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2024-12-15

凝心聚力(14篇)

1.凝心聚力 篇一

“凝心聚力”大学堂学习体会

“凝心聚力”大学堂是神府掘进公司借力西安交通大学高培中心,为掘进公司量身打造的系列培训课程。本次培训历时半年,共进行了两节拓展训练、八节有针对性课题的培训课程。在培训中总结了如下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开课前的破冰融入拓展训练拉开了神府掘进公司凝心聚力大学堂的序幕,打破了公司同事间的隔阂和障碍,使大家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同时为随后开展的培训课题奠定了最最重要的人员融合基础。

随着《打造卓越执行力》培训课题的展开,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逐渐使理论和实际有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和结合。平时以为执行力就是领导交办的事必需尽力去完成。而通过培训懂得了执行力的精髓是领导安排的工作一定要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去实现目标,实现目标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具体过程更重要。这是因为实现目标有多种途径,可发现和总结出最有效率的办法;另一个是目标有可能完成或无法完成,而重视过程使我们发现失误,从而为工作积累丰富的实际经验。

人都有五商即IQ、EQ、AQ、FQ、HQ,五商全高那是圣人,而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一定要调整好状态,发挥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弱势。秉承以下几个原则:

1、要勤于做事,不怕做错勇于总结,不怕议论汲取经验。

2、不怕失败,越挫越勇。

3、好的习惯只要坚持21天,就是你用之不竭的人生资源。

4、换位思考,摆正位置。

掌握了自身优劣,就要知道消费是即时快乐,作为投资的工作就是为了得到未来回报唯一途径。培养高效的工作习惯使投资放大,所以要做到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要事第一、注重细节、全力以赴、勤于沟通和盯住短板;工作中要建立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和可追踪的目标,崇尚执行文化,知人善任用能执行的人,执行中一定要做到“想到了不等于说到了,说到了不等于做到了,做到了不等于做到位,做到位不等于有效果”。

二、说实话“到底为谁工作”我认为由下到上,牵扯着我、团队、国家和社会。为自己工作,是为了生存、理想和家人幸福;为团队工作,是为了团队的效益、壮大和持续;为国家工作,是为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以及爱国精神的寄托;为社会工作,是内心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我理解的现在所说的工作就是在团队中如何工作。1.认清工作的意义。人生离不开工作,工作不仅能赚到养家糊口的薪水,同时,也能锻炼我们的意志,新的任务能开拓我们的才能,与同事的合作能培养我们的人格,与客户的交流能训练我们的品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就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2.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应将心态回归于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将每一次的工作任务都视为一个新的开始,一段新的体验,一扇通往成功的机会之门。3.换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感到快乐。有人在一个好的单位工作,但他每天也会有许多得不如意,苦恼总围绕在他的身边。有人工作单位一般,可他却不舍不弃,每天都有工作目标,把这个作为一种锻炼、成长的机会,而且通过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受到同事们的敬佩。这种阳光般的心态,火一样的热情,最终收获的是成功的硕果以及工作的快乐和幸福!4.学会欣赏工作中的每个瞬间。我们必须要学会欣赏工作中的每个瞬间,要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工作,与同事和谐相处,相信未来一定会更美好。成功往往青睐那些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人。5.不能改变环境,就去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必须去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时就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这就告诉我们,人不能去等,要学会适应。要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心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只有不断去适应,不断去调整,才能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总之一句话,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们要学会忘记、谅解、宽容。别让你的不原谅给了别人持续伤害你的机会。更要学会感恩、欣赏和给予,这样你就会觉得你所作的一切都会是一种对他人的回报。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无止境,只要常常保持这种心态,你就会觉得天天快乐,幸福无比、受益无穷!

三、沟通最通俗的理解就是信息的传递。但是如何使信息传递最有效和传递的成本最低,是工作中我们最需解决的任务。

现代研究预计人有八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直感、预感和邘感,我们所有人相信的感觉只有前五项,所有的信息传递也是用这五种感觉,所以要用好自身的最有用的原始感觉。人的本质性格是由先天形成,无优劣之分,大致分为四种类型:C猫头鹰型(完美型)、D老户型(支配型)、I孔雀型(表现型)、S无尾熊(稳定型)。在沟通时可互补的是猫头鹰与老虎型、无尾熊与孔雀型,容易起冲突的是老虎与无尾熊型性格的人,因此与不同性格的同事相处,有必要先对他(她)的性格进行一个了解,才能做到最有效的沟通。

工作中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但是常用的最基本的沟通有两类: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在向上沟通时,谨记三点(1)一定要拿出一种或多种具体方案;(2)给出认为最优的方案和理由;(3)将决定权交予领导。在向下沟通时,要做到(1)交代工作要双向沟通,取得确认;(2)出现问题不要只会责骂;(3)提供方法,紧盯过程。

还有一种沟通是非暴力沟通,方法就是首先承认对方的生气是有原因的,再说出自己的苦衷,达到相互的理解,最后拿出可行的解决办法或给别人指出出路。实际工作时必定会遇到与别人沟通,在处理此种纠纷中,非暴力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以上只是将薛老师所讲部分内容进行了浅显的总结,在今后还要通过实践将其他内容和案例融会贯通,以达到学习知识后,帮助工作提升的目的。

四、“抢渡金沙江”是我们此次整个培训能否结业的最后。培训任务是20名队员用手搭建出一座浮桥,其他的队员必须脚踩在那个“浮桥”上共同到达对面,在此过程中任何人不能说话。直到所有的队员(四个团队,共计63人),包括作为“浮桥”的队员全部到达对岸,才算通过。在此过程中有任何一个人违规,其他过去的人,全部重新通过。科目开始的时候,全场一片寂静,随着背景音乐的想起,培训师开始解读人生,从牙牙学语到学会走路到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在这些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让你永远记住的人,值得你去感恩的人,在整个过程中我能够感觉到每一个人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每一个人都在深思。在进行到三分钟的时候,当时已经有十几人通过浮桥了,培训师突然宣布科目停止,因为有一名队员违规了,那时很多人都只是以责怪的眼神瞅了一下,大家什么话都没说,接着重新开始。当我看到大家用手搭起浮桥,让队友们踩着自己的手背上到达对岸的时候;当我看到队友的手被我们踩破了,还在紧咬着牙齿坚持的时候;当我看到队友们流着汗水还在默默坚持的时候,我被团队体现出来的集体荣誉感和精诚合作的精神所感动。我想全体六十四名队员应该都被感动了。在大家的努力下,全队六十三个人团结一心,互相帮助,目标一致,勇于奉献,最终以十六分的好成绩完成了任务。在科目完成后六十四人,有的拥抱在一起,有的相互握手,耳中听到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一声轻轻地“谢谢”。当时我为能身处这样的团队而骄傲,一种强烈的集体归属感深深影响着我。换一个角度考虑,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如果没有众人的支持配合,鼎力相助,也许自己根本无法完成。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众人的臂膀和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决心。团队精神,不仅是我们工作中必须发扬和应用的精神,也是一个单位发展壮大的根本。

这次拓展训练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得到的知识与心得体会也非常丰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分层管理、明确领导极其重要。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有利于明确责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做事要先做计划,再开展行动。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做穿越电网项目时,大家先不急于过网,而是每个人找好自己的位置,充分论证,最后一举通过。

3、在工作中,各单位之间需要沟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

4、知识和技能还只是有形的资本,意志和精神则是无形的力量。拓展训练就是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你身上,而你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力量。

拓展只是一种训练,是体验下的感悟。最重要的是我们真正实现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从拓展中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但我们是否能真正把拓展中的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能真正把在拓展中得到的启示运用到生活的困难当中,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拥护、践行创新机制和落实责任的要求还需要一个更长的磨练过程。但我相信,多一点坚持,多一份自信,就会多一次成功!

2.凝心聚力 篇二

学校办学理念及优势特色

1.学校办学理念

结合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 提出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学校以学生为本, 关注学生成长, 努力在小学阶段为每个学生打好知识技能、沟通交往和运动技能等多方面的基础, 为他们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服务。让学生端正品行、学会学习, 强健体魄, 走上终身良好发展之路, 是学校的教育理想和不懈追求。依据这一办学理念, 学校确立了“严谨、勤思、求实、奋进”的校风;“热爱学生、施教严谨、务实求是、改革创新”的教风;“团结守纪、勤学好问、乐读精思、积极向上”的学风以及“立志勤奋、遵纪健美”的校训。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形成了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 引领着广大师生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奋力前行。

2.办学优势及特色

学校根据师资优势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以“弘扬民族精神, 传承历史文化”为指导, 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精粹, 形成了“花毽运动项目”与“经典诵读”两个一文一武, 一动一静的办学特色。“经典立品, 花毽健体”, 通过特色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 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特色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提高。

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以“民主、规范、开放”为指导思想, 力争管理效益最大化。

1.确立人本意识, 坚持民主管理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并健全了《新会道小学管理制度》, 保障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学校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每学期定期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作用, 建立校务公开栏, 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 维护教职工的利益, 促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千方百计为教职工办实事, 提高学校管理实效, 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管理学校, 共同做学校的主人。

2.加强过程管理, 规范办学行为

学校积极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的普惠性, 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 关爱外来人口子女, 学校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对教师进行多元化评价, 不断激励教师成长。坚持教师自评, 并形成学校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机制。学校实行月教学常规管理分析, 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诊断、分析, 不定期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社会以及家长对学校办学情况的意见与建议。

3.实行开放管理, 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努力实行教育管理的开放化。积极与所在街道居委会合作, 共同创建良好社区;与津南区三合小学建立互助手拉手学校, 加大城乡交流力度;坚持在联合学区的平台上与兄弟学校进行师资的柔性交流, 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学校还与四季馨园社区、陈塘庄派出所、消防12中队和微山里居委会等单位建立共建关系。通过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多方面联系, 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 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效果

1.以班子建设带动教师队伍的发展

学校从强化班子建设入手, 新的班子刚一组建就形成了团结凝聚、甘于奉献、各尽其责的班子作风。班子成员年龄结构合理, 学历层次高, 廉洁自律, 以大局为重。全部副职与中层干部在做管理的同时担任教学任务, 不断修炼内功, 提升水平。全体行政领导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指导教学研究活动, 使“尊重、平等、和谐、互助”成为干群关系的主旋律。

2.以德为先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以师德建设为切入, 强化教师的职业素养, 提出新会道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树立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每学期制定教师个人师德计划并付之行动, 先后开展了“践行师德承诺”、“幸福教师, 源自成长”和“履行教师职责, 做勤思善学的教师”学习讨论活动, 使教师珍惜岗位, 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学习意识、质量意识, 进而做好本岗工作。

3.关注校本研修与教育科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注重加强校本研修。紧紧围绕“以校为本, 走教师专业发展之路”的研修策略, 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课堂展示、评课分析、专家培训和学访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收到明显实效。学校独立承担的市级课题“关注弱势群体学生, 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实验研究”已于去年3月通过专家组评审, 顺利结题。区级课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于去年10月顺利结题, 另外一项国家级参与课题也得到规范有序推进。学校有4名教师在区创优课中获二、三等奖, 5名教师在市、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有12篇论文获得国家级奖项, 18篇论文获得市级奖项, 20篇论文获得区级奖项, 同时有3篇在《河西教育》杂志发表。

4.培养骨干教师队伍,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在骨干教师队伍中开展五个一活动, 即读一本好书、上一节优质课、制作一个课件、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有价值文章。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 使教师快速成长。骨干教师的成长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呈现了“学历高、活力强、后劲足”的新气象。目前学校骨干教师比例达到35%。

5.利用考核评价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3.凝心聚力创和谐 篇三

有困难找工会

企业和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职工为企业之本,本固才能企兴,而欲本固,只有加速发展,用企业的发展推动职工的全面发展。在维护职工利益,保证企业收益和国有资产升值三者利益兼得的基础上,大同第二发电厂工会一班领导从政治思想工作上入手做起,深入基层和职工谈心,并且在政治上启动科学理论武装工程,广泛开展形势任务、爱岗敬业教育,使职工充分明了企业经营情况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肩负的责任,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坚定与企业同舟共济、共谋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以评选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为链条进行拉动,开展“树典型、学先进”活动,带动职工为企业建功立业;在素质提升上,启动人才工程,把开发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要务,通过定向培养、技术培训、实地锻炼等形式,组织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不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造就高技能的工人队伍;在管理上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考虑职工的个人需求、个性特点、能力状况,使人尽其才;在机制上启动竞争激励工程,打破学历、年龄、资历限制,拓宽用人选人视野,做到广开渠道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2006年以来,经工会推荐,有2 名优秀工人被评为技师,有107人被评为336人才,有3名优秀工人跨入管理层行列。同时,加大分配激励力度,积极落实智力、技术要素等形式的分配导向,使一流的贡献得到一流的回报;在提高收入上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开辟第二增长点,协助行政担负对外承包检修,已承揽大同发电有限公司2×600兆瓦机组检修维护任务,石嘴山发电公司大小修任务和同煤集团电厂机组运行、检修维护任务,并以良好的服务、扎实的作风、精湛的工作赢得对方信任,使职工的收入和福利待遇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工会领导也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爱戴和尊敬,“有困难找工会”也成为了职工的口头禅。在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方面,2007年“五一”期间,针对离退、内退职工向厂部反映的问题,工会主席杨天胜连续召开了四个座谈会:党小组长以上人员座谈会;老干部座谈会;内退人员座谈会;退休人员座谈会,向大家宣讲电力企业改革形势,宣讲本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取得他们对企业各项改革措施的认同和理解。事后,从这一经验中,工会领导一班人更加紧了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听取群众呼声的良好风气。工会还把职工维权与劳动保护安全监督结合一起,积极做好职工劳动保护安全监督工作。按照《工会安全监督体系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工会劳动保护群众监督检查职责,根据工会工作特点,促进工会劳动安全、员工劳动保护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具体化。工会领导一班人还坚持每月下基层检查调研,保障工会安全监督体系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并依法维护员工权益,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工作责任感和劳动积极性。

工会是自己的“娘家人”

实践证明,要赢得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必须坚持造福职工理念,不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让职工充分分享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几年来,在上级公司的支持下,大同第二发电厂筹措资金,在园区建设、环境治理、改善职工居住条件方面迈出新步。

一是拓展功能场所:利用厂庆20周年契机,投资百万元,改造了职工俱乐部、文化活动中心、职工运动场,建起了厂史展览厅,重建了生活区小花园,安全文化长廊, 并在文化中心广场添置了各种健身器材,形成了覆盖全厂的六大功能场所,为职工休闲、健身、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二是改善居住条件,利用职工集资、贷款等方式,先后扩建了15万平方米计26栋建筑面积达百平方米的职工住宅,让40%的职工喜迁新居,人均住房面积提高了45%;三是建培训基地,先后投资400万元,建起以设备综合部、教学部、仿真部、技能鉴定部为主体的大同运行培训中心,中心设教学楼一座,火电燃煤60万、30万、20万湿冷、空冷机组仿真房4个和多媒体教室2个,拥有200人就餐的学生餐厅和90间双人学生住宿楼,除满足本厂运行人员培训提高外,还接待了系统内实习人员1200余人;四是美化环境,自己动手,拓宽主马路7800平米,栽种各种树木25000株,硬化地面2万平米,企业建筑统一标色,有效地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厂工会的这一系列举措,立刻赢得了职工群众的称赞,他们亲切地称呼工会是自己的“娘家人”,“有困难找工会”也成了职工的共识。

温暖工程解民忧创和谐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解忧,帮助职工解决生活生产实际困难。二电厂工会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从职工衣食住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抓起,切实把扶危解困落到实处。2000年以来,厂工会领导经常深入离退休职工群众中,了解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思想沟通,及时排忧解难,多方关心老职工,使老职工队伍进一步稳定。今年又为老年活动中心配备六台冷热水饮水机,建起了活动洗浴处,受到老同志的欢迎。首先,建立特困职工帮扶制度,健立特困、困难职工档案,定期对困难职工予以资助。2000年以来,每年发放困难补助金7.5万元。其次,对发生突然事件的困难职工,由厂工会组织采取职工募捐的形式予以帮助,去年以来共募捐11万元,分别对两位动大手术职工和两位患血液病职工子女进行救助;再次,利用春节、中秋节对职工和离退休职工进行慰问,全年计发慰问品价值7.3万元;最后,对所在地区、所属系统特困人员帮扶,3年共捐资30万元对大同地区特困人员帮扶,捐资253494元对公司所属大渡河流域特困人员进行帮扶。2005年,又在大同市组织的“春雨助学”行动活动中,与市总工会签订了捐助15名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帮扶协议,连续三年将援助款9万元送到学生手中。在加强职工思想工作的同时,厂工会领导也把强化安全教育、安全监督,确保职工的劳动安全放在首位。厂工会领导深入车间,通过宣讲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把“班组劳动安全互保”活动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其次与相关部门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及安全问卷答题,参加人数达千人以上,促进了职工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转变。 厂工会还努力做好职工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确保劳保用品定额发放,确保职工休息、休假权利,为职工创建安全的生产工作环境。今年截至9月10日,全厂完成发电量52.85亿千瓦时,实现了安全生产1546天。连续3年未发生轻伤以上事故。电厂职工由衷地说,“这一切是与厂工会一班人的努力工作分不开的”。在保障人身安全的同时,厂工会更是积极为职工着想,创造条件提高职工体质,确保职工健康。 一方面请北京电力医院专家每两年为全厂职工体检,并对离退休干部、女职工、特殊工种常年开辟体检、就诊绿色通道。另一方面,因地适宜地开展多种体育活动,每三年召开一次大型运动会,每月安排一次体育活动。各基层工会也从实际出发,開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的体质和健康水平。职工发病率每年递减。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2001年有300名职工在减人增效中进入内退行列,情绪很大,大同第二发电厂从思想疏导入手,从调整生活费、推荐再就业实际问题上帮扶,改善了内退人员的生活条件,稳定了内退人员的思想。采取措施,创平安小区。其一,对生活区重要道路,住宅区安装了监视器,厂设监视台,保持对生活区24小时监控。其二,由经警队对生活区夜间巡逻,每晚不少于两次。其三,由退休职工组成的老年联防队负责对生活区白天巡视。确保了住宅区的一方平安。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其四,是利用“春节”、“五一”和机组大修期间,对劳模、离退休干部、困难职工和大修参战人员进行家访,上门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进行慰问。

4.凝心聚力谋发展 篇四

——南宽坪镇中心幼儿园工作回顾及展望

南宽坪镇中心幼儿园成立于2010年9月,属民办幼儿园。一年来在县教育体育局及中心学校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办学理念引导下,在园领导班子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地通过了“双高普九”的检查验收,开创了我园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1、规范管理,保教并重,不断提高办园水平。建立和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事事有人管的管理体制;坚持目标管理和常规管理。根据幼儿园工作内容,教育教养,卫生保健,月中心工作安排等,每学期根据上述步骤开展工作,为日常常规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敬业奉献的教职工队伍。一是作为民办幼儿园,一年来,我园一直重视教职工的思想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职工思想素质,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法规,通过抓园内先进典型,并向其学习活动,使全体教职工对如何在平凡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各方面成为幼儿表率,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二是定期对保育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常见方法等,在学习的同时认真对照职责要求,总结和分析工作中的得失,肯定了后勤人员工作上进步和成绩,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通过培训学习,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普遍得到的增强,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均得到了提高。三是重视对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一直以来,我园 遵循保教结合的教育原则,对幼儿生活、饮食管理,日常常规及卫生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到细致入微的培养,得到了家长普遍赞誉。

3、强化卫生保健工作,确保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一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本园实际及场地的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内容和时间,做到内容丰富、动静有效结合,在天气允许的前提下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1小时。坚持晨间锻炼,不断提高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二是加强膳食的管理,以幼儿标准用量为主,从幼儿自身实际出发,保证幼儿喝足吃饱尽量少浪费不浪费;三是定期检查校园急救箱,及时投放药品,按时做好玩具、学具、空气消毒工作,确保幼儿在园学得开心、玩得放心。

4、积极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每学期初,对家长进行安全知识问卷调查,提高家长安全知识警觉性,也使幼儿初步感知安全的重要性。定期召开家长会,增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不断完善家园工作。

5、扎实开展艺术教育。每学期将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学期计划,进入班级课表,各班结合实际成立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艺术活动,学期末计入班级考核。真正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考核。

二、后期工作展望

1、不断深入对幼儿艺术特色教育的探讨,向学中玩,玩中学的教育模式纵深发展,优化师资力量及优质教育资源配备。

2、定期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让家长教育家长,共同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3、进一步依托教职工办好幼儿园,在决策上集众人的智慧,在行动上聚集体的力量。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我为幼儿园发展献计策”活动,了解教师的心声,征集教师对幼儿园发展的好建议。

4、定期开展保育员专业技能比赛活动,进一步提高保育员素质。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通过活动使幼儿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地提高,从而不断丰富我园办学的内涵,提升我园整体形象。

5.凝心聚力迎高铁 篇五

高铁的开通运营对车务段、铁路局和广西自治区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为了实现广西盼望已久的“高铁梦”,迎接高铁的顺利开通运营,一年多以来,车务段全段干部职工在铁路局的领导下,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克服了生产生活设备设施不足、交通不便、人员紧缺等困难,想方设法保试验安全,全力以赴保开通运营。车务段工会努力发挥职工“娘家人”、“贴心人”等作用,深入一线关心关爱职工,走访慰问理顺职工情绪,积极融入车务段中心工作,在激发职工工作热情、确保衡柳线顺利开通运营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关注职工,给予组织关爱

1.成立工会小组,让职工有“娘家人”

工会是职工的“娘家人”、“贴心人”,职工有困难,第一想到的就是工会。衡柳线联调联试和开通运营初期,车站人员和工作岗位未定,车站工会组织一时难以建立起来,车站和车站职工有什么困难和诉求,难以直接反应到段工会。为确保工会能以最快速度服务职工,车务段工会针对现场实际,指定由车站负责人临时担任工会小组长,确保了衡柳线车站职工的事有人管,职工的困难有人问,职工的心里话有人说。

在车站人员相对固定后,段工会立即下文,推选车站工会小组长。为更好的发挥工会小组长作用,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段工会采取集中培训和下站指导等方式,强化工会小组长的业务能力,使车站工会组织能够及时的承担起工会职责。

在建立车站工会组织的基础上,为更好的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段工会还按照既有线的模式,强化衡柳线工会管理,在站务公开等方面进行规范,让职工积极参与车站管理,更好的发挥职工主人翁精神。

2.走访谈心,化解矛盾,解除职工后顾之忧

衡柳线自2012年底桂林至永州开通以来,由于车站行车组织和设备设施不完善,事情多,要求高,而车站人员又非常紧缺,导致干部职工经常一两个月难以回家,有的更是三四个月都没回过家,照顾家庭时间少,年轻人与女朋友聚会少,少数家庭和恋人发生矛盾。为此,段工会积极开展走访谈心,化解矛盾。东安东站值班员小卢家婆媳闹矛盾,自己又由于没时间照顾家庭,与妻子沟通少,一度闹到要离婚,段工会得知后,要求车站支工会主动上门调解,分别做工作;段工会委员也经常利用下站时间找夫妻两谈心,讲清情况,化解心里疙瘩,使夫妻两重归于好。

3.及时慰问,让职工感受组织温暖

衡柳线由于生活设施建设滞后,再加上部分车站交通不便,生活上存在很大困难,部分职工心存怨气。段工会在“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的基础上,利用节假日开展专门慰问,给职工送去牛奶、方便面和火腿等食物。2013年全年共开展了四次专门慰问,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在开展慰问的同时,段工会还时刻将职工的生活困难记在心上。大溶江北站因地方修路,将自来水管截断,导致车站停水。段工会听闻后,立即联系建设指挥部,每天定时送水,还给车站买了大水缸,保障了职工的日常用水。

二、关心职工,给予物质帮扶 1.配齐生活设施,解决吃住难题

吃饭和住宿是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衡柳线联调联试期间,车站各种生活设备设施不全,有的还满足不了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段工会在车站开站前,就联合段办,为各个车站配备了必须的生活物资。段工会在配备必需物品的基础上,还深入车站开展调研,根据各站实际情况,给相应车站增配抽油烟机、煤气罐、饭盒等生活用品,使生活设备满足职工日常生活需求。

段工会还针对一些车站房间少、住宿拥挤等情况,在向上反映争取增建的基础上,自我调整,压缩办公用房,调做间休,并合理安排房间。针对部分房间没有安装空调,夏天天气炎热的情况,段工会想方设法从既有线车站进行调配,让职工感受夏天的“清凉”,确保职工能休息好,日常工作精神状态好。2.配备体育用品,强化职工身体素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衡柳线由于是新开车站,基本上没有任何体育设备设施,职工日常缺乏锻炼,再加上事情多、工作时间长,部分职工身体出现状况。段工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专门购臵了一批拉力器、健身器等体育设备下发到各站,让职工随时都可以利用间修时间锻炼身体。段工会还利用举办运动会的有利时机,动员车站职工积极开展各种体育锻炼,强化职工身体素质。

3.开展小种养,娱乐身心和菜篮子两不误

小种养在湘桂线各车站已经深入人心,在丰富车站伙食、娱乐职工身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很受职工追捧。衡柳线由于人员少,车站空地不多,段工会根据各站具体情况,在柳州西、青茅等人员相对多的车站先开展示范,柳州西搭起了鸡棚,青茅站建起了鸭舍,还逐步向其它车站进行推广。针对车站人员少、小种养人力不足等特点,段工会还动员既有线青工支援高铁车站,开辟荒地,种植蔬菜,搭建棚子。11月份,兴安区段20多名青工专门到大溶江北站开展义务献工,开辟了近2亩的荒地,为来年车站开展小种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开展示范、重点推进的基础上,段工会还专门为衡柳线车站的小种养下拨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目前,衡柳线车站的小种养已经开展的有声有色,柳州西还获得了段工会评选的小种养二等奖。

三、关爱职工,给予安全支撑

1.开展各种群众性安全活动,安全生产深入人心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就更谈不上关爱职工。为此,段工会积极融入中心工作,将安全生产与开展工会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安全生产理念扎根职工心里,为衡柳高铁的开通运营安全保驾护航。为此,段工会在开展安全微电影巡演、职工代表查安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转变理念战高铁、立足岗位做贡献”劳动竞赛活动,以“比安全、比责任、比业务、比服务、比业绩”为重点,形成了“安全人人有责,安全生产靠大家”的浓厚氛围。为确保衡柳高铁开通运营冲刺和运营过渡期安全,段工会又紧密结合实际,在全段范围内开展“攻坚克难创安全佳绩、决战决胜保开通运营”劳动竞赛活动,集全段工会力量,确保衡柳线开通运营各项生活设施完善,为衡柳线的开通运营贡献力量。

通过开展各种劳动安全竞赛活动,干部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有利的促进了衡柳线的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2.理顺职工情绪,给安全生产上把“锁”

情绪不稳是安全的隐患,特别是衡柳线,由于实行的是CTC控制,车站行车工作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操作,职工情绪不稳,就容易操作失误,就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段工会在开展走访慰问的基础上,通过解决日常工作生活“小难题”,理顺职工情绪,让职工心里消除疙瘩,使职工能全身心的投入安全生产。2012年底,衡柳线桂林至永州开通,由于没有空调和火炉,车站职工反映晚上上班较冷,段工会听闻后,立即购臵了一批棉大衣,给职工送去,让职工感受温暖的同时,也消除了职工心里的“小疙瘩”。段工会主席下站过程中,发现客运站行车室没有空调,又不通风,职工在行车室内就像蒸桑拿,跟施工单位协调又解决不了,使得此时成为职工心里的疙瘩。为此,段工会“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想方设法从既有线调配空调,解决了职工心里存在的“小疙瘩”。

段工会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心系一线,扎根现场,准确把握职工脉搏,主动而不是迫于压力地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乐,积极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尽心尽力去为群众办实事,切实解决职工存在的难题,让职工心气顺畅。

3.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强化安全基础

6.凝心聚力促教育2 篇六

(二)——教体局党委党建工作纪略

(2013年11月)

宁陕县教体局党委所属党组织6个(其中党总支1个、党支部5个),党员179人。

一年来,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指导下,教体局党委坚持 “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抓班子带队伍,抓亮点求突破,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抓班子,强组织

一是党委班子建设。在班子内部,明确党建工作分工,同各支部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坚持坚持每周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学习;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议,分析党建工作,研究解决党建工作及事关教育体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党委委员每季度到联点支部指导党建工作,每年上好一次党课。把作风建设作为委班子一项重要内容,要求班子成员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做给职工看、带着职工干。

二是学校班子。在全县教育系统全面推行校长任期制。面向全县教职员工公开竞聘校长19名,幼儿园园长2名,县直教育单位负责人1名。有7名校长因工作绩效差被免去职务。新聘人员一年一考核,三年一任期,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激发了学校班子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支部班子。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对局机关、宁陕小学、城关初中、教研室、幼儿园等五个支委进行调整充实,选举产生了新的支部委员和书记,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宁陕小学、城

关初中改选了工会主席,较好的推进了党、工、团建工作。

带队伍,出活力

一是师资培训。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校际交流和实践培训为途径,更多运用主题研讨、案例教学、专家引领实践等方式,突出党性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知识与能力培训,帮助教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一年来,共计培训教职工1326人次,其中走出校门参加中省市县培训849人,网上远程培训477人。

二是立把党务活动要与教书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要求教师人人做到“六个一”:讲授一堂观摩课;提供一份示范性教学设计,帮扶1名以上的留守儿童,结对互助一名老师,参加一个课题研究,读一本教育专著。让每一个党员干部和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争先进、出成绩,激发了全体教职工岗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年来,有100名教师成为县级课题研究骨干教师,有5名教师在市级学科大赛中分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有10名教师获得市级教学能手称号,有4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能手称号,有4名校长获得市级骨干校长称号。(可设计同期声:张伟。说抓培训、岗位练兵的收获)

建载体,促发展

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以“敬业、守纪、育人、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着力整治少数教职工身上存在的不良师风。止目前,教体局局召开布置、推进会议4次,进行专项督查5次,签订目标责任书26份,警示训诫5人,教师工撰写师德师风剖析材料835份、心得体会1400余篇,梳理教职工道德品质及作风方面的问题71条,落实整改63条。建立了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全县师德师风整体状况明显好转。

深化连心工程,开展“走进家庭、携手育人”大家访活动。在学校支部的安排和党员教师的带动下,共有600多名教师通过进村入户、电话、信函网络等形式先后家访学生2300多名,填写家访手记800多份。大家访活动的开展,和谐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教师与群众的关系,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设计同期声:家长谈家访的好处)

扎实有效的党建工作,促进了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快速、协调发展。2013年全市中考成绩质量分析通报中,宁陕总分400分以上人数首次位居全市第3名。2013年高考二本双过线203人。素质教育、科技创新、体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教育强县创建顺利通过验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成果。

7.凝心聚力确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 篇七

一、对当前税收形势准确把脉定位, 精心编制后两个月的税费收入计划

今年是盘锦经济全面转型、向海发展, 建设滨海新城的特殊历史时期, 兴隆台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十二五”规划要求, 对税收收入提出要比上年增长50%的工作目标, 即全口径税收计划为76570万元, 区级一般预算收入达到62600万元, 社保费、残保工会经费等15588万元, 税费收入总额近10亿元。今年兴隆台区税源有其特殊因素:一是辽河油田税源发生重大变化。兴隆台区地税主体税源来源于辽河油田三产企业, 而辽河油田企业内部机制改革, 辽油长城集团等企业移址, 加之原油产量下降等因素, 消费税、增值税减少一亿多, 地税减少一千多万元。二是商业企业没有形成规模。以兴隆台区“水游城”为中心的大型商业园区正处在建设中, 增值税附带的城建、教附等地方税收没有产生。三是第三产业税收征管户多、人少, 任务艰巨。兴隆台区现有企业2180户, 个体工商业户5100余户, 是全市第三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一些大型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基本都坐落在这一区域, 税源超过50万元的餐饮服务业有20户以上, 其他中小型餐饮业有700余户。而区地税局一线征收管理人员仅有49人, 征管任务十分繁重。区地税局领导班子针对今年税源变化的特殊情况, 深入企业调研, 科学测算, 预计税收和社保费均有较大缺口。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 区局党组认为, 这是历史赋予新一任领导班子的责任与使命, 按照以往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 税费收入任务难以完成, 特殊时期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常规, 凝心聚力,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采取六项措施确保完成收入任务

新一任领导班子站在新起点, 审时度势,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制定出六项措施, 确保完成年度各项收入指标。

1. 重新编制收入计划, 把任务落实到科、所及税收管理员人头上。

根据税源变化情况重新预测, 摸清税费底数, 分税种、分级次预测, 重新分劈了税收计划, 落实到每个税收管理员, 要求各征收单位每周提交报表, 并汇报收入情况, 遇到征收中的难点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2. 加强重点税源管理, 做好重点税源监控工作。

市局对兴隆台区域税源重新划分后, 兴隆台区地税局重点税源的主体是房地产业, 占全局税收总额的50%以上。今年, 正在建设中的房地产项目有16个, 局班子成员分片包所, 要求各征收单位牢牢盯住16个新项目的工程进展情况及资金运行情况, 实行跟踪管理服务, 确保重点税源足额入库。

3. 加强重点税种的管理力度。

兴隆台区地税局在征收过程中, 感到征收难度较大的是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这两个税种如何征管到位是需要破解的难题。尤其是个人出租房屋税收点多、面广、隐蔽性强, 给征收工作带来难度。为此, 兴隆台区地税局利用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普查的契机, 准确掌握辖区企业及个体房屋出租使用情况, 建立台账, 分类管理, 将准确信息输入“金税三期”。辽河油田较大的三产企业如金宇、天意等公司与主体企业土地划分不清, 存在着土地使用税收入不实等问题, 使用GPS仪器进行重新测量, 确保土地使用税足额入库。对个体出租房屋的税收征管工作与工商、公安、街道等各单位密切配合, 互通信息, 对“钉子户”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并下发通报, 在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在全社会产生震慑作用, 维护税法的尊严。

4. 开展发票专项检查与整治。

加强定额管理和税收执法监督管理。兴隆台区地税局从11月份起利用两周时间安排发票专项整治, 要全局上下总动员, 成立若干个组, 深入到市区内餐饮、歌厅、茶馆、洗浴等服务业场所和建筑安装企业进行全面清查, 重点查处违章使用发票、串票和使用假发票等违法行为。对定额偏低的餐饮业户重新调整, 大造声势, 对国际酒店、福德汇、裕华园等较大的酒店进行深入排查, 跟踪监督。通过一系列执法措施, 打造出良好的税收法制环境。

5. 整合办税服务厅, 打造良好的税收服务环境。

兴隆台区地税局按照“始于纳税人需求, 基于纳税人满意, 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总体要求, 对办税厅服务职能进行调整, 把各企业申报、发票管理窗口拿到基层所, 方便纳税人。区局增设受理、咨询窗口, 增加“代开发票”窗口, 实施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 涉税事项“一站式”服务, 涉税资料“一户式”存储, 简化办税程序, 降低税收成本, 规范服务制度。对宣传辅导纳税咨询、限时服务、提醒服务等制度进行有机整合, 为纳税人提供“自助式”和“管家式”服务。

6. 加强督察督办工作, 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8.凝心聚力 乐山跨越 篇八

市中区:打造四个亮点做好四篇文章实现四大突破

2013年作为“五年翻番”战略的起步之年,实现良好开局、保持高位发展意义重大。市中区地处全市实施“三大联动、六个跨越、六个美丽”战略的核心,必须实现率先发展。对此,该区制定了“打造四个亮点、做好四篇文章、实现四大突破”工作思路,从低碳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重大项目入手,打造“现代商贸核心区、两化互动样板园、苏稽片区文化城、都市农业示范带”。坚定不移抓工业,围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努力将工业集中区打造为省级重点园区。做大做强服务业,突出政策引领和资金放大效应,推动服务业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上取得新突破。狠抓项目开工、在建、储备,今年该区重点建设项目159个,总投资1100亿元,计划投资182亿元。

沙湾区:着力打造千亿产业

沙湾区自我加压、高标奋进,提出了“力争2016年、确保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的奋斗目标。持续做大总量、提高质量、提升水平。加快打造千亿产业,着力提升不锈钢民生产业园和钒钛钢铁循环经济园发展质量,把产业园区创建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项目建设,年内新开工项目100个、总投资80亿元,争取西南不锈钢43万吨特种钢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确保西南不锈钢70万吨退火酸洗及宝新、天威不锈钢冷轧及制品生产线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强化招商选资,力争年内引进项目20个以上、到位资金70亿元。

峨眉山:领先率先开启“4年行动计划”

“力争到2016年,峨眉山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00亿元,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突破4万元和2万元,与2012年比全部实现翻番。”以在乐山领先发展、在全省山区县中率先发展的胆识气魄,开启转型升级美丽发展新篇,峨眉山市喊响“4年行动计划”,“国际旅游目的地”终将实至名归。

追赶发展

犍为:狠抓产业发展加快提质增效

2013年,犍为县将狠抓产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在总量增长中提升质量,加速赶超大有空间。围绕产业抓项目:全面加大项目推进力度,确保塘坝煤矿30万吨矿井扩建、辉宏混凝土添加剂等26个项目竣工投运,扎实抓好玖龙后续浆纸项目、川投煤电硅一体化产业园等29个项目前期工作,年内开工嘉阳90万吨同仁井等16个项目。围绕增量抓招商:按照集群转移、链式转移和升级性转移的方向,全面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川棉纺织印染、瑞鸽皮革和成都制鞋产业整体转移项目落地,打造新民纺织皮革产业园和清溪鞋业产业园。以“四新”建设促城镇化:玉津-清溪同城化建新城,罗城、定文、龙孔、新民四个副中心集镇建新区,推进芭沟、大兴、双溪等支点乡镇新街建设,建设清溪镇和平村、清(溪)大(马)拆迁安置点等新居。提升档次抓第三产业:完成桫椤湖欧式风情街和芭马峡栈道等建设,开工建设清溪至大马旅游干道、四星级利元海南风情酒店等。

井研:再战工业再创新高

2013年,井研县将继续着力打造乐山东部门户。

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依托园区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大力推动主导产业升级,力争全年实现工业性投资12亿元。全力推动意龙服装创新园建设,打造中国工装基地;支持福茂能源100万焦化项目,推动盐磷化产业向高端发展;以蓝雁迁建、哈哥技改、四川科创尚善堂为重点,增强竞争能力;促进机械制造业向工业铸件和精密机械方向发展;启动福斯科技20万吨磷酸和20万吨复合肥项目,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跨越发展

金口河区:奋力建设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强区

金口河区把建设全省民族地区经济强区和山区经济强区作为总体目标,扎实抓好“改革开放年”各项工作,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后发赶超。切实按照“做强工业、做特农业、做优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加快“两基地”建设步伐,坚持“电冶结合”,着力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乐山水电、冶炼基地。加快打造大峡谷地质公园、大瓦山湿地公园、三岔河森林公园,推进旅游业大发展,提升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沐川:多极多点支撑美丽发展

沐川大步迈向“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强力推进“三个转变”: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传统工业向新型生态工业、传统服务业向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三个转变”。

坚持“五化”同步:抢抓国家乌蒙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县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政策机遇,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休闲化和交通网络化,规划编制项目1000多个,概算投资达300多亿元。

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超过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达到40亿元;城镇化率由现在的27.3%提高35%,县城建成区面积从4平方公里增加到8平方公里。

峨边:建设美丽幸福新彝乡

站在2013年的起跑线上,峨边彝族自治县明确了“两个翻番、两个加快”的奋斗目标,即:到2017年,全县GDP和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在2012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加快建设“民族特色山城”和“世界迷都、中国自然地磁养生度假地”。沿“黑竹沟百里旅游文化长廊”,“串珠”发展特色城镇、彝家新寨和产业园区;加快大渡河沙坪二级电站等49个项目建设;加大黑竹沟旅游开发力度;高标准建设10个村、1500户、7500名群众的彝家新寨……2013年,峨边县在新的起点上,吹响了建设美丽幸福新彝乡的冲锋号。

未来展望

多点发力,支撑经济更快更好更高发展

乐山城市、农村、彝区“三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突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差距在农村,短板在彝区山区,因此,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峨眉山市和夹江县等经济发展基础好的区县要发挥优势率先发展、引领发展,彝区和边远山区要跨越发展,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补齐短板;同时要优化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项目引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瞄准国内外龙头企业,招高引新、招大引强,争取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中央企业上取得更大突破,注重增强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性和项目选择性,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认真做好项目储备,积极组织新项目开工。要正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结合全市实际,突出区域特色,做好“四个一批”项目储备,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要抓紧包装生成项目,创造开工条件,督促指导集中开工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保证全市新开工项目的数量和质量。

增加收入,促进消费扩大需求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重点增加农民等低收入人群收入。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9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46元,相差12651元,城乡收入比为2.63:1。全市11个区县中,市中区、峨眉山市、五通桥区、沙湾区、夹江县5个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而沐川县不足1.5万元;市中区、峨眉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千多元,而峨边和马边不足4千元。说明城乡和区域间收入差距较大,因此,增加收入,重点在农村、边远山区和彝区,关键在农民,应把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作为实现倍增计划的主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强农村转移人口劳动技能培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2012的成就已然落幕,2013的辉煌正在到来!

9.凝心聚力,教研兴校 篇九

桐城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历史名校,是我市教科研示范学校。这里孕育了一大批名师,特别是数学教研在安庆市独领风骚,可谓新人辈出,群星灿烂。特级教师、原校长张绍月享受国务院津贴,特级教师、现任校长许思启享受省政府津贴,为安庆市有突出贡献的知名中青年专家。

自2002年桐城市被确定为安徽省首批课改实验区以来,在许校长引领下,我校坚持以新课改为导向,以打造名校年级学科品牌为抓手,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师业务素质。2007—2008学年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就是独具特色的一朵奇葩。

一、结对帮扶,优势互补

我校历届领导一向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重视学科组的建设。在方方面面努力下,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现有专职教师五人,届是小学高级职称。除一人学校兼职外,四人均担任班主任。既有勤勉务实的中年教师,也有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整个学科组呈现出既踏实肯干又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在教学上既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也具有灵动鲜活的集体风格。

组长唐为贫,是安徽省首批教坛新星、安徽省特级教师,她热爱教育事业,醉心于教书育人,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潜心钻研,使她形成了“寓教于乐,发展能力”的教学风格,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在她的影响下,全组老师爱岗敬业,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共同提高。

工作中,我们善于合作,集思广益。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基础上,群策群力更能扬长避短。“齐心协力,共同提高”是我们学科组老师无言的默契。虽然有比赛,有竞争,然而组内成员都能做到互帮互助,资源共享。大家认为,“团队里没有个人英雄”,组里的工作就是大家的工作,组里的成绩就是大家的成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真正的友谊是在工作中铸就的。为了团队的进步,我们开展了“教学与良师同行”的结对帮扶活动。唐为贫与程艮凤、毕爱民,余志梅与杨敏结成了两对师徒。她们相互听课,坦率评课;相互砥砺,取长补短。为了帮扶薄弱学校,也为了将我们的教研成果让别校分享,我们组分别与黄铺土岭小学、大关辅导小学、嬉子湖辅导小学的青年教师结对,担负起培养青年教师的重任。

而今,我们组拥有一位省级特级教师,两名省教坛新星,两位安庆市学科带头人,三位名师团成员。如今桐城实验小学数学组已经成为桐城市数学教育的一块品牌,在本市乃至安庆市享有一定声誉。

二、勤奋读书,笔耕不辍

“根深才能叶茂”。为了登高望远,我组老师不断钻研中外学者书籍。苏格拉底、卢梭、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学者和教育家的著作,大家都啃过。那是一段艰辛的阅读,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有时一次次放下,又一遍遍对自己说,读下去,读下去……课余闲暇、节假日,夜阑人静时,都是大家读书的好时光。为了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老师们一有空就钻进学校的图书馆查找资料。几年来,老师们每人几乎作了近四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积累了几千万字的教学参考资料。理论的充实,使我组老师胸中有丘壑,课堂有诗意。

我们积极参与学校“学研论坛”活动,坚持做到“三个一”,即:每人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专著,每人每月撰写一篇教育教学文章,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学研成果交流。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我们还利用假期参加省市两级组织的学科培训。

我们不满足于“述而不作”,坚持写读书笔记、教研笔记。所涉及的内容有教学过程详说,教材评点、学生评价、得失总结、个案研究、疑难困惑、意见建议等。

为了记录课改得失,我组老师积极撰写“课改日记”,现已编印《课改日记选遍》五本,《安徽教育文汇》对其进行了特别报道。

为了激发老师们教科研的热情,我还鼓励老师们向校办刊物《教研园地》《蓓蕾报》《家教咨询》投稿。看到自己的教研成果能被别人分享,老师们心里乐滋滋的。

三、醉心教研,科学兴教

(一)开展特色活动 1.“同课异构”活动

为了发挥个人优势,我们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采用统一的课题,先独自备课,同组经历“听满堂,互交流,相比较,深反思”的教学研究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开阔思路,形成风格,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2.“品味教学”活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突破学科的思维定势,在组长带领下,我组老师突破学科界限,广泛开展“品味教学”活动,参与非本学科教研活动,其他学科的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给了我们很大启发,甚至让我们茅塞顿开。我们还和其他学科一起共同开展教学经验演讲比赛、板书设计比赛、教学能力大赛活动,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中,我们开阔了眼界,增广了见闻,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走向深刻。

3.“每月一查”活动

无庸讳言,人都是有惰性的,为此,我们开展了“每月一查”活动,检查细则包括作业批改,作业布置,教案撰写,教学进度,教学言行,听课记录等项目,并及时反馈。

4.教学评比活动

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培养大量青年教师。我校先后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教学论文比赛、教学片段比赛、“教育叙事”比赛、教学案例评比活动,还开展了“三字一话”(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比赛,扎扎实实地练好教学基本功。

5.反思教学活动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反思。反思是前进途中的回顾,是对经验和教训的过滤和提纯,是前进的不竭动力。我们学科组内成员潜心教学反思研究。为找准反思点,我们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问卷调查,收集课后反思内容,分成条目,让老师们依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然后归总统计,找出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反思点。二是举办讲座,特聘专家进行专题指导,安排组内成员进行专题讲座,相互评价,取长补短。三是汇编教学反思专集,形成结果,供学校其他组参考。

(二)进行专项研究 1. 开展专题研究

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每次选定一个研究主题进行集体研究。譬如,“如何处理算法多样化与占用课堂时间”、“如何把握教学起点”、“教学需要怎样的情境”等问题。做到一学期一专题,一学科一主题,一教师一问题。专题研究有效解决了教学中带有共性的困惑。

2.开展微型课题研究。

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研究主题。目前,我校微型研究课题仅省、市、县三级的就有二十多个。每学期结束,组内成员总要提交“一篇教学论文,一个精彩教学片段,一篇教学反思” “三个一“研究材料。

3.开展大型课题研究

课题是教科研的提纯和结晶。三年来,我们学科组参与了三个省级课题研究,均已结题。这三个课题是,《课改理念下的小学生评价实施方案》(2005年9月结题),《小学数学学科学生发展性学习评价》(2006年6月结题),《小学数学游戏设计及其功能研究》(2006年12月结题)。这三个课题,集中了我校诸多老师的智慧和精力,也倾注了我组老师无数心血和时间。在课题研究中,我组老师承担了如下任务:设计课题实施方案,组织游戏活动,上研究课,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着两个课题:《在教学班中实行“小先生制”的研究与实践》,《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放课堂的构建》。在课题研究带动下,老师们统一了研究方向,集中了研究精力,课题研究带动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我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提升自己教科研水平方面获益良多,也博得了同行和领导的赞誉。

4.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为丰富课程资源,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和校本教材编委会,组织研究、编写校本课程系列材料。有《校园生活》《探索〃体验》《阅读〃鉴赏》《伴我成长》等,并列入课时教学任务之中。我组成员分别承担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

5.创新多元评价机制

我组成员还在课程评价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尝试。特别在学生作业批改方面进行了有创意的研究。如改变作业批改地点,改革了传统的批改符号,改进了作业评价方式。继学校启动了“心灵驿站“和”家校通“工程以来,我组成员先后参与研制的《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学生成长记录册》,设置了”学生自我评价” “班主任寄语”“家长寄语”等栏目,大家就“班主任寄语”艺术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最终汇编成集。同时,我组教师有十篇评价案例被选登在安庆市教育局主编的《新课程〃新评价》上。

四、锐意进取,成果卓著

不间断的教科研使我组老师站得高看得远,我们始终能与时俱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

1.提升了教师教科研水平

四年来,本组老师在CN刊号上发表的论文有三十多篇,在安庆市论文评选中,本组老师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2.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

(1)在学校领导关怀以及同组教师悉心帮助下,程艮凤老师已经成为我校青年名师。她先后在安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全国第三届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课获得一等奖,2006年,她成为安庆市首届数学学科带头人,2008年在安徽省教坛新星较量中,她不负众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光荣称号。为实验小学赢得了又一荣誉。

(2)余志梅老师于2006年获得安庆市数学学科带头人称号。在2008年第9批特级教师评选中通过安庆市初选。(3)杨敏老师,在2008年安庆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以优异成绩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被推荐参加全国录像课比赛;毕爱明老师也多次获得市赛课大奖。

一个学校的学科组,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在全市小学可谓一枝独秀。青年教师们的迅速成长,为我校赢得了“名师摇篮”的社会赞誉。

3.承担“两报一刊”投稿、编辑工作

我校素有面向教师的《教研园地》,面向家长的《家教咨询》,面向学生的《蓓蕾报》。写稿、编辑、排版皆由师生、家长完成,我组成员勇挑重担,承担来稿修改任务。如今,我们已举办三十多期,开辟了“教学反思”“特色教学设计”“评价教学案例”“班主任论坛”等专栏。

4.充分发挥名师、名校辐射作用

(1)程艮凤、余志梅老师分别在安庆市教研现场会上做教研交流。

(2)选派骨干教师下乡支教。程艮凤、唐为贫老师赴大关辅导小学、土岭小学支教。她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带到乡村小学,多次给乡镇老师上示范课,举办讲座,共同研讨教育教学方法。

(3)唐为贫老师率本组成员赴嬉子湖中心小学、青草中心小学、大关辅导小学送教。(4)当代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每个教师都必须及时充电,完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继续教育计划。唐为贫老师承担了本市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负责讲授工作,并受聘担任桐城师范小学教育兼任指导老师。

(5)学校和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两翼。我校一贯重视与家长沟通,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培养工作,为此,学校成立了“家长报告团”,组织协调资深教师和优秀家长交流教育经验,互通信息,共同提高。唐为贫老师是“家长学校”报告团成员,承担讲座任务。曾担任《快乐中学习,健康中成长》等讲座,受到了与会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还有,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上课和学校自办的《家教咨询》《蓓蕾》等报刊,向家长和学生传递课改信息,比如新课程理念,新教材,新的教学方式等,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并进。

(6)发挥实验学校示范带头作用,走出去,请进来。我校先后接待了省级骨干教师进修班,安庆石化小学,大观区、怀宁县以及本市部分乡镇学校前来考察、听课、听讲座等。组内成员分别担任讲座和观摩课任务。

(7)先后为安庆市、桐城市小学数学研讨会开设观摩课,并介绍学校课改情况,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

(8)如今,《家教日记》这一品牌已在全省推广,安庆市、桐城市课改研讨会先后在我校召开。学校被确定为安庆市课题研究实验基地、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

10.凝心聚力加快老区振兴发展 篇十

凝心聚力加快老区振兴发展

《源流》第10期《尽心尽责操劳,力促老区发展》是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特稿。省领导重视、支持老区工作,省委书记胡春华对广东原中央苏区、老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并专门听取省老促会的工作情况汇报;省人民政府就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召开工作会议,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到会并作重要讲话;省老促会一班老同志为老区建设不遗余力,搞调研、提建议,争取政策帮扶,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倍感振奋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快老区发展任重道远。要实现老区全面振兴发展目标,除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和各级老促会的促进助推外,还需要社会各界凝心聚力共推共促,还得靠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关爱和帮助。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对革命老区格外关爱,出实招,办实事,实行资金、项目和政策倾斜;需要依靠各级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出主意、想办法,增强扶贫实力;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共同努力,通过结对帮扶、成立扶贫开发基金、捐资助学、修桥造路、投资建厂等,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更为重要的是,老区还得传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通过老区人民自身不懈的努力,实现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平远县读者 张学远)

11.西昌:凝心聚力“画”新村 篇十一

当前,西昌正抓住全省第二轮省级新农村成片推进示范市这一有利契机,投资近30亿元,计划3年内在安宁河流域南北两片,涉及17个乡镇40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落,成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2016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的发展定位,西昌以“水、田、林、房、村”为本底,凝心聚力,描绘了一副和谐生动的幸福新村画卷......近日,本刊记者赶赴西昌市黄水乡双龙村、经久乡合营村进行了采访。

产业擎起腾飞“双龙”

龙泉翻浪弄潮人,金叶飘香在双龙。作为西昌市打造的“黄水乡—黄联关镇—经久乡”示范片新村建设点,双龙村地处西昌之南,背靠螺髻名山,黄水河、打柴河绕村而过,故名“双龙”。

2013年12月3日,当记者走进双龙村,一座腾飞而起的双龙雕塑立刻映入眼帘。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一株株绿树风姿绰约,50套别墅式新房错落有致、整洁美观地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绘就了一幅“天蓝、山绿、水清、地净”的美丽新村画卷。

“以前的双龙村,西攀高速公路以上一片乱石岗,交通水利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设施基本为零。”说起双龙村的过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映成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自己任村书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党员干部“洗脑换血”,多次带领大家到外地参观考察。

观念一变天地宽。通过考察,村两委找准了双龙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潜力,确立了“集镇建设舞龙头、农业支柱壮龙身、生态旅游炫龙尾”的“双龙腾飞”总体发展思路,“抓产业发展打基础、抓外来资金支持立长远”的发展路径和西攀高速公路以上5个组突出发展观光旅游业,以下4个组突出抓好集镇建设的发展定位,为双龙村的腾飞明确了方向。

通过近10年的发展,今天的双龙建成了以烤烟为支柱的农业,以山泉水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工业,以“龙泉人家”为带动的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业完备的产业形态。

“还是政府政策好啊,我以前在小山沟居住没什么收入,现在不但居住环境改善了,还依靠种植烤烟每年增加了3万余元收入。”谈及现在的生活,李加荣老人充满了感激。据悉,2012年全村种植烤烟1483亩,收入600万元,仅此一项即实现人均增收2900元,烤烟产业成为了双龙村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据介绍,2013年,除烤烟种植外,该村还引进了玉米制种600亩,加上洋葱、冬豌豆等特色产业种植和乡村旅游,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我们在新村建设中,坚持自身特色,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与山水自然和谐相融,全力打造风格独具的美丽乡村”张映成如是说。

据西昌市黄水乡党委副书记赫德文介绍,双龙新村总体规划109户,村民自筹建房资金900余万,一期50户已于2012年春节入驻,二期在建30户,每户口182-195平方米。

记者在双龙村看到,引资投建的中国京昆高速攀西自驾游露宿营地已初具规模;村服务中心内电脑、书刊、视频一应俱全,村民个个露出笑脸。

近年,双龙村相继被评为四川省城乡环境“五十百千”示范村、先进基层组织,连续7年获得西昌市烤烟先进村等称号。如今的双龙村,充满浓郁的地方风情,正以焕然一新的面貌笑迎南来北往的客人,犹如攀西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灼灼生辉。

工业助推“幸福社区”

绿树掩映的靓丽民居、干净整洁的院坝和人行道、宽敞洁净的村民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社区便民服务站、图书室设备等一应俱全。这是记者在经久乡合营村幸福社区看到的情景。如今的合营村处处透着幸福美丽景象,成了远近闻名的“幸福社区”。

“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寂静的农田。现如今已变成远近闻名的‘幸福社区’。” 幸福社区党支部书记沙建伟告诉记者,能有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市上积极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大发展中,紧紧抓住引进工业项目的大好机遇,率先走出了一条“工业助推型”的新路子。

据了解,合营村位于西昌市腹心地带、经久乡中部,原来是一个传统农业村。因为人多地少,群众依托传统产业增收致富难度较大。从2009年开始,该村抓住攀钢二基地工程落户经久乡的历史机遇,借力拆迁安置的契机,以工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打造出了适合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型农村社区。

“民房建筑分一人户至五人户五种户型,室内装饰漂亮,风格别致,房价不到800元/平米,村民称之为西昌最大的别墅群。”给记者说起社区的现状,村委会主任沙建伟高兴得合不拢嘴。

据介绍,幸福社区一二期工程总投资6316万元。一期工程规划用地总面积33966 ㎡,安置户数为122户,总建筑面积约19895 ㎡;二期工程规划用地总面积31369平方米,安置户数为145户,总建筑面积约24462 ㎡。三期工程现已进行设计,规划占地面积63.62亩,净用地面积43260㎡;总建筑面积99370㎡;安置总户数692户,机动车停车位:600个。拟定于2014年开始实施。

“真没想到我们村会与城里的小区一样,更没想到我也能住进别墅里!”尽管住进新房已经两年多了,王大爷依然非常感叹。老人家说,过去村民们住的大多是土墙瓦房,生活条件远不能和现在相比。 现在,老人每晚都会去社区散散步,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幸福社区不仅美观实在,而且配套完善。农家书屋、农家超市、社区调节中心、医疗卫生、健身设施等便民服务一应俱全;村道6.2公里,道路5000 平方米,水电管网4800米,绿化面积千余平方米,健身场地多处......一系列配套设施将合营村打造成了多功能、高效率、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化新型社区。

近年来,该村通过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安置点建设工程的实施,立足背靠工业园区,地处重点乡镇的区位优势,还积极由传统农业产业向旅游、运输、餐饮和服务业转变,加快实现向现代化新型集镇转型,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2.凝心聚力 篇十二

2014,有一种美好名曰微笑。这一年,福州公交以市民需求为出发点,优化完善城乡公交线网,竭力让各地居民得享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公交,率先在全省引入纯电动公交车试点运营,全力践行“节能减排,公交先行”的承诺。如今,两千余部川流不息的公交车已钩织起一张四通八达的福州交通运行图,零排放、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公交车让我们城市的天更蓝、树更绿、空气更清新,“线路越来越多了,车辆越来越‘高大上’了!”谈论起福州公交的变化乘客笑着如是说。

2014,有一种美好称为正能量。公交车司机担负着全车乘客的安危,看似平凡的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10路驾驶员胡明华11年安全行车26万公里,以优异的工作表现成为今年福建公交行业唯一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公交司机;1 17路驾驶员吴斐楠果断将昏倒的女乘客送医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65路驾驶员许必强拾获装有贵重黄金首饰的手提包后,完璧归还失主。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是最可爱的公交人,是公交正能量。

2014,有一种美好唤作奋进。这一年,福州公交集团迎来了十周岁生日,站在新起点,福州公交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化企业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规范企业流程管控,积极参与“让人民满意”媒体直播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不断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13.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凝心聚力 篇十三

今年年初,华容县委向全县人民群众发出了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号召,华容人大积极响应,认真贯彻,切实履行人大职责,奏响文明创建强音,为华容创建工作凝心聚力。

华容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办公会议几次研究创建工作,县人大主任胡光前就创建工作作了指示:县人大要肩负起富民强县,服务人民的重任,把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作为当前一项中心工作开展,为民本华容和谐崛起作出贡献。为此,县人大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抽调专门力量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还专题听取了县政府创建全国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报告,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创建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一是要坚定创建信心,把这一项关系全县人民切身利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办实办好。二是要共创联建。创建活动是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际。创建活动要着眼于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上下功夫。

14.谱写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新乐章 篇十四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大讨论活动纪实

90天,围绕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正确处理推进城市化与保护生态和美化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加强党的建设与推进率先全面振兴的关系,围绕如何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不动摇、坚持全域城市化不动摇、坚持完善提升城市功能不动摇,全市干部群众中刮起了“头脑风暴”,在思想碰撞中凝聚了发展共识和合力,实现了开展大讨论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双促进。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48.9亿元,增长1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06.8亿元,增长30%;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9.1亿元,增长30.2%;

90天,从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到各区市县、各委办局广大党员干部,都积极参加学习讨论,人均学习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局级以上领导累计谈话、谈心3万多人次;召开群众座谈会、民情恳谈会、调研走访达2万余次。全市处级以上干部共与1.2万户困难群众家庭建立联系,42名市级领导,近千名局级领导、1万多名处级干部走进困难群众家庭,与普通百姓面对面,倾听民意诉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困难家庭送去了温暖;

90天,参与“爱我家乡,建设大连,我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献计献策”活动的市民热情高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民生各个领域,不仅建立起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彼此沟通的桥梁,更打开了城市爱与理性喷发的闸门。百姓由衷赞叹,“大讨论活动搭建了一个反映社情民意的平台,推动了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体现和检验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让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真心实意。”

大连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是关键。群众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接地气方能聚人气,而归根结底还是解决一个认识上的问题: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各级领导干部既要胸怀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既要目光长远,又要求真务实,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体察民情、纾解民忧、温暖民心。

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带着问题下基层,带着感情访民生,带着真情转作风,才能收获老百姓的理解和信赖。只有真正沉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到困难最大、任务最重、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才能听取最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要求和呼声。大讨论活动中,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率先垂范,中秋小长假后,深入困难家庭走访,深入村屯、社区、学校、工厂等基层单位,与基层干部群众、院所专家学者、民主党派人士等“面对面”交谈,虚心征询意见,解决实际问题。

率先示范效应迅速在全市干部中传递:两周之内,在连所有市级领导都走进了困难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两个月之内,全市共有1万多名处级以上干部深入困难家庭,与1.2万户困难家庭结成对子,送款送物累计960多万元。

只有坐在一个炕头上,才能缩短心与心的距离。机关干部把大讨论活动有机地融入党的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中,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风气逐渐浓厚。中山区每名机关干部携带“一个鞋套、一本指南、一张爱心联系卡、一张实名对接表”走家串户,面对面与百姓唠家常。西岗区“八百支部进楼院,万名党员进万家”活动成效明显,并组织党校教员、理论骨干深入到社区、企业和学校,讲市情、通民情。沙河口区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周”等活动,集中解决庸、散、慢问题,并开办了“即时办件直通车”网站,统一印制了1500本“民情日记”,通过“万名共产党员亮身份,千本民情日记进社区”活动,将民情、民忧如实记录、认真思考。甘井子区则通过深入调研全区131个社区、发放调查问卷6万多份,科学分析民需民智,激发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金州新区、旅顺口区、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长海县以及各开放先导区都积极创新载体和形式,深入基层倾听民意诉求,了解实际困

难和问题,受到市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发改、城建、人社、工商、交通、教育、卫生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部门领导班子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群众拍手称赞,“书记、市长、区长、局长等„一把手‟亲自到村屯、社区、百姓家中征求意见、解决问题,对待我们像家人。”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本次大讨论活动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市民的热切回应,群众参与度前所未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群众关切,面对面、心贴心地回应群众诉求,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为老百姓多办实事、排忧解难是大讨论活动的核心内容。

今夏,一下大雨中华路上行驶的车辆就淹在水中。接到附近群众电话后,市城建局局长来到现场,了解到由于该地区历史上是城乡接合部,没有排水管线而造成积水。经现场研究后,城建局当场拍板:明年将开始中华路至华北路区域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争取在明年6月雨季到来前,彻底解决该区域雨后积水严重的问题。听到解决方案后,居民们报以热烈掌声。

高兴的不仅仅是中华路居民。秀月街22号、傅家庄36号、桃仙街68号的11栋楼以及甘井子区红旗西路30号楼居民,在市建委领导的反复协调下,解决了多年用不上煤气的问题;金州新区3000余户居民今年也不用再为暖气而揪心了,经过艰难协调,更换了供热公司;就连居民因欠缴采暖费而造成物业公司不愿给分户改造、不开栓供热等20多件个案问题,也被逐个协调解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百姓烦心事都能现场得到解决或答复,怎样让百姓满意呢?

答案是两个字——真诚。旅顺口区土城子村村民与外地人结婚较多,而政策规定只有结婚5年以上方可办理户口,十分不便。在走访现场了解情况后,市公安局局长要求随行治安支队负责同志针对户籍政策问题,马上与省厅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在20天内给予反馈。在承诺期内,该局结合相关政策把夫妻投靠落户的时间缩短到2年。而对于其中涉及的政府户籍政策问题,则向市政府进行了专题报告。听到反馈情况后,虽然与理想中的结果有些差距,但是许多村民还是竖起了大拇指:“这是真心在为我们办事!”

在两站之间增加一个公交车站点,这在许多人眼里就是多竖块牌子的事。在走访中得知许多居民希望在40路公交车的双兴街至北岗桥站之间增设一个站点,市交通局局长并没有马上承诺。经过深入考察后发现,沿线道路狭窄并不方便设站点。在协调了城建、交警、通信等部门后,一周之内在两站之间建成一处港湾式停靠站点,并对路过的526路、541路小公汽增设到此站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该区域居民的出行需求。

大讨论活动中,一批涉及民生的项目能解决的问题实现了有效解决。瓦房店市、长海县领导现场解决了公园修缮、居民供暖等一批问题,甘井子区9月初提高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

一批需创造条件解决的问题正在陆续得到解决——中山区将用两到三年时间,拿出150多万元,集中解决3700个破损防盗门维修问题和社区养老中心建设问题;高新区先期投入4500万元解决400栋弃管楼透寒问题;保税区投入200多万元对55户低保困难户危房进行改造。

一批较为棘手的问题也正在得到解决——市公安局办理中央、省、市共同交办的案件142起,化解率达96%;市国土资源房屋局采取“倒推法”化解信访积案,对省、市交办的8件积案集中办结了7件。一批需要多个部门配合解决的全局性问题,比如工资收入、道路拥堵、人才引进等问题,市政府和各相关部门正在组织力量,研究解决的方案和步骤。

截至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共收集群众反映的涉及民生问题3万余件,累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办理各类实事1.2万余件,人民群众在大讨论活动中切实得到了实惠。信任在一次次面对面的交流中不断升温,民心在一件件难题的纾解中得到凝聚。

科学的理论,归根到底总是和人民群众的实践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无疑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导力量。

人民群众既是城市的主人,又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导力量。民意表达畅通有序,不仅可以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是凝聚民心、汇集民智、发挥民力的重要途径。

在大讨论活动中,在通过各种形式的“面对面”载体倾听民意诉求的同时,各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运用各种信息媒介和渠道,以信件、电子邮件、微博、短信互动、网络论坛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市民群众意见建议。广大市民参政议政、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空前高涨,积极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9月5日,大讨论活动刚一开始,新闻媒体上一句“及时回应市民关切”尤为引人注意。一位土生土长在大连的“80后”张琳感触颇深地向新闻媒体发来一篇《大讨论是问计于民的好契机》的400字短文,由此拉开了由媒体搭桥普通市民与政府部门公开互动的序幕。在《大连日报》开设的“民呼我应”、“微博民声”、“打开天窗说亮话”、“记者调查”等栏目中,人们发现,“大讨论”让党报转身为百姓“民意平台”了。大连电视台则让人们看到“有声有色”的“大讨论”。一组组镜头画面,配合同期声,真实再现了各部门领导班子与百姓面对面现场解决问题的“酸甜苦辣”。事后有人统计,电视画面里现场解决的问题达150多件。大连晚报的“微博之言”、天健网的“大连,我想对你说”专题也成为市民们活跃的意见平台。

特别是新商报策划的“城市家书”,纸短情长。数千封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的“家书”,让人们感受到全民共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热情。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群众提供的良策当“家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唐军在给新商报编辑部的“家书”中写道:“广大市民朋友的这些来信,热情而富有理性,坦诚而不失包容……每封来信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我们这座城市的热爱,而这种热爱正是通过你们这个平台传递到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体会到了这座城市大家庭的团结和温暖,使我们为能生活和工作在这样一座城市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不同凡响的“城市家书”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共鸣,也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关注。唐军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访谈时说:“文化兴城市,家书抵万金。每封来信都有沉甸甸的含金量,表现出669万大连人对城市的热爱。我们要认真接纳一封封直言不讳、批评建议的家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解决百姓关切问题,凝聚未来发展共识。”

凝聚着广大群众民需民智的建议通过鲜活务实、充满创新的载体平台汇集到区市县、开放先导区和各有关部门。中山区老虎滩街道中兴社区68岁老党员吴远鹏自发组织起时事论坛,将“多关注空巢老人”、“食品安全”等社区居民的热议话题、张贴在百姓交流心得的板报上;家住香炉礁街道的王大婶改造旱厕的提议终于如愿以偿,西岗区政府将其纳入解决议程,大连宏光好运来有限公司还主动捐赠100万元资助旱厕改造项目。甘井子区红旗街道彩虹社区328户居民,则通过该社区民主议事“六步法”,解决了自己多年用不上煤气的问题,该社区民主议事六步法还被推广到甘井子全区……

不仅如此,有的市民期待“不要让电子垃圾成为环境杀手”,“请珍惜保留大连独特的日式建筑”,有的则是对城市建设、教育、卫生等民生问题提出希望。广大市民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也体现了对大连更好更快发展的殷切期盼。据统计,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共有50余万党员干部群众直接参与到大讨论活动中,各级党员干部累计召开群众座谈会、民情恳谈会1600多场次,通过“面对面”和媒体平台共征求市民群众意见建议6.5万余条。这些意见建议经过分类整理后,已分发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和决策参考。建言献策不仅畅通了民情民意,凝聚了民心民智,更体现了交融与和谐,彰显了厚重的城市文化和市民文明。

乘风破浪一帆悬。一座城市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制度创新。我们需要“归零”心态,共同探讨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如何运用好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建立更加完善的长效机制,推进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建设,将焕发出的巨大活力转化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历时3个月的大讨论活动已落下帷幕。大讨论活动,凝聚着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智慧、首创精神和艰辛探索,蕴涵着丰富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为加快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刻,我们需要“归零”心态,共同探讨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如何运用好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建立更加完善的长效机制,推进富庶美丽文明大连建设,将焕发出的巨大活力转化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12月8日上午,“大讨论”总结大会现场,1000余名参会干部及党员、市民代表精神振奋,现场最热烈的掌声留给了这份新出台的《中共大连市委关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意见》。这就是此次耗时近3个月、激荡50万人心灵、惠及全市669万市民的大讨论活动留给我们的宝贵成果。自上而下的大讨论活动中所形成的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畅通民意渠道、协同解决群众问题等好的经验做法将被长期化、制度化——为畅通民意渠道,建立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市及区市县、开放先导区领导班子成员及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要联系10户群众。市委、市政府创建了“大连民意网”,建立网上民意征集平台,开通反映民意的直通车;

为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建立领导干部通过媒体与群众“面对面”机制,市及区市县党委工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定期开展信息发布;

为督促深入基层,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每人要撰写1~2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推进服务基层,便民利民服务要向基层延伸,在全市乡镇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

为科学民主决策,重大问题决策前要广泛征求党委委员、党代表的意见建议,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凡属重大民生问题的决策,必须经过公开听证。

……

历时90天、涉及1200个单位、50万名党员干部群众直接参与的大讨论活动,如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大讨论活动取得的成果十分丰硕,它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分析判断和战略部署上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大连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大连在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中应发挥的作用,焕发出全市人民共谋和谐稳定、同促科学发展的热情与活力,在新的起点上抢抓机遇、推进大连更好更快发展,在辽宁发展和东北振兴中发挥核心和龙头作用,加快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这是一次感性与理性编织的“交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从9月初至11月下旬,一场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凝心聚力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展开,1200多家单位、50多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共收集市民群众意见建议6.5万余条,累计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万余件;

这是一次使命与责任呼应的“接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城市转型发展的挑战,怎样把大连建设好,实现建设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需要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沉下身子、深入一线,到困难最大、任务最重、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正视问题,了解诉求,化解矛盾,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推动工作,谋求发展;

这是一次科学发展与民主决策的“互动”:科学发展永无止境,民主决策永无止境,实践创新永无止境。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要在业已形成的政通人和的氛围中,乘势而上,让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心更齐、气更顺、风更正、劲更足,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在创新中完善机制,为推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奠定更加牢固的思想基础。

作为大讨论活动的有效载体,“干部学习讨论”、“面对面”、“深入基层为民解忧”和“爱我家乡,建设大连,我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献计献策”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拉近了党和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营造了一个畅所欲言的氛围,畅通了民意,沟通了民心,凝聚了共识。正如一位大连

游子在写给大连的一封信中所言:“当一座城市有着家庭的温情、骄傲、荣誉和批评的时候,她是最强大、最生机勃勃、最前途无量的。”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和中国所有城市一样,大连正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连”、“怎样建设好我们的家园”——这是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热议的两大命题。年初,市“两会”通过的大连市“十二五”规划,确定了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四个倍增”;7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开放引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品质立市四大战略,建设活力大连、创新大连、幸福大连、文明大连,把大连建设成为富庶美丽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

基于对未来形势的基本判断和战略部署,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仅城市建设就空前投入——192个城建项目总投资达到2850亿元,当年既定完成735亿元,城市地铁、机场扩建、体育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城乡道桥建设等一批提升城市功能、改善民生、缓解交通压力的大工程、大项目全面铺开,无论投资总额还是项目数量均史无前例。

在城市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尽管地铁明挖改暗凿,道桥实行工厂化建设,但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噪声污染似乎不可避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全市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达百万辆的汽车保有量给城市交通带来不堪承受之“堵”……

面对城市高速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的人理解,有的人观望,有的人忧虑,有的人彷徨。但不论是何种态度,都源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对自己家园的眷恋。如何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如何在居民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契合点?如何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大连市情的认识?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在了解实情,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上,增进理解,凝聚共识,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课题,是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的当务之急。

【凝心聚力】推荐阅读:

上一篇:餐厅服务操作手册下一篇: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