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精选11篇)
1.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篇一
您的位置 : 首页 >> 教程教案 >> 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的规划>>>
一、城镇体系的规划
城镇体系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是一个区域范畴
城市经济区——城市行政区 ·具有一定的等级和层次
·具有不同的职能分工和多种城镇类型
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职能分工——确定城市性质 ·空间分布有序,形成一定的网络和格局
空间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
区域生产力分布状况,受资源、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影响
城镇的相互作用、职能分工及各自的腹地范围 ·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
历史变化引起的体系格局变化
生产力布局状态的变化导致的格局变化
基础设施条件引起的变化,尤其是交通条件
二、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
城镇体系的区域发展条件是城镇体系赖以发展的基础,是城镇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初始条件。目的:明确城镇体系在区域中的发展水平,明了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明确城镇体系今后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扬长避短,有的放矢。方法:
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单因子和复合因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横向纵向比较手段,通过城镇体系的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来反映城镇体系区域综合发展水平。
区域发展优劣势分析——采取定性分析,找出城镇体系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期发挥优势,转化劣势,使城镇体系的规划有的放矢。
2.城镇发展的建设条件分析
(a)城镇自然条件(主要指影响城镇发展的气象、地形与用地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等);(b)城镇资源开发与工业布局条件;(c)城镇交通运输与区位条件;(d)城镇水源和能源条件;(e)城镇旅游发展条件;(f)城镇社会经济基础条件;(g)城镇地区农业发展条件;(h)城镇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条件;(i)城镇科技实力;(j)城镇生态环境条件。
三、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
1、城镇体系规划的产生
·城市的发展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应从较大区域范围来分析该城市在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与周围城镇的关系,城市的发展和空间布局需要与区域开发建设的总体布局相互协调。
·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起到区域规划的部分作用。·1984年《城市规划条例》:“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应当把行政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合理布置城镇体系。”
·1989年《城市规划法》:“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1994年建设部颁布《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现状
不同地域层次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般配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都只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陪衬,多数只是简单、生硬地套用有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模式,发挥不了应有的指导作用。
单独进行的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在逐步拓宽,除了城镇体系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协调外,还增加了与资源和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容,并力求明确区分需要对开发建设进行鼓励、引导、控制、限制或禁止的不同地域空间类型,使原功能较简单的城镇体系搞活转向以城镇体系发展为主体,与相关要素进行空间综合协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规划,在较大程度上顶替了衰变前的国土区域规划。
四、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条件
历史背景——分析该区域各个历史时期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揭示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城中心城市的转移和变迁。
区域基础——分析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它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环境生态结构,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经济基础——深入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通过对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分析、方案比较,指出各城镇主要部门发展的方向。通常需要回答的问题有: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其它第三产业的发展。
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
主要考虑规划区域内建制镇及以上等级的居民点的合理发展,适当考虑与集镇的关系。关键点:城镇人口的实际含义和收集每个城镇最接近实际的城镇人口资料。
3.确定本区域的城市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
核心:依据公平和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区域内城镇和地区发展的均衡与不均衡的关系。
4.提出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建立在现状城镇职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区域内各个城镇经济结构的统计资料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明确各城镇之间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实现城镇的职能分类。对城镇现状职能加以分析,制订出有分工、有合作,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的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有机结合的新的职能结构。
对重点城镇还应该具体确定它们的规划性质,使重点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循。
5.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规划
分析各城镇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和相对地位的变化,预测今后的动态; 分析现状城镇规模分布的特点;
确定规划期内可能出现的新城镇,包括某些农村集镇的晋升和因基本建设而可能新建的城镇;
结合城镇的人口现状、发展条件评价和职能的变化,对新老城镇作出规模预测,制订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规划,形成新的、合理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6.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在区域内的空间组合和表现形式。主要内容:
a.分析区域城镇现状空间网络的主要特点和城市分布的控制性因素; b.综合评价区域城镇的发展条件;
c.设计区域不同等级的城镇发展轴线(或称发展走廊);
d.综合各城镇在职能和规模的网络结构中的分工和地位,对它们今后的发展对策实行归类,为未来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
e.根据城镇间和城乡间交互作用的特点,划分区域内的城市经济区,为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结合,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地域组织的框架。
7.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运输、水资源、供排水、电力供应、邮电通信以及区域防灾等; 区域社会设施包括区域性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及区域市场体系等内容。
8.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城镇,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新增建制镇与新设市规划——首先要研究和确定新镇和新市设置的依据;
其次要考虑新增建制镇的建镇基本条件,如地理区位、产业特征及发展趋势、现状基础等; 其三,要进行拟新设建制镇人口规模的预测,并注意各新设镇、市人口加上原有城镇人口之和,应与城镇体系总的城镇人口预测值符合;
其四,要确定所有新增建制镇、新设市的建镇与建市的具体时期。
其五,要从城镇体系的整体与新设镇、市的局部两方面的结合点上考虑与确定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镇)性质及发展方向;
其六,要对新设镇及新设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作出初步的规定。
10.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规划实施的措施可包括行政措施、政策措施和组织措施等。政府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通过行政管理系统的强化,建立与加强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改变交通系统与其它基础设施的系统,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政府对工业与公共项目的直接投资,以影响城镇体系的发展;
·通过对收入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改变以影响城镇体系;
·通过鼓励、支持商品农业生产以影响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宏观性问题——城镇体系未来发展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区域性及跨区域性问题,如水系整治、跨市域引水工程施工、水库开发建设、跨区域用地范围的旅游区的建设管理、高级别干线道路网、铁路的选线建设、多城市共用的大型机场的选址布局等等。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关键性问题——影响和制约城镇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如区域的自然条件、资金、水源、能源等因素。
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措施及建议的政策性问题——包括人口管理问题、新设镇(市)问题、单个城镇的行政区划调整及管理机构设置问题等。
关于充实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的要求
(建规[1998]108号)
一、规划的核心内容
(依据《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1、制订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战略。包括:确定城市化方针和目标;确定城市发展与布局战略。
2、协调和部署影响省域城市化与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和整体性事项。包括: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原则性要求;统筹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开发时序;确定需要重点调控的地区。
3、按照规划提出的城市化与城镇发展战略和整体部署,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税收和金融政策、土地开发政策等政策手段,制订相应的调控政策和措施,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促进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健康、合理、有序的发展。
二、需要补充和加强的规划内容
1、确定区域开发管制区划
——优先发展和鼓励发展的地区,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开发的地区,以及有条件地许可开发的地区,并分别提出开发的标准的控制的措施,作为政府进行开发管理的依据。
2、确定区域城镇发展用地规模的控制目标
——对省域内城镇发展用地的总规模和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提出控制目标;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城镇用地控制的指标和相应的引导措施。
3、确定乡村地区非农产业布局和居民点建设的原则。——确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的途径和引导措施; ——提出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建设与发展的空间布局原则;
——明确各级、各类城镇与周围乡村地区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协调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工作方法的完善
1、加强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机制的分析。
2、积极开展多方案比较。
3、注重对设市城市、建制镇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的研究。
4、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建村[2000]74号)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的三个重点
1、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2、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2、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3、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4、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5、协调用地及其空间资源的利用;
6、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7、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交通网络规划
·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 ·教科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
·其他专项规划(有选择开展)——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8、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9、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2.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篇二
1 完善黑龙江省农民工金融服务体系的意义
从农民工的就业分布情况可以看出, 目前黑龙江省农民工群体正在发生着以下几个转变:由全面化的非农全职取代以前纯粹的农业生产、由今日的城镇人口取代昔日的农村人口、由提高享受和发展的消费需要取代基本生存需要。据资料统计, 2011年黑龙江省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330万, 其中, 在黑龙江省内务工的有198万人, 到外省务工的有108万人, 黑龙江城市拥有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200万人。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 农民工群体大规模流入城市, 影响着城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原有的城市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巨大冲击, 对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2 黑龙江省农民工城镇居民化中金融服务缺乏的成因分析
2.1 金融知识宣传力度不够, 金融体系服务意识不足
在城镇化进程中, 大部分农民工群体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 只有15%的省内农民工群体掌握和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金融知识。由此可见, 金融体系缺乏普及城镇化农民工的金融知识的力度, 另一方面农民工自身群体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普及金融知识的难度。常年在城市中工作的农民工, 作为基本生存需要的固定居住地点都没有, 谈何去了解、熟悉和掌握金融知识, 自然对其金融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力度也很大。
事实上, 城镇化农民工群体有着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 潜在市场广阔。但是, 由于农民工金融服务需求规模有限、金融消费支付能力不强、收入水平有待提高、金融信用意识淡薄, 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评价不高。因此, 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重视程度不够, 使得农民工缺乏对银行结算产品和银行卡办理等相关必要业务知识的了解, 也无法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金融工具方便自己的消费和生活。
2.2 城镇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从根本上说, 完善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维持和稳定居民的未来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有利于促进农民工的长期和即期消费, 稳定并降低农民工的支出预期。当前, 与金融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农民工还没有强烈参与保险类金融产品的意识, 在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的投保还处于较低的投保水平。这方面的影响因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国家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监管力度缺失、农民工投保意识缺失、农民工群体风险确定性缺失, 从而出现生活压力大、风险复杂和保险理赔难等问题。
2.3 农民工因为金融机构贷款限制条件众多而难度加大
存取款是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对农民工提供的主要业务范围, 银行现在的金融消费信贷范围小、品种少、金融不大、手续繁琐, 不适应农民工扩大需求的要求, 都不利于向城镇化农民工提供贷款服务。许多银行认为, 农民工低文化素质导致收入水平不高、家庭资产少导致有效的抵押担保财产不足, 使其难以成为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对象。目前, 农村信用社是向农民工发放金融贷款的为数不多的机构之一, 但是也由于繁琐的申请手续和农民工价低的贷款金融而导致信用社热情不高。
2.4 金融服务品种无法满足农民工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中, 商业银行并没有设计出专门服务于农民工群体的金融产品, 其服务业务一般仅限于存款、汇款等单一金融业务, 而作为新产品的基金、国债、信用卡等却始终难以真正成为农民工群体的服务内容。究其原因在于农民工收入不稳定, 无法达到商业银行制定的最低标准, 农民工游移在这类金融服务的客户群之外, 无法获得金融品种的收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另外, 满足农民工保险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品种也没有真正实现丰富化。目前, 针对这一群体的保险产品比较单一。
3 建构黑龙江省农民工城镇居民化中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
3.1 金融机构要转变服务观念和丰富服务内容
从根本上解决价值观、价值导向的问题, 就需要特别重视文化价值, 以文化为动力, 端正价值导向, 扭转金融机构的社会风气。积极合理吸收省内外金融机构的文化精华, 只有用先进的文化, 才能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充分优化自己的服务观念、丰富自己的服务内容。
3.2 金融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 向农民工群体普及金融服务知识
在强化金融机构服务意识和观念的基础上, 应该在农民工群体集中的工作地点和聚集领域行业开展金融服务业务、金融风险防范、资金汇兑程序和步骤以及理财知识和服务等相关知识的宣传, 使农民工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财产损失。
3.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要使住房、医疗、教育等制度改革尽快到位, 把影响农民工消费预期的主要改革措施明晰化、具体化, 从而使其金融需求与消费行为更具有理性。要审时度势, 尽可能考虑农民工的承受能力和各项改革措施之间的配套协调。要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和管理模式, 促进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 增强居民对社会保障基金的信心。
3.4 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金融部门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规模, 增加消费信贷品种和形式。拓宽消费信贷领域, 创新消费信贷的金融工具, 确定合理的消费信贷利率, 使更多的消费者能接受信贷消费方式。在简化手续、降低成本、扩大对象、延长贷款偿还年限、改善服务上下工夫, 鼓励农民工进行信贷消费。
3.5 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业的法律保障
市场经济具有比较强烈的自发性, 人们也容易出现一些非理性行为。因此,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应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提高金融机构的决策能力和相关政策执行能力。当然, 也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和健全各种经济制度, 净化市场,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使市场行为有序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要建立良好的金融环境, 就必须加强金融法制建设。针对金融商业欺诈行为等违法或不良行为, 要加强金融交易市场秩序的法制建设, 保证平等竞争、公平交易, 保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金融市场管理, 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监督。一方面, 要开展金融服务业的立法工作。我国专门就金融服务业进行的立法尚未出现, 必须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国实际, 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建设方面的立法工作。法律法规是金融服务业不可缺少的支点。另一方面, 还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 在完善法律制度和规定的基础上, 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工特色, 抓紧制定相关法规和规章。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大背景下和全国加速发展金融产业的宏观战略下, 政府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民工在汇兑、保险、贷款和投资理财等方面的金融需求。但是仍然面临着金融机构服务网点不足、金融服务创新意识和能力薄弱、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和金融服务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
关键词:金融服务,农民工市场化
参考文献
[1]唐志武.关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探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 (20) .
[2]胡喜盈, 何益霞, 孙静之.安全培训, 农民工的福祉工程[J].社会广角, 2007 (1) .
[3]范立环, 叶超.邯郸市城镇农民工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 2010 (09) .
[4]刘婧婧.对我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设想[J].农家科技, 2011 (04) .
[5]秦麒瑞.论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的完善[J].农村经济, 2011 (06) .
[6]袁道强.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 (2) .
3.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思路研究 篇三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问题;思路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70—02
黑龙江省的城镇化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与改革发展,现已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城镇化率逐步提升,始终保持全国前列。到2008年底,黑龙江省人口总数为382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2119万人,城镇化率为55.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9.7个百分点,排在三个直辖市和粤、辽、浙三省之后,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7位。二是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聚集效应明显,城镇经济实力日益增强,驱动效应显著,小城镇发展迅猛,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增强。三是城镇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镇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虽然黑龙江省城镇化率较高,但其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相对于自身的高城镇化率及我国其它地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从反映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来看,黑龙江省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72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2698元低971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158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199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8623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少4.5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少0.25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93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42标台;城市燃气普及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0.1个百分点;城市用水普及率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0.49个百分点。
二是综合竞争力不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哈尔滨市排在第3 8位,明显落后于大连(21位)、沈阳(19位),列长春(40位)之前,前200名中黑龙江省只有两个城市。按省排名,无论数量和质量都低于辽宁、吉林、内蒙三省(区)。齐齐哈尔虽是特大城市,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8%。双鸭山、伊春、鹤岗、七台河、黑河、大兴安岭六个市(地)2008年的GDP总量只占全省的12%。多数县为“吃饭”财政。城市的功能不强,大多数中等以上城市远没有真正成为区域性商贸、金融、物流和文化中心,对外商的吸引力不强。哈尔滨作为特大型城市,居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但距建设东北亚商贸中心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城市布局不合理。从哈尔滨到黑河570多公里、从哈尔滨到牡丹江290多公里、从哈尔滨到佳木斯320多公里三大主要交通干线,中间都缺少区域性中心城市。
四是城市特色不鲜明。城市及景观建设照抄照搬外地建筑较多,没有充分体现地方历史、文化、民俗特点,缺少文化品位;依山傍水的城市没有充分利用好这种禀赋资源优势,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格;大多数城市建筑设计复制堆积,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和独具的风格,尤其是缺少标志性建筑。
五是小城镇建设滞后。小城镇规模小、基础弱、环境差。全省407个县以下建制镇中,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的有4个,3万至5万人的有8个,1万至3万人的有40个,5000至1万人的有40个,5000人以下的有315个,占77.4%。一些小城镇喝直供水,走土路,分散供热,没有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六是城市管理粗放。脏、乱、差、噪等问题比较严重,建筑乱、广告招牌乱、各种线路乱、交通秩序乱的问题十分突出。
二、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目标
到2015年,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人口超过2340万人,新增城镇人口221万人。5万人以上的城镇超过100个;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城镇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87%以上,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城镇的服务功能、聚集功能显著增强;城镇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0000元。城镇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超过28平方米,恩格尔系数降到30%以下;城镇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超过12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超过90%,燃气普及率超过85%,污水处理率超过75%,人均公共绿地超过10平方米。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市进入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
三、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思路
按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突出发展大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择优发展小城镇。总的思路是,做强一个龙头,做实一“廊”一“群”,做好两个口岸,做优二个生态经济功能区,提升三个节点,发展四类小城镇。做强一个龙头,即把哈尔滨建设成现代化大都市,发挥其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两个功能,成为我省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桥头堡。做大一“廊”一“群”,即把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成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带;依托牡丹江、佳木斯、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六城市的煤炭资源及加工优势,打造东部煤电化城市群。做好两个口岸,即把绥芬河、黑河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沿边口岸城市,带动全省沿边城镇发展。做优两个功能区,即把大小兴安岭和完达山脉建设成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生态旅游和生态产业的重要区域,形成以独具特色的中小城镇为依托的生态经济区。提升三个节点,即把北安、尚志、方正一通河建设成基础设施条件好、辐射功能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四类小城镇,即重点支持城关镇、中心建制镇、农垦和森工小城镇、沿边沿江小城镇加快发展。通过实施城市化战略,使我省城镇体系明显完善,城镇功能明显提高,大城市实力明显增强,小城镇人口和经济规模明显扩张,城镇化“量高质低”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城市主要建设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平均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nlc202309011515
(一)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
力争到2015年,全省特大城市数量增加到4个,努力将北安、尚志等小城市发展成为人口规模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县城和县以下建制镇的建设和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城镇体系、结构和布局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会加快发展要求。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大力发展城镇间以铁路为骨架,以公路为脉络,包括航空运输在内的立体交通。以提高等级、增加密度为着力点,完善公路、铁路运输网络,积极推进机场改造和支线机场建设,提高城镇交通发展的整体水平。加大城镇给排水、供热、供气、污水与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程,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三)做大城市经济,提高带动能力
加快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加大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力度,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形成新型工业体系,打牢城市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我省中心城市、工业城市主要集中在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搞好这些城市的建设,对带动全省城镇化发展作用巨大。因此,应重点抓好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发展提供条件。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投融资渠道,推进招商引资,把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建成牵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以加快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步伐。
(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民生质量,突出生态环境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根据城镇不同地区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对城镇建设规模、发展形态和开发方式进行宏观调控。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和布局城区范围内绿化空间,切实保护天然水面、自然山体,不断完善城镇绿地系统,增加城镇绿色空间,积极创建生态园林城镇。建设低碳生态节约型城镇。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突出位置的方针,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推广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努力建设低碳生态节约型城镇。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在推进黑龙江省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生产企业内、城市范围内进行无害化、清洁化处理;对城镇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等,推动黑龙江省步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五)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
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强化小城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承接带动功能。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建设思路,把进镇农民对住房、医疗、教育等设施的需求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弓l导乡镇主导产业纵向延伸,积极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建立高附加值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城市与村镇、村镇与村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4.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篇四
提要:半个世纪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信息业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镇体系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就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和当前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些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综述。指出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一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接轨。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言,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这样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产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即应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
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
1、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2、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3、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
4、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
5、原则确定区域TRANBBS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
6、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我国已经形成一套由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组成的空间规划系列。城镇体系规划处在衔接国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城镇体系规划既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又是区域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
5.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篇五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以《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为例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全域旅游目的地规划意义重大,是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下简称《规划》)为例,探索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一、全域旅游对公共服务的要求
全域旅游的的背景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需满足游客一次出行的基本需求,保证信息全域覆盖可通、交通全域便捷可达、配套全域便利可供、安全全域保障可安、行政全域联动可依。
1、信息全域覆盖可通
旅游信息咨询提供包含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咨询服务,在游客整个游览体验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信息咨询服务需达到全域、全时、全地区的实时查询要求。《规划》以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点整合建设为基础,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突破口,统一规范的标识系统建设和自助导游系统建设为保障,扩大信息发布和获取渠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形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信息共享的机制。
2、交通全域便捷可达
便捷交通服务体系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系统,其构建思路应该以游客服务为核心,方便到达目的地,同时满足城市发展和旅游的双重需求,以“主客共享、智慧交通”的原则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守正出奇,为传奇而创造!
美好生活缔造者
立体化打造。《规划》中全域旅游便捷交通系统从五个方面切入:智慧旅游交通系统建设;旅游交通道路系统优化;特色旅游交通体系建设;旅游交通集散中心建设;旅游交通运营管理机制完善。
3、配套全域便利可供
全域旅游强调在区域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本地居民的休闲需求。《规划》从公共休憩环境、环卫设施、邮电通信、商业设施、特殊人群服务设施、便民惠民政策、志愿者服务机制七大方面构建全域旅游配套设施体系。
4、安全全域保障可安
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是全域旅游产业的生命线,是游客全程游览的基础保障。应从全域旅游安全设施与环境建设,旅游消费环境建设,均衡、共享、全覆盖的医疗救助系统建设,及时、迅速、准确的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出发。《规划》从旅游安全设施建设、旅游安全环境建设、旅游医疗救助建设、旅游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四大方面出发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方案。
5、行政全域联动可依
全域行政服务体系要联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立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建立机构与制度为基础,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合作,将各级旅游部门的职能切实转变到为旅游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完善各级旅游管理部门的行政服务功能,促进旅游环境优化,形成大旅游公共服务格局。《规划》强调从健全机构规范合作、标准规范制定、从业人员培训、服务质量监管、游客投诉和意见处理五大方面完善旅游行政服务体系。
二、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路径
1、空间分区推动
《规划》淳安全域分为城区、湖区、环湖及乡村四大板块,分别制定因地制宜的提升规守正出奇,为传奇而创造!
美好生活缔造者
划方案。
(1)城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中心
以“主客共享”的思维打造淳安县城区旅游,城区既是宜游之地,也是宜居宜业之城。加强城区公共交通、信息咨询服务、绿道休闲慢行系统、城市公共绿地、城市公园与市民广场等公共休闲与文化娱乐场所等的建设。城区定位于全域旅游集散中心,需优化停车设施管理、优化出租车运营管理、强化城区公交系统、完善自行车租赁平台建设、完善城区旅游厕所建设等,建成配套完善的大型旅游集散中心。
(2)湖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重点
湖区是全域旅游核心引擎,游客体验核心区,从软件优化、硬件强化两方面出发。软件优化包括优化旅游服务环境、优化湖区旅游自然环境、优化旅游行政服务;硬件强化包括完善基本的设施配套(标识标牌、厕所、垃圾桶、安全设施、医疗配套等)、智慧旅游服务设施(游艇wifi覆盖、湖区天气信息的发布、游艇等候时间推送、旅游产品的智能化介绍等)、湖岛安全预警系统等。
(3)环湖区——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纽带
环湖区为湖区旅游配套板块,环湖骑行示范线。提升环湖智慧骑行工程、驿站建设、环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环湖观光巴士系统、环湖标识牌建设等,联动湖区、城区及乡村旅游板块。
(4)乡村——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延伸
乡村板块是美丽乡村实验区,强化乡村和城区的交通联系,提升乡村环卫设施、通信设施、医疗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等乡村旅游涉及的公共服务元素,制定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同时利用节庆活动、品牌营销等手段,推动乡村旅游建设。
守正出奇,为传奇而创造!
美好生活缔造者
2、交通线路统筹建设
旅游线路串联功能分区,强化全域旅游各分区板块间的互动,同时游线也可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集聚的重要空间,如特色标识牌的设置、特色段游步道的铺设、信息咨询点的设点等。可以说,游线既是串联各功能分区的重要纽带,也是特色公共服务体系展示的重要媒介。
《规划》提出千岛湖环湖旅游“蓝带”和淳安县乡村旅游“绿带”两条特色线路,“蓝带”为千岛湖环湖骑行绿道体验带,“绿带”为“淳乡村”乡村旅游体验带,它们组成了淳安县全域旅游格局中的重要交通干线,同时也集聚着不同能级、不同特色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了全域旅游独特的风景线。
3、“四化理念”运作
以“四化理念”(即运营的市场化、服务提供的产品化、产业的关联化和建设的标准化)为引领打造淳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1)运营市场化
公平与效率并重,旅游公共服务的提供要以政府为主导,带动企业参与,实现市场化运营。政企合作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及社会化的奖惩机制保证淳安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市场化运营。
(2)服务产品化
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像打造需要销售的产品一样打造有价值、有品质、有品味、有品牌的个性旅游公共服务。淳安县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提出“智慧骑行、自驾游、城市休闲游、乡村体验游、环湖驿站”等旅游方式或游线,设施满足游客对旅游公共服务需求的同时,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消费产品。
(3)产业关联化
守正出奇,为传奇而创造!
美好生活缔造者
提供旅游公共服务时要结合淳安产业情况,利用好每一个对外窗口,关联多个产业进行线上、线下的信息传达和功能输出。利用特色标示标牌传达当地农业产业信息,在交通集散点进行文创、会展等活动的推介,通过互联网延长酒店、餐饮等关联产业链,利用驿站、营地复合运动、演艺等功能。
(4)建设标准化
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内容体系,规范建设标准,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淳安县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针对餐饮、酒店、交通、游览、购物、娱乐旅游六要素,制定了严格的建设标准体系。
4、多方协作联动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需各级政府多方联动,共同完善,形成“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联动机制。《规划》形成了“政府部门、乡镇行政部门、景区管理部门”间的协作联动机制。
政府部门间合作:强化旅游管理部门与外事、公安、交通、铁道、建设、国土、文化、卫生、安监、质检、气象等部门间在提供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的协作、信息共享。
政府与乡镇景区间合作:《规划》提出重点加政府和千岛湖镇、文昌镇、姜家镇与浪川乡的合作机制,实现县域大景区内各乡镇、旅游点之间在信息发布、旅游咨询、旅游集散、游客接待、景区建设、景区管理等方面的无缝对接。
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撑,强调从游客进入目的地开始,一直到游客离开目的地的整个过程中的全程保障,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按照“主客共享”理念、采用“智慧旅游”的手段,实现旅游公共服务的全域覆盖,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的高品质的社会生活环境。
守正出奇,为传奇而创造!
美好生活缔造者
守正出奇,为传奇而创造!
6.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篇六
继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后, 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 狠抓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 建设“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 首次在省政府工作层面提出“美丽浙江”建设及其工作重点之一建设“美丽城镇”。2014年浙江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再次做出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 在新形势下全面部署“两美”战略的改革总目标、总要求和路线图, 积极推进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实践。
建设“美丽中国”, 承载着国家和人民对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 建设“美丽浙江”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浙江省政府提出建设浙江“美丽城镇”这一重要命题, 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具体实践, 也是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 浙江省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 自2003年开始启动了两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以村庄整治建设为“龙头”, 把村庄整治建设与“乡村康庄”“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绿色通道”“生态家园”“土地整理”等工程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积极培育823个中心村, 全省村庄整治率达60%,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85%,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 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建成了一批“美丽乡村”。如何在新常态下将“美丽乡村”升级成“美丽城镇”, 进一步实现“美丽浙江”已迫在眉睫。因此, 建设“美丽城镇”已经成为下一阶段“美丽浙江”建设的重点任务, “美丽城镇”建设也就应运而生。
二、“美丽城镇”概念内涵解析
(一) 相关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 强调建设“美丽中国”,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尤其强调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的融入, 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美丽中国”的概念提出之后便有了“美丽乡村”的概念, 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到目前也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 近年来陆续有些地方又提出了建设“美丽城镇”的想法, “美丽城镇”这一概念也被正式提出。由此可见“美丽城镇”应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那到底何为“美丽城镇”?目前各界尤其是学术界对此并无明确的概念界定, “美丽城镇”到目前为止只是一个概念名称而已, 并不具备明确的内涵界定。因此, 非常有必要对“美丽城镇”这一个概念做一个明确的内涵界定与解析。
(二) 生态文明内涵解析
近年来, 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很多。从生态文明的存在方式来看, 主要是作为广义的文明形态和狭义的文明要素而存在。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城镇”的思想认识前提。生态文明理念包括生态文明意识、生态问题反思与生态人性自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觉悟所产生的新理念, 如人与自然共生的思想、环境容量、土地承载力、生态平衡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二是这种新理念所派生的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价值观和行为修养, 如生态伦理、生态善恶观、生态正义、生态良心、生态责任等新的价值体系。
(三) “美丽城镇”概念内涵解析
根据中央及浙江省委相关文件精神, 并广泛汲取近几年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之后, 笔者基于生态文明的视角对“美丽城镇”概念的内涵界定如下:“美丽城镇”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既包括了美学概念、生态学概念又包括了社会学概念。它的基本内涵有两点:一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 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镇的人居、环境、经济和文化建设中;二是要实现城镇居民“美好生活”这一奋斗目标。因此,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城镇” (以下简称生态型“美丽城镇”) 概念可界定为:“美丽城镇”是集生态人居之美、生态环境之美、生态经济之美和生态文化之美于一体的能使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内外兼修的生态型城镇。
建设生态型“美丽城镇”的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通过建造生态人居、提升生态环境、推进生态经济和培育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建设, 创建“美丽城镇”, 实现城镇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美丽城镇”建设要“神”“形”兼备。美丽城镇的“形”指的是城镇的外观面貌, 主要包括城镇规划布局、面积大小、建筑风格、交通状况、绿化美化等外在面貌;而美丽城镇的“神”则是指城镇的深层内涵, 主要包括城镇的文化底蕴、经济发展水平、城镇特色等内在含韵。而在生态型“美丽城镇”中, 生态人居和生态环境就是“美丽城镇”的“形”, 而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就是“美丽城镇”的“神”, 要“神”“形”并重, 两者均不可偏废, 才能最终实现“建设美丽城镇, 创造美好生活”的“两美战略”。
三、“美丽城镇”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指导和评估规划方案和项目实施的效果, 这套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将贯穿于“美丽城镇”建设的全过程。
(一)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美丽城镇”评价指标的选择既要充分反映出“美丽城镇”的建设现状, 也要呈现“美丽城镇”的建设力度和潜力。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遵循导向性、合理性、客观性、开放性等原则选取了相关评价指标。在选取评价指标时重点参考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二五”规划建议、《国家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 (修订稿) 》、《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指标 (试行) 》等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增强评价指标体系的政策导向与实践意义。之后, 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意见, 选取充分反映生态型“美丽城镇”四个基本方面建设水平的指标。同时兼顾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可获得性, 使指标可采集、可量化、可对比。最后, 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阶段性以及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对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完善和修订。
(二)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频率统计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筛选相关评价指标。主要对国家有关生态建设示范的考核、评价指标、城镇所处县市省的生态建设考核指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标准以及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评价指标等的考核指标进行频率统计, 把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作为主要的选择对象。将通过频率统计法筛选的主要指标, 采用相关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归类汇总。最后组织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领域的相关专家对构建的指标进行咨询分类汇总后的评价指标, 从而确定指标体系的构成。
(三)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城镇”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含生态人居之美、生态环境之美、生态经济之美和生态文化之美四个维度共4个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80项三级指标 (包含70项常规指标和10项一票否决指标) 。每项三级指标根据参考依据提供了参考建议值, 从而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生态型“美丽城镇”评价指标提供参考, 也可为进行“美丽城镇”的建设、评价及评选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也可以根据此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各个城镇的“美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具体如图1所示。
2. 评价指标体系分解
(1) 生态人居之美评价指标
生态人居之美评价指标主要由生态人居设施、生态人居建筑、生态人居质量三项二级指标所构成, 同时二级指标下面包含了18项三级指标。各个三级指标设定了参考建议值供实践操作时参考使用, 具体如下表1所示:
注:带“*”指标为一票否决指标, 若该项指标不达标则不能认定为“美丽城镇”, 下同。
_杭州市下姜村。
(2) 生态环境之美评价指标
生态环境之美评价指标主要由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整治、生态环境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四个二级指标所构成, 同时二级指标下面包含了26项三级指标。各个三级指标设定了参考建议值供实践操作时参考使用, 具体如表2所示:
(3) 生态经济之美评价指标
生态经济之美评价指标主要由生态经济结构、生态经济环境、生态经济发展三个二级指标所构成, 同时二级指标下面包含了18项三级指标。各个三级指标设定了参考建议值供实践操作时参考使用, 具体如表3所示:
(4) 生态文化之美评价指标
生态文化之美评价指标主要由生态文化传承、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化投入和生态文化消费四个二级指标所构成, 同时二级指标下面包含了18项三级指标。各个三级指标设定了参考建议值供实践操作时参考使用, 具体如表4所示:
(四) “美丽城镇”的“美丽指数”测算
根据上文构建的“美丽城镇”评价指标, 可以对各个城镇建设“美丽城镇”的“美丽指数”进行测算, 了解各个城镇的“美丽程度”及“美丽城镇”建设现状, 也可以为进行“美丽城镇”评比提供参考依据。用BI (Beauty Index) 代表“美丽指数”, M1代表生态人居的美丽得分, M2代表生态环境的美丽得分, M3代表生态经济的美丽得分, M4代表生态文化的美丽得分。各个维度的“美丽得分”为各项的三级指标得分总和。美丽指数BI的计算公示为:
80项三级考核指标得分标准按重要性赋予不同的分值:70项常规指标每个指标达标得1分, 10项一票否决指标每项指标达标得3分, 总计100分。
四、结语
7.浅析城镇发展与城镇规划关系 篇七
【关键词】城镇;规划管理;经济;开发
从城镇化的战略需求看,城镇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城镇规划是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一门科学。搞好城镇规划,必须从城镇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统筹考虑局部与全局、近期与远期、条条与块块的关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宽。
城镇规划是城镇发展的战略、建设城镇的纲领、管理城镇的依据,也是城镇政府指导调控城镇建设和管理的基本手段。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39%,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保证我国城镇发展沿着健康的道路快速推进,这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城镇政府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城镇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镇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镇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镇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镇规划代表的是城镇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镇还没有独立的城镇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镇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镇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镇规划对城镇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镇整体利益的代表,城镇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
1. 要树立规划的资源意识。城镇规划不仅是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一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使用权的取得主要通过有偿出让、转让。土地出让转让的关键是土地价值问题。尽管影响土地价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具体某一块用地来说,它的价值往往由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情况和城镇规划确定的开发条件来决定。《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服从城镇规划”的规定,明确了城镇开发用地的性质、功能和容积率等开发要求由城镇规划来确定,这些开发要求直接左右着开发效益。因此,通过城镇规划的科学测算,合理确定开发商与城镇政府收益分配比例,可以为政府筹集大量的建设资金。具体地说,城镇建设中容积率的提高、原有建筑的加层、“破墙开店”等用地性质功能的改变都可以产生很高的级差收益,但这不是项目开发本身产生的,而是政府长期基础设施投入的结果。这些收益不能全部纳入开发商的口袋,而要通过规划的手段,使政府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收益回流到政府的口袋中,为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镇规划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2. 要把市场机制引入城镇规划,规划管理要靠“两手”。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方式按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力要素流动和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这种运行机制对形成城镇土地市场和带动城镇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的作用。在这种运行机制下,如果城镇规划不利用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就无法对城镇建设实施有效的调控。当然,城镇规划工作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无论在什么体制下都是以政府的管理或干预的形式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社会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商追求的是最高最大的利润,这种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造成对公众利益的侵害。市场土地供给的有限性与价格的上涨趋势也往往会导致土地投机活动。市场调节的结果也往往只使直接经济效益高的项目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而维护城镇正常功能的绿地、道路交通设施等公益事业仍然难以吸引投资,只能依靠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城镇规划的调控来加以解决。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导,市场机制很容易导致城镇建设的盲目性和城镇功能失调。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管理工作既不能单靠行政手段进行控制,也不能仅靠市场调节进行规范,而要靠“两手”,一是行政法规“有形的手”,二是市场调节“无形的手”。
3. 城镇规划要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1 当前城镇建设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设资金问题。有资金才能改造城镇,没有资金城镇就难以发展。所以.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我国乃至世界所有的城镇市长所关注的问题。没有建设资金,规划得再好也没有用。在国际上,城镇建设资金一般有三个来源:(1)税收,西方国家都是用税收来搞城镇建设的。像日本大版市1996年的建设资金是1500多个亿,还说不够。(2)级差地租,以土地来挣钱,比较典型的是香港。(3)各种收费,增加城镇积累。就我国来说,税收不是我们的办法,规划费用也不是办法,国务院早已三令五申,不许乱摊派。
3.2 地方政府唯一能掌握的是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用不好,城镇就不能发展;级差地租用得好,城镇就会发展。温州市紧紧抓住这一点,五年内城镇改造面达50%,创造了一个新的温州城。杭州、宁波等城市也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手段,对旧城区进行成街、成片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同时,有的市县尽管也利用级差地租的杠杆作用筹集资金进行旧城改造,但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规划部门的作用,缺乏科学的测算,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使一个本来可以给政府带来收益的成片开发项目入不敷出,成为政府的包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规划的手段、级差地租的杠杆为城镇建设筹集资金。
3.3 规划管理应具有前瞻性,应能预测城镇经济发展动向,并及时调整策略与手段,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应该更多起引导作用,而少使用制约手段。规划管理与投资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开放系统。目前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已经开始吸引一些人才、资金、技术进入西部地区,但相应的配套软硬件环境却不尽如人意,这主要表现在政府观念开放程度不够、市场经济意识不够、招商引资的基础性工作不够、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办事效率低、官僚作风严重等等.从而影响招商引资的进程。如何把握好城镇规划与投资环境的关系,充分了解和努力发挥城镇规划对投资环境的作用,以营造最佳投资环境,是城镇规划管理者应该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
近半个世纪来,城镇规划的研究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全面渗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依据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我们大体可以看清城镇规划的基本轮廓:城镇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
8.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篇八
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申报命名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的申报和命名,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加快推进森林浙江和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申报命名活动由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省委宣传部、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省政协人资环委、省绿化委员会、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浙江日报社、省教育厅、共青团浙江省委、省林业厅)组织,省关注森林执行委员会承办。
第二条 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申报工作每年开展一次,设区市、县(市、区)可申报森林城市,建制镇(乡、街道)可申报森林城镇(已申报创建森林城市的建成区镇、乡、街道除外)。
第三条 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是指以森林和树木为主体、城乡绿化协调发展、稳定健康的城市(城镇)森林生态系统,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要求,并经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命名授牌的城市(城镇)。森林城市的建设区域主要是城市规划区涉及的范围,森林城镇的建设区域为建制镇(乡、街道)的行政区域。
第四条 申报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3—
(一)必备指标达到要求,自查测评得分在90分以上(见附件2);
(二)森林城市(城镇)建设规划必须在编制完成、通过评审的基础上,已组织实施一年以上;
(三)通过创建森林城市(城镇),绿化空间挖掘充分,绿化质量提升明显,森林环境变化巨大,城镇居民感受深切。
第五条 各申报单位在全面自查基础上,达到申报条件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于每年4月30日前向省关注森林执行委员会行文申报。申报材料包括:申报文件、申报表、工作报告、自查报告(含自查评分表)。
第六条 省关注森林执行委员会于每年5-7月组织专家预检。预检重点:
(一)规划编制并组织实施情况;
(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情况;
(三)各部门、乡镇(街道)创建任务分解和政府考核情况;
(四)现场察看近年绿化成效;
(五)创建氛围和公众参与程度。
第七条 省关注森林组委会于每年年底前组织省森林城市验收,省关注森林执委会组织省森林城镇抽验。主要采取察看现场、听取汇报、观看录像等方式进行。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文字材料。包括申报文件、申报表、自查评分表及说明、工作报告和有关规章制度、政策措施等。
—4—
(二)统计资料。包括有关森林城市(城镇)评价量化指标体系的统计数据及其证明材料。
(三)图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像等。录像资料播放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为宜。
以上材料应装订成册,上报一份到省关注森林执委会。第八条 通过验收的,由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授予“浙江省森林城市”、“浙江省森林城镇”荣誉称号。
第九条 申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应先取得“浙江省森林城市”称号。
第十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原《关于修订印发浙江省森林城市(城镇)申报命名办法、主要评价标准和核查办法的通知》(浙森执„2009‟5号)同时废止。
9.城镇规划简历 篇九
户口所在: 广西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壮族
培训认证: 未参加 身 高: 162 cm
诚信徽章: 未申请 体 重: 57 kg
人才测评: 未测评
我的特长: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园艺/园林/景观设计:初级,园艺/园林/景观设计:初级
工作年限: 0 职 称: 初级
求职类型: 实习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000以下 希望工作地区: 中山,东莞,深圳
工作经历
暂时没有 起止年月:-11 ~ -11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 求职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志愿者经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获得学位: 毕业日期: -07
专 业 一: 城镇规划 专 业 二: 城镇规划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所学专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9-07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 城镇规划 高级施工员证 -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一般
其它外语能力:
10.黑龙江省城镇规模演变研究 篇十
1 黑龙江省城镇规模的发展演变过程
1.1 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 国民经济得到逐步恢复, “一五”计划顺利实施, 城市建设有效迅速开展。为了建设东北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国家在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了大批重点工业项目、国营农场和林场, 使得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从开始就有一个较高的起点[1]。1952年底, 黑龙江省的总人口为1110.5万, 其中城镇人口为319.8万, 城镇化率28.8%。
1.2 20世纪80年代初期
20世纪80年代之后, 黑龙江省形成了以大庆、牡丹江、伊春、佳木斯、双鸭山、鹤岗、鸡西、七台河、北安等以资源型工业和重工业为主要类型的工业基地, 全省城镇化水平由1952年的28.8%, 迅速增长至1985年的42.9%, 年均增长0.43个百分点。
1.3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后, 黑龙江省城镇化进程与城镇体系的发展转入平稳期, 这一时期全省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农村城镇化。经过50多年的发展, 至2010年底, 全省人口3833.4万人, 其中市镇人口总和2133.7万人, 人口城镇化水平55.7%。
1.4 当前黑龙江省的城镇规模
目前, 黑龙江省有设市城市68个 (县级市18个) , 建制镇462个。由于黑龙江省80%以上的小城镇是由农村型居民点发展而来, 农产品集散和初加工型城镇的特征明显, 城镇化发展缺乏整体的科学规划, 当前我省城镇规模呈现出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 同构现象严重的特点。
2 黑龙江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结构不合理
目前, 人口数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比例明显较低, 大城市所具有的经济活力强、产业类型齐全、对周围的辐射作用等优势基本没有得到发挥, 黑龙江省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和城镇体系。
2.2 空间布局不均衡
黑龙江省地形、气候等自然资源分布决定了城镇人口的分布为平原大于山区, 东部大于西部, 南部大于北部。黑龙江省城镇人口大都集中分布于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黑龙江省总城镇人口的2/3都分布在松嫩平原上。黑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等北部地区虽然土地面积大, 但受到气候寒冷等资源环境因素的影响, 城镇人口稀少。
2.3 经济结构不协调
黑龙江省城镇大部分都是解放后伴随着大企业的建立, 森林、矿产和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兴起而发展的[2-4]。所以, 总体上城市第三产业不够发达, 产业结构弹性小, 资源型城市过于依赖资源产出现象依然存在。
3 黑龙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调整
3.1 特大城市的优化与升级
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具有较强实力的城市, 并且以其为中心, 形成了哈大齐工业走廊城市群和若干个小城市群。参照美国的“城市群”和日本的“都市圈”城市发展模式, 我省在城市优化中应注意城市群内部的联系, 充分发挥这些特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极核作用。
3.2 增强中小城市活力
人口数量在5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大部分都存在城市集约程度低、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 一些资源型型城市更是面临较多困难。因此, 在黑龙江省今后的发展中需要着重提高现有的中小城市质量, 特别是要优先发展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的中小城市。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志.民政志[M].哈尔滨:黑龙江省人民出版社, 1993.
[2]徐永智.加快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22-24.
[3]田宝强.黑龙江经济结构分析[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11.城镇规划专业特色1 篇十一
2002年开始招收高职学生以来,我们人才培养坚持“面向技术、面向应用、面向市场”的方针。2005年后,院将城镇规划专业作为全省重点示范。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岗位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素质为先、能力为本、实践为重”的办学理念,培养建筑行业一线懂技术、会施工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努力把我系建设成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的系科。现将特色介绍如下: 一 指导思想明确,专业设置协调配套
我系办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建筑行业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课程和教育内容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为基本途径;以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教材建设为保证,根据建筑行业对人才需求进行了积极的探讨。把我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与人合作的精神;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人才,经过师生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已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建筑系是以建筑设计技术、城镇规划为主的多科性系,已走过了近8年的办学历程。目前本专业涵盖了“建筑设计技术”、“城镇规划”、“建筑装饰”、“园林工程技术”等。这些专业具有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补充、为城乡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此外,我系的特点,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第一句话是专业有特色。在南昌10多所高职院中,开办建筑类专业比较齐全仅此我一家,应该说是人无我有;第二句话是就业有市场。城乡建设迅速发展,需要一批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的一线人才;第三句话是待遇有保障。据初步了解,本专业的毕业生,在工作2年以上者,一般年收入在3-5万元,有的甚至年收入10万元以上。第四句话是前途有发展。从我系历届毕业生中有不少人担任市、县级建筑部门领导职务和企业家。
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满足建筑行业设计和和施工第一线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充分体现高职特色,在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首先构建了“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既2年的理论教学+半年的强化训练和半年的校外顶岗实训。但这里要说明的是,在2年的理论教学期间,我们经常把学生带到工地现场进行参观与现场教学和实验、实习活动;在半年的校外实训期间规定学生定期检查(每月至少一次)按照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书的要求,由指导老师进行检查并布置新的阶段性实训任务,在实训期间校内指导教师定期到学生实习单位与工地兼职指导老师共同研究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现实表现、技能掌握及需解决的问题,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的确定一是要考虑职业和岗位发展要求,二是要及时吸纳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深化教育改革,就必须根据培养目标不断进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革新,这是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探索的工作。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实际使用状况,我们把传统的力学教学三大内容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整合为建筑力学来教学,使三个部份的教学内容既有相互独立性,又有整体融合性,适当削减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环节和实验环节的操作;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根据现代建筑业的实际状况,增加了《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模型制作》的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感受和领略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和时代的进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第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就必须对传统的教学引入适合产学研结合的新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顶岗实习法、开展培训法、案例教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产学研结合的方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如开展快题设计大赛,进行学生分组组合,教师把设计任务书发给学生,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交给老师评审。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将本专业的各门相关专业课程很好的在实际中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工作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这种分组合作的形式,能够加强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第四教学手段改革。我系特别重视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在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参加课件制作培训,举办课件制作比赛,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如在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教学过程中,利用观看光碟影像,让学生有身临施工现场的感觉,从施工机械到施工组织,在视觉效果上给学生一个强烈的观感,这样即免去了去工地的交通费用,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五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是度量教学效果的标尺。我系加大了考试方法改革的力度,除笔试外还采用了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引入大型作业,调查报告,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方法的改革促进了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力发展。同时,我们还把多证书制度即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考试考核的手段之一。为保证高职教育的基本质量,前几年教育部就提出:“以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特色”的基本工作思路。为此,在学生中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职业岗位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能力。如测量上岗证,事实证明,我们推行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了一专多能的效果,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不少用人单位领导赞扬我系学生“综合素质好,职业能力强,上岗快,单位留得住、用得上”。
三、坚持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我系围绕培养建筑行业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努力探索产学研结合之路,不断探索岗位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质量人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
建特色基地。我院是一所老建院校,相比之下条件比较薄弱,经费比较困难,但我们充分利用过去行业办学的特点和往届毕业生担任各级领导和企业家的优势,建立了15个校外实训基地。值得一提是安昆明新正东阳建筑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为实验基地,几年来形成了长期良好的协作关系,本专业所有建筑设计、村庄规划均在该实验基地做,从未收过实验费用。又如学生在靖安县建筑设计院顶岗实践,参与工程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接触到了最新的生产技术,熟练地掌握了生产技能,培养了学生解决生产和管理中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实现了生产、教学的无缝对接。
聘兼职教师。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系聘请一批建筑行业的专家为特聘教授,他们不定期来系讲学,将新的科技成果和新观念带给学生和教师。同时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本专业还从设计一线聘请了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他们长期在设计一线从事设计和管理工作,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多的管理经验,能较好地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他们的教学形象生动,效果良好,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也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育合格毕业生。产学研结合,深化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校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加了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我系学生因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07、08、09年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而且每年都是供不应求,有95%以上的毕业生都是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总结多年产学研结合的经验,我们认为,校企合作,走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之路,提升了我系的整体实力,培养了高质量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拓宽了办学路子,实现了我系的可持续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把我系建成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示范
专业特色
专业教学改革使得城镇规划专业形成如下鲜明的特色、创新点和亮点:
●紧紧依托行业优势,走出一条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行业办学路子,形成了鲜明的 行业特色 ;
● 按照“三个合一”即“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工地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的要求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真正统一,形成了鲜明的 高职特色 ;
●在科研中有丰收硕果,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土木类设计作品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六个。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闪光点。
1、依托建筑行业,走紧密型产学研结合之路
我院是江西建筑行业所属唯一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几十年来,依托建筑行业的优势形成行业办学的浓厚氛围。依托江西建筑行业经建设厅批准成立了“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由省建设厅总工程师任理事长。聘请了行业专家,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依托行业建立了 15个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合作发展理事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外实习基地在专业定位和规划、专业及课程建设与改革、师资建设、教学设备、教师锻炼、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就业、企业员工培训、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密切的合作,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鲜明特色。
2. 按照 “三个合一” 即“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工地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的要求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上的真正统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的情况: 本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 的比例占 76%,“双师素质型”教师的比例占88%。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4人;聘任的工地实习指导教师19人中,则100%为工程系列职称,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1人,助理工程师7人,满足了 “教师与师傅合一”的要求。“教室与工地合一”的情况:校内的课程实习、校外的毕业综合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均为“ 教室与工地合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业与产品合一”的情况:教学计划规定的一系列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作业,学生在工地的顶岗实习的直接作业等都在努力贴近“作业与产品合一”的要求。
3、在科研中有丰收硕果,参加全国2009年高职高专土木类设计作品赛,村庄规划编制。分别获得 “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二个。2010年参加全国2009年高职高专土木类设计作品赛,村庄规划编制,分别获得“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优秀奖一个,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闪光点。
改革以来,老师们的学习热潮迭起。本科学历的教师有1名教师获得了硕士学位,紧接着考上了研究生。本系师资队伍已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结构的要求。改革以来,老师们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与进取精神,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业务素质得到大跨步的提升,极大增强了综合竞争力,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高职教育提供了根本的保障。连续多年本系被评为学院先进集体。
【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推荐阅读:
黑龙江省城市规划设计合同07-08
黑龙江面试题09-30
黑龙江省实施水法08-12
黑龙江经济发展08-17
黑龙江高二期末试卷09-22
黑龙江高考理科状元11-26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师10-19
黑龙江省销售区域划分12-16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处理下岗分流职工劳动10-13
黑龙江优秀导游词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