发了和朋友之间的不忍离别之情。而毛泽东的词,主要是对雄壮的祖国山河进行了赞美,豪迈大气,气势磅礴。这两首诗词内容相似,风格却是相去甚远,其情感也有很大不同,通过这种对比的手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得到了显著地提升。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可以说,审美创造力是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最终目的。学生通过审美观察力、感受力、鉴赏力的提升,有了较为丰富的审美体验,然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审美能力的适用性得到显著提升。提高学生审美创作力的途径有很多,具体来说,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饱含感情的朗读是提高审美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可以说,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是其进行审美创造的过程,想要写好一篇作文,自然离不开合理的想象以及美的创造。由此可见,通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审美教育作为现代语文学科中的重要课题,是具有非常大的魅力和价值。初中语文教师,应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心田浸润着审美的清泉,从而让学生进入审美的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6.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篇六
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初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应落实素质教育。语文学科这个基础教育的基础,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工具和媒介,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本民族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通过它并回复它那里去。”显而易见,初中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意义重大,它落实素质教育情况如何,不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自身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试以自己对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心得及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谈一谈对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
作为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这样一来的观念:人人应当学习语文,人人应该学好语文。因为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所以我们既不能把语文教学单纯地为升学服务,大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妨碍学生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也不能单纯地为培养少数几个“尖子”,让大部分学生成为陪读者,而应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全体学生都能学,都会学,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质。
这种“一切为了学生学好语文”与“为了一切学生学好语文”的素质教育观念的树立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制订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
要使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要使学生学得会,能掌握,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有层次性,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现行浙江版初中语文教材这方面做得较好,教学目标制定就鲜明地体验了上述思想。如第三册写作训练课《松鼠》一文的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 掌握“缨、兽、窝、杏、榛、栗、舵、杈、苔等9个字。了解文艺性说明与平实性说明的区别。能力训练 注意积累和运用下列词语:驯良、机警、乖巧、敏捷、狭窄。通过实践,初步抓住特点说明事物。
思想感情教育 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这样教与学目的性明确,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实际,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基本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当然,教师还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目标作适当、灵活调整,降低或提高要求。如在听说训练课文《芦花荡》这一课,其中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听两遍课文,能复述课文大意,这对几个智商较差的学生目标显得过高,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目标调整为听三次复述课文或改为复述一件事。这样,降低了目标要求,使稍差学生能接受所学的内容,也能达到教学目的。要求
2、要重视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教师了解、收集教学效果的信息,可用个别谈话、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方法。这样能做到”顾两头,促中间“,使基础好的学生保持稳步上升,基础差的学生能有明显的提高,使全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有所进步。
3、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
一方面,教无定法,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如可采用设疑激趣”法,因为“"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例如在教《长妈妈与〈山海经〉》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其一:本文所写的主要人物是放长妈妈,给题目添一个副标题:一个——的长妈妈,要求用一个能表现长妈妈的品质词语填空,并说说根据。“此疑一出,激起千尺浪,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他们仔细看课文,认真思考,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说”热爱科学“的;有说”脚踏实地“的……并引用课文内容,说得头头是道、又跟邮局,学生发言踊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稍加点拨,就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例如要培养学生养成以下良好语文学习习惯:
1、读书的习惯。通过三个要求培养,一是不动笔墨不看书,指导学生勾画、批注。二是讲效率,包括翻书、拿笔、阅读、书写等。三是作摘录。
2、做笔记习惯。第一步老师教,新学的知识,反复探讨的问题,教师小结的总问题、板书、自己不懂的问题要做笔记。第二步教师导,在应该记的时候,老师给以提示……。
二、应注重语文教学法的德育功能。
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点要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利用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活动、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所有学科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和渗透至关重要。不言而喻,初中语文的教学是其中主要的阵地和渠道。所以强化德育功能,为提高人的素质服务,这是语文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给初中语文教学法带来的又一个思考。德育教育内容丰富,现仅就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试作论述。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应贯穿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学科本身作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学语文科教学大纲规定,中小学开设语文课目的就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我们应该教育学生:一个人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是维护民族尊严、民族酌情的表现。也应使学生明白:我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甲骨文算起,三千多年一直保持统一、稳步演变,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我国的语言文字使用广,占人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语言文字就直接受到汉语文的影响;汉语又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汉字的音、形、义相结合的优越性为世界所公认,是联合国的五种语言之一等等。通过语文教学渗透这些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利用语文教材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如果说语言是祖国的声音的话,那么祖国的形象则是以河山的面貌出现,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祖国河山在初中语文所选教材的作者的刻画下显得景色绮丽,风采诱人,美不胜收:范仲淹笔下的春和景明的”洞庭湖“,烟波浩淼,岸芷汀兰,让人心旷神怡;刘鹗摄下的澄明如镜的”大明湖“,湖光山色,芦花摇曳,使人叹赏不绝;老舍描绘的鲜花遍地的”五月的青岛“,鸟语花香,眼明神爽,令人陶醉其中;宗璞勾勒的绿意逼人的”西子湖“,山色空蒙,水光潋滟,叫人留连忘返……一幅幅烙上”中国心“的画卷印入学生的脑海,影响他们,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的人。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悠久的历史文化,学习祖国的英雄人物。
我国从黄帝算起,已有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来自古典名著,它们真正地记载了我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史实:如《活板》中记载的”活字印刷术“为我国宋代毕升首创,它对世界文化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石拱桥》中”长虹卧波“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口技》中那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的口技表演,表现了我国人民的精湛的表演艺术……至于在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的古典文学艺术中那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是让人一唱三叹,荡气回肠,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情操的熏陶。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还涌现了大批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伟大人物,我们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用英雄之魂塑造学生的灵魂,发扬榜样的无穷力量,鞭策学生走上爱国主义道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处理国事,尽心尽责,报国之心何等忠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忧国之心何等诚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面对诱降,视死如归,爱国之心何等壮烈;”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远渡重洋,寻找真理,救国之心何等崇高……语文教师就是要通过教学主这些英雄人物深入学生的心中,教育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随时准备报效祖国。
三、加强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要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断追求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语文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论语》使学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为学》让学生领悟”天下无难事,只要肯为之“的哲理;《种一片太阳花》令学生了解”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事业才能长盛不衰“的含义;《散步》叫学生晓谕”扶老携幼,勇担人生责任“的内涵……语文教师应通过语文教材去启迪学生感悟人类的价值观念,去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操,使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自觉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心理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一般认为,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教学法要落实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素质,也就是发展他们的思维力。思维的种类很多,结合语文教学法的特点,语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其一,想象思维能力,也叫想象能力,想象力。它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纵观古今,众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创造和认识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极大地丰富了精神世界。所以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法中是一项重要内容,语教材中多彩多姿的语言材料对培养学生不为旧的和现成结论所约束的开拓性的丰富想象是大有可为的。语文教师可采用多种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象扩想、补想、续想、联想、反想、拟想、推想等。如续想,我们可以利用有些课文的结尾,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写作,在学完《皇帝的新装》课文后,教师用皇帝游行回来后故事情节如何发展作为想象 力训练的材料,指导学生进行续想,竟发现学生能想象出多达几十种不同结尾,着实让人赞叹。
其二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对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我们初中语教学也应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为他们思维的发展、素质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变向思维、逆向思维、异向思维、新向思维等,下面仅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作之初步的探讨:
关于发散思维。它是一种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沿着不同方向去寻求事物的多样性的能力。要求人们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寻找多种方法,不拘泥于常识,善于求”异“,善于求”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散思维训练方法、内容很多,试举两例:如用作文题象《”0“的联想》、《”?“的联想》、《习惯》等,让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多角度去写作;如用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方法对同一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等。
关于逆向思维。要求以对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过来想一想“。这思维能力培养要求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同样可以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象用《开卷有益和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勤能补拙与勤未必能补拙》等题开展辩论赛、议论文写作训练等。当学生思维一旦冲破习惯范围,超越常规束缚时,创造性思维也就得到初步培养。
五、强化语文的社会功能,增强语文的应用意识。
叶老曾说过,学语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会运用语文这一生活与工作都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说,一个人的语文素质的优劣不看他语文知识掌握的多少,也不看他考试分数的高低,应主要看他运用语文素质去处理现实生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习新的知识的能力如何。前些年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紧紧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转,这上点往往受到忽略:重阅读,轻听说;重语文知识掌握,轻语文能力培养;重”大作文“,轻”应用文“。导致的恶果是有的学生考试能得高分,但写不成文章(指运用语言生吞活剥、套话多、学生腔重等),讲不好话,缺乏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落实素质教育,人们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在中考中也加大了出语文应用题力度,把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引入中考,不能不说是对初中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成功尝试。当然在平时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7.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七
一、职高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从目标看,职高语文存在阅读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学生往往上与不上一节课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上课的针对性要强,每课设计一个重点;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教师往往忽视先进的教学手段,往往还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再加上很多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而且缺乏指导,把主要精力和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课堂必修课的学习上。
二、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增强学生体验性的策略
1. 设置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上,我们可以采用情景设置的方法培养同学们的想象能力,例如在讲授《雷雨》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然后让他们分组讨论,想象出当时的情境。并且理解其中的场景转换,将自己的想法阐述出来,老师则适当进行指导,完善不足之处。在阅读之前,教师也可以将《雷雨》的背景知识,或者所讲述的时代特征给同学们做一定的讲解。
要让学生的理解能够拓展延伸,戏剧为什么以“雷雨”为题?这里所说的“雷雨”是自然界的天气,还是风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氛?都应该让学生产生自己的思维理解,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事物的表面,要从多个方面和角度看问题,还应有自己的见解。
2. 现场演绎,增强学生的直接体验
通过前面的情景设置,同学们的大脑中就会有《雷雨》场景的基本轮廓,在这个时候,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进行演示,现场演绎出《雷雨》的情景及对话。一个小组的人分配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需要先熟悉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然后演出才会符合人物性格特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而且也会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帮助。在观看了学生表演之后,教师就要对其中的亮点和不足加以评价,让他们在保证优点的前提下弥补不足。职高生的思维已经接近成熟,他们会从多个方面去考虑问题,发表见解。因而,为了提高他们认识能力,有必要让他们进行辩论,充分利用自己的口才,借此相互取长补短,获得意外的认识,如让学生辩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还是假”,让学生各抒己见。
这些活动应该是最容易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项教学策略,它通过加强学生与作品阅读之间的关系,来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人物的各种刻画有一个自我的认识,往往能通过学生的现场演绎看出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3. 阐述感受,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同学们在自己表演之后,或许会对文章和表演本身有不同的看法,对此,他们应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自由发挥的良机,要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不同答案。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对以后的阅读答题有很大帮助,不会再是为了追求一个固定答案,保留自己的想法。
4. 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对这一阶段学习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同学们总结出在自己亲自体验阅读的时候收获了什么,与之前的学习进行比较,选出较好的学习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利用,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其实就是一种自我的阶段性反思,强调的是自身的情感体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要想让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就应该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觉醒,调动起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体验性教学对整个职高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提高职高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是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是增加学生有效体验阅读内容的重要过程。职高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对学生终生阅读与体验意义重大。作为教师,力求在备课中下足工夫,课堂上多让学生体验,设计出不同的活动形式,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上去理解课文内容。比如说,在《雷雨》中,可以排练课本剧,让学生揣摩剧中人物情感,可以让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鲁侍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做?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学生对人物会有独特的理解。也可以把全班分成不同的组别,每个小组课后进行排练,课堂再进行汇报演出。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发挥,补充细节,只要不违背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只有博览群书,尤其是国内外的经典名著,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使其学会思想成长和自我反省,使他们受到文学思想的熏陶。体验性教学在这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8.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八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意义重大,它落实素质教育情况如何,不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自身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结合多年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谈一谈对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 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在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我们既不能把语文教学单纯地为升学服务,大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妨碍学生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也不能单纯地为培养少数几个“尖子”,让大部分学生成为陪读者,而应把语文教学的主要精力,投入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全体学生都能学,都会学,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质。一是制订好能为全体学生接受的教学目标。要使每个学生都喜欢语文,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可接受性。要使学生学得会,能掌握,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是要重视教学效果。初中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及时了解教学效果,通过效果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的动态过程。教师了解、收集教学效果的信息,可用个别谈话、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方法。这样能做到“顾两头,促中间”,使基础好的学生保持稳步上升,基础差的学生能有明显的提高,使全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都有所进步。三是不断改进教法和学法。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设法让学生对学习语文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如可采用设疑激趣“法,因为”“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尝试。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二、应注重语文教学法的德育功能
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点要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逐渐成型的关键时期,利用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活动、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所有学科课堂进行德育教育和渗透至关重要。不言而喻,初中语文的教学是其中主要的阵地和渠道。所以强化德育功能,为提高人的素质服务,这是语文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给初中语文教学法带来的又一个思考。德育教育内容丰富,现仅就如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问题试作论述。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应贯穿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三、加强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就是要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并不断追求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语文作为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教材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论语》使学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为学》让学生领悟“天下无难事,只要肯为之”的哲理;《种一片太阳花》令学生了解“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事业才能长盛不衰”的含义;《散步》叫学生晓谕“扶老携幼,勇担人生责任”的内涵……语文教师应通过语文教材去启迪学生感悟人类的价值观念,去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操,使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四、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自觉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心理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一般认为,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教学法要落实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素质,也就是发展他们的思维力。思维的种类很多,结合语文教学法的特点,语文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其一,想象思维能力,也叫想象能力,想象力。它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能力。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法中是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材中多彩多姿的语言材料对培养学生不为旧的和现成结论所约束的开拓性的丰富想象是大有可为的。语文教师可采用多种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象扩想、补想、续想、联想、反想、拟想、推想等。二是创造性思维,它是对已知事物和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我们初中语教学也应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为他们思维的发展、素质发展打下结实的基础。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变向思维、逆向思维、异向思维、新向思维等。
五、 强化语文的社会功能,增强语文的应用意识
叶老曾说过,学语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会运用语文这一生活与工作都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说,一个人的语文素质的优劣不看他语文知识掌握的多少,也不看他考试分数的高低,应主要看他运用语文素质去处理现实生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学习新的知识的能力如何。前些年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紧紧围绕着中考指挥棒转,这上点往往受到忽略:重阅读,轻听说;重语文知识掌握,轻语文能力培养;重“大作文”,轻“应用文”。导致的恶果是有的学生考试能得高分,但写不成文章(指运用语言生吞活剥、套话多、学生腔重等),讲不好话,缺乏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落实素质教育,人们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在中考中也加大了出语文应用题力度,把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引入中考,不能不说是对初中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成功尝试。当然在平时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9.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九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遵循着语文教学的本质——“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训练”。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在朗读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有效的一种阅读训练形式,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语言文字训练方式。老师在教学中重视朗读训练,而且训练得很到位,收效不错。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先让学生齐读,可发现孩子们是唱读,于是,我就给孩子们范读,再让孩子跟着老师的感觉读一读,当孩子还是唱读时,我不厌其烦地多次给孩子引读第一句话,再让孩子跟着读,通过示范朗读,把教师情感体验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充分接触语言文字,也读出了情感,这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抓重点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有些课文,看似一般,却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用词造句极为准确。要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单靠读是不够的,我们还得引导学生直面语言文字,潜入语言环境细细品读,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品出语言的内在涵义,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在学习生字词方面,主要抓住文中的轻声词语进行训练,并教给学生读轻声的方法。在学习课文时,抓住“居然”一词进行语言训练,先说说“居然”的意思,再用“居然”说一句话,让学生先理解再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运用,这是很好的训练方法。在谈到花生的好处时,让学生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所以……”来说花生的好处,这样不仅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更有效的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理解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时抓住 “印”字,帮助学生理解,问学生:“能不能用„刻、记、埋……‟来代替,为什么?”让学生通过对比,更深入地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懂得了用词的准确。
三、巧设情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学习语言是为了运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创设运用语言的情境,让学生在表达中运用语言,内化语言。在教学中,我都精心的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上课初始,创设情境导入,以花生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说花生的另一个名字,并说说为什么叫“落花生”,再用花生和芒果、菠萝蜜的果实生长情况进行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花生的与众不同,再由花生引出作者,引出课文。这样的导入,大大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四、在仿写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的运用语言的方法。这样一来,教师就不是纯粹的“教教材”了,而是“用教材来教”了。在概括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后,让学生进行小练笔,用借物喻人的写法赞美我们身边的人或物,这充分做到了学以致用,这样的设计有效地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
10.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十
一、课题研究目的
哲学思维的启蒙,将影响儿童的一生。它好比给儿童的大脑安装了一套不断自我升级的软件,该软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展现其对于该名儿童的思维认知和创造的引导功能,使其终身受益。现代社会,知识体系不断更新,认知和驾驭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需要终身学习和思考,而哲学恰恰是把握学习和思维的灵魂。
生活一再表明,人们通过辩证思维才能够正确认识客观现实,选择正确的生活道路。因为客观现实充满着矛盾,各种矛盾又处于复杂的普遍联系之中,并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着。只有辩证地思考对象,才能认识其本质和发展规律,把握客观真理,从而正确指导自己的行动。只有以辩证思维去认识人生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确定正确的生活道路,才不致在茫茫的生活大海中迷失方向。
而哲学中的辩证思维的培养是重点,引导他们与非辩证的思维方式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作斗争,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是一个应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1、儿童大脑的发育已为哲学思维的启蒙创造了条件,具备了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基础。
2、从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看,儿童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3、从儿童的兴趣来看,儿童对于一些古老的哲学问题有无穷的兴趣。
4、但在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儿童受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局限,他们在这一时期进行抽象思维相应的也出现了看问题的片面性、孤立性和静止性。看问题的片面性和绝对性(非辩证性)正是儿童这一时期思维表现的一个特点。无论是从人类的种系发展角度还是从儿童、青少年的个体发展角度来看,看问题的片面性、孤立性、静止性,是其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走向形式逻辑思维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 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从小学到中高年级出现这种用“形而上”的方法去看问题并不奇怪,更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正好为儿童辩证思维的萌芽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我们应该因势利导,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儿童辩证思维萌芽期的到来。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1、借助语文 课本,收集和整理富有哲理的故事,为学生的哲学思维启蒙教育提供好的课程资源。
2、制定培养计划。包括以下几项:
(1)启蒙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
(2)启蒙教育的目标:主要是纠正和克服思维认识的片面性、孤立性和静止性,初步树立全面地看问题、联系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的意识,初步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的一些辩证关系,并能懂得一些简单的辩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3)启蒙教育的内容和安排:围绕启蒙目标选取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典故、寓言、成语等作为启蒙材料,并按其辩证关系的性质由易到难形成启蒙内容的序列,合理地安排在中高年级的各个学期。
3、教学实施。一般可以采用下面的模式:
(1)讲故事。可采用朗读法、复述法或讲述法让学生把故事讲出来,熟悉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2)找原因。因为这些故事多数都是反面的,甚至是些笑话,所以在学生感到可笑的同时要因势利导去寻找原因,说说为什么会闹出这样可笑的事。
(3)说道理。即由反面到正面,看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尽量从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对具体的故事作辩证的分析,说出所隐含的辩证道理。归纳这些案例故事,就是要根据故事的内容,分析其辩证关系的性质(即哲学上所说的“范畴”)及其教育价值,使之能够运用于教学。
(4)作类比。即由此及彼,由抽象再到具体,将所学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可通过类比的方法,看自己,看他人,看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犯过类似的毛病,并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学习的体会。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2年11月―2013年1月,理论学习,收集和整理语文 课本中富有哲理的故事。
2、实施阶段:2013年2月―2013年6月,在中高年级语文 课堂实践,培养儿童的辩证思维。
3、总结阶段:2013年7月,总结反思,展示预期成果,并提出下阶段研究的侧重点。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主持人发表论文一篇,并上一节研讨汇报课。
11.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语文 素质教育 教学
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教育必须把培养能适应社会生存与推动社会发展的人作为自身不可推卸的任务。而积极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正是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战略方针的具体表现,在科技、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需要大批的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他们会共同生活、会学习、会工作、会生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成为21世纪推动社会前进的生力军。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的。语文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广大语文工作者不客回避的问题。笔者从教以来,在语文课堂中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点滴体会作些探索,与之共勉。
一、实现语文教学民主化,给学生一片天空
民主化的教学观应是跨世纪教师 现代意识中极其重要的构成部分。教师 引导学生在民主气氛中学习,可以提高效率,具有多种成效。其一,置身于民主气氛浓郁的课堂,就如种子得到了适宜的温床,接受主体的自我意识被催生、勃发,这样学生情绪高涨,“思想发表欲”强烈,课堂气氛呈现活跃,甚至沸腾状,通过讨论与争辩,学生的心理潜能极大地开发出来了,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实际的锻炼,尤其是发散性、创造性和求异思维应运而生。其二,作为教学上第二种力量的“反对派”的存在,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保持适度的压力,使其时时谨慎,常常自省,不敢稍有懈怠。实际上,来自学生的智慧构成了对教师的另一种挑战,另一种竞争。敢于接受,则可使教学长期处于有生命力的活跃状态,否则,即趋萎缩,陷入疲软。其三,学生感受到师生平等待人的民主作风,更激发对他的信赖和爱戴,这样师生之间的所谓尊卑之别自然冰消雪融,作为教学之天敌的感情疏离与心理对峙就失去了产生的土壤,整个教学就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进行,而这种氛围正是一系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顺利发展的最佳环境。其四,在教师春风化雨式的熏陶下,学生形成的民主意识和独立人格正是跨世纪现代新人所应该具备的宝贵品质与素养,这样教师在以言传形式完成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以身教形式的特殊魅力在执行着另一项应尽的天职——铸造一代新人健全、完美的灵魂。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认识到: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其能力十分重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愉快地、积极地参予教学活动,调动自己内在的潜能,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不外乎是这个道理。课内或课外多与学生勾通接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尽最大可能使学生喜欢老师,乐于接近老师,同时还应以良好的师德和教师本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只有学生喜欢任课老师,才能引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形象性、生动性。语文课堂的导语往往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导语设计的巧妙、语言生动,能起到诱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的作用。例如:我在讲授高中语文第二册《风景谈》一课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同学们,你们欣赏杨柳的阿袅多姿,留连于千山的秀丽风光,领略大海的广袤无垠,但是你们是否领略过塞外风光呢?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思路一起,欣赏《风景谈》中塞外风光。”说到这里,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了,接着自然地过渡到正课。一节课结束,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积极动脑思考,主动发言,课堂效果很好。
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幽默,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幽默以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发挥着“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乐趣,更有效”的作用。例如:有一次,钱梦龙老师请一位女生起来背课文,她一边背,一边偷看课本。结束后,一些学生“揭发”她,钱老师没有责备这名女同学,而是风趣地说:“你们大概还知道吧,偷看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倒希望大家都来培养这种能力。”同学们笑了,又疑惑地望着他。他接着说:“偷看就是眼睛闪电式从书页上扫过,用最快的速度捕捉到你急需获得的信息,这叫扫描式的快速阅读,这是很重要的一种阅读能力,难道你们不应该培养吗?当然在考试的时候,要暂停培养这种能力。”于是又引起一阵笑声。这种即席式的幽默,既没有损害学生的积极性,又对学生进行善意的劝告和批评。
三、构建“创造性”语文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新时代教育形势的 要求了,这就要改变观念,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把握以下几点:(1)教师教给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活,如诗和散文,要满怀感情边抑扬顿挫地诵读,边想象诗文中的意境。读戏剧,让学生分角色演读比赛,写出人物分析。读说明文和议论文,要快速阅读,然后写出文中几个要点。读小说,让学生边读边画出文中环境或人物的肖像,写出人物分析。(2)启发思考,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经常让学生边读书,边提问题,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3)教师要善于归纳学生质疑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实现思维交锋,智力杂交。争论使学生思维富有灵活性,流畅性和独特性,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4)讲清重点、难点、疑点知识间的联系以及读写方法,引导学生做好小结,归纳整理知识结构,对教与学做出及时评价。语老师用大部分时间引导学生做卡片、做笔记、整理知识系统。
【参考文献】
[1]王一芳.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落实[J].在线教育,2013(01)
12.探索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度” 篇十二
一、教学目标要适度
所谓教学目标, 就是学科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 是教学互动所预期达到的最终效果。语文新课程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师必须把握的尺度。我们知道,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学科知识层面看, 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方面的知识, 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古今中外, 无所不包;从学科内部关系看, 语文教学是多元的综合的, 核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围绕这个核心, 德育、智育、美育的交叉综合, 互相促进, 紧密联系;从一篇课文看, 综合了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知识。正是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决定了阅读教学要有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教什么, 教到什么程度, 学生学什么, 学到什么程度, 都要十分明了。因而, 只要有教学, 就要有教学目标。
要设计适度的教学目标, 这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那么, 怎样设计教学目标才适度?
首先, 要掌握目标设计的依据。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的任务和要求, 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教育的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 有利于教师把握方向, 有利于抓准知识点, 培养能力, 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的规律和学习方法, 从学习中得到人文的熏陶,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只有掌握目标设计的标准, 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理解深刻, 对文本内容融会贯通, 结合学生的实际, 才能设计出适度的教学目标。
其次, 要掌握目标设计的要求。要设计适度的教学目标, 除了掌握目标设计的依据外, 还必须掌握目标设计的要求, 就是目标设计要符合“具体、明确、恰当”的设计要求。所谓具体就是全面反映“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所谓明确是指教师在目标设计时对文本烂熟于心, 把握好知识点, 一篇课文或一堂课, 哪些知识需要一般了解, 哪些知识需要重点理解并会运用, 哪些知识是难理解, 怎样突破, 需要培养怎样的语文能力和思维品质, 应达到怎样的程度等;同时, 思想感情方面都应有明确的规定。所谓恰当是指目标设计要符合教材的自身特点, 即符合教材的不同文体的教学要求。
二、课堂提问要适度
所谓提问, 就是教师有目的设疑, 以引起学生积极的定向思考。提问是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是训练学生思维, 培养语感, 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 课堂提问是教师研究的重点, 但是如何把握提问的“度”尚未得到解决。如一篇课文要提多少个问题, 依据什么来提问, 难易如何把握, 需要教者深入的思考。问题太易缺乏思维, 唤不起学生的兴趣, 问题太难会使学生失去信心, 无法保持积极探究的心理, 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
新课标倡导“对话”式教学, 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 是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因此, 有的教师把新课标提倡的“对话”理解成“问答”, 于是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在课堂上, 教师连接不断地提问, 学生忙个不停地应答。譬如教《中国石》, 教师一节课中提了大大小小的问题27个, 相同的问题复问几次算一个, 以一堂课45分钟计算, 教师平均1.6分钟提问一次。试想, 如此高密度的提问, 学生无暇思考, 都是在高度紧张的一问一答中度过, 谈不上深入探究问题, 表面上热热闹闹, 实际上是松松垮垮。这种外紧内松的课堂教学效果, 可想而知了。因此, 课堂提问要注重适度。
三、多元解读要适度
新课标第四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点, 每个人都是以自己不同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 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是体现阅读个性的经典性名言。
其一, 教师要明确文本的特定意义。特定意义是指文本在一定背景下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如前所述, 把《愚公移山》解读为愚公真笨, 没有经济头脑。这是对多元解读的泛化, 是学生没有尊重文本的特定意义所致。其实这则寓言故事的特定意义, 它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战天斗地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说明了艰苦奋斗就能战胜困难的道理。可见, 只有将重视阅读体验和尊重文本结合起来, 才能正确解读文本。
13.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十三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效会对学生的整体语文成绩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重点分析了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创新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合作意识的养成,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时,转变教学理念,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变更阅读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基于新课改,转变课堂角色
在传统语文课堂上,大多是以教师为主,由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阅读内容,特别是在阅读散文时,教师先通读一遍散文内容,之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节奏和停顿,再进行朗读,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死板生硬,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易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主动阅读文章,之后由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促进学生进步。
二、基于新课改,创设教学情境
要想真正达到新课改中提出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不断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学习春天的景象时,教师就可以选择课外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获得写作的灵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基于新课改,提高教学素养
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因此学校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素养,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和开展课外进修课程,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服务。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自信,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4.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十四
一、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把课堂当成讲堂。虽然新课改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传统教学模式仍旧在课堂教学中大行其道。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长的老教师而言,传统教学模式在他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讲解为中心。这些老教师穿着传统的“老衣服”走过了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穿新鞋走的却是老路。
2.教学空间封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新课改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基于此,小学阅读教学应建立开放的教学空间,教师应熟练、灵活地驾驭课堂,善于抓住学生质疑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通过一定的互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在有效的阅读课中,学生应充满激情,令思维迸发契机。但当前“一言堂”的传统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还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3.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生硬、呆板。在语文课堂教授新课程目标前,教师纷纷认真备课,并对教案进行认真设计,但就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会出现许多教案之外的情况,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完全按照预先设计的教案上课。对于不少教师而言,因缺少教学经验,遇见此类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对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不管不顾,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将设计好的教案一字不落地读一读,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不以学生为中心,不以具体的实际情况为根据,教学过程中脱离了实际,自然受到学生排斥,因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缺乏,势必会造成教学效率低下。
4.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模糊。在新课程改革中,不少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局限性,试图改变当前陈旧僵化的教学模式,尝试改变封闭的教学模式,但是,他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普遍认为,给学生留足大量的语文阅读时间便万事大吉,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在教学中进行自我学习,自由阅读,但这种教学模式开始从教师“一言堂”变为“无声堂”,从“满堂灌”变为“满堂学”,没能起到相应的阅读效果,使学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严谨的规律教学型变为放任自由的无规律自学型。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还使得学生学习定位缺失,无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新课改理念下小学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
1.摒弃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禁锢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个人素质问题,一方面是现行区域性考试的结果。这些原因使得教师不敢大踏步地放开教学,害怕因自己的创新教学,使得学生考不出满意分数。分数的下降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荣誉和教学效果。他们认为,学生应该准确无误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甚至还应该一字不落地背诵。此外,不少教师自身懒惰,让学生背诵记忆教科书的讲解思路,认为只有死记硬背才能抓住小考出题人的出题题库,不仅自己省事,还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小学生阅读的培养目标。小学生阅读并不是为了获得高分,而是一种积累知识、认知世界的渠道,这种本末倒置的阅读模式不仅起不到预期效果,还会伤害学生。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小学生阅读回归到健康成长中来。
2.采取自主教学的模式。小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会生成多种阅读体验,他们迫切需要与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让学生自主选择沟通对象和沟通方式。例如,教师讲解新课文时,应该让学生在课下仔细阅读课文,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段落进行有感情地阅读,与此同时选择一种学生自己最喜爱的表达方式将阅读成就展示给全班同学。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课文《钱学森》为例,一部分学生对钱学森的履历感兴趣,让学生针对这些内容向全班同学诵读,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一部分学生对火箭、导弹研制这部分感兴趣,让擅长绘画的学生用图画的方式来表达对课文的领悟。可以说,这一自主选择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于是更投入学习。
3.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拓展课外读书活动。小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够拓宽视野、获得知识,有效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积极拓展课外阅读活动时,充分利用教室资源,将墙面进行改造,粘贴一些古今中外名人贤士的读书事迹,以此激励学生进行阅读。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历届学生的读书感言与读书收获粘贴在感言墙上,感召小学生。
4.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阅读是一种自由的活动,是个性解读的教学活动,因而语文阅读不能按照死板的教条阅读,可以说这一教学束缚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活跃思维,禁锢学生的思想。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成长。阅读过程中的个性见解,能够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教学过程,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例如,《农夫和蛇》这则寓言中,教科书中的参考是为了避免受害,不要去救那些品行恶劣的人。这一主题虽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将其定义为思考的绝对权威。教师不能为了功利的分数和荣誉杜绝遏制学生不同的思想见解。在笔者看来,参考答案并不是绝对的真理,学生会有多种想法和认识,教师不能禁锢他们的思维,应鼓励他们找出更多答案。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遵循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则,积极鼓励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逯宝和,汤铁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小学电教(下),,(9)。
[2]张明林。走向生本,走向生活,走向创新――从六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看阅读教学的走向[J].科教文汇(中旬刊),,(8)。
[3]陈树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3)。
15.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 篇十五
思维情境 概念内涵 教学模式 理论依据 操作策略
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存在,发展思维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任务。课改前,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双基”中心的思路,相对简单,多为专项训练,而新课标推行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在此大背景下,发展思维又遇到了新的挑战,其必然要求思维训练必须融于文本情境之中,融于阅读教学过程之中。由此,“思维情境”的提出就是一个必然的话题。
一、“思维情境”概念界说
思维,“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关系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1]
关于“情境”,其概念内涵有多种界定,笔者大致梳理成三个角度:有人侧重于从情境的外显形态来界定,如李吉林老师及语言学家陈道望先生的“情境”内涵界说;有人侧重于“情”与“境”二维因素结合说,如罗格夫(Rogoff)与赵蒙成教授对情境的定义;还有人侧重于主客体关系说,代表人物是库尔德·勒温及黑格尔等。
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库尔德·勒温认为,“每一门科学都必须考虑整个情境,即个体和环境两者的状态”,但是“在心理学中我们尚没有包括这两者的术语。因为情境这个术语通常用来表示环境”[2]。他在著作《拓扑心理学》中讨论情境问题时指出,“就情境概念的内容来说,从亚里士多德的概念到伽利略的概念过渡,要求我们不再在单个的孤立的物体的性质中,而是在物体和它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中,寻找事件的原因”。黑格尔在《美学》第1卷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情境是本身未动的普遍的世界情况与本身包含着动作和反应的动作的具体动作这两端的中间阶段,所以,情境兼具前后两端的性格,把我们从这一端引到另一端。”[3]我们由此可以获得关于情境概念的含义:“每一心理事件既取决于个体的状态,也取决于环境,情境是一个心理事件中个体与环境的一种关系”。[4]
笔者在这里选择“主客体关系说”。因为它吻合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5]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界定情境的概念,其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是:让外在学习情境与学习者自身发生密切联系,使之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助推主体认知发展。
这里的“思维情境”,特指在阅读教学中促使思维发生、发展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的总和。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思维情境首先分为两个维度的要素,即外显环境和内隐环境。外显环境,是指对思维产生影响的外在客观因素构成的一个“外在的社会场”,如物化场景和知识文化(语境信息)、方法策略和思维方式(操作工具)、认知调节(反省技术)、情感氛围(动力元素)等;内隐环境,即与“外在的社会场”相对应的认知主体的“内在的文化场”,同样涉及认知表象和知识经验(语境信息)、方法策略和思维方式(操作工具)、反思监控(反省技术)、情感体验(动力元素)等因素。学生的思维就活跃在这样的“外在场”与“内在场”的共同作用之间。其次,“思维情境”的实质,是指外显环境与内隐环境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只有这些内外部因素产生实际联系时,才会对思维的发生、发展、结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这种“联系”就构成了学生的“思维场”,即思维情境。按照思维的“发生—成长—外化”的自然规律,思维情境又可分为思维的发生情境、成长情境、外化情境。
提出“思维情境”概念,是为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对于运用而言,就是要“优化思维情境”。“优化”,即教学要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或催生优质的认知环境。
二、“优化思维情境”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1.“思维的三棱结构”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林崇德指出,思维结构是人类这一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要探讨人类思维结构的组成,就要从人类主体与其客体的相互关系、人类思维本身的整体和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考察。由此,他提出了“思维的三棱结构”,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思维结构包括六种成分:“思维的目的、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材料或结果、思维的自我监控或自我调节、思维的品质、思维中的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1]
林先生认为:“一个思维结构,有目的、有过程、有结果或材料;整个结构的成分,由自我意识来监控和调节,并表现出各种思维品质;思维结构是一个智力(认知))因素与非智力(认知)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思维结构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它要依赖一系列的客观条件(环境),并逐步通过内化和结构内部的动力作用,获得发展。”[6]
林先生的“思维的三棱结构”,综合考虑了影响智力水平的诸多因素,这对于我们研究思维情境的相关要素具有启示意义。再有,他重视了各因素的作用,阐明了每一因素的内涵及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这对于我们研究与选择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无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但这些因素之间的作用,还缺少一个“中心聚焦点”。“思维过程”应该成为各要素的中心聚焦点,只有思维过程展开,各要素才能展现出潜在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而且思维心理学所说的思维结构,主要是心理结构即思维过程的结构,思维的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过程,是思维心理活动的总结构或总机制[1]。由此,以“思维过程”为核心,重组这些要素,各要素与思维过程的关系如图2(见下页)所示。
以思维过程为核心重组这些因素的意义就在于:关注思维过程,明晰影响思维过程的因素,有利于我们在教学中以这些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并通过调控自变量来观察思维过程与结果的发展。总之,有益于找到促进思维过程展开的着手点。再有,当思维过程的影响和制约因素明晰之后,我们再探讨思维目的和思维结果的影响因素,思路也会更加明朗。
“思维的必要性首先产生于实践活动中主体面前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活动要求和条件。”[1]这些问题、活动要求和条件就成了思维目的产生的外在情境性因素。同时,思维的目的能否产生还与认知主体内部的知识经验、思维品质、情感体验等有关。外部的要求或任务与认知主体在如上三方面的水平相关度越高,学生思维的目的越易产生、越强烈。
如图2所示,思维结果的水平受制于上述所有的因素。要想提高思维结果的质量,这诸多方面的因素,只要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带来整个思维结果的变化。因为“思维结构内某一成分改变必将引起其结构内其他有关成分的变化”[1]。
2.以思维结构理论为基础构建课堂教学模式
林崇德先生认为:“思维心理结构是一个整体,思维发展上所涉及的问题,都与这个结构、这个结构的关系和联系有关。思维及其发展的研究,必须要从思维的这种整体性出发。”[1]以林先生的“思维结构”为理论基础,遵循思维“发生—发展—外化”的自然规律,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首先,建构起以“思维目的的诱发情境—思维生长的助推情境—思维成果的提炼情境”为主轴的情境链,然后在这条主链的三个阶段分别细化出具体的情境类型:在思维目的的诱发阶段,可以主要通过问题情境与任务情境来诱发思维;在思维生长的助推阶段,主要针对思维内隐环境要素的不足来有针对性地创设外显环境,实现外显环境对内隐环境的激活与完善;在思维成果的提炼阶段,立足于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提炼创设相应的情境。在此思想指导下,建构出“优化思维情境”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如图3。
三、“优化思维情境”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
1.创设思维目的的诱发情境
创设思维目的的诱发情境,其实质是将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或任务寓于产生它的背景或环境之中。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或任务存在的背景或环境有哪些种类呢?根据语境理论以及思维情境的内涵,可将问题或任务存在的情境大致分为三类,即:上下文语境(包括口语的前言后语、书面语的上下文)、情景语境(即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的特征如身份、职业、思想、教养、心态、参与者的关系等)、社会文化语境(即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三个方面。
将问题或任务融于这“三类”语境中,只是关注到了问题或任务的“外在环境”,若想真正让问题或任务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成,在情境创设时还要从学生的“知识经验、思维品质、情感体验”等方面去考虑这些外在因素的可接受性。当外在因素不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水平时,才能唤醒学生内在思维环境的相关因素,外在的情境才能产生“情境”的意义。
问题或任务只是发展思维的中介,必须明确问题与任务中蕴含的发展思维的具体目标,整个系统才能畅通。着眼于“思维品质”的发展,是发展思维的良好切入口。正如朱智贤、林崇德所言:“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好途径。”[1]
2.创设思维生长的助推情境
当学生尝试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或完成情境中的任务时,由于个体在知识经验、方法策略、思维方式、情感动力、反思监控能力等方面与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所要求的匹配能力之间存在差距,从而导致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受阻,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外部环境的创设,有效弥补这些因素,从而引发学生内部相应的思维环境的改组或变革,即学生内部的思维环境产生新变化,最终使问题或任务得到顺利解决。
创设“助推学生思维的情境”基本原则是:让情境的相关因素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策略有:创设助推“知识经验更新”的情境、“操作方法更新”的情境、“思维方式更新”的情境、“情感体验更新”的情境、“自我监控更新”的情境。具体从哪个角度、选择哪个因素进行思维的助推,取决于任务或问题本身的特征以及对学生构成阻碍的具体要素。我们要针对具体情况灵活介入,而不求面面俱到、变革全部要素。
3.创设思维成果的提炼情境
思维能力发展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还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那就是思维活动的效果不仅体现在思维成果上,还需要进一步体现在言语的发展上。基于此,语文教学优化思维情境的模式必须有一个独有的阶段:思维成果提炼阶段。
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存在,思维成果外显在学生输出的言语中。因此,思维成果的提炼情境,其关注点无疑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针对学生的言语发展,思维情境的创设要立足于两个层次,即关注言语表达的科学性与言语表达的艺术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反思优质言语形成的经验。从知识的角度说,可以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方面引导学生反思提炼“思维成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存在,当学生的思维产生后往往立即用言语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就直接过渡到对学生言语的关注,并通过对言语的调节来提升学生言语与思维的水平,而这个过程也往往是助推学生思维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创设思维的助推情境与创设思维成果的提炼情境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思维助推阶段注重对言语的关注,其言语具有“过程性言语”的性质,而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言语具有“作品性言语”的性质。况且,助推思维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表层的言语,更要关注制约学生思维发展的诸多隐性因素。因此,思维的发展阶段不可取代,但关注学生的言语发展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四、反思与深化
首先,“优化思维情境”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止一个回合。它以“一个问题或一个任务”的完成为一个基本单位。就一节优质课来讲,一般设计1~4个教学大板块即可,也就是此模式用到1~4次即可。
其次,关于创设“思维生长的助推情境”,目前的研究只关注了“助推要素”,而对学生完成情境任务或解答情境问题时思维的“整体性认知地图”研究不够。下一阶段,教学要针对学生认知的整体性特征进行完善与助推。
最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建立在“批判与继承”观念的基础上。李吉林老师提出的“六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解决了符号与经验的关系问题,并凸显了情绪的调度和有效利用。这警示着我们的“思维情境”教学研究不能陷入理性的工具化误区,在研究中要力求做到“科学理性与人文感性”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德]库尔德·勒温.拓扑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 黑格尔.美学第I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
[4] 李艺明.思维与情境.http://gz.fjedu.gov.cn/meishu/ShowArticle.asp.ArticleID=9581.
[5]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林崇德.思维是一个系统的结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0).
【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探索】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08-2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09-24
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11-24
初中语文阅读到写作迁移的研究探索12-06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07-30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11-10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问题探讨09-01
谈在阅读教学中有效落实10-14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探索与尝试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