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亲本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1.玉米亲本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篇一
玉 米 秸 秆 青 贮 技 术
玉米秸秆青贮料是将青绿多汁的玉米秸秆,在适当含水量和含糖量条件下密封于容器中,利用乳酸菌发酵,抑制杂菌繁殖,长期保存大部分营养成份而制成的饲料。青贮玉米有两种,一种是全株青贮,即在籽实达到腊熟期,全株青刈青贮的玉米;一种是玉米秸秆青贮,即在收获玉米籽实后立即刈割青贮的玉米。
一、设施
青贮设施主要有青贮窖、青贮塔,建筑设施应选择在地势高、干燥、排水好、土质坚硬、避风向阳,没有粪场,距离畜舍较近的地方。
青贮窖:青贮窖底应高于地下水位1米,地下水位低的地方可采用地下式;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可采用地上式或半地下式。
青贮窖的容积根据所饲养家畜的数量及青贮原料的多少来确定,形状根据容积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容积大于10立方米的选用长方形的窖,小于10立方米的选用圆柱形的窖。青贮窖建筑结构选择砖水泥结构、石块水泥结构、混凝土结构或土质结构,青贮窖每立方米青贮玉米的量随玉米秸秆收获期的不同而异。通常收获籽实的玉米秸秆为450-500公斤/立方米。全株青贮玉米秸秆为500-650公斤/立方米。一亩大田玉米需6立方米左右,带田需4立方米。青贮窖长方形的宽度、圆柱形窖的直径应小于或等于窖的深度。各种青贮窖的深度以2-3米为宜。圆形窖的直径以2米为宜。长方形的深度以2.5-3.5米为宜。长度根据原料多少而定,但不宜超过25米。窖壁应光滑,尽量做到不透水、不透气,四角应做成弧形,窖底应做成锅底形或平面形。规模养殖户可根据养畜情况建二联池。
二、原料的准备
1、清选:将带有泥沙和腐烂变质的秸秆剔除。
2、切碎:青贮玉米秸秆应先用铡草机等机械切碎,切碎长度不宜超过2厘米。
3、调整湿度:青贮玉米秸的湿度应在60-70%,以手捏紧切碎的玉米秸手指缝有液体渗出但不滴水为宜。湿度不够,可在切碎的玉米秸秆中加适量的水或与其它多水份饲草混贮,如甜菜叶、甜菜渣等。湿度过大,可将玉米秸秆适当晾晒或加入一些粉碎的干料,如麸皮、草粉等。
4、添加剂的使用:为提高青贮玉米秸秆的营养,改善适口性,可在原料中掺入添加剂,喂牛、羊的青贮玉米秸可加尿素,尿素添加量是玉米秸总重量的0.3%,食盐添加量是玉米秸秆总重量的0.1-0.15%。
三、装填:
1、青贮用的玉米秸秆最好随收随运,随运随铡,随铡随装窖,切不可在室外晾晒或堆放过久。
2、土窖或未上水泥面的砖窖,在窖底窖壁衬一层塑料薄膜。
3、把铡碎的玉米秸秆逐层装入窖内,每装20厘米,可用人踩、车辆辗压等方法将玉米秸压实,特别注意将窖壁及四角压实。
4、玉米秸秆装至高出窖口30-40厘米,使其呈现中间高、周边低,圆形窖为馒头状,长方形窖呈弧形屋脊状。
5、圆形窖及小容积窖应尽量短时间内装完。
四、密封:
1、青贮容器装满后,在上面铺一层厚20-30厘米的干麦草后再用塑料薄膜将玉米秸完全盖严,也可直接用塑料薄 膜覆盖,然后压一层厚40-60厘米的土,打实拍光。
2、贮后一周内经常检查窖顶,如发现下沉或有裂缝,应及时修填拍实。在窖的四周距窖口50厘米挖一个排水沟。
五、启用方法:
饲料青贮一月后即可启封饲喂。圆型窖、青贮塔剥掉覆土、揭去塑料薄膜并去掉盖在上面的麦草,圆形窖从上到下分层取用,取面要平整,每次取面厚度不小于5厘米;长方形窖选择向阳一头开启,从上到下分段取用,一直取到底,然后以此为起点,每天向里取一截,直至用完,取完所需青贮料后及时盖好塑料薄膜或麦草,防止料面暴露二次发酵。
六、品质鉴定:
1、上等青贮玉米秸呈绿色或黄绿色,具有浓郁酒酸香味,质地柔软,疏松稍湿润,酸碱值为4-4.5。
2、中等青贮玉米秸呈黄褐色或暗褐色稍有酒味,柔软稍干。
3、劣质青贮玉米秸呈黑褐色,干、松散或结成粘块,有臭味,酸碱值大于5。
七、饲喂:
1、只有上等或中等的青贮饲料才能饲喂牲畜。
2、初喂时,应从少到多并与精料或其它习惯性饲料掺喂,如出现拉稀时可酌减喂量或暂停数日后再喂。
3、各种家畜青贮玉米秸喂量为:乳牛每头每天15-20公斤,肉牛每头每天8-12公斤,绵、山羊每只每天1.5-
2.5公斤。
4、饲喂奶牛应在挤奶后进行,切忌在挤奶房中堆放青贮饲料,以免影响牛奶气味。
凉州区畜牧兽医局
【玉米亲本繁殖技术操作规程】推荐阅读:
玉米制种技术规程11-03
优质高产玉米栽培技术06-20
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06-26
高效优质玉米栽培技术08-03
玉米间作萝卜高效栽培技术07-04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08-22
玉米抗旱综合高产栽培技术10-30
玉米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方案08-25
玉米全膜栽培技术规范论文02-04
玉米螟生物防治的技术和效果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