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博士学位个人信息

2024-08-31

申请博士学位个人信息(精选9篇)

1.申请博士学位个人信息 篇一

篇一:博士学位申请书 博士学位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 学 号: 学 科 门 类: 学 科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培 养 单 位: 指 导 教 师: 申 请 日 期:

工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说明

一、本申请书是作为学位申请人学习期间的主要学籍材料,归入学校科技档案保存,作为学位评定依据之一,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认真填写(或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字迹工整、清楚、版面整洁,不得任意涂改,如有的栏目不够用,可另附页。

二、申请学位专业名称依照《招生简章》公布的全称填写。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

三、录取类别指:国家计划内定向、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学习方式指:全脱产、半脱产、不脱产等。论文类型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其它等。论文选题来源指:国家科委(计委)项目、国家经贸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务院其他部门项目、主管部门(部委级)项目、省市自治区项目、国际合作项目、自选项目、其它等。

四、导师评语内容,应在德、智、体诸方面,对学位申请者掌握科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位论文成就,学风及综合素质等做出评定。

五、研究生本人只需填写并打印封面至第2页(经学院领导审核签字),第3-4页由答辩秘书整理完成,最后将全部内容装订成册。

六、本表一式两份,一份存学校科技档案馆,一份存研究生个人档案中。

篇二:博士学位申请书(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博 士 学 位 申 请 书

学 号 申 请 人 所在院系 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单位 中 国 地 质 大 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制填 表 说 明

1. 本表可打印或用钢笔填写,内容力求详尽,字迹务必清楚,如 栏内填写不下,可另加附页。

2. 表中有关合计数与统计结果要与所填内容一致。

3. 表中发表论文、专著、获得的科研成果奖励、专利情况:应填 写在学期间所发表和获得的情况。

4. “作者、获奖者、获专利者列表”栏和发表论文“作者列表”

栏:作者、获奖者、获专利者排名在前5名的情况下填写此栏。5. 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如为补考或重修成 绩,请在学位课程名称后用*号注明。

6. 非学位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如为补考或重修 成绩,请在课程名称后用*号注明。

7.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中文摘要限1000字以内。8. 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直译。9. 本表格由申请人本人填写并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在 学 期 间 以 第一 作 者 发 表 论 文 情 况刊物类型填:a-sci、istp、ei收录论文;b-中文核心期刊论文;c- 国外期刊论文;d-国内一般期刊论文;e-国际会议交流论文;f-国内会议交流论文。刊物类型请勿重复填写,如: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或国外期刊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者,只填“a”。(可另附页)博士课程学习成绩(可填写或附成绩单原件)篇三:博士学位申请书 学号:

博士学位申请书

学科门类 学科、专业 专业代码 申请人姓名指导教师 姓名、职称

扬州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印制 年 月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由申请人本人用钢笔(炭素墨水)填写或直接打印(a4纸),不得粘贴。内容应详尽,字迹务必要清楚端正。

二、表内项目应全部填写,不得遗漏。如栏内填写不下,可另加附页。

三、相关单位和人员应认真审核申请人填写内容,并详细填写具体意 见。

四、本表一式二份,由申请人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签署审核意见 后,在规定时间内交研究生处。

2.什么是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 篇二

第一条资格审查

(一)[1]申请人必须已获得硕士学位,并在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领域独立发表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出版过高水平的专著,其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

(三)具备申请博士学位基本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应当在学位授予单位规定的期限内,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1.硕士学位证书;

2.最后学历证明;

3.准备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

4.公开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出版的专著,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的证明材料;

5.申请人所在单位向学位授予单位介绍申请人的简历、思想政治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情况的材料(加印密封);

6.两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专家的推荐书(加印密封),其中至少有一名博士生指导教师。

学位授予单位应在规定的期限内,组织专家小组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对已确定具有申请资格的申请人,按本规定第十条的要求进行同等学力水平的认定。

第二条同等学力水平认定

学位授予单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认定申请人是否具备博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水平。

(一)对申请人完成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成绩的认定。

(二)对申请人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及水平的认定。

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应对已经资格审查合格的申请人,按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组织考试。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曰起,一年内完成全部课程考试,且

成绩合格。未通过课程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

对于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的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者,经有关专家推荐,学位授予单位同意,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直接申请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三)学位论文水平的认定。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应在申请人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的一年内完成。学位授予单位应指定博士生指导教师对申请人的论文进行必要的指导。

1、论文要求及科研工作。

(1)申请人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应是在工作实践中由本人独立完成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2)申请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提出申请,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和共同发表论

文、著作的其他作者的证明材料,以及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

(3)论文用中文撰写,论文要有中文和外文摘要。

(4)申请人必须到学位授予单位,在该单位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加为期不少于三个月的与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申请人应在学位授予单位的相应学科专业学位授权点报告其论文工作情况并接受质疑。

2、论文评阅。

(1)论文评阅人:学位授予单位聘请不少于五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论文评阅人,其中学位授予单位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至少三名。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相应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有突出成绩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推荐人不能聘为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评阅人的姓名不得告知申请人,评阅意见应密封传递。

(2)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应根据学位论文要求对论文是否达到博士学位水平进行认真、细致的评阅,提出评阅意见及对论文的修改意见。

3、论文答辩。

(1)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不少于七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四人是博士生导师、二人是学位授予单位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推荐人、导师不能聘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选应先得到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认可。

学位授予单位的有关管理部门,应在论文答辩日期一个月以前,将学位论文送交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

(2)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的情况,就是否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为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

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论文答辩应有详细记录。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

(3)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二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本次申请无效。

3.德国留学 申请博士学位那点事 篇三

德国留学 申请博士学位那点事

“近日,德国联邦教科部部长因被剥夺博士学位辞职,引发国际关注。国际学生在德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的占比高达15%左右。这一事件对有意申请德国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有何启示?”

一、德国联邦教科部易主事件让人反思

德国联邦教科部2月14日易主,起因是执掌该部长达7年之久的夏凡(Annette Schavan,又译沙宛)于2月5日被杜塞尔多夫大学剥夺1980年授予的博士学位。尽管她已于2月20日向当地行政法院提起诉讼,此事件由此进入司法程序。但是,为了维护联邦教科部部长岗位的神圣性,她于2月9日毅然宣布辞职,以自然人的身份投入司法大战。此事件似曾相识。2011年,因博士论文被定性为剽窃并被剥夺博士学位,时任德国联邦国防部部长古滕贝格男爵和时任欧洲议会副议长兼德国自由民主党欧洲议会党团主席科赫-梅林相继黯然引退。而此次,涉案者不仅是德国高层政要,且掌控全国学术大权,人们不禁拷问德国的深厚学术传统与严谨的学术作风。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乎?

德国博士学位的声誉是否因而遭遇重创,尚难以断言。外国学子占德国高校各类学位获得者的比率约为10%,在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的占比却高达15%左右。在8600万人口的德国,攻博意愿高涨是不言自明的事实。2011年在德国获取博士学位的高达26981人,前年为25629人。2000年以来,这个数字基本上保持在25000人的高位,而在半个世纪前,联邦德国每年颁授的博士学位仅6000个左右。如今,1/5的联邦议员和一半的企业董事长拥有博士学位。

二、不存在的博士培养最优模式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对博士学位如此趋之若鹜,只是因为博士学位的授予在德国犹如重生,自那天起,正式场合的称谓必须冠以博士头衔,就连包括身份证在内的所有个人证件一律改换,“博士”成为个人姓名的组成部分。古滕贝格案发之后,绿党于2011年年底向联邦议会递交提案,以取缔将“博士”纳入个人证件。2007年,联邦内务部就身份证改革也有类似考虑。但屡次尝试均不了了之,因为“德意志是以教育为本的民族”,这是“颁给平民的爵位”。

事实上,“26981”只是在2011年成功获取博士学位的人数,至于有多少博士生折戟沙场,无人知晓。去年年底,隶属于联邦教科部的高校信息中心(HIS)发布一项调查结果,四成博士生考虑过中断博士学习。受访的2850位博士生,其中将近半数把怀疑自己的攻博能力视作中断学业的动机,1/3归因于导师指导欠佳。经济因素只排在第7位,但攻博3年以上再考虑放弃的博士生大都出于奖学金资助期截止。当然,家庭是个重要考量。子女教育与抚养对于61%的女性博士生来说是辍学的先决条件,这在男性博士生中仅占37%。此项调查覆盖德国高校四类博士生:纳入官方博士生培养计划或学校研究生院;身为高校科研人员;作为导师科研项目的成员;“散兵游勇”。这同时折射四类博士培养模式:多导师跨学科式、学科攻坚式、雇佣式和师徒传授式。报告认为,不存在博士培养最优模式。

宽进严出固然是一种质量控制手段,问题在于,博士生人数对于德国高校而言简直是一个黑箱,学校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注册与否?导师是谁?选题为何?进度怎样?在这个善于精确统计的国度,此现象的存在甚为蹊跷。在科研信息与质量保障研究院去年11月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得出结论:博士生在德国高校没有独立的身份,要是不去申请学位,他们永不浮现。此乃历史遗留现象。目前,已有多所高校推出应对举措。比如耶拿大学3年前引入名为“doc-in”的数字化博士生档案管理系统。

三、讲座制教授制度

无论是博士生档案管理的缺位还是博士学位论文评分的差异,均凸显德国高校的一大传统——讲座制教授,德国古典大学亦称为讲座制教授大学。讲座制教授制度以《基本法》中的“学术自由”为依傍,合法地抵御各种介入或干预,包括行政与司法,每个教授事实上打造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各自的“专业小诸侯国”。讲座制教授一方面成为懒散的温床,没有创造力或根本没有工作欲望的教授在德国高校并非个别现象,且渐成顽症,2007年,两位教授出版《“恶行”教授:高校幕后的懒散》一书,对上述现象给予无情的揭露。另一方面,教授之间为捍卫既得利益而达成的“互为忍让法则”之类盲目的团结精神,虽然避免了任何不利于某个教授的改革举措,但同时也阻碍教授间与学科间的合作。在社会学家卢曼(Niklas Luhmann)看来,任何试图以行政手段来修正这种“学术个人主义”的措施均为徒劳。

正因为讲座制教授制度,夏凡的博士学位论文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引用不规范)未能被及时发现并更正;正因为学术自由,杜塞尔多夫大学可以置任何质疑于不顾,对夏凡的博士学位论文展开的鉴定与判决均在校内实施,剥夺博士学位的权利也永不会失效。古滕贝格事发以后,德国国家学术委员会于 2011年11月出台题为《对攻博质量保障的要求》的文件,包括博士生指导、评分标准以及应对学术不轨。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学术(指高校)对自身的质量与评价准则拥有足够的信心,那么,它可以为必要的自由抵制强大的外部检测与标准制定,以捍卫自身的质量与评价准则。”就此,法学家认定,夏凡此番行政诉讼必败无疑。

就古滕贝格案例,夏凡在位时曾说道:“无论如何我知道,每个多年致力于博士学位论文的人都会迷失其间。”德国的学术体制绝不允许丝毫迷失,对种种迷失的追击,无论对象如何位高,无论陈年往事如何久远。

4.申请博士学位个人信息 篇四

关于加强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工作的通知

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及各学院研工办:

为了进一步做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我校博士学位(论文博士)的工作,根据《武汉理工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实施细则》(校研字[2001]12号文,见附件1)、《武汉理工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指南》(校研字[2001]12号文,见附件2)的有关精神,现对论文博士的培养过程及审核工作做出具体规定,通知如下:

一、资格审查与专家考核

1.填表并提交支撑材料。拟申请我校博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须认真、如实填写《武汉理工大学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资格审查表》(简称《资格审查表》,1式2份,见附件3),并按表中要求准备好有关证明、推荐材料【含“学历、学位证书(获境外及国外证书需教育部认证部门认证)”、“已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和奖励证书”、“申请人单位推荐意见”、“两位专家推荐意见”等】。

2.学院初审。学院安排专人对申请人《资格审查表》及相应支撑材料进行初审,并组织相应学科专家小组着重对申请人的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同等学历水平进行考核认定。初审通过后,学院经办人和分管研究生院长在《资格审查表》上签字盖章后报学位办审查。

3.学位办审查。学位办对学院初审通过的申请人资格进行复查,通过后在《资格审查表》上签字盖章。

二、博士课程学习

申请人须在资格审查通过后一年内,按拟申请专业的博士培养方案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且考试成绩全部合格,否则,本次申请无效。

三、学术论文发表

申请人在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须以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生身份,按照《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校研字[2009]17号文,见附件4)要求,发表相应的学术论文(此规定从2009年下学期进校学生开始执行,以前进校学生可按原规定执行)。

四、科研获奖

申请人在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获得与拟申请学位的学科专业相关的国家级或省部级以上奖励,具体要求按《武汉理工大学 1

关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科研奖励认定的暂行办法》(校学位字[2004]10号文,见附件5)执行。

五、论文开题与学位论文撰写

申请人应在通过全部博士课程考试后一年内,在校内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与所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位论文开题,并尽快撰写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格式按《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印制格式的统一要求》(2009年7月修订)(见附件6)执行。

六、学位论文答辩申请

申请人完成学位论文,达到论文答辩相关条件,可申请答辩。申请人须认真填写《武汉理工大学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答辩申请表》(简称《答辩申请表》,1式2份,见附件7),经导师同意、所在学院初审后,提交《答辩申请表》及相关支撑材料(含原件及复印件、4本学位论文及其电子版)报学位办审核。

七、学位论文查重检测和专家盲审

学位办审核通过后,对申请人学位论文进行电子查重检测和组织专家盲审。查重检测与专家盲审均通过后,学位办在《答辩申请表》上签字盖章,并由学院通知申请人及其指导老师按程序组织论文答辩。

其中,“查重检测”由申请人向学位办提交论文电子版,具体办法与要求按《关于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的通知》(见附件8)执行。

“博士学位论文盲审”由申请人向学位办提交博士学位论文4本及学位论文盲审配套材料,并交纳专家评审费。其中,1本学位论文为原件,交校学位办留存,另3本学位论文隐去导师和作者姓名(包括论文“参考文献”和“致谢”中均隐去导师和作者姓名),供校外专家盲审使用。配套材料包含:《武汉理工大学同等学力博士学位论文评阅聘请函》(3份,见附件9)、《武汉理工大学同等学力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评价表》(3份,见附件10)、《武汉理工大学同等学力博士学位论文便函及收据》(1份,见附件11)。

八、学位论文答辩组织

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学位论文查重检测与专家盲审后,可按照答辩环节组织论文评阅及同行评议,通过评阅(议)后,答辩申请人携带填写好的《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一、二)(同等学力人员)(简称《评定书》(一、二),见附件12)及回收的评语(至少7份)到学位办进行答辩审查,学位办在“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同等学力)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表决票”上盖答辩专用章(1式7份)后,申请人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九、学位授予

申请人答辩通过后,应按学位授予要求及时整理并向学位分委员会提交学位申请材料,分委员会审议表决通过后报校学位委员会审议表决,通过后公示3个月(争议期),无异议后授予学位。

为保证学位申请人学位授予信息准确、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人在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3日内,按《武汉理工大学关于做好拟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信息录入工作的通知》(见附件13)完成网上学位信息录入工作。同时,申请人学位授予过程中有关照片采集工作(含《答辩申请表》中照片、《评定书》(一、二)中照片及学位信息上报时申请人电子照片等)按照《关于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信息采集照相工作的通知》(见附件14)要求执行。

十、注意事项

1.为进一步加强对论文博士的科学、规范管理与服务,论文博士工作自即日起均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2.对2009年9月及以后入学的论文博士,其培养管理及学位授予等工作需按本通知规定严格执行。

对2009年9月以前入学的论文博士,本学期拟答辩者,办理答辩申请时,需按本通知规定填写且提交新制用表《资格审查表》(1式2份,本人档案与校档案馆各存1份,见附件3)和《答辩申请表》(1式2份,本人档案与校档案馆各存1份,见附件7)。

对2009年9月以前入学的论文博士,下学期及以后拟答辩者,目前需先补填写《资格审查表》(1式2份,见附件3),交各学院审查后,由学院研工办统一报送学位办审核,盖章后1份返回学院留存,1份由学位办留存。《答辩申请表》在办理答辩申请时再填写并提交。

3.为方便对论文博士的规范管理,由学位办对各学院提交的《资格审查表》和《答辩申请表》进行统一编号。具体编号规则为:ZG(或DB)_学院名称的前2个字首字母(大写)_入学(或答辩)年月_顺序号(001起始),如:ZG(或DB)_GL_200901_001,表示该论文博士为管理学院2009年1月受理入学(或答辩),顺序号为001号。

附件:

1.《武汉理工大学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实施细则》(校研字[2001]12号文);

2.《武汉理工大学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指南》(校研字

[2001]12号文);

3.《武汉理工大学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资格审查表》(2009年11月新制用表);

4.《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校研字[2009]17号文);

5.《武汉理工大学关于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科研奖励认定的暂行办法》(校学位字[2004]10号文);

6.《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印制格式的统一要求》(2009年7月修订);

7.《武汉理工大学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答辩申请表》(2009年11月新制用表);

8.《关于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的通知》(2009年9月17日研究生院主页已发);

9.《武汉理工大学同等学力博士学位论文评阅聘请函》(2009年5月7日研究生院主页已发);

10.《武汉理工大学同等学力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评价表》(2009年5月7日研究生院主页已发);

11.《武汉理工大学同等学力博士学位论文便函及收据》(2009年5月7日研究生院主页已发);

12.《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申请及评定书》(一、二)(同等学力人员)(简称《评定书》(一、二))(2009年9月修订用表);

13.《武汉理工大学关于做好拟毕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信息录入工作的通知》(2009年2月25日研究生院主页已发);

14.《关于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信息采集照相工作的通知》(2009年2月24日研究生院主页已发)。

武汉理工大学学位办公室

5.申请博士学位个人信息 篇五

办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8]54号文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授予具有 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一、开展此项工作的博士学科点应具备的条件

我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点,已有三届以上毕业博士生,本学科有三位以 上正在招生的博士导师和相应梯队,有专人负责、有条件、有力量开展本项工作的,可以接受以博士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

二、申请人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品行端正。

2.申请人已获得硕士学位,并于获得硕士学位后,在所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5年以上。申请人已获硕士学位所在专业与所申请学位专业应在相同的一级 学科内,否则按跨学科申请对待。申请人也可以是已获得博士学位,并于获得博士学 位后工作5年以上,现跨一级学科申请第二博士学位者。

3.申请人应在教学、科研或专门技术领域作出突出成绩,在申请学位的学科

领域,理工科应以第一作者 发表4篇以上被sci(或EI)收录的文章,人文社科应以第 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8篇以上文章(或出版过专著)。同时,申请人的科研成 果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部级一、二等奖(排名前3名)。4.跨学科申请博士学位者,还须先通过所申请学科专业硕士学位基础理论和专业 课的课程考试。

三.报名与资格审查

1.符合以上条件的申请学位人员可在每年3月和9月的第三周到校学位办公室提 出申请。

2.提出申请时,要提交以下材料:

(1)《北京大学学位申请表》;

(2)《北京大学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审核表》;

(3)由申请人所在单位聘请的两位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的推荐信(推荐信要密 封传递,其中一位应是我校相应专业的在职博士生指导教师)。推荐人应充分了解申请人 所提交论文的实际工作过程或曾指导其论文工作;

(4)申请博士学位的学位论文和摘要各15份;

(5)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等各一份,以及科研成果获奖的证明材料原件及 一份复印件;

(6)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学习成绩单的原件及一份复印件;

(7)所在单位同意申请学位的函件及介绍申请人简历、政治思想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能力、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外语程度等方面的材料(加印密封传递);(8)交纳手续费400元。跨学科申请的人员还须交纳参加硕士学位基础理论课专 业课课程考试的考试费,每学分250元。

3.在接受申请后,校学位办公室及有关院(系、所、中心)负责人及专家,根据申 请人所在单位及本人提交的材料,对申请人的政治品德以及完成本职工作,在教学、科研、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的成绩进行审查与认定。审查后,将是否接受申请的结果通知申请人 所在单位及本人。

四、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及水平的审查

通过资格审查,符合申请条件的申请人要参加博士学位课程的考试。其考试科目

与我校相应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完全一致。主要有:(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2)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按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3)学科综合考试(4学分);(4)两门外国语(第二外国语经批准可免试,但外语类各 专业除本语种外,还需考一门外国语)(每门4学分)。课程考试应采用笔试和口试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课程考试的成绩达到70分及以上、综合考试成绩达到优良方为合格。课程考试费为每学分300元。

跨学科申请博士学位的申请人,还需要硕士学位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课程考试,其考试科目参照我校相应学科、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进行,考试成绩 合格者方有资格参加博士学位课程考试。

申请人自通过资格审查之日起一年内完成上述全部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未通 过课程考试者,本次申请无效。五.博士学位论文的审查

1.申请人在通过全部考试后,应及时到我校学位办公室办理学位论文答辩手续、并 交纳论文答辩费9000元。此论文答辩应在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后的一年内完成。

2.学位论文的要求及科研工作:

(1)申请人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应是本人独立完成、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具有创

造性的研究成果,应能表明申请人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并且具有博士学位论文分量和学术水平的 部分,可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提出申请。同时,应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其他合作者的证明信以及原论文、著作等。

(2)

申请人送交学位论文时,还应同时附送对该项成果的学术评价、鉴定材料、使用部门意见等的复印件,作为评阅该学位论文水平的依据。博士学位论文要求用中文 写作,有关论文及其摘要的书写格式、打印、装订等按《北京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及论 文摘要的基本要求与书写格式》的规定办理。

(3)为了考察申请人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申请人在收到

接受申请的通知后,必须按规定到校,在学校为其指定的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参加至少三 个月的与论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并按我校有关院(系、所、中心)的规定交纳实验费、资料费等。在校工作期间申请人应在有关教研室(研究室)报告其论文工作情况并接受质疑。

3、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

我校有关院(系、所、中心)将按规定对申请人的博士学位论文组织专家评阅,并公开 举行答辩(有保密内容的论文除外)。

六、博士学位的授予

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者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七、其他说明

1、申请人获得博士学位,表明其学术水平已达到博士学位的水平,但不涉及学历。

2、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及两个以上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3、申请人如曾有本校博士研究生学历,又重新提出申请学位,须按本办法办理。所修 课程5年内有效。

4、以下情况发生时,本次申请无效,下次提出申请时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三年。所提 交的材料,所交纳的费用,一律不予退还:

a)

跨学科申请博士学位的申请人,未通过硕士学位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考试; b)

申请人提交的论文,经评阅不合格,不举行论文答辩: c)

论文经答辩未获通过;

d)

答辩虽获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分会或学位评定委员会未通过授予博士学位。

5、外籍及港、澳、台人员以毕业博士生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均参考本办法办理。可 不参加政治理论课的考试,但汉语为非母语者,须通过中国汉语考试中心举行的汉语水平考 试。

6.本办法所涉及收费,以当年标准计。

6.申请博士学位个人信息 篇六

为进一步规范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申请我校博士、硕士学位人员适用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中提及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必须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且湖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含导师)。学术论文必须与其学位论文相关且均不包含增刊。

第三条 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送审前,在学期间发表与博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文学、历史学、哲学学科

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期刊上;

(二)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学科

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或在SCI、EI、SSCI、A&HCI检索源期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并被收录。

(三)理学学科

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SC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并被SCI收录;或者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并至少被SCI检索1篇;或者在本学科SCI分区为2区及以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并被SCI收录。

(四)工学学科

至少有1篇发表在本学科SCI分区为3区及以上国际学术期刊上;或者在本学科领域的重点期刊或有代表性的CSCD核心库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其中重点期刊至少1篇。

第四条 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申请免除“双盲”评审:

(一)理学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SCI分区为2区及以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二)工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SCI分区为3区及以上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

(三)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学科博士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SCI、SSCI收录论文不少于2篇;或者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上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不少于3篇。

第五条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答辩前须在北大核心、CSCD、CSSCI来源期刊或更高层次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含录用通知)。

第六条 专业学位及高校教师硕士不作发表论文要求,但学位论文要求进行双盲评阅。

第七条 以同等学力方式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在答辩前至少应有1篇以第一作者(或本人为第二作者且其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正式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或省级及以上报刊理论版上发表的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第八条 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在期刊正式发表的论文为准,以录用通知书形式确认的论文不超过1篇(正式发表以后方能取得学位证书)。发表在高等学校学报上的论文不超过1篇。

第九条 各检索源期刊以研究生入学当年公布的收录期刊目录为准,学习期间如遇期刊调整,被调入和调出的期刊均为有效。

第十条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科研成果奖(排名前1/2,署名湖南大学)1项,或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2,署名湖南大学)1项,可视为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获得国外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2,署名湖南大学)1项,可视为在被SCI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并被收录。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可视为在本学科领域CSCD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第十一条 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相当于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收录、《新华文摘》论点摘要收录,相当于在本学科领域有代表性的CSSCI核心库期刊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在被SCI、SSCI、EI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视为在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公布的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被ISTP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视为在CSCD或CSSCI核心库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和《中国日报》理论版(理论周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视为CSSCI或CSCD。

第十二条 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不低于学校基本要求的管理规定,报研究生院备案后实施。

第十三条 博士留学生若通过研究生院申请盲评和免盲评阅,与本校本国学生要求一致。对于申请由学院送审的博士留学生,理工科要求有1篇SCI,人文社会学科要求有1篇重点。

7.申请博士学位个人信息 篇七

学术论文的规定

(2007年12月27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修订)

为进一步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厦门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对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作如下规定:

一、博士、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1.我校文科类(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同级学术刊物(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上,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和“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发表2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其中一篇可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专著或教材(本人完成字数专著在3万字以上,教材在5万字以上,可累计)来代替。发表在一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可以算作两篇核心论文,其中被SCI、EI、SSCI收录的有录用函即可。

2.我校理工类(含理学、工学)博士研究生自入学起,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必须在全国核心刊物或国际同级学术刊物(均不含增刊、专刊、专辑)上,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为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和“厦门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至少发表2篇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其中必须有一篇被SCI或EI

收录(有录用函即可)。如论文被收录在第一、第二分区,或影响因子在本学科较高,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批准,可适当降低其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要求,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3.学校鼓励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本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制定并公布更高的要求,并报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备案。

4.我校硕士研究生(包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所需发表的学术论文要求,由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公布,并报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备案。

5.在我校学习的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港澳台研究生申请学位所需发表的学术论文要求,由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公布,并报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备案。

6.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项(研究生排序为发明人前3名,“厦门大学”为第一申请人,获得公布即予认可),相当于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其中排序第一相当于发表一篇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研究生排序为设计人前3名,“厦门大学”为第一申请人,获得专利授权通知书即予认可),相当于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非核心)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

7.已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项目,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取得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可以按时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但未达到以上申请学位发表学

术论文要求者暂不授予学位。

8.博士研究生在通过答辩后的三年内达到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标准的,可向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提出授予博士学位的申请,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申请学位,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亦不接受逾期的申请。

9.硕士研究生在通过答辩后的两年内达到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标准的,可向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提出授予硕士学位的申请,逾期视为自动放弃申请学位,研究生院学位与学科建设办亦不接受逾期的申请。

10.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另行规定。

二、核心刊物的认定

核心刊物的认定以我校研究生院认定的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厦门大学核心学术刊物目录》为准,旧版在新版公布后的一年内仍有效。

8.申请博士学位个人信息 篇八

关于印发《哈尔滨工程大学关于博士学位 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规定,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水平,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特制订《哈尔滨工程大学关于博士学位申请者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年10月21日

2议的,博士研究生需写出相关性说明,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送审。

第九条 在国外著名期刊《Science》、《Nature》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等同于满足本规定的第一条;被SSCI收录1篇学术论文,等同于满足本规定的第二、三条。

第十条 本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2012级以前入学(含2012级)的博士生,若达到本文件规定的发表文章要求,可采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论文评阅工作的有关规定(试行)》(校研字„2008‟13号)文件规定的A类评审方式(即学位论文由导师组织评阅);若满足该文件规定的A类评审方式,则按B类评审(即学位论文由学校和导师共同组织评阅);若不满足该文件规定的A类评审标准,但满足《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关规定》(校研字„2007‟1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则按C类评审(即学位论文由学校组织评阅)。

2013级以后(含2013级)入学的博士生毕业需满足本文件规定的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不再适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关规定》(校研字„2007‟11号)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论文评阅工作的有关规定(试行)》(校研字„2008‟13号)文件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各院系需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在不低于学校对申请博士学位发表论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本学科的标准。

第十二条 本规定的解释权在校研究生院。

9.申请博士学位个人信息 篇九

我发现我们化院申材料方向的同学比较少,而材料跟化学的联系又很密切,是许多化院同学可以考虑申请的方向。我拿到offer后就一直想写一篇申请总结,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参考。

一、个人背景和申请结果

GPA:3.72(本研出成绩后是3.73),院里排8/144

科研:先后在马老师和黄老师组科研,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的Prof.Stephen Maldonado组交流。我做的课题比较碰巧,在三个组的工作基本都与电化学相关。我在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方面(马老师指导)发了一篇Materials Letters二作;在超级电容器方面(黄老师指导)一篇四作投了Nature,自己还有一篇一作小文,但这两篇文章在申请时都未发出。

推荐信:三位科研的指导老师和两位北大小班课任课老师。

标准化考试。GRE:V157、Q167、AW3.0;GRE Chemistry:99%;TOEFL:102(口语24);IELTS:7.0(MIT材料系要雅思,不过现在似乎开始放开了)Offer:MIT、Cornell和Northwestern材料系

二、化学申材料

下面谈谈个人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看法,若有失偏颇请指正。请注意我说“化学申材料”,而没有说“转材料”,是因为我看到材料跟化学有较大的交集,这个交集甚至大于化学和化工。材料一般是指有一定用途的固体,显然它们是化学物质,而且许多用来描述它们的语言我们应该不陌生:电子排布[1]、晶体结构和结晶度[2]、粒子形貌和尺度[3]、微结构[4]、能带结构[5]等等。

[1] Suntivich, J., K.J.May, H.A.Gasteiger, J.B.Goodenough and Y.Shao-Horn, , Science 334(6061)1383-1385 December 2011

[2] Grimaud, A., K.J.May, C.E.Carlton, Y.L.Lee, M.Risch, W.Hong, J.Zhou and Y.Shao-Horn, ,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2439 September 2013

[3] Gallant, B.M., D.G.Kwabi, R.R.Mitchell, J.Zhou, C.V.Thompson and Y.Shao-Horn, 22,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6(8)2518-2528 August 2013

[4] Lee, S.W., B.S.Kim, S.Chen, Y.Shao-Horn and P.Hammond,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31(2), 671-679 January 2009

[5] Ming, T., J.Suntivich, K.May, K.Stoerzinger, D.H.Kim, and Y.Shao-Horn, ,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7(30)15532-15539 August 2013如果看了上面的文献,你们可能会说这也太化学了吧!但材料系确实有不少老师的研究就是这样的,以上文献都是MIT材料系Prof.Yang Shao-Horn的工作,而且是有代表性的工作。其实不只是实验,材料系也有做理论与计算的,如MIT的Prof.Gerbrand Ceder、Prof.Jeffrey Grossman、Prof.Ju Li,搞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同学也可以关注一下。由于我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方面不太懂,不敢评论更多。

总之,材料的设计、合成、应用都几乎无可避免地会用到化学。我不是说所有课题组的同学都适合申材料,但至少像刘老师组、黄老师组和其他一些物化、无机组是挺合适的。考虑到申材料还会有很多其他非化学专业的人竞争,从保险的角度,个人不建议只申材料,而应该化学、材料兼申。材料系招的人里汇集了本科学不同专业的人,这种学科的交叉也是我觉得材料很有意思的地方。最后提一点,材料(MSE)的全称是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但究竟怎么个Engineering?下面这篇Stanford材料系Prof.Yi Cui的文章[6]就工程味比较浓:

[6] Yang, Y., G.Zheng and Y.Cui, ,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6 1552-1558 March 2013

这里lithium、polysulfide都不是什么新物质,也不是什么纳米材料,它们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也不算什么新化学,但作者把这些习以为常的物质组合、组装成battery,有望用于电网级储能,窃以为这就是Materials Engineering,而前面Prof.Yang Shao-Horn的工作就偏Materials Science一点。

三、套磁

首先,建议早早把CV写好,这样套磁(特别是模板套)的时候可以把CV附上,但不建议用附件的形式,因为老师还要再打开或下载,比较麻烦,我一般采用以下的格式:

Best,XXX

----------------------

(CV)

模板套可以从以下网页汲取营养:

模板套虽然方便,但内涵明显不足,所以如果能学术套还是尽可能学术套,最容易的是结合自己组的工作说,例如:

In my research group(Prof.Fuqiang Huang), we are currently focusing on enhancing th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itania by partial reduction and/or doping for energy applications, such as supercapacitors and solar water splitting cells.Do you consider improving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s a mean to further optimize your oxide electrocatalysts?

如果教授有些研究还没发文章,没有课题组网页或网页上没说,也不妨问问,例如:

Could you tell me more about your ongoing project of electrosynthesis? What kind of reactions are you working on?

还可以指出对方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但要谦虚有礼貌,例如:I have read your paper, “Controlled Chemical Doping of Semiconductor

Nanocrystals Using Redox Buffers,” and got a question on the Ohmic definition of the channel conductivity,(sigma)= nhe(mu).I carefully reviewed my physics textbook, and found that this formula is based on a continuous model,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grain-boundary resistance.However, grain boundaries exist in the PbSe nanocrystals thin films, so is it appropriate to apply this formula? Maybe I am wrong, I am eager to discuss with you and learn from you.若精心写了一封特别学术的信,但对方理都不理也是很正常的,千万不要伤心、失望、影响心情。因为经过学术套,你其实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即便教授没回复,这已经是你的收获!

值得注意的是,个别老师不喜欢套磁,如Stanford材料系的Prof.Mike McGehee,他在他的课题组网页中说:

“Unfortunately since hundreds of students contact each professor every year, most professors do not have time to read through the emails.The emails will have no impact on whether or not you get admitted.The best way to get into Stanford is to simply to build up the best set of credentials you can and carefully fill out the

application.Most professors do not think about who should be admitted until all of the files are in and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is getting ready to meet.”

像这种老师如不是迫不得已,还是别联系了。

四、CV

网上有不少国外学校有关简历写作的经验介绍,我准备CV时也参考不少:

特别提醒的是,列举做过的事情最好统一用动词过去式开头,这样给人感觉事情已完成,而且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显得更强有力,如:

Prepared II-IV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on Au nanoparticle electrode via electrochemical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Achieved monolayer detection for thiol-based ligands on II-IV semiconductor thin films using overlayer SERS

不仅实验操作、步骤,其实实验结果、结论很多时候也可以用主动语态表达,如:

Confirmed the structure to be...Observed the increased efficiency of....Verified the cause of XXX to be YYY

Achieved XXX as compared to YYY

美观起见,CV最好要么满满一页,要么满满两页。

五、PS

写PS前建议先注册网申,看看里面对PS的要求。一般来说,PS的长度以900-1000词为宜,但个别学校可能有特别的要求,如MIT材料系要求500词以内,Harvard化学系要求科研部分500词以内。不只是长度,一般对内容也有要求,虽然这种要求不同学校大同小异,但对着要求写PS总是最好的。最后可能要写不只一个版本的PS,以适应每个项目的要求。就MIT材料系限500词,我建议采用开门见山的策略,即第一段就把硬实力摆出来。

我强调PS里科研不宜写得太简略,不然会显得工作做得太水。科研不能流水账似地罗列,而应该有清晰的思路,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论。写每件事之前(包括科研),最好先讲讲自己的motivation,这样让人觉得你是有思想的,你的学习、生活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波逐流混过去的。写完一件事后,一般讲讲自己的收获与感想,还可以提出future work。PS最后一般要点

名感兴趣的教授,如果他们的研究方向与自己本科做的一样,那么可以说我们perfectly match,如果不太一样,可以说My expertise may benefit the research of Prof.XXX,...另外,个别学校(如UC Berkeley、U Michigan)还要Personal History Statement(PHS)或类似文书。它与PS的不同在于偏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不写科研或不从学术的角度写科研。可以说,PHS就是让你讲讲自己的故事,像我把在爱心社的经历写了进去,当然,这些故事都应尽可能折射出你的优秀品质,例如curiosity, divergent thinking, a strong spirit of teamwork等等。

六、推荐信

建议deadline前2个月就应该找老师商量要推荐信了。如此提前好处多多:一是万一老师拒绝写信,还来得及找别的老师;二是时间充裕,推荐信更可能写得全面、质量高;三是提前量大体现对老师的尊重;四是早点让老师知道你打算出国,热心的老师可能会及时给你一些建议和帮助。

推荐信的作用一是来自内容,二是来自推荐人的声誉。我的推荐人里没有美国名校教授,也没有国内的院士、院长,但没关系,只要信里有饱满的内容,富含事例和细节,也是不错的。有的老师要学生自己写初稿,这种情况我都写了450词以上,每件事基本按照做了什么、结果如何、从中说明了我的什么品质的结构来写;有的老师是直接自己写,我选的都是小班课而且一起讨论较多的老师,因为老师对你印象深刻才有可能写出丰富的内容。网申提供推荐人的时候一般都会问是否放弃(waive)看信的权利,我一概放弃了,因为这样显得推荐信的内容更加客观公正,学生没有试图横加干预。当然,如果你的亮点怕老师写漏了,联系老师时也不妨这样提醒下:here is an outline for your reference...七、小贴士

TOEFL送分较慢,我大约用了4周,而GRE成绩3天就送到了。

感恩节时可以向美国的教授表达感谢。在美国,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Caltech可以申两个系。如果你愿意两个系共用一份申请材料,则只用花一个系的申请费,然后发邮件告诉校方你还要申哪个系。

MIT可以申多个系,但要分别申请,分别交申请费。

有些学校的名字里有“the”,别漏了,如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申请的英语“apply to”和“apply for”的区别亦要留心。MSE是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Materials”漏了“s”貌似申Cornell材料系会比较危险。

网申别等到deadline临头才准备提交,因为这时可能会网络拥挤,影响提交。

Publish or Perish是一款好用的文献统计软件,用它我们可以查出教授近年哪些文章被引次数较多,诸如此类。(下载:Publish or Perish installer for Windows)面试前不妨听听某媒体对我密歇根老板Prof.Stephen Maldonado的访谈来找找感觉,其实里面不少对话跟我们面试挺像的,网址:

上一篇:预算公开总结下一篇:企业留人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