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

2024-10-06

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精选13篇)

1.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 篇一

金属地下矿山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

王琅琅

金属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是制约矿山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矿山开发不仅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而且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特别是推动了区域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截止2003年底25种主要金属矿产共有矿山10365个,其中大中型矿山共有415个,仅占矿山总数的4%,年产矿石量为46388万吨,实现工业产值575,6亿元,利润总额35.7亿元。然而,矿业,开发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引发了严重的矿山环境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发,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制约了金属矿山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属地下矿山环境污染问题:

一、矿山大气环境污染(废气污染)

矿山大气污染源造成矿山大气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矿山大气污染源的构成、性状和 影响范围,与矿床类型、埋藏条件、矿岩性质、开采方法和工艺技术等密切相关。它的分类方法主要有:(1)按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可分为矿井或矿坑、大气污染源和矿区大气污染源。(2)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分粉尘污染源、气体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热污染源。(3)按污染物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工艺污染源和非工艺污染源。工艺污染源又称人为污染源属于这类污染源的工艺有凿岩、爆破、支护、放顶、充填和岩矿的装卸、运输、破碎、分级等在这些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炮烟、柴油机废气和压气废气等污染物均会污染矿山大气非工艺污染源又称天然污染源,是采矿过程引发的次生污染源漓十这种污染源的有:矿岩的风化、氧化和自燃。地层中气态物、颗粒物的逸出、涌出或喷出,矿岩中放射物质的析出和辐射,地热的传导、辐射 和对流,坑木等有机物的分解与腐烂等。在这些自然过程中释放出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热素等污染物也会污染矿山大气。

二、水资源污染(废水污染)

矿山废水是从采掘场、选矿厂、尾矿坝、排土场以及生活区等地排出废水的统称。开采、选矿、运输、防尘及防火等诸多生产及辅助工艺均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这些矿山废水排放量大、持续性强,对环境污染严重。

矿山废水中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有机和油类污染物、氰化物、酸和重金属污染、氟化物和可溶性盐类。除此之外,还有热污染、水的浊度污染以及固体悬浮物和颜色变化等污染形式。

矿山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是指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有机化合物。油类污染物是矿山废水中较为普遍的污染物,当水面油膜厚度在10-4cm以上时,它会阻碍水面的复氧过程,阻碍水分蒸发和大气与水体间的物质交换,改变水面的发射率和进入水面表层的日光辐射,对局部区域气候可能造成影响,主要是影响鱼类和其它水生物的生长繁殖。

矿山废水中的重金属主要有:Hg、Cr、Cd、Pb、Zn、Ni、Cu、Co、Mn、Ti、V、Mo和Bi等,被重金属污染的矿山废水排入农田时,除流失一部分外,另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剩余的大部分在泥土中聚积,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农作物就会出现病害。如土壤中含铜达20mg/kg时,小麦会枯死;达到200mg/kg时,水稻会枯死。此外,重金属污染的水还会使土壤盐碱化。

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如煤矿)都含有黄铁矿等硫化物,若该硫化物含量低或不含有用元素,则常用废石处理,堆放于废石堆或尾矿库。在地表环境中该硫化物将迅速氧化,可形成含重金属离子浓度很高的酸性废水,成为矿山开采中最大的污染源。

三、尾矿污染(废渣污染)

其突出表现在侵占土地、植被破坏、土地退化、沙漠化以及粉尘污染、水体污染等。尾矿粒度较细,长期堆存,风化现象严重,产生二次扬尘,粉尘在周边地区四处飞扬,特别在干旱、狂风季节中,细粒尾矿腾空而起,可形成长达数里的“黄龙”,造成周围土壤污染,并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据专家论证,尾矿也是沙尘暴产生的重点尘源之一。

另外,尾矿中含有重金属离子,有毒的残留浮选药剂以及剥离废石中含硫矿物引发的酸性废水,对矿山及其周边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其影响将是持久的。由于我国矿山大多是依山傍水,矿山开发的许多重大环境问题,长期未引起重视,所积累的后果,最终以“跨域报复”、“污染转移”等不同形态影响区域环境,甚至给人们带来难以补偿的灾难。

四、采矿污染

采矿过程中生成的废气、废水、废石和粉尘等物质以及噪声和振动等因素,对环境、土地、大气和水质等造成危害。如:矿山开采活动中产生的废渣、废石和尾矿等废弃物,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采矿诱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采矿造成地表水漏失、水位下降、水质变差等水污染、水源枯竭和水系破坏。

五、放射性污染

由放射性物质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主要污染物是核工业企业的排放物,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及自然界宇宙射线、放射性矿藏和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等。可通过食物链或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

六、药剂污染

选矿、冶炼过程使用的药剂,采矿过程使用的炸药,都会通过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土地、大气和水质等造成危害。这一过程作用,称之为药剂污染。

七、冶炼污染

冶炼作业伴有废水、废气和冶炼炉渣的排出,这些废弃物对环境、土地、大气和水质等造成危害。(详见废水、废气和废渣的污染)。

八、地质污染

矿山开采对地质结构的强烈扰动,无论是正在开采或已废弃的矿山,都有产生地面塌陷和诱发地震的危险。我国每年因采矿造成的土地塌陷达7000k平方米(宋焕斌,1998)。同时采矿产生大量的废石,选矿则排放大量的尾矿,在我国现有大大小小的尾矿库400多个,全部金属矿山堆存的尾矿已达到50亿t以上,而且以每年产生尾矿约5亿t的速度增长(张锦瑞,2002)。目前我国因尾矿造成的直接污染面积已达6万余k平方米,间接污染土地面积60余万k平方米(谢宏全,2004)。造成废弃地周围甚至更大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失调。研究表明:矿山废渣与废气、废水相比,对环境的污染更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宋书巧,2001;马先应,2004)。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生产过程中,每年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选矿尾矿砂283万t,冶炼闪速炉水淬渣40万t,冶炼电炉渣23万t,生产生活锅炉粉煤灰11.4万t等。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堆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梁永顺,2002)。江西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905.09万t,其中矿山尾砂2968.25万t,占全省固体废物产生量的76%,全省固体废物历年贮存量45,403.09万t,其中采矿业固体废物历年贮存量37,794.03万t,占贮存量的83.2%,全省固体废物占用土地1915km2,矿山废弃地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影响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也对当地社会产生不良作用(罗仙平,2005)。

金属矿山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措施:

一、实施清洁生产,控制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末端治理”的思想和做法来减轻发展给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但实践表明,末端治理不但需要昂贵的建设投资和惊人的运行费用,末端治理的过程本身也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而且也会产生二次污染使污染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转移,因此,末端治理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随着对“末端治理”的分析和批判,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思想和新策略一“清洁生产”一逐渐在工业污染防治的概念和实践基础上被提出。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我国于2003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出:国家鼓励和促进清洁生产,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清洁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区域开发等规划。

北京、上海、江苏和山西等18个省市上报的清洁生产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开展清洁生产的219个审核企业中,实施了清洁生产后获得的经济效益约达5亿元;环境效益也十分显著:废水排放量每年削减达1260万立方米,平均削减率达40%—60%,废气排放量每年削减达8亿标立方米,烟尘排放量每年削减达320C多吨,工业粉尘削减量每年达1000多吨,二氧化硫每年削减量达35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削减量达8万多吨,石油类污染每年减少量达40吨,六价铬每年减少量达5吨(钱易,2003)

二、加强科学技术,治理矿山环境污染,开展矿区土地复垦

在使用传统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同时,应广泛采用先进的污染修复技术恢复环境,如生物修复技术、湿地处理系统、覆盖隔离技术和地球化学工程学修复技术等。本文以地球化学工程学修复技术为例说明新技术在环境污染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工程学修复技术就是“将地球化学作用用于改造环境”(Schuiling R.D.,1990),主要是利用自然的地球化学作用,尽可能的不干扰自然界,依据元素循环来去除有关的化学元素。由于地球化学工程学模拟自然界的各种自清洁作用,就地取材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它不会带来新的污染,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地球化学工程学方法可以有效地修复土壤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1)利用矿物岩石及矿物材料进行土壤污染的修复,如黄铁矿可吸附土壤中的Cu,Pb,Zn等重金属(Branco,1996)等。(2)利用污水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进行水污染的修复。矿山废液的处理,可以采用废液的地下注入来消除污染,如将含硫酸废水注入到灰岩溶洞以中和废硫酸(Graaff,1998),利用蒙脱石和膨润土的强吸附性除去废液中的重金属污染(Kayabali,1998),粘土矿物(如高岭石)中和低pH值矿业废水的能力也很强(Banks,1997),矿井水的处理亦可如法炮制(Cheong,1998);(3)利用矿物岩石的吸附性等进行大气污染的修复,如沸石可吸附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akurai,1998),黄铁矿及粘土矿物吸附空气中重金属。另外,采用地球化学障(Geochemical barrier)也可有效防治和修复污染(Baranek,1996)。

土地复垦是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成功经验,引进和开发适用于不同矿区损毁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新技术,对露天采场、土地塌陷地、排土场、尾矿库等不同地点采用不同的复垦方法,如对排土场和尾矿库等可以采用生物修复的方法或生物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植树种草、建设用地、农业或工业复垦等。

三、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首先必须树立科学、积极的资源观。要正确认识地球资源的有用与无用、有利与无利、有害与无害以及矿与非矿的概念,树立地球上所有天然岩矿物质都是资源,随着认识的深化、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能力的增强、社会市场需求的发展,经过努力可放废水污染物9500多吨,占全市的38%,其中排放铜94吨、铅80吨、锌200吨、镉19吨、砷254吨、悬浮物5678吨、氨氮528吨、氟化物558吨,重金属污染构成黄河白银段特征性污染。

四、建立健全统一完整的矿山环境管理法规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导的投入机制。多元化吸收资金,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以及国外资金投资于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另外,中央政府应加大对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力度,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一系列鼓励投资矿山环境治理的优惠政策,从而造成多渠道投资的良好气氛。

2.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 篇二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物质, 是确保社会进步不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是人类的生命线, 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然而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进度的加快, 世界各国的水资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水资源匮乏危机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 且水污染严重程度及危害日趋加深, 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为了缓解水污染,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意在促进人类环境和谐发展。同时, 如何提高废水深度处理的效率, 加强工业废水的污染防治, 提高废水回收利用率已成为当今水处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工业废水的定义及目前工业废水处理的现状做一简单概述, 并提出做好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几种可行性措施。

2 工业废水的定义及处理现状

2.1 工业废水的定义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污水, 其中包含随废水排放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这些废水中多含酸、碱、有机磷、一些放射性元素等有害化学成分。由于各个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生产原料不同, 所以废水中排放的污染物也不同。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固体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油污染物、酸碱污染物、有毒污染物及生物污染物等。

2.2 工业废水的危害性

工业废水造成的污染主要有:有机需氧物质污染、化学毒物污染、无机固体悬浮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酸污染、碱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热污染、病原体污染等。工业废水对环境的破坏是相当大的, 20世纪的“八大公害事件”中的“水俣事件”和“富山事件”就是由于工业废水污染造成的。2012年, 龙江镉污染、镇江苯污染等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接连发生, 让中国饮水安全屡次面临水污染的严峻挑战。这些污染的源头均为工业生产污染企业的违规排放。2012年中国监察部统计显示, 中国水污染事故近几年每年都在1 700起以上, 中国饮水安全面临水污染的严峻挑战。

2.3 我国工业废水的处理现状

目前我国虽然是以市场型经济为主, 但是很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耗、水耗依然很高, 产生的污染物也很多, 并且缺乏相应的水处理设施, 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据不完全统计, 在2008年全国废水中 (含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 排放总量约为572亿吨, 而仅工业废水排放量就达到241.7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为92%。据水利部调查发现, 针对全国700余条河流大约有10万公里河长进行水资源质量评估, 其中一半左右的河长受到污染;少数河水流域受到严重污染, 水体基本丧失使用价值。此外, 在全国几大流域中, 如太湖、淮河、黄河等流域多数以上的河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海河、松辽河流域污染也十分严重, 污染河段占60%以上。在人们的日常饮用水中, 全国就有1/4人口的饮水不符合卫生标准。水体污染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基本生活。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地方企业只注重经济的发展, 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 水体的保护没有合理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及宣传环保力度不够, 使得我国工业废水对环境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工业废水的防治势在必行。

3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的措施

3.1 严格项目审批, 从源头控制污染源

严把项目审批关, 对新建、改扩建的生产项目要严格审批, 对于“十五小”、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坚决不予审批。严格把好环境准入门槛, 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控制闸、调节器、杀手锏”作用, 从源头控制污染源。

3.2 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

为了防止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加剧, 一方面应加强执法力度, 对污水企业加大监测监管力度, 对重点工业污染源, 可以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确保治理污水设备正常运行和排水指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另一方面,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强化信息共享和部门协作。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水污染联防机制, 研究理顺流域管理体制, 推动水污染防治形成合力。此外, 还要善于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来确保环保目标任务的落实, 尤其是要充分发挥环保法律法规的强制力和震慑力, 严格执法, 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3.3 加大宣传力度, 实现全民参与

以“4.22”地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环境重大节日作为开展集中宣传活动的重要载体, 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的热情;广泛开展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 加强对全体公民的环保教育, 提高全社会参与环保的意识和自觉性, 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

4 结语

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水污染问题, 但是随着人们生存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工业水污染的防治也越来越重视。国家通过不断完善环保相关法律法规, 从法律层面从严打击环境污染犯罪, 环保部门也不断加大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行为。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广泛参与, 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最终会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良好生态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3.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 篇三

关键词 工业废水 污染治理 技术发展 需求

当下,随着环境的持续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为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也给环境带来了挑战。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需要进过一定处理才可以排放或是继续使用。但是当下我国污水处理技术、设备都处在发展阶段,再许多工厂没有认识到工业废水污染的严重后果,忽视了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这就导致工业废水污染严重,也为其治理带来了不小的障碍。

一、工业废水污染治理现状

当下,我国对于工业废水污染治理采取了较大的力度。不仅每年有十几亿元的资金进行工厂污水处理,还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条例限制工业废水的产生,并制定了随意排放工业废水的处罚条例。但是,对于工业污水的处理状况仍然不容乐观。由于工业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质较为复杂,使用单一的污水处理方式难以处理。而即便是经过处理的废水,其中所含的杂质也比较多,重新利用率较小。许多工厂甚至不对污水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针对这一严峻的现实,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工业废水污染的治理。首先,在政策的制定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我国的国家战略之一,可持续发展是在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资源、人口、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满足当代人发展的前提下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其次,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虽然工业发展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同样不能忽视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通过多种方法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治理工业废水污染,避免发展经济的同时损害环境。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大国,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较低。水资源在分布上也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对于一些山区来说水资源极为匮乏。对工业废水污染进行治理,一方面需要控制工业废水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污染,另一方面通过对工业废水的处理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当下水资源紧缺的现状。从科学出发,关注工业废水污染治理的长远利益,从加强管理与防治两个方面应对工业废水污染治理。

二、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技术发展

对于工业废水污染的治理,主要有物理、化学两种方法进行。物理方法主要有吸附、物理分离以及电解三种方法,其优点是不会改变污水原有的化学性质,也不会在治理的过程中产生其他污染物质,缺点是处理污水的效率较低,对于污水中难以用物理方法除去的有毒离子等无法除去。化学方法主要有中和法、氧化法以及混凝法三种,其优点是污染治理效率较高,缺点是改变废水化学性质的同时,还可能产生新的污染物质。

(一)工业废水污染物理防治方法

使用物理防治的方法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能够在不改变水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净化工业废水。具体来说可以使用物理吸附、物理分离以及电解三种方法。物理吸附主要利用活性炭、明矾等物质,将工业废水中的一些物质吸附。物理分离则可以利用水和污水中的其他杂质沸点不同的性质,对污水进行加热,使纯水和污水得以分离。最后,还可以使用电解水的方式,将水中的杂质与水分离,最终实现净化。

(二)工业废水污染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中,主要有中和法、氧化法以及混凝法三种方法。中和法主要通过对工业废水中的酸碱度的调节,改善工业废水的酸碱性。这是由于呈现出强酸性的废水会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使用碱性物质将其中和可以减少污染。使用氧化法主要针对的是废气污染和废水污染。特别是随着化学的不断发展,许多氧化剂出现为氧化法提供了有效的原材料。诸如光学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等,能够很好地处理工业废水中的污染。一方面,通过氧化,工业废水可以避免对外界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经过氧化的废水可以循环使用,提升了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率。最后,混凝法主要是将污水中的物质聚集,然后与工业废水分离。由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不容易沉淀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的表面通常会带有一定的电荷。带有相同电荷的例子相互排斥,很容易形成胶体,既不容易沉淀又不容易被除去。因此,使用混凝法利用混凝剂促使废水中的电荷中和,帮助不沉淀颗粒物聚集、沉淀。

三、结束语

当下,随着我国水资源紧缺情况的不断加剧以及工业发展、生活对于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成了关键。但是,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这些废水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或是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浪费水资源。我国水污染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政府在设置了废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的同时,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禁止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具体来说,通过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可以对工业污水进行净化,防止其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污染。

参考文献:

[1]胡大鸣.工业废水污染控制方法的新进展[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04) .

[2]何锦英.佛山市禅城区工业废水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4(04).

[3]史改霞,张宏利.一起工业废水污染水源事故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6(04).

4.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 篇四

酸性矿山废水(AMD)的水质特点为pH低,酸度大,同时含有大量的可溶性金属离子,如铁、锰等.本文对AMD中铁、锰氧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揭示:初始pH高有利于铁的氧化水解反应;随着pH的升高,铁的.氧化反应由微生物催化氧化转化为非生物催化反应;锰的氧化物在有Fe2+存在时不稳定,对Fe2+的氧化有促进作用.

作 者:肖利萍 刘文颖 梁冰 XIAO Liping LIU Wenying LIANG Bing  作者单位:肖利萍,XIAO Liping(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刘文颖,LIU Wenying(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梁冰,LIANG Bing(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刊 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42(3) 分类号:O614.7 关键词:酸性矿山废水(AMD)   铁锰氧化   微生物催化氧化   非生物催化氧化  

5.矿山泥石流灾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篇五

矿山泥石流是由于矿产资源集中开采所诱发,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结合国内部分矿山开采过程中频频发生泥石流事故,初步分析了矿山泥石流的发生机理,指出地形地貌,丰富松散的固体物质,水动力条件及人为因素是形成矿山泥石流的`必备条件,对矿山泥石流形成过程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控制措施,并对今后矿山泥石流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提出了建议.

作 者:刘丽 陈洪凯  作者单位:刘丽(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重庆交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重庆400074)

陈洪凯(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74)

刊 名: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28(5) 分类号:P642.23 关键词:矿山泥石流   形成机理   治理方法  

6.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 篇六

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展望

介绍了我国部分地区日益发达的金属矿业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了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推荐和评述了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及其特点,指出了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修复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作 者:陈桂荣 曾向东 黎巍 袁艳梅 周圆圆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刊 名:矿产保护与利用  ISTIC英文刊名: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年,卷(期): “”(2) 分类号:X53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修复技术   土壤   金属矿山  

7.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 篇七

1.1 硫酸盐问题

由于在脱毛操作中使用大量硫酸和硫化物, 它们在排入下水道之前被氧化成硫酸盐, 所以制革厂废水中聚集硫酸盐。在西班牙, 一些城市已经将排放到下水道中的硫酸盐的排放量限制为1500 mg·L-1。制革厂生皮加工过程包括准备工段操作, 鞣制, 染色, 加脂和整理加工, 这些操作产生的废水难以满足这个标准。在制革厂这些类型废水中的硫酸盐浓度通常介于2500 mg·L-1和3000 mg·L-1。

用管末处理法很难消除废水中的硫酸盐。它们的实施, 首先需要一个详尽的常规处理 (物理-化学+生物过程) , 经过这些处理后可以通过膜技术来消除硫酸盐, 不过, 这可能会出现严重结垢现象。由于高浓度的其它离子存在于高流量的废水中, 所以这种类型的废水离子交换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另一种能够消除硫酸盐的方法是通过厌氧过程来处理废水。通过这种方法处理, 硫酸盐被还原为硫化物, 然后, 硫化物以气相形式通过碱性溶液吸收或在水相中进一步氧化成硫从而被消除。然而, 在厌氧生物处理中, 硫酸盐还原菌和甲烷细菌之间存在竞争力。因此, 硫酸盐和COD去除率取决于COD的生物降解性和操作条件。此外, 这些反应器的操作可能会非常复杂。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报道了应用于消除工业 (粘胶行业, 酵母生产, 石油和采矿业) 废水硫酸盐的厌氧反应器的操作。

综上所述, 可以说, 管末处理方法存在一些缺点, 使其难以用于去除废水中的硫酸盐。

1.2 在制革行业的处理方法

图1说明的是在制革厂中进行生皮处理的主要工序。生皮首先要进行了一系列处理, 该系列操作叫做准备工段操作。这些操作的目的是从生皮 (浸泡) , 毛和表皮 (脱毛) 以及生皮肉面 (去肉和片皮) 中消除所保留的盐份。在这之后, 生皮被运送到制革操作鼓中进行脱灰 (消除在脱毛过程中添加的残余石灰) , 浸酸和鞣制操作。接下来的操作是复鞣、染色和加脂, 这些都是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的, 以上这些操作会产生酸性废水。最后进行的操作是皮革干燥和整理, 这两项操作几乎不产生废液。图1中的虚线代表高浓度硫酸盐废水。

表1显示的是在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辅助品所产生的废液和残余的漂浮物的主要特征。

1.3 减少硫酸盐的措施

有些研究者已经对减少硫酸盐浓度尤其是残留的漂浮物的方法进行了探索。使用以下这种方式, 通过辅助品如酶或过氧化氢将硫酸盐转化为硫化物来减少硫酸盐, 且在脱毛过程中对硫化物还可以进行再利用。2006年Nazer等人提出了关于脱毛废水再利用的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大大节省化学品的使用, 从而减少废水中硫酸盐的浓度。在全球范围内, 节水可高达58%, 化学品节省28%左右。

上述所述, 硫酸盐的其它重要来源是浸酸操作过程。由于生皮的水耗使得废水量高于所需水量, 所以直接再利用废水只是部分可行。为了再利用多余废水中的硫酸盐, 2006年Cuartas-Uribe等人在所发表的论文中提出了纳滤技术。

另一方面, 2001年Suresh等人对不浸酸鞣制进行了研究, 他研究出一种清洁铬鞣的新产品, 该产品在可以在没有进行浸酸操作而直接应用于生皮处理。这些作者报道了在处理后所得到的制革废液中COD减少了51%, 总溶解固体物 (TDS) 减少了81%, 氯化物减少了99%。报道中没有提及到关于硫酸盐的数据, 但由于不浸酸, 硫酸盐的浓度也应该大幅度减少。以同样的方式, 2009年Kanth等人提出硫酸盐减少是工艺改良的结果。这些作者提出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鞣制过程包括不浸酸和酶的应用, 以改善植物丹宁的吸收。

其它文章涉及到制革工艺废水的再利用。在这种情况下, 铬再利用也意味着硫酸盐的再利用, 因为所使用的鞣剂主要成分是硫酸铬 (CrOHSO4) 。虽然2005年Ortega等人报道了关于硫酸盐的消除效率的研究, 然而, 那些作者重点讨论的是对重金属的分离和再利用。

在文献中, 它不仅讨论关于通过直接再利用鞣制废液使最后废水中铬的含量减到最小限度, 而且也涉及到了关于膜处理水洗废水。因此, 2007年Cassano等人应用集成膜技术 (超滤+纳滤) 从鞣制废水中回收铬。另一方面, Taleb Ahmed等人于2004年和2006年提出了一个物化处理和纳滤的组合工艺来消除鞣制废水中的铬。2006年Guo等人, 2008年Onyancha等人, 2008年Kanagaraj等人以及2009年Kalidhassan等人也对关于从制革废水回收铬的其它方法的研究进行了报道。

1.4 纳滤

正如上述所述, 纳滤技术作为一种膜技术, 可以用于从废水中分离硫酸盐。分离带电化合物是由于空间位阻和静电相互作用。如今, 纳滤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去除二价和多价离子以及去除部分单价离子。2008年Wahla等人, 2009年Luo等人以及2009年Geraldes等人报道了纳滤技术也可用于去除工业废水中含有的高浓度盐。

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从最终制革废水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硫酸盐的浓度。为此, 我们首先要对不同的剩余漂浮物的组成进行分析。除了浸酸和鞣制废水的再利用, 为了减少最后废水中的硫酸盐浓度, 我们又对两个额外的措施进行了研究:脱毛废水的再利用以及经过纳滤处理后所得的鞣制水洗废水再循环。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废水中的硫酸盐

我们对在制革过程中硫酸盐的来源进行了评估, 硫酸盐来自实验作为辅助品所使用的化学品, 例如在各个工序中添加硫酸来降低酸洗时的pH值, 制革时使用的的硫酸铬以及在脱毛过程中使用的硫化钠和硫醇, 这些物质经过以后的操作将会被氧化成硫酸盐。

废水样品分别采自以下7个工序:浸水, 脱毛, 脱灰, 浸酸, 鞣制, 鞣制后洗涤和复鞣, 染色和加脂 (酸性废水) 。采样周期为一年, 每两个工作周采取一个水样, 总共取30个水样。

2.2 废水分析

根据2005年美国公共卫生协会 (APHA) 提出的方法对硫酸盐和铬进行了分析。铬含量测定只在纳滤实验中进行, 从结果中发现, 纳滤实验剩余的浴液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重复使用, 由此可获大量的硫酸盐。

由于硫化物主要产生于脱毛过程中, 通过化学计量可以计算出等值的硫酸盐。将2 m L 6mol/L的盐酸滴加到硫代硫酸钠钠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碘测定硫化物含量。用GLP 22CRISON酸度计测定pH值。

2.3 浸水操作中脱毛废水的再利用

操作的目的是逐步增加生皮的pH值, 生皮的增湿和去除生皮中所保留盐、血液, 粪便以及原料上的污垢。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我们将各种化学品添加在溶液中。因此, 碳酸钠用于轻微的增加pH值, 酶和表面活性剂用于清除血液、粪便和污物, 应用杀菌剂来防止皮的生物降解。最后, 可以添加低浓度的硫化钠, 因为它有助于皮更好的增湿。

通过脱毛操作使毛发和表皮从皮上分开。这个过程是在鼓中将皮和碱性溶液混合, 这些碱性溶液主要包含成分是石灰以及用于脱毛的硫化物和表面活性剂。脱毛后立即将残余浴液从转鼓中取出, 用栅格将毛滤掉, 使其成为溶液。在操作结束时, 废液pH值约为12, 含有高含量有机物质 (蛋白质) , 石灰和硫化物。

既然在浸泡液中并没加入其他的化学药品, 脱毛废水再次使用则可节约水和化学药品。由于当淡水与脱毛废水混合时浸水溶液的pH值会增加, 因此, 不必加碳酸钠。表面活性剂将同样的由脱毛废水提供, 硫化物将在浸泡溶液中开始与皮发生反应, 这意味着在随后的脱毛中将储蓄硫化物。然而, 这种硫化物浓度将不会高到足以开始从皮上消除毛发。图2对传统工艺与拟议计划工艺进行了比较。

在实验室中用容积5 L的实验鼓进行了两个系列的实验。在第一个系列实验中, 浸水液是使用50%的淡水和50%的脱毛废水 (PW50, U50) 配制。在另一系列实验中, 脱毛废水的比例提高到75% (PW25, U75) 。厚度在0.9 mm和2.6 mm之间的不同厚度的10个皮样品, 在每一系列实验中将这些样品插入在每个实验池中。皮样品的宽度为200mm, 长度同样为200 mm。我们将同样的实验重复3次以检查实验结果的重复性。根据国际标准 (ISO 2589, 2002年) 来测量其厚度。

2.4 最终皮革的力学性能测试

该试验中整个制革过程都是使用的脱毛废水进行鞣制, 以检查最终皮革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 撕裂负荷单位用N, 粒面强度单位用mm以及抗拉强度单位用N·mm2。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3377:2, 2002年, ISO 3372, 2002年, ISO3379, 2005年) 的指导方针的程序进行处理。

在撕裂负荷测试时, 带孔的特定形状规则的皮革样品被放置在两端连接有钳口的试验机上, 试验时记录试样撕裂时施加的最高的力。拉伸强度的测试决定所需的皮革试样破裂的负荷。破裂的负荷除以原始的未拉伸截面积就得到拉伸强度。

在粒面强度测试时, 对一个圆盘形的试样进行了测试。钢球压在皮革肉面的中心, 牢固地附着在其周边。当粒面破裂时记录试样的伸长率。图3显示出了用于机械测试所需要的设备。

2.5 纳滤实验

纳滤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膜技术来研究铬和硫酸盐的分离, 评估获得铬的浓缩液在鞣制中再循环使用的可能性。而且铬、硫酸盐也可以在鞣制中回收再利用, 避免其排放。膜渗透可用于制革的水洗操作。

纳滤实验是在实验室试验工厂中准备测试螺旋直径为2.5英寸的膜元件的压力容器中进行。在测试中使用来自GE Osmosnics的Desal5 DL膜, 其pH值在2和11之间。

对总再循环模式 (废物和渗透流再循环) 进行了三次测试。纳滤试验使用的样本是从三个不同的皮革处理工艺的制革洗涤废水中收集。实验时温度恒定在26℃, 根据实验需要以恒定的恢复值0.12即12% (渗透速度除以进料速度) 对渗透速度进行调整。

我们测定了最初的膜的水通透性。在每个测试 (24 h) 结束后, 用蒸馏水冲洗膜, 然后再次测试膜的水通透性。膜渗透通量 (L·M-2·h-1) 测量以及铬和硫酸根离子测定的目的是研究它们再利用的可行性, 由此减少硫酸盐的排放量。从鞣制中离子保留的结果可以计算出再利用的浓缩量。

2.6 经济效益

提出的两项减少硫酸排放措施, 获得节省物从而实现经济平衡。无论是水还是化学品的节省都需要加以考虑。所建议的运行成本纳滤工厂需要进行预算。

3 结果

3.1 制革厂中硫酸盐平衡和对环境的影响

表2显示了制革厂各种操作的废水中硫酸盐的平均浓度测量结果, 也可以从中观察到的一系列数据的相对标准偏差。由此可以看出, 浸酸废水和鞣制废液以及鞣制操作水洗废水硫酸盐浓度平均超过5000 mg·L-1。脱毛废水和浸酸废水的硫酸盐浓度较低 (介于2300 mg·L-1和2400 mg·L-1之间) 。有评论表示, 脱毛废水中硫酸盐的浓度可以从分析化学物质如硫化物的减少量来进行计算得出, 如第二节所评述。最终, 所研究的带电荷的硫酸盐废水的最少量与来自浸水液的相一致。

所有相对偏差值都低于10%, 这一点值得注意。只有酸废水例外, 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7.9%, 这是因为复鞣和染色操作是根据顾客要求进行的。表3显示了制革厂每年每吨原料皮所需硫酸盐的排放量。表中计算出考虑在研究运作中每天生成的废水量 (见表3的第二列) , 每年按222个工作日处理5000吨的原料皮计算。

然而, 在制革厂通常情况下酸液和鞣制浴液需再利用。我们认为只有从这些操作中排出多余的废水, 浸酸操作每公斤硫酸/每吨原料皮的比例减少到0.15, 制革操作时每公斤硫酸/每吨原料皮的比例减少到0.12。比较表3中第4列的值 (在制革和酸洗操作时不考虑硫酸盐的再利用) 和第5列的值 (考虑鞣制浴液的再利用) , 可以观察到这种差异。这样, 考虑到再利用后, 排入市政下水道的硫酸盐为34.87 kg SO4-2·t-1原料皮。

3.2 废水中硫酸盐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研究废水中硫酸盐浓度减小的最大可能, 使用脱毛废水再利用和鞣制废水的纳滤处理两种方法进行试验。

3.2.1 脱毛废水再利用的结果

3.2.1. 1 再利用和硫酸盐的减少

在实验鼓中使用脱毛废水和淡水的混合物浸泡皮革样品, 如2.3节中所描述的材料和方法。浸水中使用50%的脱毛废水, 由于pH降低产生了H2S不考虑大于75%的比例, 因为脱毛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对浸水工序并不够, 而脱毛液用于浸水工序中, 可能会对皮产生损坏。

1) 该值为酸洗和鞣制耗尽池的再利用通常所考虑的值。

浸水操作中的脱毛废水的再利用意味着脱毛时添加的硫化物大约减少10%。这是因为浸水开始时硫化物会与皮蛋白发生反应, 从而避免每鞣制1 t原料皮排放2.5 kg硫酸盐。

3.2.1. 2 皮革质量

皮革用淡水和脱毛废水的混合物浸泡后, 经受制革厂的全过程, 然后评估其最终的特点。作为最终皮革的质量标准, 最终皮革的拉伸强度应高于15N·mm-2。我们所希望的是拉伸强度随着测试皮革的厚度范围的变化呈线性增长趋势。

从图4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最终皮革样品的拉伸强度。很显然, 用只有50%脱毛废水浸泡的皮革样品的抗拉强度比用含有75%的脱毛废水浸泡的皮革样品的要高。此外, 我们还发现一个不寻常的现象, 那就是当使用75%的脱毛废水时, 厚度为1.8 mm的皮革样品的拉伸强度比厚度为1.6 mm的皮革样品的拉伸强度要低。这种现象是反常的, 因为上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我们所希望的是拉伸强度是随着测试皮革的厚度范围的变化呈线性增长趋势。

在使用含有75%的脱毛废水的情况下, 撕裂负荷 (如图5) 测量值的变化与测量皮革样品的厚度的关系是不规则的。这可能意味着当制成品 (例如皮鞋) 在缝纫时存在一个裂口。.

即使用传统的淡水工艺鞣制, 薄皮的撕裂强度也降到了极限 (<1 mm) , 由于该试验用了50%的脱毛废水, 因此使得试验中的撕裂强度变得不仅小而且没有规律。

最后,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两种方法鞣制的断裂伸长率值都达到行业要求, 值高于7.5。 (如图6所示) 。

综上所述, 可以说, 用含有50%淡水和含有50%脱毛污水的混合物浸泡皮革样品在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时能够满足所需要的质量标准。薄皮鞣制使用脱毛废水, 使得所得抗张强度值达不到要求。

3.2.2 纳滤实验的结果

3.2.2. 1 纳滤膜的性能

纳滤膜的初始水渗透性为8.3 L·m-2·h-1·bar-1, 这表明, 该膜是没有被污染的, 可以用于制革洗涤废水的纳滤实验。在纳滤之前样品的特性, 如其pH值, 铬和硫酸盐浓度见表4。

关于在膜实验中的纳滤膜截留率, 也可以猜测为铬和硫酸盐的截留率几乎是恒定的 (分别约为99%和97%) 。2005年Ortega等人采用DS 5膜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同样的去除率。高的截留率是基于尺寸排除法原理进行分离的, 因为在工作pH值时没有相互作用的电荷带电。这是由于Desal 5DL膜的等电点的缘故。它的值大约是4, 该值几乎等于纳滤进料的pH值。

渗透回收率为12%时跨膜压力大约为5 bar。据检查, 在每次实验结束后对于恢复膜的通透性没有化学清洗是必要的。

3.2.2. 2 硫酸盐再利用

在制革过程中纳滤的废水可重复使用, 因为它包含制革过程中所需的化学品。这样, 大多数硫酸盐可以在制革鼓中循环使用, 而不是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中。因此, 考虑97%的硫酸盐截留率, 估计渗透恢复80%的工业规模 (从50 m3·d-1制革废液中, 每日可获得10 m3含硫酸盐丰富的浓缩液, 40 m3的渗透液) , 在纳滤过程中每年可以回收61.63 t硫酸盐, 这些硫酸盐如CrOHSO4可以在制革过程中可重复使用。

3.3 总硫酸盐的减少

表3显示的已经在一些制革厂中实施的改良后浸酸和鞣制废液的再利用这一措施的研究结果。这些措施是脱毛废水的再利用 (浸泡液中的废水65 m3·d-1, 脱毛废水5 m3·d-1) 和经过纳滤膜从制革洗涤废水中分离出的硫酸盐的再利用 (假定渗透恢复80%) 。从3.2节中表5的详细结果可以计算出修正值。我们可以发现在实验室规模中采用两方面的措施所得的表3和表5的总值中相差14.79 kg SO4-2·t-1。

通过这种方式, 据估计浸水转鼓中脱毛废水的再利用可以避免排放2.5 kg SO4-2·t-1, 因为它在脱毛废水中会减少大约10%的硫化物的添加量。然而, 减少废水中的硫酸盐最终浓度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制革纳滤膜处理制革水洗废水后的硫酸盐的再利用。事实上, 12.29 kg SO4-2·t-1可重复使用。

由于最终的制革废水排放到下水道中, 因此建议在城市污水处理中采用积极的方法降低硫酸盐含量。硫酸盐的减少将会使得来自厌氧污泥稳定的沼气中H2S的浓度减少。有评论说, H2S由于具有腐蚀性会损坏用于从沼气中产生能量的燃气发动机。

3.4 经济效益

从研究结果来看, 在制革厂中应用这两项措施来减少硫酸盐每吨原料皮可以节省约10褷。表6显示了通过重复使用水和化学品所取得的节省物。

浸水中65 m3脱毛废水的再利用意味着节约65 m3通常应用于浸水的淡水和节约所有通常应用于浸水的化学品。这是可能的, 因为在脱毛废水中的化学品成功取代浸水所需添加的化学品。此外, 在脱毛操作中硫化物的消耗减少了10%。

另一方面, 鞣制操作中硫酸铬基本是在这样方式中回收的, 如果铬和硫酸根通过膜分离再循环到制革鼓中, 产品添加到制革鼓中几乎完全可以减少。此外, 纳滤渗透带来清洁化鞣制, 从而节约40 m3的水。在操作中

摘要:硫酸和其它含硫化学品的大量使用, 导致制革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硫酸盐。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降低制革废水中硫酸盐的浓度。首先我们对制革厂中硫酸盐的主要来源进行了研究并对制革废水中硫酸盐的总排放进行了评估。我们研究了两种减少硫酸盐的方法:脱毛废水再循环后放于浸水转鼓中和制革废水纳滤 (NF) 分离后硫酸铬的再利用。我们在实验室中用体积5L的鼓对上述所提到的第一个方法进行了研究。我们对浸泡鼓中不同体积的废水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对最终的皮革质量进行了评估。我们在实验室试验工厂中应用螺旋膜元件进行了纳滤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50%的脱毛废水和50%的淡水相结合来获得可观质量的皮革是适当的。此外, 在脱毛操作中添加的硫化物减少大约10%。与纳滤实验有关, 97%的硫酸盐被膜过滤。制革鼓里分离的离子可以再回收。应用这两种方法 (第一个是脱毛废水再循环, 第二个是制革洗涤废水的纳滤技术) 每吨原料皮可以减少14.82kgSO4-2。

8.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 篇八

石油化工废水对地下水污染的试验研究

摘要:通过对储存石油化工废水的.泡沼进行试验研究,考察了其附近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以及深层地下水的水体污染现状,试验结果表明,纳污泡沼对地下水影响轻微,但出于确保地下水源安全的目的,建议严格对该纳污泡沼的进水水质和水量进行控制.作 者:刘晶    谭立国    冯大伟    王尚军  作者单位:刘晶(北京瑞事达科技发展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3)

谭立国(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89)

冯大伟,王尚军(大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庆,163316)

期 刊:给水排水  ISTICPKU  Journal:WATER &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7, 33(z1) 分类号:X7 关键词:石油化工废水    污染    地下水   

9.地下水污染的介绍与防治措施 篇九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地下水资源越来越稀少,许多天然的地下水井干涸,迫使依赖地下水生活的人们放弃家园,节水措施刻不容缓;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猛发展,为了跟上发展的脚步,付出了以污染环境为带价,最终导致地下水的污染日益严重。地下水被污染后,反过来对工业生产造成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保护地下水资源迫在眉睫。保护地下水资源人人有责。

地下水的重要性:地下水在全球的比重很大,在全球总水量中,咸水的海洋就占了97%以上,偏远而难以利用的两级冰冒及冰川约占2%,其余不到1%才是人类可取用的水资源,而其中地下水的仅存总量居冠(如下表)。由于地面可用的水源有限,分布又不均,有的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的地区贫乏,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生活、工业用水及自来水的需求量,除了利用水库调节之外,地下水就成人类日常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许多干旱地区,地下水是主要或甚至是唯一的水资源[1]。

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一是地下水在地下不声不响地流动,{不会直接受到大气降水的影响。由于受地下周围环境的限制,地下水的流量较小,流速较慢,水温较低。俗话说“流水不腐”。地下水的这个特点使它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和稀释,也不利于污染物质的分解和转化。因此,地下水的自净能力差,不像地表水那样可以向周围环境迅速扩散。二是地下水潜藏在地下,不接触外界环境,不接触阳光,因此很难曝气净化和生物净化的过程。因此,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清洁状态。

1.地下水污的染物

1.1地下水污染物的来源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选矿厂、矿坑水、钢铁酸洗厂、煤加工厂、磷肥工业、电解制、铝塑料制品、制药厂、煤气厂、炼油厂、焦化厂)除了其他污染源,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污染 了农村的地下水源,更由于村民大多是用手压井直接抽取浅层的地下水,农村因此往往成为地下水污,染最直接的受害者。

1.2地下水污染的后果

1.2.1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河流的径流量和排入河流中的污水、污物量决定了稀释比。在排污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河流的径流量大,污染程度就轻,反之就重。河流的径流量随时间而变化,因此河流的污染程度也随时间而变化。

1.2.2污染物扩散快:河水是流动的,上游遭受污染会很快影响到下游。从污染对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如鱼的洄游)的影响来看,一段河流受到污染,可以影响到整个河道生态环境。因此,河流污染影响范围不限于污染发生区及其下游地区。

1.2.3污染影响大:河流是主要的饮用水源,河水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饮水危害人类;不但如此,河流还可以通过物链和通过河水灌溉农田危害人类。美国哈得孙河上漂浮着垃圾和死鱼。

1.2.3.1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湖泊(水库)污染 湖泊、水库是陆地上水交换缓慢的水体,其中非排水湖(如里海)对入湖物质的积累状况与海洋相同。排水湖也常因流速慢、流量小,某些污染物会长期停留湖中,发生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改变水体状况和造成危害。

湖泊污染的主要现象是水体的富营养化。美国伊利湖是较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伊利湖面积约为 26000平方公里,周围有底特律等五大城市,沿岸居民1300万,每天排入湖中的污水736万吨,其中含有大量有机质、磷酸盐、硝酸盐和卤化物等,造成湖水富营养化,使水中生态系统发生变化。

1.2.3.2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表水污染了会引起地下饮用水污染,因为1:地表水与地下饮用水通过土地的毛细管或者岩石的裂缝相通;2:当天气干旱时,地下水下降,受到污染的地表水就会下渗到地下,当抽取地下水时,地下水下降越多,地表水就下渗越深,由于地表水与地下饮用水通过土地的毛细管或者岩石的裂缝相通,抽上的地下水就有受到污染的地表水成分;3,由于地表水与地下饮用水通过土地的毛细管或者岩石的裂缝相通,受到污染的地表水就会与原来干净的地下水互相掺和在一起,当地下水位上升时,冒出的地下水就含有受到污染的地表水的成分.但是,地下水受到污染的程度,与抽取的地下水的深度有关,一般深层地下水受到污染的程度低,或者不会受到污染.所以一旦地下水污染了,就会直接影响到人类正常的饮用水,甚至威胁人的生命。

1.2.4地下水污染物的类型:病原微生物污染,好氧有机物污染,有机有害物污染,有机有毒污染,金属有害物污染,重金属有毒物污染,易分解有机毒物污染,难分解有机毒物等等

2地下水的减少

2.1地下水减少的现状

与干旱少雨的大西北不同,大西南是我国降雨量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岩溶地区碳酸盐岩层溶蚀作用强烈,大气降水、地表水快速渗漏,地表水系高度不发育,所以冬春常出现干旱,石漠化日益加剧。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公布的地质环境调查成果显示,西南岩溶地区渗漏入地的地下水,汇水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枯水季节径流量也高达470亿立方米/年。这相当于一条黄河的径流量。占该区地下水总量的70%地下河水资源勘探利用,已经到了非干不可的地步了。因为一要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二要治理当地石漠化,必须依靠地下水资源[2]。

2.1地下水减少的原因

人口大量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工农业用水量增大、水资源浪费严重、降水量的减少、开采量的增加、河流断流影响等等,目前我国城市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的开采。

2.2地下水减少的危害

地下水超采诱发危害[3]

(一)平原区超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

(二)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供水水源地水量减少

(三)滨海地区过量抽汲地下淡水造成海水入侵

(四)深层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导致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会引起深井井管倾斜,地面开裂,桥下净空减小影响通航;在城市会造成降低下水道系统的坡度,乃至破坏输水系统及影响交通等一系列危害。

3地下水保护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有关地下水开发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地下水保护与管理的法制观念

(二)提高对地下水开发与保护的重视程度,加强地下水、地表水的全面规划和统一调度,合理配置水资源

(三)加强地下水的基础性工作,为做好地下水开发、保护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为做好地下水开发、保护与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四)强化对地下水开发、保护与管理的审批、监督[4]

结语:

10.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 篇十

论文题目: 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学 院: 年 级: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2013级 环境科学 白杨 20133250 邹金龙

2015年 6月18日

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摘要:

在点源污染逐步得到控制后,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生态环境健康、良性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研究进展、监测评价模型及农业政策和经济等控制措施,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的现状,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策略、法律法规、政策和农业管理体系。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监测评估、技术支撑、行政管理和资金保障五大体系,这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

关键词:污染控制,环境保护,源头控制,途径控制,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前言

水是地球和人类的生命之源,水污染是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全球范围内,30%~50%的地球表面已受面源污染的影响,全世界内不同程度退化的12亿hm2耕地中,约12%是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多年以来,环境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农业生产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田间地表径流中的盐分、养分、农药、病原体及其它污染物进入地表水,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和水生物,危害饮用水安全,损害人畜健康,影响经济发展。本文研究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体系,探讨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监测、评估、法律法规、政策、控制措施等内容,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第一章 面源污染

1.1面源污染的定义

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定义很多,其中有3个定义很科学,下面分别从法律、环境和分类等角度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阐述。

1.1.1法规定义

农业面源污染是必须进行合理规范的,却是国家法律允许的。它表明农业面源污染的存在是法律许可的,不可能进行根除和禁止,但农业面源污染却是对人类生态环境有害的,必须进行规范和控制,把环境风险降到最小。这体现了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客观性,是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存在而客观存在的。该定义不仅科学地描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法律含义,还明确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政策,显然不同于点源污段为主。

1.1.2分类定义

凡是通过特定的、连续的管网进行集中收集、统一排放的污染,称之为点源污染,反之,称为面源污染。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水及地下水,称之为农业面源污染。这种定义明确指出了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的分类依据,即污染源输移途径和环境受体的不同。点源污染具有特定的排污管道、排污地点和环境受体,末端控制措施有效控制了点源污染问题。但是在农业面源污染中,具有污染源的多样性、输移途径的非特定性、排放地点的地域性的特点,这些都决定我们无法将农业面源污染源进行集中收集、统一排放,末端控制措施也就不可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源头控制和途径控制就成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首要举措。

1.1.3环境定义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化学投入品、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及其他有机污染物,经过地表径流、淋溶、渗漏等方式,从非特定区域进入受纳水体,形成的水环境问题。首先,农业面源污染是水污染的重要组成,其环境受

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体是受纳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又分为淡水和海水,其中淡水的一般江、河、湖等地表径流。其次,农业面源污染源大多本身是农业生产资料(化肥、农药等)和可再生、再利用的农业资源(秸秆、粪便等),在农区内是可用的投入品,只有进入水环境时,造成水污染时,它们才是污染源,这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途径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再次,农业面源污染的“非特定区域”体现了污染量大面广、扩散性的特点。同时也意味着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的复杂性和随机性,简单的点位监测和评价并不能科学、准确地反映农业面源污染的真实状况。因为在农业面源污染形成过程中,受到土壤类型、农业生产方式、作物品种、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径流特性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物理过程。

1.2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

现代农业的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打破了传统的农业部门之间物质和能量循环,农业系统“高投入、高产出、高废物”的“三高”生产模式,导致大量废物产生,它们和过量投入一起成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四类:①农田化肥污染。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农业发展对化学品的依赖性还很大,农业产量至少有四分之一是靠化肥等化学物品取得的。2005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到了4 766.2万t,占全世界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化肥施用强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225 kg/hm2的安全上限。化肥施用量过高,再加上施用结构不合理,加剧了日益严重的地表水富营养化趋势,还导致了地下水硝酸盐超标。②畜禽养殖污染。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但同时畜禽粪尿排泄量日益增多,2005年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4倍,预计2015年达到60亿t。③农田固体废物污染。我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生产量约为7亿t,而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还不足15%。农作物秸秆四处堆放现象非常普遍,更有甚者将堆放于沿河沿湖岸,在雨水的冲刷下大量的渗滤液排入水体,从而形成更直接、危害更大的面源污染。④农村生活污染。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并且居住分散,农村生活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农村生活污染主要包括农村生活污水和人粪尿流失造成的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的日益显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滇池、太湖和巢湖等淡水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的大面积暴发,敲响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警钟。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对农业面源污染和点源进行分类监测和控制,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纳入国家“绿色支出”,坚持“源头控制”和“途径控制”的策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从生产源上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因此,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问题上,需要从农业面源产生、发生和发展的源头和过程着手,同时兼顾农业经济效益以及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第二章 面源污染控制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发生受到降雨影响,具有间歇性。污染强度受发生地点的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异性。旱季径流少、雨季径流大,污水都无法集中收集处理,这些都决定了末端控制技术很难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但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只是因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的发生机制,对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实行分类监测与控制达成了一致共识。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按其来源不同,分为农田面源、畜禽养殖面源、农村生活面源、矿山面源等,不同类型面源污染形成机制不同,也需采用不同的控制技术和对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措施主要分为政 策措施、农业措施和经济措施3大类。

2.1农业措施

国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一般采用源头控制和途径控制对策。首先,科学配置农业资源,规范农业行政管理,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农业新技术,整体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中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和生产废弃物产生。核心措施是研究和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替代原有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通过自愿或政府奖惩措施,推动农民采用新的替代技术,在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流域等农业面源污染高风险区,制定和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减少农田、畜禽养殖业和农村生活中的氮、磷等营养盐的流失。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欧盟的“良性畜禽养殖措施”、中国的平衡施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措施都属于源头控制措施。其次,完善农区水利设施,健全农区水土保持系统,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发展循环农业,建设农区植物缓冲带和生态湿地,减少农区水土流失,截留土壤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削减废弃物排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源进入受纳水体。我国的生态果园、清洁小流域、乡村清洁工程、水土保护工程等都属于途径控制措施。

2.2政策措施

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农业面源污染是涉及多地域、多部门、多学科的环境问题,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政府的日常工作。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法律法规体系,是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按章办事”的基础。在美国,控制地表水农业面源污染的法律有《清洁水法》、《海岸管理条例》《安全饮用水法》;控制地下水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法律有《资源保护和可再生法》、《环境风险、赔偿和责任综合法》、《农药使用联邦法》。同时,各州颁布了很多相关的地方法规。在欧盟,农业面源污染专项法律法规有《饮用水导则》和《农业环境条例》。

我国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专项立法,目前还是空白。但全国有22个省(市)出台了《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相关的地方法规,个别省份正在着手制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促进办法》专项法规,这都将为推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2.3经济措施

点源污染的控制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总量控制。但对面源污染控制经济措施分两大类。一类是奖励性经济措施,坚持“绿箱政策”,把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纳入政府的“绿色支出”。美国和欧盟部分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对实施保护性耕作、限定性农业生产措施和最佳管理措施的农场或农户进行财政补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一类就是惩罚性经济措施,还是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通过税收、排污费等经济杠杆控制农区农业面源污染源的排放。荷兰通过对超量使用有机肥的农场收取排污费,瑞典通过农药使用税来减少农药的使用等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国内,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还没有明确的经济措施,然而近年来,国家筹集大量的资金,推广普及农村户用沼气、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工程和平衡施肥等,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际上是一种国家级的资金补偿。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关乎国家的命运。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国情,还会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实施“绿箱政策”,把农业面源污染纳入国家的“绿色支出”,对农业生产进行生态补偿,提升农业生产力,不仅可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还可以提高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

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结论

农业面源污染的日益显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滇池、太湖和巢湖等淡水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的大面积暴发,敲响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警钟。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对农业面源污染和点源进行分类监测和控制,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纳入国家“绿色支出”,坚持“源头控制”和“途径控制”的策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从生产源上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这不仅顺应我国的国情,也符合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特性。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我们须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五大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法律法规体系,有法可依,依法行政;二是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监测评估体系,有章可循,科学评价;三是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管理体系,有人专管,真抓实干;四是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有技术可用,创新技术;五是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资金保障体系,有钱可投,保证工作开展。

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兆良,David Norse,孙波。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 2003 年环境状况公报[J]。环境保护,2004,7:3-17.[3] 杨林章、胡正义。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现状与控制思路和技术[C]//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中国环境学会水环境分会主办,1-7,2007 年 11 月 12-16日,南京。

[4] Van de Graf f A A,Kuenen J G.Anaerobic oxidation o f ammonium is a bio logically mediated process[J].Appl.Environ.Microbiol.1995.61(4):1246-1251.[5 夏立忠,杨林章,吴春加,等。太湖地区典型小城镇降雨径流 N、P 负荷空间分布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3):267-270。

Xia Lizhong, Yang Linzhang, Wu Chunjia, et al.Distribution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loads in runoff in a representative town in tailake region[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 2003,22(3):267-27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6]张维理,徐爱国,冀宏杰,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 III。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026-1103。.[7] 杨林章,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863 项目“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第二子课题“河网区面源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编号 2002AA601012)技术报告[Z],2005。

[8]朱兆良,诺斯,孙波。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Zhu Zhaoliang,Norse,Sun Bo.AlleviatingStrategie of Agriculture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M].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6.] [9]陈敏鹏,陈吉宁,等.中国农业和农村污染的清单分析与空间特征识别[J].中国环境科学。2006,(6):751-755。[Chen Minpeng,ChenJining,et al.Inventory Analysi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Agricultural and Rural Pollution.[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6,(6):751-755.] [10]赖斯芸,杜鹏飞,陈吉宁.基于单元分析的非点源污染调查评估方法[J].清华大学学报:

面源污染的产生机制与污染控制措施

11.3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 篇十一

一、大气的组成

1、N2、O2等气体

3、冰晶和固体微粒(如尘埃、花粉)

2、水滴(如云滴、雾滴)没有水汽和悬浮物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第一节 大气概述 高度(km

二、大气的分层 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5℃ N2 O2 Ar CO2 Ne He Kr H2 Xe O3 层 越往上氧、氦等气体的原子态越多 紫外线的强烈照射,N2和O2产生不同程度的离解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 与环境问题有关的 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来源:呼吸作用,有机体的燃烧与分解。现状:在大气中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影响: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引起温室效应的加剧。臭氧: 来源:高空通过光化作用,低空通过闪电 或有机物氧化及高空传输。作用: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面生 物免受过量紫外线的灼伤。分布:自然大气中含量很少。随高度分布 不均匀,也随纬度和时间而异。水汽: 来源:海洋和地面蒸发与植物蒸腾。分布:随时间、地点变化很大。在铅直 方向,一般随高度增加而减少。影响:形成云、雾、雨、雪等大气现象。对生物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影响。微粒: 种类:固体微粒与液体微粒。影响:影响太阳辐射传输,使能见度 变低,有的能起凝结核的作用。大气边界层: 在对流层下部靠近下垫面的1.2~1.5公里 范围内的薄层大气。由于贴近地面,空气 运动受到地面摩擦作用影响,又称摩擦层。大气边界层的主要特征: 湍流运动、风、温度的垂直分布 第二节 大气污染

一、大气污染

(一)概念: 基于传统的公害概念的定义: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 引起大气中某种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足够 的时间,达到对公众健康、动植物、材料、大气特 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就是大气污染。延伸定义:人类活动导致物质和能量(如热能)引起释放进入大气,使大气中某些组分变化而产生 的不良影响。

(二)大气污染的类型

1、按范围大小分: 局部性 区域性 广域性 全球性

2、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 还原性 氧化性

3、按污染来源 煤炭型 石油型 混合型 特殊型

二、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污 染 源 天然源: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 人为源: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火山 雷电造成的森林大火 燃煤 汽车 空调 按来源,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进入大气的一次污

染物之间或与正常 大气组分发生反应,以及在太阳辐射下 引起光化学反应而 产生的新的污染物,它常比一次污染物 对环境和人体的危 害更为严重。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 按存在状态,分为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 常表示为总悬浮微粒物(TSP)、飘尘和降尘。主要有一次污染物: SO2、H2S、NO、NH3、CO、CO2、HF、HCl、C1—C12化合物。二次污染物: SO3、H2SO4、MSO4、NO2、MNO3、醛类、酮类、酸类。其粒径绝大多数在100μm以下,其中多数在10μm以下。它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也是目前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的重要污染指标。飘尘指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物,分为PM10(粒径<10μm)和PM2.5(粒径<2.5μm)。PM10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PM2.5的危害则更为严重。降尘是指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一般直径大于30μm,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单位面积的降尘量可作为评价大气污染物程度的指标之一。

(一)煤烟型污染—硫酸型烟雾 主要污染源是燃煤。主要污染物是SO2、CO和 微粒物质,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 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情况时,一次污染 物扩散受阻,易在低空聚积,生成还原型烟雾。伦敦烟雾事件

三、几种典型的大气污染

(二)交通型污染-光化学烟雾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汽油车和柴油车)和机动船。主要污染物是CO、NOX和HC。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 季睛天,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典型的二 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动植物、材料 均会产生破坏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酸 雨

(三)酸沉降污染 它是指大气中的酸通过降水(如雨、雾、雪)迁移到地表,或在含酸气团气流的作用下直接 迁移到地表。引起酸沉降的主要物质是人为和 天然排放的SOX(SO2和SO3)和NOX(NO和NO2),其天然源一般是全球分布的,而人为排放的 SOX和NOX则具有地区性分布的特点。

(四)室内空气污染 污染原因: 建筑材料及装潢材料、涂料中有害物质 的挥发、人们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苯、甲醛、氡 多开窗换气,戒烟,正确使用家庭化学剂,增加户外活动,摆放室内花卉植物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三)大气污染对材料的危害

(四)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三、大气污染的

危害

(一)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A、呼吸道吸入; B、随食物和饮水摄入; C、体表接触侵入。1、大气颗粒物

4、氮氧化物

5、光化学氧化剂

3、一氧化碳

2、二氧化硫 颗粒物的大小决定其沉积于呼吸道中的位置; 化学组成决定沉积位置上对组织的影响。损害肝脏。且由于SO2通常与多种污染物共存,吸入之后产生的复合作用危害更大。NO2对呼吸器官有刺激性,可引起肺水肿、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若与SO2共存,则危害更重。所有大气污染物中散布最广的一种,严重阻碍血液输氧,引起缺氧中毒。臭氧:对鼻子、咽喉、肺等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运动时吸入则更严重。

(二)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损害植物酶的功能组织;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的功能;破坏原生质的完整性和细胞膜。此外,还会损害根系生长及其功能;减弱输送作用与导致生物产量减少。

1、二氧化硫 症状:在各种植物叶片的叶脉间出现伤斑,伤斑由漂白引起失绿,逐渐呈棕色而坏死。产生 伤斑的叶片首先是功能叶片,危害严重时,其他 叶片也受损害。反应灵敏的植物:大麦、小麦、棉花、大豆、梨、落叶松等; 有抗性的植物:玉米、马铃薯、柑橘、黄瓜、洋葱等。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2、氟化物 症状:主要是在嫩叶、幼芽上首先发生。在叶上发生伤斑的部位主要是叶的尖端和边缘,伤斑由油渍状发展至黄白色,进而呈褐色斑块在被害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显现稍浓的褐色或近红色条带,有的植物表现大量落叶。敏感的植物:玉米、苹果、葡萄、杏等; 具抗性的植物:棉花、大豆、番茄、烟草、扁豆、松树等。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1)臭氧: 症状:主要是从叶背气孔侵入,通过周边细胞、海绵细胞间隙,到达栅栏组织,使其首先受害,然后再侵害海绵细胞,形成透过叶片的坏死斑点。同时,植物组织机能衰退,生长受阻,发芽和开花受到抑制,并发生早期落叶、落果现象。敏感的植物:烟草、番茄、马铃薯、花生、大 麦、小麦、苹果、葡萄等; 具抗性的植物:胡椒、松柏等。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2)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进入植物叶气孔后易被吸收产生危害,最初叶脉出现不规则的坏死,然后细胞破裂,逐步扩展到整个叶片。(3)PAN是光化学烟雾的剧毒成分。症状:叶子背面气室周围海绵细胞或下表皮细胞原生质被破坏,使叶背面逐渐变成银灰色或古铜色,而叶子正面却无受害症状。敏感的植物:番茄和木本科植物; 对PAN抗性强烈的植物:玉米、棉花等。

(三)大气污染对材料的危害 大气污染可使建筑物、桥梁、文物古迹和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制品及皮革、纺织等物品发生性质的变化,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对物品的危害 经历了60年,德国的这座雕像已经彻底被酸雨毁坏了。

(四)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大气污染会导致降水的增加或减少,它对降水化 学的影响表现在酸性化合物的输入,即出现酸雨。大气污染还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大气中CO2等 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人们大量生 产氟氯烃化合物等导致的臭氧层耗竭等。第三节 全球大气环境变化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沉降

一、全球变暖 原因:温室效应的加剧 温室效应: 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到达地面,使地表温度 上升,发出长波辐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短波吸收很弱,而对长波辐射吸收很强。因此地表从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相 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地球表面的温度 得以维持,这就是大气的温室效应。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二氯乙烷、臭氧、CFC11、CFC12、四氯化碳

1、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海水倒灌等。

2、对动植物的影响:一些地区某些物种将会消失,而 有些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

3、对农业的影响: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 的改变,农产品贸易模式的变化。全球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 减缓全球变暖的对策 主要是控制CO2

1、排放控制对策:控制化石燃料消耗,以抑制CO2的排放;

2、固定化对策:使已生成的CO2变为其他物质,以防止其向 大气中排放;

3、适应对策:在已发生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采取相适应的 对策以使其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臭氧层破坏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特别是UV-B辐射对生物有较 大的伤害。而阻挡UV-B辐射的就是臭氧。(紫外线辐 射按照其波长的不同,可划分为UV-A(315~400nm)、UV-B(280~315nm)和UV-C(280nm以下)三个波段)1、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2、NASA的“Nimbus-7”卫星测定出,近年来南极上空的 臭氧洞有恶化的趋势。

3、我国青藏高原上空也存在一个相对周围地区浓度 较低的区域。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类化学物质(CFCS)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CFCS 于1930年由美国杜邦公司投入生产,二战后 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等)臭氧

层中存在着O、O2、O3的动态平衡,CFCS非同 寻常的稳定性使NOX、Cl、Br活性物质很容易在臭氧层 中聚集,使平衡向着臭氧分解的方向转移。臭氧层破坏的原因 臭

氧层破坏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破坏DNA,皮肤病,白内障等

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产量和质量下降,间接影响

3、对材料的影响:加速老化

4、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降低生产力,影响幼体 主要是控制CFCS的使用。目前各国都在加紧替代物品的开发,从长远看,采用 生物圈中固有的、对环境不起任何破坏作用的物质 是制冷剂发展的方向。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87年《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999年11月29日《北京宣言》 臭氧层的保护 第四节 大气污染控制 无论是大气污染源、污染物、污染类型 还是大气污染的危害,都具有多样性。多种手段 五律协同 清洁能源 绿色交通 末端治理 环境自净 清洁能源 包括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 世界一次能源替代趋势 清洁能源的典型案例

1、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主要包括煤炭洗选、加工、转化、先进发电技术、烟气净化等方面的内容。清洁能源的典型案例

2、西气东输 清洁能源的典型案例

3、西电东送 它有南、中、北三大通道。一是将乌江、澜沧江、红河水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二是将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三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它是从根本上实现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性工程,是一项东西部“双赢”的战略。绿色交通 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大气污染类型正在由煤烟型向交通型转化,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重要污染源。合理的交通规划、发展清洁汽车 绿色交通的典型案例

1、上海的新世纪交通蓝图 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形成地铁、城市轻轨、新型有轨电车等多种方式组成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建设约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路:实现15分钟上网、30分钟互通、60分钟抵达的“15、30、60”目标。公交优先: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优化调整地面交通,适度发展小汽车,限制摩托车,逐步替换助动车。绿色交通的典型案例

2、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是全部或部分由电能驱动电机作为动力系统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

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类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我国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关键技术相继取得突破。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电动汽车技术群体性突破的时期已经到来,电动汽车将迅速、大规模地进入市场

12.探析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与治理措施 篇十二

噪音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物理学观点看,是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的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从生理学观点讲,凡是使人们讨厌的、烦躁的和不需要的声音都叫噪声。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它们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和商业活动噪声。噪音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现象。根据发生噪声的性质可以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等。其中建筑施工产生的噪音对市民的影响比较大。噪声对环境是一种污染,必须加以控制。

一、噪音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

(一)损害听力

据有关检测表明,噪声损伤人类听觉,人短期处于噪声环境时,即使离开噪声环境,耳朵也会造成短期的听力下降,但当回到安静环境时,经过较短的时间即可以恢复,这种现象叫听觉适应。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以后听力就会受损;若是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人的听力就会受损。噪声对语言交流也产生干扰,噪声对语言交流的影响,来自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这种影响,轻则降低交流效率,重则损伤人们的语言听力。

(二)引起多种疾病

噪声除了损伤听力以外,还会引起其他人身损害。噪声可引起多种疾病,我国对城市噪音与居民健康的调查表明:在强声下,高血压的人会不断增多。某一地区的噪音每上升一分贝,高血压发病率就增加3%。噪声还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噪声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和血压增高。噪声还会使人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一些工业噪声调查结果指出,劳动在高噪声条件下的钢铁工人和机械车间工人比安静条件下的个人循环系统发病率高。

(三)影响睡眠,造成疲倦

噪声会对睡眠产生严重的干扰,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较强的环境噪声会使人不能安眠或被惊醒,在这一方面,老人和病人会对噪声干扰更为敏感。当睡眠不足后,工作效率和健康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影响人的情绪

身处噪音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和不安。长期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人会烦躁不安,精神紧张,影响人的情绪,严重时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噪声污染正在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之一。同其它污染一样不但影响一个地方的幸福指数,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休息,产生各种相关疾病,噪声的存在还会影响一个城市地方的对外形象,会对这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二、治理噪音污染的措施

(一)强化宣传

通过网站、宣传栏、横幅和传单等宣传手段,加强了对环保法律法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宣传教育,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不得喧哗和大喊大叫,环保部门应派人员深入工地、歌厅等噪声污染源宣传环保知识,宣传噪声污染处罚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倡导商家文明经商习惯,有效提高企事业单位法人、员工和学生及市民等的环保意识。

(二)加强管理

有关部门应严格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加强了建设项目的督察管理,拆除噪声源,对所有商业门店安置的音响或喇叭一律拆除。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城市噪音进行检测与监控;各工程项目要按规定到市环保部门办理噪音审批手续,并按审批的噪音指标进行施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噪音较大的机械安排在非休息时间,从而减轻噪音扰民。砼振捣尽量采用小功率机械,楼层砼浇灌尽量减少在夜间施工。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加强维修保养或安装消声装置等减少机械噪音。加强对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清除学校、医院、办公等敏感区域的噪声污染源点,确保功能区噪声达标。加强了。交通噪声污染治理,划定高噪声车辆进入市区的时间和路线,最大限度地降低在城区主要路段的交通噪声,设立禁鸣啦叭标志等。

(三)加强巡查

环保相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建筑工地进行检查,发现超过施工噪音标准的单位均及时依法进行严格惩处并令其整改。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地方法律法规,完善执法依据,完善各项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确保长期有效的治理效果。

(四)严管重罚

有关部门对群众投诉不能推诿扯皮,要严格按要求处理。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的行为,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罚。其他噪声污染问题由环保部门进行处理等。

13.矿山废水污染与防治措施 论文 篇十三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扬尘、噪声、废水的管理,减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项目部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办法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第三条 项目部负责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声、废水等环境污染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公司所属各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对在生产作业活动中产生的扬尘、噪声、废水等环境污染实施监控。

二、防止扬尘污染管理措施

第四条 项目部对生产作业活动中所产生的扬尘污染源进行登记,上报公司安监部。

造成扬尘污染的作业活动包括:

一、土方、砂石及粉状建材的作业。

二、垃圾的清理、清运及存放;

三、现场道路及场地的平整、清扫;

四、木工、砂浆、混凝土的加工机具;

五、室内、场地扬尘、烟尘及机动车尾气等;

第五条 工人在有粉尘的环境中作业,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工作服、眼镜、工作帽、安全帽等),直接与水泥、石灰等粉状材料接触时还应戴手套,无关人员应远离扬尘现场。

第六条 在造成扬尘污染的作业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几项环境保护措施:

一、施工现场、厂区门口设车辆冲洗池,凡出场车辆均应将车轮、车厢外侧冲洗干净,严禁带泥砂出场;

二、粉状建材应入库存放,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采取防尘、防雨、防潮等措施;

三、土方、砂石及施工现场较大面积的裸露土地应严密覆盖,四级风以上天气严禁进行土方作业;

四、施工现场设置封闭式垃圾站,垃圾密闭存放;建筑物内垃圾清理应搭设专用密闭通道或吊运;垃圾清运必须使用封闭式车辆;

五、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硬化处理,且成立专业清扫队,负责对整个施工现场定时清扫、洒水降尘;

六、施工现场的木料加工机具、砂浆搅拌机等应封闭使用,确保噪声、粉尘不外泄;

七、施工现场严禁使用燃煤茶炉和大灶,必须使用清洁燃料;

八、施工现场使用的车辆必须定期维修、保养,并及时年检。

三、防止噪声污染管理措施

第七条 项目部应对作业活动中所产生的噪声污染源进行登记,上报公司安监部。

产生强噪声的作业活动包括:

一、挖土、打桩、运输、空压机、发电机、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等机械;

二、钢筋、木工加工机械和中小型装修机械等;

三、人为噪声和夜间施工。

第八条 强噪声区作业人员应戴耳塞,尽量保护其耳膜和听力,无关人员应尽量远离强噪现场。

第九条 在造成噪声污染的作业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几项环境保护措施:

一、隔离、吸音降噪:强噪机械应封闭使用;

二、根据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适当调整强噪作业时间,应避开学生上课和居民休息时间;同时,协助当地居委会做好居民的强噪补偿工作;

三、应避免进行夜间施工(晚22:00-次日早6:00),无法避免时,必须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申报,得到批准后,通知居委会并将批件向全体居民公示;

四、应选用新型环保设备,以减少设备噪声;

五、严格执行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对施工现场噪声污染实施监测监控,并保留相关记录。

四、防止废水污染管理措施

第十条 项目部应对作业活动中所产生的废水污染源进行登记,上报公司安监部。

产生废水的作业包括:

一、施工废水:车辆冲洗、混凝土泵车和混凝土输送泵冲洗、砂

浆搅拌机冲洗、排水沟和沉淀池、工程降水、雨水等;

二、生活废水:盥洗和洗浴、餐饮、洗衣、厕所、雨水等。第十一条 在造成废水污染的作业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几项环境保护措施:

一、在需要经常冲洗的机械、车辆等设备旁设置沉淀池,废水经过两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排入市政下水管道;

二、充分利用排水沟收集的雨水和工程降水对施工现场洒水降尘;

上一篇:新员工转正个人工作总结800字下一篇:辩论赛看书比看电视好